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2024-04-21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6篇)

篇1:《-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第一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了解小说的历史和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大致知道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品小说作家 2,通过综合性学习继续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收集资料的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欣赏小说的能力兴趣 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二,活动的准备

1,广泛收集适于中学生的小说作品把同学们读过并喜爱的小说作品集合,装订成集,必要时能用简洁的语言对熟悉的小说作品进行简单的说和介绍

2,图片准备收集关于小说里的精彩内容插图并和同学们展示,分享,交流使小说内容更形象化 三,活动过程 1,小说欣赏

展示资料: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以交流,分享信息,利用多媒体

展示资料图片以导入情景为同学演讲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篇小说介绍小说背景,内容主题情感和关于小说作者信息并互相交流 2,了解小说

为同学介绍著名,优秀的小说作家讲述他们的经历,写作风格,作品思想,历史背景和

代表作品 3,小说训练

在掌握小说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后,试着自己写一篇短小的小说内容题材不限写完后互相指导,交流 四,小结

随着我们的成长,小说将永远的陪伴着我们,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选择优秀的小说作品进行阅读,提高素质好的小说作品将使我们终身收益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大胆编创,有趣讲述,生动演绎小说的能力 2

为自己内外阅读过的小说列序,做人物卡片或素描,建立档案等 3

口头讲述交流小说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评点 活动重点: 1

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尽量做到生动有趣2尝试编本剧,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步骤: 一,前准备: 1

将自己阅读的小说排成序列或书目 2

可以摘抄一段精彩的对白或语言;可以讲述一段故事;可以饰演素描一个人物;可以编排一段本剧等 二,中活动: 1

故事擂台让学生用普通话讲述已读小说的一节仿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 2

人物竞猜口头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或者根据人物的绰号,答出人物的本名 3

还原人物学生上台表演,说台词表达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语言的活用 4

创想情节如:重新设计人物的经历;为小说续写情节;穿越时空对话这项活动主要以本单元所学的或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为主

个性改编即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不切合实际;情节不够曲折;结局不够完美等,发表改写建议 三,活动评价: 1

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要正面鼓励和表扬教师要做好伯乐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和成功同时侧面的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无限 2

对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小结时可说:由于时间限制或者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写作训练 1

寻找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作为写作的素材稍加虚构,用小说的笔法写人叙事

篇2:《-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授课教师:高立巍

学习目标:

1、重温经典,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评说,学习人物的精神。

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事件猜人物的活动,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学习重难点:学习欣赏小说人物,并展开想像练习写作。学习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提起小说,大家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来重温那难忘的小说世界。

二、听影视歌曲猜小说名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评说人物谈心得

用“我最喜欢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因为

” 的句式谈自己的感悟。(从人物性格特点、相关情节等方面来谈。)

四、人物竞猜大闯关

五、梦想剧场展风采

文学离不开想像,小说阅读与创作更要跨越时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欢迎大家进入时空隧道,去与自己崇拜的文学家和小说人物对话,或与他们生活一天,或为他们撰写新传——

1、《孔乙己新传》

篇3:《-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一、了解考题动态, 做到心中有数

近几年“综合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 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共同讨论, 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综合以上信息, 近几年中考综合性试题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 突出综合性, 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 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 学习方式的综合;其次, 强调实践, 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 实践是第一位的;再次, 考题更关注身边发生的事, 新的变化, 科技革新等。当然, 综合性学习的考题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教学只能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二、精心设计活动, 为课堂铺路架桥

不论哪一次综合性学习, 学生都是以活动为框架的, 在它的指导下去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认真准备, 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 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设计好, 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并探究有关的问题。我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为例来谈谈如何进行活动上的设计。

1. 将活动准备设计到位, 并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中。

(1) 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 将以前读过的小说、故事或是观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 缩写成一个简单的故事, 力求生动有趣, 能引人入胜。上课时讲给同学和老师, 让他们与你分享你的阅读。 (2) 将第二次作文命为《漫谈我的任课老师》, 结合学生的习作, 让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式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这些内容都与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相关, 但涉及面更广, 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语文教学资源, 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融入到活动中来, 他们的参与性更加积极, 完成效果更加明显。

2.精心安排好课堂环节, 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学习中来。

在环节的安排中, 预习反馈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内容:“ (1) 竞猜人物, 走进小说天地; (2) 讲述故事, 畅谈独特感受。”这两个设计达到了预习反馈的目的, 将安排给学生的准备活动完成, 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本次活动中, 让他们找到阅读小说的乐趣, 学生能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在自主合作这个环节中, 同样设计了两个活动:“ (1) 评说人物, 神游缤纷画廊; (2) 跨越时空, 发挥文学想象。”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评说小说中的人物, 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重新设计人物命运。这已开始转到写作这个实践上了。

在展示互动这个环节上, 我设计了下面这个活动:“跨越时空, 发挥文学想象。”本活动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第二次作文, 也就是我安排的第二个准备活动, 以小组中优秀作文的方式展示出来, 让大家感受一下同学们笔下的人物。

三、重视活动评价, 给学生成就感

评价以小组为单位, 对小组内不同梯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分值, 进行量化评价。对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展示的亮点给予更大的奖励, 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找到自信, 获得成就感。

另外, 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还应多给予学生言语上的鼓励, 特别是一些学困生, 哪怕活动过程中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 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 多一些关怀, 多一些激发、激励, 不要仅仅在活动结束后来评定优劣。

篇4:让农村资源走进孩子的学习天地

如今,建构新型的幼儿园课程,关注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孕育初步的社会意识,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家庭等外部资源,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已成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笔者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并围绕此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也使得丰富的农村资源在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特有的魅力。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营造活动环境

1.利用农村资源,打造“十万个为什么”

大千世界浓缩在孩子的眼中就成了神秘的“万花筒”,他们常常被林林总总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若能得以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种子便是其中种类繁、数量多的一种。于是,笔者把各类种子投放到区角活动中,设置为“丰收角。”一方面可以装饰物体、进行种子作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活动的创设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孩子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活动的主题也应运而生了。

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来源于农村资源,它使好奇好问走进了孩子,使孩子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写成了一部自然的“十万个为什么”。

2.利用农村资源,做生活的“魔术师”

电视节目上精彩的魔术一直是孩子心中非常神奇的东西,为了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笔者在区角活动中有意识地开设了“神奇魔术角”,加入了诸如“美工”、“生活劳动”等版块,给孩子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活动创设中,笔者收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布块。首先引导孩子在观察后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材质的布块进行加工改造。其次,为孩子准备了麻线、树枝、瓜壳等各种辅助材料,让孩子自由创作,做成俏丽的裙子、可爱的褂子等。这样,原来单调枯燥的区角在“魔术师”的变换下,成为有趣的“魔幻城堡。”而孩子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3.利用农村资源,疏通信心之源

在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不仅仅是让幼儿接触、使用这样一些材料,而是以此为媒介,使孩子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需要的满足。像是玉米的秸杆,这是在农村收获季节最常见的材料,把它们投放到区角里做成一些以插、接为主要手法的作品,如花篮、鸟笼、汽车、眼镜等,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和探索欲望。于是,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秸杆和一些辅助材料,在教师作品的暗示下,孩子们积极与秸杆互动起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秸杆制品成了展示角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4.利用农村资源,唤醒沉睡的“爱迪生”

对幼儿来说,能动的、富有变化的环境最具有挑战性,能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教师应所探索农村资源在区角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紧紧追随孩子发展的步伐,与孩子共同前进、共同成长。

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笔者首先提供各类蔬菜让孩子进行观察,在孩子的眼中,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蔬菜便成了一件件生动活泼的物体。同时,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以促使他们互动。在区角活动中孩子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农村社会资源,拓宽活动天地

农村的社会资源表现在丰富的民间素材上。民间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积极的开发会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培养孩子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1.游戏引路

民间游戏广为流传,深受孩子喜欢。笔者在组织孩子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探索利用民间游戏的角色、规则、动作,初步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从而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2.歌谣升华

传统的民间歌谣语言幽默、诙谐、简练、易记,如拍手对对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体会了较强的趣味,而且还练习了数数。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对数数的兴趣,为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

总之,农村资源在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使得孩子更加心灵手巧。农村的资源还有许许多多,只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和利用它们,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就能唤醒孩子对农村资源的良好认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e]

篇5:《-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④

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①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③

妈妈 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 ④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①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③

我 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④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③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③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学习、生活很有协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喜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案例2:一个小同学的研究报告。

水,就这么浪费掉了

北京市西什库小学靳征程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现在全世界有八十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正面临着水资源的危机,有26个国家的三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我国按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处在世界中下水平,居世界第127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八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北京现在的地下水位与80年代初相比已下降了5.52米,目前北京的地面正以每年10毫米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

对洗车用水量的调查: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这些洗车店每天洗车大约在20辆至30辆,有的高达80辆,冲洗每辆汽车最多用水50千克,最少也要10千克,假如冲洗每辆汽车用水平均按30千克计算,6家洗车店一天共冲洗汽车200辆,那么30千克×200=6000千克=6吨,一年(365天)为200辆×365=73000辆,30千克×73000=2190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仅6家洗车店每年就有2190吨水被用掉了。

分析讨论: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仅西城区就有六百多家洗车店,一年就用去1314000吨水。相当于两个什刹海的水(什刹海水容积为510000立方米)。全市又何止六百家洗车店?每年又有多少个1314000吨水呢?那简直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数字。况且,洗车业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建议与措施:

1、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状,从而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希望有关部门强制装置洗车水处置循环系统。

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次数,教育司机自身用水桶盛水洗车。

4、鼓励发展电脑洗车,以形成规模、网络。

5、希望房管部门要在楼房聚集的住宅区装置节水冲便器,改造老式冲便器水箱浮子高度。

评析:这是北京市西什库小学六年级的靳征程同学对北京局部地区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在收到靳征程的调查报告后做了批示。在“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地球活动暨2000年计划发布会”上,靳征程宣读了自身的调查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这个研究报告不只说明小同学能做研究,而且做得好的研究还非常有价值。

这个研究报告对我们的启示是:

1、选题要有实际意义:

小作者认识到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看到洗车行业水的浪费非常严重,于是发生了做这项研究的动机。

2、多方搜集资料:

从研究报告看,有关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北京市缺水的现状,来自书刊或网络,而洗车行业一天用水情况的数据,则来自作者的观察和记录。由于信息丰富和翔实,作者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通过分析和讨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小作者通过推算,指出北京市每年冲洗汽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惊心动魄,起到警示作用。

篇6:《-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2、指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开拓阅读视野,感受外国作品的独特风格。

3、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开拓阅读视野,感受外国作品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自主策划并组织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书是每个人一生的事情,书对我们起到引领的作用,古今中外很多名著都是我们经典的阅读内容。上学期我们走进了我国的古典名著,今天再走进外国名著,让经典的书籍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好书推荐:

1、最近你都读了哪些好书?哪些是外国名著?你最喜欢哪部外国名著?

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

2、把学生自己认为好的外国名著推荐给大家,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三、讨论会:

1、你现在最想读哪部外国名著?

2、我们读书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再召开“我与外国名著”读书交流会。交流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召开交流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读书经验的同学,引导这些同学将好的经验介绍出来,并及时指导怎样读书。

四、全课总结:

篇7:《-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

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babypluscn.blogbus.com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时安排14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留心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篇8:网络引领孩子走进语文学习新天地

一、利用网络获取资料, 帮助学生自学课文

1. 背景材料的获取

小学语文教材中好多文章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 为了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更好地理解课文, 必须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由教师依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材料灌输给学生, 这样学生无法参与学习, 只能被动地接受单一的知识。如果在学习课文前, 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去寻找有关背景材料, 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那么就会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例如, 在学习第五册《卧薪尝胆》时, 由于学生课前在网上找过资料, 不仅弄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互相争斗、战乱不已的风云历史, 了解了勾践“卧薪尝胆”获得成功的特定背景, 也就是除了勾践牢牢不忘亡国之耻外, 其主要原因是吴王夫差得胜后的骄傲, 还有就是他整天沉醉于西施为其构筑的温柔的酒色之梦中……这样, 为学生下面学习课文理解这个成语典故打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像《詹天佑》、《林则徐虎门销烟》、《负荆请罪》等课文中叙述的事情, 都因时隔久远, 与当今时代的一些人和事相距甚远, 学生一时无法理解:京张铁路才那么一段, 当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铁路的总工程师时为什么会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林则徐是什么人物?他为什么敢在大众面前销毁英国来的鸦片?廉颇在当时赵国是怎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负荆请罪对于赵国来说有多重要?由于大多学生在课前能上网查阅相关材料, 自我解决, 上课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搜索相关资料

阅读世界纷繁多彩, 而网络读物更是精彩纷呈, 绚丽多姿。学生通过网络搜索, 链接相关材料, 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例如, 第七册中《在大海中永生》一文, 学习后, 学生告诉我, 他们通过点击“文学网”、“语文教学”等网站, 对邓小平爷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如何远见卓识、运筹帷幄, 引导着我们走出国门, 向世界吹起了号角, 向国际亮出了我们的真诚。邓小平爷爷有着坎坷的经历、传奇的人生, 但他更有超人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 这些一直都深深地感动着孩子们。所以通过搜索相关资料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这是网络帮了学生的忙。

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1. 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通过网络服务器可以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料, 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学习的内容, 确定学习的重点, 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 通过人机对话, 自主进行学习、复习、自我测试, 实现教学过程新的变革。记得有一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小动物过冬》教学时, 让学生打开计算机, 根据课前制作好的课件自行选入模块学习。动物是怎样进入冬眠的?如何冬眠的?有的用“连环画”排序, 有的按动“动画”模块, 配上自己的解说词, 将本来索然无味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 既诱发了学生创新意识, 又满足了他们创新学习的欲望。

2. 有利于突破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方法时, 有时很难讲清课文的重难点。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 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用以往的教学手段, 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为此, 我制作了一个课件, 运用动画技术, 巧妙地将詹天佑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因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 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 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 过了青龙桥, 原先拉的火车头推, 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学生看到了这样绝妙的设计, 不但理解了课文, 还为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3. 保证了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活动

篇9:把学生引入综合性学习的天地

“综合性学习”可以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延伸到课外,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学习。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动权应该是学生,而事实上,在課堂上,学生可用于配合的群体集中的自由时间非常少,要让主体真正能动起来,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必须充分利用每天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和周末时间。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实施“综合性学习”,受时间的制约,势必扼制多数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甚至会影响、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要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合作的过程”。如果能有效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外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拓展,将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既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实践着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体验,又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和知识的积淀。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力地保证了课堂教学能落到实处,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健康发展,增强合作意识。从而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如此这样,再利用课堂,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在课外的学习探究成果的阵地,让学生得以自由地实践着语文的听说读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能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同时,对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说是有极大帮助的。

贯穿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诸如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都属于“语文素养”。不容置疑,“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的有效途径。既如是,那么单靠教材每个单元后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就显得缺乏力度了,也容易堕入纯任务的误区。不难想象,教材单元后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只不过是编者给我们提供的例子,并非是说“综合性学习”只限于这些例子。其实,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独特的自身条件,大多数课文都适合于把学生引入综合性学习的天地。如阅读课文《羚羊木雕》所涉及到的亲情、友情以及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也适于制造契机,把学生引入综合性学习中去。因为仅就课文内容以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也很难启发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阅读体验。如果能设计一个比较好的问题,就容易刺激学生的再度兴奋,把学习引向深入。当然,设计的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揪住文本信息不放,问题应具有发散性,如:你有过“我”这样的经历吗?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你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故事?你积累过关于友情的诗文吗?你知道或者想知道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方法吗?当亲情与友情之间发生了矛盾,你会怎么处理?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少的伟人用他们的行为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解答,你想知道吗?这样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进入综合性学习中。

篇10:走进夏天教案(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

活动背景:

1、基于生活:四季更迭,桃红柳绿的春天即将过去,郁郁葱葱的夏天向我们走来。夏天阳光明媚,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孩子们感受到春天到夏天的天气变化,对季节的变化感到好奇与迷惑。

2、基于学校课程:我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四季课程,前期在语数英等几大主学科中围绕春天开展了春天课程的研究,而接下来就要进行夏天课程的实践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主题活动非常感兴趣,观察起来也能就地取材,而我也认为夏天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值得学生开展研究。但综合实践学科在开展研究活动时在方式方法上要做一定的指导,因此,我们将利用下半学期的时间来进行关于夏天的研究。

3、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需求: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十一个夏季,但是一直都是散点地感受夏天的特点,没有聚焦在这个季节上,对这个季节进行全面的研究,所以对这个季节也是一知半解,学生也会产生很多困惑:夏天这个季节天气变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夏天怎样进行身体保健?正是因为五年级的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充满了求知欲,所以借此机会,我创设了“走进夏天”这一实践活动,希望能够满足孩子对季节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最近的天气变化,观看夏天场景图片视频,交流有关夏天的自然知识,激发学生对夏天多角度的体验。

2、在同伴互助,师生,生生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3、在观察与探究中,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从有关夏天的图文视频资料中得到启示,回顾自己对于夏日的感受,并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活动难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能总结归纳出组内课题。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师:最近,我们看到校园里银杏树越长越繁茂,叶子也绿得发亮,很多小朋友也穿起了短袖,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春天即将过去。你们看,夏天来了。(观看夏天的动画视频3分钟)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我们发现了很多夏天的特征,下周五,就将迎来立夏这个节气,夏天已经向我们慢慢走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活动主题:走进夏天)

二、内容分解,形成课题。

1、分解内容,提出问题。

夏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呈现关于夏天的场景图片)

提出问题:关于夏天这个季节,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是什么?将问题写在提问表里。在写之前,回忆一下,提问要注意哪几点?(板书:有针对性,有价值)

2、分析、修改、整理问题。

(1)投影展示个别学生的问题。(3人)

看了这几个问题,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学生评价,教师指导。预设:提问还要注意表述科学严密。

(2)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问题。

师:展示一两个学生修改后的问题。预设:追问,是一种探究精神的体现,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研究。

(3)还有与这些同学所提不一样的问题吗?把不同问题贴在黑板上。(4)心里默读黑板上的话题,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要说?

(5)对黑板上的一些话题进行合并,剔除,归类。(板书归类后的关键字)

4、将问题、话题转述为课题。

(1)基于大家所提的问题,我们发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夏天。那么现在我们要将这几个方面转述成我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怎么说?师示范转述一组。(2)还可以怎样表述我们的课题呢?(创造性)预设:走进夏天的饮食

三、小组商讨,选择课题。

1、各小组最想研究关于夏天的哪一个课题呢?小组内组长组织商量一下。

2、各小组组长抽签,按顺序提出自己小组要选择的课题。

四、围绕课题,制定方案(机动环节,看时间安排)

1、既然各小组已经确定研究课题了,那接下来就要制定我们研究活动的方案了。阅读表格,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重点指导研究内容,举一组作为例子。

2、各小组拿到活动方案表,在组内进行讨论,并填写好。

要求:

1、组长带领组员展开讨论,安排一人执笔填写表格。

2、注意组员分工的方法。

3、时间6分钟。

3、指名最先完成方案表的小组上台介绍,其他组学生给出评价,提出建议。老师追问:你们小组第一个完成方案表,能说说你们的秘诀吗?

提醒各小组:在制定方案时,讨论时间最多的就是组员的分工,在组员分工时,我们应该遵循着尊重组员的意愿、发挥组员的特长的原则让组员先自主申报,也可以采用一带一的方法,让每个组员都能在研究中有事可做,体会探究的快乐。其他小组可以向他们学习,再次修改自己的方案表。

五、总结交流

1、总结本课。

本节课,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究,我们对夏天的了解更多了,不但总结出那么多的课题,还初步完成了研究活动的方案表。从你们的身上,老师看出你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小组成员间积极合作,认真倾听。这是多么好的品质啊!

2、铺垫下课。

谈话:下节课我们将针对各小组制定的方案进行研讨和交流,并加以完善,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案。

篇11:《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是本册书第一部分,本单元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并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教学重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步骤。

四、教学用具

(一)多功能教学设备

(二)节能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一定遇到过很多问题吧?其实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通过我们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就能迎刃而解。

(二)新授。

1.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2.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步骤

(1)首先是确定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须具有可行性,创新性,使用性,兴趣性(2)接着是制定活动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十分重要。

(3)然后是组织实施活动:第一步是收集资料,然后是问卷调查或者采访并分析结果,最后是做实验。

(4)步骤四:活动成果展示: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多样,可以静态或动态,也可以对内展示或对外展示。

(三).列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例子

篇12:《-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这个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根据这些建议,让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

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通过上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这次实践活动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我把这次我班开展的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浏览本组教材,了解本组教材的学习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第一个部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活动。

2、学习“阅读材料”第一课《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人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传递信息的,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特点。

3、学习“阅读材料”第二课至第四课。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4、把古代和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5、把全班学生分为九组,每组四人。让学生上网收集古代与现代信息传递还有哪些方式,或关于信息传递的一些故事。在收集资料以前,组织学生写好活动计划表: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第 小组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组 长

收集内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结 论

6、学生收集资料后小组四人再对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

7、学习第五课。上网收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学习演讲稿。

三、学习第二部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1、阅读“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2、确定题目:(1)、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

(2)、本班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

(3)、校 门口交通 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

3、小组讨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进行分工。各自开始调查。

4、资料的收集整理,小组共同写一份调查报告。

5、全班汇报交流。

四、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反思:1、本次综合性学习指导了学生们开展了多种实践,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

2、现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学生从本单元中系统地了解了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也明白了我们应正确地运用现代信息工具。把握好自己,让现代信息工具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3、学生学会了应用性的文体,写调查研究报告。虽然学生写出来的东西还很稚拙,但他们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的认真,参与的精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这次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活动完成学习。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分工、合作、讨论、研究,无不表现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

篇13:走进综合 轻松学习字、词、句

一、与音乐舞蹈相融, 学习字、词、句

音乐、舞蹈来自生活、表现生活, 而且为生活服务。如果把音乐、舞蹈带进我们的课堂, 它能发掘、激活沉睡在儿童身上的天性, 通过游戏式的音乐、舞蹈与语言、动作有机结合起来, 激起学生学习上的兴奋点, 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 苏教版教材第一册练习2中有一个找春天的字词句训练, 有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时, 上课一开始就引入一段活泼的旋律《春天在哪里》, 多媒体出现春天画面, 学生仿佛置身于百花盛开的花园里, 跟随音乐边拍手边领略春天的美景。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 让学生在自己营造的逼真的氛围中去读“春风吹绿了小草, 吹开了杏花……”这段话时, 所产生的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了。接着教师又戴上蝴蝶头饰, 在“花丛”中边飞边说:“我是小蝴蝶, 谁愿意和我做朋友?”引导学生用“在”这样的句式说话。在教师和一位同学示范后, 全般班同学都在“花丛”中找合作伙伴, 边做与自己角色相对应的舞蹈动作边与伙伴用对话形式交流, 如:“你是谁?”“我是布谷鸟, 我在树林里歌唱。”等等。这样与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学习, 既富有情趣, 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又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二、与美术绘画整合, 学习字、词、句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习字、词、句的过程中汇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方式, 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是激发学生学习字、词、句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苏教版教材语文第二册练习7中的学习字词句就是一项把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紧密结合起来, 打破学科界限的综合性练习。首先是看文字画写字, 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体会汉字的优点, 进而练习写字, 感受这些字的意义和造形特点。文字画中相应的字是:日、山、鸟、人、舟、水、石、鱼, 接着要将文字画改画成彩色风景画。这既要运用绘画技巧画图着色, 又要进一步理解字义, 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 提高审美情趣。最后通过介绍自己画的画, 让学生把有关生字组合成词语, 连接成句, 在现实生活中, 自然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言语生成过程。

三、与真实生活接触, 学习字、词、句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天地, 鲜活的语言总是与鲜活的生活共建。“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也就是强调语言学习不能离开生活实践。例如, 苏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练习4中, 认识气象图标, 学习某些天气的字词, 这样的训练就完全可以放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完成。在生活中结合认识的表示天气的8个词语去巩固词语, 并用这些词语去创造更多的词汇和语句, 实现语言知识的再发展。为此, 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黑板报开辟“小小气象站”专栏, 轮流看电视台当晚的天气预报, 第二天早晨写在专栏里, 并每天请学生模仿气象员定时给大家作个简单的天气预报, 让学生养成关注天气的习惯, 并积累关于气象的词汇和语汇, 使学生所学的语汇能及时放到生活中运用。采取这样的方法学习字、词、句, 架起教材与生活的桥梁, 更好地构建了生活的课堂和课堂的生活, 实现了语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语文化, 语文教学就能教得更实、更活、更有实效, 学生才能更具文化底蕴, 更有创造力, 语文综合素养也就能更快地得到提高。

四、与自主合作为伍, 学习字、词、句

人们常说,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学生只有历经知识的发生、发展全程, 才会巩固对新知的认识, 达成内化, 生成经验, 同时产生自主的探究意识, 合作态度也在其间自然养成。所以,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 应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交流互补, 提升学生的学习品位。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4的学用字词句要求学生识记人民币上的大小数字, 并学习填写汇款单。教学时我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上的基本货币单位后, 就创设情境, 提供机会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帮助小黑熊给远方的大熊猫汇款, 看哪组写的汇款信件最正确、最感人, 并告诉小朋友, 只有写得正确感人的汇款信件, 才能万无一失地寄到大熊猫的手里, 让焦急的大熊猫及时渡过难关。这时学生会想:是啊!这关系到大熊猫的生死啊!是件不能含糊的事, 他们个个都会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汇款写信的活动中去, 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篇14:《-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一、拨响“乐写情弦”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入境才能引发习作兴趣,要诱发学生习作的主动性,也就是要有能触动学生精神世界的“典型情景”: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一次特殊的生活体验等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会让孩子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典型情景”中,或观察、表达、实践,真实感受活动的每一刻,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趣、情感渗入其中。如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就像一个万花筒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有的走进对联王国,有的展示剪纸艺术,有的临摹名家书法,有的体验包粽子、做汤圆……同学们尽情凸显个性,发挥创造性。在活动中,自然情绪高涨,习作更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丰富“下锅之米”

通常一说要写作文,学生往往感觉“无米下炊”。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为学生习作引来了“源头活水”,提供了丰富的“下锅之米”。

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中,围绕着“有趣的汉字”和“我爱汉字”两大块,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单元材料,引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字谜、谐音笑话、歇后语、趣味对联,了解汉字的演变,感受书法的魅力,开展竞赛活动,进行成果展示汇报。学生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体验,在参与体验中获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文不再“言之无物”,不用“搜肠刮肚”。《字谜大擂台》《记啄木鸟行动》《走进成语林》《有趣的对联课》《我爱汉字》《小小书法展》《错别字调查报告》一一闪亮登场,有的再现了活动的趣味过程,有的抒写着对汉字的情愫,有的总结了学习的收获,习作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

三、充盈情感体验

学生若没有亲身经历,写作时只好胡编乱造,自然抒不出真情实感。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借助眼睛、耳朵、鼻子、双手等感官,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丰富了精神世界,充分唤起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从而点燃起他们写作热情。

上“走进成语林”一课,同学们在闯关中积累成语,体验成功,感受祖国成语的浩如烟海和无限魅力。在“猜谜大擂台”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出谜竞猜,有一位同学出了以下几个字谜:“夕阳下林梢,东边日出西边雨;加水可以洗澡,加衣生活富足;加人高雅不够,加山幽静深远;你若百思不解,吃完米饭再猜。”字谜一出,有的同学托腮咬笔,苦思冥想;有的略一思索,脱口而出。没猜出的唉声叹气,懊恼万分,猜对了的喜上眉梢,欢呼雀跃。亲身经历,丰盈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情趣,学生习作有感而发,文思泉涌。“我手写我心”,真情、真趣、真心洋溢于字里行间。

四、收获“性灵文字”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命的潜能和创造性精神得以充分释放。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积累、体验,丰富了情感,写作灵感一触即发,一个个灵动文字跃然纸上。

有同学在《记走进成语林》一文中写道:“……闯关开始了,第一关是成语植物馆,要写出含有植物的成语。我立刻搜肠刮肚,当我写第二个成语时,我们组的队员曾睿琪早已把手举得高高,只见她像倒豆子似的说道:‘望梅止渴、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好,绿队加10分!耶!我们大喜过望。第二关是‘成语动物园,要写出含有‘虎、蛇、马、鼠成语各3个。只见蓝队队员拿起笔刷刷地写着,兰天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兰天,你来汇报!‘虎头蛇尾、龙争虎斗、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兰天一脸得意地说道。‘对不起,蓝队没审清题,多写了,扣10分!蓝队队员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而我们红蓝绿队的队员则幸灾乐祸,连声高呼:‘漏油!漏油!……”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独特的感悟在学生的笔端无拘无束地自由流淌,仿佛听到了无数语言生命发芽、抽枝、拔节的声音。

语文综合性学习引领学生走进了他们感兴趣的生活,架设起了孩子实践体验和快乐习作的桥梁,有效缓冲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破解了“言之无物”的瓶颈,为学生习作开辟了一方天、一片海。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师范附属小学)

篇15:《-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摘要:

默哀,在平常看来,似乎平平常常,但是在今天,意义却是那么重大。

正文: 默哀时,我想到了

五年级组 肖慧明

5月

默哀,在平常看来,似乎平平常常,但是在今天,意义却是那么重大。

这天早晨,我们的国旗刚升上去就又落下来,在半空中飘扬。老师告诉我们,那叫“降半旗”。为了悼念在5月12号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举国哀悼三天。

到了下午14:28分,广播响起,我们全校师生开始默哀3分钟。3分钟,多么短的时间啊,可现在,我们却觉得是那么的漫长。闭上眼睛低下头,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3分钟的时间里,汶川的一幕幕连绵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地震发生后,汶川北川 绵阳,死伤无数,160个小时后,一位老爷爷从废墟中被救,164小时后又一位老婆婆被救。这是工作人员们日夜不停坚持不懈地工作着,寻找着,他们才能被救。

从5月12日起至今天,救出了3万多被困群众,遇难5万多人,失踪了2万多人,很多学生是在上课的时候被埋的。多么可怕啊!他们在做着噩梦,而我们却能坐在教室里上课,我们是多么幸福!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

这是我收集的学生的小作文,汶川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我运用网络向同学们进行了了解。巨大的灾难,国人的慷慨捐助,子弟兵的英勇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她们幼小的心灵再次感受到了灾害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的高尚境界。也知道了应珍惜眼前的幸福。

篇16:《-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___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 妈妈 我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④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①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③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④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①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③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④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③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③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的资料。&&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 发调查表,做统计。

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

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上一篇:小企业产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下一篇:作文新学期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