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2024-05-06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共8篇)

篇1: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分为哪四类?每一类分别在该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分为常规、快速大运量、辅助和特殊系统四类。

2、我国目前主要存在哪几种行业管理模式?试举例说明。

答:“公司型”行业管理模式、“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协会型”行业管理模式。其中“公司型”行业管理模式有烟草、石油行业;“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有电子、民航、交通等行业;“协会型”行业管理模式有企业自主组织的行业协会。

3、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管理属于哪种类型的行业管理模式?

答:“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

4、构成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四大要素”指的是什么?

答:线路的首末站、具体走向、中途设站和线路之间的相互衔接,则是构成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四大要素”。

5、常见公共汽(电)车线路网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一类城市?试以你所在城

市为例进行分析。

答:①直线形线路网,适用于道路网呈棋盘状的大、中、小城市;②放射形线路网,适用于中、小城市;③环形线路网,适用于大城市;④方格对角线形线路网,多见于历史遗留下的古城,也适用于一些呈棋盘状线路网的现代化大、中城市;⑤混合形线路网,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6、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线路网长度这两个指标的区别在哪里?

答:运营线路长度是指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运营线路的长度,不包括临时行驶的线路长度。它与城市的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乘距大小有关。运营线路网长度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线路所通过的道路长度的总和,或是运营线路总长度减去并行重复线路的长度。

7、城市公共车辆的运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答:①定线定站式,乘车经济性较好,并可采用大型车辆;②不定线不定站式,满足乘客“门—门”的运输需求,可在任何线路上服务,但其乘车费用较高;③定线不定站式,其运行线路固定,但乘客上下车地点可不固定,实行“招手上车,就近下车”模式,其经济性、方便性介于前两种运营方式之间。

篇2: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土木104冯华强学号10404010436

虽然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但对城市公共交通有了一些了解。城市公共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下面是我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些理解: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公共交通首先开始于1819年巴黎市街出现了的为公众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这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碑。1870年伦敦出现了轨道马车。世界上第一条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于1863年在伦敦建成通车。

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公共交通越来越显得重要,于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交通工具和技术设备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的进程,性能落后的交通工具逐渐被淘汰。公共马车和轨道马车先后被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取代。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被电气化地下铁道代替。此后,公共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中逐步发展成为主体。20世纪50年代,有轨电车在一些国家中发展缓慢,在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城市中甚至拆除停驶。但是由于有轨电车仍具有一定的优点和使用价值,因此在中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仍适当地保留它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比利时和联邦德国先后对旧式有轨电车逐步地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它变成速度快、载量大、安全舒适的快速有轨电车。60年代以来,大城市的交通量迅速上升,地面交通矛盾日益严重,从而促进了地下铁道的建设和发展。80年代初期,世界上约有60个城市建有地下铁道或快速有轨电车线路,营业线路总长度共3280公里,其中地下线路总长度为2080公里。年客运量约 150亿人次。

80年代初期,在有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已建成由多种交通工具综合配套,地面、地下和高架线路多层结构,干线交通与支线交通相互衔接,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客运量平均年增长率约为 8%。1983年客运量已经超过200亿人次。为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中国于70年代后期在几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公共交通研究单位,从事城市公共交通方针政策、技术方案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汽车、电车占主体,承担了城市80%以上的客运量。从一些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筹建速度在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城市要形成以大众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大城市的交通客运量还是以地面常规公共交通为主要运输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滞后于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但由于财政体制、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具体情况如下:

(1)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需求严重失衡。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但其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机动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增长。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交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机动车交通已

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2)混行交通状况加剧交通拥挤。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大大高于同等机动车拥有水平的国外城市。大量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不仅造成了道路交通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降低了原本薄弱的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影响了车辆和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益,增大了使用者的负担。

(3)公交企业普遍亏损,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交企业无疑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又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还必须体现社会效益。尽管政府给予公交企业以减免税费等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体制改革带来诸多问题,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再加上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这使得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4)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依赖政府机关的协调和行政干预,无法可依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5)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长距离出行的快速交通工具,减少了公交车的吸引力。

(6)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所谓公共交通占主体,其承担的出行比例至少应在40%以上。而我国大城市目前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很低,一般在10~20%,现实与需要差距很大。

(7)交通管理手段落后。

但以上这些并非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国家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无法跟上人口发展水平,于是使得我们国家城市公共交通的诸多问题都不能有效顺利地解决。从而出现了我们国家严重的交通拥堵、“乘车难”等现象,特别是发达城市更为严重。

为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我们必须提倡公交优先,以大客运量,小占用城市道路空间的公交代替少客运量,相对大占空间的私家车。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共交通优先即“人民大众优先”。各地城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实施“公交优先”的重要意义,营造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特大城市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

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

三、强化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要认真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划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发展的用地需求。要认真编制《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明确不同的公共交通方式的功能分工、线网及设施配置、场站规模及布局等。拟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要认真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明确轨道交通的线路站点选址、沿线用地规划控制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项技术论证和审查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程序报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送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报国务院审批。

四、建设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系统

“公交专用道”是实现公共交通优先的主要载体。要把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系统建设作为近期建设的重点,通过设置和划定公共交通专用道路、优先单向、逆向专用线路等,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要配套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做到清晰、直观。要加强宣传教育,保证公共交通专用道不受侵犯,真正专用。要建立公共交通专用车道的监控系统,对占用专用道、干扰公共交通正常运行的社会车辆要严肃处理。

要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公共汽车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减少公共交通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时间。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要建设港湾式停车站,配套建设站台设施,并合理规划设置出租汽车停靠站。

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BRT)是利用大容量的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运营并由专用信号控制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交通运量大、快捷、安全等特点,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相对低廉。具备条件的城市应结合城市道路网络改造,积极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五、制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经济政策

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公共交通停车场站以及政府确定的公共交通建设项目、车辆更新等,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金保证。

要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补贴制度。城市公共交通票价的确定,既要考虑企业经营成本,也要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充分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客流,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各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之间也要建立合理的比价关系,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财政、价格部门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评价,核定企业的合理成本。因价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政府应给予补贴。要建立公共财政补偿机制。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学生、伤残军人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应予经济补偿。

要制定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各城市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优惠政策应继续实行,并逐渐予以规范与完善。

六、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改革

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号)要求,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实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

要深化国有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改革。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引导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七、全面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

各地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科技进步。要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改造,以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为依托,促进出行者、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环境各要素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形成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线路运行显示系统、营运调度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体,使出行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有关信息。

要加强文明行业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和道德教育培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加强营运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监管和保卫工作,加快地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八、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法规标准体系

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快立法进度,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法制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在场站建设、车辆配备、设施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建设,提供服务。

篇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王丰余、袁建光、巴振东、翟献忠、向勇、苗献军、狄俊煜、张录、朱廉、郭智、杜风波、吴永智、韩鲁闽、薛兴海、刘德升、陶乃钧、刘开贵、蔡健臣、赵俊良、张玉锁、阮少华、于军、周美钦、张宏滨、梁国庆、董文荣、李在生、张平、于钦军、乔立农、杨庆斌、王军、王启鸣、王凯峰、张学贵、刘燕明、王南辉、渠向东、宋宝成、章贤春、陆冬青、黄志远、李永生、薛海滨、郝辉、李小平、刘玉辉、尹平原、相逢俊、陈国富、杜海潮(共51名)

篇4: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设计

【关键词】公共交通 公交系统规划 轨道交通设计 自行车租赁系统

【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98-02

一、城市公交系统规划

现今城市中的公交线网已经基本建设完毕,但是为何有效控制拥堵呢?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1.公交车舒适性较于小汽车低,满足不了出行的舒适度;2.人们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城市中流行的观念一般是开小汽车出行的要比坐公交车的社会地位高,虽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但已经在城市居民心中扎根,导致先对富裕的人大多数会优先选择自驾车出行;3.公交车由于速度、停靠站换乘、线路等问题造成公交的时效性低下。以上几点原因中,第一点是无法改变的,第二点想改变又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所以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就要从第三点作为切入点。

想要提高公交系统的时效性,就要在特定位置设置公交专用线路,对每辆公交车的运行位置,停靠、换乘智能化,使公交车与客运一样,有严格的时刻表,这样行人就能根据时刻表有效的乘坐公交。这时就要建立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公交运营调度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提高城市公交运营调度水平、改善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立足于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组织模式的变化, 强化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功能, 加强中央监控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改变了乘客、运行车辆固定配属某线路的僵化做法, 实现了区域调度所辖乘客、运行车辆面向所辖线路的统一调配使用。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主要由公交调度中心、分调度中心、车载移动站和电子站牌等几部分构成。1.公交调度中心主要由信息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协调调度系统和紧急情况处理系统组成。信息服务系统负责向用户提供公交信息如出行前乘车信息、换乘信息、行车时刻表信息、票价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接收定位数据,完成车辆信息的地图映射,其功能包括地理信息和数据信息的输入输出、地图的显示与编辑、车辆道路等信息查询、数据库维护、GPS数据的接收与处理、 GPS数据的地图匹配、车辆状态信息的处理显示、车辆运行数据的保存及管理等。;2.分调度中心由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2部分组成。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负责本调度中心所辖车辆的定位与监控,与车辆间的双向通信,向车辆发送调度指令,向电子站牌发送数据等功能。3.车载移动站采用差分GPS技术进行定位。4.电子站牌负责接收和显示下班车到站信息和服务信息。

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立可以在时效性发挥很大的优势,再结合智能化调度,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公交系统。目前BRT已经在大城市中相继建立,取得的成果显著,解决了大部分城市客运量,为解决拥堵贡献出了很多力量。

发展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是发展公共交通的必然,然而我们在推进其进程的同时,也应该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使之与先进的公交调度系统发展和应用相互促进,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努力建设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使眼前正在进行的方案和利益不影响将来的整体利益。

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市客运量大幅增长,在一些特大城市,单纯采用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运输效率更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舒适、安全、快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包括: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方式,运量和速度都

很好。但是建设时除了考虑经济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线路的选择,与城市公交系统的和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复杂、需要许多专业协调配合的大型系统工程,必须与城市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密切结合起来进行。作为城市规划的有机构成部分,轨道交通的规划与整个城市交通的线网规划实为一体。为了避免客流稀少,线路走向应尽可能合理,否则,小客流低运量必然导致轨道交通无法发挥预期的骨干作用。另外,在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编制城市公交综合规划时,要十分注意加强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将轨道交通与现有的常规公交体系统一安排、有序调整,保证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轮渡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方便转接,以及与机场、火车站、港口等其他运输场所的顺利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务必要与其他出行方式有效结合,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基础上与原有交通网的衔接是解决大型城市的交通问题的重中之重。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定要体现经济合理原则,一般轨道交通建设成本中,包括拆迁费用在内的占用土地成本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因为某些国家无偿划拨方式而改变它的社会成本性质。为了降低这方面的成本,许多城市在已经完成的公交总体规划中,都为轨道交通的线路场站建设预留了用地空间。然而,线路建设的具体时机取决于城市发展的不同进程,某些线路的客流形成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不应盲目追求高标准,该建地面、高架的绝不钻入地下、该建轻轨的绝不建地铁,因为后者的造价往往是前者的3倍以上。

只有经过合理结构设计、线路设计,满足列车设计技术,轨道供电技术规范要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才能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

近年来,城市环境问题引起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很多大型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污染严重的问题。而在城市污染中,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这其中的主要源头就是汽车尾气排放,自行车作为环保型交通手段备受关注,建立完备的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规划新热点。

自行车租赁系统包括总部管理站、分布于各地的租赁站。1.城市管理站:拥有最高权限通过GPRS及公网对各租赁站进行管理、维护和监控;同时也负责用户IC卡的管理工作以及对数据库的维护;2.租赁站:租赁站主要由租赁站主控以及智能停车器所组成;3.智能停车器:通过RS485总线与租赁站主控进行通信,对车辆ID进行识别以及对电动锁的控制。智能停车器是用户实现借还车辆的控制系统,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可在停车器上方便地借还车辆,该系统支持异地借还车。

在建立系统的同时,应该规划好自行车的线路,可以穿插于小区之间,自行车停放站的位置选择要在不干扰城市公交系统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会在大型城市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结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是解决现代化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手段,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逐渐优化现有的系统,会更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只有与时俱进的城市公共交通设计,才可以建立通畅的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1] 罗霞,《交通管理与控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2

[2] 山中英生,《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3] 韩印,《公共客运系统换乘枢纽规划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

[4] 孙章,《城市轨道交通的世纪回眸》[M],上海交通运输出版社,2006.3

篇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学号:2011011580 姓名:甄心晨

摘要:

城市是人口、产业、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随着经济和社区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所面临的安全方面的挑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城市发展,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根据社会社会现实发生的公共事件归纳总结出造成这些事件其频频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公共安全事件 城市 原因 正文:

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发生在一定区域内的危害公众的共同利益、涉及或危害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主要分类三类:一类是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第二类是指事故灾难,包括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第三类是社会安全事件。在城市和社会发展迅速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人民都带来危害,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公共事件做分析,从中找原因。

2014年3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暴力恐怖案,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事件。该团伙共8人,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人,抓获一名,落网3名。该暴力恐怖案造成31人死亡,141人受伤,其中40人重伤,多户家庭支离破碎。事件的发生,立即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与哀伤。2014年3月,陕西、吉林、湖北等地被曝出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造成上百的幼儿同学不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的伤害。同年发生的安全事件还有很多,如上海福喜涉嫌使用过期原料加工食品、昆山工厂车间爆炸致70与人死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这些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城市,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然而,为何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加快,容易引发公共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多数城市高速发展,由此导致不论是硬件的基础设施还是软件的城市管理工作,都越来越超出城市原有系统的负荷能力,致使中国城市对公共安全的保障力量不足,因此,各种公共安全风险以更大的速率、深度和广度想城市聚集。城市人口结构日益复杂、人口规模高度集中、人员流动性加快、人群分类管理难度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管理问题的积累。使得城市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持续增多,有时还呈现出连锁反应等特点。(2)城市的快速发展容易诱发公共安全问题。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环境的种种变化,无论是单项因素还是综合作用,都对城市的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直接诱因。(3)城市的安全管理薄弱难以有效防控公共安全问题。在中国,很多城市中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符合“市情”的城市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从而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以及事后重建,都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的城市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城市安全防范能力落后,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也就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城市安全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只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城市才能更好的发展,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就有充实。

参考文献:

篇6: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意见

墨江县于1998年开始投放城市出租车,到2011年底,共有城市出租车46辆,其中: 2007年投放的有26辆,2009年更新20辆。2002年开始投放城市公交车,投放数量20辆,全部车辆于2010年2月份报废更新。其中:一路公交车10辆,二路公交车5辆,三路公交车5辆。为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的行业管理,规范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车市场经营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运营秩序。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行业运营管理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一)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

1、对于新增加的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严格推行公司化经营模式,政府依法将经营权许可给具有经营资质的公司,公司出资购买车辆,车辆产权完全归属公司所有,公司对车辆负全部的管理和安全责任。公司与驾驶员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双方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职责。

2、对现有的46辆出租车和20辆城市公交建议: 一是经营权期限满8年后,一律由公司新购臵车辆,严格按《云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云南省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公司化经营。二是对于现有的46 辆出租车和20辆城市公交实行个体经营和公司化经营相结合,对原来的经营户愿意被收编为公司管理的,公司应以合理的价格收编到公司,并优先与原经营者建立劳动合同;不愿意收编到公司统一管理的,继续由其个体经营,允许不同的经营方式并存。

公司化经营是目前全国推行的一种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方式,该经营方式一是与交通部2005年第10号令《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云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云南省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规定相符合;二是解决了挂靠经营中存在的法律主体与实际经营主体不一致、产权混淆,容易引发纠纷等问题;三是可以有效解决挂靠经营中各项安全措施落不到实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公司管理力度较弱,车主不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乘客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四是遇有防汛、抢险、救灾、重大节庆活动等紧急运输任务时便于及时有效的调度车辆。

(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1、出租汽车使用专用牌照,并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空车待租标志、计价器和消防、防护装臵,设臵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监督标志,车身标明经营者名称、监督投诉电话。保持车辆整洁,车身喷印统一规定的颜色,并喷印“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字样。

2、公交车设臵公交车标志、消防装臵、收费标准、服 务质量监督标志,车身标明经营者名称、监督投诉电话。保持车辆整洁,车身喷印统一规定的颜色,并喷印“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字样。

3、严格收费标准,保证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收费。出租汽车一律要安装计价器,实行计价收费。计价器在墨江县物价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统一购买和安装,购买及安装费用由出租汽车车主承担。

4、公交车必须按核定的路线经营,在设定的公交车站点停靠,不得“招手就停”。

(三)加强企业管理

1、落实企业维稳的主体责任。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是维护本企业安全、稳定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稳定工作,落实责任,全面掌握驾驶员思想动态,切实担负起维护本单位安全、稳定的主体责任。对于疏于管理、管理不当导致发生的出租汽车不稳定事件的,要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收回经营权。

2、规范企业运行。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企业运营机制;应积极推行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和经济(承包)合同。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为司机缴纳社会保险费,与司机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不得违法违规收取 司机的任何费用。禁止经营权层层转包。鼓励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逐步取消现存的高额承包、一次性买断、挂靠、托管经营行为。今后设立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或者企业新取得的经营权,应由企业全额出资购买车辆,严禁向驾驶员买断经营权和收取高额风险抵押金,防止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3、加强对出租汽车、城市公交驾驶员的管理。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法制教育,教育驾驶员遵纪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依法维护权益。企业要建立与驾驶员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处理驾驶员在营运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属于企业内部事务的,要及时予以解决;属于外部事务的,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加强对驾驶员的职业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积极组织驾驶员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促进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落实交通安全措施,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为社会提供优质文明的运输服务。

二、切实做好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一)城市出租汽车规划

1、站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出租汽车招呼站点规划。

2、运力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交通运输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出租汽车运力规划。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1、公交车站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公交车站点规划。

2、公交车线路规划。

1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回回冲枢纽站——沿新建路、回归大道——哈尼大道——赖蚌枢纽站

2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松柏枢纽站(沿墨新线)——县委党校岔路口(沿墨新线)——天溪宾馆(新建路)——黄金楼(沿墨新线)——松香厂(沿墨新线)——章差村委会

3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黄金楼(沿新建路)——北回归线标志园东大门(沿G213线)——原饲养场(沿双胞大道)——森工局——者铁村公所

4路公交车(专线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火车站

5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花园门口(沿新建路)——北回归线标志园东大门(沿回归大道、双胞大道)——北回归线标志园西大门(沿双胞大道、哈尼 大道)——民族学校。(该班线主要满足民族学校、政务服务中心人员出行)

(三)城市停车场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具体负责编制城市停车场规划。

三、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建立一个正规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购臵程控电脑监控设备,采用现代化的指挥系统指挥全县的城市公共交通营运,可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监控所有车辆规范运行,形成一个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网络程控管理体系。

2、建立六个公交枢纽站。即:三个大型、一个中型、两个小型换乘枢纽站,大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赖蚌、火车站为宜;中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者铁村为宜;小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回回冲、松柏为宜。建设这些构纽站就是有效解决乘客从城到乡或从公交到长途车,以及不同交通工具间“换乘”问题,达到方便群众的目的。

3、改造公交车途中停靠站点。我县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行了十余年,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停靠站点,大多都是“马路车站”、“占道车站”,不仅影响广大市民的安全出行,也有损墨江城市形象,同时给公交车的安全停靠带来了安全隐患,并形成了新的乱停乱放。今后要努力创造条件改造停靠站点,一是在车流、人流密集的地方将站点改造成岛式的站 台,取消行列式站点(主要针对老城区);二是在一些大型商业区,人车密集区设臵较大型岛式站台(比如:原商贸城、银泰商务中心、民族学校),既能提高城市品位,又能解决上述弊端;三是所有新开发区的城市道路必须设臵岛式站台。

4、加大设臵出租汽车招呼站,根除街道随意停车和马路掉头等直接影响安全的事故隐患。

5、建立停车场。首先将现有的联合停车场建成立体停车场,扩增停车位;其次是新建的商业区、居民小区必须设臵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再次是在县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市外缘区修建大中型停车场,确保货运车辆的城外停放,切实解决城区乱停乱放问题。

四、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并对城市公交实行补贴政策。所谓“公交优先”,就是城市内的客运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度的公交系统为主,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公交优先”是能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方便群众、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当前城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据相关资料记录,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大型公共汽车可代替20辆出租汽车。数据虽然是枯燥的,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发展公共交通,不但方 便了群众,而且能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墨江被誉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之一,畅通的交通环境是宜居的前提条件,解决目前墨江县城交通拥挤,秩序混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有效途径。

备注: 1、2009年11 月投入的20辆捷达FY7160CIS出租汽车经营期限于2017 年 11月到期; 2、2007年3月投入的26辆东风雪铁龙出租汽车经营期限于2015 年 3月到期; 3、2009年11 月投入的20辆东风KM6606PD公交车经营期限于2017 年 11月到期。

篇7: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的公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码头、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公厕。

第四条 任何人使用城市公厕,都应当自觉维护公厕的清洁、卫生,爱护公厕的设备、设施。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六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水厕为主、有利排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第七条 城市公厕规划是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厕,并应当设立明显的标志或指路牌:

(一)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二)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物附近。第九条 城市公厕应当修建在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放或机器抽运的地段。新修建的公厕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

建设单位经批准征用的土地含有城市公厕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建公厕,并向社会开放使用。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十一条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按照下列分工,分别由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和有关单位负责: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

(二)城市各类集贸市场的公厕由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三)新建、改建居民楼群和住宅小区的公厕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四)风景名胜、旅游点的公厕由其主管部门或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本条前款第二、三、四项中的单位,可以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其代建和维修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的公厕应当以水冲式厕所为主。对于原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旱厕,应当逐步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 影剧院、商店、饭店、车站等公共建筑没有附设公厕或者原有公厕及其卫生设施不足的,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扩建或者改造。第十四条 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及其卫生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 对于损坏严重或者年久失修的公厕,依照本章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改造或者重建,但在拆除重建时应当先建临时公厕。

第十六条 独立设置的城市公厕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参加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城市公厕产权单位应当依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管理好公厕档案。非单一产权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代为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工作,依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或者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代管。

第十九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应当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和设备、设施完好。

城市公厕的保洁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厕的卫生及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点、车站、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的较高档次公厕,可以适当收费。具体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所收费用专项用于公厕的维修和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在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罚款。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一)在公厕内乱丢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的;

(二)破坏公厕设施、设备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厕使用性质的。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擅自收费或者滥收费的,由当地物价部门的物价检查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同时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公厕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篇8: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 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 城市交通需求日益旺盛, 居民出行需求在“量”和“质”方面同步提升, 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以及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强。据预测, 到2015年,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总量将达1100多亿人次。这些都对今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 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成为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 同时又是一项新任务、新职能。如何科学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如何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畅通、高效、安全、环保、公平、和谐的城市交通体系, 都需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加强学习, 全面系统地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知识。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在系统整理行业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组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同济大学、深圳巴士集团五家单位和有关专家编写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一书。本书系统梳理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 研究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归纳整理了各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管理经验, 有理论分析、有典型案例、有政策探讨。

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和企业篇三篇。综合篇简要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 总结回顾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 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行业篇围绕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重点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评价、运营安全与应急、票制票价与补贴等行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企业篇重点围绕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战略规划管理、运营调度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工作, 从技术、方法、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 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典型做法、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上一篇:申请地方产品目录库下一篇: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