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变化莫测杂文随笔

2024-05-18

人生路变化莫测杂文随笔(精选14篇)

篇1:人生路变化莫测杂文随笔

大雨如注,毫不留情地从天上倾泻而下,在盛暑的夏日里,将天上地上浇得一片透心凉,如我和父亲的心情。

每年的例行体检,总是让父亲非常的紧张。确实的,没有办法不紧张。2010年,直肠手术,以为一切已经结束。2013年,例行体检,在左肺又发现小病灶,第二次手术。每一次手术之后,便是漫长的化疗。从2013年算来,今年是第五年,这种病照例有五年脱帽的说法。那么,这第五年的体检就变得非常关键。若是过了这个关口,兴许紧绷的神经可以稍稍松懈一些。

先是每三月一次,后是每半年一次,然后是一年一次。没几回,父亲就都是自己前往省里检查,不再需要我的陪同。但,这次,我看他着实忐忑,索性请了假陪他一起去。

一切流程都已非常熟悉。头一日找主治的医生开了各种检查单子,第二天早早赶到医院一项项做过去。现在的叫车软件非常的方便。从住下的宾馆过去很快就到了,也或许因为心情的紧张,时间便似乎快了起来。

到上午十点,所有的检查都已做完。如考完试的学生,一切结果已经注定,只能忐忑的等待,无法再涂抹任何一个答案。

父亲一遍遍地盘点这几年的生活状态,觉得并没有任何的不妥。我也一再帮忙回顾。烟是早就戒了的,酒也一滴未沾,作息很是规律,早睡早起,每日坚持散步,晚餐坚持粗粮混合,清淡非常。真的就像是刚刚大考完的学生,紧张地盘算着一点一滴的缺漏。再会读书的学生,在高考后,也难免忐忑,何况,我们这是面对生与死的大考。

等结果的时间里,自然是做什么都索然无味的。我强拉着他在附近的商圈里买了一套衣服,一双鞋子。买东西或许会让女人的心情好些,但对他来说,显然效果不明显。镜子里,一身新衣的他精神矍铄,这些年因为谨慎的生活保养,他的身体状态相当好。但,他的整个心神还是非常不安。

也许,人真的有预感这回事。

下午四点,我们再等不住,又找车前往医院,寻找主治的医生。

他正在忙着一个小手术,他的助手,我们交往了这么多年的老朋友知道我们急切的心情,带我们到办公室去用电脑查询。

盆腔非常干净,肝没有任何异常……肺,这个点是老病灶,无需在意,等等,这里怎么新增加了一个点!

麻利的动作停顿了,屏幕上的图案放大放大再放大,在报告指出的坐标上,我清楚地看到一小团光晕,莹白色,在黑色的器官上发着冷冷的如玻璃般模糊又不容忽略的光。

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也不敢去看父亲的脸色。我知道他必然与我一样不知作何反应。助手医师与之前的体检片子进行比对,确定这个点确实是之前没有的。他也不知所措了。他仓促地推开椅子,说去找主任来看。我跟着到手术室,在门口等着,目光茫然,心下一片空白。

然后是主任的观察分析。才3-4毫米的点,如绿豆一般粘在右肺上,是好是坏说不清楚,得等,等几个月后看它如何变化。

见我们依旧不安,索性帮我们和肺部的专家约了第二天的门诊。

临出医院前,还是又去肺部挂了个号,依旧一样的言辞,没有得着一丝的安慰。

父亲一夜无眠,我笨拙得找不到声音,无法安慰。

第二天,如约而至。医生很是不以为然。这么小的点,先不说它是什么,过半年再来,没有变化就不必理它,若有大的趋势,摘了便是。司空见惯导致的满不在意的态度也给了我们一丝慰藉。

我一遍遍地拿着这话安慰父亲,明知这样的话对于已经两次手术的他来说得不到任何的安慰。但,命运女神要将你织好的网扯下撕碎,你又能如何?只能一边继续织补,一边祈祷她的放过。

还是那句话,除死生无大事。人生路变化莫测,只能且走且珍惜。

篇2:人生路变化莫测杂文随笔

在门口下车后,硬是愣住了,在脑海里努力地回忆了半天,从前的印记一点一点地在记忆里搜索。对着现在的场景方位慢慢地在脑海中还原那时的具体位置。

父亲退休后这些年,父母也一直住在上海和隆回,我们小时候住的老屋早已斑驳不堪,所幸还没有拆除,让我还有年少时的回忆与念想。十多年前做的一栋外墙粉刷精致的三层楼房久未住居也显得有些脏旧了,几年前父母又在三层楼的对面盖了一栋占地面积100多平米的两层楼,如今两栋房子面对面,中间就隔了一条水泥马路。

父母终究还是老观念,心里觉得不管在外面已经有房子,老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落叶归根的思想。

后来盖的两层楼的楼房,也有几年了,父母都没住在老家,这次父母先我们几天回到老家,我们回去时正好碰到父母请人倒门口的地坪。

其实,老家的房子再多,弟弟也不会回去住的,他们在城里工作且已经买了两套各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其中一套还带有车库。

老人家的观念就是,要在自己老家宽敞的房子做百年之事。

前期做的三层楼的房子占地面积不是很大,年迈的父母又想尽办法,跟好几户人家协商换地基凑到整块地,父母劳心劳力,花了多少心血和金钱,终于盖了一栋占地面积一百多平米的楼房。他们心里也终于踏实了,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了楼房,一座座现代化的三层小洋楼,成了乡村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有的外观装修的非常漂亮。比城市里的别墅更大更气派,里面的装修应该也不错吧。

年轻人大多去外面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年纪大的老人了,也有部分年轻一点的人在家里,但是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发家致富之路的,比如,喂养很多羊子,中途卖乳羊,年底卖羊肉。或者有一门技术手艺活。

这次我们回去,正好碰到父母在家请了三个人倒门口的地坪,包吃三餐饭,每餐好酒好菜,还要给每人一包好烟,中途还有西瓜解暑,再就是晚饭后给每人每天的工钱200元。

这样看来,在老家要做一栋三层楼的楼房,所有的材料都是要买,加上所有的工钱和招待费等,算下来也要花费很多很多的钱。

因此,在家里有技术或者有门手艺的农民,即使不外出打工,也很赚钱的,做房子装修之类的活也很多。

他们是新时代的活农民。既自由又赚钱。

现在的农村,村委会也很规范,有具体的办公楼活动室等,宣传栏上各项政策,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等都清楚明了,一切村务公开。

党的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也很落实到位。

让孤寡困难,残疾多病,年老体弱无依靠的特殊人群,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关照。

到了一定年龄的村民也能享受养老金待遇。

现在的农民再不像原来那么的累了,平时也很舒服的,田地很少有人去种了。

赚钱的门道也多了,城镇化建设后,生活跟城里一样,只要有钱,街上什么都有卖的。况且住的比城市还更舒服。空气好,比城市凉快,一点都不拥挤。

篇3:人生路变化莫测杂文随笔

一、知识分子与权力

1、中国人文知识分子

知识知识分子可分为人文知识分子与技术知识分子。古代统治者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崇为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典型地表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知识者的要求。如果除却这一终极理想, “读书”本身毫无用武之地。读书人与权力的关系, 鲁迅认为权力利用读书人以“文”的方式维护统治, 而读书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屈就权势和权威。当然, 封建强权必然对文人的特立独行实施高压钳制, 读书人群体的无骨病是有几分无可奈何的。因此, 中国早期现代知识分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必须纠正文人几乎深入骨髓的依附权力的心理。知识分子必须拥有知识上、精神上的双重权威, 才能履行发表意见的基本使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觉醒的新文化的斗士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而鲁迅讨论知识分子问题时自然绝大多数以人文知识分子为标本;同时, 着眼于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又一再讨论古代文人的品行精神。当传统的“士大夫”被现代知识分子所取代, 可以人文知识分子们是与古代士大夫完全不同质的社会力量了。当大批进步文人被新的权势牵着鼻子走时, 鲁迅揭露各式软骨文人们的种种劣根性是毫不留情的。他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相当全面透彻, 他是从揭露知识分子对权力的依附开始的。

2、呼唤真的知识分子

鲁迅是通过展示奴才式的知识分子群像来揭示他们普遍存在的奴性心理特质。而对于值得赞美的真的知识分子, 鲁迅往往采用“个”性极其鲜明的个体形象给人以突出的印象, 以表现出真的知识分子必定因人格的独立而与众不同。在《摩罗是诗力说》、《文化偏至论》和《破恶声论》等文章中, 鲁迅就一再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来改革中国的社会、文化, 希望通过他们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启发和鼓舞。无论对现代知识分子还是古代文人, 鲁迅看重的都是人格独立、不顾利害的精神特质。对于近代文人, 鲁迅赞扬邹容勇猛的战斗精神;佩服章太炎提倡革命和“造反”的气魄。而对于现代文人, 鲁迅则希望向死的说教者抗战。

3、拒绝帮忙与帮闲

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中, 提出了“真的”知识分子与“假的”、“冒充的”知识分子的对立概念, 只有不听令于指挥刀下, 倾向民众的知识分子才是真的知识分子。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 鲁迅延续了知识分子拥有自由思想, 疏离于强权之外的思路, 一方面肯定了文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阐释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鲁迅在杂文里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肖像, 毫不留情地嘲讽和批判假知识分子的丑行丑态, 表达了对文坛畸形状况的愤怒。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包括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内都是“和官僚最接近的”, 从权势一方面来看, 统治者对于“帮忙”、“帮闲”的文人一向自有妙用, 对想“帮忙”、“帮闲”而不可得的文人也周当做后备军, 随时征用。鲁迅对这种文坛的软骨病者可以说是进行了从点到面的批判。首先, 他对文人的帮忙或帮闲, 很不以为然, 因此表现出憎恶和激愤是必然的。在《从帮忙到扯淡》中, 指出帮闲文人是帮官消“闲”的;《二丑艺术》中的“二丑”尽管装着与贵公子并非一伙, 实际上却“受着豢养, 分着余炎”。在《隐士》中, 鲁迅告诉大家文人的归隐和逃避往往不过是自命清高。这些表明鲁迅憎恨知识分子的奴性, 也是体现鲁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权力的态度和他对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追求。

二、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

1、坚持平民立场

鲁迅对民众的感情正所谓爱之深, 责之切。他对民众的认识和理解, 是血淋淋的现实观照。一方面是对民众几乎全面性的否定, 另一方面是对民众的同情和关切以及赞美, 二者相互补充。在鲁迅一生中, 平民立场都是他判断知识分子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比如说, 鲁迅孔子主要是反对他“礼不下庶人”的贵族姿态。鲁迅对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坚守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大众意识的“留声机器”, 他的平民立场是以不放弃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为前提的。他认为,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也用权却不是骗人, 他利导, 却并非迎合。”知识分子不应该为民众着想、为民众启蒙。

2、反对奴役与被奴役

首先, 民众不是奴役的对象。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要的是义无反顾掀掉这人肉的筵宴, 终结民众被奴役的命运, 而这正是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使命。鲁迅的欢呼告诉我们, 他对民众摆脱奴役的前途, 并没有丧失信心。其次, 民众不是献媚的新“主”。“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对广大民众的承诺, 知识分子不再听命于代表极少数人利益的统治者, 转而为普通民众服务, 这是一种进步。鲁迅警惕着新的奴役的产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过于激进, 转而扮演了迎合大众的新帮闲, 这是绝对的要不得的。对民众的萎靡、不觉悟等缺点, 鲁迅认识这是封建统治的罪恶, 是民众落后、心理病弱的主谋。因此, 他知识分子应当有对民众劣根性进行讦责的批判意识, 表示理解和肯定。

三、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首先, 孤独的殉道者。鲁迅以改造国民性、启蒙民众为终身志向, 反感任何形式的奴役。要成就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批判意识, 就必然会反对当时的反动的专制权力, 就难免招致权势软硬兼施的迫害和打击;同时也遭到社会众数的误解。鲁迅沉痛的指出, 民众作为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在很多时候的不觉悟实质上却充当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成为摧残和扼杀新事物的反面角色。在《我之节烈观》中, 鲁迅认为, 中国民众表面是“爱国的自大”, 本质“是党同伐异, 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因此, 鲁迅颇为绝望地感慨, 中国即使有托尔斯泰式的“轨道破坏者”, 也会被大众的唾沫淹死”。他愤懑指责中国即使无端诬人为投降、国贼或汉奸, 社会也并不以为奇怪。可以想象, 鲁迅在做出以上评价时是何等的痛心。鲁迅深有感触, 于是感到寂寞、孤独、不被理解、被排斥。因此, 鲁迅更热情地呼唤着“叛逆的猛士出现于人间”, 这是表现了鲁迅是一个虔诚的殉道者形象。

其次, 鲁迅与胡适的不同选择。鲁迅与胡适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两种发展趋势, 他们对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影响力之深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鲁迅与胡适在思想源头上, 都把中国人的思想自由与精神解放作为文学和人生的目标, 努力克服奴隶性, 实现人思想的独立。但由于经历、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二人思想方面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比如, 二人对政治和权力的态度不同。鲁迅选择了自我疏离于权力之外, 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而胡适却始终相信积极的改良终可以救治中国, 将自己定位于统治者的“国师”, 指导国家政治。对胡适来说, 只有实现“好政府主义”的政治理想, 才能真正体现知识分子的价值。历史证明, 权力保护而不是限制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独立;而知识分子对权力, 可以借鉴胡适一样的体制内赤诚的监督, 但也不能放弃鲁迅一样的体制外客观的批判。再如, 二人对待民众的立场不同。鲁迅从改造国民、启发国民觉悟入手进行改革, 要求知识分子从平民立场出发重视民众的优点和力量。而胡适推行的是依靠国家强权, 他以精英知识分子为核心, 要求他们成为民众的精神导师。

除此之外, 在关于青年的问题上。鲁迅的思考是更为全面、细致的。他对青年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相信青年们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青年的前进方向就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他主张青年们靠自己的力量, 勇敢开拓, 而大可不必“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鲁迅坚持对待青年的态度不该是命令者。青年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 大胆地说话, 忘掉了一切利害, 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即使是幼稚的, 也是进步的幼稚。由此可见, 在权势与民众的强弱对比下, 选择以青年为本位, 这是鲁迅经过辩证思考的更加具有真理性的选择。

摘要:鲁迅的杂文对知识分子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对大量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批评, 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的思考。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的媚态, 鲁迅极其反感。他希望知识分子在权利面前要勇于大胆说话, 忘掉一切利害, 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以达到“也用权却不是骗人, 而却并非迎合;在与民众的关系中, 鲁迅认为知识分子被历史赋予了启蒙的使命, 不应再听命于代表极少数人利益的统治者, 英爱转而为普通民众服务。同时, 在青年的问题上, 相信青年们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青年的前进方向就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鲁迅杂文,知识分子,权力,普通民众,青年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漱渝:《鲁迅评传》,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篇4:《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一九二○年到日本,先是为了考官费,后来是功课忙,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后来读了郁达夫、陶晶孙的短篇,忽动写小说之念,一口气写了五篇,陆续寄给上海创造社办的刊物,结果是有的批上“不用”两个字,有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一篇篇地全退回来了。这件事打消了我写小说的念头。此后十二、三年中一直从事翻译,一以练笔,二以糊口。一九三○年加入了“左联”,“左联”机关刊物要我写文章,也只写了一些《欧洲文艺动态》、《高尔基新作简介》之类的东西,在“一二·八”抗战时期写过一、两篇类似报告文学的速写。一九三二年到明星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里说我写过几个电影剧本。其实,这些所谓“剧本”,都是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提出一个故事,在编辑会议上讨论,然后写成梗概,再由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我商量,替他出点点子,增改一些情节,然后由我给他们写出一个类似电影文学剧本的草稿。因此,那些影片里面虽然有我的想法、设计,乃至台词等等在内,但实质上说,这些都不能算是我的“创作”。我专心地写杂文、随笔,是在一九三三年,搞影评运动的时候开始的,但写的数量也不多。

一九三五年,一连串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事件,迫使我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名符其实地足,不出户,也不能和外面通消息,于是,只能看些旧书、笔记……作为消遣。日子久了,忽然又发生了利用这个机会写点东西的念头。我在这个时期内写了两个多幕剧和初步整理了《包身工》的材料。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一个时局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我重新和文艺界接触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不是文艺运动,而是救亡运动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用各种化名在许多报刊上写鼓吹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都只能说是政论,或者时评,数目虽然相当多,但没有一篇是自己觉得满意的。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了,我奉命办《救亡日报》,从此当了十二年的新闻记者。这段时期也写过几个剧本,但多半是在办报和统战工作的业余时间搞的“自留地”。在这十二年内,按写的东西的种类来排,最多的是社论、每周时事述评,这一类文章占了我毕生写作的最大部分;其次是偶有所感而写的杂文、散文、随笔;再其次才是话剧(这一段时间没有写过电影剧本)。在桂林办《救亡日报》时期,我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除因病有几次由廖沫沙同志代笔外),有时还得写一些新闻报道和补白。最近粗粗估计了一下,在这十二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就形式说,除诗之外,什么东西都写,但说实话,什么也没有写好。文章写多了,常常自己也觉得腻,但回头看一看,自己觉得可安慰的一是在吃大锅饭和不拿稿费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偷懒;二是写下来的东西里也有一些在当时或事后还可以使敌人受到一点伤害。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写这些文字根本就没有保留的意思,印在报上或杂志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很快地忘掉了。在抗日战争中和抗战胜利后,几位好心的朋友曾给我编印了五本杂文、随笔集子,这就是:《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解放以后,我担任了行政工作,写作的时间就少了。但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之后,要戒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的时候,我还应赵超构同志之约,化名给他每天写几百字的短文,大约持续了半年以上。此后,就是写应景文章和在文艺界集会上讲话的文稿。尽管这样,我在这一时期写的杂文也引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写的《废名论存疑》,另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写的《从点戏谈起》,这些事现在想来都很滑稽,但是,就拿《从点戏谈起》这篇不满一千字的文章来说吧,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讽刺某某人,批评某某人,或者是某某人授意写的。从这件事看,我以为某些神经衰弱的人拿起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点阿Q的影子吧。

这次应三联书店之约,重新编印了一部我的杂文随笔选。这本书是我所写的杂文随笔之类的文章的选集,包括前面说过的五本小册子和解放后出版的《杂文与政论》的大部分作品。从时间上说,这里收集的是抗战前后直到现在的文章。时过境迁,有些文章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还有不少是过年过节应报刊编者要求而写的应景文章,这些东西都删去了。大凡我自己还有一点印象的文章,都收进去了。这样编集,内容必然很杂,除了战争时期的随笔、杂感之外,数量较多的是我自己写的剧本的序文、后记和有关戏剧运动的文章。由于整个集子大体上是按照几本小册子的出版顺序和文章发表的年代编排的,所以体例上显得不很统一,特别显眼的是《长途》、《走险记》、《广州在轰炸中》这些介于新闻报道和速写之间的文章,很难排在适当的地位。其中也有一些“遵命文学”,《论<十五贯>的改编》就是周恩来同志看了《十五贯》之后指定要我在两天之内赶写出来供座谈会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文章,当然在行家看来是浅陋的。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明显的误植和为了欺蒙审查官而有意用的曲笔之外,我都没有改动。时间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在颠沛中也获得了一些长进,但墨写的字是刀也砍不掉的。我以为还是一仍其旧为好。这样做也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留下这些记录,让现在的读者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些人在蒋管区的遭遇。

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例外,那就是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之间的十五年,我完全搁了笔,理由就不必在这里细说了。

由于我年来视力衰退,此书的收集、编排、校勘等工作,得到了范用、魏绍昌、常君实、黄会林等同志的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战友廖沫沙同志,带病给我写了那篇认真的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序言。

篇5:充电人生杂文随笔

一位是中年男子,就坐在我的旁边,见他捧着本书,爱不释手,聚精会神地细嚼慢咽,像似品尝三珍海味一样,津津有味。他告诉我:“带本书走又不重不累,闲时拿出来翻翻,车上还可以解解闷,消磨时光。”我连连点头,表示认可或有同感。然而,坐在我前排位置上的另一个人,是个戴近视眼镜的小伙子,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手机,沉醉在音乐、游戏中,不是听歌曲,就是全神贯注地玩游戏,偶尔还拿充电宝给手机充充电,一刻也没消停过。

年轻的导游过来凑热闹,套近乎,关切地打趣道:“小伙子,你的耳机是什么品牌的?我见都没见过,很特别的嘛!”小伙子这才抬起头来,说是某某某品牌的。导游又说:“能不能借我试听一下?如果效果不错的话,我也要去买一个。”小伙子有些不情愿,但为了顾及面子,慢慢开始从两侧的耳朵孔里,卸下正在享受美妙音乐的耳机,随手递给了导游……

日常生活中,带书有带书的好处,带手机有带手机的重要。特别是出远门,即便是带上手机没电了,照样可以借助电源和充电宝充下电,继续支持听歌、游戏等功能。如果没有带书,就意味着不能给心灵补充精神食粮,难以让大脑充电,无法给知识充电。但一个人,养成带书出门的习惯,培养自己阅读的兴趣,让读书走进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确实很难做到,也不那么容易。

手机没电,必须充电,这是表面上简单的常识。读书学习,不是伸手可及的、直接的,而是深层次客观形象的“充电”。众所周知,不给手机充电,使用功能必然出现罢工。而人们亦然,只有日复一日的学习,一点一滴积累的知识,宛如电量充足的“充电宝”。当我们的心灵感官饥饿时,觉得万般寂寞无聊,大脑就会发出“充电”指令。并通过读书学习,像接受反反复复的充电,渐渐积累知识,储蓄能量,随时支取,深度体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一个人为什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呢?因为读书,不仅仅有助于丰厚的物质回报,便于科学理念的形成和树立,能医愚、能治穷、能疗病,更是提升人生境界,砺志明德,致远练达,美丽灵魂。

常言道:“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站得高,望得远,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长,懂得的道理自然也就多了。在读书过程中,循序渐进,领会消化,边读边用,活学活用,陶冶情操,培养情趣,识别善恶,明辨是非。并做到深读、实读、巧读,懂得取舍,注重思考,吸取精华,去掉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野蛮落后走向文明进步。即便是阅读消化不良,长期充当书本的“搬运工”,也是有益无弊,最起码能让书本上的知识,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不忘初心,读书学习,坚持充电,积聚能量,支撑起人生的精彩和生命的活力。通过阅读,多了充电人生,少了游戏人生,才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和人类历史上先贤和伟人进行无声的交流和探讨,而不必回到过去回到从前;才能感受到茫茫宇宙的无限神奇,埃及金字塔的灿烂和瑰丽文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和震撼,海洋世界的浩瀚和富饶,而不必亲临其境;才能从容应对纷繁多变的动态世界和处置繁杂的社会事务,启发智慧,找到“以简御繁”的参考答案,而不必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无数次的探索与实践……

常常给手机充电,也别忘了给自己的人生充电。可是,对一个业余写作的爱好者而言,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无妨出门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乡土人情,风光景致,人文历史,丰富知识面,不就拓宽了视野和创作思路,收获了心情和创作素材,丰富了人生阅历吗!只要我们的心灵家园充实丰满,精神就有了寄托,生命就有寄于厚望,生活也就少了空虚感、冷漠感。

篇6:奇异人生杂文随笔

我还是不能假装没有看见它,那只站在树后的鹿。阳光被树叶的空隙切割,一块块地贴在它的身上。林间的飞虫聚集在一起,闪着光。它的鼻子湿湿的,我挺想感觉一下那种触感,在头部两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如果Warren在,他说不定会扯出关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眼睛位置差距的.缘由理论。去他的,摄影师不需要关心这些。或许我能拍张它的照片,噢,它逃走了,仔细想想那也是意料之中,它总是如此。

我不打算把相机收回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用到。我抬头,看见Chloe的背影,哈,蓝色头发的朋克姑娘。她翘着腿坐在长凳的一侧,高悬头顶的是失去热焰的太阳,它就快落下了。远处的灯塔矗立着,老天,究竟多久没有人踏入那里面一步了?

篇7:随笔杂文:人生杂谈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人的一生短短不过数十个春秋,人生既如此短暂,怎样才能使其不为之虚度,才能使其更加饱满丰实。

一是要适度原则。不管我们是在面对学,工作,还是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都要奉行这一原则。当我们非常着迷于一件事时,非常渴望把它做好时要坚持一种“毋必”的思想观,不要要求一件事做到怎样的结果,天下是没有必然的,因为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也不能过于的投入,不能心无别念的去做,正所谓“当局者迷”。我们要坚持一种适度原则。再做一些事的时候应把自己分成两部分,即要做局外人又要做局内人,自己要凌驾自己的思想之上,自己要支配自己的思想,凌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的人是全局,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我们的最优目标。

对于亲情,爱情,友情也要坚持一种适度原则。始终贯彻一种“半糖主义”,保持一种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朦胧感不能。如果我们过于的迷恋于情感就会失去清醒的理智,人生的航标,最终陷入幻境而走上幻灭。

种植花草树木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非常珍爱一颗花,渴望它能沐浴春风,花团锦簇。而每天给它浇水,施肥,除草,驱虫而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呢?最终他会因吸收了过多的养料和水分而枯萎,没有虫给它传粉而无法传育后代。

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对于这一原则就是不固守自己的一些东西包括思想认识,性格等。思想认识是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对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应采取一种吸收,包容的态度,不固守自己的坚持一种“毋意”的思想观,做人处事不固守自己的主观,本来想这样做,遇见别人有更好的意见就要吸收,接纳,不固守原有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归于天的神魄。

人的性格,有的人像山一样端庄沉稳,有的人像水一样灵动清逸,有的人则像云一样虚无缥缈。完全以以上的人生性格不是单有它们中的一种,因为事物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需要在不同时期具体分析自己的性格。也要在对待不同人群时具体分析自己的性格。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断充实发展自己。

要遵循这一原则必须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我们才不会“变其形而改其质”。

篇8:高考与人生杂文随笔

当年通过十载寒窗、复读二年才考上所专科学校,后分配了工作,完成了从农民到商品粮的华丽转身。此时一看,农村的姑娘已是庄庄烫发头,城市烫发迹难觅。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烫发头”的梦想还是能圆的。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时代,吃饭穿衣已不是困难,商品粮还不如农村户口吃香。但高考的硝烟始终弥漫,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从学区房的一平米四十多万,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幼儿园争夺战;从北京上海偏远省市和生源大省的录取分数线的口水战,到高考移民、中小学城市就读的迁移;从多如牛毛的奥数、英语、音乐特长班,到小升初、初升高的预科班;从社会机构办学赚的盆满钵溢,到学校老师把学生偷偷带出来,收费价位不断攀升……众生乱象中,一切的目的,都是把着眼点盯着分数,盯着高考,盯着为数不多的985、211等名校。

当然,名校确实人才辈出,但社会的大课堂也培养无数精英人物。把一切竞争力放在优质名校,让多少家庭多少父母生出了多少无奈,豆逼的现实让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生活如此苟且,高考如此艰辛,让人有了养孩子到底为了什么的终极问题。

前几天,看到微友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甚理想尤显高兴,也是这位母亲有着邻居孩子的切肤之痛。她的邻居,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让无数的家长羡慕嫉妒恨,初中南阳名校,高中省城重点,大学首都名牌,毕业留学加拿大,因优秀而移民,成为皇冠上的明珠,所有认识的人都为之钦佩仰慕。后,父亲死后未回,母亲有病无人照料。这位母亲的想法是孩子上一所本地高校,在本地工作,年老之后起码有个照应。我对这位母亲的“自私”不完全赞同,但对那种养育孩子是“为了付出与欣赏,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的“无私”也不认同。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一个好的归宿?也都希望孩子成人后能对父母有所回报和照料。

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苦甲天下的定西,出了一名叫魏祥的高分残疾考生,和清华大学的互动感动了许多人,看完后我也泪花飞扬。是啊,学生的坚韧顽强、母子的搀扶陪伴、高校的人文情怀、社会的爱心潮涌,演绎了一场“人生实苦,但请你务必相信”人间温情,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坚强、伟大和美好。高考改变了魏祥的人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绮丽风光,也激励了万千学子。

人生漫漫,高考之树常青。教育的意义在于不仅是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快乐的品格。面对高考,不仅需要平时的努力和付出,还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不要把高考当作人生是否成才唯一的评判标准。无论高考的优劣,始终以一颗昂扬的心努力向上努力,这样才是真正的人生。

篇9:人生足别离杂文随笔

前一日说少年,想到太宰这样说,涵盖少年所有美学的两个词是,“潇洒与典雅。” 很有道理。现在的男孩子大多是美的。美得人心惶惶。然美则美矣,毫无灵魂。此话一出,肯定要殃及一大片了。斗士们定要抓住我大肆批斗,他们的灵魂也是你能说的么?有什么资格说?

我是没有资格了。

只是这资格我也不想让给你。

潇洒与典雅太难见到了。得见其一已是困难,二者兼得且融合得完美妥帖,难上加难。

今日看到river phoenix,惹得我又生感慨。

他就是很明显的二者兼得的男孩子,外形潇洒,性格典雅。很多人会觉得我说反了,我也不想辩驳,他在我眼里,一直就是这么敏感典雅的。

说回别离吧。可不就是别离了吗,都去做上帝的宠儿了。

其实想想,能说再见,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篇10:启发人生的杂文随笔

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

老师和我们说,好的思想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阅读,慢慢积累而产生的,好的思想促使你产生好的目标、好的理想,你便会为了实现它而拥有强大动力。日复一日的行动和努力,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好的习惯,各种习惯组成了你的性格,最后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感觉很有哲理!

老师也对我们说,无论以后达到何种的高度,都不要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要平等的对待任何人,这也是我写《“小人物”的力量》的来源。

“小人物”的力量

篇11:寻求有趣人生杂文随笔

二、初三……也一晃而过,不知不觉中,年,就这样过去了。时间就是如此神奇,当你着急等它时,它却偏偏慢慢悠悠,简直让你急不可耐。然而,当你无意间蓦然回首,它却似过隙白驹,转瞬即逝。

回想儿时过年穿新衣新鞋蹦蹦跳跳的欢快声,家门口雪地里噼里啪啦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大街上一拨接一拨扭秧歌闹红火的喧闹声,从初一到十五震耳欲聋的威风锣鼓声,犹如历历在目,声声在耳。然而,不经意间我们却已从豆蔻年华的少年走过了青年、壮年,須臾又踏进了暮年。一年又一年,一晃几十年,可谓逝者如斯弹指一挥间。难怪人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往往会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深情感叹。

其实,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它一直与我们息息相伴,岁月即人生,时间乃生命,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它,追着它,才能体会它的存在,感悟活的实在。

光阴荏苒,时不我待,朝阳虽美,晚霞亦彩——勿懊恼,莫惆怅,退休也是人生的美好时光,珍惜每一天,欣赏好风光,学会释然,习惯看淡,以最壮美的姿态迎接新的每一天,我们的晚年余生将会更精彩、更灿烂,夕阳红似火,晚霞更辉煌。

戊戌春节已过,忽感怅然若失,不禁欣然提笔,愿与老友共勉!老友。

真实、自然、质朴、流畅,感慨颇多!宝刀不老,写的很棒!

之前就有”年已过,心茫然”在微信群、朋友圈刷屏,这大概与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不无关系。日子过的幸福滋润了,一天天一年年便会感到不经意间在你身边悄悄流逝,甚至使你来不及或者顾不上品味人生的滋味,深悟人生的真谛,时间便象孔老夫子所说:逝者如斯。悄悄溜走了!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匆匆是福悠悠是难,度日如年,才是苦日子的真实感受和写照。

谢你美言。不知怎的,在并过年四处静悄悄,没有鞭炮声,未闻锣鼓响,这无声无息的过年不禁让人感到失落失望,且隐隐有所伤感落魄。不知年轻人如何,反正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过年越来越索然无味了。你说呢?老友。

言之有理啊老友!我也是第一次在海南这边儿过年,除了景点儿上人满为患,街上和小区也是寡淡的很,正象你文中所说:“春节,一不留神就这样过去了。”年老也好,年轻也罢,关于年,可能每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感受。年,究竟积淀了中华儿女多少酸甜苦辣的深情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多喜怒哀乐的挚爱情怀?呵呵!我也说不清楚。

总之,和你一样,每每从中感到时间很不经用,耳闻鸟声晨起,眼见夕阳余辉,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已逝矣!一年又一年,我们也从孩童青春走进中年老年,这是经历也是必然,所以不必感慨也不抱怨,最好的还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说的很好。我总觉得对我们来说,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要学会忘记:忘记昨天,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只看明天!两耳不闻烦心事,一心只想吃喝玩,长命百岁不是梦,身心健康福无边!老友。

对头,老友!不但要长命百岁,还要健康快乐。前段儿时间咱机关有位老友在群里问另一老友:”退休后每天干嘛呢?”答曰:”起床后晨炼,然后逛早市,购点儿下酒菜,中午来二两小酒儿。说起来挺好,其实也无聊的很!”

看了对话,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篇12:人生需等待杂文随笔

陪他们在病房聊了一会天,先生给她们买了些餐票,我百度了一些护理知识讲给了孩子爷爷,也给婆婆读了一会饮食禁忌,他们很是开心,看看时间我们该走了,爹一直把我们送到电梯口,等电梯时候爹说:“你们别跑了,知道你们忙,这里比在家还舒服,单间,什么不用操心了,有你表哥在这里照应着,不用担心。”的确公婆如今很是善解人意,平时替我们想了很多,生病住院非要瞒着我们,怕给我们添麻烦,只是我无端的感觉很是奇妙,虽然他们觉得谎话说的很是圆满,我总能找到破绽,发现真相。就是这次住院他们也没有说,还是被我觉察到了。

我的确是幸运的。在我不懂事的时候,公婆给了我独立的机会,也给了我奋斗的勇气,还给了我们不退缩的境地。当我渐渐长大,他们反而给了我久违的温暖。我们当年多么需要帮助,也从心里渴望他们给我们一些助力,可是他们能给我们的只有独立的理由,还有不得不闯荡的勇气,让我们对家不敢有一丝留恋。当年我们独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我们活好就是对他们最大安慰,我们做好是给他们最有效的信心。

如今十九年过去,我们也已经人到中年,公婆也不是当初四十几岁,我们都成长了很多,我们实现了生存,也实现了独立,可以让他们不用为我们担心了。他们也回归了正常,也实现了无债一身轻的梦想,孩子们都长大了,独立了,他们的责任都完成了。

处境变了,心境也变了,我们的关系也变了,他们如今总是想法对我好,对孩子们好了。这让我明白原来他们的心也是多么纠结,因为没有能力助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跌跌撞撞的成长。他们原来也是爱我们的,只是他们当初不得不把爱隐藏。

我原来曾经很是想听到的,想得到的,都不曾得到,当我对着一切彻底忘掉时候,这一切竟然都实现了。

为此多么年,我也曾伤心,绝望,苦闷,懊恼,当我心生怨恨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有一天我也会老。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还还没有学会包容的孩子。

当我的孩子生病先生不在家,当女儿被婆婆在下雨天看丢,当我们被连累拉光东西的时候,我的心本能的伤心,也的确绝望,只是我无法选择,我只能让自己一点点学习适应新的情况,完全消化这些也是需要了很久的时间。

也许老天的所有安排都自有深意!很多事情,只有冷静了才能真正的看清,也许还需要一些耐心等待,时间是最公正,老天也是公平,只是成长真的很痛。

婆婆老了,多了温情,公公老了,多了可爱,虽然我刚到病房他们都开始彼此告状,彼此攻击,我听到了也都是满满的爱意。婆婆说公公不舍得吃,只给她买好吃的,公公说,婆婆不听话,不好好吃饭,听着他们两个像个孩子似的告状,我知道他们老了。只是老天厚待我,他们可爱了很多。

整个冬天,婆婆都穿着我给她的那条裤子,问她,她说舒服,今天去医院,婆婆变得所有衣服都是我给她操持的,她说舒服,我笑了。

十九年,我保持每年尽量给她们买些衣服,或者把自己的衣服给婆婆一些,有好吃的都送回老家一部分让他们品尝,哪怕被他们很多做法气的不知所以,我也告诉自己,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自由,我怎么做是我的权利。我无法做到最好,只要求自己保持做人的底线,毕竟他们把我先生养大。

篇13:人生足别离杂文随笔

“唐诗的五言绝句里,有一句叫作“人生足别离”。我的一个前辈把它翻译为:唯有再见,方为人生。的确,相逢时的喜悦乃是转瞬即逝的`情愫,而唯有别离的伤痛却刻骨铭心。即便说我们总是生存在惜别之情中,亦绝非戏言。”

晚上读太宰,不好。教人难以活下去。

前一日说少年,想到太宰这样说,涵盖少年所有美学的两个词是,“潇洒与典雅。” 很有道理。现在的男孩子大多是美的。美得人心惶惶。然美则美矣,毫无灵魂。此话一出,肯定要殃及一大片了。斗士们定要抓住我大肆批斗,他们的灵魂也是你能说的么?有什么资格说?

我是没有资格了。

只是这资格我也不想让给你。

潇洒与典雅太难见到了。得见其一已是困难,二者兼得且融合得完美妥帖,难上加难。

今日看到river phoenix,惹得我又生感慨。

他就是很明显的二者兼得的男孩子,外形潇洒,性格典雅。很多人会觉得我说反了,我也不想辩驳,他在我眼里,一直就是这么敏感典雅的。

说回别离吧。可不就是别离了吗,都去做上帝的宠儿了。

其实想想,能说再见,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篇14:人生得意须尽欢杂文随笔

偶然邂逅一位小姑娘的空间,逛了逛留言板。发现平时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仿佛永远没有心事的她,竟也有自卑脆弱的时刻。所有的不顺终将是暂时的,在别人眼里,你依旧要快乐轻松无所畏惧。即使是包装,也不要轻易表现颓然。讨厌被包装的快乐,更讨厌被蔑视的堕落。

二选一,人生,既然是快乐这或许也可以将凑。这是她勉励自己的一字一句。却让我着实心疼。谁不曾经历绝望呢,可她是那样阳光的一个女子,总是灿烂地笑啊笑,面对任何不顺都能轻松地自嘲一番。让人以为,似乎不该有如此脆弱的心思。可是此刻,我却像撞破了别人秘密般的不安,难过,既而恍然大悟。

原来轻而易举的快乐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风轻云淡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生猛,以及拾起一地狼藉重新站起来的决心。还记得那时,我们沿着长长的跑道慢慢地走,不知不觉就谈论到了她的家庭。父母争吵,父亲殴打母亲,下手特别重,导致母亲几年都无法下床,后父亲因愧疚而离家出走,两年后父亲在异乡与世长辞。母亲几年后重组家庭,顶着巨大的压力,辛苦地拉扯她们三姐妹。结果遭遇欺骗,不止感情,连带盖房子的几万块钱都被卷走,然后一家人凄惨地沦落街头。

后来母亲又找了一个老实人,重新过起了平常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她现在的继父和母亲不和,吵闹了几次后也离开了。她就那样笑着和我讲述,用戏谑而稀疏平常的语气,仿佛讲的是别人的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笨拙的嘴却吐不出只言片语的安慰之辞。只能顺着她轻松的语调,说一句,你母亲真坚强啊。可是内心瞬间波涛汹涌,不能自抑。

我自以为自己的家庭已经很不幸。父母永无止休的争吵,冷漠隔离无话可说的气氛,以及他们那么多让我讨厌鄙夷的行为。然而与她的故事相比,这些都显得多么无足轻重啊。在血淋淋的生活面前,我内心那么多斤斤计较的惶恐,薄如蝉翼的.自尊,都是多么渺小而不足为奇的作茧自缚。至少,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健在安好,他们爱我。

至少,我有朋友知己,尽管散落天涯,却仍惦念挂记。至少,有这么一个人,如早春四月的暖阳,轻轻一笑,便圆了我所有孤寂。他用坚实的臂膀,为我遮挡了所有风雨,顾我妥帖,让我安心。那又有什么值得不开心的呢?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大大小小的苦难,无可名状的绝望,如同漫天繁星般不可胜数。以前的我,总是喜欢将每一次受伤都夸大成末日的灾难,将每一处伤口都装裱展览给人看。以博那浅尝辄止的同情,星星点点的怜惜。而今想来,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半生缘里顾曼桢说,人活这一辈子,想必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是可以当成故事讲与人听的。

她的不幸与哀怨,已非故事两字就能概括。倘若她和沈世钧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相濡以沫到白头,那么人生,也就完满得太不真实了。半生恩怨都随风,一声嗟叹再难逢,纵使当日为连理,崎岖爱恨与谁同。即使没有曼璐从中作梗,曼桢与世钧这一生,也未尝会有想象中的圆满。爱情的开始灿若烟火,婚姻的收尾一地鸡毛。谁也无法说的清,爱是如何残缺脆弱的东西,可以从无到有,也能寂灭如烟。所以啊,我们每个人的苦难,都是生命独特的赠礼,无可替代,珍贵唯一。值得自己细细珍藏,而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怜悯。何况这诺大红尘曲高和寡,你的苦心孤诣寂寥心音,又能有几人听?

上一篇:8、作文插图下一篇:小学一年级班会课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