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2024-04-07

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新洲区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 年,我站在区粮食局、区收储总公司和市质检站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为准绳,以市、区、企业三级质量监测网络为依托,以服务三农、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为目标,不断强化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求实创新,真抓实干,粮油品质测报和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抽取检验样品685个,其中:配合工商、粮食局开展市场粮油质量检查5次,检验样品15个;放心粮油抽取样品12个,粮食出库检验样品185个;粮油品质调查五次,完成品质调查样品320份;跟踪监督检查粮油收购质量样品151个;开展储备粮、托市粮储存质量普查3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一是按照《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的要求,对相关科室和粮油质检站的职责、任务、粮食质量管理与监督、粮油出入库检验、粮食质量抽查与品质测报等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和规定,初步建立了粮食质、监、管的有效机制。二是以《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为基础,将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检验人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上墙,实行站务公开,为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使粮油质量监管工作正规化。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我站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做好粮油质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三是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今年5月初受收储总公司委托,对收储总公司各库点的检验员、保管员举办了一次业务培训,主要学习粮油检验相关知识、粮油国家标准、粮油储藏技术和化学药品使用管理等知识,共有30余人参加。为了不断提高我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检测能力,我站不仅每月集中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而且积

极参与省、市质监站的质量会检和实验比对。通过走出去、学进来,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检测水平大大提高。

二、加强粮食购、销、存环节质量监督管理

1、确保政策性粮食收购质量入库关。粮油收购期间,我站质检人员每天到各收购站点进行质量督导检查工作,既注重粮食质量指标,又注重粮食品质指标。从入库开始就随时掌握入库粮食品质状况,对入库质量差的站点,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粮食入库后,按照国家标准,逐仓规范抽取样品,并予以编号,进行封闭检验,不受外界干扰,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真实的检测数据,同时建立粮食质量档案。

2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我们一方面对各储存站点空仓消毒及薰蒸杀虫用药进行监管,实施用药制度管理。即各储存点需薰蒸药剂杀虫时,由用药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然后填写药剂薰蒸申请报告单,并由分管的业务经理签字,我们根据报告单上的粮堆体积和空间体积计算用药量,并在报告单上签字盖章,药库根据审批报告单予以发货。这样有效地提高了粮食储存品质,确保了粮食储存期间的卫生安全。另一方面我们对储存的粮食质量进行监管,对各级储备粮、托市粮、商品粮,在储存期间,每月进行一次粮情检测,重点查水份、粮温和虫害的变化,对于水份大粮温高的粮堆要求迅速通风降温降水,控制脂肪酸值的升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领导反馈。在粮食销售出库方面,我们严格按照省粮食局《关于粮食销售出库检验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到粮食出库点进行抽样检验,出具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报告,为收储总公司对各库点粮食储存损耗提供结算依据。

三、积极配合工商、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社会粮油质量监管工作

我站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势,加强与其它执法部门的联系合作。在3.15粮油安全检查及重大节日“放心粮油”抽查活动中,我站积极主动,做到随叫随到。今年春、秋两季,我站和工商局、粮食局一起,对全区食用油脂批发销售大户进行了质量抽查扦样并及时检测,对我站不能检测的溶剂残留量,我们及时送到市站

检测,做好服务,检测结果切实做到准确、真实、保密、及时。平常只要有群众举报粮油质量问题,工商人员就和我们一道即时奔赴现场,共同维护和监管粮食流通市场。一年来,我站和工商部门配合默契,业务水平和检测技术得到了工商局及“放心粮油”小组的好评。

四、认真做好粮油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服务“三农”,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繁琐工作,必须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在对上市粮油进行质量调查,品质分析的同时,还要对其市场前景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真正起到引导种植,服务“三农”的目的。为此我站结合本地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实施方案,以会代训,要求测报人员必须熟悉测报工作方法、步骤,掌握测报抽样程序,规范操作,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全区参加品质测报人员28人次,深入到13个街、镇、场,126个村组,576家农户,及时摸清了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较好地完成了样品采样、样品整理、样品检测、样品递送、数据归类、分析上报等各项工作任务。在做好质量调查的同时,测报人员还引导、宣传农民改进脱粒方式,减少粮食破碎粒,提高粮食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紧张。新洲区财政困难,没有检测经费来源,制约了质检站的发展。二是人员有限,不能适应现在的检测要求。三是检测场地小,对今后的资质认定要求不适应。

2011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离,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

新洲区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

2011年11月20日

篇2: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2011年全年工作总结

2011年,北关区分局在市局新一届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工作方针和市局“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打造四型质监”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市局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我分局荣获区委、区政府“2010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安全生产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申报成功“省级爱国卫生单位”。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预算目标全面完成

今年我局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7起,在9月份超额完成原定预算目标的基础上,增幅50%预算目标11月份已全面完成。

(二)、质量兴区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制定了《2011年—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区长质量奖争创企业培育规划》。经过对区长质量奖候选企业的培育、筛选、评定,11月29日,评出了首届区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政府对获奖的安阳市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奖励5万元;

二是组织6家企业参加市质量兴市办公室举办的“开展申报河南省质量信用A等企业培训班”,组织3家单位参加了市质量兴市 办公室举办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培训班;

三是帮助健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完善相关资料,申报2011年河南省名牌产品;

四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制定2011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认证巡查计划,并对19家获证企业开展审查工作;

五是起草了北关区企业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并上报区政府,为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

(三)、标准计量基础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我局提前介入,帮扶李家庄蔬菜批发市场高标准建立农业化、标准化批发市场;

二是帮助辖区佳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数控铝型材设备修改完善了标准体系;

三是对辖区北方能源、神州万象2家加油、加气站在用的压力表等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检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核对检定证书与在用加油加气机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冒用检定证书的情况;

四是对辖区5家眼镜制配店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完善眼镜制配店的普查建档资料;

五是利用“5.20”世界计量日走访纺织产业集聚区企业,对来两份、卫东等10余家超市使用的60余台电子秤进行检查,发放宣传单共300余份,为消费者宣传计量政策法规与民生知识;

六是对辖区2家5000吨能源计量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向企业宣传、贯彻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使企业了解掌握了相关政策和 要求。

(四)、特种设备安全得到巩固

一是开展了气瓶充装、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危化品专项执法活动,共检查企业67家,排查隐患28处;

二是对纺织产业集聚区16家使用(制造)特种设备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各类特种设备 30 台(套),压力管道100米,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并将普查报告及时上报区政府;

三是开展了电梯普查登记工作,按照管辖区域、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制造厂、电梯种类、电梯登记时间等内容,对新增、未统计和发生变化的641台电梯数据进行了清理和更新;

四是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50余家企业完善了特种设备档案。

五是开展在用锅炉能效测试活动。今年全省首次开展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工作,我局主动邀请省特检院专业人员对安阳宾馆使用的锅炉进行了免费能效测试,指导锅炉使用单位加强能效管理,提高锅炉运行能效水平。

(五)、食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

一是严格督促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新增食品获证企业4家,对辖区24家食品获证企业全部进行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核查工作,企业全部提交了自查报告和承诺书,高风险行业实行一季度一次,其他行业半年一次。其中12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的企业均列出了在用食品添加剂名单,并按要求进 行了备案。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对国家公布的47种非食用物质以及可能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认真的现场检查,未发现企业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二是进一步强化乳制品监管。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以及含乳制品企业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批批检验;督促企业完善进货查验制度;严格落实对企业购入生鲜乳、原料乳粉的监督抽检,对乳制品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的规定,辖区益康饮料厂、宋氏食品厂使用的原料乳粉抽检5个批次,抽检率50%,晟福堂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生鲜乳进行了每周抽检;对乳制品及原料加强风险监测。进一步加大问题乳粉的清查清缴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乳品、非法生产三聚氰胺及调和物的黑窝点。

三是做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我局针对今年食品事件频发的形势,抽调专人负责协调做好各类食品专项检查工作,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年内以食品添加剂整治为重点,相继开展了肉制品、调味面制品、烘烤食品、饮料、白酒、塑化剂、涉红产品、香精产品、馒头、春季食品专项、双节食品专项、“两会”食品专项等各类专项检查近20次,抽取各类样品40余个,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效果。

(六)、质监形象得到提升

为树立“有为有位有发展”的质监形象,我们积极改进宣传方法,制定了三项措施强化信息宣传工作。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以市局年内开 4 展宣传大会战为契机,按照市局“实施三大战略、打造四型质监”的发展思路,重点宣传质监工作成果,弘扬质监文化,彰显质监风采,不断扩大质监部门社会影响力。2011年,在《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安阳广播电视网络总台》等省市级报刊刊登新闻信息11篇,省政府采用1篇,被各类政务信息采用40条,市、区政府网等网站采用64条。

(七)、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落到实处

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坚决落实“6个一”措施,自觉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同质监业务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总结,一起考核。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利用“三会一课”、学习会等形式,加强党纪法纪学习和廉政教育,不断深化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到市检察院参观警示教育图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通过认真分析并查找出部门和个人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点,制定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主动预防,超前预防,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在全局掀起一场风险防范的“头脑革命”。

二、亮点工作

1、荣获地方多项荣誉。近年来,我局围绕地方中心、重点工作,认真履行质监职能,为促进北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我局08、09、10年连续三年荣获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07、08、09、10年连续四年荣获安全生产优 秀单位;在近年的政风行风评议中,持续保持在前四名。

2、地方经费支持有力。在去年我局争取到区政府食品监管经费10万元的基础上,年初,黄斌局长多次向分管区长、区长汇报工作,经过多方协调,质量兴区和食品监管及抽样检验费用共计15万元列入2011年区财政预算,已拨付到账,从而保证了这两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创卫成绩突出。按照市政府“创卫”分工,质监局承担“食品加工”单位的督导整治任务。我们认识到,“创卫”是地方党委、政府一个时期的阶段性中心工作,我分局克服“食品加工”行业变动性强,且多年未监管流通领域等困难,作为“创卫”的一支生力军,自2007年以来,始终奋战在创卫一线,全力以赴投入到小食品制作整治中。我分局“达标示范店承诺书”、“督导组边督导边整治”等“创卫”经验和做法被市、区创卫办专题刊发,在全市推广,在历次的 “创卫”检查排名中,我局均名列前茅。今年在创卫迎检攻坚战中,我分局举全局之力,确保了食品加工门店顺利达标。因成绩突出,区政府支持创卫经费3万元。

4、科学规划分工。为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科级干部的工作潜力,年初结合分局工作实际,解放思想,科学规划,改进措施,将分局工作分为五大块,由2名副局长和3名副科级干部各管一块,减少管理层次,让3名副科级干部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

三、经验体会

(一)、通过落实“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事业发展。市局新一届党组提出的提质保安、强基固本、聚才凝心“三大发展战略”,把解决基层分局长期租房办公的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使“强本固基”事业发展战略的稳步落实,由我局牵头调研,对四区分局目前的办公用房以及解决办公用房的途径和资金来源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解决方案。经过我局的多方争取、协调,区政府主要领导已初步同意在建设纺织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大楼时给我局解决14间办公室,有望使长期制约我局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通过沟通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质监工作涉及面很广,在履行职能上与许多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主动融入大局,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取得更大的作为。

(三)、通过服务体现质监工作价值。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是质监工作的宗旨,也是质监事业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只有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找准切入点,才能全面履行各项职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部门的权威性。“创卫”是近年来政府工作重头戏,质监局承担食品制作督导整治任务,我们借“创卫”收获颇丰。

四、存在的问题

1、作为基层分局,监管和执法压力日重,存在人员少、专门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创新 7 和发展。

2、北关辖区食品获证企业24家,食品企业数量在五区中占1/3以上,与北关区区域面积、发展状况不相符。特别是按照省人大对食品小作坊监管的界定,更突显监管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

五、明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全面贯彻市局“实施三大战略,打造四型质监”的关键之年,我局要在市局新一届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提质保安”、“强本固基”、“聚才凝心”三大战略为抓手,紧密扣住当地工作重心,加强队伍建设,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聘请有关专家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质监业务知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目标管理。按照市局新一届党组的“三大发展战略”新思路,在工作的细节上下功夫,使各项工作精细化、系统化,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按时全面完成。

3、加强两大安全监管。围绕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面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质量档案,构建以质量档案为基础、微机动态化管理为手段,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为重点的有效监管体系,认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4、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开源节流,把每一分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促进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好每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正确处理好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将行风建设融入质监工作整体当中,在服务中体现行风,用行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行之有效的行风建设,真正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6、加强宣传工作。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宣传,加大信息宣传投入,完善奖励政策,激发干部职工的宣传热情,形成全局上下搞宣传、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浓厚氛围。

7、正确对待体制调整,做好机构改革人员思想稳定工作。

8、要加强与调整和换届后地方四大班子的汇报、衔接工作,为部门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9、做好市长质量奖的培育和推荐工作。

篇3: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是我国粮食行业出版的第一套发展报告,从2003年起,每年定期出版,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具有重要历史保存价值。《2011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为第九卷,作者队伍强大,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装帧精美,是2011年中国粮食经济界的重要学术成果。该报告可作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粮油企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重要参考用书。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评价此《报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放眼全球,聚焦中国,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全面透彻的阐述,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报告》从2003年诞生至今已出版至第九卷,每一卷《报告》都能围绕当年粮食市场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献言出力,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综合看来,9年时间里,《报告》已被打造成我国粮食行业有影响力的年度蓝皮书之一,成为广大‘粮食人’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权威读物。作为《报告》专家编辑委员会的高级顾问之一,我对《报告》所取得的成绩深感欣慰,也衷心希望《报告》能够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4:粮食稳定增产不限于2011年

中央一号文件的英明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北方8省冬小麦区持续出现的降水偏少的旱情,再一次证明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国人对今年粮食收成的担忧。针对当时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十项措施(又称“国十条”),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

不过,从保持全国粮食稳定增产的角度来看,“国十条”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局部性。毕竟“国十条”主要是针对北方8省冬小麦区的干旱而出台的,但全国粮食稳定增产显然不能局限于北方8省冬小麦区,而是要放眼全国。也正因如此,今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决定,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国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在此基础上,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共提出各项措施十七条(又称“国十七条”),对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作出布署。

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是解决13亿中国人吃饭的需要,也是减轻通胀压力的需要,甚至还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出现粮食问题,其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但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显然不只限定于2011年。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对粮食的需求。所以,稳定粮食增产应该是一项永久的使命。因此,在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同时,同样需要有长远的措施,以便我国粮食稳定增产能够持续下去。

首先是要大力兴修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与重要教训。而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政府也曾经大力兴修过水利工程。但随后几十年,很多地方在兴修水利问题上投入不足,以至大量的水利设施被荒废,每遇干旱,农民只能望天兴叹。令人欣慰的是,水利问题作为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了出来,而且“国十七条”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不能只是着眼于2011年的“应急工程”,更应该要着眼于未来,要能够承受得起时间的冲击。而且4万亿的水利投资不能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而是要落到实处,并且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农田水利设施上。

其次,是要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被侵食。“国十七条”提出要落实播种面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是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如今正在被践踏。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发展都在大量侵占农田,一些黑心老板在农村滥开滥采,造成农村水土资源污染,大片土地荒废。从长远来看,粮食稳定增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要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受侵犯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5:2011年质监局综合股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综合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在各股室的支持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灵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质量、计量、标准化的监管职能,较好完成了今年的各项任务目标。现将今年综合股工作总结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今年工作情况

1、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质量监管。为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建立起“一企一档”的动态质量档案,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定期考核办法,考核出评定等级,做到了家底有数、企业分布和类别、规模和质量状况清晰。开展定期巡查工作,确保巡查工作有序、到位,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出动车辆72车次,巡查人员216人次,共组织开展了4次食品安全巡查,加大对高风险食品企业的巡查检查力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对违法行为较严重的企业依法移交稽查队进行了处罚,并同时做好巡查、检查笔录。加大区域内产量较大、销售量较多的小作坊的监管工作力度,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排

除隐患,督促帮助此类小作坊扩大生产,扩大规模。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起云剂、塑化剂等涉及老百姓生活的重点食品开展了专项检查,加大了此类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坚决确保全县人民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

2、开展小作坊加工许可证颁发准备工作。对需要办理加工许可证的小作坊提交的申请书进行材料审核,指导不符合条件的修改补充,前往加工现场检查验收,保证环境设备等满足生产要求。今年共组织食品企业与小作坊以《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例》《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办法》为重点进行了2次食品安全学习,免费发放宣传资料,主管领导做出专题讲话。

3、是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依法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和限制区域销售制度,发放食品添加剂专项公告,与全县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和规范巩固,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逐步提升,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做到严格按要求添加,准确按真实使用量填写,保证规范、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4、加强产品质量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根据《甘肃省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的实施办法》制定出了《某某县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实施方案》,对全县范围内的小麦、食用植物油、食醋、豆制品、白酒、人造板、化肥、眼镜等产品进行建档,并建立了电子档案,按时上报数据,为产品质量的稳步上升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同各企业签订了产品质量目标责任书,完成了 家食品企业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考核工作。

3、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和质量振兴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坚持择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积极向上申报我县特色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企业壮大步伐,今年共组织4家企业上报了甘肃省名牌产品,其中一家已成功获得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质量振兴工作中,综合股作为牵头股室,积极起草质量振兴方案和目标责任书,年初县局与市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6月中旬,我股室在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下,又牵头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半年考核,对考核情况予以通报。

5、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与条码开展。根据<甘肃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严格办证审查,并与工商、民政、国税、交通等部门积极联系提高数据库的年检,实现了数据库的动态

管理。同时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并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及时上传省中心。截止目前,共完成换发证849家和513家单位的年检工作,数据更新率达到73%,新登数据合格率达到100%,条码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全县共6家取得条码企业,除一家自然淘汰外,其他企业均成功续展。

6、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为保证获证后企业的产品质量,加大了监管力度,全面督促企业参加年审,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计量、标准体系,促进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今年辖区内新增食品生产企业 家,目前已获证。家食品企业换证,家工业企业换证,注销 家食品企业,家食品企业进行了年审。

7、继续推进能源计量与诚信计量管理工作。印发了全县《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实施方案》,对5家餐饮企业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并公示社会。在节能降耗工作中,我局成立了节能服务队,帮助4家重点能耗企业全面完成了的节能降耗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篇6: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一心一意抓服务、创新思路谋发展,实现了机关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全县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为瓮安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上半年,在州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班子的带领下,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正确履职,“两大安全”态势平稳

1、强化服务,加强监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年初至今,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12人(次),对全县纳入食品监管系统的大米、饮用水、白酒、粮食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糕点类、食用植物油、茶叶、蛋制品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共检查生 产加工企业(小作坊)52家(次),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3家违规行为较为严重的小作坊实施处罚。在对全县17家食品获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检查中,督促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添加剂购进和使用台帐制度及人员保管制度。同时帮助企业在厂房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相关管理制度及生产、销售台账记录给予指导,使其规范生产条件,依法生产经营。

在日常巡查中,摸清企业底数,实行动态管理。确定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中整治,特别是对量大面广、季节性强和高风险食品的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监管,并按规定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及时调整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我局以划区域监管模式进行监管,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企业、定责任的监管模式,解决了监管工作量大,人手少,任务重的突出问题。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省、州局及县县委、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要求,我局积极整合监管资源、下沉工作重心、强化监督服务、扩大宣传范围,深入推进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杜绝了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及中、高考前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同时,按照省、州局及县政府监督抽查计划,对全县81家食品生产领域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抽样送检,合格数为76家,合格率为93.83%,我局按照监督抽查处理工作,在规定时限内 基本完成整改复查工作。

积极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同时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工作,帮助、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合理布置车间、设备,建立化验室。通过我局的大力帮扶和指导,提高了食品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2011年3月,瓮安县味道茶业有限公司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瓮安县鑫锋山泉水厂、瓮安县满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瓮安县曾馋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顺利通过州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组考核,食品生产许可证正在办理当中;瓮安县黔中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瓮安县茂康油脂有限公司、瓮安县阿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瓮安县谭祖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瓮安县白沙井纯净水厂顺利通过换证考核。

2、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年”、“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气瓶两站专项整治行动”等活动。半年来共出动检查人员210人(次),检查单位99家(次),检查设备152台(次),查出一般隐患42项,已整改42项,整改率100%;严重隐患1项,已整改1项,整改率100%;取缔“土制锅炉”2台,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7份。切实开展了电梯安全、非煤矿山等场所在用起重机械和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对5家重点监控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监察,确保全县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气瓶使用安全。

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节日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强化安全管理,加强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排查治理特种设备事故隐患,为“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确保全县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上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16人(次),检查生产加工企业38家(次),检查经销企业52家次,办理案件6宗,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14798.5元,执行到位14798.5元。已审理6件,已结案6件,未出现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对人不服现象。

今年6月,会同工商、卫生监督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以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食品经营户、学校及周边餐饮和食品经营户为检查重点的食品安全大检查。检查以经营资格、进货票证、经营食品、包装标志、商标广告、管理制度以及滥用添加剂为主要内容。并把这样的大型检查常态化,采取逐户签约,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等方式,将监管触角延伸到农村食品经营户。6月22日,《贵州日报》登载了此次检查内容,这对于增进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树立质监部门工作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中,通过多形式、多部门的执法检查,有效打击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法分子,增强了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产品质量的社会氛围;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 能,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是企业发展的最优环境的理念,积极推广说理式执法,大力推进人性化执法,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全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检测检定、关注民生,树立质监部门良好形象。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条件有限,为进一步保障我县食品质量安全,我局检测所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抽检工作,对检测中存在问题的产品帮助其查找、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在对我县麻辣土豆丝(土豆片)的检测中,4家作坊均存在菌落总数超标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我局分管副局长王瑛同志带领食品监管工作相关人员专程前往开阳进行调研,学习兄弟县的先进经验,圆满解决了该问题。

加强计量检定及计量监督管理。上半年共检定衡器12台、天平12台、加油站15家、加油机44台、压力表26台、台秤22台,电子计价秤18台,有效维护了计量器具的公正公平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继续深入开展“诚信计量”专项行动,与加油站、商场、餐饮店等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有效保障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乡镇联动、全面覆盖,创新模式保安全。

随着全民打假、维权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对质监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局充分认识到质监工作点多 面广,人少事多,仅靠质监部门单一监管已不适应发展要求,特别在乡镇往往还存在一些监管的死角死面和盲区。深刻认识到必须紧紧依靠政府、联合部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逐步构建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才能扎实推进质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局将工作重心下移,监管关口前移,选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延伸触角到乡镇,实现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乡(镇)安全监管机制建设,调查摸排建档、安全隐患整治等工作,实现了区域监管,锁定了监管视野,对于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从而实现了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能够“管得全、管得到、管得住”。从而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延伸了监管工作领域,强化了监管工作责任,锻炼了监管工作队伍,形成了良好的联动工作态势,促进了质监事业发展。

(五)强化管理,机关形象进一步提升 结合“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按照“抓工作必须抓队伍,抓队伍首先抓班子”的要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水平。

一是突出能力,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组织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带领队伍执法的同时不断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工作、考勤管理、财务管理、党风廉政等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带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为全局干部职工做出了良好表率。

二是加强培训,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质监执法队伍的指导思想,强化廉政主题,局领导定期、不定期开展廉政党课教育,切实加强了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意识,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受监督”,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六)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继续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工作

2011年2月21日,州“质量兴县”检查验收组赴我县检查工作,充分肯定了我县“质量兴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我县“质量兴县”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财政投入力度大,组织机构健全,措施落实到位,“质量兴县”工作成效明显。6月,县政府组织召开“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将“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目标考核,并制定了《瓮安县“质量兴县”工作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实施工业强县和名牌发展战略,积极扶持名牌产品发展,表彰先进,奖励企业争创名牌,以名优品牌为引领,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我局请 示县委、县政府重新启动《瓮安县企业创名牌表彰奖励办法》,助推我县名牌发展进程。通过我局努力,瓮安县黔中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贵州省瓮安县柴姨妈乡土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瓮安县冬秀嬢酸辣食品有限公司、瓮安县猴场左氏食品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贵州名牌产品称号正在申报受理中。

农业标准化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手段,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5月,我局会同县农业局在雍阳镇花桥组织召开无公害辣椒标准种植示范移栽现场会。在花桥400亩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我局副主任科员敖静和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果蔬站技术人员彭久皆同志对辣椒标准种植技术进行讲解,要求农户按照标准化体系中育苗规范进行移栽,并对育苗过程中易发病和以往育苗错误对农户进行培训。

(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经验促发展

2011年3月23日至6月21日,根据省质监局工作安排,我局李晓红局长赴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质监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李局长在挂职期间,时刻不忘工作,及时将沿海发达地区质监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反馈,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负责的精神;要在思想上进 一步解放,思路上进一步开阔,思维上进一步活跃,眼界上进一步开扩,模式上进一步创新,从而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精气神;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思想上的障碍,谋求发展;要加强内部管理,创新机制上步子更快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更多一些,跳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发展模式。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州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一定隐患。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生产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加工企业大多底子薄,基础设施差,一些企业受观念、资金的制约,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投入少,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状况差,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贮存运输到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2、在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还不够深入,未能完全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3、宣传力度不够,见报的稿件不多,特别是省级以上的报道稿件,信息质量还不高,被采用的数量不多,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突出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 监管工作,狠抓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依靠政府、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严格责任追究,严把市场准入,提高工作效率。在省、州局和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履行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企业法人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以减少和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继续建立和完善执法检查、强制检验、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建立起以“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为核心内容的安全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继续加强对特种设备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加大监察力度,现场监察到位,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3、以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加大打假治劣力度。集中开展食品、农资、建材、家电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打假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以诚信计量为重点,突出做好民生计量工作和强制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切实维护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

5、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开创质监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开创质监事业新局面关键在党组织,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人。要把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一是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并针对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不断健全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二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以“作风建设、环境建设、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建设年”活动。强化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方式,不断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

6、把坚持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我们质监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主动参与全县经济建设,在招商引资、源头质量监管、工业园区建设、技术检测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寻找新的工作切入点和突破点,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为地方经济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突破发展瓶颈,跨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作出新的突出贡献。

我局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既要正视困难,敢于解决难题,又要认清优势,善抓机遇。要自我加压,负重前进,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 实处,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瓮安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瓮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篇7: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1年6月27日)

今年以来,我们市质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质量主体责任年”为总抓手,突出全面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条主线,继续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技术服务平台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全市质监系统各项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势头。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全面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着力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不断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着力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一是抓重点。在

工作对象上,坚持以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产品的获证企业为重点,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着力加强重点督促指导,确保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到位;在工作方式上,要大力推行企业履责制度,通过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履责,实现监管部门有效履职。二是抓培训。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加工人员的培训,先后分四批对全市320余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法人、原材料采购人员和配料人员共500余人开展了培训。5月23日—27日,与国家质检总局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产品量与企业主体责任创新”高级研修班,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贯,使广大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6月10日召开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履责工作会议。三是抓典型。典型的引领和带动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工作中我们注意培育和选树落实主体责任到位的企业,认真总结经验,做成典型案例并加以推广,让先进的企业带动落后的企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1、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我们市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早筹划、早部署,认真做好第二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目前材料评审工作已经结束,评审其他程序正在按计划进行。目前申报

材料已上报省局,近期省局将组织专家到我市进行现场验收。

2、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继续加大我市标准体系制修订力度。引导有关单位参与上级标准制定工作。先后组织专家和人员深入鱼台安泰矿山、高新区樱花五金、金乡鲁特电工、长沟葡萄种植区等企业调研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立项等情况,积极组织申报和前期准备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被批准立项,《模具专用淬火油》等三项地方标准通过审核,山东我们成友食品有限公司参与制订的《肉丸》行业标准将原有标准中含肉量提高了200%,极大地促进肉制品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企业标准备案流程,严格办理流程和时限,组织成立了企业标准审查技术委员会。2011年上半年,共受理企业标准备案145项,办结145项,办结率100%。大力通过试点带动,促进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开展,2011年有机大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达20000亩。目前,在市县两级质监部门的帮扶下,已成立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大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检验的标准体系。

3、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和计量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了 “5.20世界计量日”、“6.6世界爱眼日”等宣传活动,先后组织了“进社区、进校园、进敬老院、进企业、进超市”等活动,免费检测眼镜110件、血压计176件,检定电能表290

只,水表210只,进社区17次,进敬老院院2次,进学校2次,免费发放体温计200支,人体秤20台,视力表200张,老花镜52架,发放材料1400余份。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开展了对重点耗能单位计量器具的检查,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对全市10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器具使用检定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生产过程中能耗数据的合理检测、准确收集。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活动。

4、全力抓好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围绕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这条主线,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生产加工源头严把食品安全关。保持高压态势,严打非法添加行为。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了监督检查。微山质监局在专项行动中查处无证生产腐竹案件4起,其中2起已查明在生产中添加了非食用物质吊白块,查获违法加工腐竹的原料大豆4000余公斤,腐竹成品半成品1700余公斤,目前,对查明的2起非法添加案件,已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了移交。其他各县市局也都保持了严打非法添加行为的高压态势,使我市食品企业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行为得到了有限遏制;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从基础建设入手,实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隐患治理年”、“特检杯”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竞赛、百日督查、车用气瓶和医用氧

舱等专项整治活动,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单位的特种设备实施100%排查。对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辖区主要宾馆饭店、医院、车站、学校、商场、党政机关等重点敏感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重点监管,有效地防止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知识100堂课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全市干部职工群众特种设备安全常识的整体提升。

(三)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我们市质监局以鲁南质检中心为依托,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目标,着力将鲁南质检中心打造成为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人才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企业开展技术人才培训,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服务。充分发挥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为我们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为鲁南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标准、检验检测的优质服务。先后为企业实验室早期开发咨询210(人)次、免费为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人才600余(人)次,邀请武汉大学质量院专家教授和卓越绩效管理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现场授课等活动,培训企业实验室技术检测人员500余(人)次,全市1300余家企业通过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和管理水平。

(四)狠抓技术机构建设,科技兴检科技强检战略实现

新突破。通过抓改革促发展,抓投入上项目,抓科研促创新,抓管理出效益,抓人才建队伍,技术机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实力和检测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了一个水平高、布局优、覆盖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我们市质监局在鲁南质检中心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7个省级实验室,与我们市“五大产业基地”的配套检测服务相同步,基本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围绕能源工业、煤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配套公共检测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等方面的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技术机构在推动质监事业发展、提高全市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加快推进国家LED质检中心建设工程进度,与高新区联合成立国家LED质检中心筹建工作组,先后抽调光电专业相关技术人员14名,充实筹建工作组人员队伍,组建了一支专业知识强、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技术人员队伍,为国家LED质检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5月10日召开国家LED质检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为国家LED质检中心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创新载体,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行风建设取得新突破。我们市质监局以开展“争

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市县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务求思想境界更高、驾驭能力更强、工作措施更实、服务质量更优、造福群众成效更明显,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好评。

一是大力开展学习教育月活动。制定下发了《我们市质监局开展“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努力营造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邀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为我们作《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和《风险社会与应急管理》两个课题的专题报告,使全体质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长知识,开阔思路;举办“学习点亮人生”和“质量在我心”等演讲比赛活动,掀起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再创辉煌的工作热情。

二是开展增强为民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活动。按照省局打造“法治质监”新形象和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6月19日至20日,在新世纪广场举办了迎接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会,唱出了质监干部对中国共产党无限忠诚的情怀,唱出了立足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唱出了我们质监人开拓创新,团结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唱出了市质监系统质监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三是切实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质监、争

当学习型干部活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加自觉地学习钻研质监业务、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

四是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坚决落实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重大原则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准确理解、严格执行国家总局、省局加强基层建设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有效办法措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二、透彻分析当前形势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从有利因素看,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 的进程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条件依然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从不利因素看,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仍然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

从工作环境看,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省局都高度重视、非常支持质监工作,多位领导莅临视察、调研和指导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从质监工作开展情况看,全系统上下迎难而上,团结拼搏,付出了艰苦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抓培训、建平台、上手段,全系统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巩固,质监事业发展的平台更加宽广,后劲更加充足。但是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有的单位裹足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市局将在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上落实更加得力的举措,以重点突破牵动全局。突出抓鲁南质检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用新用活政策,突出特色,抢先一步,务求在产业集群配套发展,技术人才聚集,产业启蒙等方面产生关联效应,发挥更大作用。突出抓公务服务平台建设,高点定位、高水平运作,将其打造成服务企业服 9

篇8: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一、全年粮食总产超历史

全省全年粮食产量为3670.0万 (367亿kg) , 比上年增产39.2万t (3.92亿kg) , 增长1.1%, 超过历史最高的1999年1.5万t (0.15亿kg) , 实现五连增。

1. 分季节看, 大小春季季增产

小春粮食产量777.5万t, 比上年增15万t, 增2.0%;大春粮食为2892.5万t, 增24.2万t, 增0.86%。

2. 分作物看, 玉米、马铃薯、高粱增产贡献大

除稻谷、红苕、杂豆因气候和结构性调整产量略有减产外, 其余粮食品种均实现增产, 其中增产较多的作物有:玉米 (729.8万t, +16.9万t, +2.4%) 、马铃薯 (289.02万t, +15.4万t+5.6%) 、小麦 (563.8万t, +5.6万t, +1.0%) 、高粱 (33.2万t, +4.2万t, +14.5%) 。

3. 分市州看, 除川南三市受旱及成都面积调减减产外, 其余17个市州均增产增产

幅度超过5万t以上的市州有:达州市增5.72万t, 增1.91%, 凉山州增5.37万t, 增2.45%, 绵阳市增5.24万t, 增2.24%。4个市减产, 其中成都市减8.48万t, 减3.09%, 泸州市减3.63万t, 减1.74%, 自贡市减1.98万t减1.47%, 宜宾市减0.28万t, 减0.12%。

二、主要经济作物全面增产

经济作物中, 油料、烟叶、药材、蔬菜增产, 棉花、糖料、麻类减产。其中, 油菜籽产量215.5万t, 比上年增9.1万t, 在连续9年增产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蔬菜连续7年增产, 今年产量达到3618.4万t, 比上年增210.4万t, 人均占有量首次突破400kg, 有力的保证了市场供给。

三、茶叶水果有增有减

篇9:2011年粮食质监工作总结

从辽源市农委了解到,201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5万亩,比2010年增加1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7%。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17.9万亩,平均亩产1372斤,全市总产29.9亿斤;水稻播种面积36.4万亩,平均亩产1176.7斤,全市总产4.28亿斤;大豆播种面积8.4万亩,平均亩产450.86斤,全市总产0.38亿斤;薯类、杂粮播种面积12.3万亩,平均亩产871.14斤,全市总产1.07亿斤。和2010年相比,增产粮食累计约4.3亿斤。其中玉米3.926亿斤(已经去掉2010年因灾减产的0.982亿斤)、水稻0.202亿斤、大豆0.195亿斤(因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薯类和杂粮合计0.387亿斤。

粮食增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情况。市委书记姜有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金育辉和主管领导多次深入生产一线靠前指挥,督导落实。二是气候适宜,保障增收。2011年粮油作物生长期间,既遇到了较适宜的气候,也遭受了短暂的不利天气影响,但从总体来看,适宜气候是主要的,不利天气是次要的。三是耕地面积增加,保证增收。2011年辽源市总耕地面积达到了303.2万亩,较2010年耕地面积292.8万亩相比,新增加了10.4万亩,增幅达3.6%。新增的耕地主要来自矿山的复垦、荒地的利用、林地的变耕等。四是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增收。2011年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增加了玉米的播种面积,缩减了大豆的播种面积,提高了高产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了相对低产作物的播种面积。2011年玉米、水稻和大豆播种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71.9%、12%和2.8%,与过去玉米、水稻和大豆播种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8.5%、12.8%、5.2%相比,玉米增加了3.4个百分点,水稻和大豆分别下降了0.8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五是科技推广,保障增收。2011年,辽源市结合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高密栽培技术、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大豆畦作栽培技术、病虫鼠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矮化抗倒伏技术、高产稳产品种引进技术等20余项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利用冬春科普大培训活动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和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对粮食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六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辽源市坚决做到惠农资金不截留、不挪用、不挤占的同时,积极采取提前預拨的办法,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全部兑现到农户,鼓励农民种好田、多打粮,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学校班子“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下一篇:[证券论文]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