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知识点总结

2024-04-19

全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篇1:全书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txt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

听着,我允许你喜欢我。除了白头偕老,我们没别的路可选了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Summarized by CYYS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传播概念的把握 1.起源 communication 1)库利: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皮尔士:通过“像”(icon)或符号对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3)施拉姆: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2.实质:社会互动行为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2.信息分类:

1)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1)生理反应→伴随精神心理活动,态度,感情,价值,意识形态 2)符号系统本身→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三)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四)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共享,关系,双向,共通,行过系)(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1.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大众传播特点:专业机构,对象,技术,内容公开,反馈

2.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开放性,子系统,双偶,双自)P10 3.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Eg制度合理,渠道畅通,系统功能正常

4.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

5.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六)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1.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1)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

2)精神交往关系与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

3)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得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

2.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 1)精神~→起源于→物质~ 2)物质生产力→制约→精神~ 3)精神~→反映→物质~ 3.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1)精神~发展→推动→物质~ 2)物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状态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2)精神~&物质~→不同的特殊规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3)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2.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P26-27 4.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1)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无限的灵活性 3)发音的经济性

4)能动性和创造性(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加速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P29; 2)口语的局限:空间&时间,小规模&近距离P29-30 2.文字传播时代: 1)文字的出现P30 2)文字发明的意义[巴勒克拉夫] 时间,空间,传承P31 3.印刷传播时代:

1)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登堡印刷机)P31-32; 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社会经济的推动,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 2)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P35 2.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篇2:全书知识点总结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时间:18世纪初;

2、向西方学习;

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

1、时间:1861年

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

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2、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动摇了幕府的统治。(黑船叩关)

二、倒幕运动

1、背景:开港通商之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大量底层民众生活困难。德川幕府无力解决危机,受到各个阶层唾弃。

2、过程: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并扑灭了幕府的武力反扑。

三、明治维新

1、主持者:明治天皇

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业:西方工业),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教育,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①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②实现了“富国强兵”;③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④日本成为世界强国,但也开始对外扩张。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4、电的应用的过程:①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开始);②后来,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③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建造了发电站;④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德国人奥拓发明煤气内燃机

2、德国人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

3、德国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德国人本茨发明了汽车

5、美国人福特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6、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

2、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塑料。

3、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用于纺织)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③出现了垄断组织;④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主要工业国||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开始推广

①各工业国人口迅速增长;②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③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④各工业国推广大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二、城市化及其问题

城市化:大量的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

城市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19世纪中期开始改善)。

三、工业化国家最大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英国牛顿:①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③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英国达尔文:①《物种起源》;②提出进化论观点。

二、文学巨匠

1、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代表作是《人间喜剧》

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拿破仑)

2、荷兰梵高:《向日葵》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集中体现:后起的国家无法面对殖民地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的现实。)

2、一战之前形成的两个同盟:

①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拉萨热窝事件;

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3、原本在同盟国的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后转投协约国;

4、一战当中最惨烈的战役、一战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5、1917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俄国退出一战。

6、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7、如何评价一战:一战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8、一战对世界的影响:①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③一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里面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

2、一战中,俄国接连失利,社会矛盾激化,反战呼声越来越高;

3、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了人民更大的不满。

二、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列宁来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起义者在阿芙乐尔号发出信号后攻占冬宫,起义取得胜利。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归当地苏维埃;②通过《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和谈;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苏维埃政府的措施:1、所有企业收为国有;2、所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3、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4、退出一战。

3、十月革命的地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三巨头”: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蒙梭、美国威尔逊。

2、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没规定具体赔偿金额),同时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共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这些条约构成的世界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3、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美国也没有加入。

4、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主要矛盾:英美力图遏制日本)

2、会议主导国:美国

3、《九国公约》的内容:①表面上标榜尊重中国领土完整;②列强在中国“门户开放”。

《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它构成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时期的不得已的措施,目的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应对战争。)

二、新经济政策(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而实行的新的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

余粮征集制;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取消市场;

实行自由贸易;

没收私人工厂;

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工人上班不发工资,由国家分配生活物资;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三、苏联的工业化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斯大林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3、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

4、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这种计划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期内让国家快速发展,缺点是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四、农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五、苏联模式1、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1936年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苏联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如何评价苏联模式: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但它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1)因被迫参加一战,印度深受其苦;②一战后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年代):①不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②不在英国学校读书;③发展手工业,抵制英国货;④拒绝纳税。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0年代):“文明不服从”,具体内容有: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局限:拒绝使用暴力,资产阶级领导运动。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2、领导者:扎格鲁尔

3、领导的华夫脱党4、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的承认埃及独立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颁布了新宪法,但因国家政局动荡,未能有效执行。

2、改革者:卡德纳斯

3、内容:①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

②推行土地改革;

③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独立与发展;

④发展教育。

改革的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1、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前的美国:①空前繁荣;②繁荣表象下隐藏着危机。

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3、1929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史称“经济大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3)调整农业政策(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

(4)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创造就业机会)

(5)发展社会福利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扭转经济形势,解除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3)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之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2、法西斯政权的实质:对内独裁,对外侵略。侵略行径: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德国纳粹党执政的背景: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②民众对《凡尔赛条约》不满,复仇情绪强烈。

2、1933年,希特勒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行动,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正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打击共产党的借口:国会纵火案。

4、纳粹党的其他暴行: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迫害犹太人。

5、纳粹党在二战前的侵略行径:①强行扩军;②进驻莱茵非军事区;③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2、经济大危机之后,军部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3、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同年,日本制定《国策基准》,把入侵中国及东南亚定为国策。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战场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几个月后,莫斯科保卫战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英美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1942年1月,美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大获全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1943年,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4、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为了协调盟盟军行动,瓜分战后世界,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①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德国在战后分区占领;③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对日作战。

2、1945年5月,德国正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3、1945年7月,美、英、苏在波兹坦会晤,重申对德处理的原则,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波兹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4、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6、二战结束的意义:①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②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大的影响。

第16课,冷战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杜鲁门宣称美国会带领所有“自由国家”抵抗“极权政体”,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二、德国的分裂

1948年,美、英、法计划将三国占领区合并,单独建国。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封锁西柏林,英法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1949年,通过谈判,双方解除封锁。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一个月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北约和华约对峙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北约成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同盟华约成立。至此,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对峙,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1、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自身有一定的工业基础;②马歇尔计划援助;③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西欧能够联合的原因:①欧洲有联合的传统;②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③各国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3、西欧联合的步伐:①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六个国家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之后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②1967年,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③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自身有一定的工业基础;②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70年代,美国出现“滞涨”危机,经济基本停滞。到80年代,美国经济缓慢发展。

3、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4、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②美国通过军需订单来支援日本;③外部环境有利于日本;④引进先进技术;⑤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日本改革的结果: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发展的局限:①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②军需开支不断增加。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

4、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1949年,苏联与一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2、“经互会”的作用:克服了东欧国家战后经济困难,也将各成员国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3、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改造;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①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2、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

3、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上推行“新政策”。

4、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

5、苏联模式的表现:国民经济畸形发展:①苏联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了军事方面;②重工业发达,农业、轻工业落后。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80年代苏联的改革者:戈尔巴乔夫;

2、戈尔巴乔夫:先改革经济,效果不佳之后改革政治体制。(“公开性”、“多元化”);

3、80年代末,东欧政局开始动荡,东欧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施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施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4、1991年,苏联解体。(1922——1991)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背景: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反对冷战、渴望独立发展。

2、时间:1955年

3、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4、成果: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还产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万隆精神”。

5、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求同存异”获会议认可。

二、“非洲年”

1、二战后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利比亚。

2、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英国扶持的王朝,使埃及完全独立。

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独立。

4、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纳比米亚。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亲美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里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安理会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

3、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各成员国关税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3、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是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世界格局的演变

1、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后(苏联解体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并存在多极化趋势。(注意:“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从60年代就被提出,部分学者在60年代就认为将来的世界会是多极化的世界。)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2、世界多数国家都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努力增强经济实力,力争在世界格局里占有有利地位。

三、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

1、霸权主义(典型表现: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②2003年,美国拉拢部分国家占领伊拉克。)

2、地区冲突(典型表现:巴以冲突)

3、恐怖主义(“9·11事件”)

4、环境污染

5、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被发明。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信息时代”。

3、网络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1979年,联合国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污染:蒸汽机烧煤;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污染:内燃机烧油+蒸汽机烧煤;

篇3:全书知识点总结

(一) 容纳海量数据, 扩展知识范围

海量数据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 网络百科全书的海量数据分为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两方面。较《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77859个条目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6万个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的总设计条目数为100万条, 条目数量、知识规模较前两版大幅扩充。

大数据时代, 网络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要实现内容由纸到网的形式转移, 更需要扩展知识内容的范围。扩展不仅是条目数量或知识规模的显性增长, 还需将百科全书内部的海量知识数据与用户数据进行有效关联, 将百科全书的内容数据与外部网络信息数据相关联, 将百科全书的内容数据与社会资源相关联。通过对内部条目结构化数据的分析, 对外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 产生关联数据, 实现有效的关联关系。这些关系将大大扩展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在数据化时代, 用户对网络版百科全书的期盼不仅需要“阅读”和“检索”, 还要“求得真知”;不仅要“一查就有”, 还要“一查就准”。当关联数据足够多并尽可能准确, 用户在主动搜索知识内容时, 就有可能会获得知识内容的被动式推送, 从而增强用户体验。

(二) 追求系统求知, 增强知识整合

百科全书的一大功能是系统求知, 大数据技术对系统求知更有助益。在大数据时代, 系统建构知识可以有很多的实现方式, 比如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和软件分析工具, 从百科条目释文中分析出基本的知识单位, 从知识单位中建立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相同、相近或相似关系。

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能进一步增强网络百科的知识整合能力。以知识分类为基础, 运用信息分析技术实现对条目的内容分析。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选条框架的分类结构以知识分类和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挖掘的很多应用都会涉及根据不同的知识主题对内容进行分类,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中, 分类是一个自始至终、自上而下的进程。所以, 相比较其他内容提供者, 百科全书的分类标准更明确, 分类结果更规范。在有效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释文重点词语的标注, 将释文进行进一步的拆分, 在条目分类的基础上形成基于重点词语一致性或相似性的释文片段或语句分类, 在条目分类和释文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相似内容或相关内容的语义聚合, 经过学科编辑的人工干预, 形成整合性的知识内容。增强网络版百科全书内容资源整合的能力对实现百科全书的“一查就有”非常重要, 对一般性搜索网络百科直接给出条目, 对没有直接答案的复杂问题可以给出组合型条目或整合性的条目。在条目或释文语义中间建立关联性, 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内容, 实现从结构知识到建构知识的飞跃。这是实现机器释文, 实现知识加工智能化的重要步骤。

(三) 描绘知识图谱, 实现知识创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分学科组织实施, 目前学科的框架结构是以线性列表形式来表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顺序。百科全书中条目的交叉重复指明了知识间的内在关系, 这种直接、间接或是相关的关系显示了某一具体知识在知识网状结构中的大概位置, 促使人们以运动的观点看待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

不同于纸质版百科, 网络百科可以海量存储知识, 如果能够基于分类基础对标明学科属性和分支所属的条目 (知识) 进行关联, 则进行知识生产就会成为一种可能。比如, 交叉重复条目就为我们指明了三种关系:学科间条目的交叉重复指示了学科间的关系, 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内部条目的交叉重复指示学科内部不同分支之间的关联性;不同条目释文的交叉重复, 指示具体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这些关联性和学科间重复条目有助于知识图谱的形成, 而知识图谱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比学科知识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也可以将学科知识计量化、可视化, 同时, 知识图谱形象化展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 (受众) 之间的关联关系, 有效指示学科发展的动向、演进趋势, 便于产生新的知识成果, 实现知识创新。

(四) 集成智能分析, 加强知识服务

当前, 人们处在知识经济社会, 这对系统化、专业化应用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以系统学科知识为载体的百科全书符合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百科全书要实现知识传播也需要依靠为受众提供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 百科全书的知识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传统百科全书的传播是被动性的、等待式的, 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 网络百科全书可以读得懂读者, 读得懂世界。通过知识扩展、知识整合、知识创新充分发掘知识间的关联性, 知识容量大幅增长。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百科全书用户进行分析, 通过对用户性格特征、阅读爱好等的综合性分析, 建立用户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并建立一个用户与知识平台互动的通道, 及时收集用户反馈, 分析反馈信息, 不断检验矫正, 提高关联的准确性, 为用户提供全面、精准的知识服务。作为“国家公共知识服务平台”, 《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是一个知识存储库, 还应该是一个集知识组织、知识获取、知识分析、决策帮助、知识共享、知识交易为一体的智慧型知识服务平台。

大数据应用的国内业界翘楚“今日头条”通过大数据分析, 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用机器为用户推送内容。在学术或专业领域, 各种网络资源建设商发展迅速, 集合各种专家资源, 如中国知网 (CNKI) 和万方数据已基本形成了一个集期刊会议论文、报纸文章、专利标准等全面的知识服务平台。网络百科中,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协同众人的力量, 让大众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作为数字化的新型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要重视数据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作为“人类各学科知识总汇”的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也要坚守百科全书价值, 坚持百科全书提供客观、准确、科学、权威的知识内容。在大数据时代, 通过语义技术、信息分析技术、聚类技术、检索技术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路版将焕发新的活力, 不仅成为“人类各学科知识的总汇”, 还能成为给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智慧型百科全书。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百科全书知识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应用大数据技术, 百科全书可以扩展知识范围, 增强知识整合的能力, 实现知识再创造和知识增值, 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精准的知识服务。同时, 大数据对百科全书内容的组织、加工、传播也有多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百科全书,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新闻出版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出版

[2]颜语:《大数据时代——谁来提供更可靠的内容》, 《文艺报》, 2014年6月9日/第001版

[3]张彦华:《大数据时代国内传媒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现代传播》, 2013年第11期, 总第208期。

[4]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年11月, 总第四十一卷, 第220期。

篇4:全书知识点总结

本书首先突出时代背景的考察。作者梳理了四库开馆的时代特点。四库开馆是时代的产物,作者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四库开馆前的时代特点。政治方面,乾隆帝的重视是关键。清代至乾隆帝达到鼎盛时期,这使得乾隆帝希望通过“稽古右文”的方式对“盛世”加以烘托,再加之一些大臣的见风使舵,共同促成“盛世修书”的历史必然。学术方面,在四库开馆之前,各地学术氛围浓厚,官私藏书丰富,出版印刷业引入西方先进技术等等,这些都为四库开馆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条件。而四库开馆前后学者们所面临的是专制的学术环境。一方面,学者们面临着文字狱、科场之祸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另一方面,清廷又通过博学鸿儒科、开馆修史等政策笼络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知识分子的表现也各异。此外,作者在阐释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表现和心态时,并不是一味地将之与纂修《四库全书》这一学术活动简单地联系在一起,而是将之融入整个时代大背景下考察。如在论述章学诚与四库修书时,首先从章学诚从小成长的时代环境写起,认为章学诚在学术上一味求变求新,“而学术背后的政治,章学诚却忽略了,这个政治才是解决史馆修书在引领学术风气方面的弊端的关键”(221页)。由此,作者将章学诚的学术命运与当时的学术风尚联系起来,指出“章学诚生活的时代,正是宋学式微、汉学昌盛的时代”(223页),其在学术变革之际与当时时代主流学术风气的大相径庭使其与四库馆无缘。

二是深刻分析了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表现。该书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首次将知识分子对四库开馆的反应归纳为“馆内学者”和“馆外学者”两部分。四库馆内学者以朱筠和陆费墀为代表;四库馆外学者以章学诚、洪亮吉、袁枚为代表。作者在论述他们学术心态时注重剖析其形成原因。分析了这些学者各自性格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其学术命运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则是受到了当时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学者有着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价值观,但又不能不为政治所局限。作者以纪昀为例,指出其是一个既能完成学术,又可以远离祸患的榜样,这便使纪昀“做到了既展示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思想的精髓,又不违乾隆的意志,一手裁定了《四库全书总目》,传递了十八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界的较全面的信息,呈现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思想文化空间”(303页)。四库修书以汉学为主导,但四库馆内外与汉学的立异仍有存在。如以邵晋涵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还有代表宋学立异四库主流学风的学者,如姚鼐等。此外,在一些专门学科中也有派别之争。如算学家中有中法、西法及中西兼顾三派。作者一一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学术心态和学术境遇。

三是研究视角新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台湾学者昌彼得、胡楚生及内地学者周积明提出“四库学”的概念,认为“四库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四库学”指《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和再研究,狭义的则仅指《四库全书》的研究和再研究。而《四库全书总目》则是广义“四库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对“四库学”的研究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文献学研究路径,一是学术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径。前者以余嘉锡、胡玉缙等为代表,致力于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证纠谬;后者以周少川、周积明为代表,致力于揭示《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两者研究各有利弊,皆不可偏废(参见陈晓华:《“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二○○八年版)。陈晓华将文献学研究与学术史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方法上,将文献学史、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设了‘四库学’研究新框架,并探索了相关研究路径,也为清史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在学术史上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张涛:《〈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书后识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九年版)。

四是见解独到,材料丰富。此书对《四库全书》纂修中的一些学术问题见解独到。如对四库开馆“寓禁于征”的问题,作者从清前期的修书中考查了“寓禁于征”的时代因素,认为“‘寓禁于征’这个概念成于乾隆之手,但‘寓禁于征’有一个过程,是由征逐步走向禁的”(308页)。进而从乾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又以乾隆谕旨和其过问办理失当书籍案件等文献角度阐述了“寓禁于征”的内涵和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从乾隆个人性格入手,解读了“寓禁于征”发展的历史必然。这样便使我们加深了对乾隆时期“寓禁于征”的理解。此外,该书运用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包括大量清代实录、清代档案资料、清人文集等,这些文献资料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此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上的享受,更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主题:学者为何?欲知学者为何,则首先当知何为学者。作者从封建时代的士人入笔,从对士人的定位、人君与士人两个层面向我们阐述了何为学者的问题。学者“是为言道服务的”(3页),但学术明道之途并非如此单纯,“学术思想虽然运时而生,但既有顺世者又有逆世者,而二者之间往往又难以取舍”(3页),这在当下,或许也是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是怀有的学术理想与学术价值,一方面是难以逃脱的时代变革与社会现实。在当今社会变革之时,我们通过阅读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纂修《四库全书》时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可以得到些许有益的鉴戒呢!

篇5:全书知识点总结

眼睛就像是打开每一个知识宝库的钥匙,让我们去觉察到知识的所在。读了《四库全书》我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

《四库全书》当然讲了四方面内容了。分别字自词库、语库、文库和资料库。文库中有许多着名的文章如《红楼梦》、《聊斋志异》(节选)等。语库更是丰富像对联、歇后语、谚语应有尽有。字词库可称得上是功能强大。在这一部分,最突出的是近义词和反义词词不仅全,每一组还有注释。再说资料库,整本书中就这一部分最有意思。连网络流行语都有。

学无止境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要学习,动物要学生存的技巧,人要学知识。像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我们要知道,课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人公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文章怎样分段、读后有什么感受„„这都是学一篇课文的步骤。如果想让句子更生动、优美就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除了修辞手法还可以用一些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写的我都害怕了。妈妈发现了我不爱写日记的心理。就走过来对我说;“其实周记,就是只这一周你觉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用笔写下来。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我听了妈妈的话,半信半疑的坐到了课桌旁开始写,发现写了200字都有点“刹不住车了”因此我吃到了甜头,直到今天我都按照妈妈说的做,只不过是加了自己的想法。写作文就像盖房子,妈妈给了我一个架子,让我去添瓦、装门,最后一个完整的房子就盖好了。

我从《语文四库全书》里不仅学会了知识,看其中的文章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篇6:全书知识点总结

2018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

《四库全书》

云南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题库《公共基础知识之《四库全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云南事业单位考试。

在各地事业单位考试中,对于常识考查的比重与日俱增,而这部分知识既多又杂,注重的是平时的积累。本次,老师给大家推荐的知识点为《四库全书》。该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大理中公教育信息网

上一篇:春归图现代诗歌下一篇:东深供水工程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