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2024-04-28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共14篇)

篇1: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我喜欢读书,各种各样的书籍都喜欢看。今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本新书――《光辉的旗帜》,这本书讲了许许多多革命英雄的战斗故事,很值得我细细品读。尤其是那篇写朱德将军的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上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井冈山山上自产的粮食不多,红军常常要抽些人到山下去挑粮,从山上到山下,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朱德同志为了部队能多补充粮食,自告奋勇也跟战士们一块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爬山,晚上,还有整夜整夜的研究作战计划,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的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做了一根扁担,刻上自己的名字,还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大家见了,只好作罢,就这样,朱德同志一直为红军在挑粮。

掩书良久,心情迟迟不能平静。朱德同志这种艰苦朴素、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我与很多的同龄孩子一样,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过着吃穿不愁、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可就是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这些“小皇帝”不自觉地养成了自私、骄横、虚荣、懒惰等不良习性,相比《光辉的旗帜》一书中的革命英烈们,我真的汗颜、惭愧。说到我自己,平时在班上做事抢着干、争着干;哪位同学有困难,我都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们;放学后,同学们在教室里打扫卫生,不管是否轮到我值日,都会帮着同学将凳子整齐地摆放到课桌上;课间也会主动帮助老师整理课本。老师夸我是一个好助手。

这虽是一个优点,但我在学习方面却不踏实,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学习起来凭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到退缩,拈轻怕重,造成学习效果时好时坏,起伏不稳。妈妈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在看了《光辉的旗帜》之后,这句话其中的道理我似乎慢慢明白。长征路上,多少的艰难险阻,不都被铁打的红军战士拿下了么?新中国日渐强大的62年里,各行各业的精英不都是披荆斩棘、历尽沧桑,取得影响世界的一项又一项伟大成就,才让中国――东方的.巨人骄傲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吗?想到书中的革命前辈、“两弹一星”、“水稻之父”、奥运明星……我仿佛看到一颗颗在五星红旗下跳动的赤子之心,耳畔仿佛又传来周总理的声音“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字字句句,铿锵有力,难道我们这一代还有什么理由不记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什么理由不果断地改正自己身上的种种不足,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呢?这是我们这一辈人的历史使命!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篇2: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啊,这都是事实,如果没有共产党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没有共产党的付出,也许,这时我们会有着都德笔下的小佛郎士那样悲惨的遭遇;也许,中国这个词已经在世人心中淡忘了;也许,世界上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会说汉语的人了。

爷爷常爱给我讲一些关于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特别是董存瑞的故事让我心存感动,董存瑞为了让队伍如期完成任务,他用自己的身体支起炸药包,抵在桥底上炸毁敌人的碉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尽了全身力量,喊出了最后一句口号:“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就这样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队伍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篇3: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对于乌兰托噶的作品, 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应该是那首《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 其浓厚的思乡情怀, 让所有听过此曲的人都为之动容, 甚至潸然泪下。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蒙古族女诗人席慕容, 其蒙古族名为穆伦·席连勃, 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浩荡大江河”。讲座就是从倾听这首歌开始的。

余音过后, 乌兰托噶为我们讲述了席慕容这首散文诗的由来:席慕容与其父亲在德国时路过一片漂亮的青草地, 父亲说虽然这片草地很清香, 但是终究没有家乡的草原味道更好, 因为草原上的草多种多样, 每个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草枯黄, 不同的草冒出嫩芽, 伴着不知名的花香, 散发着草原特有的味道;在上学的时候, 学校离家很远, 草原又宽广无边, 孩子们经常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当他们问路的时候就会问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他们居住的蒙古包就驻扎在那……1989年9月, 席慕容前往其父亲的家乡, 第一次踏上了父亲心心念念的这片草原, 并作了这篇散文, 而散文的第一句就是“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深刻的表现了草原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第二段中的“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 找到回家的路”也正是席慕容对第一眼见到这片草原的真实表达。当她慢慢地融入草原, 与牧民交流时, 她无比激动, 终于呐喊到“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从那时起, 她便开始了长达17年的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而这首散文诗也毫无疑问的为乌兰托噶所用, 并成就了这首情真意切的经典民歌。

乌兰托噶自小就受到家庭中浓厚的音乐氛围的熏陶, 8岁就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2000年他受邀为鄂尔多斯婚礼作品的中间部分插入一个表现爱情的旋律, 于是那首悠扬婉转的《天边》就诞生了。这首歌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常听, 但是从没像今天这样坐下来静静听一次, 其音乐让人听的过程中倍感放松, 听后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歌曲音乐制作中包含各种乐器, 多种和谐交叉的演奏就像是乌兰托噶老师描绘情景一样: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合奏, 有拉四胡的, 有吹笛子的, 有弹琵琶的。乌兰托噶家可称为音乐世家, 乌兰托噶的姥爷是一位音乐家, 精通四胡、三弦、笛子等乐器的演奏, 尤其是四胡;父亲虽然中年才接过姥爷手中的四胡, 却也演奏的颇有韵味;舅舅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名的四大民间艺人之一;哥哥姐姐们也都是学过或从事音乐艺术的人。大家聚在一起时, 有拉中提琴的、弹琵琶的、拉四胡的、吹笛子的……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家。

乌兰托噶老师对我们说“动机是点亮作品的火把”, 《天边》这部作品的动机就是duo re mi这样一组简单的上行音阶, 也正是这简单的音阶进行, 塑造了这部深入人心的作品, 把草原的完美, 河流的完美, 树干甚至树叶的完美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谱例如下:

“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 而创作绝不是模仿。”这是托噶老师的创作心得。乌兰托嘎从哈尔滨毕业后, 曾在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工作11年。那段时间他总是在工作之余, 聆听内蒙古各个地域的音乐, 还经常到牧民中找寻歌唱草原的声音。但他的创作绝不雷同, 多年的音乐创作让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并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每一次到民间采风, 乌兰托嘎都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收获。而当他听到别人唱到他的作品时他总是很平静, 他说“我就像一个饭店的厨师, 炒出菜来给人们品尝”, “作品就像孩子, 创作出来就长腿自己走了, 喜欢它的人都可以唱”。他还鼓励我们说“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 要努力的开发自己”。

乌兰托嘎对草原有着极为浓厚的情感, 他也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创作。感恩草原, 感恩母亲, 感念这里美丽的自然, 感念这里的朝露晚霞, 河流森林, 一草一木……随着社会的发展, 蒙汉交流越来越频繁, 蒙古族人民不断被汉化, 人们不禁担心起未来蒙古族音乐的发展, 乌兰托噶告诉我们, 当他在巴盟采风时, 听说一个喇嘛创作过很多民歌, 而在青海, 他也看到一位蒙古族牧民在写歌, 写完就唱, 而且一唱就是十几段。他说那时候他就知道, 只要有游牧生态, 就有草原音乐在。

乌兰托嘎, 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旗帜”, 这个名字已经赫然成为草原文化的一面旗帜。现如今不仅是在呼伦贝尔, 甚至在哈尔滨, 在北京, 在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城市, 随处都可以听到乌兰托嘎的音乐。他的音乐总是能够让人陷入无限的沉寂, 那舒缓深情的旋律会与头顶的蓝天白云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而他总是会让我想起那片难忘的草原, 那段平淡无奇但却永生难忘的大学时光……

篇4: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双目失明的母亲、五岁的小男孩,倘若不是有幸获读段平、官玉华笔下的《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以下简称《昂首名流》),我必然会觉得这是一个爷爷编来骗我眼泪的感人故事!在《昂首名流》中,主人翁蔡金华与家人的简居陋室、粗茶淡饭;与妻子的琴瑟和鸣、相濡以沫;与友人的情同手足、金石之交;对工作的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各不相同,却又和谐统一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带着朝露的孤独,带着不可捉摸的旭日之光,让你因蔡金华的经历而开始反思。如果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对生活憧憬型小说的推荐,那《昂首名流》无疑是坚守信念类励志文学的典范。

凄美歌唱的夜莺、求得温饱的乌鸦、卧薪尝胆的猎鹰,究竟哪种鸟过得快活?有人说:“蔡金华是一个时代的猎鹰,是在绝境中挣扎过来的小巨人!”曾经面临各种困难,他都挺了过来,一切只因他不安于乌鸦那充裕无忧的生活。《昂首名流》里没有凄厉的绝叫,没有强烈的抗议,没有深长的悲叹。万千心事,凝成了这么一本,如此忧伤又如此美丽的励志之书。这一本非虚构写实小传,它极少使用文学修饰语,剔除了能带来感染力与煽情的描写,用直白的语言来复原蔡金华的童年、青春……它强调给读者第一视角,多讲述而少评论,多叙事而少抒情。作者如同一位言简意赅的导游,在带领游客顺着真实路线去感受的同时,用极简约的写作方式给读者以最真挚的触动。“蔡金华假期不再回家,只为节省来回的路费。”试问,90后的我们有多少人为父母这般节省过?

尊前慈母在 浪子不觉寒

《大学》里写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古至今,中国人把父母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父母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母爱是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可惜对于蔡金华而言,母爱大概是遥远的熟悉,遗憾的曾经。

谁也不曾想到,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一个叫蔡家台子的落后山村,竟然出了一个叫蔡金华的“普米骄子”。“1973年10月4日,蔡家台子传来一阵响亮的婴儿哭啼声,蔡家台子又一个男婴诞生了。”这个男婴就是蔡金华,表面看起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与别人没什么差异,实际上,他出生时,父亲已经53岁,母亲47岁,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本该是最幸福、最受宠溺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在那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年代,在那个穷困的家里,吃野菜的他五六岁都没穿过裤子。如今的蔡金华是大山里飞出的惊喜,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一个男孩牵着失明母亲的手,头发花白的母亲背着背篓,母子相依而行。来到村外山坡上,男孩熟练地将地上可供食用的野草拔出来,放到背篓里,母亲也摸索着边找边拔……”读到这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四岁的孩子本该与同伴玩耍、朝着父母撒娇,而蔡金华却成了母亲的指明灯!蔡金华的母亲双目失明,却要操持家务,照顾一大家子人,这是一个脆弱但伟大的母亲,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温暖的心灵指引:孝,早已深深融入蔡金华幼小的人生认识里。

曾经在时间的各个角落幻想过成人后怎么孝敬自己的母亲,但就那么一下子,母亲轻巧地越过生活的河流,成了记忆。1991年2月6日,蔡金华考完试从老师手里接过一张电报,上面写着:“母病危速回。”电报给了他当头一棒,一瞬间,他精神几近崩溃。母亲一直是蔡金华最慈爱和最思念的人。他曾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过,等自己毕业了,有工资了,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买身新衣服……

母亲的离去,是蔡金华内心永远无法抹去的伤,《昂首名流》里说:“1991年母亲葬礼后, 蔡金华回到学校刻苦学习,除认真完成专业课外,将所有情感寄情于诗歌创作,并于1999年获得全国骏马奖。其文学成就来自诗集《情感地带》,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情感地带》收录的诗集中有父亲的意象与影迹,就没有一首单独怀念母亲的诗歌。”我想用“忧伤”一词形容蔡金华对母亲的思念至深,别人未必认同。我指的所谓的忧伤,是指失去母亲后蔡金华失去了的关于幸福的憧憬。在那荒诞残酷的现实,还有可以失去的幸福吗?有的!那就是母爱,比野菜有味的母爱,比补丁裤子温暖的母亲的手……

遗憾也罢,思念也罢,痛苦也罢,这份至高的母爱,被蔡金华化成了对父亲的孝行。工作后,蔡金华从第一笔工资(142元)里,拿出60元为父亲扯了布料。读到蔡金华把布匹送到父亲手里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门口处,在她满脸的皱纹上堆起了笑容,那是她对儿子的肯定与放心。

读《昂首名流》,像是读一段人生,幸福或者美好,都只能在追求它的过程中得之。但人生处处充满变数,遗憾总能见缝插针。1996年,蔡金华的父亲在家中病逝了。得知消息后他内心充满灼痛,抱着父亲的遗体,他如婴儿般泪如雨下……如果说母亲的离去,让蔡金华从男孩变成男生,那父亲的离去则彻底的将他变成了男人,一个有勇气扛起“责任”二字的男人。

蔡金华是众人钦佩、屈指可数的孝子,为弥补不能为母亲生前尽孝的遗憾,他恪守“三年不情”,以此寄托对母亲的哀思。蔡金华的孝是可以触摸的,2005年10月,他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为双亲立碑的心愿。相比蔡家台子的父老乡亲,因蔡金华为父母立碑的轰动与羡慕,其实他的心里最欣慰的是,终于有能力向父母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答卷了。

篇5: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雏鹰行动队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寻访优秀党员,宣传我们周围的优秀事迹,以实际行动,让党的光辉闪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黄土地不断创造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华巨变……

我们少年儿童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贡献出自已一切力量,我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们是光荣的少年先锋队!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嘉兴旅游小使者―朱之祺同学和顾蕴程同学学习,学习她们的热心,学习她们的那颗服务社会传文明的那颗热心;学习“红领巾导游员”――文君同学、石林同学等小导游的礼貌待人、热情服务、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和自主能力等方面的好素质,好习惯;学习创办长征网战的邱亮同学和郜英博同学的那颗赤心,那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赤心……、这些同学是一颗颗在人们心中闪耀的“雏鹰之星”,我们要向这些“雏鹰之星”,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应该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创建国家发展的指明灯,小康社会的探照灯,生态环境的节能灯,人民幸福的聚光灯――科学发展观。只有人心悦,才能激荡起春潮。

历史让我们认识过去,不会再迷失自己;生活,让我们了解现在,为中国的今天而骄傲;希望,让我们憧憬未来,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篇6: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中国的旗和鲜艳红领巾是那鲜红,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为五星红旗添加光彩,让它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飘扬想起了毛泽东带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去夺取属于中国的大地母亲,我们体内不知有多少他们的鲜血啊!

在中国未解放前,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他们精神永久常在,千百年的历史迁变,不变的青山秀水,毛泽东为了解放祖国,他花费多少心血,甚至把自己的儿子牺牲了,我不对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佩服的五体头地,钱学森说过一句话: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他使许多人成了爱国者。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了空前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举世属目的光辉成就。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行了上海世博会。祖国如此强大。我们更应该团结奋斗,为我强大的祖国增砖添瓦。

如果我们团结友爱,同样会金壁辉煌,像蚂蚁一样,有一点爱心,我想世界就会少一点麻烦,我读了这本书后,给了我潜所未有的感受,在进几年里,国泰安民,说明了我国还是强大、和平安宁的。我会不牺一切努力学习,为国添加光彩,

篇7: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建昌营镇第三中心完全小学 六年级 林嘉华

在暑假里,我读过许多本书,但是有一本书令我难忘,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光辉的旗帜》。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第六课:向抗日救亡英雄致敬。抗日英雄指的是,从1931年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一直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民族大义与救亡的真理,前仆后继,英勇杀敌,无私奉献的人。

这课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王珠的小男孩,他在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儿童团。1943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敌人又来扫荡,当时他在村头的山上观察敌情。他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敲响铜锣,大喊“鬼子来了”。得到消息后,乡亲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转移。敌人包围了过来,为了拖住敌人,王珠没有跑。敌人逼他说出八路在哪儿,村里的粮食在哪儿。他说:“跟我来”。不一会儿他就把敌人引到村外埋有地雷的一片萝卜地里,当场炸死了两个鬼子。气急败坏的敌人残忍地杀死了他。后来,为了纪念王珠,儿童的团员们在那片地里栽了许多树。现在那些树,都已经长得很高了。

根据王珠的真实事迹,词作家方冰和曲作家劫夫创作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在那风光如画的天府之国,传来了这首英雄之歌,那歌声从嘉兴南湖畔飘起,那歌声从老红军的脚印下飞过,那歌声闪烁着星星火炬的光彩,那歌声印出五彩宝石般的传说。有多少红军,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向组织要求过什么。总以自己真诚的心履行为党奉献了一生的承诺,以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命运同党伟大的理想绑在了一起,为革命实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而无怨无悔。他们是党员的一份子,是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众多优秀中华儿女的一份子。回眸九十年的沧桑与光辉,多少中国人和革命战士在这面鲜艳的党旗下,历尽艰辛,改造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岁月山河!

历史抹不下他们的光荣事迹,战争的硝烟吞没不了如今累累的硕果。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每一天会在痛苦中度过;如果没有他们,祖国就没有今天震惊世界的成果。

篇8:读《碰巧的杰作》有感

首先我从这本书里补习了很多艺术史以及艺术家的知识, 让我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 以及对我们的启发和所引起的思考。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口香糖球机的艺术及其他简单的快乐》。首先吸引我的是夏尔丹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专注”:如作者所描述的“一个小女孩一边让妈妈帮她系好帽子, 一边瞟一眼镜中的自己”“一位保姆用手臂端着一只长柄的平底锅, 同时手里剥着熟鸡蛋的蛋壳”。翻到后页的彩色插图看夏尔丹的画, 还真有跃然纸上的专注:从《饮茶的女士》里这位女士对茶的专注中可以看出夏尔丹对这位女士的凝神观察;《肥皂泡》中曼妙的少女和身边天真无邪的儿童对吹出的大肥皂泡的专注, 仿佛画中那杯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温暖的牛奶 (看起来像是牛奶) 也在凝神注视着这美丽的肥皂泡泡。虽然这个晶莹透亮的肥皂泡早在1733年就已灰飞烟灭, 但它着实让我凝视了很久而没有忍心把书翻到下一页:这个泡泡牵动了我的心, 让我在惊叹它美丽的同时又担心它是否已经被吹到极限, 然后在超越极限的一刹那瞬间幻灭。从画面中儿童全神贯注的眼神中似乎也看出和我同样的担心。难道这便是罗兰·巴尔特在《明室》中所描述的“刺点”?本雅明在《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所说的“灵光”?

我想我看到《肥皂泡》和其他的夏尔丹的画感到非常兴奋和喜欢的原因还与他所描绘的对象有关:他们都是生活中很小却很真实的细微的事物, 这种生活没有雕饰和做作, 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却能让人感受到平和的快乐。这与我喜欢的一位日本年轻摄影师川内伦子极为相似。川内伦子也善于把握细微的生活, 并擅长用柔和的色调审慎、温和地将它们表现出来, 就如夏尔丹的《肥皂泡》, 无论看多久都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有的只是淡淡的意犹未尽, 因为在她的作品中, 就连一只小白山羊、一个狭窄的通道或是几粒西瓜子都被赋予了高贵的尊严。而我对这种“口味轻而美好”的小生活有着偏爱和天生的情有独钟, 所以我才会因为“遇到”夏尔丹而感到特别兴奋吧。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 更有价值的不是画面中美好的小情节, 而是艺术家观察事物的专注和方式。这种在生活细微中的观察是温和、谦卑的观察, 就像小女孩专注于自己心爱的小宠物, 老爷爷带着微笑凝视心爱的老伴儿的背影……不仅让人的内心找到出口变得开阔, 整个生活也一起变得开阔起来。

我是懒人, 懒到我让我的方案们都毫无行动力地止于记事本子等待流产。正当我懒到家的时候, 当代艺术家杰伊·德费奥、画家菲利普·伯尔斯坦、舞蹈家编舞家推拉·撒普、插图画家艾尔·赫什菲尔德、安迪·沃霍尔、皮耶·蒙德里安等等一大群艺术家们蜂拥地从书页中闯入我的脑袋叫我清醒, 就像一个仰面熟睡的士兵被迎面踏来的千军铁蹄惊醒——我感到我是危险的。不是因为他们伟大的艺术作品, 而是他们的工作习惯和方式使我产生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最大限度扩充时间的艺术》一章中, 杰伊·德费奥从1958年开始创作《玫瑰》到1969年《玫瑰》得以展出, 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倾注着心血。光从时间上看, 她的坚持就已经让人佩服的不得了。她是在挑战艺术家创造力的极限, 十年如一日地面对同一件作品, 这份强大心魔所驱使的毅力让我的内心受到触动。

《富有成效地凝视裸体的艺术》中, 画家菲利普·伯尔斯坦差不多依照同样的日程安排, 日复一日、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进行工作, 所创作出的《米老鼠、白宫模型鸟舍、男女模特》《狐狸、鱼、模特和木雕仕女》等伟大的品都是他这种工作习惯的产物。

舞蹈家编舞家推拉·撒普也写到:“很多天生有创造力的人都有一套工作前做准备的程式。这些程式往往与他们为开始每一天所设计的环境有关。一旦进入了那样的环境, 他们创造力焕发的一天就开始了。”

插图画家艾尔·赫什菲尔德所画的漫画之所以会如此逼真完美, 是因为他七十多年不断地在实践中努力而得来的。

安迪·沃霍尔有现在这样伟大的成就, 与他通宵画画卖力地工作是分不开的。

皮耶·蒙德里安能使《百老汇爵士乐》的画面变得鲜活、线条闪动、微妙精细又充满活力, 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努力和不断地工作的。

若没有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艺术的人生岂是潇潇洒洒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这些艺术家们都有着固定的很好的工作方式, 他们的惯例让我睁开眼睛审视自己, 他们将我引向前方, 促使我效仿他们, 行动起来, 努力在艺术中努力寻找第二次生命。

读完这本书后再回想生活, 觉得有趣了许多。眼前这片被大伙儿吐槽为不毛之地的乌拉特草原也会迎来它的春天, 无论长出来的会是多么袖珍的小小小小草它都是可爱的。和来自蒙古国的黑小子聊天, 夹杂着扭捏的蒙语、半生不熟的英语、以及国际标准普通话大家一起一锅粥, 也还真是一件妙趣横生的乐事。

摘要:在珍贵的假期中《碰巧的杰作》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从对《建造一个世界的艺术》的生疏到《口香糖球机的艺术及其他简单的快乐》的喜爱, 让我对艺术重新有一种茅塞渐开的感觉。本文就《碰巧的杰作》的阅读感想做讲解。

关键词:碰巧的杰作,读书笔记,艺术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J].文苑, 2010 (4) :33-33.

篇9:光辉的岁月 高扬的旗帜

1陕甘边区二将川农民联合会赤卫队第一中队队旗

棉布质地。呈亚正方形,边长68厘米。红底墨书竖写:“陕甘边区二将川农民联合会赤卫队”,横写“第一中队”。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陕甘边区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区域,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南梁所在的二将川流域,位于华池县东部,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作出了巨大贡献。陇东民歌《南梁山上插红旗》唱道:“南梁来了刘志丹,二将川里扎大营,先打土豪后分地。”这件旗帜是当时革命斗争的珍贵历史纪念。

2陕甘边柔远川农民联合会代表团旗

棉布质地。亚正方形,红底黄字,边长75厘米。上横写:“柔远川农民联合会”,正中竖写:“代表团”。1934年9月18日,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在南梁召开纪念大会。这面旗帜是柔远川农民联合会代表团参加会议的团旗。

3陕甘边区安塞苏维埃政府第七区赤卫队第四中队队旗

棉布质地。纵79厘米,横83厘米。红底墨书。中间绘有一山形,山中有镰刀斧头图案,右边写:“陕甘边区安塞苏维埃政府第七区赤卫队第四中队”,上边与左边写:“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的民族联合起来!”右上角有一山字图案。这面旗帜给我们提供了陕甘边赤卫队的编制和规模的资料,是珍贵的红色文物。

4“生产模范”锦旗

玫瑰红绸面。纵85厘米,宽38.5厘米。“生产模范”四字为白布剪贴,下左“新正县政府”和上右“奖给胡纪富的生产班子”为墨书书写。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除了领导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外,结合根据地情况,提出了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这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逐渐地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这个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许多农业互助合作社。其主要形式有劳动互助合作社、犁牛合作社、变工队、耕田隊、扎工队等。这些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社是初级形式的合作社组织,发展互助合作组织,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新民主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

5抗日人民红军赠殷文及先生“民族先锋”锦旗

缎质地。横139厘米,纵80厘米。左竖写:“抗日人民红军四军十师政治部赠”,中间横写:“民族先锋”。右竖写:“殷文及先生大鉴”。这面锦旗是在山城堡战斗前后,红军第四军赠送给甘肃镇原县爱国人士殷文及先生的,山城堡战斗发生在1936年11月20日,会师后的红军主力给国民党顽固派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敌人的围攻。这面锦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珍贵红色文物。

6“军民团结,支前有功”锦旗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赠送给曲子县担架队的锦旗。桃红绸芯,黄纱绸边。纵107厘米,宽81厘米上贴白字四行:“赠给曲子县担架队,军民团结,支前有功,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赠”。三五九旅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是人民军队中的一支威武之师。这面锦旗是陕甘宁边区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荣写照。

7“西北解放,荣归故乡”锦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师司令部、政治部赠送给陇东曲子县担架队的锦旗。枣红缎芯,淡黄字,黄绸边。纵155厘米,宽93厘米。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人民做军鞋、组担架,用心血和汗水支援着西北解放战争,军民团结,共奏凯歌,取得了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

8“继续发展”锦旗

布制。红芯白字,蓝布亚边。纵47厘米,横37厘米。1946年陕甘宁边区新宁县政府赠送给“模范小学”的奖旗。陕甘宁边区时期,发展基础教育受到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和政府对教师、教室、教材乃至假期的活动都非常重视,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

9“打到底硬到底”奖旗

篇10: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元旦之际,我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感想颇多。记忆最清晰的是;两万五千里的转折之旅,红星闪闪指方向,向抗日英雄致敬,万象更新的共和国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每每想起这些故事,这些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流下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红角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同志在长征时书写的一篇诗歌,充分的表现了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生每一个公民应做的责任!“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关怀照万代。”当我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听到这首歌时,心中不断产生一种无法言表的自豪感。一提到这首歌,我们立刻想到少年英雄“潘冬子”,在那时,创作条件十分艰苦,连最基本的乐器都没有,可凭着一股革命的热情创作出了《红星歌》!

曾记否,90年前我国共产党成立了!90年前,我国共产党领导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开创了恒古以来未有的宏图伟业!

红船扬帆波浪宽——也许我们听到这个短语,并不熟悉。如果说“南湖行动”和“红船精神”我们并不陌生,1921年7月31日上午11点左右,党的“一大”会议就在南湖的红船上举行,在红船上,党领导人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又看到毛泽东,董必武等十三人,仿佛又听到了从红船里传出的有力的呐喊——“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际歌》,当唱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我的心情十分澎湃。

井冈山精神永流传——“井冈山”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1927年10月,毛泽东等前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井冈山,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把革命的防守和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我们应该学习“井冈山精神”,做到坚定信念,刻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高尚情操!

延安精神,民族之魂,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的饭菜十分简单,1943年春暖花开之时,毛主席还穿着补丁的棉衣裤。“你们给缝补一下,明年我还能穿一冬。”着朴素的言语,静静的在我的心中流淌着,一位主席冬天穿的是一身打补丁的棉衣裤,这种朴素的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不知你们是否记得,“雏鹰”们在枣园庄严的宣誓;“我光荣地参与了重走长征路活动,领略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红军史诗般的壮举,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义的幸福生活,更加爱党爱中华!”

呕心沥血自强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理念,激励着无共产党员,为祖国的发展呕心沥血!共产党员怀着对祖**亲深深的敬意,忠贞不渝的热爱她,舍身忘死的保卫她,兢兢业业的装扮她,饱含激情的赞美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到“把个人利益放在祖国利益的后面”,“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崇高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丰功伟绩,不知带给世界多少惊奇。“奇迹”,是外国人对我们的惊叹中用的最多的词汇之一。90年创造的举世叹服的奇迹,展现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伟大力量。我们的科学正在发展,我们的学习正在进步,我们的科学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中华民族遇到过很多灾难的考验,在危难之际,总能看到党旗高高飘扬,我们的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在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接受考验。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之际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充分体现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科学发展展现的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新的发展方式走向明天,中国步履铿锵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航向已经确定。我们激情满怀,我们拭目以待,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安居,在一个和谐,稳定,团结的社会中我们才会爱居乐业

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红色的九十年

———读《建党大业》有感

建党九十载,举国欢庆,各族高歌;建党九十载,我心澎湃,我心激越,我心飞翔。

九十载,沧桑巨变;九十载,岁月如歌;九十载,美丽神话。

九十年是我党不断壮大的九十年。1927年,嘉兴南湖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九十来,我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壮大发展,至今已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九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九十年。以前的封闭政策、计划经济,我国的各项事业滞后不前,人民生活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开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至今我国已和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使中国这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九十年是祖国逐步迈向统一的九十年。解放战争、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西藏叛乱的平定,海峡两岸和平对话,九十年来祖国正逐步走向了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正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阔步迈向了社会主义新事业。

九十年是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九十年。青藏铁路的修通,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胜利实现太空行走,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农业税并实行农业直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一个个的梦想圆现,一个个的惠民政策,这些都是谁的功劳?这些都是咱们中国共产党的功劳。

九十年是中国战胜一个个自然灾害的九十年。三年自然灾害,76年唐山大地震,98年南方特大洪水,03年非典,07年南方雪灾,08年汶川大地震,10年玉树地震,一个个的自然灾害,一次次的困难考验,没有吓到中国共产党,没有吓到中国人民,13亿炎黄子孙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手挽手,心连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得伟大胜利!携手并肩,众志成城,显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伟大的力量!

九十年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和谐幸福的九十年。各种制度适合国情,各项政策符合民意,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实惠,中国从共同富裕到实现小康,并正准备迈入现代化,中国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如意。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十二五计划的运筹帷幄,全国人民信心百倍,矫首昂视,正在共同描绘一个新的宏伟蓝图。

九十年弹指一挥,九十年匆匆走过。九十年岁月慷慨豪壮,九十年岁月如歌难忘。

篇11:-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叶挺、雷锋„„一个个似曾相识的人在我的脑海被唤醒;西安事变、“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工人运动、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个染满了鲜血的实际在我的脑海中被记录;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儿童团„„一个个20世纪上半叶的名词在我的脑海中被深藏。

如今,我国日益壮大,两弹一星、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等表明了我国不是一个弱者,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我国以前是一个黑暗的国家,没有光明,“三座大山”压在老百姓的心上,他们剥削穷苦人家,而清政府却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实在可气、可恶、可恨!可是,黑暗终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黎明前的一道曙光,划破了夜的宁静。它的到来,预示着光明即将光明!

可是,光明的到来却遭到了重重阻挠:工人罢工,结果死伤多人,工人领导及诸多工人干部被抓;中国共产党会议,遭到了卖国贼和帝国主义的联合打击,幸好最后总算是化险为夷了;抗日战争结束,却又开始了内战,歌乐山渣滓洞等就是国民党反动派折磨共产党员的最好见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噩梦,是黑暗所设下的陷阱,但光明终于突破重重阻挠,到达了中国。

光明到来后,仍然没有站稳脚跟,基本上在外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想回到祖**亲的怀抱,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可是,他们这些光明的孩子却遇到了双重阻挠:那些可恶的外国人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想钱学森,他回国历经千难万险,五年回国路啊!他的那颗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却又受到了“文革”!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多少热血儿郎成了冤魂!老舍等人就是因为受不了“文革”的折磨才会选择了自杀。这“文革”不仅造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在那十年里的紧张、恐慌的气氛,还造成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较差的状况!

光明站稳脚跟后,又有了重大的使命——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不仅是很多人战死他乡,还让毛主席的儿子也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其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便是松骨峰阻击战。这场阻击战又中国志愿军的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执行。这场战斗几乎拼光了双方所有的人:美军无一人生还,而我方最后也只剩了七名战士,但松骨峰最终依然在正义的手中!而且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表现出了极强的牺牲精神,在弹药没了的情况下,用刀与敌人进行搏斗,并在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拉掉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牺牲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人人都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盛的。

如今,我国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强国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鱼肉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足以证明我国不再是以前那个腐败的国家了!

篇12: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海口市遵谭中心小学 六(2)班张雪莲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最近看了一本新书——《光辉的旗帜》。

从中我了解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常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选择。

我在读这本书时,不知有过多少次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不知有多少次被震撼。当读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李四光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不辞辛苦,为新中国寻找石油”时,我为之感动了,有多少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强大,如此鞠躬尽瘁。当我读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我国的自主创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喜势头”时,我一蹦三尺高,心中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现在,学校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每一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杨利伟等人乘坐航天飞船飞上蓝天,飞出地球„„这一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但是呢,有些人也奔往其他各国,各谋出路,嫌弃国内工资低廉。他们在那些外国佬的面前低声下气,丧失了国人尊严,实是可耻。虽然我们祖国经济大体上来了,但有些地方还相当贫困,这需要我们去服务。前提是,打好基础,报效祖国。

篇13:读《刑法的基本立场》有感

本书旨在促进中国刑法学派之争的形成, 但也不是刻意追求学派的形成, 更不会强求他人加入学派之争的行列, 而是联系刑法的规定, 对刑法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了讨论。作者写作的动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作者本人对刑法学派之争的兴趣。

其二, 学派之争可以将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作者认为学术需要批判, 对某一种观点的批判是对该观点的重视。批判不仅可以促使对方完善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促使对方放弃不合理的观点, 还可以促进批判者本身的观点。这样形成学派之争, 刑法理论的批判才会更加系统化、实质化, 从而不断地推翻过时的理论, 不断提出崭新的学说, 催促刑法学的繁荣。

其三, 学派之争可以使刑事立法更为完善。成文刑法是正义的文字表述, 是民意的真实体现, 刑事立法过程是将人民意志法定化的过程。但是, 事实上人民不可能人人参与立法, 立法机关本书也并非亲自起草刑法, 而是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起草后, 经过法定的审议, 再提交立法机关通过、颁布。起草过程中, 不同的学派之间的争论、协商, 有助于审视哪一种原则更符合正义, 省察哪一种规则更体现民意。草案形成后, 不同学派的专家、学者都会从各自的基本立场发表意见, 会推动草案的改进, 促进刑法的完善。

其四, 学派之争可以使刑事司法客观公正。刑法理论对刑法司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理论的深入必然导致刑事司法的进步。不同学派的争论, 也会促使法官作出合理取舍。

即刑法学派之争可以在理论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也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后者既包括立法的完善也包括司法的改良。此为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本书的中心思想。

二、关于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是对刑法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了讨论。

第一章是对学派之争的简要介绍, 以及对我国刑法理论现状的简短描述;读者通过此章可以大体了解国外刑法学派之争的总体现状, 或许进而会对中国的刑法研究作番反思。

第二章就旧派与新派在犯罪论方面的争论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所作的较为全局性的评价, 阐述了向客观主义倾斜的合理性。

第三章虽然与学派没有直接联系, 但不管是新派还是旧派, 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是形式的解释还是实质的解释?这是在同一学派内部也会产生的争论。作者提倡实质的解释。

第四章讨论了违法性的存在根据, 在我国也可以说 (客观的) 社会危害性的存在根据。所回答的问题是, 是因为行为本身恶才认定行为有危害, 还是因为行为已经或者可能产生恶的结果才认定行为有危害?

第五章讨论了未遂犯问题。旧派与新派之争在未遂论方面的分歧至为明显, 可以认为, 客观未遂论与主观未遂论是两派争论的缩影。

第六章评述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之争, 并提倡部分犯罪共同说。

第七章研究了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批判了教唆犯二重性说以及教唆犯独立性说。

第八章讨论了刑罚的基本观念, 即刑法的正当化根据以及量刑原则与刑罚轻重问题。

人们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必然形成其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本书并非单纯介绍与评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派之争, 而是以学派之争为线索对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作者既想解释现行刑法的基本立场, 也欲阐释自己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

三、关于本书的心得体会

在读本书之前, 我们学习的都是高铭暄马克昌主编的刑法学教材, 我们的主要储备是:刑法是研究罪责刑的学科, 刑法有规制、保护和保障机能, 刑法的原则和构成要件的基本原理等。这些已有的知识在读本书时都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屏障。

《刑法的基本立场》在渗透着丰富知识的同时, 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初学者是一项宝贵的财富。该书知识广泛, 涉及面广。汲取了各种理论的精华, 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也可以反思我们可以努力地方向。

作为法律人要做的是解释法律而非批判法律, 作者就曾在序中提到“我习惯于尽量以善意的将条文的用语朝着正义的方向解释, 我无法给正义下定义, 但我知道什么是正义”人们习惯性的寻找新颁布的法律漏洞, 而后对其猛烈地批判。须知法律的不完善, 法学人负有重大责任, 也许立法者期待法律人将他们立的法律解释的更加完善。既然在猛烈地批判自身, 那就应该以自身去解释, 将其解释的完美。学术需要批判, 却不是一味的否定。

立场是理论的依靠, 无论是客观主义还是主观主义都有坚固的理论根基。中庸并非都是正确, 若凡是两端都有弊, 中间做稳固, 那是在为自己庇护。有时会陷入矛盾的境地。

摘要:近几日在仓促之间, 走马观花似的翻阅了张明楷先生的《刑法的基本立场》, 因时间匆忙和理解能力有限, 收获没有预计的乐观, 只能笨拙地将一些心得体会简单列举如下。

关键词:刑法学派,基本立场,刑事立法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篇14:读《成长的滋味》有感

我常常想,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今年暑假,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成长的滋味》,里面讲述了许多成长故事,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地了解。而让我无法忘怀的就是——《出门》。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在青春期的女孩,名叫凌子。她刚刚踏入青春期,有点自信,有点迷茫,有点兴奋,还有一点点自恋。她决定出去游泳,却在更衣室里看见正在长大的自己。整部小说写的虽然是凌子的一天,却仿佛为我们展开了每个女孩都即将经历的那段迷茫的岁月。

成长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过程,但我们总会在某个日子、某个时刻,忽然清楚地听见它的声音,闻到它的味道,感觉它像风拂过脸颊一样,拂过我们的身体。于是,我们就把这些日子、这些时刻,用文字小心地裁剪下来,做成一枚记忆的书签。它无论多美,终究虚幻;它虽然虚幻,但终究带来过美丽。也许,这正是青春的一道风景吧。小说的结尾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惆怅,我想,这就是成长的一种滋味吧。

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这本书给予了我坚定的回答。成长的滋味是美妙的,但是却需要勇气、独立和爱。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要学会这三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成长之路。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可能一路上有悲也有喜,但这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第四小学五(2)班

指导老师:林小丹

上一篇: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下一篇: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