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2024-05-07

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8篇)

篇1: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小鸭子的大脚丫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能够背诵儿歌

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肢体动作

3.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做个自信的孩子。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小鸭子》、彩色卡纸、小朋友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带小鸭子入场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一起来看!(出示课件:小鸭子的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生答:(从颜色、翅膀、嘴、脚等方面)孩子们说的都很好,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掌声送给自己吧!

二.学习儿歌

师:孩子们,小鸭子看见你们这么聪明能干,想要送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给你们,想听吗?小鸭子说只给坐得端正的好孩子听哦(播放“小鸭子”)

1.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儿歌

师:小朋友。儿歌好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外一首小鸭子的儿歌呢,大家想学吗?那好,我们和小鸭子一起学习这首儿歌!(板书:小鸭子的大脚丫)认读课题,小鸭子的大脚丫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歌吧(课件出示儿歌)

A、老师范读儿歌(会读的孩子跟老师一起读)

B、生跟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

2.学习儿歌,并背诵!

师:小朋友,咱们和小鸭子一起背诵下这首好听的儿歌吧!(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小组接力背。单个小朋友

背、、、、、、、3.创编动作

师:真棒!掌声送给自己吧!小鸭子说想看看你们带上动作和表情来背儿歌,你们能做到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鸭子忍不住夸奖你们了,说你们是了不起的乖孩子呢!

三.理解儿歌内容

1.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儿歌

孩子们,说到小鸭子,老师这儿正好有个故事,想听听吗? 师:小鸭子长了一双大大的脚丫。他走起路来,像踩着两只小船一样,一摇一摆的,样子很滑稽。他很怕小朋友们笑话他的大脚丫、笑话他走路的怪样子。在 足球场上,小鸭子大大的脚,把一个个球使劲地踢进球门。大家都为它鼓掌,羡慕他有一双大大的脚丫,小鸭子高兴极了。孩子们,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学的儿歌是不是一样的?

2.提问

1).儿歌叫什么名字?

2).儿歌中都有谁啊?

3).儿歌里发生了什么事?(板书:画大脚丫)

4).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的大脚丫还有什么用吗?

四.活动延伸

师:小鸭子的大脚丫真有意思,大大的很难看,却能踢球,画画还有游泳,用处大着呢!小朋友,我们每个人、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不能去嘲笑别人的缺点,要学会欣赏他们的优点,谁愿意来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让我们学习呢?(记录下孩子们的话,配上照片贴到活动角)

附儿歌

小鸭子的大脚丫

小鸭长着大脚丫,小朋友们都笑他。

足球场上把球进。

我的大脚有用啦!

篇2: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语言教学计划

水东小学 :孟飞

一、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3、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4、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5、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6、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7、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己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四、学生情况分析:

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形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五、具体措施:

幼儿的学习活动经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因而也多是零散的,在学习的方法上,儿童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将儿童的学习活动转达化为有意识的过程,并不断地丰富儿童学习的方法,才能提高儿童学习的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学习主题:斯芬克司之谜。

同时复习拼音,(单韵母)(声母)。

课题:春天说了些什么。同时学习拼音,复韵母ai。

第三、四周学习主题:找一找同时学习拼音,复韵 母ei、ui

课题:圆圆歌

看图识字同时学习,ao、ou、iu。

第五、六周学习主题:画图填字。同时复习拼音。

课题:形容词

第七、八、九周学习主题:夏天在床上。同时学习拼音ie、ue、er、un、课题:看图讲故事

敲门

留下的歌

她是谁

第十、十一、十二周学习主题:动物的雨伞。同时学习拼音an、en、in。

课题:句式练习

猴子的一把伞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学习主题:下日荷花。同时学习拼音ang、eng、课题:看自己睡觉

父与子

小蚂蚁的家

第十六周学习主题:青虫青草分不清。同时学习拼音ing、课题:登鹳雀楼

酸果子

第十七、十八、十九周:复习以上的内容,迎接期末考试。

篇3:学前教育语言教法教学模式初探

1.1、优质课视频展示

学前教育系很多学生虽然在幼儿园参加过教育见习活动, 但是见习的重点放在了如何与幼儿沟通和保育工作上, 教学工作没有参与, 甚至看的都比较少。学生缺乏语言教育活动的直观经验, 所以通过网络和光盘等多方途径让学生接触观摩幼儿园优质课和示范课包括优秀幼儿教师祝隽娟的《小猫过生日》、应彩云《老鼠娶新娘》 《猜猜我有多爱你 》、《小威向前冲 》、《幸福的大桌子 》等。 通过观摩优质课, 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组织幼儿活动、如何组织教学语言、如何更好的运用表情、动作等。

例如:学生在观看《猜猜我有多爱你》以后, 充分感知和理解了故事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要点, 尤其是提问和组织幼儿的操作表演活动, 为他们组织故事活动《会动的房子》做好了充分的能力和技巧准备。

1.2、教师模拟示范相结合

因为优质课资源有限, 仅仅依靠观摩优质课掌握教法和教态是不够的, 所以, 教师首先观摩优质课然后对同种类型的语言活动进行迁移, 在理论讲解后通过模拟课堂为学生作示范。从语言到教态从结构到细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学生能够切身体会教学的第一经验。

语言教育活动的第一种类型也是比较重要的类型是文学活动中的诗歌散文欣赏活动。 以中班诗歌散文活动《伞》为例, 带着学生一起设计教学方案, 并制作教具和课件, 模拟真实的幼儿园教学情境进行为学生做教学示范, 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模仿教师组织教学, 当学生熟悉教学流程后再发散思维进行新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组织。 之后学生的模拟练习《小雨沙沙》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模拟试讲和教学点评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学活动, 在讲授每一个类型的语言活动之后, 给一周的时间要求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并课下试讲练习, 并在课堂上进行试讲。 试讲活动属于岗前培训, 可直接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 这样学生参加实习和工作后不至于面对幼儿和教学不知所措。但班内试讲,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比较差, 毕竟学生和幼儿没有可比性, 所以试讲中只能熟悉教学流程, 对于课堂组织能力的锻炼还是非常少。未来建立的教法模拟室和附小幼儿园教学基地的建设会非常有利于学生试讲能力的提高。

针对同学在试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 及时纠正问题, 使学生尽快掌握教学技巧。

自评可以使学生从自身体验角度分析自己的优势和问题, 在本人更明确问题的同时对其它同学也有教育指导意义, 所以非常必要。

他评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的, 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去评价学生因为每个人发现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教师点评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 可以从理论角度去评价试讲。评价主要从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四大原则、教学方法运用、教态表现、语言表达、教学组织、教学环节设计等角度进行评价。

3、分组分享教学 ———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相结合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的国情下,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分组是该教学法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一种表现方法, 是一种管理手段, 而分享才是该教学法的精髓, 所以分组是为分享服务的, 分享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分享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展与创新、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过程和结论并重在教学中的和谐与统一。 分组分享教学法既吸收了合作教育、分组教学的优势, 又对它们有所创新, 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 立足于教法教学的实际, 更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 突出了可操作性。

教法教学中通过分组教学, 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 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水平。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 我们发动小组和教师的力量进行分析和帮助, 充分体现了分享和因材施教的意义。

4、整合教材、增加内容 ———符合内容整合的教学理念

学前儿童语言教法教材有的注重理论讲解, 而有的教材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练习, 为了更适合未来幼儿园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将两个类型的教材进行整合, 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相结合。

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理念幼儿园的需要, 增加音乐律动、手指操幼儿园口令、等实用性内容, 并补充了游戏识字法、利用儿歌的先背后认法、利用故事的故事提放法、阅读识字等幼儿早期识字方法。而这些内容以学生搜罗为主, 学生通过幼儿园实习、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篇4: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的生活化

一.改变观念,重视儿童语言教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对于学前儿童的情商发展,具有很大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比较含蓄保守,所以,在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一般只注重儿童的文字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需要注意在提高儿童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定期开展“讲故事”比赛,要求每一位儿童都需要上台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并且故事内容需要积极向上。这种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方便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同时学前儿童在为其他人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前儿童更加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二.源于生活,注重语言教育的生活性

语言源于生活,所以语言因生活而精彩。在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事,都蕴含着不少耐人寻味的深刻道理,值得学前儿童去自我发现。注重语言教学的生活性,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不经意间,掌握语言知识,体会语言的美。在学前儿童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魅力。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准备工作,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前接受关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积极思考语言上的问题,让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同时幼儿教师对于学习态度认真的儿童,应该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为其他儿童做出榜样,以便营造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语言教学。

2.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儿童对于没有经验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语言能力的过程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能力教学前,应该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并可以引用贴切学前儿童生活的事物,如动画片里的情景来提问他们。以此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三.方式多样,丰富语言教学课堂

学前儿童接受的语言教育,对于他们以后各方面素质提高具有很大帮助,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前语言教学的课堂模式,可以吸引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前儿童的教育不同于义务阶段时期的学生教学,对于他们的知识难易程度更低,一般只是要求掌握,所以新奇的课堂形式对于学前儿童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幼儿教师不要拘泥于原有普通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新奇的方式来吸引学前儿童学习,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以下几种课堂模式可供幼儿教师选择:

1.班级歌咏比赛

儿童歌曲中许多优美欢快的旋律以及朗朗上口的歌词,都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一些经典的红色童谣可以让他们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有助于他们爱国意识的养成。幼儿教师定期开展歌咏比赛,让学前儿童在歌声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歌咏比赛全班参与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2.出演儿童情景剧

幼儿教师可以让学前儿童参加情景剧,以这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学前语言方面的教育。学前儿童在出演情景剧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自己当“小演员”的成就感,让他们乐在其中。同时在他们熟记歌词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最后学前儿童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表演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古诗词诵读比赛

唐宋诗词是中华文化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幼儿教师让学前儿童参加古诗词诵读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受到中华诗词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同时在诵读过程中,学前儿童通过当众的诵读表演,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并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语言教育的生活化,从实际中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师鼓励学前儿童进行思考,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勾起学前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最后,幼儿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模式的多样性,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1.课题项目: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2014100;2.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2014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2014100)]

篇5: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6的加减

百手整理 起驾为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法,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2、学习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加、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

二.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制作。

2、学具练习纸若干,彩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6的加法,复习加号,等号。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六只小兔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单击)出示一只小兔。“来了几只小灰兔?”(一只)。(单击)“又来了几只小白兔?”(5只)。(单击)出示问号:“现在有几只小兔?”幼儿学习讲述图意。“我们来把刚才的事情记录下来。”(依次单击)用一个算式来表示,那就是(单击)

1+5=6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讲述图意。

再依次讲解:

2+4=6、3+3=6、4+2=6、5+1=6

(2)学习6的减法

我们再来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单击)鲜花把谁给引来了?(蝴蝶)飞来了几只?(六只)再继续看。(单击)飞走了一只蝴蝶。我们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讲述一遍。(依次单击)草地上飞来了六只蝴蝶,飞走了一只蝴蝶,草地上还剩下几只蝴蝶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单击)

6-1=5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讲述图意。

依次学习算式:6-2=4,6-3=3,6-4=2,6-5=1

2、小组活动。

3、活动评价。

通过幼儿自己展示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过程,进行评价

4、活动延伸。

篇6:学前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训练幼儿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3.使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要求幼儿能够快速调动已有经验,同时使用合适的词和“××,××,×××”的句型来描述听到的物品,有一定的难度,对大班幼儿来说是适合的。)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一个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示范操作表演。

(1)先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接着边操作教具边念儿歌: 金锁锁,银锁锁, 两把钥匙一把锁, 咔嚓咔嚓把它锁, 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2)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问:“这是什么锁?”

答:“这是苹果锁。”玩具娃娃又说:“苹果,苹果,红彤彤。”咔

嚓一声将锁打开,接着再插入另一把钥匙说:“苹果,苹果,香

又甜。”咔嚓又打开了苹果锁。

(3)带领幼儿念儿歌2~3遍,从而使幼儿对整个游戏活动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

(在这个活动开始,教师采用示范操作玩具娃娃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情景。这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集中幼儿注意的一种很好的策略。)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

(1)念完儿歌后,开锁人才能问:“这是什么锁?”扮锁的幼儿必须想出一个锁名来,告诉他:“这是××锁。”

(2)开锁的两位幼儿分别是两把钥匙,这两位幼儿必须用“××,××,×××”的句型来描述××锁。前面重复说名词两次,后面用3个字描述一下这种事物的特点,如“苹果,苹果,香又甜。”

(3)开锁人描述的准确就能打开锁,并交换角色,否则不能交换角色。(教师在示范游戏过程中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向幼儿交待游戏规则。由于游戏规则中包含了活动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幼儿解释规则,同时还需要边讲解边示范。)3.教师扮演角色,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幼儿在下一步按规则玩游戏,在幼儿感知、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以主角的身份带幼儿玩几次,并不断变换锁的名称,如“小猫锁――喵喵叫”“月亮锁――像小船”。此步骤视幼儿掌握程度可以重复几次。)4.游戏活动《金锁银锁》。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两名幼儿当开锁的人,一个站在圈内,一个站在圈外。(此活动建议在户外场地进行)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两名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儿歌念完后,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两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然后,开锁人说:“××,××,×××。”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篇7:学前班语言教案

廖树忠

活动目的

1、教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各种各样的水果。

2、初步学习用“又„„又„„”的句式说话,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丰富词汇形容词;圆圆的、弯弯的 活动准备:

仿真水果,卡纸画的火车(三节不同色的镂空车厢如图),游戏音乐,黑板。活动过程:

出示水果请幼儿说说它的名称。板书:水果名称:苹果、梨子、橘子„„ 让幼儿观察水果,分别说说各种水果的颜色。板书:颜色:红、黄、绿、紫„„ 请幼儿分别说说各种水果的形状 板书:形状:圆圆的、弯弯的„„ 每次板书后让幼儿跟读一次板书内容。

利用“火车”,教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水果。

1、师边做开火车的动作边说:现在有一列火车开过来,它不是一般的火车,坐在上面的乘客都是些“字宝宝”。在板书内容的下方贴出“火车”。

2、师:火车停下来,现在上来的一些乘客是水果名称的字宝宝,他们拿到的票是绿色车厢的(最后一节),我们来看看水果名称的字宝宝有哪些? 引导幼儿读一次水果名称,“你喜欢让谁坐在车窗边?”依幼儿说的在这节车厢里写上水果名称的词组。

3、第二站乘客:表示颜色的字宝宝(坐紫色车厢)师:轰隆隆,火车继续开,呜!这一站上来的乘客是表示颜色的字宝宝。小火车有个愿望,希望坐在窗边的乘客,让我们看起来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你想让谁坐在窗边?我们连起来读一读,感觉怎样? 依幼儿选的表示颜色的词填写入车厢,然后请幼儿读读,看看是否合适。如:红——苹果。如不合适教师引导幼儿再眩多请几个幼儿回答,尝试描述各种水果。(黄——香蕉、紫——葡萄„„)。

每次填写后请全班幼儿读一读。

第三站乘客:表示形状的字宝宝(坐蓝车厢)。

用同上的方法教幼儿构句如:圆圆的——红——苹果,弯弯的——黄——香蕉等

第四站乘客:又、又

师:现在来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票不在同一节车厢。分别把两个又字写在第1,2节车厢。

引导幼儿构句:又圆又青的苹果,又弯又黄的香蕉等

注:每次构句时都由幼儿先自由选词,通过试读——再选,引导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水果。

游戏:表演吃水果

请个别幼儿随音乐扮演卡-通人物吃水果,表演后请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他吃的水果。

篇8: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在幼儿园里, 教师的语言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 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 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 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一般包括大学语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等等。学前教育的每个领域都贯穿了语言教育, 语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其他领域与其他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 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在落实语言课程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从学生方面来讲

目前,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并不乐观, 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方言较重、词汇贫乏、病句较多,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 不能很好地即时演讲、辩论, 等等。有学生认为, 语言类课程没有必要作为重点, 自己已经说汉语很多年了, 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的训练。这些, 都会使得我们落实语言类课程的时候困难重重。

2.从教师方面来讲

(1) 课程内容更新较慢,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部分教师在讲授语言类课程的时候, 年复一年地使用旧有课程内容, 即使有所创新也没有做到真正与时俱进。比如, 大学语文与幼儿文学两门课程, 大部分教师只参照教材讲授名家作品及诗词歌赋、只参照教材讲授很多年前的儿歌和文学作品, 而没有关注当今社会文学发展的风向, 没有把当今社会中一些最新的、前沿的、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融入教学中。虽然他们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使得教学和社会脱节, 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 课程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专业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特色,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 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但是, 有一些课程在落实的时候却忽略了其专业特色。比如, 大部分院校在开设《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的时候只是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 而忽略了《教师口语》课程。其实,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普通话水平以外, 还应该注重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运用教师语言。学前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 它所面对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 即3-6岁的儿童。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院校往往强调“普通话”而忽视“教师口语”, 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切领悟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 教学形式单一, 实践机会偏少。

大部分语言类课程教学中, 主要是由教师“教”完成的虽然在教学中, 也有一些实践环节, 但是作为技能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是太少了。语言类课程除了要加大课上的实践环节外, 课外的实践也不可缺少。

(4) 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 只是停留在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的层次, 没有达到“我要学”、“我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的高度, 这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关。

3.从学校方面来讲

(1)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时安排不够合理。

部分院校在落实语言类课程时存在偏见, 要么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加大其他理论课程的安排, 忽视语言类课程, 把语言类课程划拨到选修课程中, 可选可不选;要么在实际教学中学时安排不够多, 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练习。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方面存在问题, 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语言类课程, 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语言教育类师资比较薄弱。

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语言类课程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 学校忽视语言教育类师资的引进与培养, 使得语言教育类师资比较薄弱。师资力量薄弱, 我们就难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语言教育资源, 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难以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3) 语言素养的提高缺乏系统性与反馈机制。

一个人的语言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通过多年的积累、不断的学习与练习才能形成, 它与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自身素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 我们在落实语言类课程的时候, 还仅仅停留的教授课程的层次,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缺乏系统规划、评价与反馈。虽然有些院校设置了一些口语技能类课程, 但是在真正落实的时候是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 缺乏对学生的监督、评价、总结, 这些技能类课程也没有实现应有目标。

二、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不论是高校的老师也好, 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好, 都要树立正确的语言类课程教育观,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讲授与学习语言类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学生要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合理规划, 将语言素养的学习与积累贯穿自己学业的始终, 目的是深厚语文基础、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口语技能, 进而提高语言素养与职业素养。老师不能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上, 而应该进一步思考与实践如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与职业素养。

2.构建合理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语言类课程群

语言类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因此高校在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时一定不能忽视语言类课程的重要性, 不能把语言类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制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时, 应专门设置语言类课程模块。在语言类课程模块中, 我们要为学生开设一批既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 学生又感兴趣的语言类课程群, 如幼儿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故事讲述技巧训练、朗读与朗诵技巧训练、表演与主持技巧训练、剧本表演、家园沟通技巧, 等等。

3.构建高效的学前教育专业语言类课堂与课外活动

(1) 利用多种手段, 多渠道搜集信息,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我们要从学生方面、从幼儿园方面、从社会方面了解课程的不足, 从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 不断改进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为学生讲授国内外语言教育的新动态、讲授语言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搜集社会中关于语言教育的最新信息等, 让语言类课程更加立体、更加饱满。

(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组织教学。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做不到吸引学生了。因此, 我们必须摒弃旧有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与形式组织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 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谈话、演示、表演、竞赛、辩论等途径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技巧, 并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3) 加大课程的实践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目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因此, 课程的实践远远比理论的讲授要重要得多。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 算不上真正的课堂;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 只能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新课改以来, 无论是国家也好还是学校和老师也好, 都在强调学生的学生方式需要发生改变,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除了学生要主动学习外, 教师也要在课堂与课外的各种活动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 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学生语言素养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完成教学活动、实现培养目标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核与评价。语言类课程属于技能课程, 技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是不能仅仅依赖于笔试完成的。我们应当通过朗诵、讲故事、辩论、演讲、剧本表演、学生教学大赛等多种形式考核与评价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考核、评价之后, 针对出现的问题, 一定要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提供依据。

三、结语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是一个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灵活性与变化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必须紧紧与幼儿园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璨.高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7) :0156-0157.

[2]马丽娜.基于职业标准的学前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音乐大观, 2013, (12) :79-80.

[3]顾艳婷.幼师专业语言艺术课程初探[J].河南教育 (职成教版) , 2013, (1) :33-33.

篇9: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研究团队做的两个工作坊中,周兢教授首先从教师有关领域教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儿童)等专业教学知识的构成要素分析入手。阐释了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重要性。她认为,我国以往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比较偏重教学方法。对于领域教学知识和教学对象的关注较少。她指出,学前阶段更应该重视领域教学知识,因为学前阶段的领域教学是全科性的,各个领域间相互融合,这就使得学前阶段的领域教学知识的构成具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儿童学习的核心经验成了领域教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掌握儿童学习的核心经验,不仅能让教师获得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懂得儿童领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还能帮助教师建构指导儿童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该研究团队还详细介绍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三类核心经验的构成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特征。口语交流语言、文学语言和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三类核心经验,这三类核心经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流说话、独自讲述、儿歌学习、散文学习、故事学习、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经验,每一种经验都需要经历初始阶段、稳定阶段和成熟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每个儿童的语言经验发展阶段或水平与其经验的储备和积累关系密切,但与年龄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该研究团队认为,教师准确地把握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核心经验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提升幼儿园语言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适宜性,从而提高语言教育活动的质量。教师一旦具备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方面的知识,在制定语言教育目标时就可以聚焦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及其发展水平,使得语言教育的目标更加精准,更加具有层次,也更加容易细化;在选择和组织语言教育内容时就可以针对核心经验、紧扣核心经验、体现核心经验,并根据核心经验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发展水平组织内容;可以根据儿童现有的核心经验和经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语言活动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在与幼儿进行互动时能够敏锐地发现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能够通过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灵活地回应儿童的问题、把握活动节奏等方法。提高幼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以及师幼互动的质量。该研究团队还以语言活动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核心语言经验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中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在现场展示环节。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为与会者呈现了一个精彩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4个活动同时在桂林市的8所幼儿园进行了现场展示。相关专家有针对性的点评使与会代表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内涵,加深了对核心经验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方法的认识。

在专家答疑环节,华东师范大学的张明红副教授和中华女子学院的余珍有副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各自对语言学习核心经验及其运用的理解,并与周兢教授一起对与会代表在语言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会议期间产生的困惑进行了解答,使与会代表对幼儿完整语言表达的要求、语言学习情境的创设、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交往、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之间的差异、目前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广大实践工作者明确方向,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理念。

篇10:学前班语言教案

1、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去想象、思考,并理解的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大胆表达;

2、让幼儿明白要有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教案准备:

1、有下雨声音的磁带,录音机;

2、妈妈和鸡宝宝的胸饰;

3、布置小鸡的家,对面的小山坡,小河、(蓝布),图片,地毯。

教案过程:

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表演。(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表演。第二天,正当小鸡一家准备出门时,发现昨晚的雨水汇成了小河。

(1)启发“小鸡”讨论过河的办法;

(2)经过启发讨论,准备用自己的办法过河时,发现已经有了一座小桥。

(3)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们高兴的过河,到达小山坡。鸡妈妈召集小鸡围坐在一起,猜一猜,桥会是谁搭的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听了解内容

(1)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听。

a、圆圆的“石头”组成了什么?它们是真的石头吗?

b、到山坡以后,发现了什么?

c、桥为什么不见了?又是谁帮了小鸡一家?

(2)根据图片内容给图片排序。

3、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帮助过别人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你也会得到快乐。

篇11:学前班语言教案

1、感知“d”的正确发音并正确认读。

2、运用语音盒中的物品与字卡对应游戏,感知汉字与拼音。

3、练习组词造句、创编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d音实物:袋子、带子、电池、垫子、钉子、订书机、灯笼、豆、刀、蛋。

2、与实物对应的四段卡(图卡、图文卡、字卡及拼音卡)。

3、神秘袋一个,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将四段卡打乱顺序散放于周围。将d音的实物放于神秘袋中。

2、出示神秘袋,提问:袋子中都是发d音的物品,猜一猜有什么?

3、猜测后请幼儿依次从神秘袋中摸出一件实物,正确说出实物的名称,教师提醒幼儿正确发音。

4、请幼儿依据自己取到的实物从四段卡中取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图卡、图文卡、字卡及拼音卡,并依次对应摆放于实物下方,正确认读四段卡上的文字及拼音。

5、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每人持图卡一张,第二组每人持文字卡片一张,第三组每人持拼音卡一张。

6、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听音乐自由走动,音乐停止时,图卡、文字卡、拼音卡为同一实物的幼儿手拉手坐下,用该词汇每人说一句完整的话,然后交换卡片继续游戏。

篇12:学前班语言教案

1、感受故事诙谐与幽默用动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 体验正确记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小熊,糖图片、梨、苹果,气球、脸盆。杯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题

1、师:今天我们做个游戏,就是老师说什么,你们就说什么。

师:小朋友,你们的记性真好,可是这只小熊的记性就不好了,这不,家里来客人了,熊妈妈叫小熊去买东西,结果闹出了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师:故事的名字叫小熊买糖果。

师 :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小熊去买什么?

幼:梨、苹果、糖

师:小熊担心忘了,所以去买东西的路上都在干什么? 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嘴巴一直念着要买的东西,摔倒了。

师:小熊把要买的东西记成了什么?小熊是怎么把气球带回家的?

幼:气球,牵回家的。

师:第二次,小熊记住要买的东西了吗?小熊怎么又没记住呢?那它买的是什么?

幼:没有,因为撞到树上忘记了,小熊买的是脸盆,水杯。

师:这么多东西小熊是怎么带回家的?

幼:抱、拿着水杯回家。

师:妈妈见了大吃一惊,只好再给它一些钱,第三次小熊买对吗?可是最后发生了什 事 情?

幼;买对了,小熊帽子被风给吹走了,小熊去捡帽子了,回来看见自己地上的东西,还喊 是 谁的。

师:记性不好闹出了很多笑话是不是?

幼:是、

三、讲述第二遍故事。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记忆故事,了解一些有效记忆的方法。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

幼:记性不好的小熊

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小熊呢?幼儿自由讲述

四游戏结束:小帮手

篇13: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之一,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计、组织、实施语言活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的准备、课堂上案例的呈现、案例的讨论与总结、教学实践等环节,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课程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等专科学校学前语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总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死气沉沉,无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法在教师呈现案例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将所学知识与真实教学案例结合,总结教学经验,既充分保证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有利于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

通过长时间的课堂观察发现,在高职院校中,相较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更容易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兴趣。案例教学法恰好能迎合这一学情特点,有效地将课堂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境结合,帮助学生感受真实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实践,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课程基本理论,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分析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课本知识融入实际教学情境中,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讨论、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从而更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幼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在学前语言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在课程中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重视。首先是保证案例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为了让教学内容能够高效传授,不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次保证案例的可信性,案例应尽可能真实还原实际教学,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实际教学情境。此外,还要保证案例的典型性,针对教学重点内容,选取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渗透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际教学相融合。

(二)教学实施

1. 案例的呈现

案例的呈现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如:多媒体课件、纸质稿、图片、语言、视频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重叠使用。

2. 案例的讨论与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讨论、发言。这一环节要注意的是:(1)教师的提出的问题应是与案例、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符合学生已有经验的开放性问题。如:讲述活动中的四个基本步骤在这个方案中是如何体现的?该方案中是如何引入新的讲述经验的?你觉得该视频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时所用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2)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留机会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遇到困惑与不解时,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讨论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一是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二是要对此次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3. 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是为了解释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近教学实际的机会。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的持续性效果,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以巩固和迁移新的经验。如:在上完讲述活动这一单元的内容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讲述活动的方案并进行试教。

总之,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目标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篇14:新加坡学前第二语言教学体系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 第二语言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8-02

一、新加坡语言的演化

新加坡196年的现代历史,是由146年的殖民统治和50年的独立建国所组成的。在过去的50年里,新加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大规模的转型。新加坡原本便是一个移民社会。它自1819年建立以降,来自中国、印度、马来亚、印尼,以及其他地区的居民,就逐步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

1983年12月,政府终于宣布,华文、马来文、印度文(主要为南印度的淡米尔语)及英文等四支语种合并为单一语种的教学体系,于1984年开始正式实行,并将于1987年完成是次整合。1987年,新加坡的四种教学语言汇整为单一教学语言,由此奠定了英文的强势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里,新加坡的教育系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语言和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新加坡如今已日益西化。鉴于华人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华族文化的深度自然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整体文化素质的平均水准。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政策。就读政府学校的学生都以第一语言学习英语。中小学生也学习一个第二语言,也就是教育部所谓“母语”,分别是华语、马来语或泰米尔语。将各种不同的种族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即“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

二、新加坡学前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况

新加坡的教育十分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未来新加坡人。

新加坡儿童在学前阶段开始接受双语教育。1984年,新加坡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行以英语为主要教学用语的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华族幼儿要在入园后才学习华语,于是,华语便成为他们的第二语言了。

研究者曾在新加坡一所采用浸入式语言教学法开展第二语言教学实验的幼儿园追踪研究了若干个将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幼儿。结果显示,幼儿每天如能与华语教师互动约半天时间,23至33个月后,这类幼儿基本能够灵活使用华语与他人交流。研究还发现,幼儿将华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排斥期、静默期、第二语言模仿期、运用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以及活用语言期。在幼儿学习华语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所处的语言学习阶段以及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点提供适宜的支持,以使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必须在了解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对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支持即维果斯基所谓的“支架”教学。“支架”教学法为幼儿制造互动的机会,以让幼儿通过生活情景中的语言交流理解语言并掌握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

三、“支架”教学法的运用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支架式教学原则中,交互主体性、环境支持、重复性和交托与接手任务等四个原则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幼儿处于心理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并接受教师在言语、行动等方面的支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交互主体性原则可以有不同的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阶段状况:

1.排斥期。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排斥期,教师要根据幼儿排斥反应的程度适当调整其接触第二语言的方式和时间,以避免幼儿产生畏惧心理。

2.静默期。在第二语言学习的静默期,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可以以游戏和操作活动的方式提示、引导幼儿模仿使用简单的第二语言词语。必要时可以用第一语言与幼儿沟通。

3.第二语言模仿期。在幼儿的第二语言模仿期,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结合表情和动作、运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与幼儿进行交流,安排第二语言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一起互动, 以发挥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架作用。

4.运用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幼儿是从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开始尝试运用简单的第二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就是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尝试,并引导其说出完整的句子,在幼儿无法使用第二语言正确表达时可给予提示或允许其使用第一语言辅助表达。从而保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场的其他尚不能运用第二语言加以准确表达的幼儿也不会感受到压力。

此外,让学习者在充满鼓励与支持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并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辅助学习的工具、材料以达到学习目标。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幼儿第二语言教学中,就是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材料,包括图书、用品、游戏材料等,以让幼儿能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自由交流。在幼儿第二语言教学中,还要注意重复性原则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支架帮助,这种帮助可按“直接指导、需要时指导、间接指导”的顺序进行。重复学习并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学习,教师的引导方式也要根据幼儿的第二语言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最后,随着学习者技能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他的角色要不断改变,教师要仔细观察学习者,并让他在准备就绪时承担学习能力增强后能胜任的任务,这就是维果斯基提出的交托和接手任务原则。

四、结论

通过“支架”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适宜幼儿学习的物质环境,让幼儿通过各种材料开展模仿和练习活动;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按照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营造自然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等。新加坡学前的第二语言教学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幼儿使用第二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促进幼儿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Oi, Mariko. BBC News - Singapores booming appetite to study Mandarin. Bbc.co.uk. 2010-10-05 [2011-01-27].

[2]黄雪云.新加坡学前儿童华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个案观察研究[D].新加坡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9.

篇15:学前班语言教案

《开满玫瑰花的院子》故事讲述的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种植玫瑰花,最后感受劳动过后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我将故事中小动物们如何种植、照顾玫瑰花这个过程放大,让孩子们理解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等动词的含义,了解照顾植物的各种方法及互帮互助的.快乐。

在预设环节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每个环节的过渡和问题的小结,使得过程自然,帮助孩子经验提升。

目标:

1.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照顾,乐于照顾植物。

2.体验和朋友一起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照料植物所需的图释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美不美呢?美在哪里呢?

2、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小朋友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春天很美,我们能在一起郊游、钓鱼、放风筝,也可以种树,春天里有趣的事情可真多啊!

二、理解故事

1、春天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只小熊也被吸引来了呢,我们来看看他在干什么呢?

2、小熊为什么要挖土呢?

经验提升:松松土,能让种子更好的成长。

过渡:春天到了,小熊决定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下美丽的玫瑰花,所以他松了松土地,播下了种子。等待着玫瑰花的长大。

3、(幻灯片二)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熊为什么会哭呢?

4、小熊伤心极了,玫瑰花为什么会枯萎的?

小结:浇水可以让玫瑰花长大,但是水浇的太多或是太少,玫瑰花都会枯萎,我们要适当的给它浇水。

5、让玫瑰花长的漂亮,只要浇水就行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玫瑰花长的又大又漂亮呢?)

6、出示图片,幼儿说到一种方法,老师出示一种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幼儿的方法。幼儿没说到的,不用说明。

小结:你们的本领真大,知道这些种植的方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是啊,小熊也有许多好朋友来帮助他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熊的玫瑰花长大了吗?(长大了)

小结: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小熊的玫瑰花张的又大又漂亮,有朋友的帮助真好!

2、你听到朋友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呢?

小结:种植植物有那么多的好方法,我们要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阳光(老师一边用手指出,幼儿回答)每一种方法都很重要哦!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做好种花的每一件事,花朵就会开的很美了!

四、延伸活动

篇16: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1、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理解词语“报晓”。

2、培养幼儿初步的跟着故事表演的兴趣,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激发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懂得帮助别人要注意方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一套。

2、小猪、公鸡、鸭大婶、驴大哥的头饰各一个。

3、困难情景图2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提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一起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憨憨猪报晓》。那什么叫“报晓”呢?

二、看图片,分段听故事。

1、出示图片1、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听到这里,小朋友知道什么叫“报晓”了吗?

(报晓:公鸡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大声的啼叫,提醒大家该起床了)

2)小动物们听到憨憨猪的报晓后悔又什么样的反映呢?

2、出示图3,讲述故事的.二段。

1)憨憨猪为什么要报晓呢?他这样做对不对?

2)为什么大家都说憨憨猪做错了?

3)引导幼儿思考:可以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报晓?

3、出示图4、5,讲述故事的三段。

通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理解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三、激发幼儿初步的跟着故事表演的兴趣。

1、复习故事中的情节、人物。

我们也来玩一个憨憨猪报晓的游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讲出故事中的人物及其特点。

2、教师完整的讲一边故事,幼儿跟着故事表演。

四、发散幼儿思维,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

小朋友,我这里还有几个人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来帮助他们呀?

1、小兔的房子倒了,要造新房子,可造在哪里呢?

2、小狗的钥匙丢了,进不了家怎么办呢?

活动延伸:

在班中继续开展互助教育,养成幼儿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故事《憨憨猪报晓》

花公鸡病的不能下床了。

憨憨猪特地到花公鸡家来看望它。他见花公鸡一脸的忧郁,便问道:“公鸡弟弟,有点病怕啥,干吗要愁眉苦脸的呢?”

花公鸡摇摇头说:“每天大家都按我的叫声起床,可明天我不能报晓了,怎么办呢?”

憨憨猪哈哈一笑:“这有啥,明天我来帮你报晓不就行了吗?”

第二天,天刚透出一丝亮,花公鸡就叫醒了正在打呼噜的憨憨猪。憨憨猪边揉着眼睛边打着哈欠来到了大街上,他扯着大嗓门一声接一声的喊了起来:“天亮了!天亮了!”

憨憨猪的嗓音又粗又大,实在是难听。睡梦中的小宝宝都给吓哭了。驴大哥冲出门来,指着憨憨猪说:“一大早,你在街上叫什么叫?”憨憨猪脸红了:“驴大哥我是在帮公鸡弟弟报晓呀!”“有你这么报晓的吗?做错事还犟嘴,你羞不羞。”

这时,其他小动物们也都围了过来,纷纷指责憨憨猪。憨憨猪感到委屈极了,他把脚一跺说:“哼,从今后我再也不管闲事了。”鸭大婶对憨憨猪笑一笑说:“你这孩子,脾气倒不小。你该动动脑筋,报晓可不一定要用嗓子的呀”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憨憨猪用手摸着大耳朵,苦苦的想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小动物们一阵动听的声音叫醒。打开窗一看原来是憨憨猪在每家每户的门前摇起了铜铃。那悦耳的铃声,伴着晨风,就象一支支歌儿,钻进了大家的心窝里。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憨憨猪报晓教案】相关文章:

1.中班语言小猪变形教案

2.中班《家》语言活动教案

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4.语言活动中班教案

5.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

6.中班语言《下雨啦》活动教案

7.春天的朋友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8.中班语言《过年》活动教案

篇17:幼儿学前班语言教案

幼儿学前班语言教案:鸭子汽车记

【活动目标】

1、从图画书中寻找故事线索,感受鸭子尝试挑战、坚持不懈获得成功的快乐。

2、关注画面细节,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儿童图画书《鸭子骑车记》人手一本。

2、故事局部画面:(1)鸭子骑车时先后遇到的朋友;(2)鸭子骑车的各种动作。

【活动过程】

一、共同观看《鸭子骑车记》封面画面,引起阅读兴趣

1、封面上有谁,它会有什么突发奇想?

2、了解故事名称“鸭子骑车记”,谈论:鸭子可能学会骑车吗?

二、自主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大意,寻找答案

1、带着问题一页一页地翻阅,边翻阅边思考:鸭子究竟有没有学会骑车。

2、交流从书中找到的答案。

三、师生共读,关注画面,梳理故事线索

(一)线索一:同伴的不同态度(局部画面图一)

1、鸭子骑车时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

2、教师根据图书中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结合幼儿的表述逐一出示小图片。

3、这些朋友赞成鸭子骑车吗?从该页画面和文字表述上了解动物朋友的态度。

4、共同将以上图片按赞同与否进行归类。

(二)线索二:鸭子怎样学会骑车(局部画面图二)

1、鸭子原来会不会骑车——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最初不会骑车时的动作。

2、教师用局部画面图表示。

3、鸭子是怎么学会骑车的,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的动作有什么变化。

4、教师按图画书的顺序排列动作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特别关注鸭子骑车动作的.变化)。

5、共同发现鸭子骑车从摇摇晃晃——稳稳当当——潇洒自如的过程。

(三)线索三:动物朋友的巨大改变

1、提出问题:最初同伴们都不参加学骑车,后来呢?再一次翻阅图画书,从最后一页中找到答案。

2、动物们一开始不是都不赞同鸭子骑自行车的吗?现在怎么也都骑上自行车了呢?

3.动物朋友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骑车了,连贯地翻阅最后几页,发现动物朋友看到许多小朋友飞速地骑车,都跃跃欲试,最终跳上了自行车的过程。

4、仔细翻看最后一页,发现动物朋友骑车的有趣情景。

四、情感迁移

1、鸭子学会骑车以后有没有新的想法?从封四中发现鸭子又想学开拖拉机。

2、小朋友你们现在想些什么呢?会不会和鸭子一样也有了奇妙的想法呢?

【附故事:鸭子骑车记】

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骑车!”他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

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你好,母牛!”鸭子说。“哞——”母牛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鸭子骑过绵羊身边。“你好,绵羊!”鸭子说。“咩——”绵羊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要是不小心,他会受伤的!”

现在,鸭子骑得好多了。他蹬得快了一点,骑过马身边。“你好,马!”鸭子说。“嘶——”马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鸭子,你还是没我快!”

鸭子一边按铃,一边朝母鸡骑过去。“你好,母鸡!”鸭子说。“咯!咯!”母鸡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你看着点路,鸭子!”

鸭子单脚站到车座上,骑过狗身边。“你好,狗!”鸭子说。“汪!”狗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这可是真功夫啊!”

鸭子撇开车把,骑过老鼠身边。“你好,老鼠!”鸭子说。“吱——”老鼠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我真想像鸭子那样骑车。”

突然,一大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冲下路来。他们骑得特别快,谁也没有看到鸭子。他们把车停在门前,就进屋去了。

现在,所有动物都有自行车骑了!他们在谷仓旁的空地上骑来骑去。“真好玩!”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子,你的主意真棒!”

篇18:学前语言教学活动教案范文

研究表明:人的脑神经细胞在4岁以前生长最快, 在此阶段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刺激促使其脑神经发展。孩子从出生到一岁之间称为语言准备期也叫前语言期, 以后进入语言发展期, 学前儿童进入语言发展期以后, 也需要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方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从听懂语音开始到说出语音到掌握基本语意, 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清楚、完整地转述他人的语言, 最后发展到能对语言运用自如。[2]

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交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 而其父母在学前儿童言语萌发之时, 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对其语言能力发展尤为重要。

一、亲子沟通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 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学前儿童随时都起着模范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笔者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100多名孩子及其父母的调查发现:

(一) 现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非常重视

调查中的家长有2%是研究生, 49%是大学本科生, 大专占18%、中专占12%, 17%是高中文化, 还有2%是初中文化。85%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学前期在早期阅读、识字等早期教育方面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视且有较高的期待。

(二) 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够关心

调查显示, 有27%的家长会不顾工作劳累, 每天坚持为孩子讲故事、倾听孩子说话, 66%的家长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会给孩子讲故事, 其中有23%的家长认为自己累时则采取敷衍的态度, 告诉孩子说明天再讲。75%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发展不需要特别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能注意孩子的社会交往

调查中仅有34%的家长能坚持在任何时候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大多数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 根本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的机会。调查中发现, 仅有15%的孩子经常有小伙伴同其玩耍;43%的孩子家中则一般没有人来, 也不出去找同伴玩耍。只有50%的父母平日里愿意带孩子一起到邻居、亲友家里做客。

(四) 孩子自身也存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调查中有31%的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 能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愿;25%的孩子能清楚、完整地陈述故事, 语言发展水平较好;有40%的孩子能做到聚精会神地听父母说话;77%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83%的孩子经常问为什么;这些差异和表现, 说明了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调查、访谈中还发现许多家长并不了解他们孩子的近期发展特点和兴趣, 只是盲从社会的发展时尚和需求, 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在孩子语言发展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贻误了对孩子进行语言早期教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二、亲子沟通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

(一) 科学的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实施细则的基本理念中说, 学前儿童是独立的发展中的人, 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与价值, 具有生存权、游戏权和发展权。因此, 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要求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个体看待,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尽量满足孩子的当前需求。长此以往, 定能促进孩子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 懂得用语言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二) 不科学的亲子沟通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在他们眼里:孩子还小, 能懂啥!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对孩子说话通常用命令的语气, 严厉的声调, 甚至是用消极的、禁止性的语言。对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倾诉, 也会认为是些无聊的东西, 毫无耐心去听。如此一来, 孩子就算有什么话有什么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 对父母的命令, 即使心里不愿意也逆来顺受, 懒得开口说, 照着做就行了,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受到了影响。

三、发挥亲子沟通技巧, 促进学前儿童

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提出,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父母要认真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养态度、方式和措施。

(一) 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 关注孩子的思想与情感变化, 结合孩子当前发展特征进行客观分析。

(二) 把握孩子最近发展区目标, 善用“语言”进行引导。

(三) 当孩子能主动用语言表达身边的

所见所闻时, 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同时帮助孩子纠正不正确的语言表达。

(四) 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 带孩子融入社会, 扩大视角。

(五) 运用语言游戏寓教于乐, 引发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欲望。

(六) 父母还应了解自己孩子在学前儿

童期各阶段的语言发展特征即语言发展阶段性, 针对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的语言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提高沟通效果。

父母与孩子间的语言沟通也是一种情感交流, 是亲子间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要知道, 和孩子说话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父母不能忽略了和孩子沟通过程中的语言, 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速是否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口齿是否清晰, 声音是否温和亲切, 能否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使孩子的使用语言和分析语言等语言能力方面发展在亲子沟通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 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的先决性条件。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受其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各个年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者认为:亲子沟通, 加强交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学前儿童,亲子沟通,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殷红波.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上一篇:家乡的夏天范文下一篇:不开心的事作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