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综治

2024-04-25

治安综治(精选9篇)

篇1:治安综治

为了维护本单位治安秩序,预防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保护本单位及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人身财产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根据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鲜灵同志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职责分工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安排部署和监督检查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情况。

2、办公室抓具体工作,不定期汇报工作开展情况,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3、综合治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单位经费统筹考虑,经主要领导审核后实支实报。

(三)工作及行为准则

1、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有关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带头遵纪守法,学雷锋树新风,见义勇为,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

2、讲团结,讲风格,讲奉献。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不得闹无原则的意见分歧,不得随意对他人评头论足,少讲闲话,多做实事,工作上互相配合支持,同志间以诚相待,努力创造一个团结、民主、互助、实效的工作氛围。

3、认真执行党纪国法,自觉扫黄禁赌,反腐倡廉,洁身自好,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4、严格执行机关事务管理规定,做好安全工作,严防盗窃或火灾事故发生。

5、强化保密意识,执行保密规定,做到不该讲的绝对不讲,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妥善保存文件,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6、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分析国内国际形势。不信谣,不传谣,保证本人和家庭成员不介入、不参与任何非法组织,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7、正确处理来信来访,认真做好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耐心解答疑难,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8、严格机关小车管理制度,安全行车,防止发生任何交通事故。

9、严格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本部门经费,严禁铺张,勤俭办事,做到现金无差错,无抓娜。

10、做好家庭成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邻里团结和睦,家庭成员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四)奖惩办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统一考评,实行奖惩。

1、凡年内模范执行本制度,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考评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先进个人,并给予奖励。

2、对不认真执行本制度,凡有违纪违法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扣发当年目标奖的10%,个别情节严重者加大扣发比例或全部扣发。

篇2:治安综治

我中心小学的”综治、维稳、创安”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校园内部治安秩序各项工作管理,突破难点,健全机制,特别要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师生对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齐抓共管,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具体措施与要求

1、加强对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校长是校(园)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和防范机制,真正做到将校园综治工作同其他工作同计划、同检查、同评比。真正把校园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并做深、做细、做扎实,确保万无一失,对因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坚决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请求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决不迁就,坚决落实”治安一票否决权”。

2、学校将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创安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渗透各种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实现创建“平安学校”的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3、学校调整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领导小组,将门卫、住管纳入领导组成员,针对校园的实际,制定工作意见和实施办法,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整改、有总结。

4、建立校园普法、综治特别管理机制,聘请镇派出所刘湘语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解斐为责任民警,让司法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加强普法宣传,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正常进行。

5、学校应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学校”活动,将学校的综治工作进一步深入到学校的.每个师生、校园角落,使每位师生都有校园综治的思想。

(二)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篇3:以文化促进“依法治安”

而要让“依法治安”实施到位, 则有赖于统一的安全价值观, 或说安全文化的辅助, 正所谓“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对此, 《慎子》佚文也说, “法者, 非从天下, 非从地出, 发乎人间, 合乎人心而已。”可见, 法律事关人心, 而人心则事关文化。新《安全生产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这里所体现的就不仅是法条, 更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法律与文化相得益彰的例子, 俯拾皆是。

近期, 因长期占压中石化东黄复线输油管道, 阻碍管道有效修复, 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山东恒宇集团大王厂区等安全风险大的工厂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下令停产撤人, 在东黄复线改线管段投运之前不得开工生产。这就既是法律层面的执行, 也是“红线意识”价值观的体现。恰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所说:“安全没把握, 就要停产撤人, 先保证不发生群死群伤。这叫红线意识, 这叫安全发展, 这叫生命至上。”“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引发了人们对安全教育缺失的反思, 但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更深层次地分析道:“安全教育, 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它还与国民的文明素养、法律意识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法治程度息息相关。”换句话说, 与安全文化的建设与依法治安的实施密切相关。

我们策划本期“安全文化”专题, 正因为文化对法律的实施, 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当然, 安全文化本身也是安全保障的三个支柱之一 (另两个为安全科技、安全监管) 。我国各行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明, 80%以上的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 100%的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 可见安全文化确是一种亟待提升的“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安全生产来说, 他律如来自依法治安, 自律则要靠安全文化。有了文化的“化”, 才是更好实施法治的“治”, “化”而“治”之,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可喜的是, 随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不断深入推进, 目前全国已命名的省级以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已达2 502家。本期“安全文化”专题, 我们就介绍了其中几家典型企业的实践经验, 供读者参考借鉴。

篇4:治安综治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治安;综合治理

一、注重思想工作,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集诸多纷繁的工作于一体,又要达到“抓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繁荣”的目的。搞好综治工作先要从“龙头”抓起,尽最大努力做到生产与治安、管理与考核、总结与奖励的“三个同时”,形成中队、班组同心齐管、全员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人立即到现场,一旦产生问题,信息就能及时沟通。

二、注重领导,机构健全,完善组织

(1)要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应当结合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与维稳工作实际,按照工作职能分工,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班子成员副组长,具体分管这项工作,相关职能部室室负责人为成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及工作职责。(2)要机构健全,保障到位。领导小组的要求,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各种组织网络,健全综合治理办事机构,配备兼职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对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定期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召集有关负责人开会,予以通报。(3)要制定方案,确保落实。要及时根据上级对综治平安创建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年度、月度综治平安创建的各种意见、规划和方案,为有序开展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宣传,积极引导,提高全员的积极性

一是运用载体,武装头脑。根据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的原则,组织班子成员和班组长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思想,掌握和提高做好综治工作的本领。二是广泛宣传,人人发动。运用黑板报、宣传栏、网络、召开专题会议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从意识形态、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灌输,使综治工作意义、目的、内容、任务进到班组、入到人头,唤起人人参与的热情。三是坚持不懈,形成氛围。有机地将综治宣传融入到企业生产和党务工作的全过程,使从上到下都能把它视作份内事,形成警钟长鸣、群防群治的氛围。

四、注重综治工作制度,提升综治的结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制度是工作好坏的前提。除了认真执行处、公司的有关制度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考核办法,形成党政工团的齐抓共管和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此外,做好综合治理工作还要注意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当中。一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上级有关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法制水准。二是再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包括抓好“收集重点信息、提高掌握率,开展重点整治、盯住重点人、提高控制率,保卫要害部位,力求在实践工作中勇于创新。

五、注重措施落实,确保综治工作见成效

(1)要健全考核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平安创建考核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2)是要明确责任。与相关人员及临时用工的保安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适时责任追究:(3)要强化制度建设。起码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生产现场保卫制度、夜巡制度和机动车辆管理制度等,加强安全管理:(4)要建立事故案件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安全防患;(5)要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要落实“五五”普法措施,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6)要注重思想教育。认真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扎实做好各种来信来访工作,及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7)要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两盗”专项治理管理。主动与周边公安部门联手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8)要强化护厂保卫队伍建设。通过技能比武、岗位训练,不断提高文明执法能力。

六、注重学习,规划管理,不断加强综治队伍建设

要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伴随着各种矛盾的集中发生,违法案件也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及高科技性等特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采取新方法,才能在保持优良作风的基础上,确保综合治理形势的稳定。

参 考 文 献

篇5:综治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每一个人都是家园的细胞,每一个家园都是社区的细胞。社区的安定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繁荣与稳定。为创建平安社区、幸福家园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深化“平安xxx”建设,根据区委办、区府办《关于深化平安细胞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xxx区委办„2011‟x号)文件要求,结本社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总体要求,在x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以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六个一”工程为契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确保社会安全人人抓、幸福惠及千万家。

二、工作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推进的原则,从社区群众最急切的安保需求和影响社区安定的因素着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探索充满活力的基层平安建设新路子,通过深化平安细胞创建活动,优化社区平安小细胞,构筑街道平安大和谐,实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

三、组织领导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xxx xxx

成 员: xxx xxx xxx xxx xxx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造势,海量宣传

一是开展 “平安细胞创建”推动大会,以墙标、条幅、手册和传单等醒人入目的方式让创建工作的意义所在和任务之要深入人心。通过流动办公、走家入户等亲民举措,在深入宣传同时贴近群众的心。在关键的时刻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确保创建工作有声势、有力度、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及时宣传和表彰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及时救助和奖励见义勇为人员,鼓励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强有力地宣传、发动、造势,不断扩大平安细胞创建工程的的舆论影响和群众声望,让社区居民齐参与,共护家园保安全

(二)雷霆发动,平安创建

一是开展 “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楼栋”活动。我社区将文化六村5栋和7栋作为“平安楼栋”创建楼栋;二是开通热线“听民声”服务活动,大防小防,事事提防,齐抓共管。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结合“六六”普法,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确保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90%以上。(三)抓住难点,有的放矢

矛盾纠纷的调解一直都是治安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坚持“应调尽调”的原则,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创新调解模式,建立综治信访“一站式”工作平台,即一个窗口接待群众来访,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认真做好登记记录,然后根据具体信访内容,交给社区相关负责人员,在2个工作日内上门回复处理结果。对于社区重点信访户,实行严密的监控,消除社区重点不稳定因素。

(四)大胆创新,开拓新格局

XXX社区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将社区派出所、社区单位、社

区平安家园护卫队、社区守楼护院人员以及社区积极分子和志愿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形成治安防范格局大网络,全民合力创建和谐家园。采用科学的方法培训管理网络队伍,在工作中团结群众心,真正实现群防群治大体系的作用。

篇6:治安综治

为切实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为综治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XX社区充分认识建立综治工作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0XX年社区成立了社区综治工作站,同时成立了由社区主要负责人XXX同志担任综治工作站站长,社区民民警XXX担任副站长,社区工作人员等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了主要职责。自工作站成立以来,按照街道综治办统一布置和要求,紧紧围绕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为社区建设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基础,落实相关措施。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运行良好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按照指定的治安综治计划,明确了综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实现“六无”目标,即: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员、无集体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重大治安事故、无干部职工违法犯罪。确保辖区内治安秩序良好,二、建立治安综治网格化管理,将综治工作落实至各个网格,各网格设有一名网格长,一名协理员,两名信息员,网格长由社区副主任担任,协理员由社区民警担任,信息员由志愿者、楼组长担任;形成分级负责、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楼组长、信息员主动深入居民家中,第一时间掌控、处理和反馈信息,明确了所在责任区负责人的职责和任务,真正做到了群众工作群众做,做好工作为群众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结合,切实加大治安防范力度。对辖区重点单位,物业管理小区在实施“人防”、“物防”的基础上提倡“技防”,有力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活秩序。辖区内XXX小区配齐了门卫、保安,设有二十四小时的流动巡逻岗,各楼均安装了电子防盗门、监控,另每幢楼都有一名楼长,每单元都设有一名管家;辖区内唯一的“三无”小区XXXX也成立志愿者巡逻队,二十四小时巡逻;治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社区内无重大案件发生,无刑事案件发生,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支持。

四、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在社区内开展禁毒宣传,先后悬挂禁毒横幅5幅,发放禁毒宣传材料800多份,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社区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五、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法轮功”习练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转化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检举、揭发、提供“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我社区至今没有新滋生“法轮功”习练者,也没有发现“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取得了“无邪教”社区的荣誉称号。

六、在居民中开展法制学习教育,组织社区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在社区中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4起,共发放法制宣传书刊、资料共计1000余份,举办培训班4期,上法制课12次。受教育总人数达到2000人次。二是在小区的宣传栏和楼栋显眼处张贴法制宣传画,达到家喻户晓。社区现有法制宣传栏3个,每月更新宣传内容,提高了居民的法制观念,增强了防范意识,实现共建平安社区。

通过综治工作站在综合治理工作上的运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结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篇7:主任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途径。年初以来,我办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针对目前综治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成立单位综治办,根据上级综治办关于加强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内设综治领导小组,由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主要工作人员为办公室主任;二是按照综治目标管理责任的内容,为使工作落到实处,与各股室签订了综治责任书,落实了主管责任,建立完善综治管理制度,组织检查作好记录,年底进行考核奖惩,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并按时参加综治办召开的各种会议,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落实。

二、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除制定有普法教育,平安建设、安全保卫等制度外,又核查了综治人员基本情况表,重点要害部位登记和责任分工表、各股室安全设备用电制度及安全员工作职责等;二是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经常向综治办报送信息,并及时领取文件和通知,同上级综治部门保持一致且及时沟通;三是以网络宣传为契机,搞好网络宣传教育,加强职工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意识,强化管理技能;四是积极参加综治办和治安部门组织的综治活动,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以综治办为中心,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把责任切实落实到具体的人,随时掌握情况,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进行调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小矛盾不出股室,大矛盾不出本单位;二是健全完善突出问题应急机制,坚持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认真化解矛盾,维护社会企业稳定的局面;三是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把不作为或行为不当等纳入了问责范围,增强了工作责任感,规范了行为;四是完善综治维稳工作台帐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种文档,及时报送有关工作情况。

四、抓好重点治理工作,保持长治久安

我办首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治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杜绝了所有因矛盾激化而酿成的恶性或群体性案件。其次是工作的治理中本着一手抓预防,一手抓处理、标本兼治的方针,处理好信访人访案件,不断地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预防、消化矛盾的能力,第二是作好平安建设工作。今年我办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以平安建设统领综治工作,广泛地调动全办同志积极投身到平安建设中去,形成全办参与,共创平安的良好氛围。第三是领导班子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使该项工作达到了名符其实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篇8:浅谈农村治安防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农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农村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日渐突出, 各类犯罪活动频发, 但是中国农村的治安防范力量相对薄弱, 无法适应日趋复杂的农村治安形势, 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主要有:盗窃案件突出, 杀人、伤害、爆炸等恶性案件增多, 村霸、乡霸、路霸、市霸等黑恶势力横行乡里, 危害社会治安, 黄、赌、毒现象屡禁不止, 非法邪教组织活动猖獗。

(一) 在新形势下农村治安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恶性案件增多。在农村案件中, 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都有所增长。农村地区已成为案件高发区, 治安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关系到和谐农村的建设问题。

流窜犯实施犯罪居多。在广大农村, 由于治安体系比较薄弱, 给流窜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流窜人员往往因为在其居住地实施了犯罪, 为了逃避打击流窜到附近农村地区藏匿, 由于要维持生计, 迫于经济压力继续作案, 从而造成躲到哪、危害到哪的恶性循环。

侵财案件增多。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与城市间的贸易往来增多, 收入明显增长。“十一五”前期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阶段, 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达到5 153元, 农村居民年均村收入上涨8.3%。一些不法分子把侵财目标向农村转移, 给广大农民朋友带了危害。牲畜、粮食被盗案件也时常发生, 这都影响了农村治安, 给人民正常带来了隐患。

社会丑恶面向农村地区蔓延。由于近些年公安部对黄赌毒的重拳出击, 在城市地区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城市整治力度加大, 使得不法分子不得不瞄准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市场。一是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二是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 人们愿意往农村地区去放松, 享受。三是地方政府一味的追求乡镇的GDP发展, 从而忽略了对投资环境, 娱乐场所的清理整治。这都给了不法分子有利的条件。

群体性事件有所发生。在地方政府大量出售土地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 更多的农民失去他们的住所, 因土地征用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山林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 而对补偿款的巨大分歧, 成了老百姓和各地政府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徐州的邳州事件, 导致了数百老百姓集体讨要说法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再次由于社会发展快, 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不安因素增多, 加深了老百姓和当地政府之间的矛盾, 如瓮安事件。

农村社会顽疾依然存在。如骗术、黑恶势力等。农村留守人员基本是弱势群体, 老人、妇女、小孩, 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 加之中国农村依然存在封建鬼神思想和当今骗术的不断更新、花样繁多, 在骗术下农民朋友们频频上当受骗。再有农村的黑恶势, 家族帮派力依然存在, 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群众治安防范意识淡薄。在农村人们思想较单纯, 治安防范意识淡薄, 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和睦的邻里关系, 往往把安全问题简单化。出门时不关家门, 骑车任意停放, 不加保险锁。对陌生人的过于热情, 缺乏必要的戒备心理等等思想上的问题, 都亟待解决。

(二) 原因分析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以平安建设为载体, 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并就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 加强法制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环境。”这是当前我们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搞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指导方针。要落实好方针测我们必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引发农村治安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治安形势日渐严峻。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各种新矛盾层出不穷, 各类犯罪活动频发, 在城市打击犯罪的高压下, 各种犯罪活动逐渐向农村渗透, 致使农村治安形势日趋恶化,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 公安机关在农村的防控力量的相对薄弱。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 警力匮乏。中国现有警察170万名, 警力配置每万人不足14人。即便如此, 现实情况是:警力大多配置在城市, 农村警力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农村派出所甚至不足5人。农村地域广阔, 地理状况复杂, 村居相对分散, 农村警力相对城区而言明显不足。仅是案件查处、户籍管理、治安管理、110接处警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已经让民警应接不暇, 很少有警力和精力来抓基础性防范工作。在案件多发的季节、时段, 派出所民警、协警队员也基本都是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重点巡逻, 其他区域难以顾及。这意味着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治安供给非常不足。另一方面, 相关经费短缺, 限制了农场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由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基层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来保障治安防范的开展;同时, 有关领导片面的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社会治安的防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对农村治安问题的认识不足, 致使在经费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 农村自防力量不足。

一方面,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 面对犯罪活动几乎没有抵抗力量,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犯罪活动的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当地农民群众也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自防组织。另一方面,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涣散无力, 缺乏必要的组织能力, 很多地区的治保主任根本不具有组织自防的能力, 即使具有相关的能力和经验, 但由于很多治保主任是由村两委兼任, 基本没有精力来进行自防工作。因而, 在中国农村治安自防已经完全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4. 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对开展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 农村各种犯罪活动频发, 农民群众蒙受重大损失, 然而, 由于对农村治安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和治安力量的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各类违法案件的破案率不高, 农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人民警察在农民群众心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相关工作的开展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 在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滋长。

二、新形势下探索构建农村治安的新模式

(一) 农村派出所建设

农村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构, 是依照法律和上级公安机关赋予的权力, 农村派出所成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最主要力量, 然而,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警力匮乏和经费的短缺等原因, 农村派出所的建设远远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改革现有农村派出所的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1.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理念。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治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到加强农村治安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要任务, 是关系到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 还要将治安防范工作放在搞好农村治安的首要地位, 确立以防为主的工作理念, 最后, 要定期组织基层民警学习和讨论关于农村治安重要性的认识。

2. 强化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提高民警整体素质。

首先, 要抓好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 定期组织民警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并展开广泛有效的讨论。其次, 还要加强农村派出所民警的业务技能、体能的培训, 组织民警到警校学习, 学习完毕再进行考核, 提高农村派出所民警的工作能力, 从而有效的缓解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压力。

3. 设立流动值班室。

在各个村委会设立流动值班室, 由当地县级公安机关选派有经验的基层民警定期到各个值班室值班, 应将值班民警的姓名、职位、值班时间以及联系方式张贴于值班室公告处, 值班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治安防范、走访群众、排查矛盾纠纷、管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法律宣传等, 每个民警每周至少有三天在值班室工作, 将农村的见警率、农民群众对民警的综合评价等纳入驻村民警的考核标准中。这样不仅可以将农村治安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作用, 也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见警率, 对犯罪分子产生威慑作用, 同时还可以拉近警民之间的关系, 让民警真正的走入农村, 走入群众。

4. 增强警务工作的针对性, 合理利用有限警力。

由于农村派出所警力相对匮乏, 因而不能按照一般的被动工作方式, 而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工作方式, 对于案件高发地区集中警力进行重点整治, 对于本地区的高发案件进行专项打击, 同时, 要根据整治打击的结果适合时调整策略, 确保警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5.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抑制流动人口犯罪比率增加势头, 减少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

近年来, 农村流窜犯案数不断攀升, 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 如何加强农村外来人口的管理成为农村治安防范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借鉴城市户口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在农村也可以采取对外来人员实行暂住户口登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的办法, 对村名基本情况掌握外来人员变动情况和治安情况。 (2) 规范台账, 建立村民档案。按照简明、清楚、方便、实用的原则, 有乡镇一级“综治办”统一印制村民档案登记卡、表, 实行每户一档、每人一卡, 对村民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存档并落实专人管理, 让组织随时掌握各户或各人的基本情况。

6. 建立健全农村治安情报信息机制。

以派出所民警、驻村民警为主, 依靠治安积极分子, 建立起农村治安情报信息网络, 强化情报工作, 加大监控力度, 做到情况明, 信息灵, 反应快。首先, 派出所民警, 社区民警应当经常深入辖区, 了解治安状况, 做到早发现, 早治理。其次, 农村派出所可在各个村庄物色若干个治安信息员, 广泛建立覆盖全辖区的治安信息员队伍, 通过信息员及时反馈情报信息, 了解掌握治安动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情况难以掌握的特点, 还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务建一批信息员, 通过他们, 将外出务工人员的表现纳入管理范围。

7. 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要把排查矛盾纠纷作为派出所民警特别是驻村民警的主要职责, 结合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地排查不安定因素, 尽最大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解决在萌芽状态, 做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 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

(二) 农村自防力量建设

当前积极的发动、组织农村自防力量, 能有力的补足公安机关在农村的治安力量, 是解决农村治安问题的有效措施。

1. 安全员的设置, 加强对农村治安状况的管理和控制。

改变以往一个村只设立一名治保主任的方式, 根据农民群众自然居住分布以10~15户为单位, 由农民群众民主推选一名有能力、有影响力的人担任安全员, 安全员要接受当地派出所的培训, 通过培训掌握相关治安防范的知识及方法。安全员要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治安隐患及时予以纠正, 并与当地公安机关做好沟通工作, 将存在的一些治安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安机关, 同时, 村治保主任负责组织和安排安全员参与值班室的值班工作。

2. 加强治保会、群防群治队伍和农村自愿者队伍建设。

(1) 加强治保会建设。加强治保会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治保会工作制度, 选好配强治保会成员;每月召开一次治保会主任例会, 互相通报情况;组织治保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维护治保干部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争取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 组建群防群治队伍;由公安机关协调解决群防群治组织和人员的经费保障问题;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教育, 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3. 发动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加强农村治安巡察。

将一定范围的地域以承包的形式交给几名村民定期进行巡察, 承包人可从村委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各个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标准) 有条件的村可引进保安公司, 由保安公司的保安人员负责巡察及日常的治安防范, 同时, 当地派出所也要根据安全员的反馈信息有针对的加强一些地区的治安巡察。

4. 政府领导责任制原则。

以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各责任区的治安管理, 增强政府机关对农村治安防范的重视程度, 同时, 将责任区治安状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三、实际运用

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和实际实践发展过程中, 广大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安防范模式。下面介绍几种淮安地区的治安啊防范模式:

1.农村家禽家畜防盗报警器。在淮安盱眙地区公安干警发明的家畜报警器在全县广为使用。将一根极细的导线连在家畜圈门口, 另一端连着芯片感应器, 如果在夜晚有动物袭击家畜或人为偷盗家畜的话, 撞断导线, 导线与芯片失去连接, 芯片就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极大的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为家畜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2.“八化”工程。“八化”即小区防范物业化、散居防范多样化、市场场所保安化、单位防范责任化、重点部位科技化、高危管控在线化、巡逻防控专业化、情报信息延伸化, 被公安部、科技部等专家誉为“基础警务、科技支撑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公安基础工作新模式。在农村地区组织实施了流动信息站, 组织了留守老人、治安积极分子等为信息员, 今年以来, 全市公安机关共收到群众提供的有价值治安信息390条, 先后有121名流动治安协控员受到了表彰奖励。

3.十户联防。十户联防体系在淮安农村受到广泛使用, 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留守人员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的治安策略。它把居民分为十户为一单元, 一家报警, 其他九家都接警的有效机制。这样能最大化的调动治安基础力量, 及时的组织起群众的力量打击犯罪。遏制盗窃案件的发生。措施实施以来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 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四、结束语

新时期的乡村治安防范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生存的大事情, 是中央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做好“平安乡村”建设工作, 保一方平安, 保一方稳定,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赋予公安干警的重任。认真研究当前乡村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 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安全保障, 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安定、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将农村派出所建设和农村治安自治力量建设相结合, 充分的发动和开发农村资源, 构建农村治安防范新模式, 促进农村治安根本性好转。

参考文献

[1]马静华, 罗宁.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J].福州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67.

[2]孙万怀, 黄敏.现代刑事司法和解精神的基础[J].法学, 2006, (4) :102.

[3]傅达林.刑事和解: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J].社会观察, 2005, (12) :24.

篇9:治安综治

关键词:海上治安 防控体系 防范 打击

中图分类号:D8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35-02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沿海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和我国的主张,我国拥有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可管辖海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内容。沿海边防管理是国家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沿海治安问题研究,保证海上治安稳定,是沿海地区边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保障海上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

1当前海上治安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沿海各省纷纷提出“发展蓝色产业”战略,使用各类船舶多达百万艘,船舶的成员组合、活动区域、经营方式和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更加灵活,促使海上治安问题日益复杂,呈现出变化快、特点新的状况。从我国海域的实际情况看,海上治安的态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

1.1海上涉外事件屡有发生,有的性质恶劣

我国海上涉外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并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境内外不法人员利用船舶进行偷渡、走私、贩毒、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逐年增多,并且在南北海域不断推起有规律性的犯罪黑潮;其二,境外黑社会及情报组织对我渔船民进行渗透的情况日益严重;其三,外国军警和台湾方面抓扣、枪击我渔船民的事件频有发生。

1.2海上案件呈多样化发展,暴力性犯罪明显增多

与陆地相比,海上作案的环境比较特殊。首先是海上面积辽阔,人口稀疏,作案以后不容易被发现,并且容易逃匿;其次,海上尤其是远海,是销赃的最好场所,赃物和罪证难以收集。海上作案环境的这两个特点,非常容易使不法分子形成侥幸心理。据统计,海上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约占80%,成为危害海上治安秩序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3海事渔事纠纷逐年上升,并且容易引发恶性事件

随着海上经济的发展,各地渔船民交叉捕捞作业的情况越来越多,互相之间由于挣抢作业区域、网具缠绕、船只撞损等原因经常发生海事渔事纠纷。由于渔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些纠纷容易引发打人、撞船、抢劫等恶性事件。

2影响海上治安稳定的因素

严峻的海上治安态势已经威胁到我国海防线的巩固,严重制约了海上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对海上治安管理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情况的因素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与边防海上管理工作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管理部门众多,管理体制不顺

现有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体制与现实海上管理存在突出矛盾,已经难以制约和控制目前海上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一方面,港区、海域的管理部门众多,涉及公安、军队、渔政、港监、海关等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指挥管理机制。

2.2 管理模式相对陈旧,打击处理力度不够

海上交通点多线长,治安管理对象如船舶和人员繁杂众多,分布分散,流动性大。海上作案容易,销赃迅速,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殊,难以控制。

2.3海上管理基础工作单薄,防范能力不强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海上管理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观因素主要指边防部门在进行海上管理的时候,管理思想定位不准确,管理手段比较单一,造成海上管理防范能力不强。客观因素主要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群众配合边防部门工作的热情不高。相应部门没能根据这些现实因素相应地调整工作方法,造成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2.4边防部队海上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在海上执勤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边防部队的装备比较落后。很多边防所、站的值勤船艇是自己集资建造的,多为木制结构,马力小,吨位低,速度慢,技术设备落后,抗风能力差,难以应付复杂的海上气象,难以满足执勤的需要。

3稳定海上治安秩序,建立海上治安防控体系

海上治安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当前海上治安管理不容乐观的客观形势,要求沿海地区的边防部门全方位地加强海上治安管理力度,进一步改善方法,健全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管理思想,最终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现实情况的、科学的、严密的海上治安防控体系。

海上治安防控体系应该分为两大部分 — 宏观举措和微观建设。这里所说的宏观举措是指当前情况下,国家当务之急应当进行的工作;微观建设是指公安边防部门在海上治安管理过程中所要进行的改革和完善。实施宏观举措是进行海上治安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微观建设是对海上治安管理最直接最具体的落实。因此,必须要有大局观念,把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有所偏废。

3.1宏观举措方面

宏观举措主要是针对当前海上管理部门众多,边防法制不健全,省际海域划界不清以及部队装备落后等问题提出的。

(1)进一步加强边防立法,实现依法管海,依法治边。依法管海和依法治边是搞好海上边防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领海与毗连区法》、《海岸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与海洋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都属于部门法。从我国海洋法律体系构成看,迄今为止海洋管理尚缺少一部综合性大法来协调海上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必须尽快把边防立法列入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

(2)加快海上勘界步伐,划清省区(市)海域边界。近几年因为争夺海上捕捞区、养殖区而在相邻省区(市)海域发生的纠纷事件越来越多,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1998年江苏与山东两省因“前三岛”的归属问题,发生过大面积毁坏海珍品养殖区的事件,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可以看出,海上勘界工作已迫在眉睫。

(3)加大海上管理的投入,提高执勤能力。“九五”期间国家投资6.2亿元加强了陆地边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此相比,对海上管理的投入相差甚远。海上管理设施和船艇装备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边防部队在海上的战斗力。因此,必须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走科技强警、科技管海的道路,提高边防部队海上执勤作战能力。

3.2微观建设方面

包括以海上管理基础工作为重点的防范体系和以快速反映为机制的打击救助体系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是掌握海上治安主动权,提高海上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

(1)防范体系。主要是指严密、细致的海上治安管理基础工作。它是一个从实际情况入手,以群众工作为基础,以日常管理为手段,包括陆地、港口、近海三个层次的疏而不漏的安全防范网络。

1)陆上管理是海上管理的依托。只有进行有效的陆上管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加强群众工作。加强渔船民治安组织建设,在群众中大力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建立治保小组、联防组织,并在组织、业务和思想上加强指导,发挥群众治安组织的潜力。二是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全部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积极利用档案资料,分析辖区内船舶的基本状态和活动规律,研究船舶在海上的违规违法现象,特别是注意其发展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三是进一步增强情报信息观念,建立贯穿纵向和横向的海上治安信息网络,互通情报,加强协作。四是推动联防组织向保安职业化方向的转化。

2)港(岙)口管理是进行海上治安管理的第二道关口。能否对港(岙)口以及港(岙)口内的船舶、人员、物资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海上生产作业和国家海防的安全。针对当前状况,港(岙)口管理仍有几方面工作有待加强:一是进一步搞好船舶证件的审查、签发和管理等工作,认真坚持年度审验制度。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予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当成管理的一种手段;二是在船舶集中的港(岙)口以及进出港通道设置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情况;三是对停泊区进行划分,在坚持“方便群众,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港口分级、船舶分类”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四是定期对船舶进行检查,掌握船舶的防沉、防漏、防冻状况,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五是地方港口要进一步加强对台轮及港澳流动渔船的检查和监护。

3)近海管理是海上治安管理的最后一环,近海海域是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第一线阵地。除了在海上养殖区、重点航道、重点海域采取巡逻、待机等战术手段,预防和遏制犯罪以外,还应该逐步建立新的勤务机制,在近海海域设立海上警务区,把边防派出所的勤务工作向海上延伸,加强一线管理。1998年,福建宁德地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陆上社区型的管理引向海上,有效维护了海上治安的稳定。根据沿海各省海域的不同情况,推行海上警务区,可以借鉴宁德地区的一些做法:对养殖区、重点海域等重点地段实行“分块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海上养殖区进行规划,对渔排等统一编号,设置“路标”,建立海上“小区”,大力组织开展群防、自防和专防,不留防范漏洞;干警24小时值班,把服务送到海上,把管理落实在实处。

(2)打击救助体系。这里主要是指“海上110”报警服务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快速接处警,严厉打击海上违法犯罪,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以震慑不法分子,保护渔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沿海各省都建立了“海上110”系统,但系统的运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系统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科技含量,给出海船艇配备相应的设施装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干警综合素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处警能力。另外,应促进实现“海上110”的社会联动。因为“海上110”是海上治安报警指挥系统,而不是单纯的海上救助救难系统。如果把海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归纳到“海上110”的接警范围,就会使“海上110”的主要职责和任务难以突出。因此,应当实现“海上110”的社会联动,建立与渔政、交通、海上搜救等海上管理服务部门的配合协作制度,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明确各部门在处置海上案件、事件中的责任,从而更加有效服务渔船民和广大群众,维护海上治安稳定。

综上所述,海上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并且灵活性很强的工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补充和完善,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海上治安形势。同时,因为各地情况不同,海上治安防控体系不可能有统一模式,千篇一律,而应该是因地而宜,因时而宜。总之,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海上治安基础工作,敢于开拓探索,注重现代科技在海上管理中的运用,才能建立起全方位的立体防控体系,形成现代化的海上治安力量,才能最终满足“信息时代和“海洋世纪”对边防部队海上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庆夫.边境管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2]徐金春.全面提高海上防范和打击能力[J].边防研究,1999年第6期.

上一篇: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下一篇:深圳市人才引进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