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2024-05-08

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对民事诉讼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摘要:再审程序和执行制度一直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的两大薄弱环节,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再审难”和“执行难”问题,2007年民事诉讼法着重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再审程序的修订进行分析,阐明其进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是指对于已经做出确定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再次进行审理和裁判所适用的程序制度。作为一种特别的救济制度,它发挥着保障当事人权益、监督审判权行使和纠错的多重功效。目前,对于再审制度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体现在我国《民诉法》中,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这也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传统观点相一致;第二种观点认为,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的构成部分,适用再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还包括基于当事人的诉权提出的再审案件;第三种观点则将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视为两种不同的程序,前者是启动再审程序的前置程序,而后者则发挥着对再审案件进行审理并纠错的功能,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后续程序。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而我国现行法律以“审判监督程序”为称谓规定再审制度,反映出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职权特色和行政化色彩,不能很好的体现再审程序的精神价值。2007年10月通过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仅以再审程序为对象进行分析,阐明了其进步和不足,并对再审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再审程序修改的进步。

(一)明确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方式,提高了申请再审的级别管辖,同时规定了人民

法院的审查程序和期限。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作出原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同时应当提交再审程序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审查,从而作出相应的裁定。这就弥补了之前法律未规定法律的审查期限的不足,更有利于法院职责的明晰和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二)在立法理念上体现了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转变。中国的法律传统中历来有偏重实体的倾向,依修改前的再审制度,若当事人欲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申请再审,必须要符合双重标准,即不仅要满足有违反程序的事实存在这一要件,还须同时符合可能引起实体裁判错误这一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只关心实体结果的立法理念,容易招致公众对裁判公正性的怀疑和不满,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毕竟,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而在此次修正案中,有8个再审事由都涉及到了程序方面,其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一些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事由构成,如违反有关审判组织、回避、管辖、质证、辩论等规定,此种情况下当事人可直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而不受实体结果的限制;第二类则采取了与之前相似的双重标准,即只存在一般的程序违法时,须同时符合“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当事人才可申请再审。这些再审事由的增加和完善,体现了对程序独立价值的尊重,程序正义的现实状况对于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细化了再审事由,增加可操作性,并体现出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修正案将

引起再审程序的细化为13项,主要涉及三类情形:裁判的事实基础动摇或丧失、1

适用法律和违反法定程序。这使得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和国际立法趋势相符,在制度设计方面更加科学和理性,体现了个案公正与程序安定性之间的平衡。

同时,修正案将“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作为新增加的再审

事由,明确了法院的审查和裁判范围须与当事人的诉讼主张相一致,保障了当

事人在诉讼中依法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二再审程序修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依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三种方式,即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由此可见,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分别为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和当事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事人并不是独立的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其所享有的只是一种再审的申请权,而并非再审诉权,最终究竟能否真正启动再审程序,由人民法院掌握着决定权。也就是说,只有在当事人的申请得到法院的认可时,才可以引发再审程序,当事人所拥有的实际上只是一种向法院的“投诉”的权利,并没有决定作用。与之相对,法院和检察机关却在再审制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角色。笔者认为,这种制度规定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从法院主动决定再审来说。人民法院作为裁判者,应当遵循裁判中立原则、诉审分离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而其主动决定再审,会过度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造成裁判突袭,并使审判权过度扩张,违背裁判效力的基本理论,破坏裁判的既判力和拘束力,使当事人对生效裁判已经不再争执并甘愿接受,纠纷已经已不存在,而此时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势必会打破当事人之间的本已恢复安定的局面,与民事诉讼的目的背道而驰。

其次,从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来说。在民事诉讼中,对所有案件不加区分均由检察院机关提出抗诉,会造成国家权力对当事人私权的过度干预,使得诉讼中的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侵犯当事人的处分权。加之检察院抗诉没有期限限制,会侵害法律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并且会造成当事人反复申诉已达到再审的目的,尤其在当事人的在社旗县已过时。

此外,该种制度设计使得当事人和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势力严重不平衡,在当事人本身只有再审申请权的情形下,使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实质上变成两种,当事人的权利行使完全依附于法院和检察院。

(二)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

修正案将再审事由细化为13项,并将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事由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相统一,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救济机会,相反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一,将原来仅仅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的新证据规定为检察院抗诉的事由之一,使得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过重,加之目前检察机关的民行工作能力相对薄弱,不利于其主要功能——审判监督功能的发挥。其二,再审事由和抗诉事由的统一,使得检察机关过度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造成当事人之间的攻防能力不平等。同样以证据为例,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能力明显强于当事人。其三,事由的趋同还会造成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进一步弱化和虚化,同为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检察机关和当事人,各自的能力和势力效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平衡,在此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检察机关的权力过度扩张而是已经处于弱势的当事人权利进一步受到侵害。其四,新法实施后,法检两家争夺申诉案源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两机关各自功能的发挥和相互配合、协调。

修正案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作为新增的再审事由进行了规定,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都极为罕见,可谓是首创。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对管辖权异议规定了救济制度,即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服时,可以提起上诉。而新法的规定则导致在适用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困惑:再审的对象究竟是经过两审终审发生法律效力的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还是本案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之前的法律规定,可以适用再审程序的裁定只

有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两种,那么一句修正案的规定,是否意味着可以将再审的裁定变为第三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当事人即可以在一审中对发生法律效力的管辖权异议裁定申请再审,也可以在判决生效后对该案的判决申请再审,这样是否会造成权利救济程序过剩?是否会导致当事人滥用诉权 ?是否有过分强调程序正义之嫌?此外,我国法律规定的管辖权种类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若容许当事人对于对任何种类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势必会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和诉讼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原本管辖问题就是法院法院审判工作的内部分工问题,过分强调管辖错误的救济,有可能偏离了管辖制度和再审制度的宗旨。

此外,细化后的再审事由中,使用的一些概念和用语过于泛化,含义不清。例如,再审事由中规定的“基本事实”、“主要事实”以及“新的证据”等究竟应如何理解。这些概念的界定对于审判实践和法律适用以及相应的审判结果至关重要,若其含义不清,具体界限不明,则必然使得所谓细化的事由不能真正用于实践中。

(三)关于再审期限和次数问题

对再审期限的限制,不仅符合程序效益的要求,也有利于维护即存的权利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局面。同时,若有当事人长期不行使权利则理应导致失权,这样才能保护相关主体的合理信赖,并且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后,对案件进行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提起抗诉没有期限限制,这使得二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动再审程序,损害法律的安定性和裁判的公信力,违背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修正案作出了一些变动。除了一般情形下两年的期限,还规定了两种特殊申请再审时限。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再审期限的规定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指出之处。

另外,修正案仍旧未提及再审的次数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再审制度的建议

(一)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方面,应当限制职权主义的再审提起方式,建立起再审之诉制度,避免申请再审程序成为再审监督程序的附庸。

1、关于法院决定再审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当完全废止法院的决定再审的权力,使其恪守不告不理的原则;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有区别的部分废止法院决定再审的权力,并对之进行有效制约。第二种观点在具体适用上存在着诸多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法院不应当享有决定再审的权力,因为其不能充当“起诉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这样无法保证裁判的公正性。然而在具体案件中,有可能确实存在某些情形,使得已生效的判决违背了法律的正义要求,此时可以准许法院行使释明权,向当事人说明原先已经的判决和裁定中存在的问题,而最终是否启动再审程序,则由当事人来决定。即法院享有的只是一种释明和建议的权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事人。

2、关于检察机关抗诉提起再审。此种启动方式的弊端前已明述,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及检察机关的性质特点,笔者认为不已完全废止其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诉权,可以针对几种特殊类型的案件,即公益案件,此类案件作为现代型民事诉讼,在理念和制度设计上都应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强调一种协同主义。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的处分权应当受到一定限制,国家公权力可以进行必要的干预。此外,对于涉及赡养、抚养和扶养等案件,由于关系到社会的公序良俗,检查一贯也有适当介入的必要。

3、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再审之诉制度,赋予当事人再审诉权,从而真正发挥再审制度对当事人权益的救济和保护作用。再审申请权不同于再审诉权,前者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诉权,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我国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处于一种附庸状态、落空状态。再审之诉制度有利于民事诉讼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可以加强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程序主体权,符合私权自治原则的要求。

综合来讲,对于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设计,应当以当事人为主,建立起再审之诉制度,取消法院的启动主体地位,赋予其一定的释明权;限制检察机关权力介入的范围。

(二)应当对再审事由进一步完善并对其中的相关概念予以明确。

首先,对于因管辖错误而申请再审的,应当有所限制。笔者认为,除存在违反专属管辖的情形外,其他情况的管辖错误不宜适用再审制度,而采取原有的管辖权异议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就能够较好的保障当事人的权利。这也符合诉讼经济和权利救济程序合理化配置的要求。

其次,对于修正案细化后的再审事由中有关用语和概念,如“基本事实”、“主要事实”以及“新证据”等,应当通过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从而利于在审判活动中进行适用和判断。

(三)应当对申请再审的期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同时明确再审的次数和再审范围。

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的规定,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仍然不够完善,这牵涉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保障裁判性之间的平衡,并且需要考虑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我国公民的诉讼效能较低,法律服务的消费水平不高,可以规定其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再审事由后的三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且该期间为不变期间。但若该判决确定时间已超过10年的,无论出于何种事由,当事人均不得提出再审申请。这也是考虑到维护裁判稳定性和社会安定性的需求。

四 结语

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虽然修改后的一些制度仍旧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套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从而对症下药。笔者坚信,此次修订必将为日后的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杨荣新:《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载《法学研究》2000(5)。

张力:《阐明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载《法学研究》,1999(6)。

篇2: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

作者:侯惠珍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再审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纠错性制度,是为了确保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司法公正”原则。但是以我国实践状况来看,民事再审程序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与补充措施,才能确保民事再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表现民事再审程序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民事再审程序;缺陷;完善;规范

民事再审程序主要为了保障法律的程序公正、实体公正而提出的一种手段,主要为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具有“事后补救”特征,诉讼程序呈现出“非平常”的状态;同时,以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出于法官的意见而开启再审程序,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没能发挥作用。因此,往往民事再审程序没能达到预期的法律援助效果,社会影响力不佳。

一、民事再审程序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

民事再审程序的运行,主要针对已经生效的判决,如果证据充足,发现其中确实存在问题或者错误,则可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再审程序主要具备如下特征:

1.审理对象的判决已经生效

对于判决尚未生效的民事案件,不适合应用审判监督程序。其中一审对象主要针对当事人存在争议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二审对象主要针对尚未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启动原因严谨性

如果已经生效的判决确实存在问题,才能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如果不能确保错误存在,则不予再审。

3.不具备专门审判程序

在民事再审过程中,没有专门规定的审判程序,可能应用于第一审程序,也可能应用于第二审程序,同时审级也没有明确规定,既可以是原审法院,也可以是原审法院的上级[1]。

(二)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1.符合权利救济需求

由于法律的特殊性,除了对实体内容有所规定以外,还应设置配套的救济程序。其中救济方法包括公力救济、私力救济两种情况;一方面,私力救济主要指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进行纠纷调解,不采取国家法定程序,仅凭借个人力量,以确保自身权利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公力救济则依托国家权力,通过法律规定来实现权利价值[2]。当法律裁判生效之后,就已经产生确定力,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争议,也不得随意进行变更或者撤销决定;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或者客观原因的存在,再加上法官个人的判别能力有限,难免出现错误裁判行为。如果一意孤行,必将对法律尊严造成损害,不利于司法公正形象的树立。因此,及时纠正终审判决中的错误,采取必要的保障制度,非常重要。

2.程序保障理论

所谓程序保障理论,强调程序主体权;要求立法者、法官在进行案件判决过程中,既要关注当事人实体权利,也要避免程序不得当行为的发生。程序保障论的执行,是宪法对公民自由权、财产权保护的充分体现,对利害关系人具有同样的程序保障作用。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178条-182条,提出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根本目标在于纠正存在错误的生效判决,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也正是程序保障的初衷所在[3]。

二、民事再审程序的缺陷

(一)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一直以来,我国对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强调“实事求是”原则,发现错误坚决予以纠正。但是,这种“有错必纠”的思想存在一定偏激性。实际上,不仅不利于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司法权威形象,而且对整个社会群体的公平性、正义性造成威胁。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最终目标在于纠正判决中的错误,而往往解决错误的主要方式寄托于裁判者自我纠错行为。因此,虽然对如何启动再审程序加强了重视,但是缺乏当事人诉讼权、处分权的保障。民事纠纷处理中,存在浓厚的私人色彩,再审程序也应由当事人进行决定。但是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必须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一定制约。

(二)民事再审程序有待规范化

以当前法律界的普遍性观点来看,再审程序又可称作“审判监督程序”。实际上,二者并不能等同看待,审判监督程序作为再审程序的准备阶段,主要目标在于合理化地启动再审程序,而对实际纠正错误裁判没有任何效果;而再审程序则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延续,主要工作在于审理再审案件,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或者不公行为[4]。

(三)申请再审的程序不合理

一方面,当事人提出再审的方法有待完善。对于再审事由的提交,如果采取询问当事人、书面审查的方式,可能造成审查不透明,而带来暗箱操作等威胁,因此可考虑通过简易开庭、听证等方式,提高审查方式的公平性、公开性;另一方面,检察院的抗诉没有提出具体期限和次数;以我国目前修正案来看,当事人可以在2年之内提起再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从知道之日(或者应当知道之日)的3个月之内提出;但是对于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时限或者次数却没有明确规定,与当事人提出申请再审程序相比较,检察院更具强势性,只要提出抗诉请求,法院就必须启动再审程序。

三、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国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应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改变过去“有错必纠”的偏激行为:其一,权衡利益关系。在启动再审程序之前,应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提高再审程序的启动规范性;在决定是否再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当事人双方的过错以及利益,客观分析人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风险,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普遍正义;其二,确保司法的稳定性。由于司法具有权威性,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要求法院必须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意识到司法稳定性的重要性,提升责任心与使命感。在我国现有体制之下,协调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提高政治敏锐性,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适应我国转型时期的发展需求,确保法律的公平性、合法性。

(二)规范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法

在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有关提起再审程序的方法与途径,应加强规范化,具体分析如下:

1.限制法院启动再审行为

对于我国法院提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申请,在法理上与“诉审分离”原则不一致;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应加强重视:其一,如果当事人仍处于可以申请再审程序的期限内,法院不得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以表达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其二,如果已经超过法定的再审程序期限,在当事人提出申诉的情况下,方可由法院启动民事再审程序[5]。另外,如果案件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在当事人没有提出再审程序的情况下,也可由法院自行启动。

2.限制检察院抗诉

若想对检察院依职权抗诉产生限制作用,应对检察院监督范围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检察院依职提出抗诉,只能在法官个人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前提下,而不针对法官的判决;有关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是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范围之内,不能具备监督对象行为;另一方面,对于涉及到影响公共秩序、威胁公共利益的案件,可由检察院提起抗诉。

3.限制再审次数

为了避免启动再审程序的盲目性、随意性,应注重对当事人如何行使诉权的引导作用,采取必要措施对当事人的申诉权、再审申请权加以规范:一方面,对再审的条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再审的申请次数、再审次数进行限制。其一,对检察院、法院以及当事人可启动再审程序的期限进行规定;除了当前执行的当事人申请再审为2年期限以外,检察院、法院等机关的依职抗诉,也要加以时间限制;其二,建立健全“再审终审制”,具有争议性的民事纠纷进行重新判决,除了希望获得合理审判以外,更希望快速解决问题,而不是无止境地再审;因此,进一步提高再审的案件质量,降低诉讼成本,才真正与当事人的诉讼目标相符[6]。因此,明确规定再审的机会只有一次,而不能进行二次重审。已经进入民事再审程序的案件,不能再多次申请再审。

由上可见,民事再审程序作为我国诉讼执行中的一项重要纠错制度,主要目标在于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以此确保司法行为的公平性、公正性。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补充、完善再审程序,以发挥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机制完善研究[J].学术界,2009(5).[2]洪超,李伟.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之理论基础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3]刘辉.民事再审程序中检察权配置的冲突与协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

(6).[4]荣晓红.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杨舒文,王继平.论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J].应以效益价值为核心,2008

篇3:浅议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修改

1 再审事由的修改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

对诉权的保护是保护当事人权利的根本, 再审事由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钥匙", 对于当事人申诉权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审制度作为一个救济程序, 其启动必须具备法定的事由, 否则, 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 人民法院也不能随意启动再审程序, 因此再审事由的完备对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确认当事人申请启动再审程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民事再审事由采用"列举主义", 07 年《民诉法》的修订将启动民事再审的事由由原来的5 项扩大到13 项, 只要当事人的申请符合其中情形之一的, 法院即应当再审。 这一修改首先从再审事由的完整性上扩大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权范围, 保证了当事人的申诉权;其次, 这次修改的内容较之以前从证据的形式要件上的规定, 变为明确了启动再审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实质性诉因, 以更加明确的程序条件增强了当事人申请启动再审的可操作性, 从而减少了法院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 通过这些细化的规定, 不仅规范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 也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应当再审而不予再审的"申诉难"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利, 把申诉权利真正赋予人民群众, 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行使提供了公开的程序保障, 也便于法院审查受理再审申请。 虽然12 年民诉法修订删除原179 条第7 款"违反法律规定, 管辖错误的"这一涉及管辖错误规定的和"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这一几乎从未使用过的其他程序性再审事由的兜底规定, 并把这一兜底规定概括总结到新法的第200 条的第13 款中。 但是这一修改既没有影响对于当事人申诉权的保障, 还反映出了我国法律条文的严谨性。

2 再审事由的修改更加符合民事诉讼的特性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从纠正事实认定错误, 纠正实体法律适用错误, 纠正程序违法错误三个方面完善了再审事由, 较之之前的规定更加符合设立再审程序的主要目的。我国司法的从传统上一直强调实体公正或正义的实现, 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不惜以忽视程序正义的价值和程序正义的实现为代价的。 07年《民诉法》的修订在有关民事再审事由的修改中一改以往的这一司法特色, 适度强化了审判的程序正当性与审判结果正当性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去保证程序正义的价值, 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进步和亮点, 打开了我国对于程序价值的研究。 随着这一研究的展开, "程序独立价值论"这一程序本位论的重要支撑理论在我国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绩, 也对实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逐步从思想认识领域肯定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和重要性, 开始强调对程序正义的维护和实现, 这一改变反映出我国法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现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中表现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应当进行再审, 强调了质证程序的重要性;修改后的《民诉法》还强调了当事人在启动再审的事由中, 其在程序参与与程序正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尤其突出的表现为当事人对诉讼的参与权利和辩论权利。 这一表现集中体现在07《民诉法》新增加的三项再审事由中, 且这些再审事由在12 年《民诉法》的修订中予以保留。 即"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 未参加诉讼的", "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未经传票传唤, 缺席判决的"。

修订后有关再审事由的规定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 更加符合民事诉讼的特性, 即当事人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提出或放弃对自己有利的请求、事实主张和抗辩理由, 并享有法律的保护, 人民法院则应当尊重当事人不影响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真实意思表示的处分权。 在遵循当事人处分原则方面, 07 年和12 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 》增加了这样的再审事由:"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

3 再审事由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有关证据方面的规定

在07 年《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再审事由的证据方面的规定中, 其中增加了" 原判决、 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和"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三项再审事由。 再审事由的这一修改, 也使得再审事由的规定从表述上更加的科学和准确。 表现为:首先,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是指涉及案件的基本事实, 即决定案件的主要性质、对案件的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事实, 而非案件中的一般事实;其次, 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必须是伪造的, 未经质证, 或当事人不能自行收集、申请法院收集而法院未收集的这三种情况时, 才可以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新证据理由。而不是仅因主要证据不足就可以提起再审。

在12 年《民诉法》的修订中, 有关民事再审事由中调解书的再审申请做了进步一的修订。 即对于民事再审事由中有关调解书的再审中, 新增加了人民法院可以依照其职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经查明发现确有错误的调解书启动再审; 保留了当事人对确有证据证明" 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的调解书"提请再审申请的权利, 同时又增加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调解书, 不得申请再审;新增加了人民检察院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调解书的申请检查建议或抗诉的监督。 新的修改中明确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对调解书启动再审, 这一修改既完善了原有的规定, 又对现阶段不时出现的虚假诉讼提出了针对性的警示。

4再审事由的完善补充了审判主体资格不合法的有关规定

修订后的《民诉法》规定:"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这一规定是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在民事再审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是我国修改前的《民诉法》所没有涉及的。 因为审判主体一旦违反审判程序规则或者主要义务性程序规则而做出的审判行为, 是一种典型的程序不合法行为, 其审判结果当然是不合法的, 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即使程序性违法行为不涉及程序正当性价值判断又不影响诉讼结果, 审判终结且审判结果已经生效, 也会因为其程序性的违法而发生一般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法律后果。 在大陆法系国家, 一般都将审判主体资格不合法作为启动再审的一般事由。 同时, 本人认为这一规定的增加也是对我国目前加大打击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在《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立法反映。

但是, 法不可能是完善的。 仅仅是有关再审事由的修改虽然有着种种的进步之处, 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争议。 首先, 12 年《民诉法》的修订修改了07 年 《民诉法 》的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只能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规定"。 即"对双方当事人均是自然人或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情况, 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对这样的修正, 笔者认为有待司法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因为这样的修改, 一方面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 在没有新的有力的证据之前, 很难改变原有法院的原有判决;另一方面既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又可以向原有法院申请再审容易导致当事人重复申请, 从而出现上下级法院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 其次, 对于实现实现每个案件的公正公平审理,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是司法的最终目的。 再审事由中"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可以申请提起再审, 这一规定中的"剥夺"过于绝对, 易出现"全部拿掉当事人权利"的字面理解。 如果实际情况只是限制了当事人的辩论权利, 但对于当事人辩论权利的限制实质上影响了判决、裁定的后果, 显然就会出现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根据规定又不符合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 难以达到实现案件的公平公正审理, 实现司法的最终目的。 如果是把"剥夺"改为"限制"似乎又过于宽泛, 因为如果只是限制了当事人的辩论权利但没有实质上影响到判决、裁定的后果的, 申请再审就会成为一种司法资源的浪费。 所以对于再审事由的这一规定, 可以在进行进一步的修缮, 或者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给予明确的阐释, 使得立法更加明晰有效。

总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到质的过程, 法律的现代化发展更是一个累积发展的过程, 需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更需要我们认知的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吴杰.民诉法修改与证据制度的完善[J].《法学论坛》, 2007 (01) .

[2]吴健.关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J].《湖南农机》, 2007 (01) .

[3]廖永安, 冯杨.我国民诉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金陵法律评论, 2005.

[4]廖中洪.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的"程序工具主义"及其问题[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4 (12) .

篇4: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关键字: 拍卖裁定 救济 再审

引言:从一个案例说起

X市压缩机公司因与C县英轩实业有限公司纠纷一案,经当地县人民法院判决压缩机公司败诉,并对压缩机厂的土地与房产进行了查封与拍卖。C县人民法院于2010年10月15日签发了查封压缩机厂房屋与土地的裁定书,并于2012年11月27日对查封的土地和房产进行了拍卖。事实上,在C县人民法院查封压缩机厂的土地与房屋之前的2010年9月25日,J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压缩机厂名下的所有土地与房产,并与2012年5月和2013年3月进行了续查封。因此压缩机厂的土地与房产始终处于S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查封状态。压缩机厂因此向英轩实业所在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审申请,S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申请再审须知》和《民事诉讼法》第154条和225条的规定,对裁定再审、发回重审、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中止或者终结诉讼等诉讼程序性裁定及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裁定、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裁定该案再审申请不予受理。此裁定作出后,压缩机厂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8条"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解除外,在财产保全期限内,任何单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规定可知,只有查封裁定的J市中级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压缩机厂的土地与房产进行拍卖,而C县人民法院无权拍卖压缩机厂的土地与房产。因而申请再审。对于此案,笔者认为,S市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压缩机厂的再审的理由只单列法条不讲法理无法令申请人信服。基于此,笔者针对本案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再审的理由作出法理分析,从而为司法实践的运行提供建议。

一、民诉裁定再审救济问题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程序问题以及特殊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具有结论性、权威性的判定,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之一①。当执行裁定出现错误时必然需要有相应的救济措施予以救济。《民事诉讼法》第154条对裁定的适用做了规定,而针对各裁定错误的救济方式却规定的较为分散。比如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54条第二款不予受理裁定 、驳回起诉裁定、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可以通过上诉予以救济。很少允许当事人申请再审;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208 条做出规定: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那么其他的裁定,比如本案中压缩机厂针对C县人民法院错误裁定拍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能不能通过再审的方式救济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申请再审须知》中关于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是否具有法理基础呢?

综合《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的一些批复可以看出我国的立法中明确规定的可以申请再审的只有不予受理、驳回起诉、按撤回上诉处理的裁定。因此就出现本案中压缩机公司因为C县人民法院的错误裁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6项规定而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不予受理。我们都知道: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再审的主体包括当事人、人民法院、检察院;而大多数的上述司法解释主要规范的都是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请抗诉再审。那么针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是否符合法理和法律依据呢?

二、本案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法理分析

事实上,不仅仅是S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错误不允许申请再审,在司法实践中,当前人民法院针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错误申请再审一般都不予受理,据笔者查阅资料所知某法院裁定执行白美才申请执行白德才财产案中,后白德才针对此执行裁定向法院提出再审,法院最后经审判监督部门审查后以受理了白德才的再审申请。那么人民法院普遍对执行裁定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的法理依据是什么呢?理论界普遍认为非讼程序当中应适用非讼法理。而非讼法理要求在非讼程序中由职权主义快速推进程序进行,采职权探知主义而不适用辩论主义。由此,对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一般而言保障较弱。法院以职权推进程序、调取证据而不必听取当事人意见。更特殊的是,非讼程序并非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设立,并不确定实体权利义务,因此,一般其裁判不具有羁束力和既判力,法院可以依职权变更或者撤销。基于以上非讼法理,在非讼程序过程中作出的裁定和结果性裁定,当事人都不可声明不服。②正是基于此诉讼法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申请再审须知》规定:对裁定再审、发回重审、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中止或者终结诉讼等诉讼程序性裁定及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裁定、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

另一方面讲:法院作出的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既判力效力,不容更改。我国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特地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设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纠错审判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以作为纠正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定的一种补救程序。民诉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针对的对象是"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有人据此主张生效执行裁定发现错误的当然适用于审判监督程序。实践中有的法院也依此操作。仅从第一百七十七条的字面文义解释,似乎生效错误执行裁定的纠错也适用审判监督程序,但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

(一)执行权与审判权本质差别决定了执行裁定不能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审判与执行都是民事诉讼中保护当事人民事权利的程序。二者构成民事诉讼的一个完整过程。但在本质上二者存在根本区别。

(二)从立法体例上讲,《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是审判程序一编中的一章,而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是各为一编,分别为总则指导下相互独立的不同部分。审判监督程序的效力不应及于执行程序。

(三)从实际运作过程看,根据民诉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之规定,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实际上就是重新适用一审程序、二审程序进行审理。一审、二审的审理程序在诉讼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而执行裁定究竟是按照什么程序作出法律并无规定。

注释:

①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②王林清,刘鹏飞:《民事裁定再审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林清,刘鹏飞:《民事裁定再审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4期;

[2]黄良友:《论民事再审之诉的客体》,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6期;

篇5:民事再审修改实证调查实践报告

多年以来“申诉难”、“执行难”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民众,同时也困扰着我国的司法机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时度势,在2007年作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部分内容修改的决定。这次修改主要涉及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从2008年4月份开始,这一修改后的《民诉法》已经生效。到今年八月刚好过去了一般意义上的最长审期(一审6个月,可延长六个月,二审三个月),那么,改革的效果怎么样了呢?为了验证这一改革成果,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与研究。

这次我们随机抽取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历下区人民法院以及江西新干县人民法院进行了数据调查和分析。

第一,我们要先了解我国对民事再审问题作了哪些修改:提高了再审的审级。修改后的第一百七十八条与1991年《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相比,删去了向原审法院提起再审的情况。

细化了提起再审的条件。将一百七十九条中的五条规定增加到十三条外加一个开放性条款。

新增一百八十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修改了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新增“裁定再审或驳回请求的期限(三个月+特殊情况本院长审批延长)和申请再审的审理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以上人民法院审理+最高院和高院裁定再审的,本院再审或交其他人民法院或原审法院再审)。”对法院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对诉讼时效进行了细化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避免了因官员的官官相护而影响裁判的公正,给予当事人适当的立法救济。

统一了检察院抗诉与当事人提起再审的条件,限制了检察院的自由裁量权,规范了检察院的抗诉行为。同时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起再审程序无期限限制。

赋予人民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审查权同时规定了可以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情形,人民法院再审的程序规定更加具体化了。

对在执行过程中的异议问题,修改后的《民诉法》第二百零四条赋予了对裁定不服或认为判决、裁定错误的案外人按审判监督程序办理的权利。

第二,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改革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谈谈我们的看法。

1、审级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从中级人民法院来看。2007年之前尤其是06年之前济南市中院审监庭平均每月新收各类再审案件大约15件。其中,民事案件为主,甚至可达14件。而2008年4月份以后平均每月新收各类再审案件大约25件,远远超过以往,从立法本意上来讲,立法者之所以提高审级是为了提高对复杂案件的审判正确性。立法者相信处于法律系统中较高位臵的法官应该有较

高的判案水平和素质。在这一点上我们均保留自己的看法,主要是涉及到我国的法官选拔制度。但实际中确实担任审监庭的法官均是法院里最杰出的法官之一,对案件的审查均能深入细致。

但从基层法院来看。以章丘市人民法院的调查看,该院08年共有再审案件4件,但案号为08的有8件。法院在每年12月前便做年统计,此后案件虽也是08年编号,但被归入下年的案件中。以案号为准进行统计分析。09年立案并结案2件,截至作者调查结束,法院另有7个案件正在处理,有3个已经开庭,2个正在鉴定。同时有许多检察建议未处理。08年中,法院决定再审案件为3件,检察院决定再审的为5件。案件总体数量与往年并无大差距。随着审级的提高基层法院再审的职能应该得到极大弱化。但审判监督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们原先也以为,《民诉》修改后我们的工作量将大大减少,但实际是我们的工作两反而大了,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也被推给了我们。”《民诉》第17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饿,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民诉》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这两条中的“可以”、“或”给基层法院带来许多工作。基层法院再审的案件绝大多数为自己作为一审的案件,极少数(在作者调查的法院从来没有过)为上级法院指定再审法院,此时由基层法院进行再审其意义很值得探究。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难道又在法院兴盛?这对当事人的利益是极大的损害,上级法院究竟抱着怎样的心态完成这件工作?现今,法院有自身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这个细化体系中,案件上诉率,案件再审率,上诉改判率等减分项目都会影响法官的分数,可以说与法官有直接利害关系。基层法院对上级法院的此种行为也深表难以理解,若说因案件原审法院为基层法院所以再审也在原审法院审理可以节约成本,原审法院对案情了解更清楚,便于审理。但问题是,上级法院再审立案时已审查过全部案卷材料,对案情的了解也不少,既然大部分的工作都已完成,为何还要重新转回基层?这样似乎更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

2、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的细化的问题。在整个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中级人民法院还是基层法院中,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我们发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例少得可怜。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所收的再审案子中08年第二季度基层法院再审上诉案件审结6件,市检察院抗诉,基层法院再审后当事人上诉案件审结4件,省检察院抗诉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5件,省院指令再审案件审结1件,中院立案庭复查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16件,第三季度基层法院再审上诉案件审结8件,市检察院抗诉,基层法院再审后当事人上诉案件审结5件,省检察院抗诉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25件,省院指令再审案件审结1件,中院立案庭复查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11件。许多当事人对自己申请再审的权利并不知晓,本来应该是当事人最应该使用的再审方式却成了最少使用的方式。虽然法律推定所有人知晓法律的内容,长期的公权压过一切的思想让当事人严重忽视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权利被架空的命运使人放弃该途径。虽有权利,但这权利的最终能否实现不是由理性当事人决定,这不是当事人可悲的命运是什么?在法院案卷中即使是申诉后法院再审的案件均记录着法院决定再审,但本质确是当事人的申诉,为什么不直面当事人的这种权利呢?我们强调天赋人权,强调自己的国家是民主国家,是人人当家作主,可是为什么,主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家的权利呢?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新改革的作用还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公民会学会运用自己的权利的。

3、关于再审事由的具体化对再审结果的影响。再审事由的具体化则使再审纳入了规范程序,保证了当事人的再审权力的行使,同时也使再审更加有章可循,其成功定纷止争的作用更加明显。2003年度全年在审结的177件再审案件中,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共有69件,占结案数的38.98%;维持原判的92件,占结案数的51.98%;调解结案4件,占结案数的2.26%;当事人自行和解撤诉、裁定撤销再审裁定的12件,占结案数的6.78%。改判、撤销中院生效裁判的35件,占改判、发回案件总数的50.72%;改判、发回基层法院原一审(包括一审生效和一审再审上诉)的34件,占改判、发回案件总数的49.28%。07年2月份一个月中原裁判被改判的2件,占结案总数的22.2%;原裁判被撤销发回重审占结案总数的22.2%;维持的再审案件4件,占结案总数的44.4%;调解结案1件,占结案总数的11.1%。,而08年第三季度的再审案件结案58件中,维持原判34件,占结案总数的58.62%;改判4件,各占结案总数的6.9%;发回重审5件,占结案总数的8.62%;调解14件,占结案总数的24.14%;当事人撤诉1件,占结案总数的1.72%。再审事由的具体化,使立案成为筛选的第一门槛,保证了审判工作的有效性和有序性,极大的提高了案件审理的效率。另外,修正案在保留再审发动三元机制的前提下,对三种再审发动方式的事由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向当事人宣示,如果自己的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他还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继续以同样理由向检察院申诉,请求其提起抗诉,也同样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诉。这使得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规定失去了意义,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4、关于我国的抗诉制度。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的再审案件中07年2月份,市检抗诉,当事人上诉3件,当事人上诉后被改判1件,发回重审1件,调解1件,市检抗诉当事人上诉案件改判发回率为66.7%。省检察院抗诉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1件,中院审理后维持原判。而08年第三季度再审案件结案58件,其中市检察院抗诉,基层法院再审后当事人上诉案件审结5件,维持4件,发回重审1件。省检察院抗诉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审结25件,维持11件,改判1件,发回重审1件,调解12件。可见检察院的抗诉案件竟然占了全部再审案件的半壁江山。抗诉在再审程序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方面,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具有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效力,另一方面,希望对自己的案件重新审理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检察院的申诉,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发动再审。与当事人自行申请再审相比,抗诉除了具有必然引发再审的效力外,还可以通过检察机关为当事人的诉讼活动提供一定的专业支持,而提起抗诉也没有时间限制。如果是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提起抗诉,检察院还可以在审查的过程中对案件的质量进行把关。表面上看,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实际效果应该更好,但在实践中却不尽然。修正案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修正案188条)而修正案181条又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考虑到只有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检察院才有权向它的同级法院提出抗诉,两者之间就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即当中级法院作为原审,而上级检察院又以修正案第179条第1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以外的事由提出抗诉时,高级法院必须自行审理而不能交

给原审法院,而如果当同一案件是由高级法院接受当事人的申请而裁定再审时,它就有权将案件交给原审法院审理了。第177条对法院决定再审的规定也与本条存在类似的矛盾,即在以修正案第179条第1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以外的事由发动的再审案件中,如果是上级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就可以交由原审法院审理,而如果是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就不能交由原审法院审理了。另外,对于当事人是否选择抗诉这种方式也是有疑问的。我国现行法律为当事人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在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时,他可以通过请求上级法院发动再审或请求检察院抗诉,也可以通向人大、政法委、党委等机关上访推动司法机关启动再审程序。由于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提起抗诉两种方式具有公权力的背景,却没有对再审期限的限制,比之当事人的自己申请再审更可能使自己的权益最终得到救济,因此,当事人会更倾向于放弃自行申请再审,转而向相关国家机关求助。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南京市中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法院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不予立案时(多选题),有45.5%的申请再审人选择继续向法院申请,39.3%的人选择向人大上访,25.9%的人选择向政法委上访,11.6%的人选择向党委上访,32.1%的人选择向检察院请求提起抗诉,只有4.5%的人选择放弃。考虑到打算继续自行申请再审的当事人,其案件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两年时限,实际上真正继续自行申请的比例可能会低于45.5%。

尽管当事人可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倾向于借助公权力发动再审,但统计数据却表明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改判率并不低。在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连云港四个中级法院2001年到2002年审结的473件民事再审案件中,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有8件(1.7%),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有244件(51.6%),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有221件(46.7%),其中,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只有2件得到了改判,而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改判率则高达52.87%。而在同一时间段内,江苏全省人大等非司法机关交督办的案件中,进入再审程序并最终改判的也只占到总数的10.39%。当事人难以了解到这种情况而盲目采用申诉的方式,其实是对社会资源和自身精力的一种浪费。

5、其它问题。在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中,并不是法院自身发现案件确有错误,有的是当事人的上访申诉,对法院执行提出异议,然后法院受理后转入法院启动再审程序。检察院决定再审的案件中也均为当事人上访申诉,然后再转入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民诉》并未赋予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资格,《民诉》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该条款实际架空了当事人启动再审的权利。《民诉》第204条规定执行异议制度,即案外人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应裁定中止执行,并规定:“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案外人认为原裁判错误,只能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申诉,这样不仅当事人的权利受到威胁,根本没有改变公权过度干预私权的立法模式。当事人申请再审实际是再审启动的主要形式,有谁能比当事人更关心案件的判决裁定?所以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重要性远大于法院、检察院决定再审制度,切在法院内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抑制再审启动的强大动力,这是完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审判监督程序和申诉,救济途径的过剩的问题。单从理论上说,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申诉最终也要通过再审解决问题,再审有2年时效限制,而申诉无时间限制。为什么不用申诉吸收当事人申请再审呢?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个问题没有发生过,但我始认为这是个巨大的缺陷,毕竟现在由于许多

当事人对法律了解程度欠缺,利用法律还不能信手拈来,多数申诉者还只是怀着朴素的寻求正义公道的追求而已,若是有人利用救济途径的无穷性大做文章,那又将是另一番光景,这绝不是杞人忧天。救济途径过剩导致法院威信扫地,判决裁定的既判力受到威胁,案件不能终结,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行政问题与司法纠纷应当区分对待,不能让司法来承受行政的包袱!司法救济途径用法律解决纠纷,要想纠纷彻底解决,救济途径一定要有底,才能还当事人一个公道,才能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自然公正与法律公正不可能完全等同,完美主义者的心态在法律与事实的趋同道路中是不适合的。法律要让人信仰,必有其让人信仰的理由。英美法系中注重程序,认为程序的正义能带来实体的正义,当然它还是不能避免事实与法律的不统一,最为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就是一例,虽然事实与判决结果大相径庭,但所有人都承认了判决的权威。我们的法律靠什么让人信仰,如果公民不信仰法律,那法治社会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以前从来不曾注意到的因执行异议而引起的再审,当事人不承认与其委托人的委托关系或委托权限产生争议,进而对判决的效力产生争议,在执行中提出执行异议,并由此引发再审。引发正义的证据就是那张委托书,为什么委托书会印发争议?法院工作人员的解释,主要问题在于所有人的纵容埋下了这个祸患。在法院实习中发现当事人迟到和不到的现象尤其严重,但庭还是要开的,由于许多当事人之间相互熟悉,有时的确存在默认的委托关系,他们之间帮忙签字包括委托书,法官亦默许有时甚至积极敦促“帮忙”签字,一旦最后判决不是当事人想要的结果,当事人可能采用对该委托书的效力产生异议为由,申请再审。真乃成也当事人,败也当事人,当事人的这招屡试不爽。也许会问为什么在当事人迟到或缺席时不按照程序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法官们却说:“这个案子他今天不来,你按程序办,好了,你下次还得给他办吧,咱们法官总得给人把案子结了吧。再说,不解决案子我也不能歇着。”当事人对案件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法官纵容的结果,所以法院对这种委托争议的苦果只能自己咽下。其实法官们可是尝试着现实的忧虑,不要总是摆出一副为实体公正的大义可舍各种小义的“就义表情”,只把眼光集中在法律上,目空法律以外的一切,长久之后,一切必能回归本位。

实际“民诉”改革对基层法院的影响微乎其微,反到增了些烦恼,一切由177条和188条而起。有个案例讲的是这么个事情,A想为B、C二人开车,B、C也同意,但由于A对工作不熟悉,所以先跟着B、C实习,车是由B开的。D为供销公司经理,在B、C把货运到时负责开吊车卸货,此时事故发生了。A从钢块上掉落并被钢块压伤,造成10级伤残。于是B、C与D之间的纠纷便是究竟是A自己摔落的还是D的操作引起A的摔落。该案中BC互为证人,D的证人为D的员工,双方在作为证人上都是有瑕疵的,争议就在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该案已经历两审,依旧不能解决争议,上级法院指定原一审法院再审,这让原一审法院很为难。案情很简单,但双方谁也没有压到对方请求的证据,各执一词,难辩胜负。遇到此类案件究竟该让基层法院如何判?原审是自己审的,法院还有考核指标压着,案件事实争议又无法调查清楚,怎样判决才能让双方信服?可以想象如果该案没有使双方当事人满意的判决,那么当事人申诉是可预见的。

篇6: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28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审判实践,对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求申请再审人补充或改正。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三)原判决、裁定系经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的;

(四)其他不宜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终结再审程序的,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篇7: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

1、明确其再审立案的性质。长期以来,再审程序处于立审不分的状态,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审分立作为法院内部分工制衡的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再审程序同样面临立审分立的问题。再审启动程序是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的过程。从方法和手段来看,符合立案审查的特征。再审案件以此为起点进入实体审理,本文主要对再审案件的启动进行阐述,对案件的实体审理不作赘述。现行申诉复查制度是作为启动再审程序实际运作的,再审启动、申诉复查与再审立案的过程是统一的,因此有必要尽快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明确,所谓“名正则言顺”,明确申诉复查的再审立案性质后,可以适用法律对立案的程序规定来规范申诉复查的程序。

2、推行审查听证制度。申诉复查听证制度是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各方当事人到场,用最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以此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⑿。

3、对审查的程式做出规定。(1)形式审查,主要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申诉时限、申诉主体资格等;(2)实质审查,即是否存在再审事由;(3)宣示审查结果,无论书面还是听证审查,均应公开宣示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受理事由规定的具体化。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它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民事争议的一种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一、二审的启动是基于当事人行使其起诉权和上诉权,起诉权直接源于当事人的诉权,上诉权源于程序基本保障权。为了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和实现公民、法人受公正裁判的基本权利,一、二审程序的启动都不要求有既存的事实理由。即使要求有理由,这种理由也是一种以当事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理由,法院在启动一、二审程序时,并不对这些理由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此不同,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或者二审终结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民事裁决加以纠正的程序,即可以通过撤销已经生效裁决,以再次审理来保障民事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由于对已生效裁决的否定,这就意味着将破坏已经稳定的法律关系,导致所谓通过裁决的诉讼终结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该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和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⒀。再审事由在理论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申诉人和法官的意志或主观判断为转移,法院只有经过实质性审查,查明确有再审事由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因此,从深层次原因上讲,启动再审程序以具备再审事由为前提,旨在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追求实体和程序正义的目的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争议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鉴于前面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规定缺陷的分析,从再审程序的目的和有效运作制度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立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可作如下规定: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列举。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应当予以再审:

1、合议庭组成不合法或者独任审判员缺乏资格的;

2、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3、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有与本案有关的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

4、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材料是虚假的;

5、当事人的自认是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6、作为判决、裁定基础的相关判决和裁定、仲裁裁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的;

7、原判决、裁定明显无法律依据的;

8、本案判决、裁定与已生效的其他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篇8: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民事裁判的既判力, 是指法院的终局判决确定后, 无论当事人还是法院均受到判决内容的拘束, 当事人不得主张与其相反的内容, 法院不得做出与其内容矛盾的判断。既判力的目的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 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 然而实际中实体权利有可能和判决中的不一致。立法者为了实现实体权利的公正设立了再审程序, 依“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原则, 以求个别错误判决得到改正, 实现实体公正, 然而这种个案的正义却是以牺牲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效力为代价的。可见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的本质在于法院判决确定后, 无论该判决是否存在误判, 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撤销以前, 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受到判决的拘束, 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进行争执。“在这个意义上讲, 即使判决有错误, 也应遵从, 因为相对于不可忍受的法的不安定性而言, 在具体案件上忍受错误判决的危险, 其危害要少得多。”[1]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的冲突

“既判力指的是判决在程序上的确定力, 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 当事人就不得对判决认定的法律事实提起诉讼或提出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 不得争夺, 不容改变”。[2]由此可见, “既判力”理论旨在维护法院作出的裁判的权威, 使其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 从而增加法律的权威, 减少不必要的诉讼。而“有错必纠”要求人们一旦认识到有错误的地方, 就应该立刻纠正过来,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在现实中, 民事再审程序常会因为要纠正一点无关痛痒的小错误而发生, 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筛选所有的上诉, 从中辨认出一部分无需考察其是非曲直就直接予以否认的上诉, 这个工作本身就很费时间”, [3]也是对法院裁判的既判力的忽视, 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不能得到保证, 这与立法相悖。

(二)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机制存在的问题

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管辖、审判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方式, 这种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引发的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所暴露出来的不足越来越多。

1. 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不足

首先, 不符合处分原则。法院的裁判有了确定力之后在当事人未提起再审申请之前说明当事人是认可裁判的效力的。如果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就会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利, 这不符合民事处分原则。其次, 违背了审判权的性质。审判权从性质上看不是主动的, 法官是中立者, 不主动追究纠纷。而在我国, 法院能主动提起再审。

2. 检察院提出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不足

首先, 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程序, 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 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其次, 有关抗诉的规定不够科学, 抗诉权不受时间的限制,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3. 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不足

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 启动再审程序是诉讼的利害关系人, 也是直接接受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拘束的人, 他们不仅对裁判是否有错最知情, 也是错误裁判的直接受害者。但是, 由于申请再审的理由以及管辖法院等问题规定的不够科学, 因此, 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 而只是人民法院发现裁判错误的途径之一。原本对裁判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在启动再审程序上最没有发言权, 不利于再审制度功能与价值的实现。

4. 再审管辖的不足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明确规定由原审法院对生效裁判进行再审显然不符合法律监督的原理。尽管是重新组成的合议庭, 但由于是同一法院, 同样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显而易见的是, 由原审法院纠正自己的错误很难实现监督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一) 完善立法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是以发现客观真实为唯一目的。可现实中并不能完成实际情况的再现, 只能通过程序去发现事实本身。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诉讼中所再现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 而非原始状态的实际事实。”[4]“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 而不可能是事实真实。”[5]这是“重实体, 轻程序”思想和绝对工具论的体现。程序法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在公平、正义、自由上。所以, 基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 为了实现程序和实体上统一公正, 我们应建立“程序安定和既判力优先, 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

(二) 完善提起再审机制

1. 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主体是当事人, 在当事人没有要求进行再审时, 法院不能主动提起再审。检察院提起再审是基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检察监督权。[6]然而, 检察院不应当无限制地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应在尊重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前提下行使抗诉权。所以, 应当确立以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前提。

2. 限制再审案件的管辖级别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既可以由一审人民法院再审, 也可由二审人民法院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也可提审或指定再审, 这样就造成再审案件管辖权上的多级化、重复化。因此, 应当将其与一审、二审程序严格区分, 赋予其具有独立程序和终审效力的地位, 并可由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这样有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使再审案件得到更准确、有效的审理。

3. 限定再审结果

限定再审结果应该在于:第一, 不得仅以对在认定证据的不同判断而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 若允许再审案件仅以对原生效裁判认定的证据的不同判断而改变原裁判, 则等于承认后来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要优于先前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与再审程序用于救济司法错误的基本目的亦相违背;第二, 不得仅以所适用的法规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对法规的理解与适用, 同样被视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仅以对同一法规的不同理解来否认原先之裁判, 作出与原裁判结果不同的再审裁判, 这显然是不能允许的。

四、结束语

总之,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纠错制度, 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 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 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再审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

摘要:民事再审制度作为一种监督性和救济性的案件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保障司法公正。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在再审制度上做出了较大变动, 不仅满足了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需求, 而且还有助于修复在原审程序中遭到破坏的民事司法效果。针对民事再审制的不完善之处, 文章通过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措施, 以追求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完善

参考文献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175.

[2]柴发邦.中国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2:398.

[3]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8.

[4][5]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J].司法制度改革, 2000 (3) , 23.

上一篇:2022高考材料作文及写作指导训练下一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