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2024-04-1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14篇)

篇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古 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 :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中带来了三个图形,都装在了袋子里,老师看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可以猜出老师都带来了那些图形?

分别请三个学生摸一摸,通过角的个数来判断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通过活动引出新课——角的 认识。【设计意图 对于长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摸,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认识角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角,我们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学习角。1.认识角 2.画角 3.感受角的大小

师:大家找找我们教室里有角吗? 生:窗户、黑板、课桌······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角,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从中抽出角)。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屏幕上的这些角,看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先自己观察,再小组内交流。

生:都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教师随着学生答题写出板书)【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师:大家真聪明,那现在古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认识了角。(出示练习题)请人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三)画角

师: 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感受角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用老师给的纸条和图钉动手做一个角。并玩玩自己做的角,看看有什么发现?先自己观察,再组内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两条边张开,角就变大,两条边缩拢,角就变小。

师:比较一下屏幕上的两个角,哪个大?

动画出示比较过程,结果一样大,总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们,本堂课大家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我总结)

篇2:《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丰富了对角的直观认识,空间观念有所提高。3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角、角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从常见的物品引出角。

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请来了一个老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可是它被调皮的纸片挡住了一部分,聪明的孩子们,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为什么是三角形呢?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猜的吗?

回答的这么有理有据,一起来看看。真是三角形。大家刚才在猜的过程中都关注了图形上的角。今天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上来指一指。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角。我们让这些物品藏起来。现在,大屏幕上一共有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之上,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

观察归纳,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那么大家好好观察观察,什么样的是角?角长什么样?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还有两条线)

这些角都是尖的。每个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吗?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数学上称作角的顶点。除了一个顶点以为,角没有其它东西了吗?两条线(边)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吗?(两条边)。谁来说一说被我们称作的角的这种图形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角。这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动作)谁来像我这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知道了角的共同特征,我们判断起角来就会很方便。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判断,看第一小题,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把我们刚刚学的知识用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同桌两个都完成了,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你为什么这样判断。(生判断并交流)

生汇报。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举手,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谁能讲讲理由呢?

(1)

一个顶点两条边。

(2)

没有顶点。两个点要碰在一起,这个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

(3)

旋转后还是角吗?为什么一直是?虽然位置在变化但一个顶点两条边没有变。

(4)

找不到顶点,边不直。被我们称作角的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的。(板书)

()

一个顶点两条边。

(6)

没有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2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

会画角了,接下来,咱们动手做一个角,怎么样?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试试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角。这是一个角,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注意手势)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咱们来做个游戏关于角的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是比比谁的角大?谁要第一个到前面来和冯老师比一比。怎样比呢?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老师前两次角大,让学生体会角张口大角就大。现在你知道如何让角变得更大了,那我们再比一比。教师输。诀窍都让你们学走了,要想角大,我们就要让角的张口变大。那现在请每个人准备好你的角,现在我们都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小。动手比一比吧!

看到大家制作了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角,让咱们来场比赛怎么样?同桌两个人比一比,谁的角大?生动手比,师巡视。哪一桌同学到前面来比一比。你是怎么赢的?他是怎样获胜的?

有没有人敢和我比一比?师生分别出角比试,体会角的张口大,角就大。再比小。

都会比大小了,那快点来帮帮我吧!我有两个角,他们都认为自己大,你们来当裁判到底谁大谁小呀?体会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系,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我们一起认识了角,接下来,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画角的。师画角学生观察。谁来说一说,老师是如何画角的?我们画角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听了他的提醒,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动笔画画吧!画完的同学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堂小结

孩子们,一节的时间,我们一起认识了角这种图形,现在,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关于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学的知识,既有利于巩固新知,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用数学眼光找生活中的角

其实角,不只存在在数学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角,赶快,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找一找。

大家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厉害。下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教室外,还有哪些地方有角的影子,好不好?

篇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2.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

2.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3.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引导正确指角。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

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5.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二:小组合作,折角。

1.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2.学生动手折角。

3.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4.说一说折的角各部分的名称。

对碰三:玩角,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的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2)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3)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1)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2)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3)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4)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名上台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生活中的角

篇4:《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联系方式:胡小勇:曲岸,huxiaoy@hotmail.com;QQ:472275060

教学设计概述

设计思路概述

“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的内容,而角的知识又是几何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其他知识打下基础。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并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知识。

本节课通过应用“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主探索、理解知识——运用网络、巩固知识——拓展延伸、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利用课件中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把抽象的几何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把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简单化,并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把几何知识生活化,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的大小,感悟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验几何知识的建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几何知识的优越性。

2.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画标准的角。

3.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领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1.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用动态网页对学生进行测评的功能)。

(2)学具:学生每人4根小棒、1个三角板、1个活动角、剪刀、彩色纸。

教学结构流程(如图)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有7个教学环节,详见表1。

教学评价

篇5:《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有关角的一些知识。能正确辨别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正确画角。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经历学会知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和探索性。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

4、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尺子正确的画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出角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的角,三角板有三个角,(指两条边夹一个角,画弧)剪子的两片刀口形成一个角(指)凳子的每两根木条形成一个角(指)。指一指,在下面这些图形中哪部分是角。(出示吸管、水龙头)

在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想,说说,你看到过哪些是角。

2、摸一摸

同学们请你们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你们说的很对,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点叫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板书:

顶点

3、做一做

在你们的手里都有两根硬纸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两根硬纸做出一个角,做好后摸一摸它的边和顶点。

老师也做了一个角(1),下面请和老师一起转动这条边,看看这个角(2)和刚才的角比较有了哪些不同?再这样转呢(3)?

你自己来做一做。

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那么多的角。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角。

学生展示自己折出的角,贴到黑板上,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生和老师一起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认识了角,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角画到纸上好吗? 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角。(描、印、画)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画的也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师板演画角)你们想学习老师的方法吗?

回顾画角的方法。

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画角的?

强调:先点一个点,再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生用老师的方法再画角。(画大小不同的几个角)

三、巩固练习

1、1、完成P40页的1、2、题。

2、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讨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3、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4、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5、学生创作画。

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数学 第  课 执教时间:20月日

课    题 连加、连减 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

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准备: 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

(出示口算卡片)

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

生读题说结果:

13-5=    18+7=

86-4=    64-40=

(说出计算方法)

9+4+3=  14-5-4=

8+7+3=  7+4+6=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板书:

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

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

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

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

2.探究交流:

www.xkb1.com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生汇报交流:

(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

2  8       6  2

+ 3  4      +2  3

6  2       8  5

2 8       2   8

+3  4       3   4

6 2      +2   3

+ 2  3        8   5

8 5

师:同学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你喜欢哪一种呢?

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兴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

爸爸运走29个,

妈妈运走27个

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

1)生独立解决问题

2)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

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

4)你喜欢哪种方法?

4.师生小结

比较不同,小结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三、实际应用

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

48+25+17=

76-28-19=

同桌合作完成题目。

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

7+59+20=   72-6-40=   37+10-5=   81-7-70=

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修改意见:

篇6:《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1)同桌讨论、交流

(2)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我们的教室中存在哪些角?

五、课后作业:

篇7:《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1、我能认识角,

2、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我会用尺画角。

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画角。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题展标

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在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一个角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追问:“咦!为什么不是圆形?生:这里的图形有一个角。

师:原来同学们师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出示38页的主题图

师: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有角 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角。(板书:我会找角)

2、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有角,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

3、出示教材39例1,

师:老师也找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角在哪里?描一描。

师:上面的图形都是角。请小组讨论角由哪几部分组成。

师: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小组内指一指看一看。(标示角的顶点和边) (板书: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自己画出一个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一个?(请几个同学板演)

教师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师:大家会画角了吗?(板书:我会用尺画角)

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帮你记住“角”吧!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整合提高 达标检测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不是的画“×”。

2、数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堂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什么了?

篇8:“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理念及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校园生活情境中引出并抽象出角,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 对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基于学情分析的设计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 本节课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活动, 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 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 充分遵循了 (从) 感知→ (经) 表象→ (到) 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采取看一看、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 初步认识角, 会判断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如果把三角形抹去一条边, 你还认识它吗? (角)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感知角。

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 请同学们看看角在哪里?

(课件出示:剪刀、带吸管的易拉罐、弯曲的水管、钟。)

2.找角。

其实, 角就在我们身边, 现在我们找一找教室里的角!找到的同学说给同桌听一听。

3.指角。

学生一般都能找到三角板上的角。教师示范指角:先指角的顶点, 再指角边。画一个角, 同桌互指, 教师请同学指角, 共同订正。

学生看课件, 指一指、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观察回答: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判断角。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2页第1题。全班读题后按要求做、指名订正。

接着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订正。

5.画角。

怎么画角呢?看书第39页例2。画角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指名回答) 说明为什么要先画顶点, 再用直尺画两条边。学生各自画一个角。

6.比较角的大小。

活动一:观察做角。

课件出示做角情景,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小淘气是怎么做出这个角的?把分针拉动了几格?

小淘气为我们做了三个角, 它们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同桌商量, 请学生说说这3个角有什么不同。)

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二:动手做角。

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活动角。请同学自己做角。看一看, 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 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教师和学生同做角, 并有意将角边做长。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三:找角。

课件出示一些在图上交叉出现的角。

这图里有几个角, 并分别指指它们的顶点和边。说一说这些角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

篇9:《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语文都学得特别好,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说好不好啊?(生:好)

师:请看黑板。看看老师写的是什么字?(师板书:角)

[生:角。]

师:对了,那么你们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各种回答:

(1)它表示一角二角的意思

(2)它可以表示桌子的角、书的角。

(3)它还可以表示牛角 、羊角。(师:牛角、羊角是不是这个角?)

(4)信封的角、、、、](高兴的语气:这位同学找到了信封上的一个角,其他同学还能不能找出这样的角?

[生:三角板]

师:出示“三角板”,问:这是什么?[生:三角板]

师:大家猜一猜,这东西为什么叫作三角板?[因为有三个角]

师: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像桌角,信封上的角,还有像三角板这样的角。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找角、指角,初步感知角的形状特征

1、找角

师:请各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角?。

(学生自由说,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说?

[黑板的角,椅子的角、、、、、]

师:谁能把你找到的角清楚地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正确指出来时]师语言鼓励:这位同学指得真好,大家看清楚了吗

?其它同学能不能像他这样指角?

再指名指角。

引导学生指出角的样子。

2、指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杨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想看吗?

[想]

师:好,找一找,都有哪些角?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指名说,课件展示各种角。

师:你来指给大家看看。(指不到)

师:老师借你一支激光笔。生说,师电脑出示。

3、体会角的特征

师:还有好多同学也想上来指角,生活中的角太多了,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找。下面请大家摸摸你身边的角,看看有什么感觉。[生摸,师巡视指导]

师:好,请大家闭着眼睛摸摸信封上的角,看看又有什么感觉?

指名说感觉。

[生:有一个尖尖的。]

师:对了,你找到感觉了。

生:有一个尖的、拐角、直线

师:对了,你的感觉真完整。

师:这个尖尖的如果不小心碰到了会有什么感觉?[会痛]

(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1、折角,进一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这么多的角,那么老师给你一张圆纸片,你能不能动手折个角呢?

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

(生:能)

师:好,在你们的信封里也有这样的一张圆纸片,请小朋友们拿出来,想好了,再折。

(学生动手折角,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折的角介绍给大家看?(投影仪出示)

[生指出一个点]

师:你能重新指一下,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

[生还是指不出来]

师:谁能更清楚的指给大家看?对了,这样指就很清楚了,你会了吗?再指给大家看。[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答案:(1)这張纸 上有三个角。(2)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可真仔细,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上的角了。还有好多同学还想说,现在请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板书:出示三个角)

2、做角。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折角,老师这里有一个活的角,你们想看吗?(想)

出示活动角。

师:你们看,这就是一个活的角,在你们的信封里有两佷这样的小棒,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活的角呢?在你们的信封里也这样的两根小棒,拿出来动手做。

(生动手做角)

师:好,请同学们摆动摆动,仔细观察,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

[生:两根小棒张得大,角就变大,小棒张得小一点,角就小]

师:好,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摆角,其他同学比一比哪一个大。

(指名说。)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师动手把小的角变大一点)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看出来,哪个大,哪个小?

[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师:想想,有什么办法比出它们的大小。

(指名上台比)

[生:有量角器量]

师:你懂得太多了,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知识。

[生:把两个合起来比一比]

师:谁猜对了,这位同学真聪明,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三)画角,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角,那么你能不能把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试试看。画在信封里的这张长方形纸上。(手上拿着活动角)(学生画角,师巡视指导)

投影仪上展示两个学生画的角。

指名上台说说怎样画的。

师:其实画角应该这样画。

(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说,先点上一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线,再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线,这样就是一个角了。)

师:请同学们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角。

(学生再次画角)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角跟我们人一样,各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称,你们想知道吗?

[有个顶点,两条边]

师:对了,你真聪明,每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顶点、边、边)

[我是通过预习知道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三、巩固、拓展、创新

1、判斷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有一些图形朋友很想认识我们,看。

出示课件。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生回答,并说说理由)

2、做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的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角的游戏,好吗?师示范摆角,并说出角的顶点和边。

(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高兴]

今天咱们就先玩到这,下课的时候你们还可以继续玩。

(七)总结升华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篇10:《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

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篇1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P38、39的例

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手里拿着小棒?四根小棒能组成什么图形、三根小棒能组成什么图形?两根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你能从图上找到角吗?(出示例1图)生找,集体纠正。

指出: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学生交流找到的角。

小结: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你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知识。

2.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

3.请同学们从身边选取一个角,跟这个同学一起指一指角,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生回答。

根据回答,结合电脑课件给学生展示完整的角的图形。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出示课件: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4.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角。(师示范用动手创造一个角)可以用自己的学习用品,也可以用纸折一个角。5.集体交流自己创造的角,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6.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谁能用老师带来的绳子给大家变出一个角来?(请两个同学合作)把角分别变大和变小。你发现角是怎么样变大的?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7.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老师也来变一变。

画一个边较长的角,然后逐渐把边变短,问:角的大小变了没有? 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8.巩固角的大小变化规律——大家一起变一变。(师:象老师这样使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9.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几个顶点? 顶点是什么样的?角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 想好了没有,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辨认角

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2.数角;

3.比一比:练习八第3题 4.当堂达标 练习八第1、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篇12: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9页(盲文课本51页)的例1;40页(盲文课本53页)的做一做1题、例3;41页(盲文课本55页)的例

4、做一做1题;42页(盲文课本57、59页)练习八的1、2、3、4、7、8题。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盲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板、活动角、正方体、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板、圆形纸片、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走路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撞到桌角或墙角,撞到了会很疼,对不对?除了桌角和墙角,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角,比如我们在做操的时候伸开的两臂组成了角,我们的三角板上有角,喝饮料时用的吸管上也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起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摸角(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我们的课本已经帮我们把这些角画出来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盲文课本51页),找到例一的三个角,看看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同学们说的很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什么地方是顶点?什么地方是边呢?(教师巡视)那个尖尖的点就是顶点,那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边。我们在指边的时候要先找到这个角的顶点,把两个手的食指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两只手同时从顶点开始摸,一直摸到这两条边结束。我们一起来说一遍: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学生个别说)

练习:

1、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并指一指顶点和边。

2、翻到42页(盲文课本57页),看看练习八的第1题,一起读读题。我们先来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3、第2题,一起读读题,大家先数一数,左边的三角形有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几个角,指一指分别是哪几个角。注意我们指角的方法:先找到角的一个顶点,把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两只手同时从顶点出发,沿着边一直摸,摸到这两条边结束。

(二)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活动角。

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接下来,我们就动动小手,自己做一个角,好不好?老师给大家每人一张纸,大家听老师要求,和老师一起做:第一步,将这张纸上下对折;第二步,左右对折。这样,一个角就折好了。同学们指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注意方法。现在,我们再把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和刚刚的角比较,我们发现了什么?发现角变小了。角为什么会变小呢?(因为又折了一下)为什么再折一下,角就会变小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先来猜一猜(可能说边越长角越大)。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三)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给学生一张比上一张大的圆形纸片),老师再给大家一张纸,这张纸比刚刚的要大一些,大家按照刚刚折的方法,折一折:第一步,上下对折;第二步,左右对折;第三步,再对折使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比呢?老师教大家比角的大小的方法:第一步,把第一个角放到这个角上,使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两个角的一条边对齐;第三步,看两个角的另一条边有没有重合。如果重合了,就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如果没有重合,就说明这两个角不一样大。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重合了吗?重合了。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边一样长吗?不一样长。所以,不是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它和什么有关系呢?

(教师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活动角)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是一个活动角,大家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感受一下,现在这个角的大小。然后,我们转动这个角,使角的两边张开一点,再感受一下,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大家发现这两个角哪个大?后面的大。现在,我们再把这个角合拢一点,大家再来感受一下,刚刚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前面的那个角大。我们再来看一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过。没有,边始终是一样的,角的大小却不一样,说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张开一点,角变大了,合拢一点,角变小了,所以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现在我们用伸出胳膊,自然弯曲,用我们的胳膊来做一个角。找到肘关节处有一个尖尖的骨,这就是顶点。那么,它的两条边在哪里呢?对了,是我们的上臂和下臂。张开一点,角变大了;合拢一点,角变小了。但是,我们的两条边一直没有变。这说明: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练习:打开课本42页(盲文课本57页)练习八3题,先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再用三角板比一比。

三、巩固练习

练习八7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作业布置: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授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27 日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直角,让学生形成直角的正确表象。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画直角的方法,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三角形纸片、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今天我们来学习直角。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认识直角

(给每位同学一个正方形纸片)老师现在给每位同学一张正方形纸片,大家先数一数,这个正方形的纸片上有几个角,四个。指一指这四个角。还记得怎样指角吗?先找到顶点,把两只手的食指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同时从顶点出发,沿着两边摸。接下来,大家感受一下这四个角的大小。还记得昨天老师教大家的方法吗?张开你的拇指和食指,然后把角放到拇指和食指里。感受一下这四个角的大小,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现在告诉大家,这四个角是一样大的,而且这四个角都是很特殊的角,它们叫做直角。我们的课本帮我们把直角画出来了,大家打开盲文课本53页,汉文课本40页,找到例3的角,这个角就是直角。大家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大家看一看,在顶点附近,有没有一个小小的符号,像汉字里的横竖一样,这个符号是直角的符号,其实它也是一个小小的直角。大家以后画直角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个符号。

拿出我们的三角板,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的三角板里有一个角是直角,大家能指指看哪个角是直角吗?(如果不能指出,老师再告诉大家,三角板中最大的那个角就是直角,用昨天老师教大家的方法,感受一下:伸出你的食指和拇指,把角放到里面,感受一下,然后指出哪个角最大。)找到了指一指这个直角的顶点和边。注意方法。

(二)判断直角

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对不对?所以并不是每个角都是直角。那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我们的三角板。只要是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我们就把它叫做直角。接下来就是怎样比较大小的问题了。

我们以刚刚发给大家的正方形为例,一起来验证一下它的角是不是直角。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第一步,先找到要测量的角;第二步,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第三步,将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第四步,将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第五步,看看角的另一边是不是也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重合了,说明测得的这个角是直角;没有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重合了吗?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的三个角,大家课下自己测一测、比一比。

现在,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个三角形,我们一起测一测三角形右边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大家一起说第一步要怎样?第一步,找到三角形右边的角;第二步,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第三步,将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第四步呢?第四步,将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第五步,看看角的另一边是不是也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有没有重合?没有重合,说明这个角不是直角。角的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两条边的中间。这就说明,这个角要比直角小。大家再用拇食指感受一下,验证一下,我们刚刚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自己测一测第三个角。结果,角的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的两条边的外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

练习:

1、打开课本42页(盲文课本57页)练习八第4题。一起读读题。先来说一说是不是直角,再用直角三角板来检验。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直角。

(三)画直角。

刚刚我们学习了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么,我们怎样画一个直角呢?同学们把练习本拿出来,夹好字板。同学们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两条边。所以,我们在画角的时候,就要先画出一个顶点,在字板上,找到一个顶点。然后怎么办呢?需要画边,边在字板上要怎样画呢?从顶点开始画一条横线,如果把顶点定在2点,就一直点2、5点;如果把顶点定在3点,就一直点3、6点,这样一条边就画好了;再回到顶点,画一条竖线。如果顶点定在1、2、3中的一点就一直点1、2、3点;如果顶点定在4、5、6中的一点,就一直点4、5、6。这样,另一条边也就画好了。一个顶点,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换个顶点,换个方向,再画一个直角。(低视力学生)画直角需借助三角板。先要画什么?画一个顶点,然后需要画什么?画边。沿着顶点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放到这条边上,使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沿着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把角画好。

同学们再自己画一个直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是怎样画直角的。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来比赛数一数正方体上有多少个直角。××和××一组,××和××一组,看看哪组找得又快又全。(提示:先找到一个顶点,看看有几个直角,再找到一共有多少个顶点。也可用其他方法)(正方体上有24个直角。)正方体上有24个直角,那长方体上呢?同学们课下数一数。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角是直角,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怎样画直角。

作业布置:

1、测量正方形其他三个角是不是直角。

2、长方体上有多少个直角。

授课日期: 2012 年9月28日

篇1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想说就说

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教学角的画法和角各部分名称时,我没有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平时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果然不出我所料有些孩子不仅能说,而且说得很好。再如辨角练习让学生判断谁是直角并发生争议;我在课堂中及时把握生成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生活,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角;让孩子想说就说,提供给他的空间越大,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二、解放孩子的小手,让孩子体验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事实上确实如此,我让学生通过摸角亲身体验角的特点,说感受强化角的认识,学生对角的认识便非常深刻了,在后面的练习中,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了,真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还通过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如:让学生在画面中找角;让学生摸角初步感受角的特征;让学生描角将实物中的角抽象成数学中的角;让学生创造出角等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悟角的特点,理解角的含义,亲历角的形成过程,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三、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思维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被发现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发现,思索,才能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认识,自由选择篮子里的材料做角(如:小棒、硬纸条、图钉、吸管、不规则纸等),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做角(如:用身体语言做一个角)。通过物质化教学手段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将趣味性、创作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

本课的三个教学亮点构建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感受、心理体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经历了数学的亲历、体验、探索过程,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探索中升华的教学理念。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不同,怎样求大同存小异?

(2)现在的课堂提倡各抒己见,鼓励标新立异,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元的,有时是意料之外的内容,这时教师该如何面对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思考呢?对此,又如何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呢?

[教学点评]

1.以游戏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导入,让学生根据对生活中带角物体的认识摸一摸并猜出是什么物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能用自己对角的经验玩游戏,所以学生兴趣盎然,也为学生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学习动力,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2.以现代媒体为纽带,营造教学情境课堂。本节课教师选择了学生最熟悉和喜爱的福娃作为整节课“串”的主线,制作了“福娃各项体育运动的展示“这一动画录像作为整节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此画面中找角,认识角,学直角,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堂中学习数学,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欣赏“生活中的角“教学录像。如:红绿灯指示箭头中的角、校园里篮球架及楼梯的设计都与角密不可分;还介绍了几处著名风景区建筑的设计都体现了角的美。让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的美,体验到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营造有意义的情境课堂。

3.以学具操作为载体,促进学生体验学习。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本节课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准备可使用的学具,而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学具材料,如:小棒、硬纸条、图钉、吸管、不规则纸等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一动、摆一摆、拼一拼、做一做,自由选择篮子里的材料创造出角,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体验学习。实践证明:学具操作比教具演示的教学效果确实更胜一筹!

4.以物质化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一个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充分利用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突出教学手段的实效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让学生创造角环节,老师提问:你们能选择篮子里的材料或者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创造出一个角吗?学生的思维此时不仅仅只限于这些学具材料,他们还想到了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创造角,如:一个胜利的手势、一个大力士的弯臂动作等等。通过物质化教学手段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将趣味性、创作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除此之外,课上教师的形体、动作、语言、表情、板书和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节制有度的表扬、中肯的鼓励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将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篇14:“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角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6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即课本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使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不规则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只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信封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最后猜角)

师:这个图形你们见过吗?是什么图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找找角

师:角可喜欢捉迷藏了,它总是躲在我们的身边,躲在我们的校园里,躲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能找到角吗?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同学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集体交流)

师:(突出列举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学生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看看角

师: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角,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角吧。(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了吗?那你想知道角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吗?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摸摸角

师:角到底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呢?我们来摸一摸,感受角。请拿出三角板,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吗?

师:老师明白了,原来角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啊(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角吗?

生1:不是,只是一个点。

师:对,摸一摸这个点,有什么感觉?

生2: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它叫作顶点。

师:角除了有一个顶点,还有什么?

生3:两条线。

师:我们把这两条线叫作角的边,摸一摸这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3:直直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我们在指角的时候,不仅要指出角的这个点,还要指出这两条直直的边。】

2.认认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知识去帮角爷爷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师:(出示课件)角爷爷过生日,宴请宾客,要求客人必须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同学们,快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四、动手操作

1.折折角

师:刚才我们帮了角爷爷一个大忙,现在老师再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利用一张不规则的纸片做一个角。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纸片做角,并复述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2.画画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并且还亲自做了一个角,现在你能画一个角吗?在画角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你打算怎样画角?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课件中的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出示课件)

师:课件中的老师是用直尺画角的,我不用直尺,用三角板也能画角,请同学们看老师画角。(教师示范画角,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然后用弧线标角号,就是一个完整的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动手画角。(展示学生作品)

五、游戏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角,而且又懂得了折角和画角,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听老师的口令,你们来变角。

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师:你发现角是如何变大的?

生1: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

师:老师也来变一变。把一个角的两边拉长,这个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

师:请大家来猜一猜。(出示课件:猜一猜,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找找角、看看角、摸摸角、认认角、折折角、画画角以及变变角等活动认识了角,最后还比较了角的大小。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角有了自己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心中有角了没有?你心中的角是什么样的?它有几个顶点?顶点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让学生通过交流,说出自己心中的角。

上一篇:悟初心研讨发言稿下一篇: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