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学家教案

2024-05-19

小小科学家教案(共14篇)

篇1:小小科学家教案

校本课:我是小小科学家

《来路不明的水》教学设计

长阳实验小学

杨方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究自然奥妙的活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时刻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说出身边的一些液化现象 教学准备

演示用:玻璃杯2个,清洁布,小冰块若干,水,温度计,CAI课件、多媒体。学生用:冰冻的瓶装水,小平面镜一个,水杯,小铁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质疑

现在是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同学们都喜欢吃冰棒,喝冰水,现在每个人都带来了一瓶冰冻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瓶子外面有什么?生答:瓶子外面有水珠。质疑:你猜想是什么原因?是怎样产生的?

二、猜想,设计实验

1、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分小组猜想这是什么原因。

2、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来观察水蒸气的液化过程?

3、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建议用其中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各小组拿出两个塑料杯,一杯倒入适量的热水,另一个塑料杯倒扣在上面。同学们两眼紧盯着上面的塑料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交流与讨论

1).提问:最初,上杯中是否有水蒸气?你能否看到水蒸气?过一会儿,上杯还透明吗?用手触摸塑料杯内壁有什么感觉?再过一会儿,白蒙蒙的杯壁上的水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用手摸杯外壁,有何感觉?

2).交流: 学生A:我看到了水蒸气,它在杯中往上冒呢。学生B:我也看到了水蒸气,它是白色的。教师参与:教室中有没有水蒸气?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 学生C:可能是冬天教室中水蒸气少的缘故吧?学生D:夏天,温度高,水蒸发更快,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更多,我们还是看不到。我想: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是看不到的。学生E:上杯逐渐模糊,用手摸一下内壁,有水,说明内壁附有一层肉眼难以分辨的极细小的水珠。学生F:我看到上杯壁的水珠逐渐长大了,有些还顺着杯壁滚落下来。教师点睛:秋冬季节,我们常见到“白气”“热气”应该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后的产物。学生G:摸上杯外壁发热,发现水蒸气液化后,要放出热量。

三、实验过程,论证

1、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烧水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甚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水蒸气,当我们想要使水蒸气液化时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呢?

2、设计实验: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组别,选用实验器材不同,探究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各自看到什么现象?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甲组:茶杯中盛有开水、铁片 探究:使开水产生的水蒸气液化 乙组:小平面镜

探究:使口中的水蒸气液化 丙组:冰冻的矿泉水

探究: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3、交流与拓展:

甲组:学生A:放在茶杯口上的小铁片上有水滴流下。学生B:吃饭的时候,我看到电饭锅盖内表面有水珠。学生C:我家里的纯净水桶上方有水珠。学生D:秋冬季节,早晨上学时有时发现头发上面结有露珠。

乙组:学生A:口对平面镜呵气,镜面模糊,用手摸,发现上面附有一层细小的水珠。(展示附有水珠的平面镜)学生B:冬天洗澡时,我发现浴室的镜子上有一层雾。学生C:很冷的冬天,我戴着眼镜走进教室,不久我的镜片使模糊了。我们教室玻璃内表面也有一层白蒙蒙的水珠。学生D:有一次牙科医生为我检查牙齿,检查前把小平面镜放在火上烤一下。我当时想可能是消毒吧,现在我明白了,那是为了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影响观察。丙组:学生A:冰冻的矿泉水的外表有水珠。(演示用手摸,有水滴往下落)学生B:夏天的早晨,常看到外露的自来水管“出汗”。学生C:夏天吃冰棒,冰棒上冒“白气”;打开冰箱门,门口冒“白气”。学生D:夏天,妈妈要用西红柿炒鸡蛋,我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西红柿,发现它们会慢慢地“长出”水珠,我以为是鸡蛋、西红柿中渗透出来的。通过今天的实验做得了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降低温度,会液化成水。

四、知识运用,拓展: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1、冬天戴着眼镜“吃火锅”

2、电冰箱原理──冷凝器的作用:我常把手放在电冰箱的外侧烤暖和,原来是氟里昂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知识点的展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切换关系精准度不够,没有好好的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和了解,所以感觉内容有点多,学生不容易理解,有点枯燥。

2、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热情很高,但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课堂纪律也不是很好,组织得不够好,只对表面现象感兴趣,但不爱去研究。

3、讲述教学内容时,应将知识点有序的展开,有效的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生解释现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如“空气液化”“冰箱里面水蒸气液化后跑到门外”“冰棒先熔化,再蒸发成白气”。教师加以指导,予以纠正,并有意引导学生对各组的现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4、学生对实验感兴趣,但对于实验后的结论,没有完全理解,而且也不爱动脑筋去研究,所以以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篇2:小小科学家教案

教学目标:

1、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能按照规律续编规律

2、感受规律的多样性及有规律排列的美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规律

师:孩子们你能看出老师衣服上藏着的小秘密吗?

幼:一条黑色一条白色

师:是的,老师衣服的颜色是按照黑色白色这样的规律重复排起来的!你觉得这样的排列好看吗?

幼:好看

二、观察ppt,说出生活中的排列规律,复习AB型排序,激发孩子已有经验

师:生活中像老师的衣服这样按照规律排起来的东西还有很多,你能看出它们的秘密吗?(出示ppt)

师:水池的排列有什么秘密

师:小鱼花纹的`排列有什么秘密?

师:人行横道有什么秘密?

师:花坛有什么秘密?

三、直观演示,了解各种规律,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为第三环节做铺垫打基础

1、AB型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能看出它们藏着的秘密,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魔术师,可是魔术师被巫婆施了咒语锁在了这个宝箱里,老巫婆说只要小朋友们能把魔术师的魔术道具按照规律排好队伍就放了魔术师。我们赶紧给魔术道具按照规律排好队伍救出魔术师吧?(出示ppt)

师:这些魔术帽有什么不同?

幼:有大有小

师:魔术帽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幼: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师:接下来要排什么?

幼:大的

师:继续

师:对,魔术帽是根据大小不同按照一个大一个小的规律来排队伍的!排好了魔术帽,我们一起喊“宝箱宝箱快打开”,看看魔术师救出来了吗?

2、ABB型

师:魔术师没有救出来,又出来两种魔术道具。你觉得魔法棍和花会按照什么规律来排队?

幼:一个魔法棒一个玫瑰

师:我们来看看魔法棒和玫瑰是按照小朋友说的规律来排队的吗?谁能看出来魔法棍和玫瑰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幼:一根魔法棍两朵玫瑰

师:你们同意吗?

师:对的,接来要要排什么呢?(魔法棍)然后呢?(玫瑰)几朵玫瑰?(两朵)

师:不错,魔法棍和玫瑰是按照一根魔法棍两朵玫瑰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我们一起喊喊宝箱吧,“宝箱宝箱快打开”。(出示声音)

3、ABABBABBB型

师:咦,宝箱里有声音,把鸽子和气球按照规律排好队就放了魔术师。小朋友猜一猜鸽子和气球可能按照什么规律来排队呢?

幼:一个气球一个鸽子,两个气球两个鸽子,一个气球两个鸽子……

师:有可能,我们来看看气球和鸽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鸽子已经站好了,看看气球是怎么排的?

师:一个气球,两个气球,三个气球,后面可能是几个气球?

幼:四个气球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

师:接下来排什么?

幼:鸽子

师:鸽子后面排几个气球?

幼:五只鸽子

师:对,气球的数量没有变,鸽子每次多了一个,它们是按照这个规律来排队的。我们看看宝箱能打开了吗?四、幼儿操作,完成预设规律,续编规律

师:太好了,魔术师被救出来了,我们请魔术师给我们变一个魔术吧!小朋友闭上眼睛,“巴拉巴拉变”,小朋友请看,魔术师给我们变出来一幅画,(出示ppt)你觉得这幅画好看吗?

幼:好看

师:这幅画藏着什么秘密?

幼:都是有规律的

师:是的,画上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你能看出小路的规律吗?

幼:一个红的两个黑的,

师:接下来排什么呢?

幼:黑的

师:几个

幼:两个

师:然后呢?对的,魔术师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这幅画变得更完整更漂亮?但是魔术师有两个要求:①每人选择一种材料按照规律把它排下去,排完说出它的规律。②撕下来的双面胶请你把它放在旁边的小盒里,注意保持地面卫生。

师:你们五个去一组,你们五个去二组,你们五个去三组

五、展示

师:完成的小朋友请你跟同伴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师:请把画拿到这里来,我们来看一看用规律作出来的画美不美?都是用规律排起来的画吗?

六、用规律做游戏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来玩一个拍手的游戏休息一下吧!(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肩;拍手——拍腿——拍肩——拍脑袋)

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的动作,看看谁能最快跟上老师!

师:孩子们,你们这么快就跟上了老师的动作,谁来说说这么多动作你是怎么记住的?

幼:老师的动作有规律

师:什么规律?

篇3:项华:小小数字科学家的播种者

“数码探科学”大赛至今已经举办过两届,面向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学院的六年级全体学生。作为数字科学家计划的实践检验,给项华教授带来更多的认可和肯定。他多年来的探索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项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师从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和物理科学教育家阎金铎先生,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过国家级中学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题,也主持过国家级新课程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他很早就意识到将中学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科学思考

身处信息时代,项华教授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在自己的一部专著中写到:“21世纪的科学与技术正在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激动人心的转折。这场转折以整合或者聚合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认知科学的整体科学技术观为特征,旨在全面提升人类能力和生命质量。它将关注点聚焦于人。”他意识到,首先,现代科学之形态在实物实验和数学理论之后出现了基于计算机的第三种形态——计算,在现代物理课程和教学之中必须考虑这种形态;其次,传统的物理课程、 教学与评价存在着一些缺失,比如缺少采用工程法解决问题的训练,又比如缺少三维运动图景的想象与训练等等,而这些缺失只有通过深度整合来解决;再次,随着宽带互联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进入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将会发生改变,协同教学备受关注,而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在深度整合理论引领下完成。

数据探究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一种深度整合理论。一些基本概念与教学原理构成了所谓的数据探究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项华教授

信息是数据探究理论的逻辑起点。数据是数据探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科学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引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依据科学的三种形态,将探究式教学分成实物探究、数学推理探究和数据探究。数据探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信息素养水平的必要途径。数据探究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具有新的内涵。首先,教师是数据探究的促进者与合作者。其次, 学生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数据探究应该把学生置于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体中,培养“共生性”与“交互性”,体验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还应该体现STS教育, 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和义务。再次,数据探究是一个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学习者总是依据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选择一些信息或数据,从中经过数据挖掘得到推论,并根据推论来构建关于世界的认识。最后,评价是开放、多元的反馈过程。 数据探究评价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独特意义的过程,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评价,关注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基于以上的理论探索,项华教授建构了自己的数据探究理论。理论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还要再经过实践的检验。项华教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数据探究作为一种出现在大数据时代并逐渐兴起的探究方式,不应该只是具有深厚技术基础的人的专利,也不应该因为仪器设备不够顶级、专业而远离普通人的视线。 数据探究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由于数码工具愈发多样、智能,可探究的事情会更加多样化和生活化,而探究过程也会更简便。”于是,在他心里酝酿已久的数字科学家计划便诞生了。可以说,数据探究理论是数字科学家计划的基石。

数字科学家计划

所谓数字科学家计划,是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学生用数码相机、计算机编程、互联网等手段解决科学问题的潜能的行动计划。

项华教授向记者介绍到:数字科学家计划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是数字科学家是一种科学教育模式符号,以 “科学家”符号将抽象的科学教育理念人物化和直观化, 既准确地表述了现代的科学教育理念,也便于师生理解和实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科学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但是科学家们为我们积累的知识、思想、方法、 科学精神过去是将来也是破解社会难题的重要途径。二是强调发挥大数据环境下第三种科学形态的育人功能,这是当今科技与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数字科学家”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简单、操作性强的科学分析方法,激发学生进行数据探究的兴趣;通过设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科学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水平乃至科学素养水平,从而更好地并独立地进行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数字科学家的数据探究教学模式是在Web Quest(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模式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主要有5个模块。

核心问题:Web Quest的核心是设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 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任务指南:提供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设计、 经历和体验专家的思维过程。“脚手架”将令人望而生畏的探究项目打碎成若干个片段,引导学生研究较为复杂的科学问题。

海量资源:创建一些到其他互联网站点的链接来共享网络资源。通过运用多样化的互联网资源,可以为不同学习水平或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提供信息资源。

实施“做中学”:要提供高层次的思维指南,体现 “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保证动脑和动手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

交流与评价:Web Quest一般用量规提供自我评估的标准,提示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并鼓励把这种探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同学。

培养小小数字科学家

基于以上的数字科学家的数据探究教学模式,项华教授带领团队在北京市东城区连续三年开设了“数字科学家课程”,并组织举办了两届“数码探科学”大赛活动。受到了东城区授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王红老师说:“‘数码探科学’大赛活动给这些即将升入中学的孩子们搭建了实现梦想的平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参赛的每个项目的探究都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验了探究过程。探究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的学习,将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轩宇飞同学说:“探究过程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选哪种树木、怎么观察、怎么记录数据,都需要我去实践。到了后期,我渐渐地喜爱上这种探究了,当我沉浸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时,感到奇妙无穷,这可能就是科学探究的魅力吧!”

目前,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从最初的课题研究转向项目推广的阶段。建设了“数字科学家”网站,形成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科学教育模式,形成了“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教师培训经验,还形成了低、中、高端数字环境装备的课程实施经验,已经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实验和推广的条件。

项华教授的努力和实践将科学探究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中,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并将身边的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关注数字科学家计划,在数据探究教学模式的启发下,摸索出更多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篇4:培养小小科学家等

儿童是自然之子。热爱和探索大自然是儿童最常见的表现,引导儿童探究自然是培养“小小科学家”的主要途径。全书有两个特点:

第一,渗透着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其本能;幼儿通过不断探索周围世界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活动与成人的科学活动在本质上没什么差别,都是对生活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的探究;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主动探究;应该让幼儿在探究材料与现象的工作和游戏中进行科学活动,并给幼儿提供从实践中学习的机会;应该确保幼儿有关科学的游戏和想法受到关注、深化和挑战;引导幼儿探索大自然,其目标在于帮助幼儿建构对生物和非生物的理解,发展幼儿科学调查的本能,培养幼儿的科学品性;幼儿科学教育鼓励家庭参与,家园合作,等等。

第二,提供了可操作的计划、步骤、策略与方法。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引导幼儿探究自然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开放式阶段——主题探究阶段。每一阶段的阐述都详尽细致,对知识、材料、资源的准备,环境创设,家园联系,教师指导重点,幼儿可能产生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分析。另外,书中《延伸活动》《资源》《附录》三个章节对延伸方法、材料来源、常用图表等进行了介绍和归纳,供教师选择使用。这些内容对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简约的风格、生动的实例将幼儿科学教育的最新理论融入实践。描绘了一幅美国幼儿科学教育的生动图景。书中既有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又有生动深刻的事例剖析,更有可资借鉴的策略与方法,相信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都能从中获益。

教你做幼儿成长档案袋彭俊英

成长档案袋集合了孩子成长过程的各种物证,包括孩子活动的照片,孩子的作品,以及教师记录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成长档案袋由于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相吻合而逐渐为幼儿园教师所了解和推崇。关于孩子的成长物证数量众多、分类方式多样,教师在建立成长档案时要把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成长物证收集起来,既要理清其中的脉络,又要避免材料的简单堆砌,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此,寻找一种适用、可行的成长档案建立方式,成为教师使用成长档案的当务之急。

由美国的盖伊·格郎伦、贝夫·英吉尔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聚焦式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完全评估手册》为教师开展成长档案袋评价提供了简单、直接、有效的指导。聚焦式成长档案袋重点关注儿童每天的行为表现,以便对儿童作出真实的评价。该书会教你如何留存简单且全面的档案资料,如何忠实地描述观察到的东西,如何把儿童的发展和其被认可的转折点联系起来。该书提供了成长档案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收集表单,将档案袋收集的物证聚焦于儿童的爱好、朋友、家庭和发展里程碑四个方面。该书结合具体案例,详实地说明了聚焦式成长档案袋的制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聚焦式成长档案袋并不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评价模式,很容易被整合到教师的一日工作之中。

篇5:中班科学教案小小染衣坊

这是一节关于毛笔的语言活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字的产生是文明的开始,书写文字依赖于毛笔的产生。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国人使用毛笔写字作画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彩陶上的图画和纹样应当是由毛笔描绘在初胚上的。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够通过毛笔文化了解我国古代文化,进而激发对书法的兴趣,比较古今写字工具的特点等。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中国书法的初浅知识,激发对书法的兴趣。

2.比较古今写字工具的特点。

3.培养良好的书写常规。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

1.了解古人写字、作画的工具:铅笔、毛笔、白纸、毛毡、墨盒。

2教室一角布置成书法展览区纸

3.故事《神笔马良)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书法展览会导入,引起幼儿对书法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参观书法展览会,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字用什么笔写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欣赏常见的各种书法,知道现代的人写字、作画使用的工具

1.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用不同的笔写出来的字?(有钢笔字、毛笔字、粉笔、铅笔字……

2.你知道这些字的字体吗?

三、讨论古人写字、作画的工具有哪些?

你知道古代人用什么写字?(如:刀、竹简、毛笔…)出示相应的图片。

四、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没有笔,马良是如何作画的

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可是他家里很穷,连支笔也没有,他又是如何作画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神笔马良》。

2.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然后提问

故事讲了什么?马良是怎样画画的?他画的画如何?马良没有笔画画,他是怎么办的?五、比较两种写字工具的优缺点

1.我们小朋友生活在现代多幸福,现在的写字工具有很多,现在的写字工具和古代的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讨论)

2.教师小结:现在的写字工具多而方便,写字速度比以前快,而古代的用刀在竹简刻字很慢。现在针对不同需要的人,不同质地的纸都有相应的笔去写字。

六、小小书法家

1.出示毛笔、毛毡、墨金、宣纸。

(1)看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你会用毛笔写字吗?应该怎样握笔,身体姿势是怎样的?

(3)请个别幼儿来试试,然后老师示范,请幼儿观察握笔姿势、身体姿势。

2.幼儿分组当小书法家,每人拿一支毛笔在纸上比划,体验毛笔的握笔姿

3.教师小结: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国人在很久以前一直用毛笔写字,姿势及身体姿势许多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的书法,觉得写出来的字很漂亮。

4.模仿铅笔的握笔姿势

(1)我们小朋友平时最常用什么笔写字?(铅笔)铅笔和毛笔的握笔姿势一样吗?

(2)每人拿支铅笔在纸上写字,体验铅笔的握笔姿势和身体姿势。

篇6:小班科学活动小小旅游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旅游照片若干。

2.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分享趣事。

1.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旅游中怎样环保。

1.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教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篇7:小小叶片来追我科学教案设计

1、能单手持物向前跑。

2、能感受用树叶做游戏的乐趣。

准备:

1、不同颜色的树叶

2、在树叶上系上绳子。

流程:

树叶宝宝找朋――观看教师运动――尝试活动――集体游戏

过程:

一、树叶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闭上眼睛,从教师的筐里抽取一片树叶。

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做在一起,把小树叶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二、观看教师运动

1、出示系有绳子的树叶,念完“小小树叶,和我比比,一二三四,谁拿第一“后,教师牵着树叶在场地上跑动。

2、教师再次演示,请幼儿牵着树叶在场地上跑动。

三、尝试活动

1、请幼儿尝试:谁能让树叶飘起来追你?

2、请几名探索成功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看。

3、小结:朝着风,跑得快点,不要踩到树叶,就能让叶子飘起来了。

四、集体游戏

1、把不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同,进行比赛,看哪组宝宝最先一个到达终点,就算赢。

生活活动:

冬天不怕冷

措施:

1.讨论:冬天有什么办法才能热起来

2.游戏:冬天不怕冷

户外活动:

分散活动:3号场地

目标:愉快地参加集体游戏。

集体活动:我是小小投篮手

目标:锻炼两只手的手臂力量

下午活动:梧桐树

活动目标:学会用手掌印画的方法表现梧桐叶的特征。

活动准备:铅画纸、抹布、各种颜料等

篇8:玩转小小七巧板感受科学大魅力

现代智力七巧板正是符合这种未成年人感兴趣的科普内容。它属于动手动脑的教学器材, 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地应用排列组合和线形规划原理, 可以拼排出二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拼搭起来奥妙无穷, 创造天地非常广阔, 而且还可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生态环保、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创意画面。

正因为现代智力七巧板得天独厚的构造, 和它所兼有“奥妙无穷”的魅力和“千变万化”的奇妙, 在另外一层面上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了充分的体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激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交流合作, 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促使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和学生一道研究智力七巧板的实践是快乐的, 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思, 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和操作诸种能力在课堂实践中锻炼提高, 因而能特别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不足。

1 人人都想学——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题词:“青少年科技普及事关科学的希望, 国家的兴旺。智力七巧板虽小, 小东西能见大道理, 将在青少年幼小心灵激发起创造的火花”。它既是玩具又是学具, 学生通过拼、搭、想, 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乐趣无穷, 充分启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正如叶圣陶老人所言, 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 有滋有味地学”。当各式各样的七巧板拼贴图案, 带入课堂, 每个孩子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欲望, 当一副副充满童趣的拼图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童话般的七巧世界, 每个孩子都显示了空前高涨的活动才能。面向全体学生, 让他们去参与, 让他们去解决。

当然, 只有掌握技能的本质, 才能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所以, 需要根据每个学生儿童的学习和认知特点, 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 让每个学生在产生对七巧板浓厚兴趣的同时, 引发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真正做到人人都想学, 面向全体学生。

2 人人都愿学——注重实践

在研究智力七巧板的学习过程中, 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校园环境资源, 让学生动态地观察、实验、讨论、调查, 体验过程, 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尝试问题的解决。

实践操作能力是蕴藏在我们每个学生身上的最宝贵的资源, 但长期来传统的教育模式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意识, 也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智力七巧板”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思, 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和操作诸种能力在课堂实践中锻炼提高, 因而能特别有效地弥补系统传授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不足。

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思维特点出发, 搭建科学合理的实践平台, 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尝试之后, 无论是兴高采烈欢呼的成功还是一段值得反思的挫折体验, 它带给学生的都是别样的体会。这样的体会来之于学生真实的情感世界, 它促使全体学生在实践中走向人人都愿学的境界。

3 人人都乐学——鼓励探究

英国哲学家波普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越来越深的问题, 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是需要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求发展。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体验性, 由质疑而探究, 由自学加请教, 由尝试加感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必须以敏锐的探究意识, 真诚地鼓励学生去参与探究知识的全过程。不管学生的想法如何幼稚, 探究开拓的意识如何淡薄, 只要它具有开拓创新的萌芽, 具有思维的求异探索, 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的求异构想, 珍惜其创新意识, 鼓励并加以肯定, 耐心并加以引导, 让独立的求异思维日趋活跃, 也让七巧板的开拓创造效益顺畅发展。

在研究智力七巧板教学中, 需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度, 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特别是一些作品的专题设计和拼搭, 尤其适合让学生自由发挥, 这样既能满足技能素质好的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探究欲望, 又比较容易使技能素质差的学生也获得探究的成果, 找到探究的乐趣。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一个完美的结果,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 都乐在探究中, 这才是鼓励探究学习的真实目的。

4 人人都爱学——突显愉悦

真正的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和精神充实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 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 并体验到身心和谐的美感和愉悦。

现代智力七巧板, 分割科学、变化灵活、图象传神, 提升了科学与艺术的交汇, 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更容易表现事物的突出特性。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除此以外它与数学、美学、哲学的联系也很紧密, 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层面上, 构建了生动愉悦的学习理念。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设计、拼搭, 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起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的智慧潜力, 往往会超乎教师的意料。在学生基本熟悉七巧板的组拼规律和技巧后, 引导学生进入创造阶段, 动物、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创作题材, 每一成果的显现, 学生都得到了最大的创作满足。比如在进行主题创作时, 可以一边讲述故事, 一边摆出相应的图案, 故事讲完, 一组活灵活现的七巧板故事图也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学生会变得兴趣盎然, 情绪高涨, 跃跃欲试。

细想, 现代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重要一点在于前者侧重于“改造世界”, 而后者侧重于“解释世界”。因此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如何装配知识, 创造性的“组合和分解”知识, 从而产生新知识。作为现代科技教育组成部分的智力七巧板活动, 作为全新的教育实践, 是一种加强创造思维的教育, 积极开展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具有思维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收获, 正是为培养21世纪生力军所必不可少的。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 是创新教育的对象和主体, 他们正处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最佳期, 他们身上潜藏着无穷的创新资源, 正等待开发。本文探讨了开展智力七巧板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这一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更好地“创造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七巧板,科学魅力

参考文献

篇9:自由呼吸的“小小科学家”

年龄:17岁

学校:杭州第二中学

“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好专业、好深奥的一个课题名称!谁能想到这个研究竟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

灵感来自初中的一次化学竞赛。“那次我才知道地球大气曾经突然改变过。原来大气中有一半是二氧化碳,后来突然消失了。”张维加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他又发现寒武纪的物种曾经突然增加,这与大气变化一样,都是科学史上的不解之谜。

像张维加自己表述的那样,他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从来就不曾被阻断过,因而他决定把这些未曾被破解的孤立现象联系在一起,看看能否找到原因。于是,在查阅互联网和图书馆里的大量国内外资料后,他大胆假设:地球和某个星球曾经有过一次碰撞,并且经过计算,这个星球应该是金星……

他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得出一些已被证明的结果可以支持假说的成立。随后张维加将论文的第一部分发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是一个教授云集的网站。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中学生。于是他的文章经过评阅后,以“教授作品”的身份出现在网上。上网一个星期,下载量就达到280人次。

这篇论文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张维加的指导老师董亮笑着说:“他的文章我看不懂,倒是他来教我。”论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已经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化学知识甚至超越了大学研究生阶段。“在我看来,说它像一篇博士论文都不为过。”

这篇论文也得到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北大地球空间科学院院长等众多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张维加成了新鲜“出炉”的三位“明天小小科学家”之一。

张维加敢问敢想,而他把成功首先归于“自由”:不仅学校给了他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家里的民主、自由气息也一直伴随着他成长。

张维加的爸爸是位普通的电脑公司职员,妈妈是位中学语文老师,工作一直都很忙。妈妈说,我们基本上不太管他,小时候因为无法按时接送,维加连幼儿园都没上过,上小学也是放学后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回家,这样反倒养成了他比较自主自立的性格。

然而,父母还是在有意无意中营造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张维加家中的电视机除了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基本上处于“休息”状态。妈妈一有空闲就是看书或练书法,爸爸给小维加讲历史、讲人类的起源。等到维加认字了,便一头钻进书的海洋里。“我什么书都看,我的识字过程几乎和阅读过程同步。”维加说。

为了这项研究,张维加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书和研究上,但他也爱玩,爱唱歌,爱听音乐,有时间还会和老师一起打电脑游戏。“不会上瘾,”张维加说,“因为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这只是一种放松。”

关键词

敢问敢想

维加初中就读的杭州三墩中学副校长邵建洪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在大礼堂讲解中考政策,讲解结束后,一个学生追了他两三百米,一直追到校门口,这个学生就是张维加。他一口气向校长提了很多问题。“这是个有问题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

自由

“我们从不试图去设计他的未来,因为维加的发展可以说是自由的。家里有什么事情,我们总要听听他的意见。”妈妈告诉记者。当然,当维加碰到挫折时,妈妈会给他鼓励,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

书的海洋

篇10:小小科学家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小小旅游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2.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幼儿旅游照片若干。2.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分享趣事。

1.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旅游中怎样环保。

1.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2.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篇11:小小科学家教案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手机,了解手机的变化史。

2 、探索手机的秘密,知道手机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各类手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星期天你和妈妈去公园,不小心你和妈妈走丢了,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妈妈?

二、教师出示手机,让幼儿了解手机功能

1、你见过手机吗?你看见过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2、手机有些什么本领?

3、比较以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4、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知道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三、讨论

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还有什么本领?

如:发短信,上网,游戏,闹钟……

四、教师小结

篇12:小小科学家教案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看到各种鲜艳的颜色总是很好奇,而颜色对幼儿的吸引也很大。本节活动《我是小小魔术师》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等幼儿喜欢的活动,采用让幼儿自己探索和与老师一起探索、图谱结合等方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让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紫色、橘色、绿色的颜色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幼儿明白色彩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身边的事物中。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活动重难点:幼儿在做做玩玩中知道混色后的结果,并尝试说儿歌。

活动准备:

1、红黄蓝图片

2、红黄蓝及其他颜色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1、今天,我是一个小小魔术师,你们知道魔术师是干嘛的`呀?我带来了颜色宝宝,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2、师幼认识颜色(主要认识红黄蓝)。

二、幼儿自由探索颜色,初步感受颜色。

请小朋友们自己使用水粉颜料自由涂鸦,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颜色,初步感知混色。

1、将红、蓝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变成紫色(在里面加了蓝色)。紫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用图片(红色宝宝和黄色宝宝拉手变成紫色宝宝)将实验过程表示出来。

四、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师幼一起操作将红色和黄色宝宝拉手,看看变化。

2、为什么会变成橘色(在里面加了黄色)。橘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同样也用图片表示出来。

五、幼儿自己操作黄色和蓝色宝宝拉手的实验,师指导。并用图片表示。

六、师幼一起看图谱念唱儿歌,并以游戏“猜出下一句”结束活动。

自我评析:

我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我是小小魔术师》。这节课的目标是

1、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本次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孩子自由探索来发现颜色的奥秘,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相比较前一次老师直接示范试验,幼儿更喜欢自由探索,也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

篇13:小小核科学家

但他们却有一个金发美少年叫泰勒·威尔逊,9岁那年,泰勒就能向人们讲解火箭发射的动力是如何产生的、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各自的利弊等。14岁时,泰勒建造了一个核聚变反应堆,成为了世界上完成核聚变实验的最年轻的人。

5岁 他要起重机作生日礼物

泰勒从小就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他一点都不喜欢玩具。4岁的时候他就会穿上橙色背心、戴上安全帽,站在家门前指挥交通;5岁的时候他告诉父母,想要一个起重机作为生日礼物。很多父母面对这样的要求可能会感觉荒唐,但肯尼斯打电话给一位开建筑公司的朋友,于是泰勒在5岁生日聚会上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一台真的起重机。泰勒开心地坐在驾驶员的膝盖上,轮流摆弄控制装置,引导着吊臂在房顶上晃来荡去。

11岁 他点燃一朵蘑菇云

11岁那年夏天,泰勒邀请家人前往后院,拿出了一个绑着化学混合物的药瓶,然后他把瓶子放在地上,点燃了混合物。一声巨响之后,恐慌的邻居们跑出了他们的房子,他们看见了一朵正在升起的蘑菇云。他的父母并未反对他的爱好。“我们想帮助我们的孩子认清自己是谁,”肯尼斯说,“我们会尽一切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好和所长。”

泰勒的外婆患有肺癌,泰勒仔细研究治疗方法,他发现,只要建造一个够小、够便宜、够安全、能在医院使用的核反应堆,就能造福像外婆这样的癌症病人。

14岁 他建造了自己的核反应堆

当泰勒进入戴维森学院学习后,他得到了两个人的支持,其中一个是原子物理学家罗纳德·法纳夫。法纳夫说:“泰勒说他想在家里的车库中制造核反应堆,我想 ‘天哪,我不能让他这么做’,不过或许我们可以让他在这儿进行尝试。”他将泰勒介绍给了技术专家比尔·布林司麦德,他们将共同帮助泰勒制造核反应堆。

通过在废弃库房中翻箱倒柜,3个人找到了一个由厚厚的不锈钢制成的高真空容器,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他们就用这个容器制造了核聚变反应堆。

泰勒的反应堆就耸立在实验室中较远的一个角落里,上面还刷着黄色的辐射警告标识。“好了,现在我们都退后一些,”泰勒说。退到实验室外一堵铅制的隔离墙之后,他捋了捋遮住眼睛的头发,然后打开一个开关。接着,他旋动按钮让电压升高,同时注入了一些气体。

一团蓝色的等离子云升腾而起,悬停在实验室的中心。泰勒又将电能提升到50000伏,此时等离子体的核心温度达到了惊人的5.8亿度——相当于太阳核心温度的40倍。紫色的闪光从等离子云中射出来,照亮了法诺夫和布林斯迈德那写满惊奇表情的脸。在泰勒创造的奇迹之光中,站在男孩身边的两位老师仿佛突然间年轻了很多。

篇14:小小科学家教案

小小气象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

来源:山东省农科院幼儿园 吴 茜

【设计意图】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2、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游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语: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送给我们大一班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来找一找……对,一台大彩电,让我们一起欣赏电视节目吧!

(二)基本部分

1、向幼儿展示礼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在向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问候一下吧!“你们看它们玩的高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幼儿讨论)

2、与幼儿谈论天气,“你们看今天的天气怎样?那明天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引导幼儿说出观看天气预报)

3、师:“电视台里的气象员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教师给与肯定。

4、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视台里的叔叔阿姨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

5、向幼儿提出问题:

(1)刚才你们听到哪几种天气情况?(今天小动物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先来观察周围图片上的环境,然后贴上对应的气象标志,教师对幼儿的操作给与及时的肯定。)

(2)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幼儿说教师出示气象图标)

(3)“刚才气象员在播报天气预报,那他们又是怎样知道的呢?

“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不用收看天气预报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样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6、看一看——教师播放课件

(1)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7、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②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③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8、学说心情预报,体验成功的快乐,争做小小气象员——通过听听、想想、说说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他人情绪。

师:“心情预报真是太好了,老师这儿还有几位小动物,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些天气情况来表示?”

请个别幼儿到电视机前做心情预报,体验小动物的心情。

师:“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请配班教师播报心情预报: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小机灵,现在播报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送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师:“现在老师请你也来当回主持人,预报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心情吧!赶紧和你的小伙伴先说说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我们这有几个小动物,一起来预报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心情吧!(幼儿表演,教师给与鼓励)

(四)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户外,看看天、花草树木、小蚂蚁等,猜猜明天的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活动反思

我想从活动设计上的几个特点和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分析一下。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同时设计提出问题,让幼儿投入到情景中去,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语言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力争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上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同时,注重了语言、艺术与科学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和同领域的不同方面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活动方式的整合。

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这个活动,源于孩子们对天气的研究,但并没有结束在此次活动上。因为在进行这个活动前,我们生成了“小小气象台”“各种各样的天气”等话题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后,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别人的情绪,并学会去帮助别人。所以我觉得要想组织好一次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老师把握教育的系统性和主题活动连贯性的能力,及老师掌握心中大目标、控制眼前小目标和随机接受新目标的能力。深知自己的实践与理论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上一篇:安监局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下一篇:计算机应用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