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随笔

2024-05-24

麻雀随笔(精选14篇)

篇1:麻雀随笔

一到冬天,高原边关那一群群麻雀,就会在我记忆的雪域里蹦蹦跳跳,赶不走,驱不散。

我曾经守卫的边防哨卡,坐落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合曼乡境内。雪水冰河像一条抖动的飘带,穿透戈壁、荒滩,把以慕仕塔格为主峰的崇山峻岭和塔合曼草地紧紧地连在一起。

帕米尔高原的春夏秋冬不好区分,确切地说只有冬夏两季。等到5月,暖意才终于露头,夏季徐徐走来,海拔5000米以下的冰雪缓缓消融,浩浩荡荡的河水明亮剔透、沿河两岸小草渐绿、杨柳枝摆叶摇,绿油油的青草一尘不染,无名小花恣肆绽放。草绿花艳,一群群鸟儿盘旋飞翔,令人目不暇接……

进入9月,冬季就速速而至,随着雪花飞扬,一夜间,整个高原变成茫茫雪海,万岭千山裹银镶玉,水晶宫般一片白色天地,像是童话世界。很多鸟不喜欢山上的冬天,它们选择结队长途飞翔去遥远的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天鹅、仙鹤、大雁等许多招人喜欢、讨人待见的鸟中“名门贵族”,在严寒来临时早已迫不及待、夜以继日、马不停蹄、义无反顾地远走高飞了。

土气卑微的麻雀,没有跟风和随波逐流的习惯,它不但不走,反而距离我们更近了,一心一意守着家园。在哨卡那会,我的宿舍后窗直视马厩,麻雀的活动范围,在我的目及之下,鸣叫、觅食、飞翔、歇息……一切尽收眼底。在我看来,麻雀是喜欢冬天的。冰天雪地“吃”的事关乎存亡,尽管食物极其匮乏,环境恶劣,不允许有任何懈怠,麻雀对待生活的态度必须积极,这大概就是麻雀的可敬之处。大雪不断,有时几天不停,麻雀没有任何抱怨,毫不悲伤,更无哀愁,总是欢快地飞来飞去,在牛羊啃过仅剩一些草根的土坡上,沟坎旁,它们像用铁锹扬出去的小石头洒落到洁白的雪地上,用小嘴刨开积雪寻找食物,紧挨马厩堆过马草的一个地方,天天落着一群麻雀,麻雀视力好,能看见极细小的草籽,它们不挑食,当然也不具备挑食条件,只能有什么吃什么,遇到什么吃什么,无法摄入更多食物,不能讲究营养,无法变换花样,改善口味,不管味道美不美,都得吃下去。尽管是“吃客”,但不依赖他人接济,不用人们专门抛撒粮食辅助饲养,天天为吃奔波,吃不了全饱吃半饱,吃不了半饱垫个底,生活也算有着,不用人们担忧。

麻雀十分勤劳,起得很早,起得再早,冰雪之地是没有虫子的,其所有的食物,都是靠自己来寻找。从学会飞翔开始,麻雀就用勤劳来养活自己与家人。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在麻雀的世界,一群群的组合利益共同,命运共同,地位平等,不分远近亲疏,从不厚此薄彼,没有功利之心,不搞多吃多占、中饱私囊,更无吃里爬外……

麻雀在历史上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一段时间曾被列为四害之一。不假思索地盲从,成千上万人为消灭麻雀而战,给麻雀世界带来了灭顶之灾,机警的麻雀左右躲闪,几乎陷入斩尽杀绝之地。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人类的认知能力水平总在提高,认识问题也是由浅入深,不久,人们就意识到了思想的简单和行为的鲁莽,知错改错,很快就为麻雀平反昭雪,历史记载着麻雀最黑暗的一页。大劫之后,麻雀不计前嫌,依然与人们睦邻友好,其宽容大度的情怀大大超过了人类。

麻雀与那三害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尽管数量众多,但不具有攻击性,纵观历史,预测未来,麻雀不是也成不了人类和同类的敌人。

雪原里的麻雀叫声,胜过动听悦耳的音乐。麻雀的嗓音不清亮且唱词短促,音色单调,不高亢,不悠扬,虽然有些平淡,但总比北风呼啸或万籁俱寂的景况好的多。“歌唱”不是麻雀的专业,我们从不拿它与百灵鸟比较,注定成不了大腕歌手并不影响麻雀的歌唱与发挥,从早到晚“叽叽喳喳”竟然成了我们日常生活、执勤巡逻的美妙伴奏,“叽叽喳喳”也成为我们边关生活的组成部分,一天听不到麻雀“叽喳”,似乎就缺少了什么,有时甚至影响到吃饭、睡觉。

雪域寒冬,看着麻雀来来去去、起起落落,心潮升腾,激情荡漾;听着麻雀“喳喳”鸣叫,升华寂寞,洁净想象。

帕米尔麻雀,直面险恶,精神热火朝天,困境艰辛守望。多少年来,让我回味,让我感奋。

作者|刘玉庆

公众号:西南当代作家杂志

篇2:麻雀随笔

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总能听见鸟儿们叽嘰喳喳的叫声。瞧,其中有两只小麻雀,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玩儿得多开心啊!

它们穿着一身华丽的黑色礼服,小眼睛总是一眨一眨地四处环视,机警地看着四周,小脑袋也左右晃动得像个拨浪鼓。一旦发现周围有危险,它们便会扑通扑通飞起来。从这个树枝飞到那个树枝,边飞边叽叽喳喳地叫着。瞧,它们站在树枝上也不老实,不断换着脚,仿佛被烫到脚的孩子。一会儿你跳过来,一会儿我跳过去,树枝上的交谊舞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呢!两只小麻雀每天就这样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它们正高兴地在草地上蹦跳着。突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捕鸟人捉住了它们,把它们扔进了一个大笼子里。这里还有很多它们的伙伴,大家每天望着笼子外的蓝天、白云,无助地叫着,跳着。没有人知道下一刻它们的命运会如何:被好心人重新放回大自然?变成人们桌子上的美食?还是成为猫的.午餐呢?

这一天,两只小麻雀的命运又一次改变了,一位好心人买走了它们,把它们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屋子。屋子里还有一大群孩子,它们见到两只小麻雀兴奋得不得了:“快看呀,多可爱的小麻雀啊!”“哇,它们吃食的时候多好玩儿啊,头还一点一点的,啄一粒米就四下看看。”“对啊,对啊!尾巴还一摆一摆的呢!”就这样两只小麻雀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可是,好景不长,一只小麻雀不知道是因为喝了太多的水,还是生病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看着它躺在冰冷的笼子里,孩子们伤心极了,大家含着泪,把它埋在了树下,为它祈祷:“小鸟在天堂一定要过得快乐。”笼子里只剩下那个孤单的身影,它目光呆滞,不叫也不跳了,再也看不见往日的精神。它一定很想念自己的伙伴,它一定伤心极了,多可怜的小鸟啊!

篇3:麻雀搬家

几年后, 铁皮箱经不起风吹雨淋, 先是生锈, 接着开焊, 最后烂掉箱底, 我们的孩子摔在地上。不久, 我们又搬进另外一个铁皮箱, 妻子在这里生下第十窝孩子。可孩子出世没两天, 妻子啄身边的电线引发火灾。呜呜呜, 可怜我的孩子, 全部葬身火海。幸好妻子逃得快, 没有被火烧死。

今年春天, 村里来了几个头戴安全帽, 肩挎工具包的人, 登梯拆下铁皮箱, 我的许多朋友因此失去了家园。在野外流浪多天, 大伙儿想念老家, 飞回村庄, 发现灰色房子变成了白色别墅, 方正平滑, 美观大方, 难道是他们给我们建的新房?

篇4:麻雀,麻雀

我有一位很好的伙伴,他踢得一脚好球,被誉为“神足”,很多女生都暗自倾慕于他。不过,他有一个恼人的缺陷,虽说旁人看不见也不知晓,却仍是那么实实在在地困扰在他的心间——他有一双奇臭无比的汗脚。

起初,我们以为是他踢球的时间过长,导致汗液分泌过多,累积在鞋子里不能排泄所造成的。于是,我们建议他勤洗脚勤换鞋。为了根除这个恼人的毛病,他一丝不苟地按照我们的提议去做了。别说鞋子,就连袜子他都是一天一换,洗得异常勤快。可很长时间之后,他还是不得不躲到暗处去换球鞋。

宽敞的更衣室里,只要他的鞋子一脱下来,立刻便会怨声四起。我们知道,这深深地刺伤了他。尤其是每次遇上规模稍大的比赛,他更是狼狈不已。譬如,与其他学校的友谊赛,球员更换的衣物都是由拉拉队成员来看管的。唯独他,从来不敢要拉拉队的成员帮忙,独自一人走过球场,在杂草丛生的角落里更换完毕,才一脸自信地飞奔出来。

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恶劣。要知道,少年时期,不论是谁,心中总是会隐藏着一些叛逆因子的。我们不喜欢随波逐流,強调个性,爱表现自己。但也因此,严重影响了学习。他的母亲经常会来球场上找他,原因是见到我们在球场踢球,他也会旷课跟着我们疯狂。

毕业后,他请我们去家中做客。刚进门,便有一股浓烈的脚臭扑面而来,我们细看才发现,他的母亲正在客厅里为他补袜子。那些不论干净的、脏了的袜子,只要是有破洞的,她统统都收拾出来,坐在客厅里一针一线地慢慢缝补。

那天,没有一个人不被感动。因为,她的母亲从始至终都是用牙齿咬断缝补之后的线头。我们讶异地看着她张大嘴巴,凑上那些袜子上的线头,狠狠地将它们咬断,而后放在手里反复搜寻是否有遗漏的洞眼。

篇5:赞美麻雀的美文欣赏:麻雀琐记

我们称呼麻雀,喜欢加上一个“小”字——小麻雀。与人类体格相比,麻雀当然小得多,可是按照生命阶段划分,许多麻雀要比我们大得多。我们之所以忽视这个阶段,叫它小麻雀,是源于我们对它的喜爱,如同我们称呼铃铛为“小铃铛”,称呼花伞为“小花伞”,它们都是我们心爱的宝贝。

即便感情如此深厚的朋友,相互之间也有捉弄的时候。在我乡,这种捉弄叫“掏麻雀窝”。

村人讽刺孤僻、不近人情的人,会说“你咋不住喜鹊窝呢”。喜鹊窝建在高高的树梢上,上不靠天,下不接地,郎不郎秀不秀,谁愿意搭理。小麻雀才不愿意效仿,总是把家安置在孩子们身边,或在低矮的枝桠间,或在土屋的门头里。

土屋门头两侧,各留一个洞口,原本是乡人摆放钥匙的地方。倘若你向别人借东西,偏偏他脱不开身,就会告诉你,东西在哪个房间什么位置,自己去拿。至于钥匙在哪里,还需要问吗,乡人对待邻居,从不设防,这是公开的秘密。小麻雀虽然懒惰,却很机灵,居然寻到这块风水宝地。

尽管土屋低矮,孩子们还是够不着门头。可是孩子也有孩子的绝技,张开手,叉开腿,抻在门墙上,如同蜘蛛侠,一步一步往上移。小麻雀看着孩子们的小手伸进窝,扑棱飞了出去,停在瓦楞上,梗着脖子,大声抗议。它不愿意飞走,是因为窝里还有小宝宝。雀宝宝刚睁开眼,鹅黄的嘴唇如同散发奶香的婴儿脸蛋,叫人忍不住想亲一口。雀宝宝感受到爱意,绷紧的小身体渐渐舒缓,雀妈妈依然不肯善罢甘休。

小麻雀的愤怒是假的,它并没有害怕,要不,孩子们折腾出那么大动静,早该逃走了。它不走,不全因牵挂宝宝,孩子们才不会伤害小家伙,它喋喋不休,宛如告小状的孩子吓唬同伴“你不听话,马上告诉你家大人”,实在是找个宣泄快乐的由头。哪位母亲不得意于自己的孩子,小麻雀做张做势,其实献宝般欢天喜地。

孩子们与小麻雀的朋友关系,日积月累,融洽得难分难舍。有一年冬天,一只小麻雀离家出走,僵卧在门前竹林里。我读过粪便焐醒鸟儿的故事,慌忙铲来一团热气腾腾的牛粪,劈头盖脸罩在它身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小麻雀并没有破土而出,掀开坚硬的粪饼,它已经睡着了。睡着了的小麻雀,羽毛已经焐干,走时想必很快乐。不快乐的是我,就像身边的小伙伴进了城,嬉闹的人又少了一个。害怕它成为野猫的口粮,挖了坑将它埋葬,特意在它身上又敷了一层热牛粪,朋友怕冷。

在我乡,小麻雀还有另一重含义。如同孩子们喜欢掏麻雀窝一样,大人们喜欢逗小男孩。小男孩穿着开裆裤,歪歪扭扭独自玩耍,叔叔、伯伯虎着脸叫唤:“过来,过来!小麻雀给我摸一下。”小麻雀就是小鸡鸡,那是昂贵的器件,怎能轻易被人触碰。小男孩慌忙转身,迈开碎步逃避,大人们老鹰捉小鸡般窜过来,拨开男孩遮挡的小手,不容挣扎,摸一下,涂在男孩嘴唇上,问,香不香?小男孩哭丧着脸,死命抹嘴巴,幽怨得像一个纯情少女被强吻,抹着,抹着,泪水就吧嗒吧嗒下来了。于是,孩子哭,女人骂,众人乐开花。

我以为这个特定称谓,只在我乡盛行,当兵后才知道并非如此。

我是冬季兵,入伍在北方。北方的冬天干冷,连带大地都干硬得铿锵有声。新兵连训练,有“瞄靶”科目——趴在地上瞄准固定点。瞄靶动辄两三个小时,趴在冰冻的地面那么久,身子冷,眼睛、胳膊酸,最难熬的,就是胯下之物被压迫的酸胀感。不知道哪天,有人在板实的土地上破开一个洞口,作用大家心知肚明。有样学样,训练场上洞口日益增多,如同蜂巢,密密麻麻。蜂巢不影响训练,领导们也体谅新兵,一笑了之。科目训练结束的当天,排长召集大家,“把你们那些麻雀窝全部填平了!”大伙一愣,旋即领悟过来,发出一阵哄笑。

这说明,沿用“小麻雀”这个称谓的地方,并不是一处两处。同时也证明,偏爱麻雀这个精灵的人,不限于我的乡亲。可是喜爱麻雀的人,还是太少,雾霾、气候、环境……诸多人为因素,考验着麻雀的生存意志。它们大批量死亡,侥幸活下来的,渐次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我们曾经朝夕相处、同进同出的朋友,就这样日渐稀少,陷入种族灭绝的恐慌。

听说麻雀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的行列,这让我既欢喜又忧伤。忧伤的是,曾经遮天蔽日的麻雀,如今竟然动用法律来保护,可想而知,它们的处境有多艰难。然而能够意识到这种危机,并给予它们保护,这又让我欢呼雀跃。

我在庭院内外植树造林(竹林),就是为了给我的朋友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在这个地盘上,它们是无忧无虑的,所有用弹弓、用丝网捕捉鸟类的人,都被我驱赶得无影无踪。这些被猪油蒙了心的人,哪里知道这群朋友有多珍贵。

篇6:关于麻雀的美文欣赏:麻雀戚戚

乡村是麻雀的老家,角角落落都落满了麻雀们的叽叽喳喳。麻雀不怕人,你走你的路,它跳它的道,也没有谁想去吓唬它,就是吓唬,它盯着你,以为是在打招呼,就顿几下头,以示礼貌,并不飞开。

麻雀也被称为家雀,我完全赞同。夏天中午,我们家往往都在过道里吃饭,透风凉快。麻雀并不见外,徘徊在饭桌附近,好像我们家的仆人,随时伺候主子。

碗筷的碰撞声,嘴里的咀嚼声,夹杂着热风吹来,我常觉着无聊,就用筷子指着麻雀作挥赶状。我的仆人们只是往后退两步,并不走远。筷子甩出的菜和饭汤,倒似乎是给予的福利,它们点头哈腰地啄着,还不时看着我,又爱又怕的样子。我又用煎饼屑驱赶它们,来的麻雀更多了,母亲就唠叨说我败家。

有时母亲吩咐我收拾碗筷,他们就下地干活了。我也随后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打开门,乖乖,只见饭桌上的几只麻雀重新开了席,大吃特吃起来了,还叽叽喳喳似乎在评价饭菜。一见我,呼啦一下,飞到院子里的树上,叫个不停,好像在诉说着惊吓又或在求我这个小主人让它们再吃一会儿。

我才不理会它们,而且非常讨厌它们。因为它们不让我好好玩儿,尤其在晒麦子的时候。

晾晒麦子一定在太阳最好的时候,一场的麦子,毒辣辣的阳光,我是不能离开麦场到处玩的,我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看麦子,确切地说是看麻雀和鸡鸭等,防止它们偷吃和糟蹋。鸡鸭好办,我把它们赶得远远的,让它们忘记还有这个好事。我吆喝着,恐吓着,乱甩着枝条,等我满头大汗地回来,麻雀们却悠闲自在地吃着麦子。我哇呀呀冲过去,它们飞到树上看着我,喳喳叫。说我小气吗?我也觉着,丁点大的鸟能吃多少,但想起母亲严厉的眼神,我拾起一个土坷垃扔上去,麻雀们哄的一声散了,下落的土屑迷住了我的眼。

我不会傻乎乎地在麦场里看着鸟雀,得找个阴凉地。但麻雀不让我安闲,我走它们来,我来它们走。太阳真有毒啊,脖子、胳膊晒得红红的,我恨死了小不点的麻雀们。

第二件事是翻麦子,用木锨一锨一锨地把底下的麦子翻上来,一排翻完了,后退一步,横着往回,再一锨一锨地翻,如此往返。麦场子太大,翻几下要回看一下后面还剩多少,看得心急。更气的是麻雀们在我后面偷吃。我不得不翻两下,就用木锨向后拍下麦子,吓飞它们。我与它们的仇恨不是吃了多少麦子,而是它们诚心在耍弄我。脚下的麦子热烘烘,脚趾丫里粘着的麦子黏糊糊的发闷。现在想来都觉着麻雀的嘴脸和叫声实在可恶至极。

于是我开始报仇——掏鸟窝,要来就来狠的——直捣黄龙。

麻雀的窝都在屋檐下的草缝或瓦缝里。那时农村都是土墙,屋顶有的用茅草苫上,后来用瓦盖顶。我只记得在瓦缝里掏鸟的印象。

我们那时候的称呼不叫“掏鸟窝”,叫“摸鸟”。

“摸鸟不?”

“走。”

三个孩子出发了,摸鸟不是一个人的活,需要配合才好。谁家的瓦也不愿让人揭,于是,捡中午时分,村民大都下地干活的时候,我们三个顺着屋后一溜走过,寻找麻雀窝。极好找,有的麻雀儿不会过日子,估计窝里弄得一团糟,出窝进窝也不知打扫干净,瓦缝下就会漏出一两根细细的草来,垂着,这样的鸟窝一逮一个准;有的只要看哪片瓦下的空隙大就可以了;也有聪明的窝,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有时找不到鸟窝,就一个不漏地掀瓦,准会有收获。赶巧时候,有只麻雀会从窝里飞出来。

摸鸟怎么配合呢?一个先蹲下,把肩挺立,另一个双脚踩在他肩上,说声好后,两个都用手掌撑着墙,下面的慢慢弓起,上面的人就高起来了。都稳定后,上面的就一手撑开瓦,一手往窝里摸。嘴必须要闭上,脸要侧向一边,防止碎草屑和灰土掉进嘴里和眼里。

有时摸的是小小的雏鸟,光溜溜的,还闭着眼,不知道叫唤,估计以为妈妈给它们搬个家或逗他们玩的呢,全然不知生死一瞬间。最喜欢摸的是快长成的鸟,好拿回去逗着玩。记得常摸到的是鸟蛋,泛白色上点缀许多大大小小的黑斑,大人们常说,不要摸鸟蛋,脸上会长黑斑。摸出的鸟蛋根据数量的多少决定怎么处理。多的话,就每人分一些,互击;少的话,就往石头上摔着玩。

要是正摸的时候鸟的父母来了,就有点麻烦。它们急速地叫,围着我们的头顶叫,卧在屋顶上叫,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地叫,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或辛苦孵出的蛋被一个一个摸出。我们并不怕,只是觉着有些烦人,怕惊扰到房屋的主人。摸出来的小鸟要是一起跟着叫,我们就有些慌了,下面弓着的就说,可以了,我累死了。接鸟的人就说,快点,快被人听见了。摸鸟真是一件体力加冒险活。

许多时候,都是空窝,根本没小鸟,连个鸟蛋都没有,就生气地把窝里的草全部抓完,撒完。

当时也没有谁去关心麻雀的感受,一个个生命就在我们手里丧失,大人们又阻止了多少,不知道,现在想来,罪过罪过。

当然,摸鸟窝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一件事,并不是因为麻雀吃了谁家的麦子。此外,我们还喜欢用弹弓打麻雀。

那时,我最喜欢弹弓了,但做弹弓是一件麻烦的事,光是凑齐材料就要好多天。弹弓把,还好弄,没有硬铁条,就成天到地里瞧着柳树的枝丫,掂量着枝丫的规范、粗细、轻重。皮筋是自行车轮胎气门芯上的胶管最好,弹力大,威力好,但实在难找。包子弹的皮块,更难找,那时节,就盼望着家里的自行车、平车(一种拉东西的车)爆胎,别人家的爆也行。那真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这样的材料都一时无法凑齐。

做好弹弓,需要先训练“弹技”。我把姐姐“传启”(俗语,即订婚)来的肥皂盒用绳子挂在树上,歪着头,眯起一只眼,天天训练射击。一天中午,一个本家叔叔,比我大一岁,来到后,只一弹就把肥皂盒打烂了。应该是我先打烂,但技不如人,我无话可说。

练的差不多了,倒霉的就是麻雀了,谁让它们多又不怕人呢。有的打伤了,来不及叫就飞了,有的打死了,丢了,有的打残了,凄惨地叫着,贴着地挣扎着,我逮住后,小心地给包扎好,在家里养着。当然,由于我的弹技较差,和那个叔叔无法比,所以收获不大,也因此,我会十分怜惜打死的麻雀,精心喂养受伤的麻雀。麻雀们估计都不明白我的行为,一边打一边揉,这是干的哪门子事呢?

麻雀也是有记忆的吧,那段时间,我一抬手,麻雀嗖的一声就飞了,我给那些受了惊吓的麻雀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幸亏我的“弹技”差。

现在,鸟儿不相信人了,是它们的错吗?

还有屋檐没有了,麻雀到哪里去作窝?

连带着那些年被麻雀叫醒的日子也没有了。

篇7:麻雀随笔

小麻雀的苹果树

一只小麻雀住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上,一个小姑娘住在树旁边的小屋里,它们算是邻居了。那只小麻雀喜欢叫“叽喳喳”,那个小姑娘喜欢唱“啦啦啦”,小麻雀以为小姑娘和它是一类的,心底里就把小姑娘当成自己的好朋友。除了在枝头上蹦下跳,小麻雀最爱做的事就是琢磨小姑娘老在干些什么。

小姑娘的手很巧,有时蹲在树下折树叶,哎呀,几下就折出了一块手帕、一个面包还有一只有点像小麻雀的鸟。小姑娘有时抱着她的长耳朵蓝兔子讲故事。妈呀,这个故事比一条毛毛虫还长,讲到了北京还没完,后来还要到沙漠,到东海里去,小麻雀听得翅膀都耸起来,好像飞累了一样。其实,这些还不是小姑娘最喜欢做的事。她最爱做的事就是蹲在院子里那个照得见阳光的墙角,对着墙角里的那块土地嘀嘀咕咕说上半天悄悄话,还“啦啦啦”唱上半天歌,然后,一转身跑进屋里,抱出一个叮叮当当的黑水罐,“呼啦啦”水光一闪,浇上一罐清凉的泉水。水“嗖”地不见了,一眨眼就被那片土地喝得干干净净,可是,土里什么也没有呀,连棵小草也没发现。

今天土里什么也没有不奇怪,可是明天后天大后天土里还是什么也没有,这就让小麻雀感到奇怪了。这个小姑娘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干什么呀?为一片什么也没有的土地又是浇水又是唱歌又是说话该有多傻。小麻雀在心里叽喳喳发表意见,不过它可不会说出来,它决不能议论自己的好朋友。

后来,时间长了,小麻雀才从小姑娘的歌声里知道,小姑娘在那片土里种上了一粒苹果籽,她相信饮过泉水的苹果籽会长出一棵开白花的苹果树,而且,听着音乐长大的苹果树会结出一树又大又甜的苹果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小姑娘种下这颗种子多久了,没有人知道。因为这只小麻雀比小姑娘小多了,小麻雀是今年春天出生的,还没有过过一次生日。

很快秋天过去了。有一天,小姑娘突然被一辆车接走了,车呼啸而来,好像抢走了大声咳嗽面色苍白的小姑娘。天气越来越凉,小麻雀哆嗦着等了小姑娘很久很久。院子里那只贪食的肥鸭子最爱在苹果籽的那个墙角打探,嘎嘎嘎,横着长矛一样的嘴巴到处乱戳。“叽!”小麻雀总是奋不顾身像箭般冲,向鸭子,在它的头上使劲一啄。看着盛怒的小麻雀,肥鸭子只好讪讪地改变主意,另选宝地觅食了。小麻雀松了一口气,像小姑娘那样“叽喳喳”为苹果籽唱了半天歌。

很快真正的冬天来了。霜来了,霜后面是雪,那个冬天雪下得很大,整个世界被白雪覆盖了。可是,小姑娘还是没有回来。小麻雀哆嗦得更厉害了。它在白色的树枝上上蹦下跳,一簇一簇的雪团从枝头落下。它飞到小姑娘种下苹果籽的墙角,那片什么也没有的土地躺在厚厚的积雪下,那颗会长成开白花的苹果树的种子大概还静静地躺在那里吧。小麻雀在雪地上蹦跳着,它守着寒冷,守着饥饿,守着寂寞,在雪地里为苹果籽唱了整个冬天的歌。

春天回来的时候,小姑娘也回来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她的脸叉变得红扑扑的,她像棵小树站在院子里。她待在那里。是的,就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墙角,她的那棵会开白花的苹果树真的长出来了!还有一只小小的麻雀,正站在苹果树旁,全心全意地为它唱着“叽喳喳”的歌。

糊涂的小麻雀

在群山脚下,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岸上有座整齐的农舍。农舍的屋檐下,有窝麻雀在那里生活。一只小麻雀还不会飞,它每天探出毛绒绒的脑袋,眨动着眼睛好奇地张望。嫩黄的小嘴,唱起一支永恒的歌:“喳,喳,喳,真快活,真快活!……”

一天,屋檐下一个背书包的孩子说:“小麻雀,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你不要整天喳喳地什么也不干,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本事才好。”

“时间什么是时间”小麻雀眨动着眼睛问。

“时间,就像那小河的水,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小孩说完,一蹦一跳地走了。

小麻雀想: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那我怎么样才能抓住时间呢

日子一天天度过,当西北风刮到小庥雀家门时,小麻雀已经能展翅飞翔了。一天,它发现小河里的水不流了,河水冻成亮晶晶的冰块。这下可乐坏了小麻雀,它快活地在上面跳呀,蹦呀,又唱着那支永恒的歌:“喳,喳,喳,真快活!……”

梆!梆!梆!小麻雀啄了一块洁白的冰块,衔在嘴里,它得意地把冰块放在小孩的手里,“给,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小孩说:“你呀,糊涂的小麻雀,时间不是这样抓的呀,要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才能不让时间白白流过!”

小黄鹂和小麻雀

小黄鹂和小麻雀是最要好的朋友,都爱唱歌,但小麻雀不如小黄鹂唱得好。然而,小黄鹂有个毛病,就是从来不敢当着其他的小鸟唱。

森林里要举办唱歌比赛,小黄鹂特别想参加比赛,可又不敢报名。小麻雀鼓励说:“你唱得很好,快报名吧,准能获奖。我唱得不如你,还报了名呢!”

“我不敢……”小黄鹂红着脸说。

见小黄鹂还是不肯去报名,焦急的小麻雀找到百灵鸟老师。老师出了一个主意,小麻雀非常高兴,说:“有了您这个办法,我一定让她参加比赛!”

有一天,小黄鹂躲在灌木丛中练习唱歌:“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突然,她听到树丛后面响了一下。

“谁?”没有人回答,她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没有人,我这不是吓唬自己吗?小麻雀说的难道是对的?我真能在比赛中得奖吗?那再试试: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唱得太棒了!”小麻雀从树丛里钻出来说。

“别拿我开心了!”小黄鹂红着脸说。

小麻雀笑着说:“但是,你应该拜一个朋友做老师,才能唱得更棒。”

“这位朋友是谁呢?”

“保密!不过,应该先听听她是怎么唱这首歌的。”小麻雀拿出一台小录音机,说,“想听吗?”

“当然,快放给我听听!”

小麻雀打开了录音机,录音机里播放出柔美的歌声:“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录音机里播出的歌声非常动听。小黄鹂想:我要是唱得这么好就好了。听完歌,她赶紧对小麻雀说:“快告诉我,唱歌的是谁?我一定要拜她为老师。”

小麻雀笑着说:“就是你呀!录音机里的歌声,就是你刚才唱时我偷偷录下来的呀!”

“这怎么可能呢?”

“不信?后面我还录了你说的话呢!”小麻雀又按动了按钮,录音机里传出这样一段话和歌声:“小麻雀说的难道是对的?我真能在比赛中得奖吗?那再试试:我是一个小歌手,每天唱歌乐悠悠……”

“这真的是我唱的呀?”

“当然啦!”小麻雀说,“就凭这样的歌声,参加比赛不得冠军,也能得亚军呀!你心里应该这样想:我能行!”

小黄鹂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嗯!我能行!不管能不能得奖,都去报名。谢谢你的鼓励,小麻雀!”

篇8:麻雀有罪

罪一:长相丑陋。灰不溜秋, 极不起眼, 站在树枝上, 不注意看根本就瞧不见。想如今, 连招个打字员都有“长相秀丽”的附加条件, 为啥?看着舒服呗!你不大家闺秀, 不窈窕淑女, 谁理会你?长此以往, 麻雀们的命运可想而知。但退一步讲, 附加条件没有写成“楚楚动人”就已经算是照顾了, 否则麻雀的那些近亲云雀什么的, 还不都被“连坐”了?

罪二:整天嘻嘻哈哈, 不严肃。咱中国乃礼仪之邦, 行事历来讲求儒雅风度, 从小入学读书就中规中矩坐定, 考试更是坐如大钟, 工作后领导谈话、召开会议、上传下达, 哪一样不是板着面孔来的?就连犯了法, 都要在“依法查处”前冠以“严肃”二字。可见“严肃”就是咱们的命根子。忘啥也不能忘本呀!看小麻雀, 只知轻浮地蹦蹦跳跳, 叽喳不停, 太没文化底蕴。

罪三:一介平“鸟”, 毫无背景, 只能作为数量庞大的底层野鸟, 典型的芸芸众生。与那些由富人豢养、养尊处优、父亲进口、母亲混血的珍鸟相比可谓天上地下。这话听了让人恨得咬牙, 可又无可奈何———人家说的是实情呀!恨只恨麻雀自己没背景, 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 只知道跟土地打交道, 寻稻壳, 刨草根, 风霜雨雪一辈子, 到死也只能混迹于屁大块的黑树林。

罪四:性子刚烈。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鸟”, 又说:“鸟”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说你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 不服不行啊。你麻雀怎么如此固执?要知道, 你的命运前程都在他人手心里捏着呢, 还讲什么“鸟”气节?如此狂放不羁, 纵使高居“民调”之首, 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也难过领导的审查关呀。

篇9:麻雀,麻雀

麻雀与莫测的人类,缘分一直相当深,或许可以这样说,麻雀是人类比较特殊的近邻,是除鸡之外,与人类最亲近的鸟。

麻雀代表着农村广阔土地的谦卑和淳朴的生气。

乡间的房屋檐瓦间,多有雀巢。麻雀的主食,多是田野的谷物。农村春播和夏秋谷物成熟期,麻雀们的胃口,似乎都挺好,而且欢腾雀跃的。现代生活同样是麻雀们接受再教育的广阔天地,现代麻雀早进化成了知识麻雀。

曾在叶圣陶先生童话《稻草人》中充当过主角的麻雀,素质大抵早有鸟国的硕士水平了吧。只是麻雀偶尔还得捕吃一两条昆虫。由于大虫日多,小虫日少,因而,麻雀吃上一次昆虫,与万恶的旧社会贫民们偶尔加一次菜的感觉,该差不多了。作家方刚在《麻雀》中写道:“昆虫是麻雀繁育后代时的营养品,并且用来哺喂雏鸟。”此话极有见地,可视作知雀之谈。

麻雀似乎是无法驯养的一种鸟,这大抵与其阶级斗争坚定性太强有关。小时候,我住村校燕河小学,那散文般广阔的乡野山水,燕子多,麻雀更多。二楼窗户左侧有道墙缝,儿时我的小手往里一探,经常都可捉到一只紧缩身体、体粘草花的麻雀。我将俘虏关在细竹笼里,置一杯水,半碟米,两条虫。一天两天过去,麻雀遗世独立,对食物一直熟视无睹,绝无汉奸气,不但不卑躬,更采取绝食政策。不日仙逝,眼皮紧闭,更咬紧短硬的啄关,很有些宁死不当宠鸟的神气。今天想来,我很为自己当时无知的行径感到忏悔。

麻雀,在鸟类中,虽然充其量不过是一介“平民”,却也是生物链中的一个链条。感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开始经常讲要爱麻雀了。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把麻雀视做“阶级敌鸟”,当成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四害”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据说曾举国上下鼓钹齐鸣,喇叭震天,那不是过节,而是别有目的:驱赶麻雀,使之惊累而死。听老人说,当时,有很多很多的麻雀,飞着飞着,又惊又累,突然就会坠地而亡。那种生活情景,想来简直就是惨无鸟道了!

长期的剿杀,使中国籍的麻雀,变得对国人敬而远之,即便刚刚问世的麻雀,也是如此,这恐怕已成了鸟们一条重要的、普遍的经验,而且,还获得重点遗传。想来人类对鸟雀的政策可谓狼心狗肺!地球村的环境,还好得了吗?

麻雀本是富有传统美德的、善良的、也不侵扰人类的鸟儿。早逝的散文作家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中认为,麻雀是“鸟在世上的第一体现者。它们的淳朴和生气,散布在整个大地”。又说,他不能停下来看鸟,否则,它们会马上警觉,一哄而起,迅即飞离。

我以为这该是中国的人鸟关系的普遍现象……

篇10:麻雀朋友作文

小麻雀是妈妈从单位旁边一棵大树下抓来的,现在还在我家的鸟笼里。它像一个小肉球,胖乎乎的。它的脑袋非常小,眼睛虽小,但充满着生机,像两颗发亮的黑珍珠。桔色的嘴巴一张一合,仿佛在说话。身上的羽毛有白、灰、黑、黄四种颜色。桔红色的小脚使劲地抓住铁杆,使自己不会掉下来。

小麻雀的睡觉姿势非常奇怪。有一天晚上,我走到阳台上看小麻雀,咦!小麻雀的头呢?头哪儿去了?我便赶紧问妈妈,妈妈笑着说:“孩子,好去睡了。小鸟都已经睡着了,别去吵它!”

小麻雀不仅睡觉姿势怪怪的,还非常会吃。早上,我常被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我想应该是饿了吧!于是我把一些米粒和蚯蚓放在鸟笼里,便又回去呼呼大睡。没过多久,鸟声又响了起来,我又起床,再次走到鸟笼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鸟笼里的蚯蚓和米粒都吃光了。这鸟的饭量可真大呀!我暗暗地想。

篇11:压麻雀作文

压麻雀作文

。我望着窗外,寒风凛冽,真不知道怎么度过这一天。忽然,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最要好的朋友吕一强朝我家走来。我开始兴奋起来。

我家将要变成游乐园,吕一强一来,我们就会想出很多好玩的东西。今天干什么呢?我俩正琢磨着。“嗖”的一声,一架“

我俩马上行动,分头去找来了砖头、小竹棒、破瓷片。我们把陷阱设在二楼的露台上。两块砖头侧着放,一块支上小竹棒,中间再垫一小块破瓷片倾斜着,在砖头中间撒上些米粒做诱饵。这样,我们的陷阱就设好了。我和一强马上撤离现场,悄悄地躲在墙角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陷阱那边的动静,准备守株待兔,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麻雀来上当,我们便有些不耐烦了。正当我俩想放弃时,“啪”的一声,鱼儿终于上钩了。我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去,一招“龙抓手”,轻松地抓住了麻雀。我俩高兴得蹦啊跳啊!不知有多兴奋。麻雀见我们这架势也吓傻了,一个劲得乱叫,似乎想用力强行逃脱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可它的挣扎只是徒劳。

篇12:《小麻雀》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 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分角色朗读: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 出示15自然段: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②16自然段:

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篇13:麻雀逃生计

“贪吃”这个毛病使噩梦降临在了我的身上!我“来”到了一个“铁箱子”里, 我的逃生生涯也从此开始了……

我叫风姐姐来帮忙, 风姐姐惊奇地问:“你怎么被人类捉进这个‘铁箱子’里了?”“唉!”我叹了一口气, 说, “别提了, 那天, 我在天空搜寻食物, 在看到地上有一块可口的面包时, 馋得口水直流, 不假思索, 直接冲下去叼起食物, 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谁知有一张大网把我牢牢地捆住了, 后来, 我就在这‘铁箱子’里了!”风姐姐说:“以后不能这么贪吃了, 我帮你把这个‘铁箱子’从上面摔下去, 看看会不会有裂痕, 如果有裂痕, 你就一直啄着那条裂痕, 争取啄出一个逃生洞!”话音刚落, 这个“铁箱子”便被狠狠地摔在地上。果然, “铁箱子”下方出现一丝裂痕。这时, 我看到天空飞过一群我的麻雀朋友, 我急忙大叫:“帮帮我, 帮帮我!”朋友们闻声赶来, 不一会儿我们便商量出了计划, 每天早晨“恶人”出去, 晚上才回来, 他出去的这段时间, 我们就“开工”!

每天, 早上和下午我们就“砰砰砰”地啄着箱子, 过了半个月, 终于啄出了一个小洞, 这让我们“士气”大增, 干得更卖力了。可是有一天, 那“恶人”发现了那个洞, 便把洞给封了起来。这次, 蚂蚁“乡亲”们和仙人掌“爷爷”也来帮忙了!“乡亲”们搬着“爷爷”送来的“针”, 那些“针”如一把把锋利的大刀和“守着洞口的怪兽”大战, 最终“大刀”获胜。洞又重新打开。十几天后, 我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当我来到天空;当我来到我们的家园;当我来到大树叔叔的怀抱时, 我终于悟出了自由的真谛。此时, 我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 我现在是一只成熟、谨慎、不再贪吃的麻雀了。

教师点评

篇14:小麻雀教案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檐下的窝里,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妈妈不断地告诫它要小心,掉下去会很危险,但是它不听劝告,后来,果然掉到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救它,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小麻雀与麻雀妈妈是怎么样的。[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不少童话,也一定都喜欢童话。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前苏联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成长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板书:小麻雀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错字,不添不漏字。

A.读后检查认读生字: 檐、脖、摔、纠、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1--

B.出示词语卡片:屋檐 脖子 摔下来 蹲着 扯开 嗓子 手舞足蹈 绿莹莹 瞪眼 舔了舔 懊恼 老鼠 光秃秃 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C.指名读难读句。

2.默读。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A.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B.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3自然段。

1.默读,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天真幼稚,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在旁边备注。2.指名回答。

师:你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

师:是呀,麻雀妈妈可真有点罗嗦,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妈妈这么罗嗦,是为了什么呢?

生试用慈爱的语气读妈妈的话语。3.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的天真幼稚? 学生回答。

a.指名用天真的语气读:摔下去会怎么样呢? b.指名用幼稚的语气读:

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c.用好奇的语气读: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小时候,或者你的弟弟妹妹,有没有像普季克一样提一些可爱可笑的我问题呢? 指名回答。

4.分角色读小麻雀与妈妈的对话。

四、作业。1.书写生字、生词。2.熟读课文。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小麻雀、麻雀妈妈、大花猫)[教学过程]

一、导入。1.读一读。

东张西望 手舞足蹈 自作聪明 不听劝告 惊慌失措 欢天喜地 绿莹莹 懊恼 光秃秃 2.导入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比较细致地体会一下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二、默读全文。

1.默读并思考:普季克是个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把能体现普季克和妈妈的心理和精神的词语用小圆点标出来。

2.指名回答:普季克是个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板书:(粘贴小麻雀、麻雀妈妈图片)天真 勇敢 3.品读:

A.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B.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

三、学习14——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

(1)自作聪明又不听劝告的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 指名读第十四自然段。A.出示:(学生齐读)

--3--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B.这只天真幼稚的小麻雀,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呢。学生读一读它自得其乐的句子。品:手舞足蹈

C.师:普季克掉到窝下边去了,大花猫正瞪着——

师:如果你是那只大花猫,那绿莹莹的眼睛里,透露的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充满了喜悦,啊!可以饱吃一顿了。)

学生尝试用喜悦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指名读。

师:如果你是小麻雀,大花猫绿莹莹的大眼睛透露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危险!大花猫想吃掉我!)

师:这个时候,普季克的表现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词。解释:惊慌失措

你还有表示心里害怕的词语吗?(惊恐万分,大惊失色)

学生尝试用惊慌失措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指名读。

齐读: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2)普季克遇到了危险了,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A.齐读第十五自然段。

B.问:读完后,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自由读第十五自然段,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

指名读: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C.品词:扑 生齐读句子。

师:“扑”字除了体现了麻雀妈妈的勇敢无畏,你还读出了麻雀妈妈的什么心情? 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

如果把“扑”字改成“飞”字,同学们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预设)生:“扑”字改成“飞”体现不出麻雀妈妈心中那种急切,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深深母爱。

生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衔接语:妈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普季克,在这紧急时刻,普季克——)(3)指名读第十六自然段。

--4--

A.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

师:在第十四自然段里,普季克害怕得拼命扇动翅膀,而这里却加上了着急,它为什么着急?(因为为了它,妈妈正面临着危险。)

B.出示句子: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学生读后,师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麻雀妈妈的心情? 师:麻雀妈妈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师:所以“它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还欢天喜地地问。体会:欢天喜地

学生尝试用欢天喜地的语气读:“怎么样?怎么样?” 师:两个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一遍句子。

师:麻雀妈妈为什么欢天喜地?(普季克没有被猫吃了,安全了,并且还会飞了)C.师生分角色对话。师:“怎么样?怎么样?”

生(普季克):“恩,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前面1——13段部分的普季克总是不相信妈妈的话,而现在的普季克是怎样回答妈妈的?你体会到普季克有什么变化? 生答。

D.普季克和妈妈都安全了,大花猫呢? 品:懊恼

四、学习第十九自然段。

A.出示全段: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学生齐读。

B.师读“普季克终于会飞了”生接“他感到十分高兴”师读“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生接“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比较好呢? C.学生自由读,尝试读出高兴又有一点难过的语气。

师:用关联词“既„„又„„”来说一说普季克的心情,好吗? D。从“觉得鼻子酸酸的。”你体会到了普季克什么变化? 生答。

五、拓展:

--5--

师: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于是,小麻雀张开翅膀,绕着屋檐飞了两圈,突然,觉得有一些话想对妈妈说„„ 小麻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请大家动笔写一写。学生练笔。全班交流。

六、总结全课。

小普季克小时候是那么天真幼稚,就好象同学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好奇又自以为是,不听妈妈告诫,但是有一天小普季克终于长大一点了,知道许多不明白的事情总得一样一样学,还能体察到妈妈的爱,希望同学们也快一点长大,细心体会爸爸妈妈给自己的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爸爸妈妈。

七、作业超市:(任选其中一题)

1.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写一写或与同学们说一说争执的原因、经过、结果。2.用心读几遍《小麻雀》,看自己还能读出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学习用爱的眼光对待爸爸妈妈的罗嗦,看看自己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把自己的心情变化写下来。

附教材: 小麻雀(高尔基)

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麻雀妈妈看见了,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小心,会摔下去的!” “摔下去会怎么样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一摔下去,猫会把你吃了!”妈妈向他解释。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可普季克的翅膀长得不紧不慢。

有一回,天上刮起了风,普季克又问妈妈:“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妈妈向他解释:“这是刮风。刮风时,你要当心,不然的话,被风刮到地上,就会让猫给吃了!”

普季克不爱听这些,他摇着脑袋说:“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 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一个庄稼汉从屋檐下走过,两条胳膊摆来摆去。普季克就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下两根骨头了!”

妈妈纠正说:“你说的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

--6--

“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象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恩,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大花猫蹲在地上,添了舔爪子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他们。懊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像老鼠一样妙,喵喵,可惜没有了!”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课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句子表达了麻雀妈妈和普季克怎样的心情。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样?”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3.读读写写。

屋檐 脖子 摔下来 蹲着 嗓子 手舞足蹈 绿莹莹 懊恼 老鼠 光秃秃

上一篇:关于母亲节的祝福作文下一篇: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