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举报

2024-04-10

信访举报(共8篇)

篇1:信访举报

第一条 为保持保护区管理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保护区管理局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自然保护区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电报、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保护区管理局反映问题,举报违法行为,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保护区管理局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 信访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一)认真负责、详细办理;

(二)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三)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

第四条 信访人可以向保护区管理局提出下列信访事项:

(一)反映自然保护区管理管护的有关问题

(二)举报自然保护区管理管护违法行为

(三)对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中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四)控告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五)对管理局及其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批评和要求

(六)其他依法应当由保护区管理局办理的信访事项。

第六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表明被反映者的基本情况和信访要求,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在管理局设立或者指定的场所提出。

第七条 多人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需要走访的,由推选的代表提出,代表人数最多不得超过5人。

篇2:信访举报

为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结合我委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信访件处理

1、设立专门受理信访举报工作人员,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上举报(包括委局领导和各室受理的信访件)均由信访室(举报中心)统一登记。各室所有自行办结后的信访件每月25日前归入信访室统一登记。

2、区纪委信访室接收到的反映县级干部、县级单位的信访件及重要问题的信访件,登记后必须送分管领导批示办理,一般信访件转相关部门处理。区县纪委信访室接收到的反映科级干部、科级单位的信访件及重要问题的信访件,登记后必须送分管领导批示办理,一般信访件原则上少转多办。收到上级纪委管理的干部信访件,经委局主要领导审批后,移送上级纪委办理.3、受理信访举报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和《中共宜宾市纪委监察局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图》处理信访件,不得超越其规定范围处理信访件。经办人一般在收件后2个工作日内呈送室主任签署拟办意见,领导阅批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工作日。

二、信访案件办理

1、信访举报部门查办的案件范围:⑴线索具体、案情单

一、易查易结的问题;⑵群众反映强烈、时间比较紧迫、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需要立即查明予以制止的违纪问题;⑶领导交办查处的问题。

2、查处信访案件应做到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质量、一包到底。

3、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的信访案件,经查不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报分管领导批准同意结案后,填写纪检监察机关审结备案通知。经初步核实反映的党员、党组织或监察对象有严重违纪问题的,按《案件检查条例》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规定程序移送相关部门办理,并填写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案件移送登记表。

4、信访案件的办结时限:一般问题的信访案件为1个月,重要信访案件为3个月,转为违纪案件的信访案件6个月,领导有批示的按领导批示时限办结,逾期不能办结的,向交办机关书面申请延期。

三、信访案件会审

1、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经本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批示转本委局其它室(含信访室)或下级单位承办的信访案件,承办单位(室)或下级单位办结后,将调查报告及全案材料交信访室分管案件的同志提出审理意见,提交室务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对符合结案要求的拟写结案报告,经领导同意后呈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2、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承办单位收到交办函后,应当认真将承办责任单位(人)、负责人、办结期限等内容填写在回执单上并及时寄回交办机关信访室。承办单位(室)办结后必须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上报,并将结案报告报送交办机关分管信访案件的同志提出审理意见后交信访室会审。对符合结案条件的,由信访室提出意见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同意结案,并及时填写纪检监察机关审结备案通知。

3、对上级或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凡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处理不恰当或处理意见不落实的,责成承办单位(室)补充调查取证或是重新定性处理,或是督促承办单位落实并上报处理情况;对结案文书格式不符合要求的,责成承办单位重新制作上报。

四、信访资源查阅

1、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室人员如需查阅相关资料,需经岗位经办人同意。其他室人员查询资料,需经分管常委同意,并填写《信访资源查阅登记表》,由信访室经办人员呈分管领导同意。委领导需查询相关资料,经委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同意,由信访室经办人员承办,并填写登记表。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外的单位查阅资料,需带单位介绍信和本人有效证件,经分管领导同意。署实名举报当事人可持有效证件和上级机关受理凭证,经室主任同意,查询信访件处理情况,拒绝电话或委托查询。

2、查阅信访资料,信访室承办人要填写《信访资源查阅登记表》,并在登记本上记录好查阅人单位、介绍信和有效证件、批准人、查阅内容、查阅时间、经办人员、查阅结果及查阅人签名。

3、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部门要对信访件从信访人投递、受理、摘登、送阅、转办、自办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抽查,发现泄密事件及时报告,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信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未经领导批准同意,不得向他人或单位提供和泄漏信访信息,不得打听与自已无关的工作信息。

五、信访老户档案

1、凡在纪检监察机关上访一年以上(含一年)的信访老户,都要建立台帐,做到每户一档案。

2、信访老户档案应记录以下内容:一是信访老户的个人基本情况、初访时间、反映主要问题及要求;二是相关单位对信访老户反映的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三是信访老户到北京、省、市反映的过程及接待单位的意见;四是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其所做的工作;五是信访老户当前的动向。

3、认真研究信访老户上访过程及其不同时期反映的问题,掌握信访老户的心理变化状态,提出解决信访老户问题的建议。

六、信访信息

1、信访信息必须坚持及时、真实、实用原则。

2、反映重大或应引起密切关注的信访问题,应做好《重要信访摘报》工作。

3、每季度进行一次信访情况综合分析和不定期的专题分析,基本内容包括:信访构成,信访特点及原因,反映的主要问题,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和建议等。

4、信访情况综合分析应在每一季度的首月10日前报送上一级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和本委局领导

5、向室外提供信访信息,必须经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向委局外提供信访信息必须上报分管领导签字同意。

七、信访统计上报

1、信访统计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统一、保密。

2、按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微机管理的要求,按时 上报信访数据。

3、按时上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求的其他数据。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2011

篇3:信访举报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 信访举报工作任务加重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 维护社会稳定逐渐成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信访举报部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最突出的表现是, 单位信访举报部门已经成为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每年都要处理或参与处理大量的业务外信访问题, 包括为数不少的集体访、异常访和群体性事件。

(2) 信访举报内容复杂化。除去贪污贿赂、廉洁自律等经济问题仍较为集中外, 出现了一些新的热点问题, 如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企业改制破产、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惠民政策落实等敏感问题。

(3) 信访举报形式多样化。除了本来意义上的写信、上访外, 电话、上网反映问题的情况逐年增多, 乱跑、信乱投, 一信多投的情况时有发生。由过去的单人信访发展到现在的联名信、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多种信访形式越来越突出。

(4) 信访举报心理崇上化。有些信访人对基层组织不信任, 对在基层解决问题持怀疑态度, 总认为机关越大, 领导级别越高, 批阅的信访件“震动”越大, 分量才足, 解决问题才快, 因而人总往上跑, 信总往上寄。

二、信访举报产生原因

(1) 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一是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和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信访问题大多是利益之争;二是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策观念普遍增强, 而部分基层干部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适应工作需求;三是由于一些政策不配套, 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从;四是信访工作力量比较分散, 资源配置不科学, 使信访工作难以整合力量, 统一行动, 使信访工作带有明显的“人治”现象。

(2) 社会热点问题的增多和处置不到位诱发了矛盾。当前,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 比如,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解决, 但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各方面的条件, 实际解决的程度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或一次解决不到位, 又不向群众认真解释、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从而造成群众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

(3) 上访群众的心理多样化。部分群众因循守旧, 不患贫而患不均, 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 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 心态失衡, 对两极分化不满情绪增大;部分群众全局观念淡薄, 对基层干部不信任, 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以上压下能尽快解决问题;部分群众认为信访“包治百病”, 什么事都能解决;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 缠访或越级上访。

(4) 信访举报工作自身存在问题。一是信访举报渠道不畅。街道、社区虽然设有信访举报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信箱, 但因宣传不足、重视不够、力量不足等原因, 一些接待室、举报信箱、电话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信访办理不及时。有的纪检部门调查信访问题时, 调查不深入、不细致, 久拖不决。三是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基层向上级反映的信访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基层都受理过, 但因基层信访办理质量不高, 处理不到位或处理后没有及时反馈, 群众又将问题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

三、解决当前信访举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坚持服务大局, 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信访举报工作在完成反映信访情况、解决信访问题两项主要任务的同时, 必须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违背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损害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执政形象和执政根基的不稳定因素, 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 重视源头治理, 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规范信访行为, 维护信访秩序。逐步建立和开通举报网站, 畅通双向反馈渠道, 做到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努力营造良好的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 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 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主动下到社区, 深入到问题突出的重点小区, 三是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 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 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并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早日得到解决。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来信、上访的苗头和隐患。五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 掌握基层信访苗头, 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 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3) 加强换位思考, 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思想, 转换工作思维, 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切忌把为群众办事看成是找麻烦, 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 而要把群众来信、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二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 深怀爱民之心, 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 带着深厚感情, 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 寓情于理, 依法办事, 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妥善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 逐步化解矛盾, 避免事态扩大, 引发群众信访。

(4)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 强化信访部门内部的监督制度。要结合《信访条例》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逐步建立健全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 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访责任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同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单位, 落实到个人。对移送的信访举报件要建立反馈制度, 对交办、转办的重要举报件要建立档案并加强督办催办。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问题要认真处理, 并按照要求及时反馈。对署名举报的, 按要求进行限期答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制约, 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 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信访处理程序, 形成信访工作合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使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和处理更规范、更有效。

篇4:信访举报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信访举报工作任务加重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维护社会稳定逐渐成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信访举报部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最突出的表现是,单位信访举报部门已经成为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每年都要处理或参与处理大量的业务外信访问题,包括为数不少的集体访、异常访和群体性事件。

(2)信访举报内容复杂化。除去贪污贿赂、廉洁自律等经济问题仍较为集中外,出现了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企业改制破产、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惠民政策落实等敏感问题。

(3)信访举报形式多样化。除了本来意义上的写信、上访外,电话、上网反映问题的情况逐年增多,乱跑、信乱投,一信多投的情况时有发生。由过去的单人信访发展到现在的联名信、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多种信访形式越来越突出。

(4)信访举报心理崇上化。有些信访人对基层组织不信任,对在基层解决问题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批阅的信访件“震动”越大,分量才足,解决问题才快,因而人总往上跑,信总往上寄。

二、信访举报产生原因

(1)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一是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和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信访问题大多是利益之争;二是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策观念普遍增强,而部分基层干部素质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工作需求;三是由于一些政策不配套,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从;四是信访工作力量比较分散,资源配置不科学,使信访工作难以整合力量,统一行动,使信访工作带有明显的“人治”现象。

(2)社会热点问题的增多和处置不到位诱发了矛盾。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比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解决,但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各方面的条件,实际解决的程度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或一次解决不到位,又不向群众认真解释、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从而造成群众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

(3)上访群众的心理多样化。部分群众因循守旧,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心态失衡,对两极分化不满情绪增大;部分群众全局观念淡薄,对基层干部不信任,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以上压下能尽快解决问题;部分群众认为信访“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决;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缠访或越级上访。

(4)信访举报工作自身存在问题。一是信访举报渠道不畅。街道、社区虽然设有信访举报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信箱,但因宣传不足、重视不够、力量不足等原因,一些接待室、举报信箱、电话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信访办理不及时。有的纪检部门调查信访问题时,调查不深入、不细致,久拖不决。三是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基层向上级反映的信访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基层都受理过,但因基层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处理不到位或处理后没有及时反馈,群众又将问题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

三、解决当前信访举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坚持服务大局,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信访举报工作在完成反映信访情况、解决信访问题两项主要任务的同时,必须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违背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损害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执政形象和执政根基的不稳定因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重视源头治理,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规范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逐步建立和开通举报网站,畅通双向反馈渠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努力营造良好的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社区,深入到问题突出的重点小区,三是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得到解决。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来信、上访的苗头和隐患。五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掌握基层信访苗头,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3)加强换位思考,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 的思想,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众来信、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二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带着深厚感情,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妥善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引发群众信访。

(4)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强化信访部门内部的监督制度。要结合《信访条例》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访责任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对移送的信访举报件要建立反馈制度,对交办、转办的重要举报件要建立档案并加强督办催办。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问题要认真处理,并按照要求及时反馈。对署名举报的,按要求进行限期答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制约,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信访处理程序,形成信访工作合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使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和处理更规范、更有效。

篇5:信访举报相关知识

信访举报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发送电子邮件至:crsg3-jiwei@163.com2、通过邮局邮寄至: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广安路2899号中铁七局三公司纪委

3、打电话至:029-86366706(公司纪委监察部)

一、举报注意事项:

1、信访举报人应实事求是反映情况,举报内容应该具备以下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果。表达尽可能清楚、实事尽可能完整明白。

2、欢迎和提倡实名举报,允许匿名举报。纪检监察部门将对信访人个人资料及反应情况严格保密。信访举报人匿名举报不愿透露个人姓名和单位的,应至少留下电子邮箱、电话号码或其他沟通方式,以便纪检监察组织核实相关情况、反馈处理意见。

二、纪检监察信访知识:

什么是纪检监察信访工作?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党的纪检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按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和规定的程序处理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从纪检监察工作角度来讲,它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一部分。从一般信访工作角度来讲,它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一部分。

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的范围是什么?

纪检监察机关的受理范围。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职工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违反国家行政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对所受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有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按照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处理问题;

2.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重调查研究,重证据。处理检举、控告、申诉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3.维护当事人特别是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及申诉人的民主权利。

4.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办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5.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如何理解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地位?

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各项业务工作,主要是从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开始的,而这些检举、控告和申诉,大多是通过来信来访提出的,因而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源的主渠道,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1.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列入密件管理。

2.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

3.接受举报人举报或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当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4.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

怎样理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

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处理控告、申诉问题,是控告申诉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分级负责,是指对于检举、控告和申诉问题,根据干部职务和党组织级别,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处理,层层负责。分工归口是指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以外的来信来访,根据来信来访人所属地区或信访问题性质,及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归口办理。

为什么说举报人有举证的义务?

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发现和获取违法违纪线索的主渠道。举报,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民主权利,是对党员、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宪法规定,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人民群众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同时,公民举报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公民举报必须以对党组织、对国家机关和被举报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据实举

报。公民举报,应当言之有据,便于查证。要讲清被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违法违纪的具体情节与证据。要说清楚举报的问题来源和查证线索,是亲身经历,还是耳闻目睹。要尽其所能讲清还有哪些当事人和知情人,还有什么人证和物证。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举报人在“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第七条规定“举报人应当尽可能据实告知监察机关被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违法违纪的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

证据制度要求举报人增强举证意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提高保全证据的意识,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承担起举证的责任。否则,由于违法违纪问题隐蔽性比较强,如果线索不清,情况不明,造成初核后发现证据不充分、不可靠,不能立案,不仅无法查处,而且还可能会造成证据转移、甚至销毁证据等一些无法弥补的损失。

举报人所反映的问题,能否得到查处,其结果取决于证据证明的事实。因此,举报人应当配合接访人员的工作,据实回答接访人员的询问,提供有关人员违法违纪的具体线索。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违法违纪者就会受到应有的惩处,就能为国家、集体挽回或减少损失。

信访者有哪些权利?

1.检举控告权。信访者有权向党政机关领导人,对违法失职或犯有错误的党和国家机关的任何工作人员以及刑事、经济犯罪者,进行书面或口头的检举控告。被告者对控告者的检举控告有权进行反诉。作为控告的信访者和作为被告的信访者在信访权利上是平等的。

2.申诉权。信访者对其所受党纪、政纪等处分不服,或个人利益和人身权利遭到损害时,有权向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提出申诉,信访者在自己的正当

申诉、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恰当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再次申诉,直到问题得以解决为止。信访者对于承办单位关于他本人申诉问题的处理,有权在会议上或向上级组织提出声明、申诉和控告等。

3.批评建议权。信访者有权将涉及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经济建设等各方面情况向党和政府机关及其负责人进行反映,就各种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4.询问求解权。信访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对其所反映的情况予以答复或解释,了解组织上对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

5.信访委托权。写信上访人因某种困难自己不能书写信件或填写来访登记表格,有权要求或委托其他人包括信访人员代为书写、填写。

信访者的义务有哪些?

1.信访者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2.信访者应该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事,自觉遵守信访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

篇6:信访举报格式参考范本

一、标题:关于反映××(单位)××(职务)××(姓名)××违纪问题的信访举报

二、被举报人(单位)信息:须写明被举报人姓名、性别、单位及职务等信息

三、举报人信息:须写明举报人姓名、单位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或联系地址

篇7:信访举报管理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

为使信访工作适应新形势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和为民排忧解难,结合本库实际,制定如下规定: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减少、控制和化解群众集体信访、越级信访为重点,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重点,规范信访工作,加大控源治本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全本库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二、信访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信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热情接待,诚信服务,提高效率,坚持原则,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

信访工作的原则是: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谁分管谁负责。

三、信访工作职责

1、受理登记、转办、催办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承办上级交办的信访问题。

2、了解和掌握信访动态,综合分析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办理情况。

3、本本库信访工作实行归口责任制。凡属于业务性的,由各部门归口负责处理、答复;属于综合性的,由本库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重要来信来访必须经分管领导批阅。

4、本库办公室是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职能部门,凡上级机关转来的信访问题,一律由办公室受理、转办、催办和答复。本库办公室受理转交的信访问题,有关部门承办完毕后,需将承办意见反馈办公室统一答复来信人或交办机关。应由本行所属各部门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应做好受理、登记、答复等工作,并将办理结果交本库办公室备案。重大问题应随时向办公室报告办理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办公室应视情向分管领导或上级机关汇报情况。

四、信访工作程序

1、登记。收到来信后,信访人员要做到当日拆封、登记,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接到来电或来访时,要当即登记。

2、送阅。凡重要来信、来访和上级交办、领导批办的信访问题,办公室有关人员要及时送呈领导阅批,并根据领导批示意见送交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3、批转。凡属由我本库办理或督促办理的问题,由办公室登记分类,按本库领导阅批意见送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对重要来信负责催办。

4、查处。对群众来信来访需要进行调查核实的,要及时组织调查,调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要在信访处置登记表上记录,并由承办部门经办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对上级要求上报结果要直接派人或责成有关部门派人查处。

5、报结。查处结果经确认后要及时向信访人作出答复。对于上级批转要求上报结果和重要的信访问题,形成查处报告并经领导同意后上报。

五、信访工作要求

1、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情接待,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来访者的陈述,详细询问其举报内容或申诉理由,认真做好记录,如实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耐心地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说明和群众思想的疏导工作。接访人员必须按照信访工作处理程序的有关规定,负责填写信访处置登记表。

3、严守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遵守信访保密纪律,不得扩散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4、不断改进信访工作作风,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及时处理。要维护来访群众的合法权利,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将信访反映的问题泄露给与信访管理无关的人员,甚至是泄露给被举报人或与问题有关的部门和单位。一经发现,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5、根据上访人反映问题的情况给予及时妥善处理:

⑴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过激行为要给予说服教育,为其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信访工作制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息访。

⑵对反映一般性党风党纪问题的,可向来访人讲清道理,并劝其返回。⑶对反映可能发生严重后果或已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问题,要及时送本库领导阅示。

⑷对重要来访和结案后重复来访,确有道理的,责成有关部门处理或复议;无正当理由的,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劝其返回。

⑸对疑难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研究解决办法;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由本库办公室与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处理。

⑹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

6、处理人民来信来访要及时。一般来信来访周内处理完毕;疑难问题要向来信来访者说明情况,做好耐心细致地解释、疏导工作,口头或书面答复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需转交各部门办理的问题,本库办公室应从接收之日起二日内转交给有关部门。对上级交办的来信来访问题,要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用书面材料上报处理结果。

7、切实处理好初信初访,减少重复信访。同时注意分析和发现群众来信来访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本库领导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信访工作首问负责制

凡来电来访者向我库反映情况的,任何人不得拒绝、推诿。接待首次来电来访的部门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应按照信访工作制度中规定的要求处理来访,如反映的内容属于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向来电来访者说明情况,并按照各负其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负责引导来电来访者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同时做好解释疏导-

六、信访工作失职追究

篇8:信访举报

一、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信访举报就是群众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 对党员、党组织或者行政监察对象的违法违纪行为, 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活动。通过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举报人、被举报人和纪检监察机关三方形成以下关系: (一) 被举报人实施违纪违法行为, 这是信访举报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 举报人的检举、控告、申诉行为激活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程序, 但这一行为并不逻辑地产生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效果;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举报进行受理, 从而正式启动整个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程序。

在这个关系链中, 有以下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信访举报工作具有政治性和准司法性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 通过解决信访问题, 使各种违纪问题得到查处, 不正之风问题得到纠正, 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信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通过筛选、加工、整理信访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和部署工作的参考依据。信访举报工作以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据此, 信访举报的受理应当是严肃的, 也是严格的。

(二) 信访举报受理权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权力, 作为纪律检查权和行政监察权下一位阶的子权力, 与调查权、建议权、督促权等权力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就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查办程序而言, 信访举报被受理后, 纪检监察机关才能对问题线索做进一步的处置, 通过初步核实、谈话函询等方式进行初步调查, 发现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才能进入立案程序。不难看出, 信访举报的受理事关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能否进入案件查办部门的视野, 受理权的行使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的受理不同于法院对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案件的受理。

我国法院的案件受理制度改革,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即只要当事人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起诉状, 法院一律接收, 极大的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受理更接近于立案审查制, 但是目前还缺乏有效而完备的制度约束和程序要求, 使得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否受理在判断尺度上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的条件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属于纪律检查工作范畴, 一部分属于行政监察工作范畴。这就导致了关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条件的规定, 散见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条例》 (以下简称《控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以下简称《行政监察法》) 、《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 (1996年1月19日) 等法规文件局面, 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法规制度对此做出系统的规定。

(一) 举报人的条件———谁可以反映问题?

信访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虽然《宪法》并没有“信访”二字的记载, 但是根据纪检监察制度中对检举、控告、申诉的规定, 可以在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中找到权利依据。[1]学者普遍认为“信访权”是《宪法》第41条所赋予公民权利的次生权利。举报人通过揭发、检举、控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监督权力运行, 实现权利救济。信访举报既然是一种权利, 那么非经法律明文规定予以排除, 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滥为干预或者禁止。《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第二条也表明了对这一权利的认可和保护, 第二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纪违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检举、控告人依法进行的检举、控告。”可以说,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没有对举报人的资格条件做出限制性规定。信访举报人不必须是违纪违法行为的受害人, 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对信访举报人的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做出要求。

同时,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举报人的举报方式也没有限制, 可以采取实名举报, 也可以采取匿名举报;可以个人举报, 也可以集体举报;可以逐级举报, 也可以越级举报。但是, 根据《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鼓励和引导群众署实名举报和逐级举报。

(二) 被举报人的条件———反映谁的问题?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对党组织、党员、行政监察对象, 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党内监督与行政监察合一的监督体制决定的。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信访举报中被举报人的条件要求, 首先是身份适格, 即被举报人应当是党组织、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党员和党组织的身份是十分容易明确的, 这里的行政监察对象包括: (一)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 (二)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3]。 (三) 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3]。其次, 被举报人应当是被认为存在以下行为之一:一是党员或党组织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二是党员或党组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三是党员或党组织其他败坏党风的行为[4];四是行政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2]。身份条件和行为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以作为被举报人被检举和控告。

三、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的条件

实践中, 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多种多样。世事现象本身纷繁复杂, 举报人表述也各具特色。有做事实描述的, 有做大量价值判断的, 有宣泄情绪的, 也有兼而有之的。并不是所有的群众反映都要予以受理, 除了前述信访举报的当事人要符合条件外, 对反映的问题也要做出判断、筛选, 从而确定哪一个问题是属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的范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哪些问题?有三个主要文件做了规定:

(一)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条:

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这一文件对受理范围的规定有两个特点:一是过于概括, 不便于操作。比如, “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问题, 仅2014年5月中央纪委法规室编写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常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手册》[5]就收录了111个文件, 并在《编辑说明》中特别说明“重点收录基础性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规定”、“为遵守国家保密制度, 对于保密和限定发放范围的规范性文件, 本书未予收录”。这本手册只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工作常用法规制度的汇编已达111个, 还有没有编入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之外的其它法规文件及纪检监察工作以外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大量党内法规文件, 可见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文件之多。二是过于抽象, 不便于把握。比如,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问题, 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十分抽象的政治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不断发展的内涵及层层延伸的次级概念。在受理信访举报的工作实践中, 用以衡量具体的甚至是现象性的举报问题时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标准。笔者认为, 这一条规定可以作为原则性规定, 应当再通过列举等方式对受理事项或受理事项的特征做出补充规定, 从而便于受理工作的开展。

(二)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条例》第十条:

纪检机关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下列违纪问题予以受理:1.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2.属上一级党委管理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3.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4.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5.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属下一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 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这一文件规定的逻辑结构仍然是“行为主体+违纪问题”。但是什么是违纪问题?什么是可以作为案件来受理的违纪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03年12月31日) 第九条规定了“违纪问题”的定义。第九条规定: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 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 都必须受到追究。不难看出, 违纪问题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 违纪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违反了党纪国法;第二, 危害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危害了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三, 应受惩罚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第九条规定是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 从宏观上描述了什么是违纪问题。随后在分则中对具体违纪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 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方面规定了每一个错误的成立条件。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六条:

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 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这一规定对行政监察类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限定为“违反行政纪律”。那么, 行政纪律具体指哪些纪律?目前, 尚无系统文件规定。《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虽然没有具体明确何为行政纪律, 但是对监察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定: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 履行下列职责: (二) 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也就是说, 行政监察所涉及的行政纪律事关监察对象的执法、廉政和效能情况。

参考文献

[1]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 2004 (3) :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97年5月9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2004年9月7日) .

[4]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1993年8月22日) .

上一篇:对讲机管理办法下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心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