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2024-05-13

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共12篇)

篇1: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检验室操作制度

1.检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负责按时完成各项检验任务。2.检验前将样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班次记录于检验本上,以备核查。

3.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认为不正常时进行复验,如不合格需及时在同一批号内抽两个样品复验,复验后两个样品都合格则认定为合格品,有一个不合格则为不合格。

4.进行卫生指标检验时,如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品,不必复验。

5.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应具有一定格式有编号,不得任意撕毁,不得随意涂改,所有报告单需经检验员签字与盖章方为有效。

6.填写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如出现笔误,前者必须经笔误者更改,后者须重新填写。

7.检验员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熟悉被检验的产品生产工序。

8.爱护仪器,设备与试剂,做好检验室的安全工作。

篇2: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一、步骤和方法

1样品采集

1.1按照国家采样规定,每件样品采集200克。

1.2采集样品需在无菌操作下,用已灭菌的镊子、匙、试管、剪子等工具进行。

1.3采集样品后要及时做微生物检验,一般不超过3小时。

2样品检验

2.1大厦一般只做常规化验,即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测定。

2.2所用培养基和试剂为:70%浓度的酒精、0.85%盐水(可自行配制,定量分装玻璃瓶和试管内,灭菌后方可使用)、快速检验纸片。

3冷荤、冷饮食品检验操作步骤

3.1将检样25G(或25ML)剪碎或捣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盐水中,经过振摇为1:10的均匀稀释度。

3.2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振摇混合均匀为1:100的稀释度。

3.3按以上操作程序,做10倍递增的稀释液,每递增一次,即更换一次1ML灭菌吸管。

3.4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移入细胞总数检验纸片内。

3.5将检验纸片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

3.6计算检验纸片内菌落数目,将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到每克样品所含杂菌总数。

3.7检验纸片与对照相同,出现紫色或紫红色菌落,但纸片颜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阳性;纸片变蓝但无紫红色菌落为大肠菌群阴性。

3.8检验纸片出现紫红色菌落且周围有黄圈;或纸片出现红、黄、蓝三种混合色;或纸片变蓝出现紫红色菌落均为大肠菌群阳性。

4餐具检验操作步骤

4.1将检验纸片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湿后,立即贴于碗、盆、杯等餐具内侧表面,30秒后取下,放入灭菌塑料袋内。

4.2将检验纸片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湿后,立即抹拭筷子进口端约5CM处(筷子以5支为一件样品检验),放入灭菌塑料袋内。

4.3将检验纸片置于37℃温箱内培养15小时后取出。

4.4检验纸片保持青紫色或淡绿色为阴性;纸片出现紫红色菌落且周围有黄圈为阳性。

5检验员填写《食品检验报告单》、《物表涂抹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并拟定检验报告。

二、质量标准

1洗刷:按清洗、消毒、洗涤、清洗、擦干的程序进行。

2分类:分别用报纸包起来待干燥消毒。

3消毒:在120℃干燥箱内消毒40分钟。

篇3:如何提高食品实验室的检验质量

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产品。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受到关注。由于食品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一旦食品出现问题, 那么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为更好地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质量检验的工作力度。

食品实验室食品检验概述

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一方面, 通过对食品的检验为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提供量化的证据, 以满足中高端客户对于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加强对食品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的掌控和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重视程度, 使企业在研发新的食品时可以有一定的参考数据保证食品的过程参数的正确性, 反过来优化食品的研发过程。食品质量检验的引入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优化成本, 减少对不必要的过程的作业, 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的精确控制。另一方面,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精度的不断提升使产品本身更加的符合国内外贸易的需求, 有效地减少由于技术堡垒造成的产品销量低的问题。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 普通的消费者对于食品方向的常识掌握的已越来越熟练, 对产品的挑选水平也进一步加强, 食品的质量检验有助于减少部分不良企业的侥幸心理, 使质量检验结果成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手段。

食品检验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进行工作检验的重要的行为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竞争力、顾客满意度和食品数据报告的严谨性都有很多的影响。当前背景下大多数国家推行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GMP (良好操作规范体系) 和HACCP (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其中,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的规范管理: (1) 机构, 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保证产品质量, 并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 (2) 程序, 食品实验室必须针对自身现状, 制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质量手册、质量体系操作检查程序。 (3) 过程, 必须从产品的设计、产品材料、产品包装、产品存放和产品的检验的每一个程序都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质量的控制。 (4) 总结, 通过不断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 使质量体系更加符合食品发展要求。

食品检验方法管理

在食品检验中最常见也是运用最多的是食品抽样检验方法。食品抽样检验就是从整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的方法, 一般只要被检测的食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变异性的均值, 就可以说本食品是合格的。对于需要检验食品成分与性能时, 就需要采取特定的抽取, 先选择有代表性的食品样本, 再从这些样本中随机抽选调查, 以此保证食品的成分和性能。无论是哪种抽样方法, 抽样的原则都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的保障。按照抽样的概率可以将食品抽样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在日常的食品检验中一般采用概率抽样法抽样。由于抽样是食品检验的最重要的环节, 所选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食品的过程中, 要严格进行抽样和相关的程序, 严格依据标准检验食品。此外, 要尽可能选择优化的检验方法, 要求检验人员对检验原理和程序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确保正确使用食品检验方法, 保证最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篇4: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关键词:检验教学;操作练习;替代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120-01操作技能的学习,一般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方能熟练。而在检验教学里面,有些技能的操作练习受到实验材料、实验对象(人)、经费等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重复多次练习,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例如,扎手指、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等的练习。前者因为练习的对象是“人”,在课堂练习时,都是学生间相互采血来练习扎手指,一次课仅练习一次或者几次,课后一般就没有练习了,这就限制了练习的次数。而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的练习,因为需要划线接种细菌之后,第二天才能看到结果,才能知道划线的效果怎么样。而初学者一般存在的问题是,划线时接种环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力度、角度控制的也不佳。所以,可以通过加强初学者对接种环使用的力度、角度等情况来练习,使操作者更快掌握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的工具——接种环的使用,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这项操作技能。

下文,介绍一下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机会,使用的一些替代操作方法。

一、扎手指替代操作方法的应用

由于开始练习扎手指时,学生拿采血针的手势和扎手指时的稳定性、准确性都还不高。在让学生经历过一次用采血针扎手指的练习后,采用替代针(如用棉签的竹柄,折一小段,大概有采血针那么长)来进行练习。这样,被扎的人只是有一点点疼,而且被扎的手指不出血,可以多次练习扎的动作。同时,练习的人也不用害怕准确度不够,扎伤自己。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的练习拿针的姿势和扎针的手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扎手指的技术,逐渐提高熟练程度,逐步掌握“快、准、狠”的扎手指操作技术要领。然后在实验课时,进行正式的操作,以便验证扎手指技术的情况。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此种方法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替代操作方法的应用

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作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通过该接种法,可使标本中的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平板划线接种法是作为细菌鉴定环节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只有掌握好这项技能,才能完成细菌的鉴定工作。由于实验室的条件限制,不可能一次或者每次都提供给每个学生很多平板来练习,这就限制了学生尽快掌握这项技能的速度。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本技术,除了示教外,在每次练习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时,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先用接种环,在培养基的盖子外面练习分区划线接种法的动作,让学生多点时间感受划线时接种环的变化和手的力度、角度等。多次练习后,才真正挑取细菌在培养基上面进行分区划线。第二天再观察结果,再根据细菌生长的情况来判断操作的好与坏,以便更好地调整划线的方法。接着在新的培养基盖子上空划线练习,感觉有进步后才真正去划线,等下一天再观察。另外,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可以借一支接种环和一个空白平皿,带回去宿舍,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平板分区划线的操作手法。这样既增加了练习的机会,也节省了大量的材料,一举两得。

篇5:化验室操作规则制度

1、在使用玻璃仪器前,要详细检查仪器本身有无裂纹,联接部份是否牢固、紧密。

2、有毒气体或刺激性物质的加热反应,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

3、清洗器皿场所,需经常清理,保持整洁。

4、如果强酸沾到皮肤上时,用弱碱中和洗净;若强碱弄到皮肤上用弱酸中和洗净。

5、开启浓氨水、盐酸、乙醚等挥发性药品前必须预先放在冰箱内冷却湿布,用冷却后在露天场所开动瓶塞,操作者应戴上防风镜,以免发生喷溅。

6、浓硫酸加入水中时,应分成数次逐渐加入(不可将水加入硫酸中),防止反应过激,必须用硬质玻璃器皿,以免过热破碎。

7、量瓶与普通玻璃瓶不可加热,溶解或发热的反应都能使之破碎。

8、烧杯和烧瓶进行加热操作时,下部应垫石棉网;如溶液内有沉淀物时,更应不时以玻璃棒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高,发生喷溅。

篇6: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一、为了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管理,强化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行为,确保检验人员切实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制定本制度。

二、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中心检验责任追究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和首长问责制。中心领导层,必须确保食品检验岗位不聘用非正式职工或法律规定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并保证食品检验人员的稳定,保证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受任何压力和影响,确保实验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检验人员必须保证食品检验信息的真实,结果报告的准确、公正和可靠,规范检验行为。

三、本中心实施检验责任追究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分级负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处分与责任相适应等。

四、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㈠ 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执行力和公信力,贻误检验工作或者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㈡ 本中心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或在资质认定证书暂停期间对外出具检验报告的,主动接受授予资质的主管部门或机构撤销本机构的检验资格,并分别追究直接过错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食品检验人员、岗位责任人等食品检验、审核、批准等相关人员),直至科室负责人、中心分管领导、机构最高管理者的相应责任。特别严重者将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㈢ 过错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主要包括:

1、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2、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3、建议给予行政处分或进行行政处分。

㈣ 凡受诫勉谈话、限期整改者,当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并酌情扣发奖励性工资;

㈤ 凡受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者,当年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扣发10%的奖励性工资;其科室负责人和分管中心领导当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当当事人所在科室不得评先进科室。

㈥ 凡受建议行政处分或行政处分者,当考核评为不称职/不合格,按不称职扣发奖金和部分工资,其科室负责人和分管中心领导当考核不能评优秀;当当事人所在科室不得评先进科室。

㈦ 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1、违反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事项办理过程中发生政策性偏差或者造成不良影响;

2、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者仍在执行国家决定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3、所属科室多次发生违反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的行为。

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限期整改;中心通报批评,并要求分管领导做出书面检查;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停职反省,调离岗位,并追究中心分管领导的领导责任。

㈧ 当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追究过错责任人的责任。

1、工作人员对客户推诿或者粗暴刁难;

2、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值班时擅自离岗;

3、工作人员应当场办理而故意不当场办理;

4、工作人员不一次性告知客户所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或样品,致使工作对象因材料不合格或样品不符合检验要求多次往返申请;

5、工作人员应当给予客户答复而不予答复;

6、工作人员应当请示报告领导而不及时请示报告造成不良后果;

7、检验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粗枝大叶,不按操作规范,责任心不强,造成检测数据错误和仪器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

8、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检测差错和检测事故分析处理程序》中的相关规定,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故意拖延不报或弄虚作假,隐瞒真相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9、其他违反制度的情形。

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限期整改,并可对科室负责人以告诫;进行全中心通报批评,责令科室负责人书面检查。

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

1、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检举人、调查人;

2、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责任的行为者;

3、干扰、阻挠行政责任追究调查者;

4、在有关事项办理过程中有索贿受贿、敲诈勒索、徇私舞弊等行为者;

5、参与任何影响检验判断独立性、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者;

6、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应当加重处理的情形。

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于责任追究。

1、过错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

2、因无法预见的不可抗拒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完全履行制度的;

3、主动赔礼道歉,客户已谅解;

4、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

5、主动纠正和挽回全部或者大部分损失;

6、其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于责任追究的情形。

五、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责任追究前,应当充分听取相关责任人的意见或申诉,应充分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六、对检验责任过错或违法行为的甄别或判定,由中心质量负责人或中心主任委派他人组织相关人员查清检验责任过错或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并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提出处理意见,由中心主任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后执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7:实验室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水时,应按有关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按规定放置处所,不得任意堆放、乱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事故。

3. 进入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实验室内不得吸烟、会客、喧哗、吃零食或私用电器等。

4. 实验室应先检查所使用仪器或器皿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或有破损时,应立即排除故障或调换新的器皿继续实验,严禁仪器或器皿带病运行。

5. 实验时应佩戴好各种实验防护用品,以免强酸、强碱、有毒有害等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6.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做到操作正确,严守规程,准确无误。并认真填写实验数据,做到书写清晰、记录完整、核对严格、实事求是。

7. 实验完毕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物品器具及时归位,做到环境整洁,仪器清洁。

8. 下班时要有专人检查实验室的门、窗、水、电等,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篇8:食品安全检验制度6

食品安全检验制度

第一条 依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建立食品安全检验制度。

第二条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所经销的食品质量、安全性进行抽样检验,对抽样检验结论及时报告领导,有异议的,申请复检;没有异议的,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三条 在进货时应当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应当退货或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安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第四条 设置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岗位,配备专(兼)职食品质量快速检测人员,购置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自行开展质量检测。

第五条 通过快速检测,及时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经初步检测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应暂停销售,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后,再作处理,并将快速检测结果及时装订、保存归档。

篇9: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一、出厂的食品是自行检验的,检验部必检验,检验要履行记录手续,检验人员按规定签字,复审人要认真审核。

二、检验记录由检验员保管,每半年将检验记录交管理人员一次,做好交接记录,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三、依据检验记录(检验原始数据)出具出厂检验报告。相应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检验专用章。

四、检验员要保管好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及时更新,保证标准的有效性。

五、检验人员要经常保持化验室卫生清洁,负责维护保养检验设备,及时上报计量仪器设备检定,掌握各种设备使用状态。

六、要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的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七、对检验人员经常进行培训,确保适应检验工作要求和资质要求,较好地完成检验工作。

篇10:4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依法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一、认真实施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严格抽样检验工作程序

(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

(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中确定的重点食品、消费者申(投)诉及举报比较多的食品、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以及查办案件、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对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不定期抽样检验。

(三)应当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流通环节食品 1

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应当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采用备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采用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作为对该企业食品抽样检验的判定依据。

(四)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所抽检食品的进货查验情况;应当要求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取样,并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

(五)被告知的被抽样检验人或标称食品生产者对抽样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并说明理由。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二、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自检体系,严格防范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

(六)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所经营的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

(七)督促食品经营企业以消费者投诉、举报多或销售量大的食品品种为重点,加大自行抽检或送检的力度,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

三、强化对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依法报告和发布

抽样检验信息

(八)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样检验人,责令其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监督其他食品经营者对同一批次的食品下架退市。同时,报告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抄告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被抄告的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并通报本级卫生行政和相关监管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客观的公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对食品抽样检验结果涉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十)县级及其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汇总和综合分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及时发现辖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进行消费提示、警示,开展消费引导;对抽样检验中发现的由其他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调协作制度》,通报相关部门,促进源头治理;根据工作需要,向行业协会通报抽样检验信息,促进行业自律。

四、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十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应当对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多的食品,采用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十二)实施快速检测发现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将食品样本送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食品经营者应当在检验机构未出具检验结果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保障抽样检验经费的落实

(十三)对实施抽样检验工作的执法人员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篇11:食品经营者进货检验验收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

二、食品经营者应严把食品采购关、入库关、上柜关,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食品质量查验责任,设立食品质量管理员,并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接受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培训和指导。食品经营者及其质量管理人员应严格查验食品质量,不销售过期、变质、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日期、假冒仿冒等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食品经营者购进食品时,应当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确保交易对象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对购入的食品,应当索取食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首次购入该种食品时索验。

四、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内的入场销售者首次购入食品时,还应当按食品品种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该批次食品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之后应当每半年索验一次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所列检验项目应当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

项目。

五、食品销售者从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的,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的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六、食品销售者购入食品时,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内容。

七、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类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有条件的食品销售者可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健全书式和电子档案。

八、有条件的食品经营户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食品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食品信息电子档案,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食品等重要商品电子备案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查询食品经营信息。

食品经营者购销台帐制度

一、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食品进货台帐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来源等信息;

二、进货台帐应当按照每次购入食品的情况如实记录,内容应当包括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日期、生产厂家、供货商名称及其证照号码、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可以根据其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帐,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计算机管理。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四、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食品品种、规格、数量、价格、流同等内容。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五、食品超市、商场和市场内经营者对其经营场所内自产自销的食品,应当建立生产加工记录台账本。生产记录应当包括食品名称、用料成分、原料是否有检验报告、生产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台账本从生产该种食品之日起保存不少于两年。

食品经营者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一、有条件有大中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食品的服务场所和其他有条件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完善检测条件,对上市食品质量实行自行检测、抽检或送检。

二、有条件的大中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应当购置监测设备,对入市前或已进入市场销售的食品质量实行自检或抽检,没有条件购置监测设备的,也可以对部分入市食品进行抽样送检。

三、自行检测的重点食品为肉类、蔬菜、水产品等鲜活食品,散装食品,易污染的食品以及其它认为需要进行检测的食品。

四、自行检测发现的有毒有害、污染、不合格和伪劣食品,不得进货、不得入市销售。

五、自行检测的食品质量信息,应当详细登记;确定为不合格食品的,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格防止进入市场销售。

六、以进货台账制度为基础,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食品经营者质量承诺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所经营的食品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并在经营场所醒目的位置张贴,自觉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以及工商部门的检查。

二、建立并自觉执行进货检查验收、进销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食品质量承诺等经营自律制度,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入库关、上柜关。

三、不销售过期、变质、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日期、假冒仿冒等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

四、食品经营者对消费者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食品和经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查处的假冒伪劣食品,可凭购物发票等凭证予以退换货,或者依法予以赔偿。

五、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应出具销售发票等购物凭证,积极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现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进行清理、登记,通知供货商或生产厂家,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食品经营者厂场、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制度

一、为了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食品经营者购进大宗食品、有明显地域特征食品、授权独家经营的食品以及进货相对固定的经常性消费者食品时,应当实施厂场、场地协议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

篇12:食品厂检验室操作制度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严禁烟火,也不能在实验室内点火取暖,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二、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妥加爱护,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三、盛药品的容器上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溶液浓度。

四、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各种危险药品要根据其性能、特点分门别类贮存,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五、不得私自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六、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七、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八、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时要特别小心切勿使其溅在衣服或皮肤上。废酸应倒入酸缸,但不要往酸缸里倾倒碱液,以免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

九、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按规定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影响健康。

十、实验完毕后,对实验室作一次系统的检查,随时关好门窗,防火、防盗、防破坏。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顺利地做好化学实验,保证实验成功,保护实验仪器设备,维护每个师生的安全,防止一切实验事故,特制订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药品的性质。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二、实验开始前,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三、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四、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使用易燃、易爆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五、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六、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七、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煽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

八、凡做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九、取用药品要选用药匙等专用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十、未经许可,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一、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十二、使用玻璃仪器时,要按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十三、使用打孔器或用小刀割胶塞、胶管等材料时,要谨慎操作,以防割伤。

十四、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十五、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更不能把实验器皿当作餐具。

十六、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生物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生物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伤害。

(二)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学生承担。

(三)实验过程中若需要使用刀、剪等利刃器械,教师务必嘱咐学生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告诫学生不要相互争抢或动作粗鲁,以防被利刃扎伤、划伤。一旦出现意外,轻则速到医务室进行包扎,重则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

(四)在使用乙醚时,教师应严格控制剂量和告诫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过敏或被麻醉的事故,一旦发生意外,教师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五)在使用乙醚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控制乙醚的浓度和数量,防止高浓度乙醚的丢失。一旦发生丢失应立即追查,避免误饮造到中毒事故。

(六)在观看各类标本时,对易碎、有毒等有碍学生身体健康的标本,教师务必反复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

(七)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大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八)演示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及药品,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领取和归还,不能由学生代领、代还,防止中途丢失而造成事故。

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顺利地做好生物实验,保证实验成功,保护实验仪器设备,维护每个师生的安全,防止一切实验事故,特制订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药品的性质。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二、实验开始前,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饮食。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

三、水、电、灯一经使用完毕,就应立即关闭。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四、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五、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六、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七、倾注药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出。试管加热时,不要把试管口朝着自己或别人,同时要来回移动试管,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喷出口外;也不要把烧烫的试管接触冷的灯芯。

八、不得挥动锋利的解剖器,以免伤人。

九、温度计要轻取轻放,如有破损立即报告老师,不得用手触摸,以免割伤或中毒。汞洒落时,应尽快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

十、使用玻璃器皿要注意安全,以免划伤。用玻璃棒搅和器皿里的液体时,玻璃棒转动的方向必须跟器皿底部平行。

十一、水和浓酸混合时,必须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边注入边搅和,才有消除高温、避免液体溅散的可能。若酸、碱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皮肤10~15分钟。

十二、取固体药品时,可以用药匙,块状的可以用镊子。用过的药匙要马上擦干净。

十三、解剖动物时,乙醚很容易挥发变成气体,人如果吸入过多的乙醚蒸气会头疼、恶心,实验时应使动物迅速麻醉,并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物理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二)每次实验课,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如果教师未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承担;如果学生违反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责任由学生承担。

(三)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五)使用汞做各类实验时,应防止容器的破损和汞的飞溅。一旦出现汞散失,要及时进行处理。

(六)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告诫学生所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教师负责最后的总检查。

(八)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应关好总电源,嘱咐学生关好窗户,最后由教师锁好大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九)演示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及药品,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领取和归还,不能由学生代领、代还,防止中途丢失而造成事故。

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顺利地做好物理实验,保证实验成功,保护实验仪器设备,维护每个师生的安全,防止一切实验事故,特制订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仪器的性能。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二、做学生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老师检查无误,统一供电后方可进行实验。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实验后应教师应立即统一切断电源。

三、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四、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严格按规程操作,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老师报告。

五、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六、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饮食。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

七、实验完毕后教师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危险药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在中学理科实验中涉及到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

一、酸、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废酸废碱应倒入各自指定的容器里。

二、强氧化剂(如氯酸钾)与某些药品的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安全。

三、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要用镊子。

四、有机溶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防火、阴凉的地方。

五、钡盐有毒(硫酸钡除外),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身体伤口;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如遇汞洒落时,须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为硫化汞。

六、硝酸盐要轻拿轻放,不能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七、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里,并在煤油内切割。取用时,要用镊子。

八、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制取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气体(如H2S,Cl2,CO,NO2,SO2,Br2等)或进行能产生这些气体的反应;(2)进行能产生氟化氢(HF)的反应;(3)加热盐酸、硝酸和硫酸时。

微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1、微机房是学校重点要害部位,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相关人员安全保卫责任落实。

2、微机房必须安装防盗门窗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须与当地派出所或学校值班室联网,重要软件的存放保险箱。机房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适用的灭火器具,微机工作人员熟知使用方法。

3、严格控制进出人员,不准任何人将陌生人带入微机房操作微机。

4、门窗要定期检查,严禁登录黄色网站,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私带软盘、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机。

5、严禁火种进入微机房,不准在机房内吸烟。

6、学生使用微机,必须服从老师的指挥,按程序操作。注意爱护公物,防止人为损坏。7、现有的报警设施应经常检查,下班、节假日要及时接通报警设施电源,发现失灵,及时报修。

8、发现微机使用电源损坏,要及时报修,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

9、打扫微机室时必须要专任教师组织,并实施全过程监控,避免发生意外。

微机房安全操作规程

一、计算机教室要装配调温、调湿设备,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计算机运行时一般保持在20至25℃;非运行时保持14°至30℃)和湿度(运行时:相对湿度40—70%非冷凝)。

二、计算机教室内不许饮食和吸烟,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性物品、强腐蚀性物品、强氧化性物品、强磁场物品、放射性物品和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带入计算机室。

三、做好计算机教室卫生、安全用电和财产保护工作,熟悉防火等有关器材的使用,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建立设备维修档案

五、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设备,保证学生上机的安全,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处理。

六、离开教室以前要检查总电源、窗户、锁好门。

档案资料室防火安全制度

(一)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二)严禁吸烟,不准用明火取暖。

(三)保持通道畅道,走道严禁堆放物品。

(四)档案资料室,电灯与资料柜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

(五)室内保持整齐清洁,废纸随时清理不准堆放。

(六)管理人员下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断电源、关好门窗、锁好门。

(七)配齐消防器材,做到可靠、有效、会使。

(八)档案资料室防火安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配电室防火安全制度

(一)非电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配电室。

(二)配电室要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和其他物品。

(三)定期对变压器,开关柜进行维护清扫,保持清洁,防止因尘污造成短路。

(四)停电清扫检修时严禁用汽油、煤油擦洗。

(五)电工在安装、维修电器设备和线路时,必须按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

(六)配电室应配齐灭火器,做到有效、可靠、会使。

(七)配电室防火安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精神,责任到人。

图书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图书、资料严格编目、登记制度,借出收回账册齐全,不定期检查防盗、防湿、防霉、防鼠害、防虫害、防火等设施是否完好。

(二)图书、资料分等级存放,特别贵重书刊的借阅实行校长特批制度,贵重书刊要有专人、专橱收藏,保管人应定期核查。

(三)门窗要有防盗设施,离开工作岗位,应随手关好门窗,防止书刊被窃。

(四)严禁将火种带入图书、资料室,内部消防器材应摆放明显位置,便于救急使用,平时注意检查,保持性能良好。

(五)节日、寒暑假期间应切断内部电源,实行封闭式管理。

(六)对现有报警器材定期检查,发现报警失灵应及时报修。

化学仪器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备物质条件,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教学仪器要按国家教委颁发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帐,做到帐目、卡片、实物三相符,每学期普查一次。

二、各种仪器、标本、模型、药品应根据它们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科存放,定位入柜,做到存放整洁,取用方便,用后复原,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

三、对贵重器材,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置专室、专橱,双人双锁管理,防止意外。

四、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需用的仪器、药品等由任课老师提前一周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申请,列出所需仪器、药品,交实验老师给予准备。

五、实验结束,实验老师按任课老师所列仪器、药品进行清点回收,并填写实验记录中仪器、药品损耗情况,由实验老师留存,以备检查。

六、仪器、药品等未经领导批准,一律不得外借,若借用需要办理手续,定期归还,检查是否完好。

七、平时应该加强仪器保管、保养及维修工作,做到保管与保养相结合,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以延长使用寿命。

工作人员如有变动,应该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必须双方交接,并有领导监交,三方签字后生效。

生物仪器室安全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要加强管理,爱护使用,充分发挥作用。

一、实验室各项仪器设备要按要求统一分类、编号、入账,建立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帐,做到总账、分类账相符要求,仪器与橱上的目录卡片相符。设专人管理。

二、仪器存放应定橱定位,做到分类科学、取用方便。

三、生物实验室危险品必须贮放在危险品室(柜)内,严格执行危险品管理制度,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四、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需用的仪器、药品由任课老师提前一周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申请,列出所需仪器、药品明细,交由实验老师准备。解剖需用的小动物等应根据季节情况于学期初提出计划,由实验老师给予准备。

五、实验结束,实验老师按任课老师所列仪器、药品进行清点回收,并填写实验记录中仪器、药品损耗情况,由实验老师留存,以备检查。

六、及时维修、定期保养,每学期清点一次仪器、器材、试剂。

七、仪器、器材、试剂的报损和添置应每年一次。按学校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对非正常损坏、丢失和因失职而造成的事故,要按赔偿制度执行。

八、教学仪器(用品)室应保持整洁、干燥、安全,要具备防火、防腐、防中毒等应急措施。

九、使用仪器设备,必须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

十、加强安全管理,注意防毒、防潮、防火、防盗,保持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学期结束,全面清查,及时补充、修整、保证教学要求。

物理仪器室安全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要加强管理,爱护使用,充分发挥作用。物理实验室较其他实验室仪器设备多,在仪器管理和仪器保养、修理上更须加强管理,确保教学实验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各项仪器设备要按要求统一分类、编号、入账,建立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帐,做到总账、分类账相符要求,仪器与橱上的目录卡片相符。设专人管理。

二、仪器存放应定橱定位,做到分类科学、取用方便。要按仪器性能注意做好防尘、防压、防潮、防蛀、防霉、防磁等工作。

三、使用仪器设备,必须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

四、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需用的仪器由任课老师提前一周提出使用计划,填写实验申请,列出所需仪器明细,交实验老师给予准备。

五、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实验完毕,由实验老师对仪器验收后放回原处,并填写实验记录,由实验老师留存,以备检查。

六、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要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检查检验方法等,定期或按时检验仪器设备的完好性。经常擦试、打扫,保持仪器、设备及室内整洁卫生。

上一篇:钱塘湖春行古诗内容下一篇:地震探测仪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