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2024-04-20

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通用10篇)

篇1: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1、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2、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3、不要喝生水。

4、注射流感疫苗。(二)加强校园管理:

1、门卫要做好门检工作,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测。

2、常见病、多发病高发期,根据需要,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此项工作由班主任老师完成并进行登记,卫生室派专人检查。

3、做好幼儿晨午检工作,密切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凡发热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4、按要求做好对发病幼儿的情况调查工作,并登记造册。

5、加强值班,保障通讯畅通。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及时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疾病防控机构报告。

6、活动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三)增强师生健康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3、根据气温变化,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4、尽量减少集会,尽量避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篇2: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1、校医和学校领导经常通过晨会、板报、专栏对全校师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宣传。提高师生的自我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②每次洗手后用清洁的手巾和纸巾擦干。

③不要共用手巾。

④注意均衡饮食,参加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①加强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

②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而且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3、加强校园垃圾清理,打扫。教育学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经常疏通污水沟,清除卫生死角。每周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喷药消毒1次

4、随时掌握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检查治疗。

5、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每学期购买除“四害”药品。春冬季节以消灭越冬蚊为主。夏秋则以消除蚊虫的孳生地为主。晚自习时间给每间教室喷洒灭蚊药水。号召学生购买些对人畜无害的蚊香在晚修时间用。

6、在流脑、乙脑流行季节,首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向学生了解流脑、乙脑的危害性和预防流脑、乙脑的重要性,使学生愉快接受预防接种,最后督促学生到防疫站接种疫苗。

7、加强营养指导。对饮食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流行,保障师生健康,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本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利用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3、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教职工炊事员任职前的体检制度。凡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有症状的带菌者(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结核病)和健康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满或服药治疗后,经细菌培养阴性的并有医师证明才能上岗。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餐厅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的健康。

4、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班主任、科任、校医要经常观察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由校医根据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工作。5、教师身体不适时要主动到医院治疗,并把病情及时反馈给领导及校医。校医要随时追踪。6、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健全各项卫生制度,订出环境卫生分片包干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的方法,加强通风换气,校园环境和厕所定期进行消毒,“除四害”。

二、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急性传染病,除加强经常性的卫生制度和卫生措施外,还应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执行晨检制度。早读课时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检查本班有无缺课学生(无上学的学生要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病人,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班主任、校医要随时对可疑病人进行跟踪)。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立即请校医实施隔离。同时,立即向德育处、办公室及学校领导报告。

3、师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务室或正规医院诊治。医务室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把学生的病假条反馈给医务室。

4、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5、校医迅速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并协助“120”转移被隔离人员,指导做好消毒工作。6、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封锁相关区域,维护校内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引导求援车辆到达现场。

7、一旦在学校内发现发生患急性传染病时,立即按规定作疫情报告,由当地卫生防疫站酌情进行消毒处理。

8、德育处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9、总务处、综合处负责对有关区域进行消毒。

10、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发展趋势,可暂时停止大型集合,必要时,请示教育局批准实行暂时停课。

11、安全员按规定完成传染病事件报告

A 沙眼:

1、每天用干净水洗手、洗脸,保持眼睛清洁卫生; 2、不与沙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

3、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用手随意揉眼睛。B 结核:

1、对有家庭病史者,要做到定期体检;

2、不与结核病人接触,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C近视:

1、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2、不在强光、暗光下及行驶车船上看书;

3、读书看报时保持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

4、用眼一段时间后要放松远眺。D 龋齿:

1、经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做好牙齿保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3、少吃不利于牙齿保健的食品;

4、睡觉前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E 流感:

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天气变化时,注意及时增减衣服。F 腹泻:

1、搞好粪便管理,远离污染源;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G 乙肝: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

2、不接触乙肝病人; H 伤寒及副伤寒:

1、加强粪便管理;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I 流脑:

1、搞好卫生防疫,积极接种流脑疫苗;

2、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3、搞好宣传,提高防护意识,保护易感人群。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葫芦岛市实验中学 二O一四年九月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1、校医和学校领导经常通过晨会、板报、专栏对全校师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宣传。提高师生的自我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②每次洗手后用清洁的手巾和纸巾擦干。

③不要共用手巾。

④注意均衡饮食,参加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①加强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

②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而且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3、加强校园垃圾清理,打扫。教育学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经常疏通污水沟,清除卫生死角。每周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喷药消毒1次

4、随时掌握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检查治疗。

5、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每学期购买除“四害”药品。春冬季节以消灭越冬蚊为主。夏秋则以消除蚊虫的孳生地为主。晚自习时间给每间教室喷洒灭蚊药水。号召学生购买些对人畜无害的蚊香在晚修时间用。

6、在流脑、乙脑流行季节,首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向学生了解流脑、乙脑的危害性和预防流脑、乙脑的重要性,使学生愉快接受预防接种,最后督促学生到防疫站接种疫苗。

7、加强营养指导。对饮食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流行,保障师生健康,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本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利用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3、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教职工炊事员任职前的体检制度。凡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有症状的带菌者(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结核病)和健康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满或服药治疗后,经细菌培养阴性的并有医师证明才能上岗。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餐厅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的健康。

4、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班主任、科任、校医要经常观察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由校医根据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工作。5、教师身体不适时要主动到医院治疗,并把病情及时反馈给领导及校医。校医要随时追踪。6、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健全各项卫生制度,订出环境卫生分片包干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的方法,加强通风换气,校园环境和厕所定期进行消毒,“除四害”。

二、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急性传染病,除加强经常性的卫生制度和卫生措施外,还应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执行晨检制度。早读课时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检查本班有无缺课学生(无上学的学生要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病人,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班主任、校医要随时对可疑病人进行跟踪)。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立即请校医实施隔离。同时,立即向德育处、办公室及学校领导报告。

3、师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务室或正规医院诊治。医务室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把学生的病假条反馈给医务室。

4、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5、校医迅速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并协助“120”转移被隔离人员,指导做好消毒工作。6、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封锁相关区域,维护校内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引导求援车辆到达现场。

7、一旦在学校内发现发生患急性传染病时,立即按规定作疫情报告,由当地卫生防疫站酌情进行消毒处理。

8、德育处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9、总务处、综合处负责对有关区域进行消毒。

10、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发展趋势,可暂时停止大型集合,必要时,请示教育局批准实行暂时停课。

11、安全员按规定完成传染病事件报告

A 沙眼:

1、每天用干净水洗手、洗脸,保持眼睛清洁卫生; 2、不与沙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

3、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用手随意揉眼睛。B 结核:

1、对有家庭病史者,要做到定期体检;

2、不与结核病人接触,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C近视:

1、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2、不在强光、暗光下及行驶车船上看书;

3、读书看报时保持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

4、用眼一段时间后要放松远眺。D 龋齿:

1、经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做好牙齿保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3、少吃不利于牙齿保健的食品;

4、睡觉前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E 流感:

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天气变化时,注意及时增减衣服。F 腹泻:

1、搞好粪便管理,远离污染源;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G 乙肝: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

2、不接触乙肝病人; H 伤寒及副伤寒:

1、加强粪便管理;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I 流脑:

1、搞好卫生防疫,积极接种流脑疫苗;

2、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3、搞好宣传,提高防护意识,保护易感人群。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葫芦岛市实验中学 二O一五年九月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1、校医和学校领导经常通过晨会、板报、专栏对全校师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宣传。提高师生的自我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②每次洗手后用清洁的手巾和纸巾擦干。

③不要共用手巾。

④注意均衡饮食,参加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①加强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

②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而且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3、加强校园垃圾清理,打扫。教育学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经常疏通污水沟,清除卫生死角。每周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喷药消毒1次

4、随时掌握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检查治疗。

5、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每学期购买除“四害”药品。春冬季节以消灭越冬蚊为主。夏秋则以消除蚊虫的孳生地为主。晚自习时间给每间教室喷洒灭蚊药水。号召学生购买些对人畜无害的蚊香在晚修时间用。

6、在流脑、乙脑流行季节,首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向学生了解流脑、乙脑的危害性和预防流脑、乙脑的重要性,使学生愉快接受预防接种,最后督促学生到防疫站接种疫苗。

7、加强营养指导。对饮食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流行,保障师生健康,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本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利用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3、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教职工炊事员任职前的体检制度。凡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有症状的带菌者(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结核病)和健康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满或服药治疗后,经细菌培养阴性的并有医师证明才能上岗。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餐厅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的健康。

4、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班主任、科任、校医要经常观察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由校医根据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工作。5、教师身体不适时要主动到医院治疗,并把病情及时反馈给领导及校医。校医要随时追踪。6、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健全各项卫生制度,订出环境卫生分片包干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的方法,加强通风换气,校园环境和厕所定期进行消毒,“除四害”。

二、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急性传染病,除加强经常性的卫生制度和卫生措施外,还应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执行晨检制度。早读课时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检查本班有无缺课学生(无上学的学生要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病人,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班主任、校医要随时对可疑病人进行跟踪)。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立即请校医实施隔离。同时,立即向德育处、办公室及学校领导报告。

3、师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务室或正规医院诊治。医务室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把学生的病假条反馈给医务室。

4、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5、校医迅速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并协助“120”转移被隔离人员,指导做好消毒工作。6、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封锁相关区域,维护校内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引导求援车辆到达现场。

7、一旦在学校内发现发生患急性传染病时,立即按规定作疫情报告,由当地卫生防疫站酌情进行消毒处理。

8、德育处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9、总务处、综合处负责对有关区域进行消毒。

10、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发展趋势,可暂时停止大型集合,必要时,请示教育局批准实行暂时停课。

11、安全员按规定完成传染病事件报告

A 沙眼:

1、每天用干净水洗手、洗脸,保持眼睛清洁卫生; 2、不与沙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

3、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用手随意揉眼睛。B 结核:

1、对有家庭病史者,要做到定期体检;

2、不与结核病人接触,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C近视:

1、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2、不在强光、暗光下及行驶车船上看书;

3、读书看报时保持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

4、用眼一段时间后要放松远眺。D 龋齿:

1、经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做好牙齿保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3、少吃不利于牙齿保健的食品;

4、睡觉前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E 流感:

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天气变化时,注意及时增减衣服。F 腹泻:

1、搞好粪便管理,远离污染源;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G 乙肝: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

2、不接触乙肝病人; H 伤寒及副伤寒:

1、加强粪便管理;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I 流脑:

1、搞好卫生防疫,积极接种流脑疫苗;

2、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3、搞好宣传,提高防护意识,保护易感人群。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篇3:浅谈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1.1临床诊断要点

体温升高到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 口腔黏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1.2防制

主要采用生猪“321”免疫技术加强对生猪的免疫预防;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后备母猪 (4月龄) 、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进行生猪免疫预防。

2猪瘟

2.1临床诊断要点

猪瘟又称烂肠瘟病, 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前三种类型的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2℃呈稽留热, 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 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 指压不褪色。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皆明显地减少。慢性型的则表现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理剖检变化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颚、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大, 呈暗红色, 切面周边出血;喉头黏膜、会厌软骨、膀胱黏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黏膜有出血。慢性型的则是在盲肠、结肠及回盲处黏膜上形成有扣状溃疡。

2.2防制

2.2.1做好猪瘟疫苗的防疫注射, 重点是采取生猪“321”免疫技术预防猪瘟, 否则, 就会导致发生猪瘟。

2.2.2猪场实行自繁自养,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 应到无病地区选购并及时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接种, 到场后, 隔离观察2~3周无病症后, 方可混群饲养。

2.2.3紧急防疫措施: (1) 发现可疑的猪瘟病猪时, 应立即严格隔离或扑杀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据许多实例证实, 用大剂量猪瘟活疫苗紧急免疫具有控制猪瘟病的效果 (每头猪肌注的参考剂量为4~15头份) ; (2) 疫区应停止猪的买卖、外运、集市和屠宰, 并停止猪肉产品的买卖和外运。

3猪蓝耳病

3.1临床诊断要点

大部分病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 一般在40~42℃以上。同样的疾病在不同品种的猪中表现出的病症不完全一致, 共同的症状是双耳发紫。该病俗称“三高”, 即发病率高, 体温升高, 死亡高。繁殖母猪感染本病后体温高至40~41.5℃, 食欲不振、嗜睡、精神沉郁、呼吸加快, 呈腹式呼吸, 少数病猪耳、乳头、外阴、腹部、腿发紫, 以耳发紫较多, 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 还有的母猪有后驱麻痹、乳汁减少, 分娩困难、重复发情等症状;新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 呈腹式呼吸、肌肉颤抖, 后肢麻痹, 共济失调、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耳尖、腹部及四肢皮肤发紫, 以2~28日龄感染后症状最为明显, 死亡率可达80%;肉猪发病时, 开始表现为流鼻涕、眼屎增多, 皮肤逐渐形成蓝紫色, 特别是耳部和腹部皮肤最为明显, 个别病猪表现喘吸症状、腹泻、便秘, 其中有的病猪粪便呈黄色水样, 少数病猪表现为四肢水肿的中枢神经症状。

3.2综合防治

3.2.1做好生猪免疫预防。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 剂量为2 m L。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方, 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一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母猪: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剂量为4 m L。种公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六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剂量为4 m L。依照过去灭活疫苗使用后的抗体产生规律 (油佐剂灭活疫苗一般注射15~20 d产生保护性免疫) , 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多次、间隔合理的话, 免疫保护抗体的持续期都显著大于仅免一次。一般情况下, 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一次, 20 d到半个月再免疫一次, 这样在配种时受精卵着床时抗体正值高峰期。

3.2.2药物治疗。 (1) 仔猪发病治疗:首先用牲血素注射1 m L/头, 增强仔猪的抗病力;然后用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注射0.5~1 m L/头。并在每吨饲料加入清温败毒散 (按说明) 或利高霉素 (40%) 100 g或泰乐菌素100 g+强力霉素150 g (或金霉素300 g) 或支原净 (80%) 125 g+阿莫西林150 g+强力霉素100 g或支原净 (80%) 125 g+氧氟沙星150 g。 (2) 母猪及肉猪发病治疗:盐酸沙拉沙星10~20 m L/头, 同时用大剂量的疫苗15~20 m L/头注射或泰牧奇30~40 m L/头+安乃近10 m L/头。并在每吨饲料中加入支原净 (80%) 125 g+金霉素300 g+VE 50%粉300 g或清瘟败毒散+强力霉素200 g+壮观霉素 (按说明) 或黄芪多糖 (按说明) 或支原净 (80%) 125 g+强力霉素200 g+VE 50%粉300 g或支原净 (80%) 125 g+阿莫西林150 g+清瘟败毒散 (按说明) 或磺胺5甲氧300 g+甲氧苄氨嘧啶 (TMP) 60 g+小苏打400 g。

4猪链球菌病

4.1临床诊断要点

4.1.1新生仔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败血症、脑膜炎, 但少见。

4.1.2乳猪和断奶仔猪发生运动失调, 转圈, 侧卧、发抖, 四肢作游泳状划动 (脑膜炎) 。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出血。有的可见多发性关节炎、呼吸困难。在超急性病例, 仔猪死亡而无临床症状。

4.1.3肥育猪常发生败血症, 发热, 腹下有紫红斑, 突然死亡。病死猪脾肿大。常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内膜炎、肺炎或肺脓肿、纤维素性多关节炎、肾小球肾炎。

4.1.4母猪出现歪头、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亡和子宫炎。

4.1.5 E群猪链球菌可引起咽部、颈部、颌下局灶性淋巴结化脓。C群链球菌可引起皮肤形成脓肿。

4.2防制

4.2.1治疗。给病猪肌注抗菌药+抗炎药 (如地塞米松) , 经口给药无效。目前较有效的抗菌药为头孢噻呋 (Ceftiofur) , 每日肌注5.0 mg/ (kg体重) , 连用3~5 d;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头孢唑啉钠、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等。也有一些菌株对磺胺+TMP敏感。肌注给药连用5 d。

4.2.2预防。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建议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2次, 间隔21 d。母猪分娩前注射2次, 间隔21 d, 以通过初乳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可制作使用自家灭活菌苗。

5猪附红细胞体病

5.1临床诊断要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猪附红细胞体病症状为病猪体表苍白, 高热达42℃, 有大量的瘀斑, 四肢、尾特别是耳部边缘发紫, 耳廓边缘甚至大部分耳廓可能会发生坏死。母猪受胎率低, 不发情, 流产, 产死胎、弱仔。剖检可见病猪肝肿大变性, 呈黄棕色;有时淋巴结水肿, 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实验室诊断:经耳静脉或前腔静脉采集高热期病猪血液, 用生理盐水按1∶2的比例制成血悬液镜检, 可见有星形绿色闪光小体在血浆中作摇摆、S线等运动。有时能看到红细胞的晃动或轻微移动。或将静脉血液制成涂片, 姬姆萨染色后镜检, 可见被感染的红细胞变形, 出现皱褶、突起, 呈齿轮状、星芒状的不规则形, 其表面有淡紫红色的呈球形、卵圆形、环形等多形小体。

5.2防治措施

5.2.1治疗。 (1) 血虫净 (贝尼尔) 每次5~7 mg/ (kg体重) 深部肌肉注射, 间隔2 d重复一次可见效。 (2) 新砷凡钠明 (914) 每次15~25 mg/ (kg体重) 溶于葡萄糖盐水中, 静脉注射, 2~24 h后, 猪附红细胞体从血流中消失;间隔2~3 d重复一次, 2~3次为一疗程。 (3) 对氨基苯砷酸 (阿散酸) 每吨饲料中加入180 g, 混合均匀。对病猪群连用一周, 以后改为半量, 连用1个月。 (4) 长效土霉素, 按0.2 m L/ (kg体重) , 深部肌肉注射, 隔日1次, 连用3次。作为预防时, 每吨饲料加入土霉素粉600 g, 连续饲喂一周可达到良好效果。 (5) 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10~15 mg/ (kg体重) , 肌肉或静脉注射, 每天用药二次, 4~5 d为一疗程。

5.2.2预防。 (1) 蚊、蝇、蜢、虱等吸血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 可用无蚊灵或除虫菊酯等在傍晚驱杀猪舍内吸血昆虫, 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 定期驱除猪体内外的寄生虫, 如依维菌素、敌百虫、左旋咪唑等药物。 (3) 注射时换针头, 断尾、剪齿、剪耳号的器械在用于每一头猪之前要消毒。

6猪喘气病 (猪支原体肺炎)

6.1临床诊断要点

各种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能感染, 本病一般无明显季节性, 但在寒冷的冬天及冷热多变的季节发病较多。病初食欲正常, 有咳嗽, 次数逐渐增多, 特别在早上及剧烈运动后和喂食时, 发生连续咳嗽。随着病的发展而发生呼吸困难, 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 急促而用力, 严重的张口喘气。此时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 身体日渐消瘦, 皮毛粗乱, 走路时拱背, 步法缓慢, 喜卧怕冷。一般病程较长, 大多拖延2~3个月以上。由于抵抗力降低而并发猪肺疫, 这是促使猪喘气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剖检猪肺, 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 主要呈现水肿或气肿。

6.2防治措施

6.2.1土霉素针剂与0.5%普氯卡因针剂混合肌肉注射, 剂量按说明使用, 1次/d, 连用1周为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6.2.2卡那霉素, 按3~4万U/ (kg体重) 肌注, 1次/d, 连续5 d为一疗程, 必要时进行2~3次疗程, 亦有疗效。

6.2.3磺胺嘧啶20 mg/ (kg体重) 掺入饲料, 饲喂10 d, 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6.2.4每吨饲料加20~200 g金霉素喂猪, 或每吨饲料加入200 g林可霉素, 可预防猪喘气病。

篇4:几种常见羊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

关键词:口蹄疫;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病;发生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69-1

1 口蹄疫的发生与防治

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不仅仅羊会得上口蹄疫,家畜中牛、猪也很容易得上口蹄疫,这种病传染性强,并且季节性也不是十分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1.1口蹄疫的发病症状

羊只患上口蹄疫,首先体温会升高,至少会在40℃左右,从口蹄疫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种传染病病症表现就是从口腔和动物蹄部开始的,初期是水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患上口蹄疫的羊,因为口腔疼痛会流涎,并且涎水呈泡沫状。在蹄部多形成水疱,多发生在蹄叉、蹄冠,患羊腿瘸,不敢走路,但是从实际情况了解到也有的在羊的乳房部位。

1.2防治方法

如果自家所养的羊得上了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以免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是人。上报后马上要做的就是消毒,一定要对圈舍消毒,平时病羊用的羊槽子、饮水槽子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免造成传染。口蹄疫这种病害还无法根治,只能预防。因此预防是十分关键的,务必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注意,不能掉以轻心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2 羊快疫的发生与防治

羊快疫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腐败梭菌,这种病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被羊吃进肚子中后,不会马上发病,一般在气候骤变时,引起羊抵抗能力下降,当羊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大肆繁殖,导致羊最后死亡。

2.1羊快疫的发病症状

羊快疫发病很突然,一般的养殖户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发病快,会让人难以捉摸,无法确定病情。如果是急性的病羊首先会出现运动失调现象,腹部变大,膨胀,甚至伴有抽搐,最后死亡。

2.2防治措施

该病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同时需要提醒养殖户,一定注意羊舍的通风,也要注意保暖。还有如果需要更换饲料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换成别的饲料,那样对羊群不利,一定要有缓冲期,循序渐进的更换,给羊群适应的时间。治疗:可肌注青毒素,一般3天为一个疗程,每天用3次。

3 羊肠毒血症的发生与防治

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又称软肾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3.1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症状

该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会导致羊突然死去。第一种是羊很安静地死去,一种会有抽搐现象。也有会发生腹泻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羊会在3个小时左右死去。

3.2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参照羊快疫。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65毫升左右即可。同样还是建议养殖户以预防为主,不要等到病发了再费心费力。

4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与防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病死率高。

4.1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症状

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病初体温升高、极度萎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而有痛苦的呜叫。肺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急性:病初体温升高、湿咳、鼻漏。而后,干咳,鼻液呈铁锈色,高热稽留不退,食欲锐减,呼吸困难,呻吟,眼睑肿,流泪。最后体温下降,直至死亡;孕羊流产。慢性: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轻微,体温降至40℃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鼻涕时有时无,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容易出现并发症而迅速死亡。该病的发生多局限于胸部,胸腔积液,肺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与肋膜、心包粘连。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肿大,胆囊肿胀,肾肿大和膜下小点溢血。

4.2防治措施

预防:防止引入或迁入病羊和带菌者;定期免疫接种;严格消毒;发病羊群及时隔离和治疗。治疗:阿奇泰能注射液(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混悬液),0.2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每天一次,症状轻微者,1~2次即可治愈,严重的需3~4次。或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VC等对症治疗。

5 羊痘病的发生与防治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丘疹、水疱疹。严重影响羔羊的成活率和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5.1羊痘病的发病症状

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传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气候寒冷、雨季、霜冻、枯草期和饲养管理不良时多发。病害的潜伏期5~6天,病初体温升高,鼻孔闭塞、呼吸促迫,有的流浆液或粘液性鼻涕,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鼻孔周围、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无毛区有疹块,疹块破溃后结痂。严重时可引起脓毒败血症死亡。

5.2防治措施

每年定期注射羊痘弱毒疫苗。羊群中一旦发现羊痘病羊,应立即隔离或淘汰病羊,对未发病者紧急接种疫苗。羊痘流行地区应严格限制运出羊只及各种畜产品,只有当最后一只病羊痊愈两个月后,才能解除封锁。对病羊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暖、饲喂易消化饲料、铺垫草等,皮下注射 0.1% 麝香酒精,局部涂布紫药水或碘酒,黏膜用 0.1% 高锰酸钾液清洗,并涂碘甘油。

作者简历:路振华,大专学历,南乐县畜牧局,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网络出版时间:2014-9-1 12:51:28

篇5: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一)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

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 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 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4.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 5.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二)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2.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3.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三)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三、学生常见病防治

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

1.建立和健全学校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

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篇6:学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我校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体质得到明显增强,体育达标率达90%以上,防近覆盖率达100%,视力不良率稳定在10%以内,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2%,防龋率达98%,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我们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网络。学校建立了由校长、政教处、总务处、校医室、班主任组成的健康教育教网络队伍,层层落实负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学校形成领导抓,教师抓,经常抓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健康教育,注重预防质量。

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了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的概念,以及健康的概念,近视、脊柱弯曲、神经衰弱、龋齿等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常识。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讲授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介绍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措施,使学生遇到中暑、触电、烧烫伤、狗咬伤、煤气中毒等突发事件时,能冷静对待,正确地处理。

三、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学校紧密配合防疫站的工作,做好对学生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并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了解免疫的基本知识和常见传染病的特征和防疫、防治的措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接菌注射,并在日常生活做到自理自护。

四、抓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求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六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勤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事。在用眼卫生方面注意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把标准挂在每个教室的前面,要求学生时时对照,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标准做好眼保健操。要求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在抓学生常规的同时,我们从学生身边的卫生细节入手,严格训练,形成卫生习惯。学校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的水准,努力使学生成为当地最讲文明的人,学校成为最文明洁净的场所。

五、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抓好口腔防病工作。

重点抓好口腔卫生保健中的刷牙、漱口等洁牙方法,教会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及保护牙齿,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甜食等的防牙措施。

六、认真抓好宣传。

学校能利用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每月定期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篇7: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一学期来,我校采用多渠道,多方法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并将学校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现小结如下:

一、成绩与经验:

沙眼患病率:与上学期相比明显下降,具体做法是发现有沙眼患者,通知家长,给予眼药水治疗。

防近工作:近视率有所下降,分析近视好转的原因主要有:

1、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后带来明显的好处。

2、加强用眼卫生的指导:

A、防近宣教工作每学期第一周出专刊一次。

B、学校规定教师授课时发现学生读写姿势不良及时纠正。C、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每半个月更换座位一次,包括前后、左右位置的更换。本学期开始特别强调对视力下降初始者及时换座位到点5米以远或比原来位置更远的位置上。

龋齿防治工作:从统计数字反映,12周岁学生的龋齿患病率人数及龋齿数明显减少。与家长对孩子的普遍重视、正确刷牙、用含氟牙膏、及时充填龋齿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

篇8: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1 概念

1.1 呼吸道传染病的概念

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浸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1.2 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主要有肺鼠疫、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以及军团菌病、普通感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水痘等非法定管理的但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上述传染病在某种情况下均可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1.3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2种传播模式

①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传播距离一般在1m以内。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通过在空气中干燥后形成的飞沫和直接接触或经空气传播,飞沫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在一定距离内传播。通过此种方式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结核杆菌、水痘病毒、麻疹病毒、天花病毒、链球菌、真菌孢子等[3]。

2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

2.1 流行性感冒(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 d。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4,5,6],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2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六七天至肿胀后9 d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 d,通常为18 d。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一二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2.3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 d,通常为14~16 d。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 d至出疹后6 d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热、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 d,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二三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4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没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儿童传染病;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7,8,9]。麻疹的潜伏期为7~ 18 d,通常为14 d。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 d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 d,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3 综合防护措施

3.1 标准预防

用于预防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而感染的防护,目的是降低院内明确和未明确的传染源引起感染的危险性。要求:戴手套前和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加穿防护衣、护眼罩、个人呼吸器等。按传播途径防护(TBP)分3种基本型:气溶胶、飞沫和接触防护。气溶胶防护:N95口罩、外科口罩、面纱口罩或特殊要求的气流管理和通风。飞沫防护:不需特殊气流管理和通风,距病人约0.9 m内戴口罩。接触防护:进病室时戴手套,接触病人或到其居留环境时穿隔离衣,不共用诊疗设备,出病室时不要污染手[10]。

3.2 一般防护措施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进行空气消毒;因病人打喷嚏或咳嗽及呼吸所排出的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十几个小时以上,病毒可以在无生命物体上生存3 h,经常开窗通风和空气消毒,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致病微生物。②戴口罩,口罩是针对空气、飞沫传播的最主要措施,一般呼吸道传染病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外科口罩,需空气隔离或烈性传染病的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面具。③勤洗手,传染病主要是经飞沫传染、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在工作中无意用手触摸被污染的物体会沾上病毒,并在不经意间用手摸自己的鼻子或眼睛,就很可能被感染,所以勤洗手显得非常重要[11]。戴口罩、勤洗手,这些看来简单的习惯,却是防范呼吸道传染病的根本之道。④多喝水,特别在冬春季节,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吐痰时要避开别人吐在痰缸、纸巾或塑料袋里,及时消毒处理,以切断传染途径。如需外出,必须戴口罩,并定时更换。要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3 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

3.3.1 接种疫苗

这是现阶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和15岁以下儿童高发的流行特点,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形成免疫屏障,切断其传播途径更显得至关重要[12]。病毒疫苗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疫苗,对相应的病毒传染病可起到预防作用[13,14]。细菌疫苗有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计划的接种白、百、破联合疫苗可有效预防白喉和百日咳;对新生儿及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可有效地预防肺结核,对结核菌素反应阴性者还需补种。对可能接触炭疽的人,皮肤划痕接种炭疽减毒活疫苗。

3.3.2 药物预防

使用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唑及中药等,对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可起到预防作用。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磺胺预防。红霉素对百日咳、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有预防作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包括儿童)可口服异烟肼6~12个月以防发病。对可能接触炭疽的人,口服四环素6 d、肌内注射青霉素6 d或环丙沙星4周,隔离观察8 d。医务人员可适当进行预防用药或接种有关疫苗。医务人员在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密切接触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后,应当及时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药物[9]。

4 建立应急机制,做好应急储备工作

篇9:幼儿园常见病与传染病防治措施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G478;R183

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出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对校园内部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各类传染病在不同学校内部的暴发情况有所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及校园内部的管理,给部分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双重折磨。为了减少常见传染病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维持校园内部良好的教学秩序,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传染病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播。以流行性感冒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鸭、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腮腺炎、结核等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二)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包括现在的H7N9禽流感,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吓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特别是每次接触畜禽类动物后及每天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降。

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8.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学校发现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38°、咳嗽等症状)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凭医疗机构返校证明复课,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还要做好缺勤的学生统计工作。

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校园内常见的传染病,学校除了做好预防与控制,也应从监督、制度、管理等层面上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

2.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3.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篇10: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4、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学生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5、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

1、男生睾丸炎:较大学生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

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7、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8、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学生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9、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10、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二、学校常见传染病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条件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范围》的规定:

1、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或者同一个村发生有联系的麻疹病例2例及以上。

2、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3、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4、手足口病:当单位出现聚集性病例,即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3天内有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自然村(居委会)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手足口病病例。

5、流感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它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人,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人死亡。

6、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流脑:1周内,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或乡、村因同一因素发生流脑3例及以上,或者有1例及以上死亡;或周边地区(全国、省、市、县)发生流脑暴发流行期间,发生1例及以上流脑病例。

8、乙脑:在一个县内,1周内发生乙脑病例5例及以上。

三、学校常见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上述学校常见传染病除手足口病外,均有相应疫苗可预防。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4、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5、在传染病流行高发期尽量避免让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患病机会。

6、药物预防 :可服板蓝根冲剂、玉叶冲剂等抗病毒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同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四、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疫情控制

1、疫情的判断与核实:根据上述介绍的学校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判断与核实为何种传染病;确认后向当地卫生院防疫组做疫情报告。

2、坚持晨检制度:按照《学校传染病防控晨检工作规范》要求,认真询问、观察、检测(测体温)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认真登记《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登记表》,督促就诊并严格居家隔离。

3、严格病人隔离:严格掌握并按上述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责成患病学生居家隔离治疗,直至满隔离期限后或经当地卫生院提供医师开具的无传染性的证明,患病学生方可返校上课。教师职工亦同。

4、执行疫情日报告:每日根据晨检结果,指定专人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报告当日新发病例数、痊愈病例数,住院病例数等信息,每日上午11时前上报区教体局。

5、环境清洁与消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洁,校园内无卫生死角;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消毒,消毒对象与方法详见《学校各场所的消毒方案》。

6、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学会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的十五字防病口决。疫情发生期间同学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7、保护易感人群: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相关疫苗或视疫情程度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当地卫生院组织入校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任楼小学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下一篇:读《俺是妈妈》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