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教师资格证

2022-08-23

第一篇:如何申请教师资格证

如何申请办理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如何申请办理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

【导读】

如何申请办理安徽省高校教师资格证

一、所办事项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二、申请人需要提交的完整材料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

2、申请人所在系部填写的《思想品德鉴定表》;

3、身份证明;

4、学历(或学位)证书;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6、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证书或由省高师培训中心出具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合格成绩单;

7、由本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3年以来承担一年以上教学任务的任课通知书;

8、院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体检表上的结论应明确填写合格或不合格,并加盖体检医院公章;

9、聘用人员需出具时间满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和人事代理合同;民办高等学校全时外聘人员需出具聘用合同。

10、近期本人小二寸免冠半身正面证件照3张。同时准备电子照片,要求宽114像素,高156像素,大小不得超过19KB,电子照片的文件类型为.jpg。贴申请表的照片与上报的电子照片一致。

三、办事流程

1、省教育厅下发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各高校人事部门根据文件精神,布置工作;

2、申请者到学校人事部门报名,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3、学校组织申请人员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体检;各院系对申请人员进行思想品德鉴定、填写相关表格;

4、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申请材料(毕业证、身份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岗前培训证书、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思想鉴定表、体检表等材料); 地址: 阜阳颍州路与颍河路交汇处 巨川广场A座20层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5、受省教育厅委托的院校自行组织本校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非省教育厅委托的院校申请人员由省教育厅安排相关高校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

6、各高校人事部门将本校符合认定条件人员名单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审核后,报省教育厅审批;

7、报省教育厅审批后,办理教师资格证书;

8、学校人事部门统一领发教师资格证书;

9、按照要求,由学校人事部门将申请材料归入个人档案。

四、主要受理处室和工作人员姓名

(1)受理处室:安徽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2)工作人员姓名:王冲

五、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1号省教育厅6楼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办公室

六、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0551-62831877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地址: 阜阳颍州路与颍河路交汇处 巨川广场A座20层

第二篇:如何下载和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温馨提示:

1、请事先将表格内容填好、贴好照片,以免受理现场人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打开文件时,若出现“密码”小窗口时,点击“只读”即可;

3、打印时,B4幅面,正反双面打印,使用纸张限70g以上复印纸。不符合此规格的均属无效表格。

一、填写要求

填写前请认真阅读《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中的“填表说明”和本说明。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每人一式二份。请按要求用黑色水笔填写,要求用规范汉字,字迹工整,不得潦草,不得涂改;

2、个人只填封面页和表格第一页,最后一页不要填写,否则按作废处理;

3、两份申请表都要填写;

4、材料中“工作单位”

(1)工作单位在郑州市所辖县市区的,户籍所在地如实填写 (2)若工作单位不在郑州市所辖县市区或没有工作单位的,则户口必须是郑州市所辖县市区,负责无法认定;

(3)2014年应届非师范类毕业生试点班人员填现在所在学校

5、户籍所在地与身份证地址一致,且填写到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

6、申请资格种类应填: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填一个,并且与教育理论考试的“申请类别”保持一致。

7、填表日期:2013年×月×日

8、“政治面貌”填“团员”或“党员”,也可以不填;

9、“毕业学校”

(1)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只填专科或以上学历;

(2)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填本科或以上学历;

10、“最高学位”“最高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有则如实填写,若没有则填“无”

11、“现从事职业”,社会人员有则如实填写,若没有则填“无”; 2014年应届非师范类毕业生试点班人员统一填写“学生”

12、“电子信箱地址”,有则填,也可以不填;

13、“申请任教学科(课程)”只填汉字,不填代码。具体见后面附页《任教学科对照表》

13、本人简历从上初中时填起;

14、再次强调:申请表第二页不要填

15、照片共交三张一寸彩色免冠照片,其中,两张自己事先贴在申请表上,第三张贴在申请表内侧左上角(见下页示意图)。

第三张照片粘贴样式

附页

二、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任教学科对照表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D01 农林类

D0101 D0102 D0103 D0104 D0105 D0106 D0107 D0108 D0109 D0110 D0111 D0112 D0113 种植 农艺 园艺 蚕桑 养殖 畜牧兽医 水产养殖

野生动植物保护 农副产品加工

棉花检验加工与经营 林业 园林 木材加工 D0114 林特产品加工

D0115 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 D0116 森林采运工程 D0117 农村经济管理 D0118 农业机械化 D0119 航海捕捞 D02 资源与环境类

D0201 D0202 D0203 D0204 D0205 D0206 D0207 D0208 D0209 D0210 D0211 D0212 D0213 D0214 D0215 D0216 D0217 D0218 D0219 D0220 D0221 D0222 D0223 D0224 D0225 D03 能源类

D0301 D0302 D0303 D0304 D0305 D0306 D0307 D0308 D0309 D0310 D0311 国土资源调查 地质调查与找矿

放射性矿产普查与勘探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探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探矿 地震监测技术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岩土工程技术 勘探与掘进 采矿技术

矿山机械运行与维修 矿井通风与安全 测量工程技术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 航空摄影测量 环境保护与监测 环境监理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技术 辐射测量与防护 水文与水资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气象

高空气象探测 海洋观测 选煤 石油开采 铀矿开采

电厂热力设备运行 反应堆及核电厂运行 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

电厂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 电厂水处理及化学监督 电厂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水电长动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 D031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 D0313 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 D0314 水电站与水泵站电力设备 D0315 输配电线路施工、检修与运行 D0316 电力电缆运行与施工 D0317 供用电技术 D0318 电气化铁道供电 D0319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D0320 电力营销 D04 土木水利工程类

D0401 工业与民用建筑 D0402 建筑装饰 D0403 城镇建设 D0404 建筑经济管理 D0405 古建筑营造与修缮

D0406 土建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 D0407 建筑设备安装 D0408 电气设备安装 D0409 供热通风与空调 D0410 给水与排水 D0411 市政工程施工 D0412 公路与桥梁 D0413 铁道施工与养护 D0414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D0415 农业水利技术 D0416 水电工程建筑施工 D0417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D0418 矿井建设

D0419 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 D05 加工制造类

D0501 钢铁冶炼

D0502 金属压力加工技术 D0503 冶金热能技术 D0504 碳素材料技术 D0505 粉末冶金 D0506 有色金属冶炼 D0507 机械制造与控制 D0508 汽车制造与维修 D0509 机械加工技术

D0510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D0511 数控技术应用 D0512 模具设计与制造 D0513 机电技术应用

D0514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 D0515 D0516 D0517 D0518 D0519 D0520 D0521 D0522 D0523 D0524 D0525 D0526 D0527 D0528 D0529 D0530 D0531 D0532 D0533 D0534 D0535 D0536 D0537 D0538 D0539 D0540 D0541 D0542 D0543 D0544 D0545 D0546 D0547 D0548 D0549 D0550 D0551 D0552 D0553 D0554 D0555 D0556 D0557 D0558 电气运行与控制 电气技术应用 电机与电器 船体建造与修理 船舶机械装置 船舶电气技术 金属热加工 焊接

金属表面处理

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 仪器仪表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 飞行器制造工艺

飞行器控制设备与仪表

飞行器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微电子技术与器件 化学工艺

工业分析与检验 石油炼制

石油与天然气贮运 化工过程装备技术 化工过程监测与控制 精细化工工艺 生物化工 林产化工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核技术应用 核化学化工 火炸药技术 食品生物工艺

粮油饲料加工与储检 皮革工艺及制品 印刷技术 制浆造纸工艺 塑料成型 橡胶工艺

假肢与矫形器制造 染整技术 纺织技术 化学纤维工艺 丝绸工艺 针织工艺 D0559 纺织复合材料工艺 D0560 服装制作与营销 D0561 建筑与工程材料

D0562 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 D06 交通运输类

D0601 铁道运输管理

D0602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D0603 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 D0604 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 D0605 船舶驾驶 D0606 轮机管理

D0607 船舶水手与机工 D0608 外轮理货 D0609 船舶检验 D0610 工程潜水 D0611 民航运输

D0612 飞机及发动机维修 D0613 航空服务 D0614 航空油料管理 D0615 汽车运用与维修 D0616 交通运输管理

D0617 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管理 D07 信息技术类

D0701 电子与信息技术 D0702 电子技术应用 D0703 广播电视应用技术 D0704 飞行器电子设备维修 D0705 船舶电子设备 D0706 通信技术 D0707 通信电源技术 D0708 通信运营管理 D0709 铁道信号

D0710 船舶通信与导航 D0711 计算机及应用 D0712 计算机软件 D07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D0714 计算机及外设维修 D0715 邮政通信管理 D0716 邮政自动化技术 D08 医药卫生类

D0801 护理 D0802 助产 D0803 卫生保健 D0804 计划生育技术 D0805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D0806 卫生信息管理 D0807 医学生物技术 D0808 眼视光技术 D0809 医学影像技术 D0810 医学检验 D0811 口腔工艺技术 D0812 康复技术 D0813 药剂 D0814 中医 D0815 中医骨伤 D0816 中医护理 D0817 中药 D0818 中药制药 D0819 中医康复保健 D0820 藏医医疗 D0821 维医医疗

D0822 蒙医医疗与蒙药 D09 商贸与旅游类

D0901 商品经营 D0902 市场营销 D0903 电子商务 D0904 国际商务 D0905 商务外语

D0906 纺织品检测与贸易 D0907 物资经营与管理 D0908 烟草专卖管理 D0909 商品储运与配送 D0910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D0911 烹饪

D0912 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 D0913 首饰加工与经营 D0914 钟表眼镜配制与修理 D0915 饭店服务与管理 D0916 旅游服务与管理 D10 财经类

D1001 财政事务 D1002 会计 D1003 审计事务 D1004 金融事务 D1005 税务事务 D1006 统计

D1007 统计调查与信息服务 D1008 物价 D11 文化艺术与体育类

D1101 群众文化艺术 D1102 文化影视事业管理 D1103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D1104 播音与节目主持 D1105 影像与影视艺术 D1106 图书信息管理 D1107 出版与发行 D1108 文物保护 D1109 音乐 D1110 舞蹈表演 D1111 戏曲表演 D1112 曲艺表演 D1113 戏剧表演

D1114 杂技与魔术表演

D1115 木偶与皮影表演及制作 D1116 工艺美术 D1117 美术绘画 D1118 美术设计

D1119 服装设计与工艺 D1120 服装表演 D1121 民间传统工艺

D1122 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D1123 运动训练 D1124 体育设施经营 D12 社会公共事务类

D1201 法律事务 D1202 公安保卫 D1203 治安管理 D1204 侦查 D1205 监狱管理 D1206 劳教管理 D1207 保安

D1208 道路交通管理 D1209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 D1210 人力资源管理事务 D1211 社会保障事务 D1212 民政服务与管理 D1213 社会福利事业管理 D1214 计量与测试技术 D1215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D1216 标准化及质量监督 D1217 文秘 D1218 公关礼仪 D1219 物业管理

D1220 家政与社区服务 D1221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D1222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D13 文化课类

D1301 思想政治 D1302 数学 D1303 化学 D1304 地理 D1305 语文 D1306 信息技术 D1307 生物

D1308 体育与健康 D1309 外语 D1310 物理 D1311 历史 D134112 教育学 D134113 心理学 D134114 学前教育

3、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E01 思想政治 E02 语文 E03 外语 E04 数学 E05 信息技术 E06 物理 E07 化学 E08 生物 E09 历史 E10 地理

E11 体育与健康 E12美术 E4113音乐 E4114心理学

4、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F01 思想品德 F02 思想政治 F03 语文 F04 数学 F05 外语 F06 社会 F07 历史 F08 地理 F09 自然 F10 物理 F11 化学 F12 生物 F13 体育 F14 音乐 F15 美术 F16 劳动 F17 劳动技术 F18信息技术 F4119其它 F4120科学

5、小学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G01 思想品德 G02 思想政治 G03 语文 G04 数学 G05 外语 G06 社会 G07 历史 G08 地理 G09 自然 G10 物理 G11 化学 G12 生物 G13 体育 G14 音乐 G15 美术 G16 劳动 G17 劳动技术 G4118信息技术 G4119其它 G4120科学

6、幼儿园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H 幼儿园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申请时间

篇一: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时间 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时间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相信有不少人为了将来工作压力小些而去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吧,那么大家在申请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有关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时间,在这里小编会来给大家讲一下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时间。

一、教师资格证申请时间

申请时间一定不能错过。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有一次受理资格认定时间。考试课程及时间非师范毕业生:考试课程 按所报类别分为:高级教师开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学教师开考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心理学;小学教师开考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心理学;幼儿教师开考幼儿 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及卫生学。每年开考一次。

二、教师资格证认定机构:

想得到的证件,一定要是有效的,被认可的,否则一无用处。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其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受理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有关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时间小编通过以上的文章给大家讲到了,考生们要记住这个时间,千万别错过了报考。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整理提供。 篇二:教师资格证申请时间

教师资格证申请时间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有一次受理资格认定时间。

考试课程及时间非师范毕业生(包括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考试课程按所报类别分为:高级教师开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学(含中等职校)教师开考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心理学;小学教师开考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心理学;幼儿教师开考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及卫生学。每年开考一次。

篇三: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6年中小幼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时间为11月5日,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具体报名时间,请考生随时关注中小学教师资格网发布的考试公告。

一、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基本条件

1、凡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在读学校)在报考省内的中国公民,且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育德园师延伸:“撤销教师资格”与“丧失教师资格”是怎么规定的? 《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二、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学历要求

1、根据教育部规定,所有符合学历报考条件的考生,不限专业报考教师资格,如新闻学专业的考生,可以自愿选择任何已开考科目(专业),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

2、《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育德提醒:全国各省学历报考要求会稍有不同,具体学历要求,请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各省教师资格考试公告。

3、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在就读院校所在地报考。

三、教师资格证申请认定条件

1、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育德园师提醒:(1)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考生,可于每年2月下旬、8月下旬左右关注各省教育人才网中相关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与申请流程公告,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每年春季、秋季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申请教师资格认定。

(2)教师资格认定有规定的体检医院,具体医院名称请考生随时关注所在地发布的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2、申请人需要取得相应的普通话证书。

申请人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水平,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并取得由国家语委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证书须加盖省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章和钢印,否则无效。 育德园师提醒:普通话证书在后期认定现场确认时才需要,笔试、面试时不需要提供。

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级划分:

3、申请第二种类的教师资格必须重新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二种类教师资格包括申请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格以及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资格。(例如原认定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现申请认定初中英语教师资格;原认定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现申请认定高中语文教师资格。)

四、教师资格证报考常见问题

1、上次考试未通过科目,本次能否换一个地市报考吗? 育德园师:可以。如考生上次考试在某市通过一门课程,本次可到同省另外某市报考未通过课程。

2、到外地就读的本省考生,可以在本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吗? 育德园师:户籍或人事档案必须在报考所在地,方可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

3、教师资格证可以跨省报考吗? 育德园师:教师资格证是全国通用的,也可以跨省报考,只要符合其他省份的报考条件就可报考。

4、同一年内可以申请认定两种教师资格证吗? 育德园师:根据政策规定,同一自然年内,一个申请人只允许申请一种教师资格。若在当次申请认定期间已经注册申请过一种教师资格,则不能再注册申请另一种教师资格,需等到第二年再申请认定另一种教师资格。

更多问题,考生可在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yudeyuanshi)留言咨询

免责声明:因考试公告、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当地公告内容为准!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申请材料

商丘师范学院关于2014年面向应届毕业生

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面向应届师范毕业生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教人[2014]239号)、《河南省教师资格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豫教资办[2014]1号)文件精神及商丘市教育局关于2014年开展应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要求,学校决定统一组织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范围

凡学籍在我校的2014年应届普通本专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和已经通过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成绩合格且教育技能测试成绩合格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均可按照规定申请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成绩未合格或教育技能测试成绩未合格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非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不得报名)。

二、我校学生可申请的教师资格种类

本科毕业生一般可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商丘市教育局认定;专科毕业生一般可申请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毕业生可申请小学教师资格(各学科),由商丘市睢阳区教育局认定。各专业学生只能申请与所学专业一致的任教学科。

具体各专业可申请的任教学科对照表(见附件1)。

三、申请教师资格的条件:

1、思想品德:符合教师职业基本要求;

2、学历: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3、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

4、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5、体检合格,无传染病、无精神病史等。

注意:此五项有一项不符合,就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四、个人需准备的证件与材料:

1、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A4幅面,双面印制)原件一式2份;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A4幅面,辅导员须核实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签字),复印件要有身份证的正反两面;

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及1份复印件(A4幅面);

4、《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A4幅面)原件1份;

5、《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A4幅面,双面印制)原件1份,非师范专业已经体检过不需要此项;

6、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须出具教育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证复印件1份(A4幅面,辅导员须核实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签字)和教育技能测试成绩合格证原件。

7、本人一寸彩照1张。(此照片必须与网上上传的电子照片保持一致,并需在背面写上姓名及报名号)。

注意:(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A4幅面,双面印制)和《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A4幅面)由申请人在网上申报系统中打印。《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A4幅面,双面印制)及表格填表说明由申请人到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复印件是A4幅面。

(2)纸张大小规格、印制格式必须按要求打印,不得改变,否则视为无效表格,影响申请办理后果由本人承担。

五、报名程序及时间安排:

1、各学院符合本次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的学生,第一步即日起至2014年4月23日在本学院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见附件2);第二步必须进行网上申报,申报时间自2014年4月23日至5月8日,在规定时间没有进行网上申报的学生将无法办理教师资格证,产生后果由本人承担(见附件3);第三步在2014年5月10日前把个人整理的材料按要求(见附件4)交到本学院的负责人。

2、各学院负责报名的负责人员于4月23日前将本学院报名统计表(见附件5)及电子档(发到电子邮箱renhongmin666@126.com)、报名登记表报教务处学籍科。

3、根据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南省卫生厅2001年8月发布的《河

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试行)》和商丘市睢阳区物价局收费许可证0250号等相关文件规定,本次我校学生申请教师资格体检费用为50元/人。体检费用由校医院统一收取,各学院收齐后,携带《体检表》于2014年4月30日前到校医院缴费盖章。学生体检时须携带1份《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见附件6)。体检时间大致在5月上旬,具体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4、2014年5月12日各学院负责人到学籍科领取学生网上报名名单。

5、2014年5月19日前各学院负责人根据学籍科反馈的报名名单顺序将整理好的学生申请材料、普通话证书原件、照片等交教务处学籍科。由学校整理后统一报教育局审核。

六、有关非师范类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报名须知

教育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而教育技能测试成绩不合格的2014年应届非师范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14年9月举行的河南省教育技能测试,报名地点是河南省各地教育局,报名时可以重新选择“申请任教科目”。详情请提前咨询各地教育局。请学生务必保存好各自的“河南省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证”。

2015年应届非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务处将另行通知。

申请教师资格详情请登陆河南省教师资格网(jszg.haedu.gov.cn)查询。

商丘师院教务处

2014年4月17日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申请书

在资料准备和考核细则中,非师范教育专业申请者是否需要有特别的准备?

负责人:有的,社会人士认定教师资格必须进行学历文凭认证,非师范教育专业类人士必须补修相应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同时接受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并达到合格标准。 社会人士特别注意

1.关于认证级别:除高等学校拟聘任教师职务的人员外,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关于补修:需要在指定机构补修相应层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取得合格证书。

3.关于能力测试:需要接受教育教学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并达到合格标准。学历条件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及高中毕业学历视为不合格学历。 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者:须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及高中毕业学历视为不合格学历。 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者:须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者:须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者(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含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 教师认证进入受理材料阶段

据了解,今年的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已经进入了认证材料受理阶段。相关事项如下: 规定调整

户籍方面的规定有了较大的调整:去年,经教育部门批准受聘任教于深圳学校一年以上并签有劳动用工合同的人员,户籍和人事档案均不在本市也可以在深圳申请认定。而今年则实行属地化管理。户口不在我市,但工作单位在我市,且人事档案挂靠在我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可向人才交流中心所在地的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户籍和人事档案均不在我市的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申请认定。

往年的学历认证须到市人事局验证中心办理,而今年有了调整:申请教师资格者(除在编正式教师外),须自行到广东省学历验证中心代理点办理学历认定。认定条件 1.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人员。

2.在首次教师资格认定中,未认定相应种类教师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正式教师。

3.已取得某一种教师资格拟再申请认定其他种类教师资格的人员。 4.其他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人员。申请条件

1.除高等学校拟聘任教师职务的人员外,社会上其他人员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同一申请人一年内不能申请认定两种以上教师资格。补修条件

除了非师范教育类毕业人员外,还有两种人员需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一种是虽有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学历,但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种类学历要求不一致的申请者;另一种是师范教育类专业专升本插班毕业,申请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在本科期间没有学过此专业的申请者。普通话水平

参加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受理时间

11月15日~30日是教师资格认证材料受理时间。

关于学历鉴定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省内的学历鉴定约需1周时间,外省的学历鉴定需要15天时间。国外的学历要由全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鉴定,时间在2~3个月左右。 基本材料

1.有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2份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4.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和复印件 6.《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

7.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或者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 8.近期小1寸免冠半身照片1张(与贴在申请表和体检表上的照片同底) 9.有需要提供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合格证书者,提供相关的原件和复印件 10.非在编正式教师提供认定中心出具的学历证名原件和复印件咨询途径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教师资格条件

教师资格条件依照教师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中“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依照教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教师资格考试 第八条

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 第九条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的编制、考务工作和考试成绩证明的发放,属于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属于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组织实施。 第十条

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

参加前款所列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全部及格的,发给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当年考试不及格科目,可以在下一年度补考;经补考仍有一门或者一门以上科目不及格的,应当重新参加全部考试科目的考试。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根据需要举行。 申请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学有专长,并有两名相关专业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推荐。

教师资格认定 第十二条

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认定其教师资格。 第十三条 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 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在未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按照学校行政隶属关系,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

由学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第十四条

认定教师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

教育行政部门和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具体受理期限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规定,并以适当形式公布。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或者材料:

(一)身份证明;

(二)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三)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四)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或者材料不全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于受理期限终止前补齐。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 第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七条

已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拟取得更高等级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资格的,应当通过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并依照本章规定,经认定合格后,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一,哪些人可以申请教师证:

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具备《教师法》规定条件的人员。包括新(拟)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应届大学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师范教育类和非师范教育类本专科毕业生);已获得一种教师资格申请另一种类教师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员。 (1) 身份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3) 学历条件

申请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学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学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学历。 (4) 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育管理学生能力等;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医院体检合格。

(说明:其中对于幼教,上海由于幼教比较缺乏,去年还对于那些非幼教专业学历的人员进行为期3-4个月的培训来择优录用) 附:普通话考试指南——

会定期进行普通话考试,考试地点:陕西北路500号 普通话测试中心

具体联系电话为:62558388 二,如果你不是师范类的人员,那么还得通过以下考试: 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有关规定,上海有关部门提出,凡2002年进入教师队伍的所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和申请教师资格的社会其他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高级中学及其以下教师资格者须补修《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和《教育方法概论》,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者须补修《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和《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有关考试的信息:

资格认定办公室每年都会举行培训班的,地点:上海市延安西路900号 咨询电话:62523047 二,如果你具备了以上条件和通过了普通话考试和教育学方面的考试,该如何申请呢—— 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领取表格材料并拍摄数码照。 2004年领表时间:春季 3月1日~3月10日;秋季

9月1日~9月10日(看来这次只能等到9月份了)。 ●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的填写参见填表说明,其中备注栏应注明

: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或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已取得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请写明已取得过的资格种类和证书编号。申请人员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填写。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上粘贴统一拍摄的数码照。 ●

《思想品德鉴定表》1-3行由本人填写,4-11行由本人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填写,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

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医院为瑞金医院(地址:瑞金二路197号,体检接待时间:周

二、

四、六,上午8点至11点,周五下午1点半至3点半)。应届毕业生可以由毕业生体检代替。 ◎

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2004年递交材料时间:春季 3月11日~3月25日;秋季 9月11日~9月25日。 ●

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原件(两份)、思想品德鉴定表原件、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普通话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体检证明原件;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需提供拟聘高校出具的证明。 ●

在正式提出申请、递交材料的同时交纳教师资格认定费220元。另再交两张统一拍摄的数码照。 ◎

领表和受理时间为周一至周六

上午9:00~11:30,下午12:30~16:30,周日不受理;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受理点在延安西路900号三楼。 ◎

材料齐全,初审通过,按规定的时间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合格,经认定机构认定通过,发出认定通知。届时凭认定通知、身份证、交费收据领取教师资格证书。并交《教师资格证书》工本费。 有关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信息: 测试的组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以及依法接受委托的

高等学校分别组织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并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学科专家测评小组,每个测评小组一般为3-5名专家组成,负责对申请人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测试,具体测试管理工作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办公室组织实施。 测试方式和内容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测试主要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方式进行。 笔试主要测试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案设计能力。申请者需参加教育方法概论或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课程考试,参加现场组织的教案设计。 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教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实施,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等能力,讲解、提问、板书等技能技巧。申请者首先接受专家测评小组的面试试讲,然后回答专家提问。 最后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 2000年9月23日发布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的中国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 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包括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权限负责本地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

依法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第二章

资格认定条件 第六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七条

中国公民依照本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于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八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二)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第九条

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者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需具备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

资格认定申请 第十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具体受理时间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受理申请期限内向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规定时间向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一)一式两份; (二)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六)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体检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其中必须包含"传染病"、"精神病史"项目。 申请认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申请认定初级中学及其以上教师资格的,参照《高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对合格者颁发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十五条

申请人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按照《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见附件二)要求填写。在职申请人,该表由其工作单位填写;非在职申请人,该表由其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填写。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负责提供鉴定。必要时,有关单位可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求提供更为详细的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十七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费用。但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不缴纳认定费用。 第四章 资格认定 第十八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第十九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组织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小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测试办法和标准组织面试、试讲,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报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 第二十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在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日起30个法定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认定教师资格的结论,并将认定结果通知申请人。符合法定的认定条件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权限,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拟受聘高等学校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本行政区域内经过国家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认定本校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五章

资格证书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 第二十三条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存入本人的人事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建立教师资格管理数据库。 第二十四条

教师资格证书遗失或者损毁影响使用的,由本人向原发证机关报告,申请补发。原发证机关应当在补发的同时收回损毁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五条

丧失教师资格者,由其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第二十六条

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应当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撤销资格,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第二十七条

对使用假资格证书的,一经查实,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处理,5年内不得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没收假证书。对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软环境建设整改方案下一篇:软环境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