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

2024-05-04

美术课程(精选十篇)

美术课程 篇1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 是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 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 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 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 在整合史料基础上, 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构建审美文化, 提升人文素质, 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的史实的介绍, 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 又统整知识框架, 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 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获得技能, 接受审美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 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达到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在本世纪初, 教育部鉴于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的状况, 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欣赏等课程。据了解, 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开设了《美术鉴赏》、《音乐鉴赏》、《文学欣赏》等课程, 学校给予1.5—2个学分、24—32课时的安排。艺术欣赏在高校开设的普遍可通过市场上多达几十种的《美术欣赏》、《美术鉴赏》教材略见一斑。

《美术鉴赏》是一种训练学生判断美的能力的课程, 是结合了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较为浅显的一门美术史论课程, 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 开展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过程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 通过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 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学校实施美育教育,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的美术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教学内容及其侧重点

就《中外美术史》而言, 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史的概念、范围与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了解美术史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美术史在狭义的美术理论专业教学与非专业美术理论的教学中的不同侧重点;了解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美术史的定义归结起来有三种说法: (1) 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其规律的学科; (2) 美术史研究的是一切历时性过程中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事件、美术文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美术史是对传世美术作品和出土美术作品及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研究。第一种说法太笼统了, 第三种说法太狭隘了, 所以将把第一和第二种说法结合起来更切合美术史的定位。其内涵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外延则可以说是研究美术史与不同学科的关系, 建立新的交叉性学科。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由此可见, 《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的一种鉴别认识和评价现实现象和艺术品质美丑的能力。它是一种通过美的教育而使人性发展和完善的活动。它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而逐步培养人的正确的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 从而净化人的心灵, 逐步培养和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 审美教育并非是获得人性解放的最终条件, 而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审美能力也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然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学习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应该是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的有机结合, 也就是鉴赏基本知识和美术理论、美术史基本知识的有机结合。

所以《美术鉴赏》的侧重点应当是通过对中国、外国、古代、近代、现代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 掌握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3. 教学方法

美术史教学的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归结为:第一, 丰富知识, 拓宽知识面与培养相关的美育欣赏能力, 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第二, 积累知识和视觉经验, 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个人创作积累资粮并对专业产生深厚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第三, 积累专业知识, 学习相关研究方法, 为自己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鉴于此, 在《中外美术史》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可以以中外美术的历史发展为主线, 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以传统教学配以图片欣赏为主要手段, 这样既能保持传统授课知识的系统性, 又能增加传统授课所缺少的直观性, 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 促其积累相关的视觉经验。

与此同时, 将专题讨论的形式穿插于课堂讲授之中,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当然, 专题讨论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课堂教授的知识理解吃透, 而且要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整理相关内容并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就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他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 也增强了他们的理论研究能力, 为以后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对于《美术鉴赏》,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关于《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之后, 则可以以学生的参与为主导, 因为进行鉴赏的主体是学生, 老师应当是一个引导者。比如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让学生自由发挥, 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鉴赏者所看到的画中的精髓也是各不相同的。然后老师对此进行总结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美术理论的深入讲解, 最后让学生再体会作品。这样就是以学生———老师———学生的一种模式去进行, 行之有效地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只有审美能力提高了, 才能在各个方面得以提高, 才能全面发展。

摘要:《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 是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而《美术鉴赏》是一种训练学生判断美的能力的课程, 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鉴于此, 本文着力探讨这两门课程在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及其侧重点、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教学,审美

参考文献

[1]陈洛加.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韩冰.美术鉴赏教学问题研究[J].电影评介, 2006, (16) .

[3]胥幸福.鉴赏还是美术史http://gz08.sdteacher.gov.cn/Course/meishu/Article/594606.aspx, 2008-08-05.

[4]刘德龙.应客观看待当前美术史的教学问题——驳《专家称中国美术教育缺课严重》.圣天阁文化网.http://www.santage.com/article/2009/0203/article_5441.html, 2009-02-03.

美术课程 篇2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电脑美术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目前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及地位,提出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其实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做到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脑美术专业;信息技术;整合

一.中等职业学校电脑美术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美术领域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美术创作手法,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的高度融合,尤其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创意、产品包装设计、环境设计及影视制作等方面有着传统美术手段所不能比拟之处,美术设计软件的诞生正体现了这一点。由此,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创作工具的电脑美术设计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行业应运而生,同时,也为中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块全新的领域,许多中职学校中电脑美术专业已成为主要专业之一,它极具潜力,有着光明的前景。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它将美术基础训练与现代电脑平面设计、广告、网页制作用影视电脑动画等职业训练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美术与现代电脑技术高度融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但是它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其出现晚,运作时间短,其专业课程结构、师资配备、教材编制、教学方法等尚处在一个不断探索、试行、积累的阶段。笔者从网上查阅了一些学校电脑美术专业的招生简章发现,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采用,都不尽相同,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和不断的向纵深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美术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亟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之道。尤其作为与美术专业跨度较大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在电脑美术专业课中准确定位,如何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是目前电脑美术专业课需面对的问题。在此,笔者就自己的认识和平时的教学体会就中等职业学校电脑美术专业中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发表一点管见。

二.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1、缺乏具备电脑美术素质的师资

电脑美术的特点要求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既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相当的美术素养,才能满足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但由于电脑美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的专业,所以其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基本上是从相近专业转业而来,有些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有些是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传统美术专业的教师。由于信息技术与美术两个专业的跨度较大,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来自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的美术知识缺乏,对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了解不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所举示例只注重了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忽略了美术的要求和在美术方面的应用。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的设计软件,却不会利用这些美术设计软件设计进行美术的创作;或者美术老师由于对于信息技术知识了解、1 理解的不够,往往解决不了设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技术的问题,或者不能够排除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从而直接造成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分家,无法很好融合,不能达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美术创作的教学目标。

2、缺乏具备电脑美术专业特点的信息技术教材

目前,专为电脑美术专业开发的信息技术教材很少,大多数选用教材都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教程,其中示例的讲解,一般只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而这些技能在美术方面的应用却得不到足够的体现。这也是造成使这门专业课程与美术课程的分离的一个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电脑美术专业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是目前电脑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而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应是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信息技术课程在电脑美术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何为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课程?就是在电脑美术专业课程中有关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课程。电脑美术各方面尚处在发展阶段,各校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绘画基础和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平面艺术设计、广告装潢创意、产品包装设计、环境设计及影视制作术等设计的专业人才。所以电脑美术专业一般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素描、色彩,现代构成、广告设计、室内外效果图、标志设计、装饰设计、计算机基础、Photoshop、CorelDRAW、3D STUDIO MAX、FLASH、Frontpage、Premere、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使用等课程。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指计算机基础、Photoshop、CorelDRAW、3D STUDIO MAX、FLASH、Frontpage、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使用等课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在电脑美术专业课程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是电脑美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根据电脑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同样重要,是电脑美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工具,应从属于美术的要求而存在。

信息技术课程是电脑美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Photoshop提供了毛笔、铅笔、喷枪等美术创作工具,它还能根据创作者的个性方便地自制绘图工具;PAINTER能够模仿自然笔触;滤镜能够实现暗房技术,而且有些滤镜的效果已经是传统暗房所不能达到的。并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电影、建筑、摄影、印刷行业如虎添翼,3DMAX、SOFTIMAGE、LIGHTSCAPE提供了建筑模型、建筑效果图的制作工具,而且效果更是用传统方法望尘莫及;Photoshop、CorelDRAW的出现为摄影业、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由此可见,电脑美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产物,如果撇开信息技术,电脑美术就失去了得以支撑的基石,它是进行电脑美术创作的物质基础。

电脑美术的主要创作手段是信息技术,这里的信息技术是包括平面、三维、动画、影视编辑等软件及硬件设备,美术创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于工具的熟练掌握程度,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应是电脑美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是为美术创作服务的,电脑美术的特点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美术创作,这就决定了学习信息技术目的是为了进行美术创作,所以信息技术课程要为美术创作服务,要服从于美术课程的要求。它与美术专业课程是一种从属的关系。

从以上意义上来讲,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它又不能独立于美术要求而存在,美术是它的灵魂,它必须服务于美术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培养真正具备电脑美术专业素质的人才。

四.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在电脑美术专业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要仔细本专业的特点,针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电脑美术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尽快调整知识结构,通过各种途径建构符合本专业要求的知识体系,既要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从而适应本专业对于教师知识水平的要求,这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整合的前提。

尽快编制适用于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在教材的编制方面,要处处体现本专业的美术特点,以信息技术在美术方面的应用为目的,所举示例要服从美术创作中色彩、构图的要求。并且,编制一套适应电脑美术创作要求的同步上机练习。比如,Photoshop的路径工具非常适合设计图案,所以在应在课程的示例中体现这一点,并且以设计各种美术课程中的图案作为上机实习题,从而训练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美术创作的能力。

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电脑美术学科的鲜明的美术特点,明确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此做为工具进行美术创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将美术的要求和标准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教师的演示实例的设计,还是学生上机练习的设计,无论从色彩到构成都要注意体现美学的要求,要做到和谐、统一,在平时的点滴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

总之,电脑美术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已不仅仅要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作为电脑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已经深深打下了美术的烙印,它是美术创作的手段和工具,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电脑美术专业的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任务,能否切合电脑美术专业实际,切实做到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直接影响电脑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达成,所以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走进美术新课程 篇3

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在美术课程中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同时,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

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现象:1、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2、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要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特征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在传统教学中,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而新课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让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正如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新课程颁布前,我曾上过四年级《母亲节的礼物》一课,当时从介绍母亲节的礼物以鲜花为主开始导入新课,问学生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些花?学生异口同声地作出了回答:在花店里。后来我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花的种类和代表的意义等,后来又示范做了一朵花,然后布置学生去做,并播放音乐,巡回指导,最后我评出了一些做得好的花,并进行了总结。整个过程看上去好像较完整,但课后问学生对这一课是否感兴趣?能不能设计与众不同的花来?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有的却不知如何动手,所以,即使看上去完整的课堂设计依然是不成功的一堂课。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我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并且开拓了眼界,后来尝试重新上《母亲节的礼物》一课,课前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花方面的知识。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的编排,由单独排坐,变成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我也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如:说说你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说说你在收集的资料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对花的知识,令你迷惑的问题有哪些?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同学主动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有的向长辈或同学咨询,还有些同学上网查询到一些花方面的资料和图片,并且把它打印出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很多同学争先恐后的把自己收集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把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与大家探讨交流,我也跟随学生的思路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论,对他们的成果予以鼓励和肯定,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却能够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优秀的美术教师要尽量让自己成为多面手,体现一专多能,以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美术各门类课程教学要求,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力求在美术教学中寻求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重在美术技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体味成功的乐趣。

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美术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美术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一线美术教师实践美术课程的思考 篇4

2011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修改颁布又一次掀起了中小学美术改革的浪潮, 相比2007版, 更加突出学科特点, 表述更为理性, 突出了美术教学的社会属性, 有力促进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更加注重教学过程, 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入。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 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同时重点发挥美术教学的教育职能,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2. 人文属性得到良好体现。美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必须融入美术教学。

3. 大力促进实践性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实践中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4. 革新了评价体系, 有效运用定性评价、纵向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我们设定了美好的愿景, 但现阶段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存在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的问题, 虽然对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有明显成效, 但却磨灭了很多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的能力, 进而失去了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限制, 美术改革的动力不足, 教师课堂教学往往不自觉地就走回以知识传授和教师为中心的老路, 追求教学效果, 一节课看起来精彩有余, 但在热烈的互动中却无法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成年人的观感去引导学生欣赏、验证教材中的经典范例和作品, 没有关注学生本身的欣赏特点和需求。

总的来说,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不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失去了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 更新教育理念

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有了明确阐述, 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 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要灌输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 陶冶学生情操, 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 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达到教学目的, 美术教学的目的概括来说就是教授美术技巧, 教会学生自我学习, 自主发现美。故此教学手段的更新既有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如多媒体和电脑的充分利用, 通过放映美术影片、电脑绘图等方式, 更加直观有趣的表现绘画技巧和生活之美, 也有课堂授课方式的不断完善, 如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增加, 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3. 学生画面体现时代内容

学生的画面是学生美术学习最直接的物化形式, 应该着力体现时代特征。美术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锻炼, 扩展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在画作中, 描绘烂漫、真实的美术画面。就像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 只有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 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目的。

4. 更新教学评价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从而激发起他们对美术更浓厚的兴趣。因此, 推进美术评价教学改革成为新教改的重中之重。美术教学应该在现有的教学评价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1)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促进思维教学的开展, 横向、纵向与放射拓展的切入点会更加明确。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 把美术融入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 能将美术教育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拓展教学层面, 使美术教学评价从“表现式”教学发生向“体验式”教学的转变。

(2) 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二次学习

学生的美术学习是个连续不断将新知识内化的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对新知识的感悟再次学习, 更好的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以师生交融为主要方式,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使评价不仅仅成为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 更成为教学拓展的落脚点。

5. 掌握内在平衡

美术教育可以实现的目标是多样性的, 但任何教育追求尽善尽美都是不现实的, 基础美术教学体系应该显现一种全面性和辩证性, 既照顾美术教育大多数教学目标的达成, 又不必强求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一定要达到不切实际的高度, 应该动态的掌握平衡关系, 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做到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必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笔者希望通过对现阶段美术教育的分析, 提出笔者理解的美术发展方向, 能为美术教育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略进绵薄之力。

摘要:美术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着特殊的重要位置。虽然美术教育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笔者结合自己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体会, 对新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 与专家、一线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感化教育,自主欣赏,感情引导,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实验稿) 实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 2011.

美术课程 篇5

内容提要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合理利用

摘 要:有着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是各地方历史的见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因子,能给学校美术教学、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并能给城市和农村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重新认识乡土美术对学校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这说明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和改善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的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途径。如何将乡土美术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乡土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乡土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城市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由于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农村社会的变革速度相对缓慢,因而这些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如一些泥块、木料、竹子等都可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等创作活动的材料。这些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

一、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

第一,它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可以说民间美术(尤其是乡土美术)不是现实和写实的艺术。

第二,民间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祥和是社会与人间一种很高的境界。它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民间文化离不开团圆、祥和、平安和富裕这些概念,这是所有民俗的终极追求,也是民间美术千古不变的主题。

第三,民间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种理想主义的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是情感化的,在艺术手段上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在色彩上持其独有的生生观和五行观。由于民间美术多用于生活的装饰,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再有就是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这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具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的方式。

第四,我国民间美术地域性,体现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传统的民间美术(尤其是乡土美术)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渐渐形成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历史、人文、自然条件,致使各地的乡土美术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

第五,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手工艺术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手工艺术处处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机器制作是没有的。在进入工业化时代,手工技能的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

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例如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烙画、容绣等。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作为农村小学,因为学生的美术基础、家庭环境和所处的文化氛围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得不到长足的发展,甚至因为一些美术必须的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的缺少,导致教材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无法实现。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作为乡村教师应该用好这一“活的环境”。因为这“活的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二、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

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们创造历史的物证,它能为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而又形象的史料。过去我们都是从文字、典籍中了解艺术史,然而这种艺术史是史学家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艺术史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流传下来的乡土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讲述者,它讲述着世代人们曾经怎样地生活过,当我们看到这些物品的时候,会想起昨天,正是这些东西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正是这些昨天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位置所在。然而,也因为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与条件,当这些环境与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们也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当它们消失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历史的物证。

2.乡土美术是乡土文化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因子

多元文化的形成是单个的地域文化和谐共存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在生活中会受到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心理结构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会表现出地域差异。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而地方特色正是体验人类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之所在。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因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容易被其他形式的文化所同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介绍乡土美术及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持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三、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

1、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究美术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某一领域的优秀文化。

2、学生学习民间工艺的机会较少,因为一些民间工艺由于费时费工,取材不易,操作较难也趋于消失状况。如,民间刺绣、钡委等现在已经有管少人从事这些营生。

3、对于传统节日,国家注重的一些传统节日得以延续,这些节日的美术形式被保留下来,但是乡村的习俗,在生活中就非常少见。

4、民间的画稿图谱、建筑雕塑、织品花绣、金漆镶嵌、木器纹饰、窗花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图,这些吉祥的文图就是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的图像,用来表现求吉趋凶的观念:如百鸟朝凤、风调雨顺、龙凤呈祥、招财进宝等,这些曾经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的吉祥题材这些图画题材,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5、富有乡土气息的民居、宗室祠堂、寺庙已处于基本消失的状态,乡村学生更向往城市的高楼大厦。

6、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重新认识、剪纸、木雕、刺绣、脸谱等又被现代人重新搬回生活中,学生也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乡土美术了。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取决与学校的教育,因此乡土美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尤其重要。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

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从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城市的学生,伴随他们长大的往往是一些工业化生产的玩具,或者也有由父母带着去博物馆参观一些艺术作品的机会,但这些是与生活相隔离的,他们缺乏与自然广泛接触的机会。而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因此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2.根据教材的单元系列,有机渗透乡土美术资源。

在美术教材编写中,许多内容都是分类别展开教学的。,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遗迹,激发学生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3.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家乡的自然资源洒落在我们身边,但往往不被我们重视和利用。当我们将身边的自然资源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当一件件富有创意、漂亮的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感觉这些出自于我们身边。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乡土美术资源是属于自己的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开发和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弥补了国家课程设计难以兼顾地方特点的缺点,使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开心,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培养了学生的爱乡情感。

家乡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亲情、朋友、师生、邻里等伦理关系,都从这里孕育发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有爱乡的情怀,并培养他们对乡土的责任,这必须经由认识自己的生长环境,理解与家性有关的历史文化。通过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以亲切而富有美感的方式去认识乡土文化、欣赏乡土文化、关怀乡土文化,进而产生发自肺腑的家乡自豪感,使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的爱乡情感。

“鱼眼”看美术课程标准 篇6

一、课程目标高与低的调和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目标,不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目标,也不是为特长生、特殊生制定,而是针对学生整体来制定目标,取适中者为标本,目标定低了学生会“不屑一顾”;定高了学生会“望而却步”。偏高或偏低,偏难或偏易,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最大价值。以课文《树上树下》为例,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绘画水平基本能达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只能画出树;第二层次,能画出树,还能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第三层次,不仅能画出树,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而且能画出树前树后的物体。那么,目标无疑应当定在第二层次上,第一层次太低,第三层次太高,都不是适中选择。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忽视第一、第三层次能力的学生,可以制定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学,使美术课程真正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程内容内与外的调和

美术课程内容包括“一内一外”两个方面,“内”“外”的调和具体说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调和,知识偏“内”,技能偏“外”。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偏外显,“欣赏——评述”偏内隐,“综合——探索”则内外兼容。从全局来看,这四个领域本身就是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大调和,是课程内容均衡性的体现。而从局部看,每单个领域也包含着知识和技能的调和,比如“造型——表现”领域中,学生在学习造型、表现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范作欣赏,需要了解范作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而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知识的内容,技能训练中有知识铺垫,就像太极图,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可完全割裂。

另一种情形是美术课程本位性与人文性的调和。本位性属“内”,人文性属“外”。尹教授指出:新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游走在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之间”。其实,这就是说明教材内容中美术知识、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的相对关系,在整个大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内容,否则会陷入纯工具性;反之,自然、社会内容也不能抛弃知识、技能内容,否则会陷入纯人文性,失去美术本位特质。

三、课程传承与创新的调和

传承与创新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尤为重要。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没有创新美术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这种创新需要扎根传统文化,否则这种创新将会失去民族特征。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又强调:“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就要求美术课程调和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各校“破土生长”,挖掘传统文化、利用民间资源作为学校美术补充课程的研究活动也在陆陆续续地开展,凡此种种探索和实践都是对传承和创新思想的积极响应。

“标准”的调整修订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同时,也道出了多年后美术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时所需遵照的主旋律,所谓动静交替,运转不息,折射出太极辩证、发展的朴素世界观。■

美术课程 篇7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 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 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 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 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 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 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 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 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 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 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 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 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 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 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 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 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 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 增强了直观性, 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 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 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 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 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 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 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 进行绘画实践。同时, 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 互相交流, 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 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 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 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 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 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有了学生的配合, 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 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 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 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 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 抛却偏见, 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 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 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

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 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 老师讲得枯燥无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 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 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 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 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 因此, 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 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 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 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 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德智体美劳成了教育改革中的重头戏, 对于高中美术鉴赏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成绩, 我们有目共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 就是要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欣赏,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让学生通过对美的体验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 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 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创造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本文探讨了当前湘版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新思路,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美术课程 篇8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 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 开放的审美情怀, 多元美术知识结构, 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 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 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 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 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 “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 对学生施加影响, 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 (学科基础教育) 。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 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 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 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 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 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 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 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 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 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 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 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 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 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 (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 、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 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 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 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 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代发展的课程观念, 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 (或艺术哲学) 、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 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 (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 、色彩基础 (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 、自由绘画 (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 、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 (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 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 等。另外, 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 (或陶艺) 、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 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 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 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 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 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 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 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 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 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 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 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 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 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 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 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 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 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 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 (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 、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 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 由理论到实践, 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 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 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 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 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 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 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 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 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 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 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 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 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 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

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 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课程的构成与实施更是基于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想象而来。这种想象本身不可避免的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色彩, 也带有实用主义的成分和本质。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因为美术文化本身还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所以这种探讨注定只有开始没有终结, 而永恒的变化与发展的理念本身也成为它的核心内容。发展中的美术、发展中的美术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素养总构成流变的美术课程体系。适时地、合理地顺应发展的世界现代文化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对的永恒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理念以及美术教师素养的阐释, 提出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 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等课程内容的构成思路与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展开对课程实施中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的思考。

探索美术课程的意蕴 篇9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 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 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 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 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比如, 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 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 一个时逢喜事的人,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 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 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 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在美术欣赏中, 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 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 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使纯粹几何形所传达的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 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 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 那么人们是不会向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在欣赏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 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 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 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另外,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 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 篇10

一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课程改革意识淡薄, 缺乏创新与动力

因为缺乏教学科学研究方面的压力, 许多教师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与课程改革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一部分美术教师即使有想法, 却因为缺乏能力、氛围和指导, 所以不知如何具体实践, 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用科学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思维与创新学习方式。

2.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由于教材选择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或学生不重视等因素, 课堂上, 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这时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不考虑具体情况, 一直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更觉得课程单调乏味。教师这种“老调重弹”的方式, 使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的新鲜感。所以, 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时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过于偏重理论的做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3. 课时不足、教材缺陷

较多中职学校为了顺应时代趋势, 对电脑设计课程提高了要求, 从而减少了美术设计基础课的课时量, 加上教学中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美术教材, 其理论难度比较大, 导致学生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许多学生毕业工作后由于基础知识薄弱, 甚至无法胜任工作, 这引发我们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

4. 教学条件严重制约了课程开发与改革

教学条件是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学条件包括物质方面和时空方面。具体问题体现为科研经费的缺乏, 家庭拿不出或不愿拿出部分资金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课时量的紧缩。此外, 即使教师愿意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研究活动, 学校大多以安全方面考虑加以拒绝。

二完善中职美术基础教学的对策建议

1. 学生的思想认识是重要前提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第一位, 优秀设计师的必备条件就是具备对美的鉴赏力。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 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正好能为学生纯洁的心灵提供养分, 培养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有效地实施美术基础教学, 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作为中职美术教师, 必须首先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 并且能意识到除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 还要启发和增强学生多元化的美术设计思维。

2. 建立激励机制

学生激励方面: (1) 激励学生参观多种美术展览, 让学生从好的美术作品中获取营养和动力。 (2) 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作大赛, 让获奖的学生得到奖励, 学生既能竞赛中得到锻炼并增强自信心, 也能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找到自己发展方向。 (3) 为参加艺术节等活动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加分, 以此鼓励。

教师激励方面: (1) 引进专业教师, 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各种激励机制, 如提高待遇、提供多种深造和晋升机会。 (3) 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展览, 在教学方面有显著贡献的给予奖励, 让教师把上好美术基础课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以此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

3.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探究能力。 (2) 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操控能力。好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双方的互动下进行的, 在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上, 一名美术教师如果能掌控课堂互动教学, 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 (3) 教师自身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美术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还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地传授理论知识, 训练学生实操技能、发展学生潜在智力、培养学生自身能力、陶冶学生优良品德。

4.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明确, 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实操能力, 实操能力不仅包括学好软件、设计等, 更重要的是一种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就是美术基础的应用, 包括素描、速写、色彩,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所以, 结构、空间、比例、对比、均衡、疏密、节奏、色彩冷暖对比、大小色块比重、明暗强弱对比、轻重色量、软硬粗细、尖锐方正等这些基本规律与美学元素必定是中职基础教学需要把握的基础。

总之, 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 学校要有效整合美术课程资源,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有效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为中职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陆机彬.探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 2012 (21)

[2]金君.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3]杨茜.中职美术中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成功 (教育) , 2012 (12)

[4]余劲松.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探析[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4)

[5]葛英颖.运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 (4)

[6]张春梅.浅谈高职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7]邢伟.Wiki平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8]朱岸静.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4)

上一篇:新品种实验下一篇:参数化变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