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教案

2024-05-04

美术课程教案(精选10篇)

篇1:美术课程教案

新的实验—当代中西方艺术 课程教案

一、教材分析:

当代西方艺术主要是指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或艺术的角度来看,二战后的世界确实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时的艺术彻底摆脱了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观念,向一切传统艺术提出了: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艺术作品展示于美术大厅中,大地成为艺术的创作对象,即大地艺术;一切人类文明的产物都被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传统艺术的风格技巧不再视为艺术创作之必需,甚至艺术本身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不清,是一个艺术大变革的时代!

本课向学生择要介绍几种艺术流派及作品。有大地艺术,波普艺术,达达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通过问答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媒介,引导学生了解当代中西方艺术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

在前面几节课已经有了鉴赏具象艺术,意向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经验,学生对表现性的作品的由来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艺术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生活中通过报纸,电视或者网络介绍过的,陌生的是学生看不懂这些作品,就更不要说欣赏这些作品了,所以在欣赏作品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来了解作品的含义,尤其是一些形式怪诞的作品,单独理解是非常难的。面对学生“看不懂”的排斥感,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关键。学生只要有了解的兴趣,再加上讨论,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陌生的内容清晰化,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中西方当代艺术的思想观念。

2.了解什么是大地艺术,波普艺术,达达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提高学生对中西方当代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认识中西方当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重点介绍达达艺术家杜尚和中国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

五、教学难点:如何加强学生对中西方当代艺术的思想观念的理解,流派之间的并存与求新。

六、教学准备:幻灯片,沙画视频。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景,顺向诱导

教师:这种方式是艺术创作吗?(沙画艺术)和你们见到的绘画作品有什么区别?这些作品是利用大地中的沙石为材料,在全新的媒介上创作。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创作中还有很多艺术表现形式。现在进入课题 新的实验。

2.揭示课题:(幻灯)当代中西方艺术 二.新课:

作品欣赏(幻灯)

1.《螺旋形的防波堤》史密斯1970年 2.《闪电原野》 德.玛利亚1971年 3.《包裹岛屿》克里斯托夫妇1983年

4.《包裹柏林国会大厦》克里斯托夫妇1995年、*板书:大地艺术。特点是:a.以大地为材料。B.体型巨大,是走出美术馆和画廊的艺术品。

5.《大批判系列》王广义 1996—2006年 6.《Lemon Marilyn》安迪·沃霍尔在1962年创作

*板书: 波普艺术:即流行的,大众的。是贴近生活的艺术。7.《泉》《有胡须的蒙娜丽莎》《大玻璃》杜尚

《泉》:可以看出艺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艺术由此不可定义 《有胡须的蒙娜丽莎》:是达达主义向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大玻璃》(材料:玻璃.金属箔.油彩)

表现一种人为机器、机器为人的荒诞感。(1923年放弃了绘画,转而从事更纯粹的理智活动,如下棋或进行光学和机械的实验)

*达达艺术:达达没有任何含义。是艺术家为自己团体起的名字,举起餐刀,随意插入一本辞典,插到的一页即“DADA”,因此得名(以批判的眼光重新研究传统,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8.《我的形象消失系列》《你们中间有个人会出卖我》黄永玶1994年 *行为艺术:以身体为艺术作品加以表演,也觉身体艺术。9.《逮.系列》王健 2003年

三.讨论:题目:对中西方当代艺术所持的态度

四.小结:当代的中西方艺术已经发展到面向所有人,艺术开始走向生活、走向过程、也走向观念。

贵阳市乌当中学 教师:陈剑

篇2:美术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 前 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和动手创作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学内容:

(10分钟)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就是你们新美术老师。你们现在是小学一年级了,在之前你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这美术课上,你们知道老师将要教你们什么知识吗?

首先,你们看看我手里的黑袋子,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笔和画彩,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你们大家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宝贝呢?

。。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白纸

2、水彩、颜料

3、水笔

4、钢笔

5、铅笔

6、毛笔

7、彩色铅笔

8、橡皮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事前准备好各类工具画出来的成品画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我们该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呢?同时,如何使用画笔、等美术工具,使用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现在,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好吗!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好啦,我们现在对基本的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让你们自己亲手来表现一下啦~

(四)课堂练习: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8分钟的自我画画时间)

(10分钟的游戏插入环节)

(7分钟)

好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们做的画啦~~评价同学们的作业

将大家认为画的好的 给予一定的礼物奖励

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课堂作业啦(10分钟)

练习方法:在一张白纸上按照你心中的想法画出房子、树、人和其他细节构成的一幅画,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粗略、刻意地画,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认真地进行作画。

记得在你们作业的空白处填写你们的姓名、班级、年龄。

好啦,现在开始动手画吧!

上交作业

(后期工作)

将同学们上交的作业和附件对比,发现同学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再反馈回学校,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好啦,时间过得真的是很快,今天你们这节美术课,每个人表现的都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下课啦。

第三部分:教学总结

这次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通过这节美术课,让同学们学习到一下知识技能: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篇3:美术课程教案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 是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 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 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 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 在整合史料基础上, 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构建审美文化, 提升人文素质, 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的史实的介绍, 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 又统整知识框架, 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 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获得技能, 接受审美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 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达到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在本世纪初, 教育部鉴于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的状况, 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欣赏等课程。据了解, 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开设了《美术鉴赏》、《音乐鉴赏》、《文学欣赏》等课程, 学校给予1.5—2个学分、24—32课时的安排。艺术欣赏在高校开设的普遍可通过市场上多达几十种的《美术欣赏》、《美术鉴赏》教材略见一斑。

《美术鉴赏》是一种训练学生判断美的能力的课程, 是结合了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较为浅显的一门美术史论课程, 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 开展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过程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 通过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 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学校实施美育教育,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的美术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教学内容及其侧重点

就《中外美术史》而言, 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史的概念、范围与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了解美术史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美术史在狭义的美术理论专业教学与非专业美术理论的教学中的不同侧重点;了解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美术史的定义归结起来有三种说法: (1) 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其规律的学科; (2) 美术史研究的是一切历时性过程中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事件、美术文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美术史是对传世美术作品和出土美术作品及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第一种说法太笼统了, 第三种说法太狭隘了, 所以将把第一和第二种说法结合起来更切合美术史的定位。其内涵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外延则可以说是研究美术史与不同学科的关系, 建立新的交叉性学科。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由此可见, 《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的一种鉴别认识和评价现实现象和艺术品质美丑的能力。它是一种通过美的教育而使人性发展和完善的活动。它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而逐步培养人的正确的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 从而净化人的心灵, 逐步培养和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 审美教育并非是获得人性解放的最终条件, 而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审美能力也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然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学习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应该是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的有机结合, 也就是鉴赏基本知识和美术理论、美术史基本知识的有机结合。

所以《美术鉴赏》的侧重点应当是通过对中国、外国、古代、近代、现代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 掌握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3. 教学方法

美术史教学的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归结为:第一, 丰富知识, 拓宽知识面与培养相关的美育欣赏能力, 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第二, 积累知识和视觉经验, 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个人创作积累资粮并对专业产生深厚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第三, 积累专业知识, 学习相关研究方法, 为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鉴于此, 在《中外美术史》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可以以中外美术的历史发展为主线, 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以传统教学配以图片欣赏为主要手段, 这样既能保持传统授课知识的系统性, 又能增加传统授课所缺少的直观性, 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 促其积累相关的视觉经验。

与此同时, 将专题讨论的形式穿插于课堂讲授之中,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当然, 专题讨论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课堂教授的知识理解吃透, 而且要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整理相关内容并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就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他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 也增强了他们的理论研究能力, 为以后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于《美术鉴赏》,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关于《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之后, 则可以以学生的参与为主导, 因为进行鉴赏的主体是学生, 老师应当是一个引导者。比如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让学生自由发挥, 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鉴赏者所看到的画中的精髓也是各不相同的。然后老师对此进行总结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美术理论的深入讲解, 最后让学生再体会作品。这样就是以学生———老师———学生的一种模式去进行, 行之有效地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只有审美能力提高了, 才能在各个方面得以提高, 才能全面发展。

摘要:《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 是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而《美术鉴赏》是一种训练学生判断美的能力的课程, 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鉴于此, 本文着力探讨这两门课程在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及其侧重点、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教学,审美

参考文献

[1]陈洛加.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韩冰.美术鉴赏教学问题研究[J].电影评介, 2006, (16) .

[3]胥幸福.鉴赏还是美术史http://gz08.sdteacher.gov.cn/Course/meishu/Article/594606.aspx, 2008-08-05.

[4]刘德龙.应客观看待当前美术史的教学问题——驳《专家称中国美术教育缺课严重》.圣天阁文化网.http://www.santage.com/article/2009/0203/article_5441.html, 2009-02-03.

篇4:美术课程教案

一、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随着课改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活动方式来划分领域。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类。而欣赏又分为“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综合探索”的设计体现了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二、注重对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兴趣的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要体现课程标准评价的时代感,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评价的互动性与情感性。低年级学生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他们常常把一切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美好的,和自己有关联的。他们不知道怎样画是最好的,但是他们什么都敢画,在这里我们评价的就不是“画的是什么”“像不像”的问题了,而是把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给予评价。在执教《乘上列车去画画》这一课时,我边让学生观看幻灯图片边做游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你们在乘车过程中见到了什么?心情怎样?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对学生这种积极参与意识,我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用画面进行表现,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词语表达出来,并进行评述,让他们互相提出建议,使学生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游戏活动,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过程性、终结性和综合性评价

小学美术评价要体现整个学习过程,既要有课堂评价、短期评价、中期评价及长期评价。短期评价主要为单科评价和小单元评价,中期评价主要为大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长期评价为学年评价和跨年级评价。由于评价融合于小学整个美术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评价过程又不断变化,所以也就形成了评价的过程性与终结性。

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作为老师要对不同的思维层次给予不同评价,即以激励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创造,体验成功,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重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自我的动态性,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平时观察指导,学期进行总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对学生美术作业的单一性评价变为多元性、多样性评价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体现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为了突出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有必要对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进行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要体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师与家长的评价。在评价情境中,不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是整个评价的共同建构者。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用问卷的形式,还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档案的评价方法可以做到日常化,让它能清晰、全面地记录学生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相对较小的评价活动。家长参与评价体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时代性,也是新型评价的基本组成,它促进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使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1)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情况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针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四大领域。在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中,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动物形象,能否认识常用颜色等,作品的表现是否与众不同等;在设计应用活动中,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是否对材料有大致了解,能否选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等;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活动中应评价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美术知识诠释作品技巧,能否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及自然的感受,能否联系其他学科进行创作等。

(2)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材料的形、色感兴趣,是否能对材料进行联想,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等。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具有自觉性与主动性,他们对美术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安全地使用工具,是否在学习活动结束时收拾、整理材料和工具等。

篇5: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本教材共三章:“布粘画”“沙粘画”和“立体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爱心、怀有一颗感恩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教材内容

课时安排

总课时数

教学进度

评价办法

总学分

备注

第一章 布粘画

《美丽的植物》

教学

《活泼的动物乐园》

策略

《生活用品》 均在

《宏伟的建筑》

各章

《多彩的人物》

节详 第二章 沙粘画 细说

《校园一角》 明

《美丽的田野》

《我爱我家》

《我的理想》

《勤劳的妈妈》

《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三章 立体画

《迷人的花卉》

《动物王国》

《卡通人物》

第一章 布粘画 【教材说明】 的建筑》

《 多彩的人物》《风景如此美妙》组成。布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要结合学生周围事物,生活实际,对其讲

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布粘技巧的教学,了解布粘艺术的形象美,立体美及动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1 1 乙—8分 1 丙—5分 1 丁—5分以下 1 1 分甲—10分

每章各10分

课时

共15

1课时

制作精巧

共30

本教程

每周

线条优美

本教

符合要求

突出制作特点

表现事物特征

本美术校本课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内容,由《美丽的植物》《活泼的动物乐园》《生活用品》《宏伟兴趣,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目标】

1.在学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活泼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剪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要求:1.画图形象,让人易辨动物。

2.裁剪时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

3.裁剪线条要匀称,根据图画线条要相应对称。教学重点、难点:1.裁剪的动物要形象。

2.粘贴时有先后主次之分。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碎布料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踊跃发言)今天我们就用布粘画的形式

把它们呈现在纸上,展示以前学生作品,传递欣赏,(学生啧啧称赞)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做的很好,心

动不如行动,我们下面开始吧!

二、绘图、裁布。

1、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画的小动物从纸上剪下。

3、按照图画用布裁出动物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 等。

三、粘贴。

1、把用布剪下的动物轮廓及各个器官用胶水粘贴在一张纸上,组合成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

2、用画笔画上相匹配的景色。

3、落款。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五、小结。学生都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为它们安排了舒适的家园,它们会非常感谢你们!

六、布置作业,制作其他小动物并粘贴在这张画上,使动物乐园成为真正的乐园!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各个环节精益求精,在作画粘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二章 沙粘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校园一角》、《美丽的田野》、《我爱我家》、《我的理想》、《勤劳的妈妈》、《谁不说俺家乡好》六方面的 内容。【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思想。2. 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懂得传递爱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6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要求:画面要体现校园中同学互助,师生和睦,活泼向上,景色宜人等美的一面。教学重点、难点:表现出植物和人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细沙、稍厚的纸一张、胶水、小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我们的校园了,今天我们就把美丽的校园画出来,将她打扮打扮以表示我们的喜爱之 情。

二、精心画图

1、提示:可以画教室内学生专心听讲、自习课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学习、同学互助,也可画课间同学做游戏的热

闹场面,还可画大扫除时热火朝天的情景等。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看图选色,涂胶,粘沙,注意两色边缘要细心,多余的沙用小刀轻轻刮去。

4、在沙画上放一张纸,用手轻按,使细沙能均匀的粘在纸上。

5、待胶水和沙凝固后,除去多余的细沙。

6、选择合适的位置落款,沙画做好。

三、作品展示,作者讲解图画内容,全班欣赏、点评。

四、小结,在自己或伙伴的作品中都有我们大家的身影,我们有意无意的留在自己和别人的记忆中,我们应记住同

学间这份难忘的友情。

五、布置作业,把你的画讲给爸妈听。

【教学反思】

学生能通过绘画发现自己或同学的闪光点,学会感恩,加深了友情,做沙画使学生做事更细心。

第三章 立体画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美丽的花卉》、《动物王国》、《卡通人物》三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事物的立体美,在认知事物的同

时发挥想像给予事物以动感,使作品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事物从平面认识升华到立体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事物立体美的欣赏能力。【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3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动物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让画在纸上的动物动起来,把动物活泼的天性展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要求想像丰富,设计精巧,分合有致。教学准备:硬纸片,剪刀,彩笔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元旦我们都要买一些礼物送给好友,其中贺卡最为常见,立体贺卡倍受欢迎,经济实惠,又能表达情意,这种立体贺卡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

二、设计画图

1、制作立体图画和平面图画不同,要凹凸有致,画图时折叠的线条要用虚线,需剪下的部分用实线,裁剪时以

便区分。教师作重点讲解,并加以示范。

2、画图。

3、修改。

三、剪裁、折叠。

1、剪裁时要保持动物的线条美,不要剪破或漏剪。

2、折叠时应注意图形的原样不被损坏。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赏并加以点评。

五、布置作业,同学间把几个动物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动物王国。编写成童话或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篇6:美术课程教案

[美术校本课程教案]活动教案——--民间故事活动目的:

、理解民间故事所蕴涵的意义。

2、收集民间故事一两篇。

3、掌握讲故事的技巧。

4、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文化。

活动准备:

美术校本课程教案,学生用一周时间收集民间故事一两篇。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步骤;

、理解民间故事蕴涵的意义。

2、学生收集民间故事两篇以上。

3、故事交流。

第一课时

傻丈夫,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下面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啼笑皆非,它却蕴涵着很深的意义。

老师(或学生支持人)讲故事。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故事内容,并且播放街头流行曲《你话我傻》。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读了这个民间故事,你觉得故事里的人物怎么样?这个故事仅仅是给人当作笑料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阅读、欣赏、讨论。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好,现在请每组推荐一两个代表谈谈你们讨论的结果。

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组的意见……(小结)。

老师:我们加田有很多民间故事,大家听到过的有那些,和同学们讲讲。

学生互讲故事。

老师:大家回去之后每人收集一两篇的民间故事,注意要写上收集故事的时间、地点,还要写上讲故事人的姓名。下周的《民间文化》课交流。

第二课时

民间故事交流,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大家先分组交流、阅读、欣赏、讨论。各组推荐一两篇你们认为好的故事在全班交流,并且说说它蕴涵的道理。在讲故事时要注意口气和表情。

学生分组交流、阅读、欣赏、讨论。

小组推荐,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篇7: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案

中学美术课程新标准教案

教材分析: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篇8:一线美术教师实践美术课程的思考

2011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修改颁布又一次掀起了中小学美术改革的浪潮, 相比2007版, 更加突出学科特点, 表述更为理性, 突出了美术教学的社会属性, 有力促进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更加注重教学过程, 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 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同时重点发挥美术教学的教育职能,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2. 人文属性得到良好体现。美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必须融入美术教学。

3. 大力促进实践性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实践中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4. 革新了评价体系, 有效运用定性评价、纵向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我们设定了美好的愿景, 但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存在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的问题, 虽然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有明显成效, 但却磨灭了很多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的能力, 进而失去了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限制, 美术改革的动力不足, 教师课堂教学往往不自觉地就走回以知识传授和教师为中心的老路, 追求教学效果, 一节课看起来精彩有余, 但在热烈的互动中却无法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成年人的观感去引导学生欣赏、验证教材中的经典范例和作品, 没有关注学生本身的欣赏特点和需求。

总的来说,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不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失去了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 更新教育理念

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有了明确阐述, 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 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要灌输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 陶冶学生情操, 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 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达到教学目的, 美术教学的目的概括来说就是教授美术技巧, 教会学生自我学习, 自主发现美。故此教学手段的更新既有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如多媒体和电脑的充分利用, 通过放映美术影片、电脑绘图等方式, 更加直观有趣的表现绘画技巧和生活之美, 也有课堂授课方式的不断完善, 如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增加, 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3. 学生画面体现时代内容

学生的画面是学生美术学习最直接的物化形式, 应该着力体现时代特征。美术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锻炼, 扩展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在画作中, 描绘烂漫、真实的美术画面。就像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 只有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 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

4. 更新教学评价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从而激发起他们对美术更浓厚的兴趣。因此, 推进美术评价教学改革成为新教改的重中之重。美术教学应该在现有的教学评价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1)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促进思维教学的开展, 横向、纵向与放射拓展的切入点会更加明确。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 把美术融入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 能将美术教育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拓展教学层面, 使美术教学评价从“表现式”教学发生向“体验式”教学的转变。

(2) 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二次学习

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个连续不断将新知识内化的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对新知识的感悟再次学习, 更好的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以师生交融为主要方式,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使评价不仅仅成为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 更成为教学拓展的落脚点。

5. 掌握内在平衡

美术教育可以实现的目标是多样性的, 但任何教育追求尽善尽美都是不现实的, 基础美术教学体系应该显现一种全面性和辩证性, 既照顾美术教育大多数教学目标的达成, 又不必强求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一定要达到不切实际的高度, 应该动态的掌握平衡关系, 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做到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必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笔者希望通过对现阶段美术教育的分析, 提出笔者理解的美术发展方向, 能为美术教育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略进绵薄之力。

摘要:美术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着特殊的重要位置。虽然美术教育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笔者结合自己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体会, 对新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 与专家、一线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感化教育,自主欣赏,感情引导,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实验稿) 实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 2011.

篇9:走进美术新课程

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在美术课程中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同时,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

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现象:1、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2、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要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特征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在传统教学中,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而新课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让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正如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新课程颁布前,我曾上过四年级《母亲节的礼物》一课,当时从介绍母亲节的礼物以鲜花为主开始导入新课,问学生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些花?学生异口同声地作出了回答:在花店里。后来我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花的种类和代表的意义等,后来又示范做了一朵花,然后布置学生去做,并播放音乐,巡回指导,最后我评出了一些做得好的花,并进行了总结。整个过程看上去好像较完整,但课后问学生对这一课是否感兴趣?能不能设计与众不同的花来?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有的却不知如何动手,所以,即使看上去完整的课堂设计依然是不成功的一堂课。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我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并且开拓了眼界,后来尝试重新上《母亲节的礼物》一课,课前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花方面的知识。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的编排,由单独排坐,变成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我也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如:说说你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说说你在收集的资料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对花的知识,令你迷惑的问题有哪些?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同学主动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有的向长辈或同学咨询,还有些同学上网查询到一些花方面的资料和图片,并且把它打印出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很多同学争先恐后的把自己收集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把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与大家探讨交流,我也跟随学生的思路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论,对他们的成果予以鼓励和肯定,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却能够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优秀的美术教师要尽量让自己成为多面手,体现一专多能,以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美术各门类课程教学要求,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力求在美术教学中寻求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重在美术技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体味成功的乐趣。

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美术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美术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篇10: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

文艺复兴绘画从两个方面寄去了营养:

1、从新采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自认为是古典艺术的传承者,是艺术精神得以“再生”。

2、对新出现的透视法的运用,以科学的精确度在画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实体形状,使形象生动逼真。

文艺复兴起源于13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佛罗伦萨,16世纪前半夜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在此期间,佛罗伦萨成为了艺术中心,同时,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开始席卷整个欧洲,掀起了一场全面的人主义革命。

1、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是15世纪绘画艺术的中心,他决定着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主流。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家们在作画激发上很讲究步骤。由于意大利气候原因,他们都是用画布作画。

从创作特点和艺术倾向上看,可以分为三条主线:

1、以利比、波提切利为代表的作品具有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而艺术上趋于贵族;

2、以吉兰达约为代表的画家,崇尚生活表现,人物形象重叙述性;

3、以达·芬奇为代表的画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走的是新兴的写实主义路线。

从佛罗伦萨画派开始画家就不在以寓言为题材,作品展现的实际是人世间的食物和行为。他们运用自己的激发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本性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温布里亚画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术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课程范文05-30

美术课程05-04

美术课程教学05-06

美术课程标准05-18

美术课程标准范文05-29

美术创意课程范文05-30

创意美术课程介绍06-25

创意美术课程方案06-25

美术国家课程标准07-10

美术课程标准解析07-10

上一篇: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2014【小学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