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2024-04-12

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通用12篇)

篇1: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指出停顿错误的一项( )(1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D、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哪首唐诗?你能把这首诗写下来吗?(3分)

3、找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是日更定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心不在焉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人声鼎沸

D、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

4、文言文常有省略主语的现象,翻译时,我们要把它们补充出来。请把下一段文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2分)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6、请用简单的句子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五个字(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7、在此文中,作者用手法表现了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古代许多诗人如白居易、苏轼,写下了许多有关西湖的名诗,你能写出两首来吗?(要求至少写两首,要写出标题和作者。多写多加分)(7分)

〖参考答案〗

1、D

2、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C

4、余 两人 余 两人 余

5、略

6、西湖雪景 亭上奇遇

7、白描

篇2: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篇3:也谈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时间,质疑

应慈军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上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 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 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 “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左右) ”。其推定依据如下:

1.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更定”存在“五更结束”和“初更以后”两种解释。《湖心亭看雪》文中描写的雪景符合凌晨5点左右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而冬天晚上八点左右这个时间段, 天色很昏暗, 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2.舟子认为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 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两个金陵客应当是来得更晚, 而事实上他们却是早于张岱来到湖心亭;可见, 张岱入夜来湖心亭事理上说不通。

应老师主要是抓住“更定”与文中描写的雪景不够吻合来推定的。他对文本细读的过程给我们教师以深刻的启示:不迷信权威, 勇于探究, 敢于创新。可是, 笔者认为教材对“更定”一词的注释是准确的, 即“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现就应老师的质疑做两点讨论。

一.张岱看湖是实, 看雪是虚

单个句子“湖心亭看雪”的语意, 客观上存在“看雪”和“湖心亭”两个重心, 犹言“到朋友家吃饭”一句, 有“吃饭”和“到朋友家”两个语意重心一样, 可偏指任何一方。另外, 看雪的“看”字不比“赏”字, 该字侧重于外现的行为, 所含感情平淡平常不很强烈。所以单就题目看, 张岱看的有可能是湖, 而雪在其次。

其实, 张岱对西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西湖梦寻》中说:“余生不辰,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 然西湖无日不在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可见张岱对西湖的痴爱。张岱曾在《明圣二湖》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过比较。他说湘湖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 鉴湖是名门闺秀, 令人钦敬却不可狎弄亲近。而西湖“则是曲中名妓, 声色俱丽, 然倚门献笑, 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而艳羡, 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 在冬秋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 在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 在雨雪则寂寥矣”。

张岱竟将自己痴爱的西湖比作“曲中名妓”, 乍看似乎唐突, 但细读这段文字, 意思便明晰了:对春夏、花朝、晴明的西湖的爱是俗人的喧哄, 对秋冬、月夕、雨雪的西湖的爱方显自己的痴情。张岱还说过, “善游湖者, 莫过董遇三余”。所谓董遇三余, 就是“冬者岁之余也, 夜者日之余也, 雨雪, 月之余也”。所以, 以“知人”析文的方法推测:看湖, 是张岱的意图。他极大可能是选择“三余”之时 (冬天的雪夜) 看湖。

看湖是实, 看雪是虚, 文中出现的一幅雪景是虚写。“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唯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笔者认为, 这幅画面不是张岱眼中看到的画面, 是他心中的西湖冬天的画面;或许是他在去往西湖之前, 心中早就设计好了的氛围。“雪地芭蕉”、“菊梅同放”的艺术处理, 在作文中常常用到, 张岱定是深谙此道。此造景浩大苍茫、天人合一的境界, 更是深藏了他欲融入其中的痴情。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一句话, 确是对张岱由衷的赞赏。但事实上, 金陵客不过是个伪风雅的酒徒。“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的心境被扰, 只有勉强应付, 随即离开了。至于舟子认为金陵客“更痴”, 那是俗人言“痴”。试想, 张岱在晚上迟于金陵客游湖, 谁敢说不更为痴绝呢?然而又有谁能领其情会其意呢?而张岱在文末以舟子的话为这次不爽的游湖作结, 恐怕是在心里苦笑。所以, 从行文分析看, 文中一段雪景应是张岱在目不能及时 (冬天入夜八点左右) 的心中之景。

二.“更定”一词在张岱文中的实用

我们看看张岱在其他文章中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闵老子》中的一段话有个明确表示时间的词对我们的理解至关重要, 那就是“日晡”, 日晡即申时, 也就是下午三点至五点。张岱访闵汶水是在三点至五点前后, 交谈中闵曾经外出, 回来的时候“更定矣”, 张岱还没有走, 说是一定要喝到闵先生煮的茶。“汶水喜, 自起当炉”。更重要的是“灯下视茶色”, 这说明已经从下午到掌灯时分了。由此推测, “更定”指的应该是入夜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定为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期应老师及读者指正。

篇4: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关键词】张岱;抗清志士;特立独行;故国遗民;遗世高洁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一、生逢乱世之悲

透过《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张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沿海等地开始兴起,市民意识的觉醒、萌芽,文艺解放思潮的涌动,政治的残酷,使得一些正直的官僚士大夫所怀抱的救世报国的痴情和理想,在现实面前纷纷破碎,他们把痴情全寄托于抒写自然人生之中了。更多的是知道天下事已不可为,纵是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隐退山林。张岱生不逢时,在其代表作《自为墓志铭》中就有这样详细的描述: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死老魅也已

矣。[1]“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自题小像》明·张岱)[2]这便是张岱,当别个或嗷啸山林,或拼死抗争,或腆颜惜命的时候,他却不得不自嘲自己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不是什么都做不了,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幽怨和感伤,只不过借了自嘲的名头。从名士到故国遗民的巨变,这难道不是生逢乱世之悲吗?

二、才高命蹇之悲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现实生活中的张岱虽然像花花公子一样,但是他对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无不知悉;天文地理,无不涉猎。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是不胜其愤的,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寓于山水。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作品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张岱曾在《自题小像》一文写道:“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卓然独立的高洁情怀。所以,尽管张岱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衰败颓唐,晚景凄凉,英雄末路。

三、天地合一美景之悲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雪景的描写必然投注了作者写作时情感的影子,透过雪景的描写,残酷的社会现实跃然纸上,在这茫茫天地中,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山河依旧,家国不再,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面对剧变,作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叫人怎能不“悲从中来”!所以,《湖心亭看雪》并非是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它所包蕴的情感内涵远比景物描写来得深沉而耐人寻味。

四、特立独行遗世高洁之悲

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这还不算,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邀友同行当非难事,然而他偏要“独”行,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3]颇有当年荆轲刺秦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豪气。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这已不仅是赏雪,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这样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极致,超越于尘世,标高于现实。或许惟有孤独才能给心灵以充分的自由。张岱的思想情感也正是融入这“独”中。它不但表现出了此时此刻张岱的心态以及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而且表现出张岱“遗世高洁”的情怀,表现出不随波逐流、追求一种悠远脱俗的精神境界,向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的统一与和谐的思想境界。

五、他乡偶遇知己之喜

自古以来,雅士文人都渴望得到知己,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拥有哪怕一个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朋友离别的故事,没有看到知己相伴一生的故事,最典型的例子是伯牙子期的故事,短暂的友情让多少后人叹息。“人生得一知己难矣”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两百多年前的张岱,他或许早已洞悉了人世间的悲凉,早已品尝到了人世间的寂寞,所以才会这样洒脱,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独自出游,本是欲借质洁无瑕的山水排遣满怀郁闷孤寂之情,不意亭中竟已有赏雪饮酒之人。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寂寥情怀立即充盈起来。古来文士追求精神的富足与操守的高洁,常将知己视作千金。作者一生特立独行,孤高自赏,不愿与流俗为伍,始终以看客的姿态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而此时竟然遇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人,岂能不喜出望外?酒逢知己千杯少,有“强饮三大白”为证。然而,作者的审美情感依然含蓄不张扬,只言“客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则借客之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六、结语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

参考文献

[1]张岱.自为墓志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张岱.自题小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篇5:张岱湖心亭看雪赏析

文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平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是平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6:湖心亭看雪张岱生平

张岱的家底非常厚实,他在《空传》中说,祖父张文恭以节俭持家,在舅祖朱石门先生的影响下,开始爱好姬妾美女,置宫室器具之美;到了你亲一代,尽管他不事生计,晚好神仙,但因得到了母亲的鼎力支助,得以了此一生。不过到了此时,“先子如邯郸梦醒繁华富丽,过眼皆空。”张岱父亲这种人生如梦的思想,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表现得更为彻底: “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结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然这一切都是国祚鼎革以后,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回忆的,此中不免有痛悔之意,不过这一切与其说是痛悔自己玩物丧志,倒不如说是为整个国家悼亡更确切地表达出他的丧魂落魄之怀。所以对于张岱来讲,明朝的灭亡是他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陪伴他度过了多梦而忧戚的余生。因此哪怕是嬉笑为文,也是胸中猿咽,指下泉悲,伤怀不能自禁。

国家灭亡以后,张岱与一些明末遗民知识分子一样,不能作刀兵血刃的反抗,要么削发为僧,要么隐姓埋名,要么披发入山,作山中野民,更为绝决的就效仿伯夷、督齐不食周粟,横尸山中。不过张岱毕竟是有真面孔的人,他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说他披发入山为野人,“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由此看来,张代岱不仅看透世相、望断炎凉,而且能够洞穿古人所玩的——让后人走入魔道的——教条和把戏,可见他的晚景并不仅仅是令人伤怀,甚至也能使人体会到他有几分思想家的不羁、深邃与狡黠,就凭这一点,他也应该比那些迂腐不堪的理学家们获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习。

经过千年的道统严压之后,在晚明,一部分人的文章从事关国体、发明功德、敷衍仁义、明性载道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他们冲出高文典册的蕃篱,创作率尔天意的小品,终于在明朝中后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尽管在明朝有台阁文人如杨士奇、解晋复欧阳修、曾巩之古;方教儒、王鏊复韩愈之古;林俊复质简之古;桑悦、祝允明复奇崛之古;前后七子的复秦汉之古等等,此中尤以前后七子最为嚣张兀厉,但这一切已无法阻挡明朝中后期拍打着文学大堤的小品洪流。小品的概念最初来原于佛经的略本,它起始于晋代,《释氏辨空》中说:“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所以彼时用“小品”二字命名的作品集俯拾即是,以至于当时的小品选本如郑超宗的《媚幽阁文娱》中掺杂了大量的应世之文,说明虽然他们直觉地感到小品文短小精悍的特性,但并没有从系统上去阐释它。

因为无论是公安三袁的“不拘格套,独抒性灵”,还是钟惺、谭元春的“孤峭幽深”,都不是系统而自觉的理论,只是为了他们的写作为更多的人了解罢了。倒是在地拘无束的书信往来中,透露了他们创作上叛风大炽的蛛丝马迹。袁宏道在《与徐汉明书》中说:“以为禅也,戒行不足;以为儒,口不能道尧、舜、周、孔之学,身不行羞恶辞让之事,于业不擅一能,于世不堪一务,最天下不紧要人。”

这种观点近乎说自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其实在他看来,当书生也是需要资格的,太有用的人显然不屑于当;没有闲,没有情,没有洞穿世事、看破名利的眼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最不要紧的人。既然自己是天下最不要紧的人,就不必去争名夺利,求快活成了人生的第一要务,享乐主义风气在彼时深合文人的心态,加之说禅道佛成为一种时间尚,和明末萎靡的市民习好路数相投,因而极大程度地在整个社会阶层蔓延开来,对此袁宏道在《与龚惟长先生书》里细致地描写了他所认为的人生五大快活,总而言之,就是要有珍奇宝玩,美女成群,她书盈室,远离尘嚣,尽情享乐,不知老之将至,最后把资财散尽,“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如此放胆豪言,几近肆无忌惮。“士有此一者,生可无愧,死可不朽矣。”此种潮流的波峰浪卷,文人们游山玩水已成为日常功课,抒发心中的磊落不平之气,倾倒长久郁积的肺肠,于是出现了一大批以写情性为主的小品文作家,张岱就是其中领袖群伦的一位。

明朝的.灭亡,使张岱的生活像一出舞台戏一样,来到了它的高潮。浪子张岱深邃的情感世界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喷射点,犹如落差极大而湍激的河流,由于在它最显要的当口修筑了水电站,使那些被白白浪费的河水转化成巨大的电能,进而照亮了以前从未感到光明的角落。失去了的生活最容易成为回忆的资料,它们已然洞开,频频闪现。张岱厚蓄薄发,惜墨如金,用笔简省,虽有满腹怨气,烈烈怒火,但不动声色,更不施人以拳脚,却解了一肚皮的鸟气。张岱在评张子省的文章时所说的:“笔笔存孤异之性,出其精神,虽遇咸阳三月火,不能烧失。”正可移来评价他自己这一场迟来的文字风光。自古以来,领西湖真传者少,看它热闹的人多。范景文的《西湖》一诗说:“湖边多少游观者,…几人着眼看青山。”

说人们大有看欺头的用心。清人李鼎的《西湖小史》说:“今游湖者春时最盛,然半属‘看忙’;领幽味、赏清韵者有几?吴人嘲杭人为怕月,信非虚也。”看来吴人怕冷不怕热,月亮好生耽误瞌睡。但张岱的西湖却是从自己肺肠中流出,故惊世骇俗,如若不信,且看《明圣二湖》: “余弟毅儒常化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余谓不然,余以湘湖为处子,腼腆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而鉴湖为名门闺淑,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之,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清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

要说张岱的风雅清丽,并不虚造,何故出此狂悖的比喻?陶庵本已国破,西湖犹如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又因其每年有抗尘拂世之意,世间万事皆可忍耐,独俗不可耐,张岱大为动怀,借题生发议论,便把世人不解风月的情状揭发出来,正如以谐谑著称的王思任《问水亭》一诗所说“辛苦西湖水,人还即熟眠。”

张岱说到最后激动处,仿佛从胸中排宕而出:“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如此为西湖鸣不平的愤慨,大抵是古今一人,连有的读书人对西湖的识见都不入他的耳目,更何况只给西湖添乱的普通过客呢?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游人没有资格去赏玩西湖,而是张岱有这种资格来给人们上一堂生动的欣赏西湖的美学课,观张岱俏皮犀利的笔锋,婉转有致的布局,旁征博引而又贴切得当的史实,叫人荡气回肠,令人俯首称是。在我等凡夫看来,祖国河山若能藉张岱之笔描摹出来,处处有真汉子的人气,与那些如开列账单的地理指南一类的游记相比,相去何止霄壤!山川本来生机勃勃,烂笔头欲将其写死,往往需要张岱这样的高手才能将其救活,挽救奄奄一息的江湖。

篇7: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张岱

注释:1、本文选自《 》作者 ,明末清初 、挐: :4、沆砀: 5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看雪”的时间是? 地点是

2、? 写冬雪寒冷寂静的句子是 ?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4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5、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6、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7、“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三,比较阅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篇8: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透过《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 我们知道张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沿海等地开始兴起, 市民意识的觉醒、萌芽, 文艺解放思潮的涌动, 政治的残酷, 使得一些正直的官僚士大夫所怀抱的救世报国的痴情和理想, 在现实面前纷纷破碎, 他们把痴情全寄托于抒写自然人生之中了。更多的是知道天下事已不可为, 纵是满腹经纶, 一腔热血, 却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隐退山林。张岱生不逢时, 在其代表作《自为墓志铭》中就有这样详细的描述 :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兼以茶淫橘虐, 书蠹诗魔, 劳碌半生, 皆成梦幻。年至五十, 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 破床碎几,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 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真如隔世……有此七不可解, 自且不解, 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农学圃, 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死老魅也已矣。[1]“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自题小像》明·张岱) [2]这便是张岱, 当别个或嗷啸山林, 或拼死抗争, 或腆颜惜命的时候, 他却不得不自嘲自己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 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幽怨和感伤, 只不过借了自嘲的名头。从名士到故国遗民的巨变 , 这难道不是生逢乱世之悲吗 ?

二、才高命蹇之悲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 通晓音乐戏剧。明亡以后,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现实生活中的张岱虽然像花花公子一样, 但是他对琴棋书画、经史子集, 无不知悉; 天文地理, 无不涉猎。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 寓于山水。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作品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影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张岱曾在《自题小像》一文写道 :“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 显示自己卓然独立的高洁情怀。所以, 尽管张岱才华横溢, 然而命运多舛, 衰败颓唐, 晚景凄凉, 英雄末路。

三、天地合一美景之悲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雪景的描写必然投注了作者写作时情感的影子, 透过雪景的描写, 残酷的社会现实跃然纸上, 在这茫茫天地中, 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山河依旧, 家国不再, 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面对剧变 , 作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叫人怎能不“悲从中来”!所以, 《湖心亭看雪》并非是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 它所包蕴的情感内涵远比景物描写来得深沉而耐人寻味。

四、特立独行遗世高洁之悲

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 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 “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这还不算, 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邀友同行当非难事, 然而他偏要“独”行, 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 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3]颇有当年荆轲刺秦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豪气。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 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 这已不仅是赏雪, 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 这样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极致, 超越于尘世, 标高于现实。或许惟有孤独才能给心灵以充分的自由。张岱的思想情感也正是融入这“独”中。它不但表现出了此时此刻张岱的心态以及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而且表现出张岱“遗世高洁”的情怀, 表现出不随波逐流、追求一种悠远脱俗的精神境界, 向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的统一与和谐的思想境界。

五、他乡偶遇知己之喜

自古以来, 雅士文人都渴望得到知己, 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拥有哪怕一个知己。“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朋友离别的故事, 没有看到知己相伴一生的故事, 最典型的例子是伯牙子期的故事, 短暂的友情让多少后人叹息。“人生得一知己难矣”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两百多年前的张岱, 他或许早已洞悉了人世间的悲凉, 早已品尝到了人世间的寂寞, 所以才会这样洒脱, 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独自出游, 本是欲借质洁无瑕的山水排遣满怀郁闷孤寂之情, 不意亭中竟已有赏雪饮酒之人。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 寂寥情怀立即充盈起来。古来文士追求精神的富足与操守的高洁, 常将知己视作千金。作者一生特立独行, 孤高自赏, 不愿与流俗为伍, 始终以看客的姿态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而此时竟然遇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人, 岂能不喜出望外?酒逢知己千杯少, 有“强饮三大白”为证。然而, 作者的审美情感依然含蓄不张扬, 只言“客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则借客之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六、结语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 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 疏花续蕊, 迎风吐馨, 虽无灼灼之艳, 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 长者不过千把字, 短者仅一二百字, 笔墨精练, 风神绰约, 洋溢着诗的意趣。

摘要:通过读《江雪》, 懂得了柳宗元的清高与孤傲、郁闷与彷徨;读了《凝碧诗》, 懂得了王维身不由己的变节;读了《虞美人》, 可以领悟到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读了《湖心亭看雪》, 我们也可以窥视出张岱的悲喜人生。

关键词:张岱,抗清志士,特立独行,故国遗民,遗世高洁

参考文献

[1]张岱.自为墓志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篇9:张岱《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当代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一文中写到:“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个画轴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把握文意。(重点)

2.反复诵读,赏析西湖雪景,了解白描手法。(重点)

3.感悟作者超凡脱俗、思念故国的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宋代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教学板块:

【熟读——走进文本】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范读(检查预习)

2.强调字音(读准、读对,强调字音和书写)

读音:崇祯 (zhēn) 是日更定 (gēng) 余挐一小舟 (ná) 拥毳衣炉火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 (hàng dàng) 长堤 (dī) 一芥 (jiè)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g) 喃喃 (nán)

书写强调:毳、凇

3.全班齐读(读好,初步整体感知)

二、疏通文义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质疑问难(翻译疏通课文,不好解决的小组讨论和拿到课堂上)

2.过关抢答(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的讲解与巩固)

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一道 更有此人:还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判断动词

重点句翻译: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更,还。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

人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莫:不要。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3.听读视频,加深对课文文意的整体把握。

概括总结本文大意: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精思——赏景悟情】

三、赏析雪景

1.找出文中的写景句并赏析,分析雪景句的特点或感受。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比如,环境的肃杀、空阔;天、云、水三景物连在一起浑然天成;描摹景物的简单、突出特点,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张岱眼中的雪景不同于一般的雪景,用一个字概括特点可为“奇”。

2.白描写作手法

概念: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举例: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写人: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西湖奇美的雪景,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张岱笔下奇美的雪景如何读出?注意读出宽阔的气势——“与”“一白”重音,读出感慨人生渺小、淡淡的孤独——“而已”拖音。

四、感悟情怀

1.思考探究:写出如此奇景的张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痴的表现,为何痴?

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异于常人;看到奇美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到金陵知己,强饮三大杯。

体现张岱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历史上汉末到魏晋,社会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苟全性命于乱世,超凡脱俗不为流俗。如“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梦里那个桃花源。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

知人论世: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官宦之家,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不仕,入山隐居、著书。课文选自作者晚年作品《陶庵梦忆》,当时明朝已亡。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且有一个细节: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崇祯来纪年呢?明亡以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他眼中的雪景与众不同,为什么流露出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名气风度,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他的人生际遇,他的这篇作品让人体会到隐约蒙着一层淡淡的怀念和伤感。

一首诗总结全文,结束本节课。“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论我们如何解读张岱和他的作品,或许只有张岱自己能品悟真正的味道吧。带着你对张岱的理解,配乐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拓展练习:

上联:痴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寄痴心

下联:闲人苏轼承天寺赏月抒闲情

课下作业:

课外推荐阅读张岱其他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熟读 精思

毳、凇 景——奇 人——痴

参考文献:

屈万琼.《湖心亭看雪》案例简析[J].文学教育:上,2013(10).

篇10:偶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字词注解

俱:都。

绝:消失。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独:独自。

拏(ná):同“桡”,牵引。撑(船)。一作“挐”。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而已:罢了。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拉:邀请。

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而:表承接,然后。

是:表判断。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一词多义

是: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通假字

篇11:湖心亭看雪

关键词: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书应该掌握的文言实词

2.理解本文内容

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突破方式:

借助本册语文书中的《记承天寺夜游》《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及张岱的其他文章 (他的生平经历) 进行突破。

三、授课方式

讲授为主

四、教学环节

上课之前:因为是在其他学校借班上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之前请那个学校的老师讲授了《记承天寺夜游》我在之前一天用了一节课时间简单讲解了《给不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两篇课文。推荐他们课后阅读《秋月冬雪两轴画》, 要求他们阅读《湖心亭看雪》并尽量背诵, 并且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张岱更痴。

五、上课环节

初读文章谈感受

落实基本实词虚词。强调进入情境理解词语含义而不仅仅是背书下注解。

探讨第一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写景部分, 通过朗读, 赏析字词, 想象等方法进行局部鉴赏。

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张岱此时看雪的视角是从空中俯视下方的?” (这是贯穿后面的一个大问题, 这里提出是让学生思考, 并且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 之后一步步给出背景资料, 让学生确证或者颠覆自己原先的思考)

探讨第二个问题, 进而细读文章中与金陵人相遇辞别这一部分。结合刚才的问题, 揣测张岱看雪的动机, 对待金陵人的态度。让学生思考“强饮三大白”, 与“而别”的这一不太合情理的地方, 结合之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补充给出张岱自己描写西湖和其他人描写西湖的句子让学生再读文章完善自己刚才形成的张岱对于夜晚西湖赏雪以及为什么视角是从空中俯瞰的思考。

换角度给张岱当月经历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交换度给出张岱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此文的时间继续让学生再读文章确立完善或者推翻刚才自己得出的思考。

教师结合《给布特勒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给出结语。

【教学反思】

“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这种人生体验贯穿在张岱著作《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之中。《湖心亭看雪》这一篇文章却被张岱同时编入这两本书中。可见这篇文章在张岱心中的分量。所以, 虽然这种人生况味不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范畴, 但是, 如果不让学生对这种复杂情感有所接触, 私心里觉得讲这篇文章就少了味道, 就像到了北京却没吃烤鸭, 没去故宫长城一样。所以, 我所有教学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对张岱这句“唯恐其是梦, 唯恐其非梦”能有一点体悟。

较出色的地方:

自我觉得比较出色的是前面对于文言词语的讨论, 特别是“崇祯五年, 余住西湖”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时空的久远。“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翻译还有“是日更定矣”的语气助词的讨论能让学生感受到玩味词语的妙处, 使他们能有一定兴致去玩味。还有就是抓住“欣赏雪景的视角为什么是在空中”这一个问题能够很好的到最后帮助学生理解穿越时空的两个张岱的不同心理, 进而体会是梦非梦的情感。

有争议的地方:

多角度的读一次课文给一点背景资料再读课文再给一点背景资料的做法有故弄玄虚之嫌。可能同时一起给出会更好。

关于满清入关后留发不留头的问题, 我给出了两张不同发型的图片。有老师认为这样反倒会淡化, 简化了民族认同, 民族矛盾等问题。

不足的地方:

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太少。

应该有一些学生质疑提问的时间。

相应的自己说的有些太多了。

写景部分的赏析缺少一个整体感知, 缺少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的渲染而让学生分析局部。

【课堂实录】 (文字)

师:有谁昨天看了我推荐的那篇文章吗?《秋月冬雪两轴画》。看了的举手。8人。什么感受? (请一生答)

生:我开始以为这是古文, 后来发现是现代文, 之后我就关了, 后来发现哦是现代文。它不算太长, 写得还挺好的。

师:好, 请坐。我昨天留了两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思考一下?待会儿我们上课讨论。这篇文章昨天好像有一多半的人会背了, 今天会背的人有没有多一点?昨天不会背、今天又会背了的同学请举手。昨天还不太会背, 或者昨天背得不太熟, 今天会背了、背得比较熟的, 这样的人请举手。好, 能背的背, 能看的看, 咱们集体来一遍。

全体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全篇: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自己回家看的时候觉得这篇文还不错、自己挺喜欢的, 或者自己都能够有点感受、有点感想的请举手。 (学生笑, 但几乎不举手) 不喜欢这篇文, 觉得这篇文说什么呀, 这样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都没人举手, 那…… (拿花名册) 高若冰, 这篇课文是讲看雪, 你叫若冰, 那你来说说看, 你对这篇文什么感觉。 (生犹豫) 一般, 没感觉?现看, 现产生感觉。不用看了, 就没感觉, 对吧?是不是?

生:不是, 就是写出了他下雪的时候, 然后去……

师:不是他怎么, 而是你有什么感觉?喜欢还是不喜欢?一般?请坐。有谁去过西湖的湖心亭吗? (有生说,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 去过西湖的请举手。西湖有八景啊、十二景啊、十六景啊什么的, 不管怎么排, 湖心亭都能算在这一景之中。有人去过西湖没看过湖心亭, 我找了一张图片。

这实际上就是湖上一个小岛, 四面都是水, 所以知道为什么张岱想到这儿看雪了吧? (生议论, 看得更清楚) 是看得更清楚吗?还是什么?是视线更开阔。

昨天我们问了一些字词的问题, 今天咱们复习一下, 看看这几个句子怎么翻译。 (请一生答) 不用看书了吧?还得翻本儿?这还用写笔记本上吗?看这几个字, 哪个字不认识、不懂?你能不能不看本儿, 就看这个 (指屏幕, 投影展示:湖中人鸟声俱绝) ?

生:湖中的行人、飞鸟声都消失了。

师:湖中的人声消失了, 飞鸟声也消失了。都是这么翻译的吗?有没有其他翻译?没有。那按你这种翻译, 应该怎么读呢?应该读作:湖中/人鸟声/俱绝。那我换一个读法:湖中/人/鸟/声/俱绝。那应该怎么翻译?

生:湖中没什么人、没什么鸟, 也没有声音。就是声音也消失了。

师:就是人没有了, 鸟也没有了, 连声音都没有了。那这两种翻译, 你觉得哪个更能体现出寒冷?

生:我觉得第二个。

师:是吧?从字面翻译都没问题, 但如果人、鸟、声并列的话, 是不是那种寒冷、天寒地冻的感觉就更鲜明一点?下一句 (投影展示:是日更定矣) 。 (请一生答) 是日……

生:这一天……

师:更定矣, 书下有注解对吧?

生: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师: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你看你就没把我标红的那个字翻译出来。“矣”, 怎么翻译? (问其他学生) 他翻译的是不是“是日更定”?这一天晚上八点。那“是日更定矣”? (大家议论说, 八点左右) 这个“矣”是左右的意思吗?这个“矣”怎么翻译? (大家议论说, 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 这个“矣”是“的时候”的意思吗?是日更定矣。 (有学生说, 以后;有学生说, 语气词) 哎对, 语气词。这是什么样的语气呢?是日更定, 是日更定矣, 什么样的语气?八点了 (拖长音) , 是这样的吧?现在八点, 现在八点了啊, 有什么区别? (有学生说, 第二个更委婉) 委婉?他用得着委婉吗? (有学生说, 更有情感) 什么情感?带着什么样的情感? (有学生说, 伤感;又有学生说, 悠闲) 悠闲。还有呢? (有学生说, 放松、随意) 放松、随意。我写完作业, 我写完作业了啊 (拖长音) (学生议论, 感叹) 感叹什么? (学生议论, 终于) 终于什么?我白天可能就想去, 但是呢一直……就想晚上去。我就等着等着, 终于到八点了, 可以安静了, 可以去了。所以你看, 加一个“矣”, 对于情绪的表达, 表达盼望了一段时间。有这个感觉吧?所以, 读出来是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希望大家体会一下, 叫作“一个字也不浪费”。好, 下一句 (投影展示:拥毳衣炉火) 。这话怎么翻译?

生: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

师:穿着毛皮衣, 带着火炉。这么翻译好像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拥”, 穿着, 裹着, 比“穿”要大一点, 是不是?

生:“拥”是既穿着, 又带着, 动词都放在“拥”字上了。

师:对, 动词都放在“拥”上面了。那“拥”和“穿”一样吗?你转过去, 给大家做一个“拥”的动作, “拥”是什么样的? (请一位学生) 来, 你给大家做一下, 假设你这件衣服就是一件毳衣, 你拥一下。 (生做动作) 哎, 实际上就是裹紧、裹着。那个衣服很大, 人缩在衣服里。那炉火呢, 也是离自己越近越好。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翻译, 就像我们昨天翻译“余拏一小舟”, “我”撑着一条船, 好像你答题没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舟子划船, 而不是“我”划船。所以翻译的时候有两种, 一种是考试中就那么翻译了, 能得分了;还有一种, 你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的想法, 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用这个字的妙处?再下一个 (投影展示:雾凇沆砀) 。

生:湖上冰花一片弥漫。

师:湖上冰花一片弥漫。那我多问一下行吗?那个“凇”字为什么是两点水?

生:因为是冰, 就是寒冷那种感觉, 就是用两点水。

师:那“沆”怎么又变成三点水了呢? (生议论, 一个形容水, 一个形容冰)

生:“沆”是白气弥漫的样子, 弥漫嘛, 三点水, 是水的那种感觉。

师:等于两点水是冰的感觉, 实际上当时有冰也有水, 雾气弥漫、水气弥漫当中也有一点冰花的存在。冰水混合物, 感觉都弥漫在空中, 一片, 这叫“雾凇沆砀”。那“砀”为什么是石字旁?啊, 请坐, 不难为你了, “砀”原来是带花纹的石头, 在这里引申为盛大、开阔的样子。就是水气弥漫, 开阔。开阔、盛大, 是那个“砀”字的意思。

好了, 咱们现在来讨论一下昨天留的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来着?还记得不记得? (请一生答)

生:为什么文末说“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究竟是岛上那两个人更痴还是……

师:这是第二个问题。好, 请坐。第一个问题是, 舟子说完这句话之后, 张岱他不说话了, 如果他要说话, 或者他心里肯定会想一下, 那他想些什么, 或者他会说什么?昨天谁想这个问题了, 举一下手。 (生思索状, 不举手) 没想出来?你大概有点想法是吗? (请一生答)

生:张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 他肯定不可能直接去批评那个舟子。他可能是有一点像老师教学生似的, “我教你一下”, 他肯定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但是他不能直接批评他, 但他心里肯定委婉地说, “你这样不好”。

师:你觉得作者心里不舒服是吗?为什么不舒服呢?

生:因为他觉得, 我们这些文人的这种心理, 你这种舟子是不能理解的。

师:是不理解的, 嗯, 所以就有点不舒服。别人有什么别的意见吗? (请另一生答)

生:张岱当时, 他是一个文人嘛, 他不知道舟子为什么凭空就说出这句话来, 为什么到下船的时候, 说“你痴”, 所以张岱肯定想, “你为什么说我痴呢”。我觉得, 张岱当时他在想, 亭上的这两个人———我们昨天也分析了———这两个人应该也是比较富有的人, 张岱肯定想, “为什么舟子会说我痴呢”, 是不是亭上两个人有什么来历。

师:“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舟子看来, 这仨人都挺“痴”的, 甚至“你”可能还不如那两个人痴, 或者“你”比那两个人更痴一点, 这都有可能。那张岱怎么想?他认可不认可?他对这个“痴”这个字, 他认可不认可? (请一生答)

生:在舟子的这句话中有些戏言, 张岱觉得, 这是一些文人, 舟子就不理解, 张岱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里, 花那么大价钱去湖心亭, 就为了看雪景。所以张岱就认为, 文人的这种雅趣, 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师:嗯, 文人的雅趣, 一般人不理解。“你”说“我”痴, “我”认同, 但“痴”的意思是不同的。在舟子而言, 那个“痴”可能就有点傻的意思, 但对张岱而言, 那个“痴”是什么意思呢?痴迷。他痴迷于什么呢? (生议论说, 雪景) 雪景, 张岱痴迷于雪景。那看看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哪几句? (请一生读写雪景的句子)

生读: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嗯好, 请坐。她读出了写景的句子, 但, 她读出写景的感觉了吗?谁愿意再读一下?

另一生有感情读。

师:有点紧张, 谁再来试试看?

又一生读。

师:好, 请坐。痴迷于雪景中的什么呢?雪景的什么吸引他?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痴迷于雪景中的“雾凇沆砀”, 感觉跟北京前几天的雾霾天似的。 (大家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跟雾霾天有什么区别吗?

生:雾凇沆砀, 有往下飘的东西;北京的雾霾天, 什么都看不到。

师:空气的清新程度不同。那个空气相当清新, 很凛冽的, 很清冷。但咱们那个雾霾天大家知道, 空气清新度是不同的。痴迷于那个一片,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更痴迷于一片雪景中的静。

师:嗯, 安静, 非常好!

生:张岱前面说了, “是日更定矣”, 他就等这个点呢, 他就等最安静的这个点, 他后面说,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 从这两个字看出来, 整个湖上就这点东西, 所以更能体现出它的安静与整片西湖的美。

师:嗯, 挺好, 痴迷于雪景、安静, 还痴迷于什么? (请一生答)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痴迷于水上在晚上的景色。张岱还有一部代表作叫《夜航船》, 而这个他也是等到晚上八点以后, 所以他应该比较喜欢晚上, 在水面漂的那种景色。

师:什么样的景色呢?写了吗?

生:景色就是, 水是暗的, 天空也是暗的, 然后天上有星星。

师:她说有星星, 实际上可能星星不太容易有,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然后又“湖上影子”, (生议论, 有月亮) 嗯, 月亮可能会有, 没有月亮就没有影子, 星星恐怕照不出人的影子, 月亮才能照出人的影子来。所以大概有一点月色, 但月色应该也是很朦胧的。好, 请坐。他把这个景写得是迷茫一片的, 把自己又写得很小。迷茫一片, 只有一句“天与云与山与水”, 为什么加三个“与”字, 而不是“天、云、山、水”?想想我们昨天讲《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开头怎么说的?“凄风”句号, “苦雨”句号, “天昏”句号, “地暗”句号。那这里如果天、云、山、水, 就和那一样。这里为什么是“天与云与山与水”?干嘛加三个“与”字?多重复啊。 (请一生答)

生:因为后面说“上下一白”,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 他想把这个天、云、山、水融为一体。

师:哎, 融为一体, 四个东西是一体的。能截然分开吗?说哪是天, 哪是云?

生:如果分开, 就没有那种白烟弥漫的朦胧感。

师:大家再想,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这种全白, 境界是不是很开阔、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你远看的时候, 那天、水才不大能分清吧?才是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他写出了这种景致的阔大。接下来又有问题了, 景致那么大, 那怎么就变成“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么如果按照一个人去看雪的顺序的话, 是不是应该先写我在船上看, 看到了湖心亭, 再看到长堤, 是不是应该是一个由近及远的顺序?他怎么是一个由远及近的顺序呢?这也不大合常理吧?这怎么回事? (请一生答)

生:长堤一痕, 是一条线;湖心亭一点, 是一个点;他和舟子划的那条船就更小了, (师补充, 然后到“我”这个人就更小了) 他就按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

师:为什么由大到小呢?正常的不应该由小到大吗?因为“我”去看啊, 所以……

生:先从远处的风景着手来写, 那都是有雾的, 看远处会有雾的感觉。

师:请坐。

另一生:他先看天云山水, 他当时已经把视线拉到远处去了, 他再把视线拉回来, 渐渐地长堤, 然后那个亭子, 然后再把视线拉到他自己的船上。

师:他还看到自己的船了?他还看到自己了?

生:他是渐渐地把视线从远到近地往回拉。

师:视线渐渐往回拉。为什么呢?先写天地那么大, 然后接下来怎么变得那么小了?

生:这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看雪的过程。一开始他就说“上下一白”, 描写的是整个西湖的场景。像影子啦, 长堤啦, 湖心亭啦, 都是陪衬吧。感觉他就是侧重于描写整个的雪景。

师:陪衬, 那是用这个小来陪衬什么大?

生:雪景的大。

师:雪景的那种大。那个人呢?

生:个人也小。

师:好, 请坐。大小上对比, 体现的是什么呢?作者在哪儿呢? (生议论, 在船上) 他的视线是在船上看雪的视线吗? (生议论, 不是) 不是, 那他是什么视线? (请一生答)

生:作者应该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湖面上, 在前面已经说了, 有“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已经融为一体, 所以长堤、湖心亭、他自己的小舟, 还有他自己, 只是被融进去了, 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那他的视角为什么不是“我”在船头看的那个视角?这个视角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空中的感觉。为什么突然就……就好像我们坐在这儿, 然后突然我们的灵魂就上来了, 在天花板上, 然后就看底下。怎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船上可能会看不到那些特别美的地方, 而视线在更高处可能会看到更美的地方。 (生议论, 他怎么上去呢?)

师:这话有点不大通对不对?是啊, 他怎么上去的呢?

生:他想把景写得跟一幅画似的, 一个人如果看画的话, 先看的是大景, 然后再仔细看。

师:也就是说作者这个时候跳脱出来了, 他已经不在船上了。是吗?

生:不是, 他当时把自己看的那些东西总结了一下, 想给人一种画意感。所以他就这么写, 让人觉得他描述的跟一幅画一样。

师:好, 挺好。就为了有画的感觉, 所以自己已经不在这个船上了, 是为了给别人感受。但其实他是自己去看雪的。所以这里好像还是不太能说通。没关系, 这个问题咱们搁在这儿。“到亭上”之后, 大家再读一下, 那个语气、节奏, 和上一段是不是不一样了?来读一下。

生齐读: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师:好, 停, 这里我补充一句, 张岱是特别不善于喝酒的人, 从他爹开始就特别不善喝酒, 喝一两杯脸就会红, 可能有点酒精过敏。所以这儿说“强饮三大白”, 就是说他能喝杯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是不喝的。这里我补充一下。那么第二个问题, 你觉得那两个人的痴和张岱的痴, 一样不一样?认为一样的举手, 认为不一样的举手。那我找个刚才没发言的人。怎么个不一样法? (请一生答)

生:张岱就是去欣赏美景, 到那里去看雪, 而那两个人就是很悠闲, 就是为了去……

师:就是去聊天喝酒的?喝酒是一种陪衬吧?喝酒的目的还是为了赏雪。这是一样的呀。你感觉不一样的那个点在哪儿?因为那是两个人, 还在喝酒, 而这是一个人, 是这样吗? (生笑) 后头有一个女生摇头, 来, 你说说看。

生:因为他说“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张岱自己乘船去湖心亭看雪, 而这两个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客居在此应该是希望用更多更长久的时间来赏这里的美景, 详细地来记录这里的美景。而张岱就是冲着某一个点来的。

师:张岱就是选了那个时间点去的, 那两个人没有张岱对西湖那么了解。那这跟“痴”没关系啊, 这只是他了解不了解而已。请坐。 (请另一生答)

生:我觉得那两个人, 就跟咱们去西湖游玩似的, 无意中来到了湖心亭。然后就赏雪、喝酒。

师:你觉得那两个人是无意中去湖心亭的吗? (生议论, 不是, 是故意去的) 肯定是故意去的, 对不对?为什么呢?你想那装备是很齐全的, 他不是偶然发现这里好的, 他专门也是等晚上, 都没人了, 然后去那儿。

生: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然后去稍微放松一下。

师:哦, 张岱可能是工作累了, 去放松一下, 所以不一样。那咱们换个角度想一想, 张岱见到那两个人高兴吗? (生议论, 多说不高兴) 认为高兴的举手, 认为不高兴的举手。反过来, 那两个人见到张岱高兴吗? (生议论, 齐声说高兴) , 为什么呢?因为说了, 那两个人“大喜”, 而且“拉余同饮”, 不管怎么着, 拉起来喝酒。对金陵人来说, 这是遇到了一个知己, 知己嘛, 才喝酒。那张岱如果不高兴的话, 他为什么会“强饮三大白”呢? (生议论, 尊敬) 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他不太能喝酒。“我”不能喝酒, “我”喝不了。

生:看那两个人的样子, 应该也是文人, 也是挺有钱的。他们在赏雪过程中也碰到两个人来赏雪, 就是遇到有相同性质的人。

师:遇到同道人, 高兴不高兴呢?遇到同道人应该高兴对吧?如果他不高兴, 是不是也不会“强饮三大白”, 对吧?从这个角度来说, 他还是挺高兴的。但是呢, 你看, “三大白而别”, 干嘛又走了呢?没交流什么。所以看来, 也有点区别, 所以你看有好多解释不通的地方, 各种可能性都存在。那咱们给一点背景资料。张潮你们都学了吧?张潮说啊“人不可以无癖” (投影展示张潮语:花不可以无蝶, 山不可以无泉, 石不可以无苔, 水不可以无藻, 乔木不可以无藤萝, 人不可以无癖) , 什么叫“癖”?得有点爱好。张岱也说, 人无癖就不可与之交往, 因为这人就不是真人了 (投影展示张岱语: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 以其无真气也) 。从这个角度说, 张岱愿不愿意和这两个人交往?这两个人是不是有“癖”的人?有, 对吧?在奇景当中遇到了两个, 也算奇人吧, 也是同道吧, 还是愿意和他们交往一下。但咱们昨天说了, 古人这种交往, 萍水相逢, 各自分散, 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所以不留姓名。好, 咱们再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西湖啊, 一向很热闹, 所以有人说“辛苦西湖水, 人还即熟眠” (投影展示王思任语) , 就是说这儿有人, 西湖永远是很喧闹的。张岱自己说自己怎么着呢?他后来离开西湖了, 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余之梦西湖也, 如家园眷属, 梦所故有, 其梦也真” (投影展示张岱:《〈西湖梦寻〉自序》节选) 。他对西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如家园眷属”什么意思?什么叫“家园眷属”?就像亲人一样。眷, 眷恋;属呢, 归属。这地儿是“我”的一个精神家园。别人说他在这儿待了四十多年, 他把西湖当成什么了?家的一部分, 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所以他要“独往湖心亭看雪”, 为什么呢?这时候你再去读“独往湖心亭看雪”, 和一般的那两个人去看雪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那两个人更多的可能是猎奇, 而张岱呢?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很安静地跟家人交流。你从这个角度, 他对西湖的那种热爱, 把西湖都当成自己家的了, 这个时候你再去读这篇文章, 你感觉是不是不太一样?你抱着这种态度, 西湖就是“我”家, 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遇到什么事儿了, “我”没地儿倾诉, “我”就来西湖这儿。你抱着这种感情, 你再读一遍, 自己读, 读得慢一点。

生各自读全文。

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再理解“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他怎么看?那两个人和“我”一样吗?那两个人是闯入“我”家园的另外的人, 他本来想一个人去的, 结果碰到两个人, 当然很惊喜。有没有惊喜? (生齐声, 有) 有两个人跟自己一样。但同时是不是也有一点, 有一点别扭吧?因为“我”想的是, 一个人, 结果来两个人。这两个人已经占据这个地儿了, 那我就走了, “强饮三大白而别”。好, 再换一个角度, 看看张岱啊, 在崇祯五年的时候是35岁 (投影展示:张岱1597-1679, 享年82岁;崇祯五年, 1632年, 35岁) , 这一年十二月他爹去世了 (投影展示:崇祯五年十二月, 张岱的父亲张耀芳去世) , 带上这个角度再去看。那个“痴”还一样吗? (生议论, 不一样) 又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不一样法, 那舟子理解他吗? (生议论, 不理解) 张岱认为不理解, “我”都不愿意跟“你”说。能说清楚吗? (生议论, 说不清楚) 如果只是痴迷于雪景的话, 能说清吗? (生议论, 能) 能说清, 但除了痴迷于雪景之外, “我”还有其他的复杂的情感, “我”把西湖当成“我”的精神家园, “我”爹刚去世, “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又不一样。好, 作者写这篇文的时候, 是当时写的吗? (生议论, 是后来写的) 咱们昨天学了《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当时写的还是隔了一段写的?那“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这隔的一段时间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隔的那时间长, 还是比那个短? (生议论, 说长和短的都有) 有些人觉得长, 有些人觉得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是不是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就写了? (生议论, 对) 而这篇文章呢?你自己去读一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感觉隔的时间怎么样? (生议论, 长) 而且还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呢?“余住西湖”, 感觉写的时候就不在西湖了, 有这种感觉吧?而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没这感觉。所以, 你看好像很平淡的一个记述时间, 但就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为什么呢? (一生说, 他爸去世了) 不是他爸去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 明朝灭亡, 到五十岁的时候, 他就避居到剡溪山, 他要完成《石匮书》, 是他写的一个, 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部明朝史书。开始写《陶庵梦忆》 (投影展示:崇祯十七年 (1644年) , 47岁, 明朝亡;1647年, 张岱50岁避居剡溪山, 继续完成《石匮书》, 开始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那么大家看一下他的这个《自为墓志铭》 (投影展示: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鲜衣, 好美食, 好骏马, 好华灯, 好烟火, 好梨园, 好鼓吹, 好古董, 好花鸟, 兼以茶淫橘虐, 书蠹诗魔…… (当年什么样?潇洒对吧?高帅富, 对!现在呢?国破之后呢?) ……劳碌半生, 皆成梦幻。年至五十, 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 破床碎几 (原来能是破床吗?) ,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 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真如隔世。

他的《〈陶庵梦忆〉自序》看一下 (投影展示:张岱:《〈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

陶庵国破家亡, 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 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 (都不认识了, 那个样子跟之前变化太大) 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就想自杀算了) 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 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颇事豪华, (我当时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那个王家、谢家那样繁华, 我生长在那样一个繁华的地方) 今日罹此果报。 (当年享受多了, 现在就开始受罪了) ……鸡鸣枕上, 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 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遥思往事, 忆即书之, ……偶拈一则, 如游旧径, 如见故人, (国破家亡之后, 再回忆当年的事情, 所以就感觉像做梦似的) 城郭人民, 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 失足破其瓮, 念无所偿, 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你把一东西毁了, 还没法还, 是梦多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 方赴鹿鸣宴, 恍然犹意非真, 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 惟恐其非梦, 又惟恐其是梦, 其为痴人则一也。

担心之前不是梦, 又担心之前是梦。知道这个明朝亡了之后, 作为明朝遗民的待遇的艰苦吗?尤其作为一个贵族, 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张岱肯定有精神追求, 对吧?———会怎么样?我就举一个例子, “披发入山”, 对吧?大家看看明朝的发型是这样的, 贵公子哥都是这样的发型。清兵入关必须要剪什么样呢?剪成这样。你能受得了吗? (投影展示两张图片)

(生议论, 受不了) 你要不剪成这样, 你就会被砍头。所以怎样呢?那就躲起来。原来的生活、接触的人都是高大上的———用你们的话讲———对吧?现在接触的人都什么样?在这个时候, 50岁的张岱在山里回忆15年前的张岱在游西湖, 50岁的时候在山里什么都没有的那个张岱, 回想着15年前那个西湖多美好。你能读出这篇文章里有两个张岱吗?所以为什么那个视觉感觉是在空中?我们看过一个电影, 那个人好像从以后回到以前, 看着以前的自己, 这么享受。所以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朦胧呢?你抱着这种心态, 你再去读写景的部分, 这次读得静一点。你去体会, 两个张岱的周旋。惟恐是梦, 惟恐不是梦, 你再去读一下。

生读全篇课文。

篇12:教完《湖心亭看雪》后的一幕

没人提问,我便祭出语文课代表这面大旗:课代表,你有问题吗?

甜甜的女生,圆圆的脸,小巧的金丝眼镜架在肉肉的鼻梁上,蛮可爱的,愣在那儿,使劲地咬下嘴唇:相公真痴吗?

一阵哄堂大笑。

“不只是痴,更是傻,还有点二。”体育委员,快人快语,“雪天,不在家,到野外,做驴友,一傻;独自一人,没有伙伴,没有安全保障,二傻;茫茫黑夜,夜色已深,二十点左右,可能迷路,三傻;雪中漫步,与不相识者‘同饮’,四傻;饮酒也罢,不胜酒力,还‘强饮三大白’,五傻。难怪舟子曰‘相公痴’。”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不疾不徐。

教室里一片沉寂,没有任何多余的声响,只有翻动字典、书籍的声音。我开始还在教室里不断踱步的,嗒嗒嗒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此时,我也不敢造次,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生怕做一个破坏者。

“错,不是傻,而是钟情,痴情,忘情,忘我。大雪三日,在北方不奇,奇的是在南方的西湖,谁不向往钟情奇景,世间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文人,尤其是大文人,往往都有一种宇宙孤独感,总想象天地人合一的绝美胜景,因而才有‘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冲动,有些东西是不能与人分享的,特别是超尘脱俗的幸福孤独,无法与君说,这种痴情、忘情、忘我是拒绝他人叨扰的。”政治课代表不容置疑地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张岱,面对此湖、此雪、此天、此地,一定是百感交集,问天地苍穹,茫茫黑夜,皑皑白雪,我在何处,我似何物,何物似我。也许,我们真的难以进入作者的内心,只是在掰着手指也数得过来的有限文字间自娱自乐而已。”

同学们默不作声,我也沉默。短短的古文,竟引发了学生这么多的思考,也许这些跟考试无关,也许这些跟老师的说教无关,安静的文字里,有火热的跳动的心,有温暖的情怀,不可预约的精彩,流淌成课堂独特的风景。

“老师,我们曾经学过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敬亭山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敬亭山,彼此实在难分。这里被雪覆盖的湖光山色,何尝不是作者张岱的化身、象征?”

我默默颔首,遥想万世师表孔子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孩子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是不是都在走向心之高山,是不是都在对我们以一颗澄明诗心成全学生的深情回报?束缚让学生不自由,更让学生看不到原本就存在的美好颜色。如果我们想让学生登上生命的高处,我们就该还学生以生命的自由。

“老师,”我猛一惊,“老师,唐代的庞居士曾对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生发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心情地领纳天地间的潇洒风光吧。雪者,洁也,让人走向明净,走向幽深,走向香界,走向没有纷扰的佛国。”历史课代表淡淡地说着。

“老师,我也说几句。”一副高僧相的朱涛站了起来,光光的头,浓浓的眉,肥肥的耳,“我妈妈曾告诉我,雪就是空,是不加装饰的本色世界,是无尘土的净界。”同学们笑了起来,我用食指轻按下唇,示意让人家说下去。我知道,朱涛同学的妈妈是个云游四方的人,她常到北京、河南、浙江等地的寺庵做义工、听讲、做佛事。

“老师,老师——”朱涛满脸通红,也许是同学打断了他的思絮,打乱了他的思维,出现了迟滞。

我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示意他轻轻坐下。

“画家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出山水以自如有,然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张岱借雪明心,借雪写意,雪早就成了生命的清供。在禅宗中,雪意味着大智慧,百丈怀海禅师说‘雪山喻大涅槃’,大涅槃,即根本的超越。张岱大雪之夜,一人独往,也许就是为了永远的根本超越吧。生命的清供,不在案头,不在天地一事一物一时,而在永远。相公之痴,是真痴,不是伪痴。人生痴到如此,也算作神了。”

我不知道胡言乱语了什么,学生竟也一言不语。

生命的清供,清供的生命。

上一篇:负能量离开团队下一篇:见贤思齐做楷模,服务学生育桃李