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2024-04-12

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篇1: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浅谈福州超市内商品包装存在问题及建议

目前,福州超市商品包装总的存在以下问题:包装过量、单

一、陈旧、不便等、特别是商品标识问题较多,进口商品大多没有中文标识,商品外包装没有保质期或保质期不准确,商品条码存在问题。当前商品包装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目前超市市场上所存在着的商品包装欺诈的情况看,商品包装欺诈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形欺诈的方式,另一类是有形欺诈的方式。所谓无形欺诈,就是通过在商品包装物表面上印制与商品质的不一致的图像或文字,从而使买者在商品的质的方面受骗;所谓有形欺诈,就是通过包装物的形态给买者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包装着的商品与包装形成的最大体积相一致,从而使买者在商品数量方面受骗。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会发现形形色色包装欺诈的现象。有的牙膏看着体积很大,用时却挤出很多空气;有的圆柱形包装的饼干,每片饼干有四个不能再大的圆形空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2随着包装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大量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危害也随着加大,尤其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轻型塑料包装材料大都是难以降解的塑料,回收利用又很难,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

3由于包装行业整体水平仍不够高,在根据商品的特性、运输和储存条件不同来选择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和包装方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包装材料的性能与内容物性质一致;包装方法比较粗糙,没有真正有针对性的合理保护不同特性商品的质量。因此,在商品包装中,普遍存在着包装粗糙,被损现象随处可见,因而对商品本身的销售也

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4、还有一些厂家不在提高商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把精力放在商品包装上,在包装上耍花样,使商品过度包装,致使其价格远远高于内容物本身的价格,造成浪费;或者在包装上故弄玄虚,使包装与产品本身特性相去甚远,造成不良影响。商品过度包装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在多个方面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如:中秋的月饼盒包装做的过于豪华,在永辉超市是看的到的。

5、包装业所用纸张、橡胶、玻璃、钢铁等等,都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材料。过度包装往往要一次性耗费大量精贵的原材料,浪费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过度包装也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助长商业欺诈之风。一些商品的包装成本已占到产品总价的70%,已是喧宾夺主椟贵于珠,更有黑心商家趁机搭售其他商品。消费者以不菲代价购得普通的甚至劣等商品,不仅减少社会福利,而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豪华包装商品,使商业欺诈之风蔓延,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超市为了销售数量不得不用一些不符合常规的包装。

6、目前国内商品在包装在设计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在色调的运用上基本固定在有限的范围内。第二,在盒型上缺少创新。第三,印刷工艺比较落后。第四,在平面设计上欠缺系统性。建议:

解决包装问题的对策措施:

1、对于包装欺诈第一、要科学揭示商品包装欺诈的涵义。第二、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监督系统。第三、制定对商品包装欺诈行为的处罚措施。应当明确地把过度包装列为商业欺诈行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进行日常监管处罚。第四、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上,鼓励一般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可循环或再生利用。总之,对商品包装欺诈行为的彻底根除,最终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出法制、诚信、监督和竞争等机制的整体功能和文化优势,从而弥合和铲除包装欺诈滋生的缝隙及生长的土壤,为讲求诚信的商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2、对于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发展绿色包装。发展绿色包装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身体健康,而且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扩大产品销量,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1)开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取代原有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如可降解包装,它主要以青草、桔杆、谷壳、甘蔗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采用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生产过程无污染,成本低,而且在自然环境中短期内即可降解。(2)在食品包装方面,开发可食性包装。食品工业产品包装占包装行业的70 %左右,食品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最大。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有必要下大力气在可食性包装品种开发、性能改良和降低成本上下大工夫。(3)搞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建立健全回收体制。注重回

收品的再生利用,将回收品分门别类,重新还原为材料,制造新包装。这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提高了商品包装的经济效益。(4)制定绿色包装法。

3、提高我国包装行业整体水平。我国需尽快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包装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加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在包装工艺上,利用现代化的包装生产线,使商品包装更加先进和完善。并且做好销售服务等工作,例如服务人员在补货时,必须检查商品包装是否完好,包装与商品内容是否相符,特别是在样式、规格、质量上更应该注意。

4、对于过度包装:(1)应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建立消费品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消费品包装材质、包装与商品的重量、体积比等内容(2)在产业政策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反对过度包装”的导向(3)规范包装思想。抛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思想和行为,提倡适度包装,尽量简化包装,既达到了包装的目的,又节约了成本。如在选材时注重包装的减量化,注重包装材料的节约,不要盲目使用进口材料,在包装容器的设计上力求严谨实用。

5、用法律来规范商品包装,加强在包装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打击利用商品包装进行制假贩假的行为。另外,需提高商品包装的防伪技术,使得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例如西方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纳米高端防伪技术,实行色彩防伪、理化防伪等。

篇2: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据党外代表人士深入调研,遍布大街小巷的众多超市,作为一种新兴商业业态,在繁荣市场、满足需求、方便老百姓生活等方面,然而校园超市满足师生生活等方面,确实功不可没。然而,超市业在快速发展中逐渐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消费者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问题。超市食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由于部分超市在食品采购、定牌生产、现场加工、食品保鲜等方面尚有薄弱环节,致使安全卫生方面存在隐患。通常的表现是:销售过期货,在隔夜熟食上弄虚作假,食品质量、包装、冷藏等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二是人性化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标价和条码价格不一致,玩价格猫腻;时有发生虚假广告、促销不实在的问题;一些营业员素质较低,服务技能、态度和举止言行有待提高;导购系统不科学、标识不明显;免费班车班次少、不清洁、且经常发生故障;卖场内缺乏歇脚椅、休息处;保安态度粗暴;售后服务制度缺乏规范等等。

从供货商的角度看,超市各种收费名目繁多。由于超市拥有连锁网络优势,往往凭借所特有的“垄断渠道”资源,以不平等的“霸王”姿态,向供货商收取这样那样的费用,从而增加了供货商的额外负担,引起了强烈不满。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到行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看来,解决超市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既要在规划、规范、长效管理方面制订中长期对策,也要对当前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予以尽快解决。为此,我们建议:首先,对食品安全违规的超市要课以重罚,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食品安全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食品安全上弄虚作假,坑人牟利,无异于谋财害命。因此,对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重点进行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即依据法规给予数额不等的罚款并同时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屡教不改的应停业整顿。

为了在组织人力和制度上有所保证,应由相关职能机构制订超市食品安全违规处罚条例及其细则,并组成“食品安全联合监察队”,执行对超市的日常监督和检查。与此同时,建立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通道,鼓励消费者共同监督。要充分运用舆论工具的广泛社会影响,对查证核实的违规超市,通过多种传媒工具,予以公开披露,使其违规不法经商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还可以开展“星级超市”的评选活动,设定服务质量、商场环境、食品安全、诚信经营、顾客投诉、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综合指标,分别对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进行评比,授予不同的星级,并由权威机构颁发相应证书和牌匾。超市的星级标准可根据评比上下起落,甚至摘牌。

此外,应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尽快制定行业规范。督促超市改变粗放型的扩张模式,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走集约化、差异化发展之路。督促超市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采购、存货、配送、信息的全面质量管理。超市应塑造人性化服务理念,进一步美化、净化超市环境,改进超市在顾客中的形象。

另外,还要鼓励超市进一步细分市场,促进超市走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发展之路,树立超市品牌,在价格竞争之外,发展商品经营、档次、服务特色的差异等,实现价格、服务、品牌等多样化竞争。推进超市之间的重组与并购,化解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针对超市业的特殊贡献和薄利状况,地方税收上可给予适度减免,减轻超市负担,以促进超市业良性发展。

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健全优质的服务。

·售前服务:采用宣传、培训和交流等手段,以及通过专业推销人员的努力,使顾客了解校园超市的特性与适用情况;

·售中服务: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并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如电话订货),急顾客所需,及时送货上门;

·售后服务:建立信息交流反馈渠道,包括销售渠道中的反馈和电子商务的网络反馈,做好商品的质量、服务的反馈信息处理,根据客户需要不断改进产品;与顾客搞好关系,固定长期业务关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

超市盈利

1超市的平均毛利率一般在25-35%,你就可以算一下你一天的毛利大概是多少了。创业优惠政策有几项:

一是工商、税务的登记手续费减免。

二是所得税减免。

三是可以申请创业贷款,一般最高5万元。开超市的步骤很简单:手续只需要办工商的营业执照与税务登记证就可以了。超市的投入主要有几块:

一是房租与装修。

二是期初的铺底货物,80平米的话,最少也得有3万元左右的货物铺底。

三是人工费用。

至于多少时间可以赚回来,就看你经营水平如何了,一般情况下正常经营的话,大半年回本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校园超市的风险

1、大学校园不可避免的存在假期,停业期间如果没有其它连锁店帮忙消耗食品库存,在新学期或多或少的会有过期或顶期的食品(即便有供应商愿意为你调换),如果在临放假前采取不采购的方式,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2、校园内高峰、低峰期明显,反差太大,人力不好安排。

3、校园内租金不便宜但竞争激烈,很多情况都是学校采取控制价格的政策,毛利较低。

4、在日化类等有利可图的商品上,学生反而愿意到大型超市去购买。

5、日杂类毛利较高的商品周转率太低,而且在新学期采购高峰又有毕业生低价转手的现象。

6、副食品调料类毛利最低,但不能不备货,但销售最少。

7、好事的学生太多,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或是顾客抱怨,很多学生都愿意在各种媒介大肆宣传,不搞得满城风雨誓不罢休。

8、总之纯校园超市并不能做到各种商品间的利润互补,在春节等各种节气的销售高峰期,你只能望着空荡荡的校园慨叹。

风险应对措施:

篇3:浅谈超市促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国内超市促销的主要形式

超市促销的表现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接触最多和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四类促销形式:

1. 广告促销

这种促销旨在向潜在的目标消费者传递各种信息, 可能是新商品推出的信息, 也可能只是吸引潜在消费者注意和参与的信息。但它要实现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接受信息, 了解产品, 产生购买欲望, 最终实现购买产品。因此, 广告促销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潜在的消费者到来并产生冲动购物的效果。

2. 以金钱为基础的促销

以金钱为基础的销售促进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技术, 有时, 他们采取返还现金的做法, 更多的则是直接采取价格折扣, 用不同的方式执行, 作为一种定期行为, 来获得竞争优势, 以抵御竞争对手的销售促进行为。打折促销是一种较为直接的降价促销, 它是超市最常采用的一种促销工具, 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中也发现, 这种促销方式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 促销理由通常有季节打折, 节日降价, 店庆优惠酬宾等等。

3. 以产品为基础的促销

以产品为基础的促销分为额外产品, 赠品和样品促销, 赠品促销也是现实中最常用的促销工具之一, 例如, 买西装送领带, 买微波炉送器皿, 买快餐面送小玩具, 买大包装送小包装等等。按照赠品与商品的关系, 这种促销方式又可以分为几种, 它们的宣传和推出方式也有差别。赠品与商品是一种商品时, 广告策划中往往用“加量不加价”来描述, 赠品与商品为同类商品时, 它们往往宣传为“买一赠一”。第二种方法就是样品促销, 样品的目的是导致未来销售, 使“可能购买”变成“肯定会购买”。这些不同类型的赠品促销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消费者觉得超值, 刺激他们购买。消费心理学表明, 顾客在购物时, 心理上容易接受和希望接受超值的感觉, 赠品往往能带给他们一份惊喜。

4. 现场演示促销

现场演示是指企业、制造商、经营者为推广或销售某种商品而进行的各种说明、示范活动, 旨在向顾客宣传商品、近距离接触商品, 从而让消费者接受, 并达成交易。通常在进行销售演示时都会同时提供咨询服务, 以更大程度上方便顾客对企业及企业的商品的了解。

二、超市促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促销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 服务质量较差

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和观察显示, 在国内真正做到培训上岗, 注重与顾客沟通的促销员不到60%, 而真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因为一些公司为了节省开销, 并未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 导致他们对商品、企业文化缺乏了解, 对顾客的疑问也无法完全说明予以解释, , 从而导致顾客对促销员服务态度的不满甚至投诉, 也使得他们对工作丧失激情。许多促销员认为, 促销只要做到了就行, 态度应该不会有什么。其实不然, 从促销员的服务态度就会影响到顾客对该产品的认识度和接受能力, 自然谈不上愉快消费了。在超市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促销人员发现消费者对商品有兴趣时, 会十分热情地介绍与推销。但是一旦发现消费者并不购买时, 态度立刻发生巨大转变表情也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冷言冷语, 让消费者心里不舒服。买或者不买都是消费者的权利。因此不能因为消费者没有购买产品而在态度上有所表示, 让消费者不满意, 同时影响消费者对超市的印象。

2. 缺乏促销主题, 促销盲目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商品买卖完全是自主自愿的, 一方面, 商场超市不可能完全清楚谁需要什么商品, 何地需要, 何时需要, 何价格消费者愿意并能够接受等;另一方面, 广大消费者也不可能完全清楚什么商品超市供应, 何地供应, 何时供应, 价格高低等等。正因为客观上存在着这种销售者与消费者间信息分离的“卖”“买”矛盾, 超市必须通过沟通达到促销的目的。超市海报是促销的载体, 但由于没有相对应的主题, 消费者盲目地对着海报发呆,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观看你的海报内容, 因此这种促销就缺少了它该发挥的作用。

3. 忽视消费者心理, 促销不到位

尽管打折降价是超市行之有效的促销方法, 但是促销时还是需要考虑目标消费者的不同心理, 只有迎合消费者的某种心理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在采取促销手段时建议首先做市场调查, 要了解商品的主要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明确绝大部分目标消费者对该产品最看中的因素是哪几项, 这样在促销中就可以根据消费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促销宣传而不是一味地采取降价打折。

4. 卖场促销中的商品指示牌用词不准, 表达不清

超市卖场中的商品指示牌内容要简明扼要, 要有一定美化作用, 放置地点要突出。但是有些超市在促销指示牌中用词不准确, 指示不明确, 看了以后印象不深刻甚至不太明白。而且很多超市指示牌中都缺乏英文标识。另外在有些超市甚至是一些大型的知名超市, 在商品指示牌上都标有这样的字样, “不买请勿触摸”“偷一罚十”等这样的语言对消费者是不礼貌的, 同时也把超市和消费者对立起来, 对于建立超市和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十分不利。

5. 有些促销活动不真实, 用得过多过滥

打折, 特价销售等手段无疑对消费者极有诱惑力, 成为很多超市青睐的促销手段。利用节假日等各种重大活动搞打折、特价活动效果较好, 但是这类活动不能用得太多太滥, 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消费者会把打折价格看做商品的实际价格。降低了品牌信誉度和有损品牌价值。另外, 很难在市场中引起人们的热情, 最主要是缺乏创造性, 易于被竞争对手模仿, 引发价格战, 获得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是短期的。促销要师出有名, 这样才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提高超市促销的主要对策

1. 组建高效的促销队伍

一般来说, 促销队伍可以分为专职促销和兼职促销, 虽然兼职促销队伍随机性强, 可以现用现招聘, 但是临时促销队伍对企业、产品及心态的把握差, 只有及时培训, 激发其热情, 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降低运营成本。我认为在聘用兼职促销员时, 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外, 还要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交流, 让他们接受公司的文化, 使他们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 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另外还要给培训好的兼职促销人员建立人事档案, 和正式员工一样对待他们, 在每个城市都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队伍, 他们在无形中也会成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

2. 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良好的购物环境主要指超市整体的装潢设计, 包括灯光、地面、天花, 商品陈列等等。暖色调布置的地面, 能烘托出一种喜庆热闹的购物氛围, 让人留连驻足, 待的时间越长, 自然买的东西越多。而超市的灯光布置经过精心选择, 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在食品货架附近总是橘色的灯光, 这样购物者容易被诱发“食欲”而忘记考虑自己是否需要, 日用品货架一般用白色的灯光, 这样货物看上去光亮整洁, 会吸引购物者情不自禁地欣赏、触摸, 最后购买。合理的商品陈列有利于促销商品, 通过堆码方式, 堆成各种新颖的造型, 如金字塔, 既醒目又方便大量消费者从四个方向同时选购, 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群体消费观, 因为这位置聚拢了一群人购买的话, 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其它消费者购买或是过来了解。

3. 把握好鲜明准确的促销主题

促销主题要鲜明。一个良好的促销主题往往会产生画龙点睛的震撼效果, 所以应针对整个促销内容拟定具有吸引力的促销主题。促销主题的选择应突出两点:一是“新”, 即促销内容、促销方式和促销口号要富有新意, 这样才能吸引人;二是“实”, 即简单明确, 顾客能实实在在地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利益。超市促销要确定一个有购买诱因的促销主题。任何一次促销活动都必须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如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和新品上市作为活动的理由, 不然会给顾客留下低价甩卖、产品销售不畅等错觉。每一场促销活动都要争取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才能令促销活动长盛不衰、具有生命力。超市促销不能一成不变, 要根据时尚、节日等各种契机找出新的恰当的促销主题。

4. 运用商品指示牌加强促销

超市促销中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商品指示牌促销, 一种是现场购买点促销, 商品指示牌是为了顾客选购商品作向导和告示的导购设施, 尤其是目前一些大超市购物场所较大、商品种类繁多, 指示牌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通常在上面提供商品的品牌, 单位售价, 有些还标有产地、功效、折扣等。这种指示牌的促销作用是很明显的。若设在超市入口处, 则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有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时会使顾客在没有打算购买这类商品时, 看到指示牌上有折价信息而产生购买的欲望。另外还可以在指示牌上标出温馨的提示语如“小心地滑”, “小心碰头”等, 这能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很好地拉近超市和顾客之间的距离。

5. 灵活运用打折、降价的促销手段

从促销对象操作技巧上看, 打折、降价要选择正确的促销时机, 确定合理的促销期限, 明确打折、降价的合理幅度, 并采用相应的促销组合。终端营销市场中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质, 不同特质的产品在促销中应有不同时期的选择, 如饮料选择在夏季或节假日,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每年几乎都推进新年促销装。而对促销期限来说, 不宜太长, 也不能太短, 要考虑消费者正常的购买周期, 促销期限太长了, 价格难以恢复到原位, 促销期线太短了, 促销效果又很难达到, 较合理的促销时间一般为2到4周末宜。对打折、降价还应该与其他的促销手段相配合, 如广告等。这样能把促销的内容以更简洁、更准确地方式告诉消费者。

参考文献

[1]甘江英:浅谈促销的本质和创新[J].科技广场, 2007

[2]李作亚:创新促销细微处[J].营销与市场, 2008

[3]朱建平:卖场假日促销[J].市场营销, 2005

篇4: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调查的主要结果

被调查的消费者购物多使用大众化交通工具。近一半是步行去超市,属于就近购物,有25.6%的选择较方便的公交;有9.1%私家车认同方便为5.4%,而不方便占3.7%;有15.2%骑车去超市,其中5.2%的人放在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停车处,10.1%的人将车免费随意停放。

超市卫生有待改善。有51.5%的人认为干净,秩序井然,36.8%认为干净但秩序混乱,11.7%認为脏乱差。超市空气质量认为新鲜、还可以分别占18.0%、69.1%,而认为有异味占12.2%。

消费者喜欢的存包方式依次为自动密码箱、人工服务、无需存包、投币存包分别占45.0%、29.5%、17.6%、4.7%,偏爱自动密码箱存包,因换币麻烦对投币存包不喜欢。认为购物车很充足、还可以、不足分别占16.4%、23.0%、4.2%。认为购物车很好用、一般、不好用的消费者分别占27.6%、53.4%、7.0%。其中女性认为购物车不好使的比例高于男性。

超市采用最多的是指路标牌,占到便利导标中的47.1%,地上标示、咨询台、广播、商场分布图分别占12.2%、7.3%、2.3%、8.9%。近六成认为导购标、卫生间、安全通道、禁烟区的标志不明显。消费者认为货物摆放很合理、还可以、不合理分别占16.2%、72.6%、9.4%,超市间存在2%差异,而认为不合理的男性远高于女性。

认为超市温度很舒服、还可以分别占23.7%、67.9%,而不舒服的占7.7%。消费者对超市温度满意度存在超市间差异约10%左右。男性认为温度不舒服高出女性3.3%。

对不使用一次性袋无法接受、无所谓分别为26.2%、28.6%,有28.3%的人表示是环保做法,积极支持。消费者对于环保的敏感程度和支持度还不够,宣传绿色任重而道远。

(二)商场购物环境自我考察

1、超市便民设施需要完善

被调查超市竟没有一家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也有的超市楼梯通道采用斜坡式电梯或者通道便于残疾人通行,但是超市的出口一般都是楼梯式,这对于残疾人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停车位的使用情况,较大型的超市,都设有地下和地上的停车位,而小型超市的停车位管理略显不足。

2、超市服务水平需上一个台阶

现在执卡消费增多,以年轻人为主,超市也都设置了持卡消费的收银口。但是像大型超市存在着排队的问题,尤其在周六、日放假或中午和下午下班的时间。

3、绿色产品相关宣传有待加强

观察发现超市绿色产品并没有提供特别的标志,促销活动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二.超市购物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超市购物环境标准的执行不够

只有不到20%的消费者认为空气中有异味,有10%左右的消费者对超市的温度、照明、货物摆放合理持否定的态度,大多数消费者首肯超市环境的质量,但是,约70%左右的消费者认为购物环境属于一般的状态,只是说得过去而已。

(二)超市的服务设施存在不少问题

如小超市普遍没有厕所,使消费者方便和尴尬;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超市导购标、卫生间、安全通道、禁烟区的标志不明显,普遍缺乏残疾人服务设施;超市门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的问题。

(三)超市员工服务水平及态度欠佳

售后服务制度不够规范。在服务中心,发现排队的顾客非常多,而工作人员少且工作效率极低,无法满足正常需求,对此,超市管理者却熟视无睹。某些超市个别营业员素质较低,服务技能、态度和举止言行有待提高和改善。

三、对超市购物环境营造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执行超市环境“五无”的绿色执行标准

无危险:除了有应对火灾、地震、人祸的安全疏散标志、应急设施以外,还要有高水平的应急管理预案;经营商品全部符合健康、安全的要求。

无污染:流通加工达到环保要求,减少流通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过度包装问题;空调要使用无氟制冷剂;绿色商场不能使用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污控制规范》的装饰装修材料;商场装修要符合绿色标准,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无异味:作无烟商场,要有明显的禁烟标,店场内外卫生清洁,对于商品店场加工产生和卫生间等处的异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除,商场内必须保证空气流通。

无障碍:无论大小超市都应具备残疾人专用的配套设施及无障碍通道。

无内急:对于中小型的超市也必须有洁净的公共卫生间,大型的超市更应具备与之相配的更加舒适的公共卫生间,无论大小超市卫生间不能有卫生死角。

(二)打造舒心购物空间

1、合理运用照明设备、营造明快轻松的购物环境

一般而言,营业场所灯光照明应不同位置配以不同的亮度,纵深处高于门厅,陈列商品处高于通道,这样可以吸引顾客注目。

2、合理的色彩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色彩也对人们的心情产生影响。不同的色彩及其色调组合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红色一般用于传统节日、庆典布置,创造一种吉祥、欢乐的气氛。使用色彩还可以改变顾客的视觉形象,弥补营业场所缺陷。

3、用音响以营造温馨的气氛

音响是创造商场气氛的一项有效途径,它也影响着消费者情绪和营业员的工作态度。随着时间的不同,商场定时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不仅给顾客以轻松、愉快的感受,还会刺激顾客的购物兴趣。

4、打造清洁的卫生环境

保持清洁、窗明柜净,商品整洁,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整洁的购买环境,是文明经商的要求。在营业现场,每天的卫生工作要定人定时,经常打扫,将废旧包装物及时清理收回。陈列用具,展示的商品要每天擦拭,营业员也要着装整洁,讲究个人卫生。

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享受,尤其到周末,一家人乘车到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将一周的日用商品一次性买齐,并顺道在购物广场的特色餐厅小聚。这些购物广场一般都是设在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总之,在超市购物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消费群体的特点、消费者对购物环境软、硬件条件的满意程度及在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的期望,分析出目前超市在软、硬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超市购物环境可以通过落实国家《超市购物环境标准》,使超市购物环境有一个基本保证;进一步提升超市环境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意识,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购物环境。

篇5:我国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年历史的连锁经营,是提高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在发达国家普遍获得成功的零售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实现了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降低了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外零售连锁超市间竞争格局的展开,配送体系成为他们的竞争焦点。物流配送的好坏是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重要保证,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以及能否给供应链上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一、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现状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笔者对身边的部分零售连锁超市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实证了这一结论(见下表)。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目前常用配送模式的分析1.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在配送方面的成功说明了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综合商场等,也都十分重视配送环节,相继建立了配送中心。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

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在中国连锁店发展初期,许多连锁店都采取了把供应商直送方式简单地组合成物流配送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在导入期的中国连锁店,业态上大多选择了超市形式,而且是规模不大的第一代传统食品超市,连锁店规模扩大需要发展更多的店铺来实现。供应商的运输系统适应不了多店铺、广地域发展的要求,配送不到位,缺货断档,时间衔接不上,会制约连锁超市的发展。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由第三方的专业物流公司来承担。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可以使连锁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在运作中,专业物流公司对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各门店。用户之间还可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社会化的中介配送模式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国内多数物流配送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

三、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探讨1.对于大型连锁超市,可构建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零售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零售连锁超市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四个。第一,最为重视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采购什么样的商品,既能给超市带来利润,又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二,供应链上的采购管理。即向哪些供应商采购商品,更经济合适。第三,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做到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能适时适量的供应,不能因经常性缺货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不能采购过多,使库存成本增加。最后,供应链上的运输管理。即对连锁分店进行配送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决策。

第四方物流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既可以辅助连锁超市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解决供应链上的库存、输送问题;还能帮助解决采购问题,协助管理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不是单纯的外包模式,而是将外包与自营配送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策略。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超市资源、供应商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物流资源能以整合,其间密切合作,在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之下,以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成本。

埃森哲公司认为第四方物流有三种可行的运作模式:一是协助运作型,由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其缺少的资源,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开发市场,而具体的物流业务实施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第四方物流的指导下完成,它们之间是商业合同或者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二是方案集成型,由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资源、能力和技术

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三是行业创新型,第四方物流通过与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服务商进行协作,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笔者以为零售连锁超市应以第二种运作模式为主,揉合其他两种模式,建立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如下图)。

2.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重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按交易费用理论,物流联盟的建立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从组织角度看,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组织成员间仍存在着竞争,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效率,是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连锁超市可以灵活的采用物流共同化的联盟方式,即通过组建企业间的共同化的物流体系,来处理企业营运中有关物品流动的相关作业,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物流共同化,囊括了物流资源利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横向联盟的一种典型形式就是共同配送。如2000年物美超市与北京粮食集团组成战略联盟,共同打造中国零售业的航空母舰;随后物美又携手北京麦当劳公司,将连锁超市发展与餐饮业相结合。

3.对供应链分析重构,采取精益供应链管理策略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就是把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概念引入供应链的优化策略中去,其本质思想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和消耗向顾客提供各种价值,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重构,消除任何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很显然,这需要在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下,与节点企业形成信任、开展合作,对供应链中的采购、配送、库存等各种业务进行流程重组(BPR)。供应链的运行是建立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信息、物质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态度。连锁超市企业与供应商要共享存货、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进度、促销计划和需求预测等信息。超市企业可以将销售网点数据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供应商,作为他们分析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和安排生产的依据。在开展合作时,供需双方要建立不同层次,包括业务员、业务经理、高层领导几个层次的对话机制。供需双方在合作方式上还要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连锁超市企业实施精益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各种业务进行分析和重组。如配送业务可以由配送中心集中处理、部分商品的库存可以由供应商负责,部分商品的采购可以直接由分店自行决策,这些都有可能

篇6: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连锁超市之所以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商业业态,是因为它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分散销售,因而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价格、质量、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而统购分销这一系列活动正是通过配送中心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1、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而国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见差距所在。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配送水平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总成本,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传统的仓库和运输方式所能实现的。不能实现统一配送就意味着没有统一进货,不能统一进货就没有了超市连锁经营的根基。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技巧如即时制等,许多超市还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这样就使得分店的进货要求不能得到及时、迅速的供应,给分店经营带来不利,连锁超市经营的优势也就难以发挥了。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2、没有价格优势

由于现有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对于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导致成本上升。根据国外的经验,配送中心应属于连锁超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建立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较高,配送中心有一个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配送规模,只有当配送的店铺数和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时,才能够盈利。日本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一般要负责配送70多个店铺,而我国的配送中心平均配送20几个店铺,有的只能配送5-6个,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降不下来,连锁超市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难以体现。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3、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外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充分利用储存空间。而且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分别应用于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4、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连锁超市普遍资金缺乏,因而网点一般较少,难以实现集中和大批量进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价格优势,必然会影响配送中心职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同时,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资金短缺问题一时又难以解决,于是造成了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实际是名不副实。因此,制约了连锁超市获得规模效应。结果就形成了连锁超市没有规模效益,无力投资建设配送中心的恶性循环。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问题

5、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篇7: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绪论„„„„„„„„„„„„„„„„„„„„„„„„„„„„„„„„„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2 1国外研究动态„„„„„„„„„„„„„„„„„„„„„„„„„„2 2国内研究动态„„„„„„„„„„„„„„„„„„„„„„„„„„3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5

二、我国零售企业品类管理现状分析„„„„„„„„„„„„„„„„„„„„„5

(一)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发展状况„„„„„„„„„„„„„„„„„„„„5 1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创新高„„„„„„„„„„„„„„„„„„„6 2大型零售企业效益快速提高„„„„„„„„„„„„„„„„„„„„6 3大型零售企业并购活动高度活跃„„„„„„„„„„„„„„„„„„6 4外资零售企业继续快速发展„„„„„„„„„„„„„„„„„„„„6

(二)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品类管理发展状况„„„„„„„„„„„„„„„„7 1品类管理由外资及国内大型零售商引领„„„„„„„„„„„„„„„8 2缺乏合理有效的数据仓库„„„„„„„„„„„„„„„„„„„„„8 3品类管理从日化品类开始„„„„„„„„„„„„„„„„„„„„„8 4品类管理大多数还处于项目阶段„„„„„„„„„„„„„„„„„„9

(三)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在实施品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9 1缺乏专业的品类管理团队„„„„„„„„„„„„„„„„„„„„„9 2对重要消费者的满意度不够重视„„„„„„„„„„„„„„„„„„9 3信息系统不够完善„„„„„„„„„„„„„„„„„„„„„„„10

4品类管理实施的流程操作不够规范„„„„„„„„„„„„„„„„10

三、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实施高效品类管理的对策„„„„„„„„„„„„„„„11

(一)严格明确品类管理价值„„„„„„„„„„„„„„„„„„„„„11

(二)大胆引用品类管理人才„„„„„„„„„„„„„„„„„„„„„11

(三)高度重视购物者调查„„„„„„„„„„„„„„„„„„„„„„11

(四)充分利用标杆技术„„„„„„„„„„„„„„„„„„„„„„„11

(五)跟踪满意度和业绩„„„„„„„„„„„„„„„„„„„„„„„11

(六)进行精细品类管理„„„„„„„„„„„„„„„„„„„„„„„12

(七)构建高效信息系统„„„„„„„„„„„„„„„„„„„„„„„13

四、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品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 生:蔡 苗

指导老师:喻夜兰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品类管理对中国的零售企业来说是一场大的变革,其影响范围广大。对品类管理技术的应用,近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但是长远意义上,它确实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提高经营业绩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国内的零售企业大都已经警觉,但是苦于种种综合的原因导致对品类管理的应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沃尔玛的品类管理实施的状况为标杆,通过对国内超市零售企业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超市零售企业;品类管理;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tegory management in Chinese supermarket retail

enterprises Student:CAI Miao Tutor:YU Ye-lan(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a 410128)Abstract: Category management in China is a big challange to chinese supermarket retail enterprises, it had influented much of retail enterprises.Carry out the category management techniques will lead to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cost, but long-term sense, it has indeed proved to b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At present, most of the chinese retail enterprises have been vigilant, but they suffer from a variety of reasons that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category management has not received the desired results.In this paper, Wal-Mart in the stat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tegory management for the benchmark, through research the chinese surpermarket retail enterprises, raised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 Retail surpermarket enterprisess;Category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中国的零售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多业态、跨地区、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零售商规模的扩大,工商关系硝烟四起,而如何改善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大难题。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以商品品类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顺应了零售企业管理变革的潮流,无疑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一个良好的手段。长期看来,它将更进一步发展;而在短期来看,它也将成为市场竟逐的热点。当前,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还不规范,大都比不上沃尔玛,大润发等等这样大规模的国外企业。要想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充分而良好的运用好品类管理确实是一大利器。

品类管理是高效消费者回应(ECR)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ECR是流通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战略之一,是流通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合作,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从而提高客户价值,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竞争能力以及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品类管理的出现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理念在于使消费者快速获得服务,并提高企业运营效果。笔者在综合各学者关于品类管理理论对零售业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零售业运用品类管理的现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学者观点分析了对策。而这一选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国内零售企业的品类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利于零售商们更好的运用品类管理,从而提高经营业绩,提高利润。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1)国外有关学者对品类管理的定义

国外可接受的一种关于品类管理的定义,是一种包括许多超市、药店、五金店及一般商品零售商在内的一些公司用于提高生产率的一种商品管理技术。巴里・伯曼认为,品类管理是一种差异化战略。美国学者罗伯特・F・勒斯克在《零售管理》一书中指出,按照在所有的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组合中,双方都需要相互信赖才能够取得优异的绩效。美国快速用户反馈(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认为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生产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做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这个定义的范围包括:了解顾客需要,提高顾客需求,确保适当的货品,在适当的时候,放置在适当的地点,并且以顾客接受的价钱发售等等。经美国零售企业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品类管理的简化操作流程又分为三大步骤:品类定位→品类经营分析→品类经营策划。品类定位指品类经营定位;品类经营分析包括商品分析、定价分析、促销分析、陈列分析。结合市场变动,企业定期对以上4个经营因素进行分析;品类经营策划是根据经营分析结果来制订品类管理全面调整计划,包括商品组台计划、商品定价计划、商品促销计划、商品陈列计划。(2)品类管理在国外零售业的实施状况

根据Cannondale Associates 最近公布的《2004零售行业消费者营销报告:品类管理比较研究》的统计,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类制造商和零售上对于品类管理都相当重视。并且,被调查的生产商和零售商都表示,他们都将是否重视品类管理作为评估对方营销表现,和挑选合作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从2005年开始,以施贵宝为首的某些外资品牌制药企业积极谋求与连锁药店开展“品类管理项目”的合作,曾一度得到众连锁的热烈响应。而后来由于一系列综合的原因却没有进行下去。关于“品类管理”在连锁药店失宠的原因,在连锁药店的经营者看来,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施行过“品类管理”的连锁药店没有看到预期的增长效果。

2006年8月,耐克品牌总裁Charlie Denson宣布耐克将进行营销组织和管理变革,以强化耐克品牌与新兴市场、核心产品以及消费者细分市场的联系。通过这一变革,耐克转变成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组织形式,通过对关键细分市场的全球品类管理,实现有效益的快速增长。Charlie Denson认为,这是一个消费者掌握权力的时代,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这种模式已经发挥作用。[7]

[6][5]

[4]

[3]

[2][1]

2、国内研究动态

(1)国内有关学者对品类管理相关理念的定义

1998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第一届年会在广州召开,品类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理念被引入中国。最初,为便于大众理解和接受,品类管理被定位为产品组合和货架陈列。当时认为,对品类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如何定义品类,尽管大家对品类定义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应该根据消费者的观点进行定义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据王蓁在《终端为什么缺货》中指出,所谓消费者观点就是当他们做出购买决定的时候,纳入他们考虑范围的是哪些商品,以及他们习惯于将那些商品看做一组。也就是说,零售商必须明白,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与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相关的商品是什么,然后将相关商品分为一组集中陈列,用以提高销售额的观点。挖掘客户需求、使资源应用最大是品类管理最能体现的利益点。品类管理要求企业不能再单纯从品牌出发,需要更进一步全面地分析品类。了解、实施品类管理要从品类定义、品类角色、品类评估、品类评分表、品类策略、品类战术、计划实施、品类回顾等方面进行。而确定品类角色、制订品类策略、计划品类战术、执行计划实施成为当中的关键点。

严吕勇指出,品类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高效的产品组合以及高效货架管理。高效产品组合的目的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降低产品的重复性,以满足消费者选择权利,提高服务水平。高效的货架管理则是对商品陈列的管理。它除了能够有效的储存商品,保证供应之外,它还是零售商与顾客沟通的主要手段,需要向顾客传递零售商的价值取向,展示零售商的销售策略,引导顾客的购买行为行对应管理[11][10]

[9][8]。品类管理的实质就是将商品按照不同的经营目标进行分类,并且根据分类进。品类管理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品类分析、品类评估、商品淘汰和引进的标准化流程使门店的销售管理得到进一步的简化,从成本结构和毛利结构两方面分析商品在超市中的经营价值,为采购中心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向,这也是适应消费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12]。

品类管理必须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且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随着行业的细分,随着竞争的加剧,基于数据的决策将是我们生存之本,而且零售业注定是琐碎的,讲究细节的行业(Retail if detail)。所以,品类管理是零售商和供应商门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谁先跨出这一步,谁就先期获得竞争优势[13]。零售必须精细化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实施品类管理,它能够有效地

[14]开源节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在“+”与“-”中获得最大收益(2)品类管理在国内零售业的实施状况。

包华杰认为,品类管理在国内药品零售行业的现状是:企业想做的多,行动的少;虎头蛇尾的多,坚持不懈的少[15]。这种状况明显是导致大量企业实施品类管理之后,在财务方面,供应链方面和与供应商、顾客关系方面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

而在大陆内地,不少的经销商及经销商的从业人员都是把单位产品的单品利润来作为判别自己店铺的经营重点,那些实力雄厚的称霸一方的餐料经销商实际上在有意无意地做品类管理的工作,他们对于产品有主推、有次推,对于仓库的周转、资金的周转方面考虑很多,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从而在区域市场内取得了竞争优势

[16]。

陈小龙在《经销商如何做品类管理》一文中指出:在大陆地区,品类管理最初是由一些合资或外资超市带入的。并且根据数据调查及研究分析指出,国内的零售商们对品类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但多数处于领先地位的零售商都实施过或者正在实施品类管理。而在我国香港、台湾两个地区,已经完成了品类管理的实验阶段,并且进入了品类管理的推广应用阶段

[17]。

万详军指出,品类管理的动力和压力来源于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越来越严格了,他们到某个商店不只是要买到某个产品,而是希望能买到各种需求产品,并能选择到心中的品牌,同时需要舒适的、服务好的商业环境,这迫使商业企业不得不改变旧有模式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商不能只站在后面,要走到最前沿来和零售终端一起合作,共同面对这种变化步提高经营效率[19]

[18]

。中国的药品零售行业发展到了一个需要更多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期,零售商也在思考如何进一。

(3)品类管理的战术介绍

高效定价是品类管理的重要战术之一品类管理的主要品类战术都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相连,简单地凭经验来决定品类战术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20]。

品类管理是一把手工程,所以品类流程的第一步就是高层的支持,因为品类管理需要打破现有的利益关系,同时整个组织机构要从传统的采购结构过渡到现代的品类管理结构,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设置品类经理,使品类经理从商品的引进到销售一条龙服务

[21]。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品类管理”这一理念的由来,然后分析零售业为何要实行品类管理,并且分析了国内零售业的品类管理实施现状,品类管理在沃尔玛的具体表现,最后分析了国内企业应如何有效地实施品类管理。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维普数据网当中查阅的相关的期刊资料,在相关商业网上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同时在图书馆借阅了相关书籍。

二、我国零售企业品类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发展状况

大型零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近年来,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模扩张不仅更加趋于理性,突出了主流业态和市场定位,而且积极探索业态创新,在此种情况下,呈现出销售额快速增长,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利润快速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品类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国零售企业快速发展的表现主要有:

1、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创新高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2007年统计范围内的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和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分别为23.1%和24.2%,均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在21个大类商品中,有11类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在20%以上,其中,食品类增长 32.1%,服装类增长23.3%,金银珠宝类增长41.5%,化妆品类增长24.2%,家具类增长21.3%,音像器材类增长20.9%,日用品类增长29.8%

[22]。

2、大型零售企业效益快速提高

在200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的百强名单中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以销售规模5004726万元和门店扩张3932个的优势占据榜首,其销售规模增长幅度为8.2%,其门店的增长幅度为4.2%。华润万家有限公司以销售规模3344200万元和门店扩张2698个的优势排名第四。其销售规模增长幅度达到39.8%,其门店的增长幅度也达到10.1%。易初莲花以销售规模1300000万元和门店扩张76个的优势排名第十五。其销售规模增长幅度达到10.2 %,其门店的增长幅度也达到8.6%

[23]。

3、大型零售企业并购活动高度活跃

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前期扩张的主要手段是“跑马圈地式”的自建门店。经过几年的超速扩张,一方面,在大型零售企业层面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现有门店地段的优势资源已基本被“瓜分”,同时一些企业经营上的困难在显露和放大。面对这种形势,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渐进理性,并购在扩张上的角色地位上升。2005年以来,并购成为零售业关注的一个焦点。2007年零售业的并购继续保持活跃、升温态势,并购在内外资零售企业、在不同业态之间全面展开。当前零售业并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域优势、突出业态优势。

4、外资零售企业继续快速发展

加入WTO以来,我国零售业呈出两个显著的发展特征:一是我国消费品市场稳中加快增长的态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0% 以上,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和重要的市场条件。二是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底已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和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加剧我国零售业的竞争,掀起了我国零售企业前所未有的扩张热潮。

2004年底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全面开放以来,它们便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实力在中国的零售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数据:2007年,我国批发零售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为6338个,同比增长35.9%,实际使用金额26.8亿美元,增长了49.6%。

(二)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品类管理发展状况

品类管理这一技术于1998年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第一届年会中引进国内,并且从此以后,品类管理便成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一届年会的必备话题。但是,品类管理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为便于大众理解和接受,品类管理只是被作为货架陈列和产品组合来执行,当时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大家所深刻认识到。直到2002年,经过了连锁业的高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以及连锁业效率的普遍降低之后,品类管理才再次被提上议程,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大部分零售商的认同,并且已经开始被大部分的零售商定义为有效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之一。随着零售业的不断发展,品类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目前品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八个步骤,形成了一套体系。如下图所示:

高层达成一致 品类定义 品类角色 品类评估 品类定分表 品类策略 品类战术 品类计划实施 根据产品结构来划分品类 品类在零售商的角色 了解品类/支品类的表现 建立目标和评估标准 市场策划、供应、店内服务的策略

进行产品款式选择、定价、货架摆 放和促销优化方案

付诸实践

定期评估监督修改 品类回顾

图1 品类管理技术流程图

Fig.1 Category managerial technique flow chart 品类管理在中国的实施过程中,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不仅是第一个在中国持续不断的进行品类管理的零售商,而且不断说服、推动其在北美的品类团队服务于中国的沃尔玛,这一举动更加凸显了品类管理技术在零售当中的重要地位。

自此以后,零售商对品类管理的需求不断增长,顺应这股潮流,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组织下,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强生和保洁公司等品牌生产商协同华润万家、AC尼尔森在广州、北京、大连、沈阳长沙等13个城市进行了品类管理的巡回培训。这次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品类管理在中国的进程。

品类管理软件在中国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AC尼尔森、JDA和英国商业街等公司将他们的品类管理经验以及在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品类管理软件在中国大力推广,使得品类管理在信息系统及分析工具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品类管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欧美零售商已经进入零售差异化的经营阶段。差异化使得不同的零售商在同一区域相依并存。而国内的零售企业在经历了2002~2004年的快速膨胀期之后,都已经开始意识到提高单店效益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这一目努力。目前,中国的品类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品类管理由外资及国内大型零售商引领

众所周知,品类管理是沃尔玛的重要战略之一。随着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品类管理势必会得到推广。易初莲花等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类管理团队。而品类管理并非仅仅局限于跨国零售企业,国内大多数处于领先地位的零售商都已经实施品类管理,比如上海华联,华润万家等等。

2、缺乏合理有效的数据仓库

品类管理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对品类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计划和实施的过程。实施品类管理就是要通过对市场细分、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同类产品中的不同品牌做出严谨的数据化分析,将品类中最为有效的品牌保留并加以扩大,摒弃那些无效品牌。进行合理有效的货架摆放与管理,使消费者对所需商品更加易见、易找和易选,从而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要,获得商家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共同增长。传统的数据库是面向业务操作设计的,无论是查询、统计,还是生成报表,其处理方式都是对指定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不能很好地支持决策。而且一家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计算机里已经存储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数据。面对这些庞大而且杂乱无章的数据,要想进行有效的品类分析,做出正确的品类决策,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3、品类管理从日化品类开始

由于日化品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在多数商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今天,为了让消费者能更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加之日化类产品拥有众多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宝洁、高露洁、强生等等,因此零售商的品类管理多数是从日化品类开始的,比如洗发护发品类,口腔护理品类,母婴护理品类等等。

4、品类管理大多数还处于项目阶段

大多数企业因为数据共享、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顾虑和电脑系统等客观方面的因素的限制,只有部分品类开始了实验性的品类管理,它们希望能从中学习到相关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广,包括组织结构,人员架构的调整。

在工商关系硝烟四起的时候,品类管理已经为零售商与供应商找到了合作的契合点。品类管理对零售业的贡献及其在领导型零售商中的成功实践和推广奠定了它在零售业的重要地位。零售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而是经营效率的竞争,是品类管理的竞争,是经营理念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已经开始将品类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如北京华联、华润万家;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建立了品类管理团队,如高露洁、强生、箭牌、施贵宝;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品类管理软件已经问世,如JDA、英国商业街„„

无疑,要在当今的零售市场上有一番作为,就不得不选择品类管理这一工具。

(三)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在实施品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品类管理在中国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并且可以预言的是,将来要想在零售业立足,品类管理必不可少!在中国,大多数品类管理项目仍然停留在货架空间管理阶段,而货架空间管理是实施品类管理的初级阶段。而属于品类管理的品类政策、品类角色定位、品类数据分析等高级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我国超市在应用品类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有:

1、缺乏专业的品类管理团队

国内的零售企业部分的都没有强大的品类管理团队,或者说有,但是对品类管理这一理念,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深入的彻底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将它应用起来,势必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2、对重要消费者的满意度不够重视

在超市品类管理当中,管理人员还未充分意识到消费者的重要性,或者意识到了还未落实到行动上。对于服务人员的培训还不够。沃尔玛的八颗牙齿的微笑以及三米距离的服务确实是很好的榜样,值得国内零售业学习,从细节上把握,确实是一条出路。

3、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连锁零售企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总部、配送中心和各连锁门店的地理位置分散,但相互之间需要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连锁企业应将IT规划、控制和标准制定进行集中管理,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高度统一。同时,企业信息系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要分步实施,分散支持资源,这就需要企业制定3~5年的长远IT规划,划分好每个阶段的实施重点。零售业是个充满挑战、竞争、多变的行业,企业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如何建立和加强企业信息系统最终要根据企业特性来实施。当前,我国零售企业中部分信息系统已成功应用,如:射频技术(RF)、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但都还尚待加强。而早在1996年的时候,沃尔玛就已拥有了30个配送中心,2000多辆运货卡车,保证进货从仓库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相对于其他同业商店平均每两周补货一次,沃尔玛可保证分店货架平均每周补两次。迅速的信息传送与先进的电脑跟踪系统,使得沃尔玛可以在全美范围内快速地输送货物,使沃尔玛各分店即使只维持极少存货也能保持正常销售,从而大大节省了存贮空间和费用。由于这套快捷运输系统的有效运作,沃尔玛 85%的商品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运输,使沃尔玛的销售成本因此低于同行业平均销售成本2%~3%,成为沃尔玛全年低价策略的坚实基石,并且强大的卫星通讯网络系统也使沃尔玛的配送系统更加完美无缺。除了优秀的配送系统外,沃尔玛还把信息技术与经营活动进行密切配合,开发出沃尔玛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更是使其如虎添翼,通过此系统的应用,他可以迅速得到所需的货品层面数据、观察销售趋势、存货水平和订购信息甚至更多。

4、品类管理实施的流程操作不够规范 品类管理有自己的业务流程,很多超市零售企业不从实际出发,期望通过引入品类管理理念短期内提升竞争力,违背了品类管理的业务流程,让这样一种良好的管理理念无法产生良好的运营效果。

品类管理的实施需要对关键性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如订货周期、新品导入流程等),以确保稳定的发展和预期目标的实现。虽然所需要的技术和技巧相对简单,但是灵猴企业的掌握能力却无法满足运营需要。

三、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实施高效品类管理的对策

基于对以上国内零售企业在实施品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下将借鉴沃尔玛品类管理技术,提出几点意见:

(一)严格明确品类管理价值

品类管理之所以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管理方式,之所以受到跨国零售企业和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亲睐,不仅在于品类管理创造了一个有效的过程,使得零售商能够基于顾客需求进行决策,使得整个零售供应链高效率的运行,而且还能使得零售企业有效的应对各种零售业态的竞争,如品类杀手、仓储商店等。品类管理的实施不能像短期促销一样确定了促销目标和主题及促销商品、时机后静候成功,它所带来的绩效显现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品类管理对提升竞力的意义,端正学习,实践态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品类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大胆引用品类管理人才

当前国内零售企业应引用品类管理方面的人才并给予时间来实施品类管理技术,因为在进行了一次品类管理实施之后并非立竿见影,还需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所以,不能为此而放弃努力。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品类管理培训机构,可适当挑选人才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品类管理的实施和本企业的发展。

(三)高度重视购物者调查

购物者调查、消费者调查在现代零售企业中的作用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国内企业大都还无法做到使用像国外企业一样使用像路径跟踪等调研技术,但是建立企业自己专业的调研队伍是必须的。要从浩瀚的消费者、购物者和商品销售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必须重视数据挖掘等处理技术,必须重视购物者调查对实施品类管理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标杆技术 目前大部分品类管理的企业都是从诸如洗发护发品类、妇婴用品品类、个人护理品类开始的,国内零售企业应该向标杆企业学习,如沃尔玛,从一个品类开始,不断实践,逐步积累品类管理的经验,使品类管理由点到面逐步推行。

(五)跟踪满意度和业绩

在超市品类管理中,对重要消费者要建立快速信息反馈系统,重要顾客包括已满意的顾客和强烈不满的顾客。对处理顾客投诉与抱怨,要严格按标准规范操作,提高顾客满意水平;建立对重要顾客的追踪访问记录和信息反馈,增强顾客满意度,增加再次购买的机会。营销大师科特勒教授曾经说:“除了满足顾客以外,企业还要取悦他们”。今天的连锁超市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赢得顾客战胜竞争者,答案就是在满足顾客需要、使顾客满意方面做好工作。

高度满意和愉悦创造了一种对品牌情绪上的共鸣,正是这种共鸣创造了顾客的高度忠诚。决定顾客忠诚往往是一些日常小事,所以零售商必须做大量耐心而细致的工作,有句话说:Retail is detail。连锁超市应充分认识品类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品类管理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品类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精细品类管理,赢得顾客满意与忠诚。

相信知道沃尔玛的人都应该比较清楚沃尔玛关于顾客服务的两条原则:一是,顾客永远是对的。二是,如果对此有疑议,请参照第一条执行。“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的重要目标,“顾客满意是保证未来成功与成长的看好投资”。沃尔玛为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无条件退款”的承诺也不是漂亮的口号。这种毫不犹豫的诚信与规矩,确保了每个顾客都无后顾之忧,这怎能不让人对沃尔玛产生偏爱和忠诚之心呢?

此外,为了加强顾客的忠诚度,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三米微笑”原则:它要求员工做到“当顾客走到距离你三米范围内时,你要温和地看着顾客的眼睛向他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同时,对顾客的微笑还有量化的标准,即对顾客微笑时要露出“八颗牙齿”,为此他们聘用那些愿意看着顾客眼睛微笑的员工。沃尔玛每周都有对顾客期望和反映的调查,管理人员根据电脑信息系统收集信息,以及通过直接调查收集到的顾客期望而及时更新商品的组合,组织采购,改进商品陈列摆放,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通过这一招,沃尔玛不仅给顾客创造了一个非常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还在不经意间提升了顾客对商店的忠诚度,一举两得。

(六)进行精细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绝对的标准是没有确定的。在品类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公司对于各项指标,包括销售情况、利润情况、通道利润、促销费用、自有品牌等要求不一样,自然对于各个供应商、各个商品作出的定位也就不一样,同样在一家公司不同门店作出的品类管理也会因地区的差异化,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即使在同一门店不同部门的商品也会有不同的标准。如在品类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PSI(Product Significance Index),即产品重要度指标。PSI是由企业的历史数据和一些预设值挖掘产生,通过产品的PSI,包括商品的PSI、品牌的PSI、供应商PSI(这些基本都遵循80-20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品类策略。比如,对于PSI低的供应商,可以要求其降低售价、提供更多广告支持,甚至要求他退出卖场。因为全部基于数据说话,实事求是,供应商就只能全盘接受,同时,也建立了零售企业对供应商公平、公正的形象,便于挽留优秀的供应商,引进优秀的商品,最大程度达成顾客满意程度。

(七)构建高效信息系统 国内企业目前的IT投资重点可以确定在资源整合、商业智能与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加大投资,整合跨通路的资源,如资源仓储、ERP、存货系统,协助企业掌握分布在各地商店的产品销售绩效与消费行为,创造更多元化的销售策略。运用RFID技术协助存货管理与流程监控,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促进品类管理的实施并提升管理绩效。

四、结束语

目前,零售业已经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国内零售商要想在零售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发挥其优势,不落后于世界,品类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必备手段,品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精细化的、系统化的零售管理方法,也是已经被欧美国家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零售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沃尔玛对品类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国内零售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办法。

品类管理研究的意义是现实的,由于学识有限,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在以后的时间里加强研究与实践,以期提供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Retail Evans[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7:68-71. [2] 帕特里克·M·邓恩,罗伯特·F·勒斯克.零售管理[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7:112-150.[3] 王卓.烟草在线[J].成功营销,2004,(11):58-60.

[4] 倪瑜琥,霍佳震.超市品类管理及其研究现状[J].上海管理科学,2002,(5):62-64. [5] 黄璘.商品营销之品类管理[J].市场统计与信息,2000,(9):14. [6] 张小平.品类管理缘何迷失[J].中国药店,2007,(11):13-14.

[7] 倪海清.耐克的营销组织变革[EB/OL].http://finance.sina.com.cn /leadership/case/ 20071229/10144351669.shtml,2007-12-29.

[8] 王蓁.终端为什么缺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0-71. [9] 陈启令.品类管理[J].超市联盟,2008,(9):2-3.

[10] 严吕勇.对品类管理的再认识[J].信息与电脑,2006,(1):34-35.

[11] 胡红青.理顺三个关系推进品类管理经营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439):188-189. [12] 张志宇.连锁超市中的物流优化[J].管理论坛,2008,(2):79-80. [13] 程莉.细节的魔方品类管理操作流程详解[M].2004:76-79. [14] 张勇.品类管理加减法[J].中国药店,2007,(12):70-72.

[15] 康琦.品类管理:变口号为立即行动[J].中国医药报,2005,(155):26-28. [16] 李巧华,茹兴娜.浅谈品类管理在超市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8,(4):77-78. [17] 陈小龙.经销商如何做品类管理[J].销售与市场,2004,(4):11-13.

[18] 万祥军.品类管理-中国药店业引入的“速溶咖啡”[EB/OL].http://,2009-03-24.

致 谢

篇8:传统超市前存在的问题

连锁超市是广大民众购买食品最直接、最常见的场所,“民以食为天”,连锁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直接利益,甚至生命的安危,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不少连锁超市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不惜损害广大民众的利益,其中甚至包括了世界的连锁超市巨头,例如,沃尔玛在重庆出售假的绿色猪肉,在昆明出售过期板鸭。家乐福在郑州将三黄鸡充当柴鸡卖,将鸡胗进行返包变换日期等。可见连锁超市的食品安全存在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性直接影响广大顾客的切身利益

超市是顾客直接购买食品的场所,并且超市的食品销售量是逐年递增的,因此超市的食品安全性对顾客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的。

2.食品安全性是连锁超市的社会责任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只是向社会索取利益,超市也不例外。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安全的商品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广大顾客提供品类齐全、价廉物美、安全卫生的商品是连锁超市应尽的社会责任。

3.食品安全性会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产品质量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企业应视质量为生命。食品的安全性在产品质量中的影响力又是最大的,因此连锁超市必须把食品的安全性放在首位,这关系到自身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

三、连锁超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对保质期管理不严,致使过期食品出售

大多数的连锁超市是很重视对食品保质期的管理的,但也有一部分的连锁超市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不顾顾客的健康,出售过期食品。他们采取的方法往往是更改保质期,特别是在超市的自制食品方面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不愿意承担过期商品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认为过了一点期,顾客可能不会造成大的健康问题,三是反正我偷偷的改了保质期顾客也不会知道。有的连锁超市疏于对保质期的检查,致使过期食品在卖场出现。主要原因是没有对保质期进行严格的检查,或检查保质期的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大意。我国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出售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处以5~10倍罚款,因此连锁超市出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严加控制。

2.片面强调低价采购,放松对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控制

有的连锁超市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比竞争对手相对的低价又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应商的进价,迫使供应商采用较低质量的生产原料,从而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连锁超市因获得了低价格的食品,因此对供应商的食品质量控制也往往采取了相当宽松的策略,进而会更加导致食品质量下降。这样做,短期连锁超市确实会获得较好的利益,但最终必然会失去顾客的信任,影响自身的发展。

3.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相关设施投入不够,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超市食品安全相关设施投入与食品安全成正相关关系。对于冷藏食品,特别是冷冻食品必须采取全程冷链供应,连锁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冷库、冷藏车、冰柜等基本的设施。对于需要进行消毒的物品,需要加大消毒器具的投入。对于供应商的食品需要进行理化检测的,而连锁超市自身又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需加大第三方检测的投入。现实中,很多连锁超市处于降低成本,或资金困难等原因,在上述这些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从而直接的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

4.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导致食品质量控制执行力差

一般连锁超市都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在食品质量控制的组织结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的连锁超市,没有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而是把食品质量控制的职能隶属于采购部或营运部,由于连锁超市总部没有独立设置质量管理部门使得食品质量控制的执行力较差,质量控制会受到其他部门掣肘。

5.质量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现实中,有的连锁超市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责任意识不强,也没有深入学习《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在工作中,徇私情、不讲原则性。食品的质量控制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员工都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有些员工出于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将某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通过修改保质期、更换包装,然后当成合格品出售给顾客,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6.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食品安全的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连锁超市食品抽检比例太小,主要原因是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二是执法过程存在徇私情,谋取个人利益问题;三是对违法的连锁超市惩罚力度不够,使得其违法成本低于违法收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某些连锁超市为了获取短期利益,不惜挺而走险,危害消费者的利益。

四、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对策

1. 建立严格的保质期管理制度

保质期是食品安全的生命线,必须坚决杜绝连锁超市出售过期食品。连锁超市必须建立严格的保质期管理制度,加强对门店的管理和监督,避免某些门店、部门及个人为了完成销售指标或为了避免受罚私自更改保质期,特别是门店的自制食品应重点监控。门店必须安排专职人员检查保质期,对于出现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一定要严肃处理,追查到人。

2. 加强对供应商的食品质量控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连锁超市要想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长效,必须从源头上抓好食品质量,那么供应商必然成为食品安全的关键。连锁超市与供应商应建立长期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关系,连锁超市对供应商不能过于压榨,不能一味的强调低采购价,而应把食品的质量作为合作的重点。连锁超市一定要全面检查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标志、生产标准、原料成分、包装材料、保质期等,要实地考察其生产过程、卫生状况等。

3. 增加配送中心及门店的食品安全设施投入

食品安全不光是思想上要重视,更需要有硬件支撑。连锁超市经营生鲜品,一定要建立全过程的冷链供应,确保食品的鲜度。这就要求连锁超市必须投入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链设备,并且一定要购买质量可靠的冷链设备。食品的安全设施也包括了对消毒器具的投入,消毒器具也必须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

4. 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的执行力

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连锁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控制制度;二是连锁总部要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直属企业的高层领导;三是多层次、多环节进行控制,从供应商到采购、验收入库、出库检验、门店收货检验、销售过程动态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把关。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必须明确规定各环节质量控制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并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

5.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培训,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要搞好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依靠质量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是第一位的,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法律意识,为此必须加强培训。培训要侧重于食品安全检测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6. 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非常重视,2009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政府的监管力度也明显加大,但仍需加强。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增加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经费投入,以确保有较充足的经费提高食品抽检比例;二是食品安全质量控制要制度化、经常化,以打消不法分子的侥幸心理;三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管,避免出现徇私情、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出现;四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所得。

五、结论

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顾客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连锁超市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连锁超市应提高认识,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连锁超市应克服短期行为,坚决不能为了短期收益修改保质期、以次充好。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控制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增加食品安全保障的相关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只要食品安全的相关各方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齐抓共管,那么我国连锁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到明显改进。

摘要:连锁超市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如何使连锁超市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连锁超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保质期管理不严、对供应商食品安全缺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设置不合理等;最后提出了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连锁超市,质量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蔡花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

[2]陈红丽.商品检验与质量认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

上一篇:xcrxap财务软件实习报告下一篇:陪读家长的亲子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