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信访举报

2024-04-14

纪检信访举报(共8篇)

篇1:纪检信访举报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教程》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既要根据纪检监察工作的任务和职务来开展工作,还要遵循人民信访工作的 一般规律和原则来开展工作。

2、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信访渠道开展的群众工作、信息工作和 监督执纪工作。

3、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具有 联系沟通作用、信息反馈作用、监督保障作用和 协调疏导作用四个方面的作用。

4、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一是提供信访信息、二是解决信访问题、三是维护社会稳定。

5、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对于一般信访工作具有 信访业务的职能性、反映问题的集中性、处理程序的法制性三个特点。

6、办理过程是处理信访举报的中心环节,包括审阅来信、来访登记、网络举报件及举报电话记录,登记,办理,回复,统计等环节。

7、纪检监察信访信息要力争做到事实准确、观点深刻、立案新颖。

8、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办理,包括信访案件的督办、查办及审核。

9、信访案件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督促催办并要求汇报结果以及 直接调查处理 的信访举报问题。

10、信访案件直接查办与查处违纪案件的区别是 必经程序 不同、范围不同、批准程序不同。

11、对反映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 思想、工作作风方面 的问题,一般廉洁自律问题以及 轻微违纪问题,可以实施信访监督。

12、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 多办少转、就地解决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13、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的主要内容有:公开 受理渠道、公开政策法规、公开 受理情况、公开办理过程、公开 处理结果。

14、集体访是指 5 人以上联名反映同一问题的走访行为。

15、坚持把 群众稳定在基层,把 矛盾化解在基层,是处理集体访问题的最基本要求。

16、信访举报情况分析是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部门向领导报告一定阶段、一定范围信访举报 宏观情况和 总体趋势的公文,对领导决策和部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7、信访举报工作 法规制度建设是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的基础。

18、信访工作除认真受理涉及党纪政纪问题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外,也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排查化解因干部

关于渎职、违纪违法引发的矛盾纠纷。

19、建立健全信访举报问题的有效处理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 领导负责制、案件线索集体排查机制和 首访责任制。20、信访管理包括 信访案件的管理、信访举报统计、档案管理及 信访工作的 目标管理 等。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50分)

1、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一、以党章和法律法规为准绳;

二、以事实为依据;

三、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或行政首长负责制;

四、维护信访举报当事人的民主权利;

五、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六、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2、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一、反映促办;

二、转交承办;

三、过问督办;

四、移送承办;

五、直接查办;

六、信访监督;

七、信访协调。

3、实施信访监督的方法有哪些?

答:

一、信访谈话;

二、发信访通知书;

三、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四、与组织部门沟通;

五、委托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

六、集体警示。

4、如何加强基层信访举报工作?

答: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

二、整合基层信访资源;

三、加强预测、预防;

四、加强信访协调;

五、推动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

六、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网络建设;

七、加强业务指导。

5、妥善处理集体访的做法有哪些?

答:

一、认真分析成因,制定应急预案;

二、建立健全集体访处 理机制;

三、超前防范,把集体放解决在初级阶段;

四、认真查处集体访反映的问题;

五、认真做好回访工作;

六、严肃查处集体访活动中的违纪违法人员。

篇2:纪检信访举报

单位: 姓名:

一、填空题(共60分,每题2分):

1、纪检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通过 接收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接听举报电话等渠道,受理对党员、党组织及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以及这些人员的申诉,按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和规定的程序处理解决信访举报问题的工作。

2、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必须经常地掌握来自群众的各种信息。群众的每一封来信、每一次来访、每一个举报电话,都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提供各种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其中 党风政风、党纪政纪的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

3、信访举报工作部门对这些来信来访进行筛选、分流,为纪检监察机关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因此,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道程序。

4、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 联系沟通 作用,即信访举报工作具有保持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经常联系,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往来的作用;二是 信息反馈作用,即信访举报工作具有为党、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提供各种信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的作用;三是 监督保障作用,即信访举报工作具有依靠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障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作用;四是 协调疏导作用,即信访举报工作具有协调处理信访问题,疏导上访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5、督促催办信访问题,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部门对 转交有关单位承办的信访举报进行督促催办,推动有关单位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6、转交有关部门承办的信访举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转交有关单位处理后,由承办单位酌情处理 ;另一种是问题比较重要,转办单位要求 承办单位在调查处理后,报告处理结果。

7、转交承办,转办承办对转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并要结果的,信访举报工作部门要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并将办结情况每半年向常委会报告。

8、直接检查信访问题,是指由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部门直接核查办理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

9、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对一般信访工作具有三个特点:信访业务的职能性、反映问题的集中性、处理程序的合法性。

10、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主要是受理对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和申诉。

11、处理信访举报,除了依据党章、法律、法规外,同时依据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12、纪检信访工作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是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要由集体讨论决定,日常工作中的一般事项由承办人员按规定处理。

13、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是信访举报工作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给成部分,是正确处理信访举报的重要保证。

14、落款为“广大党员”、“全体员工”、“部分群众”等的来信,不视为联名信,按匿名信处理。

15、凡恶意攻击党的领导、主张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件,应转交公安机关处理。

16、信访信息工作是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检验信访举报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做好信访信息工作,是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需要;是适应信访举报工作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17、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办理,包括信访案件的督办、查办、审核。

18、督办是指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对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信访案件进行督促催办的行为。

19、信访案件审核,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对本部门直接调查处理的信访案件以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上报的信访案件的查处结果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审查和核定。

20、信访案件的审核与违纪案件的审理区别有:审核范围不同;审核要求和必经程序不尽相同。

21、信访监督,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中反映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轻微问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监督。

22、实施信访监督,是落实从严治党方针、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必然要求;实施信访监督,是教育、保护和挽救干部的重要举措;实施信访监督,丰富了信访举报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23、信访监督的作用:强化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解决了大量的信访问题;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教育、挽救和保护了一大批领导干部。

24、信访监督的主要方法:信访谈话;发信访通知书;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与组织部门联系沟通;委托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

25、基层信访举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纪检监察信访

举报工作的关键环节。

26、基层信访举报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对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7、信访工作坚持多办少转有多种办法。主要有:⑴、自办;⑵、领导主持办;⑶、联合办三种办法。

28、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是《信访条例》的本质要求,是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任务。

29、依纪依法,客观公正;有利监督,注重实效;保障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是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0、对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和依法行政的行为进行监督;收集、分析信访信息,特别是一些苗头性和重大集体访苗头要及时掌握;解决信访问题,做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是信访举报工作网络的职责。

二、思考题(40分)

1、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①以党章和法律、法规为准绳;

②以事实为依据;

③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④维护信访举报当事人的民主权利; ⑤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⑥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2、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范围及监察机关不予受理的范围是什么? 答: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范围:

①针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问题的检举、控告;

②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

③针对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违纪违法、失职渎职,损害党员和群众合法权益的诉求;

④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批评和建议。监察机关不予受理的范围:

①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解决的投诉请求,监察机关不予受理,信访件转有关机关;

②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监察机关不予受理,信访件转有关机关;③对涉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职务行为的信访事项,监察机关不予受理,信访件转有关机关;

篇3:纪检信访举报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 信访举报工作任务加重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 维护社会稳定逐渐成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信访举报部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最突出的表现是, 单位信访举报部门已经成为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每年都要处理或参与处理大量的业务外信访问题, 包括为数不少的集体访、异常访和群体性事件。

(2) 信访举报内容复杂化。除去贪污贿赂、廉洁自律等经济问题仍较为集中外, 出现了一些新的热点问题, 如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企业改制破产、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惠民政策落实等敏感问题。

(3) 信访举报形式多样化。除了本来意义上的写信、上访外, 电话、上网反映问题的情况逐年增多, 乱跑、信乱投, 一信多投的情况时有发生。由过去的单人信访发展到现在的联名信、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多种信访形式越来越突出。

(4) 信访举报心理崇上化。有些信访人对基层组织不信任, 对在基层解决问题持怀疑态度, 总认为机关越大, 领导级别越高, 批阅的信访件“震动”越大, 分量才足, 解决问题才快, 因而人总往上跑, 信总往上寄。

二、信访举报产生原因

(1) 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一是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和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信访问题大多是利益之争;二是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策观念普遍增强, 而部分基层干部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适应工作需求;三是由于一些政策不配套, 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从;四是信访工作力量比较分散, 资源配置不科学, 使信访工作难以整合力量, 统一行动, 使信访工作带有明显的“人治”现象。

(2) 社会热点问题的增多和处置不到位诱发了矛盾。当前,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 比如,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解决, 但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各方面的条件, 实际解决的程度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或一次解决不到位, 又不向群众认真解释、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从而造成群众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

(3) 上访群众的心理多样化。部分群众因循守旧, 不患贫而患不均, 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 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 心态失衡, 对两极分化不满情绪增大;部分群众全局观念淡薄, 对基层干部不信任, 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以上压下能尽快解决问题;部分群众认为信访“包治百病”, 什么事都能解决;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 缠访或越级上访。

(4) 信访举报工作自身存在问题。一是信访举报渠道不畅。街道、社区虽然设有信访举报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信箱, 但因宣传不足、重视不够、力量不足等原因, 一些接待室、举报信箱、电话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信访办理不及时。有的纪检部门调查信访问题时, 调查不深入、不细致, 久拖不决。三是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基层向上级反映的信访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基层都受理过, 但因基层信访办理质量不高, 处理不到位或处理后没有及时反馈, 群众又将问题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

三、解决当前信访举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坚持服务大局, 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信访举报工作在完成反映信访情况、解决信访问题两项主要任务的同时, 必须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违背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损害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执政形象和执政根基的不稳定因素, 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 重视源头治理, 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规范信访行为, 维护信访秩序。逐步建立和开通举报网站, 畅通双向反馈渠道, 做到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努力营造良好的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 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 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主动下到社区, 深入到问题突出的重点小区, 三是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 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 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并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早日得到解决。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来信、上访的苗头和隐患。五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 掌握基层信访苗头, 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 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3) 加强换位思考, 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思想, 转换工作思维, 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切忌把为群众办事看成是找麻烦, 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 而要把群众来信、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二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 深怀爱民之心, 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 带着深厚感情, 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 寓情于理, 依法办事, 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妥善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 逐步化解矛盾, 避免事态扩大, 引发群众信访。

(4) 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 强化信访部门内部的监督制度。要结合《信访条例》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 逐步建立健全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 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访责任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同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单位, 落实到个人。对移送的信访举报件要建立反馈制度, 对交办、转办的重要举报件要建立档案并加强督办催办。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问题要认真处理, 并按照要求及时反馈。对署名举报的, 按要求进行限期答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制约, 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 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信访处理程序, 形成信访工作合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使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和处理更规范、更有效。

篇4:纪检信访举报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信访举报工作任务加重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维护社会稳定逐渐成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信访举报部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最突出的表现是,单位信访举报部门已经成为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每年都要处理或参与处理大量的业务外信访问题,包括为数不少的集体访、异常访和群体性事件。

(2)信访举报内容复杂化。除去贪污贿赂、廉洁自律等经济问题仍较为集中外,出现了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企业改制破产、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惠民政策落实等敏感问题。

(3)信访举报形式多样化。除了本来意义上的写信、上访外,电话、上网反映问题的情况逐年增多,乱跑、信乱投,一信多投的情况时有发生。由过去的单人信访发展到现在的联名信、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多种信访形式越来越突出。

(4)信访举报心理崇上化。有些信访人对基层组织不信任,对在基层解决问题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批阅的信访件“震动”越大,分量才足,解决问题才快,因而人总往上跑,信总往上寄。

二、信访举报产生原因

(1)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一是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和注意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信访问题大多是利益之争;二是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策观念普遍增强,而部分基层干部素质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工作需求;三是由于一些政策不配套,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从;四是信访工作力量比较分散,资源配置不科学,使信访工作难以整合力量,统一行动,使信访工作带有明显的“人治”现象。

(2)社会热点问题的增多和处置不到位诱发了矛盾。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增多,比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解决,但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各方面的条件,实际解决的程度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或一次解决不到位,又不向群众认真解释、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从而造成群众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

(3)上访群众的心理多样化。部分群众因循守旧,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较低,心态失衡,对两极分化不满情绪增大;部分群众全局观念淡薄,对基层干部不信任,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才会公正、公平;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以上压下能尽快解决问题;部分群众认为信访“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决;少数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缠访或越级上访。

(4)信访举报工作自身存在问题。一是信访举报渠道不畅。街道、社区虽然设有信访举报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信箱,但因宣传不足、重视不够、力量不足等原因,一些接待室、举报信箱、电话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信访办理不及时。有的纪检部门调查信访问题时,调查不深入、不细致,久拖不决。三是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基层向上级反映的信访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基层都受理过,但因基层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处理不到位或处理后没有及时反馈,群众又将问题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

三、解决当前信访举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坚持服务大局,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信访举报工作在完成反映信访情况、解决信访问题两项主要任务的同时,必须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违背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损害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执政形象和执政根基的不稳定因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重视源头治理,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规范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逐步建立和开通举报网站,畅通双向反馈渠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努力营造良好的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社区,深入到问题突出的重点小区,三是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得到解决。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来信、上访的苗头和隐患。五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掌握基层信访苗头,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3)加强换位思考,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 的思想,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众来信、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二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带着深厚感情,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妥善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引发群众信访。

(4)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强化信访部门内部的监督制度。要结合《信访条例》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访责任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对移送的信访举报件要建立反馈制度,对交办、转办的重要举报件要建立档案并加强督办催办。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问题要认真处理,并按照要求及时反馈。对署名举报的,按要求进行限期答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制约,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信访处理程序,形成信访工作合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使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和处理更规范、更有效。

篇5: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公开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实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通过信访办事公开,增强信访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程度,促进信访问题及时 就地解决,预防和减少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发挥信访举报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二、公开内容

1、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职责、受理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举报人、被举报人的权利和义务、举报电话、电子举报信箱等。

2、重要信访的办理期限。

3、以下五种类型信访案件的处理结果必须公开

(1)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起群众联名或集体访的信访案件;

(2)群众普遍关注的党员领导干部以权利私和违法乱纪问题的信访案件;

(3)经过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与事实出入较大,举报人有误解,被举报人有压力,并已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的信访案件;(4)经过多次调查处理仍不服又长期无理纠缠的信访老户的信访案件;

(5)其它影响较大的信访案件。

4、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三、公开形式

1、张榜公开。对容易诱发集体访、又涉及多数人利益的信访案件,处理到位后,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张榜公布,必要时,可在信访问题发生地进行公布。

2、会议公开。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直接与有关人员对话才能解释清楚的信访案件,采取听证或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向有关人员通报处理结果或作出解释。

3、通报公开。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及带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信访案件,调查结束后,在一定范围内以通报形式予以公开,达到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4、媒体公开。对群众反映强烈、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调查结束后,可以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布于众。

四、公开期限

1、长期公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接待室要常年公开上述公开内容中所列第一条内容。

2、定期公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定期在本部门纪检监察信息等内部刊物上公布信访件办理情况,通报督办情况,基层各单位定期在本单位政务公开栏中公布各类信访件的办理期限。

3、随时公开。需公开的信访案件办结后,必须在15天内公开,公开期一般为一周。

五、责任追究

在信访工作中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视情节和后果给予有关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在信访接待和办理过程中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

2、工作中怕苦畏难、不负责任,不按程序及时办理,致使案件不能按期报结的;

3、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查结而又未能说明原因,无故拖延不办或对已确定处理意见拒不落实,致使案件久拖不决,酌成恶果的;

4、在公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篇6: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今年防胡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的基础来抓,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具体过问。一是按照领导要求,镇纪委年初制定了20xx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计划和下访工作队工作计划,确立了抓信访,保稳定,促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会,研究布置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听取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汇报,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做到随接访随办理,使纪检监察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四是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保持经常而及时与县纪委信访室的联系,了解近期上访情况,并将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上访人员情况汇报给镇党委,做到有问题早知道,早预防,早处理。截止年底,除以往几个老上访户,没有发生新的越级上访人员。五是实行目标责任制。今年年初镇党委研究决定信访工作处理归口管理原则,哪个部门管理的业务出现信访问题由那个部门具体负责处理。并且把信访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内容,年终与党风廉政建设一并检查考核。对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不力造成越级访、集体访的,追究部门分管领导及负责人的责任。

二、认真做好纪检监察信访接待工作

认真做好日常接待工作,耐心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稳定上访人情绪,尽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尽量不发生越级上访。及时将受理的信访件转给领导,请领导批示。今年我镇共受理信访举报3件,其中来信1件,来访2件(其中业务外来访1件,我们及时与相关部门及所管辖部门联系,督促他们予以办理,最后反馈办理结果)。这些信访件通过我们的.认真办理及督促,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对此很满意,也为领导分了忧,解了难。

三、发挥信访职能作用,加大信访案件的查办和督办力度

一是实行分管领导包案制度,从信访案件的初核、立案到处理,一包到底,并参与其中,随时听取案件调查的情况汇报,亲自指挥和协调。二是加强纵向和横向协作办案。今年镇纪委除加强与县纪委和兄弟乡镇纪委的联系,对一些重要的、疑难的信访案件,及时进行沟通,争取案件调查的主动外,还注意加强与县公安检察院、县计生委、县卫生局、县土地局等部门联系,协作办案。三是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直查快办信访案件。今年以来直查快办信访案件3起,结案3起,办结率为100%。

四、加强信访信息工作,提高信息质量

一是继续巩固完善镇、村信访信息员网络,健全苗头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把矛盾消灭在基层。二是进一步做好信访信息工作。今年我们及时准确地向县纪委上报各种统计报表等信息。

五、加强乡镇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促进基层稳定

今年,为进一步做好我镇纪检信访工作,按照县纪委对基层纪检建设的要求,通过与兄弟乡镇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对我镇纪检阵地进行了制度、模式、软件的建设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镇纪检信访工作能力。由于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我镇纪检信访工作比往年有很大提高,特别在阵地建设、硬件建设上都有很大改善,得到县纪委领导的肯定。

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信访监督工作

根据省纪委《谈话制度》和《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使用〈纪检监察信访通知书〉暂行办法》中的具体要求,今年我们对发现的违纪情节轻微的党员干部进行了戒勉谈话,让其说明情况,限期改正,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总之,20xx年我镇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层深层次、高质量的信访信息少。二是基层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足,查案力度不够。三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篇7: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1

一年来,我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纪检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 “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宽和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依纪依法认真处理检举、控告,及时化解矛盾,为我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抓纪检组织队伍建设,确保信访举报工作化解力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等特点,为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政令畅通,强化责任意识,我们建立了镇、村、组信访三级网络,10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纪检监督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参与农村各项事务的监督工作,并聘请10名懂政策、有思想的退休工作人员为我镇的党风廉政监督员,解决了农村纪检工作无人抓的问题。为规范纪检干部队伍的行为,镇纪委还制定了《西陌镇纪检干部学习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了纪检有关工作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镇纪委全体人员对群众来信来访轮流值班接待,还定于每月15号进行集中学习,并写有学习笔记。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关业务知识,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认真做好信访接待,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我们认真做好日常接待工作,耐心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稳定上访人情绪,尽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尽量不发生越级上访。今年全镇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5 起,其中来信5起,来访8起,电话举报12起,受理农廉网投诉19起。阳光农廉网投诉平台作为一个新的举报渠道,对每一起投诉案件,镇纪委都能视投诉内容,组织人员,认真受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投诉人满意,被投诉人在网络监督下纠错、为民,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使一些带有苗头性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三、发挥信访职能作用,加大信访案件的查办和督办力度

在接待信访举报工作中,我们以稳定为前提,对来信来访分类受理。能及时答复的当场答复,需要约谈的约定时间,需转办案件的经领导批示严肃查办。全年镇纪委查办案件1起,核实案件2起,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人,追回违纪资金10860元,并全部上缴财政。对历史性遗留难以解决的信访举报案件,会同相关站所、包村干部、村干部及双方当事人,以调解为主化解矛盾。对信访举报的热点,立即上报镇党委政府,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高质量的信访信息少;二是经验少,力量弱,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不足,查案力度不够;三是纪检干部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今后,镇纪委将进一步发挥基层信访网络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信访接待,搞好稳定工作,提高办案能力,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2

20xx年,镇纪委按照县纪委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细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完成县纪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规范和完善信访网络业务,提高信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镇纪委在建立和完善镇信访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抓好村、组信访制度建设。以北楼村、甘棠村的信访工作制度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明确了各村(社区)对信访工作要制定有《信访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信访工作责任制》、《处理群众信访基本程序和方法》。《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信访排查制度》等,各项制度明确开展信访业务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纪律和信访工作人员的任务。通过抓制度版权所有建设、和完善了镇、村、组三级信访网络业务,增强信访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镇纪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等项工作的落实,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有关统计,填报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镇、村(社区)分别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增加了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查清事实,按照有关程序及时处理,给群众满意答复,镇村(社区)信访人员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据统计,20xx年,县纪委转办我镇信访件1件、办结1件,镇、村(社区)共收到群众的`来信来访131件,办结131件、办结处理率达100。同时,深入基层搜集、挖掘、筛选信访信息和案源线索,并形成专题情况分析向镇党委和县纪委反馈。20xx年,向县纪委提供信访信息1条。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完成县纪委下达的业务知识、各种杂志、书刊的征订任务,为学习教育提供理论知识源泉。20xx年,镇纪委以会代培形式集中镇、村(社区)信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2次,除了集中组织学习外,还印发相关学习资料供信访工作人员进行自我学习。通过抓学习教育,信访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20xx年工作重点

20xx年,虽然我们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但还存在不足:

1、由于今年自己负责的工作较多,有时未能按时上报有关统计、报表;

2、搜集、挖掘信访信息的力度薄弱,向县纪委提供的信访信息较少;版权所有

3、自办的信访案件还没有。

20xx年工作重点

1、根据县纪委的部署,继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2、按时按要求完成县纪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8:纪检信访举报

一、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信访举报就是群众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 对党员、党组织或者行政监察对象的违法违纪行为, 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活动。通过信访举报受理制度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举报人、被举报人和纪检监察机关三方形成以下关系: (一) 被举报人实施违纪违法行为, 这是信访举报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 举报人的检举、控告、申诉行为激活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程序, 但这一行为并不逻辑地产生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效果;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举报进行受理, 从而正式启动整个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程序。

在这个关系链中, 有以下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信访举报工作具有政治性和准司法性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 通过解决信访问题, 使各种违纪问题得到查处, 不正之风问题得到纠正, 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信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通过筛选、加工、整理信访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和部署工作的参考依据。信访举报工作以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据此, 信访举报的受理应当是严肃的, 也是严格的。

(二) 信访举报受理权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权力, 作为纪律检查权和行政监察权下一位阶的子权力, 与调查权、建议权、督促权等权力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就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查办程序而言, 信访举报被受理后, 纪检监察机关才能对问题线索做进一步的处置, 通过初步核实、谈话函询等方式进行初步调查, 发现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才能进入立案程序。不难看出, 信访举报的受理事关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能否进入案件查办部门的视野, 受理权的行使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

(三) 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的受理不同于法院对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案件的受理。

我国法院的案件受理制度改革,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即只要当事人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起诉状, 法院一律接收, 极大的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受理更接近于立案审查制, 但是目前还缺乏有效而完备的制度约束和程序要求, 使得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否受理在判断尺度上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的条件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属于纪律检查工作范畴, 一部分属于行政监察工作范畴。这就导致了关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主体条件的规定, 散见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条例》 (以下简称《控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以下简称《行政监察法》) 、《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 (1996年1月19日) 等法规文件局面, 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法规制度对此做出系统的规定。

(一) 举报人的条件———谁可以反映问题?

信访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虽然《宪法》并没有“信访”二字的记载, 但是根据纪检监察制度中对检举、控告、申诉的规定, 可以在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中找到权利依据。[1]学者普遍认为“信访权”是《宪法》第41条所赋予公民权利的次生权利。举报人通过揭发、检举、控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监督权力运行, 实现权利救济。信访举报既然是一种权利, 那么非经法律明文规定予以排除, 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滥为干预或者禁止。《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第二条也表明了对这一权利的认可和保护, 第二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纪违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检举、控告人依法进行的检举、控告。”可以说,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没有对举报人的资格条件做出限制性规定。信访举报人不必须是违纪违法行为的受害人, 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对信访举报人的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做出要求。

同时, 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举报人的举报方式也没有限制, 可以采取实名举报, 也可以采取匿名举报;可以个人举报, 也可以集体举报;可以逐级举报, 也可以越级举报。但是, 根据《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鼓励和引导群众署实名举报和逐级举报。

(二) 被举报人的条件———反映谁的问题?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对党组织、党员、行政监察对象, 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党内监督与行政监察合一的监督体制决定的。现行纪检监察规范对信访举报中被举报人的条件要求, 首先是身份适格, 即被举报人应当是党组织、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党员和党组织的身份是十分容易明确的, 这里的行政监察对象包括: (一)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 (二)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3]。 (三) 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3]。其次, 被举报人应当是被认为存在以下行为之一:一是党员或党组织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二是党员或党组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三是党员或党组织其他败坏党风的行为[4];四是行政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2]。身份条件和行为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以作为被举报人被检举和控告。

三、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的条件

实践中, 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多种多样。世事现象本身纷繁复杂, 举报人表述也各具特色。有做事实描述的, 有做大量价值判断的, 有宣泄情绪的, 也有兼而有之的。并不是所有的群众反映都要予以受理, 除了前述信访举报的当事人要符合条件外, 对反映的问题也要做出判断、筛选, 从而确定哪一个问题是属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的范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哪些问题?有三个主要文件做了规定:

(一)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条:

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这一文件对受理范围的规定有两个特点:一是过于概括, 不便于操作。比如, “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问题, 仅2014年5月中央纪委法规室编写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常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手册》[5]就收录了111个文件, 并在《编辑说明》中特别说明“重点收录基础性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规定”、“为遵守国家保密制度, 对于保密和限定发放范围的规范性文件, 本书未予收录”。这本手册只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工作常用法规制度的汇编已达111个, 还有没有编入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办案之外的其它法规文件及纪检监察工作以外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大量党内法规文件, 可见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文件之多。二是过于抽象, 不便于把握。比如,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问题, 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十分抽象的政治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不断发展的内涵及层层延伸的次级概念。在受理信访举报的工作实践中, 用以衡量具体的甚至是现象性的举报问题时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标准。笔者认为, 这一条规定可以作为原则性规定, 应当再通过列举等方式对受理事项或受理事项的特征做出补充规定, 从而便于受理工作的开展。

(二)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条例》第十条:

纪检机关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下列违纪问题予以受理:1.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2.属上一级党委管理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3.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4.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5.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属下一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 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这一文件规定的逻辑结构仍然是“行为主体+违纪问题”。但是什么是违纪问题?什么是可以作为案件来受理的违纪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03年12月31日) 第九条规定了“违纪问题”的定义。第九条规定: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 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 都必须受到追究。不难看出, 违纪问题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 违纪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违反了党纪国法;第二, 危害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危害了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第三, 应受惩罚性, 即被举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第九条规定是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 从宏观上描述了什么是违纪问题。随后在分则中对具体违纪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 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方面规定了每一个错误的成立条件。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六条:

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 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这一规定对行政监察类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限定为“违反行政纪律”。那么, 行政纪律具体指哪些纪律?目前, 尚无系统文件规定。《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虽然没有具体明确何为行政纪律, 但是对监察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定: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 履行下列职责: (二) 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也就是说, 行政监察所涉及的行政纪律事关监察对象的执法、廉政和效能情况。

参考文献

[1]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 2004 (3) :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97年5月9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2004年9月7日) .

[4]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1993年8月22日) .

上一篇: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下一篇:安全管理目标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