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

2024-04-28

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精选6篇)

篇1: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

四方城寄宿制学校德育研讨材料

2011—2012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很高兴教育局领导能给我一次与大交流探讨的机会。下面,就我校本学期要做的工作向大家做一得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工作目标

与往学期一样,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仍将以班主任、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石;紧紧抓住“活”、“实”、“细”、三个字,即:班级管理抓“活”;养成教育抓“实”;校园文化建设抓“细”。

班级管理抓“活” 通过上学期的摸索与实践,学校总结出了“参与式班级管理”九大方式方法,即:我的地盘我做主——特长激励法;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协商式激励法;这点小事你去办吧——授权式激励法;每天和一位同学谈心——情感激励法;小组挑战小组,同学挑战同学——竞争激励法;“敌人”在哪里——目标激励法;评选班级之最——成功激励法;棒棒糖的甜味——物质激励法;每天学习一则名言,一篇名人故事——榜样的力量法。组织撰写了《参与式班级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方案》对各年级“参与式班级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低段力求做到班级事物“事事有人做”——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中、高段力求做事班级事物“人人有事做”——所有学生均参与班级管理之中。在《方案》的引领下,本学期各班的班级管理方法均有所创新。如二年一班的“小天使之间的对话”,四年二班的“我的地盘我做主”,五年级的“扬起自信的风帆”,六年一-1-

班的“参与式班级管理五大模块探索”,六年二班的“小鬼当家”等等,各班级各有特色,各具千秋。

“参与式班级管理”面向的主体是学生。为此,加强小干部队伍的建设就极为重要。(1)建立小干部例会制。每个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辅导和总结。(2)开展小干部“互帮互助活动”,班级定期评选“管理之星”,并建立学校小干部交流研讨机制。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使班级管理不断上台阶。

在抓好学生自主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教育局《班主任分层管理动态实施方案》,不断作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以每周一次的周例会、每月一次的培训会、每月一次的研讨会为载体,实施新、老班主任之间师徒结队,捆绑考核。以便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养成教育要抓“实”

本学期,重新修定了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在“十个一”的基础上,确立“感恩教育校园行”为我校养成教育主题,每月确立不同的养成教育活动内容。

三月份: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结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班队会评比,学雷锋主题宣传板报评比等系列活动,同时,每周二晚组织学生观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让这一在国家记忆中永存》(纪念5.12地震)、《60年国庆大阅兵》、《举起手来》等爱国主义影片。同时开展“爱国要从小事做起”活动,以此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熏陶,知道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四月份:感恩母校,感谢师恩

1、感恩母校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从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着手,从点滴小事做起,文明礼让,爱护公物,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情。学校每月开展“清洁示范班”和“文明礼仪”示范班创建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从“弯腰行动”入手,每天在班主任(或班级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拾捡学校垃圾。而“文明礼仪”班级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遇见年长者,不论是校内教师、工友,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落落大方。各班级要从每天为学校做一件好事、每天清理一次校园(班级)、不乱写滥划、写一篇爱护校园的唱议书、“说文明话,做文明人”等,确立好本班感恩母校主题,并力求做到常态化。

2、感谢师恩

(1)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通过“八个一”(开一次班队会、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发一段信息)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2)开展一次“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3)开展一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

五月份:感恩他人,关爱自己

重点以学生自身的安全教育为主,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六月份:舔犊情深,父母之爱

1、观看邹越演讲

2、读《二十四孝故事》,做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3、“洗脚行动”

4、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开展“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三个百”、“六个一”工程。

“三个百”工程是学校根据“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而展开的一项活动,即学唱百部爱国主义歌曲;阅读百部爱国主义图书和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它在“六个一”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

“六个一”即:

1、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根据学校养成教育要求,结合重大节日,制定出每周升旗仪式的主题,做到:定升旗时间、定升旗班级、定升旗主题、定主发言人。

2、每周观看一部优秀影片(记录片)展播。在播放影片时,做到定时间(每周二晚自习)、定影片(目前已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举起手来》三部)、定时组织召开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研讨会(班级每周一次,学校每月组织一次)。

3、每周一歌。学校利用间操课,课间等时间,反复对学生播放百部爱国主义歌曲,做到每周一曲,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播放。

4、每周一次的校园广播。具体做到定时间(每周四)、定主题、定班级。

5、每周一次的红领巾监督岗定时上岗。每周一早晨,在值周老师的带领下,红领巾监督岗定时站在学校门口等位置,迎接老师、同学。

6、每月阅读一部爱国主义书籍。结合“十个一”活动,学校去年花费4000余元,购买了近200部爱国主义书籍,学生可利用课外时间及学校规定的读书时间到图书室进行自由借阅,高段要求批注。

以上,就我校“参与式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本学期所要做的工作向大家做一汇报,有不妥之处,再次肯请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

篇2: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

玉溪小学 陈刚

学校领导:

9月18日——19日,在遵义师院举办了“中小学班主任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聆听了四位优秀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我两天的学习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9月18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研究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袁卫星老师作了《用生命唤醒生命》的讲座,他在讲座中尤为强调了当今教育所未引起重视的而又是特别重要的一种教育——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06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就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几十年来,生命教育在全球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西欧、澳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而在大陆,起步较晚,目前上海市、辽宁省、湖南省等部分省市也陆续制定颁布了关于生命教育的意见、方案及指导纲要。而我们对于生命教育的了解还知之甚少。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它是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旨在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教育,也是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的需要,当今中小学生生命的现状令人堪忧,尤其表现突出的有自杀、杀人等对生命的漠不关心,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这些正是由于我们生命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可见,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势在必行。而又该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呢?袁卫星老师他提出了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综合实践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拿我校而言,我们的主题班队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反邪教教育等也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只是我们还没有把它们进行整合、提升,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目标和要求,还没有提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上来。而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去实践生命教育的理念呢?袁卫星老师用一个词语作了高度的概括,那就是唤醒。他认为,教育就是一种唤醒,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引导学生“在自身内心挖掘一个深的答复”。他指出了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孩子“学什么”,而不关心学生“为什么学”“为谁学”。也是就没有真正解决学习的源动力问题。而源动力问题不解决,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强化孩子的创新意识等,也都是一些空话。他认为我们要把“唤醒”落实到四句话上: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学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对于唤醒,我认为就拿我们全省开展的春晖感恩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唤醒,就是唤醒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对师长的感激、对亲情的珍惜、对他人的包容和对自我的认识。袁卫星老师阐述了生命教育的五个纬度(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职业、生命与伦理、生命与价值)和三个层次(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并指出了生命教育的三级目标,及珍惜生命(生存)、热爱生活(生活)和成就人生(生命)。他强调,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的起点,更是教育的终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如果说我们的孩子连生命都没有了,或者说他的生命是不健康的、不安全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他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把“唤醒”贯穿于教育之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关爱学生。

二、9月18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文汇中学班主任沙莉老师谈了关于她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她说教师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它是育人的工作,它关系到一个人甚至是几十人一生的成长。为此,她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注意到的是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自己就一定要有一个纯净高尚的灵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言教不如身教,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沙莉老师还谈了对于如何教育和管理好学生,她认为,教育要宽严并重,不能一味的赏识表扬,也不能只有批评,要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发展,但也要对学生提出来严格的可行性的要求,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她还特别提出了作为班主任,所做的工作是琐碎的,她认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9月19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高万祥老师更是给我们带来了一堂激情澎湃的演讲。主题是“人文关怀是班主任的神圣使命”。他从三点实践阐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是爱心,也就是用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的情怀。他认为,教育就是爱,爱的教育是最有效果、最有力量、最神圣的教育方法。爱心和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武功。作为教师,就应该是时时为孩子心头送上一轮明月的人。一个优秀的老师和一个不合格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差别就是对待学生的态度。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最高境界是朋友关系,及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而了解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你,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老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也就是教师要爱学生,教师爱学生可以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而教师恨学生却可能把一个民族恨委缩了。二是如何实施人文关怀,实践人文教育。人格是一笔一划写成的。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人就是教育的目的,过程就是目的。高万祥老师指出,中国的教育坏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他要求,作为教师,要培养绅士,自己要先做绅士,要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穿衣、学会说话、学会做人。他说不是所有的时尚都能进入校园,老师的仪表、服饰、言行都是学生生活阅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他说,一个人如果做不了一个伟大的人,那就怀着一颗伟大的爱心去做平凡的事情。三是经典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高万祥老师提出,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经典阅读就谈不上人文关怀。他说,上帝给人的两件礼物就是希望和梦,而阅读就是收获礼物的最好方式。阅读是最好的个性教育,我们要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要把诗意和温暖带给孩子的一生。他还指出我们当今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存在的一个误区,比如说在语文试卷的作文上经常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几千年一直传承着的优秀的诗歌文化难道就在我们这一代绝迹。我们抹杀了多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诗歌创作的灵感。在这个没有信仰的社会、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没有信仰的精神侏儒呀!

四、9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市十佳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国家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王建红老师组织进行了《努力成为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的讲座。一是“智慧型”班主任是时代的需要。她指出了当今家庭存在的五大冲突:即期望的冲突、保护的冲突、爱的冲突、交往的冲突、评价的冲突,而最终导致了学生的无望、无助、无情、无奋、无措。二是“智慧型”班主任对管理的认识。她认为教师的智慧首先在于懂得学生、懂得教育规律,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她说教育不仅是控制,更是对人的解放;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辅助儿童成长,尤其是人性方面的健康成长。为学与做人之间要平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三是“智慧型”班主任的四种角色。即“智慧型班主任”要有农民的心态;“智慧型班主任”要有收藏家的视角;“智慧型班主任”要有木匠的眼光;“智慧型班主任”要有铁匠的预设。

篇3: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

课程教学汇报要体现该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目标、内容等核心教学体系。汇报的课程教学应做到主题明确, 思路清晰, 定位恰当, 内容与形式不限。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可以一个学年开展一次, 课程汇报的时间为一节课。每次课程汇报与研讨活动分为听课与评课两部分。系里的每位老师都要参与教学汇报与研讨。汇报与研讨的形式是把上课时的重点要点做成简单的PPT向学生灌输与强调一次, 然后是对学生作业的讲评。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 再由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参与讲评作业。最后是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谈各自的听课感受, 并向汇报课程的那位老师提出好的教学建议。

本人也参加了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活动, 现在把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进行汇报的是《创意思维》一课。我在这门课的最后一天进行的课程教学汇报。提前跟学生们说了一下, 以便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首先, 我将《创意思维》这门课的章节与每个章节的要点梳理了一遍, 做成了一个PPT, 带着学生把这门课总结与回顾一次, 大概用了15分钟的时间, 因为汇报主要是看教学效果的, 教学效果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体现。第二部分就是评讲学生的作业。本人是鼓励学生自己讲作业的, 班里有些活跃积极的学生十分愿意对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作业。其他的同学我也尽量先让他们讲解自己的作业。当同学讲完了自己的作业后, 我会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评价那位同学的作业, 这个过程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正体现在这个时候。学生们有时也会提出非常好的建议, 帮我解决问题, 使我茅塞顿开, 做到名副其实的教学相长。现代社会需要活跃并有建设性的人才, 让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 对于他们的表述能力与心里素质都是种锻炼。走向社会的他们将要与别人合作、沟通, 现在就试着让他们大胆的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指正, 对于他们日后走入工作岗位是种非常好的准备。

再说参加我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的各位老师们。这些同事们在教室里听我的课程汇报, 他们边听边记录下我授课的内容, 也思考着他们各自的感受与建议。下课后, 我和所有参加的老师聚在一起, 听取同事们对我授课的建议。同事们非常负责任的为我提出不足, 他们会找出我的缺点使我进步。他们建议的范围很广阔, 有课程内容方面的, 有作业布置方面的。具体来讲, 关于课程内容方面就是纠正我授课时一些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告知我哪些内容还可以再扩展知识面。作业方面告诉我如何更好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是系主任对我的教学进行评价。主任是经验丰富的教授, 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因此他的建议是非常宝贵的, 可以使我在以后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 大家有商有量, 所有的老师都能有收获。通过这样的课程研讨, 可以解决平时许多没有被解决的教学问题, 还能萌发出一些很好的教学建议。艺术设计教育正在寻求转型发展的突破, 许多困惑、许多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破解。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审视对于我们的突破太为重要。

通过教学汇报与研讨, 可以使同事更加的了解我, 我也能学习到其他同事的很多技能。总的来说这是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展示与提高, 感觉很值得。这样的教学研讨与汇报可以一年举行一次, 也不易太频繁, 因为每个老师有自己的工作任务, 不能影响教师们的正常授课时间;另外每次教学汇报与研讨都会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 大学生应该要给予他们自由创造的空间, 而不是频繁的配合老师们进行讲演。一学期一次汇报活动的话学生们会产生疲倦, 因为班级不多, 每位教师都要汇报, 难免一个班一学期要被听课两次甚至以上, 这样的话学生上课时会莫名的紧张, 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极易把这种教学促进活动演变为作秀。

课程教学汇报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设计展也可算作一种教学汇报。艺术设计生的毕业设计展, 就是一次课程教学汇报。毕业设计是种综合, 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他们把学习几年的成果展示出来, 从中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与经济性非常强的专业, 是为社会提供广告与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教育也成了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由于专业的灵活性、学科的交叉性, 技术的依托性, 艺术设计专业能够在很广阔的范围内找机会, 找灵感去提升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还有很多形式比如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企业资助大学搞科研;大学参加企业科研等等。当然, 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也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有所促进, 我们还需要更广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眼界改变世界, 体验改变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还在成长时期, 希望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越走越好, 越来越开阔。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市场, 设计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为了提升教学水平, 各种形式的教学实验活动纷纷涌现。课程教学汇报与研讨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是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教研”“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篇4: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汇报

8月11日,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志新主持的黄水小学开学典礼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培训则特邀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余源伟做影视作品创作流程与价值判断讲座。下午则由潘克明教授对本届影视作品评分标准进行解析。

在8月12日的校园影视奖研讨评选工作会议上,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书记余跃致辞,并介绍了当地校园电视的发展情况。专委会秘书长许益超简要汇报了专委会工作情况。

会上,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丁新发表工作讲话。他指出,在校园电视普及面越来越广的情况下,一定要提高作品质量,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电视创作一定要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发言最后,丁新对专委会工作表示了肯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则对中央电教馆、全国各地电教馆(台)、学校11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会议结束后,27个小组开始了为期3天的研讨评选工作。

篇5:小学语文研讨会汇报材料

“巧设课堂 创新思维 培养兴趣”课堂教学研讨会

汇报材料

汇报时间:2014年12月17日 汇报对象:全体教师 汇报人员:张文涛 汇报地点:校会议室

此次为期两天的培训是在巴师附小进行的,一共参加了三位老师的课堂展评和汇报交流。每位老师的课堂展评各有秋色,交流汇报一语中的,令人心生企望。课堂展评的内容分别是:《鹬蚌相争》、《狼牙山五壮士》和苏教版的《莫高窟》;交流的话题是《陪孩子一起读书》、《泛在阅读,重构教师的生命格局》和《课堂,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就前两天的学习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在座的同僚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希望对各位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汇报:

一、课前亲切交流,拉近师生关系;

一般我们在其它地方参加赛课的时候可能很少与前来听课的学生进行课前的交流,这样师生之间总有一层隔阂,课堂上也就难以进行发挥,学生可能也不会在课堂上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授课。

二、语文教学以读为主,以演为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篇文章只又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的精髓。当然,要想读好文章首先得从关键词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同时在读的时候尽量少让学生齐读,因为在齐读的时候很多学生是在滥竽充数,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尽量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去读课文。如:默读、慢读、快读、分角色读……同时,在边读课文的基础上边表演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中适时插入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对他们来讲是课堂上放松心情的最佳方式,因次在选择游戏时要有个度,也为该堂教学提供一定帮助的游戏。

四、学生要多读书,多积累。

我们语文老师可能经常埋怨学生作文空洞,可读性不强;回答问题不够深入;看待问题不够全面……这些我认为都和学生的阅读量过少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升,我相信多读书、多积累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而不倒。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而就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十万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

五、适当运用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件的合理运用是为优质教学服务的,用得好,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得不好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现在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课件背景以及插图的合理应用,尤其是课件的背景制作我认为越素雅越好,不然学生的精力就不会落在文本上,而是华美的课件上。

同时课件的制作还应注重精炼,不然繁琐、复杂的课件只会让人应接不暇,缺少思考的余地。要知道授课是一个师生合作的过程,而不是浏览课件的过程。

六、尊重孩子的观点,适时给予肯定

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可能经常在讨论这样的话题:我们班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啊,回答问题老是那几个学生呀,或者老师一般都提的都是设问啊……究其原因,是问题太深吗?学生太笨吗?老师太凶吗?我想作为学生而言,很多时候还是想表现自己,还是想吐露自己的心声,但是很多时候在回答问题后,得不到老师的赞许,学生的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回答问的积极性就大大折扣,远不如低年级的学生。

篇6:听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汇报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的平台。这次听课学习活动,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策略上都给了我较深的触动。

这次观摩研讨会为期两天,共有七位专家分别执教和进行相关的数学讲座。我参加的是第一天的活动,分别听了王延安、吴正宪、罗鸣亮、刘德武四位专家的讲课和讲座,其中有名的吴正宪老师还连续上了两节观摩课,并进行了现场答辩交流。为期一天的听课学习,收获很多,感受颇丰,即六个字:

感受

(一):生本,新一轮课改的主题是生本课堂,以往听到一堂自以为比较满意的课,我会用“精彩的表演”去赞扬他,可这次我却不能用“表演”一词来描述,因为他们给我的感觉是,这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并非事先设计,而是老师与孩子们在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每个环节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自然而然的进行的,丝毫看不出是老师有意设计的。他们分明就是在做数学探讨,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体现得淋漓尽致。

感受

(二):和谐,在课堂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真正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之间虽有角色的分工,但他们人格上体现了平等,彼此尊重爱护;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意见;教师能公平、公正地平等对待、评价和激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并以友善的态度加以指点;教师和学生间彼此真诚相待。各位专家虽然年龄较长,其中刘德武老师是六十好几的退休教师,可他们同样用生动的语言,微笑的表情营造了一种极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并以此去推动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

感受

(三):创新,我们在教学教研的时候,经常提到“创新”一词,说明大家都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可是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当然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可几位专家的现场展示告诉我,“教学创新”分教师的创新和学生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资源„„,如王延安老师的执教内容“神奇的正方形”并非教材内容;吴正宪老师使用的教具“天枰”设计新颖巧妙;刘德武老师提到的改变教材例题和习题进行教学等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步登天的事儿,几位专家更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步教学:1.首先创设有意义的情景使学生想创造,如罗鸣亮老师的“认识整万数”,以赵本山的小品引入,小品中出现了一个本节课所需要的数据“三百万”,老师要求学生在一个只有五档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无法完成任务,进而激发了他们要创造的意识,增加计数单位;2.其次,老师们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使学生敢于创造;3.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维材料,使学生会创造,提高创新的能力;4.最后,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让学生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上一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修改《国有企业境外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外汇下一篇:栀子花开的清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