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防控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治安防控论文范文

构建转型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讨

摘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是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指导思想之一,而成功预防犯罪的前提是找到犯罪的源头。控制了货币的流通,就会使大多数犯罪失去了主观动机与客观条件。转型期社会治安防控主体要囊括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首先从改革完善公安机关户籍管理工作入手,确保人口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此基础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加强对货币的规范化管理,进而将预防犯罪的关口前移,建立“预防——犯罪——打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关键词:

社会转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户籍管理;货币规范化管理

文献标识码:A

户籍管理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于195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登记条例》,此后五十多年间户籍管理制度逐渐受到争议。抛开户籍制度自身捆绑的福利问题,笔者认为,户籍管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在转型期使社会成员尽快明确自身的身份与角色、增强社会归属感进而减少行为失范有显著作用。户籍管理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要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构建适应转型期犯罪特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 现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况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指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出发,以公安机关为中坚,以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依托,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的各种警力和社会资源,运用科学的工作机制,把防范、控制、打击、管理和服务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快速反应,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

(1)以巡逻防控为主的模式。该模式目前主要用于特大城市和中心大城市,以110指挥中心为中枢、巡警为防控主体、巡逻勤务为主要防控手段,以较完善的点、线、面巡逻布控为后盾,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和强大的快速反应力量。(2)以重点区域部位、重点人群、重点物品控制为主的模式。该模式多见于地级市及同等规模城市,它整合了公安机关的各项治安业务,由公安机关内部治安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此模式囊括了更多的治安防控力量,如人口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涵盖了基础防控子系统与巡逻防控子系统。(3)整体控制的模式。该模式防控范围较广,以发挥治安防控力量整体优势为目的,立足公安机关所有业务部门,指挥系统下调研、分析、决策部门分工明确,打击系统、管理系统、防范系统、控制系统、保障系统等子系统,层次清晰。

2 从户籍管理入手构建转型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原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各种社会防控要素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打、防、管、控一体化的警务工作系统,并且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汉书•霍光传》中“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的表述为我们指明了源头预防的重要性。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就是要找准现阶段各类犯罪的源头,相应地调整犯罪对策,从而釜底抽薪。

2.1 转型期犯罪现象的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社会失范”理论认为,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的时候,就会用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即越轨行为)来实现它。现阶段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高峰趋势,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位于社会较低阶层的流动人口犯罪与社会较高阶层的职务犯罪明显。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当一部分人有强烈的获得财富的动机,又限于自己的知识、资本或者机遇无法以遵守市场规则的方式达到目的时,就很有可能选择犯罪行为,此多见于底层群体;对于较高阶层,当其行为的效益大大低于犯罪行为的效益时(如贪污受贿),也会有一部分人铤而走险,以图获取更多的财富。

(2)犯罪结构改变,经济犯罪显著上升。当代中国的激励机制,正由系统分配制度向市场分配制度转型。市场分配制度充分显示了财富的优越性,一个社会成员拥有的财富越多,其社会地位相应越高。而且财富较之其他社会资源具有更强的可比性、流通性、交换性。从而使人们有更强烈的获得更多财富的愿望,一旦无法合理实现,就会引发犯罪。

(3)犯罪方式高科技化。利用IT技术进行犯罪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该类犯罪以黑客入侵、投放病毒木马、伪造数字认证等为手段,除少数以窃取政府机密为目的外,大多旨在控制受害人账户直接掠取钱财或盗取商业秘密间接谋取暴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的犯罪(故意犯罪)绝大部分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以获取钱财为目的,利用我国目前货币监管漏洞实施犯罪。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人们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加之社会信用机制尚不健全、转帐结算普及率较低,现金交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随处可见的现金为以盗窃、抢劫为代表的多发性侵财犯罪提供了机会。此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方便市场交换的同时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在流通中几乎不留痕迹(除非对特定连号钞票进行监控),而且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现金流通的监管薄弱,这些综合在一起就使货币成为诸多犯罪的共同目标。例如众多贪污受贿正是利用了银行对大额提现的放任,银行卡诈骗则利用了银行不限制个人账户的数目与对非正常转帐监控的缺失。因此,只要管好了货币(即现金),便会使绝大多数犯罪丧失主观动机与客观条件,进而堵住了大多数犯罪的源头,就可以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2.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有主体

犯罪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社会现象,犯罪的发生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行为人的结果。因此,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是整合了社会各种治安防控积极力量的大系统,其主体要包含所有涉及社会稳定的力量。

管好诸多犯罪的源头——货币(现金),就不能脱离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一直扮演了“重要部门”、“要害单位”的角色,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被动地防御针对其自身的以抢劫为代表的暴力犯罪和以诈骗为代表的智力犯罪,而以公安机关为主的政府力量则在金融体系外围疲于应对各种利用金融监管制度缺陷实施的犯罪,为货币金融管理的缺失买单。构建转型期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打破传统防控模式,按照系统优化的原则,对公安机关、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等所有具有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犯罪功能的社会力量进行优化重组,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统一指挥、信息共享的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机制,协调防控体系内部各要素功能的发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效能。

2.3 户籍管理的公共安全价值

公安工作就是人的工作,以户籍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人口管理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础。没有人口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公安工作就会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年的警务实践经验表明,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人口信息是公安情报信息的核心内容,缺乏及时、准确、充分的情报信息,公安工作将陷入泥沼,动弹不得。人身识别是公共安全工作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而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颁发的身份证是最常用、最便捷的识别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以金融业为主要媒介,在各个生产部门、生产环节之间快速流通,需要进行人身识别的场合越来越多,相应地对户籍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好货币的基础就是完善户籍管理,加强对人口基本信息与动态信息的收集、掌握,确保个人身份信息的真实、充分,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在此基础上才能出台相应的金融监管政策与刑事政策,监控货币的流向,实现管得严、控得住、打得准,最大限度预防和打击各类犯罪。

3 建立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措施

3.1 全面改进户籍管理制度

户籍管理集信息收集统计、心理威慑、人身识别、时空控制、组织防范等作用于一身,在计划经济年代,以户籍管理为中心的治安管理模式曾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其主要问题是管理越来越同现实生活脱节,难以满足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转型期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特别需要发挥户籍管理的人身识别和情报信息收集功能。

(1)逐步推行“一证通”制度。

推行“一证通”制度,通过废除其他身份证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仅颁发居民身份证作为唯一的身份证明,进而对人口实施统一管理,是现代户籍管理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实现“人户兼顾、以人为主,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管理模式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时代赋予了“一证通”制度新的内涵。

从横向上看,要在社会保障与户籍管理间建立“一证通”。建议借鉴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局(SSA)的做法,将户籍管理与社会保障挂钩,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其社会保障的账户名,从而使户籍管理为社会保障的管理提供人口信息支持,同时遍布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作为稳定而高效地收集动态人口信息的渠道,提高户籍管理的主动性和户籍信息的准确性。从纵向上看,要在公安人口管理内部推行“一证通”。目前“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暂住证”的管理模式,是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城乡差异明显导致户口迁移调控难以完全到位的背景下采取的折衷做法。笔者认为,明确划分户口簿与居民身份证各自的功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宜将前者定位于历史背景和社会关系的调查,增加婚姻状况、家庭情况、出入境记录、犯罪记录等信息并依据户口调查结果及时更新,后者则要突出其强大的人身识别功能,通过明确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工作,使社区民警节省大量精力。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为“一证通”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在应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联网查询与和身份识别。特别是8MB存储容量为人口信息开发与数据挖掘预留了空间,可以考虑将持证人的指纹、掌纹、虹膜、声纹、DNA特征等生物特征经加密处理后存入身份证,利用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技术提高人身识别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全面清查户籍信息。

频繁的人口流动使户籍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冲击,要以目前公安部门掌握的户籍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全国人口进行普查、公安机关统一组织社区民警广泛开展户口调查的途径,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全国自然人、自然单位的清理与确认,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杜绝重复身份证号、家族历史不清等现象,摸清的流动人口的迁移轨迹,确保人户统一,建立户籍信息变更申报制度、重视户口调查工作,为建立“一证通”制度以及强化金融货币监管提供坚实基础。

3.2 加强货币规范化管理

我国货币流通监管不力,一是由于法律规制落后,目前银行业遵循的还是1988年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二是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加快与国际接轨,传统的国有银行也在逐渐推行股份制改革,银行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不足;三是长期依赖政府,金融体制改革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信用管理不完善、虚拟交易方式的安全问题明显等缺陷,制约了能对钱的流向进行全程监控的信用卡等非现金结算手段的应用。

(1)规范账户管理。

首先以公安机关的户籍信息为基础,严格推行实名制。目前银行账户实名制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在于银行系统缺少准确、充分的户籍信息,这就需要银行与公安机关实现人口信息的共享。其次,实行单一银行账户制,全面核实客户

身份信息,实施一人一帐、一户一帐、一单位一帐,使利用多账户转移非法所得的行为绝迹。

(2)推广信用卡、票据等非现金结算方式,控制个人现金持有数额。

这样做可以减少现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抢劫运钞车),使犯罪行为无法直接获得现金、提高犯罪成本,并对常见的用现金进行受贿行贿的犯罪行为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使资金在流动的过程中留下尽可能多的轨迹,震慑不法人员,结合户籍信息中有关户口迁移历史、社会关系等记录,便可为日后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多线索。但推广信用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银行要降低刷卡手续费,商家则要踊跃购置POS机,使非现金结算方式覆盖从各类劳务到日常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等各个领域,个人仅持有少量零钱。

(3)构建全国统一的银行结算体系。

在前几项工作完成之后,非现金结算方式已经基本普及,直接针对现金的犯罪已经大幅减少。此时需以国家之力联合税务、工商、海关等部门构建统一的银行结算体系,将全社会的资金交易基本纳入覆盖全国的银行电子支付结算系统,由该系统记录全社会的资金交易情况,彻底颠覆凭发票入账的制度,使偷漏税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难上加难。

(4)推广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高账户资金的安全性。

实践证明,目前实行的“账户凭证+密码”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完全保护个人和单位的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必须以公安户籍管理部门采集的居民个人生物信息为依据开展同一认定,在账户资金异常流动时只有户主持合理理由亲自到场确认方可放行,不给妄图利用银行卡进行盗窃、诈骗的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3.3 整合治安防控力量,搭建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治安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问题,发动全社会力量予以解决是唯一的正确道路。预防、打击转型期日益突出的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犯罪,需要各个社会治安防控主体间打破业务上的界限,实现情报信息网络的共建与共享:在预防犯罪中,公安机关向银行提供准确详实的户籍信息,确保实名制、单一账户制的严格实施;在打击犯罪中,银行为公安机关提供账户资金的准确流向、账户户主的信用记录,促进“情报信息主导侦查”理念的实现。对国家要增加研发投入,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以“金盾工程”为依托,设定不同信息的密级,与国家认证数字认证中心、密钥管理中心和数字注册服务中心合作,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情报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流通,建立部门间的共享数据库。从而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情报要素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工作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熊一新,李健和主编.治安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武田.钱防犯罪——预防犯罪的必由之路[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杨玉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论纲[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11).

作者:吴剑扬

第二篇:边境地区治安防控的“崇左经验”

编者按

近年来,崇左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化公安改革和推进“四项建设”为动力,以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处置事件,办理案件,深入推进“平安崇左”和“法治崇左”建设,在反恐、禁毒、边境治安管控、解决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日,本刊记者专访崇左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朱中卫,请他就边境地区治安防控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作深入解读。

地域概况:

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邻百色、南宁两市,东南邻钦州、防城港,南与越南北方谅山、高平两省接壤,边境线长达533公里。全市辖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天等、扶绥和江州五县一市一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4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9%,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地级市。崇左市沿边近海连接东盟,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四个,二类口岸三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边境便、通道213条。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崇左已成为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大陆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崇左是一块以壮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热土,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00多年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在这里发动了镇南关起义;87年前,邓小平在这里领导了龙州起

义,创建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崇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中国“糖都”和“锰都” 之美誉。境内有举世闻名的花山崖画和德天跨国瀑布等自然景观,还是崇左特有、国家一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白头叶猴唯一栖息地。

警队概况:

崇左市公安局下辖宁明、凭祥、龙州、大新、天等、扶绥六个县(市)公安局和江州分局,89个公安派出所(含21个边防派出所)。全市实有警力1800多人(不含武警),占全市常住人口万分之七点六。近年荣获自治区级以上集体荣誉136次,36人次荣获“全国任长霞式公安局长”“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自2010年至今,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六年排名全区第一。

反恐:打防管控,守住底线

记者:朱市长,感谢您接受本刊专访。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三股势力”涉恐人员利用崇左地区特殊地理位置闯关出境甚至制造流血事件的案件时有发生。崇左市的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经受住了考验,多次挫败暴恐分子假道崇左偷渡出境的图谋,并且守住了不发生暴恐袭击案件的底线,为国际反恐斗争及国家的安宁作出了贡献。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朱中卫:感谢《现代世界警察》对崇左公安工作的关注。正如你刚才所说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崇左市成为反恐斗争前沿阵地,反恐防恐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我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的直接指挥下,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分析研判形势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打、防、管、控” 有力措施,通过军警民联防、跨国跨区域警务协作、举报涉恐线索重奖等方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反恐斗争,严防涉恐“三股势力”人员外逃和“回流”,筑牢了边境反恐的“铜墙铁壁”,守住了不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的底线。

在工作中,我市破获了多起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例如2014年12月21日,我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提供和深入排查搜集的信息,在凭祥境内拦截一批涉嫌偷渡的极端组织暴恐人员。一名穷凶极恶的暴徒狗急跳墙,持刀袭警,连刺民警数刀,并企图抢夺民警枪支,民警果断开枪,将其当场击毙。同时,在现场抓获涉嫌偷渡的极端组织人员及被其裹挟出逃的妇女儿童共22人(其中成年男子六名、成年女子七名、儿童九名)及两名“蛇头”。2015年1月18日晚,我局根据上级反恐指挥机构的指令,组织警力在凭祥市区对一伙从广东方向流窜至广西边境企图闯关出境的涉恐犯罪嫌疑人进行封堵。在对一辆可疑面包车依法盘查时,遭到车上两名涉嫌偷渡暴恐人员持刀袭击。民警在对空鸣枪警告无效后果断开枪自卫,当场击毙两名疯狂持刀袭警涉恐犯罪嫌疑人,抓获欲乘乱逃跑的涉恐犯罪嫌疑人及受雇为涉恐犯罪嫌疑人偷渡出境充当向导的“蛇头”各一名,当场缴获匕首两把。另一名趁乱逃跑的涉恐犯罪嫌疑人(后来通过讯问证实此人系这次偷渡活动的实际组织者)慌不择路流窜入市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危急关头,由区、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联合组成的反恐作战指挥部当机立断,靠前指挥,釆取有效措施,连夜通过网络和电视向凭祥全市人民群众发出协查通报,号召人民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提高警惕,搞好防范,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的行动。为防止涉恐犯罪嫌疑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孤注一掷,釆取极端手段疯狂报复社会,指挥部还调集大批警力,对车站、客运中心、广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单位、要害部门加强巡逻防范。与此同时,组织多个由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混合编队的突击小组,对在逃涉恐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段进行重点搜索。1月19日下午,被围困近24小时的涉恐犯罪嫌疑人在逃窜中被群众发现,信息立即报到110指挥中心,突击队伍接到指令后迅速逼近目标。最后在一个地势险要的山洞中发现目标,两名突击队员奋不顾身闪电出击,生擒了在逃涉恐犯罪嫌疑人。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這场反恐作战的胜利除了指挥有力、三军用命以外,我们广大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极高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以及为了社会安宁敢于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起了关键作用,他们在生死考验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钢铁意志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为他们骄傲和自豪。

禁毒:专群结合,打防并举

记者:据我们了解,崇左市与越南广宁、谅山、高平三省十个县接壤,边境线长达533公里,有七个口岸、1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213条跨境通道与越南互通,境内外毒品犯罪分子纷纷盯上了这条通道,崇左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本刊今年就陆续刊发了几篇有关崇左市公安民警舍生忘死与毒贩作斗争的稿件,也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朱中卫: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禁毒委的坚强领导下,崇左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6号文件以及全国、全区禁毒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沿边的环境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专群结合,全力打好禁毒预防、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严打、禁毒管理等五大战役,禁毒社会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市缉毒执法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两项主要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全区前列;禁毒预防教育普及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区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普及率达到90%;毒品走私入境、外流贩毒、重点场所涉毒犯罪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稳步推进,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和戒治。2015年度,在自治区统计局开展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崇左市禁毒工作效果综合排名全区第一。201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毒品案件965起,其中重特大案件326起,公斤级以上毒品案件118起,攻克公安部目标案件16起、省级目标案件两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90人,逮捕872人,缴获各类毒品547.2公斤(其中,海洛因386公斤);查处吸毒人员8167人次,收戒2581人次。缴获毒品海洛因总量连续多年排名广西第一,缉毒执法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两项主要指标保持全区前列,美沙酮门诊治疗年保持率为80%以上,禁毒预防教育普及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禁毒工作又有新的发展,截至9月30日的统计,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07起,其中重特大案件40起。缴获各类毒品144公斤,其中海洛因76公斤。今年6月7日,我局禁毒、边防部门联合作战,经过精心侦控,在大新县雷平镇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缴获毒品海洛因60块,净重21公斤。这是近年来广西破获的单起案件缴获海洛因数量最多的案件。

记者:在禁毒斗争中,你们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朱中卫:在长期的禁毒斗争中,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六个“坚持”。

(一)坚持党政统领,全面推进禁毒社会化机制建设。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长期以来,崇左市委、市政府从“守土有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坚持把禁毒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作为党委、政府管理社会治安的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出台了《崇左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带头抓、公安机关担当主力、禁毒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禁毒工作新格局。其次是强化责任落实。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批示,亲自研究部署禁毒工作,还经常深入基层公安机关对禁毒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解决禁毒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状,落实禁毒工作目标责任制,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禁毒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为我市扎实有序开展禁毒工作奠定了基础。再次是强化保障措施。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重新调整了市禁毒委领导班子,并根据实际需要在人、财、物方面对禁毒工作给予倾斜支持。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公开招聘录用140名辅警,充实到各级禁毒部门,在广西率先成立公路查毒专业队伍,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各级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崇左、大新、龙州、宁明两级四个公路毒品检查站和崇左市及凭祥市两级戒毒康复中心,并配备了一台装甲车和其他一批必要的装备。这些都保证了全市禁毒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坚持齐抓共管,初步形成禁毒工作社会化格局。在国家和自治区禁毒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級禁毒委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禁毒工作的开展,积极组织协调、广泛发动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活动。各级禁毒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通过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协同配合,稳步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作为禁毒主力队伍,公安机关经常主动约请检察院、法院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力度,从重从快惩治毒品犯罪。公安、边防、海关、安全、交通、邮政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毒品的堵源截流工作中起了关键作用。宣传、法制、广电、工会、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广泛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姐妹联手共建和谐边防”“中越青少年手拉手”等禁毒主题活动,使禁毒预防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门把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必修课目,积极推进毒品预防教育园地建设,努力实现“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的工作目标。公、检、法、司、边防、海关、交通各家合力,以禁毒专项行动为契机,共同围追堵截,严防死守毒品入境、过境,使毒品违法犯罪分子无藏身之地。

(三)坚持高压严打,禁毒执法效能进一步增强。首先是强化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对各类毒品犯罪坚持“零容忍”、 严打击。201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案件1300

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65名,逮捕1088名,判处死刑(包括缓期执行)96名,无期徒刑132名,有期徒刑635名。缴获各类毒品801公斤(其中海洛因633公斤),毒资5000多万元。其次是提高堵源截流工作能力。针对毒品入境、过境的严峻形势,建立堵源截流机制化、查缉网络网格化、公开查缉常态化、线索导查信息化“四化一体” 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将毒品堵在境外、截在当地。2015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统一路查26次,流动查缉1500多次,通过公路查缉侦破重特大毒品案件占年度侦破毒品案件总量20%以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禁毒管控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深化社会面管控。公安、综治、司法等部门积极落实“包乡、包镇”“路长制”“一村一警务助理” 工作模式,深入村屯、街道、戒毒场所走访摸排,做到“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掌握情况,摸清底数。公安机关结合排查情况,不定期开展收戒行动,对吸毒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对初次吸毒和未成瘾者进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努力实现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二是探索创新社会面服务。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崇左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全市78个乡镇和73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并挂牌设立禁毒工作站,配备专(兼)职禁毒干部共254人,禁毒社工92人,建成二级标准禁毒工作试点站一个,三级标准禁毒工作试点站13个,为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和管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强戒毒康复就业安置工作。继续推广“阳光工程” 经验,加大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工作力度。崇左市戒毒康复中心自2012年揭牌成立以来,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搭建了一个集食宿医疗、戒毒干预、劳动就业、心理矫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康复平台,先后集中安置吸毒康复人员329人次,减少了复吸现象。四是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我市将在册吸毒人员替代治疗费用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为美沙酮维持治疗提供坚实保障。全市疾控中心共有七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截至目前,累计治疗3558人,日均服药400余人,近三年美沙酮门诊治疗年保持率为80%以上,减少了56万余次的吸毒活动,对稳定社会治安起到了良好作用。

(五)坚持打防结合,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提高。一是抓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我们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以及《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 等活动,建成了一批禁毒教育基地(园地),创建了一批禁毒示范学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二是提高禁毒宣传覆盖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禁毒工作的部署,由禁毒委和综治委牵头,我们对全市七县(市、区)78个乡镇的毒情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对涉毒问题严重的县(市、区)和乡镇、村屯釆取挂牌督办、综合治理和约谈追责等方式,使毒品入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区)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面貌。与此同时,我们结合边境地区实际,开展规模不一、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如利用邮政“政讯通” 宣传平台,将精心制作的禁毒宣傳海报覆盖全市800多个村委和社区;制作禁毒宣传铝牌,永久性挂贴在学校、宾馆、酒店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间、卫生间及过道等醒目位置。在广播电视、报纸滚动播发(刊载)禁毒公益广告2000多条(次),累计向群众发送短信10万多条,还推广宣传禁毒公众微信号,制作发放禁毒宣传手册。三是举办大型特色禁毒主题宣传活动。经常适时举行公开焚烧毒品活动,邀请中小学校师生参与。还经常因地制宜举办各种禁毒宣传山歌会、以禁毒为主旨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和禁毒成果巡回展览等群众活动。这些对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警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劝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2014年度自治区统计局开展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崇左市禁毒工作“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单项排名全区第二。

(六)坚持加强国际警务合作,打击合力进一步强化。边境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多数属内外勾结的跨国犯罪形式,这为我们追根溯源、彻底禁绝毒品带来了新的课题。几年来,我们主动加强与邻邦越南警方的沟通协调,积极开展双边警务合作,推进禁毒国际合作向多领域、多层次、多触角方向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果。我市公安机关与越南的谅山、高平北方两省警方保持畅通有效的热线联系,互通信息,定期会晤,通报协查,举行联合行动,这一系列的国际警务合作破解了跨国犯罪活动侦办的难题。2014年5月,我市公安机关与越南高平警方联手破获的“语文茂”及以黄某亮为首的跨国武装贩卖毒品案,2015年11月我市公安机关禁毒部门与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联合行动,在凭祥市抓获越南河内警方通缉的大毒枭邓明珠并将其安全移交河内警方等案例,都是国际警务合作的成功典范。

执法:公正理性,规范高效

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年来,特别是您主政崇左市公安局之后,在崇左市公安机关中,力推践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理性、平和、规范执法的理念,提高执法公信力,推动崇左市法治平安社会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朱市长既是领导干部,又是法律专家,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抓这项工作的。

朱中卫:近年来,崇左市公安机关以深入推进“四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民警的执法教育培训力度,教育民警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问题,努力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同时,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推进受立案分离改革、两统一改革(预审改革)和权力清单改革,通过改革和对执法中常见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2014年以来无行政复议被撤销、无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发生。2015年,市公安局荣获“2013~2014年度全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网上执法全程管控成绩排名全区第一。在执法活动中,公安局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亲自组织带领民警,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妥善处置和化解了一系列矛盾纠纷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江州区某屯征地拆迁安置问题是多年来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为有效处理这一案件,我们多次深入某屯调查了解情况,并多次召集江州区政府、街道办、派出所及相关部门干部开会研究,并认真组织刑侦、治安、法制等部门负责人反复研究案情,经反复论证分析,对案件进行了准确定性和严格甄别。为了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深入某屯对村民进行耐心细致的法律解释和政策宣传,使广大村民提高了法律意识,消除了误会。由于严格掌握法律尺度,坚持打击违法犯罪和教育引导相结合,使这一棘手的“骨头案” 顺利办结,群众心服口服。此案的办理过程和结果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公安厅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16年1月,广西某学院崇左分院学生杨某被发现在该校的男生宿舍楼坠楼身亡。此后,学生亲属就赔偿金额的问题多次与校方协商未果,双方由此产生矛盾纠纷。3月10日中午12时许,学生亲属组织60余名亲朋好友到学院要求院方提高赔偿标准。由于事件地处学校校区,吸引了大量群众和在校学生围观,若不及时处置将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接报后,我们高度重视,立即组织100余名民警到现场做好秩序维护工作,并组织双方进行调处。在现场,主要领导向死者亲属代表表明了身份,并认真倾听家属的诉求及理由,随后,从案件定性、赔偿依据、赔偿标准等方面向亲属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并指出了亲属到学校寻衅滋事的法律责任、法律后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将法治思维与案件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讲道理、列证据、说理由等方式,向亲属方及校方分析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并逐一回应了亲属、校方对于案件调查、赔偿事宜的有关疑问。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解释、调解后,学生亲属与校方达成和解,死者亲属全部撤离现场,双方约定日后再进行理性协商。为了妥善、彻底地解决矛盾纠纷,当日18时许,主要领导又组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事件的化解工作。至此,一场险些酿成群体性事件的校园寻衅滋事事件得到了稳妥的处置。

几年来,我们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制培训班,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要求民警秉公执法,严肃执法,坚定不移地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执法活动中的违法倾向,无论大小,敢于“亮剑”,坚决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坚决杜绝“态度执法”“ 关系执法”和“人情执法”。

管控:完善基层警务工作机制,延伸治安管控触角

记者:与内地相比,边境地区打击犯罪和维护稳定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

朱中卫:当前,边境地区打击犯罪和维护稳定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人力、物力的短缺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加大,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管边控边科技含量,全力推进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在边境地区共整合边防、公安“天网”等八类监控资源800多个探头接入广西边境立体化防控基础信息系统,建成涵盖车辆职能分析、进出边境管理区等系统为一体的指挥调度系统。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边境地区大治安格局和基层警务模式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将“一村一警”的农村警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安机关力推“一村一警务助理”机制创建。目前国家治安行政保衛力量只延伸至乡镇设立公安派出所,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委员会在内部设立“治安保卫”专干,没有警力的治安保护是居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们在社区、村委设立“警务助理”作为治安管控力量,进行专业培训,配备一定装备,直接在公安派出所的指导下,承担治安防范、交通协管、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政策宣传、便民利民服务等职责,这样的“警务助理”成为了我们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是一支新生的辅警力量。我们目前分别推出了“村级专职警务助理”和“1+1+N”的警务模式。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我们市公安机关目前正在推行的“1+1+N”。前面的“1”指一村一警,即每一个行政村或社区配备一名村警或社区民警;后面的“1”即每个村或社区配备一名警务助理。“N” 即在辖区建立“+铺(营业铺面)联防”和“+户联防”,不定员广泛物色党员干部、退休干部职工、小区保安、城管人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各行各业治安积极分子,组成遍布各处的治安网格员,打造无处不在的治安防控体系。江州区党委和政府对“1+1+N”警务模式高度重视支持,将这项工作纳入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至各乡镇和区直各单位,考核聘任117名政治合格、能力突出的团支书或人口统计员为98个行政村和19个社区的警务助理,并建立警务助理工作、保密、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决定每年由政府财政划拨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警务助理的工作、教育培训、交通误餐和话费补贴。由公安机关负责对警务助理的人事任免、经费发放、奖励兑现和惩戒处罚,确保监督到位、管理到位和奖惩到位。江州区委和政府数次召开常委会和常务会,专题听取公安局关于建立“1+1+N”警务工作机制的工作汇报,并组织综治委、财政局、团委、人社局及司法机关共同研究解决制约“1+1+N”警务模式建立发展的实际问题,并成立“1+1+N”警务工作办公室,规定了驻村(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的组织巡逻防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协助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掌握社情民意、协助交通管理、开展禁毒帮教、服务人民群众等八大责任。在城区N网格员管理中,社区民警根据责任区面积、人口、环境等因素,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固定数名党员干部、物业保安及治安积极分子为网格管理员,建立起全面覆盖、共同参与的防范工作模式。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大网格内再划分小网格,落实到每个院落的门卫、楼幢长、居民骨干、中心户长,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服务管理格局,以服务促管理,形成网格化警民联防、矛盾纠纷警民联解的机动模式,使信息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 问题在一线解决,为辖区居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1+1+N” 警务模式推行以来效果明显,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今年5月,全区公安机关统一开展打击“卡片招嫖”专项行动,社区民警将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发布在网格员微信交流群上,号召广大网格员积极提供案件线索,共同净化社会风气。微信发出当天即收到丽金社区网格员黄某某提供的信息,称其到城南某便捷商务宾馆拜访朋友时,发现客房内有色情服务卡片。社区民警根据黄某某提供的信息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一个以桑拿洗浴为名的色情服务场所,当场查获卖淫嫖娼人员12名,其中七名涉案人员被检察机关以涉嫌组织卖淫罪批准逮捕,五名被处以治安处罚。某日晚上,一名出租车司机网格员出车途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现几名身份不明的男子神色慌张,形迹可疑。该网格员镇定自若,悄悄靠近可疑人员仔细观察,记下对方乘坐车辆的车牌号码,及时向社区民警反映了情况。该网格员反映的情况与上级公安机关通令追堵的一个流窜桂西南妄图偷渡出境的涉恐团伙吻合,接报后我市公安特警闪电出击,成功截获可疑车辆,抓获九名假道我市潜逃出境的涉恐人员。据统计,两年来江州分局依靠网格反恐群防力量提供的信息,先后查获企图从我市偷越国境、边境的涉恐犯罪嫌疑人共五批45人。

从警:忠诚为魂,法治为则

记者:朱市长,您的从警理念是什么?

朱中卫: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我之所以能够走上公安局长岗位,正是这一论断科学性的一个明例。

我上大学时,学的是法学专业,曾做过警校教师,长期从事公安法制、纪检监察工作,使我养成以法治思维思考问题,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认为,作为一名公安局长,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然后才能做好一名出色的行政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判断事物和问题性质,善用法治方式、法治规则、法律手段来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案件事件,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第一位的,这是为警者的灵魂。而树立法治理念和善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是从警的基本准则,这是处理所有警务活动包括队伍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一切与法治精神相符合、有利于平安建设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去做,并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反,一切与法治精神相违背、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加以避免。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并善于运用法治的手段和方法,着眼长远,防患于未然,科学用警,精准打击,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另外,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清正廉洁,办事公道,励精图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公安事业的发展,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共安全建设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作者:王志祯?张安妮

第三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期待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 体系建构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述

为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包括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治安防控之所以要成为一个体系,是因为一个体系化的、系统性的工程运行更加有效。作为建立全国性的社会治安预防体系,更加需要一个完整的并相互联系的系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公共和个人行为的秩序与安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公安司法机关为主体,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措施及技术手段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系统性预防和控制的一项专门工作与方案。

(二)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①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不仅包括未成年人主体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还包括某些触犯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仅仅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对未成年人犯罪之后的改造工作做了大量努力,使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又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努力使影响公7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预防,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符合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教育好未成年人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对他们个人来说是一个悲剧,对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悲剧。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有利于未成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未成年时期,是人生最富有朝气、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如果国家、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尽力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培养、保护工作,使他们始终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成长,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积极力量;如果忽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任其发展,就会使一些未成年人受到有害因素的毒害,走上犯罪道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年纪轻轻就走上犯罪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则会影响整个人生道路。

最后,未成年人犯罪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预防。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绝对数有所上升,更为严重的是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不断增长。

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现状

(一)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的相关规定,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机制架构应该是:“政府统一领导;行政部门(含居委会)各司其职;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各尽其责、相互配合。”该法主要从各部门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职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以及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未成年人犯罪事前预警不足。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学校、家庭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必要的沟通,公安机关没有及时介入,从而失去了预防的最佳时机,没有将犯罪遏制在萌芽状态,致使很多未成年人从“严重不良行为”逐步发展为骇人听闻的恶性犯罪。其次,没有形成系统的预防工程。这种统一的责任要求与极不统一的责任者的矛盾,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责任的落实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困难。全社会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未形成有机联系,难以合成强大合力。最后,职能主体缺乏向基层延伸的触角。未成年人帮教管理的基本模式应当是以党和政府组织为职能主体,公安司法部门发挥各自职能,教育、劳动等相关部门和其他社区组织积极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格局的综合作用并未显现,因为职能主体的触角并没有真正覆盖社区,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环境诱因没有根本消除,很多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淫秽色情网站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旧存在,这些都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毒瘤。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体系建构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体就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体系建构而言,应考虑到未成年人犯罪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面性,主要从主体层面和技术层面入手。

(一)主体层面

首先,党和政府要做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蓝图规划,做好社会治安防控具体工作的政策指导,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现有法律规范,从实际出发,为未成年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未成年人成年之前,政府应为其解决入托、入学等各种问题,使其能够受到很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从小就注重讲文明懂礼貌;在未成年人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讲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培养教育其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其次,公安司法机关作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应团结各种社会力量,以巡逻防控为主要的勤务方式,同时实施其他各种防控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公安机关作为防控力量的主体,主要的社会防控职责是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做好社会治安的日常管理,防止违法犯罪与事故事件;对危害社会治安的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帮助、教养;依照法律揭露犯罪、惩罚犯罪与矫治犯罪;积极提出治安建议、审判建议、矫治建议,帮助社会健全规章制度,堵塞社会漏洞;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指导群众,采取各种措施做好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其他司法机关,如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司法行政机关等在对未成年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中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如学校、居委会、公益组织等。学校针对染有恶习的学生必须以转变学生的思想为首要任务,加强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把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到未成年人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去。要深入了解学生实施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随时掌握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痛悔前愆,悬崖勒马,并且从过去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最后,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范。未成年人必须加强学习,接受教育、提高认识能力。只有明辨是非、学法懂法,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避免和预防犯罪的发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以及违法犯罪的种种诱惑,

(二)技术层面

防控技术不仅是用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治安防控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警务信息化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社会面管控工作,如“全警情报流”等等。

首先,应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技术防控网。大力推进110报警与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推进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加强引导,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府防控效能;在治安情况复杂、易发案地区、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可以设立报警点,安装醒目标志,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活动起到警示作用。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公安工作信息化的推进,运用现代科技打造信息警务,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素质。应选派那些业务熟练、工作耐心、责任心强的民警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民警要采用针对性的办案思维和技能,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生理的特殊性。最后,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技防知识。在学校及社区,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的宣传引导工作,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知识,联合学校及家长和居委会一起对有不良嗜好的未成年人进行引导和教育,还可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心得交流会,宣传犯罪的危害,让未成年人观看相关影视资料,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能更好的普及开来。

注释:

①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第1次修订通过,2006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第2次修正。

②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修正。

参考文献:

[1]路琦,董泽史,姚东,胡发清.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3).

[2]王盛君.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归因及防范机制的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3]邓联华.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6):175-176.

[4]张可,王超.情报信息在多发性侵财犯罪侦查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6).

(作者单位: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作者:赵德刚 孙瑞

上一篇:国际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营造技术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