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和意义

2024-04-08

研究目的和意义(共8篇)

篇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在 21 世纪进入网络信息化社会后,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单的物质生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向精神社会迈进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于是,“心时代”到来了,生活的意义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为生活而设计”,希望通过设计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其本质是要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发掘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条件和因素。建立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景观,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活环境。它可以让身在其中的人们有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建立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景观,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城市的韵味,体会生活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建立还并不完善,甚至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城市原有的场所精神还在逐渐缺失,使得现代人在较大的生活压力下,找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全面的把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的表达解释清楚,将平时难于言表的情感结合合理的理论和例子阐述出来。同时,基于场所精神的理论基础,分析影响场所精神建立的因素,从中找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建立的优缺点,提出未来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建立的方向和构想。另一方面,论文结合环境心理学和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分析人们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对场所精神建立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依靠这些主体的本质存在结合影响场所及场所精神的因素来阐述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营造场所精神。希望通过论文来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在这个“体验至上”的“心时代”,人们应该更多的注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表达。提倡保护环境、保护和发扬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呼吁人们一起努力来改善城市的环境风貌,热爱生活和生活的这座城市。另外,希望通过论文的阐述,能够引起从事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在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发展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造具有“心”时代场所精神的城市景观环境,使城市健康发展,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1.2.1研究的目的(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地景建筑研究

西南交大)

就本文而言,具体的研究目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通过论述城市地景建筑的产生背景,建筑形态的发展演变和理论基础,以对地景建筑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和完善。其次,通过对诺伯特?舒尔茨场所理论体系的核心——场所精神的分析,i全释了其场所精神的内涵,并以场所精神为本文的分析模式和评价标尺,并说明了场所精神在当代建筑学科体系中的意义。再次,通过对城市地景建筑场所的丨全释,对城市地景建筑的场所构成、场所价值、场所特征进行系统整理,以期能过把握地景建筑总体上的场所精神。最后,将场所精神应用到城市地景建筑设计中,以城市的宏观角度和以建筑自身微观角度提出了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目的的地景建筑设计策略,以期能够为以后的地景建筑的设计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1.2.2研究的意义

随着全球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强烈的聚集效应,由于资本运作的需求,近年来特别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对密度的追求导致巨构建筑的发展,而城市巨构的蔓延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压力也日趋明显。地景化建筑作为水平向的巨构,相对于竖向巨构有着显著的优势,对地景建筑场所精神的系统性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城市地景建筑的研究梳理了它在当代多元化建筑体系中产生的原因。城市地景建筑的概念阐述明确了论文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属性,通过对当代美学背景,当今城市状况和当代建筑思潮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地景建筑在城市中产生并发展为形成城市意向的重要场所的必然性。

(2)以往对地景建筑的研究大多以形态的生成为对象,本文从场所精神的角度对城市地景建筑的场所构成和场所的特征进行i?全释,并创新性得以城市层面上的宏观角度以及以建筑自身层面上的微观角度对地景建筑场所地营造进行分析。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湿地设计及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 苏雪痕)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些诸如生态!景观!湿地等名词变得越来越时髦一些设计师也把这些概念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来“但是,在很多设计中,除了这些华丽词藻所带给我们一些听觉上或视觉上的享受外,我们并不能真正从设计最终所达到的效果获益”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些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其结果就造成了形式和内容的偏差“ 湿地这个词越来越受设计师的青睐,有的设计师则把景观水称之为湿地,也许这是当今所倡导的生态设计所产生的一些误区”究其原因,那就是,就湿地本身而言,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其它水体所不能具备的“首先我从生态学和景观学的角度澄清湿地的真正概念,然后结合实际应用,从一些成功的案例中挖掘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是一个真正的湿地设计,然后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搜寻湿地规划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国外营建湿地的经验,营建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以及水景园”最后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试论湿地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当然,无论理论也好内容也好,都是为应用到实际打基础的”如果能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现状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才是我们突破仅仅是表面概念引用所迈出的坚实的一步“湿地设计及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 1.1.2.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大量自然湿地的考察,如云南大量的高原湿地,四川九寨沟湿地,四川黄龙的钙华湿地,大庆水泡子,上海崇明东滩国家大型湿地,总结自然湿地中的生态和景观要素,以及植物种类,然后将其应用到人工湿地中,在人工湿地的营造中尽量模拟自然,减少不稳定因素,易于管理” 在湿地规划方面,通过一些国外及国内成功的湿地规划的案例分析,结合气候条件,在湿地的规模,负荷率,几何布置,植物种类构成等方面对人工湿地的规划及设计进行研究“另外以北京为模本,简述北京的古老水系到现代水系的演变,寻求北京在湿地营造方面存在的潜力及挑战”

篇2:研究目的和意义

份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加入WTO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中国开始以正式成员国的身

平等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啤酒行业以其较高的开放程度成为研究者和业界

广泛关注的领域,失去政策保护的我国啤酒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

因此,对我国啤酒行业领头羊之一的青岛啤酒的并购及并购整合战略进行深入

研究,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显得

十分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啤酒企业参考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的提

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使其他行业的企业通过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历程及青

岛啤酒的战略演变,了解成功企业的应变之道,为其他行业的产业扩张战略制

篇3: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实施营改增目的研究综述

对于我国实施营改增的目的何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主要可以归为两类,一类认为实施营改增旨在克服营业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另一类认为实施营改增旨在降低营业税税负过重的现象。

1、以克服营业税缺陷为目的

有学者基于税收征纳体制的基础,认为好的流转税税制体系应该保证不对经济流转过程形成扭曲,保证流转过程合理顺畅。 而增值税基于产品或劳务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刚好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税收体制的这一关键要求,营业税则不能够发挥这一作用。 学者针对增值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增值税与营业税同为流转税,其实两者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增值税克服营业税干扰经济流转过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尽可能在更多地领域实施增值税,加强增值税原有的税收中性作用显得十分迫切,所以考虑实施营改增的目的在于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保证抵扣链条贯穿所有重要行业,保证税收中性原则的实现( 龙新民,2004) 。 另外有研究表明,营业税基于每一流转环节产生的营业额征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有必要积极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实现全行业征收增值税,保证充分实现增值税的抵扣效益,该作者还指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是营改增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之一( 贾康,2010) 。 我国营改增将面临着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尤其是在制度设计、模式选择、企业负担和财政承受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各项挑战,所以营改增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调整税收体制,还在于调整利益分配关系( 胡怡建,2011) 。

2、以降低各行业企业税负为目的

目前学者及各位实业界人士对于现行的营业税税制体系都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前的营业税税负过重,不仅不能够优化与调整已有的经济结构,也无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营业税作为价内税,以每一流转环节的营业额为征税基础,导致重复征税问题严重。 有学者针对2004年至2007年5年间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上海地区上市公司的营业税总体税负相比于增值税总体税负要高两倍左右。 在2009年实施营改增试点之后,平桥新又更新数据作了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缴纳增值税的行业其税负有了明显降低( 平乔新,2009) 。 营业税的税收征收范围大、税率高,是导致企业税负过重的主要原因,现代商业企业在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购进原材料等货物,在支付的价格中含有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企业销售取得的营业收入则需要全额缴纳营业税,不得抵扣购进原材料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因此有学者认为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种税制同时存在,使得企业双重缴税的负担加重( 张斌,2010) 。 其他学者研究也认为营改增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过高的税负, 例如从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分析可以看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收率为3%,相比于中小企业原来所负担的3% 或5%的营业税率,营改增可以直观地降低企业税负,而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税负( 陆魏,2010;马蔡琛,2011) 。

二、实时营改增的意义研究综述

目前学者在研究我国实施营改增的目的时,主要从税收负担、企业利润与财务绩效等三方面来加以分析与证实, 另外还从税收体制改革上对营改增的实施意义做了简单的综述。

1、营改增促进企业降低税收负担

国家税收体制的改革必然对企业税负造成直接影响, 但是由于行业本身的税收征收范围和税率不同,所以营改增可能带来的影响也略有不同。 有研究者认为营改增能够在较大范围内降低企业税负,并且利用实际测算的数据给出了证明,尽管短期看来有部分行业因实施营改增其税负有所增加,但是从长远来看,营改增必然能够在全行业范围内降低企业税负( 刘东辉,2012) 。 例如在对油田矿区等性质的企业进行实际税收负担分析之后,学者发现营改增实施将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税务,但是物业服务业的企业税负则变化较小,主要还是因不同行业的进项税额抵扣力度不同导致的( 徐臣国,2012) 。 针对营改增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意义,合理制定较低的税制并且增加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都将成为税制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内容 ( 檀贺礼,2012) 。

2、营改增促进企业增加利润

企业作为法人组织, 依然适用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 所以企业经营无外乎是要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 营改增税制改革,作为企业最关心的是最终能否使得企业经营利润有所增加,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也会最终落实到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上。 有学者认为税制改革将从税基和税率增加的变化上,给企业的财务利润造成较多不利的影响,例如使得报表上的营业收入减少, 而且使得税务机关对专用发票的审核也更为严苛,造成更大的税务筹划风险( 侯巧春,2011) 。 另外有学者从收入降低与税负降低两者相抵消的角度来衡量营改增最终对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收入降低的幅度要小于税负降低的幅度,所以可以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随着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改善,将更多地吸引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李学东,吴丹彤,2014) 。

3、营改增促进企业改善财务绩效

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学者开始对实施后的企业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明确营改增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改善的意义如何。 例如有学者针对2012年我国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企业税收负担、 固定资产投资和财务效益之间的关系,最终结果显示营改增能够给交通运输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税负都有所下降,并且财务效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金家伟,2013) 。 另外一些学者对融资租赁行业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将动产融资租赁行业纳入到征收增值税的范围之后,进项税额的抵扣效应十分明显,不仅能促使动产融资租赁行业的企业有效降低税负,也使得企业租赁使用动产设备可以获得进行税额的抵扣,从而鼓励企业更多地租赁设备用于生产经营,对于两者财务绩效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并且学者还得出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将会影响到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财务绩效的波动程度( 史燕平,刘若鸿,2012) 。 在对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过程中,学者也证明了投资规模较大的公司,营改增更能够促进其财务绩效的提升,而投资规模较小的公司,则营改增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于有限( 刘建军,姜欢,张冰玉,2014) 。 可见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到底如何,不仅会受到不同行业性质的影响, 还会受到企业治理特征等变量的影响, 所以研究实施营改增的意义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除了以上三点备受各位学者热捧的实施意义外,有关学者还从促进构建地方税制体系、深化分税财政体制改革、 加快直接税收制度等深层次方面,就营改增的实施意义做了研究。 从促进构建地方税制体系方面来讲,我国目前的税收体制中地方税收入大部分依赖于营业税,营业税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从鉴证咨询业、物流辅助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业到文化创业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几乎涵盖了第三产业中所有的主流行业,而作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掌握的几乎唯一一个主体税,营业税对地方税制体系的重要性更是可想而知。 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不断深入,必将对现行的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带来较大的冲击,重建地方税体制将更快地得到推进( 刘春艳,2013) 。

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进度的不断推进,其实施的目的与意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映证,税制改革也得以在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中达到更为理想的改革效果。 研究营改增的实施目的与意义,并结合实际分析其目的的达成情况,对于进一步完善税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实施意义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其对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变革,还应该从营改增产生的时代北京出发,结合目前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综合的考察,尤其是要注重其在国家税制体系重构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以此作为指导制定出更加完善、适用的税收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汗青:辩证认知“营改增”税制改革[J].才智,2015(15).

[2]周燕: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及完善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2015(3).

篇4:研究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中;创新教学;意义和目的

一、注重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意义

中小学英语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上。到了初中后,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新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1.教师应认真研读小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分析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模式。在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中学英语教师可重新确定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增加供学生复习用的听读材料,但语言难点及教学内容不要太多,最好能對学生在小学已感知的语言点做必要的归纳复习,适当补充教授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相脱节的知识。

2.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第一关,没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就无法进行交流,所以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发音、辨音、拼音的能力,掌握读音规则,进而识记大量单词,达到中学教学要求。尽管有些小学教材编排有音标教学,但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能够掌握,以至于他们的语音、语调很混乱,读不准更记不住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

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目的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难达到大纲要求。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而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另外,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轻松,更大的收益是使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其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要求学生背诵本堂课所学内容,在背诵时,脑子里要呈现一幅图,背完之后可用简笔画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反过来还可以看着图画把所学内容复述或背诵出来。

3.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好英语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应相辅相承,因此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多说、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搜集,活学,活用,多说。指导学生积极创造语言学习环境。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好条件是置身于, , 英语环境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课堂上的语言环境是必需的,但也是有限的,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在课外坚持用英语会话、讨论、打电话、交流思想等。拓宽视野,多读。基于课内学生可接触的英语知识太狭窄,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适宜的英语读物,使他们养成在课外多读的习惯。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方式和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

2.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用单词听写和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英汉互译和故事改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解决语法问题。 四、注重师生情感的影响和表达。

篇5: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1988年,《世界教育年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教师作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近年来,我们珠海路小学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注重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其中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辅导员2人,岛城名师、青岛市特级教师2人,及一批青岛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校打造名师,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创造了条件。

《“立足校本研训,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与优势,同时借助于外部力量,内外结合,开展基于校本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研究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使之在积极参与中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市、地、省乃至全国等不同层次的名优骨干教师,构建学校优秀教师群体,以名师打造名校,探索出基于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教育的基层组织——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尤其是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构建起适合学校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研究基本模式,为其它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本研究的探索,也可以为基于学校的名优教师群体培养的途径与方式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个例和丰富的实践依据,并通过实验论证:学校是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校本研训是名优骨干教师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式,并探索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可行性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理论。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探索促进优秀教师群体成长的校本研训途径与方式,使教师由被动参与为主动自觉谋划职业发展,由个体努力为群体努力共同创优; 2.构建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基本模式,壮大学校名优教师队伍,创建名校; 3.创新骨干与名优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名师——名师培养人选——骨干教师——全体教师”的分层次引领与辐射带动的培养梯队,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的提升。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将校本研训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使教师在工作中进行学习与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构建“教、学、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培养学校优秀教师群体。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创新、完善校内研训机制,借助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外部专家、名师,加强对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之尽快成长、成熟,称之为各级名师,壮大学校名师队伍,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1.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必须有抓手,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培训机制给教师提供了机遇和舞台。本课题研究力图让教师、校长、教育主管部门都能认识到,学校是优秀教师群体成长的主阵地,校本研训是优秀教师群体锻造的主要方式。

2.过去的研究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阐述较多,对基于学校实际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研究比较少。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案例与叙事等实证研究,为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关于在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发展的可行性策略。3.借助外部力量,完善以校为本的研训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尤其是培养壮大名优教师队伍。

3、课题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

本课题实验时间为三年,即从2011年5月份开始到2014年6月结束。

第一阶段: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

2.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搜集整理相关教师专业发展与名优教师群体培养的文献资料,为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3.总结反思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进行有关教师队伍现状的统计与分析,做好数据整理,为研究开展提供依据。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3年12月)1.按课题方案组织实验研究:

依托“十二五”阅读工程、全员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等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借助问题研究、叙事研究开展基于学科和班队建设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培养工作站,对教师实施分层次培训,构建序列化的名优骨干教师培养梯队;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名优骨干教师群体的发展。2.组织实验工作阶段总结与展示:

每学年一次组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包括名优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途径与方式、校本研训的基本模式等),针对存在问题调整研究方案,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教科研部门和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提高研究成果科学性、适用性,通过媒体、研讨会、成果评选等方式进行推介。

第三阶段:总结、提炼成果与结题鉴定阶段(2014年1月——6月)1.总结、完善基于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途径、方式与基本模式; 2.系统整理实验研究材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科学评定实验研究的成效; 3.撰写课题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4.组织课题结题鉴定会与成果推介会。

预期研究成果:

1.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教育叙事、案例;

2.课题研究成果性材料汇编,含阶段性与终结性研究成果、获奖发表论文、优质课公开课集教学设计、实录等; 3.课题实验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 胶南市级名师教师比例提高15%左右,各级名师人数均有所提高。

青岛市教

基于Web的邮件收发系统

目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基于WEB邮件收发系统的解决方案 第3章 开发工具的选择 第4章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第6章 邮件收发系统的运行与调试 第7章 心得体会和结束语

摘 要

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长和流行使得大多数的电子邮件实现都采用internet标准,而且随着WEB浏览器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基于WEB邮件收发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了TCP/IP与邮件协议之间的关系,C/S模型的基本结构,E-mail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户代理、输出队列、报文传输代理、邮箱)和实现E-mail收发的基本协议(SMTP,POP3)。运用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界面实现邮件协议。针对传统集中式电子邮件的不足,提出了分布式电子邮件的概念,从对二者进行比较中得出分布式电子邮件的优点,并设计出实现分布式电子邮件的主要模块结构(收发模块、用户认证模块、邮件存储模块、用户接入模块等)。第1章 前言 1.1开发背景 1.1.1 选题背景

本课题来自于实际应用,本论文探讨了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系统。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自动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随着Internet飞速发展,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信息高速公路。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访问internet,并从Internet中获取资源,Internet紧密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个人上网目的,获取信息是第一位的。电子邮件是人们相互交流、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几乎每一个电脑用户都曾经使用过电子邮件,而且许多新用户在第一次进入互联网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一个邮件帐号。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邮件的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而基于Web的邮件收发系统正是可以解决人们的难题。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几年以前,基于 Web 的电子邮件几乎还不存在。而现在,几乎每一个电脑用户都曾经使用过基于 Web 的电子邮件,而且许多新用户在第一次进入互联网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一个 Web 电子邮件帐号。在 Web 电子邮件中,用户浏览 Web 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一个在服务器上运行的 Web 电子邮件程序在动态生成的 Web 页面上列出该用户的邮件,这样用户就不需要将邮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由于不需要客户端软件,因此任何用户可以使用任何上网的系统查询他们的电子邮件。这与以前的客户端/服务器型电子邮件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客户端/服务器型电子邮件中,用户采用的是客户端电子邮件应用(如Foxmail和Outlook)。

元搜索引擎的研究与设计

目录: 一.引 言 2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2 1.2 开发中文搜索引擎的几点建议 11 二. 元搜索引擎概述 12 2.1 元搜索引擎定义 12 2.2 元搜索引擎定义 12 2.3 元搜索引擎的特点 13 三. 元搜索引擎发展趋势 13 四. 一个元搜索引擎的设计构想 15 4.1 系统结构框架 15 4.2 功能模块介绍 16 4.3 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19 五. 总结 21

前 言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资源[王永成91]之一,也是现代化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全世界的文献信息量也在急剧增加,如何快速、方便、有效地从信息的海洋中找到需要的信息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信息更是爆炸般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何有效地利用数量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搜索引擎也应需而生。但是由于网上信息具有量大,格式杂,冗余度高,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目前的搜索引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的某些问题,但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按照搜索引擎的“全、准、快、好”评测标准,目前的几个著名搜索引擎的不足之处表现为:(1)页面索引数量少,有研究资料表明,目前任何一个搜索引擎索引到的网页都达不到互联网上网页的16/100[Steve99];(2)查询结果的准确度不够,有误检、重复等现象。这是用户面临的比较普遍的问题;(3)智能化程度较低,搜索引擎的查询形式单调,一般不支持自然语言查询,而且缺乏和用户的交互。

因此,开发出性能优良、界面友好的搜索引擎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本文将针对目前的搜索引擎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围绕搜索引擎的若干关键技术作深入研究。

首先,有必要对搜索引擎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作一个简单的描述。1.1.1国内搜索引擎的发展状况

篇6:研究目的和意义

英语组 陈闪念

【摘要】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实施,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已日渐显出弊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聋子英语”及“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因此探索、研究提高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听说能力;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提高听说能力”的背景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英语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从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看,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特别是面对四、六级改革以及社会的新需求,原来的应试教育已暴露出各种弊端,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到了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造成普遍的“聋子英语”及“哑巴英语”现象。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率低,所以各方面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极为强烈。

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英语听说能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世界上相对通用的语言。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针对大学英语的改革,研究提高听说能力的方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应该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关心的问题。把握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听说能力的探索

3.1 提高听力能力 四、六级改革后,听力部分比例和题量大大提高,听力材料涉及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形式更多样化,这充分反映了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听的能力是在听的实践中提高的。任何理论的讲解都是辅助性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1)熟能生巧。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勤听。(2)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有的材料要仔细听,注意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3)材料的选取要难易适度,并注意趣味性。(4)注重词汇量的扩大,尤其注意归纳一些词组、习语的用法;了解口语表达特点。(5)重视语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6)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并忽略次要信息。(7)听力提高并非“听力”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8)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9)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贴近生活的一些资料,既提高学生的听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转贴于 中国

3.2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这次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的。衡量英语口语水平有四大要点:(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2)会话的流利程度;(3)表达当中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总的来说,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文化导入,创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2)学生要熟练掌握口语,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以服务于交流目的。(3)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这可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4)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会话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的练习中,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提问。(5)注重话题的实用性与趣味性。(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7)复述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和读到的内容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8)教师还可凭借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刺激,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还应从教材中挖掘和创新,通过不同方式把课内外口语训练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参考文献】

篇7:党课目的和意义

讨论结果如下:

1弥补了对党的认识的空白,更好地服务祖国。

作为现代的年轻人,我们都具有活跃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被这繁华的世界所包围着,而真正了解、关心我们党的人却少之又少。Q Z1 L1等认为通过党课的学习,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对党的无知,更深刻地了解党的历史,了解自党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坎坷岁月。同时Y也说:“通过这次党课培训,我们可以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更好地服务国家”。

2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应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

L2认为,通过党课学习,掌握并应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思维,现代意识与创新思维来源于开放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的解放,而这些的取得,势必需要过硬的理论基础,更何况作为大学生党员的一份子。

3提高学习能力,严格要求自己。

Z2和Y相继提到,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继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质的飞跃。Y说:“这意味着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辜负党组织”。同时Y还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党课则不仅仅让我们学习到了党的知识,更提高了学习能力”。

4认识到党的先进性。

F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前进方向”。而我们学员就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保持自身先进性,同时L3也认为:“我们学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了解到党的先进性,进而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5提高党性修养,扩展看待问题的思路。

G认为:“通过党课,我们更加坚定了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同学服务当作了自己基本要求”。W通过‘凡事都具有相通性’认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但永远不变的是真理,而马列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些真理更可以让我们以“拿来主义”来看待、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的棘手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篇8:谈秋整地的目的和意义

那么, 秋整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改善土壤性能, 增强土壤肥力, 提高耕地抗旱抗涝能力, 减轻备耕压力, 提高春耕生产质量;其次秋整地可以抢农时, 增积温, 减少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促进农作物早熟, 提高农产品品质;秋整地可与秋施肥相结合,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 施肥量也有所增加, 秋施肥可将化肥施深、施足;秋整地还可与秋施除草剂相结合, 秋季混土施用除草剂, 具有减少药剂损失、药效稳定、对农作物安全性高、提高杀草效果、增加作物产量等优点;秋整地具有一定的灭草作用, 通过深翻将表层土壤的草籽翻入深处使其不能萌发, 减少了杂草数量;秋整地利于秸秆、根茬还田, 秋深翻、旋耙可将作物秸秆根茬打碎, 混入耕层中, 既利于播种, 又适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通过以上几点来看, 秋整地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是争取农业生产主动, 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关键措施, 对夺取农业丰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县成立了15个百万装备标准合作社和21个千万装备标准县县委, 县政府对秋整地工作非常重视, 每年县里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都亲自主抓秋整地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 看到分散经营对粮食产量和土地的制约作用后, 县委, 县领导和农机局领导一起研究合作社。通过成立合作社及大型农机具的投入使用, 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有利于机械化深松整地, 这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 县委、县领导把秋整地的具体工作落实到农机局。农机局领导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秋整地作业的重要意义和技术要点, 提高农民群众对秋整地作业的认知度, 加快秋整地作业的推广和普及。

今年9月份, 农机局局长袁志军和副局长申海涛在农机局会议室召开了落实秋整地工作任务会议, 在会议上对各乡镇的秋整地数量和质量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要求。会议要求各乡镇和农机合作社要严格按照整地标准, 科学整地。各乡镇要针对土壤情况, 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 结合“三、三轮作”图标, 分地块旋耕灭茬起垄、旋耕灭茬深松起垄和翻耙起垄作业。对灾后严重的低洼过水地要采取翻、耙、起垄、镇压等整地方式, 连续作业, 要整平耙细压实;深松地块机械必须带深松勾, 深松深度要达到30~35 cm;旋耕起垄地块要达到直线度要求, 作业垄体要饱满, 达到待播状态。同时, 根据土地的规模经营需要, 进行整方连片整地, 根据产业化原料种植计划方式整地。

会后, 各乡镇和农机合作社认真贯彻和落实县委, 县政府和农机局的会议精神, 在秋收工作结束后, 马上投入到紧张的秋整地工作中, 从10月7日起, 历时一个月的时间, 15个百万装备标准合作社和21个千万装备标准合作社, 共完成秋整地面积219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60%, 占整地任务的110%, 其中深松整地128万亩, 占任务的128%, 水田整地5万亩, 标准化整地210万亩, 占整地面积的92%。

上一篇:期总结表彰会主持词下一篇:乳山职称改革职称论文发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小学论文选题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