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2024-05-06

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共6篇)

篇1: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理学院贫困生问题调查问卷(11级)

1、您是贫困生吗?()(该处贫困生以客观实际而论)

是,一直享受困难补助(34/0.26)是,曾经享受过困难补助(31/0.24)是,申请过困难补助但未获批准(47/0.36)D.是,但未申请过困难补助(6/0.05)不是,也没申请过(12/0.09)

2、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200以下(2/0.02)200—400元(48/0.42)400—600元(47/0.42)

600—800元(16/0.14)800元以上(2/0.02)

3、如果你是贫困生,您家庭贫困的原因()(可多选)

贫困地区生活水平所限(65/0.31)多子女(41/0.21)因病致贫(26/0.13)

自然灾害(25/0.13)其他(45/0.22)

4、有些贫困生拥有类似mp5、高档手机、电脑等物品,您对此现象的态度是()贫困生也有权拥有(18/0.16)无所谓,他有钱就让他买呗(5/0.05)这样的做法和贫困生太不相称了,我怀疑他是否真的贫困(23/0.21)不该有(44/0.4)视具体情况而定(22/0.2)

5、在自己的穿衣打扮方面,您的态度是()

家境贫寒,有什么穿什么(14/0.12)过得去就行,不最差(86/0.75)

一定要时尚到位(1/0.01)其他(14/0.12)

6、您乐意和贫困大学生交往吗?()

很乐意(58/0.51)、乐意(54/0.47)、不是很乐意(2/0.02)、不乐意(0)

8、您认为贫困助学做得最好的两项是?()(限选两个)

助学金(62/0.28)奖学金(26/0.12)助学贷款(62/0.28)学费减免(18/0.08)勤工助学(46/0.21)生活补贴(6/0.03)

9、您认为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励志奖学金能帮助贫困生解决问题吗?()非常能(26/0.21)还可以(67/0.55)很少一部分(24/0.2)根本没用(2/0.02)没感觉(2/0.02)

10、您认为当前贫困生和助学金等资助比例匹配吗?()

比较匹配(24/0.20)贫困生多资助少(48/0.41)贫困生少资助多(10/0.08)不知道,没研究过(36/0.3)

11、您在大学里获得过以下哪几种方式的帮助?()(多选)

生活补贴(42/0.26)奖学金(7/0.04)助学贷款(040/.25)助学金(44/0.27)勤工助学(11/0.07)学费减免(3/0.02)无(14/0.09)

12、您所在的班级的贫困生评选是如何进行的?()(可多选,没有符合的请填空)

全班公选(15/0.1)班主任/班委决定(53/0.36)贫困证明(35/0.24)

不申请的同学评选(35/0.24)不知道(8/0.05)

13、您所在的班级的贫困生评选公平吗?()

非常公平(4/0.04)还可以(90/0.8)不公平(10/0.09)

非常不公平(6/0.05)同学们怨气很大(3/0.03)

14、您觉得贫困生应该怎样评出。()(可多选)

全班公选(54/0.32)班主任/班委决定(32/0.19)贫困证明(61/0.37)

不知道(14/0.08)其他(4/0.02)

15、您觉得公布受资助情况是否侵犯您的隐私权?()

不觉得,应公布(41/0.37)不觉得,但不应公布(53/0.48)

觉得,让人难堪(6/0.05)无所谓(7/0.06)不知道(3/0.03)

17、假如您拿到了工资、爱心补助或奖学金等时,您会()

作为生活费买一些必需品,弥补家用(59/0.57)来个疯狂消费,买点名牌商品(0)存起来以备后患(29/0.28)其他(15/0.15)

19、您有没有勇气在几百名同学面前承认自己卑微贫寒的出身呢?()

不敢(18/0.16)没机会讲(24/0.22)理直气壮地说过(45/0.41)

私下可以承认和泄露给他人(24/0.22)

20、你班上的贫困生上课情况怎么样?()

很认真(64/0.58)人在心不在(36/0.33)经常逃课(5/0.05)和非贫困生差不多(5/0.05)

21、您身边的贫困生整体上的学习成绩怎样?()

比非贫困同学成绩偏好(22/0.21)和非贫困同学差不多(82/0.78)比非贫困偏差(0)

22、为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您觉得贫困生能或应做些什么?

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勤俭节约,兼职、参加勤工助学,争取获取各种奖

23.你认为我校贫困生资助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资助名额不够,申请不真实,资助的钱发放迟,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评选,无统一的有权威的评选制度,24、十分希望您能写出关于贫困生问题的评论或设想

评选公开透明,提高某些贫困生交际能力不够强,鼓励创业,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加强感恩和励志教育,更进一步宣传资助政策,调查贫困生的消费情况

篇2: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一、调查活动简述

调查背景:

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高校全方位信息,考生以及家长在此类信息的获取方式多半凭借互联网,而网上的此类资源鱼龙混杂且较为分散,并且,相对于国家重点大学,独立学院和非本科院校的信息更是严重匮乏。

大学刚入学时,很多新生对自己专业并不了解,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步入到大

二、大三时,为专业相关的考证、实习需要等开始头疼;待到大四毕业季之时,又为就业等问题苦恼。

前期,我们已经对现有信息进行了初步调研。我们将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高校信息的需求。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

开始时间:2014年12月15日 结束时间:2015年1月15日

二、问卷调查内容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家庭所在地?

A.城市

B.乡镇

C.农村

4.您在入学前对心仪学校或目前就读学校了解程度如何?

A.了如指掌

B.一无所知

C.了解基本情况

D.不care,听天由命 5.您平时对高校信息了解的渠道是什么?

A.贴吧

B.QQ C.官网 D微信 E微博 F其他 6.您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满意程度如何?

A.满意,且有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B.不满意,不感兴趣

C得过且过,无所谓

D 非常想转专业

7.请问您平时在校会关注的信息是什么?[多选题]

A.各类考证信息

B.校园动态

C各组织、社团动态

D考试信息

E其他 8.您对目前课外培训课和考证热的看法是?

A.重要,是就业的敲门砖

B.可以证明自身能力

C.没有多大用处 D.从众心理,他有我无的心理落差所致

9.请问您平时考试的复习方式是什么?

A.从不复习,裸考

B.独自埋头苦读

C学霸的指导和笔记 10.请问您平时的学习态度如何?

A.不是特别上心

B.知其重要性,但还是60及格万岁

C.非常认真

D.不在意,任其发展

11.您觉得现在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的差距有多大?

A一般

B很大

C比较大

D符合社会需要 12.就平时学习而言,您所需的材料会有哪些?[多选题]

A.四、六级历年真题

B.主流课程习题答案

C.考研资料

D.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题库 E.教材用书

13.您平时的出游频率有多高?

A很少,几星期一次

B正常,差不多一星期一次 C经常,一周至少三次

D我是宅仙,不出门

14.平时有出游的话都去哪里呢?

A校园周边

B厦门著名景点

C没留心,跟着小伙伴走

D我几乎不出门 15.请问您对自己将来要就职的行业有过规划吗?

A暂时没有什么想法

B有个大概的方向

C不太关心这个问题

D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三、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包含16题,其中8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本次问卷调查面向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全体学生。在本校共发放问卷675份,共收回问卷675份,回收率为99.26%,其中有效问卷670份。

我们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级是

3您的家庭所在地?

4.您在入学前对心仪学校或目前就读学校了解程度如何?

统计结果显示,有85.07%的同学月零食开销在100元以上,41.8%的同学月零食开销在200元以上,14.93%的同学月零食开销在300元以上。可见,本校大学生在日常零食的开销上占生活费相当大的比重。这将有利于外贸食品进入校园的食品市场,对本土化食品起到一定互补的效果,甚至成为在部分种类的食品的替代品。

5您平时对高校信息了解的渠道是什么?

如统计结果所示,有高达79.1%的大学生都尝试或长期购买过外贸食品。由此可见,本校学生对外贸食品存在着潜在的需求

6.您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满意程度如何?

如统计结果显示,同学们购买外贸食品的频率不高。经市场调研获知,原因大致集中因价格过高,不忍下手,购买不方便(如商场太远,懒得出门)、网上购买害怕买到假货,对食品的安全质量表示担心。而本项目的实施恰恰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外贸食品进入校园,秉承以薄利多销的原则,既能为同学们提供比市场价格更低的外贸食品,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及时获得外贸食品的需求。让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外贸食品成为可能。同时,网上开设淘宝店,为大学生提供外贸食品的代购服务,消除了大学生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满足大学生送礼、在家时对外贸食品的需求。

7.如请问您平时在校会关注的信息是什么?[多选题]

数据表明,高达98.36%大学生都愿意购买外贸食品。可见,同学们对外贸食品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需求。显而易见,外贸食品在校内是一个巨大的可挖掘市场。

8.您对目前课外培训课和考证热的看法是?

联系第6题统计结果,当今的购买外贸休闲食品的方式集中在校外的大型超市、校内、品牌连锁食品店、网购这几种方式。有78.33%和45%的同学选择在校内和校外的大型超市购买休闲食品。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食品种类多为日常普通的产品品种,大型超市虽然也提供外贸食品,但是品种稀少,并无特色,更重要的是价格偏高。至于38.33%的同学选择校外品牌连锁食品店购买休闲食品,但由于店租,装修等成本过高,导致了产品成本的成本上涨,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可见的经济负担.这三种方式也是导致在校大学生购买外贸食品频率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网购已是当今社会普遍且必不可少的购买之一,但对于购买直接食用的产品来说,品质保证是重中之重,也是人们的追求。对于26.67%的网购者来说,虽然网购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多种多样,但质量的保证却就成为一大担心的问题.可想而知,若在校内可以购买到外贸食品,品种多样,价格合适。相信会激起这些具有潜在购买欲望的同学购买外贸食品。

9.请问您平时考试的复习方式是什么?

统计结果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最注重的是外贸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口感、价格这三项最实质性的要求。将外贸食品引进校园市场,将更有助于满足同学们对外贸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口感、价格等的要求。

10.请问您平时的学习态度如何?

统计结果显示,港台地区的食品更受大学生。但有43.33%的同学对外贸小食品的产地持无所谓态度.由此而知大部分学生则是口感居上,对产地没有太多需求,更注重的是食品所带来的味觉上的享受。

11.您觉得现在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的差距有多大?

统计结果显示。高达63.44%的大学生可接受零食类产品价位在6-20元之间,只有13.33%大学生可接受20元以上的价格。对于饮品类产品, 有66.67%大学生可接受价格在3-10元之间,只有13.34%接能接受10元以上的价格。于此同时也有相当大比重的同学并不在意价格。这将有助于对校园内外贸食品的合理定价.12.就平时学习而言,您所需的材料会有哪些?[多选题]

统计结果显示,除了面食类需求相对较低,饼干类,膨化类和饮品类需求相对较高外,其他各类的需求相对平均。可见大学生对外贸食品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

13.您平时的出游频率有多高?

统计结果显示,在家休闲时,对休闲食品的需求是最大的,高达81.67%.而在朋友聚会,学习或工作和观看室内演出时对休闲食品的需求都达到了50%以上。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宿舍玩游戏、看电影,呆在图书馆学习或与朋友外出休闲娱乐。在这些休闲时间内往往都会对休闲食品有所需求。可见,大学生在大部分的时间对食品具有很大需求的。外贸食品一旦进入校园的市场将会拥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校园的一大亮点,14.平时有出游的话都去哪里呢?

统计结果显示,品质可靠、口碑好、价格便宜、品种丰富是大学生所追求的网店的重要标准。这充分表明的网店的品质,信誉保证,价格合理是促使消费者的消费的前提。

15请问您对自己将来要就职的行业有过规划吗?

统计结果显示,高达80%的学生认为折扣优惠和高达50%的学生认为即买即送的促销活动,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促销方式。这将可以成为校园外贸食品的促销活动的两个主要方向。

统计结果显示,在微博提供产品及促销活动信息,最能得到大学生的关注,时效性较强,宣传效果最好。显然我们应该将微博作为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微信,纸质宣传和电子邮箱辅之 以加强整体的宣传效果。

四、总结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大学生普遍有吃外贸食品的习惯,受大部分大学生的青睐。这足以表现出了大学生对于外贸食品存在着潜在的巨大需求。外贸食品一旦进入校园的市场将会拥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校园的一大亮点。

篇3:日语结果表达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说明

1、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避免学习者处于初级阶段, 对日语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简单误用, 本次问卷特将调查对象设定为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3年级的学生, 共计46人。例句出自『中国语补语例解』辞典, 共13个。

(1) 她染红了头发。 (2) 小王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3) 他把桌子擦干净了。 (4) 把抹布擦破了。 (5) 把纸盒儿压扁了。 (6) 他锤平了铁板。 (7) 她哭红了眼睛。 (8) 太郎把运动鞋跑坏了。 (9) 嗓子都说干了。 (10) 张三杀死了李四。 (11) 把啤酒冰凉了再喝。 (12) 他喝醉了。 (13) 这场比赛他们打败了。

2、设问说明

为使问卷调查的设问更具针对性, 笔者首先从『中国語補語例解』这本辞典中抽出942个用例作了考察, 将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的日语译文分为四大类 (详见单海英, 2010) 。

(1) 与[动词]和[结果补语]相对应的部分都出现的译文

①能译为结果构文的译文。②不能译为结果构文的译文

(2) 只与[动词]相对应的部分出现的译文

(3) 只与[结果补语]相对应的部分出现的译文

(4) 意译文:四大类中的第四类与前三类有明显的不同, 容易辨别, 且数量相对较少, 只要掌握住一些俗语, 惯用说法即可正确译出。故本次调查没有将这类译文列为调查对象。其他类型的例句分配情况如下:

第一类①类:例文1~3

第一类②类:例文4~9

「动词」为他动词的情况:例文4~6「动词」为自动词的情况:例文7~9◎第二类:例文10, 11。

◎第三类:例文12, 1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因本次问卷调查只为弄清学习者关于汉语[动词+结果补语]这一部分的译文翻译情况, 故对除此以外的其他成分误译不在错误统计范围内。问卷调查的结果详见下表。

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 第一类②类, 出现的误用最多。尤其是像动词为「破」「扁」「平」这样的他动词时, 误用率达到87.0%以上。其中「锤平」的错误率更是达到95.7%之多。问卷调查中, 「他锤平了铁板」这个句子, 译为「彼は金属を叩いて平らにした」这样的正确译文的只有2名学生, 而译成「彼は金属を平らに叩いてしまった」或者「金属は彼に平らに叩かれた」这样的译文的人数多达44人。大家都将句子译为了日语结果构文。而实际上日语的结果构文虽然和汉语的结果补语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 但是在句子构成上对动词和结果述语都有严格的语意限制, 所以大部分用例不能翻译成日语结果构文。

对于日语结果构文对动词和结果述语都有限制这一点, 高見 (1997) 和影山 (2001) 作了详尽的叙述。高見指出, 日语结果构文中, 动词本身内部必须含有结果述语所表达的语义。影山又提出, 结果构文中的结果述语所表达的状态变化, 必须和主动词所包含的样态变化的方向性一致。崔玉花 (2005) 进一步指出能够出现在结果构文中的动词, 只有状态变化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两类。且结果述语所表达的结果状态要与动词内部所蕴含的变化的方向性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 例句「破」「扁」「平」中, 动词本身或者动词与补语的搭配并不符合构成日语结果构文的条件。而大多数学生出现误用就是因为不了解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

从调查结果看, 「哭红」「跑坏」「说干」这些例句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译为日语结果构文形式。例如「太郎把运动鞋跑了」, 误译为「太郎は靴をぼろぼろに走った」的17例, 译为「靴は太郎にぼろぼろに走られた」的3例。原因同样是对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把握不清。但是其误用率却大大低于上述三个他动词的例句。也就是说动词为他动词的情况, 其误用远远高于自动词。其原因笔者认为和汉语中自动词本身也不能接宾语有着很大关系。

但是对于第一类②类, 即不能译成日语结果构文的例句该如何翻译呢?

影山 (1996) 指出, 这类句子一般译成复合动词或者将[动词]与[结果补语]相对应的成分分别以两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

○他坐长途汽车坐惯了。彼は長距離バスに乗り慣れた。 (复合动词)

○老王累弯了腰。王さんが疲れて、腰が曲がってしまった。 (两个句子)

不过据笔者调查, 这类句子数量庞大, 其译文形式不只上述两种。对于这类句子的翻译笔者将在以后的论文中作进一步探讨。

关于第一类①类, 由于符合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 可以译成结构构文, 学习者容易把握, 调查的结果也证明这一点。

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习者出现的误用很少。这与这类句子在学习者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频率高是分不开的, 而且不能否认这与笔者设问的例句比较简单有一定关系。尽管如此在调查中还是发现了一定程度的误用。例如:「他喝醉了」这个例句, 我们只要译成「彼は酔っ払いになった」即可。这是因为在日语中, 根据我们的常识, 很轻易就可判断出「酔っ払い」这个结果肯定是由「お酒を飲む」这个动作引起的。所以在日语中如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动作能够通过文脉或常识推测出来, 在表达中就会被省略。这是日语表达的一个习惯。但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 个别学习者还是将其译为「彼は飲みすぎた」 (1例) 、「彼はお酒を飲んで酔っ払った」 (1例) 、「彼は酔っ払いに飲んでしまった」 (1例) , 占总数的6.5%。虽然上述翻译在语法上并没有错误, 但是却不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充分说明学习者对于中日两种语言的语义范畴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别认识不够。由于篇幅缘故, 不再赘述。笔者将在以后的课题中对中日两国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异同作深入探讨。

摘要:本稿中就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的日语译法问题, 对日语学习者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于日语译文所呈现出的四类形式中, 以第一大类中不能译为日语结果构文这一形式的误用为最多。尤其是动词为他动词时, 误用率接近甚至超过90%。本文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探讨, 希望为今后的日语教学以及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果表达,日语译文,误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侯精一他.『中国語補語例解』[M].商务印书馆, 2001.

[2]影山太郎.『动词意味论』[M].くろしお出版, 2001『動詞の意味と構文』大修館, 1996.

[3]高見健一.『机能统语论』[M].くろしお出版, 1997.

[4]崔玉花.「結果構文に関する日中対照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篇4: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掌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为国家有关单位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从2008年9月开始,《信息化建设》杂志社组织了一次面向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大型问卷调查。

一、问卷回收状况

本次调查历时4个多月,采用代表性用户重点调查与普通用户撒网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从省到区县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信息化主管官员。4个月间,共发放纸质及电子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回收201份,回收率为40.2%,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80份,有效率为89.56%。无效调查问卷主要是指数据缺失率在50%以上,或者调查对象非来自于地方政府机关,缺乏可比性。

(一)有效调查问卷的省籍分布

从18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省籍分布来看,涵盖了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自治区、江西省以外的其余二十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来自黑龙江省的问卷最多,达13份,来自安徽、广东、宁夏、重庆的问卷较少,各只有2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问卷的行政级别分布

从调查问卷的行政级别分布来看,来自省级政府(含直辖市、自治区)的有24份,来自副省级城市的问卷有28份,来自地州级政府的问卷有62份,来自区县级政府的问卷有66份,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在我国,地级市以下政府往往直接跟社会公众打交道,担负着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因此我们把地级市和区县级政府定义为“基层政府”,把省级政府和副省级城市定义为“非基层政府”,则两者的分布为:

(三)调查问卷的地域分布

为了便于从地域上进行比较,探讨电子政务是否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我们对有效回收问卷按照地域进行了划分,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域。参照国家有关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根据以上划分,来自东部地区的问卷有65份,占总数的36.11%;来自中部地区的问卷有43份,占总数的23.89%;来自西部地区的问卷有72份,占总数的40%。具体如表4所示: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现状

(一)电子政务开展时间

从总体看,51.4%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时间已经超过5年,84.92%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时间超过1年,只有不到10%——8.38%的地方政府尚未开展电子政务建设。详见表5-1。

从行政级别来看,非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明显领先于基层政府,82.69%的副省级以上的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已超过5年,而地级市及区县级政府这一比例只有38.58%。详见表5-2。数据表明,行政级别较高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要快于级别较低的政府,这可能与它们在意识观念、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关。

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63.08%的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已5年以上,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为57.14%和37.50%。详见表5-3。数据证明,我国不同地域的地方政府之间,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发展差距。

(二)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

对于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工作效率”(88.89%)、“提高资源共享”(80%)、“加快信息交流”(74.44%),排在末三位的分别是“其他”(2.78%)、“与其他地区竞争”(12.22%)和“提高决策水平”(46.11%)。这一结果,说明目前国内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已经比较理性,但也反映出电子政务在辅助决策方面作用并不明显。详见表6-1。

对于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不同属性政府和不同地域政府的认识差异并不明显,说明随着这几年的宣传教育,国内政府部门虽然在经济基础、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但对电子政务作用的认识在趋同。详见表6-2、6-3。

(三)政府最常用的应用系统

在“最常用应用系统”的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让被访者列举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三项应用系统的方式。有178人对此题进行了作答,在第一项“最常用的应用系统”上,有101人写了“政府网站”,占答题人数的56.74%,有35人写了“门户网站”,占答题人数的19.66%,有23人选择了“电子公文”,占答题人数的12.92%。考虑到“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有一定的共通性,如果把两者合称为“网站”的话,则该选项的支持率高达76.4%。可见,在电子政务领域,“网站”是目前当之无愧的“最常用应用系统”。详见表7-1。

根据我们统计,在“最常用应用系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八大系统: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电子公文、协同办公、网上审批、视频会议、信息报送、信息公开。这八个系统对应三个选项上出现的频率如表7-2所示:

我们对这八大系统出现在三个选项的不同位置进行赋值:凡是出现在“最常用的三项应用系统”第一位的赋值为3,第二位的赋值为2,第三位的赋值为1。根据这一规则,可以统计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八大系统的加权值,如表7-3所示。

(四)最见效的应用项目

政府领域中目前最见效的应用系统是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共有164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答。给出的回答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为此我们按主题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8所示。

回答“政府网站”的人最多,占所有答题者的29%,另有15.24%的人回答“门户网站”,考虑到政府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略有区别,因此这里将它们分列出来,但如果综合成为“网站”,那么毫无疑问“网站”是目前政府信息化中最见效的应用项目,它占的比重高达45%。

其他主要的选项有:电子公文 20.73%;协同办公系统 15.24%;审批系统 3.66 %;信息公开 3.66%。

(五)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

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是一道多选题,有56.67%的政府选择“部门自建”,45.56%的政府选择“外包”,“合作开发”模式占了41.67%,这三种模式占了当前政府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绝大多数,选择“其他”的主要是“租赁”和“直接购买”等模式。详见表9-1。

在按政府属性和地域进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非基层政府的外包使用率(69.23%)要远远高于基层政府(35.94%),超出近一倍;另外从地域来看,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更偏爱“部门自建”,而东部地区政府则更喜欢“外包”与“合作开发”。详见表9-2,表9-3。

(六)电子政务的总体效益

在回答电子政务的总体效益时,58.99%的受访者表示电子政务“有效”,28.6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效”,12.36%的受访者表示电子政务效益“不明显”,而表示电子政务无效的人数为零,详见表10-1。

从不同属性部门的对比来看,非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效益总体上要高于基层政府部门,这可能与它们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整体环境较好有关;而西部地区认为电子政务“非常有效”的要高于中东部地区,这可能反映了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西部地区信息化一步到位反而更容易见效。详见表10-2,表10-3。

(七)电子政务对部门效益提升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受访者认为电子政务对部门效益提升的具体表现排在前三位的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排在后三位的是: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目前尚看不出作用、其他。

基层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非基层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促进组织内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共享。

东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信息沟通;中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西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促进组织间信息沟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详见表11-1,

(八)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对于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化的经费不足(62.22%)、法制环境不成熟(61.11%)、管理体制不顺(60.56%)。详见表12-1。

在基层政府看来,列前三位的困难分别是:信息化经费不足(67.97%)、领导认识不充分(67.19%)和人员信息化技能跟不上(64.84%);而非基层政府认为,列前三项的困难是:管理体制不顺(69.23%)、流程改造难度大(61.54%)、法制环境不成熟(59.62%)。详见表12-2。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地域的政府部门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都将“法制环境不成熟、管理体制不顺、人员信息化技能跟不上”列在前三位;西部地区政府将“信息化的经费不足”列为最大的困难,接着为“领导认识不充分”和“管理体制不顺”。

(九)电子政务累计投入的费用

有30.8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政府信息化累计投入费用超过1000万,也有24.5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的信息化累计投入不到50万。详见表13-1。

(十)每年电子政务的运行维护经费

在问及电子政务每年的运行维护经费时,有超过37.7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每年的维护经费少于10万,12.79%的受访者表示在10万到20万之间,19.77%的受访者表示在20万到50万之间,29.65%的受访者表示每年维护费用超过50万。详见表14-1。

非基层政府的维护资金明显充裕——63.27%的受访对象年维护经费大于50万,这一数字远高于基层政府的16.26%。而对于超过半数的基层政府(50.41%),其信息化年度维护经费少于10万元。详见表14-2。

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超过四成的政府(40.32%)年维护经费在50万元以上,中西部地区对应的数字分别是21.95%和24.64%。西部地区有57.97%的政府年维护经费不足10万,充分说明资金问题确实是当期困扰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三、对电子政务宏观问题的看法

本次调查除了收集反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数据以外,还就当前有关电子政务的一些宏观问题征集大家的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理想的网络模式

网络是电子政务的基础,也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规模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省到市、县、乡镇,究竟应该延伸到哪一级、达到什么建设规模尚无统一规定;二是电子政务内网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体系标准,造成各地区、各部门在建设时各自为政,使得上下级间、不同部门间业务系统无法相连接等诸多问题难于解决;三是如何处理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问题。

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专门设计了一个与网络模式有关的问题——“您认为中国电子政务理想的网络模式是什么”,本题反映出来的情况出乎我们的意外:

有43.26%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涉密内网”的“三网并列”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最传统、用的最多的网络模式;

有12.36%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涉密内网”,政府网络由“互联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两者构成就可以了;

有42.7%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政务网络是“两网模式”:互联网+涉密内网,俗称“外网”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基于互联网建就可以,不需另拉光纤铺新摊子。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种“互联网+涉密内网”的“两网模式”在国内的实际中并不多见,只有凤毛麟角的应用,然而却得到了这么高比例的拥护。说明各级政府的信息化主管们,他们思想要比实践更“超前”,也说明互联网的价值正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互联网的潜能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详见表15-1。

从这道题目的分属性情况来看,非基层政府喜欢“三网并列”模式,基层政府则更青睐基于互联网的“两网模式”。由此判断,政府网络模式不可“一刀切”,对于一些“涉密信息”量很少的基层政府组织,可以不要求建“涉密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建,不必另拉光纤,从而节约社会成本。详见表15-2。

从分区域的对比来看,东部地区政府更喜欢“三网并列”,中西部反而更喜欢“两网模式”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两网模式”。这可能与东部地区信息化起步较早,受17号文件影响,历史上就形成了“三网模式”的基础,而中西部地区起步较晚,反不受传统思维羁绊有关系。详见表15-3。

(二)网络舆论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张和中国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2008年很多著名的网络事件都根源于网络舆论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一些网络事件也对政府的施政理念、行政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那么,政府部门如何看待日益风起云涌的网络舆论呢?

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半数的政府(50.56%)认为当前网络舆论的压力“比较大”,有31.46%的政府表示网络舆论的压力“非常大”,认为“不明显”的有17.42%,认为“没有影响”的只有0.56%。可见,从总体上看,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压力是“明显”的,政府部门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详见表16-1。

从对比情况来看,非基层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总体高于基层政府,中部省区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高于东、西部地区。详见表16-2、表16-3。

(三)影响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问题

部门间信息共享是决定电子政务整体效益的关键。在实践中,部门间信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共享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导致数据孤岛、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五个选项,从答题结果来看,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管理权限不统一,难以协调”是影响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问题,其余选项依次为“部门利益”(60.56%)、“数据标准不统一”(52.78%)、“现有法律法规不支持”(25.56%)、“其他”(1.67%)。详见表17-1。

从对比情况来看,“管理权限”问题无论在按政府属性的对比中,还是在按地域的对比中,都排名第一。看来“管理权限不统一”问题,确实是影响我国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

(四)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精准的考核有助于提升电子政务的实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因此,本调查中特地设计了两道与绩效考核相关的题。

在回答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时,46.89%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重要”,另有40.11%的受访者选择“比较重要”,两者相加,认为绩效考核“重要”的受访者达87%,占绝大多数。从比较情况来看,基层政府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总体上高于非基层政府,中部省区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高于东、西部省区。详见表18-1,表18-2,表18-3。

(五)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对于“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反映最多的是“现有的考核都偏重于网站”——63.33%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选项,其余靠前的选项是“政府缺乏评估的内在动力”(53.89%)和“只评测结果而不考虑投入”(43.89%)。

本题在进行对比时未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基层政府还是非基层政府,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无一例外地将“现有的考核都偏重于网站”列为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见该问题已比较突出,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题的统计情况详见表19-1,表19-2,表19-3。

(六)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惑

本题也是一道开放式问题,共有161人作了回答,我们按关键词对答案进行了分类。

在所有的“困惑”中,“领导”问题居第一位——有29人的回答与此有关,认为“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是最大的困惑;居第二的是“体制”问题——有25人认为当前“管理体制不顺”是最大的困惑;依次为“资金”、“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共享”、“规划”、“部门利益”和“用户需求”等问题,详见表20。

(七)政府网站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站是当期政府信息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那么目前“政府网站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呢?回答本道问题的受访者共有 163人。我们对回答按关键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如表21-1所示:“服务”以56票稳稳占据首位,其余依次为“互动”28票、“办事”28票、“参与”15票、“公开”14票……。

如果我们按相近词义进行“合并同类项”,将“服务”、“办事”、“审批”三者合称“扩大网站的在线服务”,将“互动”、“参与”合称为“扩大公众的参与”,那么结果如表21-2所示。

(八)中国电子政务的人治因素和法治因素

在本调查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道开放式问题,让受访者判断中国电子政务的“人治因素”和“法治因素”在总数为100的权重中各自占的比例,以此来监测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的法制环境。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太乐观:人治因素的比例高达“71.25”,而法治因素仅占“28.75”。这一数值反映出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目前还不太完善,人为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干扰太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逐步解决。详见表22-1。

三、后记

中国的电子政务缺什么?

首先我们不缺实践,从1993年三金工程到现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应用项目几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政府领域中,有些项目就算拿到国际上也具有领先水平;其次,我们也不缺理论,从电子政务出现伊始,各式各样的学术观点、概念理论就不绝于耳,有舶来的、有原创的、有批评的、有说教的,始终如影子般伴生在实践的左右。

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数据”——那些来源于实践第一线,真实地反映当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数据。因为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开展学术研究,数据都是客观、最具有说明力的指标,可恰恰我们在这方面非常薄弱。很多的政府公文、学术文章,在定性部分宏篇大论、夸夸其谈,但定量部分却苍白地可怜。有些引用的数字缺乏出处,来源不明,有些数据纯粹是作者主观臆断,更有甚者干脆用“很多”、“较少”、“非常”、“相当”等语焉不详的形容词一笔带过。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信息化建设》杂志于2008年开展了一次面向全国的“2008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大型问卷调查”,意在从实践中收集第一手的真实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本次调查从2008年9月份开始,12月中结束,共历时4个月。采用代表性用户重点调查与普通用户撒网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远远超过了开展统计研究最少50的样本值,而且180份问卷覆盖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我们充满了欣喜,不是因为我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没做过的事,而是因为在整理问卷、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数字时而与我们的事先估计所吻合,时而又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反馈的情况看,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明显的结论:

第一,各级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正逐渐趋同。东部和中西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方面的差距,而不是认识上的差距。

第二,网站是目前政府信息化过程中最见效的应用项目。政府上网工程以来的网站建设起到了效果,各级政府也意识到网站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能。

当然,我们只是做了最基本的数据统计和简单的分析论证,并把这些结果呈现给大家,更多的分析研究有待于读者去进一步挖掘。

篇5:思修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2006级日语专业学生,他们学习日语的时间均为三年。与此同时,我们召开了相应的学生座谈会,听取了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及建议。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南昌大学(76份)、江西财经大学(50)),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回收有效率达94.4%。在将全部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后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日语口译课学习情况反馈调查问卷统计表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对现在的日语口译课满意吗?

a.满意

78.6% b.不满意

0.3% c.说不清

11.1%

2.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对日语口译课上教授的内容如何评价?

a.好

86.2% b.一般

12.4% c.不好

1.4%

3.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对现在的日语口译课课时满意吗?

a.满意

92.5% b.不满意

0.7% c.说不清

6.8%

4.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认为现在口译课的学习内容能满足您的求知欲求吗?

a.能

88.7% b.不能

3.2% c.不知道

8.1%

5.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认为日语口译课上所学内容对你的就业会有帮助吗?

a.有帮助

84.3% b.一般

14.8% c.完全没有帮助

0.9%

6.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开设带有专业倾向的日语口译课?

a.有必要

96.7% b.没必要

0.5% c.不清楚

2.8%

7.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于现行的教材,您认为怎样?是否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a.有

72.6% b.一般

24.7% c.没有

2.7%

8.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是否认为有必要修改现行教材或重新编写一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材?

a.有必要

72.8% b.没有必要

4.6% c.不清楚

22.6%

9.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是否认为日语口译课程更切合实际?

a.切合实际

83.5% b.还可以

15.7% c.不切合实际

0.8%

10.您对口译课上采用的“三人翻译练习法”作何评价?

a.很有效

78.3% b.一般

21.1% c.无效

0.6%

11.您对多媒体授课方式和课件内容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

86.4% b.一般

12.5% c.不满意

1.1%

12.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您认为自己的口译能力怎样?

a.有明显提高

72.4% b.有提高

18.5% c.不清楚

9.1%

13.您认为日语口译课在那些方面还需改进?

a.教材

72.3% b.教学法

12.4% c.课堂组织

15.3%

14.如要进一步提升口译学习效果,您认为口译课的授课环境应该是

a.同传实验室

91.2% b.语音教室

6.7% c.普通教室

2.1%

15.毕业后有何期许?理想?

a.成为专业口译员

3.6% b.到日企工作

72.5% c.还不确定

篇6:思修调查问卷调查

同学,你好!首先感谢您参加这次问卷调查活动,我们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

管理学院行政0901班,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份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统计调查,需要收集数据,希望您能如实填写,谢谢!

1您的性别:()2.您的年级()3.您的专业()

2.你如何看待我校的综合测评体系()

A.很好,有利于我综合素质的发展,并且督促了我学习

B.一般,只要成绩不太差就行,其他的无所谓

C.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在校情况,也不是很公平

3.关于学期末的综合测评,你了解其过程和详细标准吗?()

A.了解B.不了解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于测评中的要求,你会以综测加分为目的参加一些活动吗?()

A.会B.不会,参加活动看个人兴趣

5.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的素质是什么()

A.吃苦精神B.实践能力C.人文关怀D.团队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E.诚信F.专业素养

6.您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

A、金钱的多少B、权力的大小C、社会名望的高低D、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E、对社会贡献的大小F、是否干出一番事业H、其他

7.您认为现在的测评体系还应加强下列哪方面的考察()

A.吃苦精神B.实践能力C.人文关怀D.团队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E.诚信F.专业素养

8.对于社会认为大学生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您的看法是()

A、赞成,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没吃过苦导致综合素质下降

B、不完全赞成,教学体制及学校教学模式有很大问题

C、不赞成,社会环境不好,对大学生太苛求

9.如果综测要改进,你的建议是:

上一篇:工作业绩自我评价下一篇:描写植树的记叙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