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2024-05-24

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讲:“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发展民主法治才能体现和保障人民利益。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特征就是“民主法治”。深刻认识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主法治的论述,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民主 法治 建设 社会主义 正文:

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民主法治建设

2、改革开放后,我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3、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选好目标,有序有效的推进

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发展

1、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扩大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围绕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改进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丰富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2、是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加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完善联系渠道,使群众有意见可以充分表达,党员干部把能力用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上。要敢于负责,善于迅速打开局面,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真正实现群众生活更富裕、长远有保障。重点解决居民养老难、就业难、择校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困难学生、重度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3、是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一是广泛开展社会听证。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事项,如价格调整、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组织由经营者代表、消费者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代表、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公民代表参加的听证会。二是大力开展专家咨询。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组织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决策时充分尊重并吸收专家的意见建议。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至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抓住关键,加强立法,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司法工作,依法创新,加强监督,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确保民主法治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马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邓小平文选》 文汉《浅析中国的法治与民主现状》

篇2: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和任务,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作为依法实施专卖管理体制的行业,烟草行业一贯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始终依照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管理,通过配合修法、严格执法、规范经营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形成了法律制度体系健全、专卖执法行为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守法的法治烟草新格局。

当前,行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民守法的法治要求与烟草行业法治实践相结合,真正把行业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进一步提高行业工作法制化水平?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认识法治烟草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周所周知,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的特殊性在于:既要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为国家财政收入多做贡献,又要严格控制卷烟生产规模,最大限度减少卷烟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既要坚持烟草专卖制度不动摇,又要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着力破解“三大课题”(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既要履行国际控烟组织框架协议,又要提升卷烟结构升级,推动“卷烟上水平”。实践证明,只有将行业的特殊性与法治化结合起来,才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压力,有效化解现实矛盾,确保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多年来,虽然行业通过贯彻实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行业发展,实现了“三大辉煌”,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但行业内部分单位和领导法律意识不强,执法监督不严,依法经营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极个别领导干部知法犯法、违法乱纪的典型案例,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因此,建设法治烟草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推进法治烟草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筑牢法治思想基础。举办法律讲座和法律培训,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和“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理念教育,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法治思维,树立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信仰和观念,在具体工作中正确处理法理、情理和事理关系,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筑牢法治烟草基础。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源头法治建设。一要健全落实重要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实行重大决策前置法律审查和风险评估,将涉及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管理规范出台、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纠纷处理等重大事项决策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出具法律意见书。二要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对标、达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牢固树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理念,坚持把各项工作置于制度基础之上,严查有章不循、有规不依行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三要加强对管理规范审查和清理。建立管理规范法律审查和定期清理制度,及时修改或废止与法律、法规、规章相冲突的文件规定,确保每项制度合法合规。

(三)强化专卖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职权法定的要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明确的执法条件、标准、幅度和方式实施烟草专卖执法。进一步细化执法流程,明确环节和步骤,规范执法行为,坚决禁止知法犯法、违法执法,切实维护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权威。不断完善专卖执法案件移送、文明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案件合法性审查、错案追究、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执法案卷档案管理等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

二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定期开展执法对象满意度调查评价活动,调查评议结果纳入执法人员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专卖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案卷自查,要加强对零售许可证的统一监管,做到总量控制、合理规划、依法许可。要持续加强和创新零售许可证新办和后续监管工作,加大审查监督力度,有效防控行政许可法律风险。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严格执法徽章、证件申领、发放和管理要求,禁止未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人员从事专卖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烟草专卖处罚程序规定》,及时发现、纠正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做到事前规范调查取证活动,事中细化执法流程环节,约束自由裁量权,事后强化案卷评查,全面加强专卖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律审查。

三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全面系统考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举报投诉处理,行政诉讼及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追究工作情况,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转变执法作风、促进依法行政。四要推进办事公开。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要求,依法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非涉密信息,及时答复群众申请。要发挥窗口作用,及时将行政许可、专卖执法、烟叶收购等项目的依据、条件、要求、标准、期限、工作规范及监督举报渠道信息在网上和办事大厅进行公布。

(四)建立健全三个法治体系。

一要建立法律风险防空体系。结合业务职能和工作特点,从专卖执法、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组织查找、收集法律风险源、风险点,研究制订符合自身经营管理需求的法律风险识别框架。

1、排查的法律风险源、风险点,进行梳理汇总,列出企业主要法律风险清单,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定防控措施,实施全面防控,推动单项风险防控向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转变。

2、全面和准确进行法律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制定防控预案,认真研究分析可能出现法律风险的部位和环节,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法律风险防控措施能防范、真管用、可落地;

3、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法规部门牵头推进、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法律顾问全程介入,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突发法律风险对行业造成影响。

二是建立普法宣传教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法治方略、思维和理念为指针,以法治烟草建设总体目标为引领,进一步明确“六五”普法中后期法治宣传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强化措施,提高水平,注重实效,将烟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1、强化领导干部普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对烟草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党委(党支部)中心组集体法律学习,以形成带头学法遵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促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促进改革、维护稳定、开创企业法治烟草建设新局面

2、落实“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点,面向烟农、零售户、消费者等群体,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大力宣传烟草专卖制度和法律法规,加深社会对行业和烟草专卖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引导烟农按合同种植烟叶,强化卷烟零售户、卷烟消费者等群体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卷烟零售终端烟草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主题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努力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广大零售户、消费者对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认识,形成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合力。

3、开展内部岗位人员法制培训。继续把烟草专卖执法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完善重点岗位法律法规轮训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和化解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

4、深入开展“三创三征” 创建活动。通过开设“法治烟草”讲堂,举办“法治烟草”专版专栏、争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征集“百案鉴评”专卖执法典型案例、“百案鉴评”涉法涉诉典型案例、开展“百案鉴评”法治烟草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素质,形成全行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烟草行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是强化法律保障体系。一要加强法规机构建设。配齐配强法治工作人员,重点加强县级局法规组织建设,完善县级局法规工作机制。围绕法治烟草建设、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专卖行政案件网上法治审查等业务,组织法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高队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法规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二要加大法规队伍建设力度。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强化对法治人员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法治人员学习力、竞争力、创造力、执行力,鼓励和支持法规人员参加司法考试和全国统一考试,推动法规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增强法律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法规人员岗位等级评定制度,推进岗位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激发队伍活力。三要发挥部门和岗位职能作用。法规部门要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方面的工作;开展对基层单位、部门法规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定期对有关政策和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依法积极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配合司法部门做好行政诉讼案件的有关工作,有效防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四要规范法律顾问管理。做好法律顾问的外聘任工作,并根据需要及时邀请法律顾问参与重要经济活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及法律诉讼等活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协助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基层单位遇到法律问题时,由法规部门负责联系和协调,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邀请参与的方式,请法律顾问协助办理或提出法律意见。通过电话咨询的,要详实记录咨询情况和法律顾问提出的法律意见,作为合法性审查依据。法规部门要加强对法律顾问的动态管理,对聘请合同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检查,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合同期满,通过征询基层单位意见,对法律顾问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兑现法律服务费用。

篇3: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一、民主法治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

1、民主法治指引、规范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社会发展问题必须依赖于社会中的规范来解决。社会规范的种类特别的多, 但是特别具有效力和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 法律法规没有到位, 突出表现在法律规范对民生问题缺乏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例如中国要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太多, 有关部门又很难以实际收入做出判断。于是, 一些地方出台了硬性规定:“养宠物、住大房子、买计算机者、享受空调者不能享受低保”。以这些“排除性条款”界定“低保户”, 这种界定过于简单、武断, 明显是不合理, 也反映法律规范对“低保户”的界定是模糊的。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改善民生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 竭尽全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最终却成效不大, 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例如, 有的地方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 推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等政策。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限价房并不便宜。原因就在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的规定存在缺陷。

2、民主法治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社会发展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 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少数社会成员一方, 那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 而是畸形化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曾集中讲过防止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九十年代初, 他的担忧在增加:1993年邓小平指出, “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就贫富差距的过分悬殊问题, 邓小平指出,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3、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公正规则, 公正规则是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初始阶段, 人们对于改革的推进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的措施多以具体的、多变的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政策予以实施, 如经济特区早期实行土地出租, 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即违宪行为。但这种改革方式,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 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 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改革初期得益于某种意义上的“无序”的话, 那么, 中国现阶段的改革离不开“有序”: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主。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以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改革发展中, 我们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社会公正的原则。

二、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实质是民主法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并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社会建设欠账太多,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社会发展中出现严重不公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 基本民生投入的比例严重不足, 用于基本建设方面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我国的支出结构中, 最缺乏的是社会保险、基础教育和医疗。我国社会保险的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而波兰是17.4%;公共教育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9%, 卫生保健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0%。我国医疗投入占世界1%, 服务世界22%的人口, 医疗投入严重不足, 医疗机构靠提高药品价格解决自身生存, 从而出现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我国的支出结构中, 最容易膨胀的是公务与行政性支出。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基于不合理的财政体制, 现行财政体制过于集中, 导致大量的财政资金出现不均衡流向。

2、经济发展快速, 城乡差别扩大

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工人、农民收入增加难度加大。中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89年的16%下降为2005年的1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60%, 世界平均为40%。基尼系数过高, 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据2005年6月一项有关调查, 占中国人口10%的最贫困人口拥有的财富分额仅占1.4%, 而占人口10%的最富有人口拥有的财富占45%, 中国10%的最低收入阶层和10%最高的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是1:58。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出现一些特殊社会行为:过去相对隐秘的各行各业收入在网上一一曝光, 网友形象地称之为“晒工资”。其实是许多人心理焦虑的自然流露和发泄。

3、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社会建设和管理难度加大

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导致社会主体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丧失。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形, 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它给发展的成果打了不小的折扣。由于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脱节, 使得大量的社会成员无法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造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实。直接削弱了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严重地削弱了内需拉动力, 进而严重地降低了我国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社会整合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国社会目前出现了一种“分化有余而整合不足”的情形。社会的规则体系和信用体系远远没有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 如仍然习惯于使用行政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民主法治, 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在民生建设上一直重视民主法治。建国初期, 制订“三大改造”的措施, 奠定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民生的物质基础—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央工作会议专门提出, 各省委市委至少一年四次开会讨论蔬菜问题;2005年前后,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也替农民工讨工资, 温家宝总理对劳动保障部下达任务, “研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两个月内拿出结果”。

1、加强民生立法, 构建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

在宏观层面,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行政管理的领域基本实现有法可依, 立法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民生问题的社会建设的立法上, 法律体系仍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在立法指导思想上, 重经济立法, 轻社会立法, 法律失衡。二是法律政策化。法律规范宣示性条款过多, 具体保障性条款太少, 政策化倾向过浓。例如, 《就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就业环境, 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 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投入, 目前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而《就业促进法》对增加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规定不够具体。对于如何加大资金投入, 如何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落实等问题应作为长期措施在法律中作出具体规定。三是立法滞后。现行一些法律规定出台很早, 原有的许多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或者存在漏洞, 严重滞后于实践。立法滞后导致无法可依。四是法律冲突。我国法出多门, 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政策与法律相对抗, 个别地方的土政策凌架于宪法、法律之上。五是立法不平等。市场准入的法律要求统一规定、统一规格, 但现有法律对不同的市场主体区别对待, 三资企业立法无法统一。创新立法, 完善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要做到:一是提高立法技术, 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在立法过程中, 无论是授权、命令、禁止, 其内容都必须具体明确, 有权利、有责任, 从而为社会建设提供标准、模式和方向。二是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机关要跟上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对法律要及时修、改、废。确立和贯彻法制统一原则。坚持平等原则, 制订具体的反歧视措施, 对不同的利益主体、群体阶层的合法利益, 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和保护。创新立法实践, 加快社会领域的立法, 逐步形成一个规范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

2、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解决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必须正确认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首先应该看到, 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 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的扩大。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 一旦其超出合理的限度, 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概括地说, 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提低”, 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是要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完善个人所得税, 适时征收遗产税。日本对富人很“残酷”, 日本的遗产税最高达90%, 松下去世时留下27亿美元的遗产, 但传到第三代仅剩下3%不到, 所以, 日本的富人“富不过三代”。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 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拳打击各个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着手建立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要立足于现实国情, 有重点、分步骤、理性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问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特别是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国家的道路,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现阶段, 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能力, 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特征是低水平、广覆盖、有实效。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要实现教育、医疗、房地产、社会保险的公平。公共投入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基本权利优先, 基本需要优先。治理“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应坚持“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 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要增强效益观念和“比较效益”观念, 尽量减少无效投入和效果不明显的投入。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篇4: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民主法治;推进措施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界定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1]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的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是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民主法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顺应民心、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面对新形势,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又有新期盼、新要求,要求我们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要去我们妥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护各类群体的利益。只有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些新要求、新期待,才能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命题

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社会管理和治理的职能,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有序和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2]社会管理创新则是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过程,不仅与政治、经济、法治和国内国际文化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据所在。我国目前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为了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及时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又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检察机关对民主法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措施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充分全面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对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率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做到这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探索便民利民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排除监察室、设立检查联络员和聘请检查信息员等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新机制,延伸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建设的触角,搭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平台;二是参与大调节工作机制。大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性调解机制;三是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引导全体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理性表达个人诉求,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立足大局,以检查监督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保障创新

检察机关围绕党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系列的指示和安排,积极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去。一是善于从党和国家大局着眼,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公共政策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社会前端管理,促进公共政策的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二是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头,促进完善社会管理工作。三是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积极发现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3.整合资源,以检察执法社会化推进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是要优化科室职能。将检察机关内部的一些管理职责相近的只能进行整合,避免因分工过细,而使统筹难度加大。二是要强化信访机制。畅通便民服务渠道,通过受理群众申诉和信访,接受社会管理问题咨询和办理相关法律事务,加强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三要构建大预防格局。由检察机院预防部门牵头,检察院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大预防体系,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查办工作有机结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建议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和完善。

4.坚持以执法办案为基本途径

一是要胸怀大局,突出执法办案重点方向检察机关的监督重点是保证权力依法运行,防止和纠正权力的滥用或失职。二是把握规律,改进执法办案方式方法。合理性是批捕、起诉等权力,更加重视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稳定感。三是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执法办案观念。在办案中树立检察机关公正廉明、正气浩然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心宇.管理创新辨析[EB/OL] .http://www.miel68.com/read.aspx.

[2]应松年.构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

篇5: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决定》明确提出,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这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民主建国、民主立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主张,是实现人类解放和文明进步事业的必由之路。《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就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上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的和实现途径。

争取、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辟了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历史新纪元,其重大民主政治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我们在民主问题上发生过重大失误,推行以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大民主”,致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和损失,人民民主权利受到恣意侵犯和践踏。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深入总结和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观。一是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二是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始终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其他事业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重大进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和巨大的制度优越性。

二、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如何体现,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有效地实现,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方面情况差异很大的国家,实现、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新课题。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答案,只能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进行实践探索。

在我国60多年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曾一度走过很大的弯路,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同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度化的关键是法制化,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法制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而又极其复杂、艰巨的宏伟事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要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还要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定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要实现上述要求,只有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完备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使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使全社会成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有可能做到。人们从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越来越认识到,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基本方式。

三、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成就和进展。

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乡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二是修改宪法,健全并突出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确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要原则。三是加强和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共同监督宪法实施。四是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五是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的比例,优化组成人员结构,健全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六是完善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制度,制定完善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加强和规范人大组织和职权的重要法律。

我们还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党和国家活力、反对官僚主义、调动基层和人民积极性。一是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正常换届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巩固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充分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五是改革和调整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领导体制,推进行政体制、司法体制、企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形成了职能明确、协调配合、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六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思广益,促进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七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制度,全面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为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和发展空间。八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创造性实践,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我们在各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政治制度,同时我们还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实践经验,成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

篇6: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四新村事迹材料

襄阳区朱集镇四新村位于鄂豫交界的夹河套地区,远离襄阳城区50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709户、3270人、耕地面积4035亩,村年各种产业生产总值2.6亿元,2012年村集体总收入135万元,人平年收入7680元。该村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讲政治、保稳定、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全力打基础、用心抓落实,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2009年7月被湖北省委授予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2008襄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级经济发展“十强村”,连续3年分别被襄樊市委、襄阳区委评为“平安村”,连续6年全村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一、村级党建管理“三三制”、奠定民主法治大根基

“三位一体”建好村级组织、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11年底,四新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2010年四新村成立了养殖协会,协会理事长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大中同志担任,初步实现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目前,四新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全部实现了交叉任职,包括刘大中在内,均兼职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四新村党委根据村经济发展情况,成立了农业、商业、工业三个支部,由3名委员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从2011年底开始,四新村党委按照“土地向大户集中”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民手中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1000亩,建立生态养殖园区。通过亲情招商的方式,先后吸引本地在外务

工、经商小有成就的人士回乡创办了5个“农”字号养殖企业,共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目前,全村已形成以四海牧业、红透天小龙虾养殖为龙头的畜牧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马黄路沿线为龙头的麦、稻、玉米加工业,绿色生态养殖业正逐步成为四新村的支柱产业。“农”字号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水产业。仅四海牧业、红透天两个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直接带动周边350户农民从事养殖业,农民养殖的肉牛、小龙虾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14家企业安置本地农民就业150多人,人均增收1万元。

“三会治事”运行有序、村事决策三方满意。四新村始终坚持民主治村,建立了民主议事制度,小事实行党委决策,村委执行,大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基本上都与“三会治事”的要求相吻合。在今年3月,四新村集体预制板厂租赁到期,必须重新招标。村党委首先进行了讨论研究,制定了招投标办法草案。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获得代表们全票通过,并作出了将租赁费用投入到发展养殖业上的决定。随后,村委会根据群众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组织了招投标活动,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招投标活动,把招标的结果向群众公布。招投标整个过程基本吻合了“三会治事”的有关规定,整个活动从始至终开展的都比较顺利,实现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襄樊市委组织部针对该村提出“三会治事”以后,村党委及时组织了学习,对照要求查找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重新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严格地按“三会治事”的要求来操作。

城乡互联抓共建、聚力惠民办实事。四新村作为襄樊市和襄阳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得到了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城乡互联共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区农办、共

青团区委等有关部门与帮扶对子,从资金、涉农项目、信息等方面进行帮扶,使四新村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150家农户修建了沼气池,对300个“三改一通”的农户进行补偿,修建通组公路4.5公里,投资兴建了自来水厂等。二是采取“x+1”模式进行集中帮扶。2009年四新村被襄州区定为全区新农村建设“一片七点”试点单位,6名区委常委、2名副区长、25个单位和朱集镇党委对四新村村容村貌实行分段、分点包保,实行责任到人,分工到段,出资出力进行帮扶。从3月份开始以来,已修通下水道3000多米、农田排水渠4000多米、道路两侧绿化树木200多棵、道路两侧铺设彩砖1000多米、安装路沿石和下水道盖板1800多米;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下雨天出行难的问题,使1000多亩农田免受水淹,四新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健全机构抓创建、法治教育造氛围

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四新村两委班子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该村委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7个活动小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要求,村委会与7个生产组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7个生产组又与709户农户签订责任书。同时村委会还对辖区内的4名刑释解教人员指定了帮教责任人,签订了帮教协议,按照帮教方案适时组织帮教,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多年来该村的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例重新犯罪。三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治保调委会的职责》、《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36个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有章可循,管理规范。

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氛围浓厚。该村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开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工作。为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有的放矢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村内治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违法青少年得到帮教。为了防止“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村内加强了对邪教本质危害和外在表现的宣传教育,使村民能分清正常宗教信仰与邪教区别,自觉抵制邪教的侵蚀,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民调组织网络健全,作用发挥成效显著。为使村级社会治安得到综合治理,该村建立了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村级设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各组设立了人民调解小组,每小组又根据村民居住情况,每10户设立一个调解信息员和治安中心户。三级调解网络健全后,工作职责明确,全力化解各类纠纷。一是出现的各类纠纷得到及时调处,调处成功率97%以上,没有因纠纷调解不善而导致刑事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二是能及时发现、整治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整治不了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整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三是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置。近6年来,该村无因集体上访、群体械斗引发的民转刑和信访案件发生。

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有力、村级经济发展科学持续

借契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该村借2011年10月村委换届这一

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意识。一是抓好民主选举环节,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民主选举优化了村委干部结构,加强了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二是抓好民主决策环节,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经村委研究,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依法规范村民自治。村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有关生产、财务、治安、计生、党员干部目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的水平,特别是党员目标岗位责任制的创建得到了各级的肯定;四是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实行村民自治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规范,村委会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村内财务及村务,做到给农民群众一个明白,还基层干部一个清白,推动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不断优化。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调动了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抓整合、聚力“三方”促发展。2012年四新村两委班子成员科学规划发展思路,不断调整工作方法,村党委坚持“三个整合”的发展方案:首先是整合干部资源,激发村干部在发展中的作用。四新村党委在春节刚过就召开会议,讨论新一年发展规划,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干部管理方法,不断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制定了《四新村干部值班制度》《四新村干部考核制度》《便民手册》等,刚开始干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但几天后干部也出现了危机感,在工作方式上得到了极大的转换,由原来的等事做、有时不想做转变为没事找事做,特别是把发展村级经济和建设新村列入考核内容之后,干部干劲十足,大大提高了四新村整体发展速度和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村党委不

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参与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等;其次是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长期以来村集体的资产不断流失,使集体经济得到极大的损失,2012年初,村两委主动与镇“三资”管理中心联系,清理村级资源、资产、资金,村两委根据情况,把清理出来的集体资产进行公布,需要处理的通过“三会治事“的方式,村党委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委会理事的工作机制,解决遗留问题,并且成功的解决了多起群众有疑问的集体资产。例如原来村废弃多年的一个预制场,因长期闲置群众有意见,认为是对集体资产的一种浪费,通过村党委提议,村民代表定事、村委会理事的方法,在全村公开招投标,并顺利的进行招租,盘活资金达20多万元;三是整合资金促发展。四新村集体经济快速的发展,但四新村人并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村两委通过整合集体资金,不断加大其它方面的投入,争取使现有资金用好、用活。2012年下半年四新村还将利用集体资金加大园区建设,不断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转思路、村级经济新突破。四新村村两委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团结奋进,坚持实现一个中心,即以群众服务为中心;两个转变,即工作作风要有原来的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转变,等事做向找事做转变;克服“三怕”,树立“三敢”即克服怕干事惹麻烦、怕说话得罪人、怕立制度受约束的思想,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工作作风;坚持“四心”工作法,即为群众办事诚心、为群众解决问题耐心、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细心、倾听群众意见虚心,着力发展生态综合养殖业,强村富民,始终牢牢把握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宗旨,为早日把四新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011年以来,四新村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的提出“人口向集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的

建设思路,根据本地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一边盘活原有企业,一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养殖企业7家,并成立了养殖协会。目前,该村生态养殖小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正在稳步有序快速发展。

盘活村办企业,为集体增收。四新村原来有村办企业7家,由于各种原因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逐步被市场淘汰,不仅不能够正常运行,而且每年还使村里倒贴钱,这些企业成了刚上任新班子的头痛病。村书记刘大中和村党委一班人根据村情,对村办企业实行承包的方式,租赁给个体户经营,短短的三年时间,所有的村办企业,不仅没有倒闭,而且还实现了每年为村里上交承包费用4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四新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新型经济体,为集体增收。四新村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加大养殖企业的投入力度,村两委陆续引进并发展了四海富民牧业、550亩的红透天龙虾养殖基地、万只养鸭场,年出栏30万只的养鸡场等新兴实体,丰富了四新村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同时也为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2012年上半年四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78万元。

篇7: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一、创建的基本情况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自去年5月开展以来,坚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出发,经过试点、推广,目前在全区118个村民委员会全面展开,其中区、镇街两级试点单位25个,占21%。全区11个镇街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依法治镇(街)办公室负责牵头指导、检查、落实。

二、创建的具体做法回顾近一年来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一是统一认识,大力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创建前,我们通过座谈会了解到,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搞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会给村里的工作带来麻烦,会给自己套上“紧箍咒”,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认为是搞形式主义,积极性不高。针对镇、村干部群众的种种想法,我们从不同角度向干部群众宣传分析创建的必要性,把提高镇(街)村干部的民主法治观念,统一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要的认识,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举办法律讲座,开展送法下乡等形式,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维护村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把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具体做法向干部群众宣传;并利用各种机会,大造舆论,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创建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是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制定创建标准。创建前,我们先后向宁波、盐城等市了解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并结合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和农村支部升级达标(五好支部)标准及文明村的标准,与区组织、民政、宣传(文明办)、综治等部门协调,一道下基层调研。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拟订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及标准和示范内容讨论稿,发各镇(街)、部分村和区机关有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三十多条。后又召开座谈会,再次征求意见,使创建的内容和标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紧密结合实际,涵盖内容广,便于操作和考核。定稿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通过,最后以区委办、政府办文件的形式转发(讨论修改的时间近四个月:8月-12月)。三是开展试点,培植典型,争取区委重视。我们选择了沿江镇冯墙村和珠江镇七里桥村作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试点单位,先后在试点村召开座谈会和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围绕“四民主”、“两公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工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我们先后邀请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领导到试点单位听取汇报,进行考察指导,争取区委和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四是适时推广,加强指导,全面推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12月12日,区委在沿江镇冯墙村召开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现场会”,推广冯墙村、七里桥村的经验。区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各镇(街)分管书记、司法所长、部分村书记或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组织、宣传、纪检、民政、综治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镇(街)党委、政府负责本地区创建工作;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绝大多数村达到示范村标准。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贯彻创建始终,重点抓住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两种对象,广泛开展以基本国策、农村基层民主、农业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要求每个村应建一个法制宣传栏、成立一个法制学校、配备一套法律书籍,构建法制教育物质载体。法制教育坚持三抓:一抓村组干部、党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抓住冬训、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等契机,利用村法制学校,对村组干部和党员进行法律培训40余场次,参加人员近3000人次。二抓教育形式多样化,调查报告《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坚持“送”法进农户,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教堂等活动。星甸镇去年实施的农民教育工程,把法制教育列入其中,规定镇干部每人包10户,教师包5户,村组干部包3户,党员包1户,带领群众学法,年终检查考核,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三抓多管齐下,营造全民学法氛围。通过举办法制宣传月、法制文艺演出、文明守法户评比、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村民法制学校、有线广播、宣传栏(板报)等阵地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普法工作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二是依法建章立制,提高创建水平。依法建章立制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中心环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制定一套上符法律法规和政策、下合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作为村干部依法管理的依据和规范村干部、村民行为的准则。因此,我们在创建活动中,狠抓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对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依法进行制定或修改,真正体现合法性、民主性、平等性的原则。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内容涉及到村支部和村委会及下属委员会职责、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村干部的行为规范、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力求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同时,围绕“四个民主”,加强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建设。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实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创建活动的重要工作。创建中,试点村都对村务公开栏进行出新,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定时公开。凡涉及村民利益的,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拨、财务收支、征地(带劳)补偿等内容必须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村里建立了党支部、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实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对村干部和村务、财务进行监督,有效地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创建过程中,针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各村都加大了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治调组织建设,建立了警务室、检察室和纠纷调解室;成立了安置帮教、护村队等组织,配合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妥善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纠纷排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化量矛盾纠纷。有些村聘请法律顾问,让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地增强了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维护了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

(三)注重结合,增强活力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把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力求使创建工作增强活力,使创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相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是保障和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在创建中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村级经济发展抓创建,以创建促经济发展,以发展巩固创建,较好地发挥了创建活动应有的作用,使创建活动具有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为创建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撑和依托。在创建中坚持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以创建促进民俗、民风的好转;同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推进创建工作。如顶山镇大新村在评选星级文明户活动中,把创建内容贯穿始终,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三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党组织的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一项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才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同时,创建过程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过程。创建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我们在创建中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紧密结合。

三、下步创建工作的打算通过近一年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是基础。我区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1、进行再动员,大造创建声势。举办镇村有关人员参加的创建工作培训班,举办创建工作宣传周,重点对创建的意义、内容、目标、标准以及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召开阶段性创造工作座谈会和现场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

2、汇编制度,进行推广交流。选择1-2个制度建设比较好的村,对其制度归纳汇编,供其他村参考。区依治办将总结创建中带规律性的东西,编印创建工作手册,发给各村,便于指导创建工作。

3、成立指导小组,加强指导监督。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指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镇(街)村,指导、督促创建工作。

4、组织检查考核,及时总结创建成果。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底将成立考核小组,按照标准,对各镇(街)创建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将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对达标村进行授牌。

5、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结合“四五”普法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对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促进“两个转变”。

6、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形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四、目前创建工作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列位,工作缺乏力度,工作不能按要求完成。

2、整体推进难度较大。由于村与村之间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经济实力悬殊较大,再加上村两委班子的情况不同,创建工作整体推进较难。

篇8: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

“法治”的内涵一般主要包括:用于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法律由公民的普遍意志上升而来, 代表着国家意志和保障人权;用法律的普遍适用性规范每一个公民的行为, 以避免和排除人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时介入个人的情感偏好, 而造成不公平;由于法律的程序性、稳定性以及强制性特征, 使法律在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时突出了权威性和秩序性, 进而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更加趋于理性, 公民个人可以预期行为的后果, 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法律调节而达到的有序、平和;由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虽然每个人在受教育程度、财产、职业、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在法治社会, 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没有超越的特权。因此, 法治社会是理想的社会模式。同样, 法治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进步程度影响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可忽视的是几千年来传统的“人治”文化成为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依法治国这一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年的经验累积, 是用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了解依法治国比较容易, 但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却绝非易事。学界对依法治国有不同的理解, 简单来说, 依法治国就是必须依照宪法、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 任何国家机关、政治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事,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不能有超越乃至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由于我国土地辽阔, 各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时就转换为地方性法治建设的具体目标。在河北, 贯彻依法治国, 推进河北新农村法治建设就成了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这是有现实意义的:一方面, 由于市民社会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 国家和社会也没有实现一体融合, 必须通过地方法治来弥补国家法在向地方渗透和延伸时具有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就河北来说, 河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就是得益于法治建设的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和有效促进。不仅如此, 和谐包容的河北人文环境, 也为法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完全可以以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果, 推进河北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二、新农村法治建设对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新农村法治建设并不是要制订多少具体的地方法律法规, 也不是要审理多少司法案件, 而是为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法治文化环境。

(一) 均衡发展改善农村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劣、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速度和质量, 可以说, 没有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经济社会也不会完整、持久地发展。在河北农村地区, 文化教育水平落后、较高文化素质量人才外流比较严重, 这不仅成为了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也大大阻碍了河北农村整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河北省农村地区很难迅速得到改变, 在短期内也不能消除遗留的封建意识对现代法治的影响。发生纠纷以后, 大多数人很少借助法律之武器而是习惯于求助私力救济。社会管理模式大都是习俗为法、以礼为法, 再加上河北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不及沿海省市, 在人口素质较低的农村进行法治建设任务会比较艰巨。

(二) 提高农村执法与司法效率。近几年, 河北快速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社会与城市融合、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新阶段。这得益于河北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之举, 在农村积极探索实施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转让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 大大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 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河北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明显不足就是人口素质不高。与经济的发展相比, 河北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程度尚低, 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和农民对社会安全感的满意度不高。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决于发展滞后地区的发展程度, 农村地区短板影响了河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三) 给最少受惠者以最大的利益。河北省城乡二元结构存在, 收入差别较大, 不利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由于城乡差别较大, 进城务工农民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可能产生不稳定因素。另外, 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缺乏民主法治意识。村干部在村民的心目中, 就是“当官的”, 就是政府。在我国两千多年皇权制度的影响下, 许多农民对民主权利没有明确的认识, 根本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 只知道照着“当官的”说的做, 不照做就会吃亏。至今, 这种封建思想依然广泛存在, 许多村干部正是利用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不懂维护自身权利的弱点, 利用各种“政策”直接损害农民权益。而新农村法治建设坚持的是公平原则, 即通过法律的调整, 使人人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利益。

三、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构架下的新农村法治建设

(一) 加强法治宣传与培训, 培养农民法治信仰。法治也是每个人独立表达自己的意志参与制度的制定。对法治的信仰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动员。虽然在许多地方都开展着送法下乡活动, 但许多都流于形式, 为宣传而宣传, 没有起到实质作用。送法下乡需要经常开展, 需要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 需要丰富多彩, 更需要落到实处, 以提高群众法律修养, 提升法律影响力。既能自觉、主动遵守法律法规, 将守法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 在生活中, 不违法、不犯罪, 主动履行自身义务;在权利受损时, 能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寻求公力救济, 而非靠私力蛮干。同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建设农民宗族意识得到淡化, 血亲关系得以超越, 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互相信任和互相合作的法治文化, 使农民成为具有法治信仰的真正法治主体。

(二)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法治社会所要实现的最高价值和我国宪法所要追求的最高理念, 皆是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必须破解城乡间的二元结构,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尽管其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 但可先从外围寻求突破:一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各种负担, 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向农村劳动力开放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增强其自身能力;三是在招工原则上逐步取消省内身份限制, 鼓励进城务工农民以平等身份竞争择业, 并适时善待和提高其工作生活待遇;四是在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 为农民与政府间的沟通和对话开拓更多渠道, 反映农民的需求。

(三) 巩固村民自治制度, 扩大农民政治权利。从法律上保障农民自治权利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村民自治的原则, 使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监督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 其在制度设计上也凸显出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 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事务的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职能重叠, 容易出现注重党的领导便会弱化村民自治、注重村民自治便会弱化党的领导的局面;另一方面, 过于笼统的条文致使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内容的界限难以划清, 工作成效不能得到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 河北村民自治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增强、政治参与能力得到锻炼, 这都为参与国家治理奠定了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由政府、各级官员代替农民表达意思的状况在目前还没有得以改变, 大力引导农民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政治权利应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摘要:要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把目光瞄准广大的农村地区, 除了要建立更为完备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机制外, 还要从三方面推进河北农村法治建设:一是加强法治宣传与培训, 培养农民法治信仰;二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保障农民合法利益;三是巩固村民自治制度, 扩大农民政治权利, 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法治文化氛围, 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麻雀随笔下一篇:感恩立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