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一粒希望的种子作文

2024-04-18

播一粒希望的种子作文(共5篇)

篇1:播一粒希望的种子作文

“播一粒希望的种子”,这是今天看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时读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重新审视。

孩子们刚入一年级时,我给他们起的班名就是:小种子班,因为种子蕴含着希望和力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坚强的小种子,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老师和风细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每天面临着上课、改作业,应付学校检查的各项班主任工作,处理孩子们每天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有的一切,慢慢的让我对工作有了反感,对孩子们也慢慢失去了最初的满腔热情的爱。看到又脏又调皮的孩子整天完不成作业,出口就想批评,根本没心思去做思想工作。

这段时间为迎接期末考试,孩子们一直都在紧张的复习,大家都感觉很累,为调节情绪,周一班会我们开展了“我在——方面比别人强”的活动,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优点,也给期末考试鼓鼓劲,增加一些自信心。孩子们从第一排挨着一个一个都说了自己的优点,轮到王江林时,他低着头,手握着铅笔,两胳膊压着一张纸盖得严严的。让他站起来还是低着头一声不吭。王江林这孩子,从农村来住在午托部,平时没人管,整天衣服穿的是又脏又不整齐,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的都是错的,班里的孩子们都不喜欢他。现在看到他站那不吭,有的学生都小声的说:“王江林没有优点,别让他说了。”我本想走近批评他,到跟前拿起纸一看,大吃了一惊,原来他不好意思说,把自己的优点写在了纸上,看来他也知道以前自己做的不是太好。他写的是:考试时我能把字写好,考过100分。我把这句话念给孩子们听,有的孩子低低的笑起来,王江林马上从书包里掏出上周的测试卷让我看。噢,我想起来了,上周测试,班里一共四个100分,其中就有王江林,而且字写得特别棒。我把卷纸展示给孩子们看,问大家:“王江林有优点吗?”同学们大声说:“有。”我对孩子们说:“其实,江林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不过是以前大家没有发现他,相信以后他会越来越棒。”这时江林的眼眶红红的,目光中闪烁着激动。

美国教育家本斯尼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25分。今天我也看到了希望的魅力。王江林只不过是远离父母,缺少管教,没有领略过学习中成功的快感,以后我会更多的关爱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看到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欣赏每一粒种子,感受每一粒种子的潜在力,相信每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定会发芽、生根,开出美丽的花儿,或许平时我们不注意的那一粒将来就是悬崖边上的杜鹃花。每一粒种子都有存在的理由,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的时间。

我将殷切的期待,期待那美好的成长。

篇2:播一粒希望的种子作文

我们生于世间,在胞胎中混噩蒙昧地度过十月,来到这充满新意的世界,成为拥有独立意志的生命体。这一程并不好走,我们踏在苦厄与困难虎视眈眈的荆棘路上,仿佛最虔诚的朝圣者,踏向万物复始之地,寻觅自己初时埋下的种子,是否发芽。

我犹记许久之前学过的一篇课文,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此之前,我们怀揣年少懵懂的梦想,清平安乐地学习与生活。我们学习历史,仿佛身临其境般地呼吁祖国统一,却不曾真切地蒙受背井离乡的思切之苦。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年轻的我捧着墨香留痕的课本,怔住了,心胸中涌动着无数喟叹,却又如鲠在喉,无话可说。

那是怎样一种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啊!远隔天地山海,我却仿佛与这位情深意切的游子会晤,触碰他灼烫的灵魂。他以不起眼的文字的力量,将希望的种子深植于足下厚土,令人感受到他皮囊下不搽任何粉饰的脊梁与奔腾的热血。自古洎今,世间多有文人墨客,不乏沽名钓誉者,江郎才尽者,我却发自心底地感受到国人宽广赤诚的心怀。他虔诚地将种子埋下,身后是千万人的期冀与渴望。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这是余光中先生在《欢呼哈雷》一书中的阐述。一路行来,五陵的少年不再被鼓声击溃,对青莲剑仙的赞誉也不再有人倾力着墨。在昨日,一颗高悬于中国文坛的巨星陨落了。巨大的星体爆发出极尽的余热,惊起千层浪。无数人痛哭哀叹,难以置信,为毕生的信仰拉上帷幕。

但在这令人难以蒙受的苦难之下,我看见了破土而出的种子。它是无数追光者尽力培育的希望,以漫不经心的姿态,立于诸世之上。他成功了!他用死亡的讴歌,最后点燃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这是民族信仰与希望。

“愿你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我落笔吁气,对心圃中曾深埋的种子,虔诚地许以希冀。

篇3:播一颗感恩的种子

感恩留言板

宝宝快五个月了,也慢慢会认得人脸了。平时遇上街坊邻里,便由我们代替宝宝向邻居问好,打招呼。

进出电梯,有人帮忙按电梯,就会对宝宝说:跟叔叔阿姨说谢谢!带宝宝出去玩,结束回家时,也要让宝宝跟一起玩的小朋友、爷爷奶奶说再见!其实说谢谢、问候的时候小家伙什么都还不懂呢,可已经被要求学会感激别人了!

在家里,奶奶抱了宝宝,我也会代替宝宝说:谢谢奶奶!呵呵,老公受我的影响,在我辛苦了一天之后,也会代替宝宝跟我说:谢谢妈妈!婆婆也会让宝宝跟我说:谢谢你妈妈!虽然,宝宝还太小,但是我们这种意识不能放松,就算现在,老公或者婆婆替宝宝跟我说:谢谢妈妈的时候,我心里都会很开心,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感激的话,已经让听到的人心旷神怡了。

家人听到是如此,邻居朋友听到了也会更开心。所以,对宝宝的感恩教育,从现在就开始了!愿宝宝和大人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育一个小宝宝从小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爱自己的家人,进而对自己的宗族负责,能力强者参与国家的管理,也是从小处着眼,知情意行上一点点对少儿进行人文的熏陶。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孝的教育就是让宝宝成人后懂得爱的回报。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人与动物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人懂得孝,也就是爱的回报。当父母家人照料宝宝20年,宝宝长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感激,那么这种养育一定是失败的。

感恩能力成长三部曲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意义也是告诉人们要知回报。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具体说来,感恩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三步:

1感受满足

要让宝宝形成感恩能力,首先要让宝宝获得感受的满足。新生儿在饥饿时从母亲那儿得到乳汁,获得了基本的生理上的安定和满足感,达到“生理的舒适状态”。当宝宝吃饱喝足,面带微笑地望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时,他感受到了幸福和满足。他的生命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他的微笑就是最初的感谢的表达。

2恩惠认知

宝宝从出生以后,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会渐渐理解周围环境中事物的因果关系。当宝宝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后,爸爸妈妈鼓励宝宝在与年龄相宜的水平上,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通过宝宝自己的双手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还会进一步理解到人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我们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我们对自然也需要抱有崇敬和感激之情。

3回报意向

3~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理解爸爸妈妈上班很勤劳,爸爸妈妈回家后很疲劳,能够搬张椅子请爸爸妈妈坐,让他们缓解疲劳,亲亲爸爸妈妈,让他们开心。这些理解和行为能力的成长,是与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培养分不开的。从小让宝宝感受到满足,进而认识到是谁给予了他这样的生活,最后到让孩子懂得用行动和语言去回报。

感恩教育四妙法

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而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下面为爸爸妈妈们推荐四种行之有效的妙法:

示范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和妈妈首先应该是懂得感恩的人,因为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传身教”。

讲解感恩教育的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精神生命。感恩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平时爸爸妈妈要有目的地给孩子讲解他获得的一切都是别人经过努力为他创造的。无论是父母的抚养,老师的教诲,还是朋友给予他的友情以及旁人给予他的帮助都是“恩情”。“知恩”之后,认识到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了多少恩惠,当以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比如一声简单的道谢。

移情教育孩子感恩可采用移情法。在幼小的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正确运用移情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极行为,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孩子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它多难受啊!”孩子在揪小乌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你再揪它,它就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时,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让孩子明白其他人是怎样感恩的。

实践 教育孩子感恩还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小区栽一种颗感恩生命树,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表示感恩的小事情,从而让孩子真正学会以行动来感恩。

家长要注意,感恩教育应避忌的三句话

“爸爸妈妈给你买了这么贵的衣物、玩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有吗?”

父母总认为自己所付出的,是孩子愿意接受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有时候父母所付出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甚至是孩子厌恶的。一旦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父母就会表现出失望:“我们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值得爸爸妈妈思考的是,自己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是否征求了孩子的意见?“我要给他什么,怎么给”,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是在用心为他考虑。父母要知道他的需要,并尊重他的需要,从这一点上看,孩子与父母应该是朋友关系。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

除了明白孩子的需要外,还要让他了解,爸爸妈妈并没有想要在将来向孩子索取回报。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一种偿还负债的心态。

“宝宝你累了吗?渴了吗?饿了吗?”

篇4:播一颗感恩的种子抒情散文

岁月无痕,平淡的生活中却总弥漫着一缕缕清香扑鼻却无法忘怀的芬芳,它们源于那颗埋于心底的种子,它们散发的是感恩的味道。

谁也不能说自己通读百书,但谁都能够理解那句最淳朴却蕴意最深刻的文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精炼的八个字却是我们经历一生都未必能够到达的至高的境界,磨难的人生赋予了每个人对待挫折能够一笑而过的豁达与勇气,却无法教会每个人如何感恩,如何浇灌那颗感恩的种子。

我依旧记得汶川大地震中那个定格的画面,不见天日的废墟下,拥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在手机里打出的那行字——“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这样好的母亲,我想几年、十几年、一辈子,他一定都会铭记着这句话,他一定会因此骄傲的活着,用他的爱来爱别人,来表达他的感恩之情。这颗小小的种子是他的母亲教他种下的,他一定会细心呵护,耐心浇灌,让感恩生根发芽。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无论是谁,最难忘,最难以用简单几个字写尽的就是父母的感恩。是他们教会我们说话,教会我们独立生活;是他们给予我们鼓励与帮助,却从不奢求一丝回报;是他们把原本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光花费在我们的身上,流尽汗与泪却没有一点怨言;是他们用爱教会了我们如何感恩,用包容证明了他们值得我们感恩……也许,你还太年轻,无法体会这样无私、这样深厚的情感,但当你看到父亲的脊梁不在挺拔,母亲的手心握满了老茧,你就会明白太多太多的爱是言语都无法形容的,你惟有做到的就是陪伴他们、善待他们,即使他们已经无法独自行走或是病痛缠身,你都要一直在他们的身边守候着那个爱你甚过他们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才是这个世界最爱你的人,所以你最该用你的爱去感谢他们,最应该把感恩给他们。

感恩,就像一颗种子,即使能够轻易地种在心里,但等待它生长成绽放的花却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我也仍旧记得那些在我的生命中短暂出现却让我终生难忘的人。他们不同于平凡的过容,他们用爱心、用责任帮助过我、照顾过我,他们在我跌倒的时候扶我一把,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开导我教我乐观,在我面对未来没有勇气的时候告诉我要坚定,在我跌入人生底谷的时候依旧默默地支持我……他们之中或许有我“终生为父”的老师,或许有与我一起成长的`伙伴和同学,或许更多的是这个社会中我还叫不出名字的热心人。是他们让我内心那颗感恩的种子看见了阳光,是他们给予了这颗种子无数的雨露,是因为他们,这颗原本卑微的种子在时光的酝酿中生机勃勃地成长为花朵,然后才能散尽芳香。他们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感恩的意义,让我能够带上感恩的心去追逐梦想,探索未来。

篇5:播一颗善的种子

记:余董,听说生成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善”字?

余:是的,其实善更是人的本性,并不是企业文化。生成不要求员工“做一匹狼或一只鹰”,我们朴素地认为,企业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做一些事,那么,我们做到“人的本份”就行。而这个“本分”,几千年前,老祖宗就说了“人之初,性本善”。

记:老子也提到“上善若水”,善是最大的好事。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过度强调善,会不会“战斗力”不强呢?

余:正好相反。我们在经营中,一直强调做人要善良。善如一颗种子,是可以开花结果的。员工对家人善,家和万事兴,工作有干劲;对同事善,工作少磨擦,效率自然高;保证供应商合理空间,原料品质稳定性肯定高;对消费者善,把产品做得好些,回头客自然多,生意自然就顺畅。基于这样“善的合力”,战斗力反而特别强。到目前为止,我们大部分供应商都合作10年以上,而员工很多也是学校出来就一直在企业工作至今。大家合作非常融洽。

记:但是,如果太“善”了,会不会影响企业利润,最终使企业无法快速发展呢?

余:首先,我不认同“快速发展”这个词,快速发展的同义词可能是“拔苗助长”。我们要尊重企业发展的规律,功到自然成。我们追求“稳健发展”。企业界普遍浮躁,很多人创业稍有气色,就想做行业第一、做首富、去长江EMBA重组。而生成创业的梦想很简单:办个企业,挣点钱,养活一群人,大家能开开心心。因为我们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是为了创造、实现、传递某种价值。利润只是血,但没有了灵魂(价值),血有何用?

记:每个企业家都有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梦,生成如何看待?

余:我们认为,与其做大,不如做强、不如做久。企业有时候像人,最终比拼的,是谁活得更久。我们提出做百年企业,但我们不强调具体产值。我们希望,100年后我们企业还在。就够了。

记:这样的观点消极吗?

余:相反,我们认为很务实。生成不提务虚的口号,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去践行“善”的行为。与其将企业做到几百亿,不如让员工收入多几百块更真实。活在当下,不要画饼欺人骗己,有些企业将目标定到10米高,员工玩命都够不着,于是企业就“顺理成章”要员工加班、减薪、扣奖金。这些都是违背人性的。

记:能和我们详细说说生成是如何实施“善”的文化吗?

余:文化的贯彻,在于是企业真正发自内心的希望,而不是用一套“文化”来给员工洗脑,最终却是逐利的真相。所以,文化的贯彻,在于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以身作则,特别要求以老板为首的中高层首先做到。文化的贯彻,更要深入人心。深入人心,就要做到将心比心,要“做的比说的更好”,员工才会口服心服,跟随效仿。

记:余董,您能对当前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文化方面提些建议吗?

余:相信很多企业家创业之初的梦想,都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过得好些,但很多人在后来的发展中,因为竞争、压力、诱惑,而背离了创业的初衷、背离了人的本分,甚至透过放大“恶”,以实现可能根本没有尽头的“目标”。有句话说得很好:走得太快了,记得停一停,让灵魂跟得上脚步。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伟大目标,比得上30年后,还能和一大群共同创业的股东、高管、车间的工人们欢声笑语来得伟大,而之所以伟大,竟然简单到就是一个字:善!

编辑:嘉文bhpluna@sina.com

上一篇:高中生关于白色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纪念国庆六十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