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见为题作文

2024-04-28

以看见为题作文(精选6篇)

篇1:以看见为题作文

“爸爸,我饿了!”躺在床上的我不自觉的说出了这句话,连眼睛都没睁。妈妈因为忙,好几天不在家了。还没等到回应,便又迷瞪了。这样迷迷糊糊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彻底醒来,刷牙洗脸。

来到厨房,锅,一干二净,碗一干二净,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唉,难得假期多睡了一会,连早饭都没得吃。”叹了一口气走到了客厅,躺倒在沙发上,隐隐约约间感觉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缕热气!是我看错了吗?立马坐好,看见桌上有一碗面!可是为什么是热的?想不了那么多了,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于是飞速扑到了餐桌上。

我看见翠绿的青菜,一颗金灿灿的煎蛋,旁边还撒着一些切碎的小葱。用筷子夹起面条,吸入肚子,胃中那份空荡立马散去,狼吞虎咽之后,只剩下一碗汤,热气没有那么浓了,穿过那层水雾,我方才看见桌子上的一张便利贴。手伸上去,揭了下来。“假如面凉了就用微波炉热一下,别吃凉的!”透过随性的字体,我仿佛看见了爸爸出门前的手忙脚乱,他知道我最爱吃面条,又似乎专门等我起床而延迟了上班的时间,最后实在等不了才匆匆写下那串盘蛇般的字。一定是的,面还没有坨。心里一阵暖流,又转回那碗几乎没有热气的面,轻抿一口,温温的,咋这么好吃呢?又回想到,平常爸爸做饭时,我总是嫌弃“饭太多了”“菜还是生的”“煎鸡蛋还没熟”现在这碗恰到好处的面,为什么这么好吃?爸的厨艺见长了!想到这里,便捧起汤碗一饮而尽。放下碗,碗底的花纹一朵特别精致的玉簪花,我的视线有点模糊,这是爸爸专门给我买的,快五十岁的人了,平时也不太在乎什么花花草草,为了迎合我的爱好,硬是在超市选了半天,才选到符合我的审美的碗。

一碗面,让我看见了许多。

篇2:以看见为题作文

――题记

一个男孩,在地面上,边踢球边开心地跑着

一个男孩,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写着那堆得足有到他头高的作业……

男孩:“哎呀,终于写完作业了,可真多啊!写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走咯,出去玩咯。”

渐渐的,男孩慢慢地长大了,从小学升到了初中毕业班。

还是相同的画面,还是相同的人。

男孩:“哎呀,作业怎么那么多,足有十几张,还不包括一些抄抄写写的。都写了五六个小时了,却还没写完一半。”他在心中正在满腹怨气的边吐槽边写着作业指示,一个女人推门而入说:“还没写完吗?效率真低!”男孩盯了女人足有2分30秒,从你拿面无表情的肌肉上,僵硬的挤出了一丝笑容,摇摇头。尔后,便不去看她,一头钻回作业堆当中去了。

或许,大家都已经想到了,没错,这映照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从那松松垮垮的小书包,变成了很大很沉的大书包。我们从那轻微背着的小担子,变成了让我们喘不过气的大包袱。我们的笑从天真欢乐变成了强颜欢笑……

或许,有些所谓的70后长辈会说;“想当初,我想读书还没有钱读呢!”然后唧唧歪歪了一大堆。

或许,有些所谓的80后大哥大姐会教训道:“想当初,我们不也是这样子熬过来的?”

或许,我若有机会,一定会对你们说:“你们没有资格教训我们好吗?70后,没读过书就没资格说话!80后,你真的确定我们的`担子和当时你们的一样?”

总有很多人说我们“独生子!”“养尊处优!”“不会吃苦!”;

而我们对于这种令我们难堪到极点的话语,也只能装作强颜欢笑――硬扛下来……

篇3:以看见为题作文

社会行为的最基本形式由以下三个元素构成:某个人最初所做的“表示 (gesture) ”;另一个人对这一表示做出的回应和结果;传播者赋予某个行为的意义。[2]意义是人们在互动中创造的, 而人们根据他人赋予某个事物的意义决定如何对他人采取行动, 而意义也会在解释中得到修正。[3]可见, 互动的目标就是:创造“共享的意义”。

符号互动理论作为社会学领域内的一场理论运动, 聚焦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如何通过谈话来形成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结构的?[4]虽然米德的经典符号互动论更多的关注人际传播层面, 但推而广之, 我们又可以提出媒介与公众又是如何通过符号互动来创造“共享的意义”, 即互动双方均能接受的意义和价值观的?

《看见》, 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2010年12月推出的全新午间专题栏目。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新闻专题节目, 《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 用影响记录事件中的人, 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 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 期待和观众一起, 了解陌生, 认识彼此;端详相似, 审视自我。”[5]

所谓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 通过对重大新闻题材或围绕重大主题的相近、深入或独特视角的报道, 为观众提供深度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主要包括专题报道、专题新闻调查和专题访谈等形式。[6]

这档央视改版后最先推出的新节目《看见》被视为“中国版《60分钟》”, 融合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的多种形式。两位主持人邱启明和柴静, 前者主要负责采访新闻事件、后者则主要负责人物专访。

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来说, 议题的选择取决于媒体与社会大众符号互动的“合谋”, 即媒体对选题的重要程度判断与社会大众对其的兴趣程度的融合。而记者与事件亲历者之间面对面的访谈这一符号互动的形式, 不仅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传者设置的某些议题上, 还让观众围绕其呈现的意义来展开思考, [7]从而形成“共享的意义”。

故而, 本文使用符号互动理论, 选择《看见》2011年9月25日《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一期节目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的符号互动模式, 探究这类节目互动过程中如何实现“共享的意义”。

一、新闻议题的选择

戈夫曼首先将符号互动论置于大众传播背景中, 他使用“框架 (frame) ”这个术语指在某个特定事件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8]他认为框架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活动中, 人们要了解并参与社会活动, 必须首先认识结构化这种活动的框架, 以帮助我们“分辨、认知、察觉和体验”事物。[9]

在某个议题建构的过程即框架 (framing) 中, 媒体报道什么, 怎样去选择和报道他们认为重要的事实, 怎样在报道中特别处理某些因素来体现自己的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处理方式和选择态度, 都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也是更大范围的媒介公众互动的结果。[10]

解说:2011年8月31日, 网络上一条消息引起震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在微博中声称遭受到家庭暴力, 并附上了自己头部、耳朵、膝盖处红肿和流血的照片。这些微博被大量转发, 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切和谴责, 人们用疯狂来形容这次家暴。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 报道话题和采访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制作人的理念和社会大众的兴趣。媒体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一直暧昧, 而此次李阳的家暴事件激起了社会公众的关切和兴趣, 于是顺理成章地促成了这期节目的选题。节目制作人通过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解说词对事件发展、节目进程的解释来引入议题, 并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与受众进行符号互动。

二、面对面访谈的文本分析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互动主要基于语言符号, 所以对由语言互动构成的节目文本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们观察共享的意义产生的过程。

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 (Mind, Self, and Society) 中, 米德认为, 我们用符号 (symbols) 生成我们对意识的经验 (心灵) , 我们对自己的理解 (自我) 以及我们对宏观社会秩序的知识 (社会) 。[11]“社会 (society) ”、“自我 (self) ”和“心灵 (mind) ”是米德理论中三个最为核心的概念。[12]

现就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分析单位, 对记者和采访对象访谈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将符号互动理论应用到面对面访谈这一人际传播过程中。

(一) “自我”的呈现

“自我概念”也被称为“被类化的他者 (generalized othe r) ”, 即个人用来关照自己的复合视角, 是在与别人长期进行符号互动中形成的。[13]

“被类化的他者”是人们进行内向互动的参照物, 帮助个体形成并发展自我意识, 同时按照他人的观点来评价、塑造自我形象, 构建身份。而那些与个人较为亲近的人则成为“意义重大的他者 (significant other) ”, 他们做出的回应会对个人产生巨大影响。

1. 李阳

记者:公众人物对社会是有责任的。

李阳:公众人物都是包装出来的, 公众人物要把内幕挖出来, 那都不是公众人物。

李阳以“公众人物”这一概念作为参照系之一, 将成为“一定要将商业做大”、“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人作为最高的目标, 以此来获得成就感。

记者:你跟你父母之间感到过亲密的感觉吗?

李阳:没有, 从来没有。

记者:为什么要自卑?

李阳:我成长经历也好, 父母打击式的教育也好, 让我从小对自我认识很差。自卑的极端的一个就是自负。

李阳说自己没有过亲密的家庭关系, 父母作为“意义重大的他者”, 与李阳的互动主要呈现“缺失”和“打击”两种状态。

2. Kim

记者:这么多年, 你最介意的就是他说的这句话 (李阳不爱她) ?

Kim:我真的不要听, 小孩听了以后, 她们什么感觉。我知道他很喜欢疯狂, 疯狂是疯狂, 人是人。人是有感觉的。

Kim:好多次她说我是很好的妈妈, 我肯定是个妈妈;但我还是女生, 我是她太太。

李阳作为丈夫, 同样是妻子的“重要的他者”, 他婚后唯一表达爱意的方法, 就是赞美Kim是个伟大的母亲和教育家。李阳仅将Kim当做一个妈妈, 而忽略了她其他重要的身份:妻子和女人。

经过与不同参照系的互动, 李阳的自我虽然确立, 却出现了矛盾,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曾经是多么地痛恨自己, 曾经是多么自卑, 多么绝望, 我现在仍然在自我怀疑的漩涡中挣扎”。一方面, 李阳以极其自信的“成功教育者和商人”姿态出现在大小舞台;另一方面, 却又生活在自我怀疑之中, 忽视自己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的身份。

在米德关于“镜中我”的暗示观念中, “标签”对于自我概念和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14]而对于Kim来说, 她从李阳处得到的标签只是“好妈妈”、“教育家”, 而不是她最忠实的“妻子”, 她的一部分自我被丈夫忽略, 从而觉得自己不被认可, 甚至在微博上也称自己为“准单亲妈妈”。

这些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决定了他们将如何塑造自我形象、扮演社会角色及应对冲突。

(二) “心灵”的选择

这里的心灵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与自己进行互动的过程。这种思考的能力是与自我共同发展起来的, 人们因此能够使用有意义的符号来对自我做出回应, 对所处情境进行解读, 仔细考虑现状, 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预测。[15]

社会个体读解互动中符号的意义, 并根据意义扮演的某种角色、想象各种行动方案以对自己的行动展开反思性活动。[16]

1. 李阳

记者:我很难想象, 你给那150个母亲讲课的时候, 实际上你?

李阳:我是流汗的, 其实是这样的。

与母亲这一受众群体的互动让李阳进行反思, 并且他也承认家暴行为是绝对错误的、有悖社会规则的。

(解说:李阳公司的朋友欧阳维建曾建议他暂停演讲, 提早回京处理家事。但他不以为然。)

记者:是不是你权衡一个家庭的标准也是成功和能力?

李阳:成功, 一定是唯一的标准。

记者:不是爱吗?

李阳:真正的爱是带来巨大的成功。

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之一就是人的信仰、价值观、感觉以及对自我的评价会影响其行为。自我会迫使人们去建构他们的行动和反应, 而不仅仅是表达他们。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语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即自我预期导致个人按照该预期已经实现为前提采取行动。[17]因为李阳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就明确要成为成功的商人, 并认为家庭“只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一个”, 故而在家暴事件被报道之后, 他仍然选择忽略自己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忽视家庭暴力的严重性, 将事业上的成功摆在第一位。

记者:你们俩这次冲突究竟实质是什么?

李阳:我没有像她那样去感受她的压力。

记者:那么我想听到你非常真诚地说, 你到底认为这个事情是一件小事, 无所谓的事, 还是这是一个原则性的大事?

李阳:按照我们国家的文化, 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从人的角度出发, 这肯定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记者:我今天跟你谈话, 感觉你时刻在两种观念当中摇摆。一部分是你觉得现在我们社会文化是允许这种暴力现象存在的, 没什么大事;另一方面你想去尝试一个好的办法。

李阳:是这样的, 是在摇摆。

从柴静和李阳的几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由于自我意识的矛盾, 李阳在应对教育事业和家庭道德责任两方面也出现了矛盾和危机。

2. Kim

记者:坦率地说, 我采访过那么多人, 中国像李阳这样的男人是很多的, 不是说他们动手对女人, 而是说头脑当中的想法。

Kim:我对他的帮助就是, 让他跟随自己的内心。

记者:你的担心实际上是他还没有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的内心, 只是一个模式, 是这样吗?

Kim:是。

个人在思维中与“被类化的他者”进行互动, 根据互动结果采取行动, 从而形成了一种行为的抉择机制和意义的生成机制, [18]个体则利用这两个机制来应对互动中的冲突。在家暴事件十天后, 李阳承认对妻子“实施了家庭暴力”, 公开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 但是却依然保持他“疯狂的面孔”, 说“我不在乎这些, 我要做反家暴的代言人, 我周末依然开课, 因为工作最重要。”

虽然对自身行为进行了反思, 李阳选择继续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忽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有着美国文化背景的Kim虽然对中国“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有所了解, 但仍然选择保持自己作为妻子和女性的身份, 在挣扎之后最终选择遵从自我对于一位女性和妻子的身份认同, 同意接受采访并说出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李阳, 帮助中国社会中同样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

(三) 社会的“共享的意义”

米德认为, 互动是在变动的社会结构 (文化、社会等) 中进行的。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既有的社会环境之中。米德将社会定义为人类制造的社会关系网。个人通过自己主动选择的行为参与社会。因为, 在社会的影响下, 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些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行为系统。社会先于个人存在, 但是个人也会通过与他人相互协调的行为创造和影响社会。[19]

通过这个论断可以看出, 米德主张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事实上, 符号互动理论成为连接关注个人的理论和关注社会力量的理论的桥梁。

(解说:Kim在微博曝光“李阳家暴”事件后, 她收到了许许多多有同样经历的女性的来信。她惊讶于中国家庭暴力的普遍。)

Kim:有一个说, Kim老师, 好多年, 我爸打我妈, 我在旁边。我妈妈很软弱, 她希望惩罚我爸爸就割了腕。她说, Kim老师, 谢谢你 (把家暴说出来) , 因为我妈妈什么也做不了。

柴静在节目中介绍,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 我国2.7亿个家庭中, 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 而这个数字也只是公开调查的数据, 在“男尊女卑”和“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文化下, 许多受虐妇女只能沉默忍耐, 连来自美国的Kim, 也是如此。

沉默往往导致爆发。多年来, 由于家庭暴力而引发的极端案例屡见不鲜, 很多女性被殴打致死。但即使恶性事件频发, 社会舆论对家庭内部暴力的态度依然暧昧。

记者:关键是我们是不是要去选择那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看法?

李阳:不是最有利的看法, 应该选择正确的看法, 是非观还是要有的。

记者:真理就真理, 不是因为做到没做到, 我们其实这么说, 只希望你能够带着内心真挚的情感去做。

李阳:我会把你的话当作正面的能量, 在魔鬼出来的时候, 作为一种正面的价值力量。

记者:因为我们在看着你。

Kim:我觉得作为中国人、美国人, 所有人, 我们的相似之处远多过不同, 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 我们都需要快乐的家庭, 我们都希望更好的生活。如果他的梦想真的是让中国更好, 更国际化, 我希望他能从自己做起。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 一方面, 一个人对他和她的物理现实或客观现实的理解和关系是由符号环境, 即我们已经内化的心灵、自我和社会作为中介的;另一方面, 我们给予符号的意义定义了我们和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在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中, 文化上一致的意义控制着我们与环境的互动。[20]

在柴静与李阳、Kim的谈话中, 我们可以逐渐得到一种共识, 即“共享的意义”:正是“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导致了女性的沉默, 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将女性和男性均至于危险之中, 进而引发恶性行为。但如果这种问题能够得到正视和及时的处理, 可以促进现代化社会的进步。

社会在塑造人的自我和思维的同时, 也凭借自我和思维得以建构和延续。米德认为, 社会制度是可塑的、不断进步的, 并且是有益于个人发展的。[21]

三、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及其作用分析

(一) 符号互动模式分析

基于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是如何通过选定、引出议题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构建“共享的意义”的。借鉴李苓、冯剑侠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以<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为分析案例》一文中的符号互动模式图, 这一过程可以用以下模式呈现:

基于李阳的名人身份和家庭暴力这一话题的敏感型, “李阳家暴”事件在网络和社会舆论中激起广泛讨论, 《看见》节目组选择这一新闻事件作为议题, 在与两位事件主人公沟通后进行专访。这个选择本身就是媒体和公众互动的结果。

可以看到, 上图A区代表节目组、主持人 (记者) 和采访对象基于某种共识共同围绕节目议题开展以语言符号为主的符号互动。

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 以记者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意图 (B区) 和不同采访对象的意图 (C区) 产生交集, 采访对象通过自我的呈现、心灵的选择一步步前进, 最终完成自我的社会化构成, 即逐渐形成“共享的意义” (D区) 。其中可以看出, B和C两个区域都是开放的,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交流新的意义, 调整或强化A区的效果。

这一期《看见》通过电视、微博、网络视频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扩散, 将“共享的意义”放大到E区, 即社会大众处, 从而促成信息的反馈, 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符号互动。这些来自社会大众的反馈与媒体之间的符号互动还会进一步促进甚至调整共享的意义的形成。

仅新浪微博来看, 《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期节目被转发数千次, 引发的评论更是不计其数。从最新的960条转发并没评论的微博来看, 社会公众的反馈主要集中在 (举例用微博截图均来自新浪微博) :

1. 家庭暴力问题值得全社会正视

2. 家暴受害者应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妇女权益, 如立法等

4. 公众人物道德的缺失

5. 反思家庭暴力后的深层原因

这些来自社会大众的反馈一定程度上与媒体意图契合, 而它们与媒体之间的符号互动还会进一步促进甚至调整共享意义的形成。

(二) 符号互动模式的作用分析

上文对《看见》中符号互动模式的分析说明,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就社会热点问题建构议题、形成共享的意义方面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 因为它“使媒体符号兼具了人及传播大众传播的双重功能”。[22]

首先,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呈现迅速的符号互动, 益于促成共同意义的生成。

事实上, 这种符号互动并不仅局限于语言, 还包括记者柴静在采访过程中的体态, 采访对象也会据此进行反馈, 讲述自己的故事, 流露真情实感, 并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态度。这种良性的互动给予人际传播的独特优势有利于达成“共享的意义”。

其次, 正如前文提到, 媒体选择报道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媒体、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而节目播出后得到的来自受众的反馈, 也是更大范围的媒介公众互动的结果。

在节目中, 主持人叙述和解说词解释引入议题, 穿插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深度访谈, 进而获得反馈, 使得对意义的深度挖掘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度紧密结合, 从而取得形成“共享的意义”的最佳效果。

篇4: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讀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nlc202309010829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篇5:以看见为题的作文

母亲拉着我的手走过一片菜花田,望着那高大的白杨树,母亲的声音兴奋的有些发颤“做人应该像这白杨树,不仅外表美丽,内在也要有坚定的毅力。”我理解不了这话语中的意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前方是我想要去的学校,听着父母对他们的夸赞,一种向往也在我心中犹然而生。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般飞逝,而我也再也没了曾经捡拾落叶时的欢乐,我能否进入那所向往已久的学校?我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这是我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我充满着期望,同时也充满了胆怯。我的未来是个未知数,只能靠现在的拼搏去实现我想要的,可有时真的很累,也几度想过放弃,动荡不安的心终于在我遇见它时,得到了平静。

我看见那棵白杨树比以前更加的高大,我看见它那历经磨难的枝干在风雨中摇曳,我看见了它在挫折中屹立不倒的身影,我看见了它的成长。它似乎和我一样,在这些年里经历了许多,幼稚和成熟的交错这种困惑它似乎也能感受得到。

为什么它可以比原先更加的苍劲,而我却失去了斗志。

在它的前方依旧是我向往的学校,它那耀眼的名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让我想要走近它,可它那紧闭的大门却让我感到遥不可及,我真的可以吗?我一遍一遍地在心底质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吗?

高大的白杨树和那所学校如同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沉浸在其中,但却多了一种感受,那便是对自己的肯定。也许我真的能行,也许我就是那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潜力的黑马。我并不是毫无希望,我还有一年的时间。

篇6:以看见为题的作文

考试前夕,父亲检查我的文具是否齐全,一一列举:“黑水笔、2B铅笔、三角尺、直尺、圆规……”我便一一拿出来核对。可却发现原本在圆规里的笔芯不见了。“不可能啊!我今天早上还看到的。”我不禁着急起来,“这么晚了文具店都已关门了!”

父亲摇了摇头,是在怪我做事情不够仔细。而后他温言劝到:“别着急,我们来想想办法。”他的眼睛四下扫过,突然一亮,拿起了我因为太短而报废的2B铅笔。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哦,他是要用里面的铅芯代替我不慎遗失的那根圆规笔芯。可要把一段够长的笔芯取出来谈何容易!见父亲暂时还没什么举动,我就急切的拿起铅笔想硬折,父亲按住我的手:“不要蛮干,我有办法。”他取出了工具箱,拿出美工刀开始削铅笔。他一刀一刀的仔细削着,透过镜片,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我也不由得细细打量起父亲来,不知何时,他的头上已有了点点斑白,脸上更是有了皱纹,虽然很淡,但依旧让我心中一酸。我看过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腰板笔挺,一头乌黑的头发,洋溢着快乐与青春热血,可谓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现在呢?一个发丝泛白,腰微微弯着的四旬中年人,攥着美工刀,捏着一截削得露出一大段笔芯的2B铅笔,仔细地将它削尖。

“站在那里干嘛?还不快去洗漱,今天要早点睡。”父亲说。“嗯!”我应了一声走出了房间。当我再次走进房间时,父亲也走了出来,说:“圆规放在你的笔袋里了,以后学习上的事情自己要多关注。”并拍了拍我的肩。我像含了什么东西,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天只挤出一句:“谢谢!”我飞快的冲进房间拿出圆规,它很好用,父亲还细心地为我在笔尖上套上了笔盖。我不由得笑了。

父亲,严肃的教育我;父亲,耐心的陪伴我;父亲,有着像山般沉默却伟大的爱。他的爱不似母爱如沐春风,他的爱是躲在幕后的,需要我睁大眼睛,用心去看,才能看得见。

上一篇:写邮件的正确格式范文下一篇:资山小学安全应急演练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