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2024-04-14

五河县新集镇政府(精选8篇)

篇1: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夏集镇人民政府

夏政发(2007)94号

关于加快村便民服务室建设的意见

各村(场)、居委会: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村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方便和服务基层群众,根据市、县纪委要求,今年全镇80%以上的村建立便民服务室。现就村便民服务室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村便民服务室建设目标

村便民服务室建设是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是基层组织转变职能、服务群众、提高效率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因此,各村(场)、居委会要充分重视,根据村情,因地制宜,力求规范实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推进村便民服务室建设。村级便民服务室基本功能包括证照办理咨询功能,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公益事业服务、致富发展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民事调解服务等事项。公布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联系电话和监督举报电话。年底前,全镇村级便民服务室履盖面达到80%以上,从而建立覆盖全镇的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二、村便民服务室建设的标准

村便民服务室建设必须达到“六有”的基本标准,即:

有场所。村便民服务室原则上和村部在一起,要有固定的办公室,至少要有一间合适的房子作为“村便民服务室”。

有牌子。村便民服务室要公开挂牌,标有“XX村便民服务室”字样,要让群众知道村便民服务室在什么地方。

有人员。村便民服务室工作人员由村干部组成,一般由村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每天要安排人员值班,保证有人在岗在位。

有制度。村便民服务室的制度主要有:日常管理制度、项目代(协)办制度、值班制度等。

有服务。村便民服务室要能够切实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其服务项目主要有证照代协(办)服务、咨询指南服务、公益事业服务、致富发展服务、民事调解服务、教育培训服务。

有记录。在做好村便民服务室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相关服务办件的记录工作、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以便于工作总结、资料查询和上级检查考核等。

三、工作要求

一要注重有机结合。推行村级便民服务室,要注重与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与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推动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有机结合,与推行远程教育点结合起来,建设综合的、多功能的、满足多种需求的村级便民服务网络。

二要注重工作实效。加强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完善、在发展中创新;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意实事求是,讲究工作实效。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因此,各村(场)、居委会要把加快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领导,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在选址、选人、工作内容、工作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选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业务精通的同志担任,保证服务室运行质态。

四要加强监督检查。各村(场)、居委会要在今年12月15日前建设好村级便民服务室,12月20日前,镇将对各村(场)、居委

会便民服务室进行考核检查,对在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中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消极应付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完成任务。

附 :

1、村级便民服务室服务内容

2、村便民服务室代(协)办员须知

3、XX镇XX村便民服务室组织网络图

4、XX村便民服务室直接人理事项登记单

5、XX村便民服务室直接报送事项联系单

6、村便民服务室接待咨询、协调矛盾事项登记表

7、村便民服务室代办员代办事项登记簿

8、村便民服务室建设情况调查表

夏集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篇2: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夏政发(2004)55号

各村(场)、居委会,有关单位:关于印发《夏集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我县在2003—2004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依据县培训工程实施意见,现将夏集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村(场)实际,认真抓好实施。

附:《夏集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意见》

夏集镇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七日

夏集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宝应县《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工作意见》,结合本镇培训工作实际,保证此项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夏集镇“培训工程”工作意见如下: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我镇农村青年农民了解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对策,掌握无公害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棉花新技术推广等,全面提高我镇青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培养一大批青年农民的创业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更新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热爱农业,献身农业,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奋斗,使他们成为我镇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实现我镇农业发展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二、组织管理

镇成立由分管农副业的副镇长为培训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团委、妇联、镇农科站、林牧渔业站、成人教育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实行层层负责,确保培训工作按目标要求落实到位。

三、师资落实

镇“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成人教育中心内,镇以成人教育中心为纽带,镇农科站、林牧渔业指导站等单位为依托,骨干技术人员为教师主体,同时聘请专家、教授等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辅导,开办讲座;培训班主任由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长担任,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参与管理。

四、培训对象

镇主要以农村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青年(尤其是青年妇女)作为培训工程对象,各村按照上级培训要求确保各村人数到位。

五、培训内容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确定我镇今年主要以棉花、水稻、水产、畜禽等新技术推广为培训内容,同时在培训中穿插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知识介绍,培养他们成为复合新型农民。

六、培训形式

根据本地产业和农民致富实用技术,镇专门派一名同志负责收集培训材料,督促检查这项工作,培训特点主要采取农闲集中学习培训,农忙以会代训,同时利用镇广播电视进行字幕宣传,开办电视讲座,印发农情资料,做到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确保培训效果。

七、材料组织

我镇根据本地生产实际,由农科站技术人员负责编写农田作物资料和防治等技术资料,林牧渔业指导站技术人员负责水产、畜禽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以做到适时适用。

八、基地落实

以方便各培训对象,方便群众,增强辐射为原则,镇培训基地可安排在镇会议室、成人教育中心会议室、各村部会议室,还可安排村民组长自家庭院,种养大户田头、渔塘等。

九、考核发证及资料收集整理

考核工作由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考核合格人员进行发证,资料收集,档案整理以及推荐出优秀学员,确保资料的完整。

十、管理考核措施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提高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工程在今年能顺利实施完成,镇成立领导小组,责任明确到人,并实行目标考核,镇对各村(场)、居委会培训要落实考核责任制,镇年底对各村培训工作进行评比,对完成好的给予表彰,对工作滞后,组织不力的进行批评通报。

夏集镇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十日

2004年夏集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全面提高农村青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特制定科技培训工程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期:种植业

培训时间:3月中旬

培训内容:棉花育苗技术讲座

培训老师:王志茂(农科站棉技员)

第二期:养殖业

培训时间:5月中旬

培训内容:水产养殖、畜禽养技术讲座

培训老师:叶国平、何连琪(特邀)

第三期:机插秧

培训时间:5月下旬

培训内容:机插秧技术讲座

培训老师:王龙江(特邀)

第四期:种植业

培训时间:10月上旬

培训内容:三麦、油菜播种技术讲座

培训老师:田晓明(农科站农技员)

篇3: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 通化市西北部, 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秀美山区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3345km2, 辖15个乡镇, 219个行政村, 总人口38万人。耕地保有量64923hm2, 基本农田57552hm2, 保护率达88%, 平均年产粮6亿kg,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全国重点中成药生产县, 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级山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中国山葡萄酒之乡, 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全国首家造林苗木交易市场, 吉林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县和省级重点生态县。

2 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 柳河县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机制, 全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目标。

2.1 强化责任落实, 突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2.1.1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县、镇 (乡) 、村各级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明确责任人、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村级将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 落实到人。乡 (镇) 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县政府每年组织国土、农牧、统计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 定期对各乡 (镇) 的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耕地保护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目标。

2.1.2 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2010年, 柳河县建立了新增耕地储备库, 其中共有7个项目, 可用于占补平衡耕地总面积达到6072hm2。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块1543块, 面积57552hm2, 保护率达88%。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8处, 确保全县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

2.1.3 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力度

2010年, 柳河县总投资为1.03亿元的水毁耕地复垦项目, 该项目于2011年5月末完工, 共恢复耕地3433hm2, 新增耕地350hm2, 使3000多户农民受益。2011年4月, 柳河县申报了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总规模为78640hm2, 总投资5.0017亿元。该项目通过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 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改变农村生活面貌, 增加农民收入, 惠及近15万农民, 进一步加快了柳河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2.2 创新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 2011年, 柳河县依托市场, 积极探索新城区市场化开发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 以新区土地收储作为融资平台, 成功向省农发行申请贷款4亿元, 县财政自筹1.1亿元, 为河北新区低丘缓坡地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河北新区计划建设用地2.026km2, 项目由占地13.13hm2的小山丘——王船口西山所分隔。为了走节约集约之路, 在依法报批征用和缴纳补偿费用的前提下, 决定对整座山丘进行爆破平整并实施收储。通过实施河北新区低丘缓坡地利用项目, 共开发低丘缓坡地多达66.7hm2, 先后为修正药业、雪兰山酒业、葡萄酒研发中心、南山花园、柳河镇工业园区等一批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柳河县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土资源部, 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 被省国土资源确定为拓展建设用地试点县。

2.3 盘活存量国有土地, 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3.1 从国有闲置土地中挖潜

对停产倒闭企业中闲置、空闲土地进行了详细调查, 建立资源台账。2011年, 柳河县将运输公司、晶珠药业、林业局地段共计1.8467hm2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 挂牌出让实现收益5650万元。2012年将县内5所小学校进行整合, 总面积3.047hm2, 挂牌后实现收益668万元。原客运站整体搬迁后, 以173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2013年, 将县内5宗0.16hm2闲置土地纳入储备库中, 预计实现收益639万元。将原财政局、金源宾馆等0.553hm2的土地纳入储备库中, 挂牌出让后, 实现收益1458万元。切实提高了城区内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

2.3.2 整合乡镇企业用地

鼓励各乡镇腾出效益低的中小项目和废弃工矿地, 为高产高效项目“让路”, 实现土地增值增效。2010年县政府收购原柳河县华龙公司77.07hm2土地。2012年6月将其中的14.047hm2土地以挂牌方式出让给吉林汇源龙韵酒庄有限公司, 获得收益1893万元。收购柳河二化、驼腰岭省矿、原华龙种鸡厂等多块闲置土地, 总计142.8hm2。柳河县通过招商引资已盘活闲置土地92hm2, 切实提高了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水平。

2.4 加快旧城改造,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为切实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争创国家级卫生城, 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工程。2010年以来, 柳河县先后完成一亩地、张油坊、新立屯、王船口、一中东侧等区域旧城改造工程。完成了龙腾湾、紫玉府、世纪嘉园、林雨佳苑、腾龙湾等多个新区建设, 改善了柳河县城镇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2.5 建立健全机制, 严厉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为确保各类土地违法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保障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工作顺利开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土总牵头、乡镇和有关部门联合监管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确保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2011年以来, 柳河县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案件16件, 有效防范了乱占、超占土地现象的发生。

篇4:新集乡人民政府楼

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

位 名

称 代 号 钢筋保护层厚度 实测值 mm 设计值 mm 1 2 3 4 5 6 7 8 基础 梁 KL 31 35 19 25 22 29 27 30 25 一层 34 29 20 17 26 24 16 31 二层 24 19 22 26 25 21 23 22 三层 22 30 19 33 19 24 21 25 四层 19 26 21 20 23 22 29 28 一层 板 XB 23 19 15 22 20 8 17 19 15 二层 20 11 16 18 9 16 22 21 三层 17 14 19 15 20 22 21 15 四层 20 16 15 17 22 12 16 13 备

篇5:乡政府集镇建设情况汇报(精选)

xx老集镇原驻地龚家湾村,2004年12月因省重点工程大伏潭水电站的修建,确定xx老集镇整体搬迁至木洲村。xx新集镇现驻地木洲村青波浪境内,距县主城区8.5公里,距省道S223线沅水二桥不足5公里,随着县城逐步向东扩展,区位优势进一步显露。

一、基本情况

xx青波浪新集镇自2006年5月正式进入征地拆迁以来,已全面完成土地报批、规划设计、三通一平及沿河防护等工作。目前,随集镇搬迁24家机关单位已迁入新址办公的有16家(区办事处、乡政府、乡综合文化楼、派出所、法院、柿溪安置点、信用社、电信、邮政、农电站、医院、敬老院、供销社、幼儿园、自来水厂、水文站),正在建设的有3家(国土所、移动公司、农贸市场),预计本年7月开工建设的有2家(移民站、国税所),因项目或资金等原因暂未开工建设的有3家(小学、粮站、区农技站)。随集镇搬迁移民私房建设共涉及龚家湾村、xx居委会、木洲村三个单位147户510人,目前,已完成购房或建房的有65户,正在建房的有18户,双、多户头暂不需要建房的有27户,未建房的有37户(其中宅基地需重新安置的8户,宅基地需做超深处理未完成的13户,因各种原因未建的有16户)。现集镇常住户达232户900余人,集镇面积185亩,基本形成两纵三横相互贯通的街道布局。

二、集镇建设所做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集镇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副乡长任副组长,对集镇建设实行专人专管,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指导、检查督促和情况反馈。

2、严格实施规划,高标准规划集镇。在集镇移民私房的建设过程中,一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办理有关手续、统一提供设计图纸、统一平整宅基地,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建设,坚决杜绝不按规划盲目建设现象的发生。

3、积极筹措资金,高速度发展集镇。为解决集镇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我乡采取“部门争取一点,大伏潭公司支持一点,机关单位帮助一点,集镇居民自筹一点”的方法,目前已完成主要道路硬化及排水、排污、自来水、电路管网的全面铺设。今年4月,筹措资金8万余元,先行完成了集镇主街道、沿河风光带桂花树的栽种。5月筹集资金7万余元,完成了集镇主街道垃圾果皮箱、垃圾板车的配置,6月启动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同时加快人行道的美化工程,采取机关单位带头、移民私房各负其责的方法,督促完成了柿溪安置点、乡综合文化楼、区办事处门口的彩砖铺设。通过对集镇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使集镇的面貌得到一定的改观。

4、建立长效机制,高要求管理集镇。在积极推进集镇建设的同时,把建立长效机制、高要求管理集镇放在了突出位置。一是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按照“以钱养事”模式,以年薪4000元的标准聘用了两名保洁人员对主街道进行清扫,做到集镇垃圾日产、日清、日运,确保主街道干净卫生(次街道因有些户数正在建房受场地所限,所以暂未安排保洁人员)。二是按照集镇总体规划要求,5月份组织8人小组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活动,对建筑垃圾、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进行了清理,共拆除违章建筑3户两栋,处理占道经营6户。三是针对我乡境内运矿(煤矸石)等重型车辆较多,超限超载严重,运输过往造成集镇沿路洒灰洒石等问题,专门下发通知到各矿点、各运输车辆手中,规范装载标准,确保集镇主街道卫生的保持。四是每逢集日,以临时市场为工作重点,乡里安排安全组5名同志,对乱停、乱放、乱堆、乱占等现象现场进行整治、规范。五是加大宣传,以乡人民政府的名义,下发了《落实门前三包,争做文明居民,打造宜居xx的倡议书》及《关于开展集镇环境治理的倡议书》共计300余份,促进集镇居民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的意识。

三、集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是建设资金不足。集镇需完善的后续配套基础设施太多,投入资金无固定来源,缺口较大。2是集镇功能有待完善。集镇内无停车场,承载能力有限,每逢集日,交通管理压力较大。3是执法队伍有待加强。受执法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法打击违法占道、违法建筑行为的力度不够。4是因集镇居民大多为移民搬迁对象,所以依赖思想较为严重,牵涉到个人出资的部分(如道板彩砖的安装费用)难以收取。

四、下步集镇建设打算

篇6: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六部局《关于印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9‟342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9‟570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药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以解决影响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通过提高标准、严格准入、强化监管、落实责任,进一步整治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水平。

(二)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

节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切实保障我镇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整治任务和措施

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药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依法监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整合监督执法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

建立完善打击生产销售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作机制,配合药监部门联合打击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掺假使假、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假冒高风险药品等行为从严查处,对触犯刑律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察。

(二)联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仿冒药品,坚决维护药品市场秩序。

(三)整治违法药品广告行为

加大对广告发布的监测,发现违法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应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处理,加大违法药品广告查处力度,重点监测和打击发布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并及时告知药品监管部门查处结果。

(四)整顿和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零售药店的日常监督工作

(五)继续深化完善“两网”建设

将“两网”建设纳入制度化日常工作,按照“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原则,在规范供应渠道、完善保障机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保障基础等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药品监管和保障体系。

三、整治步骤

整治工作分为三个分阶段: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2月-2010年3月初)

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认真进行动员和部署。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7 月)

按照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要定期研究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要注意把整治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管源头、管长远的监管制度、机制,着力从长效机制的建设上探索解决影响药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三)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2011年8月)

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阶段性工作总结和长效机制,全面实现整治工作目标。

四、整治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1.成立桥头集镇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镇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有关事务。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办,承担专项整治协调小组日常事务工作(见附件)。

2.要高度重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出发,深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扎实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

1.加强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考核。要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村、社区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 认真履行职责,结合自身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整治合力,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和

责任追究制,对在专项整治中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2.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常态管理,在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将好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不断巩固和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成果。

(三)积极动员,大力宣传

开展好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舆情收集和分析,围绕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积极主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督查到位,务求实效

围绕整治工作的落实、药品市场的规范、整治工作的成效、药品安全的总体情况等方面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综合评价,对药品安全问题突出、整治不力,甚至出现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要督促整改并报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五)加强联系,畅通信息

要及时对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对药品

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相关的信息可随时报镇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篇7: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年初以来,按照白河县创建市级园林集镇的整体要求,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双创”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创建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任务的有序开展 为了确保创建任务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医院、学校、工商等多个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仓上镇创园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按照县双创办创市级园林集镇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下发了《仓上镇创市级园林集镇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步骤和目标,细化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创建浓厚氛围

人民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更是创建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所在。为此,在创建活动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群众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一是级级带动。自创建即使,书记、镇长等领导亲自深入各单位、各集镇住户,走访群众,进行调研,适时提出干部带头种植“四盆花”的绿化任务。并定其深入各单位,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其他领导和干部也带头参加各种创建活动。既当组织员,又当宣传员,还当战斗员。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掀起了我镇创建工作的一个又一个高潮。二是层层发动。我镇多次召开专题创园大会,号召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全体机关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维护仓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三是部门联动。创园工作,环境卫生是基础。为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和集镇管理顽疾,在综合执法和联创联建的基础上,卫生、工商、公安、交通、土管等执法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行联合整治;为了解决集镇内卫生死角和全天候保洁问题,我镇将集镇内的卫生死角和各条巷道划到所有镇属单位名下,并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年内实行总考核的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点问题。四是社会推动。严格落实门前“四包”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门前绿化和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同时,为了有效的宣传创园活动,我镇穷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举办了仓上镇“庆五一”文体活动,引导群众自发每日开展河堤广场文体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开展创园知识竞赛。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广大集镇居民“仓上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创建主动意识,有力的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园工作以来,我镇投资

元硬化仓南小区各被街小巷

平方米,为增加集镇排污功能,又投入

万元对集镇内排污设施进行改造;对原有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我镇市容市貌的垃圾场,政府投资

万元,另行选址、另行建造。同时又投入

万元对我镇政府大楼进行立体亮化绿化,对原有街道亮化设施、保洁设施进行了维护。次外,多方筹措资金

万元建设集镇公厕,仓南小区公测已完工投入使用,文家湾公厕有望八月底完工。

(二)是积极实施四化工程。创园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管理我们的集镇,围绕提升集镇的软实力,积极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在净化方面,大力提高环境质量,坚持道路一日三扫,全天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政府主要领导和全体职工干部,定期深入背街小巷引领集镇居民根除卫生死角。对保洁人员实行“四定”,即定员、定岗、定路段、定工资,对清扫保洁质量坚持不定期检查评比,奖罚分明。对清扫不够标准和无故脱岗的当月按考核扣除工资,奖金实行年终核算。由此,充分调动了清扫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了集镇内所有街道的干净卫生。对垃圾清运实行定时收集,专人负责,统一拉运。采用覆盖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对垃圾场实行专人看管,经常打药消毒,确保垃圾场周围干净美观。在绿化美化方面,共投资

万元在修建滨河大道,且在滨河大道人行路和街道人行道栽植景观树

两千余棵,严格按照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专人看管;严格按照各单位人均四盆花的标准栽种花卉庭,政府及各单位干部职工共栽植花卉

盆,绿化空地

平方,带动集镇内群众栽植花卉

盆。要求花卉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向红花方和西营方向环线路,以及仓马路沿线也组织了沿路各个村委会实施沿路绿化,通过系列创建工作,基本构建了集镇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优美景观,有效的提高了集镇品味,增强了集镇软实力。在亮化方面,政府率先投资

万元对政府办公楼实施了亮化,对原有街道亮化设施进行了改造,并带动镇属单位对各个单位办公大楼施行立体式亮化绿化。伴随着 冷厚路的改造完工和我镇集镇框架的基本成型,我镇亮化范围将会进一步延伸,高品质、高品位的亮化工程也即将拉开帷幕。

(三)是切实加强集镇管理。认真组织土管、交警、工商等部门强化执法,并积极引导仓上镇所有建筑施工队开展争创“文明施工工地”活动,严肃查处违反集镇规划的各类建筑活动,坚决制止随意开发和乱挖、乱建现象。严格落实门前“四包”管理责任制,初步探讨成立集镇社区管理集镇的模式,不断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力量,组建一支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义务监督团队,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处理违章为辅,划快管理,分片定责,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集镇群众主动创建的极大热情。

(四)是全面开展镇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改善集镇环境面貌,促进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是我镇创园工作的主要目标。我们按照创园活动的相关要求,在全镇积极开展了以 “创一流环境,建魅力仓上”为主题的镇容镇貌综合整治活动。集中进行了取缔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整顿交通秩序、严查建筑工地、治理各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共清理乱搭乱建30余处,查处违法建筑5处,查处乱倒垃圾10余家,拆除过街横幅30余条,清理破旧灯箱广告、不规范匾额9个。通过治理,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变。

篇8:五河县新集镇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我县城镇面貌变化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的要求,着力推动和落实“一县三地”发展战略,坚持“以会促创,以会促建”,成功举办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履职尽责,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全面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为我县“十二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局。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7.2亿元,增长17.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预计分别完成4.5亿元、22.9亿元和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8%和17.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7亿元,增长20.6%。财政收入预计完成4.94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实现19800元和5350元,分别增长21.2%和10%。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城关镇改造建设深入实施,城镇面貌实现较大改观。以迎会为契机,按照“填平补齐,完善提高”的要求,着力推进“新亮美、绿净畅”六字工程,不断强化城镇建设与管理,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城镇改造步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3.1亿元,完成了滨河南街、花园巷、清安大桥等三条街道、五条巷道和六座大桥的建设改造,建设道路和铺设管网14公里,城区人均公共道路面积由2.1平米提高到5.3平米;投资1670万元建成滨河带状公园,新增公共绿化面积4万平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0.75平米提高到1.58平米; 投资1.1亿元,实施了清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治理长度10公里;投资9100万元,完成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热源厂等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投资5400万元,开工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投资2100万元,实施了永安街“穿衣戴帽”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与各项工程相配套的景观、照明、栏板等附属设施工程;投入1125万元,实施了城关镇亮化工程,安装路灯629盏;拆迁工作全面铺开,房地产开发积极推进。一年来,全县共完成房屋拆迁7.6万平方米,安臵拆迁户413户。县政府用于拆迁和房屋征收的资金达5000万元,为历史之最。投资8.1亿元,开工建设百合花园和滨江花园等住宅小区14处80栋3179套,建筑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目前已封顶56栋23.5万平方米。近两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达16.4亿元。通过改造建设,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4平方公里扩展到7.6平方公里。

城镇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组建成立了清水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增加环卫工人72名,环卫工人工资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700元。投资120万元,购臵清洗车、扫路车等环卫设施,加强了城市执法宣传与管理,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明显,马路市场得到有效治理,户外广告和店名牌匾管理进一步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投资340万元,新建水冲式厕所6座,并配套建设垃圾转运站2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脏乱差、污水无组织排放和垃圾成堆等老大难问题,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加快城关镇改造建设的同时,喇嘛湾镇、宏河镇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年内,喇嘛湾镇以“打造新家园,建设新喇镇”为目标,加大了城镇拆迁改造力度,完成危旧房拆迁面积3.5万平米,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2.4公里,完成小石窑公路硬化6.6公里。投资7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3300平米的喇嘛湾镇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楼;宏河镇在去年搬迁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投资15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一处,安装路灯3公里,完成街道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全县城镇建设步伐整体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兴工业基地正在形成。投资6.86亿元的蒙西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日产水泥熟料4500吨;投资2亿元的蒙西水泥粉磨站项目建成投产,年产水泥200万吨;投资5.96亿元的天皓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的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已完工,并点火试产;投资4335万元的立新高岭土年产2万吨高岭土项目,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投资6000万元的蒙鑫工贸年产5万吨节能保温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正在建设二期工程,累计已完成投资1240万元;福建晋江远方陶瓷项目完成技改并投入生产;投资8亿元的三友年产30万吨超细煅烧煤系高岭土项目、投资4亿元的远嘉年产50万吨玻纤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投资3.3亿元的运昇镁业年产60万吨煤改质、3万吨镁合金及1万吨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已完成投资1.2亿元,煤改质项目已建成点火试产;投资10.9亿元的呼市中燃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一期)全部建成投产;投资9800万元的天泰化工年产7万吨镍合金项目,已完成投资5500万元,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启动。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积极引入新能源开发项目,龙源电力、大唐山西新能源2个2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测风工作,正在申请风资源配臵;中国华能、北京华锐2个30万千瓦风电项目、华润新能源5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华电20万千瓦风电项目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展开前期工作。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引进大唐煤电灰铝一体化项目、蒙西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项目和中国木业综合物流园区项目等12个工业重点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900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投资900万元,完成了开发区南出口的部分路基工程,实施了开发区主干道绿化工程,开展了开发区总体规划等7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天赐源、刘胡梁、青煤公司、德胜煤炭以及生力红化、同蒙化工等一批老牌企业为全县财政税收的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8.7亿元,增长50.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亿元;引进区内外资金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万美元。

——农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设施农牧业稳步发展,投资200万元,在城关镇东庄子建成面积1000平方米的马铃薯茎尖脱毒组培室1处;新建马铃薯三分地种薯纯繁网室150亩,累计建成990亩。目前,全县已具备年生产800万株马铃薯试管苗、200万斤马铃薯原原种、3000万斤马铃薯原种的能力,可保证200万亩大田种薯一级化,基本实现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县”的目标。重视“菜篮子”工程,新建蔬菜中棚500亩,厚墙体温室300亩,带动全县种植各类蔬菜4200亩,总产量达2.3万吨,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吃菜难的问题,八龙湾“下卧式厚墙体日光温室”已成为全市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的典范。围绕全市“三个一百万工程”的要求,全县共完成旱作节水灌溉及旱作农业综合技术集成推广田26.5万亩。投资260万元,在窑沟乡对九也村建设“集雨+太阳能+滴灌”三位一体综合技术试验田350亩,为广大无水源、无供电条件的山丘区发展安全高效农业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全县粮食产量实现6.2万吨、油料产量实现1.2万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快畜种改良,增加人工优良牧草种植面积,农区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投资300余万元,在喇嘛湾镇葆艳庄新建肉羊养殖小区1处,通过培育发展“羊联社”典型引路,努力扩大肉羊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采用“公司+牧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完善建成宏河镇三十一号村1个千头奶牛牧场、土沟子和阳坡村3个百头奶牛牧场,投资240万元,开工建设了城关镇枳几也村和杨家窑村2个百头奶牛牧场,进一步提高了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牧业,全县牲畜存栏达58.7万头(只),其中肉羊存栏49.4万只,出栏57.2万只。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继续完善永兴村等6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新建了城关镇祁家沟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增收产业逐步形成,移民脱贫成效开始显现。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在推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努力培育和壮大现代服务业。按照打造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加快了旅游项目申报和相关规划编制工作,黄河老牛湾民俗风情旅游、老牛坡红色旅游、乌兰牧伦草原文化旅游、摇铃沟生态旅游等项目正在申报之中,《清水河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总体规划》编修工作已经完成。投入625万元,完善了老牛湾、太极湾、石峡口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景区旅游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0万元。依托我县区位比较优势和道路交通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东华物流、二道河煤炭物流项目进展顺利。从整体上看,全县需求供销两旺,消费平稳增长,食品、服装、交通、通信和建材等领域消费市场活跃。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4.28亿元,增长29.6%。

——城乡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林水生态成果不断扩大。公路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城乡道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道209线和林至清水河境内段一级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52%;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一级(一幅)公路建成通车;荣乌高速、准兴重载高速境内段项目进展顺利;投资2672万元,完成了杨家窑至蒋家坪联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道路总长48.8公里;投资1350万元,完成了元子湾宏河大桥项目建设;投资5986万元,完成了13条四级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建设道路总长106.8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完成水平梯田3050亩,新增节水灌溉6000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了5000人、14000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土地整理面积13100亩,完成水资源勘查项目取水深井12眼,新增水浇地11300亩;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营造林和补植造林19万亩。在完善城关镇南山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城关镇北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整地8平方公里,共栽植油松、樟子松等各类大苗35.3万株,城区绿化成效显著,全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此外,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和通讯基础网络建设也得到加强。

——民生改善落实有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农田集雨节水、太阳能提水滴灌、防虫塑料中棚瓜薯、蔬薯套种轮作高效种植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县及同类型地区旱作农业以及设施农业新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基地在干旱山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布局明显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年撤并校点15个;投资6272万元的完全中学主体完工,即将结束我县没有标准化学校的历史;投资1706万元的职中实训楼、民中、宏河镇小学和喇嘛湾镇益民小学宿舍楼投入使用;投资1070万元的二中、逸夫小学加固工程如期完工;发放助学和“两免”资金1526万元,惠及15363名大中小学生。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8%,中考成绩居全市中等偏上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达96%。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总投资2576万元的标准化县医院项目主体完工,完成了60个村卫生室的装备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2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文艺晚会和第六届长城文化节,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完成了新一轮无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了城关镇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造工程,启动了城关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涵盖基本养老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就业水平逐年提高,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121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年内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50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413户,新建廉租房176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8万元。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实施,投入850万元,完成宏河镇三十一号等6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投入2360万元,实施了喇嘛湾镇肉羊养殖产业化试点项目和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等项目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570万元,完成对全县7所敬老院的建设改造;投资6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可容纳160人的综合社会福利院,极大地提高了集中供养能力和水平。顺利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任务,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达到了自治区和呼市的控制要求。人口和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36%。统计、档案、供销、粮食、红十字、残联、妇联、工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国土、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在规范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建设中做出了新贡献。此外,年初确定的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

——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局面保持稳定。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为契机,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切实加强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强化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坚持开展“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斗争,全力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和农资市场整治,进一步加强了物价的监管调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了建筑工地和消防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有效处理化解了一批信访老大难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努力规范和引导宗教行为,民族宗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社区建设初见成效,群众参与机制不断完善。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启动了“六五”普法活动,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视察调研,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件,政协委员提案61件,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扎实开展了“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一流政府机关新形象”和“创先争优”活动,行政服务效率和能力明显提高。认真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迈出新步伐。强化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公务用车等重点领域治理,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纠风工作收到实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所取得的成就催人奋进。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好局面,政府工作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清水河县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地武警官兵、驻地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清水河县发展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工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仍缺乏支撑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经营水平低,推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很大困难;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大、层次不高,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财政可用财力有限,投资不足;城镇改造建设刚刚起步,推进城镇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些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工作状态和作风、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1年的喜人成绩为我们做好明年的工作开了好头。如何抓住既有的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继续把这种良好的工作态势保持下去,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之举。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召开,整体形势令人振奋。从外部来看,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自治区加快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我们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水平;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重点帮扶我县发展等政策支持,有利于我们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从内部来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在迎接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过程中,形成的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按照县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安排部署,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呼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战略,以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推进新兴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和构建和谐清水河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2012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3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59亿元,增长16.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7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5.83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6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2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374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31元,增长14.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控制在自治区和呼市要求之内。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推进新兴工业化基地建设

坚持“工业强县”的思想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党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将工业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县政府将2012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推进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业的核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工业化规模和水平。

一是扶持原有项目发展壮大。在确保已投产企业实现达产达效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建材产业方面,按照打造内蒙古最大的水泥产业基地和北方最重要的水泥集中生产基地的目标,扶持天皓和蒙西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完成蒙西水泥二期项目报批工作,并开工建设。加快三友高岭土、立新高岭土、远嘉玻纤材料、蒙鑫工贸节能保温材料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建成投产。金属镁产业方面,全力促进腾达镁业、亚飞镁业等现有停产企业完成技改和恢复生产,加快运昇镁业年产3万吨镁合金项目建设进度,打造内蒙古金属镁特色产业基地。化工产业方面,在继续抓好中燃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焦炭生产的同时,推进甲醇生产线全面达产达效。继续完善天泰化工镍合金项目相关报批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第二条生产线建成投产。能源产业方面,完成刘胡梁煤矿、永胜煤矿技改和3家煤矿的资源整合任务,实现年产原煤300万吨。加快大唐山西风电、龙源电力盆底青风电项目报批进度,力促开工建设。

二是推进签约项目加快进度。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对既定的重点项目,逐级明确责任、明确时限,保证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以项目建设牵动全局工作。要加强与自治区、呼市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大衔接力度,认真按照国家新的项目审批办法,扎实抓好环境评估、土地预审、项目核准和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促使项目早日立项、早日获批。根据产业规划及项目落地的要求,提前做好征地拆迁、通电、通路、通水等基础工作,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完成清水河县石材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力促内蒙古宏业石材和天津三福石材,两个年产180万平方米花岗岩板材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增强承载能力。主动做好工业园区与自治区沿黄沿线大工业园的对接,完成工业园区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为更多项目落户工业园做好充分准备。盯紧蒙西集团煤电灰铝、陶板、超细煅烧高岭土和大唐国际外送电、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完成组件报批工作。力争上海同业煤化集团年产15万吨高岭土、众鑫年产2万吨高岭土等项目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完成中国华能、北京华锐、华润新能源风电项目和华电光伏发电项目测风、测光等前期工作。

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招商决定项目,项目决定工业,工业决定财政”的理念,认真研究国务院差别化产业政策,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动员”的思路,成立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努力形成“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专项服务”的工作局面,切实做到“认识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工作对接”。加强与托电工业园、大路工业园的产业对接。依托我县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努力壮大和延伸现有优势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年内引进1—2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成中海油年产40亿立方标准米煤制天燃气项目和华润集团6×600千瓦机组发电项目签约和落地。

(二)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思路,抓基础、抓特色,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投入,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一批让群众能增收、快致富的农业发展项目,推动农牧业向设施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抓好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坚持“东薯西粮全县羊”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马铃薯种薯繁育、特色小杂粮以及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牧业产业发展基地。广泛推广农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协调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在我县建设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站,带动全县农民科学种田,实现“节本增效”。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继续稳定在1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小香米、绿豆等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韭菜庄乡、北堡乡要建成全县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宏河镇、窑沟乡要建成全县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依托伊利、蒙牛两大乳品加工企业,在宏河镇、城关镇、喇嘛湾镇等水资源充足、饲草料丰富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加快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奶牛规模养殖基地,在完善枳几也、杨家窑2个百头奶牛牧场的基础上,争取再建2个百头奶牛牧场,年末奶牛存栏达到1.2万头。牧业,全县牲畜存栏达到66万头(只),其中肉羊存栏58万只。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建设,在继续扶持壮大可食可健、脱水蔬菜和蒙清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通过农企联营等形式,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将设施农牧业发展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富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以大棚、厚墙体温室、集雨太阳能滴灌、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为代表的设施农牧业。“十二五”期间,努力实施“5万亩设施农业”工程。其中,建设大棚、厚墙体温室2万亩,集雨太阳能滴灌3万亩。从明年开始,依托黄河、浑河、古勒半几河和清水河四条河流,在宏河镇、城关镇、喇嘛湾镇水源充足的地方,采取集中连片方式,推广八龙湾厚墙体温室和大棚新技术,辐射带动露地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着力打造首府“南菜园”。继续加大种羊引调力度,鼓励发展“羊联社”和个户规模养殖,不断壮大肉羊养殖业。通过政策扶持,壮大以城关镇偏关窑野猪、东庄子七彩野山鸡、杨家窑村梅花鹿和宏河镇大坪藏香猪特色养殖业,形成规模,促进增收。2012年,在公路干线两侧推广旱作节水灌溉工程1.5万亩,新建标准化畜棚300座。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在全县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抓住国家对革命老区扶持的机遇,扎实推进3个老区乡27个村“一村一品”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做好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市直各单位对我县社会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实施以上项目,创造条件,实现县境人口向水源地、公路干线周边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对移出地实施生态修复。借鉴宏河镇永兴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投资2000万元,在城关镇罗头窑村、喇嘛湾镇跃进村分别建设100户和150户的移民新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促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结合土地整理,根据农民意愿,采取转包、合作、互换等形式,引导农民规范有序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益。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完善商品林和日元贷款植树造林确权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公益林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为推进“三农”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做大做强旅游业和物流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不断提升全县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和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繁荣城区商贸业。结合城关镇改造建设,在城区内规划新建3个综合市场和集贸市场,改扩建一批社区市场和便民市场,努力完善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和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商品零售、餐饮娱乐、商务中介、社区服务、金融保险、建材批发等城镇服务性商贸业快速发展。

发展壮大旅游业。以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打造黄河峡谷、长城遗址、山水生态、红色教育四张品牌。继续推进黄河峡谷风景旅游区、口子上明长城旅游区、石峡口生态旅游区、乌兰牧伦草原、老牛坡红色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完成北堡明长城、老牛坡红色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完成口子上明长城部分段的修复工作,加快推进老牛湾黄河峡谷申报国家5A级景区的各项工作。扩大现有旅游点建设规模,改善旅游点环境,丰富游览内容,加大旅游产品研发推广促销力度,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集中开发建设清水河县土特产集贸中心;加大窑洞式宾馆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加强景区道路建设,努力改善景区交通状况。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逐步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旅游亮点。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对接,创造条件兴办旅行社,开辟旅游新线路,逐步形成文化特色鲜明、旅游形态丰富的区域性旅游中心。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我县的区位优势和日渐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整合运输资源,重点围绕煤炭、建材、农畜产品、化工及其他工业产品流通等产业,加快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大型物流园区。借助我市加快煤炭物流园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及区域节点优势,依托国道209线、大准铁路和新开工的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投资26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的喇嘛湾镇营盘梁(其中,中国木业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的综合物流园区)、宏河镇驼场、沙也煤炭市场,依托国道109线和荣乌高速公路建设韭菜庄乡十七沟煤炭物流市场;投资1亿元,在国道209线和荣乌高速附近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的阳湾子洗煤基地。

(四)加快城关镇改造建设步伐,打造特色鲜明小城镇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彰显特色、关注人文”的城镇建设新思路和“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的建设要求,努力将城关镇改造建设成为呼市地区具有田园风光、立体景观、环境优美和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宜居小城镇”。

在进一步完善城关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控制性详规和其他专项规划,在对主城区各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加快城区南北山相关规划工作,依托地势,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区立体景观。严格执行规划指导原则,通过实施规划,对城区内各项建设布局、土地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引导和调控。加大土地收储工作力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

按照“规划先行,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结合棚户区改造,下大力做好房屋征收拆迁工作,稳步推进房地产开发,精心打造一批功能配套完善的高标准住宅小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区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以及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城市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城区美化、绿化和亮化力度,努力打造城区新形象。2012年,投资6.1亿元,实施北山生态公园、北山道路、文体广场、圣泉文化广场、政府广场、党政办公楼、博物馆、体育馆、红旗路等五条主巷道以及管网配套等多项建设工程,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向“五年大见成效”目标迈进。

继续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规范早夜市经营行为。在东门桥、窑湾、小庙村新建3个便民市场,推动流动摊点“进场入市”。加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扩大机械化清扫面积。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努力实现垃圾不落地和随清随尽。增加投入完善环卫设施,投资800万元,在城关镇建设一体式垃圾转运站和水冲厕所4座,全面启用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加大“三乱”小广告清理力度,整治规范户外广告牌匾,整顿清理旧货市场、建材市场和废品回收站。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重点解决好街道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点和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坚持“三镇同创”,加快喇嘛湾镇、宏河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全县城镇化发展水平。

(五)加大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4个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土地整理29300亩;新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000亩,完成水平梯田1万亩;开工建设石峡口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深入实施国家水保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0万亩;开工建设浑河治理工程,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解决4500人、12000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和黄河防凌工作。在巩固好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示范县”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项目。2012年,全县造林10万亩以上,补植补造10万亩。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城关镇城网和6个乡镇103个行政村农网改造工程。努力提高城乡道路交通水平。继续推进国道209线和林至清水河段、山东荣城至乌海高速过境公路、准兴运煤高速公路清水河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完成庄户也至岔河口、栅梢也至城湾等12条农村四级水泥混凝土路改造建设,改造道路总里程75.9公里。继续加大公路养护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公路通畅能力。完成五良太和盆底青2个客运站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和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强化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投资300万元改建明德、红旗、宏河镇幼儿园,投资510万元新建喇嘛湾君子津幼儿园,2012年秋季学期普高整体搬迁至完全中学后,投资780万元在普高旧址新建中心幼儿园;优化小学教育,强化初中教育,突出职业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努力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校车投入运行和管理机制,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零差率销售。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00万元新建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投资2850万元新建中医院。继续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3%以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夯实计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推进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违法排污整治专项行动,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水平。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各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鼓励和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组织一次机关事业单位专业人才招录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分类改革,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继续抓好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统计、档案、物价、工商、消防、禁毒、民兵武装、供销、粮食等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富民优先的原则,继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构建和谐清水河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完善鼓励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2012年,完成创业培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共8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00人,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加快推进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扩面进程,确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对城乡困难户和贫困大学生实施社会帮扶救助。

2012年,重点抓好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投资600万元,建设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1处;二是投资910万元,建设清水河县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和北堡乡、窑沟乡、宏河镇、喇嘛湾镇4个乡镇就业社保服务大厅;三是投资915万元,在6个乡镇的6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四是投资50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处,解决4500人、12000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五是投资850万元,实施城关镇供水改扩建工程;六是投资800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七是投资1230万元,实施廉租房四期工程,建成廉租住房176套;八是投资3000万元,在城关镇建设集贸市场3处;九是投资800万元,在城关镇建设一体式垃圾转运站和水冲厕所4座;十是投资3200万元,在喇嘛湾镇、北堡乡、韭菜庄乡实施四个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土地整理29300亩;十一是投资260万元,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处;十二是投资510万元,在喇嘛湾镇建设标准化幼儿园1座。

(八)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切身利益问题,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纠错机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强化“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继续落实信访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案、干部下访等相关制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坚持抓源头、抓苗头,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在矛盾化解和案结事了上下功夫。同时要规范信访秩序和信访行为,坚决遏制非访、闹访、缠访等现象发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加强社区建设,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态势。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民爆危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平安和谐清水河”创建活动。

(九)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一流政府机关新形象”专项活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一是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雪中送炭的事,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工作倾斜、向民生倾斜,以更大的力度、更多的精力改善民生、服务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抓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水平。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风险评估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实施“六五”普法,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强化政府法制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效能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效能监察,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四是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长效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加大对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勤政廉政、团结高效的干部队伍。

上一篇:遗落的往事散文下一篇:我的主人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