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2024-05-16

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共8篇)

篇1: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第五条 合作开展师资培养。

企业为学校进行教师培训。

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企业派人到学校给教师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六条 合作开展专业建设。

各专业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不定期邀请企业代表到校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讲座,每学年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和考评。

第七条 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和企业由一方或双方共同投资,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场所,另一方面又是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进行专业的训练场所,达到企业经营、教师提升、学生实习三方面都收益的目标。

第八条 合作开展企业技术服务。

发展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走校企结合技术服务之路。

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合作,为其他企业或者社会团体提供技术服务。

第九条 合作开展培训。

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展社会培训,加大学生与企业的参与力度,不定期为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人员和社会人员进行培训。

第四章 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的原则与程序

第十条 引企入校的原则。

1.所引进的企业必须与专业对口,有利于专业或专业群的发展。

愿意并且能够承担学校的教学、实训、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

以下特征的企业不可引入学校:

(1)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污染,影响正常的教学、生活的企业。

(2)大型的`生产企业,人员多、能耗大、物流量大的企业。

(3)产品不适合在学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4)生产、经营与各种运作与专业教学没有关系的企业。

(5)对在校师生安全存在隐患的企业。

2.引进的项目允许学生免费使用资源。

对引进的企业可适当收取场地使用费,同时需要收取运行过程中与教学无关的电费与水费、网络、电话、清洁等费用。

若网络及电话不占用学校资源,可不收取该部分费用。

3.企业具有规范的营业执照。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4.企业就技术服务领域内的项目要求学校帮助解决的,谈判时需双方确认技术服务成功后企业需支付的费用。

5.凡引进培训性的校企合作项目,需明确注明一年内计划培训多少人。

若不能在签订协议时明确的,应在协议中规定,每年应向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办公室提供培训计划,包括开设何种培训班与总人数。

篇2: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1)以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展开与企业的谈判。

涉及生产、培训、技术服务项目收益比例的标准,需上报学校领导,由学校领导班子或者分管领导审批。

(2)其他不涉及场地、收益、技术服务收益的项目,在不损害学校利益的前提下,可由教学部、部门等作为主体与对方谈判。

(3)重要项目由分管或主管校领导亲自参与谈判。

2.签订协议

(1)协议需明确校企双方合作目的、意义、内容、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

(2)所签协议的蓝本由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签署之前由校办审阅之后,交由学校聘用律师审核,经校领导审批后,与合作方共同签署。

(3)校企双方可先签订意向书,待条件成熟时再签订协议。

3.立项

(1)由指定项目负责人填报立项表,交主管校领导审批。

(2)由项目负责人指定其团队成员。

一般项目组成员不宜超过5 人。

若项目负责人认为有必要增加或减少相关人员,经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1)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非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担任项目组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需经分管校领导的审批。

4.实施

(1)合作项目所需场地由项目负责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由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安排。

(2)合作项目中的校内场地所需的水电、装修等安装由项目负责人向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系后勤、保卫科审核与统筹安排。

(3)合作项目中的校内场地所需的电话、上网等安装由项目负责人向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教学部和网络中心统筹安排。

(4)引进企业落户学校前,保卫科需核实常驻进校人员名单,由项目部门向校办申请制作并发放有关证件作为出入校门之用,有关常用交通工具亦发给相关的出入证,并指定交通工具的停放地点。

(5)引进企业若有员工需在校内食宿的,由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协调总务科统一办理。

(6)引进企业需要在学校所提供的场地进行装修或改变原有结构的,需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7)项目负责人需制定合作企业进驻学校需知、指南,告知进驻企业需遵守之校规与相关指南,并要求企业负责人在进驻人员中宣讲。

5.校企合作项目组职责

(1)项目负责人须签订责任书。

明确职责与任务,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要负责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协调工作,及时、妥善处理项目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接受学校对项目开展情况的检查。

项目负责人要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应保存好项目全部资料,包括项目申请、立项、开展到结束、总结全过程的重要资料。

(3)校企合作项目到期或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备完全部资料(包括影像资料),交到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并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项目检查验收工作。

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总结并将材料报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6.校企合作项目的终止

以下两种情况项目终止:一是按协议规定,合作期满而结束;一是双方由于特殊原因而终止合作。

项目终止应遵守如下规则处理:

(1)由项目负责人通知有关部门,校企合作办、保卫、财务、总务科等协同,催促合作方交清相关费用,若由于特殊原因合作方无法交清费用者,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领导批准后可免除相关费用。

(2)若项目是进驻学校的,保卫科需全部收回发给合作方人员、车辆的出入证。

(3)项目结束时,不能擅自拆除设备。

凡是需要拆除、带走的有关设备与装修材料,需由项目负责人向校企合作办公室报告并同意后方可拆除。

篇3: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 一) 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学研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强化学校与企业、师生与在职工作者间的沟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 “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构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是目前高职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多方受益、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

( 二)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有机整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成为关键性环节。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人才的储备成为关键因素。只有通过积极合作整合资源、扬长避短才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与高校长期有效的互惠合作可使企业在人员招聘和入职培训时,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入职“磨合期”,降低人员流失率,增强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与企业凝聚力。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要追求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衔接。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传统合作模式单一,协调服务平台不完善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和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关系,但由于校企双方存在种种顾虑,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强,有效性不够,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单一,合作面较狭窄,合作深度远远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虽然一些企业和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有的企业仅限于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有的企业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有的企业只负责为学校提供兼课的实训导师,有的企业只是零星介入学校的课程设置等环节。这种松散型、短期化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并未起到实质性促进作用。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理解沟通、求同存异、互利互惠的过程,作为利益的两个主体,难以同时达到供求平衡。由于职业院校存在学生求职方向不明确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而企业也面临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和人员培训投入回报不平衡的困惑。因此需要有能为校企双方提供协调、监督和管理等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介入,而相关服务平台不完善也是制约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一大瓶颈。

( 二)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健全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的权责占主导地位,负责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工学过程的策划等工作,在遇见问题和困难时,还需要与企业及时沟通,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往往不堪重负。在与高校合作中,一些企业存在着机制不健全,责权不明确等问题,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和驱动力; 校企双方缺乏科学规范的合作运行机制,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很多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成功做法难以得到广泛推广。

( 三) 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不到位

校企合作是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家和地方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是促进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针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实施纲要和基本原则仅作出了宏观性的规定和指导,对于某些标准的制定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现实性问题无法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财政支持不到位,职业院校“钱途”并不乐观,大部分院校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成本高、无力购进先进教学设备、引进优秀教师团队等情况,没有政府资金作为后盾,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三、对策建议

( 一) 创建新型数据化校企合作模式

传统合作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双方保持松散的暂时性利益共享,常常由于人事变动而出现变化甚至终止合作,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实习效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运用大数据迅速搜集整合校企资源,随时随地收集关于培训现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企业和职业院校可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为选择最优合作对象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对优秀人才寻求最佳职位提供了可能,有效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因此,校企双方应有效利用互联网创新合作模式,对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形成最优合作方案,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应建立人才档案库,为每位学生贴上特色鲜明的标签并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其中记录个人基本信息、课程安排、学生特长、综合评定结果等关键要素,从科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测试,收录测试结果作为企业考评选拔适用人才的依据,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加强了学生对组织的粘度。同时,严格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企业筛选更适合的人才,提高顶岗实习效率。

( 二) 加强校企之间人才流动

学校应选派专人与相关企业洽谈开展短期带薪顶岗工作,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及时准确了解专业与岗位匹配状况以及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 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精神; 积极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组建师资团队为企业提供理论及政策指导,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快其技术创新步伐。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出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 三) 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明确合作中的权责关系。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合作考核办法》《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企业捐赠教学设备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指导校企合作项目的有序开展。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主要任务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适时改革与调整专业课程; 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主体,主要任务是与学校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 共建实训基地,使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

摘要: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合作模式单一,协调服务平台不完善,合作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创建新型数据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之间人才流动,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肖璇,何华,夏林霞.浅谈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3(9).

篇4: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合作;建议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无须赘述。但就目前状况来看,校企之间的合作更多地还处于理论阐述层面、浅层次合作阶段,还处于职业教育一厢情愿的状态。

一、现状——学校的无奈

在诸多关于校企合作的理论探索文章中、在扬州市职业教育于2009年11月份开展的一次“全市百家‘三新’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中,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可谓是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憧憬,但也充满了无奈、充满了尴尬。这一切缘于目前的许多校企合作有限地表现为毕业实习与就业安置的合作,而且“卖方”多受制于“买方”。

1企业重人数轻“人力”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招聘实际上招聘的是劳动力而非技能人才,招聘时基本不问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水平。以扬州为例,近年来此类现象在电子企业与机械加工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机械加工企业甚至明确提出女生不招、男生瘦弱矮小者不招。职业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为了实习安置率、为了毕业生就业率。屈从于企业与市场。

2企业重眼前轻长远

目前有不少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应对市场变化的方法简单,表现为只“用兵”不“养兵”。这些企业用工需求完全受制于市场,没有稳定的年度人才储备与生产淡季员工培训等调节机制。职业学校成为这些企业“招之即来”的员工输送基地,对教育教学工作冲击很大;一到生产淡季时,这些职校毕业生往往又成为其“挥之即去”的首当其冲的解聘对象。最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声誉,更是学生的专业发展、幸福生活。如果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能参加公务员招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影响到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优秀学生,这种做法影响到的却是职校毕业生的主力军。

3企业重收益轻投入

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除了愿意在接纳毕业生就业方面进行合作之外,与职业学校其它方面合作的积极性都不高。具体表现为对于职业学校提出的举办冠名班,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参与制订课程计划、开发校本教材;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借助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等有利条件,建立企业实训基地;接待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接纳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校企之间进行技术研发等等,许多企业并不乐意。

一句话,许多企业不愿意与职业学校开展深层次合作。

二、原因探究——企业的心声

为什么校企合作难以推向深入?目前,不少论文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主要停留于作用、地位的阐述,停留于对企校合作的内容与方式的分析,停留于对校企合作收益的理想化状态分析。并未能去倾听企业真实而复杂的心声,研究企业的心理需求。

1企业不看好学校的学生培养标准

一些企业负责人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培养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较大。①学生兴趣培养的缺失。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德龙认为,企业需要的是一次教育合格者,而不是进入企业后还需要企业给予二次教育的学生,这对企业而言成本太大。而一次教育合格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对所要从事的工作感兴趣的学生,没有兴趣,就不会有职业发展,就不会给企业创造价值。而当前教育的普遍问题是兴趣培养的缺失。结果许多孩子急于找工作,却对工作毫不热爱。②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缺位。很多企业负责人反映,不少学生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进入企业过分看重待遇,看重面子,拈轻怕重,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地在一线努力工作。③学生信用度培养的偏差。长春鸿达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认为,现在不少学校都在大力倡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公开鼓励学生工作后“跳槽”。企业成了他们的跳板。一些学生直接将“跳槽”当作不断加薪、提高待遇的重要手段,全然没有对企业的归属感。

2企业不看好学校的师资专业素养

职业教育的师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等本应是一流的,领先于企业发展现状的,或者至少应该是与企业现有水平相当的。惟有如此,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培养造就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实现与企业现有技术层次、管理理念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但目前职教专业师资大多数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的实习设备跟不上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步伐,又很难找到诚心合作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教师缺乏提升实践能力、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决心与条件;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成为例行公事,甚至是有名无实。更谈不上能潜心参透企业文化的精髓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专业教师缺乏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能力;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水平一般;对学生的企业文化精神教育也是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企业精神的认同。

3企业缺乏合作的政策驱动力

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校企合作。企业付出的成本较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与学校联办培养学生,最终都不知道学生能不能为自己的公司服务。待遇条件好的企业不担心招不到“跳槽”的“成手”员工,待遇条件差的企业担心辛辛苦苦培训出来的“成手”员工“跳槽”了。现行的法律对此没有保护企业的支持条款。因此,与职业教育合作的高投入低产出相比,企业宁愿自己培训或直接从社会上招熟练工。

基于对上述教育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等不利因素的考虑,许多企业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遏制。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到了职业教育、企业自身、社会用人大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对于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而言,其结果是“皆输”。

三、建议——建设政企校共赢事业

合作应该是双方、多方的事,合作是为了互惠共赢。作为职业教育,不能再做理想主义者,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不能幻想企业不问对象、不计成本。如我们自己所设想的那样会主动迎合我们的需求。没有学校主动、没有政策拉动、没有利益驱动,只有学校的“空想社会主义”,企业哪来的合作意愿?

1学校要增强品牌意识

深度合作难以推进,职业教育不要怨天尤人,要勇于先从自身找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叫得响的品牌,我们的实力与品牌在公众中特别是企业中有多高的知名度?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企业合作的意愿一定会大大增强。

(1)学校要在为企业新员工输送中打造人才品牌

职业教育的“产品”是毕业生,企业是使用者、检验者。学校是否培养了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必须由企业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自己。企业满意并接受了毕业生,职业教育才具备了融入经济社会的资质,才有可

能赢得与企业深入合作的机会。

因此,职业教育自身需要转换观念,要意识到职业教育是一类教育活动。但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这类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服务,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学生的终身幸福。在这一宗旨下,职业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主动融入到社会体系中去,走进企业与行业协会,捕捉合作契机,而不是仅仅将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其他部门作为完成职业教育活动的一个工具。

职业教育要敞开大门接受检验,主动邀请企业与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来,让社会、让企业清楚地了解学生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达到的标准,是否符合“一次教育合格”的要求:而不是我行我素地继续作“驼鸟式”生存,闭门造车,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知道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职业教育要完善自身的诚信系统,坚决杜绝帮助学生造假应聘材料,干扰企业的审核、判断和决定等自坏门风的不良风气。

职业教育要突出企业文化在各类课程实施中的渗透。渗透企业文化不能停留于刷标语、贴标签,要将企业文化案例引入到专业文化建设与课程实施中来,渗透到教育教学、实习训练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而非空洞的口号,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而非虚伪的说教,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事业的责任心。

(2)学校要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中打造师资品牌

要想吸引企业的眼球。职业教育需要彻底改变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当前,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但由于急功近利。一些学校把培训、选拔等环节都给省略了,导致专业教师的参赛面不广,大赛成了种子选手参加的精英比赛。

再者,职业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勇敢地走出教育系统,积扳动员、支持、组织参加各级劳动部门、行业部门和总工会组织的职工技能比武活动,让教师敢于在与企业职工的技能比拼中发现差距、谋求提高,引发企业负责人的兴趣。

另外,职业学校要制定规章、出台措施、提供保障、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以自主研发或参与研发等多种形式,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与专业教学的技术含量。提升本校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企业的青睐。

(3)学校要在服务企业的培训中打造培训品牌

为了提高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维持和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各个企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但从许多关于企业培训工作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当前企业培训的承担主体还显得比较分散,职业院校只在其中分得了一小杯羹。在企业人事部门自己组织的培训中,聘请的师资构成也较复杂,以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评选组委会的调研结果为例,职业院校师资受聘仅占13%。

因此,针对企业培训面临师资匮乏、课程研发能力低下等困难的现状,职业教育应当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企业锻炼、校本研究等方式,改变粗放式管理,确定发展方向,明确提升目标,细化提升要求。精心培育自己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培训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课程研发水平、技术创新水平、组织管理水平、战略规划水平等,着力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4)学校要在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中打造专业品牌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力避“全能”思想,全能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全都不能。

一所院校要集中精力打造一个示范专业(群、链)。一些企业在品牌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发掘品牌的市场潜力,不遵循品牌延伸的规律,任意进行品牌延伸,哪里有机会,品牌就延伸到哪个行业。如做药品的品牌向食品延伸等,品牌延伸的领域或与原领域毫不相干。这不仅无助于新产品的推出,还会对既有品牌形成不良影响。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而言,示范专业的随意拓展与快速增加,就容易使原来的示范专业的持续建设受到削弱,难以微强专业品牌。

职业学校应该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确立精品意识,在一两个示范专业的内涵建设上做足文章,力争做到让示范专业品牌与学校名气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大家提到某某职业院校时,立刻就会想到这所学校的某某专业品牌。同时,以此实现区域内各校之间的优势专业互补,既可以避免同一地区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招生时彼此之间不良竞争,又可以实现优势专业的区域性品牌效应,增强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让学校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企业乐意与职业院校紧密、深入合作。

有了品牌的力量,企业就会有深度合作的愿望。有了品牌的力量,学校就可以把握合作主动权,将不诚信企业列入学生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的黑名单。否则,我们纵容的是这些企业继续形成不良风气,坑害的是我们培养的有一定技能的学生,失却的是家长的信任与学校的声誉。职业教育要做到明明白白培育学生,对培育出来的人才有足够底气;要挺直腰杆输送人才,对不诚信的企业敢于说“不”。

2政府要加大推动力度

(1)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危机意识

政府的包办使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良莠不齐的职教办学,浪费的是资源,耽误的是学生。职业教育可以尝试走产业化道路。早在前几年,全国已经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采取了购买培训成果的措施。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有助于引导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调整培训内容,大力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的同时,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现状,政府也可以改变职业教育办学投入方式,通过购买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形式,让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产生足够的重视,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落到实处。

(2)政府要通过调整重点项目建设评估方向增强职业教育的主动性

通过创建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有些创建要调整评估标准,使之符合职业教育的生态化发展。如省级示范专业的创建,生数等要素不应该成为评估的重要硬性指标,一方面生源在锐减,另一方面,有些专业如玉器雕刻等,生数本来就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示范专业创建要看专业特色明显与否,是否紧密切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要允许、鼓励学校将相近专业也创建成示范专业,限制不同专业再创示范专业,提高第二个专业尤其是不同专业创建的各项指标门槛,引导职业学校走专门化道路。现在的职业教育似乎已经步入了全能化时代,一所院校示范专业能创四五个以上(既有中职、也有高职),什么都是示范,结果可能什么都成不了真正的示范,降低的只会是示范专业的建设水准。

篇5: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联合办学

项 目 建 议 书

〇一五年三月

二企业概述

山峡(中国)飞行俱乐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要开展飞行培训、飞机众筹、飞机租赁、飞行体验等业务,致力于整合重庆(总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青岛、沈阳、武汉、郑州、太原、成都、昆明、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通航资源,打造全国通用航空联盟平台,把通航产业做大做强。

俱乐部拥有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依靠专业团队的专业化市场运作,主要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产业是一个国际化标准高、人文化氛围浓的朝阳产业,山峡(中国)飞行俱乐部有限公司本着为俱乐部会员提供优质飞行体验、优化配置飞行资源的宗旨,为搭建国内外低空飞行产业优质服务及项目投融资、整合、合作平台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实现低空飞行产业化、并轨国际化做出贡献。

2015年随着通航产业市场空缺越来越大,现面向全国招募飞行学员600人,所募学员将送至中国及美国相应专业飞行学校,根据所学驾照区别,分别进行为期3-12个月的驾驶培训,回国后商照学员可在国内从事职业飞行工作,公司可提供具竞争力的就业机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人类的飞行之梦从未间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需求愈发浓烈。目前全国已有五十余家滑翔、航空俱乐部能够满足这一层面的需求。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大力挖掘、合理利用空中资源的条件基本成熟。

1.开发空中资源,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通用航空是指: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2近年来,我国民航业每年都在以12%-14%的速度增长,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却远远跟不上航线开辟和飞机引进的速度,通用航空也在迅速崛起,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的飞行员数量将从2010年的2.4万人增至4万人,而目前我国培养学历飞行员的院校每年输出飞行员总数仅2000人左右,现在飞行员的数量远远适应不了中国航空业的发展。2.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小,通用航空产业是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整个华北地区也只有区区几家通用航空公司,而且都没形成区域优势,山峡不失时机地进入这个行业,是个正确的决定。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是市场规律。国内通用航空市场逐步放开,准入门坎逐年降低,天空变得更加广阔,会有更多的对手参与竞争,山峡必须高起点进入,高速度发展,迅速成为强者,避免与后来者展开低层次竞争。

3.发挥高校现有优势,为我国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

增强中国航空业的发展,为国家输出更多的飞行人才势在必行,壮大我国在空中领域势力,为国民的空中安全多织一道天网亦迫在眉睫。目前航空就业缺口巨大,伴随着中国未来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将会有巨大的就业机会等着航校学生,自然高端的领域待遇也高端,学生出来一年的工资将会是普通大学普通工作的10倍以上不等。这将是改变学生命运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与追求,走进航空业也就意味着进入一个高端产业,让他们了解到很多商业礼仪、商业精英的发展道路,学校的一小步就是学生人生中的一大步。如此不仅激发学生的航天热情,拓宽职业规划道路,跨进高端领域。同时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影响力。让学校航空领域的发展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辐射全校,乃至全国,拓展学校知名度和认可度。真正为学生的利益着想才能办好学,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明天。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法规为低空领域开放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3 2015年,我国将逐步开放低空领域,通用航空将迎来大发展。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并把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航空飞机、直升机产业平台列入到了战略新型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中。可以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公开数据显示,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尚处于较低水平,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空间。美国的通用飞机数量约23万架,其中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约占90%,通航飞行员50万名;通用航空机场1.68万个,约占全国各类机场的96%;通用航空年飞行2800余万小时,约占民用航空总飞行时间的80%;每年提供超过126.5万个工作岗位,年产值超过1500亿美元。而在中国,截至2009年底,通用航空飞机不足1000架;颁证通用航空机场7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8000多人,年产值17.9亿元人民币,我国通用飞机在册数量仅占全部航空器的13%左右,每百万人拥有不足0.5架,国产化程度不足40%。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初期”。报告称,中国远期通用飞机保有量将上升到5万-10万架,每年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架。美国是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可以向往的前景。

2.飞行员培训的巨大市场潜力

据民航总局预测,近年我国航空运输机将达到1250架,为此,中国需补充约7000名飞行员。中国民航学院院长吴桐水等专业人士认为,如果缺乏快速发展的通用航空支撑,按照我国现有的飞行员培训模式,5年内培养这么多的飞行员难以实现。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通用航空大国为例,飞行人员首先自费学习飞行技能,取得执照后先飞私人小飞机(即通用航空飞机),或直接进入通用航空企业飞行,等积累到一定飞行时间后才进入航空公司执飞大型客机。市场呼唤我国民间飞行员培训机构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山峡飞行俱乐部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合作方案

合作目标: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企校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 4 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合作优势:

1、就业优势:金融危机的大前提下,失业率居高不下,毕业即意味着失业。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学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飞行员驾照学习。我司将与学校不定时联合举办各类座谈会,随时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让学生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不再徘徊。

2、服务优势:我们将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根据学生的条件、能力、要求等,为学生制定最佳的学习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同时也为学生指引一条成才之路,铺就一生。

3、培训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企业和学校加强培训方面的合作,初期培训基地可设在学校,如英语技能培训等。这样学校既有经济上的收益,更有多元化办学的社会效益。公司将免费给学生提供指导,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到通航领域。

4、宣传优势:本着利益共享,资源互用的原则,企业和学校利用彼此的宣传平台和现有资源条件进行就业形势和我司优势宣传,扩大影响。

5、市场信息优势:本着校企合作的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我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提供最新信息,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和学生的盲目性,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合作内容及方法: 甲方: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乙方:山峡(中国)飞行俱乐部

一、联合办学专业及开设课程

直升机私照飞行员培训、固定翼私照飞行员培训、直升机商照飞行员培训、固定翼商照飞行员培训

二、教学模式

国内培训:

第一年:学校负责基础知识及专业航空英语培训

1、飞行俱乐部派遣老师授课

2、学校提供培训场地

3、学校负责组织学生授课

4、结业后,学校负责提供结业证书

国外培训:

第二年:输送到外国进行专业培训

1、按照航空飞行学院的设置学习飞行实操。

2、一对一授课,会在模拟器上进行操作 3、3-5人一组前往飞行学院,随去随学

4、课程安排。。。。。;

三、合作期限

双方合作期限从2015年X月起至20XX年X月止,如需续签双方另行商定

四、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负责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办理联合办学的有关手续,做到依法办学

2、开展招生宣传,承担招生工作,确保学生基本素质达到乙方的基本要求。

3、甲方接收的学生必须是与乙方签订了《学院培养就业协议书》的学生。

4、按双方约定标注代乙方收取学生学费。

5、负责新生入学注册工作并管理学生学籍。

6、负责学生在甲方学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安全、生活等管理工作。第一学期开学前,需组织学生体检(体检费用由学生自理),对体检不合格者办理退学手续并通知乙方。

7、督促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并在学生毕业时确保其取得英语四级等以上资格证书。

8、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甲方负责办理和颁发国家承认的结业证书。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可在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面试(面试标准由甲乙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共同制定),与学生签订《学院培养就业协议书》

2、负责学生国外实操培训期间的教育教学、安全、生活等管理工作及各项(食 6 宿、交通等)费用。

3、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履行《学院培养就业协议书》承诺。

五、招生人数、费用收取的约定

1、甲乙双方约定20XX年秋季招生名额为50-100人,经费结算的学生数以实际在册在读的学生总数为准。

3、乙方在学生入学时向学生收取足额学费每生人民币680000元,如学生中途退学,学费不予退还。

合作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学校的就业率,同时又给学生铺就了一条走向成功之路;获得社会、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同,这种无形的资产将给学校带来至高的荣誉。

学员标准:

学员申请资格 基本要求:

1.性别不限,年满17周岁; 2.高中同等或者以上学历;

3.通过国家英语测试标准达到四级以上,雅思5.5分以上 4.体检合格 体检标准

身体条件自测标准:

1.无骨与关节疾病或者畸形; 2.无明显“O”型或者“X”型腿; 3.无久治不愈的皮肤病; 4.无男性肠胃炎疾病

5.无肝炎或者肝脾肿大,HbsAg阳性; 6.无肾炎或血尿,蛋白尿;7.无精神病家族史,癫痫病史;

7 8.无颜面五官明显不对称; 9.无晕车、晕船; 10.无口吃;

11.无耳朵流过脓,听力差,经常耳鸣; 12.无直系亲属有违法犯罪或参加邪教组织者; 13.无肺结核;

14.无较重的沙眼或者倒睫

正规体检 体检程序

先到任何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以下辅助检查项目体检,完成后交于公司,公司负责与空军招飞办体检中心进行临床体格检查,体检合格后可办理入学手续。体检内容 • 脑电图 • 静息心电图

• 次级量运动负荷心电图(50岁以上申请)• 胸部X线透视

• 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

• 艾滋病抗体定性,毒品尿液定性,梅毒特异性试验检查 • 空腹血糖(40岁以上申请)

• 尿常规(尿蛋白及尿糖定型、尿沉淀物镜检)• 纯音听力计检查

• 腹部B超检查(肝、胆、脾、肾)

专业一:私用驾驶员执照资格要求

•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局方可以为其颁发私用驾驶员执照: •(a)年满17周岁,但仅申请滑翔机或自由气球等级的为年满16周岁; •(b)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c)能正确读、听、说、写汉语,无影响双向无线电对话的口音和口吃。8 申请人因某种原因不能满足部分要求的,局方应当在其执照上签注必要的运行限制;

•(d)具有初中或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e)持有局方颁发的现行有效Ⅱ级或者I级体检合格证;

•(f)完成了要求的相应航空器等级的航空知识训练,并由提供训练或者评审其自学情况的授权教员在其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签字,证明该申请人可以参加规定的理论考试;

•(g)通过了要求航空知识的理论考试;

•(h)完成了要求的相应航空器等级的飞行技能训练,并由提供训练的授权教员在其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签字,证明该申请人可以参加规定的实践考试;

•(i)在申请实践考试之前,满足本章中适用于所申请航空器等级的飞行经历要求;

•(j)通过了要求飞行技能的实践考试;

•(k)符合本规则对所申请航空器类别和级别等级的相应条款要求。

专业二:商用驾驶员执照资格要求

•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局方可以为其颁发商用驾驶员执照: •(a)年满18周岁; •(b)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c)能正确读、听、说、写汉语,无影响双向无线电对话的口音和口吃。申请人因某种原因不能满足部分要求的,局方应当在其执照上签注必要的运行限制;

•(d)具有高中或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e)持有局方颁发的有效I级体检合格证;

•(f)完成了要求的相应航空器等级的航空知识训练,并由提供训练或评审其自学情况的授权教员在其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签字,证明该申请人可以参加规定的理论考试;

•(g)通过要求航空知识的理论考试;

9 •(h)完成要求的相应航空器等级的飞行技能训练,并由提供训练的授权教员在其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签字,证明该申请人可以参加规定的实践考试; •(i)在申请实践考试之前,满足本章中适用于所申请航空器等级的飞行经历要求;

•(j)通过了要求飞行技能的实践考试;

山峡(中国)飞行俱乐部

二○一五年三月一十二日

篇6:校企项目合作协议书

乙方:

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以“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建立“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外药品生产实训基地”。校企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按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指示精神,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药学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派遣学生到乙方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乙方根据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安排,并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甲乙双方组成工作小组(组长由甲方担任),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

3、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和指导工作。

4、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5、按照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和项目合作研究。

6、向乙方推荐优秀实习学生。

(二)乙方

1、充分利用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2、根据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学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

4、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

5、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一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

四、其它

这份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代表(签字):

日期: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篇7:校企合作协议书

乙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以“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公司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建立“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外药品生产实训基地”。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指示精神,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药学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派遣学生到乙方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乙方根据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安排,并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公司奠定良好的基础。

甲乙双方组成工作小组(组长由甲方担任),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聘任公司技术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

3、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和指导工作。

4、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5、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和项目合作研究。

6、向乙方推荐优秀实习学生。

(二)乙方

1、充分利用公司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2、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学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

4、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

5、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一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

四、其它

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学校

代表(签字):

日期:

乙方(盖章):××××××××有限公司

代表(签字):

篇8:校企合作项目建议书

一、本科高职教育概述

“本科高职”一词, 在当前我国学术界是较有争议的, 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的概念界定并不十分清晰,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其实质是指向于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仍旧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而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发展是较为缓慢的, 这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所急需改革的重要内容。

积极促成本科高职教育的大发展, 首先要明确本科高职的培养目标。在我国,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本科高职同样依照这一基本目标, 它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能够明确将科学原理、工程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师以及高级管理师, 是既强调学术理论知识的传授, 也侧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能够实现生产、运行、管理多个环节相衔接的复合型人才。

本科高职教育是为学生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 提供四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本科层次教育, 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做准备。本科高职教育的实质内涵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标准与要求;二是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应用型的,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 需要理清本科高职与专科高职教育, 以及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关系与区别。

本科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专科高职教育的延伸与发展, 二者系同“类”不同“级”关系, 都归属于职业教育类型, 重在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但区别在于本科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高质量”的, 不论生源、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水平等多方面都是高一层次的。专科高职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大量一线技术人员。从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口径、岗位的适应面相比, 本科高职更厚、更宽。从二者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征看, 专科高职侧重使学生掌握技能性的实践能力, 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规范性常规操作。而本科高职较侧重于技术性的实践能力培养, 不仅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 而且通过系统专业思维训练,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技术开发和研究应用能力。因此, 简单来讲, 本科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师”, 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员”。

二、本科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本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深化校企合作。

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 符合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基本职能的本科层次教育要求, 必是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简言之, 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能够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师和管理人员, 它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 要求职业院校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的目的, 把学校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 动脑和动手结合, 知识与技能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良好的校内和企业资源, 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特别是能够为技术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拓宽其在学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领域的视野, 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2.校企合作是本科高职学院与企业发展实现双赢的秘密武器。

本科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 不仅实现教育服务于经济、服务社会的作用, 而且对院校自身的优化和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科高职教育办学立足区域发展, 也为区域发展而服务。通过校企合作, 调整课程结构, 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素质, 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设备、充足的资金和技术, 为学院培养的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实训场所, 深化校企合作更有利于本科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推广与产业化, 更好地融入市场和生产实践中。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同时通过吸收企业文化、制度, 改进本校自身制度的不足, 紧密的容纳吸收, 将有助于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以及学生就业率的增长、社会地位的提高。

对企业来讲, 职业院校是培养后备力量的主要场所。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 特别是高新技术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逐步提高, 简单的操作类技术员已不能满足企业长续发展。在劳动力市场筛选中, 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标准逐渐提高, 学历要求逐步变为“本科”, 且偏爱实践操作能力强, 职业素养高, 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实际,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 因而, 进行校企合作是双方促进自身发展的明智选择。

三、本科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促进建议

1.提升合作吸引力, 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作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 其培养的学生与专科层次高职培养的学生相比理论基础更加宽厚, 技术水平更高, 应用能力更强, 适应岗位更多, 职业潜力更大, 职业素质更好, 也更受行业企业的欢迎。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本科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慎之又慎。

院校需要在结合自身优势专业, 对区域内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后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可以通过与行会协作举办专业技能展示或科研项目展示, 让企业了解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选择企业要注重选择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完善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 还具备良好的声誉、地位, 雄厚的财力支持, 与这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不仅能够从技术、设备、财力对本科高职院校产生影响, 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度也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态度。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恰当分配教学比例。

本科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管理安排上, 既重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它不同专科高职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本科高职院校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也要达到本科层次, 具备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文化知识, 以及宽广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了解专业发展前景与学科前沿动态, 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质, 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等。

那么, 如何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成为难点。对本科高职教育来讲, 既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重人才理论知识的加深、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研究水平的提升。教育部曾提出40%的实践比例, 目的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由以理论为主向以重视能力培养为主的模式转变, 但具体的比重仍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来具体划分。但相对于专科高职的理论教学, 本科高职必须要加大、加深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 培养其独立研究创新的能力, 着重强调学习效率, 将“学、研、产、训”紧密结合, 恰当分配两种教学比例, 目标实现1:1, 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目标。

3.师资选择要求需高, 建立师资培养进修制度。

本科高职教育在师资选择上要求更高。以往专科高职教育的教师分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 理论教师教授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实践教师则多为实践实习指导。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师资由理论课教师兼任, 有少量配备的实践专职教师也多是教辅人员, 学历层次偏低, 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单一, 还有部分引进企业人员, 但大多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本科高职教育对师资的选择, 特别是实践教师要具备“双师”特质,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外聘企业人员进入学校, 要求理论知识功底强, 技术水平高,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能力的管理层人物, 这类兼职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师资培养上, 本科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 并使其规范化、强制化。在以往教师实际培养与进修过程中, 很多教师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进修有时被理解为“参观”, 教师定期的进修教育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特别是对本科高职院校来讲, “粗略”的“参观”进修不仅不能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也影响到教师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实现。因此, 本科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共同协作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与进修制度, 并配以严格的考核评价, 督促教师在企业的定期培训中能够真正提高自我业务水平, 使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变化。

4.建立校、企、生三方多元考核评价制度。

本科高职教育在考核评价上应实施双向考核, 即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我国受传统思想重“理”轻“实”影响甚远, 在对学生考核上仍体现了这一点, 多以笔试答卷为主,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除此之外增加了技能考核项目, 但评价主体仍是学校主导, 评价体系不健全。本科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要掌握技术技能, 考核评价就要采取多元方式进行, 即学校、企业与学生个体三方进行考核评价。企业只有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中, 才能了解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了企业所需标准。

学校与企业要相互沟通, 共同制定一套适合于自身的考核评价标准, 应多以能力达标为准, 特别是本科高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因而考核评价也要向学生研究性能力的培养倾斜, 通过开展比赛、竞技等活动, 客观的、多元性、多维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 建立学生自我考核评价制度, 重点在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训练水平、自我技术的开发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不论在校学习或企业中实践实习, 都能够及时掌握自我学习进程与水平, 不断弥补自我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5.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积极促进校企合作。

本科高职与企业合作办学, 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学校、企业的合作行为, 使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有足够的保障, 明确自我责任, 并通过政策和财力支持校企合作行为, 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搭建便利平台, 放宽部分实权, 让学校与企业能够更灵活、多样的进行合作、交流, 提高合作积极性。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自己的行政力量推动院校改革, 增强学校对企业合作的吸引力。同时在支持本科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上提供政策与资金上的倾斜, 鼓励本科高职与企业深度合作, 革新新技术, 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科高职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实质上是利用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 将系统知识学习与直接生产、科研的实践经验想结合, 通过资源共享, 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真正实现“学研产训”的目的。因而, 深化校企合作是本科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热点, 积极促成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将是大势所趋。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之一的校企合作, 对本科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本科高职教育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本科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并总结和简述了在合作企业的选择、学校教学管理安排、师资的选择与培养、考核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的促进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高职,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3, (31) .

[2]王超, 李均.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9 (08)

上一篇:入党积极培养考察情况下一篇:编写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