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案示例 (S版四年级上册)

2024-04-24

《麻雀》教案示例 (S版四年级上册)(精选4篇)

篇1:《麻雀》教案示例 (S版四年级上册)

周 次 年 级 四年级 备课组 语文组

主备人 李XX 审核人 时 间2013年 月 日

6《观潮》

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培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盐、据、昂”等生字;会写“盐、据、卧”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主 备 案 个性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学习过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是多么壮观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观潮》(板书课题),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再次感受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好吗?齐读课题。

2.“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观”字,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一)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教师检查:投影显示,指名认读。

3.重点指导“卧、沸、盐、震”等较难写的字的书写。

(二)交流资料,看录像。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你查到了什么资料?

2.查到的资料可真多!现在让我们看看录像,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看后,谈谈你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呢?请自由读课文。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四、学习“潮来前”部分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潮来前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学生汇报。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潮来前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静,潮来时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中描写潮来前情景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说说潮来前江面的情况。

二、领略“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一)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我们感受到潮水的壮观,课文是怎样用文字描述的?请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大家听。

(二)全班交流,品读理解。

1.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

2.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原因。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采用各种办法(模仿、表演、简笔画、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指导朗读。

5.再读第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潮过后”部分

1.惊心动魄的潮水过去了,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最后一段,画出有关词语。

2.齐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

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

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同亲临其境。

五、课后练习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选择“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练习造句。

3.背诵描写潮来时情景的内容。

探究活动

课后自学实践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你观察到的一种自然景象,如:大雨、大雾、大雪……

课后反思:

[《观潮》教案示例(S版四年级上册)]

篇2:《麻雀》教案示例 (S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会写“梧、桐、绒、掩、嘶、哑、搏、庞、危、险”10个生字,会认“嗅、巢、拯、嘶、哑、搏、庞、愣”8个生字,掌握“摇撼、嫩黄、绝望、安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并根据课后练习2进行训练。

4、在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势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2、着重理解和欣赏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段落,结合文中重点词句充分谈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本文中描写老麻雀部分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体会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爱的力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板书设计

13、麻雀

“爱”

强大的力量

搏斗拯救

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凶猛)感(弱小)

唤回动怜爱

教后反思:

篇3:《麻雀》教案示例 (S版四年级上册)

主备人 李XX       审核人        时 间2013年  月  日

12球王贝利

教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贝利从小非常喜欢踢足球,但因家境贫困,只能拾来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在空地上踢。一位足球教练见他球感很好,就送给他一个足球。

后来,他踢得越来越好了。圣诞节那天,贫穷的小贝利为教练挖了一个圣诞树坑来报答教练。教练被他的真诚感动了,让他到训练场参加训练。三年后,贝利就和队友为巴西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赛的金杯。后来,贝利被人们称为“球王”。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理念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重视评价效应。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2.会认“垃、圾、椰、祈、祷、锹”等生字。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主 备 案 个性案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你们了解足坛名将吗?知道世界上有“球王”之称的足球运动员是谁吗?

2.课件播放球王贝利的录像片段。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先自己拼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贫民窟:指城市中贫苦人聚居的地方。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别墅: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的园林住宅。

誉为:称为(含有称赞的意思)。

真诚: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

2.快速阅读课文,想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课文的顺序。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自然段):写贝利从小喜欢踢足球,一位教练送给他一个足球。

第二部分(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教练被贝利的真诚感动,让他到训练场参加训练。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写三年后贝利与巴西队球员一起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赛金杯,被人们称为“一代球王”。

四、小结

五、课后作业

1.熟记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球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搜集资料情况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

3.贝利为什么能成为“一代球王”呢?下面就请同学再读课文,看看贝利是如何成为“球王”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

2.学生汇报读第一自然段的收获。以下是要点:

(1)贝利家境贫困。

(2)贝利喜欢踢球。

(3)贝利球感很好。

(4)教练送给贝利一个足球。

(5)贝利更加刻苦练习,进步很快。

3.重点探究以下内容:

(1)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

(2)从这一段中,你感悟到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理解感悟以下内容:

(1)小贝利在圣诞节送给教练什么礼物?

(2)教练为什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再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看出贝利取得了什么成就?

三、讨论交流,深化理解

1.思考课后题,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2.读了贝利成为“球王”过程中的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探究活动

课后自学实践

了解一下成功人士的事迹,看看从中你得到哪些感悟,把你的成长感言记录下来:

如:要成功就要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

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

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篇4:S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12个生字及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育方面:

懂得母爱的伟大和热爱幼小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发展方面:

1、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2、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电脑,课文录音带,收音机,电视机

上一篇:《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反思下一篇:李鸿忠同志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