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2024-04-20

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共11篇)

篇1: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省级抽检暂

行规定》的通知

各设区市交通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省公路局、省交通质监站:

为加强“十一五”期我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保证实施质量,厅组织制定了《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省级抽检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按照该办法(规定)精神,加强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的组织和管理,积极推进工程实施,促进我省干线公路路况和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为经济、运输、出行、旅游提供更加畅通、安全的道路交通条件。

附件:

1、《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2、《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省级抽检暂行规定》

抄送:各设区市公路局,厅计划处、财务处、法规处、监察室、办公室。

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十一五”期我省普通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交通部《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十一五”期间列入省补投资计划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路面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路面改造工程”)。

第三条 路面改造工程实行分级管理:

省交通厅负责全省路面改造工程“十一五”和分总体计划的审批,并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省公路局负责路面改造工程总体计划的分解下达、设计方案审批、省补资金拨付、工程实施督查、省级质量抽检等工作;

市、县两级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应负责及时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组织协调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交通管制、地材开采、火工供应等事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市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路面改造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二章 计划管理

第四条 路面改造工程计划主要安排通道上路况较差的国省道、县城与高速公路、县城与国道和县城与设区市所在地连接的重要网络公路,以及通重要旅游景区公路。

列入省补投资计划的路面改造工程,其技术等级省道原则上应达到二级(含二级)以上,其他公路应达到三级以上(含三级);

第五条 各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在编制路面改造计划之前,应根据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对现有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和审批路面改造计划的依据。

第六条 各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十一五”普通公路路面改造总体计划,由省公路局审核汇总后,报省交通厅确认,作为今后计划审批的依据。

第七条 路面改造计划草案由各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根据技术状况评估结果、资金筹措情况和轻重缓急原则进行编制,经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初审、汇总后,于上一6月底前报省公路局;省公路局应根据“十一五”路面改造工程总体计划并在现场核实的基础上,于8月底前提出初审意见报省交通厅;省交通厅根据财政部门预算审核意见下达计划。

为便于工程管理和监督,各市在上报计划时,原则上一条路线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并将各改造路段按不少于3公里的累计规模合并为招标标段进行管理。

第八条 各设区市完成路面改造计划后,可提前实施下一路面改造计划。下一路面改造计划提前实施前,应先报省公路局现场核实并发函认可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路面改造工程原则上应委托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拟修复路段的交通量和实际荷载情况;同一条路线路面结构改造方案原则上应采用统一标准,同时应完善沿线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由省公路局负责审批,报省交通厅和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 省按以下标准对“十一五”期路面改造工程进行补助:

“两纵三横”国省道主干线:沿海地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以下同)每平方米补助50元,其余地市(宁德、三明、南平、龙岩、漳州,以下同)每平方米补助70元;

其他公路:沿海地市每平方米补助40元,其余地市每平方米补助50元;

第三章 技术管理

第十一条 列入省补投资计划的路面改造路段,路面面层类型应采用水泥砼或沥青砼结构。

第十二条 路面改造连续铺设长度:水泥砼路面原则上国道应不小于100米,省道应不小于500米,其他公路应不小于1000米;沥青砼路面原则上国道应不小于1000米,其他公路应不小于3000米。双车道公路原则上应采用全路幅连续重铺的办法。

第十三条 对于加铺水泥砼路面的路段,在铺筑半刚性基层前应先采用冲击压实破碎技术对现有路面层进行多次冲击破碎压实处理,处理后面层砼块单块面积应符合规范要求。对路基存在病害的路段,应严格按规范规定同时对病害路基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水泥砼路面设计抗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两纵三横”国省道主干线面层厚度不得小于24cm,其他公路面层厚度不小于22cm。

沥青砼路面面层厚度不少于10cm(4cm沥青砼+6cm沥青碎石);

第十五条 水泥砼路面接缝填缝料应选用专业厂家生产的水泥砼路面专用填缝材料,并保证灌缝施工质量。

第十六条 实施路面改造的路段应同步实施路肩(“两纵三横”国省道主干线路肩必须硬化)、防护、排水和交通工程等附属设施。

第十七条 施工装备

水泥砼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要求强制配备三料斗以上的自动计量配料设备、强制式拌和机、振动压路机、三滚轴和自动排振等设备;沥青砼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要求强制配备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沥青砼摊铺机、钢轮和振动压路机等设备。

第四章 工程管理 第十八条 路面改造工程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原则上专养公路由各市公路局作为项目业主,群养公路由管养的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指定或成立项目法人单位作为项目业主,具体负责路面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并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和廉政工作负责。

第十九条 路面改造工程原则上由具备厅审批的一、二类甲、乙级(含暂定级)公路养护资质的公路养护企业承担。各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也可根据各地实际,批准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或路面施工专业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参与路面改造工程施工。

路面改造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路面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要求做好施工质量的自检工作,提交真实、完整的自检资料,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在施工路段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路段交通安全、畅通,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项目业主可以成立监理组对路面改造工程进行监理,也可以选择社会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工作。监理组或监理单位应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监理规范》要求,认真做好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工作,加强旁站和中间检查,按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检,对施工单位检评资料进行签认,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并对工程质量评定结论负责。

第二十三条 路面改造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由市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工程开工前,项目业主应及时向交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申请。质量监督费用按有关规定的低限收取。

第二十四条 路面改造工程各级配套资金应及时到位,并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或截留。

工程实施期间,省补资金由省公路局按月进度直接拨付项目业主,拨付总额控制在省补资金的90%,预留的10%待省组织抽检后,根据抽检情况进行结算下达。

第二十五条 各项目业主应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工程完成情况报表直接报送省公路局,同时抄送各市交通主管部门。

第五章 工程验收

第二十六条 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完工后,应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工作由项目业主组织,实行交、竣工验收合并一次进行。第二十七条 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完成投资计划所规定的所有项目,经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评定合格;

2、监理和项目业主提出的需整改的问题全部处理完毕;

3、竣工文件已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和部颁《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规定的内容编制完成并全部装订成册。

4、质量监督机构已按交工验收规定出具质量检测合格报告;

5、施工、监理、建设等单位已完成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

第二十八条 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完工后三个月内,经监理同意,由施工单位向项目业主提出工程验收申请,并附上的有关竣工资料。

经审查,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业主应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规定,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验收报告报市交通主管部门和省公路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 工程验收后,各项目业主应及时更新改造路段路面管理数据库,并上报省公路局。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路面改造工程实施期间,省公路局、各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路面改造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安全、廉政的检查监督,确保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第三十一条 工程完工并组织验收后,省公路局将按照《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省级抽检暂行规定》(另行制定),组织对路面改造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抽检,并根据抽检结果实施奖罚。

第三十二条 有关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省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核减或停止拨付省补资金、收回省补资金、核减或停止下路面改造工程计划的处罚。

(一)擅自改变省补资金使用用途或改造项目的;

(二)不能按照工程需要及时到位地方配套资金的;

(三)改造计划无法完成的;

(四)因施工组织不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五)未按规定及时上报改造工程进展情况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相关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 各市交通主管部门应组织路面改造工程项目业主、质量监督部门等单位,加强对本辖区路面改造工程施工单位履约状况的检查、考核工作,并将检查、考核结果记入各施工单位信用档案,于每年年底报省公路局备案。省公路局应汇总、审定并及时对外公布。

对不按投标承诺到位人员设备、不能履行职责、严重违约甚至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或人员),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和限制其在本市公路养护市场的准入;性质严重的,报省公路局进行全省通报,并暂停其福建公路养护市场一定期限的准入资格;特别严重的,建议厅或有关部门暂停、取消其从业资质。

对于履约表现好、业绩考核优的路面改造工程施工单位,各地市可在路面改造工程招标评标中给予资审优先通过、增加投标中标标段数量、业绩信誉高分等奖励。

第三十四条 各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项目业主在路面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中应明确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做到“责、权、利”统一。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文之日起实施。其他管理办法对路面工程的规定有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六条 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属养护工程性质,本办法未规定的,按公路养护工程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交通厅负责解释。

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省级抽检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以下简称“路面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和建设效益,促进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制订本抽检工作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规定范畴的路面改造工程项目。

第三条 厅采取省级抽检的方式,加强路面改造工程的质量监管。省级抽检的具体工作由省公路局负责。省级抽检工作经费在路面改造工程省补资金中统一列支。

第四条 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的省级抽检工作以工程招标标段为单位开展。各地在申报抽检标段时,必须在完成竣工验收的基础上,由设区市公路局提出经设区市交通局(委)认可后,报省公路局。省公路局根据标段汇总情况定期组织抽检。抽检完成后结果予以公布,并作为下达路面改造工程省补资金和考核路面改造工程施工单位业绩状况的依据。

第五条 路面改造工程省级抽检工作包括“外观检查”和“路面取芯”两部分内容。

“外观检查”为对路面改造工程实施规模及附属设施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核实所有的重(加)铺计划规模,检查沿线防护、排水和交通工程等附属设施设置情况;

“路面取芯”为抽查水泥砼路面强度、厚度和宽度情况。由省公路局从受检标段中随机确定1/3路段,以单个车道500米1个芯为单位进行检查。

第六条 经“外观检查”、“路面取芯”达标的路面改造工程,厅按规定的补助标准下达省补资金。未开展省级抽检或抽检结果未达标的路面改造工程,将不能获得相应的省级补助资金。

第七条 “外观检查”、“路面取芯”的抽检工作标准,按如下执行。

(一)外观检查

1、总体要求:路面重铺按照下达的计划规模完成;路肩、路沿石、边沟、轮廓标、标线、里程牌、百米桩、绿化的设置达到交通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其中,“两纵三横”国省道主干线要求路肩硬化;

2、未达标的处理:重铺规模未完成的,按每平米省补标准扣减未完规模对应的省级补助;相关附属设施设置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扣减进度拨付中所预留的10%省补资金。

(二)水泥砼路面取芯

1、总体要求

(1)受检标段水泥砼面层芯样大于(或等于)10组:水泥砼平均弯拉强度满足ƒcs≥ƒr+Kσ(ƒcs 为砼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ƒr 为设计强度,K为合格判定系数,σ为强度标准差,下同),且仅一个芯样最小弯拉强度低于ƒr(但不低于0.8 ƒr);在厚度代表值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的前提下,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偏差所计算出的厚度合格率不小于90%。

(2)受检标段水泥砼路面芯样小于10组:试件平均强度不得低于1.10ƒr,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ƒr;在厚度代表值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的前提下,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偏差所计算出的厚度合格率不小于90%。

2、未达标的处理

从强度、厚度值最低的点开始扣除(1个点代表500米单车道,扣减该点对应500米单车道的省级补助),直至该标段强度、厚度评定满足上述总体要求。

注:当强度扣除点与厚度扣除点所代表的500米车道为同一车道时,仅按扣除一次处理,不重复扣。

(三)沥青砼路面抽检

1、总体要求

压实度代表值满足K≥K0(K为压实度代表值,即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K0为压实度标准值),且压实度的合格率不小于95%;在厚度代表值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的前提下,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偏差所计算出的厚度合格率不小于95%。

2、未达标的处理

从压实度、厚度值最低的点开始扣除(1个点代表500米单车道,扣减该点对应500米单车道的省级补助),直至该标段压实度、厚度评定满足上述总体要求;

第八条 除了开展“外观检查”、“路面取芯”抽检外,各单位还应加强路面改造工程日常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予以纠正。为强化路面基层、底基层及路基基础施工质量的考核,凡在日常检查中被发现旧路破碎、基层、底基层施工达不到规范要求,且被省公路局记录在案的,在省级抽检阶段将扣除对应标段5-10万的省级补助。

第九条 厅对抽检结果好的标段予以省补资金奖励。以全省所有标段抽检的抗弯拉强度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指标,受检标段抗弯拉强度算术平均值高于全省平均值5%的,提高该标段省补资金5%。第十条 相关抽检人员在开展省级抽检工作中,应保持严谨、负责、公正的工作作风,并自觉遵守厅有关廉政规定。

第十一条 本规定仅作为审核各市上报的路面改造工程标段是否达到省级补助要求的达标依据,不作为标段质量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

篇2: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考评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温州市 “四自工程”普通收费公路(含桥梁,以下统称“收费公路”)的养护管理和征收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温州市收费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加强收费公路行业管理,保障公路完好与安全畅通,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浙江省收费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办法》(浙交〔2001〕446号)《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及《浙江省交通厅星级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浙交[2005]223号)等有关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试行)。

第二条进一步完善收费公路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收费公路经营单位的主动性 1

和积极性,使收费公路达到畅、洁、绿、美的文明样板路标准要求,全面提高我市收费公路养护质量、征费秩序和服务水平,使我市收费公路适应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组织与检查形式

第三条温州市公路管理处受温州市交通局委托,负责辖区内收费公路的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收费公路养护征收管理检查考评分两部分内容,养护管理检查考评内容参照部、省有关标准、规范和要求执行;征收管理检查考评内容参照《浙江省交通厅星级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浙交[2005]223号)进行,考评形式分季度检查、检查、随机检查及专项检查。

第五条季度、检查考评由市公路管理处组织,可邀请各县(市、区)公路管理机构、各收费站及经营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以外业路况和内业资料检查相结合,通过看、听、问、查、议的方法,按照《温州市收费公路养护管理考评标准》(试行)、《浙江省交通厅星级公路收费站考评标准》(附后)分项内容逐项进行考评,并发通报给经营单位。

第六条市公路管理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收费公路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及专项检查。

第三章 经营单位职责

第七条收费公路经营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范与标准,安排足额资金,负责收费公路的养护、绿化和水土保持等工作,加强对公路收费站的指导和文明创建,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条件。

第八条各经营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养护征收的检查考评,并提供一切方便,养护检查车辆应免费给予通行。

第九条经营单位应加强对收费公路养护质量的内部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路况的自检评定,并做好有关资料和养护质量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存档工作。

第十条经营单位根据市公路管理处检查的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做出整改处理,并将整改结果报市公路管理处。

第四章 考评方法

第十一条考评分养护和征收管理两块内容进行,各采用百分制,三个季度检查分别按20%计入得分,第四季度检查得分按40%计入得分。

第五章 奖惩办法

第十二条考评总分达到80分(含)以上的为达标单位。其中总分第一名为优胜单位,奖励10000元(其中1200元奖励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二、第三名为先进单位,奖励8000元(其中1000元奖励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余为表扬单位,奖励6000元(其中800元奖励单位主要负责人);未达标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奖励)。并责令整改;逾期未予整顿或整顿仍未达标,路况极差,社会反响强烈的,将由市交通局报请省交通厅批准停业整顿15天,直至整顿达标为止。收费站将报请省厅降低星级或取消星级收费站荣誉。

第六章 奖励基金

第十三条养护管理与征收管理考评设奖励基金,由市公路处牵头设立,每年约20万元。

第十四条基金由市公路处、各公路收费站及各经营单位(或主管部门)共同承担,各收费站、经营单位(或主管部门)平均承担0.6万元,其余由市公路处承担。未及时承担奖励基金的单位,仍纳入考评检查,但不发放考评奖励。

第七章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温州市公路管理处负责解释。

附件:

1、《温州市收费公路养护管理考评标准》(试行)

2、《浙江省交通厅星级公路收费站考评标准》

附则

篇3: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1.1 未形成科学的公路养护管理观念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没有准确地划分出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的主次, 人们在观念中还保留着传统的“要想致富, 就要修路”的思想, 那么在对公路进行管理时, 往往就会出现重视公路的建设而忽视公路的养护的观念, 并且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以建设代养护的现象, 这样不但会影响公路的服务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还没有体现出科技的含量,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环境的不断复杂, 仅采用常规的养护方式是很难全部解决所遇到的突发情况的, 养护人员还没能充分地认识到高科技养护的重要性;最后, 养护人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养护的重心, 养护的重点内容并不是在公路出现问题后才对其进行维护, 而应是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就进行预防性养护。

1.2 高科技形势下, 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来说, 其要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公路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 那么其对相关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就也是很高的。然而, 由于我国公路养护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都是较低的, 相应部门又没有积极地为这些人员安排培训课程, 很多新颖的技术以及高科技的机械设备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这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 公路养护管理的体系不科学

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方面, 我国以往主要是采用政府集中发放资金的方式, 而现阶段也已经逐步地过渡到了自主筹集公路养护费的资金筹集方式, 然而这样虽然是能筹集到资金的, 但是资金的数量却还是十分有限的, 其还是无法与不断增长的公路通车里程所需要的养护费用相适应的, 而我国各地的交通部门将大部分的资金都还是用在公路的建设工作中了。现阶段, 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仍属于事业单位, 还没有明确地划分政府和企业, 无法清楚地划分公路养护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又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 对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1.4 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仍是较为落后的

在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经常出现公路养护费用不足的问题的, 那么这些地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配备和机械配备的程度就也是很低的。在传统的理念下, 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对公路进行定期的检查, 发现问题时只要进行有效的维修就可以了, 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因为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不高, 并且科技含量不高, 因此, 公路养护管理还无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2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2.1 端正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理念

对普通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时,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同时应正确地认识公路建设和养护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以建设代养护”的公路管理工作的原则早已无法与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其对矿物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的, 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应同样地重视公路的建设和养护, 在我国普通公路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应推行养护为先的理念, 加大在养护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 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另外, 还应认识到高科技养护的重要性, 大力地引入行业中与养护工作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应及时地转移公路养护的中心, 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下, 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保证公路保养的质量, 提升相关人员对于公路保养的思想认识, 从而充分地提升公路的使用功能。

2.2 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人员的管理工作中, 首先应建立完善人员选拔体系, 坚定地遵循人才选拔工作的制度化和透明化的原则, 选拔出有较强公路养护专业素质并且能良好应用信息技术的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公路养护单位应严格的实行奖惩制度, 在工作中充分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不断地提升员工对那些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细化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层级, 确保每一个员工都有向上晋升的机会, 另外, 对于国内外新出现的与公路养护工作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等, 应及时地将它们吸收进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 从而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3 应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现阶段, 计划经济的体制对于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还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 并且主要还是依靠上级拨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没有明确地划分出养护工作的职责和权力, 而在我国的不同地区, 其养护的标准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 对普通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时, 我们应首先以统一性为原则, 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技术标准, 严格地实行各项规范制度, 应主要采用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这四大类养护标准。筹集养护资金时, 应对市场化进行一定的改革, 在公路养护体系中引入民间资本这一形式, 将公路的收费权和管理权移交给地方政府和企业, 从而保证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

2.4 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

对普通公路的使用情况应进行动态的监督, 应加大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力度, 借助于该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软件, 我们便可以将抽象的空间数据转化形成更加具体形象的三维立体图像, 将路面的使用情况精准地提供给管理人员, 为他们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 由于传统的破损类监测方法存在诸多缺陷, 在工作中我们还应大力推行高精度传感设备、雷达技术和超声波检测系统等无损类监测技术的应用, 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普通公路损坏的事前预防能力。在选择普通公路的养护材料时, 建议加大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的应用程度, 它们的稳定性更好, 并且成本较低, 既节约了矿物能源, 同时充分地保证了普通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针对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对策,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浅析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 (10) :177.

[2]王艳珍.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 2009 (11) :133-134.

篇4: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关键词】普通公路;公路养护;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由于国情不同, 我国公路养护和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1.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概述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广泛性和全面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1.2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

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养护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且在作业区域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1.3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1.4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2.目前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不足之处

2.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2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3.对未来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展望

3.1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为使养护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作业。新改建养护站、道班房,出台《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高速公路路面及附属设施日常保洁养护技术标准》等制度和规范,“养护标准示范段”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对普通桥隧等构造物养护力度加大,养护工程制度要全部落实到位,对桥隧经常性、定期性和特殊性检查全面开展,各区县配置综合养护车、装载机、挖掘机等养护、抢险设备,养护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 扎实做好公共服务能力,使服务设施更加完善。规范干线公路标志标线设置,增设高速公路标志牌,开展服务区专项整治活动;完善服务导识系统;路域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启动“通道森林”工程建设,栽种树木,新增绿化通道,公路驾乘环境显著改善。惠民便民措施全面落实。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普通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指标转变,对普通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3.2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3.4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

4.結束语

公路养护指的是在公路建成通车之后,所采取的养护作业的全部措施,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是公路养护管理的规定性,即我国的公路法等对公路养护的任务。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公路的养护,能够有效的保持公路的正常使用,给公路使用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篇5: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 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 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 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

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第六条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审核管养单位提出的隧道养护维修工作方案,督促其小修保养工作的开展,考核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作质量。

第七条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职责:

1.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2.编制隧道的维修保养计划,组织实施列入计划的小修保养工作。

3.负责辖区内隧道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审核填写各种隧道检查数据报表,并按时上报。第八条 养护道班(工区)专职隧道养护工人职责: 1.负责每天隧道的日常检查。

2.如发生突发情况,及时向道班班长汇报,由班长向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汇报,协助班长对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隧道的检查与养护要点

第九条 土建结构

检查分为四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及专项检查。

(一)日常检查:要求每月不少于一次,主要是及早发现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它异常情况,并做出处治措施。

检查部位为: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交通标志、排水设施、吊顶、内装。

检查内容及养护要点:

(1)洞口上方边(仰)坡:是否存在落石、积冰、积水,圬工体是否有损坏。

(2)洞门圬工体:是否存在起层、灰缝脱落、渗漏水、是否已妨碍交通。

(3)路面:是否有滞水结冰现象,路面是否有病害。(4)排水设施:有无堵塞积水漫流现象。

(5)吊顶及内装:是否清洁,伸缩缝处有无内装起层、脱落现象

(6)标志:突起标志是否有损坏,表面有无脏污影响其使用功能,能否有效传递交通信息。

(二)定期检查:要求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土建结构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工具:钢尺、游标卡尺、裂缝观测仪、锤子、渗漏水检查用的PH试纸、升降车、施工标志。

检查内容及及养护要点:

(1)洞口:仰坡上方山体是否有滑坡、岩石是否有岩崩征兆;挡土墙、截水沟等圬工体是否有裂缝、鼓肚、表面风化、下沉等现象。

(2)洞门:墙身有无开裂、块石松动;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结构是否有沉陷、断裂现象。

(3)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洞顶是否有渗漏水,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异常。

对于起层、剥落,及时清除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剥落层,并在现场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检查日期,以便下次检查时进行对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4)洞内路面:路面伸缩缝内灌缝胶功效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有拱起、错台、断板现象。

(5)排水设施:排水沟内是否有沉沙、淤堵现象,地漏子等各部件完好情况。

(6)吊顶及内装:吊顶有无漏水,内装表面脏污程度。(7)交通标志、标线: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有无锈蚀、老化失效、缺损的标志;隧道内的标线是否脏污、破损或脱落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三)特别检查:是在隧道受到自然灾害、墙体受到外力碰撞事故、火灾等异常事件后,对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检查内容参照定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束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要有专门的检测报告,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四)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检测内容分为:

(1)由于外载荷作用造成结构性破坏。如衬砌变形、沉降,起层、剥落、突发性坍塌等。

(2)材料劣化导致结构破损。如衬砌断面强度降低,衬砌起层、剥落,钢筋腐蚀等。

(3)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破损。如从衬砌裂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渗漏水导致结冰,砂土伴随流出。

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第十条 机电设施

检查重点为: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

(一)供配电设施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1)日常检查每3天检查1次,由管养单位持有电工证的专业人员,配备专门的电工检修工具,针对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变电室内相关设备的外观,观察有无异常、异响、发热、火花、气味等现象,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2)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电力专业队伍来进行。

(二)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照明线路,其检查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

(1)日常检查要求隧道养护工要每天通过步行或养护巡查车对照明设施外观进行一般性检查员。

(2)经常性检查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运转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破损零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消防设施是指预防隧道火灾所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洞口处堆放的防火砂。

检查与养护要点:

(1)隧道养护工应该对消防器材柜的使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要检查锁具有无异常、柜体是否锈蚀,柜内灭火器有无失盗现象。

(2)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软管损伤,灭火器是否过期。(3)洞口防火砂是否码放整齐,有无妨碍行车现象。第四章 隧道的保养与维修 第十一条 土建结构

(一)清洁维护 :土建结构应经常性进行清洁维护。(1)隧道内路面清扫应不少于每周一次,清扫的垃圾要及时清除出洞外。

(2)顶板及内装应定期进行清洁。顶板的清洁要求根据交通量及受污染程度,每年一次;内装为条形瓷砖的,每季度一次。

在清洁过程中,常温下建议用洒水车湿法清洁,对机电设施进行保护;冬季,建议用干法清洁,防止结冰,在清扫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3)隧道内排水设施清理工作应每年不少于2次,在汛期前、汛期后分别进行,如有车辆运输砂石料且漏洒严重,应增加排水设施清理次数,以保证排水畅通。

(4)隧道内标志、标线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其清晰、醒目,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

(二)保养与维修

保养与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工作

(1)洞口:两侧排水沟及洞口上方截水沟使用功能要保持完好,洞口圬工体表面平整,无冻胀、渗水、灰缝脱落现象,各种病害要及时处治。

(2)洞身:内衬砌出现的瓷砖起层或剥落,应及时清除起层瓷砖,进行加固处理,如有渗漏水,要先将水导入边沟排出。

(3)路面:路面养护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边沟的盖板、地漏子,就近在隧道管理所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一旦损坏,及时更换,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4)吊顶及内装:要保持清洁美观,如有损坏,及时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新。

(5)交通标志: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其位臵要适当,传递交通信息准确无误,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牌面

脏污要及时清洗,有锈蚀、老化失效的标志,要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 机电设施

公路隧道机电设施主要是指为其运营服务的的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等,根据机电设施的复杂程度、工作量来配备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要培训上岗,能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持证上岗。

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检修、经常性检修、定期和分解性检修、应急检修。

(1)日常检修主要是指中间灯连续坏2盏以上、洞口加强段连续坏3盏以上就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经常性检修指每月所进行的检查与保养,由专业人员进行,主要检查电压是否稳定,亮度是否正常;灯泡有无损坏,镇流器、电容、触发器、保险管有无异常;灯具的密封性,并清除附着的尘土,检查线路有无腐蚀和损伤,配电柜内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3)定期和分解性检修,是隧道机电设施保养工作的强制手段,对照经常性检修所发现的问题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通过检测仪器对仪表、灯具等设施进行标定或检修;由消防部门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进行检查、检修。

(4)应急检修是在隧道内或相邻地带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强制检修。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隧道的安全管理包括:正常运营、养护作业、发生各种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

隧道正常运营阶段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隧道管养单位必须制定以预防和处臵隧道中断交通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在汛期,除了对隧道内各种设施进行检查,还应到山顶查看山体有无滑坡、崩塌迹象,岩体有无开裂、失稳现象,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对交通威胁情况,决定是否封闭隧道。

第十四条 在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严格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并选择交通量较小时段进行,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安全保障方案,确定合理的工作区。

(2)养护作业机械、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

(3)作业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4)如作业内的隧道结构有安全隐患,易发生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5)养护施工区域所在洞,要全亮度照明。

第十五条 如隧道内发生火灾或重大交通事故,影响隧道畅通,隧道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展开工作,将损失降至最低。

因抢修工作而中断交通时,应迅速向社会发布公告,并在相邻路口处设臵明显的施工绕行标志,充分利用广播、电子情报板等多种媒体进行提示告知,及早绕行,避免车辆在隧道口处拥堵。

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现场,恢复隧道的正常通车,分析总结事故成因,恢复或提高隧道的防灾能力。第六章 检查考核

第十六条 市公路管理机构将对各区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其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第十七条 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管养单位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预防措施不力,报送资料不及时,隧道内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的,要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监管或管养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责任单位的责任。

篇6: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摘要:

国省干线公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养护管理对国省干线公路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就对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篇7:浅谈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普通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

第一条 为准确掌握公路路况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公路及其沿线设施损坏情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局普通干线公路(不含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巡查主体及巡查职责:道班(工区)作为巡查的责任主体,责任按规定的巡查频率应在每个工作日内对所负责管养的普通干线公路的路基、路面、防护构造物、绿化、沿线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巡查应现场填写巡查日志(日志应明确记录巡查路段桩号、公路状况、处理情况等内容)。每日巡查完后应及时向我局上报巡查中发现的小修病害汇总情况。

第四条 我局应每月对所辖道班(工区)日常巡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根据道班(工区)每日巡查发现的小修病害情况安排小修工程计划。负责按照《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对管养的普通干线公路上的桥隧进行日常检查。

第五条 公路巡查包括对路基、路面、沿线设施、绿化的日常巡查,对桥隧的检查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第七条 路基巡查内容:路基是否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路肩有无病害;排水设施是否完好、畅通;挡墙等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第八条 路面巡查内容:路面有无病害,路面有无污染、杂物、积雪、积冰等,是否及时清扫。

第九条 沿线设施巡查内容:公路沿线的设施是否完好、清晰。

第十条 绿化的巡查内容:公路沿线的绿化有无病害、死亡,养护是否规范。

第十一条 桥隧的巡查内容:按桥隧相关规范要求巡查。第十二条 危险和事故频发、病害较多的路段应列为巡查重点,加大巡查频率,必要时应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监测。

第十三条 养护道班(工区)在巡查时,若发现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受损或出现轻微的病害,能及时修复的要及时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要及时上报。

第十四条 养护道班(工区)在巡查时,若发现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受损或出大面积的病害及水影响交通通行时,要及时上报,我局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和材料及时进行修复。

第十五条 对病害的修复质量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修复时限按《重庆市公路路况病害修复时限》(渝路局发[2006]250号)文件执行。

篇8: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 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 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 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 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 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 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 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 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 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 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 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 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 综合素质要高。

2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 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 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 不利于社会融资, 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 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 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 监管不严, 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 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 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指标, 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 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 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 使用频率低,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 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3 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 由于国情不同, 差异很大, 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 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 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4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 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顺应普通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 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

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 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

3)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 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4) 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 建立并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

5)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 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 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2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 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提高路面耐久性,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 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 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3 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 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 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 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4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篇9: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关键词】普通公路;公路养护;公路养护管理

1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 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 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 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2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 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3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4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顺应普通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

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养护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来为养护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加强职工的培训是时代需要,是管理上的需要,也是发展上的需要。通过培训,使广大职工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懂得以理论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和熟练掌握先进机械的使用,不断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潜能,使机械设备发挥应用的效能和作用,以达到提高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的目的。

3) 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

4)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統型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2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3 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4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

结语

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处在一个认识较低的层面,资金、科技等方面投入远远达不到需求的标准,公路管理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2]朱湘伟,张淑霞.小议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0)

篇10: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目前,努力探寻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新方法,已成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实际,对目前建成的农村公路在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作 者:李亮  作者单位:遂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河南,遂平,4631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13) 分类号:U418 关键词:农村公路   养护   管理  

篇11: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针对农村公路的`使用情况和目前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以尽可能少的养护资源和资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 者:苗路柯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交通局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10)分类号:U418关键词:

上一篇:会说话的眼睛初一作文下一篇:大班快乐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