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然景观教案

2024-04-29

全球自然景观教案(通用6篇)

篇1:全球自然景观教案

精彩语句1封面多抄一点!!!!

精彩语句2前言

生命意味着蔚蓝,而蔚蓝意味着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够得以生存的大气和水,也使我们的地球成为一颗蔚蓝色的星体,一颗充满生命的星体。不过,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也会变的光怪陆离,越来越难以驾驭了。

大自然的美景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好奖赏。大自然奇丽却又容易被破坏而导致美景消失不再。大自然人类心的归宿。《全球100自然奇观》插图配衬文字,我们可以在文字中浏览想象自然奇观,再结合插图中的真实风景,让心遨游在想象与真实之间,也别有一番滋味。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荡神驰,大自然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它是美的源泉,它是生命的象征。

大自然把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大自然的一滴眼泪凝固了掉在地上,成了一颗种子,便有了后人乘凉的大树;大自然张开嘴,轻轻的吹了吹,便吹直了小草懒惰的腰板。大自然如同一本励志的书,东升的太阳,带着朝气向我招手,让我有了重新再来的勇气。雨后的彩虹,带着美丽的色彩朝我微笑,让我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奔腾的江河,带着勇往直前的气势向前奔流,让我们产生了永不放弃的毅力。大自然就是爱的化身,美的升华,宽容的源头,温馨的摇篮+前言的最后两段

再宽容的自然,也经不起人类这样的折腾,如果你还有一份怜悯之心,请一定要体谅自然,让自然原谅我们的愚昧无知,重新恢复往日的多姿多彩,不为别人,只为了自己的晚年和子孙将来的幸福……

人类啊!清醒吧,毁灭地球,毁灭自然就是在毁灭自己啊!我们给予自然的总有一天要还清的!

大自然虽然美妙但又太脆弱了。如果再不保护它,在未来的几百年里,这些自然奇观 就所剩无几了。(结尾)请善待自然环境,对大自然多存点敬畏之心吧,求得和谐、平衡。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篇2:全球自然景观教案

我们预言景观设计专业有前途可不是一句空话,更重要的在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有很多优秀的景观设计公司,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做的绘声绘色,风生水起,不光归功于他们杰出的设计能力,更在于市场对这个行业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全球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这不仅是为了扩大您的视野,而且提前了解这些公司,如果将来有机会能提前进去实习的话,必然对您的职业发展带来无尽益处。AECOM景观——原“易道景观”

EDAW(易道)于1939年建立于美国加州,是全球最大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成就了易道在城市设计、景观建筑、环境生态和经济规划领域的主导地位。公司在全球设有26家办公室,拥有1,2000多名专业人士,在亚洲,包括香港、上海、北京、深圳、苏州,以及新加坡均设有办公室。2005年12月,美国500强设计咨询顾问公司AECOM并购易道,合并后易道继续沿用其公司原名,作为AECOM旗下的运营公司开展业务。AECOM在全球设计服务、交通规划、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教育设施、海事工程、供水市场中排名第一,总体排名第三。EDSA 网址:

篇3:全球热带滨海景观浅析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地处赤道两侧, 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 占全球总面积39.8%。全球国家中, 亚洲的中国 (海南、台湾部分、广东部分、云南部分、广西部分、香港、澳门) 、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尼、东帝汶、印度 (部分) 、孟加拉国 (部分)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属于热带。大洋洲除澳大利亚中南部、新西兰外全属于热带。非洲地区除了北非诸国和南非外, 大都属于热带。拉丁美洲除了阿根廷、智利大部、墨西哥北部不属于热带外, 其他都属于热带。在这里, 我们只讨论位于热带且具有滨海景观的洲, 大致可分为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和热带澳洲。笔者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植物、当地文化以及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师等几个方面来浅析热带滨海景观。

1 建筑形式

所到一处, 那里的建筑形式是最能给你留下第一印象的, 建筑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在热带, 遮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景观设计, 亭榭、凉棚和游廊是非常受欢迎的, 因为在户外只要有遮荫, 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凉爽, 同时也能享受到海边的美景。

在亚洲的热带滨海, 亭榭具有精巧别致的特点, 而且非常有特色, 例如泰国的亭子, 屋檐都是向上翘起, 感觉非常轻盈, 颜色也是以金黄色为主。中国的海南, 有些建筑形式就采用了当地的传统建筑船型屋的元素。巴厘岛的巴厘亭就是当地的特色建筑之一。简单的茅草屋顶遮盖着一个方形的木平台, 这种形如帐篷的亭是巴厘岛古老的传统建筑。最初的亭是建在庙宇附近, 以辅助宗教仪式用的, 后来只有社会高层人士才允许在家里建这种亭。在村落中, 这种亭还是商议大事的“议事亭”。它是全开敞的, 非常适合炎热的热带气候, 人们聚集在这里聊天、纳凉甚至睡觉。[2]

美洲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始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利福尼亚州, 向南延伸到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哥伦比亚, 大抵结束于巴西。拉美建筑师均受到国际思潮象征性手法的影响, 来诠释其乡土文化与社会特色。由于他们撷取了地理景观与气候上的个人经验, 注重民族艺术的融入而不依赖模仿, 从而超越表象的地域元素而创造出了引起情感共鸣的建筑。

澳大利亚的早期建筑受英国的影响较深, 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 发现土著人使用的树皮、树干等原始材料建造的房屋更适合本地环境。因此, 澳大利亚本地建筑的特征是开放的平面和灵活的布局。海边城市布里斯班的建筑采用底层地板由木架托起, 这种形式源于热带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

2 建筑材料

全球化的今天, 建筑材料日新月异, 传统材料、现代材料和环保材料等都运用到了建筑上。然而, 要体现地方特色还是首推本土材料, 不仅经济而且环保。

拉美地区民族性格热烈奔放, 喜好鲜明的建筑色彩, 其传统建筑就经常应用火山熔岩等色彩丰富的材料。然而拉美地处热带地区, 其潮湿、炎热的气候特征, 使木材、金属等建筑材料极易腐烂, 混凝土扮演着重要角色。混凝土有着结构上的优点和造型多变的特性。拉美建筑师将混凝土与特定的场所和文化结合之后, 得以实践前瞻性的混凝土巴洛克建筑形式。混凝土材料色彩的多重性与丰富性使其在探求建筑的民族传统特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

在巴厘岛, 岛上具有丰富的茅草、竹子、原木、陶瓷和石头, 于是设计师就以各种手法来使用这些天然的传统材料, 如大理石碎片铺地、鹅卵石铺地、水磨石地面和家具、椰子壳天花和家具饰面、海贝壳天花、珍珠母嵌饰等。在中国海南, 有着历史悠久的火山岩遗址, 因此, 当地的石材当中火山岩就运用广泛, 尤其在滨海景观中, 因其耐腐蚀、抗盐碱、整个质地和色彩与滨海景观非常协调, 也成为了景观设计师的首选材料。

澳洲的人们普遍喜好自然。因此, 在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 人们喜欢用木质的材料建造房子或其它构筑物, 很少用水泥, 几乎不用钢筋, 整个框架都是木头结构, 这种材料的选择与大自然更加融合。

3 植物

热带植物相比较温带、寒带植物, 种类要丰富许多。热带植物主要有棕榈科、苏铁科、凤梨科等。热带植物不仅种类丰富, 同时色彩、形状、质地千奇百怪, 能营造不同效果的景观。棕榈树、红掌、观音莲、香龙血树、苏铁科植物、蔓绿绒和蝎尾蕉等大叶脉且具有优美轮廓的植物, 是热带景观设计师非常喜欢选择的。热带植物的颜色也是绚丽多彩的, 例如叶子花、金边富贵竹、变叶木、睡莲、蝎尾蕉和姜花。由于天气炎热, 高大且遮荫的树也运用广泛, 如大叶榄仁、雨树、榕树、肉桂、紫薇等。大部分的热带地区植物相同, 除非一些地区特别引种培育, 例如热带澳洲的滨海植物主要有澳石楠、苦蓝盘、澳洲沙漠豆、袋鼠爪、棕榈、澳洲坚果、金合欢、桉树、火树等。其中就有一些当地独特的品种。夏威夷岛上也有一些特有的植物, 比如, 柯阿金合欢、阿尔卑斯银剑菊等等。

总而言之, 热带植物不论种类、色彩、质地、造型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可挑选的空间, 为打造异域风情奠定了基础。

4 当地文化

每个地区不管其历史的长短, 民族的多寡, 都有其自己的文化。巴厘岛的文化就与其历史有关, 它曾经是一个殖民地国家, 被荷兰统治过, 但由于当地人的反抗, 使得自己文化得以保留, 但也或多或少地融进了其它文化。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 巴厘岛也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地方, 因此在其留下的传统文化中, 无不浸透着宗教的色彩。正因为, 多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 使得其文化更加迷人, 充满了神秘感。有独特的文化还不是成就其独特景观的必要条件, 更多的是文化的体现形式, 例如历史故事的营造、有地方文化特色雕塑小品的设计以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态度等, 这些才是“巴厘岛”风情风靡全球的秘密。

夏威夷也是成功运用文化特点打造自己品牌的优秀案例, 夏威夷虽然隶属于美国, 但与美国的本土文化却大不相同, 波利尼西亚文化是夏威夷最重要的本土文化, 它是糅合了各种文化而成的一种多元文化, 这种文化在当地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中得以展现, 其中以陶艺、木质品为主, 而这些小品也是景观营造的要素之一。

拉丁美洲, 既不单指北美, 也不仅指南美, 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而是一个文化概念。由于其历史原因, 造就了其文化中充满了对立和统一, 也正是这一点赋予了这个大洲与众不同的特殊禀赋和独特魅力。

5 代表性景观设计师

一个地方的景观设计师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景观发展方向, 如果设计师非常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 并会艺术地使用当地的材料, 就会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以下几位设计师就在为本地文化的发扬做着大胆的尝试并获得了成功。

墨西哥人路易斯·巴拉干和罗伯特·布雷·马克思是美洲非常有名的景观设计师, 也是批判地域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世界景观逐渐趋于雷同的趋势下, 他们2位设计师把当地的景观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至今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还受他们影响。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不但具有现代主义的特征, 同时又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他有着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和怀旧情感, 对乡土要素、材料以及色彩运用非常大胆和有创意。代表作品有拉斯·阿普勒达斯景观住区、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等。[4]罗伯特·布雷·马克思在硬质景观设计中, 经常使用马赛克, 特色鲜明的马赛克铺装是他的设计特色之一, 而马赛克也可以说部分演绎了巴西的传统文化。巴西热带植物的应用使马科斯的园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巴西地处南美洲, 属热带气候, 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可当时当地的园林中却大量种植着从欧洲引种的品种, 当地植物很少发挥作用, 马克斯发现了当地植物的永恒价值并将其运用于园林中, 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他的代表作品有达·拉格阿医院园林设计、芒太罗花园、里约热内卢滨海开发项目等。[5]

安藤忠雄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 但在他的众多作品中, 大部分的作品和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或者说他的设计师建筑和景观统一在一起的。他的作品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他把日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设计当中, 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自己的批判。他的代表作品有住吉长屋、光的教堂、水的教堂、水御堂等。[4]

Ng Sek San是马来西亚的景观设计师。他非常欣赏本国的文化, 也非常善于利用本国的文化进行创作, 他所使用的砖头、石头、钢铁、仙人掌、毛石和笼子, 这些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他从他所生活的马来西亚及中国文化中获得灵感。[6]

综上所述, 热带美洲、热带亚洲、热带澳洲的滨海地区虽然有着同样的热带海滨气候、迷人的沙滩、灿烂的阳光, 但是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植物、当地文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发现, 是各具特色的,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特质, 也就是说如果充分挖掘当地文化, 科学合理地运用景观元素, 是完全可以打造出异于“东南亚”、“巴厘岛”风情的热带滨海景观的。

参考文献

[1]王佳.热带景观在海南度假酒店中的设计与应用[D].吉林:吉林建筑大学, 2014

[2]陆洪慧.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J].规划师, 2014 (4) :94-95

[3]王育林, 于文波.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机械性地域主义——初探拉丁美洲现代建筑基本特征[J].世界建筑, 2006 (3) :121-124

[4]沈守云等.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 2011

[5]任京燕.巴西风景园林设计大师布雷·马科斯的设计及影响[J].中国园林, 2000 (5) :60-63

篇4:2012:全球经济十大景观

增长生态:盛与衰

浏览一下国际基金组织(IMF)在过去一年中发布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就不难发现,其对全球经济的年度预测值在逐波走低。IMF的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一期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3%,不仅低于前一阶段4%的预测值,而且明显低于2011年3.8%的实际增长水平。

不过,出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按年利率计算,从第一季度GDP增长1.3%,到第二季度回升1.7%,再到第三季度劲增3.1%,美国经济在过去一年中可谓箭步如风。按照IMF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17%,成为全球发达经济国家阵营中在2012年唯一实现增长率提升的国家。与暖日融融的美国经济相比,仍在债务危机中苦苦挣扎的欧洲经济大地依然是冰天雪地。据IMF预测,欧元区2012年实际GDP将收缩0.5%。

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一个重要成员,日本经济似乎在经历着如同欧元区一样的命运年轮。与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劲升1.3%的春光乍现图景形成强烈反差,第二季度环比萎缩0.1%的经济结果让几乎所有的日本经济学家大跌眼镜。及至第三季度环比下降0.9%的经济数据发布,日本官方和民众不得不接受经济已经再次陷入衰退的残酷现实。

就在发达经济阵营经济生态出现显著分化的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步伐却出现整齐划一的放缓或者倒退。按照IMF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2012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7.83%、3.7%、4.86%、1.47%,其中中国创新世纪以来新低,印度创2002年以来新低,巴西和俄罗斯创2009年以来新低。

欧债危机:堵与疏

伴随着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和葡萄牙国债收益率飙涨至历史最高水平,以及西班牙银行捅出一个又一个大篓子,欧债危机在2012年似乎仍在继续恶化。幸运的是,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欧委会始终没有放弃为拯救欧债危机所作的各种努力。

“财政契约”是欧盟推出的一个抗御危机的重头戏。这份由欧盟25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约束性财政草案明确规定,欧盟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0.5%,一旦超标,所有签约国必须保证“自动化纠正”,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有权对超标国家进行处罚。

总额为7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MS)在2012年10月的正式生效更让人们看到了欧盟驱走债务危机恶魔的信心与希望。按照计划,ESM将取代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而ESM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欧元区永久性金融“防火墙”终于从设想变成现实。

欧洲央行“最终贷款人”角色的明确更加坚定了欧盟阻抗债务危机的决心。在2012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发布会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明确表态,欧央行将启动直接货币交易(OMP)计划,在二级市场无限量购买成员国国债,以压低成员国融资成本。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在强调对危机国家财政约束的的同时,欧盟更加注重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刺激与拯救。在罗马峰会上,欧盟成员国摒弃分歧,最终通过了总额达1200亿欧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重点是增加欧洲投资银行资本金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援助危机国家能源、交通与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刺激计划的通过代表着欧盟危机管理思维已经提升到战略性层面。

货币工具:宽与松

仿佛预约在先,也仿佛上瘾成癖,2012年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展开了一轮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的竞赛与比拼,许多国家超发货币的力量可谓登峰造极。

号称全球央行之央行的美联储无疑成为了“量化宽松”政策的风向标。在QE2结束之后,联储觉得并不解渴,于9月份正式推出每月用400亿美元购入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QE3,三个月后,美联储再度加码,推出了每月买入450亿美元长期国债的QE4。

为了稀释美联储的大规模开闸放水给欧元形成的巨大升值压力,同时更是基于消化危机国庞大债务的需要,欧洲央行在过去一年中推出了两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使其资产负债表总规模达到了3.2万亿欧元;几乎同时,英格兰银行推出了两轮总额为1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

历来在“量化宽松”政策运用上毫不示弱的日本中央银行先后大举推出的QE升级版本令人瞠目。从最初将资产购买计划圈定为10万亿日元,到后来扩大到70万亿日元,再膨胀至101万亿日元,日本央行在一年中先后四次调高投放流动性的基本口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虽然没有实施开闸“放水”之举,但其整齐划一的货币宽松步调却构成了又一道风景。在巴西,该国央行一年中连续二次下调基准利率,使其利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印度储备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另外,尽管中国一年内仅有一次降息的安排,但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共计进行了29周,全年新增贷款额度增加到8.2万亿元。

财政政策:收与放

一般而言,作为逆经济周期的调控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往往搭配起来使用,不过,反观2012年的各国财政政策,其悖于常理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相比于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的宽松度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而言,美国财政部所承受的财政赤字压力却格外巨大。数据显示,在2012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共计1.089万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财年突破万亿美元。因此,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白宫2012年不二的选择。让全球经济惊魂的是,由于小布什政府为期10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在2012年底到期,美国可能会跌入“财政悬崖”乌云随之乍起。尽管最终驴象两党握手言欢让美国跳过了“财政悬崖”,但再度走进白宫的奥巴马还将勒紧裤带过日子。

不过,美国的财政紧缩程度与欧元区国家相比那只是小巫见大巫。按照2012年欧盟召开的7年一次的预算会议,欧盟成员国未来7年的预算开支将削减至9730亿欧元,该数字显著低于欧盟委员会计划的1.03万亿欧元。不过,与欧盟总体上财政“瘦身”完全不同,英国的秋季预算报告一改此前的紧缩论调,提出了规模为5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法国政府抢在年末推出了规模为2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措施。

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样,日本政策的财政政策也是一松再松。在首期推出了规模为7500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日本政府担心刺激规模太小而在两月之后又推出第二轮经济刺激措施,而且这一次中央政府动用的财政拨款达8803亿日元,加上地方政府承担部分,整个计划总规模达到1.2万亿日元。

银行监管:罪与罚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欧美银行金融机构在被推倒审判台的同时,也概莫能外地进入到了监管者的法眼。特别是伴随着银行业2012年系列丑闻的发生以及自身风险的裸露,其所招徕的监管力度愈来愈强烈。

身陷“洗钱门”是欧美银行无论如何都不会预料到的麻烦。最终,荷兰国际集团无奈向美国监管部门支付了6.19亿美元罚款,英国渣打银行只得忍痛向美国纽约州银行监管机构支付了3.4亿美元罚款,汇丰银行也不得不向美国监管机构上缴了高达19.21亿美元罚款。

与“洗钱门”一样,欧美银行为“操纵Libor”(行同业拆借利率)行为支付了不费的代价。最终,瑞士银行向美国、英国及瑞士金融监管机构支付共15亿美元的罚款,另外还有9家欧洲大型银行也吃进了13笔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罚单。

在痛苦忍受着政府监管机构严厉处罚的同时,欧美银行业的自控风险也接连不断地被抖落出来。因隐瞒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意大利米兰法院以欺诈罪对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德普法银行和瑞银集团提起诉讼,最终四家银行各被判支付100万欧元的罚金。

企业并购:退与进

从欧洲企业葛兰集团斥资340亿美元收购斯特拉塔从而形成全球第四大矿业开发商,到OAORosneft公司出资548亿美元并购TNK-BP,再到日本软银公司斥资860亿美元并购SprintNextel,企业并购在2012年上演了一波又一波的狂澜。不过,据Mergermarket统计,2012年的全球并购交易不到3.7万宗,总金额只有2.17万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2.7%,相比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下降47%。

资本并购的萎缩主要缘于欧美企业出于危机之后自救的目的而普遍采取资本回撤战术。因此,资料显示,2012年美国企业在全球的并购额同比减少了一半,而欧元区国家在全球并购的交易额占比仅为11%,与2007年相比近乎夭折。

然而,与欧美企业并购战线全面收缩完全不同,亚洲、拉美等地区的企业海外并购大戏轮番上演。资料显示,2012年金砖四国所占全球并购额达到15%,相比2007年的7%翻了一倍。与此同时,拉美地区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同比递增36%,占全球并购的比重上升到18%。

股票市场:涨与落

美国社交网络公司脸谱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其高达160亿美元的IPO融资规模创下了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IPO纪录;苹果公司上市一年,其股价一路狂飙75%,最终以6600亿美元的市值规模晋级为美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委内瑞拉IBC指数全年惊人地上涨299.65%,再次夺得全球股市之冠。2012年全球股票市场不断上演着财富的传奇故事。

与经济生态冷暖不一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国家的股市却在2012年齐刷刷地选择了向上突破。其中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全年累计涨幅分别达7.34%、12.9%和14.78%,分别创出2008年和2000年以来的新高;同期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指数分别累计上涨6.9%、29.4%和15.6%;与此同时,日本股市全年大涨23%,创下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紧跟乌克兰、西班牙马和黎巴嫩三个全球表现最差市场之后,中国A股“背离”经济增长大势,以全年仅上涨3.17%的成绩跌至全球倒数第四的尴尬位置,沪深两市总市值一年中累计蒸发4.3万亿元,股民人均亏损高达7.68万元。

大宗商品:温与火

虽然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推出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除了豆粕价格在充沛流动性刺激下创出了20.96%的惊人涨幅外,其他大宗商品还是受到全球经济低迷以及恶劣天气的主导与扼制。资料显示,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均水平比2011年下降6%,其中,农产品价格水平下降9.8%,工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

作为重要的避险品种,黄金价格并没有在人们的期待中出现大幅扬升。资料显示,2012年COMEX主力合约黄金价格波幅在273.20美元/盎司,最高为1795.75美元/盎司,最低至1522.55美元/盎司,其市场形态为一箱型震荡。最终黄金价格全年上涨6.3%,涨幅创下三年来的新低。

不过,黄金价格的不温不火并不妨碍全球买家增持实物黄金的热情,而且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各国央行的“吃金”之举。按照IMF的预估,2012年全球央行将购买近500吨黄金,有望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买入量。

评级机构:乱与治

在危机中推波助澜,在繁荣时锦上添花。国际评级机构趋炎附势的一贯性做法在2012年发挥到极致。

欧元区无疑成为了过去一年评级机构炮轰的重要目标。标注普尔、惠誉国际和穆迪投资在齐刷刷地将匈牙利主权信用评级无情打到垃圾级的同时,标普还“大刀阔斧”地下调了包括法国和奥地利在内9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使得这两个国家痛失AAA的最高信用级别。受到影响,数天之后,标准普尔宣布EFSF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级。

出人意外的是,评级机构还将爪牙伸向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财政赤字高企,经济增长乏力,标普先后将南非和印度的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降至“负面”,并将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调至BBB-级。同时,惠誉国际放出狠话,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也面临着下调的风险。

然而,评级机构不负任何责任的信口雌黄终于招徕了监管机构的“紧箍咒”。2012年年底,欧盟正式通过了针对评级机构的新规则,根据新规则,评级机构需要在对国家进行评级时发布一个时间表,而且评级的发布应该在商业活动结束后,以及欧盟交易时间开始至少一个小时前。否则,欧盟和投资人将对评级机构提出诉讼与索赔。

贸易摩擦:害与伤

虽然有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样的精彩大戏登场,也有印度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结局烘托,更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热身与启程,但2012年国际贸易并没有交出令人期待的成绩单。据IMF的研究报告,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3.2%,大幅低于1980年以来5.68%的年均增速,其中大宗商品交易额全年微增2.1%,远低于2010年的27.9%和2011年的31.6%。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各国基于自保从而诱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和升温。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巴西成为了20国集团成员中发起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墨西哥、美国等。而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中国,其承受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等贸易救济调查金额达60余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欧盟的航空“碳排放税”成为了2012年国际贸易领域最为眼热的关键词。按照计划,欧盟将从2012年1月1日起向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费,然而,欧盟的单方面诉求却随即招徕了全球29个国家的联合抗议。情急之下,欧盟不得不于年底宣布暂停执行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政策。据悉,欧盟碳排放费征收计划将正式往后延期12个月。不过,到时是否由欧盟说了算,显然很难定论。

篇5:全球自然景观教案

温度是决定陆地表层大尺度差异、影响作物与植被生产生长的重要因素(黄秉维,1993)。一定界限的温度,尤其是日平均气温为10℃以上时期的活动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在自然区域划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对比1981~和1951~1980年的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和持续日数的变化幅度,发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普遍北移,其中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移明显;中国西部地区除了滇西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西部所处的各温度带有北移或上抬趋势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南压和下移(沙万英等,)。根据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逐年青藏高原各地日均温≥10℃期间日数、最暖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发现高原各气候带过去40年的总体变化特征为动态稳定,各个冷暖期的气候带界线稍有变动,但气候带的性质基本稳定(赵昕奕等,2002)。

自然格局的长期演变可通过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过去百年气候数据集来分析。

从1901~1925年段到1926~1950年段,中国区域温度带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西南地区的南亚热带北界,后一阶段明显比前一阶段偏北;东北地区寒温带的范围后一阶段也比前一阶段小。1951~1975年间,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又往南有所回缩;而1976~,大部分地区温度带界线开始北移,如亚热带北界、热带北界、寒温带等,尤其寒温带的范围最小。

1951~1975年时段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区域范围最广,1976~年时段明显缩小,这与中国西北部分区域降水有所增加是密切关联的。20世纪四个时段中,干旱区的范围变化不明显;1976~2000年时段,半干旱区的范围明显扩大;四个时段里,湿润地区的范围从第一个25年到第二个25年先缩小,到第三阶段扩大,而到第四阶段又开始缩小。过去百年干湿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是极端干旱区范围缩小,而湿润区的范围也缩小。

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格局的可能影响

黄秉维(1993)曾按照IPCC估计的2100年全球增温3℃,预估未来中国寒温带大部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分变为暖温带,暖温带有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小部分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缘热带,边缘热带一部分变为中热带。干湿地区较气候变暖前的分布差异减少,从而缓和了自东向西水分急剧减少的趋势(赵名茶,1995)。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干的趋势明显存在,极端干旱区和亚湿润区增加的幅度较大,半干旱区增加的幅度较小,干旱区的面积基本上变化不大(慈龙骏等,2002)。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分析中国未来21世纪的区域气候变化(分辨率为50km×50km),在IPCC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B2情景,未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将是升温的趋势,与基准时段(1961~1990)相比,B2情景下中国~将平均增温1.16℃,2041~2050年为2.20℃,2071~2080年为3.20℃(许吟隆,)。SRES B2情景与IPCC最新发布的RCP 6.0(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对未来21世纪气温的预估相近(Rogelj et al., )。

基于PRECIS系统的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了生态地理区域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的响应范围。未来中国的生态地理区域温度带将产生显著变化,未来温度带将可能普遍北移,寒温带很可能从中国消失,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高原温带预估面积扩大;寒温带、中温带和高原亚寒带预估面积缩小。未来远期(2051~208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90年),暖温带北界、亚热带北界和高原温带北界北移最大幅度分别为6.6个纬度、5.3个纬度和3.1个纬度(Wu et al., )。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由于对气候系统理解方面的局限性、社会经济情景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气候变化和区域响应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知识点总结

1.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中生代中晚期侏罗纪白垩纪:恐龙

新生代晚期第四纪:人类

2.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 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篇6: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题目: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院、系: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姓名:王磊

学号:

***2

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王磊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与环境辨证统一关系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实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哲学依据,为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当前, 面临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理论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可实施的良策。本文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根基, 试图用唯物辨证观的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人与自然;全球化;生态危机

A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Global Ecocrisis Based Upo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WANG LEI(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Ecologic vies of nature is specifically materialized in the human ecology domain as one of systematic view of nature and a modern form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The contemporary global exorcist is A realistic root of the establishment for systematic and dialectical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ndthat the fulfillment of moder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provides the important philosophy basis for alleviating ecocrisis., Presently,faced with the serious threat of ecocrisis, we must renewed and carefu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nature,and seek a good and realizable way to solve ecocris is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This article tak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s the theory foundation, attempts with the system thinking mode to inquire into the effective way to go out the puzzled.引言

自人类从自然界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随之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演化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走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步入了工业社会,正在迎来信息社会;与此同时,源于自然的人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企图一步步超越自然的界限,在对自然的漠视与疯狂掠夺中企图驾驭、控制、主宰整个自然。然而,正如罗马俱乐部倡设者佩西所说:“我们继续不屈地攀登,不知道究竟是在开创有决定意义的新的历史里程碑呢,还是在挖掘自己的墓穴。”事实证明,对于人类“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危机已日益明显地演化为人类自身严重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所未有地激化和尖锐化,人类再也不能沿着传统的路径前进了!人类要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存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重新调整并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鉴于此,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不可回避与忽视的重要历史性话题,而这种“重构”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重大现实问题。

生态危机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20世纪后期以来, 生态危机便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反而愈演愈烈。为此, 国内学术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反思, 我们认为从系统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 仍然十分必要, 这对于当代中国构筑和谐社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进化具有重要意义[1]。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现。1.1原始发展阶段

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这一阶段主要指公元前一万年前,即农业、畜牧业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当时,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都相当有限,生存受到自然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对自然产生出一种无上的神秘感与崇拜感,只有盲目地、动物式地顺应自然,屈服于自然的主宰。那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是使用简单工具的人,人与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2.1农业文明时期

即公元前一万年至18世纪初,人类利用并改造着自然。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经济活动的强度、范围都大大增强、扩大,甚至开始了掠夺式的经营。人类已经由靠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那时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有学者从生态角度把农业文明形象地比喻为“黄色文明”,形容由于人类过分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当然总的来讲,这个时期的自然,一方面仍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对人类行为有着强大的包容力。所以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有破坏的和谐状态,二者的矛盾并未激化。3.1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控制、支配自然。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对立。今天,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之余,人类不得不面对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人口剧增、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这一切无不表明: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摆脱自然对人限制和压迫的同时,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巨大威胁,同时又倍增了自然对人的报复。全球生态危机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大矛盾,人类已被置于危险的生存困境中。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以及导致的生存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 全球性生态危机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系统性特征、对于生态困境的反思以及危机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 均透悟出它与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的悖逆。在当代科技背景下, 要理清两者的关系, 不能不涉及到生态危机的内涵澄清和特征概览, 也不能不从理论上肃清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形成原因。

2.1生态危机主要表现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 从而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性危害的现象。它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1949年, 美国学者福格特首次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他把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 概括为生态失衡, 并由此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他说: “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平衡面临严重的情况, 即我们的环境阻力正在因为过度砍伐、森林火灾、过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种植过度、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降低、野生动物灭绝等原因而迅速增加。”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现象屡禁不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等等。目前,人类从地球过度索取了23%的资源,达到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核辐射病、SARS、AIDS等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无法调和的地步,人类真正进入了生态野蛮的极点状态。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 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对其他生物生存威胁, 并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 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第二,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但自20世纪后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稀少, 从而增长了威胁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第三, 人口激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 人口的增长便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2.2生态危机的实质及成因分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他们的经济系统, 而他们的经济系统的维持和扩张又依赖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算计、盘剥和掠夺。当人类对大自然的虏掠达到后者难以承受的程度时, 后者就, 出现了灾变, 整个生态系统便遭到破坏, 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就陷入危险之中。正因为如此, 生态危机从实质上来讲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2]”。它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3]。生态危机的爆发给原本“光辉灿烂”的人类社会文明笼罩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它的形成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 是同传统的人工自然观分不开的。它把人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 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自适应能力的训练和发展, 一味陶醉于对自然系统的胜利和统治, 却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胜利, 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格里芬认为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4]。其次, 社会异化的产物。以当今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 它既包括发达国家, 也涉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 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 把公害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抢夺。此外, 生态危机也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总之, 人类从作为一个猎人和农夫开始就“从事着推翻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利自己[5]”的活动。生态危机的爆发与传统的孤立的人工自然观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系统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由此可见,当我们以更为宽广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明史,其实这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所谓文明,也就是人类社会改变了自然生态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可是,以往人们在评价人类文明时,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孤立系统,片面地依据与人类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来划分人类社会形态。今天,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系统环境——自然界联系起来,再以科学文明观的视角来反思人类的文明史,我们就会发现:“天地人和,物我为一。”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是个子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母子系统问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所组成的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未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界的母子关系,在从自然母体汲取养料而创造文明的同时,一味地想要征服自然、主宰世界,从而导致自然的报复致使经常性地发生破坏或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现象。3 生态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重要的哲学依据

生态自然观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是系统的辩证的自然观。总体上, 它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界的成员、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 而人与共同体中的其它成员一样, 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彼此相互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应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任何一种行为, 当它不利于甚至是破坏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 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具体来讲,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 生态系统是具有显著整体性的生命系统。它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的自然整体, 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在生态系统里, 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地组成一张生命网,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各生物物种之间构成的食物链等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到整个生命系统的延续。其二,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在光合作用下开始循环和转化, 经过一系列传递最终分解为化合物和元素, 再回到环境中去。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便构成和决定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其三,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干作用, 由外界能量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 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 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四,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 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 而是遵循生态规律, 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 可以建立新的平衡, 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对自然过度“奴役”的结果。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行为,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从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完全悖逆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找到缓解生态危机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路径

“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现代文明与人的最大困境。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困境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把人与自然界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 根据生态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 把自然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 来思量化解危机的办法。简言之, 就是要以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理论根基, 探寻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与现实的路径, 并从总体上协调综合治理。笔者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 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也就成了摆脱生态困境的必由之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生态建设要根据和谐发展原理,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按照物质循环规律, 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进行恢复, 并不断优化产业链, 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扰动, 因此, 生态建设是针对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提出的, 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生态环境工程, 包括生态恢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遭到破坏的地域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干扰破坏, 造成了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不连续性、不可逆性、不平衡性的损害, 导致整个系统陷入无序状态。在自然条件下, 单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很难甚至不可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生态恢复工程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对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予以恢复, 使其回复到原来状态或近似恢复到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状态。如废弃矿山、荒漠、湿地、荒山荒地、海洋等生态恢复工程。而环境治理工程则是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 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防止自然生境退化, 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可行性:自人类产生以后,人以自身的创造力,把一个独立存在的地球,变成了人化自然,人类比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对自然的影响都要明显和强硬。自近代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 人类的自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支配力、强制力也与日俱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人类控制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力, 不断地使自然人化、对象化, 人的活动、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凝聚在环境身上。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被改造了的新环境中,这也是环境不断人化、不断被赋予人的特性的过程。由此,人更加认为自然是软弱的,人类的力量是无限的,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体现, 是任何力量也不可阻挡的。然而,正当人类为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出现了世界性资源枯竭、世界性能源危机和世界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全球性的生存危机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发展道路太片面、太狭窄,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寻求新的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可持续发展观问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 有生命的和一切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都是处在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中, 呈现出一幅和谐的图景。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生物圈中,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其中,任何一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都会直接危害人类生存。

必然性:在认识方面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演进的观念,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前提。基于此, 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造成人和自然不协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制定纠正措施和方案且付诸实施。目前, 人类的科学活动和物质交换方式已经具有全球规模的性质, 决定着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重要变化和连锁反应,并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贪求眼前利益而毁坏地球生态的平衡,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情形客观上已经成为现实中不可忽视的紧迫问题。人对自然的支配利用已经超出了人对科学与生产的实践领域,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以道德和科学、伦理和文化相统一的观点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运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和控制人对自然的行为。

李约瑟认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西方破坏性思维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观念,这一破坏性思维深化了人对自然的错误态度。当今时代,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必须把自然不再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的和利用的对象,而是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持生态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6 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现实途径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问题,必须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入手,实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1.经济领域

工业社会以来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方式、国际经济关系等经济因素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环境破坏的直接导火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持续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理论、制度、方式、关系等因素。

首先,必须改造那种忽视自然成本,把发展片面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一种将资源环境列为其理论基本要素的新的经济学,确立一套新的国民核算系统,从而避免因对经济增长的狂热崇拜与追求导致的大量短期行为。其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如市场制度、价格制度等。其次,从根本上改变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开放性的集成化的发展新路。最后,尽力打破现行不合理的国际经贸体系,坚决反对和杜绝“垃圾买卖”,反对富国对穷国转移“肮脏工业”,转嫁环境危机。2.社会领域

人口和人类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主要社会因素。按照目前的“人口爆炸”势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100亿,这无疑会给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更加剧了这种压力和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据统计,人口为世界1/5的的富裕国家,消费量占世界的4/5,而这种过度消费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灾害为前提的。鉴于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科学制定和切实执行与其自身的自然和经济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各国都必须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文明消费和环境意识,从而把庞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对自然的强大威胁和破坏力。3.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个人、企业、地区、国家等不同层次,涉及到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涉及到公共资源的享用权、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规范的法治途径,法规和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自1967年日本制定了现代社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公害对策基本法》以来,世界各国已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环保法律体系。目前要做的,一方

面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标准、新形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不断修订完善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有关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精心立法、严格执法、忠实守法就是坚持人 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4.文化教育 有学者认为,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的文化危机。一方面由于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超过了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的知识,结果导致了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如果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则终将导致人类及其文化难以延续。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当改变人类文化发展方向上的侧重点,及时加强文化教育,具体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天然自然的科学转向侧重研究人化自然的科学,不仅要认识自然本身的规律,更要注重发现“人———自然”系统的复合规律,按此规律进行实践,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与发展。第二,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一系列学科在与环境科学交叉结合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改造、重组和创新,以迎接生态危机及生存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第三,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生态教育,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能力。5.技术领域

“科技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中介性手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6]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必然要求“可持续技术”的产生,要求技术的选择运用与生态环境相容。

可持续技术就是在最大限度减少直至消除传统技术负面效应的同时能满足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首先,它在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和创造人类发展的需要,如生态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等;其次,减少污染,如水循环利用技术、废物回收技术等;再次,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持久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如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当然,已经选择的技术,随着发展也可能带来新的生态问题,我们自然可以选择更新的技术替代它,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总之,我们必须在现代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中随时注入生态理念,进行有效地选择和调控,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全人类都是相

互联系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世界各国应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相互协调、交流和支持,尤其是发达工业化国家不仅不能把发展中国家当成转嫁环境危机的场所,而应该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经济、技术支持,共同讨论、制定并遵守建立在公平与公正基础上的真正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公约,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危机而不懈努力。总之,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决不只是某一领域内某一阶段内的事,也不是某一领域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参考文献

上一篇:那一刻,我找回了自信和勇气叙事作文下一篇:杳无踪影的成语解释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