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24-04-18

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11篇)

篇1: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区各级领导支持下,我区农残检测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在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将蔬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区农委蔬菜局设立了检测站,现有检测室1间,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等设备,建立了农残检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有一名副局长负责检测工作,重点乡镇的蔬菜基地设立了检测室,配有农药残留速测仪,如张店乡和十河镇大周村等。

二、检测站工作现状

区检测站开展蔬菜、果品农残检测主体设备为残留农药测定仪一台及配套设备,主要开展了蔬菜果品农药残留监测。每年对中心城区主要农贸市场、超市、蔬菜基地和集镇农贸市场开展蔬菜农残检测,品种有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花菜类、茎菜类、地下块根类蔬菜水果等40多个品种,样品3000多个,合格率达%.蔬菜及水果都是生鲜农产品,保质期较短,检测的时效性很强,及时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检测信息,对引导消费者购买放心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坚持每次检测都以检测结果公示,使消费者及时了解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情况,向广大消费者及时反馈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动态,以及合格率方面的信息。

三、存在问题

我区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没有出现一起重大蔬菜质量安全事故,蔬菜安全水平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

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1、检测经费紧张。建议各级领导对蔬菜质量安全认识要到位,加大检测业务工作经费,并把检测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内,以确保我区农产品检验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2、检测手段落后。检测设备简陋,目前使用的速测仪只能检测有机磷农药,对菊酯类等其他农药还无法检测,蔬菜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3、覆盖面小。全区农残检测设备数量较少,多数乡镇及超市未设立相应的检测机构。

4、市场准入制度还未完善,外来蔬菜农药超标相对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检测和治理。

篇2: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明新街道办事处

按照县政府通知要求,现将蔬菜产业园建设工作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导思想

按照全县“一牌五县”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规划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一区五园”和“一城五业”建设目标,今年我们明新街道办事处以绿源寒地蔬菜园区建设为重点,依托国土、农开及扶贫等部门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将园区建设成集生产、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努力将园区打造成滨北“蔬菜第一园区”。

二、园区坐落及功能定位

根据地块情况,经过详细踏察,产业园核心区设计在向荣村东四路东西两侧。

功能定位是: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采摘、休闲、观光及餐饮于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使其成为明水新城的后花园和观景台。

三、建设内容及功能化分

蔬菜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主要内容有“四区一中心”。核心区总占地约745亩,其中棚室区占地245亩,包括高标准多功能综合展厅(一楼为办公、仓库、食堂宿舍、展厅、实验室等,二楼为透明景观台),裸地蔬菜占地500亩;辐射区涉及明水镇、双兴、永久、兴仁、通泉等乡镇,约15万亩;净菜及农副产品加工区占地20亩,建设加工车间,办公、展厅等;保鲜贮藏区占地20亩,建设保鲜库及常温保存库1万平及办公、安保、宿舍等;特色产品种植区占地100亩,主要是吸纳其它各乡镇或外来企业投资规模大,必须生产具有特色的种植品种或具有拉动作用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交易配送物流中心占地20亩,交易场地5000平方米,办公及门市房5000平方米。

四、经营模式

为了加强管理和集中经营,提高产业园的拉动和示范引带作用,我们的想法是核心区由集体经营管理,具体想法如下:

1、成立公司,提高组织化程度。由办事处熟悉蔬菜生产经营的副书记孙树奎任蔬菜产业园主任,带领向荣村及办事处相关人员,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经营方式准备进行公司式运营。下设三个子公司,即温室种植开发公司,主要负责蔬菜的种植及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加工贮藏公司主要负责蔬菜初加工和净菜加工及深加工脱水、干菜、果脯等;经销公司主要负责蔬菜的对外销售,在打进周边城 市超市的同时,争取和辽宁及山东等全国闻名的蔬菜经销基地取得联系,借鸡生蛋,进行互利互惠的联营联合。另外,还在考虑通过招商,引进具有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走联营联合之路。

2、统分结合,提高科学化水平。温室区建成后,进行分区规划成四个区域,即叶菜种植区、果菜种植区、食用菌种植区、水果种植区和观赏花卉种植区。主要是吸收有种植技术的农户经营,同时引带部分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参与,再按种植品种成立各自的协会。对外聘请专家能人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指导,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

3、土洋结合,提高文化品味。在贴近大众的同时,争取在高端蔬菜、水果及观赏植物种植上有所突破,在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的同时,争取绿色和无公害标识。

五、保障措施

1、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关出资部门抓紧拿出准确的拟建温室数量及上级设计要求,请有关专家在进行总体规划的同时,要进行单体温室的设计,以便承建单位做工程预算。另外,便于办事处对园区进行宏观考虑配套设施,例如,道路、绿化、美化、供水、配电、看护房、展厅、景观等设计。

2、千方百计,加快供地。办事处和向荣村要按照县里的统一规划,作农户工作,抓紧把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主要办法:一是采取租赁的方式,每亩600元进行承租,时间到二轮承包期末。二是采取置换的方式,一方面是以地换棚,按租地价格每亩600元计算,核算出总地价,然后根据每栋温室的租金进行协商找补转换经营,原承包关系不变;另一方面以地换粮,根据农民种植玉米进行养殖的习惯,秋后按同等地块的玉米常产补给玉米。第三是以地换楼,主要是农民新城用现房作价置换农户承包田,按价找补,农户与村委会按规定程序变更承包关系。三是采取征用的方式。向荣村或开发企业垫资按现行地价进行一次性征地,等棚室建成后收益归出资方所有,棚室产权归村集体,土地归出资方所有。

3、积极工作,争取支持。办事处要克服一切困难,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解决前期所需费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给予资金和物资和技术上的倾斜;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和争取,恳请县政府能根据规划需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及政策支持,让蔬菜产业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的同时,也能打造成农民新城的后花园和观景台。

4、戮力同心,打造品牌。园区建设工作已经作为目前办事处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日程,我们办事处全体干部分成了三个服务小组,并分解了任务指标,争取举全办之力,争取打出特色,打出品牌,打出一张省内外远近闻名的可观、可餐、可试、可享的明水农业观光旅游新的名片。

六、工作运行情况

我们现在初步规划设计了一套园区建设方案,地块初步踏查已经完成,待方案定下后,与农户对接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和房屋拆迁协议,按时保障施工方进入施工场地。

建设地点在农民新城南、东四路东西两侧,三块区域,需建设面积245亩,可建设日光节能温室85栋,蔬菜大棚25栋。其中农民新城南一区占地面积89亩,可建设(规格8米×50米)日光温室40栋,4米×5米工作间20座,温室区内可硬化4米宽通道三条,晾晒场5000平方米,并可在晾晒场南侧建一处展示厅;二区占地面积30亩,可建设(规格8米×50米)大棚10栋,4米×5米工作间10座,可硬化4米宽南北走向作业通道两条。三区在村南东四路东,占地面积126亩,可建设日光节能温室35栋,大棚(规格12米×56米)25栋,4米×5米工作间55座,可硬化4米南北走向作业通道4条,东西走向作业通道1条。该方案涉及农防林一条,杨树240棵,唐槭树苗45亩约18万株;房屋52座,砖房44座,土房8座,另有房场一处。住宅面积共5305平方米,仓房面积1402平方米,圈舍面积1658平方米,大棚2170平方米。拆迁后,东四路宅基地部分配建二层商服。后附园区平面图。

七、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问题:

⑴如果征地,需要资金970余万元。如果采取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将其承包田经营权租赁到二轮承包期末,还有15年,租地资金每亩600元,245亩地,需要租地费用2,205,000.00元、补偿树苗费70多万元,这笔费用办事处和村集体暂无力解决。我们准备通过作农户工作,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小先期投入压力。我们建议政府给付征地补偿款的方式解决前期投资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问题,又化解了征地补偿兑现问题。

⑵以地换楼的方式,将农户的土地以征地价格作价,在农民新城中以楼的实际价格等价交换,该地块地上建的温室或大棚作价归开发商所有,亦或办事处以实际价格定期给付开发商,这样可能会使园区建成后规模经营受到影响。

⑶按主要领导意见,东四路边拟建二层商服,属于永久性建筑,如果说征地,需要国土部门协调用地指标,如无法协调,能否进行变通。另外,路边商服建成后,可能影响到棚室区的整体效果。建议拆迁农户解决建设永久性建筑问题,这样既解决了用地难题,又解决了新城南北通透问题。

2、征用农防林及苗木补偿问题

一是租地费用,根据项目需要,用地面积为245亩,每亩租金约600元,220.5万元; 二是地上附属物涉及农户唐槭树苗,涉及45亩,每亩约4000株,约18万株,每株约4元,共计72万元,同时涉及南北走向林带一条约棵杨树240棵,征用费用为:1.7万元,附属物总费用为73.7万元;一条农防林240棵树,45亩苗木,需费用77.81万元。

3、配套看护房问题:国土资源局建设的50栋温室没有匹配工作间,影响农户生产经营,需配套工作间。

4、动迁房屋补偿问题:在实际动迁房屋前,需要有相关部门配合评估,对民房客观作价,在实际动迁中会涉及到房屋以外建筑物补偿问题,需要现场洽谈动迁补偿。

5、建标准化展示厅问题:为了提高园区品味,将园区生产的产品对外很好地展示宣传,让外界对园区经营品种、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有个全面了解。需要建一处标准化的展示厅,共外界参观、接待,可能会涉及到永久性建筑用地问题。

八、下步工作计划

篇3:商洛市蔬菜育苗体系建设情况调研

1发展现状

1.1 育苗体系建设情况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 也是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环节。商洛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设施蔬菜以来, 蔬菜育苗设施逐步由利用阳畦、冷床播种育苗转向利用温室大棚育苗, 蔬菜种苗的供应方式主要以基地、农户自育自用为主。近年来, 随着全市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 尤其是丹凤商洛民乐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柞水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州青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商南德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 使全市蔬菜育苗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2009年以来, 依据全市设施蔬菜发展规模和布局, 配套发展集中育苗点21个、占地面积14.07 hm2。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备、劳力缺、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 目前投入运营育苗点15个, 面积8.77 hm2。育苗品种主要有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甘蓝等, 年育苗量1 558×104株, 年推广面积637.27 hm2, 年总产值706.35×104元。2009年—2012年累计育苗4 163×104株, 累计推广面积993 hm2, 占全市设施蔬菜基地面积20%左右。年育苗茬次2~3次, 即早春两茬育苗 (分别是供应设施大中棚和大田露地生产) 、晚秋茬共3次育苗, 供苗时段为2月下旬—4月上旬和7月中旬—8月上旬, 所育菜苗除育苗企业基地自用外, 主要供应育苗点周边农户和本县区其他设施蔬菜基地, 按平均每株商品苗售价0.4元, 年销售额约62×104元, 按平均每株纯收入0.1元计算, 育苗企业年净利润为15.6×104元左右。

1.2 育苗单位生产经营情况

1.2.1 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育苗点

建于2008年10月, 建设地点位于柞水县下梁镇沙坪村公司院内, 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 0.67 hm2, 育苗净面积3 000 m2, 每年育苗量100×104株, 年纯利润10×104元, 2009年—2012年总育苗供苗数量达到400×104株, 总利润40×104元。品种以茄果类、瓜类和甘蓝为主。用苗地点为本公司基地和周边乾佑河沿线的下梁、石瓮、乾佑、营盘等镇区域, 年推广面积33.33 hm2, 4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33.33 hm2。年推广效益20×104元以上, 累计增产效益达到80×104元。

1.2.2 商洛民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点

建于2010年7月, 建设地点位于丹凤县武关镇南坪村商洛民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园内, 建设规模0.67 hm2, 育苗茬口早春茬、秋茬和越冬茬, 育苗量50×104株, 约50%对外出售, 年纯利润超过5×104元, 2010年—2012年总育苗供苗数量150×104株, 总利润16×104元。品种以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和菜豆为主。用苗地点为本公司基地和丹凤县铁峪铺、商南县清油河、试马等周边区域, 年推广面积40 hm2, 2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0 hm2。育苗点年推广效益10×104元以上, 3年累计增产效益16×104元左右。

1.2.3 商南县德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点

建于2009年10月, 建设地点位于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 建设规模1.33 hm2, 2010年1月开始育苗, 育苗茬口早春茬、越冬茬, 年育苗量260×104~320×104株左右, 年纯利润10×104多元, 2010年—2012年总育苗供苗数量870×104株。品种以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甘蓝为主。用苗地点为富水、过风楼、青山、试马、清油河等镇, 3年累计推广面积103.33 hm2。育苗点年出售种苗收入10×104元以上, 3年累计纯收入34×104元。

1.2.4 商州区青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点

建于2011年1月, 建设地点位于商州区腰市镇屈村, 建设规模0.3 hm2, 净育苗面积0.3 hm2。育苗茬口早春茬、秋茬, 年育苗量28×104株, 年纯利润超过10×104元。品种有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甘蓝等。用苗地点为本基地和腰市、板桥等周边村农户。

1.3 育苗设施设备及应用情况

商洛市育苗点建设的棚型标准化日光温室、半地下式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其中陕西汇生源公司有自动卷帘 (被) 育苗温室8栋、占地0.67 hm2, 建造材料为纯镀锌钢管骨架、砖包墙结构和保温板后屋面。柞水惠仁农业公司建有自动卷帘 (被) 育苗温室10栋、占地面积0.67 hm2;建造材料为水泥骨架、双层砖墙结构和保温板后屋面。丹凤商洛民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部为山东寿光引进的半地下式日光温室, 墙体厚, 沿入地下深, 保温效果好, 可周年育苗生产。商州区夜村镇于塬村绿缘三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点建设有1 600多m2的连栋温室, 配套建设供暖设施, 可供暖5 000~6 000 m2。育苗设备主要是穴盘和营养钵;水肥灌溉采用膜下暗灌、喷头浇淋或喷雾;冬季育苗地下加温用地热线配套温控仪、地上加温采用专用发热灯炮, 个别育苗点采用锅炉管道供暖;夏季降温设备主要靠遮阳网、水帘;苗床补光设备靠日光灯补光;棚内净化消毒应用手动喷雾器进行药剂处理。覆盖卷铺设施有无纺布保温棉被、草帘和无滴棚膜。植保技术采用黑光灯诱杀、黄板等。

1.4 育苗技术及应用情况

商洛市集约化育苗点育苗的主推技术是穴盘基质无土育苗和营养钵基质育苗技术, 基质材料主要为草炭、锯末、食用菌废料等, 主要从山东寿光、陕西咸阳、渭南等地购买成品;苗床类型是采用日光温室架设塑料棚、拱棚内铺设电热线等方法, 育苗方式以常规自根育苗为主, 部分育苗点黄瓜、西葫芦进行嫁接育苗。播前种子处理采用日光晒种、变温浸种催芽等方法, 播种是人工填盘装钵播种。在菜苗培育中, 温、光、水、气和营养调节等方面是综合应用以上现有设施设备, 结合当地天气进行调控管理。

1.5 集约化育苗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情况

商洛市把蔬菜集中育苗点作为蔬菜育苗技术示范点, 重点示范温室 + 塑料小棚 + 电热加温和商品基质、穴盘育苗、种子消毒、变温催芽、瓜类嫁接等关键技术, 并在育苗单位基地建立适龄壮苗栽培示范田10余处, 面积80 hm2, 展示了集约化适龄壮苗在整齐度、节种、省工、提升作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农药使用量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为了推广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 确保技术不走样, 市县两级蔬菜技术部门举办育苗技术培训班, 现场示范集约化、专业化育苗技术, 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 提高对集约化育苗的认知度, 3年全市共开展蔬菜技术培训130多场次, 累计培训菜农2×104余人次。为设施蔬菜基地、育苗企业聘请技术员36人, 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要求各育苗企业在加强菜苗售前培训的同时, 还要重视售后服务, 市、县、镇蔬菜技术人员经常深入育苗点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用苗户进行跟踪技术服务。

1.6 育苗体系的运行模式及成功经验

部分实力强、启动早的育苗企业,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形成了企业化运作模式,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即采取“育苗点 (中心) + 示范基地+用苗户 (基地) +技术服务”的运作模式。产前与用苗户签订供苗合同 (协议) , 约定供苗种类、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和违约处罚办法, 建立用户基本情况档案;开展技术培训, 做好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按合同分品种、分批次, 多样化生产、提供商品种苗。多数育苗企业是育苗满足自身需要之余, 按成本价或微利出售给周边基地和农户。

2 存在问题

2.1 育苗规模小, 供应能力不足

全市15个集中育苗点每年育苗量1 588×104株, 全市设施蔬菜0.23×104hm2, 年需良种苗0.8×104~1×104株, 加上部分露地菜种苗, 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育苗供应的主要渠道还是以种植户分散育苗、自育自用为主。全市目前尚未建立一家工厂化育苗中心, 育苗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

2.2 配套设施不齐全, 技术水平不高

主要是缺乏必要的、先进实用的育苗管理设备、检测设备及实验仪器, 在棚内苗床环境控制等方面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达不到规范化、标准育苗规程要求, 成苗率低或延长推迟育苗时间, 菜苗质量不高, 不能按时供苗。设施蔬菜基地分散, 各地生产条件差异大, 集中育苗远距离供苗运输不便。目前, 运输过程中, 采用的是胶框装运, 一次量小、成本大, 直接影响育苗点自身效益和生产者的产量、效益。

2.3 产销衔接不紧密, 总体效益不高

由于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生产者对集约化、商品化育苗了解浮浅, 认同度低, 认为企业育苗价格高、品种单一或不对路、运输安全无保障等。同时多数供需之间缺乏沟通, 没有协议约定, 育苗单位生产存在盲目性, 从而导致产销脱节, 用苗户担心买难, 育苗企业害怕卖难, 其结果是育苗数量小, 规模效益低。

2.4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多数育苗单位为私营企业, 沿袭家族式传统管理, 没有走上现代企业管理轨道, 责任、利益不明确, 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 关键环节管理不到位, 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差, 损失惨重。

3 发展建议

3.1 加快体系建设, 增强供应能力

在改扩建现有育苗点提高育苗能力的基础上, 在各县区至少建设一个标准化工厂化育苗中心, 形成布局合理、规模育苗、效益显著的育苗产业体系。

3.2 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育苗效益

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倾斜, 支持商洛建造标准化育苗中心, 配套先进实用的苗床管理设备和试验示范及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 配备专用送苗车等设施, 增强抗灾能力, 提高育苗效益。

3.3 出台优惠政策, 实行蔬菜种苗补贴

省市政府应研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 在资本引进、土地审批、财政资金、水电路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明确的优惠扶持政策。将蔬菜种苗列入政府补贴范围, 给蔬菜育苗点和订购种苗的菜农适当补贴, 鼓励育苗点和菜农选用优质种苗。

3.4 应用先进技术, 提升育苗水平

推进科技创新, 广泛应用嫁接育苗技术和集约化蔬菜穴盘无土育苗技术,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改进育苗方式, 改善生产条件, 降低育苗成本, 在组培、水培和漂浮等高新技术应用上取得新突破, 在育苗设施设备、基质、穴盘的组装配套和苗期管理以及种苗质量标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全面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3.5 重视宣传引导, 扩大带动效应

市县农技蔬菜技术推广部门要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企业和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引导, 提高蔬菜生产者对集约化育苗的认知度, 育苗单位和企业也要注重宣传和培训, 主动与用苗户对接, 争取预先签订供苗合同, 实现订单生产, 合同销售, 同时做好跟踪服务, 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

3.6 加强供需沟通, 确保适销对路

篇4: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关键词 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湖南省常德市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鉴于常德市蔬菜种植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常德市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 加强生产源头管理,确保蔬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

蔬菜是人們每天必备的食物,蔬菜质量安全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蔬菜质量的好坏,仅凭肉眼是无法识别的,必须借助仪器,而专业的仪器不但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所以加强源头管理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1 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补贴制度,包括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补贴,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补贴,对蔬菜质量安全科技攻关的投入等。发放的补贴要建立补贴档案,保证补贴落到实处,对违反补贴政策的要有追责制度。

1.2 加大蔬菜生产基础设施投资

首先,依托现有的蔬菜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道路设施、恒温大棚设施、病虫害无害化防治设施等,提高蔬菜绿色、有机化生产水平,其次,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杜绝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染水源流入蔬菜基地。

1.3 组织和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培育和发挥蔬菜种植协会和蔬菜合作社的作用,将无公害生产作为工作重心。对于暂无正式管理组织的地区,试行小规模农户联合管理,推荐一名技术指导和监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联合体农户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活动,实行农事档案记录制度。

1.4 强化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

建立高素质的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队伍,转变农技推广职能,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普及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的蔬菜知识和生产操作规程,引导、帮助、规范菜农生产优质安全的蔬菜。

2 加快蔬菜加工产业发展,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蔬菜加工产业应加快改革进程,促进产业调整,培育行业组织力量,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完善蔬菜生产与加工产品可追溯体系及预警标准体系,并做好监督执行工作,提高蔬菜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证消费者的日常消费需求。

2.1 加强蔬菜基地与企业的合作

以蔬菜基地和民间蔬菜种植合作社、协会组织为依托,发展拥有现代管理制度、先进生产技术和国际生产与环保标准,尤其是具有自身创新能力及联合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是提高蔬菜加工质量的起点。也可以借助地方龙头企业,如金健米业、大湖股份等,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

2.2 加快蔬菜加工的转型

转变新鲜蔬菜直接或简单加工上市销售的现状,要实现传统蔬菜发酵产品的现代化加工生产,以及开发脱水蔬菜、蔬菜汁、蔬菜调味品、蔬菜汤、蔬菜酱(罐头)、蔬菜功能性食品及鲜切加工产品的生产,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价值,让菜农和加工企业从蔬菜加工过程中得到实惠,变粗放式生产为精细化生产,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2.3 依托地方特色,创立地方品牌

常德市水生蔬菜品种丰富,种植面积广,在水生蔬菜的加工和创立特色品牌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外津市的藠头,鼎城区的榨菜,石门的高山蔬菜,桃源的辣椒等都大有文章可做,要将品牌做大做强,多创精品,政府要协助蔬菜企业将品牌推广出去,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蔬菜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降低市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

完善和优化蔬菜流通体系,旨在使菜农增收,企业获益,居民得惠。新鲜蔬菜的流通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管理、顺畅的体制环境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地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

3.1 全面建立蔬菜质量评价认定制度

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湖南省地方标准》,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重大意义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实施有效的市场准入,使有机、绿色食品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蔬菜名牌战略、扩大蔬菜出口创汇。

3.2 建立产地准出制度

要求各蔬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蔬菜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基地蔬菜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对上市的蔬菜开具《产地准出检验报告单》,标明农产品品名、产地、生产者、采收日期以及质量安全状况等信息,作为蔬菜进入市场和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

3.3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

实现基地、产地市场与中心市场的信息连接,要定期公开蔬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要加强对菜农和蔬菜种植、加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国内外质量标准和蔬菜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引导科学消费。

4 结语

常德市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主管部门应深入蔬菜种植加工基层,了解蔬菜从种子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既要让有机、绿色蔬菜物有所值,也要让有毒有害的蔬菜无出路,真正把“菜篮子工程”建设成为消费者的“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张学杰.我国在蔬菜加工方面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蔬菜,2013,(4):1-3.

[2]冯恩东,钱卫红,张红生.南京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设计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283-285.

[3]吴寒冰,潘龙金,汪洁.推进无公害整体认证工作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J].上海蔬菜,2012,(4):1-2.

篇5:蔬菜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的汇报

**县农牧业局

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制定的蔬菜生产计划,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一手抓品牌建设,一手抓标准化制定落实,为保障我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作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局党组非常重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早在年初,李局长主持召开局党组会,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了具体安排:

1、要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

2、要打造我县蔬菜品牌。树立“绿色、有机、无公害、安全、环保、营养”的质量意识。

3、要进一步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会上成立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工会李主席任副组长,经作站、农检中心、植保站、农技站、执法大队等相关站股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股,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了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我局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办培训班传授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今年共举办标准化生产培训班24期,培训人员4600余人次。二是设立宣传栏宣传无公害生产技术。在有关乡镇村设宣传专栏12个,专题宣传32期。三是印发资料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为了增强菜农质量意识,推行“六统一管理”,我县共印制6000余份宣传资料发放到菜农手中。群众非常拥护,有力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技术保障。为此,各业务站股协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股,共制定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32个,其中蔬菜12个。

四、引导专合组织及业主大户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近年,我县品牌农产品发展因投入不足,已落后周边县市,这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非常不利。为此,我局积极鼓励有基础的专合组织及业主大户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今年,已经申报认证绿色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其中蔬菜2个,涉及蔬菜品种12个。加上原有的数量,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11个,面积达到14万亩;绿色农产品3个,面积达到4000亩。

五、按照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开展产品质量检测。省政府要求2011年10月起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开展市场准入准出,按照要求,我局将县城农贸市场,**乡、**镇、***等生产基地纳入监测范围,把城南、花林、元山市场,好又多、王府井、北人等超市纳入监测重点;由县农检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社、业主大户等抽样检测。同时,在**乡、**镇、***等生产基地督促建立农残检测室3个,覆盖核心基地8000亩。截止目前,全县共抽取果蔬样品1080个,检测合格率达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蔬菜质量安全总体向好。

六、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种到收涉及一系列环保、投入品、加工、仓储、运输等管理制度,各环节农事操作都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为此,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股

专门为**乡、**镇、***等核心生产基地制作了质量保证制度7个,共21个牌匾。对规范无公害生产起到了制度上的保障作用。

七、主要问题与建议;

1、资金缺口较大。我局开展全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需预算经费50万元;县财政今年仅预算了10万元,加支农资金10万元,共计20万元,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到我县农产品的品牌认证和监督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是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分项目之一,该检测站建成后可测农畜水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该项目国家投入购置仪器240万早已到位,现面临二个问题:一是场地问题得不到解决;二是县级配套60万元迟迟不到位;虽多次向县委政府汇报,至今仍未解决。导至这一惠济全县老百姓的民生工程不能及时投入使用。

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就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安全与否,我县目标考核至今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基层政府考核范畴。

篇6: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情况汇报

太和镇地处县城,省道绵渝路穿越南北,途经我镇7个村,65个合作社,县城至陈古、县城至金家两条县道油路,穿越东西,途经我镇11个村,82合作社,村社机耕道路覆盖率达95%以上;前锋渠、人民渠、武安水库自流渠三大渠系在我镇境内纵横交错,全镇90%的村都已初具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同时,土壤肥沃,信息灵通,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技术优势。,经县委、县府聘请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到我镇实地考察、检测,正式确定为全县唯一的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镇党委、政府紧抓住这一难得的

历史契机,大力发展无公害基地建设。

一、基本情况

经省农科院检测,我镇已有1190公顷基地和莴苣、四季豆两个蔬菜品种,正式获得无公害认证。目前,已升级上报,等待国家农业部认证。通过县、镇财政投入近20万元,蔬菜业主、大户投资近200万元,菜农自筹1000余万元,引进西兰花、西洋芹等名优新品种8个,发展业主、大户56户,形成专业基地村4个,专业社21个。现已建成3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年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3700万公斤,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人民渠、前锋渠配套技改工程,投资150万元,投劳万个,对6公里长的人民渠文云支渠进行彻底重新修建;投资80万元,投劳万个,对长公里的前锋渠王爷庙支渠进行石渠化整漏技改。目前,正积极争取项目对武安水库及左右两条自流渠进行立项整治。

2、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以蔬菜无公害生产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为手段,努力提升科技对蔬菜无公害化生产的贡献率。一是镇财政投资10万元,从省农科院等地,先后引进台湾清江白菜、鄂莲一、二、四号浅水藕,单、双季茭白、西兰花、西洋芹等名优蔬菜新品种8个。二是推广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种类、用量和施用时期,先后引进推广有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辅助生物肥等6个品种。三是大力推广蔬菜病虫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引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生物农药18种,同时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用药种类、用量、次数、浓度和施用时间。四是改革生产技术,全面提倡合理轮、间、套作,提倡高厢栽培和设施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蔬菜产量。五是严格控制植

物生长激素和保鲜剂的使用,提倡自然生长成熟,降低产品污染,确保风味品质。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技术服务,共开展培训6期,2800人次,咨询7600人次。

3、大力发展业主农业、大户农业。蔬菜生产、病虫害较多,技术性特强,传统的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确保蔬菜生产无公害技术的全面贯彻落实。去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蔬菜业主和大户的发展,如帮助业主陈杰争取县财政无偿支农资金4万元,自身投资近50万元,成立大自然农业开发公司,在我镇王爷庙租地70亩,建大棚4个,占地2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同时镇财政出资2万元,扶持奖励蔬菜大户50户。

4、为了让蔬菜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标准、连接市场、适销对路、增加生产效益,逐步走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建立蔬菜协会。我们以大户为龙头,通过协会+基地+农户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5、围绕“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专业特色经济村社。坚持一村一品,一社一色,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因地制宜,逐村合理规划,现已建成王爷庙的反季蔬菜、宝堂村的茭白、金鱼垭的鱼藕等专业村4个,专业社21个,蔬菜基地总面积达3500亩。

6、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以及避免污染、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建立了我镇规范化的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坚持选择水质资源、土壤、生态环境和大气无污染的地域,并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质进入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菜农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合理使用肥料、农药,以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

三、存在的问题

1、政策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明确扶持政策,鼓励发展无公害蔬菜,也

无政策严禁有害蔬菜产品进入我县市场的措施。因此,大量有害蔬菜源源不断涌入我县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2、投入问题。我镇是在就被县委、县府确定为我县省级川中农业科技示范园六大基地之一——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但缺乏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

3、规模问题。我镇有1190公顷基地,经过农科院检测,符合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但缺乏政策、资金投入,目前仅建成3500亩。

4、发展蔬菜生产需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扶持业主大户。目前,乡镇贫困没有这项经费来源。

5、水利设施。我镇水利设施多建于70、80年代,年久失修,严重老化,甚至废弃,同时,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6、产品监控体系。无公害蔬菜属于绿色食品的范畴,在生产基地、环境、栽培、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要

求,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加强监控体系的建设,避免部分人以假乱真,以劣充优,扰乱市场,影响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1、立足项目,促进发展。积极争取省、市、县涉农项目,搞好项目申报,科学实施,认真做好项目包装,加大项目落实力度。通过项目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以此促进我镇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出台政策,发展业主和大户。制定优惠政策,对率先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农户,每亩补助70元的生产资料,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培训;对蔬菜业主、大户的用地进行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对镇级业主、大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并给予500元/户的奖励。

3、完善体系,提高品质。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生产环节的

质量监测,确保蔬菜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篇7: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我局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促使各项应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规范。

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主要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二是制定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我局加强了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掌握,设立乡镇突发性事件信息员,及时收集、监测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信息。对群体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二、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积极与公安、司法、信访、乡镇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形成了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预防为主,常抓不懈。高度重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防患于未然。做好紧急应对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应急处置人员等准备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三)维护稳定,安全处置。在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和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时,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减少损失。

1、处理土地矛盾纠纷情况。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了解和掌握目前本系统存在的信访隐患,对梳理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众性矛盾,特别是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2、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我局每年参加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有效的提高了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汛期,组织开展灾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3、继续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我局利用广播电视、咨询服务台、悬挂横幅、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了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及“6.25”土地日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累计共发放宣传单(册)6000余份,悬挂横幅36幅,出动宣传车42辆次,有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治灾、减灾意识。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并及时公示在公开栏,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建议

(一)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并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

继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完善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三)大力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应急培训工作。结合市应急办要求,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培训。

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应急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篇8: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农贸市场中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选择3个农贸市场进行蔬菜的抽样检测, 选取芹菜、生菜、黄瓜、菜花、白菜、西红柿、豆角和土豆为重点抽查项目, 共抽取了316个批次的样品。检测情况见表1。

从表1可看出, 芹菜农药残留检出次数最多, 检出次数36个, 占总检出次数 (112) 的32.1%, 其次是生菜, 检出次数18个, 占总检出数的16.1%。芹菜的检出率最高, 为64.3%, 其次是生菜 (45.0%) , 再依次是黄瓜、菜花、白菜、西红柿、豆角和土豆。

在316个蔬菜样品中, 检出超标蔬菜品种6个, 24个样品。其中超标最多的芹菜9个, 占超标总样品的37.5%。其次是生菜 (25.0%) , 再依次是黄瓜 (16.7%) 、菜花 (8.3%) 、白菜 (8.3%) 、西红柿 (4.2%) , 豆角、土豆未检出。

在此次跟踪抽查中, 共检出农药15种, 检出次数299个, 部分检出农药类型及数量见表2。

由表2可知, 检出最多的是氯氰菊酯, 检出总数60个, 检出率为20.1%;检出百菌清40个, 检出率为13.4%;三唑酮检出总数38个, 检出率为12.7%;毒死蜱检出总数31个, 检出率10.4%;甲氰菊酯检出总数22个, 检出率7.4%;溴氰菊酯检出总数20个, 检出率6.7%;氰戊菊酯检出总数16个, 检出率5.4%;甲拌磷检出总数12个, 检出率4.0%。此外, 敌敌畏检出总数12个, 检出率4.0%, 其中芹菜5个, 生菜2个, 菜花2个, 其他占的比例小;甲胺磷检出总数10个, 检出率3.3%, 其中芹菜检出次数最多 (4个) ;氧乐果检出总数10个, 检出率3.3%;甲基对硫磷和水胺硫磷检出总数各8个, 检出率均为2.7%;百草枯、敌百虫检出数各6个、检出率均为2.0%。这些检出项目都是芹菜居高。尽管禁用农药检出次数较少, 但仍有检出, 它们占到总检出数的9.0%。

此次农药残留检测中, 农药超标的蔬菜总数81个。超标最多的是毒死蜱, 超标总数17个, 超标率21.0%, 芹菜、生菜、白菜、西红柿中超标次数最高, 依次为8、4、3、2个;氯氰菊酯超标总数18个, 超标率22.2%, 其中芹菜超标6个, 生菜6个, 黄瓜、菜花各2个, 白菜、西红柿各1个;百菌清超标总数12个, 超标率14.8%, 芹菜、生菜各3个, 黄瓜、菜花各2个, 白菜、西红柿各1个;甲拌磷超标总数8个, 超标率9.9%, 芹菜超标4个, 生菜2个;氧乐果、敌敌畏超标总数各5个, 超标率各占6.2%, 其中芹菜生菜超标数最多。甲基对硫磷超标总数4个, 超标率4.9%, 其中芹菜超标数最多 (3个) ;三唑酮超标总数4个, 超标率4.9%, 其中芹菜、黄瓜居多, 各占2个;甲胺磷、水胺硫磷超标数各3个, 超标率3.7%, 其中芹菜、生菜超标次数较多。

从检测情况可看出, 禁用农药占到超标总数的18.5%。禁用农药的超标率较高, 应引起重视。在各类蔬菜中, 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超标率最高。芹菜中的毒死蜱超标率最高, 占总超标率的9.9%。芹菜、生菜中的氯氰菊酯、黄瓜中的毒死蜱、芹菜中的甲拌磷等均有超标。

农药残留的有效清除

尽管蔬菜中有农药残留, 但蔬菜中的营养价值极高, 含有人体必需的叶绿素、维生素、纤维素和铁、锌、钙、镁等物质, 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因此不能因害怕农药残留而降低蔬菜的摄入, 影响人体健康。蔬菜中的很多农药残留通过适当的处理和清洗可减轻或消除, 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以下的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处理和清洗方法。 (1) 水洗是清除蔬菜污染物和去除农药残留的基本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在水中浸泡20 min, 然后边排水边冲洗。但有机磷类农药难溶于水, 此种方法只能消除部分农药残留。 (2) 利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温度升高可加快分解的特点, 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和西红柿等。清水洗净, 开水中烫5~10 min捞出, 再用清水洗净。可消除大部分酯类农药残留。 (3) 去皮法。有机磷、有机汞、除虫菊酯类农药虽难溶于水, 单易溶于有机溶剂或蜡质中。蔬菜表面多有蜡质, 很易吸收农药。因此对于黄瓜、丝瓜、南瓜、冬瓜等能去皮的蔬菜可先去皮再食用, 这种方法可去除大部分农药残留。以黄瓜为例, 去皮前后甲拌磷、敌敌畏、甲胺磷能去除75%。 (4) 碱水浸泡法。这种方法最实用最安全, 因为农药大部分是酸性的,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在水中放一小勺小苏打或食用碱, 搅匀后再放入蔬菜, 浸泡15~20 min后, 把碱水倒掉, 用清水漂洗干净。用这种方法清洗芹菜、生菜、黄瓜等, 基本可消除敌敌畏中的残留。对青椒、豆角、西红柿进行对比试验, 消除农药残留率达86%。 (5) 臭氧洗脱法。用臭氧发生器清洗, 简单易行。清洗和浸泡时间不少于20 min, 可清除农药残留。 (6) 储存法。农药在环境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分解成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残留量, 如冬瓜、南瓜、土豆等。此外, 用淘米水、盐水浸泡蔬菜也是简单易行的消除农药残留的有效方法。

结语

篇9:蔬菜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关键词】 无公害农业 无公害蔬菜 生产体系

1.现代无公害农业理念

现代化学的发展,使得化肥、农药大量应用到生产中,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让人类付出了代价:环境污染、地力退化、生态平衡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使农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将现代无公害农业作为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方向,无公害农业基本理念是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防止外源污染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类无公害农产品。同时,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到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破农业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保障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2.无公害蔬菜生产体系建设

2.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建设生产基地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企业单位从事无公害农业生产都应从基地建设开始。由于现代无公害农业不是原始传统农业的翻版,而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升华。所以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前提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还应考虑交通、灌溉、土壤等条件,以便做到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销售。

要把无公害蔬菜生产看作是当地大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轮作、改善农田周围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要有适宜的蔬菜作物轮作,同时要具备克服各种土壤障碍的配套技术措施;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的同时要有一只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指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保障。

2.2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建设

所谓无公害蔬菜生产就是根据无公害食品标准,以低投入、高产出为原则,从全面改善蔬菜栽培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协调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各项综合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加工与贮运的生态环境,实现生产出达到安全和营养双重质量标准的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标。

利用现代科学发展成就,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能够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病、虫、草的危害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证蔬菜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供给,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2.2.1 蔬菜种类(品种)选择

根据蔬菜栽培农田的土壤状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丰产、抗病虫,耐贮运,适合当地栽培的蔬菜品种。同时,注意选择对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力低的品种也是农药使用和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

2.2.2科学施肥

严格选用无污染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几种肥料合理配施,保证养分平衡供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种类、产量、需肥量、土壤肥料残留量以及不同肥料元素的需求及利用率等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据肥料种类和养分含量进行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量,促进蔬菜健壮生长。

2.2.3节水灌溉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尽量使用地下水,避免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灌溉。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土壤含水量和天气情况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水量。温室栽培提倡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方式,应避免大水漫灌使得温室内的湿度过高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以及水资源的浪费。露地栽培可提倡推广喷灌、管灌等方式,禁止大水漫灌或不旱不浇水等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和节约水资源。

2.2.4加强通风透光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蔬菜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硝态氮积累,同时促进蔬菜健壮生长、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蔬菜栽培一定要注意通风透光,尤其大棚蔬菜由于在封闭空间中生产,尤其注意及时通风透光,保持棚内空气流通,避免小气候下病虫害的传染蔓延。

2.2.5合理倒茬轮作

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地上连作不能超过两茬,应当实行轮作、间作、套种,且合理安排茬口换茬,禁止连续种植同科蔬菜。栽培过程可以根据品种间的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合理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基数,减轻病虫害发生危害,避免土壤连作障碍的发生。

2.2.6推广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实施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重点,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辅助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重点抓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做到早用药、少用药、早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降低防治成本和农药残留量;同时还要做好田间病虫调查工作,掌握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实行苗田用药,控制和减少大田用药;农药首选生物农药、生化制剂,其次为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遇到毁灭性病虫害时,选择药效好的中、低毒性和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把握农药用量,合理安排农药使用间隔期。

2.2.7蔬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保鲜加工处理

蔬菜收获后若长时间放置,硝酸盐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在蔬菜体内积累,使用后容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蔬菜(特别是叶菜类)不易久存,收获后应及时进行低温贮藏或者加工处理。

3.无公害蔬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诚实生产是现代无公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终端产品的检测只是用于判断生产过程中是否按照无公害生产方式的要求进行生产的一种手段,而生产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都按无公害生产要求进行才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体系建设的目的所在。因此,无公害蔬菜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包括生产资料控制体系,制订内部规程和建立跟踪系统三方面内容。

3.1生产资料控制体系

为保证生产资料的安全,应当进行生产资料的严格管理,制定《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管理规范》。对生产资料供应商要严格审核、评估,只有在农药、重金属残留等诸多方面完全符合要求后才有资格成为合格生产供应商。一年中还要按照规范的要求抽检4—6次,对不合格现象要有记录、有措施、有追踪,避免不合格生产资料进入到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

3.2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内部规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加工、管理的标准和依据,规程一旦被确定,在生产、加工和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每个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企业都要根据NY 5010—2002《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及相应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加工技术规程》制订本企业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各种规程。

3.3质量跟踪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追踪核查体系,保存能追溯到田间地块和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追踪核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控制点:

3.3.1 地块档案

绘制能真实反映种植基地及其周边环境状况的分布图,制定地块及其种植者造册表,建立每个地块的历史档案。

3.3.2 投入品使用记录

登记所有的投入品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日期、地块编号、投入品种类、使用量、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天气状况等。

3.3.3 收获记录和收获后处理记录

收获、加工、包装、贮藏以及运输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详细记录,保持整个流程的可追溯性。特别是需要进行化学品处理的,要对化学品的名称、使用目的、使用日期、使用剂量做详细的记录,做到可追溯。

3.3.4培训和指导记录

只有全体生产人员无公害生产意识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生产人员必须进行关于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无公害生产技术,才能真正做到无公害生产。

【参考文献】

[1]王 进,毛爱华,赵玉伟等. 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保,2007(19):135.

[2]周彦忠,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8).

[3]曹彩风,汤新海,杨淑萍等. 气象条件与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

[4]李秋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93~130.

[5]陈永军.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与管理 [期刊论文]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7).

篇10: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发电厂 2012年3月19日

宁夏***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为了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提高***发电厂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8月厂部立即成立应急预案编写和评审工作组,并下发了《关于***发电厂应急救援预案重新修编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的通知》,通知对应急预案的编写、评审工作作出详细的布置和要求,要求各部门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对2008年6月我厂颁发了《***发电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重新进行了修编,《预案》按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三大部分,共编写预案三十六项。2011年底完成了新预案修编工作,《预案》按要求进行了评审,并于2012年月元月印刷下发至全厂,同时送至集团公司、灵武市安监局、银川市安监局和自治区应急中心办公室备案。

《预案》编写前我厂专门请教自治区安全监督局专家针对预案编写进行了培训讲课,以加深对编写导则的理解,每部预案编写经常查阅许多资料,有些部分通过大量网上查阅、专业人员反复细敲才确定,使编写工作进度一度缓慢,为了尽快完成预案的编写,编写组人员利用大量中午休息和晚上时间加班加点进行预案的编写和内部评审,并进行了厂级和专家评审,形成最终稿。

2011年上半年我厂主要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主要演练内容为《循环水泵房电机着火》、《循环水泵房高位油箱着火和循环水泵房液压油站着火》、《室外油箱火灾扑救》等。通过演练达到了强化全厂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消防应急反应能力,检验了全厂义务消防队员和专职消防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处置和扑救火灾的能力,检验了消防泡沫车泡沫灭火系统工作正常,切实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整体消防作战能力。2011年11月3日我厂开展《全厂仪用压缩空气气源压力突降演练》活动。2012年进行了《输煤系统电缆着火》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增强了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同时发现预案内容以及紧急处置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演练结束后评委对演练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

应急预案的编写是一项持续改进的过程,2012年我厂将更加重视应急管理,结合生产那现场不断完善现场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加应急储备物资,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应急宣传和培训,不断推进我厂应急管理上新台阶。

篇11: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自内江市被选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单位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隆昌县在省、市供销社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扎实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截至2011年底,共新建、改建回收网点共计110个,培训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690人次,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我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我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目标,廓清思路

按照《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内府发„2010‟18号)的要求,在市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我社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结合隆昌实际情况制订了隆昌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总体目标是: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的标准和政策,形成再生资源

回收促进体系,建立回收企业和个人的从业资格培训体系,将我县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在城区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使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集中处理,形成再生资源集中回收→加工→再资源化的循环链条,争取用2年时间,在我县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75%,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

主要内容是:隆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是由隆昌供销社系统隆昌合联实业有限公司承办,隆昌合联实业有限公司是县联社绝对控股的,项目实施以来,公司成立了以法人代表罗世银牵头,由业务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实施,财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与管理工作,其他各部门相互协作的再生资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公司严格按照“七统一、一规范”的要求建设了110个再生资源标准化回收网点,(其中:城区38个、乡镇62个),并于2011年11月-12月期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七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从业人员培训,共计培训学员690人。

二、加强领导,完善政策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供销联社、商务局、公安局、环保局、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局、工商局等部门参加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人人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政策规章,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齐心协力把这一项为民造福的实事抓出成效。

三、规范管理,构建绿色回收网络

根据国家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的通知》(商改字„2007‟54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内江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府办发„2006‟75号)的要求,县供销社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摸底造册、建立个人档案,全部进行了备案登记,总户数达120余户。其次是整顿。对现有证照齐全的回收站点,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利用。对符合要求的,统一按照“七统一、一规范”的要求进行再生资源标准化回收网点建设。对无证无照的回收站点、马路市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划行归市。最后是

培训。由隆昌县合联实业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人员的培训,主要是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再生资源相关知识、的培训。2011年共培训7个批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690份。

四、建议

上一篇:血战长津湖读后感下一篇:陕西咸阳初级会计专业职称考试报名工作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