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课程教案概述

2024-05-03

景观设计课程教案概述(精选五篇)

景观设计课程教案概述 篇1

“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的教学思路是先在课堂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和收集材料, 当堂布置训练内容, 当堂指导学习和当堂指导训练, 当堂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老师灌输性的教, 而是老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疑问和所做练习的指导。所以在上课前要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版式设计这个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2.研究下一次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3.确定版式设计课程每节课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这五点自学要统一;4.确定版式设计课程每节课学生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5.确定版式设计课程每节课内容需要设计什么样的课堂实训, 才能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能收获到最大的专业技能知识;6.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版式设计课程中自我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版式设计课程这门课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 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在版式设计的课堂上笔者把教师的作用与地位进行新的调整:1.版式设计课程每节课教师以学定教, 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2.教师语言表达要准确, 言简意赅地提示教学目标, 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外, 教师要对学生们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3.教师课堂巡视, 解决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 了解学情, 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当堂解决, 也为“后教”作好准备;4.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 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 只做点拨性的引导;5.对课堂训练, 教师给正确训练技巧和示范, 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 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 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从而让学生在版式设计课程中每节课都能如实发挥自己的创新, 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 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 不能简单地模仿, 否则往往效果不佳, 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 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所以在版式设计课程中采用“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应该是在学习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 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很多时候在版式设计课程中教师喜欢满堂灌, 是惟恐讲不细, 怕学生听不明白, 但讲多了会使学生在版式设计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没了。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 就是教师不负责, 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 是思想观念问题, 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因此, 思想观念不转变, 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上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师都认为讲得越细, 学生学得就越容易, 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其实专业课程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 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的经验证明, 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 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训练, 不会的再回头看技术训练要求或相互讨论, 再加上让老师亲自示范, 基本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 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 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 效率更高。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 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大学里每个班都可能有那么几个很少上课或在课堂上基本不听课的学生, 特别是版式设计课程十分普遍, 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影视后期设计等专业学生, 老说版式设计课程只是平面专业的同学的事。“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解决学生逃课、转化课堂不听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 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辅导个别学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 实际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 课堂相对活跃。学生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提出个自的观点, 问题自然也就被解决了;三是在学习实训的过程中有一种紧迫感, 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所以课堂训练起到以下作用:1.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上, 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动手, 自学不单纯看书, 边看边动手操作, 动眼观察, 动口交流, 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自学过程, 得到对知识的自我感悟, 这本身就是创新;3.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自我体验, 自我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 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 这也是创新;4.学生在做的过程中, 不仅学会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5.只有学中动手训练, 训练中学, 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也养成了自主动手做事的好习惯。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后训练。对此, 首先是从当堂布置实训开始, 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指导当堂审核, 课后不留训练。并且规定每次的训练时间不能过少, 也不能过多, 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能让学生有时间反馈与消化。这样教师就要十分认真备课, 想想课堂上自己该讲什么内容。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 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学生自学和训练, 教师只讲解和指导。另外, 课堂训练都审核评比, 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效, 有利于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有良好学习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 而课后轻松, 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培养多方面的素质。

“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 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艺术系艺术设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 自学能力差, 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 要是完全按照“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训练”的方式、方法, 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的指引下, 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 并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百院艺术系学生基础较差。2011年、2012年、2013年版式设计这门课程采用“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训练”的新模式, 学业水平提高很快, 85%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训练, 最明显的效果是课堂上不再出现学生逃课的现象;2.学生课后学习后劲很大, 他们自学能力比其他专业强。课余能充分利用时间自学多学科知识, 起睡正常, 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3.版式课程成效很明显, 学生能熟练运用文字、图形和色彩三大元素很好地进行排版, 在提供他们一定素材和要求后, 学生很好能独立完成实际性任务。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光明日报, 1978-12-07

[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1998:7-8.

[3]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外国教育动态, 1981, 2

[4]齐兴龙.现代设计基础版式设计.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9, 6

《广告设计》教案 广告概述 篇2

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雷斌

教材名称:《广告设计》 单元课题:广告设计概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时数:4个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广告的定义分类与历史的发展过程,掌握广告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广告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广告的分类、特征、功能、广告媒介、广告定位和设计原则。2.难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准确理解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的价值取向,把握广告设计服务艺术设计的造型能力,寻找造型基础与设计专业的转换平台。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告知:本次课程教学内容、目的与要点。

2、导入: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广告宣传单、商品包装、书籍装帧等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对广告设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能引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通过图例观摩让学生凭最初印象总结一下各类广告设计的特点和规律。(3)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拟订一个项目图例,组织学生参与,开启设计灵感。理论知识点:

广告是什么?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英文是advertising,原意为注意、诱惑,有广而告之的意思。广告 的定义有很多,长期以来,广告学界没有一个为人们公认的广告定义。我们国家在1995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广告作出了如下的界定:

“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广告的发展

广告是一种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作宣传的形式,通过广告宣传,能推动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如果是商业广告,能达到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商业利润的目的。广告的历史也是在商品销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广告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广告从奴隶社会就开始萌生,它从古代人类物物交换的原始贸易开始到商品生产和物品交换活动。

在古代旧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加以人们对商人的态度,可想而知广告形式就非常简单,其主要形式有:大声吆喝、放置实物、竖立牌匾、悬挂旗帜四种。

中国古代的广告一直采用以上四种形式。后来随着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印刷广告开始出现,此种传播形式,远比口头吆喝、放置实物的影响要迅速得多,广泛得多。

第二课时

一、广告的要素

1、广告主

广告主是指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广告种类的不同,广告主可以是政府机关、厂商企业、社会团体、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等。通常,商业广告的广告主是企业。

2、广告对象

广告对象,也称目标对象或者诉求对象。广告应以一定的人群为目标对象,而不是无的放失。一般而言,应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企业营销的重点来确 2 定目标对象,以目标市场的目标对象为广告对象。因此,广告对象是有选择的。

3、广告内容

广告是一种信息。广告信息包括商品信息、劳务信息、观念信息等。商品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用途、价格等有关信息。劳务信息是指,非商品买卖或半成品买卖的服务行业的信息。观念信息,是指通过广告指导的某种意识或者观念。

广告内容一定要十分明确、具体和真实。

4、广告媒介

广告信息的传播必须通过媒介。广告媒介一般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户外广告等非人际传播的媒介。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费用相对较低等。

广告媒介的选择,应科学、有效、避免盲目地使用所有媒介。

5、广告目的

广告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切广告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不仅关系着广告主、消费者、社会三者的利益,也涉及到权利与义务、物质与精神等关系。广告活动的每个阶段都应有一定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周密的策略和计划。

6、广告费用

广告是一种付费的传播活动。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必须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购买媒介空间与时间、广告制作、广告调查等费用,其目的是扩大商品销售,获得更多的效益。

由广告的基本要素可以看出,广告是一种有目的的、有偿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

第三课时

一、广告的分类

广告的分类大致为以下几种: 按广告主分类

1、商业广告

这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因而又称盈利性广告。商业广告又可以分为商业广告、企业广告、品牌广告。如果再细分还有药品广告、食品广告、生产资料广告、旅游服务广告等等不计其数的广告。在日本一般采用“电通”广告公司的分类标准,他们一共分为17类,如能源、材料、食品、饮料、嗜好品、药品、化妆品、梳妆用品、时装、装饰品、出版、生产用品、精密仪器等。

总而言之,凡是以“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为出发点的广告,都应当归到盈利性广告的范围内。

2、公共广告

也可以称为公益广告,这是一种非盈利性的广告。在中国,人们常爱用“宣传画”表示广告内容的非盈利性。至于加上政治二字则更加明确这一点。“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上海马利牌广告色被该名为“宣传色”,足以说明“广告”二字是指商业性的,“宣传”二字是指非商业性的。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沿用这一约定成俗的概念。既然如此,公共广告的内容主要应表现政府和非盈利社会团体、机构、组织等为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非盈利性活动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和号召。

3、广告传媒

广告媒体是传递广告信息给消费者的工具,任何能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起信息传递媒介作用的物体,都是广告媒体。

今天的广告媒体已经拓展到了相当广阔的领域,其丰富和多元化的形式为广告 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媒体正朝着电子化、现代化和艺术空间化的方向发展。

(1)根据媒体的物质自然属性,可以分为;

电波媒体(电视、广播、有线广播)、印刷品媒体(报纸、杂志、招贴、折页 4 等)、户外媒体(霓虹灯、广告牌、交通工具等)、直邮媒体(销售商、商品目录、样本等)

(2)根据媒体的功能和受众的感觉,可以分为

视觉媒体(报纸、杂志、直邮、招贴、户外、POP、年历等)

听觉媒体(广播、电话)

视听觉两用媒体(电视、电影等)

4、根据作用时间角度,可以分为

长期广告媒体(路牌、年历广告)

短期广告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5、根据传播时间周期角度,可以分为

快速广告媒体(广播、报纸)

慢速广告媒体(杂志、商品目录)

6、从地域、空间角度可以分为

国际性广告媒体

全国性广告媒体

地区性广告媒体

7、从接受者的角度可以分为

直接广告媒体

间接广告媒体 等

通常人们习惯于根据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作用对广告进行分类,例如把广告媒体分成:

报纸媒体 全国性报纸(日报、晚报、周报)

地方性报纸(日报、晚报、周报)

电视媒体 有线电视

微波传送电视 广播媒体 中波广播

调频广播

有线广播 印刷品媒体 直邮广告

传单、折页

说明书、宣传册

销售信

样本、型录

商品目录

包装

杂志媒体 一般杂志

专业性的杂志

户外媒体 广告牌

招贴、条幅

交通工具

灯箱

霓虹灯

电子媒体

销售现场媒体 店内广告 POP广告

货架陈列

橱窗

珍惜品媒体 纪念赠品

精美工艺品

年历

5、其他媒体

上述广告媒体中有许多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由于其拥有的受众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泛,可信度高,影响大,是广告传播最常运用的媒体,通常被称为四大媒体。

第四课时(实践课)

一、技能训练点:

本次课堂内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规律,提高设计基础能力。

观摩广告图片10个,并写出创意分析报告(P15-25)

二、技能训练过程:

教师下达训练课题,指导整个课题的训练方法。

1、首先让学生积极分析广告的构成要素,图片、文字、编排、色彩等。

2、进入绘写状态,教师逐一辅导,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肯定或提出修改意见。

3、画面的整体调整、布局,不断完善画面素材的准确结构。

4、填墨技巧的处理,色泽均匀,边线整齐。

三、课外实训项目:

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搜集一些和广告相关的图片资料(报纸、包装、广告、杂志等),并进行临摹练习。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能较好地配合老师的辅导讲授,对平面广告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广告的构思设计并在练习中激发设计灵感。进一步能达到广告的定位设计。但是也发现多数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广告的表现手法上不够丰富。

贵州黔南园本课程概述 篇3

【关键词】园本课程 自身优势

《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主体性品质、创造性精神、适应性能力,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培养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贵州黔南园本课程根据自身优势与民族特点,开发出适合幼儿使用和学习的乡土课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课程园本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一、贵州黔南园本课程特点

(1)独创性——周覃镇幼儿园园本课程融合布依族,水族文化,使民族优良文化传承下去。也使幼儿在熟悉文化的环境下学习与发展。如幼儿在校将会学到水文课程,布依族文化,布依族山歌,水族敬酒歌,刷把舞(布依族传统舞) 水文。 孩子能在熟悉的环境学习更有利于其发展。(2)传承性——课程的制定都是以弘扬继承水族和布依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事业为基础的(3)支柱性——在少数民族区域的幼儿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如果实施的是城市化幼儿园课程,这些课程将会很难实施下去。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说是城市化课程侵蚀了幼儿园倒不如说是民族特色园本课程成为城市化课程得以生存的支柱。

二、贵州黔南园本课程优势

贵州黔南园本课程开发具有民主性、民族性、多样性。园本课程的制定是由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及幼儿共同参与并根据地方民族特色,充分考虑个方面的意见及时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更新和传承。积极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课程,例刷把舞是周覃镇幼儿园每个幼儿必须要学会的课程

(一)合作能力的发展

园本课程中的刷把舞是个需要合作的活动,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同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园期间都会学到刷把舞,幼儿学会正确抓握刷把,刷把舞强调引导幼儿根据鼓点进行刷把的对击。在幼儿学会抓握刷把、分辨鼓点之后就需要同伴进行合作。合作不仅是一对一的合作而是全部个体的合作,在鼓点变化的时候会要求变换另一个合作伙伴。因此,铜鼓刷把舞活动既强调幼儿遵照活动规则与他人合作,又能够为幼儿提供轻松地进行自我表现和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的机会。在注重引导幼儿体验刷把舞美妙之处的同时,更多体现在整体形象上的贯穿合作、协调的能力培养上,并以独特的铜鼓之声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和神经中枢,将铜鼓刷把舞活动融进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强调把幼儿个体的表现与集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需要幼儿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这就需要在铜鼓刷把舞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协调与合作,每一个幼儿要坚守自己的岗位,逐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因为每个幼儿都是团队中重要的角色,人人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一、入园焦虑得到缓解

当孩子从原本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当想要得到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这时他就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的情感,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 周覃镇幼儿园在小班的教学过程中会采取地方方言说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据了解这样说课的方式有助于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小班的李老师说:有一次她在上课的时候有个的幼儿哭了,李老师当时就愣住了以为是自己上课的时候太严肃了所以把孩子吓住了,李老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没有使孩子停止哭泣反而越来越多的幼儿哭了。李老师说当时自己也急坏了,不经意用地方发言安慰了下孩子,突然之间孩子们都不哭了而是都很惊奇的看着她,接下来李老师用地方方言唱了首歌。孩子们终于都平静下来了。李老师认真的分析了这次的事件,认为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能更好的接受教育教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逐步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幼儿也能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成为了镇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例中班的课程中除了学习语言科学等学科还会涉及一些关于水文的文字,布依族民歌的教学。大班的课程将会涉及一些周覃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教学。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寄托着深厚复杂的民族情感。对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来说,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是他们世世代代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贵州三都的水文是由民族长老根据祖先遗留下的资料编写而成,是国家文化保护遗产,更是民族骄傲。也是每个幼儿必学的一门课。

文化遗产则是民族文化的延续。“四月八”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所有幼儿及幼儿家长都身穿民族服装,在幼儿园举行盛典。

周覃镇幼儿园课程开设水文课程,布依族文化,布依族山歌,水族敬酒歌,刷把舞(布依族传统舞) 等 。这些课程都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防止民族文化流失,培养民族精神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幼儿在今后生活中骄傲的说出自己的民族,并说出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56-61

[2]卢长娥.园本课程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09)

[3]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4]袁圆.解析“园本课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5]姚林林.幼儿园课程建设现存问题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唐淑.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初创阶段研究略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6,(02)

[7]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實性[D].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1998, 68-72

[9]王国超等.试论贵州中小校本课程的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简介:龙琴(1991~),女,苗族,贵州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对体育教案设计的思考 篇4

一、要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留有一定的空白,以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适应新的情境,实现动态生成。

二、要有多项选择的预设

在写教案时,教师要努力跳出传统课堂的程序设定模式,充分估计学生在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拓展点,学生可能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出什么问题,怎样引导,采用什么方法能获得较准确的反馈信息,通过观察表情、个别提问、现场演示、集体讨论等,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菜单,以便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这样,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现象,也不会紧张,可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峰回路转,更趋完善。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设计教案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有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不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而是要双向设计。既要有教师的活动,同时要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互补,更多地要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

四、要有多方位思考

教师在设计某一课的教案时,要在领悟新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做出多方思考:依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中应重点体现出哪一条基本理念?如何确定一个有一定教育思想的主题,让课堂教学收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效果?本班学生的技能基础,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出现意外的学情反映时,教师应如何科学调控和处理、驾驭课堂?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资源的互补作用,除要认真思考除教材教参这些主要教学资源外,还有哪些可供该课教学利用的且有价值的资源?要根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认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等等。

五、要多重展开二度设计

二度设计是指上课之后的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关注的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失败之处、教学机智、学生问题。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积细流成江海;另一方面把教学中的现象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教师课后反思还体现在对教案进行适合自已、适合本班学生的修改和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过程的再评析,教学效果的再反思,在修改时,力求创新、实用、富有个性。

六、要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

网络时代,给了我们广泛收集、虚心学习他人在教案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机会。但这不是简单的拿来,教案中不仅要有学生,也要有教师,借鉴的同时,我们要从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结构出发,对所教授内容的选择、开发、组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对学生了解的情况下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案,这样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

课改过程中,笔者也学习了诸多国家、省级的课例,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和感悟。我们觉得,教案应该脱离统一的格式,图表式、叙述式均可,主要以科学和实用为主。但一般的教案主要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内容。简要叙述本课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

2)教学目标。从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结果的角度(以学生为主语),尽量使用明晰、具体的行为动词,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

3)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确定。

4)教学过程。将本课时的教学流程划分为几个板块,详细说明每一板块中教学环节的内容与设计意图。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语言(提问、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传统、现代)的使用等。注意语言的精炼,避免繁琐。

5)教学反思。填写教案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突出重点(创新点),避免面面俱到。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案也应是在动态中生成,它不再是课前一锤定音,而是一个教学前不断改进,教学后日臻完善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则是一个真实的“设计——实践——反思——完善”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知易行难,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生,应提倡“开放式教案”.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9日第7版.

景观设计课程教案概述 篇5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的近代化可以映射出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全貌。学制不仅承载了整个教育的历史,而且会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学制是研究我国教育近代化的钥匙。鉴于此,本文选取对我国近代体育影响较大的三个学制,对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进行探讨。

一、《癸卯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近代化

1《癸卯学制》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强势文化随之流入我国。西方基督教会为了使“全中国及全世界基督化”,在我国强行开办教会学校,并按照西方课程模式开设体育课程,从而把近代体育课程的种子埋入我国封建教育的土壤里。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为了兴办实业发起洋务运动,并效仿西方建立洋务学堂,开设体操课程,从而在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里出现了近代体育课程,标志着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教育救国呼声日甚,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势在必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对体育课程(体操课)作出了明确规定。

2《癸卯学制》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近代化的影响

《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并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办教育无章程、学校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我国近代学制的最初模式,奠定了我国近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标志着我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全面启动。

(1)《癸卯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突出了“实用化”特点。实用化是课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癸卯学制》中的体育课程“实用化”表现在:首先,《癸卯学制》的课程体系是对日本课程体系的模仿,体现了服务于近代工业的教育宗旨。《癸卯学制》规定“以谨遵御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所谓通才,即“振兴实业”通用之才。体育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毫无置疑地被纳入“培养通才”的教育计划中。其次,体育课程的实用化还表现为服从军事需要。《癸卯学制》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形势而制定,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养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为此,《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把“尚武”作为第一要事,指出“学堂兵操万不可少”,“兵式体操为主”成为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体育课程内容。

(2)《癸卯学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了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的方针,确立了体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癸卯学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体魄”,其中“强壮国民之体魄”即体育方针。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冲破了我国封建教育重智轻体的束缚。

(3)《癸卯学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体现出一定的科学倾向。《癸卯学制》模仿自日本,根源于德、法,课程的编制固然体现出西方科学主义精神。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已经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当时的《学务纲要》第26条要求:“各学堂课程科学,皆量学生之年龄精力而定,实可无竭蹶之虞。”并初步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确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科学性特征。

(4)《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在全国得到普及和推广,使体育课程向平民化、大众化迈出了重要一步。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指出,“今中国振兴学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尤以明定宗旨、宣示天下为握要之图”说明学部将办学的对象锁定为“全国之民”。

但是,也应该看到,《癸卯学制》是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制订的,并非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我国体育课程还仅仅停留在对外国体育课程器物层面的照抄照搬上,缺乏对当时我国国情的考虑,体育课程存在的我国文化基础不足。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清末教育改良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加速了我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过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了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以及之后陆续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学校课程标准》等有关学校的法令。史称“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基本上沿袭了《癸卯学制》开设的体操课程,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乃至教法等都与《癸卯学制》没有多大差别。其体操课程仍隶属于军事需要,明确提出了军国民教育的宗旨。军国民教育——也称军国民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出现了体育课堂、课外执行两种不同体系的体育内容的双轨现象:一方面,课堂上实施《壬子癸丑学制》所规定的体操课程,主要以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为主;另一方面,课外开展以田径、球类为主要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那些更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在学校有了广泛的学生基础,为其日后成为正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加速了体育课程的新变革,推动了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三、《壬戌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1922年11月1日。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史称《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提出了七项标准:一是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是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三是谋个性之发展;四是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是注意生活教育;六是教育易于普及;七是多留地方伸缩余地。为便于新学制的实施,1923年教育部又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壬戌学制》产生于“五四”运动之后,集中体现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近代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突出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把人性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是对封建旧教育的一次彻底否定。《壬戍学制》和《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从课程内容上彻底剔除了机械、严肃、整齐等体现绝对服从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兵操,代之以活泼、快乐、机敏等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田径、体操、球类,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更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在课程要求上,正式取消了男女差别,赋予女生与男生一样平等地享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彻底冲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使资产阶级平等思想贯穿整个体育课程;在体育课程制定的价值取向上,由服从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占统治地位,向关注学生自身发展,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本位转变。

《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科学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近代我国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壬戌学制》是我国历次学制改革中,比较自觉地试图把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改革实践的。《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顺应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壬戌学制》的颁布带来了20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领域的革命。把我国的体育课程从“军国民主义”时代带到了“自然主义”时代。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本性,纠正了以往体育课程过分强调服务于社会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现象;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主、自由和科学精神,构成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思想基础,对后来的体育课程乃至当今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作文教学评价的点线面下一篇:商场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