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秋思

2024-04-18

陆游:秋思(精选19篇)

篇1:陆游:秋思

秋思,秋思陆游,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 -诗词大全

秋思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霜露初侵季子裘,山川空赋仲宣楼。

梦回最怯闻衣杵,病起常忧负酒筹。

日月往来双转毂,乾坤成坏一浮沤。

书生事业无多许,二寸毛锥老未休。

篇2:陆游:秋思

老生窥镜鬓成雪,俊鹘掣韝天欲霜。

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绿沈枪。

篇3:长亭·秋思

秋, 最是多思。几千年来, 举子们选在这样的季节里, 奔走考场, 谋取功名。看似收获的季节, 却又是最为矛盾的季节, 看似绚烂摇曳的生命, 却又透着衰败, 离别在这秋风里上演。独自依危栏的少妇, 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秋日里, 天边亮丽的一抹色彩, 不是赶赴琼林宴, 打马过街前, 而是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而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十里长亭外, 碧云天, 黄花地, 深秋, 暮色, 饮酒, 吟唱, 作别。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乘着泛黄的文字, 穿过千年的风, 落入心田。

一曲《西厢记》, 崔张故事千古佳话。莺莺站在长亭里, 离情千般难舍。先贤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再无情似磐石的远山, 怕也要在莺莺无限哀伤的眼里, 蔓延着情愫。张生嘶马扬尘远去, 人远山遥, 含情凝望, “四围山色中, 一鞭残照里。”此时, 落日熔金, 一川烟草……这一刻到底是画美了人, 还是人美了画。纯粹又浓烈的思念, 美了一个世界。

咀嚼着莺莺的离愁别绪, 心中涌起一份歆羡, 在这一刻, 天地都成了她一个人的舞台, 她尽情地把爱与恨泼洒在远山上, 枫叶里, 甚至是那马儿, 竟也载不动那“许多愁”。女子的腼腆和羞涩暂且都放一边吧, 这并不是什么羞于启口的事:悲欢离合本就是生命的全部。

这份看似细腻如水的情感, 却又汹涌的奔腾在岁月里。今天, 我们也会说爱, 只是我们爱得快没有了自己。为了自己心中那些隐秘的欲望, 很多时候戴着面具行走在人群中, 与周围有了仿佛遥隔千里的距离。匆忙的脚程, 哪里会听见花开的声音?哪能看见天空的颜色?更何从去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我们背着各种渴望, 渴望更多, 更多, 然后,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做着重复麻木的事, 最后我们与自己渐行渐远, 能抓住的仿佛越来越少, 忙碌着, 追逐着, 谁想, 沉淀下来的只剩鞋底厚厚的灰和身心疲惫的自己。

幸好, 我们还有一个最美丽的遇见。嵌在这些美丽诗句里的人生体会, 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深深浅浅的风景, 这些凝刻在千年前的文字, 穿越时空, 总能触摸到心底最柔软处, 仿佛透过漆黑漫长的夜晚, 照见最真实的自己。所以我总会愿意月残星淡的夜晚, 带着这一天开心的又或是落寞的心情, 停下忙碌, 打开先贤们的书, 读那些美丽的诗句, 感受他们仰望天空的心境。有人说, 愿意懂得生活, 就会酿造成诗句。他们看到了生活的美, 并把这份欣赏美的智慧, 用最简单的语言简单地表达。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触摸这一份难得的平静, 抖落身上的尘土, 感受生活的每一次沉淀, 也就能看到美。

篇4:改写《秋思》

张籍文才出众,却因没有买通主考官而名落孙山。他进京已经两月有余,十分思念家乡,却又因榜上无名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路边的楼上忽然传出一阵琵琶声,远远望去,一位姑娘正在弹着一首凄凉的曲子。那声音瑟瑟的很是凄冷。张籍闻声望望周围,树叶枯黄,潭水冰冷,风吹得落叶和尘土漫天飞扬,凄惨无比!想想自己的故乡此时正是花红柳绿,春意融融,不禁拿起玉笛吹了一曲思乡曲。这时张籍之友策马过来,他是同张籍一同来赶考的,考中了,但是名次很靠后,被分配到张籍的故乡做官。他劝张籍回去看看,张籍摇头没有同意,只想写封家书请朋友明天捎带回去。

张籍回到住处,斟了一壶酒,手握毛笔却无从写起,他想说的太多了。笔在他的手中颤抖,“吧”地掉在纸上,他无法往下写,便喝了些酒,趁着醉意写完了信。

次日,朋友来取信时,他又将以蜡封好的信打开,重读了一遍,才交给朋友。之后他迅速提笔写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小学部五(4)班 张璠玙

指导老师:陈姝

小将自评:

篇5:陆游:秋思

原文:

利欲驱人万火牛,

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

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

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

安得元龙百尺楼。

赏析:

篇6:陆游秋思阅读答案

《秋思》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该组诗表现了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民族的兴亡和国家的盛衰。下面给大家分享陆游秋思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秋 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③。

【注】:

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其冲向敌军,最早春秋时齐将田单破燕军时用了火牛。

③元龙百尺楼:汉末许汜去下邳看望陈登(字元龙),陈不理睬他,自卧高处的大床上,让许卧下床。后来刘备对许锼担骸拔乙是陈登,当卧百尺楼上,让你以地为床。”后来便用“元龙百尺楼”形容崇高的形式,或表示高下悬殊。

阅读试题: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参考答案:通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上下句各写出一个典型景物并概括出特点,得1分,单单写出“月”“井梧”不得分)等肃杀萧条之景(概括出意境得1分,其他如凄清、凄凉等亦可)表达了作者的寂寥悲凉之情(概括出情感得2分,其他如悲痛无奈、孤独苍凉等亦可),融情于景(点出效果1分,情景交融亦可)。

篇7:秋思陆游赏析及翻译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赏析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创作背景

篇8:浅析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是写诗人客居洛阳, 现在秋天到了。诗人没有大笔浓墨的渲染秋风萧瑟, 草木摇落的凄惨景象, 读者的阅读中当然不会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感受。“欲作家书意万重”, 既然客居异乡, 就写封家书吧, 可是要说的话很多,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了, 这里就说“意万重”, 其实诗歌里的数字是认真不得的。这句话就是说提起笔来有很多话要说, 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是诗人心中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人之常情, 这么久没有回家了, 想家是必然的。这样的思乡, 并没有“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那种悲戚的相思的踪迹。还有一些悲秋的诗歌中, 诗人往往融情入境, 借景抒情, 以渲染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景物不仅有声有色, 而且又形有状, 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 这样的悲秋有浑厚之感。而张籍的秋思, 要说景物, 也就提到了“秋风”, 这里的“秋风”的作用只是点名时间, 不仅没有时空的壮阔感, 更没有刻意把自己的感情放在意象里, 让画面来调动读者的想象。“秋风”与“作家书”, 只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关系。这两句平平淡淡的十几个字, 就像随手在记一行日记。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诗人的写信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诗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写自己怎么样废寝忘食, 挑灯夜战地写家书, 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凡的动作来说明自己是在写家书。过去的交通很不发达, 寄一封信回家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 写一次家书当然要写长一点了。信写好了, 发现还有

上、下两阕一气呵成, 紧密相连,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运用了白描手法, 短短六个字就使得李后主愁恨满怀, 踽踽独行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登上西楼, 举头望去, 只见新月如钩, 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 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 蕴含着深深的愁恨, 景中有情, 情溢景外。此所谓“无声胜有声”, 此种无言之哀, 无言之愁, 胜于痛哭流涕。“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寥寥12个字, 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也写出了他所处的凄凉环境。

词人用写“清秋”一样的手法, 以“离愁”指代他的失国情绪。怎样诉说那难以形容的凄婉愁苦结?纵观全章, 他打比方, 写实物, 诉衷情, 说的都是白话, 自然率真, 和血和泪, 就像陶渊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能说明白的未必能深入, 能深入的正可不必说也。总之, 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李煜的词作品具有极大的魅力, 这不仅在于其词作工力的深的话没有说, 当然要把信打开来补充一些了。诗人这样写诗是很贴近生活的, 但是诗歌不仅要贴近生活, 还要贴近自己, 贴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思, 这样才会震撼人心。这首诗就做到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最后两句。诗人虽然担心的自己的家书“说不尽”, 但是还是封上信封, 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 又觉得自己没有写好。其实, 诗人也并非没有写完这封信, 既然已经把信封上了, 就是一封完整的信了, 其实就是自己的思乡情节在起作用, 总觉得有话没有说完的感觉, 总觉得自己的家书就是这样的言不尽意。其实, 即使是拆开信封, 也不一定就要补充什么。这就是心灵微妙的变化的反映, 诗人通过“又开封”这一动作, 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这振动和变化的缘由就是思乡的情感。从结构上说, 这也不是单纯的平面层次, 是由动作, 反映出了心灵的微妙感受的变化。和“断肠人在天涯”, “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样的诗句表达的情思相比, 这是一种内心微妙细腻的情思, 诗人用最平易语言表达出来了, 没有过多的渲染和修饰, 也是感人至深的。

然而, 不强烈的感情成诗, 并不是说诗歌就淡乎寡味了, 也不是说这样的感情就是虚伪的, 不强烈的感情照样可以让诗歌韵味无穷。比如说, “欲作家书意万重”, 就展现了诗人想作家书又犹豫不决, 不知道从何说起的矛盾心理。这样的心理是游子人所共有的, 十分真实, 没有矫揉造作, 所以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这句只说意万重, 到底有哪写“意”却沒有说, 思乡情尽在不言中。那么, 读者就会联想, 诗人到底想和家里说写什么呢, 总是这样的说不尽?诗人重新封好信封的时候, 还能赶上送信人么, 信还能寄到家里么?读者就会细细地回味。

总之, 张籍的《秋思》极本色、极平淡, 生活味很浓的不强烈的感情写的诗歌。这首也的确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才流传至今, 这也许就是文学本身的魅力所在。

摘要:张籍的《秋思》写的是秋天的乡愁。和以往的“悲秋”题材的诗歌相比, 这首诗的特色在于, 这个秋愁不是深沉浓烈的, 而是一中淡淡的思乡之情。本文在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淡淡的”情感中, 还穿插了与其他同主题诗词的对比, 张籍的《秋思》的特点, 就显而易见。通过这首诗的分析, 可以看出不强烈的感情也是一样可以成诗, 并且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悲秋,不强烈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名作细读——微观个案分析研究》, 孙绍振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

[2]《唐诗鉴赏辞典》, 傅德岷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年1月。

篇9:秋思(外一篇)

一片树叶,带着凋零的叹息,轻轻地飘落,飘落在地上。

树叶触地的声音,也许有些轻微,但就是这轻微的一声,就足以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落叶背后一个季节悄然来临。

一叶知秋啊!

2

草木际天的长夏姗姗走了。

姗姗走远的夏天,将几声蝉鸣洒落初秋的枝头,消融我躁动的热情,望着夏天徐徐走远的背影,我看见秋风正拂动不远处那一汪澄澈的湖水……

泊在水边的秋,澄澈、宁静。

伫立水边,不只是想阅读泊在水边的秋啊,我更想阅读澄澈、宁静的秋水……

我想,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澄澈、宁静,不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么?!

3

一个季节的来临,也宣告一个季节的结束,来临或者结束,结束或者来临,每一次交替,不仅仅是时序的提示,不也是生命不断延续哲理的阐释么?!

4

有人说,秋风实在有点无情,这不,它远道而来,轻轻抚着树叶,满树的叶子竞纷纷凋落,使树枝瘦削得有点憔悴。

可是,曾经青青的苹果,就在秋风轻轻拂过的枝头,出奇不意地红在浓郁的秋色里,丰盈红润得令人深深地怀想。

5

许是秋日的太阳给了葵花以金色的思想,向日葵才用一颗成熟的头颅低头沉思。

看见向日葵在秋日的阳光下低垂着头的样子,我也有了沉思的欲望。

6

萧萧芦荻,在这个空旷萧索的秋里,是什么使你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啊!

7

也许因成熟给予生命一种沉甸。

从春的诺言中走来,穿过风雨,浴着阳光,凝聚深情,我低垂着头,虔诚地待等、等待……

一个季节的全部秘密,全在我沉甸甸、黄澄澄的谷穗里,假若你没有磨利手中的镰刀,请不要走近我!

8

一片枫叶,沧桑的红,站在秋的枝头,仿佛杏花村头的酒旗,在萧瑟的秋风里飘晃,似在向人们炫耀着什么……

不过是坚持而已。

谁能使时光的落叶不曾凋零,依然葱郁地站立枝头充盈青春的绿意呢?!

9

在飒飒的秋风里,怅然远望,空旷的秋野里一片萧瑟的空矿。

我低垂着头,只见不远处,一朵野菊花在颤栗的秋风中摇曳,以淡淡的馨香和以霜的生命,为萧瑟的空旷添一缕灿烂的金黄。

在人生的秋里,谁不想开成一朵傲霜的菊呢?

10

啊,秋天的脸色怎么这样苍白,是不是因为刚刚分娩后,身子显得有些羸弱?!

11

没等我挥笔抒写春天的序言,抬眼望着窗外,只见几棵年轻的梨树上落花纷纷,如晚来的一场春雪。

时光匆匆,转眼过了一个夏天。

当天上的一两句雁鸣,融化在悠悠的晚钟里,散落成不忍卒读的断章,我看见晚窗外几棵缀满果实的梨树美丽地沉默着……

垂挂枝头的果实,不再是春花的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秋不允许花轻俏,才赋于果以一种生命的沉甸,检验春的承诺。

12

大雁的翅膀,是一把把扫帚么,不然,当它们从天空列阵飞过,那秋日的天空怎么显得那样明净呢?!

13

窗外,滴滴秋雨嘀嘀哒哒落花流水着,如诉如泣。

站在窗前,站在秋雨滴落的窗前,不经意中,渐感秋的冷意与料峭。

也许这不是爱的季节呵!

索性合上李清照的词章,寄上一页诗笺,将那一段悠长、曲折、崎岖的记忆,以及欲说未吐的相思,说给雨听,

让雨的清凉,将久别的离愁冲淋个透。

14

浅浅荷塘,醉了半湾月色;

坦坦郊野,醉了一片霜叶;

低低云裾,醉了天外秋风;

什么能醉我呢?

我空旷而寂寞的心在问。

15

你注意到秋月的清浅与幽深吗?

一点儿也用不着夸张,这清浅与幽深的月光,蓬蓬松松垂下,笼罩着多少色彩奇异 的梦呵!

无法拒绝这静谧的美,我让清浅与幽深的月光悄悄爬上无言的床头,尽情撕去白日的面具……

我知道,人生有时是梦。

16

不会在厉的风中哀叹。

今天的凋落,也未必是生命的枯萎,且看明天的枝头,仍会萌生我生机勃勃的意象。

我的归去,乃是一种深刻,为根积蓄力量。

落叶对风说。

17

西风飒飒。

在飒飒西风的律动中,秋,仿佛一个刚毅成熟的汉子,辫着丰腴的果实,站在丹枫染红的路上,正欲远行……

远行的秋呵,你要去哪里呢?

18

从沉甸甸的稻穗里收获沉甸甸年成的是农人。

从沉甸甸的稻穗里发现沉甸甸汗水的是诗人。

19

这个季节,留鸟与候鸟告别的季节。

这不,一群鸟从我的窗口飞过,又一群鸟从我的窗前飞过,飞过窗口的鸟,总会留下凄美的歌,洒落窗口……

翅膀飞远了,为什么凄美的歌不飞走呢?

20

远山的枫叶,火一样红了;

近处湖岸的稻穗,金子一样黄了;

不知不觉中,秋渐深渐浓了。

走在渐深渐浓的秋的深处,望着火红的枫叶和金黄的稻穗,我感觉到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一种丰满……

21

月挂中天,惹我抬头仰望。

晶莹、剔透、圆润的中秋月呵,你是天下人共尝的月饼吗?

22

一场秋雨,点点滴滴,敲疼荷的离愁,使荷更憔悴了。

曾经,清纯娇艳的花,开在盛夏季节,一颗没有玷污的魂,更以醉人的清香,张扬生命的真谛……

荣荣枯枯,谁在为荷叹息?

一生拥有一次美丽也就足够了,何况还有藕在泥里诠释美的内蕴!

23

树枝光了,没有树叶的树枝撑高了天空;

河流瘦了,变得细瘦的河流拓宽了大地:

秋风凉了,浸着凉意的秋风,拂动菊花纷繁的心事,点燃枫叶燃烧的激情,又掀动我稀疏的头发,是想拓宽我的思绪,还是想撑高我的心空?!

24

孤雁一意孤行。

特立独行的孤雁,在我的仰望之上,抖开翻飞的翅膀,向远天飞去。我知道, 孑 然一身的天涯孤旅,需在怎能样的勇气呵!

谁知孤雁过后,一两句雁鸣,融于悠悠晚钟,散漫成不忍卒读的章句,在夕照里低徊……

目送孤雁远去,我猜,它也是一位诗人,在苍凉与萧瑟中吟诵。

25

守着岁月的窗口,日子宁静如刚刚铺开的一页稿纸。

岁月如沧桑同在,日子,能如稿纸一样苍白吗?这时,一片树叶,悄然飘落窗口,不等我品赏秋的内蕴,倏地,我想起落叶枝头那挂满沉甸甸的果……

握紧人生的笔,我期等着,抒写丰硕的诗行。

咏雪

1

你不认识月亮太阳,你怎么认识时间呢?

你不认识山川河流,你怎么认识空间呢?

你不认识花草禾木,你怎么认识季节呢?

你不认识雪,你怎么认识冬天呢?

2

天国,据说是恬静美丽的,可雪翩然走出恬静美丽的天国,天使般降落人间,纷纷扬扬地飘、纷纷扬扬地落……

是纷纷扬扬飘着几许难言的思绪,还是纷纷扬扬落着几许莫名的忧郁呢,这杳然远来的天外客呵,我猜,你准是不甘天国的清冷与孤寂,才翩然飘至人间。

不呵,你说:不是耐不住天国的清冷与孤寂,我才翩然而至,我翩然而至,只是想告诉人们,莫道我只蕴含着阴冷呵,你不见我轻得似烟,白得似玉,柔得若云么,我还要用我圣洁的期冀与追求,在这个阴冷的季节,谱一曲轻柔的歌,开一片清丽的花。

啊,这时我才明白,雪之所以从天国飘落人间,不只是给干渴的土地带来湿润的希冀,也把某些品格出让给人类。

3

最初的雪,总是纷扬于向往与回忆之中,把雪落成了花,又把花飘成了梦。

瞧,那多棱的花瓣张开梦的羽翼在天空缓缓回旋着,然后缓缓飘落大地。谁知它痴迷的梦,还没来得及向大地喁喁细语,那最初的痴情就被大地深情的爱溶化了。

一任梦的破碎,一任爱的呻吟,你仍痴情地飘落,以狂热之后的冷静、清醒之后的思索落在潜意识的深处……

在你的痴情里,苍茫的大地一片苍茫,蜿蜒的小路伸向渐腴的大道,枯瘦的树枝也穿起素洁的衣裳,连不羁的河流也变得温驯了许多……

雪呵,是想填平大地的沟沟壑壑么?!

4

没有雪的冬天,还叫冬天吗?

没有雪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有些杂乱无章,不是读不懂太阳的起落,就是辨不清窗外树枝变幻的辞章……

每每这时,我总期盼着雪,亦如那干渴的土地、枯瘦的树枝期待一场清丽温润的雪一样,我疲惫的心灵躲在季节之外,期盼着、渴望着那最初的雪以清丽的纯真,浸润我被世俗磨砺疲惫的心灵……

真好,起风了,我迎风伫立,只为迎接最初的雪。

5

带着天国的梦,叩响我十二月的窗,你这冬的精灵啊!

推开窗,窗外的雪飘了起来,在我的睫毛上滞留了一会儿,只有我因失望而绝望的笔,此刻死一般地躺在桌子上,没有一点生气。

一阵风骤然而过,雪下得更大了,我走近窗前,听雪的声音,这洁白的声音以圣洁的情愫,缭乱了我遥远的梦……

落雪的声音岂止喂养我的寂寞呵,在洁白而温柔的声音里,我还听见地里根须拱动的声音以及麦穗闪烁的光芒……

于是,我以诗的想象在听,听你正以清丽的超然谱着一曲透明的音乐。是呵,这透明的音乐,岂止深入泥土,它不也弹响我的灵魂么?

骤然我的笔醒了。

6

风卷着雪,将一个夜晚亮在灯火深处。

谁说雪落无声,这不,我听见雪的跫跫足音,散落在我雪白的稿纸上,叩响心灵的窗。

不是么?今夜,我可不像窗外的树、或者更远的山峦和泥土,静静听雪,然后将雪的声音收藏;我是一个落魄的诗人,我听雪,就是想借一粒粒落雪的苍茫,落在我的笔底,然后就像蚕一样轻轻吐出,吐出一行行诗,谱出岁月的歌……

醒着做梦,睡着沉思,雪似理解我的痴狂。

7

所有的日子都已遥远,遥远成这雪野静寂的黎明。

冬之旅途,凄寒但不漫长,仿佛岁月的冷峻和人生的庄严在皑皑积雪里嘎嘎作响,响声摇曳在树桠的上空,那枝头最后的几片枯叶,撞不响黎明的钟声。

远山,近水,长路,短桥,田野,村庄,一切的一切都银妆素裹,闪烁着神秘而悲壮的白光。

天地茫茫,茫茫天地,路呢?

面对旷野我默默无语,一种浸透骨肌的感觉,牵动我洁白的向往。于是,在有路无路的地方,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踩响嘎吱嘎吱的心事……也在有路无路的地方,留下我一行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

偌大的苍茫的雪野,被我小小的脚印烙伤。

8

坚守最初的诺言,雪落在我的脸上。

温润柔和的雪花在我的睫毛上滞留了一会儿后,又笑着跳着跑开了。

而忧郁的心事依然萦绕我的心头,当它感受与雪的温柔和纯洁之后,便化作两泓清泉,从我眼里涌出……

一切空旷与苍凉在我的泪里渐渐远去,只有我的心在与天空和大地进行着一次倾心的长谈。

只因雪,在灵魂深处。

9

冷冽的月,晶莹、锃亮,挂在雪夜的天上。

是被岁月洗涤得晶莹的月、还是被初雪擦拭得锃亮的月呵,晶莹、锃亮的月光,洒在被初雪覆盖的土地上,使雪夜显得更加辽阔、苍茫……

在这辽阔、苍茫的雪夜,我铺开雪一样的稿纸,就在这不加修饰的雪白里,一缕皎洁的月光叩响我寂静的窗,这白色的叩响,让雪一样白的稿纸光芒闪烁、音韵激荡……

呵,雪夜的月,不仅照亮我的季节,也照亮我的诗歌!

10

在风的呼啸里,在雪的狂舞中,我迎着狂风暴雪在走。

才在雪地踩出一个深深的脚印,不等我抬起步来,风雪骤将脚印扫平了。

风刮得更紧了,雪也下得更猛了,我怕我懦动的身影被狂风暴雪吞没,便亮开嗓子唱起歌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不想在我高亢的歌声里,风雪战栗了。

在人生的征途上,我想,如果没有这一场意外的陡来的暴风雪,也许是一种遗憾哩!

11

季节的乐队,骤然奏响一支撼人心旌的白色摇滚乐,顷刻,宁静的雪地上突然喧闹起来了。

一群胸前飘着火焰的红领巾们,在摇滚乐里追逐着、戏闹着,仿佛要把那火烧沸的激情倾泻在雪地上……

打雪仗的,打得激烈;堆雪人的,堆得从容;滚雪球的,滚得匆忙;手拉手滑雪的,滑得潇洒;依着雪景拍照的,笑得开心……

真好,一支撼人心旌的白色摇滚乐,岂只是给了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年,不也让我们重温一次孩提的天真么?

12

俯仰之间,季节已深。

从季节深处,有些冷冽的风像一支弹动的琴弦,而那飘在弦上的雪,在风的弹奏里升华为一颗颗跳动的音符,以洁白的意象在空中旋舞,犹如一缕思念、一缕情怀,协奏一支愉悦季节也摇曳心旌的乐曲,不仅生动着一个季节,也生动着我们有些晦涩的生活。

那些最平淡、最简单的音符,不料竞奏出生命最感人的乐章。

13

重重秋霜凌厉浸刷之后,阵阵寒风肆意拍打之后,树,赤裸着站立在我们窗前,似在等待着什么。

风,似有点趋炎附势,骤然从天外窜来,啸成一匹荒原狼,在风的啸声过后,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满树的枝头。

透过季节的窗口,远远望去,我看见窗外的树,擎着一树尊严,挺直一树人格,冷峻从容,仿佛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学者,伫立在风雪里,凝听着冬的思绪,不动声色地低首沉思……

我猜,它准是想去春天的讲坛,作一次关于绿色的发言哩!

14

能忘记吗?

那是些寂寞无主的日子,似有一万种无法倾吐的感觉,这时,一位清丽的少女邀我赏雪。

一场雪落过之后,又一场雪接着来了,纷纷扬扬的雪,掩埋了我的脚印,掩埋了你的脚印……

掩不住的是我的叹息,留一些洁白的忧伤让我怀念,怀念我那被雪掩埋的一些值得追忆的东西。

也许,那还算不上爱情。

如今,又一场雪飘来。

我有些心悸。在这飘雪的日子里,会不会飘来点点滴滴惹人伤感的寒意。

一粒一粒雪,轻轻打在我的脸上,就像时间的沙粒砥砺人的清纯与善良。是呵,当往日那些曾令我感动的细节在贫血的真情里颤栗的时候,还有什么能使像初雪一样圣洁的初恋不被污染呢?

是的,雪可以掩盖大地上的一切,可怎么能掩盖那些在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东西呢?

没等我含情的目光凝望她粉红的脸蛋与雪光交相辉映,又一场雪来了。

雪在静静地落,落满她花朵般鲜艳的红纱巾。

15

带着沉贮一冬的深情,你悄然飘成梦的白帆,驶向季节的那岸,我猜,你这白色的精灵啊,是向姗姗来迟的春天送去请柬吧!

是的,在冬的冷峻里,谁不想和充满绿意与阳光的春天有个约会呢?

16

雪里寻梅。

有暗香袭来,馨香荡漾,跌宕千重万重,在千重万重迭宕里,我看见一瓣一瓣梅花凋落在雪地上。

骤然,我想起梅花,在冰雪里绽开的梅花呵,那冻不死的信念笑在冷冽的风雪里,擎一树烈火,舔向冬的暴戾……

如今,又在春来时残,那凋零的花瓣,似旗帜的碎片,在早来的风里,怀念那些飘扬的日子。

残雪抚着残梅,美丽得让人心疼。

17

一步一步,踏着斑斑驳驳的泥泞,我走在季节深的边缘,听小草从残雪的缝隙露出尖尖的叶芽,报告春的消息。

前一场雪还没来得及消逝,怎么又一场雪接踵而至呢,这冬天的旗帜呵,似不心甘情愿退出自己的领地,是为着难以割断那一丝留连昨天的情愫还是为着孕育明天萌生的新芽而飘飘落落、纷纷扬扬……

其实,这飘飘落落、纷纷扬扬的最后的一场雪,在给一个季节举行白色的葬礼哩!

18

大批大批的雪,在阳光的追剿下,匆匆逃走了。

来不及逃跑的雪,多是一些残兵败将,只得蛰伏下来,或滞留在屋瓦上、或借居在路边的草丛里、或躲藏大树的树底下……

不久,从屋檐滴落的吟唱里,从树根舒张的起舞中、从草尖萌生的新芽上,我读懂了这些蓄意的雪,为追求生命的完美,执意要将心中的期望,

篇10:陆游:秋思

秋思

作者:李白朝代:唐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篇11:陆游:秋思

秋思三首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  体裁:五绝   桐露初落,兰风佩欲衰。不知能赋客,何似枉刀儿。

谁在嫖姚幕,能教霹雳车。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菹。

篇12:陆游:秋思

秋思,秋思吴文英,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 -诗词大全

秋思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动罗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叹谢客、犹未识。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篇13:《天净沙·秋思》的电影式解读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蒙太奇,实景,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 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 游子独行无依的晚景图, 表达出一份浓浓的羁旅之愁。对此, 历来的评析并无多少异议;但在怎样解读, 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种意蕴上, 倒可以尝试新的途径。

设若我们自己就是导演, 该怎样执导拍摄这样一组画面?我们知道, 电影是离不开蒙太奇手段的。所谓“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它是电影的构成手段、叙述方式, 即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组接, 具体可划分为“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在《秋思》中,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平行蒙太奇, 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与前面两组画面构成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这样来拍摄这组画面:

日落时分。晚霞映红天际。苍茫的大西北原野上, 一条古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画面外隐隐传来马铃声。镜头推向远处, 一个小黑点在逐渐增大, 增大;镜头更近一步推进, 一个瘦瘦的诗人骑在一条同样瘦瘦的老马身上, 慢慢向我们走来。西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诗人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尘埃、满脸的焦虑忧伤。他抬眼打量起前方, 想找寻投宿的地点。但见几棵老树, 几丛枯藤, 树顶上或落或旋着一群乌鸦。诗人呆呆地望着。一瞬间, 另一组鲜活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一孔小小巧巧的石桥卧在那里, 桥下是淙淙碧绿的水流, 水流旁有丛丛芭蕉掩映着的房屋, 芭蕉丛或屋窗前还隐约着女人的身影———这是诗人江南故乡的景象啊。这时, 画面外传来几声鸦啼, 镜头切换到诗人被从幻梦中惊醒的脸上, 怅然若失取代了先前的丝丝兴奋与惊喜。诗人回望西天, 太阳正要坠下地平线, 他长叹一声, 急急地打马而去, 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那苍凉的鸦声一地伴随着画面。

篇14:红蜻蜓的秋思

岸边的一大块河石上,一位诗人抱膝而坐,过眼的长发全拢向一边,厚厚的眼镜片把夕阳的光芒聚于一点,仿佛是他眼中发出的灼灼红光。秋风轻轻地翻着放在他身旁的一个本子。带走了里面一串串温婉凄美的句子,四处散播,把秋全融在了诗中。飞舞的红蜻蜓循着浓馥的诗行,偷偷潜到河边,摆着“丁”字伫立于涛人那穿着拖鞋的脚尖,红色的翅膀间或闪动。诗人把嘴张成发出“哦”的圆,张开双臂,又慢慢地合拢,他在捕捉那红蜻蜓——用翅膀扇起的灵感。匆匆地,他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串美丽的句子——

红色的翅膀

把秋风扇起之后

又遣走了红色的夕阳

红色的蜻蜓还在飞舞,红色的叶子还在飘落,河石上的诗人还是分不出哪是蜻蜓,哪是落叶。上游传来一阵孩子的笑声,过了一会儿,一只、两只、三只……诗人在默默地数着:一共七只心形的红色小纸船,飘浮在红色的涟漪上,七只红蜻蜓在追逐着,总想搭上这些美丽的小红船,然而小船顽皮地跳跃着,总在努力地摆脱着红蜻蜓那本已触及自己身体的脚……金色凄美的秋,飘着一只红色的心,诗人从聚着红光的镜片中,寻出一枝红色的铅笔,在本子的扉页上,大大地涂了一个“愁”字。这就是秋天的心。

河对岸的草甸子上空,也有红蜻蜓在飞舞。牧童甩着鞭子,鞭影紧随前面灵异的蜻蜓。两只大黄狗对着滚圆肚子的黑水牛狂吠,一只母牛,一只牛犊,低着头,瞪着眼,用尖利的角抵着黄狗的叫声。狗围着牛来回地蹿动着吠叫着,两头牛也跟着转,终于渐渐地烦躁了,“初生牛犊不怕狗”,它们低着头对着狗的影子蹿了出去……红蜻蜓还在上空绕着圈子,欣赏着这场牛和狗之间的斗争,牧童追赶着红蜻蜓,牛和狗的斗争威胁着牧童。这是一个圈子,一个秋天的氛围下的圈子。

篇15:陆游:秋思

闽中秋思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体裁:七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篇16:陆游:秋思

小重山 秋思,小重山 秋思张玉娘 ,小重山 秋思的意思,小重山 秋思赏析 -诗词大全

小重山 秋思

作者:张玉娘 朝代:元体裁:词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眉月画应慵瘦*□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

篇17:陆游:秋思

秋思赠远

作者:张仲素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篇18:竹笛曲《妆台秋思》的赏析与演奏

1、乐曲的来源与发展

《妆台秋思》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清代李芳园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 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这首乐曲在文革前只被作为教学曲使用, 很少拿来在舞台上演奏。文革之后大笛有了发展, G调大笛音高比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 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1980年前后, 杜次文依他的老师陈重先生的演奏谱改编出一个用箜篌伴奏的版本。这个版本增加了辽阔而自由的引子, 较原来琵琶曲规整的六十八板要活泼一些。箜篌清脆明亮与大笛柔美低沉的音色相映成趣, 再后来改编成了古筝伴奏, G大调低音大笛 (筒音作6) 演奏的经典曲目。

2、把握乐曲的结构形式和创作特点及对作品的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此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是用G大调低音笛 (全按作6) 演奏, 古筝伴奏的一首古曲, 应该属于A商清乐七声调式。

引子部分是由两句组成, 前一句是散板, 后一句逐渐转为2/4拍, 偏音﹟4的出现掺杂着一种思绪进入了陈述式, 给演奏者很大的二度创作空间。A部分由六句组成, 速度变为慢板, 前三句分别由“mi”“re”“do”三音结尾, 后三句分别由“mi”“re”“la”三音结尾, 由此可以把这六句看作是同头换尾的两大句, 音阶的下行, 加之低音大笛的低沉的音色, 乐曲凄楚缠绵, 如泣如诉。乐曲的B部分是全区的高潮部分, 由四句构成, 前两句是通过低音大笛的高低八度在音色上形成的强烈对比烘托了气氛, 增强了乐曲的艺术性。第三句和第四句中间加入了古筝间奏, 有情绪的转折、递进性的因素。第四句是整个曲子的高潮句。由于我国古代的音乐审美观念中讲究和谐、宁静, 在此句中出现了高八度的偏音﹟4短时停留以及紧接着出现的“do–la–sol”式的模进下行, 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平静和无奈的心情。A′部是A部的再现, 但在演奏的速度上变慢, 有安静、结束之感, 手法上较A部更加细腻和含蓄。整首曲子在引子和A、AB部分之间有古筝的间奏, A′部分中间出现两次间奏, 有低音大笛和古筝的共同演奏。

二、演奏这首乐曲, 要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

力去刻画和表现其独特的艺术形象, 理解其更具韵味的音乐内涵

1、演奏该作品的准备工作

我们演奏任何一首作品, 都免不了要有前期的准备工准去完成它。首先, 要仔细地读谱, 对每一个速度、力度、换气以及表情记号都不能忽视, 认真地分析作品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关系, 比较它们之间情绪、速度、力度和韵律变化, 从理性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形象。其次, 通过音像资料或现场感受从感性上了解和把握该曲。最后, 把这些前期的工作都做好了, 我们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 我们就可以开始演奏, 从慢到快, 达到最后的熟练程度。

2、演奏该乐曲应该具备殷实的基本功力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基本功力是通过长期的练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佳习惯和最佳状态。主要是指气、指、舌在演奏作品中的独立运用和相互配合程度, 也就是说在作品的演奏当中, 气、指、舌的某一种需要强调时, 其它两者不能受到影响, 需要三者或两者配合时必须有机地配合, 这就要在平时多注意这些方面的的练习。梆笛一般是注重指头、舌头的的灵活度, 曲笛一般注重的是气息的控制力和气息挥洒自如的运用能力, 然而气息控制运用能力的好坏对笛子的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妆台秋思》这首乐曲是一首曲笛作品, 自然是对气息和音色的要求比较严格, 要演奏好这首作品, 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篇19:《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十八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手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象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下一篇:心灰意冷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