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粪散文随笔

2024-04-16

拾粪散文随笔(通用4篇)

篇1:拾粪散文随笔

拾粪抒情散文

脱离农村生活已有十余年了。并不是因为艰苦而逃离,而是出于各种渊源不情愿地离开。致使现在回忆起其间的点点滴滴,仍然是眉飞色舞,不肯罢休。

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上班,母亲一人拖儿带女,在家独自支撑里里外外的事务。家里的耕地很多,母亲瘦弱的身体始终迸发出极大的力量,把每块地都收拾得平平整整的,产量一点也不比劳力多的人家低。自然,想要好的产量,那就得千方百计地使土地肥沃、“壮实”。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巧立名目的,花样百出的化肥和营养肥,再加上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只能靠攒农家肥。

我和哥哥年龄相差不大,但他比我个子高得多,身体也壮得多。每天上学回来也干不了什么过重的农活,但母亲也不会娇惯我们,便吩咐我们拾一车子粪,还要给家里的两头老母猪挖好它爱吃的野菜。农家的孩子早当家,就这些活计,在今天看来对那些温室效应里的.细皮嫩肉的孩童来说,可能无法实现,可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比较轻快的工作了,我们也乐此不疲。

每天下午放学,我和哥哥便背起书包,飞似地跑回家,开始按部就班地忙活起各自的工具。哥哥推出小推车,拿出两个条筐,一边一个,用绳子紧紧绑在车子上。我这时早已挎上两个菜篮子,拿上两把镰刀,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哥的小推车后面,向田野里出发。

那时村子里没有很现代的农业机械,土地上的活计全靠各种牲畜。当然,并不是天天都用牲畜,只有犁地、整地、耙地,以及收割运送庄稼的时候,才会大派用场。平时只是拉着人们下地、回家。等到了地头上,大人们给牲畜卸下车套后,便会把栓牲畜的纲绳塞给自己的孩子,任凭他们牵着,逛遍田间地头和片片草地,反正等他们牵着回来的时候,保证每个牲畜的肚子滚圆滚圆的。于是,田间地头和各个草场便成了我们拾粪的场所所在。

到了目的地,我便会把两个篮子放在小推车的车把上,一个车把放一个。拾粪的工作,主要是哥哥完成,我的任务是寻找散落在各个草窝里的牲畜的粪便,如果找到了,我就会高声告诉哥哥。哥哥就会推着车子,循着我的声音,跟在后面,用铁锨把粪铲起,放在条筐里。

各种牲畜的粪便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牛的力气大,吃得也多,粪便也多,再加上农村的牲畜大多以牛为主。说拾粪,倒不如说是拾牛粪。当然也不乏有其他的牲畜,如果碰到一个养驴的,并且没有人放,只能把它拴在一个青草茂盛的地方,那场面就会了不得。因为驴是直肠子,吃多少拉多少,典型的“造粪机器”。如果碰上这么一个地盘,拾粪的任务就会大大增加完成的速度。再若是“现场办公”,可要小心那头古怪的驴,脾气暴躁得很,一不小心它会冲过来,扬起蹄子狠狠地踢你一下,让你半天反不过精神来,真有点“驴蹄下抢粪”的惊险。

我和哥哥配合默契,一车子粪很快拾满。拾完粪后,我们会把车子推到大路上,然后一人挎一个篮子,沿着田间地垄挖野菜。我们很快挖满两篮子野菜,还是把两个篮子放在小推车的车把上,一个车把放一个。哥哥推着在前面走,我还是跟在后面,但是有了新的任务,扛着铁锨,随时铲起前面落日中回家的牛车、驴车留下的一坨坨新鲜的粪便,然后快速跑向前,麻利地放在车子上的条筐里,一点也不影响哥哥推车的速度。

回到家以后,我们还不能停下。拾来的粪,不能直接用在地里,还要沤粪,等粪沤透了,才能使用。我们熟悉沤粪的整个过程。我们把满车的粪倒在猪圈旁边,哥哥会把粪铲到猪圈前面的大坑里,四下找一些水分多青草绿菜,均匀地扬撒在坑里,再从水坑里提上几桶水,泼在上面。我也不停闲,在猪圈旁用柳条把两头老母猪赶入大坑,让它们在里面不停地走动、打滚,直到青草和粪均匀地搅拌在一起为止。等过个个把月,等粪“沤熟”了,大人们会下到大坑里,把粪铲出,晾透晒干,用牛车一车一车地拉到地里,均匀地撒开,就等明年丰收年景到来。

忙完了一切,我们哥俩额角已渗满了汗珠,可快乐始终洋溢在脸上。

现在津津回忆起儿时拾粪的活计,依旧那么温馨,依旧那么快乐,总想再次推起那辆小推车,再次满田野里走一走……

篇2:拾粪散文随笔

下霜了。下霜的日子有些清冷,拾粪老汉把火车头帽子的两只耳朵放下来,这样就能抵御小刀子一样割过耳朵的寒风了。他盼着,盼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冷下来,只有天更冷了,才没有人像他一样顶着寒风走向荒野。日子显得很是漫长,他不知道,肩上的粪箕子背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到底拾了多少猪粪羊粪马粪驴粪蛋儿。他说那是香的。看见远处的粪就像看见一朵花,一株正在茁壮生长的庄稼。眯缝着眼,笑意吟吟地直奔而去。

宁静的村庄,村子里的人畜皆在酣睡,树上的叶子落尽了,高高的杨树枝桠像一位贞静的修女,修什么,他不知道,只知道凡是村子里的桩桩件件,看见就实实地让人欢喜。村东的池塘结冰了,落败的残荷断茎折伏在起了薄冰的水面上。几只在池塘里过夜的鹅过夜的鸭,用体温孵开一汪小小的水面,头与脖子还折在温暖的翅膀下,沉睡。夏日里的荷花那么美,那么娇贵,谁知道这里面藏了多少鹅粪鸭粪带来的多少好处呐。下大雨,老天爷把雨水从天上倒下来一瓢,就能挥洒成雨,院子里,羊栅栏,猪圈里,马厩里,鸡埘里,不断有粪水的小溪流汇聚在一起,一起流向村东的池塘。所以,池塘里的鱼肥藕鲜也就不足为奇了。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谁说不是呢,荷花娇艳的时候,那是在向村子里的畜禽点头致意哩。

村西有盘磨,一盘老磨研读了很多年,研究的都是有关五谷杂粮的历史和文化。一粒粮食从泥土里的种子开始,要经过多少天才能结满饱盈盈的子实。这个他知道,生在乡间的老汉一掐手指就送走一个节气,迎来一个节气。种瓜种豆,植棉收麦,全靠节气掌握。谷雨前后,该种的就要种了,该收的一定要收,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哪怕谁家请满月吃上好的席面,也得赶紧把地里的庄稼种完。粪是庄稼的奶水,老汉为了这个不错的譬喻,品咂了好久,觉得很是精辟;却又无可相告,只好掮一掮肩膀上的粪箕子,向着村外空旷处吼上一嗓子。

拾粪老汉当然认识很多路,猪有猪路,牛有牛路,马有马路,小黑驴一尥蹶子哒哒哒地驮着主人去县城,洒了一路的驴粪蛋儿,拾起来好不辛苦。猪是农家最喜庆的家畜,别看这个家伙黑头黑脑,面目愚钝,长得不怎么好看;但很是能造粪。猪圈里,填一层麦草压一层土,几头大黑猪在里面吭哧吭哧拱几遍,就成了上好的农家肥。猪要出圈,知道门被主人锁住,于是伸着脖子瞪着眼,一阵乱拱,就掏出一个圆圆的洞口,满村子撒野。老树桩子旁边,一堆茅草窝,冷不丁就能看见一泡冒着热乎气的猪粪。老汉当然要悉数收入囊中。牛要干活,拉犁拉耙运庄稼,所以牛粪都分散在田野上。老汉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有些私心:可不是嘛,谁家的牛拉在谁家田里,于是就有了偷人东西的错觉。不过回头又一想,比如现在是秋天吧,一泡牛粪到来年就风干成了一撮无用之土,劲儿都没了,哪里还能肥庄稼?马蹄哒哒,南来的北往的,换大米,卖陶土盆儿的,路太远,只能借助马力,蜿蜒的乡村小路旁,所以经常能遇见鲜亮的马粪,虽说是外来的粪土,一样也能肥自家的土地。拾粪老汉和换大米的小贩搭着话茬,聊一聊今年的收成,聊一聊你的我的家乡话题,一卷纸烟吞云吐雾,俨然成了多年未见的知己。马蹄声起,老汉将马粪捡进粪箕子,看远行人的身影,竟然心中渐生暖意。

旷野无人,无人的旷野路旁的蒿子秆上挂满晨霜,仿佛平原上少见的雾凇。寂寞的野草,谙熟了生命之道,岁岁枯荣,老汉由衷地佩服它们,无人浇灌,无人施肥,也无人收种,一旦春来就爬满河滩沟渠。它们像一群大地上的野孩子,疯长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像落拓不羁的民间艺术家——老汉可不是没见过,那些年上山下乡的人一拨一拨地来到村子里,说是体验生活。他们和庄稼人一样出工干活,回来后就在大队部的院子里跳舞唱歌。有一个年轻的后生会画画,夕阳西沉时,手执画板,一个人坐在老河滩上。苍鹰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树们疯了一样在风中狂舞,把黄昏落日的颜色涂抹得到处都是。野人哩,老汉自言自语时被画画的后生听见,后生站起身子,长长的头发在晚风里飞,简直和田野上的草木一般模样。

“乡下不好,又穷又累,也吃不上看不见好东西。”

“不对啊大叔,我觉得乡下才是最好最像人住的地方。你看米勒,你看梵高,你看那些国外画画的那些有名的老头儿,哪一个不和乡村和泥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村庄才是我们的家,泥土里才有真实的生命,大叔粪箕子里才是喂养人类的最好营养,哈哈——”

那后生说到最后,竟然促狭地说出这番话来。老汉那时还不算老汉,顶多算是和后生差不多的年轻人。年轻真好,只可惜一去不返了。老汉抚着长长的胡子,走近田野上最高大的.一棵树。这棵树,打从记事时起就一直长在这片田野上,飞来飞去的鸟儿在上面搭窝筑巢。赶路的兔子和黄鼠狼在树洞里歇脚,真正到了夏天,田野上一派葱茏,大树所在的地方就成了众生的天堂,它们窃窃私语,打斗嬉戏,或齐心协力在最高的树杈上构筑家园。老汉这时一般会放下肩上的粪箕子,蹲在近旁的草垛旁,聆听这来自万物协奏的田园曲。

时间久了,时间很久了,人会把一件事情和自己的生命融合在一起。诗人爱上家园的苦难与宁静,画者爱上多情的山山水水,歌者和云雀一样,将美妙的嗓音与天籁融合在一起,舞者,用尽所有的虔诚心力,只为在音乐戛然而止的瞬间,定格最后一个曼妙的姿势。那么拾粪老汉把粪箕子掮在肩上,就好像肩挑了田土的使命和责任,肩负起家园的希望和重托。

他不能小觑这点滴的收藏,把万千生灵的秽物收集在一起,堆在低矮的院落前发酵。他喜欢严寒的日子,天地间雪花飘舞,随便掀开粪堆的一角,都会冒出蒸腾的热气。他喜欢那样的味道,谷子的味道,麦子的味道,玉米的味道,大米的味道,大白馒头的味道,纠缠氤氲在一起。

作为一个勤俭的庄稼汉子,拥有一堆粪土远比拥有一座金山要显得弥足珍贵。金山再大,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而粪土只需勤劳便可有增无减。一寸寸乡野路,一个个清晨与傍晚,一月月,一年年,积攒,并撒向无边的旷野,撒向农耕社会宽广的土地,地就肥了,谷物就饱盈了,日子就红火了,人的心里也便亮堂了。

只是时间的列车在疯狂奔跑,院子里的鸡鸭牛羊渐渐稀少,更不用说那些曾经在大地上奔跑的牲畜了。马一闪身挤进豪奢的赛道,牛一低头,变成了屠宰场里无辜的断头者。或许,在遥远的边地,还能听见小毛驴脖子上摇响的铃铛,只是聪明的人们在奴役完之后,会不会只有在进补的时候,才能想起那些简洁的黑白时光?

篇3:散文与散文教学

众所周知,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无拘无束的体裁。轻巧灵活,战斗性强,便于及时反映迅速变化的事物,富有现实性。

散文有时似银光闪闪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有时像抒情诗,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时如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时若水墨画,描绘山水草木、花鸟虫鱼。

散文的题材无限广阔,不应画地为牢,这可以写那不可以写,应以作者的个性、爱好、素质、经历、情感思想而定。现在正处在新世纪大变革中,应加强作品的时代感,用散文轻便灵活的形式,倡改革之风,赞创业之人,抒时代之情,绘神洲之美。把人民最关心的事情和心愿反映出来,体现时代的风貌,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心胸怀,与时俱进,和人民群众共呼吸。

散文要有思想的光辉。散文家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刻画生活的美文家,也是思想家。凡是读者赞叹击节,印象深刻的散文,大都含蓄着鲜明的立意,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思想越是崇高,作品的艺术光辉就越强烈,越有艺术生命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是一篇好散文。作家在这个散文当中极力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反映了伟大的父爱,所以它的魅力性,感动性对读者影响就高。

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多彩的现实生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道德观念,新的审美观念……要求散文工作者去体验、去观察、思索、反映,写出带有时代特色的,为人民喜爱的佳作。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和深化。

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散文创作及其他的样式,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景生情。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旋的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的观察融会贯通,否则,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要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广大的爱好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像蓬间雀那样在草间徘徊,而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万里,自由傲游天地。

以上谈了散文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下面来谈谈对散文教学的一点拙见。

语文教师进行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例如,冰心的《小桔灯》,这是作者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生动感人。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熏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本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学生不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即使教师讲的再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深刻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的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重点朗读品味鉴赏,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

当然,“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如何感受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尤其是在研读赏析环节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段落、语句来进行品味,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相互答辩释疑,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赏读文章,学会观察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摘要: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 最活泼, 无拘无束的体裁, 题材无限广阔。优秀的散文, 几乎难以离开联想。联想, 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是观察的深化。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 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 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 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

篇4:名字就叫“拾粪者”

移除秽物,也因此被视为秽物

印度宪法第17条从1949年便废止了贱民阶级,那是非法的。查帕嫔(Champaben,人名,小写又做“拾粪者”。)知道这法条,但她还能做什么?拾荒者从孩童时期便开始拾荒,他们会一直拾荒到死,再由他们的孩子接手。

粪便多数时候都会滴在她的头上,查帕嫔说,但季风来临时更惨。下雨时,虫会倍增。不过,她每天还是会起床,走路到主人家,徒手捡拾粪便或用罐头片把粪便刮进篮子里,再把篮子架在头上或肩膀上,扛到最近的废弃物弃置场。她没有口罩、手套或任何防护衣物。拿到的薪水很微薄,有时甚至没有。她经常性地罹患痢疾、梨形鞭毛虫及脑膜炎。她做这个工作,是因为3000年来的社会制度要她这么做。

印度教种姓制度至今仍深深影响现代印度。全印度有个共通点:在种姓制度之下还有非种姓阶级——受污染且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被称为贱民,因为他们要处理人类的粪便。

多数现代印度人已经不再遵从种姓职业,跨种姓婚姻更多,流动性更高,比过去都还要自由,但是种姓之外的贱民还是贱民,因为他们仍是负责鞭打动物、焚毁尸体、移除排泄物的人。查帕嫔则是贱民中的贱民,连鞭打动物及焚毁尸体的人都不如,因为她是safai karamchari。按字面解释为“清洁工”,但译成英文通常是“人力拾荒者”,不是捡拾废弃物或再度利用。查帕嫔不是回收也没获得什么,她移除秽物,也因此被视为秽物。

在印度,大约有40万至120万名人力拾荒者(视统计数据者而有所不同)。雇用单位包含私人家庭、市政单位、军队营房及火车营业单位。他们的工作内容是粪便出现在哪里就要清理,不管是铁轨上或堵塞的下水道里。多数时候,他们负责净空印度的干式厕所。厕所通常是指在地上有个容器能装排泄物,但干式厕所往往没有容器。通常是两块砖头,按蹲坐距离分开摆在平地上。没有坑洞。附近可能会有水道或水沟,但那还算奢侈。公用厕所通常没有门、没有隔间,也没有水。目前印度仍有多达1000万间干式厕所,而这种厕所之所以仍存在,应该是因为还有查帕嫔等人愿意打扫。

我在古加拉特郊区的一个村落里认识查帕嫔。就跟印度其他省份一样,古加拉特受限于1993年“聘用人力拾荒者及建造干式厕所(禁止)法案”,人力拾荒成为非法工作,违者可处一年有期徒刑或2000卢比(45美元)罚款。在书面上,查帕嫔根本不存在;在书面上,查帕嫔跟其他村民一样自由。印度宪法第17条从1949年便废止了贱民阶级,那是非法的。

嫁入这一行而别无选择

查帕嫔知道这法条,但她还能做什么?拾荒者从孩童时期便开始拾荒,他们会一直拾荒到死,再由他们的孩子接手。查帕嫔的婆婆冈佳嫔75岁了。她拾荒了50年。在邻近的一个村子里,我认识了涵莎与她的10岁女儿米娜。米娜已经了解母亲的工作内容,因为她得在母亲生病或怀孕时代班。多数人力拾荒者都是女性,因为她们嫁人这一行而别无选择。

人力拾荒者阶级的男性时常在结婚前掩饰自己的职业直到对方来不及反悔,然后便能酗酒逃避肮脏的工作,因为有妻子可以接手帮他们做。有些拾荒者在城市里担任下水道清洁员,徒手清除堵塞处,仅有的防护工具是一条绳子。他们经常丧命。去年,接连有3位男子在进入新德里的下水道入孔后因窒息而死亡。

妇女们大方地谈论着。她们健谈、自信、纯朴。我看着她们,想看看她们身上里里外外有否有秽物,但都没看见。她们优雅又美丽,无论是弯身捡拾两片用来铲起粪便的罐头碎片,或示范如何将秽物扫入篮子里,或是用套着闪亮手环的手臂相当优雅地高举篮子。她们的住所灰尘很多但不脏,尽管雇主(她们表示正确说法是“主人”)没给她们肥皂,她们也不得在未经高阶村民的许可下自井里取水。她们递给我用锡杯装的水,水是黄色的。这杯水让我陷入了窘境。我想到里面的病原体及粪口传染途径,但也想到她们一定认为我会拒绝喝贱民给的水,因为多数印度人便是如此。我啜了一口,祈祷不会有事却也觉得不可能,觉得自己很蠢,同时想象病菌与寄生虫都流入我的肠胃,大肆破坏。

许多善意的运动人士都来过这个村子。“你们经常来这里,你们这些协会的人,”冈佳嫔说。“然后你们做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冈佳嫔愤怒极了。她走进屋子里,拿了装着两片印度薄饼的盘子出来。看看这个,她说,这就是我今天的工资——剩菜。私人聘雇的拾荒者通常每间房子每个月可领到5卢比。市政日工资是30卢比(不到1美元),但拾荒者经常接连数个月领不到钱。谁敢反抗他们的雇主?

我请涵莎带我去看她工作的地方时,她拒绝了。想都别想。“我的主人会活生生剥了我的皮。”她非常认真,这攸关生死,的确得三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拾粪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000字散文散文07-31

散文阅读欣赏散文形象03-01

爱情散文_散文吧05-02

太阳散文随笔05-25

姐妹散文随笔05-26

轮回散文随笔05-26

炉火散文随笔04-09

车祸散文随笔04-14

涨水散文随笔04-14

归宿散文随笔04-19

上一篇:一7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主题班会下一篇:年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