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2024-05-07

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通用13篇)

篇1: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在制定学习计划之前一定要明确的一件事情是:你准备用多长时间来备考?有的考生用2个月,有的考生用1个月,还有的考生用2周。当然每个考生的基础 不同,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长度的备考时间。但通常来讲,6-8周是多数人选择的备考时间。那在此以8周(此8周为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复习时间)和中学教 育学大纲为例来说明教育学复习计划的制定。

首先,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明确一个基本结构:总——分——总。第一个“总”是指考生第一步一定是预留出3周的时间先将大纲规定的十二个章节全部通看 一遍。在这一遍看书的过程中,不必过于纠结于具体的某一个知识点上,一定是要先将所有章节先通览一遍,树立初步的学科结构。接下来是“分”的阶段,这个阶 段考生的任务是将重难点章节再次深入掌握并各个击破。因此,本阶段要占用至少3周半的时间。最后一个阶段是第二个“总”,这个阶段1周左右很合适。这个阶 段的任务是查漏补缺,巩固前二个阶段的复习成果。至此,学习计划的大框架确定为:总(3周)——分(4周)——总(1周)。

其次,确定每一阶段具体的学习计划。在第一个阶段,3周的时间要分配到十二个章节当中去,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适当多分配时间。例如第1周看1-5章,第2周看6-9章,第3周看 10-12章。前1-5章的内容客观题的考点相对较多,难度较低;6-9章内容较难且是考查重点章节;最后一周要看的内容较少写,因为考生需要留出一部分 时间来对整个第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主要是整理教育学学科的整体框架。

在对第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第二阶段首先要预留1天的时间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区分各章节各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例如,在12个章节中,最 重要的或者最难的章节和知识点是哪些,次重要的章节和知识点是哪些,再次重要的是哪些。然后依据整理的结果,将时间按照章节与知识点的重要度和难度来依次 分配,进行一轮复习完毕继续下一轮复习的螺旋式复习。

最后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冲刺阶段或点睛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首先是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其次是查漏补缺,各个击破。因此,这个阶段首先要预留出 半天的时间做一些模拟题,一方面是检验自己前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诊断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然后依据诊断的结果,将剩下的时间分别分配到巩固和补 缺两个方面去。具体的时间分配可依据考生自己的测试结果而定。如果测试结果显示之前学习的内容还不很牢固的话,就将后期复习重心放在巩固上;如果测试结果 显示之前学习效果已经很好,就可将剩下大部分时间放在补缺上。

篇2: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

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自己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经验教训表明,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的动力有多大,对心理疲劳的影响极其巨大。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

第三,注意学习多样化

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多次重复的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会出现厌倦情绪。因此,大家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如果交替学习各门课程仍不能消除心理疲劳,就应该考虑暂时停止学习。因为此时学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心理疲劳。

二、学会复习的艺术

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紧扣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抓住考点,强化热点,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1.形成知识结构

复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形成知识结构来帮助自己理解和巩固知识点,复习时使知识连点成线,联线成网。

2.攻克难点

不同的知识点都会存在一些不易掌握,这些都是在前期需要攻克的地方,否则随着复习的深入,信息量的增加难点会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如果前期部解决难点,就会为后面的复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疑点消除

疑点的消除,一是拓宽知识面,消除知识间的“隔阂”,二是要深化知识点,澄清知识间的“是非”。疑点出自于对知识的片面理解和一知半解,若将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宽深化,则疑点自破。

4.重点内容联系具体事例

考试前复习中,对重点再不能够“空对空”,而应立足于整个教材,将一些凌乱的基本事实置于某一重点内容的指导之下。多侧面进行联想,有利于加深对本质和原因的认识,一举两得。

5.分析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点的设置虽无一定的规律性,但考前复习中仍可以通过分析历年来的考查点,总结出这些考查知识的形式、角度、能力层次和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等方面的规律,并且总结出解决这一考查点问题的规律性的方法。

6.热点变形

教师资格考试所考查的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变化并不大,只是在题目的设计上略加改变,或因果倒置等,因此,考前复习要注意充分领会所学知识会为与适用条件和范围,特别应注意运用自己所掌握知识在新情景下解决问题。

三、高原现象

当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找出自己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向成功者请教,树立起成功的信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几乎每一位考生朋友都要经过高原现象阶段,有些考生朋友甚至可能会遭遇数次,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在科学用脑,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四、重视复习“错误”

篇3: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一、学年计划在制定和记录长期有效的教学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制定若干重大教学决定, 公布课程重点、时间安排、大纲内容、学习进度、探究深度以及教学材料等问题, 学年计划都是最佳手段。虽然有些教师无需周密计划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但绝大多数教师都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以下就是几种工作场合一直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过程:

1.在新学年开始之前, 校长和教研组长就要制定一份标准的年度计划表。在这份有效表格中, 第一栏列出本学年的周数;第二栏注明本学年在校内外将发生并影响学习的大事件 (一般包括全国性的节假日、大型体育和社会活动) ;第三栏提供单元标题空间;第四栏为备注栏, 用于标注针对教学指南的各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2.在学校办公室人事部门的协助下, 校长和教研组长提供教学人员技能发展的年度计划情况。这有助于教师获得制定当年教学目标或教学成果的技巧;决定各单元是否应该相互形成有针对性的单元;为各单元分配时间、进度;为补充和强化提供时间、选择教材。开学之前举办培训班也许是这种教师发展的最好时机, 因此, 这些年度计划在促成一学年有个良好开端的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3.在培训班里, 要为所有教学人员分发标准的表格。他们对单元结构、顺序和重点, 个别或集体地做出和记录重大决定。他们首先将本年的课程划分为教学单元, 写出能清楚揭示各单元要点的单元标题。把各单元排列成理想的顺序, 考虑到学生兴趣、主题结构以及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等因素。通过标明每一单元需用多少周, 他们再记录相关的教学重点, 同时还要注明每一单元的核心成果或目标。

4.提供的这些计划要经教研组长和校长审核。他们必须提出下列问题:时间分配是否反映出教学重点;该计划是否提供了适当的深入研究;本单元的结构是否符合本年级的程度和主题;单元顺序是否行得通;该计划是否反映了事件内外的认知。

为了回应教师对使用年度计划方面的关切, 校长应该尽量避免那种未给足时间提前通知教师就对年度计划安排做重大改动的做法。校长还应该鼓励教师在发现有必要做重大调整的时候去更新已获通过的计划。

二、单元计划也是强调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教学方式

领域专家们普遍主张在复杂的解决问题单元情景中去传授批判性思维, 而不是孤立地去教那些互不相干的技巧。单元计划也要提供一种课程整合方式, 显示用写作来推进学习, 显示时间安排和总体评价的实质, 同时提供一种学习的组织框架。

在帮助教师拓展高质量教学单元的过程中, 校长和教研组长同样要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学, 校长可赋予课程问题专家们更大的责任, 因为课程问题专门知识在拓展有效单元中十分重要。以下过程在训练中似乎就很有效果。

1.校长和教研组长向全体教师提供单元计划要点方面的人员负责情况。在此过程中, 他们为单元计划开发一些全校范围的总体指南。

2.各年级或学科小组在总体指南框架内为单元计划开发自己的程序和表格。这些年级或学科特殊材料赋予教师自主权, 对学生和学科两方面的特殊要求做出回应。他们在开发示范单元中使用这些材料, 而这些单元在今后的培训会中可以共享和利用。

3.校长和教研组长要检查所有的示范单元, 确认它们设计是否得当, 并提出问题, 如, 本单元组织结构清楚吗? (包括主题、重要概念或者年份) 分配的总学时与年度计划记录的决定一致吗?本单元具有深度和精度而不肤浅吗?它提供了适当补充和强化吗?它提供了形式和总体评价吗?单元目标和目的表述清楚而且直接与课程指南相关吗?一旦示范单元开发出来, 就应该为教师提供所需的资料从而开发和分享更多的单元。当更多单元开发出来之后, 如果校长不想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便可交由教研组长去检查。

这种单元计划也许在计划阶段和培训期间会完成得最好。这是一个费时的过程但为了获取所需的资料是完全值得的。

三、在确定如何帮助教师们准备有效的单课教案时, 校长应该区分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

新教师在单课计划方面需要特别帮助, 就连那些训练有素的教师课程毕业生也不例外。辅导教师应该协助他们制定年初的详案, 因为这前几周在确立本年度其余时间的基调方面至关重要。

应该为新教师提供严密的程序和表格, 并期望他们每周向其指导教师或者教研组长咨询有关他们已经实施和正在制定的教案情况。这种咨询应该看作是发展性的援助, 不是行政监督。当然这种咨询应该通过有效的针对性指导有所增补, 指导教师在咨询中有独特的机会对课文的结构提问。

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参与正在开展的涉及学习计划关键问题的教师训练。应该鼓励他们一起制定计划, 因为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同事之间的发展, 提高备课质量。然而, 除非行管人员和顾问的检查显示需要改进, 否则, 他们不必提交教案。

不要求有经验的教师提交教案基于几方面的理由。首先, 这一过程无用。这些提交的教案无法反映本课程质量。

其次, 此过程对教师和管理层都耗费时间。这两组人员可以更有效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最后, 要求提交书面计划后再草草过目的做法很快使得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起来。这种做法成了又一条遭教师厌恶的官僚规章。

然而, 取消提交备课本的要求并非意味着教师不应该提供替代教案。知道自己将要缺课的教师必须要求接触替代教案, 并且让一位指派协助这一替代教案的学生干部去关心详案和教材。

篇4: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评价和选拔教师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在美国成为一个备受人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在反思的角度看待目前美国教师资格评价标准制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

很多人在研究上达成共识,即相对于其他的教育资源来说,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更多也更直接。但是作为一个专业,整体教学领域缺乏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如何真正培训教师,并保证他们已经掌握教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这使得教师资格的评价标准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水平差异很大。而各个州的教师执照的要求也大相径庭,而且水平堪忧。有研究表明,不像建筑、医生或律师专业,教学领域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国家标准。并且全美到目前为止,只有将近40%的教师教育机构的资格被国家的两个权威教学专业组织NCATE和TEAC所承认。此外,很多研究认为,美国的许多教师教育项目的目标都阐述模糊,而且自相矛盾,缺乏内在的一致性等。正如格兰格林解释的:“官方认为一直以来学校教育系统缺乏基本的标准约束,他们努力寻求能法制化地将一个基本的准绳推行到学校教育系统中来。以责任为目标,一个州接着一个州的,大家都通过立法来规范测试要求。”很多研究还发现,许多州的教师资格标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化,连贯性的设计蓝图,以此能让教师了解什么样的活动是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因此,很多学者提出应该彻底改变教师的资格标准以及评估和培训体系。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经过数年准备。建立了一种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是,由于难度较大、申请费用过高和时间过长,所以实际申请全国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不是很多且合格率较低。

(二)整体教师资格评价标准过低

严格意义上来说,美国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类别过多且水平都偏低,从而无法真正保障教师的质量。由于美国是各州自行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不但标准偏低,给全国教师的流动带来了困难,而且难以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很多研究发现,旧有的大多数教师资格测试都是为教师人职选拔提供最低标准的,它们不是被设计用来鉴别“高质量”教师的,更没有对成功教学具有指导和预见功能。到2002年为止,已经有37个州要求所有教师资格申请者必须通过基本听说读写技能的测试,33个州要求申请者必须通过学科知识测试。而26个州要求他们必须通过教育学理论测试。但是,几乎所有的测试中都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测试标准的程度过低。在教育考试评估调查中发现。“很多的教师执照考试的内容水平基本等同于高中水平的测试,内容标准从来没有达到过学士水平层次,”近20年来,很多州在教师水平方面增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测试,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些测试要求属于大学入门时的基本要求,离专业化的教师资格标准要求还相去甚远。很多州的测试几乎没有筛选性,有6个州的通过率甚至达到了100%。只有24个州把教师的执照与其所教的相应的学科学术标准相结合。这些都挫伤了申请者对教师职业的信心与积极性。

(三)标准制定中对“合格教师”的质疑

根据对“证书”的精确而严格的定义。大多数教师被认为是在被“鉴定”,甚至他们可能仅仅持有部分的、临时的、试用的或者应急的资格证书。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认为这些被“通过鉴定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的提法是不合理的。因而这些年来,关于究竟该如何鉴定和选拔出真正合格的教师,也就是说,“合格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其基本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研究发现,对于那些出自于水平高的教师教育学校或者机构的学生,通常他们能受到很好的知识技能教育,并且能有一定的机会到教学实践场所进行良好的教学实践。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资格证明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指导性;而对于那些教师教育背景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资格证明具有的意义就不大。

有研究试图探寻,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制定出好的、带有发展性的教师资格标准?他们认为是因为目前的教学没有被人们看作是一个能让教师由低向高不断发展的阶梯性的事业。主要原因有:1、中小学教育被普遍的认为是“女性化职业”,或者说“比保姆高出半截”的职业。这种偏见导致教师职业普遍性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2、“蛋箱式”的组织结构使教师各自为政,无法通过实质性的合作形成一个专业共同体,从而加剧了其非阶梯性、非阶段性的特征;3、各自为政的学校教育文化并不鼓励教师间的良性竞争,以及通过这种良性竞争来提高水平和选拔教师。同时,这种学校教育文化模式还排斥外界对其的评价。这种“地平线”式的教学事业也源自于缺乏对“教师”这个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它应该是倡导多元性,鼓励专业发展以及以课堂作为评价的标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非阶梯性的教学事业受到了批判。人们开始探寻如果教师职业被看做是一个合作性的长远发展事业,就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个行列。

二、政策取向中关于教师资格标准制定的探索与改进

目前,美国关于教师资格标准制定中的策略,很多都基于标准不仅是一个筛选的尺度,更是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渠道的理念上。政策取向中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制定教师资格标准

在制定标准之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对于教师质量的期望和对传统教师准备模式的批评,为了实现学生普遍性的高质量的学习水平,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努力改变对“成为一个教师”的认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按部就班的站在学生面前传授东西;相反,与其他专业一样,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精细的职业,它同样需要承上启下、分门别类的深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尚的情感与道德体验。所以,教师资格的评价标准必须以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应该强调教师的专业范畴、专业角色与专业职责。基于教学的复杂性与实践性赋予教师创造的空间,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成为教育家为归宿的价值取向,尤其注重标准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学者认为,“良好的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性的挑战,它需要教师具有清晰的思考与推断能力”。很多研究都在探索教师具体的素质与能力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比如,大量研究证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成正相关。也有学者基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交互式的且带有道德引领天性的活动,以及考虑现代社会和学校的快速发展与变化,认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是那些能够使教师变成具有适应力、批判探究力、创造力以及自我反省能力和道德引领能力的人。以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来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就会更加注重

标准的人性化与全面性,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标准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标准制定中注重发展性评价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反思传统评价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理念。即把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实施发展性评价。这种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成长,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自1994年后美国联邦政府和专业团体开始推行和发展的全国性教师专业资格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就是在努力将教师个人的专业资格评估从一次性教师资格认定转变为不断更新性的评估;将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认可从“投入指标为本”的评估转变为“绩效指标为本”的评估。并在参照其他专业标准与资格审查程序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以“表现本位”为基础的执照证书标准审查评估体系。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努力寻求获得全国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因为这类证书要求教师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并收集自己教学的实践经历。学会正确分析以及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那么,这种持续近一年的教学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等,将有效地影响到教师的各个方面。现在,有些学者对这个资格考试过程是如何影响到教师对自身教学的选择和抉择进行研究,即证书制度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理解以及在课堂中的一点一滴的具体的教学行为。而在其中,行动研究和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学校研究的中心。

(三)、在政策指导上更加关注标准与测试的关系

这些年来,美国教师资格标准的鉴定逐渐突破了过去只关注课时、学分等外部指标的做法,将鉴定的重点转向对申请者相关知识和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考察。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标准的现实的适用性问题。但很多州在具体采纳相关的标准作为衡量和选拔新教师的基准时,都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在未来的研究设计中。应更加关注不同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力。即教师资格标准与实际教学水平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换言之,需要将标准与增进有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结合。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实践层面上标准与测试的关系,即教师考试是否真正分辨出“有效教师”和“无效教师”。科罗拉多州最近一项学科事实和教学方法考试结果表明,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用于考试,实质上只是为了迎合公众和政府的要求,而其对于遴选合乎资格的教师则并无裨益。为此,人们更加关注于以一定合理的标准体系为基准的测试,认为必须依赖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开发出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才能真正保障教师资格认证的高质量,才能真正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质。此外,还有如何将评价标准转变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教师资格测试内容,如何考查它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标准使用中的范围、经费、甚至选拔中的合格率、淘汰率等,都是受关注的研究问题。很多州在对标准以及测试自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原有的测试标准,增加实际应用系列测试的难度。同时,大量研究者还认为,将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测试的广泛应用性上和影响力上,如对有效教学的指导与预测功能等。

三、价值层面上关子教师资格标准的思考与倾向

这些年来,美国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价值层面上的深讨。

(一)不同教师观视角下教师评价标准的差异

长期以来,虽然人们总是试图对教师的专业标准,即新教师的基本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但是,在美国不同的研究者、教育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公共群体等对教师的基本性质都有其不同的认识和价值取向,而这些不同价值观决定了在教师资格评价标准上的意见也大相径庭。例如,有人认为教师是国家公务员,而有人认为教师是专业人员。有人认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道德引领工作,而有人认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等。由此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关于教师应有的背景特征的假设,即良好的受教育资历的假设、深厚的专业知识假设以及神圣的教育价值观假设,而每一种假设都承载着对教师的基本资历水平要求的设想。良好的受教育资历的假设认为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良好的口才与交流沟通能力。深厚专业知识的假设认为新教师应具备充分的教育学知识和宽广的学科知识。神圣教育的价值观假设则认为新教师应该具有包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耐心,对教学和学术充满信心和奉献精神。因此,关于教师及其素养和学生学习水平之间的关系等的不同认识和感知,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编织进入了关于教师的测试以及基本标准的具体制定环节中。所以,在制定一定的教师资格评价标准之前,需要明确树立和把握一定的教师观。即如何认识教师,他们的角色、价值和地位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产生一个一以贯之的评价标准。

(二)合理的资格评价标准的制定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有力保障

“无论教师教育多么的优秀,有效教学的复杂性都无法让第一天走进教室的新教师知道所有他们该知道的东西。”而好的教师资格标准要努力实现的,就是使教师不仅在人职的时候知道并且符合这个行业的基本专业规范,而且在今后漫长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使他们能有足够的潜力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教师资格评价标准不仅有规范与评价的作用,更重要的,它应该能指引教学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一个空间。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建立和健全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实施教师专业化战略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因其在保证质量方面表现出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一方面,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对各级、各类教师所具备的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教师资格认证与其同步发展,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型分化、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从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看,不断提高的专业要求与各个时期教师已有的专业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在这一矛盾过程中,规定专业要求的教师资格标准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标准实现了职前与职后标准一体化,便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教育的推广和参与。教师应该愿意与同事在相互支持和协作的文化氛围中共同工作。反观我国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制定中却忽视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问题,这不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谁来决定标准——标准制定中的价值承载问题

谁来控制和影响教师教育与教师资格评定,这是一个价值承载问题。一直以来,美国的教师教育都是在内外部的矛盾冲突中妥协前进的,即内部专业发展的实质需要与外部争取支持和信任的要求相协调。所以,教师资格标准的建立,从来都不是完全植根于教育研究范畴的,它同时还受到政府、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的制约。它受到文化概念和社会期待的影响远远胜于一些研究数据的影响。目前,美国无论是联邦还是州一级政府在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考虑这样几个因素:管理上的灵活性,专业上的可接受性,公众的支持性和经济上的可支付性。正如近年来我们在讨论教育研究问题时所认识到的,教育不再单纯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更多地也要被放到大的社会背景与需要的框架下被审视和探寻。所以,目前研究者和专业人员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制定中的角色定位是很复杂的。必须承认,就如我们一贯所坚信的那样,众多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对实际的教师资格标准制定的各个环节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它从来无法传递最后一句话,即无法起到最后的决定作用。有人认为,专业人员应具备双重的身份:第一是引路人,即永远走在教育发展的前列,通过建构严密、先进和有序的教师教育新理念来引导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第二是合作伙伴,即以开放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现实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公众的好伙伴。就具体而言,如对新教师的基本要求、关于一个优秀教师的特质和他们应具备的资历背景、教师的准备与鉴定以及过程控制中的权限与发展问题等,需要通过与他们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推动教师教育的发展。

篇5:高三学生怎么制定备考计划

原则一:张弛有度

计划的时间不能定的太紧,否则有些意外就不能完成了,反而会影响心态。做计划要做到张弛有度,即考虑到个人的现实情况,又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外界因素。

原则二:前松后紧

高考是考生面对的第一次重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尚不能完全理解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高考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做到前松后紧,起初制定的较为宽松,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计划要逐渐变紧,让考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避免揠苗助长的行为。

原则三:因地制宜

优等生查缺补漏: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在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重点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中等生补足弱项:中等生,基本上是成绩在一本线上下的考生,要重视对弱科的复习巩固;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夯实基础:所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也就是成绩在专科线上、二本线偏下的考生。全面夯实基础是关键。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复习。

原则四:周密具体

科学的学习计划要做到具体和周密,考生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法和具体的目标,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都要做到计划周密,执行有力。

高三备考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是基础复习阶段。

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做到毫无遗漏。

这个阶段过程主要是用于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这时候我希望大家在回顾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知识遗漏的部分。这个阶段相当的冗长,最主要的是要会学回归课本。无论如何,高考绝大部分内容都贴近课本的。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几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因此高三前期,我希望同学们老老实实把课本弄懂。弄懂课本不是光记住结论,而是要通读。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语文课文内标注的字词句摘抄、英语课文至少要达到念的通顺、文史类知识主线及同类型知识要素要学会整理等。注意,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再“精”做题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先将课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题,做题过程中不许看课本,不许对答案。会就会做,不会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内容遗忘了,哪里想错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时间再看不会做的,马上看的话效果打折扣的。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2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

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拉下,学校在教学节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据学生本身制定。因此我建议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学能力,如果实在跟不上节奏,就先关注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画线标记,或将页面折起做标记,以利于及时的回顾。在学的过程中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发问,建议学生在弄不懂的问题上多问同学,多问老师。最好能够找到水平相当的同学,互相约定好给对方做考察,给对方讲解双方对知识点的认识,互相研究题目。同学之间相互沟通时所掌握的内容比问老师的效果更好,因为在互相沟通的时候可以带者任何疑问,可以很容易的将思维的漏洞补齐。

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1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

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高考第一轮复习方法与建议

1、得数学者的天下首先,最大的敌人是粗心,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要细心谨慎,不要图快,或是自认为方法已会,算错了,高考时你跟谁说去!其次,准备一个错题本。难题要记,记方法;简单题也要记,记为什么错。最后,每天保持训练量。

2、英语重在积累和训练。每天坚持不懈背单词,词组,和句型。

3、物理,理解模型是关键.

4、效率!

5、充足的睡眠和娱乐!

6、营养均衡!

篇6:面对疫情高三如何制定备考计划

1.要注重高中三年的各科基础知识

通过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考生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知识框架有哪些漏洞。这个阶段可能会比较枯燥漫长,但是肯定值得,考生要会学回归课本。高考大部分考察的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百分之二三十才是综合性的难题,掌握好基础,就能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2.把握好复习节奏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拉下,就是因为在复习前没有预习,因此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学能力,在课堂上课前预习,这样才能跟得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可以先比较关注基础简单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标记,以便以后复习时能够及时的回顾。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看多问,不会就要问,可以问老师或者问同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正确对待老师留的作业

在如此紧张的复习过程中老师还能留作业,就说明作业是有考试会考的知识点,在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无论是看课本也好,听老师讲解也好,都要先思考一下,实在不会在去问老师,要给自己留有思考的过程,这样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型也能会做。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通过对高中三年基础知识的复习,还有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专题训练,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回顾,这样才能在高考前做好准备。

4.紧跟学校步伐

面对新形势,我区各高中学校高度重视、反应迅速,主动提前谋划,精心制定疫情防控期特别是延期开学期间备考应变方案和具体安排,高效整合学校硬件和师资资源,抢占高考决战决胜的先机,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20高考的双胜利。

5.勇于提问突破

我们的高三学子们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结合自身实际,自觉做好学习计划,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大胆向老师寻求解决之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收集起来向学校或区中小学教研室反馈。

6.评估学习效果

我们平时学习和考试后,我们要养成一种总结的习惯,总结出自己的某个阶段里复习的得失,这样我们才能量身的为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们制定学习计划不是简简单单的重复,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要进行调整与补充的,要根据自己的精力、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细微调整。

7.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们制定的学习计划要贴合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有一部分时间是不受学生控制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做到早睡早起,做事雷厉风行,不能拖拖拉拉,要改掉拖延时间的毛病。通过有规律的生活来调整我们身体与精神,保持良好的状态来学习。

8.合理安排时间

篇7:考研复习制定属于你的备考计划

对于考研,大概每位大学生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总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又总会面临与它有关的选择。的确,考研已经成了大学生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但大家又似乎没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对于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计划的制定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点,所以大家要合理安排,制定出自己的飞跃计划。

复习计划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的复习计划也不能相同,虽然计划的大体框架是有相似点的,但具体到点的话,就有很多细节上的不同点了。建议考生,复习初期一定要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且只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才能让自己更加有效率地进行接下来的复习。比如,有的同学比较容易分心,或者因为个人习惯不同,有的同学喜欢在上午学习记忆性质的课程,下午学习理科,这些都可以算作个人习惯,所以大家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不要采纳别人的计划,要走自己的路。

计划的大体框架

虽然具体计划因人而异,但大体框架还是有共通点的,对于每位考生来说,大家的计划需要包括的项目首先要有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对于复习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不仅能够保证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面对复习,还能保证你能以良好的精神状况面对即将面临的各种精神压力。考研复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神状况,就很容易被压力击垮,但充足的精力就可以让你随时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克服负面情绪。所以,规律的作息一定要在计划之内。计划的另外一个重头戏就是学习计划,这个已经在前文中有所表述。计划的大体框架要根据复习的内容来划分,这样才能做到计划的合理性。

你的计划是否科学

篇8: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备考要诀

一、熟

所谓“熟”,就是要对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考试指定教材)《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的大纲要求都记准记好、熟悉,对考试要点做到熟读、熟背、理解。特别是要熟背各章节中的小标题,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根本,把课本上的标题结合工作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尤其是要把教材上的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理清。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应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析历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试题,虽然出题角度非常灵活,但是教材知识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选择题上,有60%以上的考题直接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剩下的考题大部分也间接与教材相关。因而,要想成功通过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备考中坚持以教材为本,在理解教材各章节关系的基础上,熟读、熟背教材,吃透教材非常重要。如何做到“熟”呢?笔者认为,复习备考吃透教材应该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1. 熟悉教材,把教材“由厚读薄”的过程。

考生拿到教材后,应快速熟悉教材,这个过程我把它叫做“把教材‘由厚读薄’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6天的时间。一本书在手,首先应快速浏览目录,做到总体把握,全盘了解,熟悉书的架构。在备考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过程中,也要有这样的过程。在拿到教材后,先不要匆忙细读教材,而应先研读教材目次,快速把握教材架构,了解教材大纲、教材“骨架”,了解并熟悉教材各个章节间的先后,对各个章节间的联系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做有利于把握考试大纲。如果把考点比作珍珠的话,这一过程就是寻找串珍珠的绳子,寻找主线。以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为例,笔者总结的各章之间的主线是(见表2):

2. 熟记教材,把教材“由薄读厚”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对教材总体熟悉、把握主线的基础上,对照《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逐个掌握重点、考点。看教材时一定要对照考试大纲,大纲上划为重点的内容一定要反复看几遍,大纲上划为了解的内容在时间紧张时可以略看。这个过程需要1—2个月的时间。众多知识点、考点犹如珍珠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之中,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熟背这些知识点、考点,为用主线串珍珠做好准备。教材中涉及的具体数字、具体概念、具体公式、法律规定等知识是必须记住的。以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第一章为例:出版的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我国出版活动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和出版物的要素等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

3. 吃透教材,把教材再“由厚读薄”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用主线串珍珠的过程,也是把教材”由厚读薄“的过程。一般需要10多天的时间。从熟悉教材架构、握住主线到熟记教材知识点、考点,随着复习的深入,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也随着不断深入。此时,考生已经对教材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教材的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考生应该总结并梳理复习过的知识,把握教材的主线,将熟记的教材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不容易混淆凌乱的知识点。笔者在复习备考的时候,经常把有些相近的概念的特征混淆了,如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第六章讲的出版物个人市场与集体市场的特征。

二、广

所谓“广”,就是指掌握的知识要广,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出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工作对象涵盖了人类的整个知识体系,涉及的知识和能力的范围非常宽。[1]教材中不仅有关于出版的专业知识,而且有中文、经济学、法学、时事政治等众多知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考生要多积累,勤思考,做个有心人。应对考试,如何做到“广”呢?笔者认为,备考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积累知识:

1. 关注时政。

时事政治被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列入考试范围,占有一定分值。只要考生平常关注时事政治,勤于收集,笔者认为,获得大部分的时政分数并不难。如何收集时事政治呢?笔者利用网络搜索《半月谈》杂志的时事政治资料(《半月谈》杂志每期都会有电子稿),把上一年度8月至当年8月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资料整理在一起,在考试前几天进行集中复习,效果不错。

2. 关注法律。

近年来出版法律法规成为考试内容的重中之重,考生一定要熟记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并适当地了解一些典型案例。我国《著作权法》是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每年考试都会有很多题目,特别是在《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试卷中占有很大比分。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要结合对《著作权案例分析》(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习,深入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对做好案例分析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以外,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要熟知国家出台的有关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

3. 拓宽知识面。

一些考生参加完考试后,认为题目太难。所谓“难”,并不是在深度上,而是在广度上。考卷只有一张,范围涉及图书编辑、期刊编辑、音像制品编辑、电子出版物编辑,还有校对、美术编辑、印刷、发行、出版等方面,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考生来说可能不一定都熟悉。[2]作为期刊社的编辑,很少接触甚至接触不到出版社内具体的出版事务,诸如常见开本的图书的净尺寸和全纸张规格的尺寸(见表3)等知识。在2007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过程中就有一道计算题涉及这些知识,如果不知道这些数据,那么这道题肯定无法完成。可见拓宽知识面对考试的作用。

三、巧

所谓“巧”,就是通过练习,精心总结答题技巧,摒弃题海战。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留出一段时间做一些精选习题,通过做这些习题检验复习的效果,掌握各种考试题型的答题技巧。特别是对历年的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真题,考生一定要细细分析。结合《考试大纲》,针对不同种类的考试题型,笔者总结答题技巧如下:

1. 客观题。

在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客观题主要就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只要熟读教材,多看几遍教材,特别是在熟记重要概念,重要数据(如第一、最早等)后,单项选择题难度基本不大。多项选择题有多数题目来自教材,包括名词概念、种类、特征、内容、构成要素等,在做多项选择题时,一定要选择确定正确的,自己把握不准的选项最好不要选,因为在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并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得0.5分。因此,宁缺勿错。

2. 主观题。

主观题在《出版专业实务·中级》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从题型上来看,具体包括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模拟审稿题、模拟编辑加工题和通读校对改错题等题型。

(1)计算题。该题型得分的前提是熟记并理解教材中的公式。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细心,不可马虎大意。

(2)案例分析题。该题型成功的关键是多练习,结合对《著作权案例分析》的学习,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知识。

(3)模拟审稿题。解答该题型时,首先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其次要说明正确的内容应是什么。解答这种题时,必须遵循审稿过程中批注意见的操作规范,即应该在有错误或缺漏的文字下面划线后,再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意见。根据考试的特点,作标记和写意见都不能使用铅笔。

(4)通读校对改错题。解答该题型时,一定要记住必须正确使用校对符号,不能对提供的文字进行编辑加工,根据考试的特点,在使用校对符号时,不能使用红笔。

(5)模拟编辑加工题。解答该题型时,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使用校对符号,发现文字中错误或弥补缺漏的地方,直接在文字上进行修改,只要不改变稿件的主题内容就行。

摘要:回顾我国历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结合实战经验, 本文认为, 做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备考工作, 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重视:一是熟读教材, 吃透教材, 夯实基础;二是关注时政, 注重积累, 拓宽知识面;三是通过练习, 精心总结答题技巧, 摒弃题海战。

关键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备考,“三字要诀”

参考文献

[1]中国编辑学会,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2007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5.

篇9: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一、以《指南》为方向,扬帆起航

周计划表体现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周计划目标不仅要包括一周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如常规管理、教育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目标要全面具体,又要突出重点。制定出的计划要简洁高效、具体可行、与实际相对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三个年龄段的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教育建议,所以课程设置中一定要有生活活动,让有计划的生活活动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区域活动是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在需求,绝对不能忽略。此外,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致力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所以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至关重要,周计划表中一定要有游戏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二、计划在前,持之以恒,愉悦绽放

计划在工作之前,对于班级管理来讲,周计划能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班级计划应在班内三位保教人员共同讨论分析的基础上产生,以保证周计划制订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周计划表的制定及实施需要班级保教人员统一要求,运用积累的经验与教育智慧,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如何制定有效的周计划表呢?首先要了解班级常规,了解该年龄段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内容和基本的常规要求,这是教师顺利组织幼儿活动的基础。其次,要了解班级已经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这是班级教师统一要求、有据制定周计划表的前提和保障。老师间及时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相互支持和帮助。再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下周的周计划内容,使自己的组织方式和要求能顺应班级幼儿已有的习惯,让班级的规则要求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教师必须对制订的周计划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坚持不懈的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共同商量如何解决遇到的难题,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做个有心人,轻松地按计划组织一日活动。

三、心中有目标,同伴合作,点亮智慧

我们需要对周计划的撰写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详细剖析各项内容的具体制定要求,对周计划的框架结构有深入了解。这样的要求对优秀教师是不难做到的,但对于新教师和基础差的老师就有一定的困难,老带新是事半功倍的途径之一,从基本的模仿开始,不断调整、拓展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制定周计划的质量,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提高了效率,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同时,还需要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提供支持、渡过瓶颈。教师迷茫时会感到无助和困惑,

导致在专业上停滞不前。教师为了达到撰写要求,机械模仿样张,缺乏思考,如连续几周都出现“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孩子们的分类意识日渐增强,他们已经能够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在周计划表上可以分层次地体现出发展指标,如养成整齐叠放衣服的习惯、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玩具、能将物品放回原处等。一个指标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围绕一个目标制订一条或多条措施,措施要具体可行,便于操作。还可以延续前周的一些做法,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四、分类制定,差别设计,乐享专业提升

每个教室的门口都张贴着周计划表,它既是幼儿教师实际工作的指南,又是幼教同行和领导检查课程设置是否合适、当日活动内容和周计划表是否一致的有效方式,更是家长了解孩子的主要途径,所以大家都非常关注周计划表。在实践中,周计划表常常存在着结构性缺陷,不符合全面性和整体性,需要充实和完善。

周计划表需要老师小事大做,但是周计划活动安排其实并不需要花样繁多,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容易实施,教师心中对各个活动都要有一个目标和侧重点,即使是再简单的活动,孩子们都会在其中有所收获。周计划预设不能求全、求满,要瞄准幼儿,在周计划中对活动的构想和安排,需符合幼儿的认知结构和兴趣点,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计划制定了,实施时并不意味着完全按部就班地进,每当预设与幼儿的需求或水平发生矛盾时,教师往往更在乎自己的计划,对来自于幼儿的需求缺少敏感、缺乏热情,或者将自己的意图“转嫁”给幼儿,将幼儿的思路纳入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完整生命体的人,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这种特性和因素,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弹性设计计划的要求,不要将计划设计得满打满算,应留出弹性的空间,让自己和幼儿有时间、有机会去生成新的想法,蹦出新的火花。

周计划的制定是一日活动开展的基础,要写出有质量的周计划表,我们必须要用心观察、关注细节、勤于思考,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篇10:教师资格证怎么备考

教师资格证要求专科在大二之后才可以进行报名,本科则在大三进行报名,所以在校大学生考试的时间比较紧张,既要完成学校的学业又要完成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在基础期,大家可以选择一些网课听一听,或者一些教师资格证书籍看一看。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方便之后复习教师资格证,但是时间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大约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

在强化期,大家可以多做一些教师资格证题,背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主观题等等。题库的话大家可以去市面上的各种APP都是可以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到半个月。

在拔高期,建议大家做套教师资格证题,做真题套题。虽说真题每年都换,考到原题的概率极低,但是做真题可以让你模拟一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期间的答题速度、方向等等,可以更好的备战考试。时间大约是考前一个星期左右。教师资格证备考战线尽量不要拉的太长,3个月内就可以了!

二、在职备考

在职备考教师资格证的难度在于没有很多整块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所以建议在在职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除了利用基础期、强化期和拔高期之外,还要学会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

比如说你上班坐地铁的时间、中午午休的时间、外勤的等待时间等等。所以你拿书进行复习肯定是不方便的,拿手机就刚刚好。你就可以在手机里多多下载一下教师资格证的APP。

三、宝妈备考

现在宝妈想要考教师资格证的情况真是越来越多,因为妈妈们都想给宝宝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宝宝。但是宝妈的备考时间真的是少的可怜,既要兼顾家庭又要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宝宝的时间又不想工作时间一样固定不变,所以宝妈要付出的精力真的是多很多。

由于宝妈的时间太过于零碎,建议宝妈将备考教师资格证战线拉长,在育儿的基础上学习教师资格证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可以将其控制在半年或一年内,不要太过着急。可以多进行背诵、朗读等记忆知识点的方法。

教资考什么

幼儿园教资考《综合素质(幼儿园)》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两个科目;小学教资考《综合素质(小学)》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资考《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个科目。

教资《综合素质》主要考查教育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等。

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前阶段的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评价等。

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小学阶段的教育原理、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

教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相应学科的运用、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教资考试大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基本包含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资证报名条件

1.教资报考人员基本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③符合申请认定教资的体检标准;

④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方可报考。

2.属地管理要求:申请人应在户籍关系或学籍关系(在校生)或居住证所在地报名参加教资考试。

根据《教育部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教政法函〔_〕12号)文件精神,申请中小学、幼儿园教资考试和认定时提交的工作单位或者人事关系证明,改为居住证。

3.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参加中小学教资考试。

4.学历要求:

①报考幼儿园教资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或者其它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报考小学教资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或者其它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报考初中教资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它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资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它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篇11: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2、学习计划必须要细化。远期的可以写个大致的安排,但是近期的必须有细致的规划,具体到每天的几点几点干什么。其实计划就是个紧箍咒,让你时刻意识到自己做得怎么样了。

3、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不要把计划订的太满。无论是面对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人都有惰性,所以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安排点空档期,用这个空档期去做你那个阶段最想做的事情,这样也有利于你放松心情,心里压力不会过大,才能接着把计划执行下去。

篇12:教师资格证的备考方法

从内容上讲,各省市的选调生考试对综合知识的考查各有其地方特色,但主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还是考查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内容以及有关选调生的一些职业道德知识。另外题目类型和考查点、考查难度都有向公务员考试靠拢的趋势。

另外,考生应该认识到,教师资格证考试对综合知识的考查可以说贯穿于选调生考试的始终,行政能力测试中的相关概念考查、申论中的时事热点、面试等环节都会隐形地考查综合知识能力。所以,考生首先应当转变认为综合知识“无所谓”的观念,端正态度。

其次,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纵观历年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般都是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来考查综合知识,所以教师资格证考生应该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同时应注意将时事和综合知识联系起来复习,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平时的积累要与系统的复习相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知识一般都为考生应知应会的知识,考生一方面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在考前要系统复习,从而提高效率。

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具备小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知识整合,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具备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学计划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班级管理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具备小学班级管理、班级团队活动组织、与学生、家长、社区等的沟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具备小学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知识和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具备小学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考教师资格证的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3、无犯罪记录。

4、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本省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篇13:教师资格证备考计划制定

1. 引言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格式输入到一个word文件中。word文件题号命名,如05-1.DOC指为试卷中第5题编排的第一个考点试题。

试卷模板文件夹也由一些word文件构成,是按照试卷命题方案制订的试卷模板。如:

常州技师学院200%—200%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级各专业。

2.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任意角三角函数.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恒等式.

组卷界面有三个窗口,左侧窗口用于显示命题方案,命题方案与各个知识点的word文件相链接,右上窗口用于显示选定知识点的所有题目(即相应的word文件),右下窗口用于显示试卷模板。组卷过程就是从知识点的word文件中随机选题并将题目和评分标准填加到试卷模板中的过程,如果需要确定试卷中的第k题,则需要在命题方案窗口单击第k题,再单击该题下的某一链接,相应知识点的所有题目就显示在右上窗口,随机选定一题并复制到试卷模板中的第k题位置及评分标准相应位置,试卷中的第k题就确定了,依次进行下去就组成了一份试卷。组卷成功后可以以学年学期命名,如11-12-1(A).DOC是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A卷,而后将其链接到试卷文件夹中保存[4]。

2.4 研究技术工具

如果对Word很熟悉,那么用Frontpage进行设计组卷界面就会非常顺手。使用Frontpage制作网页,你能真正体会到“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含义。页面制作由Frontpage中的Editor完成,其工作窗口由3个标签页组成,分别是“所见即所得”的编辑页,HTML代码编辑页和预览页。Frontpage最强大之处是其站点管理功能。在更新服务器上的站点时,不需要创建更改文件的目录。Frontpage会为你跟踪文件并拷贝那些新版本文件。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它以其低门槛、高标准、权威性与职称挂钩,正越来越受到众多英语学习及爱好者的青睐。

2.英语二级笔译考试的基本要求

英语二级笔译考试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两个科目,均采用百分制。

Front Page是现有网页制作软件中唯一既能在本地计算机上工作,又能通过Internet直接对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进行工作的软件。

3. 使用方法和试题库的维护

3.1 使用方法

组卷前成立命题小组,由命题小组负责抽取题卡、组成试卷、评审。命题小组按题号从各题卡袋中任取一题卡,按题号顺序组成样卷,然后对试卷进行评审。如果评审合格则试卷被采用,否则进行局部调整后再评审。

3.2 试题库的维护

在试题管理方面,老师最需要的是对试题管理的自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5]:

第一,自主优化试题库;每次抽取使用过的试题可以根据其使用后的效果优劣作适当修改,每年都要补充一定量的试题。第二,自主维护试题库;每次考试后要在题卡上注明使用的情况。试题库为教研室内部资料,对学生保密。第三,自主调用试题库。

4. 结语

为了有效地规范考试命题工作,提高命题效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考出真实成绩,我们建设了高职数学试题库,题库的使用效果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形成,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试题要不断更新,试题库不断扩充,需要有专人维护,等等,我们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努力,争取把高职数学试题库建设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金启胜.论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改革[J],考试周刊,2010

[2]黄秋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3]范世贵.信息与系统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2-46.

[4]陈嵩.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之研究成果[J],职教论坛,2003(18).

[5]罗传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试题库建设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19).

基金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

笔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应试者对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各种文体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推理与释义的能力。考试科目由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词汇与语法部分又由选词完成句子、同义词替换和语法改错三个模块组成。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笔译实务的考试目的是检验应试者双语互译的技巧和能力。要求正确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熟练进行双语互译,即译文忠实原文、无错译、漏译;译文流畅、用词恰当;译文无语法错误。在翻译熟练程度上要求英译汉速度每小时约500-600个单词;汉译英速度每小时约300-400个汉字。题型为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为两段文章,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3.对英语二级笔译备考的思考

翻译是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并不是学了英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或者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就能当翻译。要达到一定的翻译水准,不但要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还需从事大量的翻译实践。因此,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成为一个合格翻译的硬性指标,包括英汉双语的理解力、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翻译中的选词、句式的选择、原文的各种文体色彩如何在译文中体现、语言表达是否地道流畅等这些语言上的基本功在英汉互译,尤其是汉译英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译者在英汉两种语言上达到一定的水准,对英汉造句的规律、英汉语言的对比及其异同有一定的认识。当然,词汇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曾经有人开玩笑说一个合格译者大脑中的词汇如同一个大市场里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掌握词汇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大量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特别困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阅读量太少,词汇学习靠死记硬背单词表或词汇书是很难真正掌握的。大量的阅读不仅能扩充词汇量,而且能提高阅读技能与对文章的理解力,英语语法能力也可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因为要看懂句子、文章,除了词汇外,没有语法知识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阅读中遇到难句时,除了依靠上下文之外,关键时候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精读、仔细阅读和大量的泛读结合是学习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攻克《笔译综合能力》科目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对考试具体题型和难易度有所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可通过做与《笔译综合能力》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包括研读以往考试真题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应试者能了解到《笔译综合能力》考试的具体要求,同时对现有的水平与距离考试要求的差距有个初步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弥补不足,提高应试技能。因为水平是基础,但如何在考试中全面地发挥也是一次考试成功的关键,尤其是翻译资格考试题目量大,《笔译综合能力》总计有一百多道客观选择题,阅读测试量多篇幅也较长,问题的设置很细,考试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小时,如果没有对考试进行适应性的准备,考出好的成绩相对而言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词汇方面,CATTI二级笔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中会出现一些一般阅读中较少出现的词,在选择项上会让应试者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甚至完全陌生。针对此部分难掌握的词汇应试者可参阅学习迟英主编的英语专业八级英语词汇考级必备《英语词汇突破10000》一书,该书词汇信息大,练习设计与综合能力科目考题相仿,有选词完成句子、同义词替换等,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可以扩充词汇。这些词汇是在一般的阅读中少见或读者自己难以归纳的,因为翻译专业性很强,各种词汇译者在其工作中都可能会遇到。

笔译实务总共四篇文章,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两篇。英译汉文章阅读理解的难度一般来说并不大,但如何翻译成流畅的汉语,成为一篇合格的译文也并非易事。汉译英的原文就显得更为简单,一目了然,但如何译成地道顺畅的英文就显得更为艰难。笔译实务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通过CATTI考试的拦路虎,很多考生虽然通过笔译综合能力科目,但就是因为未能通过笔译实务科目而前功尽弃,因为CATTI考试要求上述两科目一次性通过才视为考试通过。虽然翻译靠的是实践,但是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知识也是译者所必须具备的,对初学翻译者更是如此,它可以使学习者少走弯路。例如,张培基等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与吕瑞昌等主编的《汉英翻译教程》就是不错的翻译基础训练教材,这两本教程以英汉句子翻译为纲,也兼顾篇章翻译,讲授英汉与汉英翻译技巧。学习这两本书不能仅仅读教材,而要结合一定的翻译实践才能对教材内容,尤其是翻译技巧有较深入的领悟,形成译者的理论意识,从而把翻译技巧有意识地运用于翻译实践。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备考CATTI考试就要研读考试指定的教材,用教材中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可把翻译好的译文与教材给出的参考译文进行对照,分析翻译的优劣,找出不足之处,一般而言,能熟练流畅地翻译教材给出的材料,通过考试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对多数考生而言,汉译英的难度最大,看起来简单的汉语文章,动手翻译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词汇的选择、小句的安排摆放、句子的重心、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组合等都是让人头疼的事,其实此处涉及两个问题,即汉语的理解和英语的表达。汉语的理解在于弄明白汉语原文中每个句子的中心是什么、信息点在哪、句际关系如何等,这部分经过训练是可以做到大致清楚明白的。英文的表达却需要地道、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因此地道的表达对即使学习英语多年的学习者而言也充满挑战。汉译英训练一般可采用回译的方法,即用他人已翻译好的英译汉的中文译文做材料,把它翻回英文,再与英语原文对比,以此提高英文表达力。另外,虽然CATTI二级考试不涉及文学翻译,但是试译少量中文文学作品也还是能扩大视野的,比如张培基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就是一个不错的参考学习材料。

4.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需要考生有过硬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资格考试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深远的,它使我们反思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英语人才貌似饱和状态的表面下,掌握过硬专业技能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翻译资格考试也让我们深知,学无止境,即使通过翻译资格考试也只是刚刚站在起跑线上,翻译的道路永无止境,值得我们努力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英语二级笔译考试的构成和要求,指出应试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并反思英语教与学。

关键词:翻译资格考试,英语二级笔译,能力素质,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卢敏.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丛书.英语笔译(教材配套训练)(2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2]卢敏.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丛书.英语笔译全真试题精解(2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3]卢敏.卢敏教授谈笔译学习[OL].http://www.catti.net.cn/2012-05/17/content_453451.htm.

[4]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5]汪福祥.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丛书.英语笔译综合能力(教材配套训练)(2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上一篇:酒店水电改造合同下一篇:民事起诉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