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2024-05-02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通用8篇)

篇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今天(20xx/11/2)在xx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4名省骨干教师到xx太保中心学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由本人上《1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课。

备课时,调查了xx太保中心学校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师生互动性不积极。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改变不利因素,我取采取的方法是在幻灯片上插入太保欧家梯田的图片(有本人的相片),还要求学生教我学xx话。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教学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积极回答与抢答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解温度计的原理时,先自己制作两个“温度计”,利用两根一大一小的吸管插入小药瓶做成简易温度计,放在烧杯中分别倒入冷热水,让学生观察液体柱的升降现象,并提醒观察那支升降快(为体温计能做成更小的分度值打埋伏),学生通过现象了解了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再提问:这个温度计能用来测量温度吗,引出了温度计定刻度方法(摄氏温标)再介绍其它温标的定法。在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中,让三名学生上来表演测量水温,其它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让其余学生找茬,找三名学生的操作错误,结果学生踊跃指出其错误的操作,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出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效果良好。在体温计的教学中,我故意用实验用温度计来表演测量一名学生的体温且取出来计数,问:这样能行吗?能正确没出该同学体温吗?学生积极回答讨论得出体温计的结构不同之处: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有小缩口等,学生容易掌握该知识点。

在本节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处,由于一节课只有40分钟,内容也较多,本安排每位学生都要进行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却没有做,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处。另,多媒体的操作也有不到之处。

课时其他教师观点汇总: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语言风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师生互动较好,学生的潜能被激发,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好,图文并茂,老师先不讲温度计使用方法,让学生做后找茬、找错的教学理念较好。这节课有前松后紧的赶课的感觉,欠缺全体学生做测温的实验,内容较多,可把体温计留到下节教学,学生感觉水温时最好不告诉学生哪杯水是热水,哪杯水是冷水,留下悬念,让学生体会会更好,整节课教师的讲述还多了点,尽量做到能不说的尽量还说,让学生多说,教师只作补充。

课后反思:

1、课前备课很重要,要预设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本节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调协师生互动性,在幻灯片上播放欧家梯田的图片,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并在此图上引出温度对水稻的影响,体现了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的理念。但也出现了没有学会操作触摸板的情况,由于不会触摸板的操作原准备的温度计计数没有给学生练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行话说,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由这两句话可见课前备课之于教学的意义。

2、物理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性。边远山区的学生普遍是基础差,学生大度差,由于基础差,学习就有太大的难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基础更差,形成了恶循环。教师可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有趣易操作的实验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不难学的,物理是好玩,在玩中学习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最终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只要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浓厚的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否则,学生就只能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3、积极参与有效的教研活动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通过这次的上课与评课活动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长处,改进不足处,自己的业务水平必将上升一层次。

篇2: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课题: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执教人:汪祖政

工作单位:含山县姚庙初中

执教地点:八(1)班

时间:2013年11月5日上午第四节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4.1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思想:

“全球变暖”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与学生交流这一问题,使学生领悟温度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发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内容包括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其中温度计及其测量是学习热学的基础,是本节的重点,突破这一重点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因此,本节采用画面展示温度计的构造、标刻度、测水温、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评价等过程,让学生体验测温原理,认识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方法

(3)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树立对环境温度问题自己正确的见解,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法——“等分法”及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

教学方法:察图、启发、体验、讲授结合。

教学器材:温度计,体温计,烧杯及冷、温、热水,测温原理道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

本节课学习4.1从全球变暖谈起(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全球变暖是当前社会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据世界环境组织报告,全球气候近20年来明显变暖。按照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情况,在未来20年,全球温度每十年升高0.2℃。那么,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请看屏幕。

1、由于气候变暖,地表长期干旱,土地干裂,不能从事任何种植,良田变荒田。

2、气候变暖,导致冰山融化,一方面,极地动物生存范围变小,有的会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冰山融化海平面上涨,陆地面积减小,人类生存空间也变小,尤其是临近沿海的岛国居民,若干年后他们的家园在哪呢?

3、由于气候变暖,气候干燥,树木干枯,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森林火灾,损失惨重!

几幅画面可以确信,全球变暖害处很多,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而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这是现代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后果,是人为因素。所以,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环保问题,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义务,老师和同学都要时刻树立环保意识。

二、新授:

1、既然温度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那么,什么是温度呢? 温度,顾名思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板书)

2、我们来体验一个活动:三个烧杯里分别装有冷水、温水、热水,先把两手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停顿一会,再把两手同时插入热水中,两手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一样吗?请一位同学作为代表,上来体验,然后告诉大家左手对温水的感觉?右手对温水的感觉?

启发:同一杯水,同一个人对它的感觉,一只手是冷,另一只手是热。到底是冷还是热呢?这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可靠吗?因此,要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板书)

为了弄清温度计的原理,让我们来观察一个模型。

“液体热胀冷缩模型”演示,液柱上升,为什么?(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下降,为什么?(液体遇冷收缩),依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液柱或上升或下降来辨别物体的温度是高还是低。这就是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板书)

4、出示常用温度计实物同时画图介绍其构造。

使用时,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利用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上升,遇冷收缩液柱下降来知道被测物体的温度是高还是低。

5、这支温度计的不足是不能反映具体的温度值,温度计上必须要有单位和刻度。我国使用温度计的单位和刻度大多是采用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制定的,叫做“摄氏温标”(板书),结合屏幕(课件)介绍摄氏温标的规定,(1)它首先规定了两个标准点: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冰点”,记作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沸点”,记作100℃。

(2)在0℃和100℃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读作1摄氏度。这种分度法还可以扩展到100℃以上和0℃一下。

5、布置学生完成P82活动2观察温度计。师生共同完成四个问题。(1)符号℃是什么意思?(2)怎样分度的?

(3)可测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4)分度值是多少?

6、布置学生快速查看“信息浏览”熟悉人的正常体温及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等。

7、任何测量工具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如前面我们学习的刻度尺、停表等,温度计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正确的使用温度计呢?下面是一位同学使用温度计时的操作照片(屏幕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有不妥当之处吗?(师生共同分析)

8、教师归纳正确使用温度计做到四点:选、测、读、记。(屏幕展示)

(1)选: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量程,不仅测不出温度值,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2)测: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是测量液体的温度,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也不能放在液面处,否则测量的结果不是准确的值。

(3)读:要等待温度计内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4)记:结果后面要写上单位。

8、由于器材不足,请一位同学上台实际练习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其他同学观察同学操作是否准确。先要求学生估测温度,可结合自己的体温来估测。结束后教师给予评价。(教师提醒,实验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好器材,保护仪器)。

9、刚才这位同学在读数时有一个细节很好,没有把温度计拿出来读数,但是,在医院里,护士为我们量体温时并不是这样,而是把温度计从我们口里拿出来读数,这是怎么回事呢?

(屏幕展示)体温计的构造图,(板书)

说明:体温计装水银的玻璃泡和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简称“缩口”。测体温时,水银受热膨胀,经过缩口升入上面的直管中,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突然变冷收缩,直管中的水银退不回来,从缩口处断开,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是要注意,每次使用前,必须要拿住上部用力向下甩几下,上面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里。

10、布置学生观察P82图4—3和P85图4—7比较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同时展示二者图)提示:(1)测量范围一样吗?

(2)分度值一样吗?谁更加精确呢?

(3)在玻璃泡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一样吗?

11、事实上,实际使用的温度计远不止这两种,人们利用物质的某些性质,制成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屏幕展示)

(1)气体温度计,利用气体的某种性质随温度的变化制成。(2)辐射温度计,利用热辐射来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

(3)红外测温计,在机场、车站用红外线测温计能够快速检测出旅客的体温。(4)电子体温计,把探头放进患者的口内,便显示体温的数字。(5)另外,还有光侧高温计、电阻温度计等等。

这些温度计我们现在只是简单了解一下,等同学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会用到,到时你就会熟悉它们了。

三、课堂小结:

师生结合板书共同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共同完成课堂练习(见屏幕)

五、作业布置:在课本上完成P86:1—5题。

附:板书设计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摄氏温标:冰点 0℃

沸点 100℃ 分度法:0℃—100℃间100等份,每等份1℃ 正确使用温度计:选、测、读、记 体温计:缩口

量程35—42℃

篇3: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一、史学著作的品读视角

作为高中教师,笔者习惯从“三维目标”的视角审视学术作品。从知识目标看,“仲著”的选题是早期经济全球化那段历史。作品以19世纪中西贸易中两种主要的大宗商品——茶叶和鸦片为主要线索,展开了对近代中国被动进入全球化过程、中外贸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中国在其间的世界地位、中国传统社会和经济秩序瓦解等问题的研究。“仲著”之所以选择这一视角,是因为在全球贸易的早期发展史上,香料、胡椒、咖啡等成瘾性物品曾占据了统治地位。正如布罗代尔所论,在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的理想活动场所之前,正是香料、胡椒、咖啡、茶叶等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为欧洲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方法目标看,作者采取了传统的实证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成果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分析经济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发展。从书后的参考文献可看出,“仲著”采用的资料分为两大类:(1)史料类文献,有原始文献(70多种)和史料汇编(20多种)。(2)研究类文献,有中文文献(140多种)和英文文献(20多种)。笔者对原始文献(即一手资料)的运用特别关注,因为利用原始资料构建历史图景,让史料本身说话比引用其他专家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更显史家的功力。另外,该书还采用了比较方法(如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比较研究)、长时段研究(将19世纪的中国打通进行整体研究)并借鉴了全球化理论、市场理论、成瘾性消费品理论等多种社会科学理论来研究经济史。

从情感目标看,“仲著”中不时流露出作者对那段历史的感慨和反思,读起来发人深省。如谈到近代中国茶叶贸易时,仲教授指出:“茶叶是中国19世纪最重要、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本来应该有机会借此实现农业的大改造,而借助于茶叶加工又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至少可以在产茶区做到这些。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今人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在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1]76

二、学术成果和高中教学的融合

对于学术成果,高中教师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全盘吸收,而要结合高中教材和教学要求加以取舍。在对“仲著”的阅读中,笔者坚持了以下三个原则。

1. 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如清朝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笔者一直以为该政策是清朝保守的对外贸易政策,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无知。“仲著”则指出,就历史事实而言,“清朝真正完全实行海禁的时间只有40年,其他时间并未封关禁海,更未断绝海上贸易。清初海禁政策,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对外贸易,而是防止郑成功反清复明活动,严格说这是中国内政,谈不上‘闭关自守’。”[1]328之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国内市场活跃,基本可以保证内需,是中国不愿过多依赖外部市场的重要原因。……在前近代阶段,世界各国都是程度不同地实行‘闭关自守’和垄断政策,不同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牢固地把守边界是防止中国之外强敌威胁的最好办法。而对于几千年来从未受到外来入侵威胁的东南海疆,中国人所能想到的办法依然是设立防线,尽量阻止外人向内地渗透。”[1]329-330

“仲著”的上述分析,使笔者对清政府实施的“闭关自守”政策有了全面的认识。“闭关自守”政策是清政府按照传统思维方式理解世界的产物,完全符合缺乏近代国家观念和外交观念的古代中国的国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必因“闭关自守”政策的负面影响而一味指责清政府,而应该像“仲著”那样,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背景,从历史主义出发,抱“了解之同情”态度来认识所谓的“闭关自守”问题。[1]332

2. 重新讨论教材已有结论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出发,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但长久以来,缺乏学术底蕴的中学历史教师很难发现教材中可以商榷的地方,只能人云亦云,唯教材是从,重记忆轻思辨。事实上,很多我们不假思索接受的结论是可以讨论的。例如,“以1840年作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分界问题”,传统的说法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西方强制拖入全球化进程。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1800年以前,中国巨大的出口,把世界主要的“硬通货”白银的一半吸引到中国。中国经济已深深地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并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4无论从国际关系视角,还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尤其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来看,1840年或者说鸦片战争都不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正如日本学者滨下武志所言:如把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作为近代标志的话,那么中国的近代,则应追溯到19世纪初。如着眼于中国国内旧制度的解体和新制度的萌生,那么中国的近代,开端于19世纪后半期似乎更为妥当。[1]323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收集这类的学术争论并将它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使之成为一代理性的公民而非纯感性的愤青。

3. 优化教学设计

2010年末,笔者接到一个教学任务——在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中开一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展示课。“仲著”在书尾的总结——“如果从具体的问题和史实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逻辑到逻辑,那么我们将会发现此前的很多结论都需要重新思考和讨论”[1]337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这不正是自己充分认识历史教学的探究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绝好机会吗?!于是,笔者在备课时以“经济政策涉及各方利益的计算和权衡”这一观点为核心,设计了一组问题:(1)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初衷是什么?(2)植根于战国乱世的重农抑商政策为何被后世大多数王朝执行呢?(提示:从统治者、农民、商人三方利益计算和权衡)(3)在古代社会后期(明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还适合吗?围绕上述问题,笔者选择了多样化的史料,有原始文献,如《吕氏春秋·上农》;有教材原文、学者论著,如张乃和的《16世纪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马克思的《资本论》);有历史个案,如“十三行”行商伍秉鉴的发家史、南宋思想家叶适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反思,等等。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分析、比较论证,探究相关历史问题。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充分认识到: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也曾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在古代社会后期(明清),中国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潮流二者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剧烈的碰撞,国家的经济政策必须与时俱进,注意农、工、商的协调发展;另外,从这也充分反映出经济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总之,笔者认为,学术著作尽管只是一家之言,但如有其独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就能为解读中学教材和日常备课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无尽的灵感,有助于我们跳出“题海战术”的围城,走上专业提升的“高原”,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富有创造性和深刻现实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篇4:全球变暖:从怀疑到共识

Somebody in the newsroom would eye meand say something like, "So much for globalwarming." This would often, but not always,be accompanied by teasing or maliciousexpressions, and depending on my mood theperson would get either a joking or snappishor explanatory response. Now, such exchangesmight still happen, but most of them must havegiven way to silence of certainty.

On October 12, 2007, A1 Gore and theU.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 (IPCC) were awarded the 2007 NobelPeace Prize. If, as they say, Gore has been thelead singer on climate change for years, theIPCC-a group of more than 2,000 scientistsfrom around the world--has been his chorus.Established by the UN in 1988 as the finalscientific authority on global warming, the IPCChas issued four assessments--the most recent in2007-taking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of climatechange. Reading the successive reports, whichgrow more and more confident about the realityand the danger of climate change, is like seeingan image fall into focus.

▲In 1990, in its first report, the panel found evidence ofglobal warming but said its cause could be natural as easily ashuman.

▲In a landmark 1995 report, the panel altered its judgment,saying that "the balance of evidence suggests a discerniblehuman influence on global climate."

▲In 2001, it placed the probability that human activitycaused most of the warming of the previous half century at 66percent to 90 percent-a "likely" rating.

▲In 2007, it declared that the evidence of a warming trendis "unequivocal," and that human activity has"very likely" been the driving force in thatchange over the last 50 years. It certified that11 of the last 12 years were among the 12warmest on record worldwide.

In temperate zones, the frequency of colddays, cold nights and frosts has diminished,while the frequency of hot days, hot nightsand heat waves has increased. Droughts insome parts of the world have become longerand more intense. Precipitation has decreasedover the subtropics and most of the tropics,but increased elsewhere in the Northern andSouthern Hemispheres.

There have been widespread increases in the frequencyof"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even in areas where overallprecipitation has gone down.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inmany places, it rains and snows less often but harderwell-docum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a warming atmosphere.Remember this in the future, when the news media reportheavy, sometimes catastrophic one-day rainfalls-four,six, eight inches as has often happened in the United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e list goes on.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ake of HurricaneKatrina, the panel reported evidence of a trend toward

more intense hurricanes since 1970, and said it was likelythat this trend, too, would continue.

Some of the panel's main conclusions have remainedfairly stable over the years. One is that if greenhouse gasemissions continue unabated, they will most likely warmthe earth by about 3 to 7 degrees Fahrenheit by the end ofthis century, with a wider range of about 2 to 12 degreespossible. The warming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sprojected to be high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as is thecase for the modest one-degree warming observed in thelast century.

Some experts believe that no matter whathumans do to try to rein in greenhouse gasemissions, a doubling is all but inevitable by 2 I00.In this view, the urgent task ahead is to keep themfrom rising even higher.

If the concentrations were to triple, and evenif they just double, there is no telling at this pointwhat the world will really be like as a result, exceptto speculate that on balance, most of its inhabitantsprobably won't like ir much. If James E. Hansen,one of the bolder climate scientists of the last twodecades, is right, they will be living on a differentplanet.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many times, includingby me, that we are engaged in a titanic globalexperiment. The further it proceeds, the clearerthe picture should become. At age 71. I'm unlikelyto be around when it resolves to everyone'ssatisfaction or dissatisfaction. Many of you maybe. and a lot of your descendants undoubtedly willbe.

篇5:全球变暖教案

大家好

请坐

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漫画,“地球这是怎么了?”,对,地球出汗了!为什么出汗呢?主要是因为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和热量,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和热量。据资料显示:92年冬,纽约出现22度高温

97年夏,雅典出现持续46度高温

03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35天高温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大汗淋漓,是因为全球变暖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全球变暖。

板书

全球变暖

下面请大家先看一幅图,这是全球平均气温递变图,从1900-2000一百年间,气温是波动上升的,已上升了0.6-0.9度,并且预测未来气温仍会不断升高。

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为什么气温会升高?”

板书

1、原因

主要有这样两个原因:第一、自然原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地球上的气候一直是处于冷暖交替变化之中,现在的地球正是处于气温波动上升的时期。

第二、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尽管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据监测资料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

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增多,大家想一下,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来进一步补充一下:主要是由于一是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能使气温升高。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气温升高,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干湿状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板书

2、危害

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表现在一方面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升温则要膨胀而导致海平面抬升。另一方面气温升高,会造成极地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升高,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有被淹没的可能。

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马尔代夫,它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将来可能消失,现已面临举国搬迁的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对于贫穷国家,它的危害更多。我们来总结一下危害的形成过程。(流程图)

通过分析得出,全球变暖危害着人类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请同学们根据全球变暖的原因,考虑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板书

3、措施

概括一下:一方面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另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并且加强国际间合作,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应该负有更多责任,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更多的废气。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全球变暖的形成原因、造成的主要危害,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大家看一幅漫画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想企鹅在说什么,请同学们课后就此漫画写一篇感受。

篇6:全球变暖我们咋办

有道是“天变不足畏”, 可今日之“天变”———全球气候变化, 已在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今无善举, 后患无穷。

都说是“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可今日之“天下”,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如何在“低碳经济”领域夺取竞争优势, 而穿梭往来、吵吵嚷嚷。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 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于排放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 造成温室效应增强, 致使全球气候变暖。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C。若在一家一户, 这点变化或不易察觉, 但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却已是危机四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在加速融化, 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预计到世纪末,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升高1.1~6.4°C, 在较短时内达到甚至超过近1万年来的最高值。到那时, 已经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气候影响会更加严重, 高温、热浪、强降水、台风和飓风将不断来袭。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我们着什么急?”的确, 近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约28×10-5, 上升到2008年的近386×10-6, 超过了近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发达国家无疑应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承担更多的义务。但也不能不看到, 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 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难免总量大、增长快, 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

天下如此堪忧, 我们不能不忧!金融危机来势凶猛, 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气候危机初露端倪, 却是趋势性的。经济复苏或可倾力而为, “绿色复苏”断难一蹴而就。关键是要赶快行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 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 就包括努力去研究和发展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为基础,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 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 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篇7:遏制全球变暖从餐桌开始

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凝聚全球1400名顶尖科学家心血的《全球环境展望-4》综合报告。这次给地球“会诊”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1987年以来,人类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已经将我们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此前不久,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处主持了一次内阁会议。这不是什么创意,更不是作秀,只是用形象的方式呼吁世界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否则,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平均海拔只有1.5米高的印度洋岛国将在本世纪被海水彻底吞没!

“全球暖化”曾经只是少数科学家的预言,而今却成了地球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减少排放,也成为上至决策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做的“功课”。

那么,到底是什么排放出巨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持续“高烧”而且越烧越高呢?人们可能马上想到汽车,但很少有人知道另一个罪魁祸首:过度发展的畜牧业!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飞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排放!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多排放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那么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中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报告最后呼吁:“畜牧业是造成今日严重环境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才能补救。”

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量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有64%来自牲畜;而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牲畜不仅产生温室气体效应,而且牲畜饲养与森林争地。现在,地球土地的30%都被用于饲养牲畜,导致森林减少,森林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这自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牲畜饲养业还导致土地和水质的退化。牲畜饮水和饲料种植灌溉用水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紧张。牲畜粪便还污染着环境。

同样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研究成果也让人触目惊心:

生产一磅牛肉,代价是2600加仑水、14.5公斤谷物和36.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欧系车每250公里的排量)。而生产一磅番茄,只需29加仑的水;制造一磅全麦吐司也只需要139加仑的水。据理论计算,每生产257个汉堡包,就等于摧毁一个橄榄球场大小的雨林!

现在,全世界有超过10.2亿的人饱受饥饿之苦。是因为地球太贫瘠,养不起全部的人口?非也!因为他们贫穷,买不起粮食!更因为,33%可耕农田种植的是牲畜饲料,每年有760亿吨的谷物用来喂养牲口!这是用来解决全球粮食短缺的14倍!生产肉类代价如此昂贵,却只能供更少的人享用。请记住: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马铃薯可供22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稻米可供19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羊肉只能供两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牛肉只能供1个人吃!

换言之:一个人享用肉食,就会让大约20个人连米饭土豆都吃不上!

能够享用肉食的人都很健康很幸福吗?不!在10.2亿人忍饥挨饿的时候,却有几乎同样数量的人因为过度肥胖而痛苦不堪。

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畜牧业的危害以及改变饮食方式的迫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帕乔里博士反复强调:如果你少吃肉,牛会更健康,你会更健康,地球也会更健康!不吃肉,多骑车,节俭购物,你就能帮助遏制全球变暖。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人们放弃肉食改吃素食,以此减少因饲养动物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新加坡和瑞典政府,也号召人们以素为主,减少肉食。披头士的主唱麦卡特尼、英国的查尔斯王储,在全球发起了无肉星期一的活动,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素食队伍中来。

目前,全球素食人口在快速增长。素食主义所代表的环保意识、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已经成为流行趋势,用年轻人的语言说:吃素绝对很IN。

“素食风”也正在席卷中国大地。在白领阶层和年轻人中,素食观念正迅速蔓延。路边的素食馆也多了起来。目前中国有超过200家素食餐厅,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大城市,而且大受欢迎。有些餐厅还需要提前预定。台湾地区有超过200万的素食人口,素食餐馆更是不计其数。在美国,素食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英国也有很多人坚持素食;在德国,一家名叫“雷夫莫斯”的素食店已经拥有了2500家连锁店。

欧美大学里面也陆续开始供应学生素食,国内的清华、北大、复旦、中山等高校也出现了素食窗口和素食组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营养学家投入到素食主义中。据美国市场研究人员预测:到2010年,素食的销售额将达到10.7亿美元。

现代社会中,素食已经逐渐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人类在饱尝工业化经济的种种恶果,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无尽痛苦后,维护和平、保护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和弘扬爱心已经成为文化主流。素食主义不再是一种宗教和教条;素食者也没有道德优越感,只是选择了一种利于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爱护环境、合乎自然的饮食方式。

篇8:生物圈能阻止全球变暖吗?

那么,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呢?生物圈能调节出适宜的环境, 防止地球变得过冷或过热吗?这正是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洛夫洛克 (James Lovelock) 提出的盖亚假说的核心。气候学家对这个理论不以为然, 他们指出, 地球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剧烈的气候波动, 其中一些甚至正是由生物引起的。

现在看来, 若不是植物释放出了一些气味芳香的混合物, 全球变暖会比现在还要严重。研究证实, 这些化学混合物确实可以改变天气, 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改变天气, 也就改变了气候。尽管这种新机制还远远没有强大到足以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救星, 但是在过去, 在空气还洁净的时候, 它的作用或许要比现在强大。所以, 莫非盖亚并非束手无策?

生命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含有丰富的氧气, 却只有微量的二氧化碳, 这便是由植物创造出来的。大量原本会流回大海的雨水被树木吸收, 又释放到了空气中。在亚马孙河流域, 可能大部分降雨都来自树木自身释放的水气。

其他各种各样的影响还有很多。云层中也已经发现存在细菌, 这些细菌也许可以作为凝结核, 促进云朵的形成;大海中欣欣向荣的浮游生物, 会吸收太阳的热量, 使海水表面升温。如此种种, 不胜枚举。

问题是, 这些影响到底有多重要?确切地说, 生命是完全听任太阳等外界作用的摆布, 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气候?洛夫洛克的主张是, 生物作用与非生命过程协同调节环境。他指出, 在过去40亿年里, 太阳已经变得更加明亮, 然而从长期上来看, 地球依然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洛夫洛克说, 生物可能起着行星恒温器的作用, 还维持着海洋盐度平衡和其他化学平衡。

直至今日, 洛夫洛克仍然认为, 盖亚的存在是不证自明的。他说:“地球大气层的化学不平衡如此严重, 要稳定在这个状态, 必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随时随刻进行调节。”但是, 即使生命确实有助于控制空气和海洋的成分, 也并不能确定它具有调节温度的能力。

现在我们知道, 地球气候曾经出现过一些剧烈波动, 其中包括数个“冰雪地球” (Snowball Earth) 阶段。当时,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冰封之下, 地球生命几乎毁于一旦。这种超级大冰期可能也是由生物引发的, 生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由此造成地球变冷。

科学家认为, 把地球从冰冷的厄运中解救出来的, 是所谓的“地质恒温器”——当地球变热, 岩石破碎就会加快, 一些矿物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降低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当地球变冷, 风化过程减慢, 火山排放的二氧化碳便又开始在空气中积聚。

盖亚复出

因为这种负反馈作用, 地球温度保持在不冷不热的适宜范围内。然而, 地质过程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发挥作用, 盖亚仍然有介入的余地。虽然有时候会出一点灾难性的失误, 但是有没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 生物通常有助于避免气候波动呢?一个清晰的机制会让这种设想更有说服力。当温度开始变得过高或过低时, 生物应该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 朝反方向努力, 使温度回到令人愉快的中间值。

1987年, 洛夫洛克等人提出了一个这样的机制。他们指出, 海洋中的藻类会释放一种被称为二甲基硫醚 (dimethyl sulphide) 的气体, 这种气体能与空气发生反应, 形成硫酸蒸汽, 再凝聚成小小的雾滴, 也就是气溶胶。这样的气溶胶能够直接反射阳光, 也能够增白云团间接增加阳光反射, 从而为地球降温。

要形成云, 只有冷却的湿润空气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合适的颗粒作为凝结核来吸附水汽, 水滴才成形成和生长。这些颗粒的大小还必须要达到100纳米以上。来源于二甲基硫醚的硫酸气溶胶如果生长充分, 恰好能够达到这个级别。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推测:温度升高时, 藻类蓬勃生长, 释放出更多的二甲基硫醚, “播种”更多的云滴;更多的云滴会使云团颜色更白, 反射更多阳光, 从而使温度降低——至此, 负反馈循环完成。

这个设想以4位作者的姓氏首字母命名, 被称为CLAW假设。虽然这个假设为许多研究提供了灵感, 但是这个过程本身, 最多具有微乎其微的影响。观测结果显示, 海洋上空高达60%以上的云, 凝结核是盐雾, 其余大部分也是直接从海洋表层飞溅上来的固体有机化合物。美国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帕特里夏·奎因 (Patricia Quinn) 和蒂莫西·贝茨 (Timothy Bates) 在2011年的一项年度回顾中指出, 这几乎没给硫酸气溶胶留下参与的空间 (参见《自然》杂志, 480卷, 第51页) 。

这个假想的反馈循环的另一阶段也值得怀疑。奎因说:“人们乘船出海, 培养藻类, 观察藻类对温度或辐射增加的反应。”海水升温时, 藻类确实散发出了更多的二甲基硫醚, 但是增幅极小, 完全达不到让天空增白的级别。

如此看来, CLAW假设似乎过于微弱, 拉不动地球气候的杠杆。或许, 这项工作可以由另一种绿色植物来完成。2004年,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马库·库马拉 (Markku Kulmala) 提出了一个新的反馈循环。他和他的团队在芬兰南部的一片松林里, 测量了一组叫做萜烯 (terpene) 的化学物质的浓度。许多植物都能产生萜烯, 而且萜烯是挥发性的, 极易进入空气。我们在松林里闻到的那股清香, 就有一部分是萜烯的味道。萜烯还是从松脂中提炼出的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

萜烯分子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会被氧化, 挥发性降低。然后, 它们凝结到已经存在于在空气中的微小气溶胶颗粒上, 使得颗粒增大。这就意味着, 更多的气溶胶颗粒增长到了足够的大小。过去几年里, 库马拉所在的研究团队对芬兰一处欧洲赤松林上空的萜烯数量和大于3纳米的气溶胶颗粒数量进行了监测。他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 同时在夏季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达到高峰。库马拉据此提出, 如果气候变暖, 植物可能会释放出更多的萜烯, 从而制造出更多具有降温作用的气溶胶, 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反馈循环, 将对气候变暖起到反作用。

不过, 这只能算是一个相对靠谱的猜测。库马拉的研究既不能证明随着温度升高森林会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有机物, 也没有证明气溶胶颗粒能够成长到100纳米以上, 足以成为云凝结核。数据来源只是一个地点, 还不能作为全球性现象的证据。

与此同时, 在远离芬兰森林的瑞士日内瓦附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贾斯珀·柯克比 (Jasper Kirkby) 和他的团队正忙着在巨大的不锈钢房间里造云, 其中的一些实验尝试重现了云形成的第一步, 即气体如何凝结形成萌芽状态的气溶胶颗粒。柯克比说:“如果有一天, 你在一场暴雨之后眺望远山, 留心看的话, 会发现清洗一新的大气中, 已经又出现了一层蓝色薄雾。这是因为大气中一些含量很低的气体形成了新的气溶胶颗粒, 这些颗粒把光线散射进了我们的眼睛。”新颗粒的形成需要硫酸蒸气, 而硫酸蒸气来自海洋中藻类产生或人类工业附带产生的二氧化硫。

粘在一起

人们曾经认为, 硫酸蒸气自己就能凝结。然而, 柯克比在2011年发布的研究结果证明, 事实并非如此。少数分子可能会粘在一起, 但这种萌芽状态的气溶胶是不稳定的, 它们几乎总是分离开, 而不是越长越大。

不过, 当研究团队把微量的氨加入到空气中时, 硫酸分子团得以稳定地生长, 成功生长为气溶胶颗粒的分子团数量, 比之前增加了1000倍。然而, 这只有我们看到的大气硫酸气溶胶实际形成速率的千分之一。所以, 一定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起了作用。

“排除了氨之后, 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有机化合物了, ”柯克比说。“我们现在已经对数种有机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那些结果还在接受评议之中, 因此柯克比不打算进一步发表评论, 只是说这些结果“非常有趣”, 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尽管如此, 根据他所在团队发表的研究成果,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云有巨大影响, 除了能使已经存在的气溶胶颗粒变大之外, 它们还能帮助硫酸气溶胶形成。

此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戈登·麦克费格斯 (Gordon Mc Figgans) 的研究团队指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还能以第3种方式对云产生影响。当云凝结核收集水汽并逐步生长成小液滴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和水一起被吸收进来, 改变了液滴的化学性质, 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水分子。2013年5月, 这个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 证明这种影响可能会显著增加液滴数量 (参见《自然·地球科学》, 第6卷, 443页) 。每立方米的云中含有的液滴越多, 云团就会越白越松软, 能把更多的太阳热量从地球反射走。

麦克费格斯目前正在曼彻斯特展开实验, 以期得到进一步的发现。“我们有一个新的光化学实验室, 可以用于处理气体混合物。在这里, 我们用弧光灯模拟太阳照射类似大气成分的混合气体, 烹制出一批气溶胶, 再喷射到云室, ”他说, “然后, 我们就可以看到, 有机蒸气是否能让云团更加稠密。”

几个方向的证据都表明, 有机化合物可能会对云团产生重大影响, 而决定性的证据来自一项涉及全球11个气象观测站的研究。这个研究团队同样出自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 由保利·柏森恩 (Pauli Paasonen) 主持, 库马拉也参与在其中。他们采集了上述气象站的气溶胶样品, 计算其中足以形成云滴的颗粒浓度, 还监测了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水平。

2013年4月, 这个团队公布, 他们发现了一个强烈的关联模式 (参见《自然·地球科学》, 第6卷, 438页) 。在空气洁净的地方, 如芬兰和东西伯利亚, 云凝结核的数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上升。柏森恩推算, 在这些未受污染的地区, 这种冷却效果强大到能够抵消当地温度上升量的1/3, 可能足以保护一些林区免受严重气候波动的影响。

“但是, 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反馈并不显著, ”柏森恩说。这也是合理的, 因为这些地区早已雾霾重重, 挥发性有机物虽然会使颗粒稍稍变大, 但是对总体数量影响甚微。

有趣的是, 由于萜烯与温度的联系非常密切, 人们认为萜烯是植物个体降温机制的一部分。这看起来是个相当奇怪的巧合, 个体降温功能的集体发力可能具有让整个地区降温的作用。“就像我们能通过出汗让天气变凉爽似的, ”柏森恩说, “那会大有用处!”

洛夫洛克认为, 这可能是一个进化适应的过程, 生物具有调节周边气候的能力, 对提高生存几率大有裨益。他说:“如果方法成功有效, 就会扩散开去。”

上升到全球范围, 植物的制冷能力可能就没有那么强劲了。柏森恩估计, 植物的气候反馈作用能抵消约1%的全球变暖量。然而这个数据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尚不了解生物气候反馈对于云层的全面作用, 而且, 要了解全球层面上的意义, 我们还需要研究更多的观测点。实际上, 这个数字可能高达5%或10%, 也可能远小于1%。

“可以肯定的是, 这救不了我们, ”柏森恩说。而且, 他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农田和原始森林上空, 这种作用的效果是相同的。因此, 想要采取一种简单的地球工程方法, 通过种植某种特定植物来提高该作用的效力, 也不太能行得通。然而在以前, 人类污染还没有超出反馈作用负荷的时候, 它的影响要强有力得多。“这些论文的作者并没有深入阐述久远的史前时期,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蒂姆·莱顿 (Tim Lenton) 说, “当陆生植物最初演变出来的时候, 冷却效果应该会非常显著。”

同一方向上可能还有其他反馈在起作用。洛夫洛克说:“这些作用叠加起来, 效果就可观了。”例如, 奎因说, 在陆地上起了大作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海洋上空可能同样有效。盐雾依然是海洋上空云凝结核的主要来源, 但是有机蒸气可以附着到小盐粒上, 促使它们成长到足够大的尺寸。已经有几支队伍开始展开海上观测, 不过柏森恩确认陆上反馈时使用了覆盖较长时期的观测数据, 在海上想要获得这样的数据, 难度很大。

总之, 至少在小范围里, 盖亚可以影响气温。遗憾的是, 我们不仅毒害了她, 削弱了她的力量, 还释放出了她的邪恶的孪生姊妹。由于北极变暖, 植被开始取代冰雪, 深色的植被吸收了更多的太阳热量, 形成了加速北极变暖的正反馈。2013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 这种反馈比此前认为的要强烈得多。

上一篇:寒闺怨 白居易唐诗鉴赏下一篇:称职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