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2024-05-04

动物食品安全检验(通用9篇)

篇1: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入境卫生检验状况调查

摘要: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因动物性食品所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重大食品污染时间频频发生,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大众的健康,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关系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关键词 :

动物性食品 问题 健康 出入境检验

正文: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肉、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食品的预防性和生产性卫生监督,产品卫生质量的鉴定、控制及其最合理的加工利用,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畜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如何保证人们获得符合卫生要求,适于人类消费的动物食品,防止人兽共患病原体和其他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经由动物性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防止畜禽疾病的传播,力求既能保障食用者安全,又能充分利用畜产资源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动物性食品的主要特点所谓动物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驴、鹿、狗、兔、驼、禽以及水产动物可供人类食用的肉、乳、蛋、鱼及制品和副产品。动物性食品是人类最重要和必需的食品 ,它在人类食品中的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大。1997年我国动物性食品总产量达6 200万吨,人年均占有量已由1978年的O.5 kg迅速增加至52.9 kg,动物性食品的种类也大为丰富,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兽药残留问题突出,多次较大规模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引起港人和内地及有关部门极大的震动,使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的问题再次突出得到了体现。傅武胜[1]

1、检疫的概念: 检疫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的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植物性病、虫、杂草等)传入国境或在国内蔓延及在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检疫有两种基本属性:(1)强制性。即检疫是国家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止。它受法律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预防性。即检疫可以防止疫病传入。而不是等疫病传入后再去控制。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难度大,且代价高。

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2、动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

(1)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免受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灾害,是每个国家动物检疫部门的重大任务。(2)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当前国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成交与否,具有优质、健康的动物和产品是关键。动物检疫工作不可缺少、事关重要。(3)保 张晓(1990.9—)男,2009年毕业于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联系电话:*** QQ:971370017 护人民身体健康。动物及其产品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动物疫病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达196种。1996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疯牛病(BSE)**其主要原因是与人的健康有关而风靡世界。动物检疫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我国检疫的法律法规:

目前涉及动物检疫方面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有关的配套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名录》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是中国动植物检疫的一个重要法律,它对动物检疫的目的、任务、制度、工作范围、工作方式以及动检机关的设置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动物防疫法》都是为了预防和消灭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而制定的。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主要是进出境动物检疫方面的内容,《动物防疫法》是立足国内动物检疫和检疫方面的规定。

4、动物产地检疫: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派员在动物、动物产品生产基地实施的检疫称为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把关的前伸,有利于将检疫工作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利于对生产、加工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使生产单位按检疫要求加强管理、把好质量关,避免将不符合检疫要求的动物、动物产品运往口岸造成损失。对出口动物、动物产品实施产地检疫也是近年来国外检疫机关提出的要求。开展产地检疫有利于检疫人员及时了解出口动物、动物产品上感染的有害生物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国外出入境检疫机构也经常派检疫人员赴出口国对拟出口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产地检疫,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传播,了解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资料,为检疫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我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程序:

5.1.检疫审批:凡输入、携带、邮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繁殖材料,货主、物主或代理人必须事先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5.2.报检:输入、输出应检物,货主或代理人应按要求填写报检单,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5.3.检疫:包括现场检疫、实验室检疫、隔离检疫。现场检疫:输入、输出应检物抵达口岸时,检疫人员登机、登轮、登车或到货物停放场所实施检疫;实验室检疫:检疫人员按有关规定或要求对输入、输出的检疫物作动物疫病的实验室检测;隔离检疫:动物在入境后或出境前,必须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作隔离检疫(大、中动物45天,小动物30天)。5.4 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根据检疫结果,按照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定的双边检疫议定书或协议中的规定,国家标准,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出证。

6、对检出《入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规定疾病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处理:

输入动物,经检疫不合格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者其代理人作如下处理:1.检出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动物,连同其同群动物全群退回或者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2.检出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动物,退回或者扑杀,同群其它动物在隔离场或者其它指定地点隔离观察。输入动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者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者销毁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准予入境。

附录: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全镇疫情动态,针对疫情制定相应的紧急防治措施,做好防范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及有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里耶镇动物防疫站负责全镇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三、动物防疫站配备具有助理兽医师以上职称的专职防疫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疫情管理制度和疫情档案。

四、各村配备动物防疫信息员,负责疫情信息记录和报告。

五、村疫情信息员于每月20日向镇动物防疫站书面汇报本村 的疫情情况,于每月25日向县动物防疫机构报告。

六、有疫病流行或发现新的动物疫病时,及时上报县动物防疫机构,同时采取紧急扑救措施,查明疫源,防止疫情蔓延。

七、各类疫情报表要认真填写,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或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对因工作失职造成疫情扩散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武胜: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现状和对策

篇2: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一学期很快结束,在最后一位同学PPT演示的同时,本门课程也随之结课。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学是一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课程,实用性很高,课程中除了对食品安全概念的讲述外,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对肉品、乳品等食物的检验以及简单辨认方法,我认为这十分有用。课程内容充实、丰富,老师对课程节奏把握十分合适,让人感觉不是很紧凑的同时也很充实。

对本门课程的建议:

1.加强师生互动,可随时对学生提问收获与感想。

2.让学生做PPT并且演示与讲解这种形式十分生动,但缺乏对演讲PPT的评价与建议。我认为可以让讲台上的同学演讲结束后让同学们对内容进行建议、评价和提问,这将大大提高同学们在演示时的参与性,不至于讲台下“趴到一片”。

3.在试验时充分做到每个人都动手参与,不要每次就几个人做试验,其他人在旁边看着同组同学试验。可以分配试验内容,并且交出不同的试验报告。

以上就是我对本门课程的总结以及建议,谢谢老师一学期以来的照顾与授课,同时在圣诞前夕希望老师圣诞快乐,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一切顺利~

动科2班

黄清赟

篇3:浅谈食品安全与动物卫生检验

1 兽医卫生重要性

兽医卫生对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的检验、监督和指导, 目的是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和家畜传染病的散布, 保证人民肉食品安全, 同时保障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俗话说“病从口入”, 近年接二连三爆出动物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大多属于动物产品, 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 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 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 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 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SARS (非典) 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蔓延剥夺多少人的生命, 近日又在一些地区禽流感泛滥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兽医卫生检疫在保障人畜健康生命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肉食品变质腐败

肉食品引发疾病原因是活宰动物胴体保存不善或开膛后迅速被细菌污染, 使动物僵体蛋白质发生降解, 液化组织、胴体组织逐渐软化发生自溶现象, 胴体中的部分氨基酸开始分解破坏, 为细菌在肉品表面和内部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促使肉品变质腐败产生毒素。

1.2 有害菌感染

常见的有害细菌有假单胞菌、链球菌、微球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梭菌等。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迅速, 部分细菌分支孢子菌属、毛霉菌属或链格孢属、黄霉菌属等霉菌污染, 并产生大量毒素损害人体健康。如人畜共患疾病的结核菌、布鲁氏菌等都直接存在于病牛、病羊分泌的乳中;贝类水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容易被氧化而产生带有刺激气味的醛类和醛酸类, 出现酸败;沙门氏菌污染了蛋类使鲜蛋腐败变质。

2 动物产品检验

动物产品检验有屠宰检验和肉品新鲜度检验两部分, 宰前检验是及早发现可疑病畜, 加以剔除, 以免病畜、健畜混同屠宰而造成肉品污染。宰后检验是对胴体的头部、体部和内脏的淋巴结有无病变的严格检验, 病变肉品废弃、正常肉品销售。

2.1 肉品卫生检验

肉产品检验以细菌学检验为主, 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葡萄球菌和肉毒梭菌等在产品中的存在数量及毒力。外观检验:检验肉食品的新鲜度, 如鲜肉的色泽、粘度、弹性和气味以及肉汤的质地等。新鲜肉呈均匀红色, 脂肪洁白, 湿润而不粘手, 表面有光泽、弹性, 指压后可即恢复, 散发出鲜肉的香味;实验室检验以过氧化酶反应测定肉品新鲜度, 其次检验肉类的细菌污染度, 熟肉食品检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及其含菌数量等。

2.2 乳制品检验

新鲜全脂乳应为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的均匀胶态液体, 味微甜, 具有香味;变质乳有异味、异色、酸度增高、出现凝块或发粘等。乳类的检验pH以“OT”表示, 其正常值为16~180T, 每毫升乳品内细菌量达400万为下等乳, 乳中绝对不允许致病的结核杆菌、布鲁氏菌等强有害菌存在。

2.3 蛋与蛋制品检验

实验室检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的污染程度, 普通灯光照蛋法检验蛋的气室的大小、即透视蛋的内容物, 新鲜蛋气室小, 不超过11毫米, 蛋内呈橘红色, 蛋黄不见或呈朦胧暗影, 位于中部, 蛋白浓厚、清亮。外观蛋壳覆盖一层粉状物, 光泽而坚实, 无裂缝、无霉点为正常。蛋壳呈灰色又极度光滑, 多系孵化过的———照蛋。

2.4 水生动物检验

鱼贝类检验常以外观鱼类鳃的色泽、粘液性状, 以及眼球的清晰、饱满程度。新鲜鱼鳞片应附着牢固, 无异味;虾外壳透明、呈半青色, 体节连接紧密;发红、发粘、肉质松软则为不新鲜现象, 有异味为腐败变质。蟹则以体表呈现其固有色泽, 步态有力, 四肢附着紧密为正常。

3 添加剂检验

随着畜牧业生产贸易集约化和畜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 动物食品中的掺假、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不法商贩从肉食品中抽去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而替换成其他成分, 常见的畜产食品掺假有牛奶中加水或豆浆;奶粉中加淀粉或过量的糖;黄油中加入动物体脂或人造奶油;用马、驴肉混入牛肉, 羊肉片混入鸡、猪肉等。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或抗寄生虫药物等也可在家畜体内残留一定时间, 致使动物产品不符合人们食用卫生要求, 兽医卫生监督部门也已将列入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 加强检查, 以保证畜产食品的质量和卫生。

4 食品安全

篇4: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学生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是动物医学专业动物防疫检疫方向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其重点在于培养防疫检疫工作者对动物性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必要检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是动物防疫检疫专业教学中的关键课程。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是在近几十年中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应用性强是它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课程教学,突出学科特点,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程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修订教学计划,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要搞好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教学,就要认清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在讲授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微生物检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的方式、方法,为今后的检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教学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适当减少理论授课的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并在第七学期开设综合实训。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教学监控体系和考核标准等,对教学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自编讲义和实训指导书

在我国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材稀少,大多数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印刷质量差。本课程组认为教学应该是“教一门系统的学科,而不是某一本具体的教科书”。正是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本课程组广泛收集相关教材、专著、专业期刊、学术文献和新闻报道,以周阳生主编的《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为蓝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微生物检验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新技术,以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不断充实、调整教学内容,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讲义》、《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目前已在6届学生中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三、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学习竞赛。我们先布置案例让学生思考,然后,启发学生参照常规检验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再说明正确结论,并对讨论中的错误认识予以纠正。同时,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大纲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交流。我们将这些计入考核成绩,并给总评优秀的小组集体加分,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四、注重实践教学

1.完善实验室建设

我院有微生物实验室3间,无菌室1间,仪器室2间,大量实验仪器设备和细菌标本片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熟练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巧和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制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规则》,使实验室、无菌室、仪器室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每周定期开放,供学生自学。

2.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利用我院实践教学基地众多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广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建立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用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组织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其动手能力。注重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3.加大实践考核比重

不断改进考核方法,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形成性评价,提高实践考核比例。实践考核包括平时实验技能考核、细菌标本片识别、常见微生物的检验程序等,占总成绩的30%。通过改革实践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使其具有坚实的微生物检验专业基础、较广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演讲能力,使微生物检验的学习由枯燥乏味转为新鲜活泼,使学生们乐于接受并产生浓厚兴趣。教研室的老教师经常听新教师授课,从师德、师风、教学内容等各方面指导青年教师,并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以壮大微生物检验的师资队伍。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成果更好的知道实际生产。

通过教学改革的探索,我们改变了过去高等教育学生实践教学薄弱、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不够、实践动手能力较低的状况,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涂冰,谢锋,顾振华等.要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尝试.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115.

[2]何丽清.伤寒论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教育纵横,2005,3(7):34-35.

[3]翟金国,陈敏,杨洪峰等.精神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与效果评价.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71-72.

[4]凌去非,眭晓花,施美华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农业教育,1999,(12):60-61.

[5]何培新.烟草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初探.微生物学杂志,2008,28(6):111-112.

[6]章玉平.花卉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19) :5975-5976.

篇5:动物检验检疫证明

按农业部要求,自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用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为农业部统一监制,全国统一样式,分为动物A证、动物产品A证、动物B证、动物产品B证四种。动物A证和动物产品A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动物B证和动物产品B证在签发省境内使用。

我省自即日起开始使用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为了做好新旧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更换工作,宜宾市翠屏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下发了相关政策性文件,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的规定,为规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填写和使用,我动监所经过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为使出具的检疫证明更科学更整洁,特申请开发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打印出证软件以保证出证的规范性和速度。为此宜宾市翠屏区农牧局局领导组织讨论,关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打印出证软件的需求分析,以及填写要求和技巧。

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打印出证软件解决的问题:

1.填写字迹不清晰。

2.出具的检疫证明不规范。

3.出证填写速度慢。

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打印出证软件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快速、规范的出具检疫证明。

2.为工作人员分配用户和密码,对出证人身份进行验证。

3.能预先录入(产品名称、动物种类、数量及单位、用途等)数据字典,供出证时选择输入。

4.为产地和目的地提供全国行政区划数据选择,使录入更方便更准确。

5.自动保存最后一次录入内容,减少出证时的录入。

6.自动产生和填写当天系统日期,使填写项目更少,出证更快。

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打印出证软件使用和说明:

1.软件目录结构简单清晰,安装使用更方便。(图1)

11.操作人员验证登陆。我局领导要求设立用户名和密码,为出证人员分配权限。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使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具有要求和条件。(图2)

22.软件的主界面(图3)(简单方便,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方便操作都会操作)

33.下面以产品B和动物B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为示例,讲解填写方法和使用技巧。

当我们选择出具“产品B“证时(单击图3“产品B”按钮),将出现图4填写界面要求我们填写“产品B”证内容。

篇6:出境动物产品检验检疫.

一、定义及范围

出境动物产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国外或港澳特区输出未经加工或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危害农牧渔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体健康的来自动物的皮张类、毛类、骨蹄角、明胶、蚕茧、饲料用乳清粉、鱼粉、骨粉、肉粉、肉骨粉、血粉、油脂以及未列出的动物源性饲料及添加剂、动物源性中药材以及动物源性复合肥等非食用性动物产品。(出境食用性动物产品在食品卷中叙述)

(一)皮张类

指牛皮、马皮、驴皮、山羊皮、绵羊皮、猪皮、兔皮、麂皮、黄鼬皮、香鼠皮、灰鼠皮、艾虎皮、旱獭皮、水貂皮、蓝狐皮、蟒皮、蛇皮、鸵鸟皮等生皮、盐干皮及盐湿皮。

(二)毛类

指绵羊毛、山羊毛、兔毛、牦牛毛、驼毛、猪鬃毛、马鬃毛、黄狼尾毛、鬃刷制品、鸡毛、鸭毛、鹅毛、火鸡毛、孔雀尾毛、羽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羽绒、鸭绒等;根据加工程度分为原毛、洗净毛、碳化毛、毛条。

(三)骨蹄角及其产品类

指鹿角、鹿茸、羚羊角等动物角类,虎骨、豹骨、牛骨、羊骨、猪骨等动物骨类,动物蹄壳、贝壳及其制品、龟板、玳瑁、明胶等。

(四)其它非食用动物源性产品

是指动物油脂、动物粉类、动物源性中药材、动物源性复合肥和其他动物源性制品等。动物油脂是指未炼制或已炼制的动物性的工业用油脂肪,如牛、羊、猪、禽油脂等;动物粉类主要用于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如肉骨粉、骨粒粉、骨蹄粒、有机肥、骨碳粉、鱼粉、血粉、乳清粉、羽毛粉、贝壳粉等;动物源性中药材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其它动物源性制品:如硫酸软骨素(牛软骨、鸡软骨)、甲壳胺(素)、蚕蛹、蚕茧、废蚕丝。

二、报检

(一)报检范围

凡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的,或进口国家或地区规定必须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证书方准入境的,或有关国际条约规定须经检验检疫的出境动物产品,均应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

(二)报检时限

出境非食用性动物产品最迟应于报关或装运前7天报检,对出口有特殊检验检疫要求而使检验检疫周期较长的货物,应留有相应的检验检疫时间。

(三)报检应附证单

1、按规定填写的《出境货物报检单》

2、对外贸易合同(售货确认书或函电)、信用证、发票、装箱单等必要的单证。

3、必要时,生产者或经营者须提供出口动物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检测报告。

4、凭样成交的出境非食用性动物产品,应提供经买卖双方确认的样品。

(四)审核单证

接受报检后,检务人员会仔细检查报检单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准确,所附单证是否齐全、一致和有效,检验检疫依据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

三、检验检疫依据

(一)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的,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

(二)没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的,按照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凭样成交的,应当按照贸易双方确认的样品进行检验检疫。

(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低于进口国的标准要求或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的,按照进口国的标准要求或对外贸易合同签订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

(四)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检验检疫标准,对外贸易合同也未

约定检验检疫要求或检验检疫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对此类产品的规定进行检验检疫。

四、施检部门检验检疫

(一)施检员审核单证

1、审核所附合同、信用证、厂检合格单是否齐全,其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与报检单是否相符。

2、审核出口国别,了解进口国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二)现场检验检疫

1、检查发货单位是否按合同要求将货配齐;唛头标识是否清晰;商品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要求是否与单证相符。

2、检查出口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检查产品储藏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存储仓库应做到清洁干燥、保持通风、温度适宜,并有防腐、防虫措施。

4、采样

采样由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货主或代理人应协助采样工作。

A、根据相应标准或合同指定的要求进行采样,并出具《抽采样凭证》。

B、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样品应代表或反应货物的真实情况,并满足检验检疫的需要。

C、抽样数重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采样量,也不得高于最高采样量。

D、样品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以及送样时间,应符合的规定的要求。

5、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必须进行熏蒸或消毒处理的出境动物产品,要监督进行熏蒸或消毒处理。

五、实验室检验检疫

(一)感官检验检疫

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感官检验检疫,检查内容包括:规格、长度、外观、色泽、弹性、组织状态、粘度、气味、异物、异色以及其他相关的项目的检验检疫。

(二)品质分析

依照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品质要求进行。对羽绒羽毛进行含绒量、毛片、陆禽毛、飞丝、杂质、损伤毛、异色毛绒、鸭毛绒等项目的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

(三)理化检验

依照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理化要求进行。对出口羽绒羽毛进行透明度、耗氧量、蓬松度、残脂率、水份、气味等级等项目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出口动物源性复合肥检验水分、含氯量、五氟化二磷、杂质、粒度及含沙量。

(四)微生物检验检疫根据检验检疫依据规定的项目对出口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检疫。一般对出口的皮毛类进行炭疽杆菌检验,对出口的动物性饲料进行致病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对出口的动物性药材进行炭疽杆菌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检验。具体项目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

(五)检验检疫监管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出境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1、监管内容

包括出境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及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执行情况,产品的存储、运输等情况以及对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检疫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2、检验检疫监管方式

包括驻厂监管、定期监管和不定期抽查监管。需要检验检疫机关兽医驻厂的,其生产、加工须在官方兽医的监督下进行。否则生产、加工产品不得出口。

六、签证与放行

(一)根据现场检验检疫、感官检验检疫和实验室检验检疫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填写《出境货物检验检疫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检疫时间、地点、检验检疫依据、品名、数重量、抽样数量、出口国别、注册号、现场检验检疫情况、核销箱单情况、检验检疫人员、评定意见等。

(二)对判定为合格的,缮制有关单证予以放行,允许其产品出境。

(三)对判定为不合格,不准其产品出境。部分动物产品可经过消毒、除害以及再加工、处理后合格的,准允出境;无法进行消毒、除害处理或者再加工仍不合格的,不准出境。

(四)拟证

检验检疫人员在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后,依据检验检疫结果和证稿的管理使用的特定要求拟制相关的证稿。一般包括出境货物通关单、兽医卫生证书等,货物离境口岸不在出证检验检疫机关所在地的,还须出具《出境货物换证凭单》。证书内容包括:证书名称、品名、数量、重量、收发货人名称、地址、港口、运输方式、卫生注册编号、生产加工企业地址、生产及检验检疫时间、包装标识、证明内容、签证日期、签证地点、官方兽医签字等。

(五)计收检验检疫费用

按国家物价财务管理部门的规定计算收取相应的检验检疫费用。

(六)缮印签发相关证单按照检验检疫业务人员拟制的证稿,缮印证书,并由授权签发人签发。

七、出境口岸检验检疫

对检验检疫出证机关和货物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分属不同地方管辖的,当出境动物产品运至出境口岸时,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一般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启运地原集装箱原铅封(含陆运、空运、海运)直运出境的,由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验证放行。

(二)出境动物产品到达出境口岸时,已超过检验检疫规定有效期限的,需要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重新报检。

篇7:[检验检疫]动物检疫的程序.

防止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是《检疫法》的立法宗旨。动植物检疫的主要内容是对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检疫,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

下面以进境动物、动物产品为例,简单介绍我们的执法程序:

一是检疫审批。对输入或过境运输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必须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许可证,以防止进口企业不了解国外疫情和我国法律的具体规定,盲目进口,在货物抵达口岸时因违法违章而被退货或者销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实施地方局预审和总局审批的两级审批制度,有效降低了带疫货物入境的几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是境外预检。对进境种用动物,派出专家到输出国了解产地疫情情况,监督输出国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动物健康议定书,是进境动物检疫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防止动物疫病疫情传入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目前该项措施已逐渐引申到其他高风险、敏感动物产品和植物、植物产品。

三是检疫报检。对进境或过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对报检单证的审核是货物入境查验的第一关,我局制定了严格的报检规定和程序。通过对许可证和国外官方检疫证书的审核,绝不允许不符合规定的货物通关入境。

四是现场检疫和隔离检疫。对进境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是整个动物检疫的主要环节。在货物抵达进境口岸时检疫人员登机、登船或到货物停放地进行现场检疫,通过核对货证、查验运输记录、现场检查和实施防疫消毒处理,将不合格货物阻截于国门之外。对输入动物的,通过现场检疫不能完全确定货物是否带疫,还将实施隔离检疫,必要时按规定抽样进行实验室检疫,使通过进境动物传播疫病疫情的风险降至最低。

五是检疫监督。它是动物检疫的延续,对虽经检疫但仍然存在传播疫病疫情风险的某些动物、动物产品,有必要对其进境后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行检疫监督。通过对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控制加工流程、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和管理体系等,确保进境动物、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

篇8: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1 提高认识, 建立规范制度

生猪屠宰检验是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 既是动物防疫法规赋予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权利, 也是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职责。它既关系到广大农民增收和畜牧经济发展, 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充分认识到生猪屠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认真搞好屠宰检验工作。一是争取党政领导重视, 争取相关政策:二是建立检疫责任制度, 实行工资与任务挂钩, 动物防疫员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职责:三是按照法律法规建立规章制度。

2 严格依法开展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严格依照《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检疫规程规定, 严格依法开展生猪检疫工作。一是规范建立驻厂检疫办公室。在办公室公示规章制度、检疫人员及举报电话, 接受监督。二是规范检疫行为。按照检疫岗位职责, 根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范操作。三是规范消毒。每天对屠宰场地、公共通道、运输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四是安排规范票证 (标识) 回收。值班检疫人员对入厂猪只进检疫票证, 严格查验后回收, 做到回收的票证与当日屠宰数相符, 并对回收的票证归类装册, 至少保存2年后统一销毁。头部检疫时回收免疫耳标, 并统一保存定期销毁。五是规范签证。对屠宰检验合格的胴体加盖检疫验讫印章, 由检疫人员按照证章填写规范签发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六是规范无害化处理。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 严格按照《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无害化处理规程》等对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生猪入场收购环节加强监管, 严禁收购病死猪, 对病死猪执行“四不一处理”措施, 即“不宰杀, 不食用, 不销售, 不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七是规范记录。建立屠宰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记录册, 规范登记。八是规范监督管理和检测。一要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驻厂检疫人员工作的监督检查, 使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单位防疫条件的审核工作, 对没有落实驻厂检疫、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不具备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企业期限整改, 同时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3 加强对宰前, 宰后检疫的管理

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实施的检查, 防止患病动物进入屠宰加工环节, 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屠宰检疫必不可少的首要程序。有些生猪经过长途运输, 不可避免地感染和产生一些疾病, 通过宰前检疫, 可以尽早的发现患病生猪, 及时将其剔出另行处理, 同时为宰后检疫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重大。宰前检疫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宰前检疫主要包括入场消毒、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无害化处理和检查登记记录等。宰后检疫为肉品检疫工作及其重要的一环, 通过直接检疫胴体、淋巴结核内脏, 对诊断疾病、消灭疫病和防治传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宰后检疫能及时发现病害肉体及内脏, 及时作出判定和处理, 保证肉品卫生质量, 维护食肉安全, 防治疫病扩散。

4 加强对单位检疫员的规范管理

为加强对动物检疫员管理, 做到奖优罚劣, 能进能出, 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行为, 树立动物检疫队伍良好形象, 切实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验、动物及产品备案报验工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地的工作实际, 出台动物检疫员考核与管理办法。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教育, 是提高检疫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措施。按照要求制定学习计划, 分时段开展集中培训。对选派驻屠宰场的检疫员, 上岗前要进行学习培训, 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 并要有专人进行理论实践结合指导。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需求, 对检疫员应当加强培训、考核和管理, 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要加强对他们的依法实施检验, 依法用证, 依法收费的指导监督, 做到有宰必检, 杜绝病害肉出场。

5 建立动检工作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和完善动物产地 (屠宰) 检疫行政责任和技术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 依法动物检疫员工作职责、动物检疫员守则等管理制度, 明确职责, 各司其职, 切实履行责任人的工作职责。要因地制宜, 制 (修) 订和完善动物检疫员规化管理制度、做到环环相扣, 疏而不漏。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开展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要规范检疫管理。应从八个方面规范检疫管理:规范检疫人员形象建设、规范检疫办公室建设、规范配备检疫设施设备、规范检疫 (消毒) 行为和程序、规范检疫证明出具和票证管理、规范病害动物无害化监督处理、规范检疫台账记录和档案建立、规范检疫收费。其次, 检疫工作必须到场、到户 (点) , 依据法定的检疫项目和实施检疫。对于应当有畜禽标识而没有畜禽标识的畜禽, 不得不出具检疫证明, 也不得进屠宰场屠宰, 以确保检疫质量和提高对动物, 动物产品溯源能力。

6 积极配合做好生猪私屠滥宰整治工作

积极配合商务部门严格实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 全面开展生猪私屠滥宰专项整治, 切实加强屠宰行业管理,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未经定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对发现的生猪私屠滥宰窝点和私宰肉, 及时通报并移交商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绝不允许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甚至为私宰肉加盖检疫印章, 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7 建立长效的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长效的部门联动机制, 成立由工商、卫生、环保、商务、畜牧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 加大对屠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积极组织、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统一行动, 打击私屠滥宰、逃避检疫、经营病害猪肉等违法行为。对查出的相关问题要做及时的处理, 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确保人民肉食品安全。

相关链接

生猪屠宰主要检疫环节

主要检疫的环节有:

(1) 头、蹄检疫:重点检查有无口蹄疫、水疱病、炭疽、结核、囊尾蚴等疫病的典型病变。

(2) 内脏检疫:重点检查有无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口蹄疫、炭疽、结核、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猪李氏杆菌、姜片吸虫、包虫、细颈囊尾蚴、弓形虫等疫病的典型病变。

(3) 胴体检疫:重点检查有无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住肉孢子虫、钩端螺旋体等疫病。

篇9:动物食品安全检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验考核 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关键平台。按照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培养要求,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类型定位,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动物防疫检疫方向)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我教研室于2007年和2008年用了两年的时间,针对以往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分散,实践教学方法死板、枯燥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综合实训内容,完善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

一、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高校教师改革的先导,也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只能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教师习惯于灌输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未予重视。

(二)教学内容分散、单一

以往的实践教学多为单科实习,实践教学依附于单一的课程自成体系。这种单科实习模式把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使实习内容相互间脱节,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连贯、系统的掌握,学生缺乏宏观、综合的思维训练,同时这种模式还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等弊端,而且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方法死板、枯燥

以往的实践教学多为单科的验证性实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这样的记忆性内容较多,方法比较死板,实验过程多以机械模仿和被动接受为主,主动思维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得不到良好训练,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改革的依据和思路

根据“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强教师业务能力为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二)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教师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刻苦钻研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课前集体备课,统一操作步骤,探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摒弃“教育灌输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

1.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相关学科的筛选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实践教学综合实训内容和技术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本教研室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培养方案和综合实训技能技术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目的,结合我们现有的教学和实验资源情况,筛选确定四门课程—“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动物防疫检疫”“动物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动物卫生法学”为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学科。

2.跨学科实践教学实验项目的确定

根据我院“611”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当今毕业生行业需要,我们筛选出适应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项目,包括四个大的实验项目,分别为:“实验一猪的屠宰检疫技术”、“实验二肉新鲜度的检验”、“实验三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检测”和“实验四肉类市场的监督检验与处理”。

3.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和考核目标的确定

根据各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考核要求我们将实验实施的时机安排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以基础技术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种模式在实验室和生产现场完成,现场实验可利用星期六、日进行。

(1)实验一猪的屠宰检疫技术——12学时

本实验涵盖两部分的内容即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初步定为综合性实验,在模拟现场和现场进行。在模拟现场—实验室进行时以教师的示范性教学为主,在现场实习时,则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宰前检疫内容主要有检疫的组织、检疫的程序和检疫的方法(包括病理剖检方法等)和宰前检疫后的处理以及模拟出具宰前检疫证明。考核学生能否运用检疫技术对动物进行检疫、处理和模拟出具宰前检疫证明的能力。宰后检验内容主要有检验的组织、检验点的设置、检验的方法和卫生评定处理等知识。考核学生实际操作的正确性和掌握技术要领的准确性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二肉新度的检验——8学时

实验内容包括三部分即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确定为基础技术实验,在实验室完成。其中,感官检验的内容主要从色泽、粘度、组织性状、弹性、气味、煮沸的肉汤等五个方面进行鉴定肉品的卫生质量;理化检验有六项内容即TVB—N的测定、硫化氢的检测、PH值的测定、粗氨的检测、过氧化物酶的检测、球蛋白沉淀试验等综合评定肉的新鲜程度。病原学实验室检查是针对劣质的肉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我们规定模拟病原学检查—巴氏杆菌的检验。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情况。

(3)实验三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检测——6学时

主要内容有样品的处理、测定操作、标准曲线的绘制等内容,规定为设计性实验,从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到数据的统计整理、标准曲线的绘制等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完成。考核学生操作的正确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误差分析的周密性,考量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实验四肉类市场的监督检验与处理——4学时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在生产现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随同检疫人员到各农贸市场、摊点进行现场实践查证验物、检疫检验以及检疫处理的实际综合操作情况。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现场实际操作的复杂性,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4.实验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根据实验项目各自训练的目的,我们采用了指导、启发、探索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实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专业实验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基础技术实验我们以启发式为主,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己完成;综合实验以教师指导为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和评定标准。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以探索为主,由学生自己拟定方案,编写技术路线、完成实验操作、分析成败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思维。

5.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考核的方式采用抽签、选题、实验报告和现场操作等检查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三、取得的成效

(一)筛选出了适合于我院“611”培养方案要求的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学科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实践教学体系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感官检验也涉及理化学检验,而且还涉及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如何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各自独立的知识通过跨学科实践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系统全面的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知识的技能,是我们的着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改革实践的尝试,初步筛选了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动物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动物防疫检疫、动物卫生法学为跨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学科。

(二)改革了教学方法,构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以学校实验室为主要实习场所,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实验多为机械模仿、被动接受。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的约束了学生行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妨碍了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扼杀了学生创造性,达不到实习目的,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指导、启发、探索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实施了“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专业实验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摒弃了以往老师全程带领、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对每一个实验都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再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的实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实践教学多为单科的验证性试验,实践教学依附于单一的课程自成体系,使实习内容相互间脱节,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连贯、系统的掌握。我们进行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实行了多学科综合实习方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该实验从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实施、数据的整理到检疫处理都由学生自主进行。通过全面的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了实践项目考核的操作性、应用性及法规性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训练,特别是采取了现场实习或者模拟现场实验,使实践教学更接近生产实际,体会到了实际工作的复杂性,领悟到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以及法规性的实际意义。

(五)改进了实践技能评价方法

传统的实践教学的评价很单一,只凭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技能评价体系,通过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理解、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评定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

(六)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通过学生到现场实习,与生产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生产单位——屠宰场、动检站发现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密切配合协助解决处理,业务上互相沟通共同进步。我教研室的曲祖乙教授担任辽宁省动物检疫学会副理事长,是锦州市动检学会理事长,刘秀萍副教授担任锦州市动检学会常务理事,多次以仲裁委员会成员参加锦州市动物检疫员比赛。实践也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曲祖乙老师撰写的《浅议动物宰后肉的成熟》已发表在《中国动物检疫杂志》、刘秀萍老师撰写的论文《注水肉的检验》、《病死动物肉的检验》已分别发表在《畜牧兽医科技》等国家期刊上,对检疫检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七)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铁合金电炉冶炼灼烫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下一篇:食品企业有机食品宣传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