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妈妈经典诗歌

2024-04-18

的妈妈经典诗歌(精选13篇)

篇1:的妈妈经典诗歌

爸爸妈妈与我经典诗歌

妈妈:个性温和,可惜太过捞叨

于是我在房间中把她设为捞捞叨叨大小姐

爸爸:脾气还好,可惜太过恐怖

于是我在房间中把他设为世界超级恐龙王

可是爸妈不喜欢自己的.昵称

要求我一定要改……

于是我把妈妈和爸爸的昵称通通改成

妈妈:性情温和捞叨怪

爸爸:性情恐怖恐龙王

只是爸爸和妈妈还是不满意……

现在我就不知道要改成甚么呢

后来,我经过一家漫画书专门店

我走进去看到一些些书

终于,回家之后

我说:妈妈爸爸!

我知道你们的昵称了

爸爸和妈妈开心的叫我快点讲

于是我说:

妈妈就叫做:性情古怪女王

爸爸就叫做:冠军恐龙王

爸妈这次终于开心的笑

原来.......

爸爸和妈妈喜欢的是

称赞的话语,而不是小孩子嫌他们的话语

篇2:的妈妈经典诗歌

您们用所有的精力把我拉扯大!

您们把所有的金钱都花在我身上!

您们给我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您们给了我一个无比温暖的家庭

母亲,当我的头发披在您的膝上时,我的头发像您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母亲撇开您的忧愁我沉酣在您怀里,只有您灵魂才是我坚持、坚强的动力。

母亲,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在鸟巢里,可是当心中的风雨来时我只有躲的怀里。

您温暖的怀抱是我心中的风雨来时的避雨处,当躲在您的怀抱里的时候有一钟爱给了我温暖。

母亲,您给我的母爱是与我血脉的相通相融,母亲,您给我的母爱是您自己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亲,您给我的母爱像天上的白云总让烈日从身上踏过。

母亲,您给我的母爱像雨后的霞总让清洗的大地躺在怀里。

父亲,您给我的是和母爱一样伟大的爱,您的爱,告诉了我怎么做好每一件事情:

父亲,您的爱是一种比母爱还伟大的爱,您的爱,让我知道了要做一个诚实、老实的人。

父亲,您的爱是我的力量,父亲,您的爱是我的人生老师;

父亲,您的爱使知道要去做我每件事,父亲,您的爱使我不要误入人生歧途。

父亲,您严肃的表情,父亲,您严厉的管教,父亲,您严格的要求;

这些都是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您们在我心中是我最最崇拜的偶像。

您们是搀扶我迈出人生第一步的人,您们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个人,您们是在我出生以来第一个出现在我眼前的人,如果没有了您们我就不会生存在这里,如果没有了您们我就无法感受到家的温暖,如果没有了您们我就不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如果没有了您们我就不会知道如何做一个人。

我从心底里感激您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我从心底里感激您们让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我从心底里感激您们让我知道了如何做一个人,我从心底里感激您们给了我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灿烂的阳光照在您们的脸上,可以看出您们脸上的皱纹;

摸着您们粗糙的手,可以摸到您们为我做的一切。

您们给我的伟大的爱

篇3:论北岛诗歌经典化的建构与消解

一.陌生化的反叛姿态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诗坛是热闹非凡的。不仅有北岛一代的“青年诗人”,还有经历“文革”后的“归来诗人”。在八十年代的最初几年,“归来诗人”的诗歌作品曾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北岛的诗歌则完全不同,他常常在诗歌中表现出对政治的厌倦和对时代历史的质疑,对社会而言,北岛的诗歌是陌生的,异质的,它向既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学已有模式、结构提出挑战。也正因为如此,北岛的诗歌尽管不是主流,但是却在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沉闷十余年的文坛,或者说是整个的文化氛围中,迫切地需要一种全新的诗歌精神来唤醒沉睡的空气,而北岛的诗歌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一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喊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

北岛的反叛不仅体现在诗歌精神上,而且表现在诗歌的审美主体上。朦胧诗阶段的北岛诗歌中贯穿着一个抒情主人公倾诉的声音。诗中大量“我”对“你”的倾诉,展示给读者一个抒情的审美主体。北岛的贡献在于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发现。文革高压造成了全民集体无意识,人们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自我,心灵受禁,被意识形态那只神秘的手所“催眠”,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已经丧失殆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岛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我们可以看到,北岛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开始发出自己怒吼的声音,述说自身平凡的愿望,而由此打破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枷锁。正因为如此,北岛的诗歌才能引起广大群众心底的共鸣,重新唤起沉睡的审美感受。

二.朦胧诗论争的助推

经典作品不仅是原创性的,同时也应该是斗争性的,是能够经得住各种讨论和批评的。北岛诗歌的经典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发表之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新旧文学思潮的碰撞中,持不同观点和态度的评论者展开了热烈而持久的论争,一场不同话语立场的博弈就此展开,而处在争议正中心的北岛诗歌却在这场多重话语的互博中迅速崛起并被经典化。

纵观这场朦胧诗的论争,本是由于批评家以及诗人们个人的诗歌理想以及审美趣味的不同,再加上立场的差别,而对朦胧诗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但最后由于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立,而使得这场论争最终变得更加复杂化。正因为朦胧诗孕育于“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也正因为其陌生化的反叛姿态和朦胧晦涩的表达形式引起了诗坛的巨大反响。

三.诗人自身的参与

北岛作品的经典化不仅是依靠评论家和学者通过论争来成就的,更是作者自己主动参与建构的结果。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在作者去世多年之后才被重新认定为经典的,有些作品在作者在世时甚至是默默无闻的。可以说,在传统的经典形成之中,都是评论家、读者和权威机构在出力,而作者几乎都是处于缺席状态的。

四.异国他乡的自我反思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离开故土,北岛辗转于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二十多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北岛从一个高举反抗旗帜的热血诗人变成一个平静、从容的思考者。如果说当初在时代的漩涡中心使自己迷失了方向,那么在异国他乡一个又一个孤独寂寞的黑夜,北岛重新恢复了理性的思考。远离时代的中心,脱离青年的浮躁,作者的心真正开始沉潜下来。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让北岛可以更好地回顾那一段关于朦胧诗的岁月。

五.诗风转变与散文写作

去国之后,北岛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前期已成经典化诗歌的关注点和那个时代整体政治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关联。对祖国人民的深切关怀,对正义的呼喊,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对历史、自由、生命的拷问……这些都是北岛前期诗歌的重要题材,也正是因为这种“受难英雄式”的胸怀和情感,北岛前期的诗歌是适合高音朗诵引起听者共鸣的。而在诗人八十年代末离开祖国之后,其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则有所变化。如果说前期北岛总是试图在用“个体言说总体”那后期的北岛开始回归到“个体言说个体”的模式,他开始转向对个体生活和个体记忆的考察,开始转向对母语和祖国的眷恋。后期的诗歌虽然缺乏前期的浓度和烈度,却由于增加了自身的生活体验而多了一份生命的厚重感。

篇4: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经典化

中国新诗自出现之日起,便表现出迥异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种种特征。在时间长河的涤荡下,新诗历经风雨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质。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对新诗在艺术上的探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代表诗作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长久流传、广为吟诵。

徐志摩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他的代表作、他那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已然让人们将他的形象勾勒成了一位民国时期风度翩翩的文艺青年。这位充满个性的文人用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清新隽永的文字为早期中国新诗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他笔下新诗不再是单纯的用白话文书写的文字,内容不再单一乏味,形式不再千篇一律,他致力于新诗体制的输入与试验。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中国新诗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之后的诗人在诗歌格律化的开创上做出了表率。关于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其诗歌“经典化”的相关问题。

诗歌“经典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读者的传播与接受中实现的。“诗歌文本,即使再精彩,如果在书架上任尘封鼠咬,不能与读者见面,那也不可能成为经典。经典是在读者不断地阅读和理解中产生的,通过阅读,文本的内涵与读者的心灵得以沟通,正是在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当中,文本的精义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把握,文本的经典意义得以显现。”[1]新诗自上个世纪初由胡适等人倡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的岁月变换中,新诗面临的社会境况与读者群体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的读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语境下,受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影响,对诗歌的阅读感受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读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对诗歌作品的评价。由此不难看出,如何界定一首诗歌是否“经典”,实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诗的传播方式无外乎报刊发表、集结出版、教材选编、电视广播的推介等,这些方式共同促成了新诗经典化的可能,其最终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受众的选择下产生一批“经典诗人”;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新诗在历经读者的淘汰筛选后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甚至被深入分析研究,渐渐成为“经典”。

一、徐诗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

徐志摩作为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自然也历经种种考验,其诗歌在“经典化”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我们现今能查阅到的徐志摩最早的诗歌是创作于1914年的《挽李幹人》,其系统的诗歌创作与发表始于1921年。在民国时期,新诗的传播方式除了发表于报刊或整合为诗集出版外,最常见的仍然是被选入当时的教材中,通过教育途径被学生熟知。重视语言文学的教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传统,“诗歌文本进入教材,尤其是进入中小学教材后,将获得几乎是全社会适龄人口的读者,这将有力地促进其‘经典化。”[2]对此,笔者粗略地考查了徐志摩诗歌在民国时期被选编入教材的情况——

《一小幅的穷乐图》被选进由沈星一编、192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沪杭车中》入选朱文叔编、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出版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二册,另一篇《五老峰》入选该教科书第四册;1933年由戴舒清编、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一册收入了《再别康桥》;1937年由蒋伯潜编、世界书局出版的《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选入《苏苏》;《无题》则被选编进赵景深编、青光书局1946年出版的《初中混合国语》第二册;同年,由吴拯寰编、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标准文选》第一册收入《车眺》。

从选编情况来看,徐志摩的诗歌在民国时期是较受教科书编写者青睐的。第一首入选教科书的诗《一小幅的穷乐图》创作于1923年2月6日,载于1923年2月24日的《晨报副刊》。[3]次年,该诗就被选入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时隔仅一年的入选证明了徐志摩在当时新诗坛虽初出茅庐却已具备一定的个人影响,同时表明他的诗在内容技巧方面被认为适合教学,除此,我们还可以猜想或许在这一年中该诗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受到读者喜爱,缘此被选入了课本。之后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徐志摩的诗歌也并未因为他的突然离世而受冷落,反倒备受关注。被编选进教材的诗歌,除了有当下熟知的抒发个人情思的《再别康桥》外,还有描写景物的如《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悼亡诗《苏苏》。由此可见题材之广泛,与现如今徐志摩诗歌被编选进教材的题材单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徐志摩的诗歌为何一开始就广受教科书欢迎,从早期就显现出了向“经典”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徐志摩的诗歌以追求“爱、美、自由”为基本主题,风格清新,适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传授积极的思想,在倡导个性解放的时代,他的诗歌有利于启发学生;二是徐志摩的诗歌强调“音乐美”,重视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方面的技巧,朗朗上口的诗歌便于学生背诵,以及课后的传播;三是徐志摩在当时诗坛崭露头角后,其诗歌虽遭到鲁迅等个别人的否定,但大部分文人还是对其赞赏有加。在1925年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朱湘就说:“徐君的第一本诗已经这样不凡,以后的更是可想而知,我们等着,心中充满了一腔希望的等候着罢。”[4]文人的推崇想必也会影响到优秀诗歌被选入教材一事;最后一点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非一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虽受西方影响,但在多样文化形态并存的时代环境下,其传播与普及不会受太大干扰。

民国时期徐志摩的诗歌不仅走入课堂,在青年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人其诗也引起了文坛的研究与讨论。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悼念他的文章、对他的诗歌的评论性文字大量涌现,胡适、茅盾、沈从文等人都曾撰文纪念。无论是文人的评价,还是普通民众的讨论,都不可否认徐志摩在早期新诗诗坛的重要地位,这样一种一开始就形成的“普及性”与“流行化”趋势为徐志摩诗歌在“经典”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二、徐诗去“经典化”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0年期间,徐志摩诗歌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左倾的政治导向直接导致徐志摩的个人阶级属性与当时的主流政治形态背道而驰,在十年文革的社会环境下,曾受欧风美雨影响的徐志摩不幸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文人的帽子,其诗歌作品被视为反映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而遭到否定。即使出现少数的研究性文章,也几乎是以批判声为主。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谈到“徐志摩的反动诗歌”时称“他一直是作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革命文学相对抗的”,“徐志摩写过的许多名为爱情实则色情的诗”,“由于其思想腐朽、反动,带有一定艺术性就更能毒害人民,就更有危害作用,所以也就更应该批判。”[5]除此之外,1979年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徐志摩和新月派的评价是称之为“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的进攻”。[6]两种被当时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对徐志摩诗歌几乎都进行了直接而又尖锐的批判,对其诗歌内容做了全面的否定,诗歌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在当时社会政治体制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必然受主流政治话语主导,极端的否定态度之于徐志摩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是政治因素造成了他的诗歌研究被中断三十年之久,或者我们也可将这个时期徐志摩诗歌的遭遇视为它“经典化”道路上的挫折与艰辛。因为时代环境与读者群体都在改变,没有事物可以做到一尘不变、一帆风顺,文学亦是。

三、徐诗重回学界和读者视野

在经历了短暂的被遗忘、忽视、搁浅以及有失偏颇的批判后,1980年代起徐志摩的诗歌研究逐渐开始复苏。关于其诗歌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形式技巧的学术理性探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徐志摩的诗歌也开始重新回归中学教科书。其诗歌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目前查到的建国后最早选入徐志摩作品的语文教科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中国现代名著选读》上册,《再别康桥》入选该书。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实验课本语文》选编《再别康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语文》选编《为要寻一颗明星》。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4年,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读本》中首次选入《再别康桥》。1997年,《再别康桥》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本)。进入新世纪,《再别康桥》又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目前,全国普遍使用的五套高中语文课本中,《再别康桥》入选其中的三套课本,分别是人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编选的是徐志摩的《黄鹂》这首诗,江苏版没有选徐志摩作品。

不难发现,在199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徐志摩的诗歌不断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不论在哪个地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几乎都会接触到徐志摩的诗歌。而这其中受到各个版本教科书共同青睐的作品非《再别康桥》莫属。一首《再别康桥》让大部分学生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不再陌生,甚至由这首诗引发了大家对其人感情生活的好奇与关注。2000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便很好得证明了这一现象。《人间四月天》讲述了徐志摩短暂一生的复杂情感经历,他的剑桥学习生活经历、他与三名女性的感情纠葛,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这位温文尔雅、拥有浪漫气质的民国文人,看到这里观众也便会慢慢体会、懂得徐志摩诗歌里抒发的“爱”“美”“自由”。《人间四月天》的播出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徐志摩热”,这也为徐志摩诗歌开拓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或多或少会被这个上世纪初期勇敢追求真爱、自由的徐志摩所感染。电视剧中的很多配乐都是源自徐志摩的诗歌,如《再别康桥》等作为歌词,谱曲后改编而成的。这一处理也有助于徐志摩诗歌的传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再别康桥》在当代不仅屡次被选入中学教材,同时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这一事实,毫无疑问它在“出镜率”方面超过了徐志摩其它诗歌作品,成为当代人最为熟知的徐志摩诗歌“代表作”以及白话文学的经典。《再别康桥》极高的传颂度对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开始解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单一化,而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达个人情感,赞美大自然和对自由的美好追求正好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了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已是1928年,这时他的诗歌创作水平已经很成熟,《再别康桥》无论是语言还是韵律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水平,闻一多倡导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都在《再别康桥》中完美实现。仅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评判,《再别康桥》的脱颖而出全在情理之中,被奉为“经典”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个令我们感到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徐志摩的诗歌被谱曲后改编为流行歌曲,丝毫没有“落伍”之感。笔者认为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经典”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诗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的情况并不常见,而徐志摩的诗歌被改编的却远不止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偶然》等。从诗歌到歌词丝毫看不出因时代变迁而带来的隔膜,这正是徐诗语言的魅力所在。徐志摩是新诗诗人中驾驭和运用语言的佼佼者,我们从未听到评论家和读者群称其语言晦涩难懂的声音,大多数评论都是称其语言优美清新等。这样的语言风格基本扫清了他的诗歌在“经典”道路上,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遭遇读者难以接受的种种障碍;直接将其诗歌拿来当作歌词也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此外,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因为其诗歌汲取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元素,除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还包括对一些传统意象的使用。《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夏夜鸣蝉”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吹箫吹笙”也是古代文人雅士惯用的派遣内心孤独悲情的方式之一。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使徐志摩的诗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氛围,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与“婉约派”气质相近。这与当下流行音乐中盛行的“中国风”达到了某种内质上的契合,因此,将徐志摩的诗歌直接拿来作为歌词传播不会令人感到突兀与不和谐,反而顺应当下的时代潮流和文化传播趋向。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具有特殊性和曲折性。“教科书”对其诗歌“经典性”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在当代诗人中,如海子、舒婷等人身上较为显著,而对于现代诗人徐志摩实为特例。徐志摩诗歌直接作为歌词谱曲传颂,创新了传播方式和途径,它将在提高个人文化涵养和陶冶情操方面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在新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诗歌在当今青少年群体中的传诵度显然无法与徐志摩相提并论。徐志摩诗歌中那些有关爱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是不会过时的。他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形象也将会同他的经典作品一起留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注释:

[1][2]参见《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吴思敬访谈录》,《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增补部分),2012年,第121页。

[3]韩石山:《徐志摩全集》(第四卷·诗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4]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5]《徐志摩的反动诗歌》,选自一九七八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第二编第二章,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第309页,第310页。

[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篇5:赞美妈妈的诗歌

是妈妈;

是谁?让我睁开眼睛看见这美丽的世界?

是妈妈;

是谁?听到了我的哭声便面露喜色?

是妈妈。

我的第一声啼哭,

是我生命中的起点;

我的第一声妈妈,

是我生活的希望;

我的第一次生病,

是妈妈的泪花;

我的第一次上学,

是我未来的希望。

妈妈的爱,

是泪花、是拥抱、是鼓励。

妈妈的爱,

是金钱无法代替的东西,

是照顾我9年的双手,

虽然妈妈很平凡,

篇6:妈妈的诗歌

合:妈妈,

您一天到晚为了我们而忙碌, 不辞辛劳, 无怨无悔,

男:妈妈,您的爱像一双双长长的筷子, 给我夹好吃的菜;

女:妈妈您的爱,像一个个彩色的皮筋儿, 给我扎漂亮的辫子;

男:妈妈您的爱,是一把撑开的雨伞, 为我们遮风挡雨;

女:妈妈您的爱,是一本本精彩的故事书, 给我讲动听的故事;

合:妈妈您的爱,是温暖的怀抱, 让我们舒舒服服地睡着。

我们觉得

男:山,没有您的爱高; 女:海,没有您的爱深; 男:天,没有您的爱广阔; 女:地,没有您的爱包容; 男:太阳,没有您的爱温暖; 女:云朵,没有您的爱洁白; 合:花朵,没有您的爱灿烂。 所以,在这里

篇7:赞美妈妈的诗歌

篇一:母亲之歌

有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近四十年,那就是母布满双茧的手。

有一首歌,从中学唱到如今,回味无穷,那就是《妈妈的吻》。

有一盏灯,照亮我迷茫的人生路,相伴至今,那就是母亲为我点燃的希望之灯。

有一种情,从我呱呱落地起,始终不渝,那就是母亲不求回报的爱。

篇二:致我的母亲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篇三:永恒的妈妈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篇四:母亲,母亲

你银白的头发、佝偻身子、孤单的身影

你已老了。

你与乡邻村野为伍

你80岁的高龄、仍自己打水、自己做饭

你仍撕守着我儿时家园

梦的故乡

你一生养育我们四个儿女

四个儿女是你一生的骄傲

你放飞的鸽子是你一生的牵挂

生存的希望

每与人提起

慈祥的脸上总挂满了笑容

母亲

我历尽风霜

久经苦难的母亲

钝拙的笔怎能写尽万千话语

我缕缕情愫

篇五:母亲

地球不断地旋转

幼小时 不小心掉落水沟

血泊中 你从地球的手里

猛然将我抱起

是你 万能的大力士!

一千颗雨粒从伞边滑落

粒粒灌入你的背脊

怀抱中的我却寸雨不染

医院竟是马拉松的终点

是你 勇敢的救护车!

星晨不断地生灭

我也知道它有衰老有离别

悔恨总要深植在诀别后的心中

寸草绵绵 江水诉不尽

春晖煦煦 海天望无穷

是你 化身的观世音!

篇六:母亲的歌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哺育我成长

强壮我的身心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篇七:母亲

曾经 母爱是一声啼哭

她在产床上

我在手臂上

后来 母爱是一桌佳肴

她在灶台旁

我在餐桌旁

而后 母爱是一个书包

她在工厂里

我在课堂里

现在 母爱是一份牵挂

她在年迈后

我在工作后

将来 母爱是一种淡泊

她在微笑中

我在她眼中

篇八:给母亲的诗

是您的血肉

凝结了我的娇小身躯

是您甘甜的乳汁

浇灌了我的灵魂

我小小的幸福

都在您的深情里度过

我美好的回忆

就是在您的肩膀和膝头嬉戏

等我长大后

母亲

您那曾经漂浮在儿鼻尖的黑发

却似那秋天的树叶

慢慢零落

您那拂过儿胖胖笑脸的手

却如那深秋的枯树皮

深深地皱纹爬上了您的脸

见证着您养儿育女的沧桑

也述说着您的奇迹

我想为您写首诗

却发现穷尽辞海

却找不出一个词能代表您的功绩

我想为您唱首歌

却发现没有一首旋律

能表达您创造生命的奇迹

亲爱的母亲

您的平凡与伟大

没有人可以评说

因为没有一个人

可以亵渎您的情谊

您如大海

为子包容一切

您如土地

托起孩子成长的希夷

大爱无言

真爱无悔

篇8:的妈妈经典诗歌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状态, “法”即师法、效法。“道法自然”是要使世间万物按照原本的样子发展变化。在《文心雕龙》开篇《序志》中, 刘勰即指出“为文之用心”始于“自然之道”。相对于道家把“自然之道”与宇宙观、人生观紧密联系,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的“自然”只是取其“自然而然”、“本应如此”的含义, 主张人“文”的产生和存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文心雕龙·原道》写道:“言之文也, 天地之心哉!”说明语言须有文采, 才算是天地的心灵。而锦绣文章从何而来呢, 《原道》一篇中也有明确的解释:“玉版金缕之实, 丹文绿牒之华, 谁其尸之, 亦神理而已。”玉版上的金字内容, 绿简上红字的文采, 是谁造成的?是神秘的启示罢了。 (1) 这里的“天地之心”和“神理”与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千五百年前, 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希腊有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轴心时代”, 柏拉图用他在《伊安篇》和《裴德若篇》里所集中阐述的“灵感说”对诗人的创作动力进行了阐释, 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凭着灵感, 而所谓灵感就是诗神凭附后的神力驱遣, 这与刘勰的理论颇有相通之处。他把世界分成两层, 一层是人类感官感知的事物所组成的“感觉世界”, 另一层是由理智领悟的由一般概念组成的“理式世界”。所有的艺术本质是在摹仿人类的感觉世界, 而被摹仿的客体只是感觉世界, 而非理式世界。所以艺术的摹仿不过是模本的模本, 影子的影子, 和自然真实体也即理式世界隔着三层。由此, 他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他主张诗人在创作时对自己所写所歌的内容并不了解, 而只是神的代言人, 是代神说话, 这一点与道家自然论哲学观的“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很相似。刘勰在《丽辞》篇中谈论对偶的时候写道:“造化赋形, 支体必双, 神理为用, 事不孤立。” (2) 也指出艺术创作是对自然的摹仿, 虽然创作者并不能了解自然造物的奥秘, 但在“神理”的启示下也能做出最美妙的作品。

但是如果深一层分析, 柏拉图的诗神在创作过程中完全控制了诗人, 诗人没有任何技巧和个人的理性思维, 柏拉图认为:“凡是高明的诗人, 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 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 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 有神力凭附着。” (3) 他把文艺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原动力归为神力, 并认为诗人创作时失去了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的状态, 从而落入了神秘主义的迷沼。完全否定了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对创作的作用, 而片面强调“神力驱遣和无知无觉的灵感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 (4)

相比之下, 刘勰的“神理”更加倾向于自然对人的启示, 并且在《文心雕龙》中对文艺创作的技巧进行了全面阐释。同时他也强调在文艺创作中作家本人的风格对作品的影响, 在《风骨》篇中, 他写道:“若能确乎正式, 使文明以健, 则风清骨峻, 篇体光华。” (5) 倘若能够确立正确的体式, 使得文辞鲜明而刚健, 那么风力清新, 骨力高超, 文章整篇都具有光彩。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杜甫之后, 模仿他的风格者众, 能接近者却少之又少, 只有在宋代同样经历了国家危难和由北至南颠沛流亡的陈与义才能略得其精髓。两位经历了人生苦难的诗人发而为诗, 一方面, 两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陈与义对杜甫的律诗写作技巧也有师承, 所以二人作品呈现相似之处。这也证明了柏拉图将文艺创作完全归因于诗神凭附而忽视作者本人风格和技巧对作品的影响确实有失偏颇, 传世经典的产生有神理对作者心灵的启示作用, 同时也是作者个人风格和创作技巧的体现。即使相似的题材, 不同的作者写起来也会因为个人气质不同而有天壤之别。

在西方诗歌作品中, 也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证明风骨对作品的影响。在2015年的春节晚会上, 有一首歌曲《当你老了》, 歌中唱到:“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取暖, 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虔诚的灵魂和你苍老的, 脸上的皱纹。”在晚会的字幕上,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叶芝。作为爱尔兰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代表作还有一首根据爱尔兰古民谣改编的名为《柳园里》的诗, 也被谱上乐曲, 至今这首英文歌曲仍然被全世界各国歌手传唱, 小学和中学的校园典礼上这首歌也是常常出现的经典曲目, 当眼神清亮的学童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出“但我当年年少无知, 不愿接受她的心语”时, 这首古老的民谣经由叶芝的改编被赋予的深意往往使观众席里的人们像诗中描述的那样“泪满衣衫”。

与《柳园里》相似, 《当你老了》也是叶芝根据前人的创作改编的, 这首诗的原型由创立了七星诗社的法国诗人龙沙 (Pierrre de Ronsard) 于1574年所作, 写给一位叫埃莱娜的女孩, 名为《致埃莱娜十四行诗——当你到了老年》。原诗是龙沙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写的也很优美, 但与叶芝的改编版本相比, 因为诗人气质的不同, 原作在意境和胸怀上完全不能与后者相比。在诗的开头, 两位诗人都通过描写在炉火旁睡意昏沉独自回忆青春的老妇人而感慨岁月匆匆, 红颜易逝, 但是从诗的第二节开始, 两位作家的风骨开始显示出了各自对作品的影响, 叶芝在诗中写出了使无数人感动的名句“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虔诚的灵魂和你苍老的, 脸上的皱纹。”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而龙沙的诗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要等待明天, 在被埋入尘土之前我们要珍惜现在而生活, 收藏你生命中仍然甜美的花朵。” (Vivez, si m'en croyez, n'attendezàdemain:Cueillez dés aujourd'huy les roses de la vie.) 在诗的结尾处叶芝写道:“逝去的爱在头顶的群山中踱着步子, 在灿烂群星中隐藏了脸庞。”这样的咏叹以由近及远的视角, 将诗的场景由一个火炉边的老妇人扩展到一间屋子, 再提升到远山和星空, 将一个人的故事转变成一个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普遍的真理, 使诗歌有了不一样的胸怀。与之相比, 龙沙的原作从头至尾一直局限于个人的感受以及“有花堪折直须折”的劝诫。题材一致, 叶芝的改编诗作却展现出原作完全不具备的平和深远的优美意境, 因此, 如果要体味什么是刘勰的“风清骨峻”, 读读叶芝的诗也是不错的选择。■

注释

11 2《文心雕龙今译》, 中华书局, 周振甫, 2013年, p12、p317

2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光潜译, 1963年, p8

34《西方文艺理论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章安琪等著, 2010年, P8-9

篇9:中国经典诗歌意境文学图式的调节

关键词 图式调节 世界图式 文学图式

图式的调节是指“对图式进行修改并对其成员的及彼此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调整”(Stockwell,2002:79)。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够重复地解释新的信息,即没有相同的背景信息存储在脑海中时,原有图式的某些特征就会被调节。例如,人们通常遵循自己脑海中的行为图式去做事情。根据已有的经验,人们在餐馆就餐时,通常是先就餐后买单。但是如今有很多餐馆要求先买单后就餐,这让很多人之前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很迷惑。这样一来,在餐馆消费的行为图式就需要加以调整。

在中国经典诗歌中,图式调节是指图式内部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从而导致同一个世界图式对应多个文学图式和意境的局面。其中,世界图式与文学图式、意象与意境都是不同的概念。世界图式是关于某个客体的百科知识,相当于物象。文学图式是关于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的客体的知识。意象是指被赋予了主观感受的客观物体,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产物,等同于文学图式。意境是指在诗歌中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情感。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正确理解依赖于诗歌中意象的文学图式。

根据对文学图式调节的不同程度,图式调节可分成“图式变迁”和“图式变异”。图式变迁是指新的文学图式与典型文学图式有稍许偏差。图式变异是指意象的文学图式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意象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

虽然通过文学图式变迁所形成的意境虽然有稍许不同,但是不会打破原先的经典文学图 式。譬如“月亮”在经典诗歌中通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思念之情,但是由于思念之情的来源不同,不同诗人所描写的“月亮”的文学图式是不同的。例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人民的关切; 李煜的“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达了诗人的亡国愁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张继在秋夜漂泊他乡的孤单寂寞。由于诗人的背景不同,不同的诗人的个性和在写诗时的情境也不同,所以不同的诗人对同一意境产生不同的情感。虽然由于“月亮”形成的意境有稍许不同,但是并没有改变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同时,月亮的文学图式的变迁还丰富了“月亮”这个意象的涵义。

中国经典诗歌意境文学图式的变异的认知机制是在语境干预下的认知凸显转移,即从文学图式的一个特征转移到另外一个特征上从而导致图式本身发生变化,用来表达主观色彩的成分由一个变成了多个。譬如“柳树”文学图式的主观成分即可以是“离别”,又可以是“故乡”的象征,还可以是“遣愁”的凭借。

“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是用来表达“思念”情怀。例如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明月”这个词激活了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所以认知凸显这个认知加工环节没有发生作用,月亮的典型图式没有被修改或调整。但是由于月亮的物理特征,它还可以成为亘古不变的象征。因此,月亮的世界图式就衍生出两个带有主观色彩的文学图式来,一个是表达思之情的月亮,一个是表达亘古不变涵义的月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月”激活了月亮的世界图式,世界图式继而激活了有关月亮的典型文学图式。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语境的干预下,认知凸显或认知焦点从“思念”上转到了“永恒不变”这个特征上。此时,“月亮”的文学图式的调节为另一个文学图式。

但是不管是图示变迁还是图式变异,文学图式的调节只是对原有文学图式进行了一些调整,而不是完全颠覆。这种调整只是增加了某些特征到原有的图式上,从而创造出了更多的意境。

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图式调整是根据语境将一个文学图式中的认知凸显或认知焦点从一个特征调整到另一个特征上,从而导致图式本身发生变化使凸显的新特征与诗歌的主旨一致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文学图式的调整可以丰富文学图式的内涵,同时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美感体验。

参考文献:

[1]Stockwell,P.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dge,2002.

[2] Semino,E.Language and World Creation in Poems and Other Texts[m]. London: Longman,1997.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常宗林.图式及其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2.

篇10:写给妈妈的诗歌

天堂里的母亲

妈妈

叫我怎能不想你

拿着五月灿烂的鲜花

不知道该送到哪里

最美的祝词

你是否听得见

多少往事

都成为故事

想你

天堂里的母亲

你劳作时的笑脸

如此灿烂

你勤劳、能干的双手

充满自信

不论什么事

都要亲自去做

相信自己比谁都能干

你的智慧 你的善良

一生的坚强、

八十岁了

练练书法剪剪报纸

绣了一对枕头

自嘲可喜八十上绣幇

还给自己打一件细绒线的毛衣

想你

天堂里的母亲

我多想再吃到你做的饭菜

多想再陪你到西湖边走走

再看到你坚强乐观的神态

你走了

浪迹异乡的我

没有了家

再也尝不到你做的酱鸭

收不到

你每年寄来的茶叶咸鲞

只保留了您84岁那年

给我那封写了六页的长信

通过信笺

给我叙说故乡人故乡景

你走了

故乡更远了

想你

天堂里的母亲

送走你是我痛心的不忍

是挡不住的无奈

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空间里

可是妈妈

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你的行动

不时地

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一直在你的面前

母亲节

篇11:写给妈妈的诗歌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妈妈的手

可以把浓浓的鸡蛋液

变成美味的煎蛋

妈妈的手

可以把脏兮兮的衣服

变成洁白如新的衣服

妈妈的手

可以把铺满灰尘的地板

变成一尘不染的地板

妈妈的手

可以把一卷卷的毛线

变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十字绣

妈妈的手

可以把一匹匹花色斑斓的布料

变成崭新的、漂亮的彩衣

妈妈的手

是一双温暖的手

是一双勤劳的手

是一双奇妙的手

同时

也是一双充满母爱的手。

感谢您,妈妈

是您让我茁壮成长

是您让我读书明理……

等我长大了

我一定要有一双像您一样的手

为您抚平脸上的皱纹

为您奉上美味的午餐

为您添置舒适的衣服

篇12:献给妈妈的诗歌

为了自己的家

妈妈,您每年的生日

女儿不能守候在您的身边

为您庆祝

女儿很自私、很惭愧

可您从没有责怪我

相反说

女儿啊

要照顾好自己

妈妈老了

不能在你身边

一日三餐自己要吃好

身体好了

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打仗

小尾巴很快中考

要照顾好

她更需要你……

妈妈,我听到了您的话

也记住了您的宽容、您的爱

女儿在您身上

学会了爱与宽容

学会了热爱生活

感恩生命

妈妈,您知道吗

相隔遥远

无数次在梦里

梦见自己还是个小孩

依偎在您的怀抱

安心、温暖的睡去

这种幸福感

是世上仅有的

女儿在甜蜜的梦中笑醒了……

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

女儿没有什么给您

只有简单的抒写

致给我心里面

唯一的读者——妈妈您

唯盼春风把我的这份心意

飞越千山万水早早送达

女儿遥祝您生日快乐

祈愿您安康,长寿

篇1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诗歌经典

今天的社会正在剧烈变化,古典诗词的学习就更加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成长的必经历程。

关注经典诗词 传承人类文明

小学教材将大幅增古诗词

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2015年9月起,北京市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材都将增加诗词内容。北京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篇至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此外,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都将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材中,就把传统节日和古诗编在一起。既可了解传统节日,又可学习语文。其宗旨是,小学古诗文在整个课本的比例不应低于15%,初中不低于30%,高中不低于45%。

任翔表示,教材修订并非临时决定,早在2013年10月,她所在的团队就已开始启动教材编写工作,目前教材已编完,并于2014年8月通过了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但只是在北京部分地区使用。

小学教材删古诗引争议

据《上海晨报》报道,8月27日,有人发现上海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课本里,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同时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随后,上海小学课本删除古诗的做法引起了非议,多位长期关注语文教育的人士表示,把“古诗诵读”从一年级教材中移除,可能会向教师传递一种信号:“古诗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中小学的诗词教育。对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回应称,此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非删除古诗,而是将这些古诗重新编排至各学期,改变古诗教学的方式。上海一、二年级小学生将学习20首古诗,小学阶段5年内共学习80首古诗。

聆听炎黄之声 感受诗歌之美

附中教师郭春熙:赞成加大教材中古文诗词比例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郭春熙“非常赞成”加大教材中古文诗词比例。郭春熙介绍,与人教版相比,粤教版古文诗词经典篇目相对较少,“最明显,唐宋八大家散文,史记散文都少了,但唐诗宋词比例两者差不多。”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教研室主任则担忧有人误解上级领导的话,大幅增加古诗词比例,兴起复古风,挤压本已不多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占比。

广铁一中学生小邓:在古文里可学到“文气”

“我们学校有国学社,大家都对古诗文蛮有兴趣的。”广铁一中学生小邓说,在他身边有一群爱好国学的同伴,觉得古诗词很有韵味,文字精练,给人很大的遐想空间。“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我们在古文里可学的东西有很多,如文气,就是看人家写文章开始怎么写、中间怎么写、最后怎么收的。韩愈不是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吗?他就提倡这个气,气盛文章就好。”

学生家长冼女士:人文修养提升在课外

上一篇: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下一篇:读最美的散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