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2024-04-22

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6篇)

篇1: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冀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1、节日的餐桌 问题提出

本课是一课记忆创作画,以形象记忆为基础,把记忆中的形象,根据学生所感、所想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材通过欣赏农民画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节日餐桌的回忆,创作出一幅“丰盛美味”、“独俱特色”的“节日餐桌”作品,从中让学生感知中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会感会生活美的情趣。

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2、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综合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设计

一、让学生提前一周浏览课本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动手搜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如:饮料杯、包装纸、废旧玩具、布头、纸盒、旧毛线等。同时请学生注意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或翻看家中菜谱方式等主动了解中国食品的一些特点。教师可精选一些造型和色彩都很美的菜肴图片准备课上使用。

二、用谈话法引入教学,启发学生回忆并谈谈感受:你家是怎样过节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好吃的菜?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还可以启发学生:有和家人一起去过饭店的经历吗?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学习,及时补充典型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欣赏,让学生更加感受到中国食品造型讲究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

三、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使这些废品“变废为宝”,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学生接受挑战之后,提示学生 “饭”要大家一起“做”才有意思,引导学生一起设计菜谱。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你有什么好主意来安排一顿“节日的大餐”?怎样搭配才会有营养?“节日的大餐”有什么特色等。

四、制定好菜谱就可以进行菜肴的设计和制作了。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利用了怎样的材料?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去表现吗?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手中的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颜色和外形特点使你联想到哪些菜肴?它适合做些什么?材料之间怎样搭配等。引导学生挖掘材料的特点,让学生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去想,怎样

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色、形及质地来表现菜肴?

五、每人做一个“菜”,然后集中在一起开一个“自助餐”会,也可以自由结合成一个个的“临时家庭”,小组选定一个节日,大家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合理分工来布置节日的餐桌,共享节日的欢乐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材料的使用

总结反思 “节日的餐桌”是一节很有趣的综合探索课,学生探究什么、学会什么、创造什么、发展什么、体验什么是教学设计的重点。由一盘盘美食为探索的起点,通过生活中已有的体验及资料的查阅,让学生用有趣的制作活动来多方位感受与探索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简单面貌。

2、脚的经历 问题提出

通过观察脚和鞋子的结构特点,能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进行描绘。

教学目的

1.观察脚和鞋的结构特点,能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进行描绘。2.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描写生的能力。3.愿意进行趣味写生练习。

过程设计

一、引导学生确立观察对象,可以让学生三四人一组,相互观察。也可以让学生拿来鞋,放在桌子上观察。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也可以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

二、提示学生思考:鞋从整体看是什么形状,从上、下、侧面看有什么不同?鞋由几部分构成?每部分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部分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如,鞋带是怎样穿入鞋眼的?两根鞋带是怎样交错变化的?鞋上有哪些花纹?针脚是怎样的走向等等。

采取先写生后想象添加的方法。提示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起,线条大胆流畅。在刻画细节时,线条要富有变化和节奏。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魅力,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三、从观察感受入手,至于比例、构图等问题不必过多的强调。写生完成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想象添画,提醒学生注意添画部分的线条组织,线条的组合要和鞋、脚的创作结合起来,使画面主体突出,富

有变化。

四、组织作业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讲讲脚的经历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线的使用,通过作业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线的魅力。让学生谈谈写生和想象创作的不同,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

到什么是写生,以及写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对脚和鞋的细致观察

总结反思

写生教学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是比较难把握的。传统单调的教学内容以及过于专业化的技法训练,往往使处在转型期的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兴趣。“脚的经历”一课将写生和学生的想象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另外,不管是对脚的写生还是侧重于鞋的描绘,其线条的变化是

很丰富的,也极易形成较生动的画面。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线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对写生有了初步的了解,侧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线条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能力。

3、朋友你好

问题提出 题目“朋友你好”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将冰冷、枯燥的技能练习,融入了人文情,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构建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本课人物写生主要以线描的形式为主,要求学生利用线条表现时要大胆流畅,能够利

线条生动地表现出自己对人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的

1、学习用线条描绘人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用线写生造型的能力。3、激发学生参与造型活动的积极性,感受友情的快乐。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生活引趣

每个人都有朋友,让我们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别人吧。(一两个人以后,引导学生从朋友的外观,特征来说)

二、板书课题《朋友你好》

三、总结学生所说特征,简单介绍人物写生方法步骤

1、大的动势(人物姿态)

2、人物特征(如:脸形、眼形,嘴形等)

3、衣服服饰,关节折痕等

四、多媒体,赏析作品,使学生产生要画的感觉。

五、学生开始习作(鼓励大胆,细心,强调真心的表达。不要考虑自己画的像还是不像。一定要把

你对朋友的感觉画出来。

六、个别辅导,鼓励,(第一课时不强调美术技能,都重视学生感觉,使其大胆去画。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写生练习,强化技能。)

一、欣赏,评价上节课习作。

1、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2、教师总结,引出问题 问题:(比例,动势,脸形特征等)

3、写生基本方法

先整体后局部,先抓动态,后画细节。

简单介绍:“三庭五眼,站七坐五盘三”

重点与难点

1、学习用线条描绘人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用线表现朋友的体貌特征造型的能力。

4、哪里藏

问题提出

巧妙构思,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的

1、巧妙构思并制作有趣的书页,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作的能力。

3、体验采用多种创作方式作美术作品的乐趣。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指导探究

1、故事导入:(出示自制教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导入新课《哪里藏》板出课题

2、发给小组教师自制的教具,让他们亲自去分析去观察。

3、想一想,自己知道的哪个故事最适合做成这样的书页?最能给读到它的人带来惊奇?

4、制作方法:①挖洞法

根据课本中的图进行分析及自制的教具

②加纸“遮盖法”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故事的内容可以书写于书页适当位置或书页背后。

2、能用书上的方法成功地做出书页已经很好了,如果有学生能发明出新的方法来制作趣味图书,教

师给予大力表扬。

四、展示与评价:互相介绍并传阅有趣的书页。

重点与难点

“趣味图书”的设计与制作

总结反思

1、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示范作品制作出有趣的作品;

2、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参考《科学》等书籍进行创作;

3、不足:学生在制作中应再细致些便更好了。

教学内容:

4、哪 里 藏(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并制作有趣的书页,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作的能力。

3、体验采用多种创作方式作美术作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趣味图书”的设计与制作

教具准备:纸、彩笔、胶棒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出示自制教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2、谈话交流:老师的这本书好玩吗?你觉得他那最有趣 ?

3、导入新课《哪里藏》板出课题

二、小组探究,学习书页的制作方法

(一)将教师自制的教具分发到小组,让他们亲自去分析去观察。

①同学们可以读一读,翻一翻。②看看你们是否能找出书的制作方法。

(二)典型发言,总结方法 ①交流、讲解挖洞法的制作方法。②交流、讲解加纸“遮盖法”的制作方法。③除了这两种你还有一些不同的制作方法吗?

三、布置作业

1.想一想,自己知道的哪个故事最适合做成这样的书页?最能给读到它的

人带来惊奇?

2.把你想好的故事制作成书页,制作的书页不仅要有趣,还要漂亮整洁。

3、故事的内容可以书写于书页适当位置或书页背后。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要点:书页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小组的合作;提示用剪刀安全

五、展示与评价

互相介绍并传阅有趣的书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推荐自己认为最有创意、构思最巧妙的作品。

可爱的蛋壳玩具

问题提出

1、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蛋壳是我们身边天天可见的东西,用它做玩具,孩子们会觉得亲切、好玩。

2、蛋壳是我们生活中所用过的废弃物,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3、孩子们天生爱动,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制作活动。

4、《蛋壳玩具》这一实验活动,可以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变的材料,从而使幼儿主动地介入,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制作蛋壳玩具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富有特色的蛋壳玩具。

2、培养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的理念与技术意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

3、通过蛋壳玩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于创造的思想品质和认真、耐心、良好的做事习惯。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欣赏录像《小蛋壳奇遇记》

1、小老鼠捡到了什么东西并高兴得把它带回家?

2、想一想小老鼠会用蛋壳做什么?

3、大家手中也有一个可爱的小蛋壳,你想用他做什么?

二、欣赏与探索:

师:对小小的蛋壳可以用来做蛋壳贴画、不倒翁、还可以做成好看又好玩的蛋壳玩具。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可爱的蛋壳玩具》(出示课件)

师:这几幅蛋壳玩具漂亮吗?那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小结: 彩绘,直接用色彩在蛋壳表面画上美丽的图案,做成可爱的彩蛋。

师:老师这还有更有趣的呢?(出示剪贴、添加蛋壳玩具)

小结:剪贴,添加。

三、蛋壳的联想

师:看这个不起眼的小蛋壳,不但也可以用来美化生活,还能做成可爱有趣的蛋壳玩具,那就让我们来仔细的观察这枚小蛋壳,看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联想?(出示课件)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说出那些?

四、画一画、比一比

师:我发现大家的思维非常的敏捷、一个小小的蛋壳就能让你们联想到----------

你们的想法肯定比老师的更好,赶快把自己的想法也画下来。先别急,我这还有一点小要求。(出

示游戏规则)

谁愿意为大家把游戏规则读一读。(找生读)

展示学生作品

时间到,哪一组愿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组不但画得多,而且画得很很生动形象,让我们在为他们组加上一分。有的组也不错,虽然作品少了些,但是不要灰心,下面还有展示的机会。老师相信你们会

做得更好!

五、学生作品欣赏

那么带着你的信心跟老师再来看几幅小朋友制作的蛋壳玩具,好不好!(出示课件)

六、蛋壳玩具的制作

这些小朋友的作品创意非常独特,竟然能把小蛋壳做成了可爱的小刺猬,那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1、能说一说这些可爱的蛋壳玩具的制作过程?

2、学生制作。

3、教师巡视,急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七、小蛋壳拍卖会

通过拍卖的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在拍卖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

学生的欣赏能力。

1、搜集学生的作品进行拍卖。

2、以(谁说得好)代为金钱,玩具拍给谁。

八、知识的拓展

欣赏蛋壳雕、彩蛋、蛋壳贴画等艺术

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视野。

重点与难点

学习制作蛋壳玩具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富有特色的蛋壳玩具。

作业练习

在蛋壳外形的基础上大胆联想,用彩纸、橡皮泥、画笔等合适的材料,制作出好玩又好看的蛋壳玩

具。

6、捏把小椅子

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造型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利用泥工的技法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目的

1、能够利用泥工的技法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1、请学生课下搜集造型各异的椅子图片,并展示给大家。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从椅子的外形、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打开课本,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造型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

2、鼓励学生探索新的表现方法。

五、展示与评价

1、举行一个泥塑展览。

2、学生自评、互评。

重点与难点

椅子的造型。

学习资源

网络图片,各种椅子的资料图片。

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带学生去室外上的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合作。

有的学生带的是橡皮泥,有的学生带的是大泥,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材质的不同感觉,并感受到了活

动带来的乐趣。虽然有的同学捏制得很粗糙,但把椅子的特征涅出来了,看起来很有质感。最后,将捏得较好的作

业进行了收藏。

7、顽皮的猴子

问题提出

了解水墨画艺术形式,感受和体验水墨画艺术情趣。

教学目的

学习用水墨画表现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述猴子的故事和趣闻,观看猴子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猴子的形象特征和生动有趣的神态。

三、欣赏表现猴子的水墨画作品,启发学生如何用水墨画艺术形式表现猴子,用简练、概括的笔墨

把猴子的自然形象转变为艺术形象。

四、教师示范

? 用铅笔轻轻勾画出猴子的外轮廓,猴子的动态要生动,活泼。

? 用浓墨勾勒出猴子的五官,要抓住猴子的形象特征,用湿润的红色画出猴子的脸庞。? 用枯笔焦墨擦猴子全身的皮毛。待画面半干时,用淡墨或淡褐色染色,画出猴子的身体。

? 再用干墨画出猴子的手和脚,毛茸茸的猴子就画好了。? 最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还可以添加适当的环境。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重点与难点

用笔、用墨的方法;猴子的动态特征。

学习资源

用笔、用墨的方法;猴子的动态特征。

总结反思

教 学 反 思

不管学生画得像不像,我都会给予肯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既从猴子身上学到了绘画又知道了很多知识,互动交流中还发现了他们不仅有活跃的思维,还有丰富的感情。他们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从他们作品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作业练习

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机灵、活泼的猴子。

8、彩墨瓶瓶罐罐

问题提出

继续探究水墨特性,以水墨的形式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目的

1、用水墨的形式表现瓶花,传达自己对瓶花的感受。

2、激发学生热爱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家作品

1、从形、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2、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设问:

1、这些作品使用什么颜料画的?画得怎样?

2、你认为他的色彩表现得如何?

(三)教师出示一枝花——雏菊,供学生欣赏,然后学生尝试表现。

(四)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1-2种花的画法,用笔用墨的具体方法。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1、注重学生自由多元和个性,全方位解放学生。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创造。

3、对好的地方要肯定、表扬,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进行集体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之间自评、互评。

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分析艺术的特色。使学生认识到水墨画水分的控制很重要。

重点与难点

用水墨表现瓶花

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绘画很大胆,但学生的笔墨控制还是不太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9、美丽的花边

问题提出

了解花边的用途、特点和基本规律,感受花边的秩序美。

教学目的

1.了解花边的用途、特点和基本规律,感受花边的秩序美。

2.了解和尝试电脑绘图板中的复制、粘贴、旋转等技巧,并能够制作出美丽的花边。

3.喜欢电脑美术,愿意用电脑绘制作品。

过程设计

一、欣赏书中的用电脑设计的作品。欣赏生活中的花边→提炼花边的骨式→利用花边装饰物品→自

己设计花边装饰物品的教学程序。

课前搜集带有花边的生活用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花边?有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是花边?花边有什么特点等,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花边的特点和美化装饰生活的作用。

二、了解花边构成组合的特点和排列规律。让学生探究出花边的特点和规律。单独纹样都可以选用哪些事物?单独纹样在排列上有规律吗?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色彩的搭配上,通过展示不同学生用同一个纹样排列组合的作品进行评价,比较哪一个色彩美,渗

透色彩搭配知识。

四、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从花边的排列规律美、色彩美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花

边设计规律及形式美的认识。

重点与难点

了解和尝试电脑绘图板中的复制、粘贴、旋转等技巧,并能够制作出美丽的花边。

总结反思

本课花边的设计与应用,就是让学生了解花边的美感特点、应用范围,设计花纹的组合、排列规律,学生们尝试运用电脑中的“绘图板”制作不同秩序组合的花边,使花边排列形式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对秩序美、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认识了花边秩序美组合的规律。

10、大花鸡

问题提出

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教学目的

1.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2.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3.愿意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

过程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和搜集有关“鸡”的图像资料,或以手绘图形的方式进行纪录,以丰富学生的视觉感

受。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鸡的形态。通过运用形象比喻的语言描述、形容鸡的特点,对“鸡”的主要形态特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让学生了解鸡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概括、夸张的手法,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感到变化的方法简单。

二、让学生注意观察鸡每一部分结构和形状特征,可用形状近似的图形去替换从鸡的特征、象征意义等方面去引申,然后添加相应的纹样,并提示给学生花纹装饰的排列、组合规律,将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从作品的色彩、造型、创意以及表现手法上进行自评和互评,还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学生以评价。

重点与难点

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总结反思

本课以鸡的形象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感受图案的装饰美。鸡是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动物,易于观察了解,形象简单易画,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民间艺术作品对引导学生进行结构装饰表现和纯装饰表现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作品中的鸡的动态各有不同,生动形

象,装饰方法丰富多彩。

11、礼品巧包装

问题提出

对包装设计活动感兴趣,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目的

1.能够了解商品包装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够利用各种材料较巧妙地设计制作盒式包装和结扎包装作品。

过程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包装的形式及包装的方法等,搜集包装样品、废弃的包装盒,准备丝带、彩布、皱纹纸、包装纸等各种相关材料和彩笔、剪刀、双面透明胶等工具,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一、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形式和方法。利用学生对包装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包装初步的认识与兴趣,提出问题:节日快到了,你想送给朋友、亲人什么礼物呢?想为他们设计一个精美的礼物吗?为老年人送出的礼物包装应该怎样考虑?为弟弟妹妹的礼物又该怎样设计?通过大家的探究讨论,考虑材料、颜色、包装的形式、对方的年龄、爱好以及场合等因素。

二、选择一种基本的包装形式演示给大家,请同学当小老师将自己知道的包装方法介绍给大家。

三、采用同学间互赠礼品、谈感想,说一说收到礼物的心情。如你喜欢送给你的礼品包装吗?为什

么?说一说自己设计包装的感受。

重点与难点

能够利用各种材料较巧妙地设计制作盒式包装和结扎包装作品。

总结反思

礼品包装属于商品装潢设计领域,商品装潢设计包括很多因素。对于学生来讲,结构的设计比较复杂,理性的东西较多,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侧重于包装的图案、色彩、立体装饰方面。

本课的主要目的或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在礼品赠送礼节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制作和互赠礼品的过程中体验到礼品的文化品味,体现对人的尊敬、爱戴及深厚的情感。别出心裁的设计、巧妙的包装能使收礼人对礼品内容产生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对礼品包装设计的兴趣,引发对各种

礼品包装设计的更多关注,丰富美感和情感。

另外,通过制作过程,学生了解了包装的形式及设计的方法,认识了各种纸材及其他材料的性能,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材料的质感、颜色等进行造型想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12、各式各样的鞋

问题提出

领略设计的魅力,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成功后的喜悦。

教学目的

1.了解鞋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风格,感受中国传统鞋文化。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学生选择、加工、运用材料的能力。

过程设计

课前让学生们搜集资料,了解鞋的种类、款式、花色、功能等。

一、从生活实际入手,感受鞋的原始作用。让学生说一说“脚”的感受。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进行挖掘,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对鞋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创作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体会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从了解鞋的基本结构入手。探究鞋的实用性,根据学生找来的造型不同的鞋或图片,引导大家共同分析。

二、结合学生感受进行引导:设计鞋时首先要想到什么?你是为什么样的人设计的?你所设计的鞋能够为穿着它的人提供哪些方便?你的鞋怎样装饰才能更符合它的功能和特点?

三、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完成,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

善自己的思路。

提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资料、废旧材料的共享。

四、引导学生去评价。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学生选择、加工、运用材料的能力。

总结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以“鞋”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这一课通过观察不同外形、不同种类、不同构造、不同功能的鞋,使学生了解到了简单的鞋文化知识。在设计制作中使学生选择、加工、运

用材料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发展。

13、我的课余生活

问题提出

引导学生能够选取合适的表现方式,表现自己课余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教学目的

1.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能够表现一个简单的活动场面。2.能够选取合适的表现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3.在表现过程中唤起对愉悦心情的回忆,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过程设计

一、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课余生活方式。以分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自己课余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儿,表达一下为什么感兴趣及自己在参与这些活动时的心情等。

利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人物动态,必要时教师要加强示范。

二、鼓励学生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或材料进行表现。

三、引导学生们去参与评价。

重点与难点

在表现过程中唤起对愉悦心情的回忆,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总结反思

课余生活对学生们来说非常熟悉。每个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填充着自己的课余空间,那里是他们自由的乐园。如何让学生把课余生活安排得更加健康而有意义,也是本课思想性的最终体现。让学生以熟悉的课余生活为内容,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他们通过回忆课外活动时的感受,诉说课外活动时的快乐场景与愉悦的心情,分析课余活动给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也很好的引导了学生利用正确的造型方法,把活动中典型性的形象或场面以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

14、古老的面具

问题提出

了解面具的相关知识,感受其文化内涵。

愿意了解面具艺术的魅力,能够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目的

1.了解面具的相关知识,分析总结其共性特征,感受其文化内涵。

2.掌握简单的面具制作方法,利用不同的材料,通过颜色的合理搭配,设计绘制一个美观的面具。

3.愿意了解面具艺术的魅力,能够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

过程设计

课前,让学生们收集资料了解面具的种类、材质、作用等。

一、用提问的形式介绍古老面具的由来,表达出人们祈求幸福安康最朴素的美好愿望。

二、从了解面具的基本结构入手,以几种实物的教具为例,引导学生对面具的结构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找来的相关资料,引导大家共同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制作面具的目的。鼓励学生敞开设

计思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三、提示学生独自完成本课的作业。鼓励在制作过程中资料、废旧材料的共享。

四、以“化装舞会”的形式进行展示、评价。

重点与难点

掌握简单的面具制作方法,利用不同的材料,通过颜色的合理搭配,设计绘制一个美观的面具。

总结反思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几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就头戴面具,驱鬼降魔,他们相信面具给他们带来奇特的力量。让学生从了解远古时期面具的由来及面具的相关知识入手,认识其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了解到了面具的材质、种类及作用,学生在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时利用不同材质,通过颜色合理搭配把自己设计的面具的形态特征大胆的表现出来,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制作成功后的喜悦。

15、彩印版画

问题提出

了解版画知识,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版画知识,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艺术效果。2.掌握彩色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并能动手制作一幅作品。

3.让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过程设计

一、准备好各种各样的颜色分别放在盘子里。提示学生可以直接用手,用橡皮、尺子等各种学具上涂上颜色,印在宣纸上,让学生尝试着随意地刻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进行简单的制版。

让学生了解版画艺术,体会版画艺术的特有的美感,丰富学生的

内心感受。

二、采取直观演示进行讲解,讲解要注意要点清楚。引导学生广泛的探究和讨论,并适时的引导,要起到扩展知识结构、发展智力、能力的作用。

四、作品完成后的展示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发现学生的优点。

重点与难点

掌握彩色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并能动手制作一幅作品

总结反思

版画形成于两千年前,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彩印版画是非常有趣的美术活动,学生能够掌握版画的创作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增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16、我和动物交朋友

问题提出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的

1.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情感。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结合具体体验谈谈对动物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动物的美丽特征、美丽动态及群体动物之间颜色的对比美和协调美。

二、引导学生感受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表现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提示根据自己的程度加以选择。在内容上,就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绘,可以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更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三、作品完成后,展示和交流活动。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互相交流。

重点与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情感。

总结反思

人和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动物,关心爱护动物,从爱护身边的动物做起,认识到人和动物应该是共生共存的,动物应该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通过认识、了解、爱动物这个链条升华到渴望描绘动物形象,懂得如何欣赏动物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绘画素养的目的,对动物的情感指数也得到提升。

在创作内容上,用写生的方式去表现人与动物的关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想象。学生们采用

了多种在表现形式。

17、地心游记

问题提出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过程设计

一、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资料,对地心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增

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利用恐龙灭绝、神秘的太平洋百慕大三角失踪的飞机、轮船和火山爆发等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

奇心,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想象。

二、分析书本中的学生作品。提示学生思考,选择更利于自己表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来抒发自己

内心的感受。

三、在评价创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通过自评、学生互评、老师总

评等方式进行。

重点与难点

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总结反思

“地心”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个神秘、未知、遥远的地球的中心,正因它的未知性,给了学生更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们非常乐于谈论它、描绘它,也乐于把自己想象中的地心大胆呈现出来。

祖国的古建筑

问题提出

通过对家乡古建筑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教学目的

1.欣赏祖国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2.能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说一处古建筑的造型色彩及特色。

过程设计

一、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述的几个角度:历史、类型、造型、色彩和装饰、用途、材料、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从一处古建筑作为重点范例讲解,同时与学生一起搜集更多样式的古建筑物图片及资料以丰

富课本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自己见过的或是最感兴趣的古建筑介

绍给大家。

三、可以让学生对景写生,用优美的线条和色彩描画古建筑。

重点与难点

欣赏祖国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总结反思

通过这些图片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关注祖国的古建筑,去了解一些古建筑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古建筑的优美,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明,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

|

篇2: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问题提出

大家在节假日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教学目的

1、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学会插入艺术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学会修饰文本框的格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展示贺卡)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那大家在节假日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师:老师发现,如果要给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送贺卡,得花不少钱呢,对不对?生:(略)

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既节约又环保的方法,(展示课题)制作电子贺卡。

二、新授:

1、页面设置:

师:看老师手里的这两张贺卡,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师:对了,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要确定它的大小,制作电子贺卡也一样,我们通过页面设置的方法来设定纸张的大小。

教师演示操作:

1)、单击“文件”菜单。

2)、选择“页面设置”命令。

3)、选择“纸张大小”选项卡,设置合适的大小。

4)、设置合适的页边距。

2、贺卡内容:

任务一、首先插入图片(剪贴画与来自文件均可),美化图片。然后自己探究如何插入艺术字与修饰艺术字。

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

2)、利用菜单“格式”命令修饰图片。

3)、利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

4)、插入艺术字(祝福语)。

5)、利用“格式”—艺术字命令修饰艺术字。

6)、利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

7)、适当调整图片与艺术字的位置。

8)、删除多余的图片与艺术字。

该部分的操作比较的琐碎,教师无需面面俱到,可以边做边讲,适当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演示操作。

任务二、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与插入图片,并修饰文本框,美化版面。

1)、插入水平文本框和垂直文本框。

2)、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

3)、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4)、修饰文本框。

5)、插入图片,调整大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个别辅导,鼓励先进生帮助后进生

3、美化贺卡:

师:我们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要布局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充分表达主题。

师生讨论哪些地方还需要调整?

自选图形的颜色、文本框的`格式等。

(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在颜色的设置方面,操作相似)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如何来设置自选图形的线条颜色和填充颜色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过程。

师:好,下面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不了的操作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操作。

三、小结:

师:今天,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讨论评价。

师:那么,大家今天做的贺卡想送给谁呢?

学生回答。

师:好,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电子贺卡。

总结反思

篇3: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案例一:

出示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鹅的叫声。

师:它们都是写鹅的叫声, 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不出来。

师:老师查了词典, 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出示) : (1)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2)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3) 放开喉咙大叫。你们能不能把词语与解释对应起来?

生:厉声呵斥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厉声叫嚣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喉咙大叫起来。

师:都答对了, 真棒!来, 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中, 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二:

师:鹅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嘎嘎嘎!

师:鹅生气时会怎么叫?

生: (生气地) 嘎嘎嘎!

师:高兴时呢?

生: (高兴地) 嘎嘎嘎!

师:骂人的时候?

生: (大声地) 嘎嘎嘎!

师:我们来再现一下这只白鹅, 老师读课文, 老师停下来的时候, 你们就学鹅叫。鹅的叫声——— (生:嘎嘎嘎) , 音调严肃郑重——— (生:嘎嘎嘎)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 (生:嘎嘎嘎)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 (生:嘎嘎嘎) 。老师这段话写得怎么样?可以代替课文吗?

生:不可以。课文用了三个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没有重复。

生:课文里的三个成语都是鹅大声叫唤, 但是没有重复, 这样写起来很生动, 您改写后感觉很单调。

师:好的, 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我们再来看看, 课文中这三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前后调换呢?

生:我认为不可以, 厉声呵斥就像我们做了错事, 爸爸妈妈严厉地教训我们;厉声叫嚣是说声音大, 很吵, 而且态度非常不好;引吭大叫是说鹅伸长脖子大叫, 叫声非常响亮。

师:你真了不起, 帮我们理解了三个词语。丰子恺更了不起, 把鹅的叫声写得生动有趣, 我们写作时, 也要学会这样运用词语。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关注了文本中三个描写白鹅叫声的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教学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三个成语的意思, 每个解释都是从词典中查阅而来, 是词语解释的标准答案, 教师一丝不苟地引领学生进行辨识和记忆, 并把词语带入课文进行朗读, 巩固记忆, 做到词不离句。学生真的能理解这三个词的细微差别吗?诚然, 这样的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学生能读准三个词语, 并且掌握词语意思, 但是词语的温度在学习过程中荡然无存。这种学习方式仅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习得。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往往将精力集中于获得知识数量的多寡上。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 其中一类就像海绵, 看似都吸收了, 然而挤一挤, 又原封不动地流出来了。这种学习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获得, 或者说是简单的“习得”, 就像案例一中的学生, 只是简单记忆词语的字音和意思, 力求最大化地维持外来知识的“原始风貌”, 而没有在教师引导下把知识整合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教的秘诀在于“度”, 学的真谛在于“悟”。案例二中的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让学生学习鹅的叫声, 再把“嘎嘎嘎”的叫声替换成三个生动的词语, 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思辨: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换一个角度, 学生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原来鹅的叫声“嘎嘎嘎”竟然能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来表达, 作者用词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表达方法, 才能把小动物写得惟妙惟肖!学生在探究、感悟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 自己把文本的言语形式巧妙“挖掘”出来了。案例中的教师用了有限的“教”, 引领学生进入无限的“悟”。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 只有在“悟”的过程中, 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 悟有所得, 才能成为素养。

如果说“习得”是一种接受, 是一种训练, 那么“悟得”就是一种思想的生成, 生成了学生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链接, 使外在的知识成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如果说知识可以习得, 那么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价值, 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方能悟得。

篇4: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1、通过欣赏、讲解,初步了解中国画写意花鸟小品的基本知识,体会小品画的笔情墨趣,提高对中国画花鸟小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练习,基本掌握花鸟小品画的表现技法,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3、通过欣赏和表现花鸟小品,促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欣赏引领和作品示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花鸟小品;小品画立意、选材、构图、注重留白的知识要点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把握画面;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更是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花鸟画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范作及常规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音乐(可选古筝曲等),进入教室。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二)体验探究

1、初次尝试用水墨画枝条

师:老师想带大家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用水墨来画一画你印象中的一根枝条。

2、交流反馈,师小结

师:哦,发现没有,同学们表现的枝条方向都是不同的,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甲:我所表现的是梅花,想表现它的苍老,就从下用力地往上画。

生乙:我想表现的是柳条,它是垂柳,所以就从上往下画了

……

师:因为同学们观察的角度和所表现的枝条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

3、再次添加枝条体验

(1)师:老师现在请你们在原先的枝条旁再加一根枝条。

尝试添加

(2)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评价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谁的枝条看上去比较舒服!

比较讨论

师:为了看上去比较舒服!在一幅画中,常常把这两线组合画得“一长一短,一多一少,一纵一横,一大一小”这样才有新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枝条都画在了什么不同的位置上。你认为和上面画的不一样的拿上来。

生挑选不同的画法上台展示

4、欣赏画家作品构图

(1)生欣赏名家作品

师:这幅海棠花就是右面出枝花是主线,叶是副线。这可以看成是一纵一横交叉式构图。 这幅菊花也可以看成是一长一短交叉式构图。

师:像刚才画家这种构图我们称之为二线构图,画家正是有了很好的构图才创作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其实常见的二线构图形式还有很多。

(2)欣赏构图方式

出示画家不同形式的二线构图

5、第三次尝试构图

(1)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构图方式重新构图

师:那么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构图方式再来画一次两根枝条

动手重新尝试。

师:恩,不错,同学们都能够马上学以致用了!点个赞!

(2)三线构图

师:如果老师请你再加一根枝条,怎样才能画的漂亮?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

a、指名上台演示

b、欣赏画家常用的三线构图

师:其实这种就是三线构图,三线构图是在二线式构图的基础上增加一条路线的构图,它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一般分“主线、辅线、破线”,辅线是辅助的线,没有辅线,主线会显得过于孤立。破线的作用是破坏原来的效果,使画面不呆板,有变化,形成新的效果。

师:当然了,除了画家这些常见的构图方法以外还有很多

(三)欣赏名家作品,体验小品内容及寓意

1、师:光学会构图还不行,我们再来看看大师们的作品,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画面和他们的作品还缺些什么?

生欣赏回答:内容、题款和印章三部分

2、教师示范

师:那就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添加这三部分的内容的。

(四)出示课题

1、欣赏齐白石《蜘蛛》

师:画家将蜘蛛画的栩栩如生,猜一猜这幅画有多大?该作品只有6×9cm的大小,是多大呢?(出示名片)却在2005年拍卖出107.8万元高价,创下了近代中国画单位面积最贵的纪录,像这样画幅较小,表现手法简练,却意趣鲜明的画称之为小品画。

2、出示课题《花鸟小品》

(五)尝试创作花鸟小品

1、说创作内容

师:我们想不想来画一幅花鸟小品?别急,画之前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想创作一幅怎样有意义的小品?

2、生说创作内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评价

1、评价内容:①是否富有情趣?②画面构图是否美观?③用笔用墨是否有变化?

2、生生互评

附:部分学生课堂作品

(七)拓展延伸

1、小品寓意

师:每一幅小品花鸟都有一定的寓意。

2、欣赏蕴含象征意义的题材的作品。

篇5:冀美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五上

第一课

教学目标:1、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及相关文化,欣赏饰有龙造型的艺术品。

2、表达自己对龙艺术形象及文化的感受,描画龙纹样。

3、了解中传统的龙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探究龙的造型特点及相关文化,欣赏饰有龙造型的艺术品,表达自我感受。

教学难点:在对龙形象的感知、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进行临摹及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世界各地的人,只要一提到中国或中国人,就会与一个神兽联系在一起,这个神兽就是——龙。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龙,怎么来的?谁了解“龙”字的由来和龙的身世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

小结:一方面是科学说,最初古人对自然界的现象不理解,雷雨时发出隆隆的雷声和闪电就成为人们对龙的想象,创造出象形文字“龙”。另一方面是龙图腾说法。

中国人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传说中有的四灵的说法,是什么?谁知道?

生:龙凤

麟龟。

小结:龙是四灵之首,龙凤在我国传统中是重要的两个分支。今天我们学习内容就是描龙画凤,重点学习——描画中国龙

出示课题:

二、新授

今天,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仔细观察。龙图片大家看,在龙身上你都能找到谁的样子呢?

生:

特征总结:身——蛇身

龙鳞——鱼鳞

龙背鬃毛——鱼鳍

龙头——马头

龙角——鹿角

龙嘴——鳄鱼嘴

龙须——鲤鱼须

龙眼——金鱼眼

龙牙——虎牙

龙耳——牛耳

龙鼻——牛鼻子

龙毛发——狮子毛发

龙尾——鱼尾

龙腿——狮子或老虎腿

龙爪——鹰或鸡爪

小结: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能腾飞,能下水,能爬行,其实是代表各种动物的技能,又代表了多家部落的特征,成为了造型独特神龙形象。

1、观龙的姿、色

龙的身体像蛇一样灵活,姿态多变,你都知道龙有有几种颜色?能描述出龙的哪钟姿态吗?

生:飞行…

龙的姿态和色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九龙壁,九龙壁有两处,故宫《九龙壁》和北海北岸的快雪堂《九龙壁》

观龙姿:这就是故宫皇极门南侧清朝乾隆年间的《九龙壁》流传至今的龙图腾。

九条龙九种姿态。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龙的姿态吗?

生:

小结:总结下来有,立龙或团龙、升龙、降龙、行龙、坐龙、卧龙、飞龙、盘龙、游龙等

观龙色:你都见过什么样色的龙啊?

小结:传说中龙有七色——赤赭黄绿青蓝白。每种都有不同的意境或寓意。

小结:红黄蓝白青绿紫。其实,用色可以随心所欲。传说中龙有七色、九姿,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只是说明了数量较多的意思。

2、龙九子:

龙有多少个龙子?长什么样儿有谁见过?

生:龙生九子。

小结: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

九子长什么样子?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谁知道?看图

生介绍:“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

老大囚牛、老二睚眦、老三嘲风、老四蒲牢、老五狻猊、老六霸下、老七狴犴、八负屃、老九螭吻、还有,椒图:宫门门环

饕餮:有首无身,食量大

貔貅:招财神兽。

小结: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龙九子的形象多饰于古代建筑或器物上,有什么作用吗?

生:用作辟邪驱魔,以保安宁。

小结: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4、龙在天有神性的传说

小组讨论:龙有哪些神性特点?

生讨论: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善于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物,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吉祥之物。

《说文解字》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我国古代把龙、凤、麟、龟合称为四灵。龙为最大的灵物,龙这么富有神性,龙的形象一诞生就是这个样子吗?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的。

5、龙有多种类:龙有多种?谁知道?

生:

种类总结:有鳞者称——蛟龙

有翼者称——应龙

有角者称——虬龙

无角者称——螭龙

未升天者——蟠龙

好水者称——蜻龙

好火者称——火龙

善吼者称——鸣龙

好斗者称——蜥龙

小结:通过赏析说明了龙有一个“大家族”。由于人们对龙的喜爱,所以将龙的样子从古至今被广泛用于我们生活中,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龙头、角、身体、四肢、尾巴。出示图片。

6、踏寻龙的踪迹:知道吗?

龙从出现就长这个样子吗?生:不是。是怎样形成的?生: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变化过程,逐渐形成的。

龙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不同时期。老师为大家找到了几张龙的图片,请仔细观察龙的造型特点,你能判断龙的发展变化的次序吗?

小组间同学商量一下,一会谈一谈你是怎样判断的?出示图片

生:最早的是《龙纹彩陶盆》、《玉龙》

《龙纹瓦当》《金钩玉龙》《龙袍龙纹》

小结:龙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概括到具体的过程。体现了不同时期工匠的杰出的创造和设计智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在皇家:龙袍是皇帝的专属,龙袍中的秘密你知道吗?龙袍上你知道绣了几条龙?

什么部位?什么姿态吗?

生猜测:

介绍:皇帝服饰龙袍:在领口、前胸、后背、胳膊、袖口、裙摆的部位绣着造型精美、形态各异、疏密相间的28条龙形象(正龙8条、行龙11条、团龙9条)。还有十二章纹做装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fǔ、黻fù在上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上,象征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彰显了威严、睿智、一统天下的九五之尊。

在皇家的皇宫大内中处处都有龙的身影,造型独特、神气活现、灵动征瑞的龙形象。龙的形象设计到了清代达到了顶峰。

龙在凡间:在帝王家,龙是中国古代想象性的神物,以后演变成封建帝王政治权利的象征。

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

在民间,则把它看成是吉祥、威武、神秘的化身,甚至是保护神。但是,在画像砖上面也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请看:《人龙斗画像砖》人与螭龙激烈交战时的场景。汉代《龙纹铜镜》中也有龙的身影,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姿态优雅、动态夸张,慈祥和善。

正龙惊讶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艺术在传承中创新:

建筑装饰:龙是居家保护神,神武,强悍,体现出建筑设计艺术

动漫创作:龙特点+恐龙造型

创造了造型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

艺术作品中:

《龙》

形象人格化,富有智慧和情感,爱意满满

《龙

》承载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上天、入海度过快乐的,令人神往的美好、快乐时光。

疯狂的原始人呢也和蓝色火龙做起游戏,怎么样有趣吧!

龙在身边:学生作品

慈祥的龙下凡来到人间,萦绕在身边保护我们,成为我们亲密的伙伴。

小结:龙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画龙

1、欣赏

构图方法:同一龙形象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造型姿态变化多端,姿态各异。

2、教师示范

刚才对龙文化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从古至今,不同朝代的帝王都非常重视龙文化在自己统治时期的传承、创新,使得龙的形象呈现不同的造型特点。赏龙、说龙之后,还要画一画龙,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示范:1、龙头、龙尾

2、龙身体、腿、爪

四、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一条龙形象,可以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

五、学生作业欣赏:龙形特点、构图方法、造型特点、色彩设计

六、学生创作

自由选择不同时期的龙造型。要求:1、临摹美术课本中龙的形象或纹样。

2、在临摹的基础上,尝试添加自己创意。

3、构图、起稿设计造型和动态,勾勒线条。

七、讲评展示作业

1、关注问题作业的分析与改进2、优秀作业的赏析

八、小结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练习,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将龙家族的其他成员及不同种类的龙画一画,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美化生活,也一定将龙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九、拓展

正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和喜爱,生活中常常开展民俗活动:“舞龙”“赛龙舟”

“观龙灯”“龙船”等,都是为了祈祷平安丰收。

篇6: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教师)水资源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种创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1.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怎样突出主题?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①选择哪些关于水资源的资料?②采用那些形式?③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④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来制作?⑤制作时注意什么?

(5)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4.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1)组织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间相互点评: 哪组设计最有新意? 哪组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2)说说本课所得。第11课 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二、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 《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 《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

(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 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 《“理”在其中》

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

《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

砖石上的雕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尝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

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

教具准备: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学具准备:分组,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所带的材料问题。

教学建议 为了解决材料问题。我把砖石改成了用彩泥来代替。让学生先用彩泥捏好砖石的形状,然后在上面进行雕刻。

教学过程

1.欣赏评述。

(1)课件出示放大的瓦当图片,师生交流该图片的有关信息。

(2)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

2.区别体验。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片,比较瓦当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间的区别。

(2)教师小结:浮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纪念意义。

3.寻找体验。

(1)师生交流生活中的浮雕作品。

(2)多媒体展示:硬币、玉佩、笔筒、椅子靠背、房屋装饰(如石膏线、墙体浮雕装饰等)、纸浮雕等浮雕作品。

(3)学生谈感受。

(4)教师小结浮雕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材质归类:泥板、木板、竹板、玉石板、金属板、纸板;

表现的面:单面[玉佩]、双面[硬币]、组合等。

4.制作创新。

(1)师生探讨浮雕的组成与制作方法。

组成:底版,凸起的形象;制作方法:

一是在泥板上画出形象,将需要的形象保留,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使形象凸起;二是在泥板表面从下往上层层粘上泥块,使形象凸起;三是用泥模印制,再加工。

(2)引导学生创作,并思考创作意图(教室的墙面装饰,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等)。

(3)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制作:可单张的简单作业,表现最简单的图案内容;可用多件组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可改变方形的泥板,可以是圆、三角、组合形等。

5.成果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评,教师表扬作品有创意的同学。

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搜集有关雕刻的国内外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3课 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 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墙,在古代有壁、垣、墉、堵等别称。墙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城墙、院墙、围墙,都是一种界墙,用来围合建筑物的。墙可以围护一座民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围护房屋的墙壁有内外墙之分,外墙承担“围护”功能,内墙则起着分隔作用,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使用空间。墙依其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并呈现多样的造型。由于墙体材料不同而造成的质感不同,又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墙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传递该地域的文化信息。因此,以“墙”为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用泥巴通过多样化的泥塑方法对“墙”进行造型表现。教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文化、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教材中选用了中国故宫的红墙和万里长城的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中知晓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之情。教材还呈现了各种材质、造型不同的墙实景照片,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墙的质感美。教材中列举了两堵墙的构思图稿和泥塑实物,向学生介绍了构思到创作表现的过程。“讨论角”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泥塑墙的表现方法。书中的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二是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创作表现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能懂得泥塑的多重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墙。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解决本课难点,即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表现一面独特的墙。2.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第4课 家乡的古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

特点。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 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 料和水粉笔等)。教学过程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7.展示评价。8.拓展延伸。

第5课 美术档案袋

一、教字目标

1.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3.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搜集—交流一出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案袋中。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6.作业讲评。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展欣赏评述。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6课 眼镜的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

2.体验眼镜欣赏、手绘草图、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过程,学习设计制作一副有趣的 眼镜。

3.养成勤于观察、严于计划、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的愿 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眼镜是非常广泛实用、美观的大众生活用品,它走入了许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实用的同时,也为我们凸显了时尚与个性。眼镜产品从形状、色彩与功能性上来说,精彩纷呈,但始终保留了它的基本要素——镜片与镜架,使之区别于面具与头饰等。眼镜的欣赏与自主创作,同样传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修养与兴趣。本节课属于

“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眼镜的基本构造等知识,欣赏有趣的眼镜造型,使学生们在制作技巧上保留很大的创作空间,感受纸材特性,以纸为主并加入相关综合材料,在一堂美术课中,欣赏并体验创意与设计过程,学会在镜架与镜框中,重点选择一个部分,利用多种方法,创意设计制作出一副新颖独特的眼镜。学生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感悟身边日常物品的艺术美,体验设计应用的快乐。在设计眼镜的过程中,时刻要让学生体会设计的原则,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与创意。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眼镜的对称形的折、剪方法。难点:设计制作造型有趣的创意眼镜。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纽扣、小珠子等综合材料,旧眼镜。(教师)各种眼镜图片、实物游泳镜、太阳镜、挡风镜、装饰空镜架等。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1)教师讲解漫画故事《莫林的眼镜》。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回家迷路,进入一个眼镜店,古怪的店长给他一副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了一段神奇惊险的冒险之旅。(2)角色扮演法。

(图示课题:眼镜的设计)

今天我们也要进入一段神奇的眼镜设计之旅!在我们的故事开始之前,大家得马上担当一下造型师,替图中的这两位解决一下眼镜选择的问题。首先根据你观察到的两位主人公的服饰等,猜猜他们的性格,然后为他们量身选择一副你认为最适合他们的眼镜?只要你理由充分,主人公不仅采用你的推荐,而且一定会大加赞赏!(设计分析:奇幻故事与角色扮演都是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最喜欢的情境方式,这一环节,学生情感百分百投入,体现了设计为人所用的理念,个性独特,又带着那么新奇有趣的任务与责任感,这是学生非常乐意尝试的。)2.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1)学生从最简单的眼镜图中,观察分析眼镜的基本结构(镜架与镜框)。

教师提问:眼镜的镜架用怎样的材料做比较合适?(较硬,但又方便操作的)镜框与镜片呢?(镜片的透明性和有无镜片与镜框等问题。)鼻梁处的宽度多少合适呢?(鼻梁一半的宽度。)

(设计分析:学生了解基本结构,通过师生简单的问答交流,从实物迁移到创意作品的材料分析,这一环节简单也是必不可少的。)

(2)以概括抽象出基本形的快速读图方式,欣赏镜架形状的丰富性。

(设计分析:镜框表现,画出一个独立基本形是学生的难点,在画、剪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受第一设计灵感的影响,进入一种过分注重琐碎细节的状态,造成眼镜创意主题反而不突出、造型成形困难、大小难掌握等问题。所以这一组以单独几何形、组合几何形、仿生与拟物等方法成形的眼镜,给学生一个读图、练眼的机会,养成学生从整体大处着手、小处修改细节的方法。学习从较复杂的事物中抽离出物像的基本形,便于镜框的大结构成型。)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1)创意手绘稿欣赏

欣赏评述(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说说理由)对比欣赏。(前后两稿中,他们是如何改进自己的设计稿的?你能发现什么细节对于配戴是不

合理的设计吗?怎样改进?)

(2)同类欣赏法:以上面的流程,以欣赏评述关键词等非常简洁的方式,同桌相互交流镜架的设计方法。(设计分析:这一欣赏环节比较前面正面镜框设计的欣赏,是一个强化递进层次,可以一笔带过,但为学生制作又提供了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新的创意角度。个别的同学就尤其喜欢把重点放在这个侧面镜架的设计上。)4.欣赏练习,表现创新。

(1)对折、画、剪重点指导。对折后画的方向性尤为关键,鼻支撑由闭合线上开始画。剪时先里后外,注意剜剪的安全问题。并强调一个创意的眼镜的重点是它的外形,当然颜色、装饰搭配会使它变得更出彩,要充分地把自己带来的小物品利用起来。(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材料创新大改造。教师:为突破同学们的想象,老师又多准备了些旧眼镜供你们改造、参考,提供给速度较快的同学。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趣味眼镜发布会。教师:

让我们一起举办一个趣味眼镜发布会,请我们的小设计师们戴上自己设计的眼镜上场吧!(学生摆造型,激发乐趣。)(设计分析:通过走时装秀展示学生做的眼镜,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更体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6.课外延伸,创意生活。(1)功能眼镜的拓展了解。

(2)各类实物眼镜的欣赏。(设计分析:在这一节课中,拓展延伸恰恰体现了“科技改变未来,创意改变生活”的主旨。)

第7课 椅子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创意设计,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椅子赏析、创意联想、设计体验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验设计制作带来的乐趣。

3.善于学会借鉴设计的方法,养成精心制作的态度,体会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创意设计就是把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或想法,不断延伸给予另一种表现方式的设计。本课通过对椅子的趣味赏析,让学生对椅子的创意产生浓厚的兴趣,用联想创意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各类物品上产生灵感,进行有关联的创意。椅子的造型来自物品的主要形体特征,在制作方法的多样性上,也是对前一课的《眼镜的设计》的延伸。设计椅子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设计练习,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精心制作的学习态度,大胆、自由地表达所想所感的事物,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2.重点、难点。

重点:对椅子造型特征的把握。

难点:根据椅子的用途特点,通过制作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双面胶、尺子。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美工刀等用具。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欣赏相关视频“神奇的椅子”,引出课题。教师提问:这段视频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教师小结:设计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创意,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创意的椅子世界。板书课题:椅子的设计。2.问题探究。

(1)欣赏启发。问题1:设计一把独特的椅子,创作素材来源于哪里?——大自然。问题

2:椅子的设计除了新颖,还应该注意些什么?——舒适、美观。问题

3:椅子的创作素材往往还会来自于哪里?——生活。问题

4:你会把书设计成一把怎样的椅子?用什么方法制作?——折叠法。3.实践探究。

(1)体验一:构建椅子造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类椅子的主要制作技法,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用折、刻、卷等方法制作一把稳固、美观的椅子。在椅子的造型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制作。(2)体验二:完善椅子设计。

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制作方法,使用多种制作方法,美化椅子的设计。

②教师强调作业的要求:以自己身边的物品为题材,设计一款有创意、造型美观的椅子。4.评价展示。

上一篇:协商解除合同协议书下一篇:击鼓传花600字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