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2024-05-01

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精选10篇)

篇1: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一个人的美分两种,一个是外在美,一种内在美,外在美可以可以靠一些外在的条件得分,但是内在美却不是那么容易,一个人真正的美是包含内在与外在的。

什么是美?笼统而言,美即好也。美常常与善孪生。没有善,美就失分,美就被人不齿,被人诟病,甚至遭人唾弃。由此观之,善为皮,美为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的美,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外在之美直观,内在之美含蓄。内外兼修,其美可敌天下。

生活中,外在美与内在美兼得的,少之又少。外在美了,内在美就很难有机会呈献出来。内在美了,只有在漫漫岁月的忍耐里,渐自展现美的实质。

我们常说的外在美,无非是指容颜娇娆,形体匀称,姿态绰约,风韵洋溢。外在美再辅之以发型、服饰、色彩、脂粉,首饰,使容颜与形体之美,锦上添花,达到恰到好处的极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在之美。这种美,大多是天生俱来的,具有鲜明的直观欣赏效果。

内在之美,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修炼后,形成的含蓄之美,内敛之秀。贤淑美,质朴美,知性美,儒雅美,修养美,精神美,灵魂美,这些美大多富含一个善字。

从直观角度,既看不出,也体会不到,这种不易直观,不易感受之美,就是内在之美。内在美的展示,大多是靠修养来完成的。其次是靠善良的。大美,则是靠精神和灵魂以及气质的凸显昭著于世的。

外在美的人,极易被自身的外在表现迷惑。自命不凡,不思进取,看起来很靓,很帅,很酷毙,其实,真正接触,才会发现这些人,志大才疏,心高气傲,做事眼高手低。在我看来,这类人,酷似艳丽多彩的塑料之花。再娇媚绮丽,也不会有芳菲之馨。

生活里,外美与内秀兼容的,为数不多。外在美者,善良者寡,恶毒者多。高洁者少,庸俗者众。豁达者鲜,狭隘者夥。究其原因,都是外在之美惹的祸。

记得去冬,去买一个柚子。外观橙亮放光,仅看外观,就垂涎三尺,谗嘴之酸上漾了。我果断买了。打开,第一层是透明塑料纸,第二层,是橙黄色塑料袋。去掉后,里面的柚子严重缺水,表皮干瘪,坑坑洼洼,再切,里面的瓤子,已成棉花套子了。尝一尝,涩而苦,其难吃令我作呕。我上当了!其实,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实质的,不是我一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莫让外表遮望眼,内秀光华映万年。

不要在生活中猎艳,如果你真去猎了,不仅会懊恼,也会沮丧,因为你猎到的,是妖孽之果,灵魂之。

有毒的蘑菇,其外表往往是多彩诱人的。有毒的诸蛇,其形态往往是会伪装的。鱼因贪吃,才会吞下鱼钩。鸟因觅食,才会糊里糊涂丧命。我们不要因包装华美,而认为盒中物品一定精美。也不要因为外表华丽,就忘乎所以。

我主张:万事理性而为,万事审慎而做。学会用智慧的大脑思考,用挑剔的眼光遴选,用心智的敏锐判断,你就能避免外在之美的蛊惑欺骗。

外在美是美。只要外在美与纯朴、善良、勤劳、贤淑、智慧、聪颖结合,这种美会更上档次,品位会更高,美的光华,才能熠熠闪烁,照彻人间。

外在美不应抵内在美。内在美也不应歧视外在美。只有内在美与外在美巧妙融合,取长补短,兼收K蓄,这个世界,就会和谐起来,美丽起来。

篇2: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严格说来,外在美就是人的皮相之美,而且是指未经修饰时的自然状态。一个人的面貌、发肤、身材得自于父母,各有其所长或所短。而所谓长、短其实也非绝对,还得借着随时空而有所不一样的审美观来决定。

比如说杨玉环若生在现今,只能自叹生不逢时;玛丽莲梦露有幸早生50年,否则应对目前流行的中性风,她的细腰丰臀还真显得有些过时。

因此人的外在美纯属先天,有无必须标准,的确不需要太在意,不然只有自寻烦恼。

而穿衣打扮究竟属于外在,还是内在的事情呢?根据多年来对视觉形象的钻研,我发现一个人能否打扮合宜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

第一是来自对美的感受力,尤其是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务必仰赖不断的学习、体察与环境熏陶,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对于美感,人们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几乎得不到半点鼓励,在学校教育中又缺乏学习机会,甚至在居住环境中也很难获得良好的熏陶,因此一般人除非自己个性有心又用心,否则对于视觉之美,都是相当不敏感的。

第二是对于穿着打扮礼仪规范的了解,这在西方世界甚至日本,都是相当普遍且重要的观念。装扮的TPO原则,即是指在不一样时刻、地点、场合的穿着,这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必修课题,也唯有遵照着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来装扮自己,才能做到得体。当然关于这一点,在大陆真正的衣着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因此不免看到很多乱穿衣的现象。

第三是对自己的了解,不论是个人爱好、个性、身材、肤色等,对自己认识的越深入越清楚,越能有效的利用各种外加物品来装扮自己。然而在自我审查时,有时会因主观因素而失真,于是就有赖形象专家或造型设计师从较客观的角度来装扮自己,帮忙大家重新认识自我,进而到达美化自我的目的。

第四也能够算是最直接的认知,那就是对于穿着打扮技术层面的学习。就像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经由专家专业性的手法,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赋予空间全新的生命!那么同理对人的美化,也一样有极为精确地原则与方法可循。既然如此,这样的知识与技巧,岂不是造福人群的一大佳音,就应广为推行才对?

以上四项与人的穿着打扮相关的认知,都能够经过学习而不断加强,这些认知与学习经验,是属于内在还是外在的呢?坚信走笔至此,答案已经分晓,穿衣打扮的艺术与技术,无疑是属于内在层面的。所有追求成长的女性们,请千万不好带着有色眼光,急着奖内在美与外在美划清界限!

爱美并不可耻,学习更是乐事一桩,用内在的充实来美化外在,每一个方向都值得我们去尝试与发奋,装扮也许只是其中小小一环,但若要追求生命中的圆满,请不好让它缺席!

精选阅读(2):

内在美比较重要,真是永恒的一种美外在美式暂时的不长久的大家当然是喜爱实用一点的啦

如你所说那样,你的产品很好,完美。没有漏洞可言的。市场与消费者的反应真的有那么好吗?

或许你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分析一下呢。

内在美和外在美不仅仅局限在包装和质量上,还有品牌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影响。此刻消费者选取商品的条件不在单一,我们要抓住消费者

内在美和外在美都重要。1对于发布的商品外在美能够吸引顾客,记住这也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2内在美注重的是品质,内在的和谐统一。它直接关联到顾客对产品的印象,以及顾客是否会成为老客户。3真正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篇3: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关键词:内在动机,外在激励,互惠

激励问题是经济学、管理学乃至心理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目标不同而信息不对称的成员组成一个企业时, 必然产生激励问题 (Laffont&Martimort, 2002)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 激励有利于提高努力程度, 对员工的激励水平越高, 员工的努力程度也越大。然而心理学以及新近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则从人的心理着手分析, 认为人的动机要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所谓内在动机是指个体行为主要由任务本身的某些特征引发并维持;所谓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参加一项活动或工作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任务之外的某些结果如报酬奖励等 (Remedios R, Ritchie K&Lieberman D., 2005) 。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认为, 如果员工是基于内在动机从事某项任务, 外在激励未必有效, 不恰当的外在激励有时反而会打击员工的内在动机。本文下面将介绍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近几年在这方面的案例和实验研究, 从而为我们的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外在激励是否挤出内在动机

首先看一个有趣的案例。在一个海边小镇的木屋内住着一个老头。经常有一群调皮的孩子用小石子砸老头的木屋, 跟老头捣蛋。老头当然气愤苦恼, 也尝试了说教、喊骂等方式, 结果都无济于事。终于有一天, 老头想了个法子。在小孩子又一次准备丢石头的时候, 老头和蔼地对他们说:“现在我倒挺喜欢你们这样跟我闹着玩的, 这样吧, 以后你们每天都来, 每次来我给你们2元钱。”孩子们听了很开心, 每天跑去丢石头, 然后从老头那里换取2元钱。过了一星期, 老头对孩子们说:“最近我手头紧, 下次来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了。”孩子们听了闷闷不乐, 之后去的人数减少了大半。又过了一星期, 老头对孩子们说:“现在我自己的生活都有困难了, 下次来, 我一分钱都不能给你们了。”孩子们听后很不高兴, 之后再也不去向老头屋子丢石子了 (1) 。

这是个典型的外在激励挤出内在动机的案例。孩子们做这件事, 一开始是好玩、捣蛋, 也就是说出于内在动机。但后来由于老头给予外在奖励, 使得小孩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发生“从内到外”的转移, 从而挤出了他们玩耍的内在动机之后, 就变成是纯粹为了经济报酬了。

更早的研究来自于1971年Edward Deci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中一个实验是叫一批学生玩一种游戏。实验分两组和三期进行, 每期之间有8分钟的休息时间, 休息完后学生可以继续玩游戏, 可以东张西望, 也可以看桌上的报纸和杂志。学生玩游戏的时间越长, 表示内在动机越高。其中第一组在第一期没有奖励, 在第二期有货币激励:完成游戏可以得到奖金, 而第三期又取消奖励。第二组在所有三期都没有任何货币激励。结果表明, 进行了货币激励的第一组, 第三期休息后花在继续玩游戏的时间显著减少, 这说明内在动机下降了。

Gneezy和Rustichini (2000) 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智商测试实验, 分成四组:不给钱、答对一个问题给1毛钱、1块钱和3块钱。结果表明, 每对一个问题给1毛钱的那个组表现最差, 还不如不给钱的组。而给1块钱和3块钱的组差不多。第二个实验的小朋友走街串巷为慈善筹款, 分三组:不给钱、筹集款的1%和10%“分红” (实验者出) 。结果还是按1%“分红”的小组筹集到的钱最少, 不如不给钱和给10%的组。

Jneezy和Rustichini (2000) 对外在激励与内部动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认为外在激励有三方面的作用:信息性的、控制性的以及去动机的 (Deci E, Koestner R&Ryan R, 1999) 。不同性质的外在激励通过对个体的胜任感与因果归因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影响内部动机。信息性的事件促进个体内在的因果知觉与胜任感, 由此提高个体内部动机的水平;控制性的事件产生的是一种压力, 提高个体外在归因水平, 降低自主感从而削弱内部动机;去动机事件意味着无效的事件, 经历着去动机的个体产生无胜任力的感觉, 这种感觉削弱内部动机。一般来说, 支持胜任感和自主性的外在激励有利于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Eisenberger和Armeli发现, 对于非创造性任务非显著绩效的报酬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 但对于创造性任务高绩效的报酬奖励会增强内在动机。

标准的经济学激励契约理论认为, 员工的努力程度与激励成正比, 激励程度越高, 努力程度越大, 因为员工是完全自利的。但以上的案例和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员工的行为是受内在动机引发的, 那么最好不要给予外在奖励, 尤其是小的奖励, 小奖不如不奖。如果要奖, 也应该是相匹配的奖励。因为不恰当的外在激励往往会挤出内在动机。从而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变成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的交换, 这对企业的团队文化建设是致命的。

二、互惠动机与外在激励效果

Fehr等人于1993年、1998年和2001年多次做了著名的“礼物交换博弈” (gift-exchange game) 实验。一些人扮为企业, 他们给扮演为工人的实验者发工资, 工人们接受工资后就选择自己的努力水平。选择的努力水平愈高, 则企业的利润就愈大, 而工人的效用就愈低。该博弈基本上是一个序贯“囚徒困境”博弈, 根据标准的博弈论, 工人们有一个占优策略是选择可能的最低努力程度 (因为企业发的工资已经在手, 不可能收回。并且以后与企业不再有合作机会) 。而企业预期到员工的选择, 那么就是发最低的保留工资 (因为如果员工完全自利的话, 发高工资也不会使员工更努力) 。所以该博弈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就是企业给员工发保留工资, 员工选择最低程度的努力。但是, 实验结果并非如标准的博弈论所预言的, 而是企业发的工资显著高于保留工资, 工人的努力程度也显著高于其可能的最低努力程度, 而且工人的努力水平与工资水平呈正相关。

经济学家通过引入互惠动机 (Reciprocal Motivations) 来解释这个现象。互惠动机是指参与人往往有报答别人的善意行为和报复他人敌意行为的动机, 即使实施报答和报复会导致额外的成本。这种互惠动机即是通常所说的“投桃报李, 以牙还牙”。当企业在完全有理由只给员工保留工资的情形下, 企业给员工的工资超过保留工资时, 这就向员工释放了一种“善意”。虽然企业并不寄希望于员工对企业一定要更多的回报, 但是具有互惠型员工具有“投桃报李, 以牙还牙”的动机, 因此针对企业的积极互惠行为, 员工将选择更高的努力程度来回报企业。这样虽然企业付出了更高的工资, 但却因员工更加努力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这样企业的利润不降反升。

互惠动机的发现对我们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质上相当的薪酬制度由于采取的形式不同, 给员工释放了不同的信号, 从而导致不同的后果。其中一例就是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 (惩罚) 制度的选择。某自考学校给老师的课时费与学生的过关率挂钩。基本课时70元/学时 (以讲师为例) , 过关率低于50%, 扣10元/学时。另一学校老师的课时费同样与学生的过关率挂钩。但基本课时60元/学时, 过关率超过50%, 奖10元/学时。两个学校本质上的薪酬制度一样, 学校为到达同样的目标付出的工资成本完全一样。但前者采用惩罚型薪酬制度, 给老师释放出“敌意”的信号, 而后者采用了正面奖励型薪酬制度, 给老师释放的是“善意”的信号。显然最后的结果是前一个学校与老师的关系很僵,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后一个学校则与老师的关系要好得多, 教学效果也不错。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 那就是经典的“幼儿园”实验。Gneezy&Rustichini于2000年在以色列做了一个实验:一个幼儿园总有家长晚来接小孩, 总要留一个老师等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想了一个办法:罚款。晚到1刻钟, 罚款1元钱。规定实施后, 没想到迟到的人数反而更多了。原来是家长觉得迟到是件划算的事情, 只需4元钱就可以让幼儿园多照看孩子1小时, 真划算。幼儿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马上取消了罚款规定, 但迟到的人数更多了。家长的理由是:原来花4元钱多照看小孩1小时, 现在分文不花能给我照看, 不是更好吗?

在这个实验中, 幼儿园原来的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当家长迟到时, 幼儿园不能有效的防止, 只能多安排一个老师免费照看。尽管如此, 幼儿园却给家长释放了一个“善意”的信号, 家长普遍都有互惠型心理, 因此也不好意思迟到;即便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迟到, 心理也是非常内疚的, 也希望有机会从其他方面回报幼儿园。后来幼儿园“完善”了管理制度, 实施了罚款制度, 但却限制了幼儿园老师表达“善意”, 破坏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互惠”氛围。

这个实验说明“不完善”的制度有时未必就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不完善”的制度下, 企业可以充分的向员工表达“善意”的动机, 显得企业更人性化。而互惠型员工投桃报李, 付出更多的努力, 企业针对员工的努力进一步释放更多的善意, 互惠型员工则付出更高水平的努力, 这样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由积极互惠动机形成的螺旋上升式的双向激励强化了高水平努力。相反, 如果制度是完善的, 限制了具有互惠动机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表达“善意”的机会, 使得企业显得冰冷无情。例如完善的制度下, 企业支付的高工资不会被员工理解为善意的 (“根据薪酬制度, 我就应该这么多”) , 而员工努力工作, 也不会被企业认为是一种善意的行为 (“你不是自觉为企业努力工作的, 因为你怕惩罚”) 。最后导致看似“完善”的制度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 制度的选择依赖于员工的类型。如果员工是强互惠的, 那么更人性的的“不完全”激励契约制度更好;如果员工是极度自利的, 那么标准的“完全”激励契约制度更好。

三、结论

当员工的行为是内在动机引发的时候, 企业实施外在激励一定要慎重, 外在激励有时不是越多越好, 一定要考虑外在激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不恰当的外在激励可能会挤出员工的内在动机。所以企业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员工, 分清楚员工工作主要是基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从而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另外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 一定要甄别员工是否是互惠型员工。当员工具有互惠动机时, 企业可以利用“互惠”这个要素, 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例如给员工更高的工资, 以期员工更高的努力回报。多进行正面的奖励, 采取一些灵活更人性化的制度等等, 释放企业的“善意”, 以获得员工的“善意”, 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惠的气氛, 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企业。

参考文献

[1]J Laffont, D Martimort, 陈志俊等译.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第一卷)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Remedios R, Ritchie K, Lieberman D.IUsed to Like It But Now I Don’t:The Effect of theTransfer Test in Northern Ireland on Pupils’Intrinsic Motiv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2005, 75:435~452.

[3]Gneezy, Rustichini, ."Pay Enough or Don't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CII, P791-810.2000.

[4]Deci E, Koestner R, Ryan R.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627-688.

篇4:大学的内在逻辑与外在使命

从“教士的村庄”到“知识人的城镇”,再到今天“多元化巨型知识都市”的大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对大学内在逻辑与外在使命的认识问题。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虽然还未达成明确的共识,但无论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中国式大学理念,还是“一流教师成就一流大学”的西方式大学理念,无不强调“大学之本在于大师”。梅贻琦曾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授与大学的使命具有同理性。大学及其教授的使命就是大学与教授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近年来,大学精神的迷失和市场的诱逼使大学越来越功利化,大学教育的“技艺层面”得到最大化的表达,而“价值层面”则越来越被遮蔽。用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R.M.哈钦斯的话来说,大学如果日益成为职业培训所,就将丧失“大学的理念”或大学之道,成为乱七八糟的大杂烩。与此同时,教授的学术活动名利化了,它可以换来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名声……学术的价值可以转化为市场价格。这种功利化的陷阱如同一剂强烈的腐蚀剂,正在腐蚀着大学及其教授的学术生命。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04月19日,有删节)

篇5:内在与外在作文

人的内在美你看不见,就不知道。但外在美,在你看见他的第一眼,就能发觉。有时,外在美很重要呢——“如果我在路上被摩托车撞了,只要我定神一看,那位仁兄骑着一辆崭新耀眼的鲜红跑车,穿着漂亮泛白的牛仔裤,套着艳黄四射的一件运动衫——而且,顶要紧的,有一张奥玛雪瑞夫式的性格的脸,我一定软了心,爬起来自己拍灰自己走路,并且诚心地向他道歉,请他不要介意我的额头无意间撞掉了他的车漆。但如果来人骑着一辆灰不灰黄不黄的老爷车,又邋遢着一张浮肿油亮的丑脸,(或者,更不幸的,又长了些红豆。)我一定非找他算帐不可!”

如果人只有内在美——用花来说“可没人听说过芭乐花吧?有谁订购过杨桃花送女朋友呢?冬瓜花、西瓜花虽然将来大可以“瓜瓞绵绵”,可是哪里上得了花谱!”

但人有了外在美,就像一枝高贵、美丽的玫瑰花——“要说做花,就得做漂亮的玫瑰花。做人,当然以伟大为好,否则,至少也得漂亮!”

内在美,美在内心,可又有谁能一眼看出呢?为何整容院那样火爆?为何大家都想整形?原因只有一个——“我原谅林黛玉,原谅西施,原谅早死的倾国倾城的李夫人,虽然她们常常生病。“东亚病夫”大概都是这类“东亚病妇”生的。但只要生病生得像林黛玉那样桃腮泛红,星眸放光,或像西施那样颦眉捧心,娇喘不胜的话,就算送到选美会上,也能捞个;最佳病容奖”。要是像东施,虽然身体棒、演技好,又有谁敢领教?”

不能说内在美无用武之处,这点我与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人只有外在美却缺失了内涵,我只能称其为没有灵魂的空壳。人如果不但有外在美还有内在美,那么那些没有无用的空壳与单一的灵魂完全无法相比。

篇6:内在与外在作文

于是,班里就有几个女生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什么漏肩上衣,九分裤,石榴裙都穿上了,头发上还要挽一个奇形怪状的“髻”,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丸子头”。在冬天,她们也要穿露出脚踝的裤子,配上一双小白鞋。别人问为什么,她们就回答那永恒不变的三个字:“流行啊!”

不止穿着,她们连说话都有些造作,要么用看似文艺的动作扶扶眼镜,要么假意碰一下头发,让它给人“灵动”的感觉。而这些,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自然而然地,她们又被老师骂了。

她,我们的班长,雷打不动的级部第一,长得也算好看,一双大大的眼睛,看上去很有精神,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那一头堪比男生的短发。此外,她也似乎不太擅长穿衣打扮,冷了穿校服,热了穿班服,就是她一贯的着装。

回过头来,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训斥:“你看你们整天美的跟朵花似得,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这时几个女孩低下了头,沉默不语,脸上都烫烫的。其实,她们和她,都像花儿一样。只不过,她们是那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而她,是那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野雏菊。

她们和她,都很美。但是她们和她有着不同的美。她们看似有着华丽的美,可十年、二十年后,美丽还会属于她们吗?相反,那时的她会更加美丽耀眼。这样想,后者的优势——那种特殊的美感,难道不更加吸引人吗?

篇7:内在与外在作文

外在美永远不是成功的因素。马云曾被《福布斯》杂志评论为长相怪异,但是他的阿里巴巴在他一手经营下走出了国门。促使马云成功的不是外貌,而是他的伟大志向。在这个颜值时代,我们侧重的不应只是外貌,还要“修心”。“造脸”只能赏心悦目,而“修心”却能成功一大步。

我们不应该只用目光去衡量别人,只有用心,才能发掘那胜于外在美的内在美。在“修心”的过程中升华自己,我是因为《时间简史》而认识了霍金,而不是他那瘫痪的身躯。霍金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让人们第一注重到他的不再是他常年坐在轮椅上的身影,而是在外表后那熠熠生辉的雄心。它不依赖于任何修饰,它是如此真实,才得以让霍金有意志地坚持实现一个又一个成就。

我们不需要用“造脸”美化自己,我们更要注重在“修心”过程中升华自己。因为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颜值担当”“颜值时代”等新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也一直以貌取人,在岗位竞争中,也出现了“颜值高”的人优先。是什么盖住了内心,让人一直找不到它的所有?我们不应该再遵从自己的双眼,余光不会发现美。在“造脸”如此频繁的时代,我们更要注重“修心”。“修心”修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美,修的更是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在大街上,还是会有打扮光鲜亮丽的人随手扔拉圾,还是会有出身尊贵的人满口脏话。这已不是“造脸”能改变的,而是需要“修心”来使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得到提升。

篇8: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随着固定和移动网络软硬件的发展, 全球社交媒体使用者规模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评价节目、交流感受、参与互动等。西班牙社交媒体用户在2013年5月达到了近年来的一个峰值, 其中电视类社交媒体用户多达150万, 共发表了800万条评论。体育节目是观众通过电视类社交媒体发表评论最多的节目类型, 在2013年5月多达300万条。位居第二的是真人秀节目, 共有7.2万电视类社交媒体用户发表了23.3万条评论。[1]根据法国研究机构NPA在2013年7月公布的研究数据, 法国2012到2013年间与电视节目相关的社交媒体行为大幅增长。2013年6月, 推特 (Twitter) 用户针对电视节目的单周微博发送数量超过了200万条。微博话题涉及最多的20个节目中, 12个节目是真人秀或者才艺秀。[2]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西班牙、法国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大幅增长, 证明社交媒体发展空间广阔;二是社交媒体行为集中在体育赛事、真人秀、才艺秀等节目类型, 这表明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最本真的交流冲动。

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今天的电视受众起源于古代体育比赛的观众以及早期公共戏剧与音乐表演的观众, 是由此前人们非正式地聚集在一起观看类似演出或比赛、参加宗教仪式、国家典礼等演化而来。作为世俗性公共事件的观看者, 受众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约定俗成了。受众有自己的习俗和行为规则;有对时间、地点和演出内容的预期, 有准许进入的条件等等, 诸如此类。[3]受众的一大特质就是分享, 既包括分享信息, 也包括分享体会、体验、心情、感受等。社交媒体就扮演了传统的集市、市场和庙会等的角色, 以一种虚拟的形式成为人们交流的空间。几千年来, 集市、市场、庙会一直在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互相打听消息, 交流见面。即使在今天, 在亚洲的许多村庄里, 洗衣服的时间仍然是劳动也是进行社会交流的时间。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古代的城镇广场是人们互相聚会、传达信息的场所。在中东, 咖啡馆长期以来是交谈和休息之所。[4]西班牙、法国社交媒体行为之所以集中在体育赛事、真人秀、才艺秀等类型的节目中, 恰恰表明人们的观看和分享心理千年未变, 人们在观看激烈的比赛和精彩的表演时, 需要与人分享。

二、社交媒体与电视节目的注意力集中度

电视节目是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符号进行传播的, 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需要对这些符号进行解读, 而解读的过程就涉及到注意力集中度。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将媒体分为热媒体和冷媒体, “热媒体是受众参与度低或实现低的媒体;冷媒体是参与度高的媒体。热媒体以高清晰度来延伸一个人的感觉, 高清晰度意味着完全由媒体将资料填满, 无需受众的积极参与。例如, 一张照片是高清晰度的, 或是热的;而一部卡通片则是低清晰度的, 或是冷的, 因为粗线条的画提供了非常少的视觉资料, 并且需要观众填补或完成想象。”按照麦克卢汉的定义, 电视是一个冷媒体, 吸引观众的参与, 以便赋予显像管上非常粗糙和模糊的形象以意义。[5]也就是说, 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需要相对集中注意力。虽然人们曾经在一个时期聚精会神地观看电视, 但这种观看方式并没有持续下去。

在电视发展的早期, 人们对于电视机这个新鲜设备还抱有极高的热情, 将观看电视节目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在20世纪50年代, 英美国家观看电视的流行方式是:把房间窗帘放下, 观看人一言不发, 静静地坐在黑暗的房间里观看。一名妇女在回忆起先前看电视的情景时, 对一名采访者说:“在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 你去拜访某人, 他们常说‘嘘, 别出声, 我们在看某某节目’。现在, 没有人这么做了。”[6]人们对于电视注意力集中度的降低与电视机的普及、新鲜感淡化有关, 也与节目类型的变化有关, 当然与整个社会行为变化也不无关联。美国一学者回忆说:“我最早关于电视的记忆, 是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与姐姐一起欣赏整个下午播放不停的卡通片和各种电影……当她不是忙着和朋友在电话上聊个不停的时候, 我们通常会做些爆玉米花、冰淇淋、蛋糕, 或其他什么东西……自姐姐和哥哥离家以后, 家里就只有母亲、继父和我了。在简单的意义上说, 看电视是使我们三人呆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在同一时刻, 呆在同一间房子里, 相互分享各自的体验。”[7]可以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视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中的构成要素, 也演变为家庭活动的一种背景。

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普及之后, 电视观看行为又随之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电视机在英国等一些国家的家庭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英国, 电视机在起居室中居于核心位置, 英国人依然保持着一家人在起居室一同看电视的传统。尽管51%的英国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 24%的人拥有平板电脑, 但91%的英国成人观众仍然主要通过电视机观看节目, 2002年这一比例为88%。尽管家人更多地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但毋庸置疑, 人们注意力并不如从前那么集中。在拥有平板电脑的家庭中, 22%的家庭成员会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 尽管他们仍然围坐在起居室中的电视机前。另外, 53%的英国成年观众在看电视时会从事其他活动, 其中一些活动是与所观看的节目相关, 例如16%的人打电话与其他人聊正在看的节目, 17%的人则以短信方式就此进行沟通, 还有11%的人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观看感受。[8]

三、社交媒体与电视节目的参与度

近几年, 电视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多屏竞争格局日益形成, 人们在观看视频节目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电视机不再是具有主导意义的播出终端, 而移动智能终端的社交功能也在改变观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收视行为。

社交媒体分散了人们观看电视的注意力, 但它对促进观众参与电视节目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 英国成年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 37%的人会与家人或朋友讨论电视节目, 或者直接与电视节目互动。其中, 推特是观众较为流行的交流互动方式, 英国9%的成年观众使用推特, 这其中60%的人在2012年经常通过推特交流电视节目, 推特流量高峰时段中40%的内容也是关于电视节目。另外, 优图网 (You Tube) 是英国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 仅在2013年4月就吸引了2500万独立访问用户, 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9%。[9]社交媒体有助于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和沟通感, 这对于维持观众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美国, 福克斯新闻频道在美国总统大选报道期间是唯一收视率不跌反升的电视频道, 其主要原因就是该频道在总统候选人的辩论报道中, 在电视屏幕上推出了一个“每秒推特”图表, 实时统计和显示观众对于总统候选人的支持情况。通过在报道中融合推特这种社交媒体, 福克斯新闻频道让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和群体感, 观众通过发推特参与节目, 感觉到自己不是唯一在看这个节目的人, 而是在与人实时分享着自己的所观所感。

当然, 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 确实极大推动了观众参与节目互动以及与其他观众互动, 但这种功能或特征并非新生事物。有学者认为, “新媒体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旧媒体内容的重新包装”。其中, 所谓的“互动行为”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新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互动速度和深度。[10]我们在研究社交媒体时, 一方面要认识到它具有的新作用和功能, 另一方面也要理解其固有的本质和内涵。

四、社交媒体与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社交媒体是否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它对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电视业界广为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 社交媒体在电视节目的宣传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能提升电视节目的知晓度、参与度。2012年9月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喜欢某个视频, 那么他们通常会与三个或更多的朋友分享它。2012年, 美国约有3200万人针对电视节目使用推特发表或转载信息。但是, 社交媒体是否能提升传播效果、尤其是收视率呢?根据美国尼尔森公司在2013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 在美国18—34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 推特的使用与电视收视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如果一个节目在推特上的转载量上升8.5%, 其收视率会相应提升1%。在35—49岁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 推特转载量若提升14%, 相关节目的收视率会提升1%。[11]对于传统电视来说, 节目收视率是硬通货, 直接关系到传媒机构的影响力和经营创收。有学者认为, 大众媒介的运作过程就是媒介公司生产受众, 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公司。媒介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吸引受众的;这与以往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饮酒而提供的“免费午餐”没有太大的差别。电视台的节目编排是用来建构受众的, 广告商为取得受众而付钱给媒介公司, 受众于是被转交给广告商。[12]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收视率。因此, 社交媒体与收视率之间的关联性备受关注, 很多知名电视机构也积极采取相关举措。例如, 英国广播公司美国频道 (BBC America) 就在2013年4月与推特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通过该公司推送视频节目, 提升传播效果。

此后, 美国尼尔森公司第一次就电视收视率与推特活动相关性开展了量化研究。这项研究以分钟为单位分析了221个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 结果显示, 48%的节目的直播收视情况对推特活动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影响, 29%的节目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活动的显著影响。[13]就节目类型而言, 竞争性的真人秀节目与推特的相关性最大, 这类节目中44%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的影响。其次是喜剧、体育和电视剧, 这些节目类型的直播收视率受到推特影响的比例分别是37%、28%和18%。[14]值得关注的是, 社交媒体与电视节目收视率之间并非绝对的正向提升关系。2013年6月CRE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不经常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主要受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影响, 社交媒体对于吸引这个群体收看电视节目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于经常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而言, 社交媒体在维护观众忠诚度方面还是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社交媒体的黏合作用, 一个节目已有的观众群体将会变得更为投入。就节目类型而言, 社交媒体在节目推广方面效果比较明显的领域是真人秀、体育和脱口秀。CRE创办于2005年, 成员包括美国广播公司 (ABC)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康卡斯特 (Comcast) 和迪斯尼公司 (Disney) 等。由此可见, 社交媒体对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影响受到观众特征、节目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并不具有普遍性。

五、传统电视的社交媒体应用策略

目前, 很多传统电视机构为了强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都在着力拓展社交媒体的相关应用。2013年4月, 半岛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 (Al Jazeera English) 对其i Pad应用程序 (App) 进行升级改版, 尤其是强化“社交第二屏” (Social Second Screen) 功能。观众在收看半岛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时候, 可以借助“社交第二屏”功能浏览该频道的官方推特内容, 以及个人推特留言和标签等。另外, 观众还可以通过推特、脸谱 (Facebook) 或电子邮件与朋友、家人和粉丝及时分享节目内容。2013年5月, 美国弗里曼特尔传媒集团儿童与家庭娱乐公司 (Fremantle Media Kids&Family Entertainment) 针对《巫师大战外星人》 (Wizards Vs Aliens) 推出了一款具有第二屏体验功能的应用程序, 这是美国第一个针对儿童电视节目推出的第二屏应用程序。这个第二屏体验功能向儿童观众提供与《巫师大战外星人》相关的节目介绍、花絮、互动投票、互动问答、角色设置等, 另外还具有教育功能, 增加儿童对《巫师大战外星人》中涉及的地理、生物等科学知识的了解。[15]对于电视台来说, 社交媒体有助于增加电视观众的参与度, 提升忠诚度。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社交媒体应用最适宜的节目类型是娱乐, 其次是体育, 第三是新闻和时事节目。从终端来说, 平板电脑居于首要位置, 其次是智能手机。随着二维码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电视媒体的社交功能将会呈现新的发展势头。

篇9:青年教师的内在与外在培养

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观念新、思维快的有利条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各方面的营养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一是学习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学校中有很多老教师一辈子默默无闻,如同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青年教师要学习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备课、课堂教学到单元测试、讲评诸方面都应虚心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观察与询问相结合,主动听老教师的课与邀请老教师听自己的课进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去学习。三是学习老教师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管理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技巧。不同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帮助,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手段去解决,老教师在这方面经验丰富,青年教师要及时请教。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也不能死搬硬套,既要学习老教师的长处,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集体备课——智慧碰撞的摇篮

近年来,很多学校推行了集体备课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把工夫花在课外。学期初,备课组长与组员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然后,把备课任务进行合理分解。这样,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对于共享的部分,教师必须进行第二次备课,要求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班级学生特点,可以修改部分章节,也可以重新备课。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有利于老师进行思想碰撞,它能萌发新的思维,最终孕育出“智慧的果实”。

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是通过“一课二磨三讨论”的方式进行的。所谓的“一课二磨三讨论”,指同一堂研磨课要上两次,讨论三次。先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备课,由一位老师承担上课,集体参与听课;再针对上课的情况开展讨论活动,改进教学步骤和方法,然后再请这位教师第二次上课;最后对两次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一些规律,指导以后的教学,同时对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整理和改进,形成优秀案例。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流程,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经过两次研磨,经常在某一环节上就会出现创新点,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就有亮点,越到最后,对教材越有整体的清晰的把握。而且在大家的听课、评课中产生的智慧就比较多,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凸现出不同的个性。课堂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间流,课堂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气氛融洽的体现集体智慧的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拥有了教育的热情,课堂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地方。

个人反思——梳理成败得失

叶澜老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要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我们就要坚持反思。

常用的有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写教育故事的过程,不仅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历程的过程,更是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过程、研究教育对象的过程、创新教育理念的过程。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二类是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教后小记,“教然后知惑”,总结经验,研究困惑,不断改进。基于我校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老师在第二次备课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认真修改教学预案,然后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澄江中学)

篇10:内在美与外在美议论文

相传,嫫毋形同夜叉,丑陋无比,被看成四大丑女之首。而嫫毋的德行,则是当时女人们的楷模。诗人屈原曾给予嫫毋极高的评价:“妒佳冶之芬芳,嫫毋姣而自好”。嫫毋的智慧也非比寻常,她这些优良的内在素质,我们的始祖---黄帝也很是赞赏,并娶了嫫毋作为自己的妻子。嫫毋果然不负黄帝厚望,除对其他女人实施德化,又协助黄帝击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

话说回来,一个女人未必要有漂亮的脸蛋儿和苗条的身材才会讨人喜欢。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说,“赢我爱情者,在乎于妇人的诚而不在容貌之美”。这表示莎士比亚更重于女人的心灵美较之外表美。

不错,外表美固然重要。一个美貌、身材苗条的女人或是身材高大,长相俊朗男人在社交上、业务上、尤其在择偶上都能占上风,因为外表美容易隐藏内在的缺陷。但我们必须要知道,外表再怎么美也有逝去的一天,时间一过,青春消逝,哪还有什么 “美”的存在?换一个角度说,一个人有的高挺鼻子,但嗅不出世间的冷暖,并不是美;一个人有漂亮的单凤眼,但看不透世间的善恶,亦不算美;一个人有圆润细滑的脸颊,但领悟不出人生的意义,那更不是美。

内心美是潜在内心深处的美,不是任何化妆技术能修饰出来的。古人说“纯洁的心是人的最高财产”。培根也说“形容表现不出的部份,正是美中的最美之处”。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部职务竞选演讲稿下一篇:玉华小学教育强区德育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