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2024-05-08

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共8篇)

篇1: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府学?

1、世界贫困与经济学;

2、永不满足的要求;

3、资源与生产技术的有限性;

4、政府能有作为吗?

二、政府经济学的体系(基本框架)

1、一个研究对象;

2、两根理论支柱;

3;三块专业内容;

4、四大理论特征。

三、阅读书目

李翀《西方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8

布劳格,马克:《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周惠中著:《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夏皮罗,爱德华:《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贝克尔,加里:《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一章 政府与市场的一般探讨

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探讨,有大量的文献。本课程推荐如下研究成果:毛寿龙:“公共事务与制度选择”,《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毛寿龙:“政府与市场:干预更多还是更少”,《公共论丛》,第四集,三联书店,1998。

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第一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斯蒂格利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沃尔夫,查尔斯:《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重点阅读:斯蒂格利兹的《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和1997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篇2: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论构建我国现代经济法基础理论的若干基本点

安F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轨,我国的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也已经历了20多年的争论与发展,在发展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各种理论的正确与谬误,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真理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中,我国的现代经济法学已经颇具规模。

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学界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学说,从最初的“纵横说”、“学科经济法说”、“密切联系说”、“经济管理关系说”、“综合经济法说”、“经济行政法说”、“企业法说”、“国民经济运行法说”,到现在的“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宏观调控说”、“国家调节关系说”、“国家参与关系说”、“新经济行政法说”、“二次调整说”、“模糊说”、“限定的纵横统一说”,等等。

百家争鸣的景象当然我国现代经济法学蓬勃发展的最好表征。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各种经济法学说相互并立,甚至一本书就代表着一种经济法流派,既给经济法学的讲授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也是一门独立学科还不够成熟的表现。笔者认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有促进该学科发展的争论,更多的要有促进该学科独立而稳定的共识,而在我国的经济法学界显然缺少一种“求同存异”的认识。在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日益丰富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法学者应该尽可能的抛弃所属学派的意气之争和门第之见,在一切为我国经济法学独立和发展的大局观的指引下,尽快将各学派相同相通的经济法学理论统一起来,以谋求我国经济法在未来更大的发展。

笔者拟通过本文,在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求同”上作一个初步的尝试。在我国的经济法学界至少有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现代经济法的主体架构、现代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哲学理论论证和现代经济法的研究方法等四个问题应该形成共识。

一、现代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问题

现代经济法的法律价值取向: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而非以国家为本位的法。

我们首先来谈谈现代化这个常识性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一个是民主政治,这两点背后共同的东西就是社会的个人本位化,也就是从一个共同体为本位的传统社会过渡到个人本位的、尊重公民个人权利和个性价值的社会。”[1](P231)对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尊重公民个人权利和个性价值”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关于“社会的个人本位化,也就是从一个共同体为本位的传统社会过渡到个人本位的社会”的提法,值得商榷。

回顾人类近现代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始终存在着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国家同以国家为本位的东方国家之争。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本位的思想理念,在反封建的斗争和人类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其进步作用当然应当肯定。而在相对贫穷落后的东方国家,正是以国家为本位的主导思想,才使得整个国家的稀缺资源掌握在该国先进的阶层或统治阶级手中,由政府加以调配,从而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正是藉此赶走外来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国内进行政治和经济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有力的工农业和科技基础。

然而无论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理念,还是以国家为本位的理念在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都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于是它们都自觉或被迫地选择了或正在选择一种现代化的本位理念观:以社会为本位的理念观。在信奉“个人本位”的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刻认识到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非但不能保证个人充分发展,相反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于对“个人本位”危害的认识,早在19世纪,作为美国社会学法学派的创始人庞德就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并进一步指出:“包含社会利益的个人生活是一种道德的、社会的生活。所以社会利益不能容忍为了满足反社会的邪恶目的而行使个人权利。”[2](P138-140)而在信奉“国家本位”的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同样认识到国家的过分集权,大大损伤了社会个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基于这种本位观认识的转变,无论这种转变在当时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都体现在了对国家经济关系的调整上,而这种调整体现在社会上层建筑的法律中,便是现代化的经济法理念观。绝对的计划经济以国家为本位,绝对的市场经济以个人为本位,而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所以“绝对的计划经济不需要经济法,绝对的市场经济容不得经济法”[3]。只有在市场与计划(西方国家)或计划与市场(东方国家)相互融合,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经济法才得以产生。

综上,经济法是社会转变中产生,其本身也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转变。现代经济法的法律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因此,现代经济法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部门法,是法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随着经济法社会化本位的日益凸现,经济法的现代化主体―第三主体,一个完全以社会为本位的主体,也逐渐显露出庐山真面目,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现代经济法的主体架构问题

经济法主体二元架构的突破,三元架构的初探。

我国一些传统经济法学者的“国家―市场”二元框架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将政府和市场作为对等的非此即彼的两个主体,他们把政府和市场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市场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权力的适当介入或干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国家指导”;而政府的调节行为则可能会有调节“不适当”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对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加以规范。从正面说,政府对市场失灵时的正确干预需要法律的确认;从反面说,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的失灵与不适时也需要法律的纠正、限制和禁止。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经济法学者认识经济法本质的基础。对于这种经济法的国家干预和协调学说这里我们不做评论,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现象的日益丰富,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第三部门的存在和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力的日益加强。

对于第三部门的认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是不统一的,这里限于篇幅笔者不能一一举例,笔者认为所谓的第三部门就是与国家政府和私人团体相对应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不具有国家机关的官方性质,同时也没有私人团体的赢利唯一性。这里需要对“赢利唯一性”做一特殊说明,“赢利唯一性”不同于赢利性,它强调唯一性,即第三部门可以有赢利的要求和需要,但赢利不是第一性的,它往往服从和服务于其它社会公共目的。社会团体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着眼于人类社会长远的整体利益,随着其范围和主体的日益扩大,其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同,因而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团体作为经济法的第三部门的提出,恰恰反映了人类价值观的转变历程:由国家为本位到个人为本位,由个人为本位“回归”到社会本位。社会团体的范围至少包括各种公益事业基金会、文化团体、学术组织、运动协会、现代化的教会、“在野”民主党派、民间环保组织、红十字协会以及独立的传媒等等。

特别地,在当代高科技日益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条件下,以国家、政府的立法行为来弥补高科技所带来的`法律真空已经明显滞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因特网的技术标准、保护协议和相关游戏规则几乎都是在没有国家的参与的情况下,由一些社团组织不待政府授权而自行制定和实施的,这种超越国界,没有国家参与的立法在现实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与实施,这更从现实的角度证明了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团体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和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即第三部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主体,它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要。

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团体同国家政府对经济资源配置调整的优势在于:第一,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团体同国家政府相比显然缺少了官僚的拖沓作风。第二,经济资源配置更加人性化。与国家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职能不同,由于社会团体更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所以它会将更多资源应用于相对贫困和需要投入的经济个体。中国古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类历史上的贫富差距总在不断拉大的社会根源。而第三部门的出现则真正有可能使人之道符合天之道。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提高,第三部门在这方面的职能将越来越强大。第三,第三部门经济资源配置范围将有可能超越国家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超越国界第三部门也越来越多,它们对经济资源配置当然地不限于一国之内。这无疑为突破各国政府相对狭隘的贸易保护壁垒,反垄断特别是反国家垄断提供了一个的新的解决途径。

三、现代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哲学基础理论论证

经济法的哲学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与延伸――系统论。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地位长期以来受到一些民法学者的质疑,在他们看来:经济关系可以分解为行政性经济关系、平等主体的经济关系和劳动经济关系,所谓的经济法法规可以分解为民法的规范、行政法法规和劳动法法规,而经济关系的综合调整则可以分解为行政法的调整方法、民法的调整方法和劳动法的调整方法,既然这三个部门法可以分割“独立”调整经济关系,经济法也就丧失了其存在必要性。

笔者认为这些民法学者之所以会得到上述错误结论,主要是采用了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分析方法,更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和现代科学的系统论缺乏应有的认识。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关系,所谓的综合是有机的结合,绝对不是简单的相加混和,所以采用“平面层次的分割法”来分析分解经济法的研究对象当然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机的系统,而法律中的各个部门法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系统,部门法系统就构成了法律系统的子系统。引用哲学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系统论的观点来理解现代化的法律体系关于部门法的划分,从而从哲学的角度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来正名,无疑对丰富现代化经济法基础理论有重大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认为:系统虽然由子系统或元素构成,但系统具有子系统或元素不具备的某些特性,系统一经子系统或元素构成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与提升。所以系统不能理解为其子系统或元素的简单集合。此哲学观点无疑为现代法律系统的子系统划分(部门法划分)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论。一些传统的民法学者划分法律部门时认为:横向的平等主体间经济关系由民法部门来调整,纵向的经济关系则由行政法来调整。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既有横向领域又有纵向领域,那么经济法是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依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经济法)一经子系统或元素(横向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纵向领域的经济关系)构成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与提升,这种质的飞跃与提升具体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既不可能由单纯调整横向经济关系的民法来实现,也不可能由单纯调整纵向经济关系行政法来实现。相应地,这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所调整的一定范围内的纵横统一的经济关系相对于单纯的横向经济关系与单纯的纵向经济关系,有质的变化,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关系。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化学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比如C+O2=CO2,CO2显然与C和O2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的着名的结构质变规律。通过上述带有思辨色彩的哲学分析,我们可以很自然的确信:新兴的经济法系统当然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四、现代经济法的主要研究方法

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体系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层次:哲学层次的抽象思维方法、法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哲学层次的抽象思维方法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我们已经使用过,它从人类的思维逻辑上论证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从而驳斥了少数其它部门法学者对经济法地位不能独立的攻击。

法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当然是经济法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但笔者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是经济法的最主要研究方法。

对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里笔者作如下定义:将原本为甲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应用在乙学科中,从而使乙学科有意想不到的突破或发展的研究方法,叫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现代学科研究中最锐利的研究方法。例如现代生物学基因排列发现就是借鉴了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而现代最出色的经济学者和其理论往往都借鉴了数学的分析方法。凡此种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作为新兴的部门法――经济法而言,它的研究方法就更具备了这样一种特性。()对于经济法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对经济学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借鉴源自于经济法与经济学的天然联系,是伴随着经济法刚刚产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显然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的市场一手论是不可能使经济法成为独立的部门法。而只有在现代经济学认识到国家适度干预的理论后,才使经济法的独立成为可能。所以经济法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与经济学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这样说:经济法就是法学借鉴经济学而从传统法律体系中独立出来的部门法。因而它也就常常为近乎“完美的”传统法律体系固执的拒绝和不容。

从宏观经济学的国家和市场对经济的调控理论到微观经济学的效益和成本、供给和需求、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几乎无一不为现代经济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和吸收的理论。

综上:法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是经济法研究的最基本方法,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现代经济学理论)才是经济法的最主要研究方法。

结论

篇3: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绩效审计,前瞻性,审计问责制

一、引言

2008年, 由次贷危机引发并迅速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使人们再次深刻地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实际上是与风险同步出现的, 世界任何角落酝酿的风险, 都有可能演变成影响整个世界的危机。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各个国家在组织上、法制上都在不断健全国家的经济安全体系。众多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如: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能源、政府采购、知识经济等领域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证。从政府审计角度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成果并不多, 我国最早的文献是唐建新《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和作用路径》 (2008) , 研究了政府审计在构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于这个命题的研究基本有以下的共识: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目的而开展的审计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审计类型;不论是中央政府审计还是地方政府审计, 都要在综合大量微观审计的情况下, 要着眼宏观, 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建设性建议;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原始动因的应有之意, 是政府审计的首要目标;政府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实现路径众多, 其中立足于安全的相关领域的专项审计尤为重要, 维护区域经济安全是基层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切入点。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在审计免疫系统论基础上的关于国家审计目标的定位, 从战略的角度对政府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然会带动人们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新思考。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支撑

(一) 政府审计源于对政府受托的公共权力的监督

从经济学角度讲, 政府公共权力源于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引致的“公民个人权力的让渡”。政府接受人民委托, 代理人民执行公共事务, 承担公共受托责任 (亦即提供公共品) , 而人民则依法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费, 税费就是公共产品的价格, 也是公民私权财产的强制性转移。于是, 天然地在纳税人与政府的财政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受托责任关系,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更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进行审计, 这种审计活动既不同于民间审计 (主要发挥鉴证即证明的作用) 又不同于内部审计 (是对内部经营管理权的委托受托关系进行评价) , 政府审计是对政府受托的公共权力的监督, 维护的是国家的经济秩序。这要求审计更加关注国家经济的宏观性、建设性、效益性等问题, 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 更加关注国家利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二)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最好诠释

刘家义审计长认为:现代政府审计应该成为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论利用仿生学原理, 提出审计作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 也应具有生物肌体中免疫系统的三种基本功能, 即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防御功能是指审计应该具有使经济社会免于内、外部组织和个人侵犯的能力;免疫自稳功能是指通过审计, 能够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社会的各项管理机制, 通过机制自动发现和清理不法分子和违法违纪问题;免疫监视功能是指对经济社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预测分析, 提出预警建议, 避免危害加重的能力。免疫系统论告诉人们, 审计监督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财产的守卫,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 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 更快地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 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 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 从而健全制度, 保护国家安全。审计免疫系统论,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把握审计的本质, 从维护经济社会系统论运行的健康和安全角度, 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 实现了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创新。这一新思维, 决定了未来政府审计工作的思路, 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保障国家利益, 保护人民利益,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和谐社会、国家经济安全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国内外各种不和谐因素时刻威胁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安全。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观、五个统筹观及和谐社会观。和谐社会需要疏通机制、体制、制度, 捋顺各种关系, 解决各种矛盾。社会和谐, 国家自然会安定, 经济发展必然会稳定、持续、充满活力, 经济的安全稳定又会促进社会和谐。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目标和任务上又是一致的。审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以下的功能:第一,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规范作用。强化审计监督, 将从体制上进一步促进民主法治的建设, 促进法律法规的执行,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性、透明度、规范性和有效性, 减少暗箱操作和违法操作。第二, 通过对权力的监督, 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从审计的职能上看, 审计是维护国家公平正义的一项基本手段。审计能够对政府部门的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寻租、设租、腐败行为进行制约和形成威慑力。能够对民生、社保、救灾等专项资金的合理运用起到保障作用, 维护了民众的利益。第三、促进诚信价值观的确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观。但在现实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缺乏应有的诚信, 假账、假评估、假消费、假支出、偷税漏税等现象普遍存在, 无不折射出社会诚信价值观的缺失, 审计监督将对虚假行为起到治理和威慑作用。

三、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路径选择

(一) 用风险导向审计思路确定政府审计的切入点

政府审计可以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不断地评估当前经济发展的风险领域, 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美国审计总署 (简称GAO) 从1990年起, 定期地报告政府工作中的高风险领域, 并针对这些领域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从2009年1月起, GAO先后将31个领域列入了高风险名单, 涉及到国防、民生、城市规划、职员诚信、现代化等领域, 涉及面广而具体。因此, 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思路, 可以选择下列领域作为我国审计的重点领域。第一, 选择受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 这些项目一般关乎国计民生, 影响大众生产、生活, 具有典型意义, 波及面广, 影响力大。如果出现问题, 会对社会稳定和谐构成威胁, 如教育、住房、医改、就业、城乡发展、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等。第二, 选择关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如资源、环境、重大投资, 这是一国经济赖以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 选择易发性、传染性和致命性的风险领域, 这类风险一旦发生, 会迅速蔓延, 对国家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如金融领域 (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与资本市场危机) 、通货膨胀、汇率变化 (如人民币持续升值) 等。第四, 关注政策、制度、机制、体制的风险, 因为这些方面出现错误, 将会使整个民族走入歧途, 影响是长远的, 曾有过惨痛的教训。第五, 关注隐蔽的、潜在的、正在酝酿中的舞弊, 近年在反腐斗争中, 有“贪官潜伏论”之说, 而且有越来越长的趋势, 所以审计应该注意这一倾向, 将其消灭在摇篮之中, 以绝后患。

(二) 政府审计更应从宏观上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涉及各个方面, 如金融、国内产业、对外投资、经济信息、能源、环境、跨国公司并购等领域。对于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 都有相应的业务监管部门, 都会制定本领域的宏观、微观政策, 维护本领域的经济安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行三个机构通过制定和调整财政、税收、货币政策, 来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人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对我国金融业进行业务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政府审计部门不承担具体的业务监管职能, 不制定具体的宏观、微观政策, 是专职的监督部门, 他的监督应是跨越各个具体的业务监管部门之上, 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评价各个部门制定的政策。因此, 国家审计应该从微观审计入手, 从宏观方面想问题, 关注的是国家经济的全局性、战略性、协调性、安全性, 评估的是宏观的政策、制度, 健全的是国家的机制、体制。如通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计, 要发现国家货币调控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和信贷资金的风险问题;通过对地方政府负债的审计, 要了解地方政府显性、隐性负债的规模、结构、使用方向、本息支付, 完善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 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通过对青藏铁路的审计来评价环保问题, 这种审计思路本身就具有示范效应, 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审计部门应该根据发现的问题, 提出针对性的制度、体制缺陷, 从而提醒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加强某一领域的治理措施。如根据审计署提出的“加强金融监管协作,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意见。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协作的政策措施, 包括反洗钱合作机制;金融风险监测周报制度;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不同监管政策、法规之间的协调;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机构和交叉性金融业务及产品的监管政策;金融信息共享制度等。可见, 审计建议促进了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当国家的经济安全出了问题, 肯定是国家的体制、机制、制度存在缺陷, 要么制度、机制上存在漏洞, 要么就是制度没有得到执行, 监管制度形同虚设。这多少都与国家的审计部门有关系 (当然业务部门承担自己的业务责任, 业务监管部门应该承担监管责任) 。因为审计部门没能及时发现体制、机制上的缺陷从而没有提出修复的建议。所以, 这就要求国家审计人员要转变审计理念, 不能就账说账, 就事论事, 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分析问题, 要跳出具体单位和事项的圈子看到宏观走势。如果不这样, 我们就很难走出屡审屡犯, 屡犯屡审的怪圈, 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 政府审计应对国家经济安全提早预警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政治环境下, 各种公共危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 触目惊心, 如自然环境危机 (如环境的突变、自然灾害) 、经济危机 (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金融诈骗 (如美国的麦道夫案) 、安全危机 (如疾病暴发、公民暴力、食品、生产事件) 等。虽然这些都是突发性事件, 但其背后都是由于某些未引起人们重视的深层次原因而引发的。此类“蝴蝶效应”事件尤其应引起政府的重视与关注, 需要具有长远眼光, 看清大局, 了解自己的行动将带来的后果。这一趋势就对国家审计的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国家审计应具备为政府官员提供处理关键性的、正在出现的问题的前瞻能力。首先, 前瞻功能要求国家审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 在规划未来的审计工作重点时, 要关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的重大问题。其次,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和长期破坏性 (如政策的失误等) , 一旦发生, 灾难的后果将无可挽回。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经验和方法。以美国政府责任总署为例, 在美国人不断增加负债的同时, 美国政府责任总署已经预见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婴儿潮将演变成退休潮, 从而会使得美国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费用不断上升以及可能带来难以摆脱的赤字和债务困扰, 建议政府采取行动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当做法。这个案例启示不言而喻, 审计部门应及早地感知“蝴蝶效应”, 较早地预见风险, 及早地介入审计, 帮助政府化险为夷。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是有惨痛教训的, 如食品免检制度作为一项关系到国人生命安全的制度本身是有重大隐患的, 而且这个制度的缺陷在前几年已经有所显现, 作为审计部门应该在该政策出台时就应该感知到它的危险性, 可惜的是只有在三鹿事件爆发后才废除了这一制度, 值得审计工作者反思。审计部门应该择机而审, 适时地介入。有些政策、制度、项目在酝酿阶段, 就可以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和审计人员的判断, 可以提前感知到它的后果, 如果有潜在的隐患, 可以提出修改建议。但是有些政策、制度、项目的出台, 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否能带来好的效果, 很难判断, 如中央及地方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刺激经济计划项目, 这些项目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若干年的国家经济安全, 这时就需要审计部门跟踪审计, 财政资金走到哪里, 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以不断修复发展中的缺陷。对于短期起效的政策, 由于其政策目标明确, 与相关利益人群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 往往在实施后很短的时间就会产生较大的反应, 如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在公布后立即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这就需要审计机关在政策出台的较短时间内进行政策评估, 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尽早加以调整。

(四) 创新审计问责制, 促进国家经济安全责任的落实

问责制就是要识别出不能履行责任、不负责任的干部, 对其追究相应的行政、经济和刑事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年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对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等情形, 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并且规定了问责主体, 包括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审计问责制就是通过审计, 发现应该追究责任的线索, 进而联动其他问责主体对责任人进行问责。政府审计通常是按照工作计划和规划来实施的, 这意味着审计问责并不都是在预知“存在过失”的情况下才展开工作的, 即审计的监督并不以追究责任为目的。审计的本质是证明被审计对象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只有在认为受托责任未履行或未恰当履行时 (发现线索时) , 才具有延伸问责的功能。笔者认为, 审计问责制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应该做出以下的制度创新: (1) 扩大问责范围。多年来, 审计问责的范围多体现在对违纪、违法行为问责, 有些决策从形式、程序上审计是没有问题的, 但其中隐含着渎职、私下交易, 重大决策失误、监管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有的政府官员光有“唱功”没有“做功”, 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 甚至搞假大空、玩数字游戏。一些地方公布的GDP总量不小、上报的招商引资数额很大, 但却看不到实际工作中的亮点, 群众生活和城乡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就值得深思;再如三鹿事件直接暴露了一些干部的渎职、失职行为。因此, 反思政府审计工作, 若只对违纪违规行为问责, 就使很多责任人得以逃脱或受到从轻处罚, 这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埋下了隐患, 构成了威胁。国务院《问责暂行规定》规定了若干问责的情形, 这实际上也扩大了今后政府审计问责的范围, 即审计问责应从只追究过错责任到追究非过错责任, 将无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作为不力、不经济、无效率、无效果、决策失误等都应纳入问责范围。 (2) 增强政府审计问责制的效力。现行的惯例是:审计报告之后, 追讨资金的行动一般都会接着展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问责比追讨资金更重要, 因为倘若问责到位且足够严厉, 债权债务单位双方当事人自然会引以为戒, 并且以后轻易不再违规。我们必须反思, “审计风暴”刮了数年, 为什么会出现屡审屡犯, 屡犯屡审现象 (审丑疲劳) , 原因之一就是审计问责力度弱, 违规成本低, 审计问责存在太多的弹性和模糊性, 往往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强调部门责任、集体责任而放弃对个人责任的追究, 追究基层责任而忽视对高层领导责任的追究。审计难, 审计处理更难, 因此, 审计问责必须从虚无的“集体问责”、“部门问责”, 转化为切实的“个体问责”。同时审计问责制应该“关口”上移, 无论什么部门出现重大问题, 都不能仅仅只追究下级的相关责任, 主管领导必须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 至少也要追究用人失察的责任。审计问责制应从对执行环节的问责到对决策环节、监督环节的问责延伸。 (3) 应建立问责主体联动机制。问责需要监督、审计、纪检监察、人事、组织、司法部门的配合。而现实的情况是, 各个问责主体还没有形成协调、紧凑的协作, 或者说缺少协作机制。而一些有问责权的监督主体, 往往是“民不告官不究”, 平时很少主动去查责。以审计监督为例, 审计只能对单位问责, 但涉及对个人的问责, 审计只有建议权, 没有问责权。即便是对审计查出的一些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往往由于纪检监察等部门没有及时跟进, 致使责任人逃之夭夭,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以, 随着问责范围的扩大, 更需要各个问责主体密切配合。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沟通协作机制, 比如, 可以建立由监察机关牵头, 法制、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行政问责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同时要强化各问责监督主体的责任意识, 对问责主体也要问责。

(五) 开展绩效审计, 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

笔者认为, 国家经济安全应该包括两部分涵义, 一是现阶段的经济不受侵害;二是对未来的经济威胁具有防范能力。进而言之, 经济安全是一种变化的状态, 这种变化的状态会受到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其是否安全必须要受到实时的监控。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应该在传统的合规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开展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更加关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关注人类和自然的和谐, 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 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经济性的评价可以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杜绝损失浪费跑冒滴漏;通过效率审计, 促使政府凡事要比较得失, 分析利弊, 杜绝重复、闲置及管理上的漏洞;通过效果评价, 可以揭露以损失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 促进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好的项目发展, 消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世谊:《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审计研究》2009年第4期

[2]万君康:《国家经济安全理论述评》, 《学术研究》2001年第9期。

篇4: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基本理论研究

关键词:通信基础设施;损耗与补偿;通信投资

国际电联(ITU)的报告中,将“通信投资”定义为是公众通信运营商获得用于提供通信服务的资产和设备所有权而投入的年度费用,包括土地和建筑物的费用[1]。对通信的投资主要是用于各种通信网、生产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投资[2-4]。通信基础设施是实现通信过程的物质基础。因此,在这里本文所指的投资主要是针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而没有考虑通信服务等其他方面的投资。

一、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因素

1.利率

利率的变动对投资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对于通信而言,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资金大部分是靠借贷来支付的,如发行有价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而为这种贷款支付的利息就是投资的成本。即便使用自有资金投资,利率也十分重要,因为可以把自有资金放弃的利息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

2.政府税收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影响投资水平。如果政府对通信企业用于追加投资的利润实行增加税收,利率会下降,同样也会刺激通信企业投资。

图1用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需求不断下降。

3.托宾的q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企业根据股票的市场价值对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来决定投资额,它是一种来自财政信号惯用的市场基础的投资规则,这一比率被称为托宾的q:

其中,资本的重置成本是指企业在市场上重新购置资本支付的价格,相当于资本的当前价格与资产数量的乘积。股票的市场价值是指由股票市场决定的资本价值,它等于债务的市场价值与股本的市场价值之和。

托賓的q作为资产替换成本的企业的市场价值的比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投资函数的方法:企业的净投资取决于q的大小,当q>1时,企业发行的股票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因此企业经营者购置新的资本能够提高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会进行新的投资。

4.融资约束

通信企业往往面临融资约束,即通信企业有借款的意愿却无法筹集到资金。融资约束限制了通信企业的投资活动。它意味着通信企业的投资决策不仅受资本使用成本(如实际利率)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它们过去收入中用于储蓄的资金和当前利润的影响。

对于能够在金融市场筹集到资金的通信企业而言,衰退对投资的影响很小。但是如果通信企业面临融资约束,衰退引起的通信企业当期利润下降就会限制它们进行投资的能力,使其无力投资于未来能获利的投资项目。融资约束使投资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敏感性增强。

二、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与渠道

通信特点决定了其投资需要有巨额资金。随着通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融资工具的多样化,使得通信的融资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国家预算拨款与企业自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主渠道是国家预算拨款,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对通信发展的大投入和政策上的倾斜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数据也显示出国家对通信投资额呈较快的递减趋势,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通信投资总额中自筹投资急剧上升。通信企业可经国家授权部门批准,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自行筹集资金。主要是发行债券、股票、吸收股份资金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筹集到巨额可集中使用的建设资金,也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2002年中国联通实现A股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筹集资金115亿元。

充分利用外商投资。目前国内利用外资规模增长迅速,现已成为信息新技术投资资金来源的第二大渠道,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借入他国政府的低息贷款以及引进成套设备及一些先进技术;而国内银行贷款经过投资高涨阶段后,开始下跌,已成为通信业投资来源最小的渠道。从1997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外商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突出表现是外商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

风险投资。由于通信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风险投资也构成了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助于解决通信业的资金瓶颈。

一般,通信企业可从以下三种风险资本的来源上扩大融资渠道:一是政府资助,这也是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风险资金总额的70%-80%;二是大公司资本,这种形式目前在我国还不是主流,但它有利于投资主体的调整和资金流向的合理化;三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各种风险投资机构,其资金额大约占到我国风险资金总额的8%。

除上述投资方式外,通信企业还通过联营吸收其他企业投入资金、或联合出资建立新的合资经营企业来筹集资金。同时,还可以进行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的联合,从而增加通信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准确地说,我国通信市场由国家独家垄断的局面已初步打破。

三、通信基础设施的成本构成及其经济评价特点

1.通信基础设施的成本构成特点

通信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生产和成本较为特殊,具有行业特点。与其他行业企业成本相比,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具体通信业务成本可以归纳为通信企业生产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通常按照通信企业工资支出总额的14%计提)、折旧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支付通信生产用的各项业务费等和一定的期间费用。

在通信企业总成本支出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达80%-90%,远远高于可变成本支出。因此,通信具有较高的盈亏平衡点,必须具备较大的规模才能有效地分摊固定成本支出。而具有一定容量规模的通信主体网络建成后,其每年提取的折旧费用、相应的网络运营维护费用都是一定的,即只要网络运行着,这部分费用的支出就不会减少。用户使用通信网络带来业务量的增加,只要在网络容量所能提供通信能力范围内,就不会对固定成本的大小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信企业在进行信息新技术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投资的必要性;如何不断增加业务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水平;何时投资能增加价值并带来回报和竞争优势等问题。对于通信企业来说,需要投入的成本大小、结构特点关系到通信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

2.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评价特点

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通信基础设施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通信部门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投资要有一个较长的回报期限。通信业不生产实物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的特殊性。它只为社会提供通信服务,这种服务是由几个企业和线路联合作业共同完成的。因此,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评价,应考虑通信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不生产实物形态产品的特点,从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角度计算基础设施的效益和费用。专用通信通信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应纳入专业工程项目联合体内统一计算。

通信通信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国民经济评价一般采用无对比法和最小费用法。财务评价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静态和动态指标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由于通信通信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和资费的变动对通信通信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在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四、通信基础设施的寿命

通信基础设施的寿命因划分角度和依据不同,可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折旧寿命与经济寿命。

自然寿命:又称物理寿命,是指通信基础设施从全新状态开始到不能再修、再用而予以报废所持续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期限的极限,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有形损耗的速度,与基础设施使用时间的长短及维修保养有关。

技术寿命:是指通信基礎设施能够维持其使用价值的时间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基础设施或固定资产所体现的技术会逐渐陈旧与落后。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通信基础设施无形损耗的速度,与技术进步有关。

折旧寿命:又称折旧年限,是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通信基础设施计提折旧费的年限。设备折旧寿命一般介于技术寿命与自然寿命之间。折旧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国家的折旧政策。

经济寿命:从经济角度看,即通信基础设施的最合理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共同决定的。是指通信基础设施平均年使用费用(或平均年使用成本)最低的使用期限。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它是按通信基础设施使用的经济合理性来确定其寿命的,故称为经济寿命。

由于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年平均分摊额是随其使用寿命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而其维修运转费则是使用寿命的延长而逐步增加的(通信基础设施的物质磨损越厉害,维修运转费用越大),所以可断定,通信基础设施存在一个平均年使用费用最低的期限,这个期限就是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寿命。在通信基础设施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中,其经济寿命是确定通信基础设施更新时机的主要依据。

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或更新,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通信基础设施的后期,花费过多的维修费用可能得不偿失,因而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这种以经营费用为标准而确定的设备寿命就是经济寿命。在经济寿命期内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最低,一般来说它就是通信基础设施的最佳更新周期。

综上对通信投资方式与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资金在通信投资中起着重要作用。通信企业能否对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投资决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通信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产出。未来的通信业投资主体应由过去单一的由国家投资改变为多行业、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投资。投资来源也应逐渐地方化、民间化、资本化,实现中央、地方、国有资产与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新局面。同时,技术进步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损耗以及退废率,对通信投资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基于通信企业成本的特点和正确的评价体系,他们将决定投资的时机和投资的重点。

作者单位:董志良,石家庄经济学院;白翠玲,石家庄经济学院;索扬,北京外事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俭伟 高英姿.对我国电信超前消费现象的探讨[J].世界电信.2002,3:3-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编.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2002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69.

[3] 薛蓉娜.电信投资的比较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11:68.

篇5: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思想

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环境、封闭与开放、系统的状态

系统方法

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

2、传播理论

传播过程的模式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播过程研究的要素也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3、教学理论

深受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素主义趋向影响

更多更直接地从当代教学理论中吸取营养,寻找科学依据

4、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

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2)三个主要问题(3)十个教学环节

2、ID2的代表性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1)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2)开发教学策略

(3)对教学的修改未放到评价模块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达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结构的策划上。

篇6: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从考试范围上来讲,一般涉及政治、经济、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识。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常识: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

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

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

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提供备考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7: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李家清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摘要:地理教学设计是将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转换为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系统科学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应用学习理论,引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应用传播理论,提高教学效率;在具体方法上,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准确性、可量性;教学策略设计具有选择性、开放性;教学媒体设计凸显先进性、组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1322001104)

作者简介:李家清(1952—),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制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地理学科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地理教学改革中,深入开展地理教学设计研究,对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转换为教学实践,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又是提高地理教学设计质量、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

一、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设计是对要开展的工作做出的系统安排。地理教学是由教学目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运动系统。系统科学理论能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有效整合教学因素,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序、心理发展的序;地理感性知识是地理理性知识掌握的基础;陈述性的地理知识、程序性的地理知识和策略性的地理知识学习与掌握也存在内在联系和学习顺序;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序。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地理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看,有空间关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利害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多种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关系。地理教学设计中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是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应用学习理论,引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学习理论的意义在于探索和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类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程序教学、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赞可夫的“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学习理论阐明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一般机制。在教学中,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用学习理论进行地理教学过程及其策略设计,对于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作用。从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认识方式看,他们主要是通过听讲观摩、阅读课本、识图用图、形象感知、思维操作、计算操作、解题练习、质疑问难、情境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理解和领悟地理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养成行为技能的。所以,地理教学设计要注意通过以上这些认识方式,结合学习内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情景、提供条件。

(四)应用传播理论,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因此,传播理论是构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传播理论中有关信息通道、信息结构、信息数量方面的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1.信息通道与地理教学设计

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知识的比率有如下差别:

由上表可见,五官中视觉的比率效果最好,这一成果能为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2.信息结构与地理教学设计

传播不仅与信息的意义相关,而且与信号的形式和结构也有密切的关系。信号的合理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而无序的信号由于缺乏结构易被遗忘。例如: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位于世界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可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1)要求识记和理解位居世界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有:土耳其、厄瓜多尔、古巴、印尼、巴基斯坦、苏丹、南非、智利、新西兰、美国;(2)告知学生世界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征,即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在此基础上,再理解、记住有关国家;(3)根据《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讲解成因,说明分布。经过实践比较,方案(3)的效果最好。这个案例也说明,合理的信息结构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这是因为:方案(1)对于学生而言,所接受的信息是一种无序和缺乏结构的信息,易被遗忘;对于方案(2)的要求而言,揭示了一种顺序,凡满足条件的国家易被记住;对于方案(3),由于改变了信息形式,即由语言信息结合图像信息,成为视听信息,学习的达成度就更高了。

3.信息数量与地理教学设计

信息的多与少也影响教学效果。过多的信息会形成信息冗余,没有意义;而信息量不足,又会滞后于学生的智力,对学生发展不利。所以,教学设计中选择适量的地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二、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准确性、可量性

教学目标设计是地理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要具有以下特征:1.指向性,它规定教学活动的运动方向;2.选择性,它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媒体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3.整合性,它要求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都应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4.可测量性,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能进行测量,并做出客观判断。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准确性,即要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依据“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表达上应使用可测量学生“行为结果”的行为动词。例如,1.地理知识性目标动词,对于“了解水平”来说,可使用描述、识别、列举、说出、复述等;对于“理解水平”来说,可使用说明、概述、区别、解释、比较、判断、阐明、证明等;对于应用水平,可使用分析、设计、评价、解决、撰写、检验、应用等。2.地理技能性目标动词,可使用尝试、使用、运用、计算、绘制等。3.情感性目标动词,对于“经历(感受)水平”来说,可使用参加、参与、交流、讨论、体验等;对于“反映(认同)水平”来说,可使用关注、认同、拒绝、同意、爱护、重视、抵制、克服、支持等;对于“领悟(内化)水平”来说,可使用确立、养成、形成、树立、建立、坚持、保持、追求、具有等。

(二)教学策略设计具有选择性、开放性

当今世界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根据他们的教学思想,提出了许多教学策略,其中最具影响的有接受式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范例式教学策略、“最近发展区”和“一般发展”教学策略等。这些教学策略设计都有一定指导意义,执教者可根据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借鉴。

1.接受式教学策略

接受式教学策略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论为依据,它的一般教学策略过程是:

接受式教学的一般过程 2.发现式教学策略

发现式教学策略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为依据,该策略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是:

发现式教学的一般步骤

3.范例式教学策略

范例教学策略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是指通过有典型意义的、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来进行讲解,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剖析,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认识,从而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范例”教学策略的教学程序为:

范例式教学的一般步骤

4.“最近发展区”与“一般发展”教学策略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是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1)现有的发展水平,即指“学生现在能够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2)“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即目前暂时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家长的指点下,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其智力任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将“最近发展区”转化成为发展水平。其教学要领包括以下两项。

●在课堂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两个层次间设置思考题,引起学生求知欲望,并经过一番努力找到正确答案。

●针对学生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就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建立信心,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

(三)教学媒体设计应凸显先进性、组合性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中最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内容。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工具,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选择地理教学媒体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应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统一;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容;尽可能做到媒体表现形式美观、表现手法具有创新性、多种媒体组合,发挥多感官的功能,体现媒体的先进性和组合性。由于不同媒体的特性不同,选择优化可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第一,视觉媒体。视觉媒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直观性。视觉媒体包括非投影型视觉媒体和投影型视觉媒体。非投影型视觉媒体包括黑板、粉笔、印刷材料、图片、图示材料、模型和实物等教具。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实物投影、投影、幻灯三类。

研究表明,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感官的感受能力最强,视觉媒体的形式不同,其效果有差异,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在彩色与非彩色之间偏爱彩色;在照片和图画之间优先选择照片;喜欢形状和颜色都逼真的事物;对于简单的图像和复杂的图像,年龄小的偏爱简单的,年龄大的偏爱复杂的;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或制作视觉媒体时,应考虑把学习的有效性同学生的偏爱结合起来。

第二,听觉媒体。发挥听觉媒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听觉媒体可适用于教学的所有阶段。第三,视听媒体。视听媒体是通过视、听两个通道同时呈现的信息媒体,主要有电视、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系统。对记忆的研究表明,单用听觉,3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则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左右能保持70%,3天后则为40%;如果视听并用,则3小时左右还能保持90%,3天后为75%。这些统计结果说明,视听并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选择视听结合的媒体,使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有机配合,不仅创造出一种新的环境氛围,充分表达和传递所需的教学信息,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为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李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新人教版

(2010-09-20 23:02:41)

转载▼

标签: 分类:地理教学

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 地理过程 高中地理 宋体 教育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引导下,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地理课程。《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于模块设计的把握

《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课程共设计了10个模块,包括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这些模块是相互并列的,彼此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各模块自成体系,各自并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高中地理的一部分教学任务,并赋予同样多的教学课时,以体现共同的学习价值。即使3个必修模块也相互独立,分别相当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种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半个学期)内,集中学习某方面的地理课程,并且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对不同方面的地理内容的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性。这种课程设计与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不同。在1997年开始实施的高中地理课程中,必修课作为一个整体,选修课被分为两部分,学习顺序实际上已有规定;选修课实际上也是报考文科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必选课。

对于上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教材的编写首先应考虑整个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无论是必修课教材还是选修课教材,都只是高中地理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材编写时需要采用统一的思路和体例,并处理好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避免重复,使必修和选修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是,《课程标准》对于教材的编写更强调模块的特点,因此教材编写更应考虑每一模块的知识结构、教育功能,可以根据每一模块内容的特点确定相应的体例,以体现每一模块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为了教材的相对系统性,各模块教材,尤其是各选修模块教材,内容可以有适当的重复。当然,作为一套教材,相对一致的体例和编写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3个必修模块教材,如何处理好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一矛盾,这是对教材编写者提出的挑战。

二、对于基础性特点的把握

《课程标准》的设计在不求地理知识系统性的同时,特别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即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重视作为现代公民的素质基础和进一步地理学习的知识基础,重视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的阐述。例如,地理1选择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体现基础性的特点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是一个需要全面把握的课题。第一,如何在《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范围内突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的阐述,即在尽量避开系统的地理知识的前提下保证基础内容的阐述。例如,《课程标准》在地理2中有这样一条“标准”: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该条“标准”没有明确要求讲述中心地理论,但要求用到中心地理论的思想。因此,教材编写时,没有必要对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展开讲述,而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中心地理论的思想,从而理解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是不同的。

第二,如何在展开地理过程的同时使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对于地理过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但是,以前的地理课程对地理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教材不仅要关注《课程标准》中有要求的地理过程,还应对其他地理过程给予适当的关注。例如,地理3中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教材编写时如果能展示这些问题产生的过程,将会有助于学生对这条“标准”的理解。教材在关注过程的时候,需要注意简化和通俗化,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地理新概念。

第三,如何通过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地理技能的培养不能脱离地理知识,教材在地理基础性内容的阐述中,可以有意识、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技能,以及对图表和数据的阅读和运用技能。例如,地理1可侧重培养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的技能,地理2可侧重培养地理调查的技能,地理3可侧重培养对区域地图等资料的分析技能。

三、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

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上位要求。《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包括地理学习态度、热爱祖国和家乡、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四个方面,并且对每一方面都有较为具体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教材编写时既要有准确的把握,又要能以适当的方式体现出来。对于各模块的教材来说,要分别有重点地落实这些要求。

地理教材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时,应强调对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的培养。例如,地理1应重点落实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及其要素有其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规律,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观念;地理2应重点落实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应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观念;地理3应重点落实区域是有差异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时而不同,区际联系和竞争,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地理视角则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等视角。上述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的综合,应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教材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时,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比较宏观,教材应对此细化、分解。第二,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地理内容的学习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生动的内容自我感悟。第三,应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既有一定的系统性,又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四、对于过程与方法的把握

《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大方面,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作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指向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学习,一方面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将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按探究式学习来表述。在具体内容中,《课程标准》也注意对学习方法的要求,如要求“举例说明”“运用示意图分析”等。

《课程标准》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规定,要求教材编写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尤其要重视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改革精神指导下,地理教材的编写应注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对于这样的要求,地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呈现形式都应有较大的改革。第一,教材应避免大段大段的叙述,不给老师照本宣科提供可能。第二,教材需要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料,但是要掌握提供资料的量。第三,教材的设计要能吸引学生一步一步地探究,因而要处理好学生探究与体现《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之间的关系,即要能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四,教材设计要有利于不同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使用。

五、对于选择性的把握

选择性是《课程标准》的另一特点。《课程标准》的选择性除不同内容的选修模块设计外,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课程标准》只把一些基本要求列成“标准”,而没有说明如何达到或实现此“标准”。这要求教材编写者为达到“标准”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时需要选择一定的知识做铺垫,即“搭桥”。“搭桥”时既要注意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避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又不要追求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应以尽可能简单的知识作为“搭桥”的材料。

第二,《课程标准》中许多“标准”都要求举例或以典型案例说明。教材编写时需要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应注意典型性、说明性、真实性和可迁移性,同时应注意选择案例的数量。一般而言,如果用一个案例能说明问题,就没有必要给出更多的案例。

综合上述两方面,实际上《课程标准》的选择性又可理解为《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编写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课程标准》留下的空间,以编写出各具特色的教材;另一方面,教材编写又要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留下广阔的空间,教材的容量、结构和设计都应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可能性。例如,每个模块的教学课时为36课时,教材编写一般最多编至32课时;又如,由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每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要比传统讲授式的内容少;再如,一些结论或过程可留给教学处理。

六、对于其他方面的把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还应注意其他一些方面。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尽管《课程标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但是教材应有一个合理的内容结构。这样的结构既要符合学科逻辑,也要便于学生学习。良好的内容结构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很有帮助。第二,内容要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材一方面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联系热点问题或人类关心的重大问题,以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际价值。

第三,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篇8:政府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研究

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 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具备一流的教育, 才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当前, 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人尽皆知的理论, 而终身教育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理念,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进和提倡, 适应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通过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使得教育终身化正是世界各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1、职业教育的概念

因为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不同, 世界各国在对职业教育工作充分重视的同时, 各个国家和国际职教界对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理论有着大同小异的提法和界定。德国等一批职业教育发展快的国家称之为“职业技业教育”, 而中国第一批职业教育新兴国称之为“职业教育”。为求得一致,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建议将“技术和职业教育”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为教育的综合性术语,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召开的第二界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正式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和培训”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的概念。而我国按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定义, 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和职工在职培训的总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3]

2、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概念

职业教育是伴随人终身职业生涯的教育。职业教育内涵中包括“就业准备”、“在职提高”、“转换职业”三种类型的教育。在职业生活中,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接受职业教育。这样职业生活就贯穿在人的终身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 个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也得到延续, 在职业生活中能够发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使人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结构更加完美。同时, 职业教育终身化要求在纵向上体现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强调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相结合, 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要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态, 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 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 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职业教育终身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 其主要优势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不仅对传统的教育与培训观念形成冲击, 且已成为一个新的教育与培训的典范, 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1、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办学主体通常是政府, 办学目标是根据人力资源预测为社会供给一定数量的合格人才, 通常采用全日制形式。提供二至四年不等的长期课程计划。受教育者多数是未就业的学生, 毕业后存在就业安置问题。该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教育纳入国家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 接受政府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我国的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高级技校, 国外的职业技术学校和综合中学都属于这种教育模式。

2、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办学主体无疑是企业。它为企业的生产需求培训工作人员, 通常采用非全日制的灵活的短期课程。受教育者都为企业员工, 因而不存在就业安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这种属于企业行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纳入国家正规的教育制度, 日本的公司教育就属于该种教育模式的典范。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多的适用该种模式培育和提高自己企业的员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 一些大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职工进行培训, 从职工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 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

3、社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以社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基金、私人或团体。如果是地区政府主办, 一般由该地区的劳动部门负责管理, 办学的目标是为失业转业人员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或者为已经就业的工作人员的职业位移和晋升服务, 学制形式同样比较灵活, 因而不属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范畴, 我国各地区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培训中心、日本的职业训练、英国的成人教育协会举办的职业培训就属于该种模式。而由基金、私人或团体主办的职业教育则更注重于市场需求和转型需要, 因此该种职业教育模式很受市场欢迎。[4]

4、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综合职业教育模式

以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综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办学主体是兼有学校主体模式和企业主体模式的典型综合特征, 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和中国的行业职业培训中心都属于该种模式。德国是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最成功的国家, 该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是最典型的“学校——企业”综合模式, 受教育者以学生和职工的双重身份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和培训。

职业培训的主要步骤

1、帮助员工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员工, 必须让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该做到什么程度, 要告诉员工把工作做好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求经营者帮助员工订立明确的绩效目标, 帮助员工提高订立目标的能力, 让员工学会用目标指导自己的工作, 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 获得更多自我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不断提高绩效管理能力, 成为目标管理的专家。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者意图的绩效目标。

2、帮助员工科学高效地执行目标

现代企业员工制定工作的目标很重要, 因为它为管理的高效率和工作的高效率都开了个好头, 但是相对目标的制定而言, 目标的执行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没有有效的执行, 任何美好的设想和规划都难以实现。另外, 因工作当中的流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员工能力问题及其他不可预料事情的客观存在, 可能导致员工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 想干干不成, 导致员工执行目标的变形。为此, 为确保绩效目标的有效执行, 经营者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继续导入职业培训观念, 在执行目标过程中持续与员工保持绩效沟通, 使员工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提高执行力来强化凝聚力。

3、帮助员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技术创新是员工对原有的工作改善和提高, 是对未来的深入思考和前瞻性的预测。惟有不断创新, 员工才能不断地被激励, 潜能才能不断地挖掘出来, 职业培训才更有效果。创新工作就是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对工作做出前瞻性的思考, 不断提出创新的建议, 改善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让员工在工作当中不断被创新所激励, 不断激发出创新的潜能。使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4、帮助员工做好工作总结

现代企业和经营者应该鼓励企业的员工适时向自己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鼓励员工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障碍, 提出有关资源、协调、推动的请求, 帮助员工更加高效地工作。在员工既定目标的截止日期来临时, 经理须花费时间和员工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总结, 对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建议, 对优点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及时的总结, 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便于不断的修正自己, 使所做的工作更加符合经营者的要求和更加的高效。

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掌握前沿知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复合性人才, 知识经济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创造性能力人才。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 但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教育真正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需要全面的变革和弘扬终身教育理念。对于教学改革, 我国的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 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贴近社会的实际, 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 教学不仅是课程的改革, 更加是整个教学的改革, 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 在教学中我国比较注重认知, 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 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国还有缺陷, 主要是灌输。其实, 认知应该是启发, 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掌握认知的手段, 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还要学会动手, 学会动脑,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 不是不去管他们, 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 留下思考的时间, 留下动手的时间。实践证明: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 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 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 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 行和知的结合, 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人的理想和思维, 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 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 就是学思要联系, 知行要统一。目前我国教育的变革已经表现出五方面的发展趋势。

1、我国教育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所谓封闭式教育就是传统上长期把教育活动局限在学校之内, 或者仅仅把教育活动看作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这种封闭式的教育导致教育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脱离, 成为“象牙之塔”。开放式教育有两种含义:一是由政府和教育机构独家办教育, 变为全社会办教育。政府制定鼓励政策, 采取积极措施, 吸引核心教育的社会各界投资办教育。二是教育的内容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特别是高等院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 教育研究开发的重点要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为了实现这一变革目的, 应该促进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 既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 又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的内容贴近实际的需求。

2、对人才的要求从强调专业知识走向强调融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传统教育中强调人才专业知识的传授, 对人才的考核是以掌握多少专业知识为标准。但是科技的发展已使人们的工作超出个体劳动时代, 表现出强烈的群体合作的特点。同时, 当代科学技术任何方面的突破已不是单纯某一学科所能取得, 而是多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是多学科的融合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因此, 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不仅要使他们具有深厚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精湛全面的专业造诣, 而且还要具有专业融合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

3、我国的教育体系开始从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每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因此,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终身教育的重要思想是:一个人一生中任何阶段学习告一段落都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而是意味着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 这种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活动, 应当贯穿在每个人整个生命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实施终身教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高型教育, 即重返学校或承担教育职能的机构进行的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 另一种是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企业氛围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4、由工具性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

所谓工具性思维是指教育只是传授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它仅仅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生活的专业基础。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是立足创造发明和技术创新,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讲, 是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是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之一。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创造性学习来训练和完善, 创造性学习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激发与培养, 更高一个层次, 则是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5、素质教育的提高成为人们的共识

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和多出人才, 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认真思考我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与13亿人口相匹配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 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 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 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元真主编《新世纪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2008年版北京科学出版社P80页

[2]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P5页

[3]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P3页

[4]鲁启峰著《当代职业教育的特点》200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P100页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培养中小学创客教师的基本途径论文下一篇:正规担保公司贷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