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2024-05-17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精选6篇)

篇1: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一、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区别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尽管有上述的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或者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1、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主体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有四类: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同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诉讼当事人。概括起来启动再审的主体就是三类,一是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依法律规定是一类,因为本院院长和本院审判委员会都具有审判监督权。但院长只是发现并提交审判委员会会讨论,是否决定再审和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再审的裁定书的是本院审判委员会,而不是院长个人,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完全可以代表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三是当事人(现实中还有一类法律没有规定的主体,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的批转,通常为:“根据某某的多次申诉,法院应酌定是否立案复查。”一般称作交督办案件)。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民事再审程序。通常的做法是分为因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因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两种。启动主体的明显差异,使得法律规定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目的不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审判监督程序是为了纠正错误裁判,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有的学者还认为,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民事再审程序是为了达到诉上利益和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是以寻求法律上的最后救济为目的。楚雄州法院系统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共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345件,我们对其中法院决定审理的29件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要求启动再审的目的都是希望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其实,从两者的语义上也应看出目的的不同,“审判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审判之监督,再审仅仅是达到监督目的的手段而已。

3、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法律效力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当然的启动”,法院可以主动发动再审,撤销其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不仅上级法院可以通过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原审法院也可以通过院长发现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检察机关同样可以通过抗诉主动发动再审,法律的规定使法院和检察院在此点上表现得非常默契,是逢抗必再审。而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当事人启动再审是“可能的启动”,其申请再审成功以否取决于人民法院的决定或指令。法院和检察机关发动再审无期限的限制,使得法院和检察机关只要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无论过多长时间都可以发动再审,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二年(特殊情况下是二年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特殊情况之日起三个月内)。既然人民法院能够径直决定再审,且无期限限制,那么,当事人在其申请再审期限届满后(有的当事人根本不申请再审,只须申诉,没完没了的申诉),当然地会想到法院决定再审这一途径,于是各个部门递材料,上省进京找领导也就司空见惯,这也是当事人无限申诉、法院无限审理、二审终审不终、再审程序启动泛滥等尴尬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由法院职权发动再审理念的主导影响,使得法院及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

4、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权利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是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等国家公权利在启动再审程序时的表现,遵循了绝对的国家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民事再审程序启动再审是当事人民事私权利主体在启动再审程序上的表现,体现的是私权自治,两者决然不同。如果把两者视为同一程序的话,当然产生公权同私权、主动再审同不告不理相冲突的问题。

在谈了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联系和区别后,我们可以给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下这样的定义: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依据法律赋予的再审诉权,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有错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再审所遵循的诉讼程序,又叫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它同审判监督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当然公民对司法是有监督权的,这是民主权利的要求,但它广泛而不具体),审判监督程序取代不了民事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国家的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发现错误,依法决定和提起再审以及如何再审适用的诉讼程序。它的特质是国家行使职权对民事审判的监督。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我们有理由认为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再审制度,只不过由于国家职权主义的影响,民事诉讼立法总是倾斜于公权色彩浓郁的审判监督程序,使得民事再审程序只能在其羽翼下缓慢发展。如果说1991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是一大进步的话,那2008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及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权化改造,则就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跨越。民事再审程序从此将堂堂正正地走上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这一历史舞台,并在其间发挥巨大的作用。

篇2: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28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审判实践,对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求申请再审人补充或改正。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三)原判决、裁定系经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的;

(四)其他不宜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终结再审程序的,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民事再审程序解释

篇3: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民事裁判的既判力, 是指法院的终局判决确定后, 无论当事人还是法院均受到判决内容的拘束, 当事人不得主张与其相反的内容, 法院不得做出与其内容矛盾的判断。既判力的目的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 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 然而实际中实体权利有可能和判决中的不一致。立法者为了实现实体权利的公正设立了再审程序, 依“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原则, 以求个别错误判决得到改正, 实现实体公正, 然而这种个案的正义却是以牺牲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效力为代价的。可见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的本质在于法院判决确定后, 无论该判决是否存在误判, 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撤销以前, 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受到判决的拘束, 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进行争执。“在这个意义上讲, 即使判决有错误, 也应遵从, 因为相对于不可忍受的法的不安定性而言, 在具体案件上忍受错误判决的危险, 其危害要少得多。”[1]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的冲突

“既判力指的是判决在程序上的确定力, 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 当事人就不得对判决认定的法律事实提起诉讼或提出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 不得争夺, 不容改变”。[2]由此可见, “既判力”理论旨在维护法院作出的裁判的权威, 使其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 从而增加法律的权威, 减少不必要的诉讼。而“有错必纠”要求人们一旦认识到有错误的地方, 就应该立刻纠正过来,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在现实中, 民事再审程序常会因为要纠正一点无关痛痒的小错误而发生, 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筛选所有的上诉, 从中辨认出一部分无需考察其是非曲直就直接予以否认的上诉, 这个工作本身就很费时间”, [3]也是对法院裁判的既判力的忽视, 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不能得到保证, 这与立法相悖。

(二)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机制存在的问题

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管辖、审判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方式, 这种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引发的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所暴露出来的不足越来越多。

1. 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不足

首先, 不符合处分原则。法院的裁判有了确定力之后在当事人未提起再审申请之前说明当事人是认可裁判的效力的。如果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就会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利, 这不符合民事处分原则。其次, 违背了审判权的性质。审判权从性质上看不是主动的, 法官是中立者, 不主动追究纠纷。而在我国, 法院能主动提起再审。

2. 检察院提出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不足

首先, 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程序, 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 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其次, 有关抗诉的规定不够科学, 抗诉权不受时间的限制,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3. 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不足

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 启动再审程序是诉讼的利害关系人, 也是直接接受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拘束的人, 他们不仅对裁判是否有错最知情, 也是错误裁判的直接受害者。但是, 由于申请再审的理由以及管辖法院等问题规定的不够科学, 因此, 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 而只是人民法院发现裁判错误的途径之一。原本对裁判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在启动再审程序上最没有发言权, 不利于再审制度功能与价值的实现。

4. 再审管辖的不足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明确规定由原审法院对生效裁判进行再审显然不符合法律监督的原理。尽管是重新组成的合议庭, 但由于是同一法院, 同样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显而易见的是, 由原审法院纠正自己的错误很难实现监督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一) 完善立法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是以发现客观真实为唯一目的。可现实中并不能完成实际情况的再现, 只能通过程序去发现事实本身。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诉讼中所再现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 而非原始状态的实际事实。”[4]“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 而不可能是事实真实。”[5]这是“重实体, 轻程序”思想和绝对工具论的体现。程序法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在公平、正义、自由上。所以, 基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 为了实现程序和实体上统一公正, 我们应建立“程序安定和既判力优先, 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

(二) 完善提起再审机制

1. 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主体是当事人, 在当事人没有要求进行再审时, 法院不能主动提起再审。检察院提起再审是基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检察监督权。[6]然而, 检察院不应当无限制地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应在尊重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前提下行使抗诉权。所以, 应当确立以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前提。

2. 限制再审案件的管辖级别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既可以由一审人民法院再审, 也可由二审人民法院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也可提审或指定再审, 这样就造成再审案件管辖权上的多级化、重复化。因此, 应当将其与一审、二审程序严格区分, 赋予其具有独立程序和终审效力的地位, 并可由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这样有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使再审案件得到更准确、有效的审理。

3. 限定再审结果

限定再审结果应该在于:第一, 不得仅以对在认定证据的不同判断而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 若允许再审案件仅以对原生效裁判认定的证据的不同判断而改变原裁判, 则等于承认后来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要优于先前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与再审程序用于救济司法错误的基本目的亦相违背;第二, 不得仅以所适用的法规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对法规的理解与适用, 同样被视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仅以对同一法规的不同理解来否认原先之裁判, 作出与原裁判结果不同的再审裁判, 这显然是不能允许的。

四、结束语

总之,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纠错制度, 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 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 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再审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

摘要:民事再审制度作为一种监督性和救济性的案件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保障司法公正。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在再审制度上做出了较大变动, 不仅满足了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需求, 而且还有助于修复在原审程序中遭到破坏的民事司法效果。针对民事再审制的不完善之处, 文章通过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措施, 以追求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完善

参考文献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175.

[2]柴发邦.中国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2:398.

[3]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8.

[4][5]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J].司法制度改革, 2000 (3) , 23.

篇4: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完善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是指法院的终局判决确定后, 无论当事人还是法院均受到判决内容的拘束,当事人不得主张与其相反的内容,法院不得做出与其内容矛盾的判断。既判力的目的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然而实际中实体权利有可能和判决中的不一致。立法者为了实现实体权利的公正设立了再审程序,依“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以求个别错误判决得到改正,实现实体公正,然而这种个案的正义却是以牺牲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效力为代价的。可见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的本质在于法院判决确定后,无论该判决是否存在误判,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撤销以前,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受到判决的拘束,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进行争执。“在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判决有错误,也应遵从,因为相对于不可忍受的法的不安定性而言,在具体案件上忍受错误判决的危险,其危害要少得多。”[1]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的冲突

“既判力指的是判决在程序上的确定力,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当事人就不得对判决认定的法律事实提起诉讼或提出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不得争夺, 不容改变”。[2] 由此可见,“既判力”理论旨在维护法院作出的裁判的权威,使其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法律的权威,减少不必要的诉讼。而“有错必纠”要求人们一旦认识到有错误的地方,就应该立刻纠正过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在现实中,民事再审程序常会因为要纠正一点无关痛痒的小错误而发生,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而筛选所有的上诉,从中辨认出一部分无需考察其是非曲直就直接予以否认的上诉,这个工作本身就很费时间”,[3]也是对法院裁判的既判力的忽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不能得到保证,这与立法相悖。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机制存在的问题

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管辖、审判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方式,这种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引发的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所暴露出来的不足越来越多。

1.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不足

首先,不符合处分原则。法院的裁判有了确定力之后在当事人未提起再审申请之前说明当事人是认可裁判的效力的。如果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就会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利,这不符合民事处分原则。其次,违背了审判权的性质。审判权从性质上看不是主动的,法官是中立者,不主动追究纠纷。而在我国,法院能主动提起再审。

2.检察院提出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不足

首先,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程序,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其次,有关抗诉的规定不够科学,抗诉权不受时间的限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3.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不足

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启动再审程序是诉讼的利害关系人,也是直接接受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拘束的人,他们不仅对裁判是否有错最知情,也是错误裁判的直接受害者。但是,由于申请再审的理由以及管辖法院等问题规定的不够科学,因此,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而只是人民法院发现裁判错误的途径之一。原本对裁判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在启动再审程序上最没有发言权,不利于再审制度功能与价值的实现。

4.再审管辖的不足

《民事诉讼法》第 177条明确规定由原审法院对生效裁判进行再审显然不符合法律监督的原理。尽管是重新组成的合议庭,但由于是同一法院,同样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显而易见的是,由原审法院纠正自己的错误很难实现监督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一)完善立法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以发现客观真实为唯一目的。可现实中并不能完成实际情况的再现,只能通过程序去发现事实本身。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诉讼中所再现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而非原始状态的实际事实。”[4]“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而不可能是事实真实。”[5]这是“重实体,轻程序”思想和绝对工具论的体现。程序法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在公平、正义、自由上。所以,基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为了实现程序和实体上统一公正,我们应建立“程序安定和既判力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

(二)完善提起再审机制

1.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主体是当事人,在当事人没有要求进行再审时,法院不能主动提起再审。检察院提起再审是基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检察监督权。[6]然而,检察院不应当无限制地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应在尊重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前提下行使抗诉权。所以,应当确立以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前提。

2.限制再审案件的管辖级别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既可以由一审人民法院再审,也可由二审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也可提审或指定再审,这样就造成再审案件管辖权上的多级化、重复化。因此,应当将其与一审、二审程序严格区分,赋予其具有独立程序和终审效力的地位,并可由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这样有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再审案件得到更准确、有效的审理。

3.限定再审结果

限定再审结果应该在于:第一,不得仅以对在认定证据的不同判断而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若允许再审案件仅以对原生效裁判认定的证据的不同判断而改变原裁判,则等于承认后来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要优于先前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与再审程序用于救济司法错误的基本目的亦相违背;第二,不得仅以所适用的法规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对法规的理解与适用,同样被视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仅以对同一法规的不同理解来否认原先之裁判,作出与原裁判结果不同的再审裁判,这显然是不能允许的。

四、结束语

总之,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纠错制度,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再审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75.

[2]柴发邦.中国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2:398.

[3]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

[4][5]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J].司法制度改革,2000(3),23.

[6]常怡.民事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12.

[作者简介]王俊,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篇5:试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

1、明确其再审立案的性质。长期以来,再审程序处于立审不分的状态,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审分立作为法院内部分工制衡的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再审程序同样面临立审分立的问题。再审启动程序是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的过程。从方法和手段来看,符合立案审查的特征。再审案件以此为起点进入实体审理,本文主要对再审案件的启动进行阐述,对案件的实体审理不作赘述。现行申诉复查制度是作为启动再审程序实际运作的,再审启动、申诉复查与再审立案的过程是统一的,因此有必要尽快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明确,所谓“名正则言顺”,明确申诉复查的再审立案性质后,可以适用法律对立案的程序规定来规范申诉复查的程序。

2、推行审查听证制度。申诉复查听证制度是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各方当事人到场,用最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以此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⑿。

3、对审查的程式做出规定。(1)形式审查,主要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申诉时限、申诉主体资格等;(2)实质审查,即是否存在再审事由;(3)宣示审查结果,无论书面还是听证审查,均应公开宣示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受理事由规定的具体化。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它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民事争议的一种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一、二审的启动是基于当事人行使其起诉权和上诉权,起诉权直接源于当事人的诉权,上诉权源于程序基本保障权。为了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和实现公民、法人受公正裁判的基本权利,一、二审程序的启动都不要求有既存的事实理由。即使要求有理由,这种理由也是一种以当事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理由,法院在启动一、二审程序时,并不对这些理由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此不同,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或者二审终结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民事裁决加以纠正的程序,即可以通过撤销已经生效裁决,以再次审理来保障民事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由于对已生效裁决的否定,这就意味着将破坏已经稳定的法律关系,导致所谓通过裁决的诉讼终结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该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和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⒀。再审事由在理论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申诉人和法官的意志或主观判断为转移,法院只有经过实质性审查,查明确有再审事由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因此,从深层次原因上讲,启动再审程序以具备再审事由为前提,旨在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追求实体和程序正义的目的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争议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鉴于前面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规定缺陷的分析,从再审程序的目的和有效运作制度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立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可作如下规定: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列举。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应当予以再审:

1、合议庭组成不合法或者独任审判员缺乏资格的;

2、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3、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有与本案有关的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

4、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材料是虚假的;

5、当事人的自认是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6、作为判决、裁定基础的相关判决和裁定、仲裁裁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的;

7、原判决、裁定明显无法律依据的;

8、本案判决、裁定与已生效的其他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篇6: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三种方式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提起再审程序的方式,主要根据提起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包括法院提起再审、检察院抗诉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三种方式。以下是华律网小编收集到的具体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1.法院提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是提起案件再审的主体,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提起和决定再审的具体程序又有所不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进行再审,即应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并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也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检察院抗诉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具体条件和途径作了具体规定,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再审程序提出抗诉:(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3.当事人申请再审

1)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再审的诉讼行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申请再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再审程序,改变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错误,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新的裁决。

2)申请再审不是一提出申请,就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对案件实施再审,而是只有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才能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同时,当事人申请再审不但可以向原审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出,还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3)由于申请再审是涉及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的承担,所以,法律规定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

上一篇:小学国庆节英语日记:National Day Holidays下一篇:思想作风整治个人自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