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物料入厂检验流程

2024-04-14

紧急物料入厂检验流程(共8篇)

篇1:紧急物料入厂检验流程

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为充分利用科室布局与合理流程的协调运用、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特制定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制定本预案。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服务流程合理、便捷,医疗收费合理、透明,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总 则 1.1编制目的

1.1.1 为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防止紧急意外事件应急服务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

1.1.2 本预案是武汉仁爱医院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检验科应对应急工作的指导原则、处置程序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职能科室在处置应对紧急意外事件过程中的责任义务的工作方案,是指导检验科各部门做好意外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依据。1.2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1.3预案所称突紧急意外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检验人员或他人健康损害或影响检验结果及水、火、电、药品、试剂等意外事件.1.4本预案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制.在执行中必须服从医院主管部门的指挥.1.5.结合整合卫生资源的要求,无条件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1.6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1.7科室设立应对意外事件专管人员、组织开展防止意外事件相关学习讨论,主要包括设施完善、人员培训、卫生防护等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等。

2预防与应急必备的条件

2.1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2.1.1.科室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设有值班医师。科室值班人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要时刻以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如因故需要离岗,必须联系并待替班人员到岗后再行离开..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若必须离开时必须向总值班说明去向.科室任何人员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2.1.2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巡视各检验室,做好交接,全面详细了解危重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并扼要记入交接班簿.2.1.3.值班医师负责各项急诊检验,对急诊项目及时检查,及时回报检验结果.2.1.4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2.2 检验标本接受、查对制度

2.2.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2.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化验单与标本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2.2.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2.2.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2.2.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2.3.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2.3.1 临床检验服务项目能够满足临床科室的需要

检验科开展项目: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病相关指标血脂系列、心肌标志物)、免疫(肝炎系列、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微生物、发光技术、凝血因子检测、微量元素等

2.3.2 开展的项目均是经批准准入的项目。开设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如PCR、HIV、放免等应有验收和准入程序,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2.3.3 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2.4.4 相同的检测项目必须集中在一个实验室检测并有质量控制系统,统一管理。

2.5.5 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2.4临床检验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工作室布局、流程合理,安全防护设备及措施到位;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明确;工作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制度的要求,并有生物危害标志;工作室通风设施合理;温、湿度符合要求;有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柜的配置(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各工作室有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有个人防护用具(工作服、手套、口罩、护目镜、洗眼装置等);有消毒设备(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性能良好; 备有消毒剂,使用正确合理;空气消毒、工作台与地面消毒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的要求;实验室的废弃

物及尖锐器具的处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要求;有防止触电、化学损伤及意外事故的措施。

2.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2.5.1 有迅速提供检验结果的运行机制,有明文规定并公示承诺; 2.5.2 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临检≤30分钟,生化≤60分钟;

2.5.3平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常规临检≤30分钟、生化≤24小时,免疫≤48小时,细菌培养应按不同病原体定出相应时限规定,但应有临时或初步报告制度;

2.5.4 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流程通畅; 2.5.5 有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2.5.6 为病人及临床医师提供咨询服务;

2.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没有质控的临床检验项目或科研项目,不以创收为目的,不向临床出具检验报告

2.6.1 参加卫生部或内蒙古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特殊项目的室间质评;

2.6.2 室间质评中出现问题(如不及格项目)须有分析、有处理程序、改进措施,并有记录文件;

2.6.3 所开展的检验项目按要求有室内质控,有完整的质控记录;

2.6.4室内质控所采取的方法、质控品、判断规则等均有规范的文件规定,并能切实得到贯彻执行;有失控记录和失控处理程序;各类检验项目对病人准备、标本采集、保存、传递的要求有明文规定;对不合格的标本有处理规定及程序,及时告知临床医师,并建立登记分析制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制度与机制;接受内蒙古检验质控中心对检验科工作质量考核;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符合要求,结果有信息反馈,急诊和重要标本采集时间均有记录。

2.7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2.7.1 有检验报告签发和复核规定; 2.7.2 制定检验结果报告单发放标准;

2.7.3 以中文形式出具报告。如为英文报告须向临床提供中、英文对照; 2.7.4 有参考范围与异常结果显示等;

2.8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

2.8.1 仪器设备有操作规程和校验标准,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并有文字记录;

2.8.2 检测仪器有国家批准或注册的证明文件;

2.8.3 检测试剂有国家批准或登记的证明文件,特殊情况须具有其质量保证文件,如:批检的检测项目和PCR的检测项目应有标识;

2.8.4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和保管,有运行记录,效期管理符合要求; 2.8.5 检测仪器有使用、保养、维修及当前性能评价的记录;

2.8.6 有效的校准程序(包括新仪器校准、定期校准、维修后校准); 2.8.7 仪器操作和检测方法须有SOP文件;

2.8.8 在同一单位各临床实验室无重复开展的检验项目; 2.9 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2.9.1管理部门建立检验等部门规范管理标准,对急症科、手术室、ICU等重点部位有专门监管制度;

2.9.2管理部门具备处理异常医疗信息、医疗纠纷、应急事件和医患关系协调能力;

2.9.3建立了应急事件应急处理与救治体系,制订人员紧急替代制度、院内、外各种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具备应对社区紧急情况、流行病、自然灾害等能力;

2.9.4、有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2.9.5、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

3临床科室与检验科流程规范

3.1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要加强临床和科研协作,密切配合,对需化验等各项检查的患者,检验科优先安排危重患者进行检查,并尽快出具检查报告,做到早检查,早报告;病房经治医师须及时追踪检查结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检验科对诊断或报告有疑问者,应加强临床随访,必要时可请临床医师会诊,协助检查及诊断。

3.2优先诊疗原则 对转入患者采取优先诊疗措施时,不能损害其它患者的权益,不能加重其它患者的精神负担。

3.3程序 采取优先诊疗措施时,应首先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方能进行.如有必要,应向医教科或院领导汇报.。3.3.1危重患者质量关键流程

下列人员可采取优先诊疗措施(1)疑难,危重患者;(2)有可能产生纠纷征兆的患者;(3)外宾,侨胞,上级领导等患者;(4)病情需要优先诊疗的其它患者。

4纠纷征兆报告制度

在有发生医疗纠纷的征兆或已发生医疗纠纷时,值班医务人员在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做好记录,并迅速报告科室主任,必要时直接向医教科汇报。

5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

急诊班医师在对检验标本进行紧急检验后,要及时向经治医师汇报结果,必要时提示注意事项及病情可能的趋势.认真填写危急需报告,凡是应该告知而未告知或告知不详细,一旦产生纠纷,由告知人员负责.6.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白天:如因工作繁忙而人员不足,或当班医务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科主任协调其他医师替代完成;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诊疗操作,则需向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的职业人员替代,如有必要,可报告医教科或院领导,予以协调解决;夜间及节假日:当遇到人员不足,或当班人员因故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当班人员负责联系总值班人协调接替,并报告科主任,如有必要可报告院总值班或院领导,予以协调解决。

7.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7.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医教科口头报告,并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教科。

7.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7.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医教科可派人协助解决。7.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

7.5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

7.6.相关责任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教科备案。

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研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8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

8.1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

8.2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8.3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

8.4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全面转变服务态度,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8.5严格落实各项告知制度,加强对高危关键环节,“纠纷高发人群”的关注;提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解答清楚,不留死角。

8.6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

9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9.1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

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9.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9.2.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9.2.2各种急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享的原则,医教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9.3.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9.4.4任何情况下,迸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加强对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等。10人员分派

10.l为加强对紧急意外事件的组织与领导,科室成立意外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各类应急小组.科主任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对全科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和小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10.2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意外事件发生后所有应急处理工作。

10.3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科室应急事件领导小组下设临时指挥部和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突发意外事件应急临时负责人领导全科工作;负责督促,检查急诊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各个组负责人负责自己组的各项工作。

11防止紧急意外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11.1制定意外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时报告科室长。

11.2建立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11.3抓好意外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11.4制定并实施对科室人员开展意外事件应急知识教育计划,增强全员对意外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1.5重点加强急诊检验质量和服务建设,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提高科室应对紧急意外事件能力。12应急处理程序

12.1意外事件发生后,应急事件领导小组迅速对意外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紧急事件应急预案的意见。

12.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意外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履行职责。

12.3急诊班检验人员对检验标本必须及时、准确回报,并书写详细,完整检验报告及记录;严格按危急报告制度执行。

12.4根据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科室长有权紧急调集人员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

12.5参加意外应急处理的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12.6检验人员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开展意外事件的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7.重大意外事件应立即上报上一级卫生主管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

13紧急事件信息报告

13.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2h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3.1.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13.1.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13.1.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13.1.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13.1.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13.2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接诊医师应立即汇报医教科和预防保健科,主管部门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由预防保健科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缓报和瞒报; 13.3突发事件报告电话; 14法律责任 14.1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预案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当事人及其所在科室,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4.2依据突发事件要求,未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等物资供应和储备的,对科室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3.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读取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根据情节严重;给予当场训戒,口头警告,行政处分,就地免职,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4.1对疫情畏缩不前或临阵脱逃的;14.4.2不听指挥,贴误救治时间的;14.4.3擅离职守或工作消极的;14.4.4违反规程,草率马虎,操作不当致使防控救治不力导致疫情蔓延,扩散的;14.4.5拒绝接诊患者的;14.4.6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调度的;14.4.7泄露秘密或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附则

预案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质量与安全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管理者与全体员工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

篇2:紧急物料入厂检验流程

为保证我公司采购的钢材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要求对供方提供的钢材及质量证明的执行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采购的以及集团公司提供的各类钢材。这里的钢材指通过塑性变形(冷热轧、冷拉拔)获得的,具有一定外形的型钢、钢板、钢管、钢丝等的钢铁材料产品。3.相关文件与标准

GB/T4336-1984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4.验收条件与地点 4.1 交货状态

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有规定的,按照规定的状态验收。没有规定的,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通用交货状态验收。

4.2 供方按批次出具钢材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中的各项检验结果应符合标准,质量证明书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a.制造厂(供方)名、生产批号(或炉号)及合同号。

b.材料牌号和级别。

c.材料品种、型号、规格及交货状态。d.交货数量及重量。

e.全部检验项目的检验报告。

f.对于图纸或订货技术要求中有特殊要求的,质量证明书中还必须包含特殊项目的检验报告。

g.质量证明书必须有供方质检部门的检验专用印章、检验员签章,并加盖“合格”章交付。

质量证明书应签名齐全、填写规范完整,需要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证明书的,必须按照我公司的标准执行。4.3 验收项目

a.核对质量证明书的符合性。b.钢材的涂色标记。c.钢材的外观和尺寸。d.钢材的重量。

e.如非必要,可以不检验化学成份。

f.供方提供的钢材应有合格标识,标识的形式由供方自主选定,但标识的位置应在非加工面上。

4.4 验收一般在我公司进行,也可在供方公司进行,或双方同意的第三方进行。5.验收规则 5.1 表面质量

5.1.1钢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结疤、夹杂;端头不允许有分层和缩孔痕迹。

5.1.2钢材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尺寸公差一半的个别划痕、压痕和凹坑。

5.2 几何尺寸

5.2.1 钢材的实际外形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5.2.2钢材的几何尺寸可以免检,但在随后的加工中发现尺寸的不符合性,不能免除供方的责任。5.3 钢材的涂色标记与材料牌号标记

5.3.2 管材和线材可以不做涂色标记,但应采用其他方式(如挂标签)标识清楚。

5.3.3 不能用色标区分材料牌号的同类钢材,应在材料的两端用油漆写明材料牌号,或采用挂标签的方法标识,不允许有错写或漏写的现象。

5.4 钢材的重量

5.4.1 重量一般采用称重的方法检查实际重量,允许偏差为0~+6‰。5.4.2 不能称重时也可采用理论计算确定重量。5.5 化学成分

5.5.1 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或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

5.5.2 如非必要,可以不检验化学成份。

5.5.3 如果需要检验化学成分,采用光谱分析,参照GB/T4336-1984《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执行。6.处理与标识

6.1 检验员根据验收规范对钢材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6.2 合格的钢材,检验员在入库单上写明合格件数并签章,以入库单作为标识。

6.3 不合格的钢材,检验员用黑色油漆标识“×”作为标记。

XX有限公司

批准: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汇编

JCGC--00

编制:

审核:

篇3:钢绞线入厂检验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钢绞线入厂入库检验的验收标准。

二、验收职能部门职责

1、钢绞线入厂检验由质检员负责,并指定检验员负责质量验收。

2、采购部门应主动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供应商信息及采购合同。

3、质检员对钢绞线入厂检验后,填写入库检验报告,保存备查。

4、未经检验员验收的钢绞线不得入库。

5、钢绞线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仓库,下垫木条,上盖苫布,严防淋浴或受潮。

6、经检验不合格的钢绞线,由质检员提出书面报告,并进行隔离,杜绝进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并把不合格品检测报告交给采购人员。

三、钢绞线检验方法

1、验证供应商信息,看是否是正规厂家,并查看该厂家近年是否有违规记录。

2、查看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材质报告。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材质报告中钢绞线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所购一致及是否有厂家质检员验收签字。

3、钢绞线外形尺寸检验,采用抽样检验。(1)目测表面质量(2)用游标卡尺对产品直径进行测量应符合质量证明书及规定要求(3)力学性能实验由本公司检测室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四、附件规则

篇4: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编号:YXNY-SQ-QCI-04-2012(1.1)保存期3年

一.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有限公司生产所涉及的钣焊件、铸造件、机加工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协产品的检验。二. 目的

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三. 检验规则

物品进厂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检验或进厂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3.1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说明

3.1.1 物品进厂检验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品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3.1.2 外协、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3.1.3 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1 / 4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检验。

3.1.4 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检验外协件:机体、扭力臂、行星架、行星轴、扭力臂销轴,进行全检。3.1.5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协、外购件进行全检。3.1.6 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3.2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程序

· 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检验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热处理硬度等报告提交检验人员审核。

·凡没有生产厂家检验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若有特殊情况,应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批准后,方可进厂检验。

·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检验人员应立即按照“外协、外购件进厂检验说明、要求”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样图、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检验,采购部应予以配合。检验人员做好检验记录。

·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在报检单上签署检验结果,并由采购部及

/ 4

库管人员负责验收,入库。3.3 外协、外购零件的检查要求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3.3.1钣焊件: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要求进行焊接。焊接件进厂时需做到无焊渣、无黑皮、无焊缝遗漏,保证工件的平整及垂直度。3.3.2铸造件:表面无明显缺陷,砂眼、气孔、缩松等现象。加工面无锈蚀、铁屑、油污等现象。根据图纸技术要求,厂家必须提供试块、材质报告、探伤报告、三坐标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3.3.3加工件:严格按图纸、工艺技术要求加工,厂家必须提供其产品的加工检测材料证明,热处理硬度报告。加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磕碰、划伤,螺纹孔内不得有油污、铁屑、锈蚀等现象。3.3.4标准件:由厂家提供产品合格的材料证明及检测报告。对M24以上的螺栓提供等级报告,物理材料报告。定位销必须提供材料检测热处理硬度的报告。

3.4 对于批量较大、数量较多的通用型外协件:螺栓、固定销、螺母、挡圈可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采用不低于20%的抽样方案进行检验。

3.5 对于需经组装后,运行过程中才能有检验结果的外协件的减压项目(承载永久变形量的检验、密封胶圈的耐侯性及使用寿命的检验),可于一定的期限内,根据使用情况做出阶段性检验。3.6对于生产急需,单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协件,由采购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评价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批后实施。

/ 4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篇5:物料检验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生产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进料质量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品入库,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企业生产用原料、辅助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工作。

3.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企业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品质管理部进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起草、建立和执行;

4.2 采购、仓管员按本制度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并及时通知品质管理部来料信息;

4.3 品质管理部进料检验专员包括QA和QC各1名,QC负责来料的检验、结果的记录,QA负责按本制度进行抽样、送检、复核、数据统计和不合格品的管理。

5.内容

5.1 进料检验的规则 5.1.1 明确进料检测标准

(1)进料检验专员在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应了解该物料的进厂检测内控标准,如存在不明之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了解,确保对检测质量指标清楚明了。

(2)在必要时,进料检验专员可从来料中随机抽取两件样品,交上级检验主管检验,并附相应的质量检测说明,不可在不明来料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许水平的情况下进行验收。5.1.2 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2)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及信誉。(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4)来料对本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5)客户的要求。

5.1.3 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1)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测、手感等方法进行验证。(2)尺寸检测

一般用符合精密度要求的卡尺、千分尺等量具进行验证。(3)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等工具进行验证。(4)特性检测

如检测来料的电气、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进行验证。5.1.4 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1)全数检验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的物料,或企业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2)免检

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来料,以及因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材料。对于后者,进料检验专员应跟踪其生产时的质量状况。(3)抽样检验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5.2 进料检验的程序

5.2.1 品质管理部负责制定各进料材料的进料验收《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由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交由进料检验专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项目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方法及记录要求。

5.2.2 采购部在每月月末根据仓管员提供的物料库存数量和最低采购预警量,制定下月进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含物料名称、品种及规格、采购数量、预到货日期等信息,并将采购计划下发至仓管和品质管理部。

5.2.3 接到来料后,由仓管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和包装情况,填写《进料验收报告》,对于初验收合格的,仓管员需填写《请检单》,请检单上需注明来料名称、规格、数量(包含包装形式)、生产产家、进货日期、请检日期等详细信息,并将《请检单》发给品质管理部进料检验专员处,同时对该批来料注明“待检”标识。

5.2.4 进料检验专员在收到仓管员的《请检单》后,在《请检单》的接收人处签名确认,对于未能提供《进料验收报告》或《请检单》上信息不全的,进料检验专员应及时告之仓管员,并将不全信息补全。

5.2.5 在确认《请检单》上信息无误后,QA将上的物料信息录入台账中。并根据该批进料材料的进料验收《内控标准》和《检测作业指导书》确定抽样方案,通知QC人员进行现场抽样。5.2.6 抽样过程应按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完成后应对抽样的物料进行重新包装,使其恢复抽样前状态,抽样后还应在抽样的样品包装箱(袋)上张粘《取样证》,表明此箱(包)物料已经取过样。

5.2.7 抽样完毕后,QA专员将《请检单》和抽样样品交于QC专员进行检验,QC专员按《内控标准》和《检测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抽检的物料进行检验,检验过程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和QA专员沟通,并上报上级领导。

5.2.8 QC专员在检验过程中应对检验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检验完毕后还应根据检验的情况对检验的结果做出判定,并出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不合格证》。

5.2.9 QC专员检验完成后,应将抽样样品、检测记录、报告和《合格证》/《不合格证》交于QA专员处,由QA专员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复核过程中如果异议应及时与QC专员沟通,发现检验结果不合格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和采购部负责人;

5.2.10 QA专员复核完毕后,应在检验报告上签名,检验报告由QA专员将报告递交质量部经理处签名,盖“质量章”后将检验报告复印件和《合格证》/《不合格证》交于仓管员。5.2.11 仓管员在接到检验报告后,张粘《合格证》/《不合格证》于物料上,检验合格的物料仓管员按入库合格物料进行管理,检验不合格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5.2.12 只有入库的合格品才能由库管员控制、发放和使用。

5.2.13 进料检验专员负责贮存和保管抽样样品,如无需留样,进料检验专员应及时填写《退料单》,将抽检样品送回仓管。

5.2.14 对于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要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允许入库,并应进行相应的标识。

5.2.15 如果生产急需的来料来不及检验和试验,须按《紧急放行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5.2.16 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质管理部QA按规定期限及方法保存。5.3 进料检验注意事项

5.3.1 进料检验专员收到《进料检验报告单》和《请检单》后,依据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进料的厂商、品名、规格、数量和检验单号码等填入”检验报告”中。5.3.2 判定合格情况的处理:将进料用绿色《合格证》标示“合格”。5.3.3 判定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1)首先将进料用红色《不合格证》标示“不合格”。

(2)然后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部及生产部,由其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A.如不需要特采,则由仓管员及采购人员办理相关退货事宜。

B.如需要特采,仓管员将进料用蓝色《特采证》标示“特采”,并通知有关单位办理入库、部分退回或扣款等手续。5.3.4 检验时限

(1)仓管员在接到物料后应立即开展对该批物料的验收工作,并于一个工作日内向品质管理部开具进料《请检单》;

(2)对于一般物料进料检验专员应于收到《请检单》后三个工作日内将进料验收完毕并出具检验报告,QA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并上检验报告上交上级领导批准;

(3)对于紧急用的进料应当采用优先办理原则,当天进行检验并出具报告,QA人员当天复核完毕后将检验报告上交上级领导批准;

(4)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进料检验专员应及时通知上级领导、仓管员并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该批物料的复检工作。

(5)批准后的报告应于当天复印一份复印件交于仓管员处,仓管员在接到检验报告后应及时对该批物料进行处理;

(6)对于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检验工作,进料检测专员应事先上报上级领导和仓管员,说明原因后另规定时间进行检验。

5.3.5 检验时,如进料检验专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技术部、采购部派员会同验收,以判定是否合格。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章。5.3.6 进料检验专员在检验时,抽样应做到随机化,不得随意判定是否合格。

5.3.7 进料检验专员应将回馈进料检验情况、进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登记于《供应商交货质量记录表》内。

5.3.8 进料检验专员应根据来料的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材料、零件)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5.3.9 进料检验专员按规定定期校验仪器、量规,保养试验设备,以保证进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5.4 进料检验的结果 5.4.1 检验合格

(1)经进料检验专员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将该批来料判为允收。

(2)进料检验专员应在“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上签名,并签署结论“符合标准”,盖“质量章”印章,并将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并至仓管员处,通知仓管员对合格物料进行处理。5.4.2 拒收(1)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则将该送检批次判为拒收。

(2)进料检验专员应及时“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上签名,并签署结论“不符合标准”,盖“质量章”印章,并将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并至仓管员和采购人员处,仓管员、采购部办理应及时办理退货事宜。同时,还应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示。5.4.3 特采

(1)所谓特采,即来料经进料检验专员检验,其质量低于允收水准,虽然进料检验专员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生产部或采购部作出“特采”的决定。(2)若非迫不得已,生产部应尽可能不作出“特采”决定,即使采用,也应严格按程序办理。

A.偏差

送检批物料虽全部不合格,但只影响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质量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以接收。对于此类来料,生产部、品质管理部应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申请对供应商作扣款处理。B.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对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手续。C.返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来料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应通知供应商抽调人力对来料进行再处理,如有特殊要求,应要求供应商将整批物料返厂进行处理。

——进料检验专员对加工后的物料进行重检。

篇6:试产物料管理流程

目的规范物料运作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物料流程,及时了解物料信息。使用范围

1、领料流程:

1.1接计划部门开发试产任务单或量试领料单。

1.2核对生产任务单与所下订单数量和单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反馈PMC或相关部门。

1.3接到试产计划后,提前一周确认物料情况,计划领料时间。

1.4领料原则是物料员针对自己所要领的物料必须与套单上的物料编码一致,如有差异及时向有关部门确认。

1.5领料后核对与套单上所有物料是否齐全,否则需继续向仓库领完套单物料。

1.6物料领进车间后,物料员须将物料按结构、电子料各种类分别整齐摆放在货架上,大件物料(塑料类)放在地面上摆整齐,对试用、超差、挑选等物料用红色油性笔做特别标识,且及时填写物料收发本贴在物料堆放处,最后按生产制造单号制作各物料套料欠料账本,以便于及时跟催套料欠缺物料。

1.7物料员对贵重和易丢失的物料,在领料时就与其他的物料隔离开,并单独保管,生产线在生产需要时点数给产线负责人,每天下班时,物料员对该类物料进行盘点确认数量和状态。

1.8物料员必须按型号将领料单据整理好,按规定区域摆放好,以便于及时了解物料信息。

1.9生产前一天,物料员在车间备料区按订单数量和机型,备好物料准备试产或量产,备料时应注意试用,超差,挑选加工,异常的物料,必须通知组长,防止用错料,生产线在备料区领用物料时,注意核对机型和物料编号,如有问题及时询问物料员,不可乱用物料。

2、退料流程:

2.1试产过程中,将不良品物料挑选,做上标识放在不良区。

2.2将不良品给技术部门确认是否可以接受,可以接受的物料继续投入生产,确认不合格的物料,做上标识放在不良区。

2.3物料员每天将不良物料整理好开单,给品质IQC确认后,方可退给仓库入帐。

2.4报废物料直接开单申请报废,由部门主管和物控部批准后,物料员方可将报废物料退到报废仓入帐。

3、借料流程:

3.1试产或量试过程中,因物料异常或临时增加物料用量、编号等原因,需向仓库借料。

3.1.1物料员根据所需物料的编号,开单给组长确认主管审核物控批准后,再向仓库领料。

3.1.2借料编号—物料员—组长—主管—物控—仓管员

4、好料回仓:

4.1试产或量试结束后,部分物料过剩,没有使用过或使用过,但仍可以继续使用时,物料员必须将此类物料整理好开好料回仓单,给IQC确认是否为良品,IQC确认为良品后物料员退仓入帐,确认为不良品不可再次使用时,以不良品退仓入帐。

5、成品入库:

4.1试产组已生产好的产品,送品质QA检查合格后,物料员根据QA合格数量开成品入库单,给组长确认主管审核,与货仓核对数量后电脑入帐,完成成品入库。

6、支持文件

6.1物料标识卡

6.2物资收发卡

6.3领料单

6.4借料单

6.5入库单

篇7:物料报废处理流程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部生产、加工、使用后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回物料的判定归集工作,对物料合格品、不良品、报废品判定过程、处置过程的进行控制,使其运作过程有依可循,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工序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料。

三、定义

1、合格品:经判定为合格,其使用功能健全且无坏损,满足全部质量要求的物料。

2、再利用品:经判定为合格,经改造、加工后可继续使用并满足质量要求的物料。

3、维修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其外观、功能、标识等存在缺陷或者瑕疵,但还未影响到主要功能,经过修理可以达到技术标准的不合格品。

4、废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并被判定为丧失相应功能,且不可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不合格品。

四、职责

1、检验部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其他部门退料判定的组织、协调、实施、记录工作。视情况需要如不能独立判定时应及时邀请技术、工艺等其它相关部门参与判定工作,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积极配合,判定工作不得无故推诿。检验部对判定结果负责。

2、生产部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的申请判定工作、判定后合格品、再利用品的申请入库工作、维修品实施返修、申请返修工作及报废品申请报废工作。

3、接收部门负责已退回物料的申请判定工作、判定后合格品的申请入库、维修品申请返修及报废品申请报废工作。

4、采购部负责对判定为维修品物料的返厂维修工作,通过返厂维修公司后采购部应及时通知申请部门领取返修物料工作;负责对判定为不合格品物料的返厂退货工作。

5、申请部门、仓储部负责对判定为报废品物料的保管及处置工作。

6、公司建立再利用品区、废品区,各车间建立剩余料、闲置料存放区域由各车间专人监管,检验部建立退料待检区存放各部门退料并负责监管工作。

五、流程

1、生产部各车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应统一存放在指定区域,定期按规定填写《物料处置判定单》对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向检验部申请物料判定;生产部、其他部门的退料应存放在检验部指定区域,按批次及时填写《物料处置判定单》向检验部申请物料判定。

2、检验部在接到提交的《物料处置判定单》后,及时委派检验员组织、协调、实施判定工作。

(1)对生产部物料的判定:检验员应及时到生产部剩余料、闲置料存放区进行判定。判定后的剩余料、闲置料加注标识,并在《物料处置判定单》上填写判定时间、判定过程、判定结果、处理方式等信息后签字确认。

(2)对各部门退料的判定:检验部应及时组织、协调、实施判定工作,杜绝物料过久堆积、浪费存储空间的情况发生。将判定后的物料分类存放加注标识,在《物料处置判定单》上填写判定时间、判定过程、判定结果、处理方式等信息签字确认并建立台账。在物料被判定为维修品的,应联合技术、工艺部门向申请部门提供维修方案。

3、对物料的品质判定工作必须在提出判定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在物料的判定过程中,检验部需要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判定工作时,相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必须提出可行性意见或判定结论,与检验部共同完成物料的判定工作,参与判定的人员均应在《物料处置判定单》上写明各自判定结论并签字确认。如达不成一致意见时检验部应上报到公司管理层做出最后判定。

4、判定确认后,检验部应及时将《物料处置判定单》返还申请部门,申请部门在接到《物料处置判定单》后及时到物料存放区对判定后的物料进行处置。处置方式视判定结果分为:

(1)合格品。被判定为合格品的物料,申请部门应及时按照仓库管理制度办理入库手续,仓储部负责对物料归集和管理工作并建立台账。

(2)再利用品。被判定为再利用品物料,申请部门应及时向成本控制中心递交《再利用申请单》办理再利用品的存放手续。成本控制中心在接到申请部门存放申请后监督申请部门将再利用品放入指定的再利用区。各部门如需对再利用品进行生产利用时,应向成本控制中心申请并说明使用理由并办理出库手续后方可领取再利用品。(3)维修品。被判定为维修品的物料,申请部门根据维修方案除本部门维修外,需要其他部门维修、返厂维修的均应及时填写《维修申请单》将申请单中的物料名称、材质及规格型号、数量、所属产品名称、产品状态、厂家等信息填写清楚后交予维修部门,维修部门接到《返修申请单》后,在《维修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及时组织、实施维修工作。维修品经返修后,维修部门应及时通知申请部门接收返修品,接收部门接收后应再次报检验部对维修品作重新判定,判定后合格品由申请部门办理入库手续。

(4)报废品。被判定为报废品的物料,申请部门应及时向成本控制中心递交《报废申请单》办理废品的存放手续。成本控制中心在接到申请部门存放申请后监督申请部门废品放入指定的废品区并通知仓储部将报废品进行处理、变卖工作。报废品处理完毕后,成本控制中心在《报废申请单》上填写处理完成的确认签字及完成时间。

篇8:日常办公物料采购流程

为加强我公司办公用品管理,控制费用开支,规范我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与使用,本着勤俭节约和有利于工作的原则,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原则

为了统一限量,控制用品规格以及节约经费开支,所有办公用品的购买,都应由行政部统一负责。

第二条 办公物品的申购

根据办公用品库存量情况以及消耗水平,向行政人员通报,确定申购数量。如果办公印刷制品需要调整格式,或者未来某种办公用品的需要量将发生变化,也一并向行政人员提出。

第三条 采购规定

在办公用品库存不多或者有关部门提出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按照成本最小原则,选择直接去商店采购或者订购的方式。办公用品的采购要本着节约、合理、适用的原则。采购复印纸、大中型设备器具、批量办公用品等,必须有两至三人参加洽谈,货比三家,务求价廉质优。

第四条 部门申购

办公用品原则上由公司行政部统一采购、分发给各个部门。如有特殊情况,允许各部门在提出“购买办公用品申请表”的前提下进行采购。如需额外添加需向部门领导申请。

第五条 管理和发放

1、办公用品由人事行政部门统一保管,并指定保管人,按公司核定的费用标准向使用人发放。

2、采购的物品交保管人办理登记入库手续,3、办公用品领用必须认真履行手续,应填写《办公用品领用单》后领用和发放,各部门及各使用人的办公用品使用标准:每人每月最多领用2支签字笔,如果保管不好丢失自行负责购买。每周三统一领用办公用品,其他时间严禁领用办公用品。凡调出或离职人员在办理离职或交接手续时,应将所领用的办公用品(一次性消耗品除外)如数归还。有缺失的应照价赔偿,否则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 使用原则

本着节约和高效的原则,公共用品统一地方统一管理!

上一篇:大自然的语言作文400字下一篇:寒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