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2024-04-30

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共9篇)

篇1: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主讲明师:茅娟美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绍兴市学科带头人。

写作经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关不美,家乡水。”从小到大,家乡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放眼家乡的秀美>景色,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情。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以“家乡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着重介绍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民风民俗。

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找到熟悉的写作材料。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建城2500年,素以“文化之邦”著称于世,写作材料俯拾皆是:

艺术文化——质朴细腻、跌宕婉转的越剧;高亢激越、豪放洒脱的绍剧;说唱结合、诙谐通俗的莲花落;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王羲之书法等。

民风习俗——新年新岁、婚丧事宜、祭田和祭祀、安昌腊月风情节、祭禹大典、花雕嫁女等,有些曾经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习俗,近年来重新被挖掘并隆重举行。

文化古迹——“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古纤道、乌篷船、石拱桥、老台门、深弄堂,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踩在了“历史”上,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一段历史,一段佳话。

饮食小吃——清冽的鉴湖水酿造的老酒味道醇厚;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那碟茴香豆味道鲜美;外焦里嫩、臭中带香的臭豆腐;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乌干菜„„

其他还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绍兴方言,处世精明、善于言辞的“师爷文化”等。当你细细观察,这些平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民风民俗都微笑着向你走来了。

写作时,字里行间要有生活情趣和人生意味。沈从文笔下的云南歌会,通过“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面的描绘,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琦君的那一杯春酒,弥漫着浓浓的乡愁、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留恋,绵长的情感就如一杯醇厚的春酒。所以写作前,要求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发现所选材料的独特美;带着满腔情感去品读,表达绍兴人的自豪之情;带着智慧去描述,引发对平凡事物的深刻思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淘洗沉淀,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我们关注民间文化,实际上是在传承世代的生活传统,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

作文本

家乡的桥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八(3)班 陆烨

江南水乡,河道如织,桥便成了密密河道中的符号,传递着水乡的讯息。长长的石桥是破折号,高高的拱桥是句号,闭上眼睛,我也能将桥的细节一一描绘。傍晚时分,桥身镀上一层金边,妇女们忙着淘米洗菜,一边还不忘与邻居碎碎地唠,从柴米油盐到一家老小,笑容里透露着满足与平和。

炊烟袅袅升起,这是村庄以自己的语言召唤着劳作的人们回家。桥一下子热闹起来,回家的男人扛起自行车,稳当地走过石桥台阶,然后飞快地骑上,一路铃铛,还不忘跟路旁人家热情地打招呼——“吃饭哉”,一会儿便不见了身影。菜农们在桥边摆了摊,拿着草帽,扇着风,披一件洗得泛白的蓝开衫,穿一双沾满泥土的自编草鞋,坐在台阶上,大声吆喝。放了学的孩子们横冲直撞嬉戏着,老农把摊子护在身后,斥责道:“小赤佬儿,小心点„„”孩子们吐吐舌头,书包在身后“啪嗒啪嗒”地响着,跑远了。

水乡农村的时光,就如乌篷船欺乃的桨声,有声有色;又如桥下无声的流水,不慌不忙。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欲熏心,枕河人家的日子就如湖水一般澄澈。

老人们爱在茶余饭后,坐在桥头光滑的石栏上,跷着二郎腿,剔着牙,天南地北地聊着,忘了夜色越来越浓。有时候,什么都不讲,享受着夏夜习习晚风,闭眼回忆往事,时间在这里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待困意袭来,起身离去,却蓦然瞥见枝头圆月如镜。

几百年来,家乡的桥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或焦急或悠闲,或得意或失意,都被细心地一一收藏,随着岁月的洗濯,沉淀出一种特有的质朴古老的韵味。桥像一位饱经风霜、睿智深刻的老人,用他宽容的怀抱一视同仁地将所有水乡之子容纳,不管衣锦还乡还是落魄归家,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观望水的每一次涨退,桃花的每一次开谢,梧桐树的每一次凋零。于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望见了桥,就像回到了家。

绍兴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座桥。它承载了你生命中某段时光,亘古不退色,直至你消散,在它的某个角落也会有你的气息与身影。它可以不华贵,可以不闻名,但必须足够坚固。它可以让你在某种特定的时刻。想起它,会满含泪水,然后发呆很久。是的,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只因为每一个水乡人,用生命中最美好的感情来祭奠它,在心中开成一朵永远不败的花,荼摩不朽。

(指导老师茅娟美)

明师点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几百年来,这些古桥静静地立在河道上,看人来人往,见古城变迁。陆烨同学将焦距对准了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桥,静静地看,细细地描。村妇淘洗图,暮色晚归图,月夜乘凉图,这些发生在桥边的普普通通的图景,在小作者的眼中,竟然如此趣味盎然。如果仅至此,还不足以看出作者的细腻与敏感。看来,桥已然在作者心中生了根,有了灵气,那是一座古老坚固的石桥,那是一位睿智而宽容的老人,那是远行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的梦,那更是每一位绍兴人心中一朵永远不败的花。

《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篇2: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主讲明师:茅娟美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绍兴市学科带头人。

写作经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关不美,家乡水。”从小到大,家乡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放眼家乡的秀美景色,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情。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以“家乡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着重介绍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民风民俗。

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找到熟悉的写作材料。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建城25,素以“文化之邦”著称于世,写作材料俯拾皆是:

艺术文化――质朴细腻、跌宕婉转的越剧;高亢激越、豪放洒脱的绍剧;说唱结合、诙谐通俗的莲花落;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王羲之书法等。

民风习俗――新年新岁、婚丧事宜、祭田和祭祀、安昌腊月风情节、祭禹大典、花雕嫁女等,有些曾经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习俗,近年来重新被挖掘并隆重举行。

文化古迹――“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古纤道、乌篷船、石拱桥、老台门、深弄堂,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踩在了“历史”上,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一段历史,一段佳话。

饮食小吃――清冽的鉴湖水酿造的老酒味道醇厚;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那碟茴香豆味道鲜美;外焦里嫩、臭中带香的臭豆腐;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乌干菜……

其他还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绍兴方言,处世精明、善于言辞的“师爷文化”等。当你细细观察,这些平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民风民俗都微笑着向你走来了。

写作时,字里行间要有生活情趣和人生意味。沈从文笔下的云南歌会,通过“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面的描绘,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琦君的那一杯春酒,弥漫着浓浓的乡愁、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留恋,绵长的情感就如一杯醇厚的春酒。所以写作前,要求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发现所选材料的独特美;带着满腔情感去品读,表达绍兴人的自豪之情;带着智慧去描述,引发对平凡事物的深刻思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淘洗沉淀,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我们关注民间文化,实际上是在传承世代的生活传统,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

作文本

家乡的桥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八(3)班 陆烨

江南水乡,河道如织,桥便成了密密河道中的符号,传递着水乡的讯息。长长的石桥是破折号,高高的拱桥是句号,闭上眼睛,我也能将桥的细节一一描绘。傍晚时分,桥身镀上一层金边,妇女们忙着淘米洗菜,一边还不忘与邻居碎碎地唠,从柴米油盐到一家老小,笑容里透露着满足与平和。

炊烟袅袅升起,这是村庄以自己的语言召唤着劳作的人们回家。桥一下子热闹起来,回家的男人扛起自行车,稳当地走过石桥台阶,然后飞快地骑上,一路铃铛,还不忘跟路旁人家热情地打招呼――“吃饭哉”,一会儿便不见了身影。菜农们在桥边摆了摊,拿着草帽,扇着风,披一件洗得泛白的蓝开衫,穿一双沾满泥土的自编草鞋,坐在台阶上,大声吆喝。放了学的孩子们横冲直撞嬉戏着,老农把摊子护在身后,斥责道:“小赤佬儿,小心点……”孩子们吐吐舌头,书包在身后“啪嗒啪嗒”地响着,跑远了。

水乡农村的时光,就如乌篷船欺乃的桨声,有声有色;又如桥下无声的流水,不慌不忙。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欲熏心,枕河人家的日子就如湖水一般澄澈。

老人们爱在茶余饭后,坐在桥头光滑的石栏上,跷着二郎腿,剔着牙,天南地北地聊着,忘了夜色越来越浓。有时候,什么都不讲,享受着夏夜习习晚风,闭眼回忆往事,时间在这里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待困意袭来,起身离去,却蓦然瞥见枝头圆月如镜。

几百年来,家乡的桥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或焦急或悠闲,或得意或失意,都被细心地一一收藏,随着岁月的洗濯,沉淀出一种特有的质朴古老的韵味。桥像一位饱经风霜、睿智深刻的老人,用他宽容的怀抱一视同仁地将所有水乡之子容纳,不管衣锦还乡还是落魄归家,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观望水的每一次涨退,桃花的每一次开谢,梧桐树的每一次凋零。于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望见了桥,就像回到了家。

绍兴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座桥。它承载了你生命中某段时光,亘古不退色,直至你消散,在它的某个角落也会有你的气息与身影。它可以不华贵,可以不闻名,但必须足够坚固。它可以让你在某种特定的时刻。想起它,会满含泪水,然后发呆很久。是的,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只因为每一个水乡人,用生命中最美好的感情来祭奠它,在心中开成一朵永远不败的花,荼摩不朽。

(指导老师茅娟美)

明师点

篇3:到民间采风去

蓝印花布

陶方宣

在洪水一样泛滥的菜花丛里,在云朵一样飘浮的芦花丛中,总梦见一个民间艺人挑着细篾箩筐从颤颤悠悠的板桥上走过,走进乡愁弥漫的村落,然后轻轻吆喝一声,扎青——染蓝!一千年过去了,这样的吆喝渐行渐远,却并没有消失。现在不用吆喝,那片蓝印花土布浸透江南的阳光和雨露,像一面蓝色的旗帜,正在越来越多的古镇老街上升起——在昆山和杭州,在乌镇和周庄,蓝印花布染坊就像雨后乡间的蓝草,一丛丛萌发,生生不息。是蓝草,不是兰草,比兰草青嫩,也比兰草芬芳,那是一种乡土芬芳,古人早就嗅出,不然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青出于蓝胜于蓝。

走过一家又一家蓝印花布染坊,我都会伸手抚摸,一抹最温情最中国的情感会从心头掠过。蓝底清纯,白花朴素,质朴的手感,自然的纹饰,这不是在表演与装点,这是乡居农耕生活里必不可缺的物品,与男婚女嫁乡风民俗联系在一起——窗帘、头巾、包袱、帐幔、兜肚、围嘴,每一件都巧夺天工,每一件都浑然天成,纹理就像篱上千年金银花藤蔓一样缠绵,纹饰就像屋后小叶白栀子花瓣一样简洁,离不了廊檐下的花花草草,也离不开传说中的才子佳人。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能用手轻轻抚摸——印花布其实是一种容易旧的棉织品,总会发现一些小小的磨损与线头,但我还是爱极了这份旧,怀旧的旧,返璞归真的旧,爱它的温和与沉静、暖昧与抒情,还有洗净铅华之后的质朴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拿起来贴在脸上,有种特别的安慰与温馨,像听一首温暖的老歌,看一部温情的老碟片,感动并且想家——想故乡老屋的竹篱笆、粗麻绳、梨花椅子、青花坛。它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调、时尚感觉与文化气息,让都市中隔膜的人走得更亲近一些,有品位的男子好像也更容易爱上那些穿蓝印花布衫的古典女孩。

蓝草在民间遍地生长,是哪一个爱美的女子第一个在这青青嫩草中发现了蓝?采下枝叶浸泡入缸,再洒上石灰沤烂,就制成了印蓝布的染料。那些走村串乡的民间染布艺人,一双手是蓝色的,像传说中的神仙,蓝衫上常年飘散着烟一样的气息,那就是蓝色的气息。印花若仅仅有靛蓝还不够,还需要驴皮拓版、桑树皮漆版,或者枣木夹版,最美丽的印花土布就在最简陋的手工作坊里染出。在农耕岁月的深处,它装饰着婚嫁与生育、乡风与民谣、五月端阳与正月元宵,在这里你会看到最吉祥的中国图案,喜鹊跳上梅花枝头啼叫(喜上眉梢),花瓶内插上一朵盛开的牡丹(富贵平安)——这样的农耕祈愿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却并没有消失,越来越多的蓝印花布馆掩藏在都市深处的小巷拐角,在高楼大厦之间,飘摇的印花布更显出它的质朴与沉静。在浙江苍南,我参观过一家蓝印花布染坊,它是真正遗留下来的一家仍在生产的蓝印花布染坊,主人叫薛勋郎,他一边染布一边吟唱着祖传的民谣我有一棵草,染得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蓝,一个最古典最温情的汉字;蓝,一种最迷人最诗意的颜色。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二]

乡村地铺

胥加山

如果某个冬天的傍晚,你有幸参加苏北农村某户农家的红白喜事,或正月里走亲访友到苏北农村,殷勤好客的主人请你吃过“八大碗”或“春喜酒”后,你醉眼蒙口正抬步找车返城,主人便热情地挽留你在他家小住一宿。当你看到他家原本的一两张床铺,便露出难色说:“投宿在此,你们一家必定一夜睡不好觉。”而主人却呵呵笑答:“本家床铺有的是。”眨眼工夫,主人吩咐家人搬回几捆干_而松软的稻草,就着堂屋的地面,逐层铺起来;接着打开漆得朱红的衣橱门,里面显现眼前的便是一床床崭新绵软的棉被;主人手脚麻利地在稻草铺上再垫上一层遮晒稻谷的篷布,四角拉直后,一张张草席随卷而开;一两床绣有鸳鸯或牡丹的大红被单覆于其上;棉被、枕头一字排开,就这样,富有苏北农村纯朴好客气质的地铺就形成了。

或许,面对眼前可睡7至10人的地铺,你也担心,是否身子会被夜里的寒气伤着。其实一躺到这松软的地铺上,你就会知道自己的猜疑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因为地铺的柔软和舒适,绝不亚于城里的席梦思;还有睡在这样的地铺上,半夜醒来,还能嗅到淡淡稻草的香味和新棉絮的馨香。

半夜醒来,你多半是因地铺太暖和,暖得你三九寒夜里伸胳臂露腿,再一摸脸庞,暖得桃花盛开,以为自己是因一场早想邂逅的春梦而醒。

睡在这样天然舒适的地铺上,半夜醒来,你定会一时难以入梦,因为此时,你全身心地“大”字形躺在地铺上,忘却了对现实的功利、金钱、美色的追求,心灵之轻的你如一只蝴蝶落在花瓣式的地铺上,享受着安宁和清静,虽门外不远处传来一两声悠远的“咣”的打更声或狗吠声。这更撩你似进入了一种世外桃源的境界。心情愉悦着,神志清醒着,随手摸来一根稻草,折梗而嚼,竟嚼出丝丝甜意;冷不防手触摸到一粒坚实的果实,带着一种收获的心情,把那粒已被岁月风干,在主人指间不经意滑落的稻粒逮在手中,以迫不及待的激情放入嘴中,那“咯嘭”声,使你的牙齿发出了优美的乐声,接着一丝一缕的米香牵系着你古老的向往土地的情愫。于不知觉中,你又恍然入梦……睡梦中,你因地铺集天地之灵气,滋生了一场关于农耕时代的爱情剧。

第二天早上,你在睡梦中被门外看热闹的孩子的嬉笑声、争着打鸣的公鸡叫声、栏里吵着要吃食的猪的嗷嗷声唤醒。你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睡得真舒服!”再一看时间,早已红日当头。带着羞色匆忙起身,主人早已为你准备好了洗脸刷牙水和热气腾腾的荷包蛋。

洗脸刷牙时,你仍在回味睡了一夜地铺的心灵舒适,而主人早已把地铺撤了,一床床棉被、枕头入柜,一捆捆被睡平整且散着热气的稻草去了灶房。

当你回到堂屋想再看一眼地铺时,它却像童话故事里的精灵一下子消失了,你简直不敢相信,堂屋的地竟然因地铺让你美美地睡了一觉。

一到冬天,我就钟情睡稻草地铺,尤其是母亲铺的地铺。母亲铺地铺总喜欢在枕头下藏一把炸蚕豆,睡在地铺上偶摸一只蚕豆放在嘴中细嚼,那种豆香可以让我弥香一冬。自在城里安家后,我有好多年睡不到地铺了。今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一同回家,到了晚上,母亲乐呵呵地为我们铺起了地铺。一躺到地铺上,我就如一个走失父母的孩子蓦然回到亲人的怀抱,止不住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岁月吹白了母亲的鬓发,可她仍不改为子女铺地铺的热情,因为在母亲的心中,她的子女无论身居何方,心中始终盘结着一种叫乡村的根,情系着一种叫乡村地铺的魂……

(摘编自《读者·乡村版》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文的主题很相似,都选取了中国民俗中的典型事物,追寻乡风民俗的踪迹,表达热爱家乡的情感。不同的是,文一是以江浙一带的蓝印花布为写作对象,文二则以苏北农村的地铺为写作对象,都极富地方特色。

文体比较。两文都属于抒情散文。两位作者分别通过对蓝印花布和乡村地铺的深情描摹,抒发了各自对故乡的挚爱深情。文一弥漫着浓浓的乡愁和怀旧情调,文二则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对故乡的眷恋之

情,感情基调比之文一较为明快。

结构比较。两文都以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入题;结尾都以深情凝练的语言收束,深化主题,意蕴深远。文一更注重首尾照应,读来令人回味绵长。

表现手法比较。文一以想象开篇,行文虚实结合,烘托出一种怀旧的意境。文二则主要写实,通过细腻描摹“睡乡村地铺”的经历,来抒发自然朴实的情感。

语言特点比较。两文的语言特点基本相同,主要都是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分别描摹蓝印花布和地铺这两种富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事物。虽是介绍某种事物,但两文都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而是于叙述中浸透着作者的深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因为两位作者心中始终都盘结着乡村的根、思乡的情,所以虽然选取的写作对象不同,但他们的审美心理是相契合的,热爱故乡的情感也是相契合的,而这种契合不应只是两位作者的,更应是你的、我的,因为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答案]

1、因为蓝印花布是乡居农耕生活里必不可缺的物品,它与乡风民俗联系在一起,它温和沉静、暧昧抒情,有着洗净铅华之后的质朴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这份旧,是怀旧的旧,返璞归真的旧,它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调、时尚感觉与文化气息,让都市中隔膜的人走得更亲近一些。

2、歌谣表现了蓝印花布颜色的漂亮,“蓝如宝”,颜色持久。用歌谣结尾的好处:内容上,揭示“蓝是一个最古典最温情的汉字;蓝是一种最迷人最诗意的颜色”的深刻蕴意;情感上,表达了“我”对蓝印花布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结构上,与开头“吆喝”相互照应,好似山谷回声,余韵绵长。

3、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好:动词,如“搬、打开、铺、拉直、覆、排开”等一连串的动作,完整展现了铺地铺的过程,表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形容词,如“干而松软、崭新绵软、大红”等,说明地铺和棉被温暖舒适的特点。

4、①地铺的舒适:天然、柔软、暖和;②心灵的舒适:忘却了对现实的功利、金钱、美色的追求,享受着安宁和清静,好似进入了一种世外桃源的境界。

5、蓝印花布和乡村地铺都是民俗的产物,都是故乡的象征,都寄寓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挚情感。

6、相同点: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民俗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同点:文一弥漫着乡愁和怀旧情调,文二则充满了子女对父母的眷恋之情。

(指导教师/孟繁新)

篇4:到民间采风去作文

刚下车,一阵阵山风扑面而来,真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外婆家的小土屋矗立在半山腰上,山上的松树和毛竹四季常青。其中,山脚下的芦苇都穿上了小麦色的袍子,一条小河在村子中央缓缓流淌。

午饭过后,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外婆要去菜地,我和妈妈带上手机,当了一回“小小摄影师”。起初,我拿着手机东拍西拍,可是没掌握好角度和物体,拍得难看得看不下去。妈妈再也耐不住了,夺起手机啪啪啪拍了好几张图。我一看。天!怎么都这么好看!我一下子像只泄气的皮球。这时,妈妈给我打气:”你只要选好角度和景!”我顿时豁然开朗。开始寻找拍摄目标。在苦苦寻觅中,我盯上了一串不知名的红果实,它就像红宝石一样闪耀,在阳光下十分晃眼。我看准了角度,按下了快门。一张唯美的图片被保存在了图库里。妈妈表扬我果实的角度符合黄金分割,显得和谐美。我激动极了!我们还在河边惊喜地发现了一棵梨树!梨树不仅有青翠叶子的点缀,还星星点点开出了几朵素洁的梨花,让梨树焕发出勃勃生机。

篇5:到民间采风去作文

我们先在学校里聆听了一场关于燃气知识的讲座。讲座一开始,港华燃气的叔叔走上讲台,为我们讲述了天然气的形成、燃烧的原因以及天然气如果泄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天然气是通过植物与地理变化转化而成的。它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才能燃烧。”他还介绍说:“使用燃气时,应该打开窗户保持通风。一定要定期检查与清理灶具。切不可把易燃物放置灶旁。”......叔叔说完之后,我们便开始对叔叔“猛烈”提问,“为什么天然气燃烧的时候有时候会变色?”“燃气热水器装在卫生间里好吗?”......一个个问题从我们口中抛出,好像永远也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

讲座过后,我们便乘着一辆大巴来到汾湖的燃气门户站。带着疑问,我来到了室内的一个模拟厨房。“厨房”里的设施一应俱全,灶炉、油烟机、洗水池和排气管全都干干净净。了解了标准样式的厨房后,我们来到天然气的工作场地。令我兴奋的是,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根又一根大大小小的管道,它们纵横交错,各司其职。我不由得从心里发出感叹:我们每天使用的天然气原来是从这里输送的。接着,一位工人伯伯带我们参观了一番,让我明白天然气在进入家庭使用之前要经过过滤、计量、减压等步骤。这太奇妙了!我们站在伯伯周围,问出比听讲座时更多的问题......

篇6: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1.你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样的民俗民风,当地有什么样的过节的风俗场景?请你以“我家乡的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2.要求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字数在500字以上。

范文

哦,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浙江诸暨,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故乡的山,虽没有名山大川的巍峨,但也蕴含着江南特有的秀气。山上绿油油的是庄稼,青翠挺拔的是松树,郁郁葱葱的是竹林。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走进这绵绵延延的大山,快乐的小鸟替你引路,幽香的野花为你提神。抬头望望茂密的树冠,用力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站在山顶大声地和群峰交流„„一切的一切,是那么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故乡的水,清澈: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柔和:涓涓细流,若趋若驻;悦耳:溪流潺潺,泉水丁冬。常常是山傍着水,水依着山;山在水中走,水自山中流。河中鱼虾成群,塘中鹅鸭戏水。不愧为江南鱼米之乡。

山明水秀的故乡哺育出热情好客的故乡人。客人——不管是远来的,还是同村的,一进门,主人立刻为你沏上一杯清茶,并拿出瓜果,坐下来和你亲切地叙谈。你刚品了几口茶,一碗热气腾腾的点心就端了上来。清茶、瓜果、点心,这是乡亲们待客的三部曲,是历来遵循的风俗。当然,其中的道道儿还远不止这些。就拿第一杯茶来说吧,听父亲说,第一杯茶不能太满,必须用双手送到客人手里。喝了三四杯茶后,要主动为客人换茶叶,为了表示热情,还可以在妇女和儿童的茶杯里放适量的白糖等等。总之,只要你来做客,就一定会体验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故乡的物产是极丰富的,不说这里绝无仅有的历代王朝贡品——香榧,就是人们经常能吃到的东西,也别有一番风味:那一年四季都出产的笋——鞭笋、团笋、毛笋„„再配上肉丝炒一碗家乡的年糕,便是最常见的待客点心了;还有山上长的罗汉豆,越冬的地瓜,都是孩子们最爱吃的东西。故乡的饺子也与众不同,它用一种嫩草挤出的汁和着糯米粉做成,裹成的饺子皮呈鲜亮的青色,所以叫青饺,吃起来爽韧而不粘牙,又透着特殊的清香,真是味美无比。

正像某首歌中唱的:我的故乡山美、地美、水美,人更美,说起故乡的山水物产、风土人情来,真是三天三夜也道不尽。

哦,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

家乡——欢歌的乐园

乐园,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为你感到自豪,我愿为你歌唱„„

那蕴满神秘的大山,那碧透人心的龙潭河水,那优美的传说,那朴素的风情,奏出了一曲充满生机的绿色旋律。

谁不知道乐园是山歌之乡?你看,农民都缠着头帕,穿着草鞋,一身山里打扮,一口浓重的乐园乡音。虽然显得有点土气,但土家人的生活是美满的,心情是欢快的,嗓子是圆润的。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山歌:“党的政策是天平,左右两端都平衡„„”那歌声汇入龙潭河,流进了长江、大海;那歌声从大山里飞出,越过千重关山,飞到武汉、北京„„他们的歌声有泥土的气息,有乐园的韵味,有土家的风格,情真,质朴,生动。我喜爱乐园,我爱乐园的歌。当你走进乐园的村村落落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几乎没有不喜欢歌的。每年7月党的生日来临之际,乐园便举行山乡赛歌会。男女歌手穿红着绿,云集乐园镇,这里霎时成了歌山歌海,热闹异常。“乐园”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乐园。

歌声入耳,使人如醉如痴。在赛歌会上,歌手们总要炫耀自己一番:“你歌没有我歌广,祖先埋在歌山上,大哥名叫歌师傅,二哥名叫歌秀才,我名就叫歌口袋。”对方不等歌声落音,就接着唱道:“桑木扁担三尺长,挑起歌本到处唱,长阳唱到北京城,万首山歌献给党。”

若是男女对唱,则更是情深意长了。女的唱道:“想唱山歌不怕羞,情哥哥你快抬头,先看山上花引蝶,再看溪边藤缠柳。”男的唱道:“情妹唱歌哥抬头,歌声随着妹妹走,花引蝶来蝶恋花,藤缠柳来抱成球。”男女合唱:“阿哥阿妹情意深,好比芭蕉同根生,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好比芭蕉心。”阵阵歌声招来热烈的喝彩。这一年一度的赛歌会,成了土家人的盛大节日。其实平日里,土家人也同样爱唱歌,总是这山唱来那山和:“又有稻谷又有茶,采了头茶二茶发,割了早稻晚稻青,稻谷飘香麦抽芽。”那一声声悠扬的歌声,飘过一山又一山,声声比糖水还要甜。

啊,乐园!充满欢歌的乐园,愿你的优美歌声长盛不衰!

我家乡的火把节

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是火把节的故乡。火把节是祈祷幸福、祝福吉祥的节日。火把节原旨是驱虫灭害、保佑庄稼获得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日子。

火把节的第一天,各家各户清洗炊具,杀鸡宰羊,筹办丰盛的节日晚餐。吃晚饭前,大人们把饭盛进簸箕里,把菜放进盘子里,筷子与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摆放在门前。希望已过世的老人们回来吃顿饭,来看看儿孙,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带走。祭完过世的老人,全家才开始吃饭。晚饭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寨口,用火把烧几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围绕火堆念起火把祝词。人们迎着金灿灿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词一声高过一声,欢乐一浪压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火把节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个固定的场地。火把节的场地是一块圆而平坦的草坪,外围是浓浓密密的树林,过节的人们坐满了草坪四周。这天要进行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普格彝民的摔跤与人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日本相扑运动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赢,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输,而要看谁的双脚先离地,谁的双肩先触地。能参加火把节摔跤比赛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们时而被这个抱起,时而被那个摔倒。战败者不气馁,战胜者也不骄傲。他们都冷静地迎接新的挑战,直至无敌手才算胜利。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选美活动。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金银首饰,每人撑一把黄油布伞,相互牵着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了优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转的彝族歌。五彩艳丽的裙子摆动着,旋转着,如彩蝶展翅,似孔雀开屏,煞是迷人。姑娘们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记者们可忙坏了,又是拍照,又是录像。评委们也在精心挑选着百花丛中的“牡丹花”。瞧,他们满头大汗,看来还真难选出来呢!傍晚,各家各户点燃火把,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屋内、院坎中转绕,口中念道:“烧死瘟疫,牛羊发展。”祈求六畜兴旺,庄稼获得丰收。接着,全寨各家各户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于村头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块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征着数不清的牛羊来吃草,收不完的庄稼堆成山。

家乡的火把节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为集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和民风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盛大节日。近年来,每逢火把节都有大批的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来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节。

朋友,请来普格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将会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又一幕„„

家乡的刀杆节

在祖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我的家乡云南腾冲傈僳族的刀杆节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独到的民族风采,最能征服观众。

刀杆节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下火海,即“洗火澡”,在二月初七晚上举行。意为洗去污浊,上刀杆才没有危险。傍晚来临,几千傈僳族人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在平地上燃起一堆堆巨大的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烈火“跳嘎”欢唱。待柴火燃成红彤彤的火炭时,一群身着红装赤着双脚的壮汉,豪饮数碗壮怀酒,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大吼一声纵入“火海”。他们在火海中跳跃、翻滚,跳动的双脚溅起万千红亮的火星,使人眼花缭乱。继而,又见他们双手捧起通红的炭火,在脸上擦洗、搓揉,进行火的“洗礼”,然后又从火堆中捡起烧得通红的铁链你拉我扯。表演者履“火海”如走草地,抓“火球”如戏玩具,使观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跳过火海后,身着节日盛装的傈僳族男女又继续跳嘎、对歌,直到东方发白。

第二天,即二月初八中午,是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上刀杆(即上刀山)活动。它比“下火海”场面更大,气氛更为壮烈。这一天,到处人山人海,一群群傈僳族小伙子磨刀霍霍,然后将36把或72把锋利无比的长刀做横档,绑在二十多米长的两根粗木杆上,再把它竖立起来,一头栽到地上,一头直捣云天,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架直通云天的天梯。当作梯档的利刀,刀口向上,寒光闪烁。正午时刻,一声炮响,锣鼓齐鸣,十几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傈僳族汉子来到梯下,赤手抓住刀锋,赤脚登上刀刃,迅速而镇定地一个接一个往上攀登,一二百斤重的身躯在寒光闪闪的刀口上,如履平地一般。这时观众提心吊胆,屏住呼吸,目瞪口呆,浑身出冷汗。有的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在紧锣密鼓声中,几副刀杆上的傈僳族汉子陆续登上了半空中的梯顶。此时演出进入了高潮,达到白热化程度。只见他们一个个凌空打倒立跟头,表演各种惊险动作。然后取下插在梯顶的小红旗,顺东西南北五个方位下投插在地上。接着,他们又在空中鸣放鞭炮,令观众欢声雷动,令群山发出回响。

说起刀杆节的来历,还是十分感人的。明朝中叶,外族侵扰腾冲边境,多少身强力壮的傈僳族青年被杀戮,多少孤苦无依的老人被逼死。自公元1441年开始,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先后三次率兵约35万人进行征讨,最终在傈僳族人民的配合下,打败了外族,而王骥却在二月初八这一天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噩耗传到傈僳族山寨,男女老少无不捶胸顿足。为此,他们举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活动来纪念王骥,并将每年二月初八定为“刀杆节”。

改革开放后,上刀杆这项民族传统活动已经走出腾冲,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它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并先后到上海、海口、沈阳等地成功地进行了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报刊、广播、电视台对这一民族活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它誉为“中国一绝”。

家乡的香浪节

香浪节,又称浪山节,是我的家乡甘肃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七月,正是牛羊肥壮的盛夏,水草丰美,风光旖旎。藏族群众利用此时农牧活计不多的空闲,家家户户炸油果、磨炒面、宰肥羊。然后带上帐篷、炊具,骑上骏马,全家离开自己的庄户,到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的山坡上,搭起帐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过十天半月欢娱的生活。

“香浪”藏语译为采薪,也有译为浪山郊游的。相传早在1000多年前,寺僧每年在盛夏季节外出采伐烧柴,有时因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便依山傍水露宿野营,游山玩水。这对整天拜佛念经的和尚来说,无疑是心灵上的解脱。藏语称木柴为“香”,称采樵为“浪”,所以叫“香浪”。这种寺僧采薪郊游活动,后来传到藏族民间,逐渐演化成了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静谧的大草原一夜之间支起了无数雪白的帐篷,似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白牡丹。歌声、乐声,还有熙熙攘攘的人欢马叫声,交织在一起,把草原搅得一片沸腾。人们饮过浓醇的酥油茶,喝过甘甜的青稞酒,吃过手抓羊肉或油馍瓜果,穿着盛装,从各自的帐篷里走出来。在一片空地上,由一位有威望的人指挥,开始了各种娱乐活动。赛马、赛牦牛,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竞技活动。在开阔的山坡上,鸣枪为令,骏马如飞。牦牛疾奔,最先到达终点的健儿,将会得到一条洁白的哈达,作为胜利和荣誉的标志。赛跑,掀起了欢乐的高潮。青年、老人、妇女、儿童分组进行比赛。老人组里有80多岁的老汉,儿童组里有四五岁的“稚小鸭”,所以跑起来千姿百态,令人不禁捧腹大笑。摔跤,这可是小伙子们逞能的项目,越是顽强,越激起人们赞许的掌声。拔河更是一种奇特的竞赛方式:两人相背而立,赛绳挂在脖子上,由两腿中间穿过,四肢着地,爬着拔河。力量和意志的较量,赢来阵阵笑浪。

体育节目结束以后,接着举行独具风格的文娱活动。男歌手拿着扎着红绸或羊毛的酒瓶,在场上高唱祝酒歌,祝贺“扎西”(吉祥)。唱到兴起,便扭动起舞。头一名歌手唱完,就将酒瓶传给另外一个人,谁接酒瓶,谁就要高唱欢乐的歌。女歌手则挤在伞底下,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到兴高采烈时,就情不自禁地手挽手跳起舞来。夜深了,在七月七的晚上,多情的少男少女们,一对对,一双双,情绵绵,意切切,偎依私语。因为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日子,是充满了真情、美满、幸福、欢乐的日子。

随着时代的变化,藏族人民的香浪节也由古老走向现代化。不少牧民在香浪节期间提上收录机,搬来彩电,还有气垫床、摩托车,给这绿色的世界,揉进了现代化的色彩。

篇7:到民间采风去

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以及家乡的建筑、饮食等,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样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写作指导】

一、选材个性化。故宫有故宫的气派,长城有长城的雄姿;戏剧有戏剧的曲折,吆喝有吆喝的味道。民俗文化饶有情趣,在写作的选材上要突出个性。如《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先生选取江苏高邮的鸭蛋作为题材,《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选取的则是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村寨传歌”的动人场面。试想,鸭蛋我们哪个地方都可以吃到,但高邮的鸭蛋被公认为是鸭蛋中的极品;歌会也并不鲜见,但云南的歌会却是特色鲜明。因此,在选材上,一定要选取你所熟悉的,并且是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描写细腻化。比如介绍民间舞蹈,可以运用场面描写,点面结合地写出活动的热闹;刻画一个民间艺人,可以运用外貌描写,描摹出人物的个性;对一幢建筑或名胜的介绍,可以运用景物描写,写出景物之美。如《美丽的铜龙河》中就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表现民间秀丽的风光:“清澈的铜龙河就像一条玉带轻拂于这座古镇,它娴雅宁静,树荫照水,两岸葱茏。年少的我经常相约小伙伴,光腚下河,像条快乐的鱼儿在铜龙河里游来游去,心旷神怡地倾听蛙鼓频频,鸟鸣啾啾。微风掠过,颤动的水波揉碎了树木的倒影,我能感觉得到铜龙河水轻柔的抚摩……就是这条秀丽的铜龙河,人们可以乘舟过高邮湖,扬帆越大运河,直达长江,但又是这条铜龙河顽皮地阻隔了铜城古镇的南北交通。”

三、情感真挚化。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面对灿若星辰的民俗文化,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自豪和骄傲。如《走过太平桥》:“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和熟视无睹而惭愧不已。一座沐风栉雨历史深重的桥梁,竟然被我无意间忽略了;我一次又一次轻松踏过它的肩膀,却从没有关注过它的历史,不知道它已承载了六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这句话写的是作者为不知道家乡桥的历史而感到惭愧,饱含真情。在写作时,还可以针对民俗的发展提些合理化的建议,这也是我们热爱优秀民间文化的一种体现。

四、文体多样化。如介绍我们熟悉的长城,可以写一篇抒情性散文,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再如介绍家乡的戏剧,可以写一篇研究性的论文,谈谈你所了解的关于这种戏剧的渊源故事、名家名角、经典剧目、发展建议等;又如介绍风景名胜,可以写一篇说明文,用翔实的数据和平实的语言再现景观的独特之处。

【佳作欣赏】

春节社火闹起来

□康长生

盼啊,盼!唐家峡的社火队终于来了。

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锣鼓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节奏十分整齐。不一会儿,在一个拐角处,龙头出现了,我心中的激动油然而生。

其实我看过许多社火表演,但都停留在童年的记忆中,只依稀记得舞狮子的场景。

锣声与鼓声齐鸣,烟花与鞭炮共响。社火队进入了预定的场地。看!那两条龙显得栩栩如生,金黄色的眼睛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队员们穿着整洁的服装,每一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观众们潮水般地涌入场地,人山人海。小贩准备大赚一笔,不留一席空地,无处插脚的后来者竟然爬到了围墙上,一定要大饱眼福才肯罢休。

社火表演内容丰富,铿锵的锣鼓、翻腾的巨龙、舞动的雄狮、五彩的旱船,都演绎着人民的幸福生活;表演者有男扮女装的船姑娘、诙谐幽默的艄公、好打斗但不失风度的妖婆……最令我感兴趣的还要属舞狮子了。

伴着激昂的小号声,狮子出场了,一进场就先给观众一个“下马威”,它摇头摆尾、气势汹汹地冲向观众,佯装要狠狠地踩踏人群,吓得人们连连后退。转瞬间,它又后退几步,暂停了几秒,故作惊吓状。接着,整只狮子随着领狮人手势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动作,时而眨眨眼,时而扭扭头,时而匍匐在地,时而腾空而起……场中央摆着三张桌子,竖摞在一起,足有两米多高,但狮子毫不畏惧,利索地一层一层跳上去,又跳下来,再跳上去。这样反复几次,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声。接下来,表演的是“狮子掉头”,在三十多厘米宽的桌面上掉头,要求狮头和狮尾密切配合。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发生意外,只见两位表演者小心翼翼地移动着双脚,相互鼓励,观众们各有神情,有的低下头不敢看这惊险的一幕,有的鼓起勇气暗暗为他们加油……终于,狮子成功调转了头,场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节目表演完了,锣鼓声渐行渐远,人们翘首远望,目送着彩旗飘飘的社火队离开……直到今天,我还时时想着那天的社火,回想着那天精彩的表演。

点评

文章开头简洁,直奔主题,“盼”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期待之情,急切而真实。文中重点描写了舞狮子的场面,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突出了舞狮人的机智、勇敢,通过“闹社火”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展现出农村百姓的幸福新生活和精神风貌。

【指导并置评:赵鹏章】

【素材积累】

秋口乡长径村的“傩舞”,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拉开序幕。伴随着秋霜的日渐浓重,傩班成员就忙起“开箱”仪式——在放爆竹、鸣锣鼓之后,两位长者开启尘封了大半年的箱、橱,首先取出“诸侯”的面具,拆封清洗,插上羽毛,分挂在厅堂两边的照壁上。在最重要的“八十大王”和“蒙恬將军”的面具之下,是“柳郎菩萨”和“夜叉先锋”的面具。其他的面具拆封清洗后,则放回箱、橱。最后是道士打醮。自此,菩萨面前的香火就接续不断了。在烟雾袅袅中,乡人于身姿的俯仰弯折间寄放了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祈愿。直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小年”那天,第一场盛大的“傩舞”,才在漫长的铺垫与等待之后正式启幕。

——王 芸《傩·笛·舞》

篇8: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

什么叫到民间采风去?这是什么风!也许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看完下面,你就明白了。习俗风

家的习俗到现在也剩不了多少了。除了那一两样重要的,便都被科学现代化潮流给冲跑了。清明节„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顺带告诫后生小子要好好读书。节日风

家乡的节日多的很!虽不比那“洋”节排场、但也是这泱泱大国的传统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亲人的不舍与牵挂。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比较潮的就是情人节了,不过他们只晓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哪里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与织女啊!人情风

这第一风自然是要采这人情风了。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这诺大的中国若是没了这乡里互相帮助的人情风,恐怕是安宁不了了。乡亲之间你帮我、我谢你,和睦融洽,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风就是这民间最亮丽的风景线了。特产风

说到这特产风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与茶了。徽菜咱天天都吃,虽不知其详也略知一二。茶叶最好的应是那黄山毛峰了吧!自己虽然没能有幸品尝,其盛名却已久闻了。这特产就先聊到这了,别的我也不知道了。其实家乡的风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忘家乡的本色风韵,只能在大家面前写写皮毛。

篇9: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

精彩开篇词

民风、民俗,洋溢着祖祖辈辈流传的故事和神话,是祖辈生活的写照,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传承,更待了解。走进去,了解她,就会迷恋她,热爱她。学习目标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综合素养。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2.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3.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板,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乡土风情”录像片。

教师准备

设计活动内容,制作课件,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展示、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二、课堂展示—交流与探究

(一)家乡素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形容你的家乡的?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请查阅地方志,或者向身边的亲友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家乡的事。

(二)认识方言 ▲中国的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

2.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 4.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 5.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 6.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 7.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语。

▲编词条

走出学校,去田间、街头巷尾倾听人们的谈话,注意他们使用的鲜活的、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搜集广泛流传的当地民歌、民谣、笑话(要求内容健康),在班上与同学交流;然后选出几个你认为有代表性的方言词语,仿照《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注释的条例,编写几个方言词条。

(三)节日探源

▲春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大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起源: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清明节

日期:公历4月5日左右。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起源: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风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初五这天,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起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中秋节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

起源: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重阳节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风俗习惯: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起源: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坛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四)语言

▲称谓类

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后人因用“总角”代指童年。垂髫:也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及笄:笄是古代妇女用来固定盘发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修养类

人有志,竹有节。

不学行,欲学飞。言人不自量力,急于求成。力多讨人疼,嘴多讨人恼。言少说多做。

惹人遭人打,惹狗着狗咬。指不要招惹是非。

清饭清菜吞不下,冷语冷言受不着。指莫冷语伤人。死猪不怕开水烫。言人死皮赖脸,不怕批评责备。皮厚不死人。言厚颜无耻。矮狗跳高灶。言不自量力。

做事累保长。比喻自己做事连累别人。路在嘴上。言要勤请教人。

青盲不怕虎。盲人见不到老虎,因此没有畏惧心理。常指人不知天高地厚。▲待人处世类

交朋友难,失朋友易。

敬人得人牵,敬神不相干。意敬神不如敬人。树不好千刀,人不好千怨。

乞丐都有三年运。意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过溪拆船板。言过桥拆桥,指恩将仇报。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冥)不怕鬼敲门。▲家庭生活类

母疼子如牛毛多,子疼母不如牛毛长。青柴难烧,娇子难教。

兄弟一条心,有钱买黄金,兄弟不同心,没钱买灯芯。

兴家三年,败家三时。

从无做有人才会,从有做无人看低。

一个媳妇水缸满,两个媳妇水缸半,三个媳妇水缸破。便宜买吃贵买穿。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气象节气类 早红风,晚红雨。清明风,谷雨雨。

惊蛰水浸溪,市上无米卖。寒在清明肚,冻死老牛牯。惊蛰回南风,天寒到芒种。九月风过午,无风也有雨。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冬至干,年夜湿,冬至湿,年夜干。

神仙都怕三、八月。三月、八月,属青黄不接时间。▲生产类

靠人谷满仓,靠天空米缸。小暑大暑,插秧不迟。

过了立秋,有种无收;过了处暑,有谷无米。近山靠山,近海靠海。

上田有水,下田有泉。

(五)风俗 ▲彝族风情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中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藏族节庆

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藏族礼节: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净的地方。▲蒙古族风情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配挂荷包、蒙古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围壁和伞形顶

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顶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每年七八月,内蒙古的牧民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每逢这种传统的盛会,平时宁静的草原便顿时热闹起来。惊险动人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和表演使人大饱眼福。

▲傣族风情

上一篇:2016年乡纪委工作总结下一篇:婚庆公司营销部主要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