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与企业管理

2024-04-27

晋商文化与企业管理(共8篇)

篇1:晋商文化与企业管理

晋商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晋商经营和管理思想的文化底蕴属于非正式约束机制的范畴,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它对晋商的商业活动具有伦理理念与法律规范的双重作用.晋商的.经营管理制度均是在传统文化约束和影响之下进行运行的,它一方面保证了晋商的长期兴盛,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晋商的衰落.

作 者:刘建生 燕红忠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晋商   传统文化   约束机制  

篇2:晋商文化与企业管理

院 附 中 初 一 年

社 会 实 践

C1013 贺雨婷

感受晋商文化

C1013

贺雨婷

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是啊,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带着对晋商浓厚的兴趣,我选修了谢老师的《晋商文化赏析》这门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晋商的风云人物,晋商中各家族的发家事迹,个大院的文化等。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诚信: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童叟无欺的诚信。晋商的诚信还体现在不因顾客年迈或幼弱而坑蒙拐骗,而是一视同仁的诚信。清朝末年,山西平遥城内有个讨吃要饭几十年的老太太,一天拿着一张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要匡付白银。这张汇票历时三十余年,日升昌经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办成汇票,藏在身上,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摸丈夫惟一的遗物夹袄,无意中摸到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日升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声名大振,成为晋商中的佼佼者。2.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3.二、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

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长大后放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同仁所不及。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这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如山西定襄邢九如“少贫乏,年十四失情,„„越二载,其大父即辞世,家道益困,公以母老弟幼苦无资,不得已弃学就商,甫弱冠远服贾于京东之赤峰县,„„勤劳四十余载,而家道卒致丰。”榆次人李智春,“生贫家,幼父母卒,兄佣工,仲兄且殇,于是学商于直隶顺德府布店,数十年勤劳无间,为执事者所重,积有余资,乃旋里娶妇王氏,„„三子皆成立,长商于赤城,次二、三子耕作,后家渐起。”永济人赵俊,“为富家贾于江南,勤俭著闻”。刻苦:不怕苦,不怕累,也是大多数山西商人的良好品德。清人纳兰常安说:“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太谷县商人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他们经商“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乾隆《祁县志》卷9载,祁县阎成兰“行商朔平、归化,辛苦备尝”。

谨慎:山西商人经商以谨慎闻名。这并不是说他

们不敢经营大的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对大业务抓得很紧。但他们不轻易冒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拍板成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放款来说,这是山西票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又有风险,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有的票号对用款户透支数额还作了明确规定:上上等户不得超过3万两,上等户不得超过5千至1万两,中等户不得超过3千两,下等户则不与之交往。这一规定,就是出于谨慎行事之目的。

4.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如明代曲沃人李明性,青年时常感慨:“夫为弟子壮不能勤力,将坐而食父兄乎?”于是“挟资贾秦陇间”,由于他在商场上“精敏有心计”而致富,又“内行周慎,孝睦于父兄。仲兄卒,无子,以己次子后之。治家甚严,族子甲出钱收息过当,召而责之,手裂其券,自是举宗凛凛。”明代襄陵人乔承统,“其父中盐卒于扬州,遂弃儒而贾。内监杨某督鹾两淮,承统弟承经以事得罪杨某而逃亡,杨捕之急,承统挺身出就狱,所受之刑,五毒备至,终不言弟所在,且为行贿千金,得释。弟归家,破析己财之半予之”。介休冀氏马太夫人主持家政时,“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山西商人在发扬群体精神中,还注意量才使用,各尽所能,明代山西大同人薛伦,“其家世力田,兄耕弟贾,业盐于淮。”明代蒲州人王冕,“早卒而遗孤二人,家无应门之仆,王冕妻张氏奉姑抚孤,誓志不二。二子长大后,命长子服贾。曰:孤而无助,将门户是赖;授次子以儒业,曰良人有志而未成,其负荷在是也。后长于克拓前产,次子以明经为诸生,卒立厥家。”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由此可知,从王氏那里得到资金的子弟很多。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张四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参赞机务,王崇古官居宣大总督、兵部尚书,马自强曾任礼部尚书。三家的联姻,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O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伙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不过,无论朋合或伙计制,尚是比较松散的商人群体。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分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我想他们的这些品质也会伴我一生,永远的给我以启示!

篇3:论万里茶路与晋商文化

一、茶路始末

1.茶路起点

关于万里茶路的起点, 经考证是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附近的下梅村。下梅村因位于梅溪下游而得名, 武夷山的大红袍得名已久, 然而下梅村这个地方历来以农耕为主, 茶叶产量并不是很多, 最早发展为万里茶路的起点是源于其优越的水路运输条件。据史料记载, 最早来到下梅村从事茶叶生意的是山西的常氏一族, 常氏与下梅村当地邹氏合作, 利用下梅村的水路交通发展茶叶贸易, 使得下梅村很快发展成为福建北部最大最繁华的茶叶收购和运输的集散地。而最早促使常邹两家合作成功的便是双方在诚实守信、以义制利经营理念的共识, 晋商偏重于国际贸易的观念也对邹氏的经营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尽管之后还有其他山西商人参与到下梅村的茶叶贸易中, 但是常邹两家的百余年来的互帮互助、精诚合作却被人广为流传, 成为一段流传后世的佳话。

2.赊店古镇

茶路从福建下梅村开始走水路, 途径江西湖北等省份, 不断充实货物种类, 包括茶具等等, 到河南赊店古镇后由水运转为陆路运输, 由于赊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 使得大批货物的运输和中转在这里完成, 从北方运来的毛皮等货物与从南方运来的茶叶等在此集散。繁华时期赊店古镇有人口数万, 货栈客店几十余家, 往来客商常年不绝, 故而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店。而赊店的得名也是由于当时商人旅客常年往返, 与店主逐渐熟络, 再加上彼此之间均以诚信相处, 客商遇到难处时常常向店主赊欠路费或盘缠, 待下次来时归还, 所赊款项有时数月便还, 有时经年再还, 但却从无赖账不还者。于是客商之间口口相传, 逢急救难, 赊店其名则由此而来。

3.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全长约一千四百多公里, 由河北张家口到蒙古的中心腹地库伦 (即现在的乌兰巴托) , 一直延伸到俄国的恰克图市。该道路古已有之, 自元朝始作为中原与草原连接的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然而张库大道的繁荣却是伴随着中俄贸易的兴盛发展而来的, 由于张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得其历来为我国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公元17 世纪以来, 由中原地区运输来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资与从草原和俄国等地运来的毛皮、马匹、银器等等进行交易。茶路的车路到此则全部变为驼路, 由骆驼等担任运输重任, 直到中俄边境实现跨国贸易。该路段途径戈壁与荒漠, 运输之艰险程度在当时的物质环境下难以想象。至今张家口市的“古宏庙”, 也叫“孤魂庙”便是当时来往的山西商贾客死他乡以后由山西老乡收容尸骨并供奉和祭奠的地方。

其实, 万里茶路上真正能够发家致富的晋商只是极少部分人, 大多数山西商人并没有在经商方面取得多大的成就, 有的经营业绩也很普通。更有甚者怀揣发财梦客死异乡, 杳无音讯, 只能在孤魂庙中寄锁乡魂。然而数百年来的一代一代的山西商人, 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对财富的向往, 信守着忠义诚信的经营理念, 缔结了伟大的商业帝国, 与此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晋商精神和文化。笔者在此将其精华进行梳理, 也有助于现代人。

二、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是几百年来通过几代晋商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 一脉相承而又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和财富, 既包括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如常家庄园和乔家大院等等, 也包括无形的精神财富。当然, 晋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直观而具体, 本文要讲的晋商文化便是由晋商所创造并流传下来的精神层面的内容, 这也是数百年来得以支撑其发展的内在灵魂和动力源泉, 具体来说,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崇商重利

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为主, 无论是寒门学子还是官宦之家无不以学经论道一朝取仕、报效朝廷为毕生所追求的目标。而唯独在山西, 从唐朝李氏家族晋阳起兵时提供财力支持的武士彟 (即武则天的父亲) , 再到明清时期的晋商富甲天下。山西人始终在挑战着传统的士农工商的价值排序, 他们非但没有看不起经商的人, 反而把自己最优秀聪颖的孩子培养成商人, 而那些家族中资质平庸之辈才会被要求走读书入仕的道路。可以说山西人历来走的都是一条与普罗大众价值追求相违背的道路, 而这一点山西人并不以为意, 相反, 在他们看来, 经商与做官有着某种相通的东西, 如同官场中清者自清一样, 经商之人身处名利场更要恪守本分、谨守道义才不会被利欲熏心的商场玷污了自己。因此, 晋商在经营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更加从容与自信。数百年来, 山西商人在这样的观念促使下, 一代又一代的走向商场而放弃考取功名, 其数量之多如今已无法考证, 但是海内最富的称号山西是当之无愧的。对财富的向往, 以及在不法利益面前的克制才是山西商人得以称雄世界三大商帮之一的根本之所在。据有关资料记载, 山西人在俄国做生意, 竟然把犹太人从俄国的市场挤了出去, 且犹太人也不得不叹服于小辫子中国人的经商能力, 当然, 这里的“小辫子的中国人”指的就是山西的晋商。回顾历史, 我们不得不赞叹先辈们在义与利之间取舍时毫不犹豫义字为先的抉择。崇商重利却有节有度, 不取无义之财, 大抵这才是晋商得以立足的根本所在。

2.信义并举

众所周知, 晋商出门在外所供奉的是关公, 而关公是我国古代守信重义的典型化身, 与此同时, 关公也是我们山西人。晋商把关公视为偶像和保护神, 也就说明晋商所秉承的是信义并重的价值观, 这一点在晋商发展过程中为其树立的独特的商人形象, 也使得他们身上普遍的有一种有别于其他商帮的道德自信。尤其是在晋商发展初期的合伙经营中能够得到体现, 一般而言, 合伙做生意很难维持, 而晋商却把合伙生意做的很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晋商普遍以信立足, 言而必信, 义结同心。因此, 晋商之间彼此信任, 对外也是义字当先, 时时刻刻以关公的信义精神来团结和影响着周围的人。这样的道德自觉, 使得晋商在经营过程中如鱼得水, 蜚声海内外的大盛魁, 其最初便是由合伙创办起来的。而且晋商票号也大多是采取财管分离的经营模式, 即出资人与经营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的经营模式。这种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绝对的信任便出自于双方对信义的共同遵守, 也可以说是一种共同的道德自觉。即便是在对外经营中, 若是哪家商号的经营出现困境, 其他晋商必定会出手对其鼎力相助, 绝不会落井下石。在晋商长达五百多年的商业活动中, 一直恪守着信义并重、坦诚相待、绝不欺诈的商业品德。他们信义并举的行为不仅为自己的商业经营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值得信赖的商业形象, 赢得了巨额财富, 也为后世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卓越创造

晋商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之多, 经营范围之广, 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开创性的探索, 没有任何前人的经营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 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然而正是这种前无古人的商业环境造就了晋商凡事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 也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创造活力和动力。概括说来, 晋商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资本运营方面。晋商敏锐地捕捉市场信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适时推出一系列的经营模式, 并将其准确地应用到实际经营活动中去。自明代以来, 先后推出数种经营模式, 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贷金制、朋合制、伙计制及股份制等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制度。与此同时, 他们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 大大促进了商业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在人事管理方面。晋商在用人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策略, 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到奖惩制度, 无一不是严谨而自成体系的。在人才选拔上, 其考察的首要内容便是人才的德行如何, 其次才是对其经营才能的考量。通过综合评判人才的处事能力以及广泛听取社会评价来决定是否进行留用。并且秉持用人不疑的理念, 一旦决定留用该人, 便会放手让其最大限度地施展他的才华和能力, 丝毫没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如果是新入行的伙计, 还会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并规定了严格地考核条件。除此之外, 还建立了颇为人性化的员工奖惩机制, 用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晋商在整个用人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把其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

(3) 在资金融通方面。晋商票号汇通天下, 形象地表述了晋商票号的经营地域和经营范围, 虽然票号钱庄等类似银行的金融形式早已存在, 但是晋商票号在我国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使得晋商票号在我国金融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4.自强不息

山西地处中原, 环境及土地贫瘠, 并不利于发展经济。然而晋商正是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个白银帝国, 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万里茶路上处处都在考验着人的身体和意志力, 从崇山峻岭到大漠黄沙, 山西人凭着一双脚一个坚韧不拔的信念走出了一条条财富之路。据史料记载, 晋商的活动范围横贯亚欧大陆, 东起日本, 西至欧洲, 南到港澳, 北至彼得堡。我们难以想象在当时交通运输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要完成这样的世纪商路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贫瘠的土地给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灵魂, 让他们的存在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鲜活夺目的一支。

历史的车轮在继续, 万里茶路和它的开辟者们也已不复存在, 然而由他们所创造和体现出来的晋商文化和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现代人去追寻和探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万里茶路这条古商路的价值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我们希望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 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它, 也希望古老的商路能够在我国的国际战略中发挥出新的更大的作用。

摘要:万里茶路也称万里茶道, 在我国境内的线路起始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 终于俄罗斯恰克图市, 在我国境内绵延四千七百多公里, 是公元17至19世纪中叶连接中俄茶叶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而开辟这条茶路的正是位居我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晋商是山西商人的简称, 明清时期纵横商场数百年, 以其卓越的经商能力及厚重的晋商文化作为支撑, 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万里茶路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万里茶路的研究来挖掘其背后所体现的晋商文化, 以期为晋商文化的弘扬及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万里茶路,晋商,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晓航.穿越万里茶路[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1.

[2]张喜琴.晋商五百年 (万里茶路) [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4.10.

[3]严明清, 贾海燕, 路彩霞.“万里茶道”研究:洞茶与中俄茶叶之路 (二) [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4.10.

[4]张春岭, 凌寒编.万里茶路枢纽:赊店[M].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4.9.

[5]韩小雄.晋商万里茶路探寻[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5.

[6]李翠玲.晋商票号的信用制度研究[D].中央名族大学, 2011.

[7]王锦萍.晋商大院历史文化积淀[J].晋中学院学报, 2010 (02) .

[8]葛贤惠.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当代文库[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9.12.

[9]薛勇民.伦理视域下的晋商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10]乞邓庆.纵横天下五百年——寻访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J].两岸关系.2006 (04) .

[11]杨涌泉编著.中国十大商帮探秘[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

篇4:追寻没落的晋商文化

山西的街道不宽,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槛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车水马龙驮载着金钱、风险、骄傲、九州的风俗和方言,从山西通贯茶马古道,甚至抵达内蒙古和俄罗斯,在上个世纪以前的五百多年中,纵横驰骋,执中国商业、金融发展之牛耳。山西的历史是商人的历史,是一座座神奇的商业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虽苍老而风骨犹在。那些与之年岁仿佛的文化宅第早已坍塌,而这些商用建筑却依然虎虎生风,正仿佛文士和商人的对决。

清朝咸丰、道光年间的奏折、明人沈思孝的《晋录》、美国作家罗比·尤恩森的传记中可以看出:太谷、平遥、介休几个县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几乎可以和当时的国库存银媲及,太谷县城甚至被描绘成“中国的华尔街”。

东北人薛岩与老师刘建民近20年时间里漫步其间,并不为寻幽览胜,只为了寻找一些流失在历史中已然无法掌握的碎片,关乎激情,关乎冒险,关乎当年商人们生离死别的情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薛岩的老师就节衣缩食,倾囊借贷开始搜集晋商五百多年历史中隐藏在商业行为背后那些活动的思想。

2000年,薛岩在太原见到刘建民,基于共同的兴趣一起开始了漫长的收藏生涯,由于收来的东西基本不具备互通市场,而且其中隐含的文化研究价值使得两人不忍卖出任何一件。薛岩只好经营公司,以此来支撑收藏。按照晋商当初的商业路线天南地北奔走,书信、票帖、印章、薄记、老照片堆积如山,其中的甘苦,冷暖自知。

薛岩想知道,是什么让这个巨大的商业团体真正没落,甚至没能换一种形态存活下来?外来的侵略、无穷尽的社会动乱、军阀混战、工商企业破产关闭,原票号贷的巨额款项无法收回,存款民众在人心惶惶中争相挤兑,票号行业倒塌,以致一贯善于经营的晋商没能东山再起?除了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暴力冲撞之外,又是什么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的经商本能?

晋商,虽然人数众多,敢做敢为,却也经常遇到自信的边界;晋商奋斗数百年,内部却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能代表他们说话的思想家;晋商已经有力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却没有最终参与社会变革;晋商靠钱财发言,却无法建立精神王国;晋商是一群缺少皈依的强人,一拨精神贫乏的富豪,一批在根本性的大问题上不大能掌握得住的掌柜。他们在前后左右能找到的参照物只有旧式家庭的深宅大院,他们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只能在农村。

虽然山西商人的商格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仍然让他们光芒难掩,他们仍然是伟大的商业管理者。虽不是山西人,薛岩仍希望尽自己的努力,收藏和拯救濒临灭绝的晋商文书,通过这些历史的碎片研究和延伸晋商文化,并能以做博物馆的形式让更多人领会到这种商业精神。于是,他搜集老照片,觉得里面包含着伦理;收集书信,觉得往来信函里传递着晋商的运营规则;收集账薄、票帖,觉得那是反映晋商票号、钱庄经营的绝对凭证;收集钞版和图章,觉得商人的信用源于其中……与其说,晋商留下来的是一个个豪门巨贾广宅大院,不如说晋商是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这个群体的兴盛与衰落在长阶段的历史中,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由这个群体形成的商业传统和精神,是一股强劲的力量,矗立于今天每一个山西人的人生背景之上。也正因如此,这个群体留下的东西极为可贵也极为零散,甚至就此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近4万件的藏品之于商业史的意义,绝非如山西遍地的商家宅院之于旅游业的意义那样简单,与其说它们是旧时代那些商人的纪念碑,不如说他们是历史中作为有血有肉的商业个体的情感、思想、激情和灵魂。

薛岩无数次往返山西,但见曾经富贾一方的祁县太谷一带,而今已仅剩下深宅大院的寂寥虚空,不禁慨叹晋商风骨的没落。在薛岩的目光里,搜集到的每一件文物和票证都是山西商人过去的辉煌本身。他总能透过一只银锭或者一纸债券就时光折返:晋商乔致庸的大伯乔全义中举人时的匾额、各商号的图章、老钞版、旧文书、银票、契约、合同、账本……那些古老的质地和文字是通往昨天的唯一路径,而薛岩是领它们走向明天的人。

薛岩宁可给大家周详地介绍晋商的古往今来以及每件藏品本身蕴藏的诸多价值,也不愿花时间在讲述自己的收藏经历上。于他而言,他搞收藏的意义和目的在于探究和推广晋商文化、商旅间那种层层缔结的细密牵连,而不是宣扬自己收藏的艰辛过程。

篇5: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

有一天,新当铺进来1个人,拿1个金罗汉,要典银1000两。以后连续3个月,这个人每天来典当1个金罗汉。这家当铺的资金几乎要用光了。店主问怎么有这么多金罗汉来典当?来人说,我家主人有500尊金罗汉,现在只典当了90尊,以后每天还要来当。店主问来人,主人是谁?来人说是亢氏。店主知道亢氏号称“百万富翁”,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向来人求情,让亢氏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高飞。

这是一个传说,有无其事无法考证,但亢氏之富的确是历史有记载的。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就把亢氏列为山西首富,资产在数千万两白银以上。

今天的晋商为何牢牢屹立于世界商界之林不倒呢?我相信,正是由于晋商的诚信之道铸就这一辉煌的。

“晋商守信用。”那么晋商的信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下面请跟随我一起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山西,一起去领略晋商的诚信之道,晋商的生意经。

晋商为长途贩运商,后来又发展为票号商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既然要利以义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无欺”,要“勤俭为先”;其次,利要服从义,要为义舍利。在此举两个典型事例:其一,光绪初年,山西连续遭灾,以致饥民饿死。祁县商人乔致庸率先开仓放粮,县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结果祁县死人、逃亡人数为各县最少。其二,清末民初,国难当头,晋商募捐一百多万两白银,赎回矿权,还积极筹办保晋公司,并认购二十万股,为全国各地纷起的保矿运动带了头。晋商积极参与保矿运动,使得商人的忠义人格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御辱自强的辉煌史册。

山西商人在为人之道上也表现了诚实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为贵,凡事不做过分,不做法外生意,讲求以诚待人,和气生财。

清代汾阳人崔崇圩以卖丝为业,往返于张家口和大同一带,虽利润不太丰厚,但也算富足。一年,市场行情不看好,年终结账亏损很大,崔崇圩的财东对他很不满意,并由此而丧失了对他的信任。崔崇圩愤然剖腹自杀,肠子流出数寸,甚为悲壮,气绝前还说:“我不善于贸易,以至于主人亏本,愧在人世。”

晋商崇信“管鲍遗风”,视经商为“陶朱事业”,崇尚信誉,讲究一诺千金,在信用制度匮乏的封建时代争取了从上层社会到普通阶层的.一致认可,以诚信着称天下。梁启超曾评论说:“晋商笃守信用。”1888年,英国汇丰银行在上海的经理回国前,对晋商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这25年来,汇丰银行与上海的中国人作了大宗交易,数目达几亿两之巨,但我们从没有遇到过一个骗人的中国人。”由此可见,晋商的诚信声誉斐然。

晋商的外部诚信体系主要体现在货真价实的诚信

篇6:传承晋商文化,永铸诚信之道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传承晋商文化,永铸诚信之道

在开始演讲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今天的临汾在清代时是平阳。这里是尧帝的故乡,原来的临汾市区也改名尧都区。明清时这里是山西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商贾聚集之地。平阳的大街上原来有一家当铺,后来又有人开了一家新的。故事就从这家新当铺开始。

有一天,新当铺进来1个人,拿1个金罗汉,要典银1000两。以后连续3个月,这个人每天来典当1个金罗汉。这家当铺的资金几乎要用光了。店主问怎么有这么多金罗汉来典当?来人说,我家主人有500尊金罗汉,现在只典当了90尊,以后每天还要来当。店主问来人,主人是谁?来人说是亢氏。店主知道亢氏号称“百万富翁”,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向来人求情,让亢氏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高飞。

这是一个传说,有无其事无法考证,但亢氏之富的确是历史有记载的。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就把亢氏列为山西首富,资产在数千万两白银以上。

今天的晋商为何牢牢屹立于世界商界之林不倒呢?我相信,正是由于晋商的诚信之道铸就这一辉煌的。

“晋商守信用。”那么晋商的信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下面请跟随我一起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山西,一起去领略晋商的诚信之道,晋商的生意经。

晋商为长途贩运商,后来又发展为票号商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既然要利以义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无欺”,要“勤俭为先”;其次,利要服从义,要为义舍利。在此举两个典型事例:其一,光绪初年,山西连续遭灾,以致饥民饿死。祁县商人乔致庸率先开仓放粮,县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结果祁县死人、逃亡人数为各县最少。其二,清末民初,国难当头,晋商募捐一百多万两白银,赎回矿权,还积极筹办保晋公司,并认购二十万股,为全国各地纷起的保矿运动带了头。晋商积极参与保矿运动,使得商人的忠义人格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御辱自强的辉煌史册。

山西商人在为人之道上也表现了诚实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为贵,凡事不做过分,不做法外生意,讲求以诚待人,和气生财。

清代汾阳人崔崇圩以卖丝为业,往返于张家口和大同一带,虽利润不太丰厚,但也算富足。一年,市场行情不看好,年终结账亏损很大,崔崇圩的财东对他很不满意,并由此而丧失了对他的信任。崔崇圩愤然剖腹自杀,肠子流出数寸,甚为悲壮,气绝前还说:“我不善于贸易,以至于主人亏本,愧在人世。”

晋商崇信“管鲍遗风”,视经商为“陶朱事业”,崇尚信誉,讲究一诺千金,在信用制度匮乏的封建时代争取了从上层社会到普通阶层的一致认可,以诚信著称天下。梁启超曾评论说:“晋商笃守信用。”1888年,英国汇丰银行在上海的经理回国前,对晋商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这25年来,汇丰银行与上海的中国人作了大宗交易,数目达几亿两之巨,但我们从没有遇到过一个骗人的中国人。”由此可见,晋商的诚信声誉斐然。晋商的外部诚信体系主要体现在一下的方面:

1.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2.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

3.童叟无欺的诚信。晋商的诚信还体现在不因顾客年迈或幼弱而坑蒙拐骗,而是一视同仁的诚信。清朝末年,山西平遥城内有个讨吃要饭几十年的老太太,一天拿着一张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要匡付白银。这张汇票历时三十余年,日升昌经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办成汇票,藏在身上,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摸丈夫惟一的遗物夹袄,无意中摸到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日升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声名大振,成为晋商中的佼佼者。

无论是在监督、约束机制并不健全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当今,以诚信求发展是每个商家的必由之路。晋商的诚信体系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对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和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市场经济诚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虽然市场机制本身就是一种规范机制,任何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都必然被淘汰出局。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中的失信状况愈演愈烈,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的10% ~20%,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XX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XX亿元,因不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5855亿元,此外还会有一些如人情、道德、法律、行政等方面的间接损失,每年因不诚信而被拖垮的企业也不计其数。这说明企业在诚信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刻不容缓。面对这一现状,关注并借鉴晋商诚信体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一剂良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晋商诚信体系的借鉴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培养诚信意识。个体的对事物的认知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是否拥有诚信意识决定着诚信行为是否会发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是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全民的诚信意识至关重要。晋商对诚信意识的培养是从孩提时代即已开始,在家教中申明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儿童从小就有了诚信的观念,从而使其成年后的从商生涯中以诚信为美德。因此,我国的诚信意识的培养也要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进行普及,从而进一步扩展到全民诚信意识的培养。

2.鼓励诚信行为。晋商的诸多诚信行为都广为流传,不仅使其名声大振,同时收获了相当的经济利润,这无疑是对诚信行为的正面激励,促使诚信行为的发生。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对企业、个人的诚信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宣传,树立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品牌,让诚信逐渐成为人们对企业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也成为个人美德之一。

3.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诚信体系。诚信涉及到企业、组织或个人的方方面面,有效地诚信机制必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完善的诚信。晋商中颇负盛名祁县乔家在经营活动、内部管理和家训中所体现出的诚信行为,至今仍可视为效仿的典范。

综上所述,晋商作为明清时期最为杰出的经商群体之一,其外部诚信体系、内部诚信体系和个人诚信体系对当今社会的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7:有关晋商文化博物馆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晋商文化博物馆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内的渠家大院,是一所以晋商文化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县级博物馆,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家研究晋商文化的博物馆。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它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总面积为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5317平方米,是当时“渠半城”的五分之一。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内分3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240间。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活泼有趣。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我国著名考古专家郑孝燮先生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有240间房屋,每个四合小院都自成体系,而各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隔,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整个大院墙高院深、气势恢弘。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被建筑专家赞誉为“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

篇8:从晋商文化领悟会计专业

一、晋商文化

(一) 晋商文化起源

从客观上分析, 山西的晋商之所以兴起并繁荣起来, 是由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山西商人的内在精神等因素所决定的。就山西的地理环境而言, 山西北部横贯长城, 与内外蒙古游牧民族地区接壤, 南则与中原农业地区连成一体, 为农业和畜牧业区, 手工业区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 中原汉族生产、生活所使用的耕牛、皮毛等, 特别是战争中使用的军马, 主要取之于蒙古草原。而蒙古族人民的衣、食、日用品, 则主要依赖内地汉族的农业和手工业。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成为了这种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虽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北方游牧民族的贵族政权和中原汉族的地主政权时分时合, 民族矛盾时剧烈时缓和, 对南北物资交流干扰大, 但无论在和平状态还是在战争状态, 双方的物资交流无论是公开合法地进行, 还是隐蔽非法地进行, 始终未能中断。后来蒙古族入主中原, 建立了元朝, 统一了宋辽金的割据局面, 从而给商业活动开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大约在1845年以前, 每年平均从这里输往北方的茶叶约40000箱左右, 到了1852年却增加到约175 000箱。此外, 还有少量的糖、棉花、丝织品和生丝等。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晋商人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 造就了晋商辉煌的数百年。

(二) 票号的精髓

在晋商规模逐渐扩大、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 晋商开始寻找新的商机。他们发现由于山西商帮多从事长途贩运的工作, 所耗的时间多花费在运输商品的路上, 导致商品流转和资金周转的速度较慢, 而在沿路的日常饮食起居所耗资本较大, 商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就需要向社会进行借贷来保证货物的按时到达。例如山西的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安徽霍山茶、湖广茶, 经水陆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区, 路程将近数千里, 沿路资本用量很大, 而资金周转较为缓慢, 此时运输货物的商人就需要大量地进行贷款了。面对这种情况, 山西商帮为了能够满足贩运时资金周转的需要, 首先创办了账局, 从事存放款的业务。后来, 在账局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了“票号”。而“票号”差不多就是现在的银行了, 换言之, 山西票号是明清时期高利贷性质的早期银行, 也是近代中国银行的雏形。其所经营的存、贷、汇、兑等业务也是较为成熟的银行信用。由于晋商的商号之间互相调配资金, 就像现在的银行一样, 如果一个商号资金不够就需要从自家商号的其他商铺转移一部分的资金来进行周转, 因此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个地区,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 以便资金方便有效地送达。而各地商号的盈利亏损, 大部分都需要带回山西总号, 统一进行结账分红, 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 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的情况。以往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的形式, 但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 导致保镖运现极不安全, 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应运而生了。

最后,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山西票号又与其他社会信用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也对近代国家信用有着极大的影响。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山西票号卓越的社会信誉对当时的工商企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都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从而有助于推动当时整个近代社会信用制度的塑造。

山西票号由建立到逐步发展并走向辉煌, 追溯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是因为当时的票号“产权意识”以及人员等整体的管理结构就目前现代的企业管理机制来说很类似, 即在那个时期晋商就开始懂得如何运行经营商铺, 而另一方面, 现代较为健全的企业管理机制或许也是从晋商那一时期所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经营理念。现代企业在经营理念上采取股份制, 而恰恰当时明清时期的票号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采取股份制, 而且在当时同样也将股权分为正、副股来区分, 合理规划股权利益。因此明清时期的山西票号与现代的企业具有两个共同点:股权多元化和股权相对集中。即商铺的经营的方向、方式和方法, 由持有大多数股份的股东所掌握, 其余较少股份的股东只拥有最后分红的权利, 无权参与经营管理。明清时期的票号已经会在经营商铺上实现财权分离管理的方式, 就是东家会选一名德才兼备的善于经营的大掌柜来经营管理商铺。在这种关系下, 东家需要承担经营带来的风险, 而大掌柜只拥有经营管理的义务, 无需承担风险。所以东家在选择大掌柜的时候要特别谨慎, 东家一旦将大掌柜确定下来, 大掌柜就得制定适用于他所经营管理商铺的管理模式, 多采用垂直管理集权模式, 这种模式是与他们的业务特点一致的, 这也是现代的组织行为学中的战略目标决定管理结构。即大掌柜统一管理其余人员, 负责调遣, 并且业务大多数时候是“南银北存”, 即在南方发达地区的借贷的银两是由北方达官显贵在票号所存的银两。

第二, 是因为票号除了在全权由大掌柜管理经营的治理结构下, 采取科学的内部的同时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包括一系列的防伪制度、督察制度、财务制度等, 有效地实现了对员工的管理与分配。其中对员工的管理方面, 强调了对员工的身份等级人身控制等一系列管制措施。这种管理制度在现在来说是不合理的, 它限制了员工的人身自由, 不过在当时却是有效的管理手段。财务制度的重要方面是簿记制度, 由明末清初的山西思想家傅山先生创立的“龙门账”。它把所有进出的收入按照活动的性质、渠道分为“进、缴、存、该”四类, “进”指的是全部的收入, “缴”指的是全部的支出, “存”指的是包括债权在内的全部的资产, “该”指的是包括投资在内的全部债务。其原则是:该十进二存十缴或是进一缴二存一该。账目如果进缴全部达到平衡了就称为“合龙门”, 故有“龙门账”之称。票号所实行的防伪制度包括印制汇票, 附加暗号、书手固定等办法, 这种制度采取“认票不认人, 见票即付”的原则, 既保证了业务的通畅, 又防止外部人员进行造假诈骗。票号还有相应的督察制度来保证以上制度的实施, 其中包括分号向总号定期作工作报告。这使得总号可以了解各地的情况, 便于进行决策管理, 又可以检查下面的工作;还包括总号派人去下面的各分号考察业务情况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纪律等情况。

第三, 是因为山西晋商注重对于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的培养。其用人原则可以大致分为三条:第一, “用乡不用亲”, 即所有人一定是山西人, 既可以防止家族管理的弊端, 又可以用乡亲关系实现同心同德;第二, “德才兼备”, 山西晋商尤其为重视职业道德, 把德放在第一位;第三, 每个员工必须拥有铺保, 作为对员工的一种制约手段。票号的管理骨干都是东家通过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在学徒选拔时就十分的严格, 年龄、语言表达能力、外貌、家世、身高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并且还需要与票号有业务关系的店铺担保。进号要经过笔试与面试, 考核通过后想要成为一名大掌柜, 仅仅当学徒的时间就要三年。而且票号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待遇包括生活的薪金、休假、供给制以及身股制等, 它们都起着不同的激励作用。所谓的身股制就是指关于全体工作人员的分红的制度, 将员工和商铺的利益紧紧联系着, 员工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更加努力的工作。除此之外票号员工还有休假的待遇, 这点和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一样。票号虽然平时在员工的管理方面十分严格, 员工的自由也极大地被限制, 但员工福利方面还是考虑得很好的。

二、会计文化

(一) 晋商文化丰富了会计内涵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 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

会计本身作为一门应用型科学, 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由当初的山西票号经过不断地创新与改革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会计工作。会计机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技术及手段不断创新进步, 与时俱进。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在经营商铺, 尤其是钱庄钱铺过程中, 极大地展现出了丰富的会计智慧。文化, 核心是“心”, 关键在于“化”, 即不是将传统的会计文化只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将其的精髓真真正正地内化在心中, 不断地去理解、领悟。晋商丰富的票号文化的内涵是否被现代会计人所接受, 这是一个传统与进步之间的抗衡, 而继承与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会计人所必须拥有的精神。如今, 会计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以会计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 晋商“汇通天下”的理念,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会计理念的追求。从事会计工作的群体在共同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 也会在日常做事方面体现出会计人员的价值理念, 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实践证明, 尽管会计人是独立的很多个体, 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会计人员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将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也正是这种跨区域, 跨时间的文化精髓的传承, 使得会计人自然而然地通过相互交流学习, 进一步促进了会计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有一个会计文化示教馆。其中有一本账簿是最早记录“四柱结算法”的会计账簿, 这种结算方法至今都是世界所通用的, 既表现出传统会计计算的精髓, 又体现了现代会计核算的理念。而在账簿的每一个项目的数字上都加盖了红章。仔细去看会发现, 账簿上拥有着极为严谨而先进的会计思想, 而平实、隽秀的字体也展现出一个低调、不张扬的会计人所特有的品质。从会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方面来讲, 会计文化的传承不是凝固在某种物体上, 或是仍存在于会计实际实务操作中的, 而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将会计思想、会计精髓融入在会计文化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吸收、学习、继承、发扬、创新。如晋商商号的“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和“日清月结”的文化理念, 都是会计文化的具体体现。而在现代的会计界,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 字字千钧, 都是中国会计人所应有的基本职业原则, 这些也都是对会计文化的一种精神方面的传承。作为会计最为重要的三个道德理念是客观、独立和公正。票号都有自己的印章, 这些印章除了防伪之外, 内容设计也十分考究, 如张家口发现的一枚“日昇昌记”的印章, 就引起很多会计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实际上, 票号的徽章除了具有一般徽标符号的作用以外, 也是一种会计文化的传承, 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徽标符号上就设计了一个天平, 即寓意着“公正、公平、平衡”, 这是一种彰显公平的精神体现, 同时也是会计师群体坚持不懈的追求公正的价值取向以及价值信念的最好的诠释。

除了在晋商文化精神上的传承之外, 山西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赞的。孔子主张人一生中要勤奋、刻苦, 在事业上付出自己极大的努力去争取、付出。正如“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是指一种对于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并笃一和认真的精神, 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是“重儒轻商”, 对于商人是极为摒弃的。可是山西晋商却不这么看, 他们认为商同士农工都是同等重要的。晋商摒弃旧化封建的“弃商”思想, 将商作为一个同样需要尊敬的本业来看待。

(二) 发扬晋商人精神, 提高会计素质

对于现代的会计人来说,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不仅仅是从事这份行业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必须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山西晋商文化带给我们的优秀的严谨的会计知识, 让我们在刚开始完全不理解这个行业作用的情况下, 通过知识渐渐了解它, 并领会到其中深奥的数学计算的知识, 丰富我们知识的海洋同样也让我们逐渐对这个行业加深兴趣直至最后深深地被它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其次, 我们一旦选择了这个行业, 就得领悟传统山西晋商人“敬业”的工作态度。就像票号与现代企业机制十分相似一样, 传统与创新, 过去与现在, 会计人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票据将古代与现在联系起来。而在众多会计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中, “严谨”一直是会计人的代名词, 也是会计人最为重要、最应该遵循的工作态度。这正是与山西晋商人所一贯的态度, 山西晋商人以“谨慎”出名, 不是他们不敢去进行大的交易, 去冒险, 而是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事先保证了完成这个交易的一切条件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才能行事。这恰是晋商之所以能够繁荣了上百年的原因之一。同时这种工作态度也是随着会计文化渐渐地传承下来了。最后我们应该在真正了解了明清时期的晋商文化后, 真正领悟其精髓, 充分发挥会计人“敬业”、“严谨”的态度。同样, 我们也发现, 票号的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的相似程度使我们对山西晋商又更加敬仰了, 他们不仅擅长会计的精打细算, 更是国内优秀管理者的摇篮。优秀的会计人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高度的适应能力, 以及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和弘扬明清晋商会计文化的实质就是要进一步探求今天的会计科学, 完善会计技术, 提高会计审美能力, 追求会计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张民服, 谭宇.明清微商玉晋商之比较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4) .

[2]冉平.平遥古城的日升昌票号[J].兰台世界, 2009, (15) .

[3]张正明.明清晋商及民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在昆明全委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下一篇:一笑的阅读练习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