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人生杂文随笔

2024-04-11

茶里人生杂文随笔(精选8篇)

篇1:茶里人生杂文随笔

一枚嫩嫩的绿叶,经过白皙灵巧的挽成兰花指的手,从高山上的枝头采摘下来,又经过复杂的工艺,便成了制作考究,包装精美的茶,然后,辗转千里万里,摆在了人们的茶桌上,成了招待宾客的必须品。

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从上层社会到普通百姓,大都爱茶。以至于茶不只是提神解渴的饮品,而发展成了茶道、茶文化。采摘的叶子有讲究,只取一个嫩嫩的芽,叫雀舌,一芽带一叶叫旗枪。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又分绿茶、红茶和黑茶。采摘的时间不同,又分雨前茶、雨后茶。甚至连茶的用水也很讲究,什么茶必须用趵突泉的泉水,什么茶得用初雪融化后的水,等等。

据说,古代的好茶是用处女的胸温干的,这样的茶产量自然不会多,得来十分的不易,这使茶极具情调,想来也只有极有情调极懂得风雅的人才会得到一些,或者一人惬意的品尝,或者为了彰显个人品味,约三两个名人高士一起喝着茶品着茶的故事。茶入喉,仿佛喝的是美丽的制茶女的乳汁,进而又仿佛看到了制茶女高昂英挺雪白的乳房,是颊齿留香,还是回味幽深”已不重要,只是附庸风雅的捻也胡须,连连叫道“好茶,好茶,今日能品到如此好茶,也不虚此生了”,主人一听,也极有面子,不禁哈哈一笑说道:“此茶,是我朝阁老大人送与老夫的,只是太少,不然给各位一点”,此时,作为客人的几位又连连说到:“岂敢,岂敢,此等好茶,只配大人品享,我等今日已是万分荣幸了,再说,我等得了此等好茶,岂不是暴殄天物了”?一杯盖碗茶还未饮尽,主人则端茶送客,几个便心满意足的离去,从此,便有了谈资,从此,便有了炫耀的资本,仿佛自己的升价也跟着抬高身了。

国人对于茶有这特别的爱好,从盖碗茶到大碗茶,从讲究的紫砂壶到民间茶坊里的大铜壶,大行其道。

在茶馆里,喝大碗菜的大都没有闲情逸趣,一定是贩夫车夫,他们来去匆匆,甚至连坐下喝茶的时间都没有,常常是腰间塞着一毛巾,一脚立在地上,一脚踩着凳子痛饮,一边喝一边流着汗,从大铜壶里倒出的自然不是好茶,看不到茶在水中的沉浮,色泽也不透亮,只成暗红色,纵是好茶他们也品不出味道来,他们不是为了品茶,只求解渴,一碗茶饮吧,丢一枚铜钱,和掌柜的打个招呼就走,小二照例一句:“各位慢走”了事。其实他们已经见惯了自己在世间的沉浮,无心从茶在水中的起起落落,感悟人生的跌宕起伏。

而在清净的亭台楼阁里喝茶的,大多是游山玩水公子小姐和先生夫子,他们有的是时间,要的是情趣,泡一壶茶,喝的是时间,品的是人生,精致的盖碗里,茶是碧绿的,汤是润泽的,茶一条条悬浮在水中,慢慢的沉下去,又浮上来,几番起落以后,茶已泡展,端起来荡荡偶有未沉底的茶叶,浅呷一口,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公子小姐憧憬着未来,幻想着心上人的不期而遇的甜美。

至于,豪门大户人家,他们饭后也用茶,这茶体现的则是身份地位,自然也是上等的好茶,只是饭后用来漱口,别看用茶漱口,对于一般人家则是奢望,在这宁静清爽,线条匀称整齐的茶里,他们品的是无风无火,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安闲舒适的日子。

而今,人们也爱茶,一个人时,品的是消除疲劳,享受闲暇时的自在舒适,几个人在一起时,品的是感情的融洽。心灵的默契。

品的是茶,感悟的是人生,从茶透亮的色泽中,感悟到心里有阳光,世界处处都是美好的,处处都是明亮的,从茶浓郁的清香里,感受到热爱生活,生活就是甜蜜的,就还你以微笑。

茶在水中的起落,其实就是身心的不宁静,心平静了,世界也就宁静了。

篇2:茶里人生杂文随笔

深冬里是少不得茶的。

窗外冷风凛冽,寒面而刺骨。太阳躲得老高,似乎忘了还要朗照世间,只顾着自己的一丝温暖。教室内,空无一人,此刻又怎能没有如诗歌的行板?一缕浓茶便是足够的幸福。

习惯喝浓茶,一堆茶叶半杯水,涩口,只能慢啜。对茶有特别的情结,来,有很多的时间泡在茶里。一个窗子,一杯浓茶,一缕蒸汽,便能见得半日深邃的眼神。

“茶”是草木中的人,“人生”则是人在生活中。我不懂“茶道”,只知得几分自己对“茶里人生”的感悟。

“人生”必得要有人,然后有生活,生活在走,人也成长。其间,人生便有了各种不同的定义与感受。正如“茶”一样,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茶料会改,茶味会变。

小时候喝芝麻豆子茶,喜欢它的香味,不吃茶叶,太苦。长大后,没人弄,自己动手又找不到少年时的味。于是,只扔进几片茶叶,冲一杯水,简单地喝,茶叶又是绝不会吃的。慢慢地,也习惯了喝泡茶,常是泡一杯,冷了后一口喝干,也不懂茶味。趟过高三的苦水,竟又是没能渡到彼岸,复读算是最苦处罢!于是又想起茶来,想找一份“共鸣”的.苦,或能解我忧伤,便学会了慢慢品茶,品其苦。

又是呆过了多长时间啊?我不知道。茶水已是换过好几遍,眼前这杯也凉了,和入难受的味觉,又想起了感情。曾一度界定为酒曲,离别即是埋藏,日子久了,便会愈发醇香。可当我再度开封,才发现,淡了,真淡了。感情不如酒曲,时间非能酿其醇香,只如茶,淡了再也浓不了。再品时,清淡的水却能给舌尖以温润。苦涩若隐若现,如同波中月影。情却已终,如同湖中石子,沉淀,再无寻迹处。

杯中只剩了一堆被浸发的茶叶,我心,又无端感伤起来。人生啦,到头不过一丘黄土,什么名利繁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我已深切地知道,活当下的生活,梦当下的梦。曾经努力、拼搏,人生可无悔矣!

人生即如此啊?你只能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去感悟。你也只有吃得了苦,才品得出甘。若是尝了苦,甘未来,怎么办?那你也只能一口一口地喝下去,直到舌尖麻木,直到苦尽甘来。

有人说生活如一头烈性公牛,你若不是耕田从犁的老把式,不敢或不会抓住它的牛角,那一对如刀的尖角就会紧紧地追赶你,刺杀你!你若闪手就能牵住他的牛鼻子,它便会乖乖地帮你拉事业的犁耙。生活从来都是欺弱怕强!我说,生活中的坎坷是一杯你必得要饮的浓茶,谁也莫要妄想逃离,谁也莫要妄想别人来帮你代尝。

正如只有老年才会咏叹生命的可贵,也只有老年才会觉悟,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那缕飘腾的蒸汽,终将散去,随风幻化。

定神处,暮色已降,倒去茶叶,凝望手中空杯。茶,我可明天再泡。人生呢?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朝圣,一去不返,永不重来。

茶和人生一样,是一首优美的哲理诗,我大概不过是在此装腔作势的长吁短叹罢,18年的历程哪够得上如此的大言不惭?我想我需要用一生去谱写,去完成,去咏叹,此一首诗!

篇3:与茶初识杂文随笔

前几天看白岩松的书,他写到我们做事要认真一点,那样才好玩。比如打麻将,输的一定要抓耳挠腮,想尽办法翻盘,赢得就要兴高采烈,牌局热热闹闹,大家都尽兴,如果有人输多输少都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大家的兴致也就没了。

于是,上班的时候就用我的玻璃杯,家里有媳妇发的玻璃茶壶,再加上结婚时媳妇带的一套瓷具,也就足够了。有人说保温杯不利于散热,泡出来的茶不香,我觉得无所谓,自己喝,香气多几分少几分又如何,重要的是喝茶的乐趣。

说到喝茶的乐趣,可能每个人的方式都不相同。约一二好友,泡一壶香茗,谈家国论古今,好不惬意。或于午后,一个人独坐阳台,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沏一壶茶,与书为伴,以茶为友,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作为一个初级爱好者,我的乐趣要先从找茶说起,茶叶又分红茶绿茶,冬天宜喝红茶暖胃,夏天喝绿茶解暑。然后开始从网上找关于红茶绿茶的介绍,找各种茶叶老字号,比如红茶中正山堂的正山小种红茶和金骏眉,龙井茶中的狮峰牌龙井,三万昌的碧螺春等等。每次找到一种茶,都好像发现一块儿新大陆,都说喝茶提神,我对着屏幕看也能起到相似作用。

每天都在找,找到了就加到购物车里,虽然朋友送的还没喝完,但还是忍不住买了两罐狮峰牌龙井。从找茶,到喝茶,体验升级版的乐趣。

往杯里放上茶叶,冲入热水,茶叶开始在杯里翻腾,然后漂浮到杯口,不一会儿又慢慢的一片一片往下落。水由透明变成浅绿色,茶香也扑鼻而来,由此发现,这冲茶看茶,也是一种乐趣。

冲上开水,隔几秒钟就可以喝了,但是我这属于保温杯,散热慢,得多等一会儿,但往往心里等不及,总忍不住尝一尝,喝下去,倒出一阵香气,回味无穷。如果喝茶的意境有十层,我现在也就体会到其中一二,不过这已经使我感到心旷神怡了。

有句老话说的好,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学一下如何采茶炒茶。在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我置身于茶园之中,体会茶的前世今生。

篇4:初冬的一杯茶杂文随笔

世间的人啊,总喜欢用忙碌和充实去定义人生的意义,却总是忘了欣赏季节更迭的美丽,灵魂常常跟不上行走的脚步。

是需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的吧,借着品茶之余,放慢步伐,亦是欣赏这个季节的美好。

烧一壶水,温杯、落茶、冲泡、出汤、细品,不急不缓,内心也随着壶里的茶叶一点点安静下来。品味茶汤的那一刻,可以停下来思考这个季节所有的美好,可以感知让生命丰富的细节,可以回忆细碎的人生过往。这一杯茶里,有着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

在凉凉的季节里,一杯茶,会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篇5:人生是一杯苦茶杂文随笔

人生是一杯苦茶,我这样说会不会觉得很浮浅。

周作人有一本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书名就叫苦茶。以周作人的名气和人生浮沉,他自己总结为苦茶,怕是有多重含义。周氏兄弟同为文化名人,兄弟二人际遇迵异,一为文化旗手,另一沦为汉奸,兄弟二人还曾发生龃龉,晚年的周作人主要靠翻译和写点回忆鲁迅的文章维持生活,他的回忆录以苦茶为名,既有自嘲也有无奈,也还有点幽默的意味在内,像他那样大起大落的人生怎可用一杯苦茶代替,但当你把人生想通了看谈了,可不就是一杯苦茶吗?

其实这正是周作人集一生之智慧,在浮沉的人生之旅后,淡淡的道出人生的况味。人生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才能领悟这一杯人生苦茶,这里既有哲理也有智慧,更有体悟,这是寻常人等难以体悟的。

中国人的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神农尝百草,以茶解七十二种毒肇始,至魏晋喜饮宴,起茶趣文化,到唐宋茶文化大兴,尤以宋为巅峰,唐宋以降,明清茶文化始普及,甚至在异国他乡的英伦,形成上至贵族下至市民都趋之若鹜的下午茶时光。但茶文化其实是走下坡路的。当然这是我个人认识。为什么唐宋为茶文化的巅峰呢?唐代富强,达官贵人,诗人游侠,文人墨客,寄情山水,茶酒做为杯中之物,成为情绪的凝结,去浇灭心中的块垒,吟咏茶酒的文章和诗篇迭出,茶文化始大兴,并远输日本,波斯。但真正将茶文化推向鼎盛的非宋莫属。这是因宋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嗜茶成癖,饮茶、吃茶、斗茶、品茶、茗茶成风,其中说唱艺术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坊酒肆林立,尤其是茶肆大盛,如今之星巴克,奶茶店。今人大都知陆羽的茶经,却不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宋文化是真正市俗文化兴盛的时期,雅俗文化双峰并峙,这也可从水浒传和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略窥一斑。懂玉的人当会知晓宋玉的`神韵是怎样从仙界飘落凡间的。了解绘画的人当知宋画是不可超越的圣品,爱书的人都知一册宋版书的至上品味,搞古玩的都知宋瓷在中国的尊崇地位。至于斗茶品茶的宋代建窑盏,那更是世纪绝响,油滴盏免毫盏在日本被奉为国宝,在拍场上更是价值万金。宋代文化的兴盛个人以为两大原因,一是历代皇帝崇文抑武,不闭塞言路。二是边患不清,强冦环伺,官家的控制力减弱。当然商贸及海上贸易与市民消费文化的兴起也起到不可忽缺的作用。

茶发展至今日,已然尉为大观了,虽不似七色彩练却也是五色斑澜了,红黄绿白青黑六色兼备。而由这六原色,则可幻化成千姿百态的茶趣、茶故事、茶文化、茶人生。中国人自古讲究礼仪,孔子周游列国时,已是春秋之未,在孔子眼里,一切都在礼崩乐坏,孔子念念不忘的是周初文王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而茶虽排在开门七件事之未,却因其闲可品茶,最终承载了更多的礼仪之梦,人生之味。在一个不安定的社会,茶的礼仪是无从谈起的,而要建构一个新的秩序时,茶确为是很好的寄托情思和人心的杯中物。因此儒道佛都曾以茶为载体演释人生的哲思。文人骚客,乡野村夫无不在庭院茶舍,茶肆茶坊里寄思聊骚,品茗人生。

我做为一名资深茶客,喝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决称不上极客,离那尚有相当差距。又有那些茶的体悟呢?

茶事如人事,是晚近才体悟到的。早年的接触也就是评判好不好喝,记得刚工作不久,与一位长者结成了好友,他是一个很风趣的人,肚子里有很多故事,家族很有背景,套用一句俗语,至少乡绅以上的士绅,是国共两党都青睐的人物。

他的老家在皖南泾县,新四军曾在此驻扎,也是茶叶之乡。他是名符其实的资深茶客,在喝茶上极讲究,也有一套茶经,经常会给我辈普及茶的知识,我也是因此在年轻的时候接触到茶,在他的耳提面命之下,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茶,做为青年,那时我对茶的认识,也是可以颇为骄傲的。这也让我体味到所谓人生如茶,只有到晚年才会有此认识,青少年是不会相信的,人生怎么会是茶呢?

那时单位毎年都会釆购一点春茶,这一釆购任务自然落在了懂茶的老者和我。自此,我跑了多年的皖山秀水,享受着到农户家挨家挨户收茶的乐趣,也知道了什么是二刀一枪,一芽一尖,什么是明前茶雨前茶。

后来随着履历的丰富,我又接触到其他各种茶类,中国的六大茶系我都有过品茗,我这人向来不专一,茶叶也是如此,各类茶都能接受,且能品出滋味,极端的喝过酥油茶,擂茶,苦丁茶,各色奶茶等。记得初喝苦丁茶时,那真是彻骨的苦味,可三月喝下来,再喝时,那也是透彻的甘甜。当然苦丁茶不属茶之六类。

能够体悟茶之韵味确也是在中年之后,尽管在此之前,也看过不少别人品茶论道的妙文,但与已总有一层隔膜。

人生如茶,人生如一杯苦茶。究竟讲的是什么?

人生其实有很多讲法,比如有人生如梦,人生如一本书,人生如逆旅,人生如歌,人生如戏,人生如朝露,人生如寄,人生如战场,人生如棋局,这样写下去,可以写很长很长。

这样看来,人生如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体悟,一种感觉,一种理念,就是你观察人生的双眼看到了什么。就是你的听觉视觉感觉触觉知觉甚至是第六感告诉了你什么。还有就是你在人生远足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痛的、苦的、乐的、生的、死的、轻的、重的、风、雨、雷、电、鲜花与荆棘。

做为一名茶客,我对人生是一杯苦茶又有那些体悟呢?从茶来说从载种到生长,到釆茶,到制茶,到成茶保存,到冲泡;从用水到用壶,从一杯在手,到品茗啜饮,每一步每一环都有茶趣茶的故事。那样的话是不是太啰嗦了。

现在要说的就是一杯在手,如何品茗人生。

人生一怀苦茶,毎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我不想在这里拾人牙慧。什么第一遍茶怎样?什么浮沉如何?什么拿起放下?什么禅理玄机?什么茶淡茶浓?什么苦中有甘?

我想说的,也是我想让你体悟的是,清晨也好,下午也罢,夕阳也行,夜深时分,一杯在手,让你袅袅思绪随着杯中的热气升腾漫散,一起飘荡,没有禁忌,随意暇想,看着那浮沉旋转的茶叶

,让你的心灵也随之飞升或宁静,浅啜漫茗之间,体味茶淡茶浓,茶苦茶甘,茶醇茶酽。

篇6:朱先生杂文随笔

“你是何人?求我有啥事体?”

“鄙人鹿兆谦,先前为匪,现在是保安团炮营营长。想拜先生为师念书。”

“我都不念书了,你还想念书?”

“兆谦闯荡半生,混帐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

朱先生一生都在奉行“学为好人”,但这个做个好人,并不是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服务的那种好人,而是那种“达则经世济民,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理想,再不济也要做一个清楚、明白、磊落、不折腾别人的人。

对我来说,朱先生是很特别的意象,特别是古书读得多了,他的形象就越发觉得清晰,真觉得君子确实如此,确实可以学而至。这些读古书出身者,无论是孔乙己还是朱先生,似乎都有一种坚持,只是境界有差别,有人落魄如孔乙己者只知之乎者也,也有人活的如朱先生般气贯如虹。

篇7:相由心生杂文随笔

说起拍照,大概你会跟我说曝光、布景、ps,跟我讲光圈、快门、iso,和我探讨构图、角度、握姿,我当然也常常为这些着迷,也会拿起相机琢磨很久,迟迟不肯按下快门。可心里其实却常常藏着另一杆秤:相由心生。

摄影常常是一瞬间的事。也许你还来不及思考,就必须拿稳镜头咔嚓几张,不然错过时机就追悔莫及了。

什么是一瞬间的事,这和你的审美有关,和灵感有关,和你心里惦记的那个画面有关。所以我说相由心生,真正伟大的作品一定和拍出它的摄影师的心声交相辉映。

你热爱生命,拍出的枯草也一定是为生而挣扎的样子;你怀念过去,即使最科幻的.高楼大厦最终也会透出一股对旧时代的追忆;你爱吃辣,那红油必定拍的香气四溢;你喜欢做梦,照片里的人必定个个半梦半醒;你生来宁静,镜头下的光阴也一定静如碧玉。

所以当你感叹某位大师的作品如何震撼人心时,你要想到的,不该是他手里的镜头值多少钱,不应该考量他惯用的光圈快门,而应该从照片里,仔细捕捉他那颗震撼的人心。

我当然不是否定技术流和设备流,只是觉得摄影身为一门艺术,似乎被很多人单纯粗暴地归类于工科学习,却忘了它的人文品质,想来实在可惜。如若自身心神修行不足,想必无论借来谁的技术谁的镜头也救不了那方寸之间惨不忍睹的丑陋吧。

篇8:爱由心生杂文随笔(范文)

我这个和事佬说完这个说那个,说的时候就听着,一到关键时候就又开始闹性子。我看在眼里,又气又笑,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们看我小时候那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的样子时的心情吧。

不过,我小时候肆意妄为,似乎连真心认错都没怎么有过。

这么一想,心中竟泛起了密密麻麻的苦涩,和那如秋雨般连绵不断的酸痛来。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这句话,虽不太适宜,可我的心中却真真实实地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来。

我劝说无果,但时间却不会因此停下等待。时间啊,就是这样,无论你开心还是痛苦,幸福又或忧愁,它总是一丝不苟地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转流逝。它不会因为你开心幸福而就此停留,亦不会在你痛苦难过时加快流逝,它,是世间那个最铁面无情之物啊。

你看,有多少人觉得苦痛难熬,又有多少人觉得幸福难存呢,就是这个道理了。

这不一转眼,就到了午饭时间了。

我本以为他们冷战,该是我下厨做饭,可一到饭点,父亲便自觉的走进了厨房,开始洗手切土豆。

女人难免斤斤计较些,母亲扔冷着脸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只是,听到厨房传来的哗哗水声和切菜翻炒的声音,嘴角似乎也是勾了勾的。

没一会儿,菜香慢慢在不大的家里弥漫开来,叫人口水直流。

父亲在我幼年时开过饭店,后来似乎是嫌自由时间太少,无法陪伴家人这种矫情却温暖的理由而放弃。我知道,父亲是喜欢炒菜的,在幼年为数不多的记忆里,父亲每次炒菜都是唇角微勾、神采飞扬的模样。

只是后来几年,家里是多事之秋,父亲因世事所累,渐渐的也不会再享受炒菜的乐趣了。

即使如此,父亲的厨艺还是很好的,母亲爱吃酸辣土豆丝,父亲的这道菜便炒的格外美味。

记得我小学时向父亲讨教,父亲高深地说了一句“熟能生巧,爱由心生。”

我那时还小,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话,只是后来慢慢理解了,却也到了不会表达心中柔软与温情的叛逆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及其之后,与父母的关系便慢慢冷淡,远不如小时候亲密了。

只是现在这种场景,再次想起,心中却是满满酸涩的幸福,为什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还要吵架呢,我日渐长大,他们亦渐衰老,一家人,明明深爱彼此,却还是也免不了矛盾争吵、互相伤害。

没几分钟,香喷喷的土豆丝便被端上了饭桌,土豆丝黄澄澄的,色香味俱全,只是少了酸辣土豆丝应有的那抹红。

我心中再次一暖,我是知道为什么的。

母亲前些年爱吃辣,甚至要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只是父亲那年出了车祸,医生不让他吃刺激性食物,母亲为了陪伴父亲,变慢慢清汤寡水、粗茶淡饭。后来父亲病好了,母亲的辣也戒的差不多了。后来几年,母亲的身体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辣,也就没怎么吃过了。这时候便反了过来,但凡父亲炒菜,那菜里就是绝对没有一点辣椒的。

虽然这样,但父亲总有办法把本该放辣的菜炒的很好吃,土豆丝,便是其中之一。

母亲从不提这些,但她大概是都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大概是饭菜热气蒸腾,也显得吃着那土豆丝的母亲面目柔和,眉眼如画。

吃过饭后,母亲照例小睡,待母亲睡着,我那粗犷的父亲轻手轻脚的拿来一床薄被,小心翼翼的为母亲改上。

我看在眼里,竟不合时宜的觉得我那跛脚的父亲像是一个惹了大人生气,又小心翼翼讨好的儿童模样。联合上父亲发间的苍白,一时间,想哭又想笑。

父亲见母亲没醒,又慢慢伸出手,替母亲理好稍显凌乱的发丝,表情温柔深情,一个大男人,似乎连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红。

我觉得没有我出场的必要了,便也静悄悄地回了房间。

两小时后,母亲醒来,看到身边小憩的父亲,面目柔和,亦是一脸温柔,和父亲如出一辙。

没多久,父亲醒来了,看到母亲醒来,有一瞬的惊慌。

母亲道:“好久没出去走走了,我们去公园吧。”

父亲脸上带着明显的开心与惊喜,应了声。

收拾好后,他们相携下楼,缓步前行。就像这么多年来一起走过的蜿蜒时光,缓却稳;也像是将来要一起走的倥偬岁月,直走到地老天荒。

上一篇:中牌学校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艾梅乙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