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2024-05-06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共5篇)

篇1: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1.走进新天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

(教师)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代表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相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

(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

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一展示儿童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相关作品欣赏,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

(3)出示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3.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

(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

(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4.大胆尝试、表现。

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

5.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6.总结、拓展。

(1)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

课后反思:

2、新朋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师:课件(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 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新朋友

(六)讲评

课后反思:

3.色彩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

教学重点:

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作简单的练习。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能够顺畅地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准确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

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表现所认识到的色彩;

②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工具: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录像《多彩的世界》、标准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

(1)出示课件: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2)揭示课题:《色彩魔方》。

(3)出示课件:欣赏书本中的作品(色彩魔方、生活中的色彩、学生和画家的作品等)和教师提供的色彩作品。

(4)提供欣赏的建议:

①注意作品的整体性;

②分析色彩的组成;

③感受作品的美感。

2.玩玩游戏,猜猜颜色。

(1)教师出示准备的10只气球:教师放飞气球,学生抢答气球的颜色,谁先回答出奖一只气球。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生活中的色彩的感受。

3.交流体会,画画色彩。

(1)把收集的色彩和书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

(2)小组讨论差别的原因,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些色彩,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

(3)尝试练习: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各种好方法。

4.创作作品,表现色彩。

(1)作业主题: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还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建议:

①画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物品及其他东西,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②画的线条要自然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③作品要有个性,各具特色;

④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作简单的评价。

5.拓展主题,寻找色彩。

(1)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2)提供拓展性的主题:结合四个季节,寻找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工具、上节课拓展的作业

(教师)课件,春、夏、秋、冬的录像及10张有色彩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

指名要学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结合各个季节也可以),并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种颜色,然后讨论感受故事中色彩的美与丑及其原因

2.引申故事,表达色彩。

(1)教师根据同学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运用色彩来表现。

(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①讨论故事及表演的优点与缺点;

②进一步探讨色彩在表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3.升华主题,创造色彩。

(1)提供创作主题: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拓展教学,评价色彩。

(1)采用小组评、自评、集体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2)评价的建议:

①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

②作品是否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了自己所认识的色彩;

③作品是否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3)教师小结,对创造性的色彩予以表扬。

(4)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①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②记录一周的色彩心情日记,或者进行听音乐画色彩等有意义的色彩练习。

课后反思:

4、生活中的基本形

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方法,学画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

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

教学重点:

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

教学难点:

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各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 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拿出这三个常见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一些基本形明显的常见物体。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

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

(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

(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

(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

(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

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

(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

5.趣味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游戏展示: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

6.拓展学习。

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

(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

(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2)深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

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

(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

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

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

(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后反思:

5、巧用碎纸片

一、教材分析:

撕纸添画是综合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的学习活动。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撕纸及找出撕下的碎纸片的各种形状来激活学生的联想,通过添画来完成学生联想的表达,而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呈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要让学生随意而不受约束;形的联想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将碎纸片当成各种不同媒材来看;添画时要根据撕出纸片的随意性可简可繁,线条不必画得很规范,这就大大降低了完成联想表达的难度,且能使作业更具绘画的生动性。

二、学生分析:

1、好动好玩,对撕纸这一简单的操作易把握。

2、想像力丰富,思维敏捷,关注撕出的色纸的色彩和形状,积极进行思考和交流。

3、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形象已有具体的形象记忆,有想象的载体。

三、设计思路

1、遵循新课标精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独立地、自主地质疑探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渗透各科内容,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触类旁通产生新的思维。

2、循序渐进,相机点拨,突破重难点。联想点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怎样才能把想象的东西通过撕纸添画表达出来呢?我设计以下环节:撕纸(相同纸型)------想象(根据色彩想象)------学生板演添画------教师相机指导。一步一环,先画后导,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随机点拨。

3、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内树立大教育观,加强美术与其他科目的横向联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等得到综合发展,同时又把课内的美术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撕纸添画,使学生初步掌握撕纸、粘贴、添画等综合作图的方法。能力目标:借助学生对纸形有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体会想像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纸形的想像、添画。难点:添画表现。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若干 学生:彩纸、颜料、胶水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范作,学生欣赏。问:猜猜老师是怎样完成它的?

2、出示课题,撕纸添画

(二)拓展思维

1、引导学生撕纸,随意撕,2、拿出一生撕的纸,问:你们看,它像什么?还像什么? 转一个方向,又像什么? 反过来瞧瞧,还像什么?

3、撕出四张色彩不同,形状一致的纸,看一看,想一想,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别想象成什么,像什么,根据它的不同颜色,添画成不同的事物。指名四学生上台贴纸,添画,怎样使它一看就像你说的物体呢?

4、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引导学生注意添画时可用线,也可用涂色。

5、课件展示撕纸添画作品,开阔学生思维。

(三)合作探究

1、互说。和你身边的同学谈谈,你撕的纸像什么?

看看别人的纸又像什么?还可把两张纸拼在一起看,像什么?

2、小组合作,把自己撕的贴纸贴在本子上,然后进行添画,可单独成画,也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

(设计意图: 营造同学间交流的机会,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加强信息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

(四)展示评价

1、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谁来夸夸自己的画?或把你的画编一个故事告诉大家

3、你喜欢谁的画?(欣赏)

(五)小结延伸

1、今天学会了什么?

2、动动脑,我们还可把这些撕纸画用在哪?(衣服、墙壁……)

3、小结: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撕、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制作成图画?讨论总结出:布、线、壳等,课后请大家去试试。(课件展示不同材料的作品)

课后反思:

6、来来往往的车辆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及功能等。

2.通过撕纸拼贴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4.在评价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认识各种汽车,观察、分析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车辆。

难点: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将纸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玩具汽车、胶水、彩色纸等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

(教师)课件(含汽车的历史介绍、汽车图片展示、构造介绍等)、范例、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玩具车,互相介绍玩具车的名称、功能等,并交换着玩一玩。

(2)学生汇报游戏体会,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教师出示课题:《来来往往的车辆》。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示: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外形、结构和色彩感受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有哪些?从外表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3.自主研究,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汽车?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研究课本中的步骤图,分析撕纸拼贴汽车的表现方法。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适当示范:先撕出车的轮廓,再拼贴车轮、车窗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要求: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用完成的作品,模拟来来往往的车辆行进的场景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评价同学的作品。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彩色纸等工具,纸箱、纸板等材料

(教师)各种概念车的图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创设情景后,教师介绍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2)请学生想象未来汽车的特点。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老师展示各种概念车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几种现代化新型汽车,如汽车飞机、超音速汽车等。

(2)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汽车的模样。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未来汽车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辆未来的汽车,用撕纸拼贴或在纸板、纸箱上贴的方法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全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汽车拿在手上或粘在身上,全班模拟车辆来来往往的场景。

(2)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创作的汽车的特点。

(3)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课后反思:

7.字母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字母造型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字母造型设计练习,提高形象联想能力。

3、能初步关注生活中的设计,并对设计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进行字母造型元素融入联想的练习。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进行字母联想。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欣赏字母设计,说说字母设计特别的地方

二、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字母设计图片。

三、引导学生欣赏同一个字母的不同设计。

四、学生任选一个字母进行联想练习。

五、师生对练习

1.习作进行互动点评交流,评出练习

2.习作中的最佳创意奖,总结最佳创意的巧妙之处。

六、分析概括字母联想的思路。

七、作业建议:

1、任选几个字母进行联想设计练习,要求设计巧妙。

2、根据自己名字的拼音字母进行联想设计。

八、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课后反思:

8、奇妙的同心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他们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小朋友看吗?

二.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的告诉同学,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课后反思:

9、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

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各色彩纸、筷子(或小木棒)、常规画具。

(教师)课件、各式彩旗的范作、剪刀、胶水、彩纸等,在教室的上方拉好线(挂彩旗用)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看过彩旗飘飘的场面吗?生:看过,很热闹有各色的彩旗。

师:现在应老师邀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题<彩旗飘飘>)(欣赏彩旗)你在哪里见到过彩旗?它们有什么用途? 师:好的那我们就来看看吧!看一看。(看不同形状的彩旗)(1)看不同形状的彩旗

(2)这里有你喜欢的彩旗吗?评价:观察的很仔细!(3)那你还能想到其它不同形状的彩旗吗?评价:有想法,对彩旗进行了奇特的联想。

2、画一画。

师:这个形状比较难画?那就看我画!简单的你们画。动手画一画彩旗的外形吧!(要求:拿出你的铅笔来。把刚才说的形状,试着画在彩色纸上。)小结:彩旗的外形有了,就这样的彩旗,还是不够美观。

3、赏一赏。(装饰彩旗)

这里有一个蓝色的房间,你看看该如何装饰好。

(1)图1:判断3张同一个形状,同一形状装饰的图,发现色调的不同可以起到装饰效果。

(2)赏不同形状的彩旗,有用圆形图案点缀的彩旗。也有直接用个色线条来装饰的彩旗。

小结:色彩搭配,可以装饰画面。出示:几张教师和学生作品。(3)出示教师的作品 图3:鲤鱼旗。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的意思。鲤鱼旗外形、色彩都有了。它还多了很多图案。身上有曲线和一些小圆点。现在我想把这条鲤鱼旗挂起来,就这样挂,好像不好,你看鱼的头部会折掉。有了拿张纸,在彩旗的背面贴起来!如果还想漂亮一些,可以再添上不同形状的旗穗(如星形的或是水波纹形的!)我这个悬挂在绳上,挂旗完成了。看书上有吗?

4、想一想。

变一变(1)我这条鲤鱼旗的外形,可以变成萝卜旗。想看吗?剪2刀,贴一贴就变了。(学生作品欣赏)

(2)根据你画的外形,你想怎么变出自己喜欢的彩旗?生:说一说。(3)拓展联想: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你能联想到什么。(西瓜、小孩的脸、足球、地球或给它贴上2个耳朵变成熊猫)好的现在我就来装饰一下,让它成为漂亮的彩旗。

5、作业要求

迎接夏天的水果节:请每位同学设计出自己喜欢而富有创意的彩旗!

1、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装饰旗面。

2、制作过程注意安全,正确使用手中的工具。

3、最后把作品贴在吊绳上。

6、作业展示,点评布置。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把彩旗挂在吊绳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评,教师小结。小结:漂亮的彩旗都挂上来了,那我们来欣赏自己的作品。

7、评价:色彩鲜艳、外形丰富、线条富有变化。

8、课外拓展,探求新知。

(1)回去为自己班设计一枚班旗。板书:

彩旗飘飘

方法:画、剪、贴、拼

课后反思:

10、纸袋玩偶

教学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2.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3.能大胆想像和制作不同的表情,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难点: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一个玩偶范例,若干动物头像。

2.纸袋若干、手工纸、皱纸、记号笔、蜡笔、固体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请小朋友猜一猜用布盖着的是什么?然后老师把布拉开。小朋友说是小熊猫,老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是谁吗?(小朋友回答是小熊猫)对我是小熊猫乐乐,今天我还请来了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吗?(想)好,请小动物们一个个出来,你们认识我吗?对,我是小兔子娜娜、我是小猪嘟嘟、我是小花猫咪咪。老师把小动物分别贴在黑板上。

二、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1. 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些小动物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那小朋友看一看是怎样制作的呢?注意提示幼儿观察,纸袋小动物的外型特征,怎样区分小动物的头和身体呢?(学生根据实物说出把纸袋用剪刀剪两个洞)3.老师在拿起来纸袋让学生观察纸袋两端有什么不一样,(回答出一边有口,一边没有口)那想一想小动物的头应该放在哪边,做出来的小动物才能表演呢?通过动脑筋说出头应该在没有口的一边,并知道在这一边剪掉两个小角。同时提醒幼儿,小动物的耳朵是不一样的,粘上不同形状的耳朵在画上五官,就是不同的小动物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总结,演示制作方法:(1)贴:在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在纸袋上部两角贴上耳朵。也可以用彩笔画出小熊猫的眼睛、嘴巴。(2)剪: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3)伸: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教师边做边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步骤。

三、学生学做纸袋玩偶。

1.带领学生参观老师准备的材料,有剪好的小动物耳朵还有五颜六色的彩色纸。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纸袋小动物,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进行制作用老师准备的小动物耳朵制作也可以,自己剪出小

动物的耳朵也可以。看一看谁最聪明,能制作出与老师不同的纸袋小动物就最棒了。激发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创新,还进行比赛看谁把小动物打扮的最漂亮。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戴上玩偶,以玩偶的身份与学生打招呼,进行简短交谈,肯定学生的制作,并从五官的位置、材料和色彩的选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戴上玩偶结伴游戏或自我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11、“东西南北 ”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立体造型 “东西南北”。

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用彩纸折出“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生动有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多种彩色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师)课件及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那么多的客人,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好吗?哦!这儿还有一个。

——(出示哭泣的“东西南北”)

师:咦!怎么不高兴了呢?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生:它的名字叫“东西南北”。知道为什么叫它“东西南北”吗? 生:它有四个角可以指示四个方向。

——(师模拟和“东西南北”指偶对话情景)师:怎么了?“东西南北”,为什么不高兴呢? “东”:我没有朋友,我很寂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找到朋友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到朋友吗?

生:我们一人做一个,他就能有很多的朋友。这主意不错,小朋友们你们会做吗?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东西南北”。——课件出示(“东西南北”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制作

师:不会做的同学可以请组内的小老师帮忙,有没有问题?

好,现在请小朋友准备一张大的正方形彩纸,我们的比赛现在开始!——(生小组合作制作“东西南北”)

师::现在请小朋友举起手中的“东南西北”,哇!有了这么多的朋友,“东西南北”一定很开心。

——(出示笑脸“东西南北”纸偶)瞧,它笑了,它会和我们说些什么呢? “东”:谢谢小朋友!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现在我也有一个好消息

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东西南北”纸偶王国要举行一个化妆舞会,我想邀请这些朋友都参加,你们愿意当他们的化妆师吗?

三、展示范作、指导创作。

师:要想成为化妆师,我们首先要学会给“东西南北”化妆的本领。

——师出示(“东西南北”纸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

师:大家看,这是一只“东西南北”,我想把它做成上下能够张合的大嘴巴,怎么做?

——师示范大嘴巴的粘贴方法 师:什么东西有大嘴巴的呢? 大嘴巴的东西很多,——课件出示动物形象。

像这些可爱的动物们。

师: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老师也化妆了一个,看看它是谁呢? ——出示 “东西南北”狮子造型 生:是一只大狮子。

师:大狮子有什么主要特征呢?

生:满脸的长鬃毛,大鼻子、大嘴巴,师:只要我们在“东西南北”添加上狮子的这些特征,它看起来就像 是一头威猛的大狮子了。

师:这头狮子还有个兄弟,我们来比比他们兄弟俩个谁化妆得更漂亮? ——出示另一只色彩单调、造型平板的狮子造像 生:。。。。

师:丰富的色彩可以让形象变得更漂亮,折和卷的方法使形象变得更立体。——出示有手有脚的小青蛙造像

师:再来看看这只有着胳膊腿的小青蛙,大大的眼睛和美丽的小星星是不是让小青蛙变得更讨人喜欢呢!

四、演示做法,突破难点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把这只“东西南北”化妆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课件出示基本制作步骤(师边解说边示范小兔的基本做法)

小兔子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1:嘴巴——用双面胶将上下两半部分粘合起来就可以一张一合,用红纸剪出宽长条作舌头并贴在大嘴巴里。

2:耳朵——用对折的方法在彩纸上画出长耳朵并剪下贴在头部的上方,(对折一下使其具有立体感)

3:眼睛——可先剪圆形再画眼珠子,也可在脸上直接画出。

4:鼻子——剪一个小圆贴在嘴巴的上方突出部位。

5:手、脚 ——对折剪出基本形贴于小兔身子上。6:装饰——可以添加蝴蝶结、红脸蛋等饰物。

——(出示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小兔)师:大嘴巴除了可以化装成可爱的动物们。——出示可爱的小女孩造型

也能化装成大嘴巴的人,当然它还可以化装成想象中的东西。看,这是什么,(出示太

阳造型)一个很酷的太阳!

好,现在我们再换个角度进行联想,“东西南北”又能化妆成 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东西南北”展开联想(竖着、倒着、重复相连的。。。。)——出示一朵花、花篮、翘翘板,这些造型都是老师根据“东西南北”的不同角度展开联想进行化妆的。

小朋友们,只要开动脑筋,你也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化妆师!下面我们就开始“东西南北”的化妆大赛。

五、学生制作,循环辅导

制作要求:

1、请小朋友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将“东西南北”指偶装饰成一个有趣的新形象。

2、并给自己的“东西南北”取一个名字。

六、拓展延伸,创意无限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折纸是我们中国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学习折纸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得心灵手巧,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简简单单的“东西南北”在小朋友的手里变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艺术品,你们的表现真不错!其实 “东西南北”再动动脑筋还能玩出更多的花样呢!想看吗?

——(出示“东西南北”再造形象:上下串联的元宝挂件、手绘图案挂件、红灯笼饰物、衣服和裤子)

喜欢吗?那就回家试试吧!现在我们的化装舞会开始了,(播放兔子舞音乐)请小朋友们和你的“东西南北”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吧!

课后反思:

12、秀秀我的玩具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

2.在绘画、游戏等活动中,结合运用艺术要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乐趣与成功感。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商量、合作。

教学重点

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会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并能对观察到的玩具特征做出描述与评价,学会合作与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 课件、玩具、勾线笔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啊?(出示板书:我喜欢的玩具)既然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一定要介绍给大家,想一想,怎样来介绍你的玩具朋友呢?(出示板书:介绍)

二、交流讨论,学习观察方法

1、指名学生交流

如:“为什么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知道吗?这个玩具很特殊。” “我的玩具是这样玩的!” “玩具告诉了我一个故事。”或“请你猜一猜我的玩具是什么?”引导学生用声音描绘、动作模仿、谜语等方式进行。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板书:造型、色彩、材质、功能

引导学生从造型、颜色、质地、性能等方面进行观察。2.小组内讨论交流

1)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玩具,可以说说自己喜爱的原因,最特别的地方,如:造型可爱,色彩搭配漂亮,材质很柔软,还会说话,发出声音等

每组由组长负责,每个学生都要交流,最后选出介绍最出色的学生。2)指名几个推选出的代表上台交流。评出合作最佳的小组

3、欣赏中外民间玩具(教师用纸袋装起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观察,并描述玩具的特征,让大家猜一猜。

俄罗斯套娃,师简单的介绍它的传说故事: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京剧脸谱: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脸谱的色彩十分讲究,五颜六色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内行的人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脸谱艺术可是门学问。

看来玩具还能让我们增长知识。

4、逛逛玩具城

师:看,喜羊羊来了,他要带我们乘上小火车去逛逛玩具城啦。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玩具!

不同造型的娃娃(女孩子偏爱的玩具)

塑料变形玩具、电动玩具、车、枪的模型(男孩子偏爱的玩具)民间玩具

泥娃娃:

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自制的传统老玩具,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玩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师:你还知道那些民间玩具?

5、师:逛完玩具城,这些的玩具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喜羊羊有个问题让小朋友回答:如果你是玩具设计师,你觉得设计怎样的玩具大家会喜欢呢?

(好看、好玩、还能让人开动脑筋,有寓意……)大家好好学习,说不定在我们中间会诞生玩具设计大师呢!

三、玩玩具,分享快乐

1.小组间互换玩玩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快乐一起分享的精神及爱护物品的习惯。

(可以在课桌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多人一起玩)

2.也可用勾线笔把你喜欢的玩具画下来,带回去,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介绍你喜欢的玩具。

四、总结延伸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一课,你们懂得了什么呢?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玩具,好玩具应大家分享才开心,玩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2.课后向长辈了解他们儿时玩的玩具、交流玩玩具中的趣闻。

(从中感受玩具中的文化和玩具中所包含的人文情结,体会更多的生活乐趣和亲情。)

课后反思:

13、花式“点心”

教学目标:

1.学习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用彩泥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重点:简单的“点心”造型、色彩的搭配。难点:造型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

(教师)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生日歌》。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或家人是如何过生日的。从学生的答案引出蛋糕,让学生说出蛋糕的造型、色彩。讨论后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图片(或课件演示),介绍蛋糕的种类。

(2)结合课件,引出点心的概念,并让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点心的一些知识或趣闻。(3)揭示课题,提出要求:尝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花式“点心”。2.探究泥塑方法。

(1)鼓励学生动手玩玩手中的彩泥,上台演示。交流归纳出搓、团、压及拉等方法。(2)提示学生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用彩泥做几个好看的花式“点心”。

(2)给自己做的“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巡回指导,练习前提醒学生卷好袖子,注意在泥工板(或铅画纸)上作业,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洁。学生作业不要求做得很像、很精细。4.作业展评。

(1)用“点心店”、“西饼屋”等形式展示作品。通过“选购自己喜爱的点心”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2)收拾和整理:作品完成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课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5.课后拓展。

尝试用其他材料(彩纸、布、棉花等)制作“点心”。

课后反思:、好看的棒棒糖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泥塑的简单工艺,要求能塑出几种有趣的棒棒糖造型。2.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尝试泥塑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变色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色彩的变化,认识色彩,培养学生主体造型的初步能力。

难点:引导想象,采用拟人化手法,联系蔬果、动物、人物的形象,用彩泥塑造一些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在造型上能抓住形体的主要特征,既夸张又可爱,色彩鲜艳。关键是从塑造过程中培养对造型艺术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小棒

(教师)课件、棒棒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出示装有棒棒糖的实物箱,让学生猜一猜、闻一闻及摸一摸。

(2)出示实物,师生共同探讨、了解棒棒糖的造形、色彩等有关知识。2.理解技法,掌握技能。

(1)出示课件,探讨棒棒糖的形状特点。

(2)提问:有什么方法能使手中的彩泥颜色更丰富、更漂亮?

(3)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

(4)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具体的制作图。教师归纳方法。3.作业要求。

独立或小组合作,制作漂亮、有特色的棒棒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4.体验成功。

(1)作品完成后,插到展示台上。

(2)集体评价:评出最想购买的棒棒糖。从色彩搭配和形状上分析。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等,以此激励学生。5.课后拓展。

欣赏面花。

课后反思:

15、小小水果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像创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像创造,利用橡皮泥制作各种水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想像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水果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地想像与创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香甜的水果》、梨子、香蕉、桔子、橡皮泥、牙签、垫 板。

学具准备:橡皮泥、牙签、垫板、尺等。

情境设计:“小小水果店”的店面、香甜的水果板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是到龙泉小学和一、一班的同学们交朋友的,为了表达老师的诚意,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瞧,(出示礼物盒)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上来摸一摸、猜一猜。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到的吗?

2、原来,今天老师带来的是香甜的水果(板书)。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特别爱吃水果,所以老师开了一家“香甜水果店”,除了小朋友们摸到的水果外还有好多好多,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出示水果图片)以游戏行事请学生来介绍出示的水果。

二、发展尝试阶段: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果有各种不同的种类、颜色、形状、并且还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要是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已的“小小水果店”该多好啊,不过想开水果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用橡皮泥来制作水果吗?每个小朋友做一个你喜欢的水果,做完后要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来制作的。多媒体出示要求:

1、模样像。

2、颜色鲜艳。学生尝试制作。

2、哪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带着你的小水果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制作的。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过程,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老师总结制作方法。团成球象什么(像山楂、像苹果),搓成条(像枝、像茎),压成饼(像叶子),捏成点。

3、看来小朋友们开一家普通的水果店是没有问题了,可是你怎么使你水果店的水果更特别、更有趣、更有创意呢?现在就请我看一下老师水果店里的特别、有趣的水果。课件展示,看了老师店里的特别水果,也请你把自己水果店里的水果变变变!学生讨论、交流。(出示多媒体,引导学生对水果进行打扮、装饰,运用拟人等方法突破水果常规进行想像、创造。)

三、实践阶段:

过渡句: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小小水果店”的店面,店里的水果就要靠小朋友们

用你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来创造了。为了让小朋友们开好水果店老师还要带领大家香甜看看哪里的水果,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小小水果店的摆放店面。店里的水果就要靠小朋友们灵活的双手向大家展示出来。

(向小组发水果店牌,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选出店长一名,组织协调样品的展示。)

1、一组小朋友合作开“小小水果店”并选出店长来协调每个学生的分工任务。体现团结协助精神。

2、教师总结制作要求(多媒体):

1、品种多样。

2、色彩搭配鲜明。

3、大胆想像、创造。

四、评析阶段:

过渡句:“小小水果店”开张了(多媒体),谁要买水果啊?每组选一位同学为代表到其他组选购水果,你要说出为什么要买这个水果,它好在哪里。

通过买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水果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你为什么买这个水果?它好在哪里?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老师作扼要点评。

五、拓展阶段:

运用其它材料,例如:布、线、瓦楞纸等制作不同的水果。

六、收拾整理阶段:

提醒学生将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开,并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后反思:

16、民间面塑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形象回忆 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四、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五、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六、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七、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板书设计: 民间面塑

技法:揉、捏、剪、挑、压、粘、贴等

课后反思:

17、动物身上的斑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动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用线条和色彩来造型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感受,体会花纹的美感,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议议,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见所闻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教学重点:

观察并了解动物身上花纹图案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动物。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上节课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生答)

2、今天有几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出示动物外形白描图),它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他们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脱下来后弄乱了,找不到,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穿上。(请生花纹贴在相应的动物白描图中)

二、发展阶段: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师启发:斑马的花纹是一条条的,瓢虫的花纹是一点点的,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块的。

2、在其他的动物中,有谁的花纹长得像它们呢。

师生归纳:老虎是条形纹;斑点狗、梅花鹿、豹子是点状纹;蛇和鱼、龟身上有块状纹(尽可能出示说到的动物图片)

3、有哪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它们都没有的?(小鸟、蝴蝶等)

4、这些动物身上为什么会长花纹?是因为漂亮才长的吗?谁能说说花纹的用处

5、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的花纹变得更美丽好吗

三、创作阶段:

1、说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准备画怎么样的动物花纹

2、提要求:A、学生可由画自己喜欢的有花纹的动物

B、选择一个教师提供的动物外形,给动物添加花纹

3、学生创作:可独立、可合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动物真美,可是真实生活中动物越来越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生发言 课后反思:

18、画画叶子

教学目的:

1、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的生长规律。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说说自己对叶脉的感受,并将它写下来。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叶子以及准备记号笔、彩色性的笔都准备好了吗? 学生回答:准备好了。

好,同学们非常棒!你们可真乖呀 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小小的魔术,小朋友们想看吗?想。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白纸(用油画棒拓印叶子)。现在白纸上出现什么了?叶子。叶子上还有什么呢?茎、线我们给这些茎、线取名叫叶脉(板书)叶脉只有一条吗?再看看 学生回答:不是。其实叶脉就像我们人体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养分和水份的。

揭示出课题并板书,好,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叶子。

二.观察、探索

首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一片树叶,然后放在手上,用手摸一摸正面、反面,你们摸到了什么呢?感受到了什么呢?正面光滑反面粗糙。正面有凸起来的线、叶脉。小朋友们可真细心,非常棒哟。

接下来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观察叶脉有什么变化?外形有什么不同呢?同桌讨论,相互说给对方听一听,看是否找到观察到了呢?然后说给老师全班同学听一听,我看那一小组的小朋友观察最细心找的最快。

叶脉有粗细变化 方向不同 叶子的外形大小也不同 请小朋友来画画你观察到的外形呢。

教师总结:请看图片 最粗的线条我们叫主叶脉 稍细一点的线我们叫次叶脉 最细的线我们叫细叶脉或者支叶脉 外形像个椭圆形。

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中的叶子,你们喜欢哪一面?为什么呢?画有叶脉的好看,老师也喜欢这样的叶子,可是,老师忘记怎么画了,同学们 你们能帮老师说说我们第一步该画什么呢?首先我们拿着一片叶子观察的时候 第一步画什么呢?叶脉 第二步画什么呢?外形 最后画其他也买,其他叶脉可以加些装饰。画叶子的方法非常多,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习惯来画。

好了,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学生作品,(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张呢?为什么喜欢?学生回答:颜色构图等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自己画得叶子,小朋友们 我们以前学过点线面 老师这幅图 画了那些?点线结合。小朋友们 你们说这些叶子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画出漂亮的叶子呢?

三.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 “血管” 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比一比谁的叶子最漂亮、最独特、最吸引人

好,同学们,还是试试动手画画漂亮的叶子吧!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奖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自评时 教师:问怎么能画出来的 对自己的画 最满意的在哪里? 五.拓展:

干的树叶可以组合成其他形象,也可以做标本,还可以做其他装饰画,以及可以做书签等。

课后反思:

19、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的“光”和“热”,开拓学生形象思维,在描绘过程中,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CAI课件,有关太阳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歌曲《种太阳》。欣赏后说说:歌曲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去播种太阳?小结: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2.欣赏感知。

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描绘太阳。课件演示(诗歌,散文,中外画家的画,不同时段太阳的照片,日出日落的影片,歌曲等相关资料),揭示课题《我心中的太阳》。

3.分析太阳造型。

(1)了解太阳的特征,如太阳的形、色、光。说说对太阳的各种称呼。

(2)课件演示,欣赏同龄人的作品。4.尝试创作,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画几个你心中的太阳。

(2)提出创作的建议:你想画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作业台上展示,学习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提供评价建议:形、色、光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有关太阳的小故事、儿歌、范作

教学过程: 1.儿歌引入。

(儿歌)太阳姐妹和弟兄,脾气个性各不同。喜怒哀乐阴又晴,春夏以后是秋冬。2.引导想象。

启发学生想象,讨论太阳的年龄、性别、脾气、色彩、表情和名字等。3.欣赏感知。

(1)欣赏音乐结合表演的形式,展开想象。

(2)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作出评价,教师小结。4.尝试创作。

创作一张和太阳在一起的画,并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5.展评与拓展。

(1)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及时表扬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总结本课内容,并让学生找一找有关以太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课后反思:

20、画家笔下的童话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2.通过欣赏,了解插图的基本特点及与文学作品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插图的欣赏。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自己喜爱的童话和神话故事绘画作品、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画具)、松紧带一根、白卡纸(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画家笔下的童话》。

(二)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课件展示:童话 故事图片。设问:你能讲讲这些画里的故事吗? ①同桌学生互说。②分组派代表说。

2、分组讨论:

①《猫和老鼠》插图是怎样表现老鼠的机灵的?

②《小红帽》童话故事插图里为什么要夸张狼的大舌头?

③你是怎样理解《梨子提琴》故事中动物们拉提琴的动作和表情的?请你上台表演。

(三)学生练习,审美体验。

1、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参考书中插图,小组分工,每人设计制作故事中的一个人物面具。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童话 故事中人物的面具一个、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画具)(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二)猜猜演演。

1、课件演示:一个童话 故事的插图,请学生猜猜是什么童话 故事。

2、请上节课选中这个故事的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童话面具,上台表演童话 故事。

(三)评评画画。

1、指导学生互评,并说说理由。(从人物的造型、表演的动作表情、故事情节的叙述等角度评选。)

2、选出你喜爱的童话 故事绘画作品,自己画画。

课后反思:

篇2: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教学目标:

1.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并能以鱼为对象,感知大小对比,在比较和造型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2.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现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物体大与小的差异。在观察、感受和表现中进行比较和辨别,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教学难点:

理解在一个画面中,大与小局部间的彼此区别和联系(大与小的并列或遮挡)。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6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教师)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录像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摆放好学习用具,坐好。)2.导课。

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大鱼和小鱼的数量。(引起争论:大与小的标准不统一而引起区分上的混乱。引导观察,引发思考,引出课题。)3.揭示课题。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1--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图片,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图中的鱼大小对比非常明显?

(2)教师小结:大,就是占的面积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积小、地方少。(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与小的事物。

(提示:通过观察大鱼和小鱼,理解大和小的差异。在一个整体画面中,局部间的大与小彼此是有区别和联系的,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大、小可言。)4.构思。

(1)让学生说说鱼的种类及大鱼和小鱼的不同特点。

(2)观看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分析、比较大鱼和小鱼在各部分(器官)上的区别。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鱼的结构组成与外形特征,采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对鱼的认识。重点使学生知道鱼的身体形态是各种各样的。)5.创作。

(1)独立作业形式,画一张大鱼和小鱼在一起的画。

(2)讨论:想象画上的大鱼和小鱼各像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

(提示:启发学生大胆地多画鱼,力求形状各异、颜色丰富、花纹又不相同。及时鼓励、表扬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采用撕纸拼贴的形式来进行教学。)6.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为例,讨论、分析如何把一条小鱼变成大鱼或者把一条大鱼变成小鱼,加深对大与小的理解。7.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起来的长卷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教师)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学生作品、海底录像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2--

(1)组织学生观看海底录像。

(2)准备全班同学共同使用的画纸,贴于教室四周。(创设海洋场景:用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成长卷作业纸。)2.启发谈话。

让学生谈谈观看海底录像后的感受。说说他跟鱼的故事、经历或幻想;说说最大的鱼,比比谁知道的鱼大;说说大鱼的样子和本领;说说大鱼和小鱼在一起干什么。(提示:了解各种鱼类,观察鱼的形象、色彩及纹样。通过交流,了解有关水生物的知识,增加对鱼的认识和理解,引起作画的兴趣。)3.欣赏评述。

(1)欣赏学生和画家作品,小组讨论、分析鱼的造型、色彩、纹样。(2)说说作品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4.集体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具,分工、分场地完成作业。(2)教师也可以一起参与绘画,巡回指导。

(提示:注意不要拥挤。每组必须有明确的内容,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内容可画,画好后可以剪下贴上去。)5.集体展示。6.讲评、整理。

篇3: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1、通过欣赏、讲解,初步了解中国画写意花鸟小品的基本知识,体会小品画的笔情墨趣,提高对中国画花鸟小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练习,基本掌握花鸟小品画的表现技法,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3、通过欣赏和表现花鸟小品,促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欣赏引领和作品示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花鸟小品;小品画立意、选材、构图、注重留白的知识要点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把握画面;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更是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花鸟画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范作及常规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音乐(可选古筝曲等),进入教室。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二)体验探究

1、初次尝试用水墨画枝条

师:老师想带大家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用水墨来画一画你印象中的一根枝条。

2、交流反馈,师小结

师:哦,发现没有,同学们表现的枝条方向都是不同的,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甲:我所表现的是梅花,想表现它的苍老,就从下用力地往上画。

生乙:我想表现的是柳条,它是垂柳,所以就从上往下画了

……

师:因为同学们观察的角度和所表现的枝条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

3、再次添加枝条体验

(1)师:老师现在请你们在原先的枝条旁再加一根枝条。

尝试添加

(2)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评价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谁的枝条看上去比较舒服!

比较讨论

师:为了看上去比较舒服!在一幅画中,常常把这两线组合画得“一长一短,一多一少,一纵一横,一大一小”这样才有新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枝条都画在了什么不同的位置上。你认为和上面画的不一样的拿上来。

生挑选不同的画法上台展示

4、欣赏画家作品构图

(1)生欣赏名家作品

师:这幅海棠花就是右面出枝花是主线,叶是副线。这可以看成是一纵一横交叉式构图。 这幅菊花也可以看成是一长一短交叉式构图。

师:像刚才画家这种构图我们称之为二线构图,画家正是有了很好的构图才创作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其实常见的二线构图形式还有很多。

(2)欣赏构图方式

出示画家不同形式的二线构图

5、第三次尝试构图

(1)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构图方式重新构图

师:那么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构图方式再来画一次两根枝条

动手重新尝试。

师:恩,不错,同学们都能够马上学以致用了!点个赞!

(2)三线构图

师:如果老师请你再加一根枝条,怎样才能画的漂亮?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

a、指名上台演示

b、欣赏画家常用的三线构图

师:其实这种就是三线构图,三线构图是在二线式构图的基础上增加一条路线的构图,它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一般分“主线、辅线、破线”,辅线是辅助的线,没有辅线,主线会显得过于孤立。破线的作用是破坏原来的效果,使画面不呆板,有变化,形成新的效果。

师:当然了,除了画家这些常见的构图方法以外还有很多

(三)欣赏名家作品,体验小品内容及寓意

1、师:光学会构图还不行,我们再来看看大师们的作品,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画面和他们的作品还缺些什么?

生欣赏回答:内容、题款和印章三部分

2、教师示范

师:那就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添加这三部分的内容的。

(四)出示课题

1、欣赏齐白石《蜘蛛》

师:画家将蜘蛛画的栩栩如生,猜一猜这幅画有多大?该作品只有6×9cm的大小,是多大呢?(出示名片)却在2005年拍卖出107.8万元高价,创下了近代中国画单位面积最贵的纪录,像这样画幅较小,表现手法简练,却意趣鲜明的画称之为小品画。

2、出示课题《花鸟小品》

(五)尝试创作花鸟小品

1、说创作内容

师:我们想不想来画一幅花鸟小品?别急,画之前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想创作一幅怎样有意义的小品?

2、生说创作内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评价

1、评价内容:①是否富有情趣?②画面构图是否美观?③用笔用墨是否有变化?

2、生生互评

附:部分学生课堂作品

(七)拓展延伸

1、小品寓意

师:每一幅小品花鸟都有一定的寓意。

2、欣赏蕴含象征意义的题材的作品。

篇4: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16、剪影

教学领域: 综合·探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光影的魅力,了解剪影的概念和基本技巧。

2.通过对剪影作品的欣赏,认识剪影作品的基本要素,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对掌握物体特征形成基本概念。

3.在感受光影趣味,体验剪影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对生活元素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抓住剪影对象特征先画再剪下来。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布局剪影图案,并完整地剪刻出来。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黑色卡纸、双面胶等。(教师)PPT课件、范作、示范用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动物连连看”的游戏,看看你们谁能最快时间把它完成。(2)请一位同学连一连,并模仿其中公鸡的动态。(3)用手电筒照射该同学,问:在墙壁上你们看到了什么?(4)揭示课题: 《剪影》。

(5)教师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剪影呢?

(设计意图:挖掘生活,通过游戏环节创设具有新异感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2.欣赏。

教师提问:以上这些中国历史的文化瑰宝与剪影有什么不同吗?

岩画,历史最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用以记录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刻画在岩壁上的图案。这是画像砖拓印画,这个历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朝去呢!

皮影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最早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属于“傀儡艺术”。

2017.3.1 最新版

剪纸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吧,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可以用剪刀或刻刀进行创作呢!

(设计意图:为学生介绍各种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并比较得出剪影的特点。)3.比较。

教师提问:这此岩画、画像砖拓印画、皮影和民间剪纸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那么它们与剪影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教师小结:剪影与其他作品的不同,关键在于它是重点抓型,不太注重细节。

请同学们欣一些动物影剪作品。

教师提问:你们看见了哪些小动物呢?

(蜗牛、刺猬、公鸡、毛功、,猪、水牛、猴子、麻雀、老鹰等。)

为什么你会说这是蜗牛呢?它哪里像蜗牛啊?

为什么你会说这个是老鹰呢?它有什么特征吗?

教师提问:那么多可爱的小家伙,你们最喜欢谁啊?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用剪刀从纸上剪出那个最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创作素材,初步体验剪的乐趣。)4.分析。

教师:同学们,让你剪好的动物跳到我们桌上来吧。

挑选其中某些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提问:这几件作品剪得好吗?好(或者不好)在哪里呢?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再问:如果想要剪得更加像,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为了让剪出的影子和原形更加像,我们可以在剪之前把对象画在纸上,或者把对象贴在我们的纸上,再来动剪刀。

(设计意图:分析讨论第一次创作失败的原因。)5.再创。(l)出示创作要求。(2)教师巡视,给予指点。6.展示。

(1)学生展示作品,自述作品名称及内容,并互评作品。(2)教师总评学生作品,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5: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正负图形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教材分析:

正负形,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

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教学难点:

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2017.3.1 最新版

(学生)彩纸和剪刀等。(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教学过程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

(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①形的重复表现。②多形组合表现。③同构异质表现。④解构与重构。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

2017.3.1 最新版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4)小结:大量大师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上一篇:小学生中国梦讲故事下一篇:七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